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温柔眷恋 点赞 分享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听写词语。

  二、文中讲了什么事?

  过渡: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谦虚、好学)今天,让我们走进文中的字里行间,去感受孔子的谦虚、好学的品行。

  三、自学(1-3段)。

  1、自学2、小组交流

  四、全班交流(品读词句,了解伟人)。

  (一)预设交流一:(交流的内容随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现)

  1.出示句子: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2..指名读句子,怎样的老师才称得上是远近闻名?

  预设交流二:

  1.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2.全班齐读(出示曲阜与洛阳的地图)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等词理解上千里的路都是孔子在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一步步、一天天走到洛阳的,深入体会孔子求知若渴及求学的艰辛。

  3.整整几个月,一百多天呀,他可能在路上遇到哪些困难?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动。(跟着学生说的内容,直接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的词语意思)

  小结:孔子就这样一天,一个周,一个月,两个月……整整几个月执着地朝着洛阳求学,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体会融到你的朗读中,指2生,练习读。

  4.多种形式朗读感悟

  真乃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了求学,孔子不远万里、跋山涉水遍访名师,多么感人的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这就是孔子“学而不厌”的伟大品行啊!来,用你的朗读把孔子的这种精神表达出来。(指名读——齐读)

  预设交流三:对话1用“风尘仆仆”引出预设二“风餐露宿”再回归到“上前行礼” 完成对话

  出示句子:“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来自己,有些纳闷。”

  (1)从哪些具体的词语中体会到了孔子的谦虚、好学?补充

  (2)把体会读出

  预设交流四:对话2用“学生”引出预设一中的“远近闻名的老师”

  1.出示句子: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你就是仲尼呀,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1)谈体会,读出。

  (2)从“迎候”中体会到了?解决学生的疑问(老子的谦和)

  (3)分角色朗读对话

  小结:还从哪些语句看出孔子的谦虚、好学?

  预设交流五:对话3

  1、出示句子: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说说你的体会。

  (2)联系生活实际或本篇课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从中你感受到了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3)读好

  过渡:孔子向老子拜师的过程就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具体介绍的,特别是表示动作、表情等的提示语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具体、形象,希望我们在习作中运用。

  出示三次对话,分角色朗读。

  还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孔子的谦虚、好学?

  预设交流五:每天,随时请教。

  小结:孔子的谦虚好学,老子的谦和大度成为典范,后人是这样评价的,齐读第4段。

  其中孔子的言行被弟子们一一记录下来,变成了《论语》,有很多都是关于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名言。

  五、课后题——名言。

  出示,读好。

  六、练笔。

  片断练习一:获奖之后

  前天,我获得了一张奖状,高兴地狂奔回家忙把喜讯告诉给了妈妈。

  我 地喊:“       !”

  “        。”妈妈  地问。

  我  地说:“      。”

  ……

  片断练习2: “我的钥匙丢了”

  那天下午,周星见跑到老师面前,  地诉说着:“       。”

  老师  地说:“         。”

  … …

  板书: 孔 子 拜 师(老子)

  谦虚 谦和

  好学 大度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敬佩之情。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课件出示)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呢?(板书:孔子、老子)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标出相关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二、研读感悟。

  A、谈孔子。人们敬重孔子的什么品行?(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板书)

  1、好学谦虚

  (1)课件出示句子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 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①你知道“渊博”的意思吗?你怎么知道的?(查字典)真的是孔子的知识不够渊博么?

  ②学问很渊博,还要去拜师,如果你就是当时孔子的学生,听说你的老师还要去拜师,你会怎么想?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③多么好学的孔子啊!齐读第一段。

  (2)课件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①句中有哪几个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抓住“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等词语重点感悟

  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默默地读读这两个词,联系上下文,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出示练习:(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孔子这样在风中随便吃些东西,在露天住宿、休息,就叫——“风餐露宿”;这样不分白天黑夜地加倍赶路就叫——“日夜兼程”。

  ②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说一说,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上千里的路途中,孔子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指名读

  是呀,他可能遭遇到狂风暴雨,严寒酷热,可依旧——

  他可能遭遇到山高路陡,悬崖峭壁,可依旧——

  他可能遭遇到饥寒交迫,病痛折磨,可依旧—— ,

  他可能遭遇到豺狼虎豹,生命危险,可依旧——

  也许,他会寂寞、会孤独、会恐惧……可依旧——

  ③孔子后悔了吗?退缩了吗?引出“终于”再次感悟孔子不畏艰辛。

  ④ 采访学生:孩子,假如你现在就是孔子,我想问问你:孔子,你坚定了信心要去拜师,是吧?你去就去吧,为什么要日夜兼程,起早贪黑呢?-----

  孔子,路途遥远,风餐露宿,困难重重,你不如回去吧,好吗?——

  孔子,反正你才三十岁,就已经远近闻名、知识渊博了呀,何必还冒那么多的困难和危险去拜师呢?———

  孔子求学有多么艰辛啊!而孔子拜师的决心是多么的大,意志又是多么的坚啊!齐读。

  (3)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理解。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谦虚懂礼貌: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句子。(可引导:孔子拜见老子时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⑴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⑵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生说到哪一句,简短地谈谈感受,再练习朗读哪一句。

  B、谈老子。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谦虚好学、不畏艰辛的学生,老子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你又体会到了老子的什么品行?咱们还像刚才那样,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用波浪线勾一勾。(随机板书)

  1、“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⑴.自己试着读读老子所说的话,想想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⑵.理解“迎候”。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⑴.什么叫“毫无保留”?

