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狂想曲 点赞 分享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1

  一、授课内容

  11、《愚公移山》

  课 时

  2课时

  授 课 时 间

  20__年6月

  教 学 目 标 ( 知 识 , 技 能 , 情 感 态 度 、 价 值 观 )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工具书,准确翻译文章内容。

  (3)分析人物和写作特点。

  (4)领会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把握文意。

  (2)小组探究,对比人物言行,分析人物特点。

  (3)探究、分析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愚公精神,正视生活中的困难。

  二、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列子》是古代思想史上著名的典籍,这是列子及弟子以及后学著作的汇编,一共八篇,一百四十章,有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善于用寓言来表达精微的哲理。《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预习准备:1、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借助工具书初译课文,划出疑难。

  课堂交流:1、朗读比赛。

  2、介绍生字词。

  3、介绍列子。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师友互助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1、师学友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探讨疑难。

  2、从文中找到橘子来回答:

  ①愚公为何要移山?

  ②愚公移山面临着哪些困难?③愚公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1、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按要求口译课文,

  探讨有疑问的句段。教师适时点拨。

  3、寻找、分析,回答提问,学生整理成板书。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查找工具书的习惯。

  3、对比探究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对比课后第二题,同样是对愚公年龄大和挖出的土石无处安放存在疑问,两人的用词、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学生探讨、交流。

  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小结:概括事件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交流。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回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学生回顾生字词;快速口译课文

  巩固基础知识。

  2、分层提高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

  1、梳理本课一字多义现象和通假字。

  一字多义:且、始、其

  2、愚公的和智叟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是什么?你如何评价愚公和智叟?

  3、对智叟和愚公的妻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按要求整理,交流。

  探讨两个问题

  (愚公挑战远胜于己的自然界困难,尽管自己享受不到自己努力的便利,但他有远见,大智若愚;智叟从现实利益出发,目光短浅。)

  培养学生的整理习惯和理解能力。

  3、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小结:

  1、看课后第三题,你怎么看待愚公移山的行为?

  2、这个故事给予你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自由表达。

  参考:文章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下定决心、不懈奋斗才能克服困难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拓展提高

  教师安排任务:

  1、收集表现“困难”的名言警句。

  2、以《困难》为题,完成作文。

  学生收集整理,完成作文。

  学生展示。

  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板书

  愚公 毕力平险、达于汉阴 勇于挑战

  聚室而谋曰 发动群众 正面描写

  愚公移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位 思虑周全

  愚公妻 疑 君 其如土石何 (关爱、担忧)

  智叟 笑 汝 甚矣,汝之不惠(嘲讽) 侧面衬托

  四、反思

  列子,本名列御寇(“列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中国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影响深远。著有《列子》。 “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等学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他一生安贫乐道,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列子故事:杞人忧天、薛谭学讴、疑邻盗斧、高山流水、杨布打狗。

  1、指通豫南:“指”同“直”(一直)。 2、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3、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4、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5、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6、无陇断焉:“陇”同“垄”(高地)。

  克服困难:知其不可而为之!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一  重点学习下列文言词句: 

  实词——方、仞、阴、阳、惩、君、汝、孀、龀、长息、穷匮、加(增)、何苦、亡(以应)。 

  虚词——且、焉、诸、以。 

  句式——省主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二  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树立为祖国“四化”建设努力奋斗的思想。 

  教学设想: 

  一  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  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  讲读过程根据“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四  “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五  安排三教时(包括课内自读。如自读放在课外进行,只需要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  解题,了解“寓言”的体裁特点。 

  二  学生自读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解题。 

  (一)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二)布置学生看本文题注,了解文章出处。 

  (三)提问:什么是“寓言”?(学生查词典,先说明“寓”字的含义,然后根据词典中“寓言”的条目说明这是一种什么体裁。) 

  (四)教师小结,同时布置自读:大家查了词典,知道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老愚公的故事是大家早就熟悉的,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一个有利条件。这一堂课,请同学们借助于词典和课本的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然后想一想:这个故事寄寓着什么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什么教育?自读中有什么疑问,请大家在书上打个问号,准备下一节课提出。 

  二  学生自读。教师板书要特别注意的词语(见“教学目的一”),学生边读边在这些词语下加着重号。教师行间巡视,随时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三  布置作业: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人物分析。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比较,了解不同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二  在人物分析的过程中落实若干文言词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检查自读: 

  (一)学生齐读全文,结合正音:仞、惩、塞、迂、荷、箕畚、龀、匮、亡(,同“无”)、厝(,同“措”) 

  (二)学生质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查字典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求得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  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同学们提了不少问题,说明预习是认真的。许多问题经过大家一起思考,都得到了解决,可见只要开动脑筋,同学们是能够自己读懂的。现在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大家,看看大家对课文究竟理解得怎么样。 

  1.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读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提问:“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句的含义和作用: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方圆、面积,方七百里,写山之大,是约数;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虚指,极言山之高。山又高又大,说明移山之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即一年),才返家一次。说明劳动的紧张、艰苦,也显示了愚公移山决心之大。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最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人物表”里的这些人,在“移山”这个巨大的困难面前各自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二)人物分析——重点:智叟和愚公妻;并及愚公子孙、遗男。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态度似乎很接近。我们的分析就从这两个人入手: 

  1.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提问:哪些话只有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有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通过问答,要求学生明确: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讲的。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是只有愚公的妻子能讲的。“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同“岂”,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轻*的称呼。 

  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而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下面再来讨论另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 

  1.提问: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学生找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2.提问:那个“始龀”的“遗男”对移山怎样? 

  学生找出“跳往助之”一句;“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教师总结:上面我们比较了除愚公以外的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现在我们把课文中的有关部分再朗读一遍。学生朗读(从文章开头读到“其如土石何”)。 

  3.布置思考题:愚公是坚决主张移山的,有人就说他笨。“愚公”这个名字本身也表明他是个“笨老头”。请大家课外再认真读一读文章,想一想:愚公到底笨不笨?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人物分析: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二  这则寓言的深刻教育意义。 

  三  继续学习和巩固若干文言词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一)提问:愚公多大年纪?(年且九十)太行、王屋二山有多大多高(方七百里,高万仞)凭愚公的一点力量能不能把山移掉?(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那么愚公坚决主张移山,是不是太笨了呢?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开充分讨论以后,教师继续启发提问:要看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弄明白他对移山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请先想想:是什么情况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的?

  学生回答“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教师讲解“惩”字            含义:惩,苦,是意动用法;此句意即“以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为苦”。板书:痛感迂、塞之苦。 

  追问: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学生找出“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达”与上文“迂”、“塞”相对;阴,是水南山北。教师板书:确知移山之利。 

  追问: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顶针”的修辞作用: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顶针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继续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 

  进一步追问: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笨呢? 

