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摘果子》教案

《摘果子》教案

无风无月 点赞 分享
《摘果子》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摘果子》教案(精选17篇)

《摘果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材p26

  教学目标:

  1、通过摘果子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减法的含义,认识“-”,并学会“-”的读法和用法。

  2、借助“摘果子”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教师: 一篮水果 、5张苹果卡片。

  学生:每人5张小卡片(苹果、桔子、桃子)。

  设计思路:

  学生对减法已有一定的基础,在幼儿园里已经接触10以内的减法,但是对减法含义的理解还是有困难,对减法含义的理解是这节课的重点。

  以学生平时喜欢吃的水果进行导入,通过摘果子的情景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减法的模式,使学生理解减法含。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从简单的计算题中引导到生活当中来,说生活当中的例子,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为今后学习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苹果吗?师:好,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引出课题:《摘果子》。二:构建新知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5个苹果。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2、教师演示摘走了2个苹果。你看到了什么?3、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教师引导用:还有几个?还剩几个?现在有几个?等句子来提问。4、让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出图意。板书:原来有5个苹果,摘走了2个,还剩几个?3、图意转化成算式。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师:“—”叫什么?怎么读?师: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三、活动中巩固新知1、教师课前准备了一篮桔子,请学生来拿,要求一边拿一边用三句话来说一说。2、活动:摆一摆要求一边摆一边用三句话说一说并列式计算。(1)、师示范摆。(2)、合作摆。 (3)、自已摆。3、看图说一说。(1)、书上26页做一做第2题。(2)、书上27页练一练第2、3、4、题。4、看图做一做。书上26页做一做第一题。四、实际应用1、 师:小朋友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 师:像这样的减法算式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你能举例子说说吗? 五、质疑 六、师生评价。 学生会说:喜欢。 学生看图说话:有5个苹果。 学生说:老师摘走了2个苹果。 学生可能会问:老师摘走了几个?还剩几个? 练习说图意。 让学生试写算式。请一位学生板书。学生可能会说:减号 读作减 同桌互说算式的含义。 仔细观察同学的表演,根据同学说的三句话列式计算。 学生跟着摆。一个同学摆一个同学说并列式。自己边摆边说并列式。 先说说再列式。 要求独立完成,有困难的个别提问。 学生可能会说:我学会了减法。我认识了减号。我会列减法算式了。 学生举例子并列式。 学生提问题。 学生自评,互评。 以平时学生喜欢吃水果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减法的模式。分层布设分步引导,减缓坡度。三句话三个步骤,一句一句地引导,一句一句地落实。这里提出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提问题的习惯。 尝试写算式为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并引出减号。 理解算式各部份的含义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减法的模式。 从直观教具过度到具体实物,并用语言进行描述,使学 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趣味性。通过分层摆一摆,说一说加深巩固减法的含义,及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并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还末受过严格的课堂常规训练,因此本节课的一个行为重点是课堂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的习惯。又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减法的模式,真正理解减法的意义。

  1.培养听的习惯

  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听的能力尤为重要。因为“会学”的前提是学会“倾听”。学生听课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习其他环节和学习效果。首先,要培养学生听老师说。通过听老师说可以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课堂上教师可以变化声音的高低、速度以及口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用一些简短的话语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小耳朵听仔细了吗?”还要学会倾听同学说的话。如在这节课上我时常用这样的话问学生“谁能重复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话?”、“刚才这们同学说得对吗?”、“谁能帮他纠正一下”。用诸如一些问题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学会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2.培养说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每位教师改变已往传统的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说的氛围,让学生敢说、愿说、有时间说、有机会说,说的有序、说的有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地说。如“摘果子”这节课,说三句话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通过说三句话促进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减法的模式。如何使学生能完整地说出这三句话,这又是我本节课精心设计的一环。分三个步骤:第一步,贴出5个苹果,让学生说出第一条信息“有5个苹果”;第二步,请学生摘苹果,让学生说出第二条信息“摘走了2个苹果”;第三步,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说出第三句话“还剩几个苹果?”。最后请学生把三句话连起来说。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分层布设分步引导,使学生从会说一句话到二句话再到三句。本节课我把说落到了实处,尽量创设机会让学生说,还留给时间让学生互相说。使学生说的彻底,说的明白,从而真正理解减法的意义。

  3、培养操作的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思维离不开操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然而要让一年级的学生按要求摆,有目的操作却实是一大难题。如果课堂把握不好就会乱哄哄的,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所已课堂上操作步骤应有梯度,应循序渐进。如“摘果子”这一课我设计了如下的操作步骤:第一步,让学生跟着老师摆;第二步,按老师的要求摆;第三步,自己自由的摆。采用从扶到放,循序渐进的操作步骤,使学生都能真正操作起来,让学生从摆一摆、说一说当中构建减法的模式,真正理解减法的意义。

  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在学完“摘果子”这节课后,我请学生来说一说平常碰到的哪些问题是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的,并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能力重在培养,常规重在训练。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课堂定会变得有生机、有活力、有朝气,我们的孩子定会得到全面发展。

《摘果子》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性质,初步学习摘果子的动作和踵趾小跑步。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总结并归纳出与动作相一致的语言提示,并根据语言提示模仿学习舞步。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摘果子的乐趣。

  二、重、难点:

  初步学习摘果子的动作和踵趾小跑步。

  三、活动准备:

  《摘果子》的音乐、动作图谱、PPT(果园丰收视频)、一篮水果

  四、活动过程:

  (一)看果园丰收的视频,引起活动兴趣。

  1、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播放果园丰收视频。

  (1)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怎么样了啊?(播放PPT图片)

  (2)师:农民伯伯想请小朋友们去帮忙摘果子,你们愿意吗?怎么去?

