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优秀9篇)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优秀9篇)

酒醒梦一场 点赞 分享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优秀9篇)

微信扫码分享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次金笔头网为您整理了9篇《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一

第一单元 神奇的机械

1、什么叫机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2、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2、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准备各种简单的工具。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难点: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通过学生说出的方法引出本课课题:什么是机械。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机械

(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那些?

(3)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4)教师出示简单工具的实物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2、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含义

(1)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明确以上出示简单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机械名称

工作部分

带来的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机械的作用。

(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辊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能对比实验,集合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教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讨论: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帮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四、介绍古代机械

(1)们看书中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生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五、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课后反思: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二

第三课 《昼夜交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解释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想象。

(2)能够读图判读晨昏线,并能够运用晨昏线的特征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学挂图解释昼夜现象,运用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现象,运用教学挂图分析晨昏线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本质性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探究昼夜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昼夜交替的图片,投影仪、地球仪等。

学生准备:

手电筒,小地球仪,搜集“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成因有哪些不同的观点”资料。

时间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比较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1、师:在连续24小时(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中,会出现哪些现象?(白天和黑夜)

2、出示校园(或周边村庄)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学生欣赏优美的景色。

师:关于昼夜现象你有那些感兴趣的问题?

3、学生交流:

(1)昼是什么意思?夜呢?昼夜交替是什么意思?(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不断的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2)昼夜交替时动植物有哪些变化?

(3)昼夜交替时人们的生活规律是怎样变化的?

(4)昼夜交替是否与地球、太阳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5)昼夜交替的成因是什么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关于昼夜交替的成因。

二、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的成因

1、游戏活动:

(1)师: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

(2)、学生讨论并交流。(人不动自己转、自己不动别人绕着自己转、两人都转但转的速度不一样)

师:那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以上三种情况,会是哪一种?)

2、教师演示实验:

(1)用地球仪和投影仪做昼夜交替的实验。学生观察。

(2)师: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逆时针转动。)

(3)启发学生质疑:在这个实验中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值得注意?

3、你们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吗?

(出示地球仪和手电筒)

4、学生实验,交流操作注意点。

5、学生分组讨论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会交替出现。)

第二课时

一、研究不同地点所处的时间差异

1、师:我们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想一想地球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和地区正处于黑夜?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处于黄昏?

提示:先找到“昼夜交界线”,(这是教学本部分的关键)然后再判断;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时,哪边先进入白天,哪边先进入夜晚。

完成小练习:

小组实验,在横线上写出国家或地区的名称。

当_____________是白天时,__________________是黑夜,_______________是清晨,__________是黄昏。

2、拓展思考: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提示:要确定这些国家所处的位置,与我国的位置进行对比;还要考虑地球自转方向。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师作适当介绍: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美国主张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游泳、篮球、田径的决赛放在早上8:00进行。

二、信息交流

1、师:就“昼夜交替”的话题,自古以来人类有哪些不同的观点。(结合课前搜集到的知识信息和书上第8页的内容进行交流。)

2、小组讨论后班级交流:这些观点当中哪一种更加可信?找出这几种观点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3、交流: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成因还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4、师:了解了这些资料之后,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三、作业

布置学生写研究昼夜交替的科学小论文。

了解古人对昼夜交替原因的探索,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探索宇宙的艰难历程,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认识到:科学史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地球自转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三

2、神经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大脑、脊髓和神经是协同工作的,其中大脑和脊髓是人体的神经中枢。

2、知道人体活动中神经传导的线路。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做不同部位,不同个体之间的神经反应速度实验并进行解释。

2、能够解释人的神经反应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保护神经中枢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知道人进行各种活动时,神经的反射线路(即反射弧)

教学难点:

能说出人体进行不同的活动时,神经传导的线路。

教学准备:

人体神经系统挂图,两支削好的铅笔(每人),一块橡皮。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同学们,我们同桌同学之间来做一个游戏,看看谁被打到手的次数多,谁被打到的次数少,每位同学实验五次。

2、讲明游戏的规则和要注意的事项。

3、开始测试。

4、学生汇报实验的结论,并讨论分析原因。

5、共同讨论分析原因后,得出实验的结论。每个人的反应速度是不相同的,反应快的人不易被打到手,反应慢的同学则被打到手的次数比较多。

6、质疑:我们大家所说的反应快慢是怎么一回事。

引导讨论:将学生已有的前知识引入到即将进行的新知识研究中来。

二、探究人体内的神经是怎样分布和传递信息的。

1、谈话引入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知:人对外界的刺激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那么外界刺激的信号是通过谁来帮助传递的?我们大脑发出的命令又是通过谁帮助传向身体各处的?

