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薄凉之人 点赞 分享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微信扫码分享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选14篇)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1.重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

  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中国台湾大

  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

  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

  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

  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

  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

  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

  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

  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

  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

  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

  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

  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

  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

  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

  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

  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

  “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

  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

  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

  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

  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

  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

  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

  的是不正确。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

  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

  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

  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

  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6提问:讨论练习二。

  课后记: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

  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

  点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篇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要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参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教学建议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实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学评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综合能力测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训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基础训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3)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问:“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  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8.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9.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0.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1.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2.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3.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4.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完成课后作业。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篇4

  教学设计示例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

  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①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②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略)

  (5)课后作业(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篇5

  课文分析:

  是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开头从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说起;接着先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再讲道理、摆事实说明传统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而现代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自己亲身的经验都在显示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即具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结尾部分再次强调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中国年轻一代的期望。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课堂设计(简案):

  一、导入:经常看到媒体上长篇大论地说中国学生是典型地“高分低能”,你怎么看?为什么?……引出课文学习。

  二、读课文,思考:什么叫“格物致知”?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整理分析本文中用到的事实论据:

  ① 王阳明:格竹失败

  ——原因: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埋没了古人说“格物致知”的真意义。

  ② 作者本人:只顾埋头读书,研究时吃尽了苦头

  ——原因: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不重实验。

  四、问题探究。

  五、梳理结构,明确论点、论据、结论。

  六、总结下课。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说理方法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如:反面事例 :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  正面事例:通过作者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教学设计示例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 

  (1)导入  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

  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①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②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略)

  (5)课后作业 (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篇7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自”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说理方法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如:反面事例 :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  正面事例:通过作者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第 1 2 页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说理方法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如:反面事例 :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  正面事例:通过作者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教学设计示例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

  (1)导入  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

  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①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②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略)

  (5)课后作业 (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说理方法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如:反面事例: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正面事例:通过作者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篇11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传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发现事实的真相。

  本文思路灵活有序,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平实严谨,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手法,娓娓道来,亲切有味,现身说法,少说教气,给人以很多的启发。

  教学目标:

  1、积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词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和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

  2、梳理文章思路,体会议论文严密的内在逻辑;

  3、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养成真正乐于动手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布置预习:

  (1)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

  丁肇中埋没彷徨

  (2)大声朗读课文一遍,查工具书,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抽象袖手旁观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礼记·大学》上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也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他所讲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在现代世界环境激变的今天,“格物致知”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交流预习

  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hu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动,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齐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1、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及关键性语段,概括每一段话的意思。(独立完成,用时15分钟;其他同学写时,请一位同学写在黑板上)

  下面是全文13个自然段的段意概括。(括号内是关键词)

  (1)(因此)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就是说就是就是)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它与现代实验精神一致。

  (3)(但是因为因为)传统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以至于它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4)有一天(时间),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人物)在院子里(地点)格竹子(事件),

  硬想了七天而失败(结果),是因为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结论)。

  (5)(因为儒家根源)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可以理解,不适用于现在。

  (6)(所以)我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告诉我们只能不能)重申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

  (8)(不是而是比如)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9)(不是它需要)实验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由此因为)用“基本知识的突破不常有,历的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的现象印证观点。

  (11)(因为)用“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特点,证明王阳明的思想的存在。

  (12)(在这方面有……的经验为证)我(人物)到美国大学念书的时候(时间)在美国大学(地点)发现埋头读书对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事件)。

  (13)(不但……而且就是说无论……还是……都这意义希望应该)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再回到题目上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完全文,你能说说作者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吗?

  明确:

  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识,即实地的探察,即所谓的实验。

  第13段: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在作者的认识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个词语来代替,那就是“实验”。文章(6)—(12)自然段都围绕着“实验”展开,论述了“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展开实验等。我们将题目替换一下,就成为“应该有实验精神”。

  还记得作者这一篇文章要讲的是什么问题吗?“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现在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国学生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有实验的精神。

  中国学生到底有没有这种精神?

  没有!因为,这种精神被埋没了。

  首先是因为格物并不是为了获得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其次,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因此(2)-(5)自然段举例论证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这正是讲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1)自然段提出论题,(13)自然段,再次总结,重申明,并提出希望。

  经过这样的梳理,文章的层次清晰可见: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4、叶圣陶老先生说:“文章思有路,循路识斯真”。现在,请写出文章的论证思路。

  参考示例:

  作者在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用现象为证,一用作者个人的经历为例,更加深刻地揭露传统教育的弊端,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后,揭示其真正意义,结尾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提出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五、板书设计

  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5)(13)

  (1)(6)-(12)

  思路明晰灵活有序

  六、布置作业

  1、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试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

  2、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第2课时

  教学重点:

  明晰论证方法,探索客观事物的有趣经历的分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论证思路,作者严密的逻辑令人叹服。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作者在文中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思考。

  二、作业1的交流(可采取抽查的方式)

  讲评一列,大约6-7位同学,尽可能涵盖全面,指导大家倾听的同时,参照老师的讲评,批改、纠正、补充自己的答案。

  示例一:

  第2段。引用论证。引用《四书》上《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与含义。

  示例二:

  第3段。引用论证,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于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示例三:

  第4段.举例论证。

  时间:有一天;

  人物:王阳明;

  地点:在院子里;

  起因:《大学》上的启示;

  经过:格竹;

  结果:失败。

  引用明代的大哲学家王阳明根据《大学》上的指示在院子里格竹子到头痛以致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示例四:

  第8段。举例论证。

  举研究竹子,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进行科学的观察。

  示例五:

  第12段。举例论证。

  时间:在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人物:我(丁肇中);

  地点:美国大学;