  (二)学习、掌握踵趾小跑步的动作要领,能跟着音乐节奏合拍的表现踵趾小跑步的动作。

  1、教师示范踵趾小跑步,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1)教师示范,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2)出示图谱1,看图谱分析动作。介绍这叫"踵趾小跑步"

  (3)教师小结:原来是脚跟、脚尖、跑、跑、跑,跑着去的,一共跑三下。

  (4)师幼一起看图谱练习踵趾小跑步。

  2、师幼一起听音乐练习做"踵趾小跑步"。(前奏及第一段)

  (1)师幼听音乐练习做"踵趾小跑步"。

  (2)再请两名幼儿上前做一做"踵趾小跑步",再次播放音乐,师幼再来一边。

  (三)学习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

  1、学习拿篮子,找果树的动作。图谱2

  2、学习摘果子的动作。图谱3

  (1)提问:我们要去帮农民伯伯摘果子了,怎么摘?

  (2)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重点提示:眼睛看着手摘果子、放果子。

  (3)教师示范正确动作并总结。

  (4)师幼共同练习摘果子的动作。

  3、师幼听音乐练习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

  (四)学习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1、学习转一圈展示成果,擦汗的动作。图谱4

  2、学习跑去送果子的动作。图谱5

  (1)师:我们摘了这么多的果子,那我们把果子去送给农民伯伯吧。可以怎么去?最后可以怎么送?

  3、师幼听音乐练习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五)出示完整的图谱,一起说一说图谱内容。

  1、师幼共同完整的说一说做一做图谱内容。

  (六)幼儿学习表演摘果子。

  1、播放音乐:听音乐,完整做律动。(第一遍音乐完了后:这边的果子摘完了,那边还有很多果子,我们再到那边去摘一摘吧。第二次音乐教师可带领幼儿往相反方向去摘果子)

  五、结束活动

  1、教师出示农民伯伯为感谢小朋友们帮忙摘果子送的水果。

  2、回教室品尝水果。

《摘果子》教案 篇3

  一、背景与导读:

  “摘果子” 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中第26-27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的意义和算法后,第一次接触5以内的减法,重在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计算方法,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减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课。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积累和经历了大量的减法事实,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减法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体会减法的含义。同时,应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学生体会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初步建立减法的模型;

  (2)寻找和总结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口算被减数是5以内的减法。

  2.过程性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意;

  (2)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意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减法的含义,初步建立减法的模型。

  二、教学片段与反思:

  片段一 课前谈话,复习旧知。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对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今天,老师将带领你们到果园陪笑笑一起去摘果子,你们高兴吗?好,要想到果园,必须闯过下面两关才能进入,你们有信心吗?

  第一关:我摆你说:教师摆教具,点生说出所表示的加法算式。

  第二关:我能行。直接说结果:3+2= 1+3= 2+2= 1+4= 1+1= 2+3=

  [ 教学反思: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有探求知识的欲望,设计闯关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复习巩固前面的5以内数的加法知识,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片段二 探究新知:

  1、引入分果子情景并解决问题:

  师:我们顺利闯过了关,可以陪笑笑到果园摘果子了,请小朋友们把书轻轻地翻到第26页。

  师:看看最上面的图,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上有多少个苹果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树上有5个苹果,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师板书:树上有5个苹果)

  师:再请看第二副图,你能用完整的话说说图上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吗?

  生:笑笑摘走了2个苹果,树上还有3个苹果。(师板书:摘走2个,还有3个。)

  师:还有谁能完整的把情景图表示的意思说出来?

  生:……

  师:你们能用学具把刚才笑笑摘果子的过程摆出来吗?

  生在下面活动,教师巡视。

  师:有哪个同学愿意用老师的教具来摆摆?(点学生摆,师生观察,并评判。)

  师:你们能不能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刚才的过程?

  生:可以

  师:好,那请小朋友们赶快行动用你们喜欢的图形来表示。

  师:有哪个同学到前面来画。(点生板演后,师生一起观察评判)

  师:我们通过看图,自己摆学具,还有画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笑笑摘果子的过程,都知道了树上有5个苹果,摘走了2个,还有3个。有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呢?

  生1:5—2=3 生2:5—2=3 ……

  师:刚才很多同学都提到了用5—2=3这个算式来表示,算式中的5,2,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2表示摘下来的2个苹果。3表示树上还剩3个苹果。

《摘果子》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2、两人三足一致行走,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能做到两人三足一致行走。

  2、难点:能与同伴动作协调,又快又稳地一致行走。

  三、活动准备

  1、绳子若干条

  2、障碍物、铃鼓

  四、活动过程

  1、暖身活动

  教师扮演孙悟空,幼儿扮演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幼儿听口令做动作(学猴子摘桃子,小猴走路)充分活动身体,在此基础上将幼儿分成4路纵队,随教师发出的口令“一二,一二”集体走,各队的口令和步伐整齐一致。

  (1)扮演“孙悟空”与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

  (2)听口令做动作。

  (3)队形操练。

  反思:此环节,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把猴子扮演地很形象,但是听着教师的口令行走,这里有点乱。刚开始对于孩子来说有点难。

  2、练习本领:两人三足走

  师:猴子妈妈有一个好伙伴,他也想一起去摘果子,但是我们的脚被一条神奇的绳子绑住了,应该怎么走呢?

