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摇篮》教学设计

《摇篮》教学设计

一梦入混沌 点赞 分享
《摇篮》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摇篮》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摇篮》教学设计 篇1

  幼儿园大班语言: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掌握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生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

  2、背景图:大树、狗窝、鸡妈妈:单个动物图样:小鸡、小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幼儿听欢快的音乐,拍手进入活动室,然后音乐转成摇篮曲,教师提问:“听着现在的音乐,大家感觉怎样?”(想睡觉)课件中出示小宝宝,引导幼儿讨论,小宝宝也想睡觉了,谁来哄她,怎样哄?谁是宝宝的摇篮?

  2、幼儿集体想办法,并请个别幼儿上前演示怎样哄宝宝睡觉。

  教师一边示范一边朗诵:“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3、“还有一些宝宝也想睡觉了,它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启发幼儿想象这些宝宝的家在哪里?谁是它们的摇篮?谁会哄宝宝睡觉?

  4、“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星宝宝、鱼宝宝和花宝宝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它们在家里舒舒服服的睡着了。看着宝宝们幸福的样子,我编了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名字就叫摇篮,请大家欣赏一下,仔细听听诗歌里说了什么?”(课件演示)。

  二、出示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课件,欣赏第一遍诗歌(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提问“孩子们,仔细看一看,听一听,诗歌中有哪些摇篮?摇得都是谁?”

  引导幼儿用诗歌中语言来回答(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背景图)

  (伴着柔美的背景音乐,教师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诵,创设了一种美的氛围,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体会诗的意境)

  小结:我们知道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他们摇着自己可爱的小宝宝睡着了,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请大家仔细听。

  2、观看课件,分段欣赏诗歌

  (1)(播放诗歌中第一小节的课件)提问:星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幼儿: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为什么白云要轻轻地飘?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用动作来表现,看谁做得最美(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2)(播放诗歌中第二、三、四小节的课件)

  提问:鱼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花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引导幼儿说一说,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师引导,诗歌中说:“白云、浪花、风儿、歌儿”都是轻轻的呢?午睡的时候小朋友们动作也是怎么样的?

  “多美的诗歌呀,我们一起来比赛,看谁读得最美。看看谁说的最好听,最有感情!”

  3、诵读诗歌,体会意境

  (播放优美的乐曲)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

  4、请个别幼儿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诗歌说给大家听。

  5、表演诗歌

  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看谁做得最美。

  三、发展想象,仿编诗歌

  1、(课件播放画面):小鸡、小狗、小鸟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鸡、小狗、小鸟的摇篮在哪里吗?让我们帮它们找摇篮吧?”

  2、出示图片:大树、狗窝、鸡妈妈,请小朋友把单个动物图送回家。

  3、幼儿看图仿编: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不仅帮忙把小宝宝送回了家,还过了回诗人的瘾,你们高兴吗?其实,我们大自然里还有许多的小宝宝,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并帮他们找到摇篮好吗?”

  四、活动延伸:为诗歌配画

  小朋友编的诗歌多美呀!请你为自己仿编的诗歌配上优美的画面。

《摇篮》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摇篮》是河北省幼儿园领域活动课程新编大班语言中的一首经典的儿歌。它的句式整齐,音律和谐,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将大海、天空、花园、手这些美好的景物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大班幼儿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初步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想象、迁移能力。他们喜欢尝试仿编活动,而儿歌《摇篮》正是一篇适合大班幼儿欣赏的佳作。《纲要》语言实施细则中提出,幼儿能够喜欢文学作品,较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初步感知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并培养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处于大班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正是接触文学艺术语言的最佳敏感期,因此,我根据幼儿的需要把这次活动的重点定为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活动难点为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设计意图:               

  孩子们喜欢读儿歌,并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好奇,经常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想。在语言区里,常常看到他们自编自创小儿歌。如: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感受儿歌韵律美,体验创编的乐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设计思路:

  开始部分以图片导入,引入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基本部分围绕“摇篮”分为五个步骤:一是教师有感情的完整朗诵,幼儿初步感知,之后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使幼儿初步了解儿歌大意。二是结合flash课件进行欣赏活动,再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三是图文结合,分段理解,使幼儿知道这些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四是配乐朗诵,陶冶情操,五是借助各种动物图片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儿歌。结束部分:师幼在愉快的谈话声中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宁静、温馨的意境,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3、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活动难点: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1、《摇篮》flash动画,《摇篮曲》音乐。

  2、一张摇篮图片,四幅自制教学挂图。

  3、创编时所用图片:鸟宝宝,龟宝宝、熊宝宝、蝴蝶宝宝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孩子们快来看看,是谁呀?

