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战情人 点赞 分享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微信扫码分享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精选12篇)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篇1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 这部分内容分四段安排: 第一段,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包括例1、例2、例3、例4和练习五; 第二段,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包括例5、例6、例7和练习六; 第三段, 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包括例8、例9和练习七; 第四段, 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要认真分析教材中认识小数意义的活动安排。 对小数意义的认识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第一,小数与相关十进分数的关系;第二,小数的读、写方法;第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第四,小数的数位名称及其顺序;第五,纯小数和带小数。如此繁杂的内容,教材是怎样有序而合理地进行安排的?这需要老师认真分析、细心体会。这部分内容一共安排了四道例题。例1和例2重点让学生认识小数与相关十进分数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自主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例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对一位小数的已有认识出发,通过让学生说出题中几件用小数标出的物品的价钱,引导他们认识到:两位小数表示几个百分之一,几个百分之一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例2通过让学生把1厘米、4厘米、9厘米,以及1毫米、7毫米、15毫米改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并通过归纳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例3通过引导学生探索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数位上的数,其计数单位是不一样的;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0。例4通过让学生说出一个带小数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数值,引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沟通小数与整数的内在联系,突出小数与整数在计数方法上的一致性。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新知。教学例1时,可以先让学生用角、分作单位说出题中几种物品的价钱,再讨论“为什么5分可以写作0.05元,4角8分可以写作0.48元?”在讨论中相机明确“5分是1元的 ,可以写成0.05元,4角8分是1元的 ,可以写成0.48元”,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几个百分之一都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第二,抓住机会引导类推,让学生在类推中逐步完善认识。知道两位小数表示几个百分之一后,可以引导学生类推:三位小数表示几个千分之一、四位小数表示几个万分之一……;讨论多少个0.01是0.1后,可以引导学生类推出其他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认识纯小数的含义和组成后,可以引导学生类推出带小数的含义和组成。第三,结合认识小数含义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如,结合例1的教学让学生读、写两位小数,结合例2的教学让学生读、写三位小数,结合例4的教学让学生读、写带小数。 2.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小数的性质,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例5时,可以按下列步骤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先让学生观察场景图,自主收集信息,引起“比较”的心理需求,再提出:“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第二步,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说明橡皮和铅笔的单价是相等的。可以启发学生分别把0.3元和0.30元改成3角和30分,再进行比较;也可以启发学生画正方形图分别表示出0.3和0.30,再进行比较。第三步,引导学生对照数位顺序表分别写出0.3和0.30,认识到:0.3是3个十分之一,0.30是3个十分之一和0个百分之一,或0.3是3个十分之一,0.30是30个百分之一。从而更为抽象地把握其大小。第四步,组织观察、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形式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你能得出什么初步的结论? 教学例7时,在提出“三角尺和练习簿,哪个贵一些”这个问题后,也要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用不同方法去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再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相机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每个小数所包含的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作出判断。学生积累一定的比较小数大小的经验后,再对比较方法作进一步抽象,即: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 3.具体指导大数目的改写,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把大数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本质上就是把同一个数用不同的单位记录下来。因此,教学时可以从简单情形入手,引导学生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把大数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分别讨论下面几组填空题: 通过填空和相应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数改成以“十”作单位的数,只要在原数的十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并在得到的数后面添上“十”;把一个数改成以“百”作单位的数,只要在原数的百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并在得到的数后面添上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类推解决教材提出的问题。此外,教学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大数目改写与求大数目的近似数的方法。例如,324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小数是32.4万,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则是32万。其方法和结果都是不同的。 4.组织本单元的“回顾与整理”时,要着重讨论小数与分数、小数与整数的内在联系。 从本质上说,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对这一点,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是非常明确的。另一方面,从相似性来说,小数更像整数。这是因为:第一,小数和整数一样,都采用十进制计数法,其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0。第二,小数和整数都遵循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也正因为如此,小数的写法与整数是相似的。第三,除小数点的定位法则外,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四则运算都可以像整数一样进行。理解小数的上述本质特征,并体会到小数与整数的上述相似性,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小数的重要标志。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篇2

  在一至四年级,“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三年级(下册)曾经教学了一位小数,初步体会了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分数间的联系。这些都是继续教学小数知识的必要基础。本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知识,将使学生建立比较完善、比较深刻的小数概念,内容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亿)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等四部分编排,表现出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教学小数的知识。这些经验包括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金额,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长度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认识了的。这些经验能支持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发现小数的性质,进行比较小数大小的活动,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数形结合,教学小数的知识。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数的性质也是抽象的数学规律,小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成分,能有效地降低教学的难度。教材编写时充分注意了这一点,如用大正方形表示整数“1”,它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别表示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依托直尺显示几厘米是百分之几米,是零点零几米;在数轴上建立点与相应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学生领会小数的知识。

  第三,始终把小数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本单元编排的四部分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则、改写大数的方法的基础,后面三个内容的教学又促进了小数概念的逐步清晰、逐渐深化。

  第四,选择大量有意义的现实数据。如普通食品、常用物品的价钱,我国部分大城市的人口数,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数据,集知识性、应用性、思想教育为一体。

  1. 以两、三位小数的意义为教学重点,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和计数方法。

  十进分数除了可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形式外,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即小数。具体地说,分母是1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教学小数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关系,这就是学生需要建立的小数概念。

  教学小数的概念编排了四道例题。前两道例题联系具体的数量复习一位小数,引出两位、三位小数,初步概括小数的意义。后两道例题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和计数方法,进一步加强小数的概念。

  (1) 例1从已有经验切入,先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再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例题呈现三种物品的单价,都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其中0.3元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认识,0.05元和0.48元都是两位小数,它们的读法与意义都是新知识。例题里设计了三项教学活动。第一项是把0.3元、0.05元、0.48元这三个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来。这是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以旧引新,既消除对两位小数的陌生感,又为下面体会小数的意义埋下伏笔。第二项活动是以0.05和0.48为例,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教材在正文里写出“0.05读作零点零五,0.48读作零点四八”,让学生感受小数的读法是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要注意的是,关于小数的读法是陆续教学的,这里先读整数部分是0的两位小数,在后面的教学中还会继续读整数部分不是0的两位小数以及三位小数。第三项活动是通过“1分是1元的1/100,可以写成0.01元;5分是1元的5/100,可以写成0.05元;4角8分是1元的48/100,可以写成0.48元”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这是例题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提出三点教学建议:第一,可以先让学生说说0.3元是1元的十分之几,通过对十分之几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的回忆,推动对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的认识。第二,有条理地展开“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的过程。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是1元的1/100;0.05元是5分,是5个1/100,是1元的5/100。至于0.48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可以让学生照这样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述。第三,提取两个问题的答案,在1元的5/100是0.05元、1元的48/100是0.48元这两个实例中,看到百分之几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意义。