2、学生讨论、汇报。

3、提问:请大家分析一下,向大脑输送信号的神经和传递大脑发出命令的神经会不会是一种神经呢?

4、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不会是同一种神经,因为它们传递信号的方向不相同,传递信号的作用也不一样)

5、小结:

把信号从感官或身体的其他部分传入大脑(或神经中枢)的神经称之为传入神经,因为这种神经的作用是传递感知的,所以又称为感觉神经,把大脑发出的信号(命令)传递到肌肉等处的神经,称之为传出神经。因为这种神经传递的命令大多是分布到肌肉上去的,指挥身体的运动,所以又被称之为运动神经。

6、谈话:神经在身体各部位的分布是否均匀呢?

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吧!

7、学生实验

测测皮肤里神经的敏感性,通过实验探测到身体的不同部位感觉有很大的差异,说明神经末梢在身体的各部位分布是不相同的,有些部位分布多,有些部位分布少。

三、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相同。

1、谈话: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它分管人类的感觉、运动、语言、思维、记忆和情绪等功能,它是人的高级神经中枢,人类的绝大多数活动都要经过它的思考并做出判断。和脑相连的是脊髓,它位于椎管里,它和大脑共同组成了人体的神经中枢,只不过它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只能分管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排尿反射等。

2、学生活动

同桌同学互做膝跳反射实验。(眨眼反射等)

3、讨论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①从脑发出的神经叫做脑神经,它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相关的反射活动是不经过脊髓的,如人“看到红灯停、绿灯行”,相对应的反射活动过程是这样的:(反射弧)

大脑

眼传入神经↓作出反应

(接受红、绿灯信号)(视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腿部肌肉

②从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它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相关的反射活动是要经过脊髓的传递的,如人的手触摸到仙人掌后,会很快地缩回来,相对应的反射活动过程是这样的。(反射弧)

大脑

上传信号↑↓作出反应

手上感应器→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

四、总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 篇四

这节课,各位小朋友开动了脑筋,设计出了许多未来的交通工具,真不愧是未来的`发明家。

其实呀,我们世界上的很多设计家也和大家一样,收到了未来科技城眼镜博士的来信了,他们也设计了一些未来的交通工具,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是(幻灯片出示)无人驾驶车、代人蹬车的机器人、带“鳞片”的电动太阳能豪车、 堆叠式电动汽车、飞翔列车 、太阳能风能列车 、磁悬浮车等等。

老师相信,不管你们的小发明能不能推向市场,能不能成为现实,今天,你们都是胜利者。只要你们敢想、敢做,终有一天,你们的梦想会成真的!你们会成为真正的设计师的。那就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吧!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五

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动物的繁殖方式分胎生和卵生;

2、能够分辨何为胎生何为卵生。

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比较、观察、判断的方法归纳对动物的繁殖方式。

科学态度目标:在科学探究中以事实为依据,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归纳动物的繁殖方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对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的繁殖方式进行了解辨别。

二、教学重点

懂得胎生和卵生。

三、教学难点

懂得胎生和卵生。

四、教法

演示法、讲授法、探究式教学法。

五、学法

现场教学法、课堂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引入

2分钟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蚕的一生,你们还记得蚕宝宝是怎么来的吗?对,最开始的时候,蚕宝宝还是一颗颗的小球,我们称之为卵,世界上的动物多种多样,那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生小动物的方式和蚕相似,哪些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动物的繁殖。

板书:动物的繁殖

1、进行情景引入; 2.提问并引导;3.板书

1、回顾蚕的有关知识;2.回答问题。

1、引入本节课主题;2.吸引学生注意力。

探索

5分钟

想一想我们见过的动物,说一说哪些和蚕一样是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的呢?