  教师启发谈话: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雷锋同志,不是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吗?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认识:要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二)提问: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学生议论,教师小结: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这就是这篇寓言中“愚公”和“智叟”的取名所寓有的深意。“叟”是老人的意思。 

  (三)提问: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小结:“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二  课堂练习: 

  (一)学生齐读全文,要求:从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立意,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深刻寓意。 

  (二)指定一个学生口译第3自然段,如有误译,共同订正。 

  (三)发课堂练习资料: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概述大意。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大智大勇也。”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发给学生时不加标点) 

  检查练习结果: 

  1.指定学生加标点并口述大意。 

  2.要求学生找出其中两个倒装句(“甚矣,愚公之愚”、“善哉,君之所言”)并作解释。 

  3.要求学生找出这一段文字中的关键句(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教师点明: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奋斗不懈,这就是我们从《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中受到的有益启示和深刻教育。 

  三  布置作业: 

  (一)背诵全文。 

  (二)结合作文教学,写《老愚公的故事》(不是翻译)。 

  (三)“思考和练习三”(适当补充内容)。 

  附  教学参考资料: 

  1.《文言文的语言分析·愚公移山》,(南通师专中文科《科学与研究》丛书之一,张拱贵、黄岳洲著。) 

  2.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见《语文战线》1981年第8期。)  

  (饶杰腾 主编《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五册)

  上一篇: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下一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2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培养心志坚毅的精神和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

  2.了解寓言的特点。理解故事的对话、情节、悬念等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信心和毅力。

  难点:对愚公的评价,对愚公精神的认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反复阅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列子》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

  2.教师查阅、准备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包括课文录音、徐悲鸿的画《愚公移山》、歌曲《愚公移山》等。

  教学方法:

  以讨论为主,加强朗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

  这是一首同学们十分熟悉的歌曲,它述说了中国古代有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后代人对愚公精神的崇敬。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荆棘坎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列子》的课文《愚公移山》,看看古人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二、了解作者、作品。

  学生根据预习时查到的资料,简单介绍作家、作品,然后由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的列御寇所著。原作早已不见,今本《列子》八篇,从它的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看来,可能是晋人的作品。它的内容多是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等,其中有许多故事直到今天还脍炙人口,由这些故事还形成了不少成语,如杞人忧天、朝三暮四、歧路亡羊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感知理解课文,体验课文的语感和人物的情感,并且把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注到课本上。

  (二)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初步区分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的不同,尽量理解课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

  四、理解课文,揣摩词句。

  (一)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尽量直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难。

  补充注释的字词:

  1.面山而居            面:面对。

  2.损魁父之丘          损:减少、削减。

  3.叩石垦壤            垦:挖。

  4.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曾:简直。

  5.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竟然。

  6.而山不加增          加:增加。

  (二)学生分为小组,各小组推举一人翻译课文,看看哪个小组译得最好。其余同学对照课文,评价翻译的准确性,并指出不够准确的地方,纠正自己译得不准确的地方。

  (三)学生讨论,找出课文中与现代汉语表达不同的句子,说说现代汉语中是怎样表达的。

  若学生找不出,可以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讨论。

  1.聚室而谋。——(愚公)召集了(全家人)在家里商量。(省略句)  

  2.杂然相许。——(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省略句)

  3.如太行、王屋何?——对太行山王屋山能怎么样呢?(固定句式)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定语后置句)

  5.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主谓倒装句。对比“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理解倒装句的强调作用。)

  6.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宾语前置句)

  7.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被动句)

  (说明:以上句子牵涉到多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但由于学生刚接触到文言文,只要讲清其特殊之处、现代汉语中怎么表达即可,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今后的学习积累一些材料,而不必讲述特殊句式的名称。)

  五、朗读体会人物感情。

  (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要求读出各人物的不同感情。

  (二)对比以下带“曰”的句子,学生讨论可以在各个“曰”字前加上什么样的状语,应该用哪种语气来读“曰”字后的对话。

  1.聚室而谋曰

  2.其妻献疑曰

  3.杂曰

  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5.北山愚公长息曰

  说明:1.句是愚公召集全家人商议,态度是诚恳的,“曰”字前可加上“诚恳”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要突出商量的口吻。2.句中愚公的妻子虽然也同意移山,但她信心不足,对具体的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曰”字前可以加上“担心、犹豫”等词,读这句时要读出她担心、犹豫的心理。3.句是众人的回答,“曰”字前可以加上“坚定”“异口同声”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语气要肯定。4.句中河曲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做法不但不理解,而且还有讽刺的意味在其中,他的“笑”应该是讽刺、嘲笑的意思,“曰”字前可以加上“不屑”“嘲笑”“讽刺”等词语,朗读时更多的是突出其嘲笑的口气。5.句是愚公的回答,从“长息”中可以看出愚公认为智叟是可叹可悲的,“虽我之死”以后的几句话则是表明态度,“曰”字前可以加上“叹息而又坚定”等词语,要读得充满信心,语气坚定。

  还可以从各人的用词中引导学生加以品味,理解其妻、智叟、愚公的不同态度:

  其妻——献疑、君、魁父之丘、且焉置土石

  智叟——笑而止之、甚矣、汝、不惠、残年余力、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长息、汝、固、不可彻、曾不若、虽、何苦

  说明:其妻用“献疑”“君”等词,表现了她的尊敬,“且焉置”句说明她的担心。智叟用“汝”表现他态度的不尊敬,“甚矣”“不惠”表示了他嘲笑的程度,“其如土石”句是反问句,与其妻的“且焉置”句的一般疑问句在语气上是大不相同的。而愚公的“长息”表示他对智叟顽固的悲叹,“虽我之死”几句突出了他的信心。

  以上是一家之见,学生有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只要言之有理也应该肯定。

  投影徐悲鸿的画《愚公移山》,让学生加深理解。

  (三)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的情感态度。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六、课外作业。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中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二)解释“阅读练习探究”第四题,掌握其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示例。

  上节课我们对《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相信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都有许多的感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想让大家来交流这些想法。

  二、研读、探究课文的内容。

  (一)研讨的问题之一: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写愚公移山的故事。你认为愚公移山会成功吗?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推选代表发言讨论,要求有理有据。

  学生可能出现的看法:

  1.愚公移山一定会成功。理由是愚公决心大,又能坚持不懈,全家齐上阵,又有邻居相助。山不会再增高,而愚公的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

  2.愚公移山是不可能成功的。愚公虽然有坚定的决心,但是他们的移山力量实在是太小了:①工具简陋,只有锄头、畚箕之类;②人数太少,只有自己一家人和少数邻居(如智叟之类估计是不会参加挖山劳动的);③从现代科学来看,山也不是永远不变的东西,它也有增高的可能,而这在地质上的微小变化,也会给移山带来无法克服的困难。

  教师可以倾听学生的意见,不要忙于下结论。

  (二)研讨的问题之二:同学们都阐述了自己对于移山是否成功的看法,那么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呢?再次读课文体会。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引导:作者的看法应该是肯定愚公的移山精神的。课文中智叟在愚公的反驳下“亡以应”、结果天帝派神仙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山等,都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三)研讨的问题之三:对愚公移山这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例如课文后“阅读练习”就引述了四种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读读,谈谈你同意这些看法吗?你还有其他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可能还会有其他看法,如:

  1.愚公移山破坏生态环境。

  2.愚公移山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教师引导:

  1.这篇课文是两千年前的人写的,不能以今天的科学发展去衡量当时人的思想、行为。但是不管科技怎样地发达,效率效益如何的重要,人类永远都会遭遇各种的困难。怎样对待困难,怎样克服艰难险阻,永远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2.从现实可行性、功利效益的角度看,这些看法(包括练习中的四个看法)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从愚公的行动看,要挖去两座山确实不容易,最后两座山也不是愚公凭人力移走的,而是神仙帮助移走。

  3.但是作者在本文中不是探讨现实中移山的可能性和操作方法,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来阐明一个道理: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只要正视困难,敢于挑战困难,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愚公移山的精神长期以来成了鼓舞人民斗争的力量。1945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引用这则寓言鼓励全党同志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

  (四)研讨的问题之四:既然作者肯定愚公的移山精神,为什么又把他称为“愚”,而把智叟称为“智”呢?

