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教 后 反 思

教 后 反 思

摆脱失落 点赞 分享
教 后 反 思

微信扫码分享

教 后 反 思(精选13篇)

教 后 反 思 篇1

  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本人在前面一段时间的教学中,设计了一次游戏活动课,但结合本次活动的优缺点,本人认为可以作一些调整,使之更有效,因此本人设计了以下几种游戏方式。

  1、听指令做动作:

  这个游戏可训练学生听祈使句并迅速反应的能力。教师可以快速说出一些祈使句,如:Touch your head (eye,ear,nose……),Put up your hands,Close your eyes等,学生听到后便做这一动作,最快最难的获胜。可以用来发出指令,发出指令的词句还有:Touch your book(your pen,the desk……)等等,这个游戏也可以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抽一名学生,一起到前面做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优胜,给该组记10分,然后各组再抽另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游戏继续进行。

  2、萨姆说(Sam says)

  这个游戏在义教中学新教材中叫“Polly says”,玩法与前一个游戏差不多,不同的是教师在发出指令前可以说“Sam says”,学生则不做此动作,如教师说“touch your nose”,而学生做了摸鼻子的动作,便算错了,要扣分。这个游戏同样可以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每组抽一名学生,一起到前面做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优胜。

  3、听音猜人

  教师让猜谜的人到前面来,背对全班,然后让一位学生站起来用英语跟他说一句话。如“Good morning。”,猜的学生要根据说话人的声音判断是谁,然后提问:“Is she /he?”全班学生回答:Yes或No,可以规定问题不得超过五个,如果问了五个问题还猜不出来,就算输了。

  以上是本人就前次的游戏活动所作的设想,并加以运用。

教 后 反 思 篇2

  本课分为2课时。这一节课重点在于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这节课一定要注意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把书读厚。如在理解管家这个人物时,不单单停留于表面的神态“满脸堆笑”上,只顾于作表面功夫而忽略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见过的管家是什么样的?”就急于读管家说的话,肯定不到位。一定要让学生有所感知,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才能读好。在理解子明这个人物时要抓住“不解”与“恍然大悟”来理解课文理解人物品格。为何“不解”学生就会联系上下文去说。“恍然大悟”悟到什么,学生就会在理解的基础上拓展子明以后会怎么做。而公仪休这个人物性格与他说的最后一段话是非常关键的。这段话的理解不仅单抓住关联词“因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还能……”来理解,更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说了自己的理解后再做相关的关联词练习。因此本课时的表演一定不能浮于表面,而应充分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做好。 

  第二点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要把书读薄。读完整篇课文,表演完后应该让学生说一说你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什么或明白了什么道理?虽然学生说得不是那么完整,那么简练,但一定要试着去说,才能逐步提高,为五年级的阅读能力打下基础。 

  其三,注意读写结合。听了公仪休的一番话,子明明白了什么?他会怎样去做?先练习说话,再写一写。  

教 后 反 思 篇3

  这篇课文是一则民间故事,内容浅显易懂,因此在教学时,我除了引领孩子体会九色鹿和调达这两个主要人物形象之外,略微渗透了写法的指导,力求将浅显的文章上得更加厚实一些。

  针对本课预设的教学目标,我想对这节课的优缺点做个总结:

  一、关于体会人物形象

  这是这篇课文最显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力求通过一步步引导,将孩子引入故事情境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步步让两个主要人物形象渐渐丰满起来。尤其是对于调达,恩将仇报,见利忘义,本身就是两个成语,孩子们理解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而我在教学时将它融入故事中,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深刻,自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二,关于写法

  我抓住了文中两处埋伏笔的地方,顺着故事的发展进行简单的点拨和渗透,让孩子对这种写作方法有所了解。一是开头单独用一段来描绘九色鹿的美丽,除了为全文拉开序幕,烘托出主人公之外,也是为后面招来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二是国王先前的无奈,为最终的结局埋下了伏笔。这段设计感觉并没有完全融入正堂课之中,给人一种比较生硬的感觉,且孩子对于这个概念显得有点陌生,不知所然,因此,应该考虑如何换一种孩子更容易接受的说法,让这段教学设计更加有效。

  第三,关于课后练习

  对于课后练习用“竟然”造句,我将这个训练点放在课文教学之中,让孩子结合课文中的几次想不到来说,从而体会到,“竟然”所表达的就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意思。孩子们都能根据课文内容顺着提示来说,说得非常好,且还对前文做了回顾,一举两得。

  第四、关于课外延伸

  本课我设计了两个方面的课外延伸,一是推荐读书,我推荐的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如果能再搜集一些与课文主旨联系更密切一些的民间故事推荐给孩子,可能效果更好些。