  (1)幼儿讨论两人三足走的好办法。

  (2)请能协调一致走的'幼儿示范或者说一说。

  (3)教师按幼儿说出的方法试一试。

  (4)教师总结出两人三足走的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脚贴地,同时迈出同一支脚,富有节奏地喊号子(左右,左右、一二,一二)

  (5)幼儿两两组合,合作练习。

  反思:在这个环节当中,孩子们积极参与性强,但是在孩子自由结伴练习的时候,有些孩子就不听老师的口令随便走,于是而且走出了我规定的练习场地,整个环节就显得很散,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我就个别指导。

  3、比赛:两人三足走绕过障碍物,摘果子。

  师:我们去摘果子的路上要经过一片树林(障碍物)先看看妈妈是怎么经过的,等会一起比比看,哪一组的猴子动作比较快。

  (1)幼儿两人三足协调一致行走。

  (2)表扬动作快,合作好的小朋友,鼓励其它小朋友。

  反思:在第二环节当中,我给予孩子自由练习的足够时间,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两人三足走,让孩子进行分组比赛,我们班的孩子好胜心很很强,所以每组的成员都为自己加油,整个环节显得很活跃,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4、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大家也累了,一起来放松一下吧!

  反思: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两人三足走,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重点是能做到两人三足一致行走,在整个活动中,虽然有些孩子在结伴练习时候,由于身体的不平衡导致摔倒,或者是难以行走,但是他们参加的积极性很高,不认输,一直都是按着老师的口令一致行走,到最后学会了两人三足一致行走的方法。

  在第二环节中,有些孩子不听老师的口令或要求行走,离开了老师的视线,我们很多时候是大声地喊孩子赶紧回来,这样孩子也不一定听,老师也很费劲,所以在孩子自由练习之前,老师要讲清楚要求和游戏规则,这样整个环节不会很拖时间,不会很乱。下次遇到类似的活动,可以这么做。

《摘果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原地纵跳触物,脚蹬地有力。

  2、喜欢户外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3、体验模仿的乐趣。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1、在户外游戏场地上适宜的高度悬吊一些安全的、轻型的、不同颜色的小果子。

  2、在悬吊安全、轻型小物件对应的地上画一条线。

  3、在户外游戏场地上悬吊一些高低不同的水果。

  活动过程:

  1、一起来锻炼。

  (1)教师带领幼儿做身体各部位的准备动作。

  (2)估计幼儿自己创编出准备动作并带领全班幼儿做。

  2、跳起来,够一够。

  (1)教师将幼儿带到悬吊同一高度的物品下方并站在线上,鼓励幼儿想办法够着头上方的物品。

  (2)鼓励幼儿说一说怎样才能够到上面的物品,还可以请纵跳好的幼儿为大家做示范。

  (3)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纵跳触物的动作要领:

  ①双脚跳起时双臂应有意识地摆动,与蹬腿动作配合。

  ②极大上方物品时身体伸展。

  ③落地时屈膝缓冲。

  (4)幼儿互相评价动作,并对不正确的动作予以调整。

  3、游戏:摘果子

  (1)教师把幼儿带到果园,果园上方悬吊一些高低不同的水果(最高的是红色,其次是黄色,最低是蓝色),幼儿分成两组比赛,请有儿童站在下面适当的位置,纵跳采摘水果。采下的果子要放在自己组的筐中,教师要了解和指导幼儿纵跳的高度。

  (2)统计各组幼儿采摘的红色、黄色和蓝色的果子有多少。

  (3)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4、整理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整理活动。

  活动建议:

  1、在户外游戏区上空悬吊物品时,请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尝试后再确定高度。

  2、尽量选择在柔软地面上纵跳。

  3、统计果子时,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将不同颜色的果子进行积分,如红色3分、黄色2分、蓝色1分,比一比哪组分数多。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了直接进入主题的方式,幼儿对内容感兴趣,能够完全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其中大部分孩子思维活跃。本次活动做到了有效性,师幼互动非常好。

《摘果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练习原地纵跳触物,增强幼儿的纵跳能力。

  2、培养幼儿的荣誉感和竞赛意识。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布置好场地

  2、小篮子两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模仿操“小小解放军”。操节自编,编排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2、基本部分。

  (1)师讲解,示范原地纵跳触物的动作。

  (2)幼儿自由练习,教师个别指导幼儿跃起后手臂向上伸的动作。

  (3)交代游戏名称后,讲解示范两队解放军比赛摘果子游戏的玩法。

  (4)幼儿分两组游戏,提醒幼儿注意规则。

  3、结束部分。

  玩民间游戏“木头人”。

  教学反思:

  幼儿以前学过摘果子的律动活动,刚开始的部分幼儿的兴趣的积极性很高。游戏玩下来,看得出幼儿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摘果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手、脚律动的动作要领,能跟音乐较合拍地做摘果子及脚步的动作。

  2、感受并表现劳动的愉快心情。活动准备:

  《摘果子》的音乐、图片。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展示丰收的图片)我们也一起去果园看一看,好不好?”

  二、过程

  1、师:“农民伯伯的果园好大呀!小朋友看,有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展示小朋友摘果子图片)那我们也去帮农民伯伯摘果子,好不好?”

  2、准备活动

  师:“我们劳动之前要活动活动自己的身体,这样在劳动中不容易受伤,那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坐坐热身运动吧!”

  3、学习手的律动

  师:“小朋友,你们会摘果子吗?手腕怎么做才能把果子摘下来?” 师:“摘果子需要什么工具放果子?怎么拿?”