  教师引导:从现实的、世俗的角度看,愚公确实是愚蠢的,而智叟是明智的,但从对待困难的精神看,愚公又是聪明的,而智叟是愚蠢的。这样的取名一语双关,是按世俗的角度来命名,又是用反语的手法,对世俗的看法加以讽刺。

  三、研读、探究课文的写法。

  《愚公移山》是人们千古流传的名篇,你读了以后,认为在写法上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呢?以小组开展讨论。

  学生讨论后分小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教师可以补充以下几点:

  1.选材十分集中。移山是一件巨大的工程,时间也应该是相当长的,但是故事没有过多地描写劳动的经过,而只集中写愚公全家商议的过程、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和事情的结果,特别是比较详细地描写了人物的对话,用对话突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感情,可谓详略得当。

  2.成功运用对比手法。故事中有多组对比:山又高又大与愚公的年纪、移山的人数、幼小的助手对比,愚公与智叟对比,移山的难度与最后的结果对比等。

  3.故事情节的曲折多姿。故事开头似乎很顺利,愚公提出移山,全家都同意,而且马上行动,但就在这时“其妻献疑”,出现了第一波折;经过全家人的商议,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出现了智叟的干扰,这是第二次波折;最后神仙相助可以视为又一次转折。一篇300来字的故事,设置了几处转折,引人入胜。每一次的转折都引起了读者的关心,这种写法就是设置悬念。悬念的设置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教师小结寓言的特点:这篇课文通过故事来阐明道理,这种文体我们叫它寓言。寓言常常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四、课外作业

  (一)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等,体会寓言的特点。

  (二)完成配套的《伴你学语文》中本课作业。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4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示例2(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文学常识

  1.简介有关寓言的知识。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非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中有不少此类作品,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2.简介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太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一百三十四则,题材较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二、阅读分析(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本段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即写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的特点和本来的地理位置。为愚公移山之难设伏,以此反衬愚公移山的决心很大,其精神可嘉。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词:方(见方,指面积)

  仞(古代以六尺或八尺为一仞)

  河阳(黄河北岸。河,黄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

  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部分,写愚公移山,得到全家人和遗男的支持帮助。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同:惩(苦于) 汝(你,文中作“你们”之义)

  许(赞许) 易(交换)

  曾(乃,并)此(换牙)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指——直 反——返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虚词:且: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副词,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

  诸:(兼词,之于)

  以:(介词,凭)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句式。习惯句式。(“如……何”,其意思是“把……怎么样”。)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高潮,写愚公面对智史的嘲笑,理直气壮地驳斥智史的观点。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词:彻(通)苦(愁)匮(尽)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惠——慧 亡—一无

  本段应掌握的修辞手法:顶针(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6.学习第四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结局,写愚公移山之举感动了无地,他在神的帮助下,实现了移山的愿望,照应了上文。“不已”照应了上文愚公对智叟说的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照应了第一段的内容。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盾——措,放置。

  三、随堂练习(略)

  第二课时

  一、阅读分析(愚公人物形象)

  1.愚公为何移山?

  其原因是愚公“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为何坚信一定能把大山搬走?

  愚公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他懂得“子子孙孙无穷匾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即人力目前来看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是无穷尽的;而自然条件在一定时间内甚至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变化,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把大山搬走;自然是能够被征服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愚公这种移山的信心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愿望的生动反映。

  3.愚公“愚”、智叟“智”吗?

  愚公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而智空对移山是“笑而止之”,在他看来,自然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两相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谁聪明谁愚蠢,愚公、智良二人命名的深长意味蕴含其中。

  小结:文章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运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刻画了愚公的形象,成功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的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4.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一样吗?这两个人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找出描写两人的语言,朗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比较。

  (1)两个人对愚公的称谓一样吗?

  其妻称愚公为“君”,言语间表达的是对愚公的尊重;而智叟称愚公为“汝”,言语间流露出对愚公的轻视态度。

  (2)两人说话时所采用的句式相同吗?

  其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里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这两句诗句式相同,但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讲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意味,“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她不反对愚公移山。智史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以残年余力”显出十足的轻蔑,“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挖苦,“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强烈,毫无掩饰地讥笑愚公。

  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妻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智叟的“笑而止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才显得自然合理。

  (3)两人所说的话哪一句最不相同?

  其妻说“且焉置土石”,提出了土石放哪里的疑问;而智叟开口则说“甚矣,汝之不惠”,他用一个倒装句,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其妻对自己丈夫移山之事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忧,智叟对愚公移山之事全然否定,对愚公十分轻视。

  二、难点分析

  对京城氏之于“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在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孩子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态度来对待移山一举,其中也含有“愚”的成分;但反过来看,这种“愚”却表现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

  三、难点分析

  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四、总结、扩展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脸炙人口。寓言中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寓意深刻。

  讨论一,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胜利。

  讨论二,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健,为什么还要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是怎样看的?

  这种观点看起来似乎是“实事求是”的,其实不然。寓言是生活中某些普遍道理的反映。

  这篇寓言所要说明的是人力可以战胜自然的道理,说愚公不愚,就是因为愚公懂得这个道理,并决心将它付诸实践,不怕困难,挖山不止;如果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岂不是屈服于自然、甘心做自然的奴隶么?这种观点所反映的是某些人害怕困难的心理。

  五、布置作业 

  l.熟读课文,背诵“河曲智叟止之曰……亡以应”一段。

  2.完成课后练习。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5

  《愚公移山》教学过程 设计(一课时)

  教学设想:

  1. 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下列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题略)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3.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理解: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4.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五、课文小结。

  六、课外作业 。

  1.翻译全文。

  2.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略)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6

  《愚公移山》教学过程 设计(一课时)

  教学设想:

  1. 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下列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题略)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3.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理解: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4.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五、课文小结。

  六、课外作业 。

  1.翻译全文。

  2.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略)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7

  23  愚公移山

  从容说课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领悟故事隐含的寓意。

  2、让学生对愚公的举动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

  3、揣摩人物语言中隐含的思想情感,准确把握朗读的语气。

  教学方法

  1、借助注释,通过提问,师生讨论,相互检测等方式完成字词句的教学。

  2、通过朗读,把握讨论的方向,学生分组讨论。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由朗读,达到基本顺畅的水平

  二、每四人一组,由一人朗读,三人纠正

  三、师生比赛:教师朗读,学生选定一人(或毛遂自荐)朗读,学生评判,指出应改进的地方

  四、学生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

  五、围绕词义、句义,师生相互提问、解答,问题设计要巧妙

  例:

  1、愚公多大年龄?

