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陈毅市长 教案

陈毅市长 教案

颜值担当 点赞 分享
陈毅市长 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陈毅市长 教案(通用9篇)

陈毅市长 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剧情梗概、戏剧的特点。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二、教学过程

  1.导人课文。

  陈毅,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之一,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长。关于他的事迹在许多电影、小说中都有介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陈毅市长》(板书课题)也是展现陈毅崇高品格的作品,不过,课文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的文学样式——戏剧(板书)。

  2.学生结合注解,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

  教师补充: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舞台演出必然要受时空限制,因而,剧本的篇幅不宜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变换不宜频繁,它必须高度集中、紧凑,全部剧情必须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演出完毕。

  (2)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在剧本的情节结构上,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3)台词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

  人物的台词应该是高度个性化的,它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并且是人物个性在特定环境中的自然流露。

  3.听录音,让学生总体感知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剧中人物的咬字吐音。

  (1)正音释义。

  (2)分组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分清节奏。

  台词是在自然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直接诉之于人的听觉,因此,特别强调节奏分明、和谐,入耳动听。朗读时应体现这一特点。

  节奏划分示例:

  ①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

  ②知道/干吗/还来打扰我!

  ③先生之言/差矣

  ④停电/伊/不怕,怕只怕/敌人破坏电厂,那就要/一片漆黑

  4.剧情梗概。(先独立训练,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

  1949年冬天的一个深夜。著名化学家齐仰之家。上海市市长陈毅专程登门拜访齐仰之,却遭到冷遇。进门之后,陈毅借刘禹锡《陋室铭》赞扬主人,融洽了双方感情。于是,陈毅乘机巧用“激将法”,大谈共产党的“化学”,使清高、正直、不乏爱国心的齐仰之发生了深刻的“化学变化”,欣然同意出山筹建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把握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2. 理解矛盾冲突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上课时教学内容。

  (1)请同学回忆戏剧的三大特点。

  (2)尖锐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推动剧情发展,展示人物性格。

  (3)人物、场景、情节高度集中,矛盾冲突要在短暂的时间内、不多的场次中反映出来。

  (4)人物语言要求个性化、行动化和口语化。

  (5)回顾故事情节。

  陈毅夜访齐仰之,说服他主持筹划建立全国第一家盘尼西林药厂。

  2.疏理、分析故事情节。

  (1)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提示:由故事情节来考虑戏剧冲突。

  讨论明确:矛盾冲突是陈毅与齐仰之之间的矛盾冲突,即陈毅说服齐仰之参加祖国医药事业的建设与齐仰之不问政治、闭门治学间的矛盾冲突。

  (2)矛盾冲突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从剧情出发,可把这场戏分为哪四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提示:戏中仅两个人物,而且两人始终都在舞台上,因而,不能以人物上下场来确定层次。可联系陈毅在夜访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及难题的解决来划分层次。

  同桌间讨论明确:碰到四个难题:被拒门外、谈话限时、难以说服齐仰之、请齐仰之出山。据此,这场戏可分四个层次:

  ①矛盾的发生(开头至“齐仰之请陈毅坐下”):解决了难以进门的矛盾。

  ②矛盾的发展(至“齐仰之又请陈毅坐下”):解决了谈话限时三分钟的矛盾。

  ③矛盾的激化(至“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解决难以说服齐仰之的矛盾。

  ④矛盾的解决(至结尾):解决了请齐仰之出山的矛盾。

  3.研读第一部分。

  (1)开头设置齐仰之接电话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一是交代陈毅市长曾下过请帖这一情节,为亲自登门夜访作了铺垫;二是表明齐仰之不问世事,不问政治,对共产党不理解,及耿直的性格,这就为矛盾的产生埋下了伏笔;三是渲染了舞台气氛,使观众产生了悬念。

  (2)一个执意夜访,一个拒之门外,于是冲突产生。那么,陈毅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

  讨论明确:“再次按门上的电铃”“继续按电铃”表明陈毅的倔强与诚意;在“工作”上与齐仰之取得一致;齐仰之以“我在工作”拒访,而陈毅以“也是为了工作”求访。

  4.研读第二部分。

  (1)派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进门后,齐仰之语气生硬,限时三分钟,局?其他同学思考:陈毅陈毅如何打破这一僵局?

  讨论明确:引<陋室铭)表示对主人的敬意,博得齐仰之的好感,缓和气氛,融洽了感情。

  (2)尽管齐仰之有了让步,请陈毅坐下了,但“三分钟”仍不让步,那么,陈毅怎样打破这一限制,使访谈得以深人下去呢?

  讨论明确:陈毅巧用“激将法”,称齐仰之是“海内闻名的化学专家”“可是对有一门化学好像一窍不通”,这样一说,使清高、自信的齐仰之急于寻根究底,请陈毅“尽情尽意言之,不受三分钟之限”,于是,陈毅由被动转入主动,掌握了主动权。

  5.研读第三部分。出示投影片,四人小组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1)陈毅所讲的“共产党人的化学”指什么?

  (2)陈毅为什么要采用“革命化学”的说法?

  (3)陈毅怎样针对齐仰之“这种化学,与我何干”的思想进行宣传?

  (4)齐仰之的思想为什么会起“化学变化”?

  明确:

  (1) “共产党人的化学”指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改变旧中国黑暗的社会面貌,建立人民新中国的一场社会革命。

  (2)“革命化学”的说法是陈毅针对齐仰之只做学问、不问政治所采取的一种谈话策略。陈毅假借谈论化学,实质上是对他进行启发和教育,由此可见,陈毅谈吐的机敏与睿智。

  (3)先概括指出实验室里的小气候与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紧密相连;再联系齐仰之的身世遭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齐仰之感慨万千;然后不失时机地指出世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齐先生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时机已经来到了。

  (4)内因:齐仰之正直、爱国,·愿意施展自己的才华,有报效祖国之心。外因:陈毅求贤若渴,谈话有艺术性、层层推进、扣人心弦,是促使齐仰之思想起“化学变化”的有力催化剂。

  6.研读第四部分。思考:这场戏的结尾有何特色?作用是什么?

  讨论明确:

  结尾安排颇具匠心:开场,齐仰之只让陈毅谈“三分钟”,此时却已谈了“三十分钟”,还要陈毅再谈“三天三夜”。突然停电时,陈毅“要马上赶到发电厂去,连三秒钟也不能耽搁”。与开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妙趣横生,回味无穷。既降下了这场戏的帷幕,又为下场戏作了简单的铺垫。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特点,归纳人物思想性格特点。

  2.了解舞台说明的特点、作用。

  3.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思考:话剧的表现手段有哪两种?

  明确:话剧是一种以动作和对话为主要手段的戏剧形式。本节课重在体会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讨论:文中两位主要人物陈毅与齐仰之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

  陈毅:坚定、豪爽、机敏、雄辩——无产阶级革命家

  齐仰之:急躁、诚恳、有爱国心、清高、固执、政治淡薄、科学严谨——爱国主义科学家

  3.在课文中找出能够表现陈毅与齐仰之性格特点的语言和动作的例句。男女同学分工,男同学找能表现陈毅性格特点的语言、动作,女同学找能表现齐仰之性格特点的语言、动作。

  4.把握人物语言中的潜台词。

  (1)引导学生了解潜台词。

  潜台词是藏在字面之下的没有说出来的台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这个“意”反映了特定的情景之下人物说话的真实意图和内心世界。

  (2)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和特定的对话场合挖掘和体会言外之意。

  ①齐仰之 : 这……可以延长片刻。

  “这……”包含着激烈的内心冲突:想问个究竟就得破多年恪守的信条;不问清楚又于心不甘,因为“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在进退两难中,勉强作出了“可以延长片刻”的选择。

  ②陈毅 : 我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到一起,不就中和了?

  “碱性”是比喻说法,指革命性、事业心、进取心;“中和”指用革命性、事业心、进取心影响齐仰之,让他适应新时代,改变过去不问世事,不问政治,言谈、行事拘泥于陈旧准则的做法。

  5.分析舞台说明的特点和作用。

  (1)明确概念(结合文后练习二)。

  舞台说明也叫“舞台提示”,是剧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写在每一幕(或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根据演出的需要,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展开。

  (2)四人小组讨论分析这场戏中“舞台说明”的特点和作用。

  ①开头,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身份——深居简/潜心科研的化学家。

  小道具——条幅,说明他埋头钻研,无意接待来访。

  这部分舞台说明为陈毅夜访被拒绝,两人间产生戏剧冲突作了铺垫。

  ②齐仰之对“急促的电话铃声充耳不闻”“大皱眉头,拿起话筒”“将电话挂上,坐下继续工作”。

  这些舞台说明表明了人物神情、动作,揭示了他清高、固执的性格及急躁情绪,预示与陈毅发生冲突的必然性,确定了戏剧氛围。

  ③齐仰之“乒的一声将门关上”“气冲冲去开门”“请陈毅进“请陈毅坐下”“连忙拦住(陈毅)”“点燃蜡烛”。这些动作、神情展示了矛盾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解决的情层次分明、脉络清晰。④齐仰之“烦躁地”“一惊”“为难地”“高兴地”“不悦”“深有感触”“兴奋得不知如何回答”“大笑”“大喜”。