  师:“篮子好沉啊,我们把篮子放在地方,我们可以用双手摘果子。”

  师:“一个人自己摘果子好像太慢了,我们两个或三个小朋友搭伙一起摘。”

  和音乐分组进行练习手的律动

  4、学习脚的律动

  师:“果园这边的果子已经都摘完了,我们一起那边看一看好不好,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舞步到那边呢?小朋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师:“脚跟、脚尖、跑跑跑。” 幼儿跟随老师边念口诀边做动作。和音乐进行练习脚的律动

  5、动作串起来,完成整个律动

  老师哼唱,带着幼儿把手的律动和脚的律动配合起来,多练习几遍

  6、和音乐,多次练习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摘果子了吗?快看,那边有好多的大苹果,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听着欢快的音乐到那边摘果子,好不好? 跟着音乐,带幼儿多次练习,可单

  一、双手也可分小组

  三、活动结束

  师:“摘了那么久,我都出汗了,小朋友你们出汗了吗?快坐下来擦擦汗吧。劳动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农民伯伯看到你们摘了那么多的果子夸奖你们个个都是爱劳动的乖宝宝。为了感谢小朋友帮他摘果子奖励你们分享今天的劳动果实,你们开心吗?”

  给幼儿分苹果。

《摘果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5、6、7这3个数。

  3、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幼儿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幼: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吧!(出示图一)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柿子树上有几只柿子?

  幼:梨树上有5只梨;苹果树上有6只苹果;柿子树上有7只柿子。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见图二)

  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一盆是梨。

  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苹果。

  第三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柿子。

  第一盆有几只梨?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见图三)

  第二盆有几只苹果?第二盆有6只苹果。(见图四)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见图四)第三盆有几只柿子?

  第三盆有7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见图五)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呢?

  幼:这三盆水果应该5只梨排在第一;6只苹果排在第二;7只柿子排在第三。(见图六)

  三、分水果

  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幼儿教育www。mamanv。com)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见图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师: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八)

  师:为什么把梨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样多,都是5只。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小猴高兴得跳了起来。(见图九)

  2、看!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见图十)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幼:有6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苹果分给小猫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十一)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

  幼:因为苹果正好和小猫一样多,都是6。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猫和小猴高兴得跳起了舞。(见图十二)

  3、瞧!小猴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见图十三)有几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柿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十四)

  师:为什么把柿子分给小狗?

  幼:因为柿子正好和小狗一样多,都是7。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也高兴得跳起了舞。(见图十五)

  四、分组练习:

  1、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习题,考考小朋友。

  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小猴还说如果哪个小朋友全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五、作业评价。

  六、活动结束。

  师:小猴的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树,果树上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

  幼:好。

  师幼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摘水果状跳出教室。(放音乐)

  活动评价:

  《摘果子》这一活动运用了我们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这一课件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

  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多媒体系统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解决难点的有效途径且每一部分结构紧凑,使幼儿在动眼、动手、动脑与动口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发挥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摘果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故事,了解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

  2、能用肢体语言表现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

  3、知道小动物摘果子的过程中果子数量由多到少的变化。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故事,了解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

  2,知道小动物摘果子的过程中果子数量由多到少的变化。

  难点 :

  1、能用肢体语言表现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

  活动准备

  背景图小动物图片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师:刚才我们摘了果子,现在有一只小老鼠也来摘果子了。(出示小老鼠图片)

  (出示果子图)

  1、树上一共有多少果子?(幼儿点数说出总数6个)。

  师:小老鼠看到这些红红的的果子非常想吃。可树那么高,小老鼠能摘到果子吗?

  幼:……它怎样才能摘到果子呢?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想什么办法摘果子?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小老鼠在摘果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出示小鸟图)

  2、图3:请幼儿观察,谁来了,(小鸟)小鸟是怎样摘果子的,(请幼儿模仿小鸟摘果子的动作)小鸟摘了几个果子?树上还剩下几个果子呢?(幼儿点数)小老鼠能用小鸟的办法摘果子吗?为什么?

  3、图4:又来了一只长鼻子的动物,它长鼻子一伸就卷走了一颗果子。猜猜这个长鼻子的动物是谁啊?(出示大象图)大象是怎样摘果子的? (请幼儿模仿大象摘果子的动作)强调大象是用长鼻子卷果子。

  4、老师模仿猴子的动作,请幼儿猜猜是谁来了?想想小猴子会用什么办法摘果子呢?(幼儿自由发言),对了小猴子会爬树,它爬上树摘下了一颗果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猴子摘果子吧!

  5、(出示鳄鱼图片)你们看又有谁来了?它能摘到果子吗?它用什么来摘果子呢?它的长尾巴扫下了几颗果子?

  6、刚才哪些动物摘走了果子?他们分别用的什么办法摘果子?摘了几颗果子?(请幼儿回答)

  师:哎呀,你们看树上还有几颗果子了呀?(与幼儿一起数数)

  幼:还有两颗果子了,

  师:怎么办呢?树上只剩下两颗果子了,小老鼠还没摘到,你们想想现在小老鼠现在会是怎样的心情?

  幼:着急,

  师:那你们猜猜小老鼠最后摘到果子没有呢?

  幼:摘到了,没有……

  3、完整听一遍故事.

  师:有的小朋友说摘到了,有的小朋友说没有,那小老鼠到底摘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老鼠摘果子》

  (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小老鼠最后摘到果子没有啊?

  幼:……(摘到了)

  师:它是怎么摘到的呢?

  幼:……(海豹帮助它)

  师:哦,是海豹帮助了小老鼠,海豹是怎样帮助小老鼠的?它把小老鼠放在它的鼻子尖上顶上去的。(一起模仿海豹顶的动作。)

  师:那小朋友,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动物摘果子的方式呢?我们请小朋友来学一学

  (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4、模仿各种动物的本领。

  师:还有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来模仿,那好,我们就一起来吧!

