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摘果子》教学设计

《摘果子》教学设计

战情人 点赞 分享
《摘果子》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摘果子》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认识减法的含义。

  2、会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3、能根据提供的情境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减法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是什么日子,你们知道吗?(中秋节)对,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今天智慧老人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呀,给每个同学都带了礼物!请闭上你的双眼,伸出你的小手接受礼物吧!(生闭眼睛)智慧老人给你们每人一棵智慧树,现在让我们的智慧树生长、发芽(师生齐做幼芽生长动作)。很快,每个同学的智慧树上结出了5棵智慧果,你想摘几棵,树上还剩几棵?(生先摆圆片,然后指名说说自己想摘几棵,树上还剩几棵)

  二、探究新知,学习减法。

  1.初步感受减法的含义。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引导观察,

  (1)笑笑也来摘果子。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引导得出:树上原来有5个果子,摘走了2个,还剩3个)

  (2)师述:树上本来有5个果子(板书: )被笑笑摘走了2个(

  现在树上还剩几个果子呢?

  (3)用手指表示笑笑摘果子的过程。

  学生伸手说,老师随学生的口述摘数5、2、3。

  (4)列式。

  (5)说明: 5-2=3读作“5减2等于3”,这样的算式叫做减法算式,中间的“-”叫做减号,表示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是多少时就要用减法计算。

  (6)说说5-2=3中的5、2、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链接生活,再次感受减法。

  小组内讨论说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5-2=3还可以表示什么?

  三、动手操作,体验感悟。

  1、分铅笔(师拿出5枝铅笔,奖给刚才表现好的同学,然后请同学说说老师做了什么?如何用减法算式表示?奖一枝说一次,并请同学们说时带手势。)

  2、分学具(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和同桌一起边分边说算式)

  四、新知应用,解决问题。

  现在让我们用所学的知道解决几个实际问题。(课件出示课本图片,指名说图意,并用算式表示。)

  1、取书图。

  2、小刺猬背果子。

  3、小鸟摘樱桃。

  4、小老鼠偷面包。

  五、玩中体验,加深印象。

  1、鳄鱼吃猴子。

  (右手表示猴子,五指捏拢又放开,表示小猴荡秋千;左手五指表示鳄鱼,成扁平状,左手向右手靠拢,并夹右手手指,表示吃猴子。边做动作边说:“五只猴子荡秋千,一只鳄鱼游过来,啊呜一口吃掉它;四只猴子荡秋千,一只鳄鱼游过来,啊呜一口吃掉它……猴子不见了,到哪去了?全被鳄鱼吃光光!”,边述边做,完成一遍动作,然后一句一句地说,并指名说说每一句如何用算式表示?)

  2.手指操

  (1)对数。5 的组成。(师:我出1,生:我对4,1+4=5、4+1=5)

  (2)手指减法(只用一个手的五指,一同学打手势,同桌用减法算式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五指减法图上的内容。

  六、谈谈收获、总结全课。

  1、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身边有许多减法问题。师:那你知道我们身边的哪些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解决?生:比如拿走了,还剩下……你们的收获的确很大。我们以前就知道,把两部分合并成一部分,求总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又明白了,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2、找找在你的周围,哪些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解决,跟同学们说一说。

  七、板书设计。

  摘果子

  5 - 2 = 3 读作:5减2等于3

  减号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 26、27 页。  

  整体设计意图:  

  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借助于已有的生活经验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并让学生再回到生活中去,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因而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从“秋天果园里的果子熟了,笑笑到果园里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从中理解减法的意义,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遇到的减法问题,从而使数学模型得到了应用。最后通过说一说让学生明确加法与减法的区别,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从中得到明晰。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让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认识减法算式。  

  2、通过提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减法计算技能。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3、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熟了,我们的学习小伙伴笑笑到果园里摘果子,我们一起去看看。  

  2、仔细看图,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可能有:树上有5个西红柿,笑笑摘走了2个,树上还有3个。  

  3、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二、探索新知  

  1、根据刚才小朋友提出的数学问题,谁能解决这个问题?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2、5-2=3这个式子中,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符号朋友减号,你能说说这个减号你在哪里见过?为什么这里要用减法?  

  3、在5-2=3中,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3呢?  

  4、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象这样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可能有:  

  妈妈买来5个苹果,我吃了3个,还有几个苹果?  

  妈妈买来3枝雪糕,分给我1枝,妈妈还有几枝雪糕?  

  我有4枝铅笔,用了1枝铅笔,还剩下几枝铅笔?……  

  5、看来生活中用到减法的事还真不少!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减法吗?  

  三、看一看,说一说。  

  1、黑板上有5颗磁钉,老师拿走了4颗。谁能看老师刚才的动作,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出一个算式吗?  

  2、黑板上有5颗磁钉,老师拿走了1颗。谁能看老师刚才的动作,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出一个算式吗?  

  四、闯关活动。  

  1、刚才我们学了减法,小朋友学会了吗?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能接受检查吗?  

  第一关:画一画,说一说。  

  (1)看书做一做1,说一说图中是什么意思?  

  (2)你能画一画,列一列算式吗?  

  (3)说一说。  

  (4)3个圆圈,可以怎么画?(可划掉一个、可划掉二个、也可划掉三个)  

  2、刚才小朋友顺利通过了第一关,你们还能闯第二关吗?  

  (1)看图说说图意。  

  (2)列式计算。  

  五、总结。  

  1、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意外中收获惊喜  

  《摘果子》一课是小朋友刚接触的减法的内容。虽然是刚接触的内容,学生给我的意外却颇多。  

  意外一:不是主角的主角  

  当我出示摘果子图,让学生说说图意时,有一学生说:“老师,我看见图上有一根根的东西。”在图中,我原本只注意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树上结了5 个西红柿,而对于其他的东西,我关注的较少,于是我忙问:“哪里有一根根的东西呀?你能指给老师看一看吗?”他上来在图上一指,原来是支撑西红柿树的三根木头。于是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说:“这三根东西是什么呀?”有一学生马上说:“这三根木头支撑西红柿树,树就不会倒了。”我说:“用三根木头支撑西红柿树,树为什么就不会倒了呢?这在以后四年级的数学中我们继续会学到,看来学好数学知识多有用呀,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就是应用了数学上的知识。所以我们要好好学好数学知识,才能解决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学生一听,学习的尽头更足了,这意外让学生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可谓一喜。  

  意外二:生活延续精彩  

  在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见过哪些用减法解决的事时,学生没有仅仅局限于一步减法的数学问题,而是延伸出了连减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比如一位同学说“爸爸有两块饼干,分给我一块,又分给弟弟一块,爸爸还有几块饼干?”又比如一位同学说“我有10个桔子,第一次吃了5个,第二次吃了5个,我还有几个桔子?”虽然这一节课的内容还仅仅是减法的起始课,但我们难道不能为学生有这样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使数学知识得以这么顺利的延伸而喝彩吗?可谓二喜。  

  意外三:错误生成精彩  

  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一环节中,本来看图应列出算式3-1=2,可有一位学生说1-3=2,我不急于让学生分辨算式是对的还是错的,而是先让学生说说说昨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学生说加法,那我说在加法中我们知道交换两个数的位置,计算结果还是一样的。那么在减法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现象呢?有一学生说从1个里拿不出3个,于是我让学生上来摆一摆,学生马上发现这样是行不通的。于是我及时补充说并不是我们发现的一些现象在什么时候都能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验证才能肯定自己的想法。从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严密的,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才能使其变得更完美。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想一想、比一比、动手分一分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区分加法与减法的区别,可谓又一喜。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就像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只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尊重学生的思维,并允许学生出现不同的错误,让错误成为知识生成的出发点,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生成的惊喜会越来越多,精彩也就会越来越多。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2.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减法的含义,能说出减法算式,能认识减号

  3.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减法的含义.