  (2) 例2在新的素材中继续体验小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小数概念。

  虽然例1已经展开了写出两位小数的过程,但对两位小数意义的体验还不够深刻,而且位数更多的小数尚未教学。因此,例2选择长度的改写继续教学小数,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获得对小数的更多体验,初步形成小数的概念。

  例2的教学分成三段进行。第一段继续教学两位小数,先是1厘米还可以写成0.01米,在直观的刻度尺图上,从米与厘米间的进率想到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从而理解1厘米是1/100米,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突出这里的“1”必须写在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然后要求学生把4厘米和9厘米分别先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分数,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从中体会不仅是“元”为单位的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其他百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第二段教学三位小数,与前一段的教学相似,先示范了1毫米写成0.001米,并展开了改写时的思考:1米是1000毫米→1毫米是1/1000米→1/1000米写成0.001米。再要求学生把7毫米、15毫米分别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感受三位小数的含义。首次教学三位小数,教材未出现读法,让学生把读两位小数的经验迁移到三位小数上,感受读小数的方法与要领。第三段初步概括小数的意义,回顾和反思两道例题中的改写以及三年级(下册)里的感受,先指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揭示了这些特殊的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再联系具体的改写活动,从一位小数是根据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的,理解“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从两位小数是根据百分之几的分数写成的,理解“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从三位小数是根据千分之几的分数写成的,理解“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试一试”和“练一练”都围绕小数意义而设计,要注意的是这里把整数“1”平均分成10、100、1000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其中的若干份,使小数概念更抽象、概括,并初步沟通整数与小数的联系。在“试一试”里数形结合,一个正方形或一个正方体表示整数“1”,有助于例题教学的知识迁移、认识提升。“练一练”第2题解释三个小数的意义,在演绎推理中清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3) 例3和例4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相应的数位以及数位顺序。

  整数和小数都使用十进制计数法。学生在四年级已经知道整数是十进制计数法,本单元例3教学的内容是小数也使用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的本质特征是“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例3分两步教学这一点:首先在表示整数“1”的正方形里涂颜色表示0.6和0.06,在涂色时感受0.6里面有6个0.1,0.06里面有6个0.01,从而明白0.1与0.01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学生已经知道0.1和0.01分别是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分别表示1/10和1/100,在此基础上能够接受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并由此联想得出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然后看看表示整数“1”的正方形,思考“1里面有几个0.1”“0.1里面有几个0.01”这两个问题,理解1和0.1、0.1和0.01等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类推出0.01和0.001间的进率,从而形成“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认识,把十进制计数法从整数扩展到小数。这道例题安排的0.6和0.06是两个不同且具可比性的数,有利于巩固小数的意义,形成计数单位及数位的认识。

  例4里的小数的整数部分不再是0。在写三百四十四点七二五之前,要分析这个数,分清它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三百四十四(整数部分点)小数点七二五(小数部分)。在写出这个数以后,要体会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的读法是不同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要说出各个数字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只要顺次读出各个数位上的数,不必说出计数单位。例题还要求说说344.725每一位上的数各是几,各表示什么。要从它的最高位开始依次一位一位地说,从而理解这个小数的意义。教材从学生的分析中选择“百位上是3,表示3个百”“百分位上是2,表示2个百分之一”通过比较进一步清楚百位与百分位是不同的数位,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计数单位。类似地还可以对十位与十分位、千位与千分位作比较,为独立填写数位顺序表作充分准备。

  教材把数位顺序表留给学生填写,是考虑到亲自填表比看现成的表格效果要好得多。其中整数部分已经写出的个位及计数单位,能引起对整数数位顺序的回忆。小数部分写出的两个数位及计数单位,体现了前面教学的数位顺序,学生能够继续写出其他数位及计数单位。把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后,可以围绕下面两点组织练习:一是数位的排列顺序和各个数位的所在位置。如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个位起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分呢?又如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位,右边第一位呢?再如百位和百分位分别是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二是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如整数部分,1个千是几个百?10个十是几个百?又如小数部分的0.1是几个0.01?10个0.001是几个0.01?再如个位与十分位的计数单位,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

  “试一试”和“练一练”里的都是两位小数或三位小数,整数部分一般都不是0。选择这些小数,是为了巩固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的知识,尤其是个位与十分位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练习五配合四道例题的教学,以小数意义为重点,把小数的读、写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习题的设计与编排有三个特点:一是从形象到抽象地写出小数,从说出小数的计数单位到分析小数的组成,有一条渐进的序线。如第1题看图、涂色、写出小数;第4题在没有图形的情况下把六个分母是10、100或1000的分数写成小数;第5题直接写出“元”或“米”为单位的小数。这三题都是写出小数,在要求上是递进的。又如第2题分别说出一位、两位或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和各表示几分之几,第6题则分析小数的组成或根据组成写出相应的小数,要求也是递进的。上面的练习在教学例题时一般都进行过,教材把它们再次有序地组织起来,重温认识小数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二是联系实际读、写小数,如第7、8题。在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同时,体会小数的现实应用。三是提出挑战性的要求,激发热情、激励思维。第9题在数轴上标出五个小数的位置,要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推理。第10题用数字卡片摆出符合要求的数,熟练小数的读、写方法。

  2. 教学小数的性质,突出对性质的体验。首先体验性质的合理,然后体验性质的应用。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小数的性质,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又为教学小数四则计算作必要的知识准备。教材分两段教学小数的性质,第一段是理解性质的内容,第二段是应用性质改写小数。

  (1) 让学生在许多事实里体验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材里的小数性质,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让他们在数学现象中体验并发现的。这样的体验,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多次。有些安排在得出小数性质之前,有些安排在得出小数性质之后。

  例5通过“橡皮与铅笔的单价相等吗”这个实际问题,抽象出比较0.3元和0.30元的大小这个数学问题,联系小数的意义,得到0.3= 0.30。紧接着例5的“试一试”,看图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由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得到0.1=0.10=0.100。例5和“试一试”为小数的性质提供了具体的感性材料,教材支持学生独立思考得到这两组等式,增强对等式的感受,体验等式的合理性,从而发现小数的性质。