我们常吃的鸡蛋就是鸡的卵,与此相同的还有鸭和鹅,还有凶猛的的大鳄鱼也是产卵繁殖后代的。

像蚕和鸡这样的,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昆虫、鱼类、鸟类一般都是卵生动物。

板书:卵生: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比如昆虫、鱼类、鸟类。

产卵繁殖的叫卵生,那么你们还知道其他的动物繁殖方式吗?对,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动物繁殖方式,比如猫和狗,这种方式就是直接生下胎儿,就连体型庞大的大象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方式我们称为胎生。

板书:胎生:直接生下胎儿的繁殖方式,以哺乳方法喂养。

引导学生思考。

回答问题并且思考举例。

1、联系生活实际达到教学目标;2.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总结

1分钟

今天学习了动物的繁殖方式分为卵生和胎生,你们能分辨动物的繁殖方式了吗?我请一位同学来讲一讲你最喜欢的动物是卵生和胎生,再说一说你是如何辨别的呢?再请一位同学说另一种动物的繁殖方式。

邀请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

回答问题并总结。

巩固知识点。

七、板书设计

动物的繁殖

卵生::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

比如昆虫、鱼类、鸟类。

胎生:直接生下胎儿的繁殖方式。

比如猫、狗等,以哺乳方法喂养。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六

第五课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

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

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这些问题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用图表记录蒲公英的变化;

3、能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回答和解决哪些动物适合昼间活动,哪些动物适合夜间活动;

4、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夜行性动物的行为、某种植物和花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如美文等。

教学重点

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教学难点

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

教学准备:

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明暗对比明显的纸盒。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郁金香、合欢树、酢桨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媒体出示)。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4、学生讨论并交流。

5、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6、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多媒体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

7、我们能不能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规律来改造植物,比如,让郁金香在晚上也能开花。

8、学生讨论并交流。

第二课时

一、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2、学生交流各自解释。

3、多媒体展示:獾、蜻蜓、壁虎、猫头鹰、刺猬、狐狸,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4、学生交流各自见解。

5、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答案?

6、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

7、师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并进行调查访问。

8、交流调查访问结果。

二、探究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1、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2、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

3、学生讨论并交流研究方法。

4、学生探究。

5、交流各自研究发现。

作业:选择一种夜间活动的动物,查资料了解它为什么喜欢在夜间活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动物

白天 蚂蚁 蜻蜓 蝴蝶

黑夜 猫头鹰 壁虎 老鼠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七

3、建桥梁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2、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组成。

2、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又结实的桥梁。

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搭建三种类型的桥并比较桥的坚固程度。

教学难点:

建“瓜皮桥”

教学准备

1、有关搭建桥梁的材料、绳子、纸张、木棒、透明胶带等

2、有关各种桥梁的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导入

1、读报导

2、这是一则关于什么的报道?(板写:桥梁)

3、你见过哪些桥梁?

二、桥梁分类

1、想了解更多的桥梁么?

2、分发桥梁的卡片

3、介绍你最喜欢的桥梁

4、给这些桥梁分类,说说标准

三、搭建桥梁并研究

1、我们来建自己的桥梁研究:

2、展示材料:

(1)观察,想一想,怎样建桥梁?

(2) 演示,搭建不同类型的桥梁

(3)归纳,把这三种不同的桥梁画下来。(指导画简图,认识桥墩、桥面等)

3、这三座桥梁中,那一座桥梁会是最牢固的?

4、讨论、预测、填写

关于桥梁的强度:

1、我们怎样来比较他们的牢固程度?

2、我们可以把重物放在桥梁的哪个部位呢?是最牢固的部位?还是最薄弱的环节?(讨论)

在图中,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出来。

3、我们今天是用瓶装清水来作为重物,测量桥梁的强度。(简单介绍矿泉水瓶子的容水的重量)

分组活动过程:

1、学生活动(约15分钟)

2、指导及时记录数据

3、汇报结果

四、总结分析研究结果

通过大家的测试,你对这几座桥怎样的评价?

1、最牢固的是哪一种桥?

2、简介斜拉桥: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一种桥梁,省料,牢固。正在广泛地被世界各地应用。

五、总结研究过程

1、大家觉得今天研究了几种桥?一座种还是三种?