  2.根据实际情景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教材相关情境图及课件.

  学生准备 小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以游戏的形式复习旧知

  复习5的组成,如教师说"我拍3",学生接着说"我拍2,3和2组成5".

  二,创设情境,共同探究

  1.故事引入:小红家有一棵果树,每到秋天,就结满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出示课件:一棵苹果树,上面结了五个果子)这天,小红家来了许多客人,她应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摘果子给客人吃.

  师:对!小朋友们真有礼貌,知道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今天就来学习摘果子这一课(板书:摘果子)我们来看一看小红是怎么做的呢

  生:提上篮子给客人摘苹果.

  师:对,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再看看树上有几个果子呢

  生:(齐答)有5个果子!

  (出示课件:小红拿着篮子摘走了两个))

  师:小红摘走了几个呢

  生:小红摘走了2个.

  2,看图提问题,列出减法

  生:树上原来有5 个苹果,小红摘走了2个,树上还剩下几个

  师:小红摘走了2个表示什么意思

  生:从5个里面去掉2

  师:还剩几个呢

  生:还剩3个.

  师讲解:从5个果子中摘走了2个,要算还剩几个,就是从5个里面去掉2,就要用减法来计算(板书:减法),用算式来表示就是5-2=3,中间这个符号短短的一横 "一"就是减号,读作:5减2等于3,表示有5个果子,摘走了2个,还剩3个,"3"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的答案.领读算式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师:在这个算式中5,3,2各表示什么意思 请大家谈一谈.

  师:现在我们用5个圆片来代替树上的5个果子,请小朋友们取出5个圆片摆在桌子上,摘走2个果子该怎么拿呢

  生:从5个圆片中拿走2个.

  师:还剩几个呢 (帮助学生理解5-2=3的含义)如果刚才摘走了4个果子,又该怎么拿呢 如果你是小红,想摘走几个 谁愿意告诉老师,你刚才摆的过程呢

  生说出各自摆的过程及相应的算式,师一一给予肯定和表扬,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师

  三,做一做

  1,小黑板出示下面的图片,提问:你能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吗

  ○ /○/○/○/○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5-4=1

  3,如果有这样的题,该怎么做呢 (板书)

  4-□=□ ○○○○

  先想一想,填一填,把你们的想法再说给大家听一听.师挨桌巡视,认真倾听.(学生回答,师一一板书学生的答案.)

  4,老师是这样列式的,4-—0=4,这表示什么意思

  5, 出示第1组图,第2组图.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说出图意,列出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学生共同评价

  四实践巩固

  1,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

  2,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可用手帮助.

  3,第3,4,5,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引导发现其中的规律

  五,游戏中练习5的减法

  手指游戏:教师比手指,学生说算式.

  有5个手指,去掉1个. 5-1=

  有5个手指,去掉2个. 5-2=

  有5个手指,去掉3个. 5-3=

  ……

  六,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今天我们学了"摘果子"一课,认识了"减法"这个新朋友,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今天回家后把你发现的身边的减法数学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过“摘果子”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及减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掌握5以内的减法计算。

  2、能理解图意,并能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

  3、在丰富有趣的童话世界和真实生动的情境中,产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的强烈欲望及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具准备:课件、五个小苹果(纸剪成)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五以内的加法)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生:好!

  师:好,请小朋友们把右手拿出来,你们看看我们一只手有几根手指呀?

  生:五根。

  师:对了,那要是我出两根手指,你们要出几根才是合起来是五根呢?

  生:三根。(生边说边用手比出三)

  师:那我出一根呢?

  生:四根

  师:那要是我出四根呢?

  生:一根。

  师:要是我一根也不出呢?

  生:那我就要出五根。

  师:那我出五根。

  生:那我就不出。

  师:小朋友们,好了不起,反映真快!我们的手除了可以做这个游戏,还可以做很多的事。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就来活动活动自己的双手。

  二、创设情境,共同探究

  1、故事引入

  (出示课件:一棵苹果树,上面结了五个果子)

  师:甜甜家有一棵苹果树,每到秋天就结满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这天,甜甜家来客了,她应该怎么做呢?

  生:摘果子给他们吃。

  师;对!小朋友们真有礼貌,知道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我们来看看甜甜是怎么做的?(课件:甜甜拿着篮子摘走了两个)

  生:甜甜摘走了两个苹果。

  师:对,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看图提一个数学问题。

  2、看图提问题,列出减法

  生:树上原来有5 个苹果,甜甜摘走了2个,树上还剩下几个?

  师;从5 个苹果中摘下2 个,就是从5个里面去掉2 个,在数学上就用减法来计算。(师板书:5-2=3)中间这个符号短短的一横就是减号,读作五减二等于三,表示有五个苹果,摘走了二个,还剩三个。“3”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的答案。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师:现在我们也来摘苹果,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小苹果拿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五个苹果,摘走2 个该怎么拿?还剩几个?(学生动手演示,帮助理解5-2=3的含义)

  师:如果刚才甜甜摘走了4个,又该怎么拿?还剩几个?

  生边演示边说:拿走4 个,还剩一个。(板书:5-4=1)

  师:如果你是甜甜,你想摘走几个?

  生:一个(板书:5-1)

  师:还剩几个?

  生:四个(5-1=4)

  师:你还想怎么摘?

  根据生回答分别板书:5-3=2,5-5=0(哪个同学说到愿意摘下五个,可以对此生进行表扬,“你真大方,愿意把五个苹果都摘去招待客人”)

  师:要是客人没有来呢?一个苹果也没有摘。

  生:5-0=5

  4、如果遇到这样的题,该怎么做?

  师:如果树上只有四个苹果了,你愿意怎么摘?

  方法同上。相机板书:4-1=3,4-2=2,4-3=1,4-4=0,4-0=4

  师:如果树上只有三个苹果了呢?

  3-1=2,3-2=1,3-3=0,3-0=3

  师:要是家里只有两个苹果了,有爸爸、妈妈和你在家,你怎么办?