  宝贝们好!我的名字叫摇篮。你们认识我了吗?

  师:摇篮有什么用呢? 

  师:摇篮是小宝宝的床,睡在里面有什么感觉呢?

  2、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摇篮》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二、欣赏诗歌、感知理解。

  1.第一遍欣赏(教师朗诵,引人入境)

  提问:

  (1)儿歌的名字是什么?

  (2)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师:儿歌里还有些什么呢?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哪些是摇篮?她们又是谁的摇篮呢?

  2、第二遍欣赏(播放课件flash,整体感知)

  提问:

  (1) 师:谁来说一说哪些是摇篮?(提示幼儿用诗歌中这样完整的句子回答)

  (2)师:想一想蓝天是摇篮,摇着谁呀?大海是摇篮,她的宝宝呢?......

  3、第三遍欣赏(图文结合,分段理解)

  孩子们说得可真棒! 摇篮妈妈听到了可高兴了,瞧:她带着自己的宝宝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教师此时将教学挂图轻轻地推到前方)

  (1)、师:看谁的小眼睛最明亮?先来看第一幅图吧!你看到了什么?

  师:哦!白云在做什么?你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吗?

  (2)、师:你演的可真好!我们一起接着看看大海的怀抱中有谁呢?师:好的,浪花在做什么?一起做一下这个动作吧!

  (3)、师:恩,孩子们表演得真不错!再来看一下第三幅图中又有谁呢?

  师:看风儿在做什么?花宝宝呢?

  (4)师:花宝宝睡着了,我们可爱的小宝宝呢?

  师:他是怎样睡着的?

  三、诵读诗歌,加深理解。

  1、随文划指诵读

  师:宝宝们都睡着了,我们不能把他们吵醒,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朗诵呢?”

  师:那我们就用轻轻的、美美的声音来读读这首诗歌吧!孩子们,伸出你们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划指读一读吧!此时你们的小指尖嗖的一下碰到了字宝宝,准备好了吗?

  2、师幼合作诵读

  师: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再合作读一读吧!我读前半句,你们接读后半句。看好老师的手势,比比哪一小组接读的好哦!

  3、幼儿接龙朗读

  师:谁愿意展示你的声音?好的,请4名幼儿接龙朗读。

  4、师幼配乐同诵

  师:孩子们读得真好, 我也想读一读了,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美美地读读吧!

  四、展开想象,创编儿歌。

  1、示范引导创编

  师:你们朗读的声音可真好听!瞧,都把螃蟹宝宝吸引来了!螃蟹宝宝的摇篮在哪里?我想到一首诗歌了,你听:海滩是摇篮,摇着蟹宝宝,海风轻轻吹,蟹宝宝睡着了。

  2、幼儿分组创编

  师:我当上了小诗人,你们呢?想不想当小诗人?好,赶快把你们桌下的宝宝们请出来吧!你也来用诗儿歌中那样美的语言说一说吧!还可以将你编的诗歌说给同伴听。

  3、幼儿集体交流。

  五、总结评价,情感提升。

  1、师:这些小诗人编得真好听!老师把它们串在了一起,你们想不想听听我们创编的诗歌呢?

  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树叶沙沙响,鸟宝宝睡着了。

  沙滩是摇篮,摇着龟宝宝,温度悄悄升,龟宝宝睡着了。

  草地是摇篮,摇着兔宝宝,草儿轻轻动,兔宝宝睡着了。

  花儿是摇篮,摇着蝴蝶宝宝,风儿轻轻吹,蝴蝶宝宝睡着了。

  2、师:这真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啊!孩子们,你们真棒!今天不仅帮小宝宝找到了摇篮,还当上了小诗人,编出了好听的诗歌。你们高兴吗?

  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宝宝,他们的摇篮在哪呢?细心的小朋友和我一起去找找吧!