  (播放音乐同幼儿一起模仿)

  背景图小动物图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了直接进入主题的方式,幼儿对内容感兴趣,能够完全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其中大部分孩子思维活跃,为小动物找出了很多摘果子的方法。最后的模仿小动物时,孩子们更是兴趣浓厚,把浅显易懂的故事内容用运作表示出来,更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本次活动做到了有效性,师幼互动非常好。如果再让我上这次活动,我会更放手地让孩子们去理解看图,读故事,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摘果子》教案 篇10

  教学思想:

  《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这次摘果子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蹦、爬、钻、跳的动作。培养了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孩子们的兴趣很浓。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练习原地纵跳触物,发展幼儿的向上跳跃能力。

  2、训练幼儿双脚跳跃、爬、钻的能力以及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活动准备:

  1、蓝色小河(布)、垫子、拱形门、水果等,布置好场地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幼儿随音乐"大家来做广播操"走入游戏场地。

  2、做"啦啦操"热身。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交代游戏名称:《摘果子》。

  师:小朋友,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你们想不想去摘呀?可是想去果园,可不容易,需要小朋友蹦过一条小河,爬过一片草地,钻过一个山洞,才能到达果园。要想摘果子,还得要小朋友双脚跳跃。一次呀只能摘到一个果子。这么艰难,小朋友有勇气摘吗?好我们小朋友都信心十足的,那老师就教你们摘果子的发法吧。

  2、学习双脚跳跃动作:双脚并拢,双腿弯曲,双手上举,往上跳跃。(反复练习几次)

  3、游戏"摘果子"

  ①教师讲解要领:我们必须双脚蹦过小河,爬过草地,钻过山洞,,然后再双脚跳跃摘到果子。(边讲边示范)

  教师讲解规则:每位小朋友每次只能摘一个果子,过小河时不能迈过,要注意安全。摘到后放到箱中。

  ②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③比赛游戏"摘果子"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不怕困难都摘到了果子,都特别的开心,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2)幼儿随音乐"喜羊羊与灰太狼"做放松运动。

《摘果子》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辞地点数3以内的数量。

  2、能按颜色及数量分类。

  3、对数学活动有兴趣。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果树若干,布置在教室周围的墙上,上面挂有苹果、梨、桔子。

  2、红、黄、橙三色果筐若干、1~3圆点卡、幼儿胸前挂一只圆盘。

  活动过程:

  一、看圆卡做动作,感知3以内的数量。

  1、师生一起进入果园。

  2、出示圆点卡,听教师指令做动作。

  如学小兔跳一下;拍两下手;蹲三下,感知3以内的数量。

  二、游戏“摘果子”,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

  1、请宝宝每人摘一只梨,边摘边数,并贴在胸口的圆盘上。

  2、请宝宝每人摘两只苹果,边摘边数,并贴在胸口的圆盘上。

  3、请宝宝每人摘三只桔子,边摘边数,并贴在胸口的圆盘上。

  三、按种类点数水果数量,按颜色进行归类,巩固3以内的数量概念。

  1、宝宝们今天摘了哪些水果?数一数,你摘了几只梨?几只苹果?几只桔子?

  2、请把水果送入相应颜色的果筐里,边放边数,告诉其它宝宝说:“我放了几只梨,几只苹果、几只桔子。”

  四、运水果,结束活动。

  宝宝们,把摘下的水果送到水果店去吧。

《摘果子》教案 篇12

  一、背景与导读:

  “摘果子” 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中第26-27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的意义和算法后,第一次接触5以内的减法,重在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计算方法,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减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课。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积累和经历了大量的减法事实,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减法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体会减法的含义。同时,应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学生体会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初步建立减法的模型;

  (2)寻找和总结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口算被减数是5以内的减法。

  2.过程性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意;

  (2)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意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减法的含义,初步建立减法的模型。

  二、教学片段与反思:

  片段一 课前谈话,复习旧知。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对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今天,老师将带领你们到果园陪笑笑一起去摘果子,你们高兴吗?好,要想到果园,必须闯过下面两关才能进入,你们有信心吗?

  第一关:我摆你说:教师摆教具,点生说出所表示的加法算式。

  第二关:我能行。直接说结果:3+2= 1+3= 2+2= 1+4= 1+1= 2+3=

  [ 教学反思: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有探求知识的欲望,设计闯关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复习巩固前面的5以内数的加法知识,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片段二 探究新知:

  1、引入分果子情景并解决问题:

  师:我们顺利闯过了关,可以陪笑笑到果园摘果子了,请小朋友们把书轻轻地翻到第26页。

  师:看看最上面的图,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上有多少个苹果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树上有5个苹果,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师板书:树上有5个苹果)

  师:再请看第二副图,你能用完整的话说说图上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吗?

  生:笑笑摘走了2个苹果,树上还有3个苹果。(师板书:摘走2个,还有3个。)

  师:还有谁能完整的把情景图表示的意思说出来?

  生:……

  师:你们能用学具把刚才笑笑摘果子的过程摆出来吗?

  生在下面活动,教师巡视。

  师:有哪个同学愿意用老师的教具来摆摆?(点学生摆,师生观察,并评判。)

  师:你们能不能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刚才的过程?

  生:可以

  师:好,那请小朋友们赶快行动用你们喜欢的图形来表示。

  师:有哪个同学到前面来画。(点生板演后,师生一起观察评判)

  师:我们通过看图,自己摆学具,还有画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笑笑摘果子的过程,都知道了树上有5个苹果,摘走了2个,还有3个。有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呢?