  生:给爸爸妈妈吃。

  师:啊,你们真有孝心,那2-2=0。

  师:可是爸爸妈妈,都很疼爱你们,他们也舍不得吃,留着给你吃,两个苹果你吃了一个,还有几个?

  生:一个(2-1=1)

  师:剩下最后一个苹果了,你们都舍不得吃,放在家里腐烂了,没有用了,多可惜呀。那1-1=0

  三、讲故事,提数学问题(练习题)

  师:(课件出示图片)这里有几幅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指一名学生提问,再找其他的学生解决问题)

  1、生:我的桌子上有3本书,爸爸拿走了2本,还剩几本书(3-2=1)

  我的桌子上有3本书,爸爸拿走了几本,桌子上还剩下一本?(3-1=2)

  2、生:桌子上有4个苹果,小刺猬看到了很想吃,就用自己身上的刺背走了一个,桌子上还剩多少个?(4-1=3) 

  桌子上有4个苹果,小刺猬背走了几个,桌子上还剩下3个?(4-3=1)

  3、生:有一只小鸟在找妈妈,它飞呀飞,口渴了,这时它看了一棵果树,上面有4个果子,它就叼走了两个,树上还有几个?(4-2=2)

  四、游戏中练习五的减法

  扳手指的游戏

  师:一只手有五根手指,扳下一根,5-1=4还有四根没有动。扳下几根,有四根没有动(5-4=3)

  师:板下二根,5-2=3,有三根没有动。扳下几根有三根没有动,5-3=2

  师:五根手指,有根没有动,我扳了几根?

  生:一根。

  师:现在有四根直立着的,我又扳了几根,只有三根直立着?

  生:一根

  师:由三根变成二根呢?由二根变成一根呢?

  小结:每次都只扳了一根手指。(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

  今天,我们动手摘了很多苹果,也认识了“减法”这个新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仔细的观察。回家后,把你从身边发现的数学减法问题说给你的家长听,考考他们,好吗?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摘果子”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的意义和算法后,第一次接触5以内的减法,重在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计算方法,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减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课。

  四、学生分析

  所执教的班级是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双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已经会算20以内的减法,但是对于减法的意义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多个体会减法意义及与生活联系的活动,意在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充分理解减法的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

  五、课堂实录

  (一)师生共同探究新知

  师:今天的数学课,汪老师想先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活动。看看谁能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知识。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幅图(出图),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上有多少个苹果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树上有5个苹果,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师板书:树上有5个苹果)

  (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初步建立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师:如果请你来摘苹果,你想摘几个?(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想摘3个。

  生2:我想摘2个。

  (教学反思看到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说着,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我想:每节课的开始就好比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合理,就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开启思维的闸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师:请你来摘苹果,其他同学想一想根据他的动作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摘苹果,师板书:摘下2个)

  生1:5-2=3。

  (评析生1很快列出算式并得出答案,说明5以内减法对学生来说挑战性不大。此时,教师没有顺着生1思路,纠缠于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及时地把学生思路引向对减法意义的理解上。)

  师:你能给大家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2: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摘下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5-2=3,还剩3个苹果。(师板书:还剩几个苹果?)

  师:谁能再给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这个算式怎样读?谁能再给大家大声读一读?

  生:5-2=3。

  师:算式中的5,2,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2表示摘下来的2个苹果。3表示树上还剩3个苹果。

  师:谁能指着图再给大家说一说?

  生: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2表示摘下来的2个苹果。3表示树上还剩3个苹果。

  (设计意图明确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活动,请同学们来看连环画。(出图)谁能给大家讲一讲怎样看连环画?

  生1:有一个点儿的是第一幅图,有两个点儿的是第二幅图。

  生2:看的时候要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看。

  师:根据这幅图的意思谁能给大家提出数学问题?

  生1:原来有3本书,叔叔拿走2本书,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本书?3-2=1,还剩1本书。

  师:谁能再说一说?(师板书)

  师:算式中的3,2,1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3表示桌子上原来有3本书,2表示叔叔拿走了2本,1表示还剩的1本书。

  师:再请同学们看一幅连环画。(出图)请你用圆点或小棒代替图中的苹果一边摆一边自己讲讲图意。

  (学生自主活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将实物转化成符号,再转化成算式的抽象思维能力。)

  生1:(用圆点板演摆图)原来有4个苹果,小刺猬偷走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4-1=3,还剩3个苹果。

  生2:(用小棒板演摆图)原来有4个苹果,小刺猬扎走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4-1=3,还剩3个苹果。(师板书)

  师:谁能说一说算式中的4,1,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4表示原来有4个苹果。1表示小刺猬扎走的1个苹果。3表示还剩下3个苹果。

  师:请同学们看看,在刚才的3幅图中我们解决的都是什么问题?

  生:还剩下几个的问题。

  师:我们都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生:减法。

  师: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的就是——减法。(板书:减法)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减号。(板书:减号)伸出手来和汪老师一 起写一个减号——短短的一横。

  师:这些问题都用减法解决,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拿走,不是添上,所以用减法。

  (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带领学生用手势表示:都是从原来的数量里,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所以用减法。)

  师:谁能用手势再给大家说一说?

  生:都是从原来的数量里,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所以用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2个活动,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二)巩固应用

  师: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板书:5-4),你能举个例子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吗?

  生1:树上有5个苹果,摘走4个,还剩1个。5-4=1。

  生2:今天买了2个苹果,吃了4个苹果,还剩1个苹果。

  生3:本来只有2个苹果,怎么吃4个,还剩1个。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用我们目前学习的知识,2还减不了4,也就是说本来只有2个苹果没有办法吃掉4个。

  生4:本来有5块砖,小偷偷走4块砖,还剩1块砖。5-4=1。

  师:生活中最好没有这样的现象,如果我们帮助别人搬砖,助人为乐那多好呀!

  生5:我家原来种了5盆花,死了4盆,还剩1盆。5-4=1。

  (评析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减法实例引入教学,学生会感到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使他们感受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可以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悟数学。)

  师:请大家看看,老师这幅图能用5-4=1这个算式表示吗?

  生:能。

  师:5,4,1在这幅图中表示什么?

  生:5表示原来有5个圆点,4表示划掉4个圆点,1表示还剩1个圆点。

  (评析看算式讲图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减法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第26页,看第1题。第一幅图就是老师黑板上的图,我们已经解决了,现在看看后两幅图的意思,你明白吗?

  生1:划掉几个圆点都行,但就是不能超过图里圆点的数。

  生2:划掉几个圆点就要在下面列算式减几。

  师:任意划掉几个圆点都可以,但要列出相应的算式。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汇报(师按规律贴图并板书算式)

  生1:我划掉3个圆点,4-3=1。

  生2:我划掉1个圆点,4-1=3。

  生3:我划掉2个圆点,4-2=2。

  生4:我都划掉了,4-4=0。

  师:为什么4-4=0?