  另附:《摇篮》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

  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

  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手是摇篮,

  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小宝宝睡着了。

《摇篮》教学设计 篇3

  设计意图:

  多通道参与原则,是当今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改革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借助音乐欣赏《摇篮曲》来尝试、实现这一原则。通过听觉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如:唱歌、表演、绘画等相互的运用、融合,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感受音乐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及亲子之情。

  活动目标:

  1.知道摇篮曲是东北民歌。通过欣赏能听出歌曲的内容,进行母爱教育。

  2.通过对歌曲的感受,能说出歌曲的性质(优美、缓慢)。知道这是妈妈摇宝宝睡觉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

  3.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园教育活动音乐磁带。

  2.设置一个娃娃睡在摇篮里的情景。

  3.表现歌词内容的图片3幅。

  4.幼儿人手一个娃娃和一块小毛巾。

  重点:

  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大意。

  难点:

  感受两首乐曲的不同性质。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进行曲》

  1.幼儿听音乐《学做解放军》排队、踏步走进教室坐好。

  2.让幼儿自己说说听完这首曲子的感受(幼儿自由发言,老师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

  3.教师小结《进行曲》的性质和特点(欢快、有力、速度稍快)。

  (二)肢体动作体验、感受用宝宝哭的声音引出《摇篮曲》。老师告诉幼儿:"刚才的《进行曲》力度太强了,把宝宝吵醒了,请小朋友帮我想一个好办法哄宝宝不哭。"幼儿自由回答(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每当幼儿想出一种办法,尤其是与别人不同的办法时,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夸奖孩子并和其他幼儿一起用动作体验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体验后让幼儿说说感觉(轻轻地)。

  (三)感受《摇篮曲》

  1.老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想给宝宝唱首歌,可是不知道这首曲子行不行,请大家帮我听一听。"欣赏第一遍〈摇篮曲〉,要求幼儿仔细倾听。

  2.欣赏完乐曲,组织幼儿说说感受(优美、缓慢)。老师:"这首曲子真美,宝宝睡着了,我们把她放进卧室去吧。"老师边唱边做拍手、拍腿动作,让幼儿感受2拍子。操作完毕,让幼儿说说是几拍子乐曲?(2拍子);哪一拍强?哪一拍弱?(拍手的一拍强、拍腿的一拍弱)顺势告诉幼儿2拍子强弱规律:强弱。

  (四)结合〈摇篮曲〉深入进行肢体感受组织幼儿双手成摇篮状,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轻轻地、柔柔地)。

  (五)运用倾听法,分段欣赏〈摇篮曲〉1.幼儿结合第一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一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一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2.幼儿结合第二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二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二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3.幼儿结合第三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三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三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4.为幼儿解释歌词中难以理解的词,如:"娘"。(过去的年代,把妈妈叫做"娘")。

  5.老师可着重讲解第二段歌词,让幼儿说说长大后自己的愿望是什麽?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表扬幼儿有志气)。

  6.老师把歌曲整体为幼儿演唱一遍。

  (六)介绍歌曲出处(是一首东北民歌,是妈妈摇宝宝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

  (七)进行母爱教育1.老师:"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天晚上是谁哄我们睡觉的?"幼儿集体回答(妈妈、爸爸)。向幼儿进行母爱教育:爸爸、妈妈很辛苦,每天要上班,下了班还要照顾我们,我们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烦爸爸、妈妈。

  2.鼓励幼儿回家用一个动作来感谢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如:亲一下、抱一下、搂一下等),也可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

《摇篮》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创编一段舞蹈,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二)欣赏摇篮曲

  1、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

  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

  2、感受音乐的内容

  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

  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

  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

  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

  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

  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

  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

  教学反思:

  在小班上学期我想让孩子接触到比较典型的曲子,例如摇篮曲、进行曲等,让他们初步了解音乐有不同的类型,在音乐的活动中能够有稍深一点的探索。

  而在这节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能够分辨什么样的曲子才是适合睡觉的曲子,而小班的幼儿也特别容易进入情境,能用入境的语言、动作带娃娃睡觉。活动的目标很容易达成。

《摇篮》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诗歌"摇篮",这首诗具有奇妙别致的想象,将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要想让幼儿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就必须对诗歌中所提到的各种景色和事物有所了解,知道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知识基础也是本次活动的知识点。

  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散步活动、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如天空和花园,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情感基础。依据素质教育中"提高审美观,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及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任务,制定了四个教学目标 。

  1、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情感。

  2、引导幼儿能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欣赏为学作品的兴趣和想象力。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歌宁静、温馨的意境,初步尝试感情的朗诵诗歌。

