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课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8篇)

课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8篇)

元气怼人 点赞 分享
课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8篇)

微信扫码分享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金笔头网为您带来的8篇《课文《故都的秋》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金笔头网给您的好友哦。

故都的秋教案 篇一

李雄军

教学目标 :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 :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教学步骤 :

一课时

一、 导入  :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根据大家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画面一

打出《天净沙 秋思》(一起背诵)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 看一幅画,总之,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打出思维模式一

这是大家初中掌握的方法,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 了解感知

1.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好。现在先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打出学习目标: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初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到课文,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 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三、理解分析: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我们读者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为什么作者要从声色的角度来刻画秋景?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

入其境。

3)描写了那些秋声和秋色?特别注意那些间接描写的地方。(分组找,讨论)

①明确:色: 碧空 蓝朵 黄中带白 青布 淡绿微黄

提问:A、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 ,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

②明确:声:帚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 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课文《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四、揣摩体味

1、秋声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这样的清静的秋声秋色里会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随着他的声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大家在听的时候找一找,看客观的景(境)中的构成要素有那些? 客观的景是什么样的呢?画面上——

一椽破屋

天色碧绿,驯鸽飞声 景物透着破败(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 景物显得落寞(扣秋)

牵牛化的蓝朵

疏疏落落的尖细

且长的秋草(荒草碧连天)

画面中的人——

早晨起来无事可做 日光能细数吗?(神态 动作) 清闲

静对着蓝朵干嘛?(神态) 寂寞

主观的情是——悲凉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板书“以景显情”)

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 静 与悲凉”?

主观上,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 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板书:“以情驭景”)

五、讲解全篇(非教学重点)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习完了,学习目标已经达到。最后,问大家两个问题 。

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 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 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静 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

2)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慢”“润”“淡”

作者的感觉是“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为什么呢?

秋景看不饱,秋味尝不透,秋意赏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难以沉醉其中,那湿润的空气,那熙攘的人群难以触发作者对秋的人生况味,只能使郁达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国之秋。

四、回顾认知过程

怎样达到的认知过程?

掌握分析这类文章的思维程序:

一、了解文章写的景物对象,感知景物对象的整体。

二、分析文章怎样写的这些景物对象?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三、透过字面,揣摩体会,情景相连,挖掘作者寓于景物对象中的深情。

五、迁移训练

情景相生。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有时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

1. 选词填空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 )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寄 》司空曙)

绿 红 黄 残

明确:黄。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并且符合对偶。

2. 理解《沁园春 长沙》的上半阙,从景物的描写中,把握景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明确: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

板书设计

以 情 驭 景

画面 清晨小院 槐树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

秋色 碧空 白中带黄 蓝朵 青布 淡绿微黄 清

秋味 悲凉

秋声 鸽声 帚声 蝉声衰弱 风雨声人声 静

以 景 显 情

[1]

故都的秋课文教案 篇二

语文课文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全文熟悉,作者和背景,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课前引入

1、中国的古诗文里,有很多颂赞秋的文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指名背诵有关秋的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主席《沁园春·长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这些诗句有的昂扬,有的悲凉,有的清新,有的沉郁。这和作者的个性、情趣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让我们循着作者细腻的笔触去细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 故都 “ 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 ” 故都 “ 而不用北平或北京,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清、静、悲凉。

” 秋 “ 字确定描写的内容,文章围绕 ” 秋 “ 之景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以情驭景,以情显景。

2、关于作者及其背景

本文是郁达夫 1934 年写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当时,由于***白色恐怖的威协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即使偶有创作,文章的思想感情亦较为低沉。虽然如此,作者所写的文章常常能做到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本文就是一篇代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二、听朗读录音。(十分钟左右)

1、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讲作者从青岛到北平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哪几个词说明?