  生:因为本来有4个,都减去了就一个都没有了,所以等于0。

  生5:我没划,4-0=4。

  生:我有发现……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

  师:你们发现得真好。每幅图都有4个圆点,所以有这样的规律。你们划掉的都是0,1,2,3,4个圆点吗?可不可以划掉5个、6个……

  生:因为图上就给了4个圆点,没有第5个、第6个圆点。

  师:那得数可能是5,6,…吗?

  生:因为减法是越来越少,加法才是越加越多。所以得数不能越来越大。

  师:得数最大不能超过4。

  第三幅图分别可以划掉几个?

  生1:我划掉2个,3-2=1。

  生2:我划掉1个,3-1=2。

  生3:我划掉3个,3-3=0。

  生4:我没划,3-0=3。

  生5:要是没划不就等于没做这道题吗?

  师:如果你图上没划,算式对应地列出来也可以。

  (教学反思我为学生能如此地交流感到高兴。学生的语言也许还不够简炼,但只有七八岁的孩子是那样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反应与思维又是那样的敏捷。看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让一些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师:下面我们在小组中做一个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天。

  师: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许多果实都成熟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农场采摘,看看都能摘什么?(师在黑板贴图:苹果、玉米、梨、西红柿、橘子)黑板上共有5种果实,小组内每人选择1种,先商量一下每人选什么?

  (小组活动)

  师:请每位小小采摘员在你选的果实中任意地摘下几个都可以,然后用你的小棒、圆点子或其他学具摆摆,也可以画一画图,说一说数学问题,最后把你的算式写在练习本上。如果小组内每人都写完了,按照从1号~5号的顺序交流一下。

  (1)独立活动

  (教学反思看到学生们活动时的情绪高涨,我也非常高兴。我想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练。)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师:哪个组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组摘果实的情况?

  小组长:1号先说。

  生1:(小棒板演)原来有5个苹果,摘下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5-1=4,还剩4个苹果。

  小组长:2号说。

  生2:我画了4个△代表4个玉米,划掉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4-2=2,还剩2个△。

  小组长:我是3号我来说。(圆点板演)原来有5个梨,摘下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梨?5-2=3,还剩3个梨。

  小组长:4号说。

  生4:我是用铅笔摆的。原来有3个西红柿,摘下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3-2=1,还剩1个西红柿。

  小组长:5号说。

  生5:我是用橡皮摆的。原来有2个橘子,摘下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2-1=1,还剩1个橘子。

  师:他们组说得非常好,我们一起鼓励鼓励他们组。

  (评析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互学、互赏、互促的意识。)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的都是什么问题?都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生:解决的都是还剩几个的问题,都是用减法解决的。

  师:什么时候用减法?

  生1:拿走的时候做减法。

  生2:从原来的数量里,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用减法。

  师:今天回家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减法解决?

  六、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的关键不是教师如何有效地“支配”教学,而是怎样使师生双方共同为教学本身所吸引,真正使教学成为有魅力的教学、好的教学。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应是走向数学活动的过程,这样师生双方忘却了外在的期望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为教学情境所吸引,让学生在做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激发对数学的兴趣,真正实现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本节课的“摘苹果”“采摘”的活动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2.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减法实例引入教学,学生会感到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使他们感到数学的乐趣。可见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最后,再应用于实际生活。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运用到数学。

  3.本节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把5以内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练习,把减法的意义及减法与生活的联系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在“摘苹果”“看连环画”“根据算式举生活中的实例”和“根据算式解释圆点子图”的正反2个层次的活动中逐步体会、理解减法的意义。

  4.本节课注重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包括:认真倾听的习惯;主动与他人交流的习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等。

  七、案例点评

  本节课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进行大胆尝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节课教师能抓住教学重点,走出了计算教学单纯重视计算的误区,而是将减法的意义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而且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减法的意义,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

  2.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如“找一找生活中的减法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实物或图式表示减法的意义”。

  3.教师注重学生各方面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如:认真倾听的习惯;主动与他人交流的习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等。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内容分析

  “摘果子”一课是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认、读、写10以内的数,并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的意义和算法后,第一次接触5以内的减法。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笑笑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减法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体会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并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减法打好基础。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会认、读、写10以内的数,并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班上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其中一部分学生能脱口而出,一部分学生计算的速度还较慢。但对于少数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算起来就比较困难,每道题只会借助一些直观的物体来算,比如数手指、小棒等。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和经历了大量的减法应用,他们能准确的得知计算的结果,但缺乏用数学的形式来表达生活中的减法现象。他们对于减法的意义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缺乏了解。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体会减法的含义,体验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人合作意识。课堂上需要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

  三、学习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并能够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意。

  笑笑家里来客人了,她高高兴兴地提着篮子要去摘果子。今天我们就和笑笑一起来摘果子。(板书课题)

  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从这两幅图中,您能获得什么数学信息?

  谁能把这两幅图的意思用一句话完整的说一说?

  树上原来有5个西红柿,被笑笑摘走了2个,树上的西红柿就少了,只剩下了3个。象这样的数学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算式怎么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

  (2)认识“-”号

  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减号。(出示卡片“-”)你们说他像什么啊?

  说得真好,“减号”这位新朋友的作用可大了,它表示去掉的意思。

  学生和老师一起用手书空画“-”——短短的一横。

  学生齐读板书:5-2=3。

  请学生说一说在这个算式中,5,2,3各表示什么意思?算式5-2=3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减法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二、做一做

  看到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用减法来解决问题,老师真高兴,你们是好样的。其实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这样的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1、引导学生完成第26页做一做的第2题。

  (1)第一幅图:根据这幅图的意思谁能给大家提出数学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

  算式中的3,2,1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3-2=1表示什么意思?

  (2)第二幅图:请小朋友们看第二幅连环画。请你用苹果卡片摆一摆,边摆边自己讲讲图意。

  (学生自主活动,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3

  谁能说一说算式中的4,1,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4-1=3表示什么意思?

  (3)请小朋友们看看,在刚才的两幅图中我们解决的都是什么问题?我们都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2、象这样需要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谁能说一说生活中的减法问题,大家可以边说边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看连环画、说一说生活中的减法问题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3、同桌合作学习。一个学生摆学具演示,另一个学生说算式,再交换角色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同桌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合作交流,小组活动。

  手指游戏:教师比手指,学生说算式。

  有5个手指,去掉1个。 5-1=

  有5个手指,去掉2个。 5-2=

  有5个手指,去掉3个。 5-3=

  ……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5以内的减法。】

  左手出2个手指,右手出3个手指,一共有几个手指?