  勾勒了齐仰之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有助于读者揣摩人物心理,理解人物形象。

  6.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1)朗读指导。

  ①在充分理解剧作、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朗读,从总体上说,陈毅的语言坦率、豪爽,又不乏幽默;齐仰之的语言由冷淡、生硬转为热情、诚恳、急切。

  ②通过揣摩人物语言确定声音的轻重、快慢、化。

  ③借助舞台说明,辅以一定的表情、动作。

  (2)四人小组组内分角色朗读。

  (3)抽同学在班内朗读,教师进行适当点评。

陈毅市长 教案 篇2

  宜昌金东方学校 胡绍海 

  教学目的 

  1、认识《〈陈毅市长〉选场》的矛盾冲突。 

  2、学习剧作通过工作、活动、日常生活和与各式各样人物的关系的描写,逐渐显示主人公的性格及其高尚的思想品格的特点和“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方式。 

  3、学习剧作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教学设想 

  1、《陈毅市长》这部剧作,主要塑造了陈毅这一人物。作者通过对上海解放初期两年里陈毅市长的工作、活动、日常生活的描写,通过对他与各式各样人物的关系的描写,通过各种矛盾冲突,逐渐显示陈毅的性格以及他高尚的思想品格,从平凡中塑造了陈毅这个从元帅(野战军司令员)到市长的可亲、可敬、可爱的形象。剧作的结构方式和表现手法,新颖独特。 

  教学前,应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准备,尽量要求学生能阅读《陈毅市长》全剧,了解全剧的剧情和特点。 

  2、《陈毅市长》全剧用十个片断、十个故事,写成十场话剧。课文节选的是其中的第五场。该剧没有统一的中心事件,各场之间在情节上不相连贯,都是独立成章,而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来穿引各场。老师在教学时,应把全剧的剧情内容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让他们有个总体印象;同时,作者写作的意图、剧作反映的历史背景,也应向学生作些介绍,以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把握课文。 

  3、课文可安排二课时完成教学(如学校条件好,预习准备做得充分,也可用一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了解作者和他创作的意图,剧作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全剧的内容、情节及其特点,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认识剧中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格以及作品的艺术特点等。 

  4、课文节选这一场戏中,写陈毅夜访老化学家齐仰之时,谈话中引用了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语句。教师在教学中可向学生简要介绍一下刘属锡及其名篇《陋室铭》,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分析人物性格特征都会有好处。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剧作《陈毅市长》反映的历史背景、作者创作的意图以及全剧的剧情和特点。 

  教学过程 

  1、由上一课讲授的歌剧《〈白毛女〉选场》导入本课《〈陈毅市长〉选场》。 

  板书课题:《〈陈毅市长〉选场》。 

  2、简介作者和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创作意图。 

  话剧《陈毅市长》,是当代剧作家沙叶新于1980年创作的一部优秀话剧。描写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高级将领、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在上海解放初期当上海市长期间的工作、生活和思想风貌。 

  沙叶新,一九三九年生于南京,回族。当代剧作家。1956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妙计》。次年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1961年大学毕业后进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创作研究班学习,1963年秋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任编剧。主要剧作有:《一分钱》(1966年)、《焦裕禄》(与人合作)、《约会》(1978年)、《假如我是真的》(与人合作,1979年)、《陈毅市长》(1980年《剧本》第五期)、《马克思“秘史”》等。《陈毅市长》获全国优秀话剧创作奖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1978年起,开始搜集有关陈毅同志的生活素材,1979年写成十场话剧《陈毅市长》,1980年剧作上演、发表。 

  《陈毅市长》的开头第一场,是描写上海解放前夕,陈毅领导的第三野战军在江苏丹阳司令部所在地,召开干部会为解放进驻上海作准备。“冒险家的乐园”——上海,是1949年5月27日解放的。上海解放,我们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但是所接管的却是国民党反动派留下的一个烂摊子。当时的上海,工厂大半倒闭,商店纷纷关门,失业人口剧增,又面临断粮、断煤的威胁;帝国主义对我进行海上封锁,敌机不时来偷袭轰炸,暗藏的国民党特务反动派进行破坏捣乱,社会秩序混乱、垃圾成山、社会垃圾(流氓阿飞、小偷、*女)也多得怕人。帝国主义曾狂妄预言共产党要“烂在上海”。在党的领导下,身为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的陈毅,依*上海各阶层群众的支持,采取了恢复生产和发展生产的方针,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使上海的局面有了根本的改观。帝国主义的预言破产了。 

  作者选取这一段时间作为历史背景,抓住了在上海这个特定环境中陈毅的工作、生活及与各种人物的关系,创作了《陈毅市长》这部话剧。以此作为对上海解放三十周年的纪念。1980年5月,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作者在谈到这部话剧的创作时说:“陈毅同志解放初期在上海担任了八、九年的市长,任期很长,事迹甚多,几乎他的每一年甚至他的每一件事都可写一出有声有色的大戏,……尽管我写的是上海解放初期的一段历史,但我尽量要将这段历史写成鉴诫今天生活的镜子;尽管我写的是二三十年以前的往事,但我非常希望今天的观众能从中得到现实的启示。”(沙叶新《〈陈毅市长〉随想》)。 

  3、全剧的故事情节和特点。 

  《陈毅市长》,十场话剧。剧中安排了一系列情节,主要表现“陈毅同志对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心,对各界人士的真诚团结,对干部作风的严格要求,以及自己对党风党纪的身体力行等等。”(沙叶新《〈陈毅市长〉创作随想》)。 

  第一场,时间:1949年5月10日。地点:江苏丹阳第三野战军司令部所在地,一间简陋的会场,陈毅在作报告。他说:中央叫我们在丹阳整训一个月,学习、研究接管政策,搞好入城纪律,为解放上海作好准备。他说:“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残余势力会勾结一起,轰炸、封锁、破坏,把上海变成一座死城。……他们还扬言,说上海是个大染缸,要叫我们红的进去,黑的出来。我这个人倒不怕什么染缸,我倒要叫他们看一看,到了上海之后,究竟是上海把我陈毅染黑了,还 

  是我陈毅把上海染成个红通通的!” 

  第二场,时间:1949年5月28日下午。地点: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陈毅代表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上海市政府。同时,接受国民党上海市留守人员的投诚。 

  第三场,时间:1949年6月中旬的某日傍晚。地点:上海国华纱厂总经理傅一乐的别墅。陈毅与市工业局长到资本家家去赴宴做工作。 

  第四场,时间:1949年秋的一天上午。地点:上海解放后建立的第一家国营百货商店。 

  陈毅到刚刚开业的国营百货商店视察,看到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国营商店买不到盘尼西林,不法药商又趁机连续涨价,普通劳动人民无力购买,因而引起了陈毅的深思,由此引出了下一场夜访化学家齐仰之的戏。 

  第五场,课文节选部分。时间:1949年冬的一天深夜。地点:化学家齐仰之的家。陈毅去拜访,先是打电话遭拒绝,又去打门吃了闭门羹,最后终于进屋。经交谈、说服,使这位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化学家思想认识起了变化,接受政府聘请主持筹划在上海建立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 

  第六场,时间:1950年2月6日傍晚。地方:陈毅家中。陈毅让工作人员把关于建造盘尼西林药厂的计划,关于上海市建设的设想和一份关于恢复生产的情况报告打印出来送交市委讨论。发电厂遭敌机轰炸,陈正要赶往发电厂。说服老丈人回老家去,打消了留在上海让陈安排工作的念头;也说服小妹凭自己本事去报考学校,不给她写介绍信。 

  第七场,时间:1950年2月8日凌晨。地点: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发电厂恢复供电。陈严厉批评负责上海警备和空防的军长童大威的严重失职,又保他免受军法处罚。向对新闻发布中发生泄密错误的一党外副处长承认昨天自己批评时发火的错误。第八场,时间:1950年2月18日上午。地点:国华纱厂工人徐根荣家。陈带着工厂经理资本家傅一乐去工人家拜年,说服资本家不要抽资外跳,要恢复生产,搞好劳资关系。 

  第九场,时间:1950年初夏的一天上午。地点:陈毅的家中。教育部下、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要居功自傲。 

  第十场,时间:1950年秋的一天晚上。地点:市属机关的某礼堂。举行文艺演出。陈看了歌颂他个人的节目,心中不悦。齐仰之拿来上海药厂试制成功的盘尼西林。中央打来电话,调陈毅去南京主持华东军区的工作,同时兼管上海市一部分工作。全剧完。 

  4、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黑体的字词和一些难懂的语句。 

  (1)解释下列词语中黑体的字。 

  简陋(不好看,[住的地方]狭小) 

  茅庐(草屋) 

  闭门羹(通常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凌乱不堪(能忍受) 深居简出(少) 

  充耳不闻(塞住) 才疏学浅(空虚) 

  痛心疾首(痛) 秉烛夜谈(拿着) 

  百废待举(没有用的、该办未办的) 

  (2)刘禹锡的《陋室铭》。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曾与柳宗元等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改革失败后被贬职。铭,文件的一种,可韵可散,形式不拘。《陋室铭》是一篇过去长期传诵的作品,它是作者借咏自己的陋室来抒发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流露出自命清高、孤芳自赏的思想。文章短小精炼、寄寓极深,清新别致,很有特点。 