  另一个课外拓展点是出示三条与文有关的名言警句,让孩子抄写,记住,对课文中心起到了升华的作用,感觉还是比较实在的

教 后 反 思 篇4

  昨天在城一小执教了公开课《圆的认识》,这次公开课的主题是“学会学习”。说实话,对于学会学习,我不是很清楚具体的要求,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还是沿用了我一贯的设计分格。由于是借班上课,不熟悉孩子的上课习惯,所以课后的感觉只能算是基本实现了我最初的设想。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表达以下一些想法:

  1.开放。可能是在实验小学近20年的教学经历,遇到的孩子整体水平较高,所以我的设计比较开放,不拘泥于教材的条条框框以及对应的练习,而是把相关的东西都糅合、重组,再以我熟悉的表达方式加以呈现。学生的前置作业,没有标准答案;各素材的学习,不同的人可以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在不同的画圆方法中,各有侧重地介绍了圆的特征,加强了数学表象与本质的联系,在开放中走向深刻。

  2.联系。我习惯把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放到整个大的知识框架中,用联系的方法去认识,在比较中既准确把握本课的教学内容,又巧妙地巩固了旧知,这样的学习效果比较科学,有利于学生真正的掌握。

  3.严谨。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特别是在一些术语的描述方面。尽管学生对于“圆”不陌生,但用数学化的词语来描述时,往往会词不达意的,对此,我是很重视的,所以利用时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准确表达。另一方面,我注重透过现象研究本质,追求思维的深刻性。比如用圆规画圆有什么困难?要注意什么?然后再层层剖析。这样的例子还有几处。努力实现数学的严谨性。

  4.美观。自认为我的课件很美。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使素材的原型贴近学生熟悉的事物,这样可以使学生更轻松地明白其所以然;力求使素材的形象美观,这样对学生的视觉有一定的冲击力,有利于他的记忆与保持。同时,可以使课堂呈现一种和谐、愉悦的效果。

  5.化的利用素材。一般老师都会在黑板上示范画圆,而我这节课用的是一个剪下来的圆。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清楚地在圆上找到半径、直径、圆心以及特征;又可以反过来后继续学习折的方法;甚至在后面讲到车轮的时候,又起到了一个实物演示的作用。可谓是用心良苦。还有用电脑画圆,里面也涉及到了多个知识点,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节约了时间,在有效的前提下争取高效。

  王婆卖瓜,汗颜!突然又想到了“别针现象”,哈哈,不舍得舍就不舍了。

  课后,再结合“学会学习”看这节课,个人感觉还是较好地实现了其初衷的。

  “学会学习”的前提应该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如果说,形式很花哨了,但学生什么都没学到,或是没有完全完成学习的任务时,“学会学习”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我想,至少这节课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上做得还是可以的。

  学会学习应关注的非智力心理因素,虽然由于借班上课,缺少默契,但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还是蛮舒服地上完了这节课。教学的事不能立竿见影,但至少这节课应该能给他们留下比平常课更多的影响。

  至于有老师提出“盖子不一定要圆”一说,我当时没有说明,其实这曾经是微软公司一道很的面试题。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教的更多是数学的普遍现象,而不应钻进死角。

  至于有老师提出的“下要保底”一说,我更是放心,至少我教的班级差生不会比别人多吧。

  当然,这节课确实是有缺憾的地方。用上课时感受来讲,我还是缺少让课堂“飞扬”的魅力。可能投入得还不够多,在学生面前应更自信甚至是张扬些,学生才能更放得开些。我设想如果是我以前的学生,这样的一节课应该是更有童趣,更活泼,更富有想象力与思维深度。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方面要继续认真钻研教学设计,另一方面要提高煽动课堂气氛的能力,让自己的课堂日益成熟。

教 后 反 思 篇5

  众所周知,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少数已会的同学走上讲台就是一种办法。

  在牛津小学英语1a unit1 a部分教学中,当学生戴着头饰上台表演的时候,都比较兴奋,但当碰到david和nancy两个单词的时候,就出现了小小的耽搁,有的学生生怕自己说错而不敢大胆说出口,这时候我就利用自己的发音口型来帮助学生,带领学生一起来说,这样的帮助显然学生比较乐意接受,效果也比较理想。另外,my name is…学生在朗读这个句型的时候,name这一单词时/m/的音发的不到位,上下唇不能很好闭合。为此我引导学生“请把你们的小门合上”并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发音的口型,再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练习。

  在b部分的教学中,还是老问题,学生对nancy和david两个外国小朋友的名字记忆比较困难,相对的两个中国小朋友的名字记忆比较容易,基本能脱口而出。为此,在课堂教学时,我集中了一小部分教学时间放在前两个名字的指导教学上,利用“你喜欢哪个外国小朋友?”这样的提问激发学生主动的运用单词,并且通过加强反复的朗读帮助学生记忆。