  例6是为了进一步理解小数性质的内涵而设计的,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情境中的食品价钱都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各个小数里都有“0”,有些“0”在小数的末尾,有些“0”不在小数的末尾。让学生判断“哪些0可以去掉”,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小数“末尾”的含义。在这道例题中学生还能体验到,去掉小数末尾的“0”不改变小数的组成。如2.80元是2元8角,2.8元也是2元8角;2.80是2个一和8个十分之一,2.8也是2个一和8个十分之一。从而确信小数的性质是合理的。

  第35页“练一练”是发现小数性质以后使用的,两道题都数形结合,加强对小数性质的理解。其中第1题通过0.1和0.10、0.2和0.20、0.3和0.30……每组里的两个数对应于数轴上的同一个点,又一次证实小数的性质。第2题通过涂色时的感受,体会0.6和0.60的大小相同,0.6和0.06的大小不等。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如果添上或去掉的“0”在小数末尾,不会改变原来数的大小;如果添上或去掉的“0”不是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随之发生变化。

  (2) 让学生通过改写小数,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应用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化简了小数,在小数末尾添上“0”增加了小数部分的位数,都是在不改变小数的大小的前提下进行的。教材让学生在改写小数的活动中,获得这些体验。

  第35页“试一试”,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三个数都写成三位小数。这三个数中有一位小数0.4、两位小数3.16和整数10。把改写这些数安排在“试一试”,是锻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改写以后,要抓住三点进行交流:一是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二是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三是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练习六第1~5题是围绕小数性质设计的。第1、2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的“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的“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这些练习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小数的性质。

  3. 比较小数的大小,淡化统一的法则,鼓励个性化的思考。

  学生已经掌握的比较整数大小的知识,有些可以应用于比较小数的大小,也有些需要在认识上作必要的调整。如,在整数中,位数多的数一定比位数少的数大(四位数大于三位数)。而在小数中未必一定如此(三位小数不一定比两位小数大)。因此,从比较整数的大小到比较小数的大小,不是单纯的认知同化和方法迁移。

  以前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重点是比较的法则,教材里列出若干方法与规则,要求学生理解和应用。本单元把比较小数的大小作为小数概念教学的一部分,比较时的思考是根据小数意义展开的,并通过比较大小进一步充实小数的概念。这部分教材设计成三个层次。

  (1) 详细地展开比较的过程,鼓励方法多样化。

  这个层次里教学例7和它下面的“试一试”,有一位小数与两位小数的比较、两位小数与三位小数的比较,有整数部分都是0的小数相比较,也有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相比较。教材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比,在例7里可以联系实际数量,比0.6元与0.48元的大小。还可以把0.6和0.48变成相同计数单位,比含有单位的个数;喜欢形象思维的学生,可以在相同的正方形里分别表示出0.6和0.48,看谁的图形大些。如果学生使用其他方法,也是允许的。各人比较时选用的具体方法虽然不同,本质上都是根据小数的意义展开思路的,学生在完成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小数的概念得到了加强。教学“试一试”也要让学生在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思考,鼓励创新。如7.90比8小,8.32比8大,所以7.90<8.32。这样,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就不是教材或教师告诉学生的,而是他们自己建构的。

  (2) 在比较大小的练习中,压缩思考过程,掌握比较要领。

  在这个层次里要完成“练一练”和练习六第6~9题。学生在上一个教学层次里,初步接触了比较小数大小时经常遇到的一些情况,并详细地体验了比较的方法。这个教学层次,要应用初步获得的经验,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进一步体验比较的方法,掌握比较大小的要领。练习的题量比较大,要从中选择一些题,让学生说说“应该抓住哪一点进行比较”。如比较2元和1.9元,只要想1.9元不满2元。又如比较3.45米和3.54米,只要想4个十分之一小于5个十分之一。再如比较36.9千克和37.4千克,只要想36<37。这样的练习,能引导学生压缩思考过程,体会比较的要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锐程度。

  (3) 在开放的问题中,发现并掌握一些规律,提升比较小数大小的能力。

  练习六第10题,在7.31> □.4的方框里可以填0、1、2……6等数,通过填这些数,学生可以发现:两个小数中,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在0.542<0.5□3的方框里,学生可能先想到的是填5、6、7、8或9,于是发现:如果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数小的那个小数比较小。学生还会想到方框里还能填4,这时,他们把刚才的发现又发展了一步。练习六第11题把组成的6个两位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到表格中,学生又一次体验了在第10题的发现。这些发现就是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法则,掌握这些法则,就能迅速比较小数的大小,正确作出判断。

  4.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改写较大的整数和求小数的近似数。

  学生已经能够把整亿、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为单位的数,并体会了这些改写方便读数和写数,有助于理解较大数的意义。他们还初步学会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整数的近似数。本单元的例8,要把非整万、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例9教学求小数的近似数。新旧知识有密切联系,已有的改写较大整数的经验和求近似数的方法,都可以应用于新知识。新旧知识也有不同的地方,在改变数的单位和求近似数时,还要应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因此,教材既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

  (1) 改写较大的整数,先教学思考与方法,再教学特殊情况的处理。

  例8以行星之间的平均距离为教学素材,所出现的较大整数都是有意义的数。意义在于学生有兴趣,能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而且感到这些数比较大,读与写都不大方便,乐意改变这些数的单位。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把384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这个层次里着力教学改写时的思考,并得出改写的方法。384400是一个较大的数,通过读数能够知道它是38个万和4400个一组成的数。所以,用“万”作单位表示这个数时,“38”应该是整数部分里的数,“4400”应该是小数部分里的数。教材给384400里的“4400”和38.44里的“44”加上同样的色块,显示了这一思考过程,从而得出改写的方法: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至于改写后的数要用“万”为单位,以及根据小数性质化简,都是学生能够解决的,教材不作过多强调。第二个层次是把1496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在上一层次“扶”的基础上,这里采取了“放”,让学生完成改写。教材只是通过问题“在哪一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提示改写的方法。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抓住“为什么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组织学生讨论,理清改写时的思路。二是组织两个层次的改写的比较,找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学生全面掌握改写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第40页的“试一试”,把5791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这是改写时遇到的特殊情况,教材让学生在改写中遇到矛盾并想办法解决它。可以让学生从两个角度去体会:一是这个数比1亿小,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整数部分应该是“0”。二是这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缺少整数部分,应该用“0”补足,使写出的小数完整。“练一练”里把46411、4476、1433、409等数改写成用“万”为单位的数,让学生继续练习对上面情况的处理方法。特别是409的改写,不仅要添整数部分的 “0”,还要在十分位上写“0”。