  剧中所引的语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帘青。”是《陋室铭》开头的几句。译为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山不在乎高,有神仙就著名。水不在乎深,有龙就灵验。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德行好而有好名声。青苔长到台阶上一片绿,草色映入帘内满眼青。 

  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思考人物语言。 

  2、简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3、写出课文中这场戏的矛盾冲突线索。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剧中的矛盾冲突。 

  2、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教学过程 

  1、由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导入新课。 

  提问:复述课文里这场戏的故事情节。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一场戏,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它描写陈毅市长深夜拜访化学家齐仰之,说服并聘请他主持筹划建立全国第一家盘尼西林药厂的故事。这表现了陈毅重视科学文化、尊重知识分子的思想作风。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①把握剧中的矛盾冲突。 

  提问:说明第五幕这场戏的矛盾冲突线索(即矛盾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市长陈毅深夜去拜访老化学家齐仰之,齐仰之从开始拒绝接待到请陈毅进屋愿意交谈,再到秉烛夜谈、接受聘请,两人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生、发展、激化和解决、层次线索清楚,充满戏剧性。 

  这场戏的矛盾冲突线索(矛盾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是:打电话、按电铃,夜访被拒(发生)——进门后限制谈话时间,大谈“化学”(发展)——破例延时长谈,化学家起了“化学变化”(高潮)——委以重任,秉烛夜谈(结局)。②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全剧主要塑造陈毅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对陈毅的工作、活动、日常生活片断的描写,通过他与各种各样的人物关系以及发生的矛盾冲突,多侧面的展示了陈毅鲜明的性格特征和高尚的思想品格,塑造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艺术形象,歌颂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和优良的思想作风。 

  课文这场戏,写陈毅市长为了恢复、发展生产,解决国产西药的问题,抵制帝国主义的封锁,深夜访问化学家齐仰之,说服齐改变看法,接受人民政府的聘请,出来工作。 

  齐仰之是一位爱国的老化学家,政治观念淡薄、性格固执、清高,专心研究化学,深居简出。 

  这场戏成功地塑造了陈毅和齐仰之这两个艺术形象。 

  ③分析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话剧中,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作品的思想倾向等等,主要依*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因此,优秀的剧作,人物的语言应该是高度个性化的,这样才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身份教养和思想作风。 

  课文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其重要的艺术特点。作者在成功塑造陈毅和齐仰之的形象中,个性化的语言起了重要作用。陈毅是一个野战军司令员(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他的语言机敏、生动、风趣、幽默、深邃,谈话中常夹些方言和文言,既不失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身份,又给人以诚恳、亲切之感,反映出他的高深修养,显示了他豪爽、直率、坚定、泼辣,富于雄辩的性格特征。 

  例如:陈毅亲自下请帖请齐仰之参加政府召开的会遭拒后,一天深夜到齐府去拜访,第一次按门铃被拒之门外,又吃了闭门羹,这时陈说“我就不相信,偌大一个上海我都进得来,这小小一扇门我就进不去?!”这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表现了坚定的性格和倔强的脾气,符合陈老总性格特征。陈再次按门铃,齐看到后说:“又是你!”陈说:“对头!”齐又问他“究竟是干什么的?”陈说:“我倒是干大事的。鄙人是上海市的父母官,本市的市长。”这答话,豪爽、风趣中带点滑稽,符合陈毅的性格特征和身份。 

  陈毅在上海任市长期间,卓有成效的做资本家的工作也是有口皆碑的。剧作中也多次写到。第三场,写陈毅和市工业局长到资本家傅一乐(国华纱厂总经理)家,交代政府政策,解除傅的疑虑,让他尽快恢复生产。陈最后说:“今后我们都要以诚相待,都不能做对不起朋友的事噢!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我们共产党是从来不搞什么糖衣炮弹的,要么是糖,要么就是炮弹!”第八场,陈批评傅抽资外逃,置工人死活于不顾。过年时,带傅去工人家拜年。让他看看工人的生活状况。陈对傅说:“共产党是把你当朋友的,你可不要不讲交情哟!我早就对你说过,我这个人从来不搞糖衣炮弹,要么是糖,要么就是炮弹。你可不要惹得朋友对你打炮弹哟!”这两次关于“糖衣炮弹”的谈话,也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陈的身份、性格的。 

  剧中通过齐仰之的语言,表现了他这个爱国、严肃的老科学家,性格固执、清高,最后还是起了“化学变化”。 

  ④剧作的艺术特点。 

  描写陈毅的剧作不少,像《丹心谱》、《陈毅出山》等等,《陈毅市长》就是其中写得比较好的一个。《陈毅市长》在选材立意、结构方式、表现手法、人物语言等方面都很新颖独特。 

  陈毅的生平事迹充满戏剧性,可歌可泣的事迹很多。他担任上海市长的八、九年间,事迹也很多。作者以上海解放后的头两年为历史背景,通过工作、活动、日常生活和与各种各样人物的关系的描写,来塑造刻画陈毅这个人物。作者运用“冰糖葫芦”式的结构和实与虚结合的手法,成功的创作了《陈毅市长》这一剧作。 

  在结构上,破除了“一人一事”的传统方式,采用了作者称之为“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方式来组织全剧,“虽然全剧没有统一的中心事件,但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来穿引各场;各场之间尽管在情节上下不相连贯,各场都独立成章,可是为了不致产生零零碎碎、片片断断之感,仍旧考虑了在每一场的尾部或用几句台词或用一个细节来为下一场的情节开展找个由头或埋下伏线,做个简单的铺垫;最后一场,除了有自己独立开展的故事情节外,还将前面几场各自发生的事件都在这最后一场里有所交代,使之画上‘句号”。我期望这样的结构方式使得整个戏分开来可以像一出出折子戏,合拢来又有一定的整体感。”这种结构方式也存在弊病,“陈毅的形象虽然光彩照人,但其他人物却相形见绌。这一毛病便是结构本身所造成的。”(沙叶新《<陈毅市长>创作随想》)。 

  关于实事与虚构的问题,作者总结说:“像《陈毅市长》这种带有传记性的作品,它的故事情节不单是一般地要求来源于生活,而且某些重大情节还需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比如第一场陈毅在丹阳的报告,第二场接管国民党上海市政府,第三场陈毅到资本家家中赴宴等等都是当时的实事(当然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他认为,传记性的作品,特别是描写革命领袖人物的传记性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也是可以虚构的。“《陈毅市长》的夜访化学家一场(第五场》便是虚构的。在采访中听到这样一件事,北京大学哲学教授熊十力长期居住在上海,深居简出,闭门著书,为了防止来访者过多的打扰,书斋内贴了一张‘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条幅。……我便虚构出陈毅夜访化学家这场戏。虽然这并不是曾有的实事,但却是会有的实情。因为陈毅同志当时确实关心和支持过建造盘尼西林药厂之事。” 

  在风格方面,作者说:“在风格方面,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作品一般以正剧为多,我则力图赋予《陈毅市长》以浓烈的喜剧色彩。” 

  3、布置作业 

  1.熟读、朗诵课文。 

  2.完成课文后面的练习。 

  3.课外阅读《陈毅市长》全剧。 作者邮箱: 

陈毅市长 教案 篇3

  陈毅市长》选场

  【名师名案】

  [教学目标 ]

  一、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斋、羹、偌、撷、驽、踢。

  2.理解词语:深居简出、恕不接待、闭门羹、才疏学浅、自误、痛心疾首、伊始、礼贤下士、秉烛夜谈。

  3.了解文中表示第一人称“我”的词:鄙人、在下、吾、本市长、不才、老朽。

  4.了解话剧的基本特点。

  5.了解“冰糖葫芦”式的结构。

  二、阅读理解:

  1.理解这场戏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矛盾的性质及解决办法。

  2.了解陈毅和齐仰之的性格特点及其个性化的语言。

  3.了解“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陈毅把革命政治说成“化学”的妙处。

  5.理解潜台词在剧中的深刻含义。

  三、能力训练:

  1.读课文,认真体会人物语言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点。

  2.排演这场戏。

  3.课外阅读全剧。

  [教学过程 ]

  一、课前布置预习。

  1.“基础知识目标”中1、2条做练习。

  2.列出情节提纲。

  3.思考如下问题:

  (1)“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节选部分中出现过几次?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2)陈毅为什么要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故事的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3)齐仰之对陈毅从开始的拒之门外,到只有三分钟空闲,到可尽情尽意言之,再到谈上三天三夜,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4)这一场戏刻画了陈毅和齐仰之怎样的性格特征?

  二、检查预习情况,导入  新课。

  1 .订正字词练习、情节提纲。

  2 .导入  设问:前面我们学的《白毛女选场》是歌剧,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剧呢?