  此外这本分出现了su yang,人物与su hai比较接近,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辨别两个人发带的颜色来认识记忆人物。在辨认a部分人物时,基本都能正确地辨别出那个女孩是su hai。

  在c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对两个字母的大写比较熟悉,但认读小写的a和b的时候,出现和语文上的拼音相互混淆的情况,为此我加强了对两个字母小写形式的认读,以帮助学生记忆掌握。

  在教学d部分歌曲时,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播放第二遍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很好地唱出来了,加上拍手,这个部分学生学习得比较放松,效果也比较让我满意,有的学生还会情不自禁站起来和旁边的学生一起拉手唱歌,让我也感觉到孩子身上美丽的童真。

  牛津小学英语1a unit1教后反思 来自第一范文网。

教 后 反 思 篇6

  【编者按:2008年10月30日雨花小语在雨小组织了以“彰显特色·注重过程·追求实效”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此文是雨小王静老师的教学简案及教后反思,现贴出供大家研讨。】

  《钱学森》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钱学森》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初步掌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明确“倒叙”的写作顺序

  3、学习文章2-6小节,能通过语言等细节体会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4、在阅读学习中感受学习作者在突出人物特点时采用的写作方法(语言、侧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聊“神七”引出钱学森

  2008年9月25日,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情震惊了世界!----神七发射,太空行走!

  这意味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令国人骄傲!在举国欢庆之余,人们不约而同的想起了一个人,他就是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2、揭示课题、齐读(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这位老人,走进课文。)

  二、检查预习:

  1.出示字词,指读正音(裕、袒,注意部首)

  2、 读课文、理层次

  (1)、边读边说段意

  (2)、课文写了哪些内容?(留学、回国、贡献)

  3、交流初步印象:

  通过预习课文搜集阅读相关资料,能简单谈谈钱学森爷爷留给你的初步印象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爱国 才华)

  4、小节过渡

  同学们,你知道吗?语言,是人们表达内心想法、情感的最直白的方式!透过语言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内心的想法。我们要了解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可以怎么做?------读一读他说的话!(浏览2-4小节,找出钱学森的话好好读一读)

  三、品读人物语言、体会爱国情怀

  1、出示两句话,指名读,(正确流利)

  2、同学们,要想读懂这两句话,得把他们放置文中,联系上下文、具体的背景来品读,这样你就能读出深刻的体会!请你在文中找出相关段落好好读读。

  (一)语言片段一

  1、第一句话出现在那里?你能感受到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

  (出示第二小节,汇报、朗读)

  提示:“冯 卡门、得力、得意、优厚待遇、富裕生活、优越条件” (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祖国!对祖国的爱!为了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

  2、(同学们,老师也搜集了些资料,想说给你听听)补充介绍:出国背景

  23岁的钱学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当他目睹了中国军阀的混战、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东北三省、残暴的屠杀我们的同胞、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当时的中国,正可谓豺狼当道、民不聊生……看着这样的祖国,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决定出国留学!

  提问:现在你知道他如此坚决地要回国是为了什么吗?(使祖国强大、不受欺凌)

  3、再读语言

  指名读(钱学森的朴实的语言、赤子之心让人感动,相信这次你能读的更好!)

  引读:“面对美国的那优越的条件,钱学森依然坚决地说--------”

  4、介绍写法

  同学们,在这里,作者的一些写作手法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1)提问:我们是通过什么感受到钱学森的爱国的?(语言)是的,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是我们在写作中要学习的。

  (2)出示练习:去掉“享受着优厚的……”语句通畅的,但是好不好?(更能感受到钱放弃了很多,突出爱国)这就是“侧面描写”,突出人物特点,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语言片段二

  1、找出相关段落,朗读,你有什么体会?从哪里感受到的?

  提示:

  (1)、留学生的劝说-----中美实力对比

  (2)、字词:“日夜盼望、终于”

  ------出示练习“我们的祖国一定会从----走向-----”

  (他坚信经过祖国儿女的努力,祖国的未来一定会很美好!)

  2、出示两句话,配乐读

  (朴实而真挚的语言所传递给我们的是他那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吧)

  3、再读3—4小节,思考:你还从哪里能体会到他的爱国(“佳节、兴奋、埋藏心底”)

  ———钱学森确实很爱国,更爱新中国!

  4、再读课题(这就是钱学森!再读课题,相信你的心情已经不一样了……!)