  (2)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的着力点放在理解精确程度上。

  学生已经具有求整数的近似数的能力,初步会应用“四舍五入法”。例9的教学内容首先是理解近似数的精确程度,即理解“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的含义。教材通过“精确到十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有关的小数概念,体会近似数的精确程度:十分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对“精确到百分位”,也采用了相同的教学方法。然后是用“四舍五入法”写出近似数,教材在尾数的最高位上加色块,指导学生在求近似数时 “要看小数的哪一位”,便于“四舍”或“五入”。例9的第三点教学内容是,近似数1.5和1.50“哪一个更精确一些”,这是让学生体会精确程度。1.5保留了一位小数,1.50保留了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比精确到十分位的精确程度高。虽然1.5和1.50从小数性质的角度上看,大小是相等的,但在精确度上看,它们表示了不同的精确程度。所以,近似数1.50末尾的“0”一般不能去掉。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篇3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写(43分)。

  1、48.073读作(                ),它是由(      )个1和(       )个千分之一组成的。

  2、四百二十点六三五写作(        ),保留整数约是(       )。

  3、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4、把1吨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一份写成小数是(       )吨,其中56份用小数表示是(        )吨,其中的129份用小数表示是(       )吨。

  5、0.672表示(      )分之(      ),其中“6”在(      )位上,表示(             ),“7”在(        )位上,表示(               ),“2”在(           )位上,表示(               )。

  6、4.5里面有(        )个0.1,0.45里面有(         )个0.01。

  7、一个小数是由9个1,3个0.1和6个0.01组成,这个数是(            ),读作(                  )。

  8、一个数的百位、个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其余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9、0.05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写成分数是(      )。

  10、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并保留两位小数。

  279380000≈                   7986540000≈

  11、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4.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2、整数部分是0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最小的一位小数是(        )。

  13、3米2厘米=(    )米;  3.4分米=(  )分米( )厘米;

  9千米50米=(     )千米;   8元3角=(       )元;

  14、据统计,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06280000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数相比,增加40450000人。在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0000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2960000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0000人。你会按要求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吗?

  1306280000=(      )亿   40450000=(     )万

  147350000=(       )亿    2960000=(        )万  5370000= (          )万

  二、我当小裁判(8分)。

  1、比1大而比2小的小数只有9个。………………………(     )

  2、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

  3、0.3元和0.30元都表示3角。……………………………(     )

  4、7个十分之一和8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0.78。………(     )

  5、3.05和3.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3.1。…………………(     )

  6、5.69在自然数5和6之间,它更接近6。 ………………(     )

  7、431.575精确到十位是431.6。……………………………(     )

  8、用1,2,3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的一位小数中,最小的是12.3。…………………………………………………………(     )

  三、慎重选择,填写序号(10)。

  1、3.002读作(     )。a、三点二      b、三点零二    c、三点零零二

  2、10个0.1是(     )。a、1             b、0.10          c、0.01

  3、50.090化简后是(     )。a、5.9            b、50.9          c、50.09

  4、0.27的计数单位是(      )。

  a、十分之一       b、百分之一      c、千分之一

  5、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

  a、十分位       b、百分位      c、千分位

  6、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后,得到的近似数是4.72,这样的三位小数可能有(        )。a、4            b、5           c、9

  7、10个十分之一和(       )个百分之一。a、1000    b、100   c、10

  8、大于0.06而小于0.07的三位小数有(       )个。

  a、4            b、5           c、9

  9、0.04(      )0.4  a、>           b、<         c、=

  10、0.998精确到十分位约等于(      )。

  a、0.9           b、1         c、1.0

  四、在○里填入“>”、“<”或“=”(10分)

  3.090○30.9;         7.85○7.58 ;     3.98○4;

  900米○0.9千米;         5元6分○5.60元。

  五、把相等的两个数用线连一连(5分)

  0.76      1.200              2.05     3.4万

  0.21       2.050      0.760     1.2      34000

  六、用0,0,8,2这四个数字和小数点分别写出符合要求的数(8分)。

  1.只读出一个“零”的两位小数:       (         )

  2.读出两个“零”的三位小数:         (         )

  3.最大的三位小数:                   (         )

  4.最小的两位小数:                   (         )

  七、走进生活(16分).

  1. 从1.75,4.5,0.2,0.01中选择合适的小数填在括号里。(8分)

  爸爸的身高是(      )米;  一块橡皮的价钱是(     )元;

  一本书的厚度是(     )米;一个西瓜重(         )千克;

  2.学校运动会上,五年级有6位同学参加立定跳远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下表:

  姓   名 :   李明    张 强    王 俊    吴昊    李军    陈霖

  成绩(米): 1.72     1.95      1.84     1.98    1.81     1.88

  (1) 谁跳的最远?谁跳的最近?(2分)

  (2) 把这些成绩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排列起来。(3分)

  (3)前三名分别是谁?(3分)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篇4

  五年级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 总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学生经历小数概念的抽象和小数性质的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情感目标: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 课时子目标

  1、第一课时目标:《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利用生活中熟悉、现实的素材,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能在认识小数的过程中,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推理思考;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小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2、第二课时目标:《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数位顺序表;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3、第三课时目标:《小数的性质》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末尾有0的小数进行化简及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第四课时目标:《小数的比较大小》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归纳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在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5、第五课时目标:《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探索出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合理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和有条理地描述学习过程的能力。

  6、第六课时目标:《求小数的近似值》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探索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理解为了保证近似数的精确值,近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培养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7、第七课时目标:《整理与练习(1)》通过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通过复习和整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8、第八课时目标:《整理与练习(2)》通过“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通过对学习活动的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意识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认识小数的意义,学习小数的读写方法、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

  探索小数的性质,学习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学习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和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剖析

  (一) 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1、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第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一位小数的认识以及日常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自由地说,并通过交流明确“0.05元和0.48”的实际含义;第二,结合直观图形,让学生认识到:几个十分之一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几个百分之一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几个千分之一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二) 第二课时《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的十进制计数法和数位顺序表。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在表示整数“1”的正方形中进行涂色操作,以及相应的讨论和交流,逐步明确相邻的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并适时揭示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计数单位及进率。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引导学生利用直观图形或联系具体数量进行思考,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说一说。