  [提示:此问是让学生明确本课的文体特点,不与《〈白毛女〉选场》混淆。话剧,顾名思义,台词全部是人物对话,通过对话来表演。]

  三、了解剧情,列出结构图示。

  1 .列结构示意图。

  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写出结构板书图:

  [提示:教学中要注意板书设计 ,利用科学的板书教学是一门艺术,无疑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这个板书展示了剧情发展的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又将四个阶段的具体场面进行了概括提示,根据这个提示可进行剧情复述。图上提示了“启——承——转——合”的结构思路,便于学生识记理解。另外,板书图整齐美观,能给人美感。]

  2.理解“冰糖葫芦”式结构。

  所谓“冰糖葫芦”式结构,即每一场都可以独立成章,《陈毅市长》共有十场,每一场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好比一个葫芦。全剧便是由10个葫芦串成的。

  四、赏析个性化的语言,理解人物性格。

  1.学生分析个性化的语言。

  2.教师归纳赏析。

  话剧是靠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的,因此要求对话个性化。陈毅豪爽、机敏、直率、风趣、胸怀广阔、高瞻远瞩,所以他的对话诚恳亲切、泼辣、深刻、幽默、风趣。如陈毅求见被拒那儿句自言自语的话颇有个性:“我就不相信,偌大一个上海我都进得来,这小小一扇门我就进不去!”再次按铃,开门之后说:“我倒是干大事的!鄙人是上海市的父母官,本市的市长!”多么豪爽而泼辣。齐仰之的对话,则可以看出他固执、急躁、清高、朴直的特点。例:“他是何许人!不认识!”“好了,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时间到了!”“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我一定要问个明白!”“我一定效力!”这些对话都表现了他的个性。

  五、问题讨论,落实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问题。

  1.“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课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点拨:“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起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是齐仰之坚持的原则,说明他潜心钻研,惜时如金。由于他门上的这张字条,使陈毅吃了‘闭口羹”,后来陈毅终于进了屋,但只有“三分钟之限”,但一谈便取得了“尽情尽言之”的胜利,随着剧情发展,最后愿意“秉烛夜谈”“三天三夜”。两人之间矛盾的产生、发展变化和解决,都与“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有关。

  2.陈毅为什么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故事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点拨:这是陈毅高超的说话艺术的表现,把革命政治说成“化学”,非常切合齐仰之这个化学家的身份,能够引起齐仰之的谈话兴趣和极大注意,这样使齐仰之与陈毅交谈下去,陈毅也就巧妙地使齐仰之由“只有三分钟之限”到“尽情尽意言之”,再到“秉烛夜谈”“三天三夜”,这个妙喻推动了

  剧情的发展。

  六、理解“潜台词”。

  设问1:陈毅进齐仰之的屋子后打量房间,说:“齐先生就住这里!”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齐先生您是个海内外知名的化学家,怎么住在这么破旧的房子里,这与您的身份不相符合呀!

  设问2:齐(看表)说:“还有两分半钟了。”其潜台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要讲就快讲,否则时间一到就不跟你讲了。

  [提示:戏剧语言含有“潜台词”,这是戏剧语言的特点,分析其“潜台词”,是赏析戏剧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故设计了这个环节。]

  七、精段阅读训练。

  选段:从“齐仰之:你们真的要办药厂!”到“陈毅:我的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详见课文)

  阅读训练题设计: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只可就见 ②不可屈致

  ③枉驾来访 ④礼贤下士

  (2)“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这句话出自典故_____一语,表现______。

  (3)齐仰之一段话充分表达了他的性格,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固执急躁 B.自我醒悟

  C.认识正确 D.爱国情感

  (4)语段中“化学”比喻_____;“碱性”比喻_____;“中和”比喻_____。

  (5)这段话在全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1)①接近,靠近;②达到;③旧时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④尊敬、礼貌。(2)三顾茅庐;陈毅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以一片赤诚之心尊重知识分子。(3)A。(4)社会变化之学,改变、转移人心;陈毅关心国计民生,尊重科学;政治需要科学,科学必须为政治服务,政治与化学中和。(5)这是情节高潮部分,矛盾解决了。)

  [说明:精段的阅读训练采取设计练习题的形式,比空泛的分析更有实效。这是实施讲练结合的教学原则。]

  教学后记

陈毅市长 教案 篇4

  姓名:

  课题陈毅市长课  型新  授主备人林爱萍教学目标:1.了解话剧的特点。2.体会个性化的语言:塑造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光辉形象。3.了解戏剧的一般情节结构。4.体会话剧语言的特点,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课前预习:阅读补充材料《陈毅市长》是十场话剧剧本。第一场以陈毅同志在率领解放军进入上海之前的一次讲演作为开端,提出了'到了上海之后,究竟是上海把我陈毅染黑了,还是我陈毅把上海染成红彤彤的'问题。然后以此作为全剧动作的贯穿线,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有典型意义的场面里,展开了一系列思想矛盾冲突。中间入场戏,写了陈毅同志怎样依*工人阶级,教育资本家,恢复和发展生产;怎样团结知识分子,发展文化和科学事业;怎样整顿包括自己在内的政府和党的作风,等等,通过描写陈毅一些日常生活和工作片段,通过他与各种各样的人物的接触以及发生的冲突,多侧面的展示了陈毅鲜明、生动的性格特征。由此引出了课文节选的第五场戏:陈毅市长夜访化学家齐仰之。该场在选材上独辟蹊径,不写陈毅'上马治军'的方面,刻意表现他'下马治民'方面,写活了他愿作'人民公仆的精神,表现了他那顽强坚毅、诙谐乐观的性格,展现了陈毅同志尊重知识、礼贤下士的优良作风。全剧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光辉形象。在艺术构思上剧本不是为历史而写历史,而是寄深意于现实,通过再现和缅怀陈毅的丰功伟绩,歌颂陈毅为代表的革命前辈的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感受和思索。作者以陈毅担任上海市长最初一两年的事件作为剧本描写的对象,反映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斗争中,我党依*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正确执行各项方针政策,最广泛的团结各阶层人民,朝着宏伟的目标共同前进。这一系列内容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激励启示当代观众的巨大力量。 教学过程: 阅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以设疑、析疑、释疑的形式,讨论剧本)“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葛亮的这事情,叫做“三顾茅庐”。于是后世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诚心求才的意思。也就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今天我们要见到的这位陈毅市长也是一位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的革命家。请同学分角色来饰演这场话剧。(一)阅读要求:1.学习分析个性化语言把握人物形象。2.了解陈毅尊重科学,重视人才的远见卓识和伟大气魄。(二)精彩赏析

  ——个性化语言的分析、欣赏1.打电话学法:a同伴学习法,模拟打电话。b提问:齐仰之接电话的台词表现了他什么心理、性格? 2.发表个人感悟         学法:发现法    找出最能表现(陈毅))个性的语言。说说好在哪里?表现了人物什么思想性格? 语言所表现的性格特征概括:(1)陈毅:       直率、幽默、英睿、坚毅顽强、坦诚爽朗(2)齐仰之:       固执、清高、朴直、倔强、不讲情面    (三)问题探究——作者如何增强语言(人物台词)的表现力?a.恰当使用修辞手法。b.注意人物的身份、学识。c.注意根据人物性格设计语言,人物语言体现性格。d.注意前后照应。e.有广博的知识,掌握丰富的语汇。 四、小结:本文的艺术特点是什么?课文围绕齐仰之的行为态度的变化,安排了扣人心弦的戏剧情节。人物个性色彩鲜明强烈。剧中人物的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随笔栏课堂检测: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美,用富有表现力的美的语言反映生活,写小话剧或片断对话。内容自选、题目自拟。如《美在生活中》人物语言要求写出个性教学后记:    课外阅读三顾茅庐 汉末,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      却说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    次日,玄德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苍 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玄德闻歌,勒马唤农夫问曰:“此歌何人所作?”答曰:“乃卧龙先生 所作也。”玄德曰:“卧龙先生住何处?”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 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玄德。正是:高贤未服英雄志,屈节 偏生杰士疑。未知其言若何,下文便晓。

陈毅市长 教案 篇5

  陈毅市长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剧情梗概、戏剧的特点。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二、教学过程 

  1.导人课文。

  陈毅,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之一,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长。关于他的事迹在许多电影、小说中都有介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陈毅市长》(板书课题)也是展现陈毅崇高品格的作品,不过,课文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的文学样式——戏剧(板书)。

  2.学生结合注解,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

  教师补充: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舞台演出必然要受时空限制,因而,剧本的篇幅不宜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变换不宜频繁,它必须高度集中、紧凑,全部剧情必须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演出完毕。

  (2)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在剧本的情节结构上,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3)台词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

  人物的台词应该是高度个性化的,它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并且是人物个性在特定环境中的自然流露。

  3.听录音,让学生总体感知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剧中人物的咬字吐音。

  (1)正音释义。

  (2)分组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分清节奏。

  台词是在自然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直接诉之于人的听觉,因此,特别强调节奏分明、和谐,入耳动听。朗读时应体现这一特点。

  节奏划分示例:

  ①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

  ②知道/干吗/还来打扰我!