  不到九十岁。

  且,将近

  2、“遗男”几岁?

  七八岁。

  龀,换牙,七八岁。

  3、移山是苦活累活的事,“遗男”的父亲同意他去吗?

  “遗男”没有父亲,

  孀妻,寡妇。

  4、有女性参加劳动吗?

  没有。

  夫,男子。

  六、各大组推荐一人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要求绘声绘色

  七、在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师生齐读课文,加深理解

  八、围绕字意、词义、句义,相互拟题测试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1、让学生扮演愚公的妻子、智叟,分角色朗读愚公妻和智叟说的两段话。

  2、学生翻译这两段话。

  3、教师提问:愚公的妻子说的一段话应以怎样的语气朗读?

  关切、担忧。

  4、教师提问:智叟说的一段话应以怎样的语气朗读?

  轻蔑、讥讽。

  5、让学生揣摩当时两人的不同心理?

  愚公妻子:老伴儿,你一大把年纪了,挑运土石,身体能顶住吗?

  智叟:你这老顽固,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拔不动,还想移掉两座大山?简直是异想天开!

  6、学生归纳两人对移山的态度。

  7、通过分析“杂然相许”、“跳往助之”,学生归纳愚公的子孙、“遗男”对移山的态度。

  8、教师提问:愚公的妻子、子孙及“遗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说明愚公的举动得到众人的支持,移山是造福子孙的'一件大好事。

  二、分析愚公移山的原因、遇到的困难以及移山的意义

  (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1、愚公为何要移山?

  大山阻塞,去山南要绕道而行。或答“出入不便”。

  2、移山有何意义?

  可用原文回答:“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也可用自己语言回答:道路畅通,出入方便。如答“造福子孙”则更佳。

  3、在当时的条件下,移山有何困难?

  可从三四个方面回答:

  ⑴ 山体庞大;

  ⑵ 工具简陋;

  ⑶ 劳力不足;

  ⑷ 路途遥远。要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4、既然移山困难重重,愚公为何不放弃呢?

  因为愚公坚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大山必能移走。

  5、太行、王屋二山最终是靠神的力量移走的,作者为何这样设计结尾?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恰说明愚公精神感人至深。

  6、学生概括愚公移山精神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7、如果你是愚公,你如何解决大山阻塞的难题?

  可开凿隧道,可开辟一条山路、可搬家……

  8、在今天,我们同样会遇到各种困难,除了需要愚公精神外,还需要什么?

  除了苦干,还要巧干、依靠科学技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会遇到一座座山,希望你们也像愚公一样,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当然,也要学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1、你对课文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2、充分发挥想象,描写愚公等挖土运石的情景。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一  学习愚公移山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 

  二  了解文言文表疑问的几种句式;正确解释下列词语:加、亡、且、焉、诸、以。 

  教学重点 

  一  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二  从讨论思想内容,带动对词语句子的深入研究,解决词语句子的译释。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2.简介《愚公移山》的体裁、出处和作者:《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寓言,保存在《列子·汤问》篇里。《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著。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二  指导预习。 

  1.对照注释阅读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表疑问的句式。 

  2.理清全文脉络,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地方提出“移山”的问题? 

  (2)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3)什么地方写“移山”的结果? 

  三  研习新课。 

  1.教师朗读全文。 

  正音,将课文注释中的有关拼音读一遍。 

  2.教师提问: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要求学生先理解第1段的两句话,明确:这两句话写了“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处位置,在明确句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提出的问题: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情况,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写了存在的困难,为写愚公作了铺垫。 

  3.学习第2段。教师启发提问:愚公为什么要发起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会议”开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学习“北山愚公者……聚室而谋曰”,重点学习“且”(将)、“惩”(苦)、“之”(主谓之间助词)等词的解释。 

  (2)分析“家庭会议”。 

  ①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就是“杂然相许”。 

  ②愚公妻“献疑”是: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学习“以君之力”句,重点掌握:“以”(凭)、“曾”(并)、“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 

  ③意见一致,立即行动。重点掌握:“诸”(之于)、“遂”(于是,表示立即付之行动)、“箕畚”(用箕畚装石)。 

  (3)教师发问: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几个人?启发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四个人”(三夫加一“遗男”),把“愚公”漏掉了,说明:在“遂率子孙……”句的句首省略了主语,主语应该是“愚公”。 

  (4)教师继续发问: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启发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一、“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二、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这一段文字中,着重掌握:龀,动词,换牙;始,才,说明路程之长;“反”同“返”) 

  (5)归纳第2段,回答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课文第2段一开头的两句话是故事的开端,提出了“移山”问题;第2段的最后三句话写了“移山”劳动,这是与自然界的斗争。至于“移山”中的与人斗争,则要在下面第3段讲到。 

  四  布置练习、思考。 

  1.完成“朗读·背诵”一、二。 

  2.思考: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说说这两场论争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  检查作业。

  学生背诵课文第1、2段。 

  二  研习新课。

  由检查上课时布置的思考题入手提问。

  1.提问: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比较这两场论争,说说有哪些不同? 

  2.转入读讲第3段,由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智叟的有关内容,一位读愚公的有关内容。要求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讨论,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归纳: 

  (1)“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性质不同。愚公妻子,首先是同意(“杂然相许”当然包括“其妻”),智叟却首先是反对,他的“笑”是讥笑,特别是一个“止”字,它是“阻止”。智叟说话的语气也很强硬,“甚矣,汝之不惠”这个倒装句,充分表露了他的反对情绪。“甚矣”——“太过分了”,是脱口而出。 

  (2)“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的出发点根本不同。愚公的妻子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出于对完成移山任务的关心,重点是商讨移山的具体问题,句子的着重点在“且焉置土石”(回答时也着重在这一点)。智叟则不同,他是讥笑,压根儿反对。正因为这样,所以他的说话存在着不切实际的故意夸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还不能拔起山上的一根草),这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不同。 

  (3)与家人的论争气氛热烈和谐,与智叟的论争是理直气壮,针锋相对——气氛不同。反复朗读愚公的一席答话,要求读出气势。而愚公与家人的论争,实际上是一次“民主讨论会”,统一思想之后立即付之行动。 

  (4)这场论争反映了什么呢?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反映了对待困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智叟是逃避困难。愚公呢?他具有:①艰苦奋斗精神;②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③发展变化的观点。(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提问:太行、王屋两座山究竟是给谁搬走的? 