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清“--清闲 恬静安谧

”静“--细腻 幽远 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 衰弱 萧条

2、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文章的基调。”清净“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境,”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从结构上说这种对秋的概括的说法是文章的总起部分,也是文章的线索所在。

3、作者在写北国之秋时也写了南国之秋,那么,作者笔下的南国之秋有何特色?

分小组讨论,选取一名发言。

与这三个词相对应的是在写江南之秋的感受中使用的另三个词:”慢“、”润“、”淡“。 这个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此处可用几个问题来启发学生回答。

三、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并体会课文的”清、静、悲凉“的意味。

四、课堂自学:文中,作者选用了北平特有的哪些秋景来写?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分析鉴赏引导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根据上节课的自学,进一步感知课文,明确本文如何写景及”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一)、讨论本文所写的景色

1. 思考:文中,作者选用了北平特有的哪些秋景来写?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

2. 初步感知课文,分工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努力读出清、静、悲凉的味道来。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

方法:采用学生单人朗读、齐读和教师范读的方法。师范读”秋槐“段。

3. 提问:作者选用了哪些独特的秋景?请用五个字概括,以”秋“字打头。

(同桌讨论回答)秋花的蓝朵、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雨的奇味、秋果的奇景。

提问:作者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点?(讨论回答)

(1) 秋花的蓝朵(颜色)

提问:作者为什么认为”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为佳“?

明确:冷色调,更适合表现”悲凉“。

提问:作者不是还喜欢枣树吗?枣子到了秋天不是红的吗?

明确:作者喜欢的是”淡绿微黄“的枣子,仍以冷色为主。

(2) 秋槐的落蕊(感觉)

提问:作者调用了哪些感觉来写秋槐?有何效果?

明确:视、听、触、嗅。 使景物更加形象生动。

(3) 秋蝉的残声(声音)

(4) 秋雨的奇味(过程、言行)

(5) 秋果的奇景(形、色)

4. 提问:这五种景物彼此有无什么顺序可寻?体现了散文的哪一个重要的特点?

5. 分组讨论:对景物的描写是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来进行的?

清 静 悲凉

秋花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破屋;破壁;牵牛花的蓝朵

秋槐 气味也没有,丝纹细腻清闲;声音也没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秋蝉 衰弱的残声

秋雨 秋 雨 凉(触觉);息列索落(听觉);灰沉沉的天空(视觉)、凉闲人 咬、立、答(行动);缓慢悠闲的声调(声调);悲叹(神态)

秋果 淡绿微黄的颜色

提问:驯鸽的描写使用了什么手法?找出其他类似用法。

明确:以声衬静。 雨声、蝉声、人声。

(二)讨论本文 ”情“与”景“的关系

1. 提问:作者为什么不写火辣辣的香山红叶或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挑选了五种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明确:和作者的情感有关。

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苦闷、落寞、悲凉。

提问:”情“与”景“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明确: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2. 提问:作者当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情?有没有深层的社会原因?(读预习提示)

讲解:黑暗的现实导致了郁达夫思想苦闷,于是他隐居杭州,隐逸山林。在这期间,他提倡写”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清、静、悲凉成了作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3. 提问:这种追求是否意味着消极和颓废?

明确:不。文中歌颂了秋果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证明作者并非消极颓废。

朗读第十二段,找出关键句。

讲解:这段话说明到秋天产生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是人类共有的心理,所以并不消极。

(三)讨论南北之秋的对比

1. 提问:第十二段最后,作者说:”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还写了什么地方的秋?请用三个字概括其特点。

明确:南国之秋。 慢、润、淡。

2. 提问:作者的目的是写北国之秋, 为什么还写南国之秋?