  ③先生之言/差矣

  ④停电/伊/不怕,怕只怕/敌人破坏电厂,那就要/一片漆黑

  4.剧情梗概。(先独立训练,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

  1949年冬天的一个深夜。著名化学家齐仰之家。上海市市长陈毅专程登门拜访齐仰之,却遭到冷遇。进门之后,陈毅借刘禹锡《陋室铭》赞扬主人,融洽了双方感情。于是,陈毅乘机巧用“激将法”,大谈共产党的“化学”,使清高、正直、不乏爱国心的齐仰之发生了深刻的“化学变化”,欣然同意出山筹建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把握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2.  理解矛盾冲突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上课时教学内容。

  (1)请同学回忆戏剧的三大特点。

  (2)尖锐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推动剧情发展,展示人物性格。

  (3)人物、场景、情节高度集中,矛盾冲突要在短暂的时间内、不多的场次中反映出来。

  (4)人物语言要求个性化、行动化和口语化。

  (5)回顾故事情节。

  陈毅夜访齐仰之,说服他主持筹划建立全国第一家盘尼西林药厂。

  2.疏理、分析故事情节。

  (1)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提示:由故事情节来考虑戏剧冲突。

  讨论明确:矛盾冲突是陈毅与齐仰之之间的矛盾冲突,即陈毅说服齐仰之参加祖国医药事业的建设与齐仰之不问政治、闭门治学间的矛盾冲突。

  (2)矛盾冲突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从剧情出发,可把这场戏分为哪四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提示:戏中仅两个人物,而且两人始终都在舞台上,因而,不能以人物上下场来确定层次。可联系陈毅在夜访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及难题的解决来划分层次。

  同桌间讨论明确:碰到四个难题:被拒门外、谈话限时、难以说服齐仰之、请齐仰之出山。据此,这场戏可分四个层次:

  ①矛盾的发生(开头至“齐仰之请陈毅坐下”):解决了难以进门的矛盾。

  ②矛盾的发展(至“齐仰之又请陈毅坐下”):解决了谈话限时三分钟的矛盾。

  ③矛盾的激化(至“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解决难以说服齐仰之的矛盾。

  ④矛盾的解决(至结尾):解决了请齐仰之出山的矛盾。

  3,研读第一部分。

  (1)开头设置齐仰之接电话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一是交代陈毅市长曾下过请帖这一情节,为亲自登门夜访作了铺垫;二是表明齐仰之不问世事,不问政治,对共产党不理解,及耿直的性格,这就为矛盾的产生埋下了伏笔;三是渲染了舞台气氛,使观众产生了悬念。

  (2)一个执意夜访,一个拒之门外,于是冲突产生。那么,陈毅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

  讨论明确:“再次按门上的电铃”“继续按电铃”表明陈毅的倔强与诚意;在“工作”上与齐仰之取得一致;齐仰之以“我在工作”拒访,而陈毅以“也是为了工作”求访。

  4.研读第二部分。

  (1)派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进门后,齐仰之语气生硬,限时三分钟,局?其他同学思考:陈毅陈毅如何打破这一僵局?

  讨论明确:引<陋室铭)表示对主人的敬意,博得齐仰之的好感,缓和气氛,融洽了感情。

  (2)尽管齐仰之有了让步,请陈毅坐下了,但“三分钟”仍不让步,那么,陈毅怎样打破这一限制,使访谈得以深人下去呢?

  讨论明确:陈毅巧用“激将法”,称齐仰之是“海内闻名的化学专家”“可是对有一门化学好像一窍不通”,这样一说,使清高、自信的齐仰之急于寻根究底,请陈毅“尽情尽意言之,不受三分钟之限”,于是,陈毅由被动转入主动,掌握了主动权。

  5.研读第三部分。出示投影片,四人小组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1)陈毅所讲的“共产党人的化学”指什么?

  (2)陈毅为什么要采用“革命化学”的说法?

  (3)陈毅怎样针对齐仰之“这种化学,与我何干”的思想进行宣传?

  (4)齐仰之的思想为什么会起“化学变化”?

  明确:

  (1)  “共产党人的化学”指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改变旧中国黑暗的社会面貌,建立人民新中国的一场社会革命。

  (2)“革命化学”的说法是陈毅针对齐仰之只做学问、不问政治所采取的一种谈话策略。陈毅假借谈论化学,实质上是对他进行启发和教育,由此可见,陈毅谈吐的机敏与睿智。

  (3)先概括指出实验室里的小气候与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紧密相连;再联系齐仰之的身世遭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齐仰之感慨万千;然后不失时机地指出世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齐先生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时机已经来到了。

  (4)内因:齐仰之正直、爱国,·愿意施展自己的才华,有报效祖国之心。外因:陈毅求贤若渴,谈话有艺术性、层层推进、扣人心弦,是促使齐仰之思想起“化学变化”的有力催化剂。

  6.研读第四部分。思考:这场戏的结尾有何特色?作用是什么?

  讨论明确:

  结尾安排颇具匠心:开场,齐仰之只让陈毅谈“三分钟”,此时却已谈了“三十分钟”,还要陈毅再谈“三天三夜”。突然停电时,陈毅“要马上赶到发电厂去,连三秒钟也不能耽搁”。与开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妙趣横生,回味无穷。既降下了这场戏的帷幕,又为下场戏作了简单的铺垫。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特点,归纳人物思想性格特点。

  2.了解舞台说明的特点、作用。

  3.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思考:话剧的表现手段有哪两种?

  明确:话剧是一种以动作和对话为主要手段的戏剧形式。本节课重在体会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讨论:文中两位主要人物陈毅与齐仰之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

  陈毅:坚定、豪爽、机敏、雄辩——无产阶级革命家

  齐仰之:急躁、诚恳、有爱国心、清高、固执、政治淡薄、科学严谨——爱国主义科学家

  3.在课文中找出能够表现陈毅与齐仰之性格特点的语言和动作的例句。男女同学分工,男同学找能表现陈毅性格特点的语言、动作,女同学找能表现齐仰之性格特点的语言、动作。

  4.把握人物语言中的潜台词。

  (1)引导学生了解潜台词。

  潜台词是藏在字面之下的没有说出来的台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这个“意”反映了特定的情景之下人物说话的真实意图和内心世界。

  (2)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和特定的对话场合挖掘和体会言外之意。

  ①齐仰之 : 这……可以延长片刻。

  “这……”包含着激烈的内心冲突:想问个究竟就得破多年恪守的信条;不问清楚又于心不甘,因为“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在进退两难中,勉强作出了“可以延长片刻”的选择。

  ②陈毅 : 我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到一起,不就中和了?

  “碱性”是比喻说法,指革命性、事业心、进取心;“中和”指用革命性、事业心、进取心影响齐仰之,让他适应新时代,改变过去不问世事,不问政治,言谈、行事拘泥于陈旧准则的做法。

  5.分析舞台说明的特点和作用。

  (1)明确概念(结合文后练习二)。

  舞台说明也叫“舞台提示”,是剧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写在每一幕(或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根据演出的需要,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展开。

  (2)四人小组讨论分析这场戏中“舞台说明”的特点和作用。

  ①开头,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身份——深居简/潜心科研的化学家。

  小道具——条幅,说明他埋头钻研,无意接待来访。

  这部分舞台说明为陈毅夜访被拒绝,两人间产生戏剧冲突作了铺垫。

  ②齐仰之对“急促的电话铃声充耳不闻”“大皱眉头,拿起话筒”“将电话挂上,坐下继续工作”。

  这些舞台说明表明了人物神情、动作,揭示了他清高、固执的性格及急躁情绪,预示与陈毅发生冲突的必然性,确定了戏剧氛围。

  ③齐仰之“乒的一声将门关上”“气冲冲去开门”“请陈毅进“请陈毅坐下”“连忙拦住(陈毅)”“点燃蜡烛”。这些动作、神情展示了矛盾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解决的情层次分明、脉络清晰。④齐仰之“烦躁地”“一惊”“为难地”“高兴地”“不悦”“深有感触”“兴奋得不知如何回答”“大笑”“大喜”。

  勾勒了齐仰之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有助于读者揣摩人物心理,理解人物形象。

  6.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1)朗读指导。

  ①在充分理解剧作、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朗读,从总体上说,陈毅的语言坦率、豪爽,又不乏幽默;齐仰之的语言由冷淡、生硬转为热情、诚恳、急切。

  ②通过揣摩人物语言确定声音的轻重、快慢、化。

  ③借助舞台说明,辅以一定的表情、动作。

  (2)四人小组组内分角色朗读。

  (3)抽同学在班内朗读,教师进行适当点评。

陈毅市长 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斋、羹、偌、撷、驽、踢。

  2.理解词语:深居简出、恕不接待、闭门羹、才疏学浅、自误、痛心疾首、伊始、礼贤下士、秉烛夜谈。

  3.了解文中表示第一人称“我”的词:鄙人、在下、吾、本市长、不才、老朽。

  4.了解话剧的基本特点。

  5.了解“冰糖葫芦”式的结构。

  二、阅读理解:

  1.理解这场戏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矛盾的性质及解决办法。

  2.了解陈毅和齐仰之的性格特点及其个性化的语言。

  3.了解“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陈毅把革命政治说成“化学”的妙处。

  5.理解潜台词在剧中的深刻含义。

  三、能力训练:

  1.读课文,认真体会人物语言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点。

  2.排演这场戏。

  3.课外阅读全剧。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预习。

  1.“基础知识目标”中1、2条做练习。

  2.列出情节提纲。

  3.思考如下问题:

  (1)“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节选部分中出现过几次?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2)陈毅为什么要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故事的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3)齐仰之对陈毅从开始的拒之门外,到只有三分钟空闲,到可尽情尽意言之,再到谈上三天三夜,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4)这一场戏刻画了陈毅和齐仰之怎样的性格特征?

  二、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1 .订正字词练习、情节提纲。

  2 .导入 设问:前面我们学的《白毛女选场》是歌剧,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剧呢?