  生1:5—2=3 生2:5—2=3 ……

  师:刚才很多同学都提到了用5—2=3这个算式来表示,算式中的5,2,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2表示摘下来的2个苹果。3表示树上还剩3个苹果。

  师:谁能指着图再给大家说一说?

  生: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2表示摘下来的2个苹果。3表示树上还剩3个苹果。

  [设计意图:明确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师:我们如果把算式中的3当作一个问题来问别人,应该怎么问呢?

  生1:还有几个? 生2:还剩几个苹果?……

  师:如果我们把前面的树上有5个苹果,摘走2个这两个条件加上的话,就是一个数学问题了,有谁能完整的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1:树上有5个苹果,摘走了2个,还有几个?

  生2:树上有5个苹果,摘走了2个,还剩几个苹果?

  ……

  师: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你们所提的这个数学问题的呢?

  生:减法。

  师: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的就是——减法。(板书:减法)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减号。(板书:减号)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一个减号——短短的一横。一起读5—2=3( 板书:5减2等于3)

  师:假如你是笑笑,你准备摘几个果子?应该怎样列算式?

  生1:我准备摘3个,还剩2个,用5—3=2来计算。

  师:他所列的算式中的5、3、2表示什么意思?

  生: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3表示摘下来的3个苹果。2表示树上还剩2个苹果。

  生2:我准备摘1个,还剩4个,用5—1=4来计算。

  师:他所列的算式中的5、1、4表示什么意思?

  生: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1表示摘下来的1个苹果,4表示树上还剩4个苹果。

  生3:我准备摘4个,还剩1个,用5—4=1来计算。

  师:他所列的算式中的5、4、1表示什么意思?

  生: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4表示摘下来的4个苹果,1表示树上还剩1个苹果。

  师:有摘5个苹果的吗?那该怎么列式呢?

  生:5-5=0

  师:有摘走6个、7个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不能摘走6个、7个?

  生:总共只有5个,不够摘。

  [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的关键不是教师如何有效地“支配”教学,而是怎样使师生双方共同为教学本身所吸引,真正使教学成为有魅力的教学、好的教学。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应是走向数学活动的过程,这样师生双方忘却了外在的期望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为教学情境所吸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激发对数学的兴趣,真正实现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这里的“摘苹果”的活动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教师通过一步一步的有目的的引导,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主动与他人交流的习惯,还有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都比较到位。]

  片断3 自主探究,进一步体验减法: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活动,请同学们来看连环画。(第26页第2题的图)谁能给大家讲一讲怎样看连环画?

  生1:有一个点儿的是第一幅图,有两个点儿的是第二幅图。

  生2:看的时候要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看。

  师:根据这幅图的意思谁能给大家提出数学问题?

  生1:原来有3本书,叔叔拿走2本书,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本书?3-2=1,还剩1本书。

  师:谁能再说一说?(师板书)

  师:算式中的3,2,1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3表示桌子上原来有3本书,2表示叔叔拿走了2本,1表示还剩的1本书。

  师:请同学们看小刺猬扎苹果的一幅连环画。请你用圆点或小棒代替图中的苹果一边摆一边自己讲讲图意。(学生自主活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将实物转化成符号,再转化成算式的抽象思维能力。]

  生1:(用圆点板演摆图)原来有4个苹果,小刺猬偷走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4-1=3,还剩3个苹果。

  生2:(用小棒板演摆图)原来有4个苹果,小刺猬扎走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4-1=3,还剩3个苹果。

  师:谁能说一说算式中的4,1,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4表示原来有4个苹果。1表示小刺猬扎走的1个苹果。3表示还剩下3个苹果。

  3、建立知识模型:

  师:请同学们看看,在刚才的3幅图中我们解决的都是什么问题?

  生:还剩下几个的问题。

  师:我们都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生:减法。

  师:这些问题都用减法解决,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拿走,不是添上,所以用减法。

  (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带领学生用手势表示:都是从原来的数量里,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所以用减法。)

  师:谁能用手势再给大家说一说?

  生:都是从原来的数量里,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所以用减法。

  [ 教学反思:通过引导学生再次看图、提问、自己解决问题,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加深对前面的强化理解。通过将实物转化成符号,再转化成算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由于有上面三个活动的学习铺垫,再来进行提炼,建构减法的知识模型,使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水到渠成。学生学得轻松,容易理解。]

  片段四 巩固应用:

  师: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板书:5-4),你能举个例子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吗?

  生1:树上有5个苹果,摘走4个,还剩1个。5-4=1。

  生2:今天买了2个苹果,吃了4个苹果,还剩1个苹果。

  生3:本来只有2个苹果,怎么吃4个,还剩1个。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用我们目前学习的知识,2还减不了4,也就是说本来只有2个苹果没有办法吃掉4个。

  生4:本来有5块砖,小偷偷走4块砖,还剩1块砖。5-4=1。

  师:生活中最好没有这样的现象,如果我们帮助别人搬砖,助人为乐那多好呀!

  生5:我家原来种了5盆花,死了4盆,还剩1盆。5-4=1。

  [ 教学反思: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减法实例引入教学,学生会感到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使他们感受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可以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悟数学。]

  师:请大家看看,老师这幅图能用5-4=1这个算式表示吗?

  生:能。

  师:5,4,1在这幅图中表示什么?