  ⑵.想一想老子为什么愿意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孔子呢?

  ⑶.他就不担心孔子的学问会超过他吗?

  ⑷、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老子子呀?

  板书:诲人不倦

  小结:正因为孔子和老子谦虚好学、诲人不倦的品行,才赢得了后人对他们的敬重。让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这段话: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C、以“我想对孔子说……”或以“我想对老子说……”为开头写或说几句话。

  三、诵读《论语》中的句子,升华对孔子及《论语》的认识。

  1.《孔子拜师》的故事流传至今,对人们影响很大。孔子的弟子还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了《论语》。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扮演孔子“三千门生”的演员们手持竹简,神采飞扬地诵读着的也正是《论语》中的句子。他们也正是通过孔子、通过《论语》向世界人民传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2.咱们课后练习中摘录了几句孔子的名言,(课件)你对哪句比较熟悉?读给大家听一听。

  “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yi)说(yue,高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yan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明智)也”

  “学而不厌,诲(huì,教导)人不倦。”

  3、你们还知道孔子或老子的'哪些名言?

  四、诵读这些闪烁着先哲圣贤们智慧的名言中结束本课时的学习。

  板书:

  17 孔子拜师

  孔子 老 子

  谦虚好学 诲人不倦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⑴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⑵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⑶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一、说教材

  《孔子拜师》这篇文章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二、学习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三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学本课第一课时,应使学生会认读7个生字和一些词语,书写12个生字,基本上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并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主要教学过程和设计理念如下:

  (一)师生交谈,引出课题

  新课伊始,老师由姓氏说到自己家族名人,再让学生介绍自己姓名和本家族名人,进而引出历史人物孔子,这样设计可以放松学生的心灵和思维,而且,本组课文以 “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而历史人物又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由此引起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出示课题后,让学生书写课题,强化学生的写字训练。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学句

  首先,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所以,接下来的识字环节,出示生字后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个?怎么认识的?并通过游戏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由读准词语,到读通句子,到读好自己读不谁的词语。最后读通全文。朗读难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抓住了阅读的重点、难点。

  (三)指导写字

  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一般已达到自己正确书写生字的要求,但规范书写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写字环节,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归类摆放生字、引导按类记字、写字。重点指导“迎、等、境、品、丘”这五个字。

  (四)课外延伸

  建议学生课下继续搜集孔子和老子的资料。这是对本课内容的充实和延伸,也对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起到引领作用。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5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一些重要词语。

  教学重难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不畏艰难、立志拜师和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质。

  教学准备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后孔子名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孔子名言和词语

  1、复习第一课时,读孔子名言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主要问题,感受人物品质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孔子为什么拜师?师怎样拜师的?

  1、理解孔子拜师的原因和过程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通过想象画面,情景对话,对比朗读体会孔子的艰辛和拜师的意志)

  2、分析人物对话

  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说:“多谢老师等候!……”

  ( 体会孔子的尊师有礼;理解“迎候”和“等候”的意思,体会老子对孔子的尊重和有礼貌。)

  3、分析第四段,感受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抓住不离左右,随时请教和毫无保留,感受孔子学习积极,老子的无私,诲人不倦)

  三、学习最后一段,升华感情

  1、读一读人人们对孔子、老子的评价的句子,感受圣人们的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品行高尚。