  四、漫漫回国路、浓浓爱国情

  过渡:

  钱学森怀着对祖国对故乡无限的爱和美好的憧憬,准备回国!然而事与愿违,他的回国之路是异常的坎坷!请你默读5-6小节,看一看怎么了?

  1、提示:(1)、美国将领,一个师五千人,五个师两万多人-----钱学森很有才

  (2)、回国之路坎坷、回国之心之心坚决

  2、出示补充资料(漫漫回国路)

  交流,你有何感受?(爱国、佩服……)

  3、小结:

  此时,坎坷而漫长的回国之路,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他伟大而浓郁的爱国情怀……这就是钱学森!

  五、总结

  1、再读课题!

  此时:你眼中的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名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更是一位拥有拳拳爱国心的中国人!)

  2、了解“倒叙”

  同学们,这节课咱们一起回顾了钱学森爷爷在外留学、艰难回国的历程,浏览全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第一小节应放在哪里?(6--7小节之间)

  为什么放在开头?(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这是倒叙的手法,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写作技巧)

  3、布置作业

  冲破重重阻挠历尽艰辛坎坷,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之后他做出了哪些贡献呢?对于我国的航天事业有着怎样的意义呢?请你课后继续搜集资料,下节课交流!

  六、课堂作业

  1、课后描红

  2、补充习题

  七、板书

  19、钱学森

  爱国

  才华

  《钱学森》教学反思

  我所教授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第19课《钱学森》,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历尽艰辛才回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教材有两个突出特点:

  1、通过语言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强烈的爱国情怀,是本篇的重要写作特色;同时,文中还有多处侧面描写,也能够烘托人物的特点。

  2、本文的写作思路较为清晰“留学、回国、贡献”,但是作者采取的是倒叙的写作顺序,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有别于一般文章。

  本次教学是第一课时,主要和孩子一起回顾钱学森在外留学不忘祖国、以及冲破重重阻挠回国的的故事,从而体会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同时,感受作者的写作特色。

  由于经过对学生和教材的分析,课前预设,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即可认识到人物的爱国情感,有助于课堂教学,所以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较多,并把主要目标定位为两点:通过语言等细节体验情感;学习作者写作方法。然而,通过教学实践,感受到本次课堂教学呈现较多问题,经各位老师的提点,恍然大悟,遗憾之余更有许多收获!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认识”和“体验”的认识和处理,认识,仅仅是知道而已,是一种较为肤浅的认知水平,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即可自己掌握;体验,字典的意思是“经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经历了实践洗礼,人物形象更容易驻扎学生的心灵,学生的认知显然要深刻许多。体验,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这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是啊,六年级的学生了,经过阅读措辞直白的课文,他已经能够认识到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学生的认识也仅仅是漂浮于任知的表面而已,并不表明学生已经有了切身体会,并不表明孩子与钱学森有了灵魂的交会,此时的人物形象并未在孩子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烙印。这个时候,需要教师想法设法引领孩子去体验。

  为什么对于钱学森的那两段感人肺腑的语言教学如此失败?孩子们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似乎如出一辙,是朗读技巧的体现而非真情实感的流露?原因就在这里啊----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教学中没有很好的引领孩子去体验,孩子缺少体验,怎么产生情感又如何真情流露?我在教授两段文字时在读的基础上,确实也出示了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细细咀嚼关键词语联系文本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再多设置一些情景:如“钱学森—— 地对——说……”、如果教师的语言再丰富些煽情些……如果这些“如果”都是真的,带领学生进行深切的体验,也许,在课堂上,我就能够看见学生那由衷、敬佩的眼神、也许我就能听见学生那发自肺腑之言、也许我就能听到那饱含真情的朗读……这节课就不是浅尝辄止的“走过场”而是真真切切的体验、感悟。

  同时,这次教学中还有一条主线就是写作方法的指导教学,“语言描绘表达人物特点”“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特点”“倒叙”等,顺着这条主线,文章“坎坷回国路”的处理就可以换个方法,这也是侧面描写,这也是烘托人物的爱国品质的,如果抓住了这点,那就完整许多。

  语文就是一门充满遗憾美的教学,尤其对于青年教师,在这次遗憾的教学课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对于本文的认识和钻研还不够深,对于教法的研究不够透彻,课前预设不够准确……在遗憾中我反思,在反思中我又有了收获。反思,真的是青年教师的必修课。

教 后 反 思 篇7

  “姚老师,我认为海伦老师的做法不好!”他这话一说,钊欣同学马上附和道:“是啊,如果是夏天,戴帽子太热了,怎么办?”