  4、初步学习使用动词:飘、翻、吹,进行仿编诗歌的尝试。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这是依据了语言的教育意义指出: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提高审美观。这首诗歌含有丰富的知识性,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很多美好的情景,是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好教材。幼儿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感受到诗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进行朗诵。

  难点:正确使用动词,根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情绪进行诗歌创编。语言教育能激发起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言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作为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的基础,幼儿往往不满足于对一首诗歌的朗诵,他们有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创编的渴望。可是这种渴望要变成实践行动,幼儿靠自己是难以实现的,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所在。

  二、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游戏法、视听结合法和分段跟诵法三种教学方法。

  第一种游戏法,同中小学不同的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

  纲要明确的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那么游戏法恰恰能完成纲要的要求,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配合游戏运用制作了教具挂图和小图片。首先,在课题导入 部分运用了音乐小游戏"模仿动作"。随着音乐引导幼儿模仿白云飘等动作,用动作理解诗歌中的动词。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它那别致的想象时,设计了游戏"送宝宝回家"。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理解诗歌中描述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后,在活动结束之时运用了音乐表演游戏"快乐宝宝"。

  第二种是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

  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了探索性强的的小图片和形象可爱、颜色鲜艳的大挂图。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究因性和启发性提问,比如:"谁会是宝宝的摇篮?你想想还会有那些宝宝?谁又会是他们的摇篮?"。在教学中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诗歌的美,在示范朗诵时,配上了优美的"梦幻曲"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刺激了幼儿的听觉感官。讲就是指幼儿的讲述。幼儿通过在游戏中自由结伴讲、分组讲,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在反复的表达讲述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诵。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第三种方法就是分段跟诵法,在幼儿自由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利用大图片进行了分段跟诵的方法。因为形象的的图片很容易在幼儿的头脑中引起对诗歌内容的表象,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获得知识,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由于这首诗歌描写了4个不同的场景,完整教学不利于幼儿的记忆,分句又会破坏了诗歌的完整性。所以,选用分段跟诵法,每一段设计几种不同形式的提问,使幼儿熟悉理解记忆诗歌中的语句。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配合使用色彩鲜艳的图片,适合幼儿操作的小图片和优美的音乐,充分发挥了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作用。

《摇篮》教学设计 篇6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通过音乐学习和音乐鉴赏等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1、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单单以学会歌曲为最终的目标,而是通过音乐聆听、不同风格《摇篮曲》的欣赏、分组讨论等方式,启发和鼓励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6/8拍子的意义,引导学生从唱、伴奏和创造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从情感体验入手,引领学生尽快入境。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了乐曲理不清,斩不断的母爱之情。而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择的新的教学模式,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中我力求对学生表现出了应有的热情和宽容,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母爱关系,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不足之处:忽略了要给全体学生展示的机会,并且在学会歌曲后要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多表现歌曲,那样会更完善。

《摇篮》教学设计 篇7

  一、        设计意图摇篮曲是颇具民族风格的一首曲子,其旋律婉转、音乐形象亲切,且歌词见解移动。在以往的老教材中也有将它列入歌曲教学的。如浙江版的教参中就有,但这些教学方式不外乎是机械的,新《纲要》颁布后三年的今天我们岂能再将幼儿的主体地位反之以便?记得许卓娅教授在对音乐活动的创新中就强调幼儿自主的学,而不是死记硬背,所以活动中我将从对乐曲的欣赏体验入手,以递进式的学习方式逐渐解除师生、生生间的音架。让幼儿充分自主体验音乐的存在以肢体动作图谱演示,配合语言的解析,帮助幼儿理解歌词从而学会歌唱。二、        活动目标1、              通过欣赏、哼唱,感受乐曲柔美的旋律。2、              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重点:通过欣赏、哼唱,感受乐曲柔美的旋律。难点: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三、        活动准备1、              课前欣赏各种不同性质的乐曲。如:进行曲、圆舞曲等等。2、              记号笔、大张白纸。四、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哼唱乐曲引起幼儿兴趣。    “嘘,……”(教师以轻柔的声音哼唱乐曲的旋律。)     提问:“老师在做什么?怎么做的?”(幼儿自由回答)(二)              引导幼儿欣赏乐曲。1、 听教师完整唱一遍歌曲。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怎样?你以前听过吗?”(幼儿自由回答)2、 教师边轻轻清唱歌曲,边根据歌词做动作。幼儿观察教师唱时的表情及肢体动作。(三)              学唱歌曲。1、           幼儿欣赏过乐曲后讨论歌词内容,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绘制图谱。2、           集体边看图谱边唱歌曲2~3遍。3、           幼儿边做动作理解的唱歌曲。4、           撤除图谱,幼儿闭上眼睛做小宝宝睡觉状再次唱歌曲。5、           一半幼儿做宝宝,一半幼儿做妈妈轮流长歌曲一次。(四)              结束。教师模仿公鸡叫,“天亮了小宝宝们起床了去外面活动活动。”