  四、总结全文

  1、说说我们可以从老子或孔子身上学习到一些什么。

  2、课后读一读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表演。

  五、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谦虚好学、不怕困难、尊师有礼

  老子——尊重学生、诲人不倦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

  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捧竹简,齐诵论语的宏壮场面大家还记忆犹新吧?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世人所喟叹。哪位同学也能给大家诵上几句孔子的名言呢?老师也积累了不少呢,听听你是否也耳熟能详?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被记录在《论语》这部书里,建议同学们课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读论语,一定会受益匪浅的。(设计理念:这既调动了同学们学习文章的热情,又将古典文学潜移默化的植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为之自豪骄傲的同时,我们何不一起来亲自感受一下呢!听听读过论语的孩子的娓娓道来,让其他在座的孩子们刮目相看、啧啧称赞,老师的侃侃而谈和对论语的钟爱,又让很多孩子感觉到似曾相识。)2、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有哪些贡献呢?请同学们打开课后的(资料袋),我们一起学习了解一下。今年的奥运圣火传递山东站就在孔子故乡曲阜传递呢,这是我们山东人的骄傲。3、在两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世界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而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使他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这与他的优秀的品行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孔子拜师,齐读课题。看看通过孔子拜师这个小故事,你能从中了解到孔子的哪些优秀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具体语句或事件能反映出孔子的崇高品行?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可以边划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想。(设计理念:“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也要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论语,我们也要去感受论语,我们也要去认识孔子,去找寻孔子的足迹,去了解学习孔子的优秀品行)二、学习新课1、决意拜师——谦虚好学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这一段告诉我们孔子当时是个什么样的人?(远近闻名 知识渊博)渊博的意思?可他仍然(决意拜师)可以看出孔子的什么优秀品行?(谦虚好学)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的谦虚好学也可见一斑了。2、拜师途中——不怕吃苦在(拜师途中)孔子都经历了哪些艰辛,遭遇了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划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大屏幕句子。我们文登到威海就有一百里的路途,坐客车尚且需要一小时的路程,而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有十倍这样的距离,可谓是(千里迢迢)。那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他可能要徒步经历严冬或酷暑,可能要顶着狂风或骤雨,饿了就——,渴了就——,困了就——,是啊,干粮吃完了就摘野果充饥,渴了就到河边小溪里喝几口解解渴,困了就倚着大树或者墙根合合眼,这样在露天吃饭露天睡觉,用书上的成语说可真是(风餐露宿)啊!字典里的意思就是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天黑了,孔子你就停下来休息休息吧,等睡足了,天亮了再走吧,行吗?因为想早点见到老师,学到知识,于是他不分白天黑夜的赶路,用书上的成语来说是(日夜兼程),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知识的迫切心理,还有哪个词可以看出拜师途中的不易和艰辛呢?“终于”,表现了孔子的什么品行?(不怕吃苦)是啊,短短的一句话,把孔子为了求知如饥似渴,从而不畏艰辛的品行表现的淋漓尽致,请同学们通过这些词语体会孔子的心理和情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自由练习读、谁想读给大家听,她读得怎么样?那你读一读,还有谁来读?她读得怎样? 好,你们想得很有道理,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这段话。有感情朗读)(设计理念:通过感受文登、威海与曲阜、洛阳的路程差距,懂得千里迢迢;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懂得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这恰好与孔子平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的思想巧妙结合,彰显孔子不怕吃苦、志在求学的品行。)3、初次会师——彬彬有礼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对知识的渴求,最终到了洛阳,见到了老子,(初次会师)这时候的孔子是什么样子的?(风尘仆仆)这个词语可以看出他满面困色和土色,不远千里饱经了风霜,历经了艰辛啊。老子呢?此时,你们就是风尘仆仆的孔子和白发苍苍的老子,你们俩见面了,请同桌两个练习表演朗读他们见面的情形,哪两位同学愿意到台前来表演一下这两位大圣人的伟大相遇。刚才这两位同学的表演颇有两位伟人的大家风范,大家热烈的掌声就给他们的表演做了极大的肯定。请看大屏幕上出示的字条中,有哪两对近义词,(着重号)真是火眼金睛啊!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同学们再读,品味一下他们的细微差别。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含有迎接的意思,等候却不表达迎接的意思,我们把这两个词互换好不好?为什么?结合当时的语境,谈谈你的理解。对,老子说我在这儿迎候是出于对客人的礼貌,而孔子是晚辈向长辈致谢就不能说老子还迎接他,看,老子孔子的一言一行、一行礼和再行礼都足以看出他们身上所具备的什么样的优秀品行?(彬彬有礼)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和老子的谦逊有礼呢?大概、老人家、您、请、多谢等等,这些举止言谈都足以彰显他们彬彬有礼的优秀品质。(设计理念:终于见到了老子,通过孔子的“您、请、多谢、大概、老人家等等”言语和一行礼再行礼都生动的诠释了他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观点,那么孔子“彬彬有礼”的品行,学生就不难接受和理解了。)4、老子说孔子研究学问并不比自己差,(老子的谦虚)可孔子仍要拜他为师,这也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了,孔子自己对此是如何做出解释的?大屏幕显示这段话,指名读,用一个四字词来概括是(学无止境)联系你的生活实际,结合生活中你周围的亲人、老师、朋友、同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或体会。是啊,孔子这样的大教育家都能向别人虚心求教,何况我们小学生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读完中学大学还有研究生,参加工作后还得不断的学习进修,我们只有学习孔子的谦虚好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勤学好问,广泛大量的阅读,才能学有长进!送给大家一句话,请看大屏幕:(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设计理念:整个故事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孔子自己对此也做出了学无止境的解释,同学们也联系实际生活中自己身边的亲人`同学`朋友的事例,再结合着孔子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很好的体会并积累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名言警句。)5、拜师求学——勤学好问从此,孔子(认真求学),每天不离老师左右,不懂就随时请教,可见他(勤学好问)的美好品行,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  生: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课后习题)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好的学习方法。 6、传授学问——诲人不倦老子则是如何把自己的学问传授给孔子的呢?(毫无保留)由此可见老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诲人不倦)(设计理念:课文结尾处,更是表现了孔子和老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的崇高品行,并巧妙的通过“随时请教和毫无保留”这样浅显易懂的词言简意赅的将其表达出来,此时借助课后孔子的名言将孔子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拿来借鉴学习是不无裨益的。)7、总结全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课文的最后一段,请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他们品行的两个词语,将这个句子补充完整。谁想上台来填写(谦虚好学   诲人不倦)请大家齐读这段话。                 三、巩固积累大家看,这节课我们积累了这么多的好词佳句,想不想赶快记住并且运用它,那就让我们齐读两遍,看谁记得最快最牢。四、布置作业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道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课后去搜集他们的一些故事,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吧。  五、板书设计13 孔子拜师决意拜师——谦虚好学拜师途中——不怕吃苦初次会师——彬彬有礼拜师求学——勤学好问传授学问——诲人不倦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⑴ 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⑵ 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⑶ 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四、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五、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六、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主民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8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先来相互认识一下。(指大屏幕)这是我的姓名,谁认识我姓什么?