  我没料到,学生冒出这样的想法,一时不知如何引导,只好暂时顺着他们的思路继续着:“那么,你们替海伦老师想一想: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全班同学都剃光头吧,就跟苏珊一个样了!”晓宁一说,全班哄堂大笑。

  王兵更干脆了:“苏珊可以戴上假发,不就不用戴帽子了嘛,苏珊老师真是很笨啊!”

  “苏珊也可以等头发长出来了再来上课呀,那也不用戴头发了。”

  “海伦老师何不直接把苏珊的病情告诉同学们,引起大家对苏珊的同情和关心。”

  ……

  孩子们的“思维焦点”集中在苏珊戴不戴帽子的问题上。我意识到自己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了,偏离了我设计的授课意图:使孩子们通过学习这一篇课文后,懂得尊重、平等、关爱他人,保护别人的自尊。但是,孩子们有强烈的个性化思维,他们的想法总是异彩纷呈,令你措手不及。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力求为孩子们营造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引导他们以独特的视角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但是,开放并不等于放任自由,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的教师,更应考虑什么样的开放才是有价值的开放,什么样的引导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向更高、更广的层面发展。正如叶澜教授在一次讲座上提到的:“中国的教育有中国的国情,完全以西方式的“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我们‘耗不起’”。因此,“从善如流”也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当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思维不愿走进我们“预设的圈套”时,要如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如何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和调控能力,使学生走上更开阔的思维空间呢?因此,在肯定孩子们思维的同时,我也在思索着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地领悟文章的意涵。也可以说,是孩子们启发了我,我灵机一动,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真聪明,替海伦老师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但是你们想一想,苏珊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课堂暂时恢复平静,同学们在思索着……

  “不幸降落到苏珊身上。当她重回学校之前,最害怕的已不是“病魔”,而是作为人的“尊严”吧!”素有“小博士”之称的晓宁同学首先发表他的高见。

  “小精灵”诗雅也若有所思地说:“我觉得苏珊同学最需要的是同学们平等的关怀,她不需要同情和怜悯!”

  我对这两位同学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是啊,苏珊虽然只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但她也是一个有着自己生命价值的独特的人啊!”

  “如果同学们刻意去关心问候苏珊,苏珊反而会感到难过,不开心!”

  “最精心的呵护,不是言语的安慰,不是伸手相助,而是让苏珊感到自在,感到舒服,感到被尊重。”

教 后 反 思 篇8

  《半截蜡烛》教后反思

  丹阳市实验小学 徐留军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一、深入解读:凭借文本,悟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像《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二、读写结合:依托文本,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语文,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其实写的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孩子的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指导今后的课程教学。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教 后 反 思 篇9

  在和网友们做了一番比较深入的交流后,我带着达成共识的担忧(习作1太难,因为学生平时缺少对自然现象观察)走进了课堂,开始了和自然现象的“尴尬约会”。

  学生对范文——《二八月,看巧云》写作方法的认识大致如课前预设一般,没有节外生枝的措手不及,也没有意外生成的欢天喜地。等到交流双休日观察记录时,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降了温,鲜有小手举起,这让我体会到“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意境”了。应该说,这也不是完全在我意料之外,毕竟这个班我教了三年,对学生的诸多特性已是了如指掌,所以,我“冷静”地请了举手的同学讲了讲。到底是写作功底好的孩子,虽是观察记录,但已然形成了习作的初稿。随后,我让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以期在广泛的交流中互相启发、借鉴,弥补缺少观察的“先天不足”。

  第二课时是完成习作草稿,似乎不是很难,半个小时左右,不少学生已经完成,我走上前去,看了几篇,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模仿范文的痕迹很重。不用说,观察不到位啊!快下课时,我说,草稿暂时不收,再利用课间时间对自己写的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于是,课间的教室前后,多了许多手捧本子的学生,他们时而仰头观天,时而张目四望,时而静立不动,似乎在感受着什么,还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这是本次习作中我感觉最美的一道风景,也许,我就应该将这次习作带到课外去上!

  批改完学生草稿,感到有几个现象值得玩味:一是,对课上所讲的写作方法学生虽能“说得”,但是“做不得”,这得“一分为二”来看待,有的是不囿于范文,结合自己观察的实际情况,尽管不一一体现,可显然是内化吸收了,应该说这是不错的;有的是根本没有内化这些方法,画虎不成反成犬。二是,一篇文章精彩之处往往是学生铅笔修改的地方,而这铅笔字是课后观察时的“临摹”之作啊!三是,一些“佳作”给我似曾相识的感觉,虽不敢肯定是抄袭之作,但“作文选”那特殊的文风久久萦绕在我心头。