  [提示:此问是让学生明确本课的文体特点,不与《〈白毛女〉选场》混淆。话剧,顾名思义,台词全部是人物对话,通过对话来表演。]

  三、了解剧情,列出结构图示。

  1 .列结构示意图。

  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写出结构板书图:

  [提示:教学中要注意板书设计 ,利用科学的板书教学是一门艺术,无疑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这个板书展示了剧情发展的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又将四个阶段的具体场面进行了概括提示,根据这个提示可进行剧情复述。图上提示了“启——承——转——合”的结构思路,便于学生识记理解。另外,板书图整齐美观,能给人美感。]

  2.理解“冰糖葫芦”式结构。

  所谓“冰糖葫芦”式结构,即每一场都可以独立成章,《陈毅市长》共有十场,每一场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好比一个葫芦。全剧便是由10个葫芦串成的。

  四、赏析个性化的语言,理解人物性格。

  1.学生分析个性化的语言。

  2.教师归纳赏析。

  话剧是靠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的,因此要求对话个性化。陈毅豪爽、机敏、直率、风趣、胸怀广阔、高瞻远瞩,所以他的对话诚恳亲切、泼辣、深刻、幽默、风趣。如陈毅求见被拒那儿句自言自语的话颇有个性:“我就不相信,偌大一个上海我都进得来,这小小一扇门我就进不去!”再次按铃,开门之后说:“我倒是干大事的!鄙人是上海市的父母官,本市的市长!”多么豪爽而泼辣。齐仰之的对话,则可以看出他固执、急躁、清高、朴直的特点。例:“他是何许人!不认识!”“好了,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时间到了!”“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我一定要问个明白!”“我一定效力!”这些对话都表现了他的个性。

  五、问题讨论,落实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问题。

  1.“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课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点拨:“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起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是齐仰之坚持的原则,说明他潜心钻研,惜时如金。由于他门上的这张字条,使陈毅吃了‘闭口羹”,后来陈毅终于进了屋,但只有“三分钟之限”,但一谈便取得了“尽情尽言之”的胜利,随着剧情发展,最后愿意“秉烛夜谈”“三天三夜”。两人之间矛盾的产生、发展变化和解决,都与“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有关。

  2.陈毅为什么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故事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点拨:这是陈毅高超的说话艺术的表现,把革命政治说成“化学”,非常切合齐仰之这个化学家的身份,能够引起齐仰之的谈话兴趣和极大注意,这样使齐仰之与陈毅交谈下去,陈毅也就巧妙地使齐仰之由“只有三分钟之限”到“尽情尽意言之”,再到“秉烛夜谈”“三天三夜”,这个妙喻推动了

  剧情的发展。

  六、理解“潜台词”。

  设问1:陈毅进齐仰之的屋子后打量房间,说:“齐先生就住这里!”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齐先生您是个海内外知名的化学家,怎么住在这么破旧的房子里,这与您的身份不相符合呀!

  设问2:齐(看表)说:“还有两分半钟了。”其潜台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要讲就快讲,否则时间一到就不跟你讲了。

  [提示:戏剧语言含有“潜台词”,这是戏剧语言的特点,分析其“潜台词”,是赏析戏剧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故设计了这个环节。]

  七、精段阅读训练。

  选段:从“齐仰之:你们真的要办药厂!”到“陈毅:我的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详见课文)

  阅读训练题设计: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只可就见 ②不可屈致

  ③枉驾来访 ④礼贤下士

  (2)“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这句话出自典故_____一语,表现______。

  (3)齐仰之一段话充分表达了他的性格,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固执急躁 B.自我醒悟

  C.认识正确 D.爱国情感

  (4)语段中“化学”比喻_____;“碱性”比喻_____;“中和”比喻_____。

  (5)这段话在全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1)①接近,靠近;②达到;③旧时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④尊敬、礼貌。(2)三顾茅庐;陈毅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以一片赤诚之心尊重知识分子。(3)A。(4)社会变化之学,改变、转移人心;陈毅关心国计民生,尊重科学;政治需要科学,科学必须为政治服务,政治与化学中和。(5)这是情节高潮部分,矛盾解决了。)

  [说明:精段的阅读训练采取设计练习题的形式,比空泛的分析更有实效。这是实施讲练结合的教学原则]

陈毅市长 教案 篇7

  陈毅市长

  扬州中学  李洁

  教学目的

  1.理解作品中的戏剧冲突。

  2.把握话剧的特点,理解个性化的语言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体会陈毅重视科学文化和尊重知识分子的优秀作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戏剧冲突和情节结构。

  一.导入  新课(简介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创作意图)

  上海市第一任市长是谁?(陈毅)陈毅不仅是一个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为上海市长和外交部长,也做出过重要贡献。

  1949年5月27日,“冒险家的乐园”——上海解放了。虽然我们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但所接管的却是国民党反动派留下的一个烂摊子。当时的上海,工厂大半倒闭,商店纷纷关门,失业人口剧增,秩序混乱,垃圾成山,又面临着断粮、断煤的威胁;帝国主义对我进行海上封锁,敌机不时来偷袭轰炸,暗藏的国民党特务进行破坏捣乱,社会垃圾(流氓阿飞、小偷、妓女)也多得怕人。帝国主义曾狂妄预言共产党要“烂在上海”。陈毅依靠上海各阶层群众的支持,采取了恢复生产和发展生产的方针,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使上海的局面有了根本的改观。帝国主义的预言破产了。作者选取这一段时间作为历史背景,抓住了在上海这个特定环境中陈毅的工作、生活及与各种人物的关系,创作出话剧《陈毅市长》,以此作为对上海解放三十周年的纪念。

  二.简介《陈毅市长》

  1.剧情及结构方式:全剧共10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从不同侧面描绘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光辉形象,主要表现“陈毅同志对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心,对各界人士的真诚团结,对干部作风的严格要求,以及自己对党风党纪的身体力行等等。”在结构上,该剧破除了“一人一事”的传统方式,采用了作者称之为“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方式来组织全剧。即“全剧没有统一的中心事件,但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来穿引全场;各场情节不相连贯,独立成章,但是在每一场的尾部或用几句台词或用一个细节来为下一场的情节展开找个由头或埋下伏线,做个简单的铺垫;最后一场,除了有自己独立的故事情节外,还将前面几场各自发生的事件都在最后一场里有所交代,使之画上‘句号’。”

  2.课文选场是全剧的第5场,上一场写陈毅视察刚刚开业的国营百货商店,看到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国营商店买不到盘尼西林,不法药商又乘机连续涨价,普通劳动人民无力购买,因而引起了深思,由此引出了夜访化学家齐仰之这一场。(第5场结尾陈毅说:“我马上要赶到发电厂去,连三秒种也不能耽搁。”既很快拉下了这一场的大幕,又为下一场作了铺垫。)

  三.分析课文

  1.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明确〗矛盾冲突是陈毅与齐仰之之间的矛盾冲突,即陈毅说服齐仰之参加祖国医药事业的建设与齐仰之不问政治、闭门治学之间的矛盾冲突。(齐仰之固执、倔强、不讲情面的性格源于对国民党腐败政治的愤恨,他把与国民党腐败政治的“绝缘”关系也移用到与新社会政治的关系中来,因而,陈毅与齐仰之之间的矛盾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

  2.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有一个产生、发展、转化、解决的过程。从剧情出发,可把这场戏分为哪几个部分?并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提示:这场戏中的人物只有两个,而且这两个人物自始至终都在舞台上,因此不能以人物的上下场来确定层次。可联系陈毅在夜访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及这些难题的解决来划分层次。)

  〖明确〗碰到了被拒门外、谈话限时、请齐出山这三个难题。这些难题都被陈毅巧妙妥善地解决了。据此,这场戏可分为三个部分:(1)矛盾的产生(开头至“齐仰之请陈毅进屋”)——解决了难以进门的矛盾;(2)矛盾的发展(至“齐仰之又请陈毅坐下”)——解决了谈话限时3分钟的矛盾;(3)矛盾的转化、解决(至幕闭)——解决了请齐仰之出山的矛盾。第三部分是全场的高潮。

  3.板书

  陈毅:“为了工作专程拜访”→“有一门化学一窍不通”→“共产党人的化学”

  ↓                      ↓                    ↓

  冲突产生                冲突发展          冲突转化和解决

  ↓                      ↓                    ↓

  齐仰之:“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不受三分钟之限”→再谈“三天三夜”

  4.剧情为什么从朋友和齐仰之打电话写起,而不直接写陈毅登门拜访?