  生:老师,您姓鄢!

  师:哇,我的姓很少见,你能认识,你真有本事。

  我们姓鄢的人不多,但是我们家族历史上可是有过名人的。如:明末遁迹深山的高士鄢正畿,还有为民请命,志行卓越的鄢鼎臣。每当提起他们,我自豪极了!同学们,你姓什么?你们家族历史上有过哪些名人、伟人呢?

  生1:我姓李。我家历史上有李白,李世民。

  师:真羡慕你。你家有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还有皇帝,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

  生:我姓杜。我家历史上有大诗人杜甫。

  师:哦。唐代大诗人,人称“诗圣”,与刚才说的李白诗人,合称“李杜”。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历史人物还不少。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闻名世界的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出示孔子像)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孔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古时候,人们把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男人成为“子”。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到了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记录下来,变成了一部书叫《论语》,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很敬重他,他去世以后,人们在他的家乡山东曲阜修建了孔府,孔庙,孔林(同时大屏幕出示三孔图片)来纪念他。每到孔子诞辰,人们就在这里举行孔子文化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参加祭孔活动。同学们,就这么一位学识渊博,影响巨大的人物,你们说他还需要拜师求学吗?

  生:需要。

  师:孔子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学无止境”。(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生:17 孔子拜师

  师:举起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生:(边念遍书写课题)

  师: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生1:我想知道,孔子已经这么有名气了,他为什么还要去拜师求学呢?

  生2:我想知道,孔子学问这么渊博,那么他拜的老师一定比他的学问还渊博,那么他拜的老师是谁呢?

  师: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答案就在课文里。请打开书67页,仔细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准的词语。

  师:(朗读课文)

  生:(边听边画)

  师:谁听明白了?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生1:课文讲的是孔子拜师的事情。

  生2:课文讲的是孔子觉得自己的学问不够渊博,就去很远的地方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的故事。

  师:你听得可真仔细!老师刚才读书时,找出了几个生字(出示生字)你认识哪个?是怎么认识的呢?

  生1:我认识“兼”,“道歉”的“歉”去掉“欠”就是“兼”。

  生2:我也认识“兼”,刚才读书时有个词语“日夜兼程”。

  生3:我认识“仆”,“仆人”的“仆”,有个单人旁。

  师:“仆人”是指旧社会里被雇到家里当下人的人,所以是单人旁。

  生4:我认识“丘”,爱神丘比特的“丘”。

  师: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丘比特。

  生5:我也认识“丘”。“乒乓球”的“乒乓”分别去掉“撇或点”就是“丘”。

  生6:我也认识“丘”动画片中比卡丘的“丘”。(生笑)

  师:我也说说吧。一堆堆的小土包,叫“土丘”,那么一座座小上叫什么?

  生:山丘

  师:那一堆堆沙包呢?

  生:沙丘

  师:谁还认识哪个字?

  生1:我认识“毫”。数学书上有毫米。

  生2:还有毫克

  生3:毫升

  生4:我给大家猜个字谜: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下面一根秃毛。(众笑)

  生喊:毫

  生5:我认识“佩”,妈妈给我买了个玉佩。

  生6:电视里的大侠们腰里都佩着刀和剑。

  师:你们的胸前都有什么呢?

  生喊:佩戴着红领巾。

  师:“佩”除了有戴的意思,还表示心悦诚服,如佩服,敬佩等。

  生1:我还认识“纳”。纳米是高科技,妈妈买的衣服是用线织成的,所以是绞丝旁,穿在里面所以加上一个“内”字。

  生2:我认识“授”,这是教授的“授”。

  生3:我认为师傅传授徒弟手艺得用到手,所以用提手旁,加上一个“感受”的“授”。

  师:所以,提手旁表义,“受”表音,这是个什么字?

  生喊:形声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处处可以学汉字。下面,轻松一下,我们玩个游戏吧!

  生:好!

  师:请两名同学。一人指字,一人猜字,我们大家当裁判。

  生1(指着“授”字)同学们看好了吗?

  众生:看好了!

  生2:是不是“兼程”的“兼”?

  众生:不是。

  生2:是不是“纳米”的“纳”?

  众生:不是。

  生2:是不是“孔丘”的“丘”?

  众生:不是。

  生2:是不是“佩服”的“佩”?

  众生:不是。

  生2:是不是“毫米”的“毫”?

  众生:不是。(众笑)

  生2:(指着“仆”刚要问,众笑。于是指着“授”问)是不是“传授”的“授”?

  众生:是。(众笑)

  师:谁再来?