  教学完习作1,我再次坚定了自己对写作和作文教学已有的一些想法,如:好文章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反复历练中悄然达成的;所谓的写作技巧不是技术层面的“解题公式”,而是作者万千情思付诸文字后的附属产品;习作的“神来之笔”不是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而是丰富生活积淀的“瞬间喷发”。而对于作文教学而言,技术层面的传授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要注意精讲多写,二要修炼“踏雪无痕”的修改艺术。

教 后 反 思 篇10

  《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写的这篇文章的确非常优美。初捧这篇文章,我便爱不释手地读起来,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不过,要理解琦君那份浓浓的思乡情,需得多次品读,从字里行间细品方见,所以一定要将自己全身心放入文章当中,你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那番思乡情,童年乐。下面就是我今天在课堂上的三点小小的体会:

  一、激发兴趣,直奔主题:

  课前,我先让学生在校园里看桂花,闻桂花,对桂花有了初步的了解,由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学生通读了全文,做到读通、读顺、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直奔课文的主要段落——第三自然段。

  二、指导学生读出快乐:

  课文的第三节是重点段落,在这节中,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摇花乐”、父亲的“丰收乐”、母亲的“助人乐”以及母亲和全村人的浓浓乡情。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问题,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快乐的大事?学生发言热烈,觉得很开心,这时学生融入课堂中间,接着让后学生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特别是学生扮演小作者,喊一喊摇花时的句子和缠着母亲要摇花的样子,学生很放得开,喊得入情,做得自然,效果很好,连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学生一起喊,一起读。 

  三、指导学生读出真情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这时需要学生静心体会,默默感受,特别是母亲的那句话以及作者怀念童年的那份情,所以这两段的学习后,我设计了几个题目:(1)外面的菜再香,也没有妈妈烧的菜好吃,那是因为          。(2)小明家的狗再可爱,也没有我养的那条狗可爱,那是因为               。学生此时的体会已深刻,不用多讲,他们就体会到了作者和母亲的那份情。

  简单地读,读出喜爱,读出快乐,读出真情,我想这是我上这节课最大的收获。课文学完后,我又推荐了一篇文章《月光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不过遗憾的是学生现在已经四年级,应该让他们动手写一下自己童年快乐的事,这样真正做到了语文教育的听说读写。

教 后 反 思 篇11

  上周四,我在白鹿小学二年级执教了一堂英语课。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句型what can you see?及其应答句i can see…并要求学生掌握plane和train两个单词。

  这节课的开始我运用了儿歌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没有学过这首儿歌,所以课堂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冷场现象。但我没有因为学生的无反应而灰心。我继续利用儿歌的背景图片五只猴子来复现学生以前学过的句型what can you do?并运用多媒体表演魔术,以旧引新,带出新句型what can you see?并自编了chant带领学生在边说边做的过程中记忆新知识。其中,复习、同桌间的自由谈话不仅能迅速集中先前由于儿歌导致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而这一部分的层次性不仅体现在儿歌的由易到难上,还体现在教师的由扶到放上。开始的儿歌是由教师创作、学生模仿的,慢慢的学生能运用学到的东西自己编唱儿歌。

  呈现部分我利用学生上节课学习的动物类单词,设计了带领学生去参观动物园的环节。通过参观动物园,引出去动物园的交通工具plane。在教授这一生词时,我还复习兼拓展了和plane有关的短语和句型。例如:what can you see? i can see a red plane.但这个环节中发现学生无法回忆起颜色类的单词。由此我觉得,小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他们对已学知识的遗忘性是比较重的,在课前热身的时候,教师应该带着学生有目的的自由讨论教学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旧知识,为稍后的新授内容作铺垫,打好基石。

  在参观动物园的环节中,我发现自己的多媒体制作的不是特别完善。其中有一张幻灯片呈现的是动物园的动物,我设计这个场景的初衷是带着学生参观动物园,并运用新学的句型what can you see?来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或者提问老师,尽可能多的操练这组句型。但由于我一下子把所有动物都出示在同一张幻灯片,这使得学生失去了“参观”的这种感受,没有身临其境,就好像突然出现一组动物,师生对话完了就算参观完了。这样一来学生感觉不到是在参观,我还不合时宜的问了一句are you happy today?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老师的意图,所以也无法回答。而这一步骤的失误使得我后面要引出的回家时用的交通工具train更显突兀。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新授内容的基础上,我运用了游戏magic eyes让学生猜出图片上的单词,并用句型问答的形式来回答我。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寓教于乐,既让学生有抢答并回答正确的成就感,又让学生同时操练了新授句型与新单词。并且还利用新授句型复习了以前所学的各种交通工具,使学生能不断巩固旧知识、记忆新知识。在提高部分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出示了一幅包括较多交通工具的图片,基本汇集了学生以前学过的以及今天学习的交通工具,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操练句型,既复习了已学的,又巩固了新学的。