明确:烘托。

3. 比较分析博喻。

作者喜欢的是浓烈、充实、质朴、大方的北国之秋,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

二、总结课文

文章选择了五种秋景,紧扣”清、静、悲凉“来表现北国的秋味,体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五种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是受了他苦闷、落寞、悲凉的心情影响,在景物的描写中又处处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情“与”景“构成了”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关系。 ”形“与”神“、”景“与”情“的关系,就是我们这篇课文所要完成的两个教学目标。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挚爱之情。

写作特点:

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在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罩着池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和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数语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课文不用生僻的词汇,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锤练,认真琢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两段对槐树和秋雨后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这两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3、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课文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是通过选择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刻画的。比如写北国槐树娜一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潜意识水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这些都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在描写某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它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文中写到的”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人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清 客观实境 秋景的描绘 秋味

静 (五种) 故都秋之美

悲凉--主观情感 秋关系议论 沉郁、寡淡 心绪

形散而神不散

缘情写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 篇三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时数: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主席《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主席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全身心投入地读这篇课文。

三、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暗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

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6.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7.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我们不妨来找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4、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还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对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5、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教者认为: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6、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现在我们再来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心中有秋,下才有秋。

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四。总结:

在比较中理解重点和难点

在阅读《故都的秋》一文时,我们不妨从文章的“文眼”、“感情基调”、“选材立意”等方面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一番比较,这样不仅可以重温旧知识,而且能较好地理解《故都的秋》一文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之一:“文眼”的理解:通过《荷塘月色》的学习,我们已经道了该文的文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为不管是文章的构思,还是材料的安排,或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都是在它的统领下有不紊地展开的,它是该文的核心所在,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牛鼻子”。与之相同,《故都的秋》第一小节中“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句,不管是在文章的结构方面,都无可置疑地起着统帅全文的作用,是全文的“神”之所在。因此,可以明确地认定它是该文的“文眼”。

重点之二:感情基调的把握。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我们已经明确,朱自清“这几天”之所以“心里颇不宁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面对腐烂的社会现实,作者“心里是一团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由此可见,“不满现实,并幻想超脱现实”构成了该文的感情基调。同样,郁达夫写作《故都的秋》那段时间,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的心情也非常苦闷。本来,郁达夫一家于1933年4月从上海迁居杭州,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威胁,想找一个宁静安谧的地方。然而,迁居杭州以后,他的心境并非因此而宁静,有时甚至充满矛盾和痛苦,心中郁积着巨大的苦闷。1933年8月18日,他曾在一首诗的后面写道:“近来生活为左右所夹,颇觉烦闷,精神躯体都不能自由……”为此,他将寄情山水作为治疗内心烦恼和郁闷的良方。由此可知,“内心苦闷”并力图排解苦闷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写于1934年的《故都的秋》一文的感情基调。

重点之三:也是阅读本文的难点:选材和立意的研究。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荷塘月色》一文的选材和立意。作者在突出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以后,先是“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于是信步来到荷塘边,并对“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作了一番尽情的描写。很显然,作者此时“忽然”想起荷塘,并不是因为他对荷塘有看特别深厚的感情,特别深厚的感情,也不是特地为了对“素雅”、“恬静”、“朦胧”的荷塘月色作一番深情的赞美,而只是想借“今晚的荷塘”来排遣内心的烦闷。当这一努力失败后,作者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其实这是作者为排遣内心的苦闷再次所作的努力,结果是再一次失败了。这样的选材,这样的构思,深刻反映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充分体现了作者力图寻找解脱但又无能为力的心迹。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先从“清”、“静”、“悲凉”三个方面对“故都的秋”作了归纳,接着,作者分别选取了能体现这三个方面特点的景物如“蓝色、白色、粉红色的牵牛花”、“槐树的落蕊”、“衰弱的蝉声”和“透着浓浓凉意的秋雨”等作了描绘。作者之所以要着力描写故都这些带有“清静感”和“悲凉感”的景物,而不去描绘火一般的香山红叶和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其主要目的恐怕正是想借此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寂寞与忧思,而并非像有些参考资料上笼统所说的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对故都之秋的向往和眷恋”等等,在这一点上,《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作者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明乎此,本文的立意也就不难明确了。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篇四