  〖明确〗①表明主人的政治态度(政治观念淡薄)——“政治是与我绝缘的”;②揭示主人的性格特点——清高、固执、急躁,这预示主人与陈毅的矛盾冲突是必然的,是由其性格决定的;③交代陈毅曾下过请帖一事,显示陈毅来访的诚意;④制造戏剧氛围——对老朋友也不例外,何况不认识的陈毅。

  (5.这场戏开始时,齐仰之接电话的那段台词中有13处省略号,用来表示对方在说话。对方都说

  了些什么?请你一一作出推测。还可以表演一下。

  〖明确〗①我是某某某。②我知道你在工作,我们是朋友还能不了解这点。③我有重要事情要告诉你,否则是不会打扰你的。④现在上海发生了大变化,成立了人民政府,你知道吗?要关心一下你化学实验室之外的事呀!⑤老朋友,这个问题咱们以后再讨论,现在我通知你,上海市人民政府请你参加一个会,以通知书的时间为准。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你参加以后一定会高兴的。⑦你怎么还说不去,你知道吗,这是陈市长亲自给你下的请帖。⑧就是陈毅陈市长。⑨他是上海解放后的第一任市长,你怎么会不认识他?⑩你这个人呀!真是不关心世界发生了什么事!(11)仰之,你说这话太不谦逊,是不是太不客气了!(12)好了,好了,我亲自见你一下吧!电话上说不清楚。(13)你不接待我……,不达目的不罢休呀!你听我再说几句……)

  6.“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节选部分中出现几次?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明确〗共出现七次。①出现于舞台说明,作为字条醒目地贴在墙上,说明齐仰之专心科研,极珍惜时间,不喜欢闲谈,无意接待来客,为陈毅来访制造了障碍,也是两个人发生戏剧冲突的基本起因;②出现于和朋友打电话之时,既照应“醒目的字条”,又突出了人物性格,预示了陈毅来访时矛盾冲突的尖锐;③出现于陈毅第二次敲门进屋时,齐仰之明确宣布“只有三分钟的空闲”,从陈毅已被允许交谈来说,已取得初步胜利,但“三分钟”能否交谈成功,则又留下了悬念,增强了戏剧效果;④陈毅念墙上字条,并“看表”反问:“真的只许三分钟?”齐仰之回答:“从不例外。”再次突出双方矛盾,表现齐仰之固执、倔强的性格;⑤当齐仰之“极盼赐教”之时,陈毅表示“三分钟已到”、“不得超过三分钟”,齐仰之要求陈毅“尽情尽义言之,不受三分钟之限”,齐仰之的“破例”让步,是陈毅采用“激将法”,且欲言又止,激起齐仰之的好奇心的结果,表明陈毅豪放、爽朗、风趣的独特个性,高超的说话技巧,政治家的风度和才智,也表现了齐仰之专心致志于做学问、以无知为最大耻辱的学者风范和严于解剖自己的科学态度;⑥⑦临进落幕之际,陈毅指指墙上的条幅,齐仰之扯下字条,撕得粉碎,希望再谈“三天三夜”,说明陈毅善于团结教育知识分子,他的谈话技巧,特别是谈话的内容,已使齐仰之彻底折服,深深溶入了齐仰之的心田,(联系开头齐仰之与朋友通电话时也强调“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来看,陈毅在齐仰之的心目中已远远不是一般“朋友”,而是贴心知己,指引迷津者,)使齐仰之了解到共产党造福人民的意图,激发了他的爱国之心,使他因兴办中国医药事业的愿望能够实现而激动、兴奋不已。总之,反复出现“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对于贯穿剧情,增强戏剧效果,表现人物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分析三个片段,欣赏话剧语言。

  一.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是品析人物语言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1)第一部分

  ①齐仰之“陈毅?不认识,恕不接待”的简短话语,“乓的一声”关门的动作,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固执、急躁、倔强、不讲情面。

  ②吃了“闭门羹”,“转身欲走”的陈毅为什么“又停了下来”?“我就不相信……”一句表现了陈毅的什么特点?

  〖明确〗陈毅顽强坚毅,为了对人民的事业负责,不达目的不罢休。陈毅机智、自信,坚信人民的事业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③陈毅是怎样回答自己“干什么”这一问题的?表现了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突出自己“干大事”,是“父母官”。豪爽、泼辣、风趣,有一定喜剧色彩。

  ④“我专程来拜访齐先生,也是为了工作”,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有助于打动执着于干事业、“工作”至上的人。

  (2)第二部分

  陈毅巧引、巧改《陋室铭》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示出了对主人潜心钻研科学的敬意和高超的谈话技巧,显示了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气质,缓和了气氛,很快博得了齐仰之的好感。

  (3)第三部分

  ①陈毅为什么要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

  〖明确〗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适合谈话对象的特征,容易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比喻得体。说明陈毅极善于做思想工作。这个比喻促进了情节的戏剧性转化。

  ②“先生之言差矣。……”一段话有何作用?

  〖明确〗陈毅联系齐仰之的亲身遭遇,生动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若不起革命变化,实验室里也无法进行化学变化”的革命道理,使齐仰之“深有感触”,引起共鸣,去掉了科学与政治绝缘等糊涂观念,成为一个对社会大有作为的人。

  ③书后练习四

  1)〖明确〗说明齐仰之已经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着清高自负等等毛病。

  2)〖明确〗作为一个共产党人,我有责任,也完全能够帮助你克服掉身上的弱点。

  3)〖明确〗我做的工作,只是促使你认识到并克服自身的弱点,真正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科学家。

  4)小结:“酸性”、“碱性”、“中和”、“催化剂”等词语俱是化学用语,适应交谈对象特点,贴切、自如、得体。“催化剂”一词突出了共产党人的宣传、发动、鼓舞作用。这几句对话表明了党与爱国正直的知识分子心心相印,肝胆相照,共同建设祖国,造福人民。

  二.主题

  这场戏通过陈毅市长夜访化学家齐仰之,说服他主持筹划建立全国第一家盘尼西林药厂的故事,表现了陈毅同志对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重视科学文化、尊重知识分子的优良作风和顽强坚毅、风趣乐观的性格。

  三.写作特色

  1.剧情完整,结构清晰,矛盾冲突有始有终。

  本场戏写了陈毅市长夜访化学家齐仰之的全过程,写夜访被拒是情节的开端;写从进门限时到破例延时是情节的发展;写委以重任,秉烛夜谈是情节的高潮与结局。“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字条,贯穿本场戏剧冲突的始终,(齐仰之关于会谈时间长短的规定的变化过程)反映了矛盾冲突产生、发展、转化、解决的过程。

  2.人物语言富于个性特点。

  陈毅的的语言机敏、风趣、意味深长,普通话中夹有方言、文言,既不失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身份,又给人以诚恳、亲切之感,看得出有着良好的语言修养,显示了豪爽、直率、幽默、睿智的性格特征。

  齐仰之的语言夹有文言和化学术语,不失学者的身份和教养。开始他的话简单、生硬,有公事公办的味道,看得出有抵触情绪,不太信任共产党人;后来他的话变得热情、诚恳,以至滔滔不绝。从齐仰之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固执、急躁、清高、朴直的性格特征。

陈毅市长 教案 篇8

  陈毅市长

  沙叶新

  新疆克拉玛依五中牛志丽

  教学重点:

  1.戏剧冲突和情节结构,课文节选全剧第五场,独立成章,戏剧冲突感人且有情趣,情节完整,结构清晰。

  2.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妙语连珠,幽默诙谐,普通话中夹有方言,文言,显示了豪爽,直率,机敏,睿智的性格;爱国科学家齐仰之的语言夹有文言和化学术语,不失学者身份和教养,从中可看出他固执,急躁,清高,质朴的性格特征。

  教学课时:3*45

  第一课时

  一.写作背景

  1945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当时工厂大半关闭,商店纷纷关门,秩序,垃圾成山,城市面临断粮,断煤的威胁。在党的领导下,身为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的陈毅同志,依靠上海各阶层群众的支持,采取了恢复生产,发展生产的有力措施,只用一年多时间使上海局面有了根本改观。帝国主义所做的关于共产党要“烂在上海”的预言完全破产了。作者选取这一段时间作为历史背景,抓住了在上海这个特定环境中陈毅与各种人物的关系,创作出话剧《陈毅市长》,以此作为对上海解放30周年的纪念。

  二.剧情简介

  课文节选全剧第五场。上一场写陈毅视察刚开业的国营百货商店,正直群众来买急需的盘尼西林,但这种药全靠进口,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无货供应,不法药商又乘机涨价,普通劳动人民无力购买。这种情况引起陈毅深思,由此引出了夜访化学家齐仰之这一场戏。

  这场戏情节完整,从开始拒绝接待陈毅到后来与陈毅“秉烛夜谈”,两人间的矛盾的产生,发展,转化和解决,层次清楚,充满戏剧性。

  三.结构

  第一部分(到“齐仰之请陈毅进屋”),陈毅突破齐仰之“不接待‘的防线,进了齐仰之的家。

  第二部分(到“齐仰之又请陈毅坐下“),陈毅突破齐仰之”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防线,可以“尽情尽意言之”

  第三部分(到本场终),陈毅请齐仰之主持筹划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齐仰之大喜。

  四.矛盾冲突:

  陈毅深夜来访,齐仰之闭门不纳,这是矛盾冲突的第一回合。性格刚毅的陈毅市长,坚持按门铃,说出自己身份直到他以机敏的言辞“也是为了工作”,巧妙堵住了齐的口,又作出保证后才被请进房间。冲突第一回合以陈毅的胜利结束。

  陈毅是有准备而来,齐是不得已接待,因此在矛盾发展的过程中,主动权一直掌握在陈毅的手中。陈毅巧引《陋室铭》博得齐的好感,尽管主人没有让步,但终于请陈毅坐下了。接下来陈毅巧妙采取了“激将法”,齐又请陈毅坐下,这样,陈毅取得了矛盾冲突的第二个回合的胜利。

  第三部分中陈毅的论辩富于说服力,引起齐发自内心的感慨和共鸣。在此基础上,陈毅说明药厂的来意,齐被陈毅的胸怀和诚意敢打感动了,也敞开心扉,他们越谈越投机,甚至停电仍要“秉烛夜谈”,还扯下字条,要求谈三天三夜,判若两人,至此矛盾解决了,戏剧冲突有了圆满的结局。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