《摇篮》教学设计 篇8

  唱歌、跳舞,歌表演幼儿是非常喜欢的。对于欣赏美音乐,却一定需要老师的精心引导和欣赏意境的刻意布置,才能使幼儿真正学会感受到其中的含义。

  在《摇篮曲》音乐欣赏活动中,要达到的活动目标有两个,一是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摇篮曲》柔和、宁静的音乐特点,二是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浓浓爱意。

  在活动过程中,我精心导入活动,创设睡觉意境,自然进入活动主题,以游戏方式让幼儿静息,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说说妈妈使宝宝快快入睡的方法,讲故事、唱歌等。

  我一边歌唱《摇篮曲》,一边做哄宝宝入睡的动作,头和身体也随之轻微摆动。孩子们表现的都很好。好像真的睡着了。

  然后师幼一起表演爸爸妈妈唱《摇篮曲》哄宝宝入睡。

  然而,当我播放音乐时,却引起了不少孩子的惊呼声、欢笑声,哪里是哄宝宝睡觉啊!分明就是冲锋号吹响了一般。

  原来,因为《摇篮曲》是美声唱法,声音音色饱满,底气十足,加上初始时音量涉嫌稍大,孩子们乍然一听,很震撼,后来,在我的再三示意下,把音量调得稍小一些,引导孩子们再次欣赏,才慢慢达到了目标。反复欣赏时效果就比较理想了。

  感情的表达有时美声唱法是最丰富的。经过反复探索,把握好音量调的`高低,老师的引导、意境的创设,幼儿还是能基本达到活动目标,这次美声唱法欣赏活动使我初步积累了有关方面的经验和感觉。我深刻的体会到,对于此类音乐的欣赏教学我还很缺乏专业水准和经验,尤其是教学活动中美声唱法方面的学习更应该加强。

《摇篮》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掌握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3、感受妈妈的爱,懂得感恩,用行动报答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摇篮曲》。

  2、与诗歌内容匹配的图片、创编所需的图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摇篮,提问:看,这是什么?

  幼:摇篮。

  师:对了,是摇篮。摇篮有什么用呢?

  幼:小宝宝睡觉的。

  幼:我们小时候可以睡在里面。

  师:摇篮是小宝宝的床,睡在里面有什么感觉呢?

  幼:很舒服。

  幼:感觉很暖和、很温暖。

  (评析:出示摇篮图片,让幼儿用已有的经验说说睡在摇篮的感觉,很多的幼儿都能说出睡在摇篮舒服、温暖的特点,有的幼儿会

  不自觉地做出一系列身体摇摆的动作,很好地感受到了睡在摇篮里舒服的感觉。)

  2、师:睡在摇篮里软软的,很舒服,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像摇篮一样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

  3、欣赏课件(没声音的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你觉得什么像摇篮呢?它摇着谁?

  幼:我看到了星星,我觉得白云的它的摇篮。

  幼:妈妈是宝宝的摇篮。

  幼:花园里有很多的小花,风吹起来,它的摇篮。

  师:小朋友说的真不错,这段动画当中还藏着一首好听的诗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完整欣赏诗歌,加上配音)

  (评析:一开始出示课件,让幼儿欣赏诗歌中漂亮的场景,没有加上配音,让幼儿根据看到的内容猜测生活中的一些摇篮,第二遍加上配音朗诵,让幼儿欣赏画面的同时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熟悉诗歌的内容,为学习、朗诵诗歌作铺垫。)

  (二)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诵,完整欣赏诗歌。

  (1)教师配乐诗朗诵,幼儿欣赏,欣赏后提问:你听见了哪些好听的话,用诗歌中的话来说一说。(出示相应的图片)

  (评析:请幼儿试着用诗歌中的话来说说,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来加深对诗歌的印象,熟悉诗歌内容,并看着图完整地复述句子。)

  (2)引导幼儿用诗歌中语言来回答。(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3)为什么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为什么说大海是鱼宝宝的摇篮?花园是花宝宝的摇篮?)