一、教学设计

(二)学习者情况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学习者是年龄处在15至17岁的高中学生。他们的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稳定,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在这个阶段则发展迅速。这两种思维形式相互作用,使高中生的思维水平比以往更高、更完善和更成熟。因此,高中生已经具有了接近成人的较高的认知水平及较成熟的形式逻辑及辩证逻辑思维。而思维的发展又直接导致了他们自我意识的高速发展,他们对待一切问题以“自我”为核心,又以解决"自我"问题为目的。

高中阶段,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使其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变得全面、客观、辩证,并且日趋深刻。

和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相联系,高中生价值观也逐步确立起来,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方面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高中生在确立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特点。如:高中生对理论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喜欢把各种具体事实综合成若干系统的总原则,热衷于哲学探讨;高中生的价值观中,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兴趣点和切入角度,意志品质及归因方式也不同,等等。

高中阶段也正是学生在各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并面临走向独立生活道路的时候,高中生的智力和个性都获得了高度发展,相应产生了独立自主的需求。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行为、情感及道德评价等方面,在行为上,他们要求独立决定涉及个人的各种问题,希望有一定的行为自由;在情感上,他们希望能独立体验和选择个人喜好;在道德评价上,他们希望能以自己的评价标准为依据,独立评价自己、他人的行为及社会事件。

我设计这堂网络自主学习课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选择学习课题和方向,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选择难度,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评价机制等自主性和能动性。

2、学习者在学习本课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应具备的信息技术素质和具体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等:

在网络学习之前,学习者首先应对文本有基本的熟悉和把握,包括对内容,思路,思想、观点和感情,以及词句含义,语言效果,文学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等等,并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程度从各个角度对文本提出不同的见解、评价和疑问。其次,学习者应具备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一般要求是每分钟600——800字的浏览速度。因为在45分钟内,参与课堂学习的学习者可能会因探讨不同的问题而需要数遍浏览文本,而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和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正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根本保障。

再次,由于本课次采用的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网络的使用频率和学生使用网络的自由度都较高,因此就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的纪律素养和网络文明素养,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仅在课堂上能够在教师的安排下有序而合理的使用网络进行学习,而且在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进程中,要使用文明和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探讨和互相学习,还要能对网络信息进行评价、选择、筛选和组织。

本课次针对的是全体学生,如果对计算机技术要求过高,不仅对学习没有帮助,反而会成为学习的障碍,所以本模式并没有采用复杂的多媒体技术,只要求学习者具有以下计算机操作技能:1.打字每分钟不少于40个字。2.具有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3.熟悉、等功能较强的搜索引擎,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准确的输入关键词搜索相关信息。4.能够下载和上传网络资源。

(三)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因为语文学习具有本学科的特殊性——人文性,因此并非任意时候都适合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本课的设计主要安排在学习者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和评价的阶段,课堂学习目标分为三大项,设计如下:

——基础目标(标准阶段):

①背景—主旨学习(主要通过考察文本创作的特定背景观照文本主旨)②语言表达学习(主要是让学习者从全文角度理清文本线索思路,鉴赏其表现手法以及通过阅读文本,理解句段的含义、归纳总结语言特点)

——发展目标(创新阶段):(置疑—合作—解决)

②综合置疑(对文本尚存的丝毫疑问或者与本文有关的任何资料,都可提出和公布,供学习者共同讨论和交流)

③作品评价(允许学习者对作品提出自己见解和观点,讨论,不求一致,只求深入理解主题及发现理解文本主题的一般性规律)

——素养目标:

④训练学习者利用公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⑤培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质疑问难的能力。

⑥发展学习者通过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内容分析

重点——理解背景对作品主题的影响,体会作者在文中包孕的思想情感

难点——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并能加以迁移应用

学习内容的类型——对文本作者、背景、主题、内容、思路,语言,艺术技巧等方面的探讨、质疑和评价。

使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有利于学习者根据自己不同兴趣理解和评价课文,并寻找相应资源;有利于分层教学,不同的学习区域为不同程度的学习者提供了交流和探讨的空间;拓宽学习者交流的范围,加速学习者思维结果的传输速度,强化他们的思维密度和强度;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快速而有效的个别或小组指导。