  【设计意图:学生对减法有了较深的认识后,在手指游戏中添加一道加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数学游戏(小组活动)

  1、一人拿算式卡片,其他学生找相应得数的卡片,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

  2、一人任意说一个5以内的数,其他学生找出相应的口算卡片,4人小组轮流说。

  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游戏活动,让学生整理算式卡片,进一步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小朋友回家后请你找一找生活中的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向爸爸、妈妈说一说好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和游戏活动中,体会减法的含义。

  2、培养学生同桌合作学习,合作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与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算式卡片等。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共同探究

  1.故事引入:笑笑家有一棵苹果树,每到秋天,就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边讲边大屏幕出示第一幅图),这天,笑笑家来了许多客人,她应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摘果子给客人品尝。

  师:对!小朋友们真有礼貌,知道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来看一看笑笑是怎么做的吧。

  生:提上篮子给客人摘苹果。

  师:对,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再看看树上有几个果子呢?

  生:(齐答)有5个果子!

  (展示第二幅图。)

  师:笑笑摘走了几个呢?

  生:笑笑摘走了2个。

  2.看图提出问题,引出减法。

  师:根据刚才的观察,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指名学生提问题,提醒学生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清楚、完整)

  师:从5个果子中摘走了2个,要算还剩几个,就是从5个里面去掉2,在数学上就要用减法来计算(板书:5-2=),用算式来表示就是5-2=3,中间这个符号就是减号,读作:5减2等于3,表示有5个果子,摘走了2个,还剩3个,“3”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的答案。(领读算式,学生同桌互议算式的意义。)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师:现在我们用5个圆片来代替树上的5个果子,请小朋友们取出5个圆片摆在桌子上,摘走2个果子该怎么拿呢?

  生:从5个圆片中拿走2个。

  师:还剩几个呢?(帮助学生理解5-2=3的含义)如果刚才摘走了4个果子,又该怎么拿呢?如果你是笑笑,想摘走几个?。

  (通过让学生亲手摆圆片,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师:如果有这样的问题题,该怎么做呢?(大屏幕出示)

  4-□=□ ○○○○

  □-□=□ ○○○

  □-□=□

  (要求:先想一想,填一填,然后可以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把你们的想法再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讲故事,提数学问题

  师:老师这儿有几组图,要求同学们先逐个认真观察,编成小故事,讲给同桌听一听。

  1.出示第一组图。

  2.出示第2组图。

  3.出示第3组图。

  (指名学生汇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让其他学生解答。)

  (三)游戏中练习5的减法

  师生同做扳手指游戏,伸开左手,任意压下4根手指,说出减法算式,如:扳下1根,5-1=4,5-4=1(师示范所求的是压下的1根还是剩下的4根,师生互做,生答,生互做互答)。

  (用游戏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互动意识。)

  (四)数一数,填一填,寻找规律

  师展示第4组图:谁能很快地看出图上是什么意思,叫我们做什么?(学生能形象直观地很快找出规律,填上相应的数字。)

  师:谁能给大家说一说呢?

  生:图上有5枝铅笔,每次少1枝。

  师:由多少到多少?会列减法算式吗?

  生:由5枝到4枝到3枝到2枝。5-1=4,4-1=3,3-1=2。

  (五)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今天我们学了“摘果子”一课(板书:摘果子),认识了“减法”这个新朋友,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今天回家后把你发现的身边的减法数学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绘本,感受和理解小刺猬摘果子时遇到的困难,并想出摘果子的办法。

  2、学习有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感知“1”和“许多”。

  3、学着仔细观察图片,愿意说说小刺猬和小猴的对话,体验同伴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点:

  感受和理解小刺猬摘果子时遇到的困难,并想出摘果子的办法。

  活动难点:

  愿意学说小刺猬和小猴的对话,体验全体同伴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摘果子课件、小猴头饰、录有小刺猬声音磁带、录音机、果子若干,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大苹果小苹果》

  二、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故事内容

  1.演示图一

  (1)这是一棵怎么样的树?(高大)

  (2)树上有什么?这些果子长什么样子?(大大的红红的果子)

  (3)有多少果子?(许多)

  2、演示图二:看看,谁出来了?(课件出现小刺猬图片)

  (1)小刺猬看到大大的红红的苹果想干什么?从哪里看的出来它想吃果子?(学刺猬舔舌头)

  3.演示图三

  (1)引导幼儿观察小刺猬在干什么?

  (2)它是怎么摘果子的?(模仿小刺猬踮脚动作)

  (3)它摘到果子了吗?小刺猬为什么摘不到果子,(引导幼儿说出苹果树很高,小刺猬很矮。)(小刺猬使劲踮起脚尖、满头大汗,就是够不着,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小刺猬想个办法吧?(幼儿讨论)小刺猬到底想出了什么办法呢?让我们一起从书上找找吧!

  三、幼儿亲主阅读第三至最后

  1、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看到的图片信息,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小刺猬想请好朋友猴子帮忙,他会怎么跟小猴子说呢?(放录音,引导幼儿学习对话)

  3、播放第五幅,小猴是怎样帮助小刺猬摘果子的?(倒挂着,一个一个摘下来,抛给小刺猬)老师先扮演小猴子,一边摘一边说“摘个果子,扔给你”,提示幼儿模仿小刺猬接果子。

  4、这么多的果子,小猴子一个人摘不完,小刺猬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小刺猬想请你们来帮忙会怎么说?(引导幼儿说:“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摘果子吗?)幼儿示范摘果子和抛果子的动作。

  5、播放第六幅果子摘完了,小刺猬和小猴两位好朋友在干嘛了,瞧!它们笑咪咪的,吃得多开心呀!小刺猬也要谢谢大家帮他摘果子,给小朋友送来了果子。看,盆子里有多少果子?

  四、幼儿品尝果子,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了直接进入主题的方式,幼儿对内容感兴趣,能够完全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其中大部分孩子思维活跃,为小动物找出了很多摘果子的方法。最后的模仿小动物时,孩子们更是兴趣浓厚,把浅显易懂的故事内容用运作表示出来,更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本次活动做到了有效性,师幼互动非常好。如果再让我上这次活动,我会更放手地让孩子们去理解看图,读故事,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9

  一、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6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4、5、6这3个数。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喜羊羊摘水果

  1、喜羊羊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喜羊羊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个梨?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桃子树上有几个桃子?

  (梨树上有5个梨;苹果树上有4个苹果;桃子子树上有6个桃子)(评析: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给水果排队

  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喜羊羊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篮子水果。

  师:第一篮是什么水果?第二篮是什么水果?第三篮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篮是苹果。第二篮是梨。第三篮是桃子。

  师:第一篮有几个苹果?四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一篮有四个苹果,四个苹果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师:第二篮有几个梨?五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二篮有五个梨,五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第三篮有几个桃子?六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三篮有六个桃子,六个桃子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三)分水果

  1、喜羊羊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看!喜羊羊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师:喜羊羊想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幼:喜羊羊把梨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师:为什么把梨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样多,都是5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喜羊羊高兴得跳起了舞。

  2、看!小猴来到小灰灰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灰灰吃。小朋友看看有几个小灰灰?

