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回旋舞》教案

《回旋舞》教案

困爱之城 点赞 分享
《回旋舞》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回旋舞》教案(精选2篇)

《回旋舞》教案 篇1

  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些中国新诗不同的风格。

  2. 感知优秀的外国诗歌作品,开阔眼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感受中、外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及其联系。

  3. 深深思索每一位诗人通过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重难点:

  1. 鉴赏诗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

  2. 体味诗中蕴含的哲理。

  3. 感受中外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四. 知识分析:

  1.《断章》分析

  1.1了解作者

  卞之琳,笔名:季陵,出生年月:19xx年12月8日。祖籍江苏溧水,19xx年生于江苏海门。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徐的赏识,徐不仅将卞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给卞之琳编了一本取名为《乌雅集》的诗集,准备交新月书店出版(1931年徐空难去世后未能出版)。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以后,卞之琳还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中国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

  主要作品:《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论痕》、《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

  1.2认识作品

  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

  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又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当然,也可以把这首诗当做情诗来读,这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更能引起他们阅读和探究的兴趣。

  2.《风雨》

  2.1了解作者

  芦荻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三十年代曾编辑诗刊,解放后从事教学和文艺工作。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有《桑野》《田园新歌》《海南颂》《芦荻抒情》等诗集。

  2.2认识作品

  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这首短诗。

  这首诗的含意不难理解: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诗中,“大地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对未来感到茫然。“大地的海”的意象是与风雨如晦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房舍如舟”“年轻的舵手”等联想,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3.《错误》

  3.1了解作者

  郑愁予,中国台湾诗人,中国台湾“现代诗社”成员。祖籍河北,生于济南,1949年去中国台湾。其诗作表现手法很现代,而选择的意象,运用的词藻,传达的情感,却多是传统的,于现代精神感受中交织着宋词元曲的遗韵。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燕人行》等。

  3.2认识作品

  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的郑愁予年仅21岁。他在原诗的《后记》中说:“童稚时,母亲携着我的手行过一个小镇,在青石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踢着石子。那时是抗战初起,母亲牵着儿子赶路是常见的难民形象。我在低头找石子的时候,忽听背后传来轰轰的声响,马蹄击出金石的声音,只见马匹拉着炮车疾奔而来,母亲将我拉到路旁,战马与炮车一辆一辆擦身而过。这印象永久地潜存在我意识里。打仗的时候,男子上了前线,女子在后方等待,是战争年代最凄楚的景象,自古便是如此……母亲的等待是这首诗、也是这个大时代最重要的主题,以往的读者很少向这一境界去探索。”诗人这番话为我们找到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

  这首诗的背景是狼烟四起的战争年代,诗的主人公“你”在江南小城里寂寞地等待着亲人从战场归来。“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这两句使我们知道了主人公容颜美丽如莲花,随着“我”的来而又去的脚步,这容颜经历了希望和失望,就像莲花绽放又凋零。主人公在寂寞中等待。寂寞是无形的,诗人用“东风不来”“柳絮不飞”“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窗扉紧掩”等意象来指代女主人公寂寞的心情。

  结尾一段,“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以“美丽”为定语修饰“错误”,具有一种错位的美学意义,使主题更具有表现性,更能感动读者。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使用倒装语句,如“青石的街道向晚”“小小的窗扉紧掩”,比起“向晚的青石街道”“小小的紧掩的窗扉”这样的表达,显然在意境和语气上都有更加悠长深远的韵味。我们也可以把这首诗解读成情诗,表达闺中怨妇盼望归人的心情。

  4. 《回旋舞》

  4.1了解作者

  保尔•福尔(1872—1960)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福尔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懈地写作“巴拉德(歌谣)”,这是他毕生创作诗歌的固定形式。他的作品收入总集《法兰西巴拉德》,于1896年出版。后多次重版,每次都有所增益,直到1949年还有新版问世。戴望舒称他为“法国后期象征派中的最淳朴,最光耀,最富于诗情的诗人”。