  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把卡片传给一个学生,全班边拍手边提问what what what can you see当我说停止的时候,拿到卡片的学生就要用i can see…来告知卡片上的物品。这个游戏可说是一个小小的高潮吧。弥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对操练较少的问句what can you see?并让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使课堂气氛在这里达到一个明显的高涨。

  从整堂课来看,有一点是值得我关注的。那就是课堂的气氛直到“击鼓传花”这个游戏之前,始终不是非常活跃。在教授新单词和句型的时候,尽管我不断放慢语速重复问题,部分学生还是无法回答我。只有少数优秀学生由于能跟上我的节奏,整节课积极性较高,并能良好掌握了这堂课的知识要点。

  由此我想到,课堂教学要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非那些优等生。在这堂课中,我的英语口语应尽量说的简单化,尽量使用短句子,并辅助动作和肢体语言,使那些学习能力较慢的学生更能领会我的教学意图。特别能凸显这一点的一个地方就是最后一个游戏“击鼓传花”:与其教师用一大段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的英语来解释游戏的操作方法,不如简简单单一句“击鼓传花”,使得全体学生都能立刻领悟这个游戏该怎样进行

教 后 反 思 篇12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同样也是难点。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以直观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直接发现结果,然后根据折出来的结果探索计算法则,放弃了教材中两次折、画的方法。刚上完课,表面上感觉按部就搬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教学过程有点脱节。在评完课又听完其他老师的课后,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1、敢于冲击教材。

  一是改变了情景中的主人公,把教材中的王芳改成了老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样更能激起学生质疑的兴趣;二是我放弃了教材中两次折、画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通过一次折纸理解了意义发现了计算结果,然后观察发现了计算方法。这样,为学生探索与交流保证了充足的时间。

  2、关注动态生成。

  在课的开始,我激活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的开始就面对“老师每小时织围巾1/4米”的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产生疑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冲动。在学生形成的关于问题的多种原始想法中,我关注了动态的生成,抓住鲜活的生成资源,筛选出了关键的问题,使本节课的目标及教学重点成为学生的探讨焦点,体现了教与学的双主体地位。

  3、敢于放手研讨。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以折纸涂色活动为主线,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观察交流,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问题。折纸是为了理解意义。当学生由1/2×2的意义推测出1/4×1/2的意义是表示求1/4的1/2是多少时,我知道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这样说。正是通过折纸,学生理解了1/4的意义,1/2的意义,才能理解1/4×1/2的意义。因为学生只有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才能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通过数形的结合,学生在理解意义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分数乘分数时为什么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道理。学生经历了抽象---直观---抽象的探索过程。

  4、合适的支点能贯通整个课堂。

  这节课表面上感觉按部就搬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教学过程有点脱节。听了同事的数学课,我茅塞顿开!

  在折一折的过程中,我直接让学生折1/4×1/2,虽然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在少数同学的带动下折出了1/4×1/2表示1/4的1/2,可是有的迁强。听了刘虹老师的课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的课堂脱节,是因为我丢掉了课本提供的支点:先折1/4×2。因为学生由整数的意义得出"1/4×1/2表示1/4的1/2是多少"那只是推测,并不知道为什么,只有体会出1/4×2描2个1/4,才能知道半(1/2)个1/4描1/4的一半,这样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说1/4×1/2表示1/4的1/2是多少",所以说,折1/4×2是成功完成1/4×1/2的支点,很重要。

  5、学具的准备是无声的引导。

  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学具。只有让学生准备好学具了,学生才可以探索得更深入,更全面。比如:如果只给学生准备一张纸,那么学生是不是也就只会折纸,如果再为学生准备尺子和笔,那学生是不是也就想到通过画图的方法来进行探索和研究,再为学生准备彩笔,学生是不是也就能向导通过画、涂的方法来研究。总之学具准备的充分,学生探索的才更自由,更全面。

  而我只让学生准备了两张纸和两只彩笔,拘限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致使学生只用了折纸感受意义,理解计算方法。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教 后 反 思 篇13

  一、 选用《故乡》作为开课篇目的设想

  《故乡》是鲁迅的小说,一向被选在各类教材中,是教课书中的经典篇目。像这样一篇难度较高,篇幅较长,年代较远的文章,要上出新意,并且渗透二期课改的精神,无疑是一种挑战。但是如果这节课能够探索出一条途径来,那么对今后长文短教、深文浅教、老文新教,就是很好的尝试。同时,也为学生能够走近名人,阅读名篇指出一条新路。