  (三) 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

  1、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并理解小数的性质,能正确应用小数的性质。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结合现实的情境,通过自主观察、比较归纳,引导学生在众多数学现象中体验并发现小数的性质。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从熟悉的数量多少的角度得出比较结果,更要启发学生从每个小数中所包含的计数单位的个数去进行比较。

  (四) 第四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1、教学重点、难点: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运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化简或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让学生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又为后面探究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作了必要的铺垫。

  (五) 第五课时《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

  1、教学重点、难点: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是在学生掌握了把大数目改写成整万、整亿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寻求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六) 第六课时《求小数的近似数》

  1、教学重点、难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以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为素材,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索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七) 第七课时《整理与练习(1)、(2)》

  1、教学重点、难点:小数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回顾和整理、练习和应用、探索和实践、评价和反思等具体的学习活动进行教学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加深对小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

  四、基于课型的教学策略

  1、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层次地组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理交流,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运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规律。

  五、练习题的分析

  1、教材的练习中,重点讲解的题目:p31/2p32、33/3、9 p36/练一练

  p37/4 p38/8、10 p45/7

  3、可能出现的错误及原因:(1)学生对多位小数的理解不够透彻,对小数中的各个数字不能有合理的解释。(2)在数轴上不能很准确的表示小数,对于改写小数,由于对小数的数位顺序不够透彻,容易出错。

  六、课时分配:八课时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篇5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分数和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思考基础。这节课仅限于一位小数的初步认识,围绕“初步”二字,教材先安排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最后介绍小数各部分名称,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的知识作好孕伏,而且教材内容和买东西、量长度等具体事件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其中的数学内容。因此这节课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导探究活动,辅助媒体演示等,渗透知识迁移和知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适合学生情感体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环境,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言语去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比较和选择,去收集对学习有用的信息。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初步体会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整数和自然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数学活动,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培养自主探究与发现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以米或元为单位的一位小数的含义,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建立分母是10的分数与一位小数间的联系。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师:你们喜欢逛超市吗?那你们喜欢买什么物品呢?今天老师就陪你们一起逛超市!看!康宁超市商品优惠信息(课件播放):彩笔单价8元、相册单价6.2元、铅笔单价0.5元、书桌单价50元。

  师:你能把它的价格读一读吗?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单价,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

  (生交流想法,师相机引出“小数”。)

  师:在商品的单价中我们可以看到小数,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小数?(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带有小数的信息。)

  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小数,认识小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三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整数和分数的相关知识,积累了有关小数的生活经验,这些都是学习新知的基础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所以我选择学生接触最多最熟悉的商品的价格引入学习,符合学情,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通过读一读,想一想,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发现身边事物中的数学问题,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认识小数

  1. 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课件演示例1情境:小明最近搬了新家,他想购买一张书桌和一些文具用品。一天,他和好朋友来到商场,挑中了这张书桌,合不合适呢?小明拿尺量了一下,桌面的长是5分米、宽是4分米。

  师:5分米和4分米满1米了吗?用分数怎样表示?你还能怎样表示?讲解: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0.5米。 

  师:这里的0.5米表示什么?帮助学生理解5/10米是0.5米,0.5米表示5/10米。 

  学习0.5的读写。介绍小数点并规范小数点的书写。 

  师:同样4分米用分数、小数怎样表示?理解0.4米的含义。

  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借助十等分的米尺图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小数。 

  师: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中的分数和小数,比一比,发现了什么? 

  讨论交流,得出:十分之几米是零点几米,零点几米表示十分之几米。 

  (2)迁移类推,丰富认识 

  师:十分之几米是零点几米,那么十分之几元呢? 

  生:十分之几元是零点几元。 

  师: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举例,说理由,师生共同验证。 

  师:从这些例子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几角是十分之几元,也就是零点几元。 

  (3)数形结合,加深认识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理解题意并提问:这里有3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都被平均分成了10份,你能先写出分数,再写出小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变式练习(指着第一个正方形):我在这个正方形中还发现了一个小数,知道是多少吗?(0.7)0.7表示哪一部分?为什么空白部分是0.7?另两个正方形里的空白部分分别是多少?如果要表示出0.2,应该涂几份? 

  师:仔细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有什么发现? 

  组织讨论交流,揭示:十分之几是零点几,零点几表示十分之几。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来说,小数的含义是抽象的,需要大量现实素材的体验,积累起丰富的感性认识,并经历抽象概括的过程,才能逐步感悟,进而实现知识的建构。为此,我设计了三个环节帮助学生加深体验,使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由感性向理性递层攀升。第一环节先通过计量长度沟通整数、十进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初步体会小数的来源和含义,完成“十分之几米”到“零点几米”的认知过渡。第二环节话锋一转,抛出问题——“十分之几米是零点几米,那么十分之几元呢”,引发学生思考,开展举例验证等活动,感悟“十分之几元是零点几元”,丰富学生的认知,同时为下面认识几点几作铺垫。第三环节利用习题中的十进分数方块图,练习分数与小数的意义转换,加深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每个环节都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习与人交流合作,学习与人分享思想,学习质疑反思调整,学习比较归纳概括……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2.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课件演示例2情境:小明选定书桌后,来到了文具柜台,看到售货员阿姨正在给商品标价,大家想看看吗?如果请你帮忙,你会把圆珠笔和笔记本的价格用小数表示出来吗? 

  (学生独立尝试,四人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从“先分后合”的角度感悟1.2元和3.5元的含义。 

  练习“想想做做”第2题。问:为什么0.8元的小数点左边是0,而1.7元的小数点左边是1呢? 

  思考:把几元几角写成小数时,可以怎样想?小结:几角是零点几元,几元几角就是几点几元。 

  出示课始的标价牌“剪刀12.3元”,问:12.3元是几元几角?为什么这里的“3”表示3角? 

  练习“想想做做”第4题。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对商品的价格和人民币的使用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有例1“几角是零点几元”的知识铺垫,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理解几点几元的含义,所以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接着通过研究0.8和1.7整数部分的不同和12.3十分位上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一位小数含义的理解。] 

  3.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小数,关于小数,还有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到书本里去寻找答案,自学课本第100页最后一段的内容。

  ①自学课本

  ②组织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③练习:每位同学写一个小数,先读一读,同桌再互相说一说它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根据知识的类型特点,让学生看书自学,学生在自学中会有所发现、有所领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趣味练习,应用提升 

  1.填一填

  师:在数轴上也有小数。(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谁来说一说为什么这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用0.1、1.2表示?(生交流)

  师:你能在方框里填上小数吗?