  4.2认识作品

  在这首诗中,保尔•福尔用童话般的想像展示了“世界大同”的思想。

  诗的前两节提出了两个假设。“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起手来”“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这两个“假如”排除了全世界所有男孩女孩之间的误解、隔阂、歧视,甚至冲突。如果这两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假设能够实现,“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那么全世界的男孩女孩将有可能组织起盛况空前的全球人类大联欢。正如诗的最后一节强调的:“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

  5.《在一个地铁站》

  5.1了解作者

  庞德(1885——1973),美国诗人,意象派诗人,被文学史家称为“美英现代主义文学的助产士”。他很早就离开了故乡——爱达荷州。15岁入宾西法尼亚大学,19xx年获硕士学位。一度曾在印第安纳州的沃拜士学院任教。19xx年前往英国。19xx年他与友人一起创立了风靡一时的意象派。他的诗论对英美、现代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庞德乐于助人,他曾以不同方式帮助过乔伊斯、艾略特、弗罗斯特、海明威、叶芝等。庞德二战时居意大利。它主要的著作是他花了五十年心血写成的长诗《诗章》。长诗中有许多章节以中国为题材,他特别喜欢中国诗。他的译诗《神州集》出版后,受到普遍好评,成为意象派诗人学习借鉴的榜样。

  5.2认识作品

  这首短仅两行的小诗作于20世纪初,是最早的意象派诗歌之一。

  诗的上下两行,分别呈现了两组互相对应的意象。一是地铁车站的人群中,幽灵般显现的面孔;二是湿漉漉的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两行诗句之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比喻关系,而是两组意象之间的相互叠加的关系。把这两组意象吸引在一起的力量,是诗人的直觉,它使两组意象在相互作用的状态下迸溅出诗的火花,产生深刻的意味。庞德自己说它是“一刹那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

  这首诗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把诗歌从19世纪陈旧的写作手法和抒情习惯中摆脱出来,给现代文学带来了启示。埃兹拉•庞德后来也成为意象派诗人的领袖。

  【典型例题】 

  1. 阅读北岛《迷途》,对诗歌象征意义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你 

  高高的森林档住了天空 

  小路上 

  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下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a. “哨音”象征天使般的召唤,“森林”象征遮挡于前进道路的障碍因素。

  b. “蒲公英”象征一时迷途的同伴,我与同伴一起找到追寻的目标。

  c. “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它是作者心目中美好的理想。

  d. “你”“眼睛”象征着深不可测的湖泊和清清一碧的湖水。

  答案:d。

  分析:这是一首从总体上采用象征手法的朦胧诗。象征,指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意义。这是新诗常用的手法,这一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揭示作品的象征意义则是常见的考查内容。《迷途》按“追寻—被阻一归宿”的思路展开。“湖泊”“你”“眼睛”是同一概念,象征追寻的归宿,亦即心目中的美好事物、美好理想。“眼睛”具有比喻和象征双重特质,就湖水而言,是比喻,就全诗意象而言,则是一种象征。

  2. 阅读康白情《草儿》(1919年),指出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

  草儿在前, 

  鞭儿在后。 

  那喘吁吁的耕牛, 

  正担着犁鸢, 

  古着白眼, 

  带水拖泥。 

  在那里“一东二冬”地走着。   

  “呼——呼——” 

  “牛,你不要叹气,快犁,快犁, 

  我把草儿给你”。 

  “呼——呼——” 

  “牛,快犁快犁。 

  你还要叹气, 

  我把鞭儿抽你”。 

  牛呵! 

  人呵! 

  草儿在前, 

  鞭儿在后。 

  a. 诗中的“草儿”对牛而言,是一种生存诱惑,而“鞭儿”则象征着一种威胁压迫,这是“牛”的主人软硬兼施的两手。

  b. “草儿在前,鞭儿在后”这种矛盾、险恶的境遇,使人感到牛辛苦拉犁的悲壮,“牛”的主人隶使牲口的狡黠。

  c. 牛这一形象其实就是在田野上“一东二冬”地艰难劳作的中国穷苦农民的形象。

  d. 诗人以悲天悯人的情怀,热情赞美以牛为代表的中国农民沉默坚韧的生命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答案:d

  分析:诗人作于1919年的这首诗,表达了对中国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剥削阶级的愤恨,“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全诗的感情基调,对“牛”有哀其不幸之心,却无“热情赞美”之意,d项对诗人情感的把握是不准确的。 