  事件:发现埋头读书对研究没有任何的帮助,对实际的需要也无任何的帮助。

  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下,中国的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示例六:

  正反对比论证

  第7段: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第3段、第4段,正反对比(但是)

  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

  其实,讲道理可以正反对比,举事例当然也可以正反对比。

  三、交流作业(2)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段100左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示例一: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示例二: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评分标准:

  1、知道了什么知识?2分

  2、我为此做了什么?2分

  3、事情的经过、结果、起因等描述得是否清晰?2分

  给出标准,请同学评价。

  四、拓展延伸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常说“经历才能懂得,经历本身就是财富”的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然而,只有做了,我们才能收获更多,更丰富。

  五、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已经懂得,现在,就看我们的行动了。让我们牢记丁肇中先生的教诲,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做一个知行合一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六、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小议论文。

  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子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科学时报》20xx年11月4日)

  七、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摆事实(举例论证)讲道理(引用论证)

  对比

  事实论据(正面反面)道理论据(正面反面)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篇12

  山东光远中学   王新伟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学生积极举手,教师指明学生回答)

  生读:丁肇中……

  师:丁肇中先生在1999年来到中国科学院作报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是他的报告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大家放声朗读一下这篇文章,看一看,大家能不能找到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师:课文读完了,同学们找到造成这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学生纷纷举手)

  生(甲):我觉得刚才那个女大学生因为没有格物致知精神,没有实践能力,所以她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生(乙):我觉得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格物致知精神,而中国的学生在这个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偏向与抽象思维,而不愿意动手,才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学生鼓掌)

  师:这两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还有没有其他同学补充性地说明以下造成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

  生(丙):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只重视人们的理论,只重视思考,而不重视人们的动手能力,因此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

  师:好,你总结得非常好。实际上,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既然这么重要,“格物致知”中国词究竟是上面意思?

  生: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意思。“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一种精神。

  师:文章中有没有解释?请告诉大家。

  生:有,在57页。

  师:中国寻求知识的过程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生(齐答):是主动的。

  师: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合作讨论,形成一致观点)

  生(甲):我觉得中学生缺少的就是实践精神,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生(乙):我觉得文章中已经告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生(丙):前面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认为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道理⑴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道理⑵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道理⑶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生(丁):我觉得前面三位同学的总结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作者还通过举例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作者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事例,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有“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

  师(总结):这几位同学总结得都发现好。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中心论点的。那么,课文在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分析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之后,在文章的结尾揭示了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意义。真正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生(齐读):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师:你觉得一个人能够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学生思考、探究、发言)

  生:对事物客观的、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师:这种探索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

  生(齐答):这种探索是积极的,主动的。

  师(深含激情地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对事物客观的、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这种探索是积极的,主动的。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精神,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学生表示深受启发)

  师:你觉得你具备不具备这种“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给大家谈一下。

  (学生短暂思考后,踊跃发言)(教师适时点评,肯定学生的说法)

  生(甲):我 经过实践后,我才知道了冰的硬,水的软。可见实践精神的重要作用。

  生(乙):我原来不会修钟表,等我 翻阅了有关钟表运转的原理后,我又亲自把我的马蹄表拆开重新装了一遍,虽然表走得不准了,但是,我在这其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可见,探索精神和实践的精神对我是多么地重要。(学生大笑)

  生(丙):¨¨¨

  师(充满感情地总结):其实呀,“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曾经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于创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走进了一个令人振奋自豪的新时代。主要我们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创造辉煌,我们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生信心百倍地鼓掌)

  师:学习完本文后,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同学们在课下把自己的收获写下来,并在班内交流。好,下课!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篇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用到“高分低能”这个词。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

  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介绍作者丁肇中。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他认为,物理学是在实验与理论紧密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进展的基础在于理论能够解释现有的实验事实,并且还能够预言可以由实验证实的新现象。他强调,没有一个理论能够驳斥实验的结果,反之,如果一个理论与实验观察的事实不符合,那么这个理论就不能存在。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产生崇敬感,进一步产生对探究此问题的兴趣。

  2.整体感知文章,把握作者观点。

  学生默读文章,讨论:

  (1)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作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中国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训练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基本观点的能力。

  3.预设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

  (1)学生根据文章的观点,设想如果是自己在这个观点进行写作,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并进一步思考写作的顺序安排。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一步和文章的内容及写作顺序进行比照,明确文章的论证思路,并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符合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学生预设文章内容:(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3)如何让自己具备“格物致知精神”?

  通过和文章内容相对照,会发现,作者在文章中也恰恰是回答了这些问题。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历史来源、传统内涵等)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但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为什么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设想和文章内容的比较,使学生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4.说一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本文的思路十分清晰。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清晰。

  5.学生讨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怎样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设计意图】将文章中的观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学会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

  (三)课堂小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没有真正的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四)布置作业

  通过对身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先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通过动手搜集相关资料和做实验的办法,尝试解决该问题;最后,用文字阐释该问题,不少于500字。

  【设计意图】真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格物致知精神”。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篇14

  一、学习目标 

  1. 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二、学习方法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三、重点 难点 

  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四、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了解作者。 

  2.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二).技能训练 

  1.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 

  (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2..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3.重点细读,讨论交流。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 

  (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4.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 

  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学习成果。 

  (解说:学生作探究学习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1.协助学生完成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不要单打独做。2.帮助学生学会广泛查询、下载相关资料。3.指导写作小论文或解决制作电子作品的技术问题。4.探究题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结论,只要谈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三)自我测评 

  1.下面一段话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a.眼光 勇气 毅力b.勇气 毅力 眼光c.毅力 勇气 眼光d.眼光 毅力 勇气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个目标怎样选定,就要*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___和____。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是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相关文章: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