  陈毅:     对经济建设的极大的热情,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艺术形象。

  接收上海致力经济,这场戏中建立药厂等,表现了他在

  伟大历史转变时刻显示的对未来形势的清醒估计和立志改造

  旧世界的雄伟胆略。

  1.    重视科学,尊重知识分子,礼贤下士,关心群众疾苦,善于做思想工作。

  巧引《陋室铭》表示对主人潜心科研的敬意和高超的谈

  话技巧,显示了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气质,缓和气氛,博得好感。

  巧用“激将法”,使齐破例,对齐仰之的“无礼”,宽容大度,

  讲出“社会若不起变化,实验室里也无法进行化学变化”的道

  理,又用齐的亲身经历佐证打动了齐的心,动之以情,晓之以

  理,极善于做思想工作。

  体察民情,关心疾苦,爱护人民,揭示其一心为公的“社

  会公仆”的精神。

  2.    性格豪爽直率,幽默诙谐,妙语连珠,机敏睿智,作风平易近人,既不失领导人身份,又给人留下诚恳亲切的深刻印象。普通话中夹有方言,文言。

  齐仰之:爱国科学家的形象。

  1.     从室内环境布置,深居简出,勤奋刻苦的化学家。尤其字条,说明不尚空谈,极珍惜时间,潜心科研的知识分子。(字条也是矛盾冲突的基本起因)

  2.    语言,接朋友电话,用意:一是,表明主人政治态度“与我无缘”。 二是,揭示性格,清高,固执,急躁,质朴,预示冲突是必然的。  三是,交代陈毅曾下帖,显示其诚意。  四是,制造戏剧氛围——老朋友不例外,何况不认识的陈毅。

  3.    “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我一定问个明白”学者风范,科学态度由此可见。

  4.     被陈毅胸怀和诚意感动,敞开心扉,不仅欣然接受办厂之请,还迫不及待主动谈详细计划,甚至停电后,仍要秉烛夜谈,并扯下字条,爱国情怀。

  二.归纳中心:

  这场戏通过陈毅市长夜访化学家齐仰之,说服并聘请他主持筹建全国第一家盘尼西林药厂的故事,表现了陈毅同志对经济建设的巨大热情,重视科学文化,尊重知识分子的思想作风和顽强坚毅,幽默诙谐的性格。

  第三课时

  一.写作特点

  1.情节完整,线索清晰,结构紧凑

  电话续约——夜访被拒,(开端);从进门限时到破例延时——大谈“共产党人的化学”(发展);委以重任,秉烛夜谈,(高潮,结局)

  以陈毅与齐仰之的矛盾冲突为线索,或以齐仰之的态度变化为线索。

  字条前后照应,反映冲突的引发与解决,使戏紧凑有层次。

  2.人物语言个性鲜明

  3.对比,烘托等手法的成功运用

  齐仰之开始与最后;陈毅开始是“厚着脸”进了齐仰之的家,双方态度之间的对比等。

  二.课堂练习

  1.探究~练习(多媒体显示)

  2.《学习与评价》

陈毅市长 教案 篇9

  陈毅市长

  一、课前预习。

  1、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斋、羹、偌、撷、驽、踢。

  (2).理解词语:深居简出、恕不接待、闭门羹、才疏学浅、自误、痛心疾首、伊始、礼贤下士、秉烛夜谈。

  (3).了解文中表示第一人称“我”的词:鄙人、在下、吾、本市长、不才、老朽。

  (4).了解话剧的基本特点。

  2.列出情节提纲。

  3.思考如下问题:

  (1)“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节选部分中出现过几次?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2)陈毅为什么要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故事的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3)齐仰之对陈毅从开始的拒之门外,到只有三分钟空闲,到可尽情尽意言之,再到谈上三天三夜,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4)这一场戏刻画了陈毅和齐仰之怎样的性格特征?

  二、课前导入  :

  (多媒体:出示陈毅市长的铜像照片)这是一座伟人的铜像,它矗立在滔滔的黄浦江边。 这就是为新上海的稳定和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同志。

  三、背景介绍:

  (出示解放前夕旧上海图片)1949年5月,上海解放,但形势十分严峻。外有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内有反动派的肆意破坏,上海面临着重重危机。就在这种背景下,陈毅出任上海市市长,他团结各界群众,解决了当时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稳定了局势,恢复了生产,百废而渐兴。

  话剧《陈毅市长》展示的就是这一时期陈毅的高风亮节。

  四、分析矛盾冲突和个性化语言:

  (一)、学习课文的高潮部分:

  1、  下面,让我们把课本打开,思考在这场戏中,陈毅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议:陈毅说服齐仰之出山,请齐仰之主持筹建医药厂。)

  2、  这个问题解决了吗?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  陈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一矛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陈毅和齐仰之各自什么样的个性?

  4、  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欣赏话剧《陈毅市长》的片段。(高潮部分)

  5、  讨论回答第三个问题。

  (陈毅用“宣传共产党人化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陈毅是一个诚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齐仰之是一个固执、急躁、清高、朴直的人。)

  边讨论边出示“矛盾发展和个性展示的坐标图”。

  6、  模仿朗读P165两节对话。

  (二)、学习矛盾的产生、发展部分:

  1、  为了解决请齐仰之出山这个主要矛盾,陈毅必须先解决哪两个小矛盾?

  (议:陈毅专程夜访,齐仰之闭门谢客;陈毅欲与齐商量大事,齐仰之限时三分钟。)

  2、  陈毅用什么方法解决了第一个矛盾?从中可以看出陈、齐什么个性?

  (议:坚持法。表现了陈毅的自信、幽默、执着,齐仰之的固执、清高、急躁。)

  3、  陈毅又用什么方法打破三分钟之限?请一组同学进行话剧表演,其他同学对此进行评议。

  (评议标准:表演是否体现了人物个性。)

  再议论学习的同时,逐步完善“坐标图”。

  (三)、总结:

  1、  再这三个矛盾中,哪一个更重要?

  第三个。一方面它是矛盾冲突最激烈的地方,其他两个矛盾,都围绕它而展开,为第三个矛盾的解决铺平道路。从情节上分析,这就是高潮部分,其它两部分是戏剧的开端和发展部分。这三个矛盾的不断产生、不断解决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也是人物思想转变的关键所在,是人物形象展示最完美的地方。陈毅的高风亮节和齐仰之的报国热情体现得最为充分。

  2、  归纳特点:尖锐的矛盾冲突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生动的对话描写展示了人物的个性。

  五、问题讨论,落实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问题。

  1.“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课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点拨:“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起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是齐仰之坚持的原则,说明他潜心钻研,惜时如金。由于他门上的这张字条,使陈毅吃了‘闭口羹”,后来陈毅终于进了屋,但只有“三分钟之限”,但一谈便取得了“尽情尽言之”的胜利,随着剧情发展,最后愿意“秉烛夜谈”“三天三夜”。两人之间矛盾的产生、发展变化和解决,都与“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有关。

  2.陈毅为什么把共产党人的革命比作“化学”!这样比喻对推动故事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点拨:这是陈毅高超的说话艺术的表现,把革命政治说成“化学”,非常切合齐仰之这个化学家的身份,能够引起齐仰之的谈话兴趣和极大注意,这样使齐仰之与陈毅交谈下去,陈毅也就巧妙地使齐仰之由“只有三分钟之限”到“尽情尽意言之”,再到“秉烛夜谈”“三天三夜”,这个妙喻推动了

  剧情的发展。

  六、理解“潜台词”。

  设问1:陈毅进齐仰之的屋子后打量房间,说:“齐先生就住这里!”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齐先生您是个海内外知名的化学家,怎么住在这么破旧的房子里,这与您的身份不相符合呀!

  设问2:齐(看表)说:“还有两分半钟了。”其潜台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要讲就快讲,否则时间一到就不跟你讲了。

  [提示:戏剧语言含有“潜台词”,这是戏剧语言的特点,分析其“潜台词”,是赏析戏剧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故设计了这个环节。]

  七、精段阅读训练。

  选段:从“齐仰之:你们真的要办药厂!”到“陈毅:我的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详见课文)

  阅读训练题设计: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只可就见 ②不可屈致

  ③枉驾来访 ④礼贤下士

  (2)“所以我才亲顾茅庐,如一顾不成,我愿三顾”,这句话出自典故_____一语,表现______。

  (3)齐仰之一段话充分表达了他的性格,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固执急躁 B.自我醒悟

  C.认识正确 D.爱国情感

  (4)语段中“化学”比喻_____;“碱性”比喻_____;“中和”比喻_____。

  (5)这段话在全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1)①接近,靠近;②达到;③旧时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④尊敬、礼貌。(2)三顾茅庐;陈毅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以一片赤诚之心尊重知识分子。(3)A。(4)社会变化之学,改变、转移人心;陈毅关心国计民生,尊重科学;政治需要科学,科学必须为政治服务,政治与化学中和。(5)这是情节高潮部分,矛盾解决了。)

陈毅市长 教案相关文章:

《陈毅市长》

陈毅市长

高二语文教案:陈毅市长

《陈毅市长》

《陈毅市长》选场

陈毅市长 教案

陈毅市长 教案

《陈毅市长》教案

《陈毅市长》教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陈毅市长 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