  生:5表示原来有5个圆点,4表示划掉4个圆点,1表示还剩1个圆点。

  [设计意图:看算式讲图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减法的意义。]

《摘果子》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5、6、7这3个数。

  3、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活动准备:

  数字卡5-7,图片苹果、梨、桔子树,苹果、梨、桔子各一盆,五只小兔图,六只小猫图,七只小狗图,幼儿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幼儿: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吧!(出示图一)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桔子树上有几只桔子?幼:苹果树上有5只梨;梨树上有6只苹果;桔子树上有7只桔子。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见图二)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苹果。第二盆是梨。第三盆是桔子。

  师:第一盆有几只苹果?五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5)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第二盆有几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6)

  幼:第二盆有6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师:第三盆有几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7)

  幼:第三盆有7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呢?

  幼:这三盆水果应该5只苹果排在第一、6只梨排在第二、7只桔子排在第三。

  (三)分水果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图三)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师: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苹果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苹果和小兔一样多,都是5。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小猴高兴得跳了起来。

  2、看!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见图四)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幼:有6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给小猫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

  幼:因为梨和小猫一样多,都是6。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猫和小猴高兴得跳起了舞。

  3、瞧!小猴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图五)有几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桔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桔子分给小狗幼:因为橘子和小狗一样多,都是7。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也高兴得跳起了舞。

  (四)分组练习:

  1、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习题,考考小朋友。第一题: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第二题: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第三题: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小猴还说如果哪个小朋友全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儿操作,教师及家长巡回指导。

  (五)作业评价

  (六)活动结束:

  师:小猴的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树,果树上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

《摘果子》教案 篇14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摘果子入手,使学生产生要解决问题的浓厚趣及必要性,让学生在观看教师课件演示的同时,感受,发现,调动视觉,听觉,触觉谐调发展,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体会到减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不足之处:

  1、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自主探索的习惯及能力。在本节课中,我的提问过于琐碎,呈现一问一答的情形,虽然问题都是学生在回答,但实际上还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并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学生思考和探索的余地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建立。课堂上,应提出一些具有更大活动空间的问题,我的教学课件可以订正为:我演示摘果子的过程,边做边用手势提醒学生,树上原来有几个果子,摘下了几个,还剩下几个,问“你看到了什么?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再说一说。”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余地,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探索的空间,上述案例,究其原因,就是我害怕学生讨论不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加以牵引,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让其大胆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

  2、课堂上除了形式多样,应该组织一些小竞赛,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只有让他们动手,动口,他们的注意力才会集中。除了让他们读,更应该让他们写一写,因为学生光会说,不一定会写。个别男孩上课纪律散漫,有待于强化和约束。

《摘果子》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绘本,感受和理解小刺猬摘果子时遇到的困难,并想出摘果子的办法。

  2、学习有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感知“1”和“许多”。

  3、学着仔细观察图片,愿意说说小刺猬和小猴的对话,体验同伴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点:

  感受和理解小刺猬摘果子时遇到的困难,并想出摘果子的办法。

  活动难点:

  愿意学说小刺猬和小猴的对话,体验全体同伴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摘果子课件、小猴头饰、录有小刺猬声音磁带、录音机、果子若干,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大苹果小苹果》

  二、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故事内容

  1.演示图一

  (1)这是一棵怎么样的树?(高大)

  (2)树上有什么?这些果子长什么样子?(大大的红红的果子)

  (3)有多少果子?(许多)

  2、演示图二:看看,谁出来了?(课件出现小刺猬图片)

  (1)小刺猬看到大大的红红的苹果想干什么?从哪里看的出来它想吃果子?(学刺猬舔舌头)

  3.演示图三

  (1)引导幼儿观察小刺猬在干什么?

  (2)它是怎么摘果子的?(模仿小刺猬踮脚动作)

  (3)它摘到果子了吗?小刺猬为什么摘不到果子,(引导幼儿说出苹果树很高,小刺猬很矮。)(小刺猬使劲踮起脚尖、满头大汗,就是够不着,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小刺猬想个办法吧?(幼儿讨论)小刺猬到底想出了什么办法呢?让我们一起从书上找找吧!

  三、幼儿亲主阅读第三至最后

  1、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看到的图片信息,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小刺猬想请好朋友猴子帮忙,他会怎么跟小猴子说呢?(放录音,引导幼儿学习对话)

  3、播放第五幅,小猴是怎样帮助小刺猬摘果子的?(倒挂着,一个一个摘下来,抛给小刺猬)老师先扮演小猴子,一边摘一边说“摘个果子,扔给你”,提示幼儿模仿小刺猬接果子。

  4、这么多的果子,小猴子一个人摘不完,小刺猬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小刺猬想请你们来帮忙会怎么说?(引导幼儿说:“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摘果子吗?)幼儿示范摘果子和抛果子的动作。

  5、播放第六幅果子摘完了,小刺猬和小猴两位好朋友在干嘛了,瞧!它们笑咪咪的,吃得多开心呀!小刺猬也要谢谢大家帮他摘果子,给小朋友送来了果子。看,盆子里有多少果子?

  四、幼儿品尝果子,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了直接进入主题的方式,幼儿对内容感兴趣,能够完全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其中大部分孩子思维活跃,为小动物找出了很多摘果子的方法。最后的模仿小动物时,孩子们更是兴趣浓厚,把浅显易懂的故事内容用运作表示出来,更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本次活动做到了有效性,师幼互动非常好。如果再让我上这次活动,我会更放手地让孩子们去理解看图,读故事,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摘果子》教案 篇16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零碎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践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才能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温习巩固5、6、7这3个数。

  难点:引导幼儿逐渐可以不受物体的大小和陈列方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别7以内的数量。

  活动目的: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巩固5、6、7这3个数及其实际意义。

  3、引导幼儿逐渐建立数的观念。

  4、引导幼儿懂得分享与助人的快乐。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预备:

  PPT课件、操作图片(打印)、幼儿操作学具(打印)、笔。

  活动进程:

  中班数学上学期教案及反思《摘果子》含PPT课件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出示PPT2)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桃子)第二盆是什么水果?(苹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梨)

  师:第一盆有几个桃子?(5个)五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5)

  师:第二盆有几个苹果?(6个)六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6)

  师:第三盆有几只梨?(7个)七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7)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样排呢?(幼儿操作图片)(幼儿操作5、6、7的排序很熟练)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让幼儿能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依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幼儿操作图片而不是利用课件操作,更有利于巩固幼儿点数和排序的能力,让幼儿体会数物匹配)

  (三)分水果

  1、小猴是一个非常喜欢交朋友和分享的人,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们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渗透德育)

  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

  师:看看小兔家有几只小兔?