(五)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法

教学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把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组织者、指导者。

采用的教学模式、方法——采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阅读,质疑与评价,搜集并处理信息,交流探讨,迁移写作等学习方法。

如何组织教学——教师首先提供网络学习专区,其次说明网络自主学习的要求、步骤和每一个阶段的时间及评价标准,最后教师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醒和指导以及阶段性的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入。

(六)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

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或学习的哪些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具有哪些优势

——首先,信息技术为学习者理解课文提供了声情并茂,图文共显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对文本产生兴趣,甚至与之产生共鸣,从而使学习的原动力生成;第二,网络上以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建构的信息库浩如烟海,这为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求证,发展创新思维,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供方便,对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非常有利;第三,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教师对学习者进行分层及个别辅导,也有利于学生间进行充分的协作学习。

(七)教学或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1.在极限论坛中设置学习专区(春华秋实版块)。2.在这个学习版块中事先准备一些和课文有关的音像资料库,能够使学生从多个感官进入课文情景。3.设立几个专题的学习区,力图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程度、兴趣进入课文的学习历程,也能够使他们能迅速抓住学习的重点。在每一个学习专题中,详细介绍了本专题学习的目标,步骤以及参考网站,以达到使学习者快速进入情景的目的。

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描述

活动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评价

对《故都的秋》一文进行深层次的讨论交流,提高自己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协作学习能力。1.明确学习要求、提示学习步骤。

2、发布自主学习网络专区和个别语文学科信息网站。

3、控制学习进度,个别和小组指导,发布测试参考答案。交流探讨

对课文相关内容做深层次的探讨。25分钟

学生阅读原文。

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组织信息。

学生交流个人观点并深入探讨,验证。

学生自我测试并评价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

检测

从讨论的专题出题,学习者自主选择题库,进行成果自测。10分钟

迁移:从郁达夫笔下老北京的“秋”写新世纪自己眼里杭州的“秋”。10分钟

学生学习过程的追踪记录、评价

(八)相关资源

主要教学地点——本校多媒体教室

硬件——56台学生上网电脑,教师机

软件——不需要特别的应用软件

外部设备——投影仪

教材、图书、影象材料——高中语文第三册《故都的秋》,朗诵《故都的秋》(mp3)

人力资源——具备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和操作能力的高中语文教师

(九)评价

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是否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

——设计方案试图把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进行整合,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在学习过程中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使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本设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分强调,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忽视了情感因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当教师主导作用不明显时,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就会过大,容易偏离教学目标,达不到该有的学习效果。

通过什么方式评价本课是否成功,描述希望学生创作的作品或学生的表现以及你如何评价这些方面。要与教学大纲相对照。

——对和课文相关的每一个学习专题,都有许多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也有很多同学发表了非常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锻炼,在以往课堂内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得到了完全改观,学生敢于提问题,并主动的去解决问题,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得到了完全的显现,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并提高了通过团结协作、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从课内延伸到浩瀚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学习者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对作品的各个方面也得到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这节课的效果就是教会了学生会主动的思考,主动的探索,主动的建构。

二、教学实施

教学实录(见相关资料)

三、教学反思和总结

(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备课阶段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演示方面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教学内容中某些过程或现象是否运用了计算机模拟,无。

教师是否要求学生通过操纵、控制计算机(例如,改变参数观察结果变化等),进行探索,否。

为学生准备作业和发放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收集学生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教师是否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答疑,是。

评价学生练习或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无。

有没有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有。

是否要求学生访问有关网站,是。

概括本次教学中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总体影响

本次课堂学习,信息技术运用的作用有二,一是使学生能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疑问通过网络搜索信息获得帮助,得到验证,二是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和对文本理解的切入以及知识和能力水平自主选择学习区域,并且能使学习者的看法迅速地得到共享,增加了信息的传输速度,也就促使学习者思维密度和强度的加强。

(二)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校结果评价

1、学生学习过程中,在哪些阶段和方面利用了信息技术?效果如何?