  (生先在书上独立填一填,再全班交流。)

  2.猜一猜

  师:老师在超市买了三件商品,这三件商品的价格都是以“元”作单位,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猜一猜它们的价格。

  ①杯 子  提示:它的价格数整数部分是3,小数部分是8。

  ②直 尺  提示:它的价格不满1元。

  ③笔 筒  提示:它的价格在8元~9元之间。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体现了层次性和趣味性,既巩固了新知,又使学生在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学会思考,使他们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教师作适当补充。)

  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课件播放108页的图文,并配有解说。)

  师:关于“小数”你还有哪些新的想法?(学生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只是刚走进小数的世界,希望同学们以此为起点,去探寻更多有关小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收获,既理清整堂课的脉络,又使学生从主观上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对小数产生、发展相关资料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篇6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实验课程小学三年级(下册)》。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我对新课程的编排体系作了一些了解,小数的认识是建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人民币、常用长度单位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人民币在一下年级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在二上年级学过,分米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在三上年级学过),而且是以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常用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本单元认识小数都是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有关小数的后续知识,在四下年级开始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

  通过学习,我认为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在本单元中,无论是认识小数,还是比较大小和加减法,都是结合分数、结合米尺、结合人民币、长度单位来认识;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限于一位小数,且是结合元、角、分进行计算。

  二、说教学思路:

  本课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从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小数信息,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小数,并为进一步探究小数的意义提供素材,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认识小数,知道小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了解小数的念义,会读写小数,感受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认识小数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经历丰富多采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自我体验,获得、理解和应用知识、技能,并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说教法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

  四、说教学流程:

  (一)、引入小数

  1、出示文具标价牌。

  师:开学了,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些文具:

  书包 45.00元, 文具盒 12.80元, 圆珠笔 12元,圈笔刀 26元,

  铅笔 0.25元, 橡皮 1.50元, 笔记本 3元。

  (在磁性黑板上依次贴出这些商品的标价牌。)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磁性黑板上的文具标价牌分成两类:

  圆珠笔12元 书包45.00元 铅笔0.25元

  圈笔刀 26元 文具盒12.80元 橡皮1.50元

  日记本3元

  左边这组数12、26、3,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

  3、引入课题。

  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拿走磁性黑板上的三个整数标价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读法)

  1、探索小数的读法。(课件2)

  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你会读小数吗?

  ①、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

  ②、反馈,并板书。

  ③、问:小数怎么读?(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④、巩固练习(课件3—6)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元 角 分

  45. 5 0 45元5角

  10.5 0 10元5角

  0.2 5 2角5分

  1.5 0 1元5角

  3、填单位名称。(课件7)

  (1)、一本故事书的价格是:8.64元=8( )6( )4( )

  (2)、跨栏运动员刘翔身高:1.93米=1( )9( )3( )

  (三)、探索一位、两位小数(写法)

  1、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2、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课件8,作业1)

  想一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着米尺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呢?

  4、探索小数的写法。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课件9)

  想一想: 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5、小组讨论。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6、把自己的身高写成小数是( )米。(课件10 作业3)

  7、小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

  (2)、今天认识的小数与整数比较有什么不同?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四)、课堂练习

  1、给商品做价格标签(课件11,作业2)

  2、思考题(课件12)。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篇7

  一、说教材

  《认识小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内容。认识小数是传统教材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实验教材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我在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素材,如:超市里商品的标价,学生自己找到的带有小数的物品、资料等等,把学习内容再具体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小数,体现教学生活化。

  依据课标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通过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

  4、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知道小数的实际含义

  2、 掌握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方法

  3、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的含义及表示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谈话法、直观演示法、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小数的含义较为抽象,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我创设了帮小朋友读出价格的情景,使学生在充满爱心的情境中直观地认识了小数。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通过对分数的认知引导、类推出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表示分数的方法。教学中多次让学生交流、合作,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三、说学法

  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采用小组讨论、同桌交流等方法各抒己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一开始我便与学生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几月吗?(三月)对,三月是学雷锋活动月,你们愿意做小雷锋吗?(愿意)有个小朋友聪聪到百和超市买文具,可他看不懂标签上的价格,大家能不能帮帮他?(能)大家一起帮他读出这些文具的价格是多少好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满爱心和自信心走进课堂。然后请学生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数,跟我们以前学的整数一样吗?那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通过小组同学交流发现这些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从而引出小数的概念。

  2、认识小数点

  通过师生交谈: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中间有一条线叫什么?(分数线)那么小数中间的小圆点叫小数点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的思考过程,认识了小数点。

  3、教学读法

  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广度。聪明的学生可能一下子就能读出小数,有的学生家长教过或听到过小数怎样读,所以我让学生大胆试一试,然后经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小数的读法。

  (2)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尤其是超市里随处可见的价格。因此,我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相信儿童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自己总结出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2、认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这一部分内容既是全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回忆分数的知识,告诉学生1分米除了可以用分数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小数表示为0.1米。然后由学生自己得出3分米用小数表示的方法,进而延伸到5分米以及0.8米表示几分之几米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深切感知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然后利用知识迁移探索出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的关系,并了解到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又通过学生自己的测量活动、汇报身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为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感知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我把练习安排成小动物的跳远比赛成绩,促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巩固,从而巩固了对小数含义的认识。我又以猜谜语的形式展开练习第二题,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到更多关于小数的知识。

  (四)课堂小结,寄于希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满分为10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用我们今天学的小数给自己打一个合适的分数。

  师:今天,大家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还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更多数学的奥妙!

