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三年级数学下教案【最新6篇】

三年级数学下教案【最新6篇】

红尘戏语 点赞 分享
三年级数学下教案【最新6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金笔头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6篇《三年级数学下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含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4、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

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老师说算式,学生抢答。

54÷6= 42÷6=72÷9=

2、最大能填几?

()×4<25 ()×7<60 ()×4<10

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

1、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提出问题,引出笔算。

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即将就要举行了,需要布置会场。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

(2)动手操作:请同学上讲台进行分一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加法和减法中,我们都能用竖式来计算,那么除法如何列竖式来计算呢?

(6)(课件出示:竖式)仔细阅读课本P50页,看看这个竖式中的每一个数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7)练习:竖式计算(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

27÷3=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打算将班级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23盆花平均每组摆5盆,用什么方法来计算?(除法);如何列算式?(23÷5)

(3)动手操作: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4)尝试列式:23÷5=4(组)

(5)认识余数: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我们就把这3盆叫做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当余数是0,也就是没有余数,刚好能被分完、而有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3、小结余数的含义

余数就是不够再分而剩余下来的数,就像分5盆一组,3盆因为不够分成一组,而是剩余下来的,所以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完成51页做一做。

2、现在从小袋子中拿出50个小方块,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剩余几个?你会列算式和列竖式吗?(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四、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2、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年级数学下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P26页例题及“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法。

2.学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理念: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体验学习中通过合作交流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前知识。

教学过程:

一、实践调查

课前让学生在汇景新城作实地调查,调查本小区住户情况

二、课内交流

1、让同学们根据调查所得的数学信息编一道数学应用题。

2、根据所编的题目独立列式

3、探讨和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1)尝试通过估算结果解决问题。

A、分组讨论不同的计算过程

B、师:根据以上的结果你能判断“这栋楼能住150户吗?”

(2)讨论算法

三、习题巩固:

1、试一试

11×4324×1244×21

2、练一练:

第1、2题

3、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进行计算

四、综合应用:

陈老师班上有42名同学,她为同学们购置书包和文具,一个书包24元,一个文具11元,买书包和文具各花了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三

一、班级基本情况:

三年级的三个班,在上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一学期继续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入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总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学资料的配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

8、注重中小学各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学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

5、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

1、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69个单词和听、说、读、写26个字母(包括同学、家庭成员、数字、水果、方位、动物等6个话题),并能简单地运用。

3、能听、做6个“TPR”活动。

4、能学会2个小制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听、说、唱7首民谣。

7、能完成8个自我评价活动。

8、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第二十周: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使学生学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学生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使学生学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的两个单式统计表、黑板磁铁等。

教学措施:

1、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统计表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时,就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景,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例如,在做一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设疑激趣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请孩子当调查员现场统计人数。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二)、尝试探究,点拨指导

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

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三)、反馈展示,归纳提升

出示37页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

(四)、训练巩固,达标测评

1.第37页“做一做”

(1)现场统计

(2)交流答案

(3)解读信息,完成问题

2.练习八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学生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中国哪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的一届呢?美国获得金牌数在三个国家的排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五)、再设疑激趣,预习初探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直观反映数据情况、内容丰富

教学反思:

1、《复式统计表》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统计表。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这节课主要是教学认识和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2、本节课,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引入到北小学生的兴趣小组,进而呈现例题的兴趣小组活动情况。让学生回忆了单式统计表的结构和填写方法,体会到每张统计表只能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情况,又为引出复式统计表提供了素材,由此激发了同学们的对学习新知的兴趣。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一起经历把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知道表头为什么要分为3栏,每一栏分别对应的是横行还是竖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3、学生通过填写数据,体会到复式统计表是前面几个同类单式统计表的综合,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能够同时反映几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学生通过学习学到了有关复式统计表的知识,而且学到了从统计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学到了如何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改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统计的应用价值。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五

设计说明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学会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掌握有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课前的复习铺垫。

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总是与前面的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在学习新课之前,安排了一系列的复习题,帮助学生回顾以往的计算经验,从而为接下来的计算扫除障碍。

2.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在教学中,当学生计算准确数之前,先引导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确定得数的大致范围,以此来指导学生的计算。通过这样的。环节,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作用,从而养成主动估算的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算一算。

6×3= 14×2= 25×2=

6×30= 14×20= 250×2=

60×30= 140×20= 250×20=

2.用竖式计算。

34×12= 22×13=

3.提问: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积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积是多少个“十”,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所以积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导入: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课前的复习,能使学生回忆起以前的计算经验,为新课的学习热身,做好铺垫。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电影院看一看(课件出示电影院情境图)。

师:你们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信息:学校组织500名同学看电影,电影院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每张电影票12元。要解决的问题: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2.估一估。

师:要解决电影院的座位够不够的问题,你们能先估算一下吗?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时,教师可参与到小组中,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对学生的各种策略做到心中有数,再组织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预设

方法一 把21排看成20排,每排坐26人,26×20=520(人),能坐520人,够了。

方法二 把21排看成20排,把26人看成25人,25×20=500(人),能坐500人,够了。

(3)师小结:根据我们所估算的结果是能坐下的。但估算的结果不是准确数,你们想不想知道准确的结果呢?现在我们就来算一算。

设计意图:估算方法的交流能帮助学生确定得数的大致范围,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动脑思考的积极性。

3.算一算。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师:要求电影院有多少个座位应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算式:21×26或26×2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教案 篇六

(1)利用课件演示例1:提出问题,引出笔算。

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即将就要举行了,需要布置会场。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

(2)动手操作:请同学上讲台进行分一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加法和减法中,我们都能用竖式来计算,那么除法如何列竖式来计算呢?

(6)(课件出示:竖式)仔细阅读课本P50页,看看这个竖式中的每一个数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7)练习:竖式计算(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

27÷3=

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三年级数学下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金笔头网的价值所在。

三年级数学下教案【最新6篇】相关文章:

2023年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简短(9篇)

初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23年信息技术三年级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册人教版(五篇)

苏教版初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试卷精选

2015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2016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三套】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个人总结优秀10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三年级数学下教案【最新6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