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课堂实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课堂实录

甜到心口 点赞 分享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课堂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课堂实录(通用2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课堂实录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掩耳盗铃”。

  2.朗读课文,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2课时)

  (一)教师引导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听说过寓言故事吧,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寓言故事(板书:寓言二则)

  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学生:“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道理。

  那么,我们学的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的什么内容,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同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掩耳盗铃”。

  课题中有两个生字,这两个生字你掌握了吗?现在老师板书,谁愿意试着把这两个字的写法告诉大家。

  在学生的提示下,板书“掩耳盗铃”,学生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言内容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字连词画出来,想方法认识它;把生词也画下来;另外,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读书学习)

  生:我画出了“丁零”这个词。

  师:丁零是什么意思?

  生:它是用来表示声音的词语。

  师:对,我们一起读一读。(电脑出示“丁零”)谁还知道哪些描写声音的词语?

  生:轰隆,哗啦,叽叽喳喳……

  师:还有谁想接着说?

  生:我还画出了掩耳盗铃。

  师:电脑出示“掩耳盗铃”,大家一起读。课文中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呢?

  生:掩是捂住,盗是偷的意思。掩耳盗铃就是说一个人捂住耳朵偷铃铛。

  师:同学们,看,刚才读课题时提出的问题,他通过读书自身就解决了,多棒啊!你们知道了吗?还有谁想说?

  生:老师,课文中有一句话说的就是“掩耳盗铃”的意思:他掩住了自身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师:噢,你能够联系课文内容协助自身理解,真是个会读书的小朋友。

  请你们再随着录音小声地读读课文,看看自身都知道了什么。

  同学们,通过这两次读课文,大家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那就把你所知道的和同位一起交流交流吧。

  好,谁想把你已经知道的和大家说一说?(可以拿书说)

  生:我知道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他想偷走铃铛。

  师:也就是盗铃。

  生:他明知铃铛用手一碰就会响,被人发现,于是掩住自身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手刚碰到铃铛就被人发觉了。

  (三)围绕重点问题细读课文

  同学们,看啊,你们不只认识了生字,读准了词语,还把课文也读懂了,真了不起!那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个人为什么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了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想好以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哪个小组讨论明白了?和大家交流交流。同学们注意听,他说完了同组的同学可以起来补充。

  学生讨论交流:

  1.我们组认为这个人可能会想:响声要用耳朵才干听见,假如把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见了吗?所以他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

  师:噢,你们是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这个问题,很会读书,谁愿意把这句话再来读一读?(指名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

  师:谁能说一说这个人为什么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

  生:我觉得他可能想把自身的耳朵捂住听不见铃声,他人也就听不见铃声了,就可以偷铃铛了,所以他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

  师:说得真好。那盗铃人认为把耳朵捂住就听不见铃声了,对吗?请大家小组内交流意见。(学生六人小组讨论)

  生:从图上看,盗铃人只捂住了一只耳朵,另一只耳朵还是听得见,所以我们认为他想错了。

  师:看得真仔细,我有点被说服了。

  生:盗铃人只捂住了自身的耳朵,不论自身能不能听见,他人还是听得见的。

  师:说得好!既然你们都知道这个常识,那偷铃铛的人知道吗?

  生:知道。课文中说了:“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师:电脑出示这句话指名朗读,要将关联词读好,语气读出来。

  师:发觉就是――

  生:发现。

  师:在这句话中“他人”是些什么人?

  生:铃铛的主人。

  生:过路人。

  生:做买卖的人。

  ……

  师:正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偷铃铛时只捂住自身的耳朵,他人还是听得到,还是会发觉。那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印象呢?

  生:这个人还自以为自身这个想法不错,简直是自作聪明。(板书)

  生:这个人很愚蠢。(板书)

  这个人的想法愚蠢在哪儿?(同桌讨论后回答)

  (这样做骗不了他人的耳朵,只是自身欺骗了自身的耳朵)

  板书:自身欺骗自身。

  电脑出示最后一句话,全班齐读。

  (四)引导揭示寓意,理解“掩耳盗铃”成语意思

  下面我们假设这个掩耳盗铃的人被抓住后,站在主人家的大门口,羞红了脸,可心里还是不明白怎么会一下子被他人发觉的。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围观者,你会怎么批评他呢?请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写一两句即可)

  交流、引导、归纳(出示实物投影,学生上台交流,对着投影进入角色)

  生:做了坏事想叫他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生: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身欺骗自身。

  从这个寓言故事中你体会到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同桌议论,用自身的话回答。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用欺骗自身的方法去欺骗他人。

  “掩耳盗铃”已作为成语使用。请学生联系寓言的内容用自身的话说说成语的意思。

  生:掩住耳朵偷铃铛会被人发现,指不要用欺骗自身的方法去欺骗他人,这样做是不好的,会失败的。

  (五)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六)课外作业

  誊写词语:

  掩耳盗铃 偷走 发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将这个寓言故事讲给他人听。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课堂实录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文章中出现的生字,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

  3.要学会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感想。

  4.培养学生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及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的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还记得偷铃人的愚蠢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吗?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全班交流。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滥竽充数》。

  板书:滥竽充数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利用自己的方法快速地解决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以加强生字的巩固。

  (三)学习课文

  1.从题目入手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1)师:通过刚才读课文,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解释这个成语的句子吗?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找出句子。

  师用多媒体出示句子:演奏的时候,他就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师:从句子的哪个地方能看出南郭先生在“装腔作势”?

  师点击课件中的装腔作势

  学生自由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

  以此来理解词语“装腔作势”的意思

  (2)指导朗读

  师:你能试着读出南郭先生的装腔作势的样子吗?

  学生自由练习读这一句

  鼓励学生大胆地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师根据学生的读的情况适当地表扬(如:你读得真好等等)

  师范读这一句

  学生自己再练习后,鼓励学生再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3)演一演

  师:同学们读的南郭先生的装腔作势的样子真好,老师真想演一演,我们一起试一试怎么样?

  学生分小组自己演一演

  鼓励学生到讲台上演一演

  (4)师:为什么南郭先生能混过了一次又一次?

  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的答案后共同交流

  师点击多媒体课件中的句子:

  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起吹竽给他听。

  根据句子来理解“讲排场”一词,以明白上面问题

  板书:齐宣王    讲排场    混在里面。

  2.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师:为什么南郭先生最后溜走了,你从南郭先生身上知道什么启示?明确要求,学生进一步读课文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师巡视指导交流)

  师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试着总结寓意。

  板书:齐?⊥?  单个吹竽    偷偷溜走

  没有真才实学

  课件出示寓意: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同桌之间自由读课文进一步体会寓意

  (四)文章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滥竽充数”的事情?

  学生思考并交流,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反思〗

  总起来看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最大积极性,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体会到了文章中包含的道理,结合自己身边的故事把道理理解到很到位。

  由于没有教具“竽”,学生的表演缺少一点生动性,由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同,个别同学不能层次清晰地表达自己身边的故事。若能给出学生更多的时间来组织语言,小组进行相互指导的话,效果会更好。

  〖教案点评〗

  1.表演提高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精力集中,能够把所学知识联系到生活实际加以运用,从中学到寓言学习的方法。

  2.学生交流时要进行适时的评价,给学生鼓足勇气,为学生的发言奠定基础。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我们的玩具和游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暑假作业本答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8—79页《搭一搭》教学设计

《小鸡吃食》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化简》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国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初三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课堂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