  (4)分析句式,这首诗歌中有哪些一样的地方?

  幼:都有摇篮。

  幼:最后一句一样,它们都睡着了。

  幼:小宝宝都睡在摇篮里。

  (评析:让幼儿看着图片来进行句式分析,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诗歌内容的同时,更加便于幼儿去分析整理句式,发现四句诗歌的共同之处。)

  2、观看课件,分段欣赏诗歌。

  (1)播放诗歌中第一小节的课件,提问:星宝宝是怎样的睡着的?

  幼:白云摇着它,它就睡着了。

  幼:到了晚上星星就睡着了。

  (2)为什么白云要轻轻地飘?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3)播放诗歌中第二、三、四小节的课件,提问:鱼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花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引导幼儿说一说,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评析:动用作表现白云、浪花、风和歌声的轻柔,去体验这些摇篮的特点。)

  3、诵读诗歌,体会意境。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看着图把这首诗歌完整地朗诵一遍)。

  (2)教师和幼儿分角色诵读。

  (3)讨论: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和小宝宝都睡着了,不能把他们吵醒,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朗诵呢?

  幼:轻轻的声音。

  幼:不能太吵的声音。

  幼:好听的.声音来朗诵。

  (4)引导幼儿用轻轻的声音来朗诵诗歌。

  师:那我们就用轻轻的、好听的声音来读读这首诗歌吧!

  4、表演诗歌: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看谁做得最美。

  (评析:通过讨论,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朗诵这首诗歌所要注意的声音,用轻轻地声音进行朗诵,意境很美,感受诗歌意境美的同时也体验到了诗歌轻柔的热点。)

  (三)发展想象,仿编诗歌。

  1、蓝天里出了有星宝宝以外,还会有谁?

  幼:蓝天里还有太阳。

  师:那我们试试,把太阳编到好听的诗歌中去。(插卡的形式,把原来诗歌中的白云图片替换为太阳,连贯地看图朗诵整句话)

  2、大海中除了鱼宝宝,还会有谁?

  3、花园里出了花宝宝外,还会住着谁?

  4、把创编的内容看着图完整滴朗诵,提醒幼儿用轻轻地,好听的声音进行朗诵。

  (评析:用插卡的形式让幼儿进行创编故事,幼儿能看着图片完整地进行创编,既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也使得幼儿朗诵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进行完整地句子创编。)

  (四)感谢妈妈。

  1、妈妈很辛苦,把小朋友照顾地很好,妈妈平时都做哪些事情呢?

  幼: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要喂我吃饭。

  幼:妈妈生宝宝的时候,要去医院动手术,很痛的。

  幼:妈妈要给我洗衣服,做饭给我吃。

  幼:妈妈每天都送我上幼儿园。

  2、妈妈这么辛苦,你想怎么感谢妈妈呢?(和旁边的幼儿讨论,说说自己的感谢方法)。

  幼:上课认真听讲,考试得100分妈妈就会很高兴。

  幼:我画一幅画送给妈妈。

  幼:妈妈回家的时候我给妈妈拿拖鞋。

  幼:我帮妈妈扫地。

  幼:我给妈妈唱首好听的歌曲。

  3、幼儿讲述感谢妈妈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感谢妈妈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送给妈妈一句好听的话,亲手做礼物送给妈妈,帮妈妈干家务等。

  4、布置感恩小任务:回家后用自己的方式感谢自己的妈妈。

  (评析:回忆妈妈平时做的时候,很多的小朋友都能说出妈妈的辛苦,有的幼儿还想到了妈妈生宝宝时的辛苦,都说要上课时认真听讲,考试得100分来报答妈妈对自己的爱。报答妈妈的方法很多,没有局限在送妈妈礼物这个方面,思维很活跃,能说也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

  活动延伸:

  1、将图片放在语言区供幼儿自己练习朗诵诗歌。

  2、回家后用自己的方式感谢妈妈。

  附内容:摇篮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摇篮》教学设计 篇10

  活动目标:

  1、在音乐的传递中欣赏绘本故事优美、动人的情节画面。

  2、愿意表述故事中句式“妈妈摇啊摇,睡着了。”

  3、轻松享受母爱的温馨与甘甜。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绘本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摇篮曲。

  1、教师出示摇篮与娃娃“宝宝们,我们轻轻地、温柔地来给小娃娃唱摇篮曲,好吗?”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看,是谁在摇篮里呀?小猴的摇篮挂在哪里呀?