  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谁愿意帮小猴分一分。(PPT出示5只小兔)

  (请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水果与小兔匹配,动手操作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非常直观的方法。)

  师:为什么把桃子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桃子和小兔一样多,把桃子分给小兔正好一人一个。

  2、看!小猴又来到谁家?(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PPT出示6只小猫)

  (请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水果与小猫匹配,让幼儿逐步感知数物匹配。并讲一讲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已经有分桃子时的经验,所以表述起来很完整。)

  师:你分的很好,小猫和小猴都要谢谢你呢!(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幼儿很有成就感,也有利于调动其他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瞧!小猴又来到谁家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有几只小狗?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同以上操作)

  师:为什么把梨分给小狗?

  幼:因为把梨分给小狗正好一人一个不多也不少,它们一样多。

  师:你真棒!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应数量的物体逐个对应起来。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使相同数量的物体对应起来并用语言表述出来,不仅让幼儿体会到动手操作的乐趣而且提高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思绪同时也增强了成就感。)

  (四)分组练习:

  1、小猴非常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觉得我们小朋友太聪明了,所以他还又很多难题想要请教你们呢,你们愿意帮小猴吗?(幼:愿意)看来我们的孩子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听到老师的表扬,孩子的兴趣大增,都要急着做题)。

  第一组:我是小裁判。

  依照横线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点上画斜线)。

  第二组:按顺序填空格。

  依照横线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方框中画上相应数量的圆点。

  第三组:给动物连线。

  按圆圈中给的数字和对应数量的动物逐个连接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这一部分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题,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通过直接动手点数解答可以使幼儿加深对7以内数的认识。)

  (五)作业评价

  (教师及时对幼儿的作业情况给予评价和鼓励,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点,极大得调动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解答的兴趣。)

  (六)活动完毕:

  师:这是小猴送给大家的礼物,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孩子们拿到大头贴显得很自豪,很有成就感。)

  现在难题都解决了,就让我们和客人小猴到外面一起跳舞一起游戏吧!师幼一起排队退出教室。

  活动反思:

  《摘果子》这一活动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在活动中运用了我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操作贴画辅助教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在展开过程中,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本节活动也可结合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知识点,让幼儿运用智慧盒进行动手操作,也能取得更佳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采用的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如在小猴给朋友们送水果环节,教师利用谈话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达到数物匹配。)、观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如教师让幼儿给水果排队环节,通过幼儿亲手操作感知5、6、7这三个数的实际意义,了解他们的多少关系和排列顺序,为后面的分水果做准备。)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轻松自如,饶有兴趣的学习,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经过这一活动的展开,我发现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难点的有效途径,再加之动手操作的配合使个活动节奏紧凑但不单一死板,使幼儿在动眼、入手、动脑与动口的进程中掌握知识,稳固记忆,发扬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

《摘果子》教案 篇17

  活动目标:

  1.能随乐曲的节拍做手腕转动的动作。

  2.能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摘果子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摘果子》视频:(1)果农采摘果子;(2)果实丰收。

  2.《摘果子》音乐CD。

  活动过程:

  1.播放果农采摘果实的视频,激发幼儿“摘果子”的兴趣。

  请幼儿观看视频,说说果园里的人们在干什么,感受果农摘果子时的喜悦心情。

  2.观察、交流、尝试,引导幼儿模仿、学习摘果子动作。

  (1)讨论:摘果子时手的动作是怎样的?摘下来的果子要放到哪里?

  小结:摘果子时,手臂要伸出去,手腕从外向里、用力地转动一下。果子就摘下来了。摘下来的果子要放到筐里。

  (2)鼓励幼儿伸出手臂,转动手腕,学习摘果子、放果子的动作。

  (3)播放《摘果子》乐曲,带领幼儿随音乐节奏做摘果子、放果子动作。

  (4)讨论:怎样摘到不同位置的果子?引导幼儿变换方位,随乐曲节奏在身体上面、下面、左边、右边左摘果子动作。

  3.创编动作,丰富表现。

  (1)引导幼儿讨论:摘果子时,除了摘果子的动作外,还会做些什么动作?是怎么做的?请个别幼儿展示创编的“擦汗、抱筐、高兴”等动作,教师加以提炼,全体幼儿模仿学习。

  (2)播放乐曲,鼓励幼儿随乐曲节奏表演创编的动作。

  4.教师组合幼儿创编的动作,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进行表演。

  5.播放果实丰收视频,请幼儿欣赏果实累累的画面,感受丰收的喜悦。

《摘果子》教案相关文章:

《摘果子》教学课例

《摘果子》教学设计

小班阅读活动《摘果子》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摘果子》【7篇】

《摘果子》教学设计

中班音乐活动《摘果子》

小班绘本阅读《摘果子》

《摘果子》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摘果子》教学设计

《摘果子》教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摘果子》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