  幼:有4个小灰灰。

  师:喜羊羊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灰灰,才是正好每个小灰灰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幼:喜羊羊把苹果分给小灰灰吃,才是正好每个小灰灰分一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灰灰?

  幼:因为苹果正好和小灰灰一样多,都是4。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灰灰和喜羊羊高兴得跳起了舞。

  3、瞧!喜羊羊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有几只小狗?

  幼:有6只小狗。

  师:喜羊羊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幼:喜羊羊把桃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师:为什么把桃子分给小狗?

  幼:因为桃子正好和小狗一样多,都是6。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喜羊羊也高兴得跳起了舞。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水果随幼儿的回答进行移动的形式与动物一一匹配,使幼儿在选择后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回答正确,小猴和小动物会随欢快的音乐跳舞。)

  (四)分组练习:

  喜羊羊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道练习题,考考小朋友,喜羊羊还说如果小朋友们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五)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不仅帮喜羊羊把水果分给了它的好朋友,还做对了它出的难题,喜羊羊特别高兴,它的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树,果树上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幼:好。

  师幼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摘水果状跳出教室。(放音乐)

  活动反思:

  《摘果子》这一活动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在活动中运用了我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操作贴画辅助教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在展开过程中,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本节活动也可结合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知识点,让幼儿运用智慧盒进行动手操作,也能取得更佳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采用的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如在小猴给朋友们送水果环节,教师利用谈话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达到数物匹配。)、观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如教师让幼儿给水果排队环节,通过幼儿亲手操作感知5、6、7这三个数的实际意义,了解他们的多少关系和排列顺序,为后面的分水果做准备。)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轻松自如,饶有兴趣的学习,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经过这一活动的展开,我发现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难点的有效途径,再加之动手操作的配合使个活动节奏紧凑但不单一死板,使幼儿在动眼、入手、动脑与动口的进程中掌握知识,稳固记忆,发扬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10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练习原地纵跳触物,发展幼儿的向上跳跃能力。

  2、训练幼儿双脚跳跃、爬、钻的能力以及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团队观念。

  二、活动准备

  果子(玩具代替)

  轮胎若干

  塑料玩具板(障碍物)

  篮子两个

  热身操音乐《牛奶歌》

  三、游戏规则

  必须双脚蹦过小河(障碍物),钻过山洞,然后再双脚跳跃摘到果子(玩具每位小朋友每次只能摘一个果子,过小河时不能迈过,要注意安全。摘到后放到篮子里。示意图如下:

  示意图

  四、活动过程

  1、播放《牛奶歌》,跟随音乐一起做热身操

  2、讲解游戏注意事项和规则

  3、教师示范游戏玩法:双脚跳过小河(障碍物)穿过山洞以及双脚跳跃摘果子动作

  4、指导小朋友进行练习

  5、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摘得多

  6、最后选出获胜队伍

  示意图如下

  1、双脚跳过小河,不可单脚跨越

  2、钻过山洞

  3、双脚跳起摘到果子

  4、原路返回,将果子放到篮子里,第二个小朋友上场,以此类推

  篮子

  5、根据果子数量,选出获胜队伍

  五、小结

  教师进行活动总结,对小朋友的表现进行鼓励,并提醒小朋友以后再做类似游戏一定要注意安全。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11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律动,能按音乐节奏协调地做动作。

  2.加深对秋天的认识,体验水果丰收的喜悦。

  三、教学准备:

  秋天丰收的图片、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按音乐节奏协调地做动作。

  难点:创编动作。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示范法、图示法等。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出示图片。

  图片上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认真的欣赏图片,说说自己的理解。引导幼儿感受图片,并能将自己的观察发现表达出来。二、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1.教师:请你们听一听,听到这段音乐,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那么你们听到这段音乐想做些什么事情呢?认真的倾听音乐,说说自己的理解。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并能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三、引导幼儿理解音乐。

  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从看出来的?你们想不想一起和老师来边听音乐边摘果子?

  教师:那么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你是怎么摘果子的呢?

  引导幼儿介绍自己摘果子的动作,和幼儿一起学习好的动作1.教师:老师听了这段音乐,心里面也觉得非常开心,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先请你们来猜一猜,好不好?

  2.因为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叔叔阿姨们来不及摘果子,想请你们来帮忙摘果子,听摘果子的音乐响起来啦,你们想不想一起和老师来边听音乐边摘果子?先猜测一下为什么老师听了这段音乐会很开心。通过猜测活动以及老师讲述自己的感受,引导孩子更好的理解音乐。四、听音乐学习律动。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如:手腕的转动、踵趾步等。

  2.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果园丰收景象。(幼儿随音乐在座位旁边练习踵趾小跑步,教师适时地给予语言提示。)幼儿随音乐练习摘果子的动作。

  能手脚协调地随音乐做动作。尝试创编动作。采用教师讲解、示范的方法让幼儿学习摘果子动作,并鼓励幼儿自己创编。五、结束活动。

  在集体摘果子的情景中结束活动。跟着音乐集体摘果子。在轻松愉快地集体摘果子氛围中结束活动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12

  活动目标

  1、能随乐曲的节拍做手腕转动的动作。

  2、能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摘果子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PPT课件、水果图片、摘果子视频、教学音乐等。

  活动过程

  导入:

  1、配合图片,引导幼儿了解秋收的水果。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是个丰收的季节,你们都知道有哪些水果成熟啦?”

  2、请幼儿观看录像,交流尝试幼儿学习摘果子动作。

  (播放视频)“果子成熟啦,农民阿姨忙起来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3、幼儿讨论交流。

  “阿姨正在?我们来学学阿姨摘果子,怎么摘?”

  4、规范动作。

  果园里的果子啊,特别大,我们的手特别小,所以我们在摘得时候要把手张得大大的。果子特别高,我们还要把手臂伸的直直的。你们来试试。(进行评价)

  5、摘果子动作学习。

  刚刚我们看到果园里的阿姨是怎么摘得果子啊?阿姨是用手怎么摘得啊?果子长得特别结实,所以阿姨是手腕从外向里,用力地转动着果子,这样果子就摘下来了。我们也学学农民阿姨,手腕使劲转动。(个别指导,评价小结)

  6、幼儿随乐曲摘果子。

  我们跟随音乐一起来试试!

  7、抱篮子摘果子。

  小朋友们,我们刚把果子摘下来了,可果子放哪呢?篮子怎么拿呢?那我们快快抱起篮子,一起来摘果子,自己摘得果子放在自己的小篮子哦!