  3. 阅读周作人《小河》(片断),指出对诗歌形式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

  一条小河,稳稳地向前流动。 

  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 

  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 

  一个农夫背了锄来,在小河中间筑起一道堰。 

  下流干了; 

  上流的水被堰拦着,下来不得; 

  不得前进,又不能退回,水只在堰前乱转。 

  a. 每一诗行有一定的节拍,隔行押大致相同的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b. 诗人以自己的情绪支配诗行,不受标点约束,每行无固定字数。

  c. 诗歌语言口语化,从容不迫地传达出诗人舒缓的情绪。

  d. 诗句的内在节奏十分和谐,与散文语言完全不同,给读者以美感。

  答案:a

  分析:新诗,包括两种诗体,即格律诗和自由诗。自由诗“无论篇幅的大小、句子的长短,还是平仄、押韵都不拘一格,甚至不用标点”(高中第四册《现代诗歌的鉴赏》)。周作人的《小河》被称为“白话诗史上第一首长诗”(茅盾),诗行、节拍、语言完全服从表情达意的需要。显然,这首诗是不押韵的,诗行的节拍也不一致。

  【模拟试题】

  1. 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必竟        呕吐      好征兆        令人咋舌

  b. 谛造        暴躁     大路货        独出新裁

  c. 荏冉        山冈     刹那间        满目创痍

  d. 浩翰       函养     棉制品        半身不随

  2. 下列作家、年代(或国籍)、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卞之琳——现代——《断章》

  保尔福尔——法国——《回旋舞》

  b. 郑愁予——当代——《错误》

  庞德——英国——《在一个地铁站》

  c. 芦荻——当代——《风雨》

  毛泽东——现代——《沁园春  长沙》

  d. 艾青——现代——《我爱这土地》

  余光中——当代——《乡愁》   

  3. 下列一组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 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

  b.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c.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d. 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

  4. 下面对庞德的《在一个地铁站》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准确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在走出地铁车站车厢那一瞬间的美感:一个阴沉的雨天,地铁车站人潮如流 ,突然黑压压的人群中闪现了一张张美丽动人的女子的脸庞,恰似朵朵开在湿漉漉的树枝上的美丽的花瓣。

  b. 此诗妙在通过意象的叠加,用意象本身直接去激发读者的想象。诗中第一行的“面孔”与第二行的“花瓣”本无联系,但两个意象一旦叠加,就形成了相互映衬的比喻,成为一个新的意象复合体。

  c. 小诗通过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阴冷昏暗、压抑低沉的意境,暗示了作者对现代都市社会中冷漠的人际关系的厌恶和批判。

  d. 综观全诗,“幽灵”一词揭示出那些“面孔”的出现在一瞬间就消失了,就像风雨中枝头上的“花瓣”,虽然美丽,但同样会很快凋零,作者似在感叹现代都市生活中的短暂易逝。

  阅读《断章》完成下列题目

  5. 诗句中出现四个“你”,所指代的对象是否同一人?为什么?

  6. 这首诗以极精炼的语言描画了生活的一个片断,喻意朦胧,留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谈谈你对这首诗意境的理解?

  7. 对沙白的《红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

  a. 诗歌开头用一个“风”和一个“掷”字,写出秋风尽吹,枝叶稀疏之状,是一幅简洁的秋色图,从这图景里看不出诗人的爱憎。

  b. 诗中“噢”字以下,道出了诗人的领悟:已是深秋了,并点明对这些景物有独特的感受。

  c. 此诗迥异于他人的新发现在于“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即赋予绿色以生命、和平、蓬勃生长之意。

  d. 最后一句虚实兼备,既写出了树叶经霜变红的事实,也暗喻了作者经受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的考验。

  8. 对艾青《盼望》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于上海

  a. 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构成了令人回味的意境。

  b. 海员们为什么喜欢“盼望出发”,又为什么高兴地“盼望到达”,诗中作了明确的回答。

  c. 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达了同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 这首小诗意象单纯,主体是两个海员的两句富于形象的话,而这两句话又由两个象征性的意象组成。