  2、谁会来摇小猴的摇篮,哄小猴睡觉呢?

  3、猜猜看,还有哪个小动物也喜欢在摇篮里睡觉呢?

  4、小狗的摇篮挂在哪里呀?谁会来摇小狗的摇篮,哄小狗睡觉呢?

  5、听,是谁在叫呀?小猫的摇篮挂在哪里呀?

  6、谁会来摇小猫的摇篮,哄小猫睡觉呢?

  7、小袋鼠的摇篮在哪里呀?谁知道呀?

  8、宝宝你的摇篮在哪里呢?

  (三)完整欣赏绘本。

《摇篮》教学设计 篇11

  [设计思路]

  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曾赞美《摇篮》是"一支美妙的摇篮曲","是歌也是诗"。它以悦耳动听的音韵展现了"蓝天"、"大海"、"花园"以及"妈妈的手"这一幅幅开阔儿绚丽的画面,运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将它们和谐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温馨、宁谧的环境,可以使孩子们陶醉在这种优美的意境中安然入睡。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通过欣赏,能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使儿童体会浓浓的母爱之情。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白云、星星,大海、浪花、鱼儿,花园、风儿、花朵,妈妈、婴儿等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蓝天、星星、大海、鱼儿、花园,花朵、妈妈的手、婴儿等的贴纸若干。

  3、录音机一台,抒情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流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完整欣赏诗歌,反复聆听——→朗诵诗歌,启发设问,集体讨论――→迁移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摇篮"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么关系?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一下妈妈摇着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朗诵《摇篮》,要求幼儿倾听时想象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反复聆听作品阶段

  幼儿在午睡前躺着聆听配乐诗歌录音,每次听两遍,4天左右,幼儿就能流畅背诵诗歌。

  三、交流讨论、表演

  1、集体朗诵并交流讨论

  a、诗歌里讲了哪些摇篮?(幼儿回答后,教帅出示背景图)

  b、诗歌里说的这些摇篮,分别是哪个宝宝睡觉用的呢?(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朋友宝宝分别送入各自的摇篮)

  c、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

  d、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妈妈的手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摇篮,每个小朋友要感谢妈妈对我们的关爱。

  2、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例:当诗歌里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时,扮演蓝天的幼儿便可想像抱着星星,摇它入睡的动作,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在我们班一直都是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如今天的语言活动《诗歌:摇篮》孩子们是被这首诗歌给迷住了。当然我自己也感觉这堂课,比我想象的要顺。孩子们表现得很不错,回答问题都很积极,述说、表演也都比较到位,这些都令我非常开心。《摇篮》这首诗歌是个很美妙的儿童诗,诗歌中清晰的语言描绘了四幅温馨宁静的画面,诗的前三段,分别把蓝天、大海、花园比作是摇篮,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各睡其中,这也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

  诗歌一般都是以精炼、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一般都有含蓄的特点,诗歌往往是抓住事物中容易打动人心的一点或几点集中而概括地表现出来的,所以孩子对此较为陌生;而幼儿对如何通过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的'不同变化来表达诗歌内容,也不够熟悉,所以我把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有感情的朗诵作为本活动的重点部分。由于大班孩子的抽象意识思维理解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对理解诗歌的意境存在困难,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理解诗歌的意境。

  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也许是我的引导、提示做得不够充分,幼儿的动作、表演形式都过于单一;创编诗歌环节,幼儿的想象力还没有完全的被我激发出来;延伸活动的选择上还有些不恰当。

  课后我仔细的想了想,目前我觉得自己上课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语言组织。不管是引导、提问,还是小小的鼓励,都需要教师在语言上简短、精确的表达出来。提问的问题一定要简单明了,教师总结也要很精确,可以让幼儿马上理解。

  问题之二,激情!我自认为我上课还缺乏一点激情,这是我每次上课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调动学生们的情绪,如何完全的投入到课堂之中,如何与幼儿打成一片···诗歌朗诵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需要激情的,一位有激情的老师是会被感动得!

  这几点是我接下来要一直研究思考的问题,我相信我的课会越上越好。

《摇篮》教学设计 篇1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诗歌背景图。

  2.活动教具: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蝴蝶、蜜蜂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小娃娃,问:她想睡觉了,怎么样才能使她很快的睡着呢?