学生搜集资料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学生需要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和处理网络信息。

学生写作业或制作有关作品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学生需要通过探讨交流解决问题,最后要把自己的最终观点写成word文档上传至教师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熟练的打字技能,还需要他们使用文字处理、上传下载等信息技术。

学生是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讨论或向教师寻求帮助——整堂课是以讨论方式为基本模式的。而讨论是在论坛中进行,因此过程中一直都需要学生使用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产生了哪些影响?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对学生等知识学习的影响;

对学生概念理解的影响;

对学生在本学科或领域内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

对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影响;

如果您认为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其他方面还产生了影响,请列出并说明效果如何

请用很短的几句话概括本次教学中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总体影响。

本课次的学习中,信息技术使学生通过多感官感受文中意境,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实现了同层次小组的自由组合,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在网络小组的讨论过程中,还提高了学习者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者在形成观点的同时,能尽可能从网络资源库搜寻相应概念进行支持,强化了其逻辑思维能力。

(三)你认为在此类教学中,哪些因素对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影响比较大

1、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

2、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态度;√

3、教学方法;√

4、教师在教学中敏锐、灵活的教学策略;√

5、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

6、学校的硬件设施;√

7、学校的政策导向;

8、请列出其他影响因素:教师在课前专题的设置——教师设置的专题既要能激发学生的探讨的兴趣,又不能使学生轻易的在网络信息库找到现成的答案,而是需要学生去寻找相关理论和事例验证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的观点,而千万不要让学生把网络学习变成网络搜索。

(四)致谢和参考资料

《高中生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重点:

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制作powerpoint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于“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徐志摩先生轻吟慢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而秋天则是多姿多彩的,毛主席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壮丽。杜甫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秋景。柳永在秋中辞别、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他笔下的秋是凄苦的。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融入了郁达夫深厚感情的《故都的秋》。(板书题目)

我们主要通过

1、美美地听。

2、美美地读。

3、美美地品。

4、美美地练四个环节来品味《故都的秋》的美。

二、美美地听:

听读配乐朗诵,思考: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描写了哪几幅秋景图?

(播放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

明确: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清晨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桥头秋雨、

庭院秋果。(依次出示幻灯片)

三、美美地读、美美地品:

1、全班齐读思秋、恋秋两部分。

2、学生找出最喜欢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

A、找出关键词语。

B、比较不同句式。

C、体会深层含义。

D、诵读精彩片段。

四、归纳总结,布置预习:

今天我们通过美美地听,美美地读和美美地品感受到了《故都的秋》之美并总结了品味语言的四种方法。品味语言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请大家回去继续品味本文的语言并归纳其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主要品味了《故都的秋》精到细腻的语言并总结了四种品味语言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品味语言的方法呢?(学生回答)对了,品味语言还要体会作者的感情。《故都的秋》饱含着郁达夫深厚的感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现在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美美地练。

二、美美地练:

1、思考讨论:

(1)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几个词概括。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3)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明确:(1)清,静,悲凉。

(2)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3)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2、单选题:

(1)作者在谈到牵牛花时说:“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对此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因为蓝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体现秋的“清”。

B、表现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

C、像喇叭的颜色,与花名贴切。

D、能使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2)作者写对故都的秋的怀念时,重点写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时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原因是(D)

A、作者想尝试那种宁静的平凡生活。

B、“陶然亭的芦花”等景物不能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没有秋味。

C、作者没有去过陶然亭,所以不知道那儿的景色如何。

D、选择这样的地方写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3、根据课后练习题二的要求,用十分钟的时间仿写一个景物片段,把你或喜或悲的感受融入其中。

(学生仿写,写好后展示并做评点)

三、归纳总结,布置预习:

1、通过对《故都的秋》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鉴赏品味一篇散文,除了要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外,还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把这些精彩的语言抄到摘抄本上并进行仿写,长期以往,假以时日,相信我们也能写出像《故都的秋》这样优美的散文。

2、用我们今天学习的鉴赏品味散文的方法预习余秋雨的《道士塔》。

故都的秋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感受文字带来的愉悦,走进郁达夫创造的故都的秋的意境。

2、结合文本,从具体的词语、句子来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和悲凉的特点。

3、探究悲凉的文化意义。

4、“故都的秋”为何不是北平的秋、北国的秋、北方的秋,而是故都的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悲凉之美的内涵的理解。

2、“故都的秋”为何不是北平的秋、北国的秋、北方的秋,而是故都的秋

教学思路:

一、导语

这几天,夏天的暑气渐渐消去,我们也感到了秋风的凉意,秋雨时而息列索落地下一层,在校园中、城市中街道、老城院落中有没有对于秋产生特别的感触?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对于北平的秋天情有独钟,甚至愿意“折去寿命的三分之二,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读一读,是怎样的故都,怎样的秋,引得作者如此痴情与迷恋。

二、正文

(一)老师先来范读

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想读的段落,投入地读上两遍。一会儿大家可以把自己读的段落朗诵一下,和大家分享你读后的心情和感受。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读的文字并朗诵,朗诵后可以简单谈谈自己喜欢这段文字的理由。

学生朗诵过并谈过感受后,老师总结如下:同学们刚才谈的是对于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一些段落自己喜欢的理由,那么作者郁达夫喜欢的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呢?

很明确:清、静、悲凉。(板书)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找,那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范例分析(仅作为学生回答问题的参考准备,课堂上随机和学生共同赏读):

清:是清澈,清透,清凉,相较于南方的秋的混沌、半开半醉的状态,相较于南方的秋的“草木凋的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多雨而少风”故都的秋是通透的,是清亮的,是清爽的,就像“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在湿气较重的时节和地方是看不到的,这是视野的开阔,带给心灵的是一种清透!“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这是清朗的感觉,阳光从枝叶的缝隙一丝一丝透过,给予人整个世界都明朗起来的感觉。作者喜欢的颜色是清淡的色系,给人视觉上一种清淡雅致的感觉。

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淡绿微黄,没有深绿也没有金黄,颜色也是清清淡淡,带给人惬意轻松。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的满地,恰好说明落蕊的决绝,不留恋枝头,落得个干干净净,透透彻彻,清清爽爽,丝毫不拖泥带水,这何尝不是故都的秋的清的特点呢?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息列索落”不是绵绵无绝期,带着一种爽利,没有丝毫的犹豫,而且一层雨过,天即放晴,何等爽快,这是清爽!雨过天晴,当然是清新的;“咬”、“一立”“缓慢悠闲”,画面感十足的描写,几个街头闲人随意立于桥头树底,就那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透露着皇城根下百姓的闲适、通脱。

天气凉了,凉了就是凉了,肌肤都能感觉到空气的清凉,而不是南方空气依然温润,来得不彻底。

静: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从环境来看,皇城人海中一椽破屋,是喧闹中一片清静;“碧绿的天色”“阳光”“牵牛花”营造的也是环境的清朗明静;从人的情态来看,“泡一碗浓茶”,不是“一杯”,说明没有去追求生活的精致,而是享受随意、自在、清闲。再看一些细节,什么样的人才有时间有情趣“细数着”叶缝间漏下来的阳光,什么样的人才会“静对着”牵牛花,赏玩琢磨牵牛花的颜色,应该不是奔波忙碌的人吧?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是何等的静谧的环境。北国的槐树,蕊落满地,宛若给土地铺上一层嫩黄,是不忍心脚踩的,踏也是轻轻的,感受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从脚底缓缓传遍身心,愉悦是不可少的。