  8、引导幼儿变换方位随音乐做摘果子动作。

  小朋友们,我们摘了上面的果子,还有哪里的果子?那我们一起来摘一摘左面的果子。(前面、左面、右面、后面)

  9、换双手的方式跟随音乐摘果子。

  刚刚我们说篮子可以抱着,篮子还可以放在哪啊?好!那我们把小篮子放在地上,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双手来摘了!(强调动作的优美)放果子的时候啊,我们的动作一定要特别优美,我们可以半蹲着,把果子放到篮子里。小朋友学学车老师,我们一起用双手来摘果子,伸直胳膊,张开小手,准备好啦!(前面、左面、右面、后面)

  10、引导幼儿合作,学习合作摘果子动作。

  小朋友们,我们除了可以1个人摘果子,还可以怎么样摘?那两个人怎么个合作法?车老师也有个方法,一个小朋友抱篮子,另一个小朋友来摘果子,这样合作行不行呢?那我请一个小朋友跟我合作一下,你们来我俩合作的好不好!

  我俩合作好不好?那现在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来合作一下,我来看看你们合作的是不是更棒!你们先商量好谁抱篮子,谁来摘果子,商量好啦?(跟随音乐合作摘果子)(进行小结评价)

  11、动作结合边走边摘,围圆圈摘果子。

  刚刚我们学了这么多摘果子的方法,快看这棵树上有特别多的果子,我们一起来摘把!(边讲解边摘,单手摘、双手摘、合作摘)

  12、圆圈坐下,放松擦汗、感受摘果子的辛苦及喜悦。

  小朋友们,摘了这么多果子,可真热啊,擦擦汗把!(跟随音乐擦汗、拍肩膀放松)

  13、幼儿自己“摘果子”。

  休息好了吗?那我们一起摘更多的果子吧!

  14、摘过成果,感受喜悦。

  小朋友们,看看在我们的努力下,一起摘了这么多的果子,你们心情怎么样?那你们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通过我们的劳动,摘得了这么多的果子,你们也都特别高兴,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跟随音乐,抱着篮子转一转,拉手跳起圆圈舞)

  15、小结。

  小朋友们,刚刚果园的阿姨过来问我:中一班的小朋友们怎么摘果子摘得这么棒!能不能教教我们你们是怎么摘得?我们一起来告诉阿姨我们是怎么摘得?进入果园后我们?一个人抱着篮子摘—两只手摘—两人合作摘—庆祝

  16、复习后再来一遍:小朋友们我们快快多摘一些果子带回家吧!(跟随音乐摘果子)

  结束

  小朋友们快来抱起自己的篮子,把我们摘得果子带回家一起品尝品尝吧!跟果园里的阿姨们再见吧!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13

  设计意图: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好多水果都在这个季节中收获,而韵律《摘果子》节奏欢快鲜明,体现了丰收的情景。音乐一共有八小节,容易听辨,很符合中班上学期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考虑到中班上学期幼儿现有的能力,为培养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兴趣,我就以这首音乐为主设计了此节活动。

  活动中我首先用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听一听、编一编、练一练、演一演等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表演。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体验并表现劳动时的愉快和果子丰收的喜悦心情。创编不同方位摘果子动作,随音乐节奏合拍的做摘果子以及踵趾小跑步的动作。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知音乐活泼、轻巧的特点。

  2.创编摘果子的动作,并能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表演。

  3.感受并表现劳动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摘果子的经验并初步掌握踵趾小跑步。

  2.物质材料准备:《摘果子》音乐;果园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韵律入场,感知音乐

  1.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让我们去果园看看吧!

  (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用踵趾小跑步进教室)

  2.果园里都种了哪些水果呀?

  二、创编动作,表现音乐

  1.师幼讨论摘果子的动作

  果树上结满了水果,我们一起帮农民伯伯摘果子,好不好?

  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个装果子的(篓子)。

  一手抱篓子,一手摘果子,我们可以怎么摘?

  小结:果树这边一棵,那边一棵,所以我们摘果子时可以往各个方向摘,可以向上、可以向前、可

  以向左、还可以向右!

  2.现在大家跟着音乐用不同的动作试试吧!

  三、整合经验,完整表演

  1.巩固复习踵趾小跑步

  刚才小朋友表现的可真棒!那你还记得我们一开始是怎样进果园的吗?(请一名幼儿表演)

  (听音乐,集体复习踵趾小跑步,教师指导)

  2.结合舞步玩《摘果子》游戏

  现在我们听着音乐帮农民伯伯把树上的果子一起摘下来。

  3.小朋友摘了这么多果子,我们哼着小曲帮农民伯伯运回家吧!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14

  一、说活动内容

  “摘果子”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认、读、写10以内的数,并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的意义和算法后,第一次接触5以内的减法。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笑笑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减法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体会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并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减法打好基础。

  二、说幼儿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和经历了大量的减法应用,他们能准确的得知计算的结果,但缺乏用数学的形式来表达生活中的减法现象。他们对于减法的意义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缺乏了解。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体会减法的含义,体验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人合作意识。课堂上需要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

  三、说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并能够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语言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课我采用观察操作,练习,讨论,游戏等多种方法交替进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中初步感知减法含义。

  学法:学生本课中通过观察操作,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五、说活动流程

  (一)游戏情境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旧知的复习,以笑笑奖励同学们吃最新鲜的果子导入“摘果子”这一情境。

  (二)游戏活动准备:

  首先让学生看图观察,树上原来有几个果子?笑笑摘走几个?还剩几个?教师引导学生讲图意提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问题能力,又为以后学习减法应用题打下基础。

  这里引导学生了解到5可以分成2和3,接着告诉同学们在数学领域我们用减法来解决这一的问题,引出课题。并指名列式计算,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读算式,认识减号。

  为了加深对减法的理解,我问:“你是怎样知道还剩3个果子?为什么用减法算?”并让同学们说出5—2=3这道减法算式的意义。同时出示鸟儿飞走的情境以巩固减法的意义。

  为使每个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建立在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同桌分学具小圆片的练习。一人说另一人摆。最后我引导学生明白,减法的表示方式除了拿走一部分,还可以用划线、圈出部分等形式来表示。

  然后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减法,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与减法有关,你能举例说明吗?让学生找找身边的减法,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游戏活动过程:

  练习是发展智力,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在学习了新知识后,我安排了课中操,将练一练的第一题转换成手指操来调节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巩固5以内减法。做操结束以比赛抢答的形式完成练一练2——5题,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习效率。组织小竞赛,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只有让他们动手,动口,他们的注意力才会集中,让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产生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最后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游戏“找朋友”让孩子们在玩玩,笑笑,算算中结束本节课。

  (四)游戏活动延伸:

  一堂课的结束,要让学生明确所学的知识,建立知识网络。我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这节课我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自主感受,协调发展。力求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15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零碎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践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才能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巩固5、6、7这3个数及其实际意义。

  3、引导幼儿逐渐建立数的观念。

  4、引导幼儿懂得分享与助人的快乐。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温习巩固5、6、7这3个数。

  难点:引导幼儿逐渐可以不受物体的大小和陈列方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别7以内的数量。

  活动预备:

  多媒体课件、操作图片、幼儿操作资料、笔。

  活动进程:

  (一)参观果园

  1、今天有一位客人来到我们班,你们看他是谁?(幼:小猴)小猴家里有一个很大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有梨树、苹果树、桃树还有杏树,你们想不想去参观?(幼:想)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小猴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观赏,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吧?(出示幻灯片一)

  2、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树?(幼儿:桃树)那这棵呢?(接着出示苹果树和梨树),你们看树上的水果多吗?(多)现在小猴想让大家帮他数一数。

  桃树上有几个桃子?(幼:5个)一一说5个。

  师:你数的真快,你是怎么数的?