  先理解、翻译第4段,掌握难词:厝、陇断。讨论,要求同学回答问题。 

  然后明确:从表面上看,两座山是由“夸娥氏二子”搬走的。但这仅仅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实质上不是这么回事。要求学生抓住:“命”→“感”→“惧”三个词,“命”是谁“命”?主语是“帝”。“帝”为什么“命”?“帝”是“感其诚”,“诚”是诚心,也就是愚公的精神,所以这个“诚”的内涵就是“愚公移山精神”。“帝”为什么会“感”?是因为操蛇之神“告之”。操蛇之神为什么“告”?因为“惧其不已”。特别是这个“惧其不已”,说明了愚公的精神的威力在于长期坚持不断。所以根子在“其不已”上。由此可以得出:两座山的搬走,根本原因是愚公移山的精神。这最后一段既是写了事情的结果,同时也是着力写了愚公精神的伟大。从写作角度看,作者这样处理显得高明超脱,具有神话色彩,符合寓言文体的特点。

  5.提问: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讨论,然后明确:这儿的“愚”,没有讽刺的意味,他看似“愚”,实则不愚,而是“大智”,就像社会上有些人说“雷锋傻”,雷锋在“智叟式”的人物眼里是“傻”,实际上他是崇高伟大,愚公也是如此。这儿的“愚”不但没有讽刺意味,还有“贬词褒用”的作用,从“愚”字中透露出顽强、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至于“智叟”的“智”,那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愚”,他没有克服困难的智慧,目光短浅,“智叟”的“智”有讽刺的意味,是“褒词贬用”。 

  6.总结归纳。 

  提问: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呢?可归纳为:它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要点有:(1)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2)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3)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我们就是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有人提出“移屋说”,意思是说愚公“移山”不合算,还是“移屋”合算。其实提出这个问题已经是一种诡辩,不合理的。我们知道寓言的设譬寄寓总是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含意。《愚公移山》中的“困难”有它的不可回避性。毛泽东同志曾引用这篇寓言作过类比,他在《愚公移山》一文中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面对两座大山怎么办?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并不是“移屋”。试问中国人民要回避这两座大山能搬到哪儿去呢?这是一样的道理。“移屋”的问题连智叟也不提。 

  三  课堂练习。 

  1.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子”“孙”的含义是否一样,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要求学生分析,然后回答: 

  第一个“子”是愚公儿子,与第二个“子”意思相同;第三个“子”是愚公孙子的儿子,与第四个“子”意义相同;第五个“子”是愚公孙子的儿子的儿子;第六个“子”是愚公后代的总称,直到现在,以至将来。其中的“孙”也跟“子”一样加以类推。 

  2.归纳疑问句。 

  (1)设问: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不为,……。 

  (2)反问:何苦而不平? 

  (3)疑问:且焉置土石? 

  3.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解释带点词: 

  (1)虽我之死(即使) 

  (2)何苦而不平(愁) 

  (3)河曲智叟亡以应(无) 

  (4)而山不加增(再增) 

  (5)无陇断焉(山冈高地) 

  四  课后练习。

  完成“理解·积累”三、四。 

  (饶杰腾 主编《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五册)

  上一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三课时)

  下一篇:《愚公移山》教案(ab案)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培养心志坚毅的精神和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

  2.了解寓言的特点。理解故事的对话、情节、悬念等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信心和毅力。

  难点:对愚公的评价,对愚公精神的认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反复阅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列子》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

  2.教师查阅、准备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包括课文录音、徐悲鸿的画《愚公移山》、歌曲《愚公移山》等。

  教学方法:

  以讨论为主,加强朗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

  这是一首同学们十分熟悉的歌曲,它述说了中国古代有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后代人对愚公精神的崇敬。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荆棘坎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列子》的课文《愚公移山》,看看古人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二、了解作者、作品。

  学生根据预习时查到的资料,简单介绍作家、作品,然后由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的列御寇所著。原作早已不见,今本《列子》八篇,从它的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看来,可能是晋人的作品。它的内容多是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等,其中有许多故事直到今天还脍炙人口,由这些故事还形成了不少成语,如杞人忧天、朝三暮四、歧路亡羊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感知理解课文,体验课文的语感和人物的情感,并且把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注到课本上。

  (二)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初步区分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的不同,尽量理解课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

  四、理解课文,揣摩词句。

  (一)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尽量直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难。

  补充注释的字词:

  1.面山而居            面:面对。

  2.损魁父之丘          损:减少、削减。

  3.叩石垦壤            垦:挖。

  4.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曾:简直。

  5.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竟然。

  6.而山不加增          加:增加。

  (二)学生分为小组,各小组推举一人翻译课文,看看哪个小组译得最好。其余同学对照课文,评价翻译的准确性,并指出不够准确的地方,纠正自己译得不准确的地方。

  (三)学生讨论,找出课文中与现代汉语表达不同的句子,说说现代汉语中是怎样表达的。

  若学生找不出,可以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讨论。

  1.聚室而谋。——(愚公)召集了(全家人)在家里商量。(省略句)  

  2.杂然相许。——(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省略句)

  3.如太行、王屋何?——对太行山王屋山能怎么样呢?(固定句式)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定语后置句)

  5.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主谓倒装句。对比“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理解倒装句的强调作用。)

  6.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宾语前置句)

  7.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被动句)

  (说明:以上句子牵涉到多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但由于学生刚接触到文言文,只要讲清其特殊之处、现代汉语中怎么表达即可,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今后的学习积累一些材料,而不必讲述特殊句式的名称。)

  五、朗读体会人物感情。

  (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要求读出各人物的不同感情。

  (二)对比以下带“曰”的句子,学生讨论可以在各个“曰”字前加上什么样的状语,应该用哪种语气来读“曰”字后的对话。

  1.聚室而谋曰

  2.其妻献疑曰

  3.杂曰

  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5.北山愚公长息曰

  说明:1.句是愚公召集全家人商议,态度是诚恳的,“曰”字前可加上“诚恳”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要突出商量的口吻。2.句中愚公的妻子虽然也同意移山,但她信心不足,对具体的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曰”字前可以加上“担心、犹豫”等词,读这句时要读出她担心、犹豫的心理。3.句是众人的回答,“曰”字前可以加上“坚定”“异口同声”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语气要肯定。4.句中河曲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做法不但不理解,而且还有讽刺的意味在其中,他的“笑”应该是讽刺、嘲笑的意思,“曰”字前可以加上“不屑”“嘲笑”“讽刺”等词语,朗读时更多的是突出其嘲笑的口气。5.句是愚公的回答,从“长息”中可以看出愚公认为智叟是可叹可悲的,“虽我之死”以后的几句话则是表明态度,“曰”字前可以加上“叹息而又坚定”等词语,要读得充满信心,语气坚定。

  还可以从各人的用词中引导学生加以品味,理解其妻、智叟、愚公的不同态度:

  其妻——献疑、君、魁父之丘、且焉置土石

  智叟——笑而止之、甚矣、汝、不惠、残年余力、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长息、汝、固、不可彻、曾不若、虽、何苦

  说明:其妻用“献疑”“君”等词,表现了她的尊敬,“且焉置”句说明她的担心。智叟用“汝”表现他态度的不尊敬,“甚矣”“不惠”表示了他嘲笑的程度,“其如土石”句是反问句,与其妻的“且焉置”句的一般疑问句在语气上是大不相同的。而愚公的“长息”表示他对智叟顽固的悲叹,“虽我之死”几句突出了他的信心。

  以上是一家之见,学生有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只要言之有理也应该肯定。

  投影徐悲鸿的画《愚公移山》,让学生加深理解。

  (三)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的情感态度。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六、课外作业。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中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二)解释“阅读练习探究”第四题,掌握其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示例。