  又一次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首尾呼应,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篇8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读写小数也相对简单,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

  一、充分调动孩子已有认知。

  本有一个教学设想,是在课的一开始就出示一些数,让孩子们去分类,再引到新课的教学上,后总感觉这样教的痕迹太明显。于是,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说印象中的小数、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看出,教者关注学生的实际经验,没有把学生当作容器,没有把学生对于小数的已有认识当作学习新知的障碍,而是把这种累积的经验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资源。正如奥苏伯尔所言:“让新知之舟泊在旧知的锚桩上”。

  二、采用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习,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习。教者适时地采用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讨论交流、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重视实践活动——动手操作。

  教者让学生“找身边的小数”,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实物的长和宽,由不满1米而想到用分米做单位,并由1米=10分米的进率,联系分数的含义,用十分之几米表示几分米,进而引出零点几米的小数。这样的巩固练习,是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源头和需要出发,初步知道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结合讲解小数的含义之后,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进行观察、模仿、比较、归纳,并进行了两次针对性很强的练习,由具体的长度单位转化到一般的十进制分数,让学生在经历有序的数学思维活动过程中逐步感知小数的含义。

  困惑:课上完了,我一直在思考:本节课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还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学流程方面还是比较简单、比较流畅的,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感觉挖的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一块上,虽然在自学问题中提及了,但在课上并没有去解决它,因为教材在四年级还安排了一节《小数的意义和产生》,是把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在这一课中沟通呢?还是把这一知识点安排在以后再研究呢?对于这一目标的定位总是举棋不定。正如林老师所说:在每一个练习中,都让孩子们把写成分数表示的形式,使课更丰满。可是这样会不会把目标定位得偏高了呢?我困惑着,这也是我教新教材以前最常有的困惑:如何把握一节课的目标定位呢?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篇9

  1.小数的认识与读法。

  教科书第88页上面的插图画了食品商店的一角,货架上有三种食品及其单价。图下留空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每种单价的具体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入“小数”和“小数点”。

  然后由聪聪提出两个问题:你会读小数吗?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小数,并尝试读出。

  为了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课前可布置学生跟随家长购物,注意观察商品的标价。教学时,可让学生看图试着说出三种商品的价格。学生可能读作几元几角几分,也可能采用小数的读法。教师可采用互教互学的方法,让其他同学跟着学习小数的读法。

  引入小数并指出小数点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小数。

  2.例1。

  例1以一组同学测量身高为题材,教学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其写法。

  我们知道,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又学过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一位、两位小数的具体含义。

  “做一做”安排了两道题,让学生运用元、角、分的知识,把7角、7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报出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然后提出问题,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接下去可让学生看书或组织讨论。先讨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还可以写成什么;然后讨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怎样用小数表示。最后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

  “做一做”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并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第1题如有学生写成7角=70/100元,也是对的。这里可以不要求学生化简。

  3.例2。

  例2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材给出了四位同学参加跳高比赛的成绩,都是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成绩给他们排出名次。学生一般都有参加跳高运动的经历,因此都知道表示跳高成绩的小数越大,成绩就越好。例题下面的插图提示了几种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方法。一种是根据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来比较,另一种是化成厘米来比较,还有一种利用卷尺,根据四个成绩在卷尺上的位置来比较大小。至于比较的结果,则留给学生自己填写。

  “做一做”让学生看图比较两组小数的大小。图中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用正方形中的涂色部分表示小数。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各自跳高的成绩。然后给出例题,并提出排名次的要求。要使学生明确名次先后与米数大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比较的方法,通过交流,相互启发。除了课本插图提示的几种方法之外,学生还很容易想到,直接看到小数比大小。实际上是把整数比大小的方法,迁移到小数中来。教师可以出示皮尺,让学生找出四个成绩在皮尺上的位置,以此验证直接比较的结果是否正确。

  完成“做一做”的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一个正方形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看图在空格里填上关系符号。

  4.关于练习二十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练习看图写小数和分数,旨在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

  第2题,是读小数的练习,题目的内容富有知识性,且为儿童所喜闻乐见。

  第3~5题都是比较小数的大小。其中第3题让学生借助数轴看图比大小。第4题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和以米、分米为单位的小数比大小。第5题是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成绩分别比较得出四位学生的跳远名次和50米跑的名次。练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清楚表示跳远成绩的小数越大,名次就越前,而表示跑步成绩的秒数越小,成绩就越好。如果学生不注意审题,就很容易搞错。

  第6题,要求学生到商店了解指定商品的价钱,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旨在促进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小数。

  第7题,要求学生动手测量,并把测量的结果用小数表示出来。

  第9、10题都是比较小数大小的综合练习,区别在于第10题要求学生先提出问题再作比较。通过练习,能使学生看到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篇10

  一、说教材

  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88-89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会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部分知识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这是学生在课本中第一次接触小数,虽说是第一次,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识别小数,并会正确读写。、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学习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二、说教法

  1、生活情景引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突出小数与生活、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充分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

  3、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

  三、说学法

  1、通过生活情景和已有生活经验,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1、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发挥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

  2、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在交流中轻松愉快的学习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创造性学习的境界。

  四、教学过程:

  一、展示资料,引入课题请大家看一段录像(去超市),你看到了什么?小声说一说,读一读。橡皮0.41元一箱奶29.83元一箱啤酒160.90元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会说。

  1、这些是小数。

  2、数的中间有一个小圆点。……师:是的,像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字,我们把它叫做小数。而小数中间的这一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商品的价格是学生生活中与数学最密切的内容之一,在超市中的所见可以轻轻松松地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小数,初步感受小数的现实意义。)二、读小数谁能放声给大家读一读,边读边想:小数的读法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小数点左边的数和以前一样,小数点右面的数是几就读几。

  教师肯定读法,要求同桌互相读一读。除了老师写的这些小数,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小数,可以自己读,可以请大家读。

  师表扬大家发现得还真不少,可见生活中处处都能发现小数。(小数该怎么读,怎么写,对于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直接解决,不拖泥带水,学生能很快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而要将主要的时间与精力放到下面的环节——联系商品价格认识小数。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读价格

  橡皮0.41元一箱奶29.83元一箱啤酒160.90元

  我们会读了这些商品的价格。

  它们各表示几元几角几分,你知道吗?(填表)

  商品名称

  橡皮

  一箱奶

  一箱啤酒

  价格:元

  0.41元

  29.83元

  160.90元

  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再汇报。

  大家想一想,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数表示什么?

  生:可能说,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右边第一位数表示几角,第二位数表示几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利用商品价格,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让学生采用同伴交流的形式,利用表格清楚的用两种方式进行对比,感悟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

  2、师:商品的价格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有许多小数,如:自动铅笔笔芯0.5mm你是否见过?mm是什么单位?(长度单位)你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让学生动手比划,1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那如果这是1米,我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课件出示一米的尺子,它平均分成10份,一段为红色,看着图片能用一个分数表示吗?1分米=1/10米用小数表示是米呢?能不能解决呢?可以小组研究、讨论,也可以借助教科书。汇报,师点拨。

  1分米=米=0.1米(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为0.1米)

  师:小数点右边“1”表示什么?(1分米)

  点击3分米为蓝色,3分米=米=米你是怎么想的?