悲凉: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这段文字,郁达夫为我们勾勒了一副典型的中国画,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陪衬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留白意味很浓,画面在疏朗中显出几分清冷来。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清扫过后,尘埃皆无,落蕊残去,细腻、清闲的扫帚纹路之后,那点繁华落尽的落寞,那点“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淡淡悲凉竟然也渐渐滋生。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仔细咂摸一下对话,却又读出对于时间流逝这种千古无奈之情。

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全盛之时,也是衰落得开始,盛极而衰,自然之理。其实,人心底的悲凉也来自于此,于是喧闹热闹繁盛之际,愈发感到空洞与落寞,唯恐眼前繁华突然逝去。但唯恐也终究会成为现实。

(二)郁达夫喜欢故都的“清”和“静”,我们不难理解,但为什么会喜欢故都的“悲凉”呢?(学生可以把思考形成文字)

故都的秋中的悲凉的特点是通过景物描写体现出来的,有槐树的落蕊带来的落寞与叶落知秋的悲凉;有秋蝉衰弱的啼唱带来生命的暮年的悲叹;有秋雨带来的萧瑟与岁月层层流逝的无奈;有各种作物盛极而衰的的感叹。都带有草木摇落,万物萧索的悲伤。

环境的萧索、疏落固然带来视觉和心理的悲凉,但在时节变换中,感悟人生与生命何尝不是一种成熟呢?人的生命不仅仅有花团锦簇、郁郁葱葱,也会有叶落知秋,秋雨缠绵,人不仅仅要能享受生命的生机与张力,还应审视繁华已过之后的落寞与寂寥,更应能受得住落寞与寂寥,实现通脱与洒然。你看那独坐故都院落之人,端着大碗的浓茶,看碧绿天色,听飞鸽声、静对牵牛花,何等自在,这不正是恰恰是人生到了一种成熟,到了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阶段,人生之秋,走过了春日的希冀与生机,经历了夏天的热闹与繁华,享受的是秋的宁静与清雅。

郁达夫是在写秋,何尝不是在写人的生命呢?

一盏浓茶。

一坐半晌。

一阵鸟声。

一地落槐。

又是一日悲秋。

(三)由此,你对“故都的秋”之所以为故都而不是北方、北平、北国,有没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作者以“故都的秋”为题是有一定的内涵的,首先,北方、北国、北平都是侧重于地理位置,而“故都”则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其次,故都曾是数个朝代的都城,是覆亡没有多久的前清的都城,多少繁华,多少兴盛,多少王公贵族,多少文人雅士,曾经的繁华兴盛已是昨日,今天只有皇城依然,却不再有都城的气派,这与秋是何等的契合?今天的皇城人海已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经繁华,归于平淡,寻得通脱,岂不惬意?

(学生精彩总结)

自是景能唤人情,方有千载书卷万篇文。正如此文,须得为都,非都城,不足以纳我落寞悲凉,更须得为故,非故都,无以和我感伤。

昔日繁华已过,京畿王城,也不过故都而已。又恰逢秋季,逢文者心落寞,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此文才会让人读来有这般兴味。

文章,绝非是文字的排列,而是水到渠成的,极致情感。

昔日衣冠繁华地,而今余荒厅旧院而已。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 篇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文题“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2、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3、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几幅图画来描绘“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秋景来表现秋味的?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5、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6、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7、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8、作者运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9、划分文章的结构。

三、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故都的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文题“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2、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3、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几幅图画来描绘“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秋景来表现秋味的?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5、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6、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7、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8、作者运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9、划分文章的结构。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因此,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的眷恋?作者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秋景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二、课文诵读

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一)明确思考题: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槐树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二)分析课文

1、从五幅画面入手,分析

(1)的特点。

(2)“反衬”手法的运用。

(3)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五幅画面来写。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经历来分析)

2、分析第2、13两个自然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相对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秋色是这样的美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四、课外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成片段。

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课文《故都的秋》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金笔头网。

课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8篇)相关文章:

课文《故宫博物院》课后反思【优秀3篇】

课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8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课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8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