  上节课我们对《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相信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都有许多的感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想让大家来交流这些想法。

  二、研读、探究课文的内容。

  (一)研讨的问题之一: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写愚公移山的故事。你认为愚公移山会成功吗?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推选代表发言讨论,要求有理有据。

  学生可能出现的看法:

  1.愚公移山一定会成功。理由是愚公决心大,又能坚持不懈,全家齐上阵,又有邻居相助。山不会再增高,而愚公的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

  2.愚公移山是不可能成功的。愚公虽然有坚定的决心,但是他们的移山力量实在是太小了:①工具简陋,只有锄头、畚箕之类;②人数太少,只有自己一家人和少数邻居(如智叟之类估计是不会参加挖山劳动的);③从现代科学来看,山也不是永远不变的东西,它也有增高的可能,而这在地质上的微小变化,也会给移山带来无法克服的困难。

  教师可以倾听学生的意见,不要忙于下结论。

  (二)研讨的问题之二:同学们都阐述了自己对于移山是否成功的看法,那么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呢?再次读课文体会。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引导:作者的看法应该是肯定愚公的移山精神的。课文中智叟在愚公的反驳下“亡以应”、结果天帝派神仙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山等,都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三)研讨的问题之三:对愚公移山这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例如课文后“阅读练习”就引述了四种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读读,谈谈你同意这些看法吗?你还有其他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可能还会有其他看法,如:

  1.愚公移山破坏生态环境。

  2.愚公移山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教师引导:

  1.这篇课文是两千年前的人写的,不能以今天的科学发展去衡量当时人的思想、行为。但是不管科技怎样地发达,效率效益如何的重要,人类永远都会遭遇各种的困难。怎样对待困难,怎样克服艰难险阻,永远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2.从现实可行性、功利效益的角度看,这些看法(包括练习中的四个看法)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从愚公的行动看,要挖去两座山确实不容易,最后两座山也不是愚公凭人力移走的,而是神仙帮助移走。

  3.但是作者在本文中不是探讨现实中移山的可能性和操作方法,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来阐明一个道理: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只要正视困难,敢于挑战困难,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愚公移山的精神长期以来成了鼓舞人民斗争的力量。1945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引用这则寓言鼓励全党同志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

  (四)研讨的问题之四:既然作者肯定愚公的移山精神,为什么又把他称为“愚”,而把智叟称为“智”呢?

  教师引导:从现实的、世俗的角度看,愚公确实是愚蠢的,而智叟是明智的,但从对待困难的精神看,愚公又是聪明的,而智叟是愚蠢的。这样的取名一语双关,是按世俗的角度来命名,又是用反语的手法,对世俗的看法加以讽刺。

  三、研读、探究课文的写法。

  《愚公移山》是人们千古流传的名篇,你读了以后,认为在写法上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呢?以小组开展讨论。

  学生讨论后分小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教师可以补充以下几点:

  1.选材十分集中。移山是一件巨大的工程,时间也应该是相当长的,但是故事没有过多地描写劳动的经过,而只集中写愚公全家商议的过程、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和事情的结果,特别是比较详细地描写了人物的对话,用对话突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感情,可谓详略得当。

  2.成功运用对比手法。故事中有多组对比:山又高又大与愚公的年纪、移山的人数、幼小的助手对比,愚公与智叟对比,移山的难度与最后的结果对比等。

  3.故事情节的曲折多姿。故事开头似乎很顺利,愚公提出移山,全家都同意,而且马上行动,但就在这时“其妻献疑”,出现了第一波折;经过全家人的商议,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出现了智叟的干扰,这是第二次波折;最后神仙相助可以视为又一次转折。一篇300来字的故事,设置了几处转折,引人入胜。每一次的转折都引起了读者的关心,这种写法就是设置悬念。悬念的设置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教师小结寓言的特点:这篇课文通过故事来阐明道理,这种文体我们叫它寓言。寓言常常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四、课外作业

  (一)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等,体会寓言的特点。

  (二)完成配套的《伴你学语文》中本课作业。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的

  1、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3、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读准下列字音:

  仞 惩 塞(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

  荷 叩 箕畚 龀 匮 亡(亡以应) 厝 朔

  2、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⑴ 惩山北之塞

  ⑵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⑷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⑸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

  二、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

  三、订正读音

  教师逐一出示写有下列字的卡片(或将下列字集中写在一块小黑板上),请学生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万仞 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不能 遂 荷担者 叩石

  箕畚 始龀 穷匮 亡以应 一厝朔东

  四、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五、读好停顿

  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制成卡片,或写在小黑板上),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其间,随时提示学生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六、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七、集体讨论

  每一组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待学生没有问题再提,教师提出下列语句,指定学生说出大意,以检查刚才学生们自译的效果,也是将重点突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语句,学生们已提出,此时教师不必再检查。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粗词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阳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叩石垦壤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听读课文

  教师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不看书。

  说明:这个环节,是在前面读、译、议的基础上,通过听读,回忆强化学生对课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对前面施教内容的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2、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过程

  一、研究内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

  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

  ⑴ 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⑵ 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⑶ 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3、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5、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6、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二、词语练习

  学生做课后练习。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常识。先个体做,后全班订正。有条件的,可适当补充以下内容: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返)

  汝之不惠(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无)

  一厝朔东(厝──措)

  无陇断焉(陇──垄)

  三、背诵课文

  背诵教材指定的段落河曲智叟笑亡以应。

  四、扩展研讨

  读练习五第1题。讨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1、再背课文要求的段落,直至记牢。

  2、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目:

  愚公不愚、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山》有感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12

  23  愚公移山

  从容说课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1. 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 

  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 

  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 

  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 

  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下列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 

  1.下列加点字在课文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组是。 

  a高万仞冀州惩山北 山北之塞 

  b出入之迂曾不能荷担者 魁父  

  c.箕畚 孀妻 始龀 智叟  

  d.穷匮 亡以应 一厝朔东 叩石垦壤 

  2.解释加点的词。 

  投诸渤海之尾且焉置土石 

  ① 诸将皆失色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曾 能损魁父之丘 寒暑易节 

  ③ 

  曾不若孀妻弱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五星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①甚矣,汝之不惠。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 

  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 

  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 

  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 

  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 

  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3.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 

  何在? 

  理解: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 

  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 

  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 

  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 

  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4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 

  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 

  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 

  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五、课文小结。 

  六、课外作业。 

  1.翻译全文。 

  2.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1.两山规模、位置 

  移之难 

  2. 

  移山原因塞迂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办法投诸… 

  移山行动叩石里壤寒暑一反 

  移之艰 

  3.移山冲突 

  智叟实愚 

  愚公 实智 

  移之坚 

  4移山结局无陇断焉 

  (张海蚊)

  教学设计(b) 

  教学设想 

  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放事的寓意及背诵第三段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愚公不愚及故 

  事的结尾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以点拨为主,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疏通文意着眼于理解难词难句,不必“字 

  字落实”,强调整体感知。在掌握故事大意,理解难词难句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争 

  取当堂背诵第3段。 

  教学安排一课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彩屏显示:mtv录相《愚公移山》 

  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同学们听后,一定被愚公那种不 

  畏困难的精神给打动了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 

  彩屏显示课题: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疏通难词、难句。 

  彩屏显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万例汝魁父荷担 

  箕畚孀妻始龀 

  智叟穷匮曾不若 

  亡以应一靥陇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年且九十②惩山北之塞③指通豫南 

  ④投诸渤海之尾⑤始一反焉③汝之不惠 

  ①而山不加增③一后朔东⑤汉之阴. 