  0.8米=分米

  5分米=米

  (由于学生只是通过比较直观的方式初步认识了分数,如果仅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来思考小数的含义,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所以,这个环节通过形象的课件唤醒了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对于1分米、3分米与7分米的呈现方式不通,不但避免课堂单一枯燥,也为向下个环节过度提供铺垫。)

  课件出示一米的尺子,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几?

  1厘米有多长?它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小组内研究一下,再交流。

  1厘米=米=0.01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数表示什么?(1厘米)

  3厘米=米=米18厘米=米=米33厘米=米=米

  谁愿意说个厘米数,大家答。0.55米=厘米

  想不想考考同桌?(这里初步让学生感知了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谁来汇报一下你的身高?

  生:137厘米

  师:它是几米几厘米?(1米37厘米)

  1米37厘米用小数表示该是多少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你能把你的身高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吗?

  师:找出1米40厘米的身高请同学说一说(两种写法)

  小结: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发现,小数点左边表示什么?右边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数表示什么?

  (教师通过把身高写成小数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应用练习,巩固所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三、运用拓展,巩固新知

  练习一:在我国古代,小数是怎样表示的?书94页你知道吗?(让学生体验到原来小数还可以这样写,让学生比较小数的写法,体会数学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完善的,而且数学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简洁美更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力求使学生了解小数的实用工具性,也感受其浓郁的人文性。

  练习二:价格竞猜。用小数记数方法,可以用高了、低了提示。(游戏既是对小数含义的巩固,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总之我是通过生活情景初步感知小数,再利用生活情景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深刻理解小数的含义,最后运用巩固,不仅使学生了解小数的实用工具性,也感受其浓郁的人文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篇11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九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认识,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达标检测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揭示课题。

  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的许多观点成为了我们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如他的主张:温故而知新。意思是说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指引我们学习的同时不要忘记及时的复习。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回顾我们学过的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的整理与复习)

  二、交流预习。

  1.打开课本p44,讨论订正“回顾与整理”的问题。

  2.权力大派送:小组长选出你认为最优秀的预习卡。

  三、反馈信息。

  1.谁来说说本单元你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指名两位同学说,评价后全班口述,老师板书。

  2.下面请各小组长把最优秀的预习卡拿到上面来展示供大家学习和欣赏,让其中的几个同学说说为什么选这张。

  3.总结。我们同学的预习卡不但做得精美而且内容丰富,把本单元的内容详细地整理出来了。我建议回到教室把它们粘贴在黑板下方。下面我们深入一些来复习这些内容。

  四、深入复习各个知识点。

  (一)小数的意义、读写和性质。

  1.谁来举例说说什么是小数的意义?

  2.小数怎么读?比如……

  3.小数的性质是什么?能举个例子吗?

  4.打开书本p44—45,马上做第1、3题,检测一下自己。

  (二)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1.说到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老师想借用电脑和大家一起回忆,好吗?

  2.电脑随机出示,全班齐回忆,老师提问:小数和整数的相同点是什么?

  (三)比较小数的大小、改写、求近似数。

  1.下面还剩下3个知识点了,你想选哪个内容举例说说?

  2.随机质疑。如:小数的改写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求小数的近似数呢?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出示幻灯片)

  五、质疑。

  本单元中你认为哪个知识点最难?学生回答。经过今天的整理,这些问题是否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呢?下面的补充题是老师给你们量身定做的,做完之后求小数近似数这问题就不难了。

  六、巩固练习,克服难点。

  1.幻灯出示习题,学生做题。(不用抄题)

  2.小组长做好了,帮老师批改组员的检测。

  3.老师收集各小组的情况,总结评讲。

  七、达标检测。

  刚才的练习还有些同学有点小错,不要紧,练多会有进步的,小雏鹰也能搏击长空,雏鹰们,你们是否愿意到更广阔的天空去大展身手呢?下面有两个阶梯的题目,阶梯一稍微容易些,阶梯二难一点,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其中的一个阶梯来做。

  1.组长做好给老师批改。

  2.组长帮组员批改。

  八、总结学情。同学们,你觉得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怎样?如果最多能获五颗“☆”,你认为自己能获几颗?用手指来表示?今天同学们的表现让老师非常满意,大家积极思考,动作迅速,思维敏捷,构建了一个灵动的课堂。

  九、布置部分学生的作业。

  选做阶梯一的同学回去尝试做阶梯二,不是很难,老师相信你们也能达标。

  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自己有几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地方:让学生提前预习做好预习卡,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自己整理知识,并且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还在课堂中安排了达标检测。

  学知因,教知不足。这节课也留下很多遗憾:

  1.在展示优秀预习卡时,如果我也能把自己整理的预习卡拿出来与学生的比对一下,或让小组长说说为什么选这张,学生评判更有标准。

  2.在整理小数时,如果能加强一下它与整数的联系,能达到新旧知识的融汇更好。

  3.学生提出的难点(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师要更着重强调一下。

  4.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师应该多一些激励的语言,不要怕耽误进度而让气氛沉闷下去而不作为。

  5.课前预见性不足。做课本练习没想到花时太多,而做达标检测时学生答题那样迅速,是我忘记本班学

  生特点而估计不足,否则有一些学生能当堂完成检测就显得课堂完整些。

  6.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练习更好地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以及简单的加。减计算。

  2、促进学生对小数的了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及简单的加减计算。

  教学资源: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最近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这节课,我们就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做一些练习。

  揭题。

  二、组织练习。

  1、练习十/1

  (1)用小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独立填写后交流汇报。

  (2)第3幅图中的2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5/10合起来,它用小数表示是2.5。

  2、练习十/2

  学生独立填写有关小数,说说每个小数的含义。

  3、练习十/3

  (1)先分别说说每人储蓄的钱分别是几元几角?谁最多?谁最少?

  (2)指导比较:

  先比较李明和张圆,再比较王小军和张圆。

  先比较3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再比较9.8和9.5的小数部分。

  4、练习十/4

  先填数再回答问题。

  5、练习十/5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第一组题。集体订正。注意竖式的写法。得数的整数部分如果是0时,这个0不要漏写。

  6、练习十/7

  (1)先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2)什么是“一套衣服”?

  (3)解决第一问。

  (4)自己提问并列式解答。

  7、练习十/8

  先找规律,再接着往下写。

  8、练习十/9

  独立填写,后交流。

  三、拓展。

  1、讨论思考题。

  2、订正以上的习题。

  3、作业:第107页第6题。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相关文章: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缩写海力布10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优秀4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自查试卷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大全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选择填空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