  众生:(高高举手)我来!

  生1:(指着“纳”)看好了吗?

  众生:看好了!

  生2:是不是纳闷的“纳”?

  众生:是!

  师:你可真会猜!谁再来?

  生3:(指着“毫”)看好了吗?

  众生:看好了!

  生4:是不是“毫米”的“毫”?

  众生:是!(众笑)

  生5:(指着“仆”)同学们看好了吗?

  众生:看好了!

  生6:是不是“仆人”的“仆”?

  众生:是!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能掐会算。好,有机会在玩吧!

  师:那么,这些字在课文里都组成什么词了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划下来。

  生:默读课文,划词语。(有人出声)

  师:默读课文,请大家不要动嘴唇,不要出声。

  师:(出示词语)谁都认识这些词语,到前面领同学们读一读?

  生:领读词语。

  众生:跟着读词语。

  师:现在男生读一个词,女生读一个词,比比谁读得好!

  众生:男生先读一个,女生在读一个,如此交替读词语。

  师:下面开火车读。谁当火车头?(指名)你的火车往哪儿开?

  生1:我的火车往左开。

  生1左边的学生:一个一个地读。

  师:谁在当火车头?(指名)

  师:你的火车往哪儿开?

  生2:我的火车往后开。

  生2后边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读。

  师:看来几个词语是难不倒大家的。看看谁能把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得更好呢?(出示带有“日夜兼程”的句子。)

  生1:有感情地读。

  生2:大声地读。

  师:(出示带有“孔丘”的句子。)

  生1:大声地读。

  生2:有感情地读。(将最后的“学生”读成“徒弟”)众笑

  师:不要慌,看清字,再读一遍好吗?

  生2:(继续读,没有出错。)

  师:(依次示其他三个句子,分别指两名同学读。)

  师:现在,我们打开书,看看谁还有读不准的词语?

  生1:“渊博”我读不准。

  师:(板书“渊博”)“渊”指深,“博”指广。这里是说孔子和老子的知识深而且广。

  生2:“仲尼”我读不准,

  师:古人兄弟排行,老大称为伯,老二称为仲,老三称为叔,老四称为季。孔子叫“仲尼”,你们猜孔子排行第几?

  众生:第二。

  师:再比如说,一年又四个季节,第二个季节为夏季,所以又叫“仲夏”。

  生3:“曲阜”我读不准音?

  师:“曲”是多音字,读三声时,指的是“歌曲”。读一声时,有弯弯曲曲的意思。“阜”指土山。“曲阜”是个地名,古时候,曲阜城内有弯弯曲曲的土山,因此得名“曲阜”。

  师:我这儿有几个词语,看看你能读准吗?(板书“老聃”指名读)

  老聃指的是谁?

  生:老子。

  师: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出示“品行”指名读)

  (出示“长进”指名读)

  师:同学们,我们和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做了朋友,现在,你能把课文读通顺了吗?

  众生:能。

  师:自己读一读。遇到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就顺了。

  众生:自由读课文。

  师:看读出来,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我们学习语文,不但要读好书,还要写好字。下面,打开书69页,田字格中的生字要求我们会写, 我们先来读一读。

  众生:(齐读)

  师:如果这些字按结构分类,哪些字应该归为一类呢?

  生:(两名同学)按类把这12个字帖到黑板上。

  师:“品”字应单为一种结构,叫“品字结构”,那么还有那些字是品字结构的字呢?

  生1:“亮晶晶”的“晶”。

  生2:“鑫”

  生3:“树林”的“林”。

  师:是吗?

  生3:哦,是“森林”的“森”。

  师:好,同学们,在这些字中,你们认为哪个字最容易写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呢?

  生1:我想提醒同学们注意,“迎”字里面不要多加一点或是撇。

  生2:我想提醒同学们,“境”字右面中间是日,不是口。

  生3:我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尘”字第一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

  师:那么,在这一类字中,哪个字你认为最不好写,想要老师跟你一起写?

  生1:“迎”

  师:范写“迎”

  生:书空。

  生2:“境”字不好写。

  师: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右两边要怎么样呢?生3:左右两边一样宽。

  师:仔细观察,一样宽吗?

  生3:不是,左边窄,右边宽。

  师:注意观察老师怎么占格(板书示范。)

  生:“丘”字不好写。

  师:注意第一笔是点。和老师一起写。

  生:书空。

  生:“等”字写不好。

  师:写时注意中间三横之间的距离和长短。仔细看看老师怎么写。

  师:好,在纸上把这十二个字每字写一遍。

  生:书写练习。

  师:谁把你写好的那个同学们看?(投影展示学生的生字)

  学生互评。

  师:同学们写得都很认真,只要我们经常临摹,经常练习,我们的字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生字,读通了课文,还对孔子很老子两位大思想家有了一些了解。课下,请同学们通过读书,上网等多种方法搜集孔子和老子的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近他们。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积累好词佳句,能用、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二、重点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三、教具:课件、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孔子拜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先写什么了?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课文的最后写孔子和老子的品行受到人们敬重,那么孔子和老子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行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孔子拜师》,师板书课题。

  二、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一)、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

  出示学法指导: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找出相关的语句或事件,用笔画出来。

  (二)、同桌交流自学结果。

  (三)、集体交流自学情况,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以下几点:

  第一自然段:抓住以下几方面:

  1.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还想拜老子为师,说明孔子有谦虚好学的品质,板书“谦虚好学”。

  2.理解“渊博”一词。

  3.幻灯片简介老子。

  第二自然段:抓住以下几方面重点理解。“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孔子的什么品质?(师根据回答板书,不怕吃苦。)

  (2)幻灯出示以下句子,比较词语的区别。

  1、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2、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迎候。

  多谢老师等候。

  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孔子有什么品行?