  二、 课堂环节设计及思想

  环节设计中第一要讲的是板书的处理。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板书的效用,特别是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更让我们置板书于脑后;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板书又往往成了文本核心内容的再现。但是在本课时里,板书是整堂课的重点,它展现的是学法指导。学生一看到这个板书,就能明白,我该如何阅读本文。更重要的事,这个板书不仅对本文有指导作用,对于任何类似的文章都具有指导性。

  第二、强调学法的指导。整堂课学法的指导有三处:1、第一个环节中,有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指导,言语不多,但是教师点一点,对学生今后阅读长文章有很大启发。2、研究人物的方法指导,从两个角度来谈:注意品读人物的言行举止和人物发展变化过程来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课堂上反复训练,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3、文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给学生筛选信息的方法。阅读文章需要知人论世,那就要查阅资料。在众多的信息中如何捕捉我所需要的内容呢?作者生平、时代特征、历史背景等等。方法一落实,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盲目搜寻资料的时间。

  第三、重视语言的训练。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完整性条理性都非常重要。因此在课堂设计中,有两个小环节的处理,希望能够引起教师的共鸣。一是第一环节中的一个追问,你是如何推算出“我”呆在故乡的时间的?这其实是训练学生答题的完整性。让学生明白,在讲出答案的同时要讲明理由。二是分析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提出的高要求:让学生先概括说人物形象,再有条理的说明理由。这其实是训练学生清晰和缜密的思维,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作铺垫。

  第四、注意学生的认知坡度。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盘旋上升,在这堂课的环节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几个环节上来看,学生的学习层面是这样倾斜上升的:1、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归纳方法。2、运用方法,小组合作,共同学习。3、巩固方法,独立思考,自主学习。4、课外延伸,搜寻资料,探究学习。学生从教师辅助到自主探索的过程,使学生学步的过程,难免有磕磕碰碰,但只要教师认识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他们而不是搀扶他们,终有一天他们会健步如飞的。

  三、 教学后的感想

  参与这样一堂课,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首先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理解课文的深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理解的深度。对于文本的解读,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底。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回答有合理的评价——对于他们的欠缺和不足,教师能够及时的点拨和纠正;对于学生出色的表现,教师也能及时捕捉,适当的表扬将影响其他同学的思维倾向。在这次的备课过程中,与不少老师反复研讨,又查看了鲁迅年谱,作家作品评论,以及《呐喊》自序,对鲁迅的为人和思想有了新的认识。

  其次,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要有充分的认识,他们的认知障碍可能会出现在哪里,学生理解问题有偏差又该如何纠正?这些教师备课时都应该有所准备,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到山峰的坡度,教师才能给予适当的台阶,帮助学生登上山峰。

  再次,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其一,语文课应当重视方法的传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任何一堂语文课,不是让学生了解一篇课文,而是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解读更多的文章。教师重视了方法的传授,也就让教材成为真正的教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其二,课堂环节的设计要注意坡度。例如,《故乡》的一个环节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点。分析完杨二嫂人物形象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了学习方法,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分析闰土的形象。这个环节,虽说有助读到自读的跨度,但是学生的思维层面却是相同的。如果要让学生从零散的点状的层面提高到综合的网状的层面,教师就要提高要求,设置障碍。在教学中,补充一个答题语言的要求,粗看是语言的训练,其实是思维的训练。组织整理已有的材料,正是学生思维的过程。更何况学习有条理的阐述观点和理由,综合和归纳是初二学生的学习重点。这对学生以后学习和写作议论文,也有很大的帮助。其三,重视课与课之间的衔接,课内学习和课外探究的衔接。我们应该明白学生学习是一个完整的序列,这堂课只是这个序列中的一环。学生能力是否有序的提高,就需要教师研究一环与一环之间的衔接。也就是说,我这节课,是上节课的延续,又是下节课的基础。《故乡》教案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就比较合理的让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文本解读拓展到知人论世,既有知识层面的扩展又有能力的提升。所以宏观地看待教材,合理地利用教材,甚至重新组织教材也是教师迫切需要认识的问题。

  最后,是对自身素养的审视。在备课上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比起年长的一辈和年轻的后辈,我缺乏的还不只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我在演绎一堂环节比较合理的课程时显得青涩和稚嫩;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又使我在课堂上显得呆板,不够灵活;而不够合理的注意力分配,又使我不能兼顾学生的回答和教学内容,以致学生出错都没能注意并及时指出。这一切,使我不得不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在驾驭课堂的能力上还需要多方面的修炼,包括听说读写这些基本功的训练。要做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几个合理的教学环节是远远不够的。高瞻远瞩的眼光和丰富的学识,需要从现在培养起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各位教师共勉。

教 后 反 思相关文章:

教 后 反 思

教 后 反 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教 后 反 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