  三、听朗读录音。 

  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含词、句)。 

  四、学生质疑,教师答疑(通过这一步骤,进一步解决生字难词,基本疏通文意)。 

  五、学生速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讨论下列问题(要求用原文回答)。 

  彩屏显示:1.愚公为什么下定决心‘移山”? 

  2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3.“移山”的结果如何? 

  六、全班齐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教师只作点拨。 

  1.课文写了哪些人? 

  明确:有愚公、智史、愚公妻、子孙、京城氏遗男。 

  彩屏显示:愚公等人的人物速写画。 

  2.哪些人响应愚公的号召,参加了移山的行动? 

  明确:愚公、荷担者三夫(三个子孙)、遗男。 

  3.移山的工作做起来顺不顺利?遇到哪些困难?请学生从书中找有关语句并作简 

  要分析。 

  明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 

  移山的人少,只有五人,且老的老、小的小。 

  “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长。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 

  小结:由此看来,要搬走两座大山,确实困难重重。越是困难的处境,越能显示人 

  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所写的这些人物对待移山的态度如何,各自 

  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4.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一人扮愚公,一人扮愚公妻,一人扮智空,一人读 

  叙述做文字,“杂日”由全班齐读。要求把握好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 

  5.从指导朗读人手,理解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愚公妻和智良说的话差不多,能不能用同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明确:不能,因为他们对待“移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从他们说话的措辞和语气便 

  可以看出。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 

  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资则显然是讥笑和 

  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 

  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 

  无能了。 

  总之,愚公真是“献疑”,智更是“笑而止之”,一“疑”-“笑”,态度截然不同。“疑” 

  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 

  全班齐读2、3段,深入体会愚公妻与智具不同的态度。 

  再来看愚公子孙和“遗男”的态度。找出表明他们态度的词、句子。 

  “杂然相许”“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跳往助之”这些语句说明他们是 

  坚决支持并积极为愚公献计献策的。“杂”突出众人热情之高,场面之热烈。“跳”写出了孩 

  子的天真和热心参与的态度。 

  6理解愚公这一艺术形象。 

  愚公“年且九十”,只剩“残年余力”,却要带领老老小小五个人,移走两座“高万切” 

  的大山,这是不是真的很笨?智史的一番话是否讲得有道理?请结合课文分析。 

  讨论后明确:愚公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 

  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山北之墓,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这不止是愚公 

  一人的体会,而是所有的“面山而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因此,愚公“聚室而谋”,立即 

  得到热烈的赞同。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从积极方面说,对于搬掉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 

  什么好处,愚公心中也是有数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的就是移山之利,可见愚 

  公对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再三了。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 

  在胸的。他在批驳智臾的一段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须真”的修辞方法写 

  的,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匾也”做 

  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 

  越少,不会“更增高”。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这说明愚 

  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类比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此 

  可见,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像这样可敬的老 

  人,谁还相信他是“笨老头’妮? 

  管县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变更,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 

  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实质上是“鼠目寸光”,他的一番话反映他逃避困难的 

  思想,是不足取的。“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 

  7.我们今天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 

  讨论后明确:“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发扬这种 

  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干 

  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彩屏显示: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困难。 

  全班齐读第3段,进一步体会愚公的决心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指名朗读第4段。 

  8.讨论:这个寓言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率领子孙挖掉了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呢? 

  明确: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 

  自然的愿望。本文结尾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 

  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 

  惊天地,泣鬼神。 

  七、归纳总结寓意。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 

  往往会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这篇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共同讨论后,明确: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彩屏显示:寓意——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八、齐读全文,要求把握好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进一步体会故事的寓意。 

  九、课外作业。 

  1.背诵比赛。比一比背诵课文第3段哪一个组背得最快。 

  2.补充练习。 

  措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写出本字。 

  (1)河曲智叟亡在应。__通__(2)一厝朔东,一雍南。__通__. 

  (3)甚矣,汝之不惠。__通__(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通___ 

  板书设计; 

  愚 公 移  山 

  1.两山规模、位置——移之难 

  2. 

  移山原因塞过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办法投诸…… 

  移山行动叩石垦壤寒暑一反 

  移之艰 

  3.移山冲突 

  智叟实愚 

  愚公安智 

  移之坚 

  4移山结局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14

  愚 公 移 山 选自《列子》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数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的北面。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⑵ 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能力目标:

  ⑴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⑵ 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 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⑴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女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⑵ 对加粗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C、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⑶ 一词多义:

  方:

  方七百里

  方其远出海门

  且: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曾:

  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吾义固不杀人

  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其: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之: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⑷ 翻译下列句子。

  ① 甚矣。汝之不惠!

  ②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 渚渤海之尾。

  ④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16

  以钱梦龙创造的字词教学方式解决了《愚公移山》一文的字词; 

  讨论:以今天的眼光看,愚公的行为愚不愚? 

  学生对愚公的行为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智叟才是明智的;有人认为愚公的精神是可嘉的,但做法是愚蠢的;更有人甚至认为中国人的落后正是信奉了愚公移山的愚蠢精神…… 

  因势利导,让学生下一节课以辩论的形式讨论“愚公究竟愚不愚”这个问题,到时大家根据所持观点将位置分成相对而坐的两个阵营,进行正反方大辩论。 

  课堂上正方(愚公不愚)与反方(愚公实愚)的第一回合交锋的摘要: 

  正方:(先以课本语句为所,从愚公移山目的、过程、结果等方面论述了“愚公不愚”的观点)。 反方:愚公之愚,在于有勇无谋,不识变通。他一碰到二山问题,考虑还不周,就决心要把二山移走。愚公他虽有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但他缺少了灵活性,不思变通。倘若他当初选择的是搬家而不是移山,那他只需把家搬迁,易地而居,二山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又何劳子子孙孙都为愚公的愚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糟蹋了他们的一生。愚公!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三岁小孩;子孙之难,无穷匮也。反方:从古至今,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愚公一样,做事不考虑长远利益,他们都不曾考虑对不对、值不值。就像有一些人一样,决心要把“森林问题”铲除。于是,世世代代都在坚持不懈地砍树伐林,终于,得到了上天的怜悯,上天赐予了我们“特大洪灾”。试想,如果这些樵夫没有砍那么多的树,就不会导致水土流失,洪灾可就没有那么严重了。这都是前人的愚,给我们带来的难。反方:拿破仑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上有四种人,聪明人、愚蠢人、勤快人、懒惰人;聪明而勤快的人、聪明而懒惰的人,甚至愚蠢而懒惰的人都可用,惟有那些愚蠢而勤快的人不可用。因为愚蠢通常会使他们走错方向,而方向错了,他们的勤快岂不是会造成更大的麻烦?反方:如今,在这个适者生存的时代,那些愚公式的人都会因无助于或少助于社会而被淘汰。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考虑“移山”好还是“搬家”好。这才是智者,更是适者。正方:…… 