  (3)老子又是怎样说的?

  (4)理解“风尘仆仆”。

  (5)拓展:孔子怎样称呼自己,老子怎样称呼孔子的?为什么不同?

  教师介绍古人的姓名、字、号及适用不同场合。

  (6)当学生交流到“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7)表演:先同桌表演,再派一组到前面表演。

  师:从表演中你感受到什么?(板书,彬彬有礼)

  第三自然段:

  1. 抓住“每天”、“随时”两个词体会孔子虚心求学的态度。

  2. “从毫无保留”一词体会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质,并板书诲人不倦。

  3. 指导朗读。

  二、 总结拓展:

  1. 结合板书总结:正因为孔子和老子有这样的优秀品质所以才受到人们敬重。

  后人还修建了“孔子庙”纪念他,幻灯出示“三孔”图片并简介。

  2. 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体会或收获。

  如果学生谈到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教师顺势介绍:孔子还有许多像这样的名言,你们知道吗?学生交流,教师也可以补充出示格言: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师:孔子这样流传几千年的格言还有许多,在《论语》一书中便可以找到,教师展示《论语》一书。

  师:《论语》是一部什么书呢?请大家看视频。(播放<<百家讲坛>>开头对论语的简介。

  师,《论语》是我校的校本课程,从这学期开始,我们校本课就学习《论语》一书,你们想学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学的很好。

  板书

  17 孔子拜师(老子)

  谦虚好学 爱护晚辈

  不怕吃苦 诲人不倦

  彬彬有礼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40%的淘汰率。我想,这个数字对于每一个参加这次说课比赛的老师来说,都是一个让人紧张,甚至憋不过气来的空前压力。尤其是对于我这个来自乡镇小学的老师,哪里有城区老师们经常上展示课的丰富经验呢?

  说实话,我很紧张。但是,我还是来了。因为,我是跟着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的脚步来的。《孔子拜师》(板书:孔子拜师)孔子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不远千里,从曲阜风尘仆仆、风餐露宿几个月,也要到洛阳向老子求学。我这点路算什么呢?我很荣幸,今天能认识各位评委老师,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你们的热心指点。谢谢你们。

  《孔子拜师》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中有两个人物,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孔子不远千里、风尘仆仆拜老子为师为主线,另一条以老子(板书:老子)诲人不倦为暗线,两条线索相辅相成,互为渗透,成就两位大家一段学无止境、惺惺相惜的佳话。

  我的主要策略是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品读课文,积累语言,通过联想体会孔子行程的艰难,意志坚强和老子的高尚品德。

  第一个环节是了解老子和孔子。对于八九岁的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对于孔子、老子略有所闻,但知之甚少。因此开课时,师生交流对孔子和老子的了解,增进学生的认识,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是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认读生字词。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为了帮助学生认读生字词,我出示了“风尘仆仆”“风雨兼程”“风餐露宿” 等重难点词语,让学生读准字音,认读生字,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我鼓励学生读词语也要读出对词语的理解来。比如:“风餐露宿”一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来感受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再读,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最后一段话“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引领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勇于质疑,带着问题研读文本,并由此自然过渡到第三个环节。

  我设计的第三个环节是围绕中心,品读感悟。怎样体会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我引领学生读相关句子,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如抓住“终于” (板书:终于)一词,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描写来体会。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达到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我把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板书: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板书: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行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光是带领学生把文本读通顺,从字面上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一方面反复品味人物的语言、动作,另一方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基于这一点,我设计了第四环节——小练笔:

  洛阳城外,老子远远地看见孔子来了,他想        

  就要到洛阳城了,孔子心里想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自己的想象,补充两人的心理活动。人物的内心恰恰是文本所没有呈现的,给学生练笔提供了一个契机。通过想象、写作、交流,同学们不仅做到读写结合,实现了真性情写作,把孔子的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老子的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感受到了,而且潜移默化地将中华传统美德进行了内化,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搭建了平台。

  我的第五个环节是升华情感,拓展延伸。我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诵读、理解课后列举的几句传诵最广的孔子名言:

  1、温故而知新。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是向学生推荐、诵读两句老子的名言: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

  通过这样的拓展,学生对孔子和老子有了更深的认识,让学生亲近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最后在诵读这些闪烁着先哲圣贤们智慧的名言中结束本课时的学习。谢谢大家。

  附板书:

  孔子拜师    老子             风餐露宿

  谦虚好学    诲人不倦           终于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1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最常说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个美丽的过程,我是在这每一个经历中历练并成长起来的。”那么校本教研就是我成长的一个巨大的平台。针对我刚刚所上的这节课,我此刻的心情是千头万绪的,有欣喜也有遗憾。

  欣喜的是我在课堂上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我们的学生是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课文阅读能力有限。但经过几个月的训练,特别是针对我们校本教研的主题 “通过抓词句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孩子们都能通过自己的读找到一些重点的词和句子了,如今我没的训练重点已经由找词句过度到如何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了,而且也有一些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只是语言的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这也是我们今后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在课堂上大家还可以看到,我们的孩子不仅会通过抓词句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展开进一步的思考,自己提一些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外资料理解一些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的内容,广泛的进行课外阅读等。

  在教学中我本着一种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态度,真实的再现我们的课堂,不是用动感的表演抓住人,而是用一种深层的、人文的、纯语文的精神只美吸引人。力图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反璞归真,创造了一种纯语文的课堂。

  另外在我的教学是由各个环节组成,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但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群体,所以我教学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我的预设与生成发生了矛盾时,我及时做了调整。如当学习到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情景,孩子突然有了质疑“老子为什么称呼孔子仲尼,而不干脆直接称他孔丘?”。面对这样的生成问题我首先对学生的深入思考进行了表扬,同时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思考的空间,最后我顺势引导讲解其实这里是表达了老子对晚辈的一种爱护之情和自己谦虚的品质。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而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但预设也与实际教学发生了一些冲突,比如:在教学“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我设计了换掉“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和去掉这两个词的练习,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恰倒好处和语言文字的精美,进行语言训练。但孩子们没有充分理解,所以在换词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学生感到了困难。这让我体会到教师在问题的提出过程中,语言的引导十分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表现出孩子的积累还不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加强语文的积累。

  遗憾的是,在这节课中我与孩子的情绪状态不是最佳的,坦率的讲不如我们平时在上课的氛围。我觉得我们的心理素质还不够好,所以今后在这方面应加强训练。另一方面我在时间的把握上还觉得有些困惑,这也是我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困惑,也希望今天可以得到各位老师的帮助。

  最后我还想说:我的教学是幸福的,这幸福不仅表现在孩子的成长让我幸福,我的成长同样让我感到了幸福,同伴的鼓励、帮助也让我感到了幸福。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回顾《孔子拜师》这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成功更有不足,今天的这堂课上的不理想.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照备课思路进行的,从导入到新授再到重点突破.

  教学伊始,我创设一个小的情境,将学生带入高山流水,探访圣人的意境,了解孔子,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但是在设计提问: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说点什么有些不妥,这毕竟局限了学生的认识,若能让学生谈谈你对孔子还有哪些了解,想必学生一定会积极交流,也将使学生对孔子的认识更加全面,促进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接下来检查预习,在初读课文之后,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列出了本课16个词语,量比较大,检查的遍数比较多,对于"风尘仆仆"等易读错的词语,朗读落实的还不够,应当将读不准的多读几遍,能读好的,一带而过.我想对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词语的落实也应把时间用在难读词语的教学上,不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研读课文学习时,我基本上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重点句,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例如第一段抓住"远近闻名,不够渊博",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在重点学习第二段对话时,本想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但在学习之后,学生学习的结果,表现让我意外,因此,慌乱中只顾按照已定思路进行,而没有采取能够及时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的问题,比如:"再读对话,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 " 或"你通过读对话体会到孔子老子是怎样的人 ",以致在第二次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并且,耽误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没能从整体上使学生把握课文,对于重点学习的词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等候,迎候"学的仓促,落得不实.本课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没能灵活的进行教学操作,只限于备课思路,而没能很好的关注学生学的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来以学定教.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无论课备得再好也不能照搬,应随时关注学生学的情况,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服务.

  同时,今天的教学中有些内容的设计,我只顾自己教的方便,省事,而没有从教学达到的目的出发来设计.例如对于孔子,老子,曲阜的介绍,我怕学生谈得不够全面,不够生动,只想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没有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无从表现,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深刻.再如,对于曲阜的介绍,我只考虑,通过介绍曲阜引出孔子文化节向本单元主题靠拢,因而影响了教学的主旋律.节外生枝的教学,并没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益处.我想,今后在教学中,我一定要多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灵活掌握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通过本次教学,我更加明白了,中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落实重点词句的训练,加强朗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更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恰当的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今后我要进一步努力学习新课程的精神,大胆实践,朝着新课程的要求努力迈进,使自己锤炼成为新课程下的新型教师.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课堂需要反思,有反思才有进步,上完《孔子拜师》以后,心中颇多感受。仔细回想自己的课堂和老师们的点评,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反思。首先,这堂课中闪光的有这么两点:

  一、情境中理解词语,帮助体悟情感。

  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我先请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

  二、抓住主线来贯穿课堂。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这个整体中找一条主干,来贯穿全文的学习。在这堂课中我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节。再回到全文让学生找出哪些言行中看出孔子什么品行。这样以一条线带到整个面上,就是教学现得清晰、连贯。

  课堂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还有不足,还需改进。结合大家的点评,我对自己的课堂中的不足做了下面几点概括。