  9. 对下面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a.《一代人》阐释的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

  b. 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因此诗人的主观感觉有悖常理。

  c. 《远与近》所写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

  d. 两首诗都有童稚和梦幻色彩,但细品却充满成年人的孤寂与忧伤。

  【试题答案】

  1. b    2. b    3. d    4. c

  5. 如果理解为不是同一场景那么“你”指代对象应该是同一的均指在桥上看风景的人。如果理解为同一场景,那么“你”的指代对象似乎不是指同一人,一、二句中的“你”代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三、四两句中的“你”可理解为在楼上看风景的人。

  6. 可以理解为哲理诗,你看风景,你又成了别人印象的风景,世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意义,体现了事物的相对性。

  7. c  作者在这里是将绿色与流血、奋斗、牺牲联系起来。

  8. b  诗人没有说,留给读者去思考。艾青一贯强调诗歌的语言应富有启示性。

  9. b  此说与诗的题旨不符。

《回旋舞》教案 篇2

  一、教学设想

  1、  教材解读:《回旋舞》、《在一个地铁车站》这两首短诗采用了欧美近代以来诗歌创作的一些代表性的表现手法,法国象征主义和美国的意象派。

  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懂得把握诗歌的意象;

  (2)把握写作背景,正确理解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借助意象来把握诗歌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的方法

  4、  教学方式:

  比较阅读、拓展阅读

  5、  教学时数:

  1课时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领略了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今天我们再将艺术的轻舟驰向大洋那一边的欧美近代诗歌,让我们在中外不同风格的诗歌海洋中“荡起双桨”吧……

  (二)解读诗歌——《回旋舞》

  1、  作者简介:保尔•福尔(1872—1960),法国诗人,被称为“象征派诗王”。他的诗集共有32卷之多,有名的《法兰西短歌集》,便是包含了他全部作品的总集。福尔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懈地写作“巴拉德(民歌形式的短歌)”,这是他毕生创作诗歌的固定形式。  保尔•福尔被戴望舒称为“法国后期象征派中的最淳朴、最光耀、最富于诗情的诗人”。在这首诗中,保尔•福尔用童话般的想像展示了“世界大同”的思想。

  2、师范读后学生自由朗读。

  3、整体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

  明确:诗的前两节提出了两个假设“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起手来”“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这两个“假如”排除了全世界所有男孩女孩之间的误解、隔阂、歧视,甚至冲突。如果这两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假设能够实现,“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那么全世界的男孩女孩将有可能组织起盛况空前的全球人类大联欢。正如诗的最后一节强调的:“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

  4、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回旋舞》中少男少女拉起手来围着大海跳舞是否有某种象征意义?

  明确:这首诗以“回旋舞”为主要意象,这是从法国民间舞蹈“回旋舞”的表演形式中摄取诗意,生发开来的。作为抒情诗人,保尔•福尔特别歌唱爱情和人类的友爱。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携起手来,团结起来,没有肤色、种族、国别的差别,大家共跳一个回旋舞,世界不就充满了爱吗?诗人唱出的全世界人民和睦团结的颂歌,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乐观的情调。这首诗是诗人在20世纪前期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的向往和平安宁的愿望。

  (2)如何理解前两节提出的两个假设“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起手来”“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

  明确:这两个“假如”排除了全世界所有男孩女孩之间的误解、隔阂、歧视,甚至冲突。如果这两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假设能够实现,“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那么全世界的男孩女孩将有可能组织起盛况空前的全球人类大联欢。正如诗的最后一节强调的:“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

  (3)赏析本诗的艺术形式,请一至两个同学说说他们的分析

  明确:整首诗以三个假设的排比句铺排来,诗歌的主旨在重复的吟唱中不断地得到了强化。全人类不分男女、种族、肤色、国家差别,一起跳同一种舞蹈,借用法国常见的民间舞蹈,唱出全世界人民和睦团结的颂歌,表达诗人希望全人类破除一切隔阂、猜忌,共同创造“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和乐观精神。末句“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手起来”呼应首句:“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手起来”,首尾相接、回环往复、浑然天成。

  (三)课后作业

  1、运用意象分析以下几首古诗: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回旋舞》教案相关文章:

《回旋舞》教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回旋舞》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