  二、学习诗歌《摇篮》,理解诗歌内容。

  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一遍。)

  1.第一遍欣赏,提问:

  (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2)诗歌里有谁?

  2.第二遍欣赏,幼儿学习诗歌。

  第一段提问:蓝天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白云怎么飘,星宝宝睡着了?

  第二段提问:大海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浪花怎么翻,鱼宝宝睡着了?

  第三段提问:花园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风儿怎么吹,花宝宝睡着了?

  第四段提问:妈妈的手臂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手臂怎么摇,小宝宝睡着了?

  3.发展想象力,仿编诗歌。

  三、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学得真棒,回家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东西当摇篮,继续模仿编诗歌。

  xx年11月3日     赵    燕在中二班试教

  评:目标没有到位,教案设计偏于填鸭式,教的过程幼儿回答较少,诗歌偏长有一定难度。

  下一篇是园长和业务组长讲评后的设计的教案,只教学三段第四段不进行教学,重点放到学习仿编。

  中一班诗歌——《摇篮》(二)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初步学会朗诵诗歌并仿编诗歌。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诗歌背景图。

  2.活动教具: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蝴蝶、蜜蜂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小娃娃,问:她想睡觉了,怎么样才能使她很快的睡着呢?

  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一遍。)

  2.提问:

  (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2)诗歌里有谁?

  二、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

  1. 理解并学习有关天空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天空的背景图。

  提问:天空上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蓝天可以给星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

  幼:还可以给月亮当摇篮。

  师: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白云轻轻飘,月亮宝宝睡着了。

  幼儿跟学。

  2、理解学习有关大海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大海的背景图。

  提问:大海里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大海除了可以给鱼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

  师:大海是摇篮,摇着虾宝宝,风儿轻轻吹,虾宝宝睡着了。

  3、理解学习有关花园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花园的背景图。

  提问:花园里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花园除了可以给花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花园是摇篮,摇着蝴蝶宝宝,风儿轻轻吹,蝴蝶宝宝睡着了。

  三、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学得真棒,回家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东西当摇篮,继续模仿编诗歌。

  xx年11月4日     赵    燕在中一班上

  评:目标掌握一般,仿编还欠缺,由于当初修改教案时考虑上课时间预计难易程度,已经删除第四段教学,但是幼儿的回答很满意。

  诗歌——《摇篮》(三)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初步学会朗诵诗歌并仿编诗歌。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诗歌背景图。

  2.活动教具: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蝴蝶、蜜蜂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小娃娃,问:她想睡觉了,怎么样才能使她很快的睡着呢?

  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一遍。)

  2.提问:

  (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2)诗歌里有谁?

  二、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

  1. 理解并学习有关天空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天空的背景图。

  提问:天空上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蓝天可以给星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

  幼:还可以给月亮当摇篮。

  师: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白云轻轻飘,月亮宝宝睡着了。

  幼儿跟学。

  2、理解学习有关大海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大海的背景图。

  提问:大海里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大海除了可以给鱼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

  师:大海是摇篮,摇着虾宝宝,风儿轻轻吹,虾宝宝睡着了。

  3、理解学习有关花园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花园的背景图。

  提问:花园里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花园除了可以给花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花园是摇篮,摇着蝴蝶宝宝,风儿轻轻吹,蝴蝶宝宝睡着了。

  4.理解学习有关妈妈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小娃娃提问:谁来哄她睡着呢?

  (2)教师朗诵诗歌中第四段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除了妈妈的手臂可以给小宝宝当摇篮,还有谁的手臂也能当摇篮呢?(幼儿自由回答。)(爸爸的手臂是摇篮,爷爷,奶奶,外婆,外公...)

  师:爸爸的手臂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手臂轻轻摇,小宝宝睡着了。

  ......

  三、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学得真棒,回家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东西当摇篮,继续模仿编诗歌。

《摇篮》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诗《摇篮》

大班仿编诗歌《摇篮》活动方案

《摇篮》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大班仿编诗歌《摇篮》活动方案

附中《摇篮》观后感

语文教案-诗《摇篮》

幼儿园中班《摇篮》教案【优秀10篇】

大班诗歌《摇篮》说课稿模板

《摇篮》教案

大班语言教学活动设计《摇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摇篮》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