  一、课堂整体把握不够:课堂中虽然我以一条线来贯穿全文,但是在谈论孔子的品行时,没有整体把握。学生逐句找出写孔子品行的句子,我逐句出示,逐句读、理解、再读,缺少与文本语言环境的相结合。特别时在处理孔子与老子的对话时,我把它们割裂了开来,并没有进行朗读对话,孔子的语言中理解孔子的品行,老子的语言理解老子的品行。其实他们的话时相互的,从一个人的语言中不仅看出某个人的品行,还可以看出另一个人的品行,有种侧面衬托的作用,而我在处理这部分教学时却忽略了这一点。所以使体会显得单一、显得孤立、支离破碎,没有了整体感。

  二、过分注重预设,忽略课堂生成。

  每堂课我们都有自己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生成。但是有时我们往往会跟着自己的预设走,致使课堂中的生成点就这样被放过了,使学习效率并不那么理想。在本堂课中我原本预设在了解孔子的资料以后写“丘”字的。但是当时我忘了问学生孔子名什么,所以并没有引出这个字,后来就没有写了。其实课文中也提到过孔子名丘,那么在学生初读以后还可以请学生说说孔子名什么,再写“丘”字,可是当时我想这样一来可能会打乱下面的教学环节,结果这个字就没有让学生写。这也是造成我这节课没有写的时间的原因之一。还有当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时,学生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说自己的理解,而说出了从这句话中感到孔子是个怎样的人时,我几次打断,生硬地将学生拉回到我地问题上,到最后还是没有理解好。所以,有时过分注重预设会使课堂失去很多活力,会导致学生积极性低落,更甚是不能达成学习目标。

  课堂中还需要我们去斟酌地地方很多。花更多时间去琢磨、思考、实践,让我们的课堂逐步走向成熟。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的达到炉火纯青的”。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古人名言。

  4、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

  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掌握文章内容。

  3、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孔子照片)

  2、他就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他是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理解:毕敬厌倦诚恳如痴如醉戛然而止席地而坐顺畅 悦耳 知道:厌倦、诚恳的近义词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

  课文的主要内容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重点: 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孔子学琴》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课文想一想,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孔子弹奏的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炉火纯青)

  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

  4、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

  (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 时间 孔子弹琴的程度 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 会弹 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 过了几天 顺畅自然、悦耳动听 没有领会曲子的思想内容 又过了几天 令师襄如痴如醉 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知过了多少天 抑扬的琴声令感情起伏不平 知道作者是谁,心情激动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逐步体会

  1、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 课件:(对比读)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弹着那首曲子。

  2、练习朗读。

  3、孔子如此刻苦的练习弹琴,但他并不满足于会弹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孔子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师襄听琴后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说说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

  五、课外拓展

  1、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

  2、积累孔子的名言。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3

  学习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

  知识链接: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课外)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3、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二、自主、合作、探究:(课内)

  1、交流学习本课生字的识字法,小组长负责检查学习情况。

  2、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3、孔子向谁拜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标出文中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住上自己的读书感受。

  4、说说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动笔记下来。

  5、读读画画给自己启发最深的语句,把感受说给同学听听。

  三、达标检测

  1、形近字组词

  仆(      )  止(      )  境(       ) 丘(     )  品(       )

  扑(      )  正(       ) 镜(       ) 兵(     )  晶(       )

  2、多音字组词

  仆                                     闷      

  3、我知道课文的叙述顺序:

  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      )——(          )

  4、抄写词语,积累词语。

  远近闻名   日夜兼程   毫无保留   传授   敬重   品行   风餐露宿

  风尘仆仆   大有长进   纳闷   佩服   渊博   请教   相距   等候

  5、“学习是无止境的。”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

  四、学习收获

  五、知识延伸

  1、背诵课后所给出的四句孔子名言。

  2、课后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

  学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知识链接:

  孔子的名言: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课外)

  1、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画出来。

  2、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如:“远近闻名、渊博、拜访、敬重”等词语。

  3、勾画孔子不顾艰辛去拜师的词句。

  4、反复朗读孔子、老子的对话。

  二、自主、合作、探究:(课内)

  1、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并在句旁写自己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并把自己的感受读给小组同学听。

  3、你认为孔子的学识渊博吗?为什么?那他为什么还要拜师呢?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

  5、面对本课中的孔子、老子,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

  三、达标检测

  1、理解下列词语意思或者用它说一句话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2、在具体语境中领会意思相近的词语。

  (1)a、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b、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理解:拜访:                     拜见:

  (2)a、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b、多谢老师等候。

  理解:迎候:                     等候:

  3、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请你写出孔子的四句关于学习的名言

  四、学习收获

  五、知识延伸

  1、课外收集积累孔子的名言和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2、 办一期“走近孔子”的手抄报。

  3、 做一做“孔子书签”。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            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谈感想)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 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      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      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一课,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案例]《孔子拜师》

《孔子拜师》说课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17课《孔子拜师》课前探究题

《孔子拜师》教学纪实与评析

学无止境,惺惺相惜——《孔子拜师》说课稿

《孔子拜师》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三年级语文上册:《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评课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