  如我所预料,反方由于找到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比赛的一篇获奖作文,一下子就占据了场上主动,而把老老实实依据课文,认为课文讲得不错的正方同学打了个措手不及。辩论出现了一边倒的倾向,似乎大家已经完成了这场辩论。 

  分发下事先准备的一道文言加标点练习(前一段是钱梦龙教学时为巩固课文字词而作,后一段是我预测论辩赛的情况而作,为方便阅读,下面都已加上了标点):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为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余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愁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生丙闻二生之言,移席而笑曰:“愚公之精神虽甚可嘉,然其法则实愚也。移山何若搬家,所费之力寡,而子子孙孙免受山之阻、移之苦,何乐而不为?况移山之法,叩石垦壤,毁山之草木,损海之生灵,实有百害而仅一利之为也。愚公之愚,愚不可化也。”生乙闻言而正色曰:“见国土鄙陋而厌弃之,委身为他乡之客,异国之子,实今人之常所为也。然则长此以往,何人整治吾乡吾国,搬家之举,虽省力少忧,然非大丈夫之所为也,毋须复论也。至若叩石垦壤之法,亦当初所仅能为之者。愚公及后来者,必能于干中思,移中学,时至今日,有悬索之法,有隧道之法,有盘山公路之法。皆既能使山中之出传之四方,复能使山外之物输之于内;既可不损天地之大貌,复能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之目标。愚公之为,何愚之有?” 

  在纠正标点并进行朗读之后,辩论继续进行,这时正反方的力量又起了一个大逆转,原先认为自己无懈可击的反方阵营中产生了相当一部分“倒戈相向”的起义者,而本来以为自己已必败无疑的正方又看到了一片光明。并据此把对方原来提出来的盘山公路、高架索道都纳入了“移山派”的“方法论”中…… 

  最终的临时性结论是:“愚公不愚”,我们应该以新的方法来完成愚公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理想,并学习他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就这样,通过辩论,为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寓言故事重新正了名。而随之而来生成的新的问题是:但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的行为那些只是愚蠢之“愚”,那些才是“愚公之愚”呢?在“固执”与“执着”之间,我们走的究竟是哪一条道路呢? 

  一段改变我知识观的文字: 

  从整体而言,语文课本知识是陈旧的、贫乏的,有的是脱离实际的(汉语语法知识)。正因为课本知识这种不如人意的善,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知识所能引起的惊异、好奇、求知欲、挑战性、征服欲、欣喜、认同等心理反应不足,动机、兴趣、焦虑感、满足感四个基本的学习心理条件,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支持度或满足度,客观上一般不高,换言之,这一知识群本身(在未被教学加工时)的认知含量尚不足以提供各种‘支持’‘灌’的功能。”(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4期,方武《课本对语言课程知识的建构》,引号内文字引自区培民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7页) 

  这让我觉得知识应该是客观的、理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只是知识的功能而已。我知道自己的想法有问题,但不知具体错在何处,请网友们指点迷津。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篇17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读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学会本课应识、会写的字。

  3.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了解全文内容,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

  四、教具准备:

  龟、兔、蜗牛、蚯蚓的图片各1张。

  五、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1)老师拿出龟、兔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呀?”

  学生回答:“乌龟、兔子。”

  师:“看到这两个小动物,你们想到了什么故事?”

  学生:“龟、兔赛跑的故事。”

  师:“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讲故事。

  师:“为什么结局是乌龟胜利,而小兔失败了呢?”

  生:“因为小兔自以为是,而乌龟能坚持不懈地努力。”

  (2)师拿出蜗牛和蚯蚓的图片问:大家还记得这两个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吗?(请学生讲一讲)

  生:讲故事。(师引导:蜗牛要干什么,蚯蚓对蜗牛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呢?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故事蕴涵的道理)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跟同学们刚才讲的故事很类似,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要把两座大山移走,这表面看似可笑的事情,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谁又对这件事报以嘲笑和反对呢,愚公面对打击有没有停止行动呢,现在请大家快速读一遍14课:愚公移山,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师: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之后,请一名同学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2)组内互读,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语气。

  3.细读感悟。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后,问: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生:用文中的话回答。

  (2)师:愚公跟谁商讨的呢?请同学读第2—6自然段,读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师相机板书:直插云霄,渤海。)

  (3)师:愚公带领大家是怎样移山的呢,移山过程中遇到了什么事,请大家读7—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

  生:读后用文中的话回答问题。(师引导:结合现代社会的挖土工具跟愚公移山的工具对比交流,感受寓公移山的困难之大,再把智叟的反讥与愚公说的话对比,体会愚公的坚忍不拔的品格与定会成功的信念。相机板书:大半年、箩筐、锄头、痴心妄想、风烛残年。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问:“功夫不负有心人,愚公移山成功了。文中最后一自然段中说:愚公移山的事情感动了玉皇大帝,大家细细想想,到底是什么让玉皇大帝感动了?”

  生答:“是愚公的精神。”

  师问:“什么精神?”

  生答:“遇到困难不后退,持之以恒的精神。”(师板书:持之以恒)

  4.讨论、交流。

  师:“如果玉皇大帝没派两个大力士把山背走,愚公的后代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移走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

  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5.谈体会。

  师:通过学习,同学们一定明白了很多道理,请同学们说给大家听,可以举相关的例子,也可以说名人名言。

  生举例:“滴水穿石”的故事,《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白色的金盏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等等。

  名人名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一个人做事没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牛顿(英国)

  6.布置作业:

  师:“我发现本文里有至少20个多音字,请同学们找一找,看谁找得多?”

  7.结束:

  师:“请同学们唱一遍《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来结束这节课。”

  生:唱。

  六、板书设计:

  直插云霄

  箩筐锄头

  愚公移山 痴心妄想成功(坚持不懈)

  风烛残年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开篇就用孩子们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对于这个故事,孩子们喜闻乐见,这样,一下子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紧接着,又乘胜追击引入了“蜗牛和蚯蚓”的故事,让学生们初步感觉到本节课要学习的人生哲理是什么。接下来,趁热打铁,引入本课《愚公移山》,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使学习活动进行起来是学有所导,学有所依。这种学习活动是自主的,是有内驱力的。学生始终带着疑问主动去学,学得有方向,有目标,不但能够清晰了解故事内容,而且能够体悟到文章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从而达到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最后,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说起相关故事,如“滴水穿石”,“蜗牛与黄鹂鸟”等等,这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最后,以唱《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来结束本课,使本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情景教学,变枯燥为趣味,变负担为轻松;氛围营造,使遥远变为现实,使抽象变为形象,使高深变为浅显。只要为人师者勤于钻研,精心设计,操作得当,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真切体味到——“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 而不是背负沉重的压力和与痛苦作斗争。是真正的生本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愚公移山》教案教案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说课稿范文

《愚公移山》读后感(优秀4篇)

语文《愚公移山》教案初三下册

《愚公移山》同步检测

《愚公移山》读后感400字作文(优秀3篇)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学习要点

重读《愚公移山》作文800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