2、这三种桥有什么相同之处?板写:材料、跨度、宽度……

3、这些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改变了其中的一个特点进行研究,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4、控制好了相同的条件,另一个因素才有了可比性。

六、拓展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对桥梁有了不少新的认识,课后还想继续搭建和研究桥梁么?

古代劳动人民建了许多拱桥,那些石料是怎样搭建成拱形的呢?我们一起看书了解一下

1、为什么要夹纸片?

2、拱是怎样形成的?

3、你估计能承受多大的力量?

这些问题都可以用课后的时间自己研究一下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八

3.我是怎样出生的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运用交流的方法,获取需要的信息。

2、整理信息,会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收集到的资料。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的。

2、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生命的珍贵。

2、体会与父母的亲情,体验父母养育的辛苦。

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的

教学难点:

把重物绑在身上的体验活动

教学准备:

1、学生回家向父母询问自己刚出生时的一些情况。

2、学生带好自己刚出生时的'照片,小脚印拓片和胎毛制成的毛笔等(如果有的话),还要准备好与父母交流时的问题和答案。

3、学生准备“沙袋”等重物。

4、教师准备一套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亲切地对学生:“我们已经知道动物、植物都可以繁殖他们的后代。我们人类也在一代一代地繁衍着。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长大后也会有自己的宝宝,下面就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出生情况。

(二)进行新课

1、交流自己的出生情况,并把交流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l在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自己刚出生时的情况和妈妈怀孕时的情况,妈妈生下我之后的情况。

如: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多少时间?

刚出生时我是什么样的?

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哪些反应?

2、了解人生命的孕育过程,体验母亲怀孕时的辛苦和不容易。

(1)了解人生命的孕育过程。

a.教师展示自己准备的一套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b.排序。P36页五副图是我们在妈妈子宫里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图。

请将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发育时期排个序。

(教师可以指示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胎儿的大小、像婴儿的程度以及孕妇腹部隆起的程度进行排序)

讲述:它们分别代表了胎儿在母体内1个月、3个月、5个月、9个月和10个月的发育时期。

(2)体验母亲怀孕时的辛苦和不容易。

讲述:孕妇临产前,胎儿、胎盘及羊水的总重量约为5.5公斤,我们来体验一下妈妈怀孕时的负担。(要把重物在身上绑上一天。)

提示:在模拟孕妇的“负重”活动中,教师应教育学生认真对待,不要把此活动视为一种游戏,而应把它视作体验母亲怀孕辛劳的科学活动,从而使学生以严肃的态度感受母亲怀孕的身体负担,从而产生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的情感。

3、讨论、交流、思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话题:“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板书设计:

4、我是怎样出生的

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后代的

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10个月

(五)后记反思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九

4、造房子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与小组同学一起,参与设计房子,会计算房子的用料。

2、能够与组内同学密切合作,建造房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房子和现在房子的特点。

2、知道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造房子的艰辛和快乐。

2、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

教学重点

设计并建造房子

教学难点:

设计房子

教学准备

1、有关建造房子的材料、绳子、纸张、木棒、透明胶带等

2、有关各种房子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们居住离不开房子,你知道房子有哪些不同的类型么?

2、欣赏一些不同类型的房子,说说它们都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3、如果让你来建造一幢房子,你会建成什么样子。板书:造房子。

二、学习新课

1、初步总结房子类型,看书上的图片,分析。

思考问题:古代房子和现代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谈论,汇报

2、探究造房子的原理

(1)谈话:刚才我们比较出现代的房子在高度、功能等方面远远优于古代的房子,在建造的时候要考虑到哪些因素呢?

(2)学生谈论,罗列,汇报

(3)引导:根据已经学过的《折形状》和《搭支架》,怎样建造既省材料有牢固的房子,你们有些怎样的建议?

3、造房子活动

(1)我们造房子可以用的材料(提示:我们建造的是房屋模型,所选材料的可行性)

(2)分析材料

怎样把可用的材料变得更结实(结合《折形状》所学的知识)

怎样连接这种材料(结合《搭支架》所学的知识)

(3)分析书上的图,你从图上能学到什么经验?

学生讨论,汇报

4、动手操作

分小组自由搭建,教师巡视指导(提示:模型不宜过大)

5、评比,总结。

三、总结

总结全篇活动

欣赏各种建筑

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优秀9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