  一一说:我先数这边的3个,接着数4、5。

  师:谁来数苹果?

  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幼:6个)

  梨树上有几个梨?(幼:7个)

  (有了一一数桃子的经验,孩子都用目测数群的方法,数的很快。)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要是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陈列方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见图二)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桃子)第二盆是什么水果?(苹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梨)

  师:第一盆有几个桃子?(5个)五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5)(见图三)

  师:第二盆有几个苹果?(6个)六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6)(见图四)

  师:第三盆有几只梨?(7个)七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7)(见图五)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样排呢?(幼儿操作图片)(幼儿操作5、6、7的排序很熟练)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让幼儿能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依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幼儿操作图片而不是利用课件操作,更有利于巩固幼儿点数和排序的能力,让幼儿体会数物匹配)

  (三)分水果

  1、小猴是一个非常喜欢交朋友和分享的人,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们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渗透德育)

  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

  师:看看小兔家有几只小兔?

  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谁愿意帮小猴分一分。(出示5只小兔)

  (请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水果与小兔匹配,动手操作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非常直观的方法。)

  师:为什么把桃子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桃子和小兔一样多,把桃子分给小兔正好一人一个。

  2、看!小猴又来到谁家?(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出示6只小猫)

  (请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水果与小猫匹配,让幼儿逐步感知数物匹配。并讲一讲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已经有分桃子时的经验,所以表述起来很完整。)

  师:你分的很好,小猫和小猴都要谢谢你呢!(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幼儿很有成就感,也有利于调动其他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瞧!小猴又来到谁家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有几只小狗?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同以上操作)

  师:为什么把梨分给小狗?

  幼:因为把梨分给小狗正好一人一个不多也不少,它们一样多。

  师:你真棒!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应数量的物体逐个对应起来。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使相同数量的物体对应起来并用语言表述出来,不仅让幼儿体会到动手操作的乐趣而且提高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思绪同时也增强了成就感。)

  (四)分组练习:

  1、小猴非常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觉得我们小朋友台聪明了,所以他还又很多难题想要请教你们呢,你们愿意帮小猴吗?(幼:愿意)看来我们的孩子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听到老师的表扬,孩子的兴趣大增,都要急着做题)。

  第一组:我是小裁判。依照标题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

  第二组:按顺序填空格。依照标题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

  第三组:连线。按标题中给的数字和动物逐个对应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这一部分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题,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通过直接动手点数解答可以使幼儿加深对7以内数的认识。)

  (五)作业评价

  (教师及时对幼儿的作业情况给予评价和鼓励,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点,极大得调动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解答的兴趣.)

  (六)活动完毕:

  师:这是小猴送给大家的礼物,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孩子们拿到大头贴显得很自豪,很有成就感。)

  现在难题都解决了,就让我们和客人小猴到外面一起跳舞一起游戏吧!师幼一边听音乐一边自由跳出教室。(放音乐)

  活动反思:

  《摘果子》这一活动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在活动中运用了我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操作贴画辅助教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在展开过程中,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本节活动也可结合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知识点,让幼儿运用智慧盒进行动手操作,也能取得更佳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采用的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如在小猴给朋友们送水果环节,教师利用谈话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达到数物匹配。)、观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如教师让幼儿给水果排队环节,通过幼儿亲手操作感知5、6、7这三个数的实际意义,了解他们的多少关系和排列顺序,为后面的分水果做准备。)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轻松自如,饶有兴趣的学习,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经过这一活动的展开,我发现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难点的有效途径,再加之动手操作的配合使个活动节奏紧凑但不单一死板,使幼儿在动眼、入手、动脑与动口的进程中掌握知识,稳固记忆,发扬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图片:金鱼图和绵羊图

  1.请你根据图意列式

  2.教师总结

  (1)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2)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

  (3)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二)教师设疑

  我们知道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我们用加法计算;如果我想: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二、学习减法

  (一)看图自主理解减法含义

  1.出示图片:主题图

  (1)请你自己想一想,这幅图什么意思?

  (2)小组内说一说

  (3)你知道怎样解答吗?

  2.全班讨论

  3.教师小结

  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记做减号.

  从5个里面减去2个,还剩3个,写作:5-2 =3

  (二)反馈

  1.出示图片:做一做1

  2.出示图片:做一做2

  3.出示图片:小刺猬拿苹果

  (三)小结

  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

  (一)出示图片:手指图

  (二)出示图片:小鸟摘果子

  (三)出示图片:老鼠做数学

  四、小结

  今天我们接触了减法,你知道什么时候运用减法进行计算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探究活动

  成双配对

  游戏目的

  1.巩固5以内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准备

  将所有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2.组长任意说一个5以内的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

  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复使用.如组长说“4”,第一次可以拿出“3+1”这个卡片;第二次组长再说“4”的时候,可以拿“2+2”“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3+1”这个卡片

  3.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摘果子》教学设计 篇17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摘果子入手,使学生产生要解决问题的浓厚趣及必要性,让学生在观看教师课件演示的同时,感受,发现,调动视觉,听觉,触觉谐调发展,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体会到减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不足之处:

  1、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自主探索的习惯及能力。在本节课中,我的提问过于琐碎,呈现一问一答的情形,虽然问题都是学生在回答,但实际上还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并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学生思考和探索的余地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建立。课堂上,应提出一些具有更大活动空间的问题,我的教学课件可以订正为:我演示摘果子的过程,边做边用手势提醒学生,树上原来有几个果子,摘下了几个,还剩下几个,问“你看到了什么?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再说一说。”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余地,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探索的空间,上述案例,究其原因,就是我害怕学生讨论不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加以牵引,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让其大胆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

  2、课堂上除了形式多样,应该组织一些小竞赛,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只有让他们动手,动口,他们的注意力才会集中。除了让他们读,更应该让他们写一写,因为学生光会说,不一定会写。个别男孩上课纪律散漫,有待于强化和约束。

《摘果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班阅读活动《摘果子》

《摘果子》教学课例

中班音乐活动《摘果子》

《摘果子》教学设计

最新《摘果子》中班教案设计意图 摘果子中班教案设计意图(22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 《摘果子》教学设计

《摘果子》教案

《摘果子》教学案例与反思

《摘果子》说课设计

《摘果子》教学设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摘果子》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