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回家路上》教案

《回家路上》教案

天涯浪子 点赞 分享
《回家路上》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回家路上》教案(精选12篇)

《回家路上》教案 篇1

  课时教案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课题:回家路上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熟练掌握1-5的乘法口诀;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观察,看懂图意,根据图中提取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提取图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 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谈话:同学们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

  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提问:回家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谈话:根据图上景物提出问题

  板书: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完成练习1、2、3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8页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 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 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3×3=9(只)

  ……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熟练掌握1-5的乘法口诀;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观察,看懂图意,根据图中提取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提取图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 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谈话:同学们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

  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提问:回家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谈话:根据图上景物提出问题

  板书: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完成练习1、2、3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8页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 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 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3×3=9(只)

  ……

《回家路上》教案 篇2

  教学地位: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充分掌握了2-5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计算,并且在本单元的《做家务》、《需要几个轮子》、《可爱的小青蛙》等课中,已初步接触了乘法口诀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3)体会口诀的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

  (1)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提高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关键:

  通过小组合作和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达成目标。

  教学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有关特点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基础和接受能力;充分发挥学具和教具的作用;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本节课特采用了讲解法、谈话法、实验法、激趣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体现“精讲、善导、激趣、引思”的课堂教学“八字”要求;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指导思想。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教学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能力,本节课准备指导学生学会在小组合作中,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为实现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落实素质教育;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与学生共同完成几个绕口令

  一张桌子,四条腿;两张桌子,八条腿;……

  师:其实这是应用了?生:4的口诀。

  一双筷子,有两根;两双筷子,有四根;……

  师:这是应用了?生:2的口诀。

  一只手,五根手指;两只手,十根手指;……

  师:这是应用了?生:5的口诀。

  (二)自然过渡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很多地方都能应用到这些乘法口诀。你看,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瞧!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并板书:回家路上。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一)问题一:你在回家路上看到了什么?

  1.分组讨论

  2.小组代表汇报

  在这个环节中为了后面的提问题做铺垫,故要引导学生说出:在回家路上,我们看到了河里面有四艘小船,每艘船上有四只小动物……

  (二)问题二:根据你们观察到的内容提出与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

  1.小组合作:1人提问,1人回答,1人记录。

  2.小组汇报展示。

  3.师板书整理。

  船上共有多少只小动物?4*4=16(只)

  路上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草地上共有多少朵花?2*5=10(朵)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5=15(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条)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师出示口算卡片(开小火车的形势)

  2.看图填空。(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3.游戏:抢凳子。

  三轮,共六人参加,淘汰三人,剩下三人获胜,派发小礼品。

  准备六道算式,五把椅子,椅子上贴好数字:12,12,24,24,18

  六道算式是:2*6= 3*4= 4*6= 3*8= 3*6= 2*9=

  音乐起第一次撤掉数字24的椅子,第二次撤掉数字12的椅子,第三次,找到座位的三人获胜!

  后师引导学生总结: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设计这个游戏的小秘密?生:有两道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师补充:在乘法口诀表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口诀不同,但结果也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积是一样的口诀。我们在后面还要继续学习。

  四、谈谈收获,总结评价

  好,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课就先上到这里,大家今天玩得开心吗?开心之余,你又有什么收获呢?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课的总结采用了引导回忆归纳的方法,这样总结,既突出教学重点,又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进一步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回家路上》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熟记2、3、4、5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积极参与数学游戏,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应用口诀进行计算的技能和有条理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知道口诀的意义,并正确熟练应用口诀计算。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展现信息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出示挂图)。真巧,正好赶上小动物们放学。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

  1.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2.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

  (通过三个层次的练说,便于学生全面掌握图中信息,有利于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二、利用信息提出问题

  1.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小组合作写出所提的问题看哪一小组提的问题最多,同时找一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所提问题。

  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答吗?

  三、运用信息解决问题

  1、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大家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通过问题提出与解答,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和合作交流的习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过程。(说出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3、有没有不会解决的问题,说一说。

  (学生在汇报时,一方面要让学生有条理的说明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回答,取长补短。)

  4、同桌合作,你问我答。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熟悉、巩固、应用乘法口诀。让学生积极地利用和改造已有的生活经验,经历数学的再创造,树立自信,获得成功。)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基本应用。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1~3题。

  (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

  2、拓展应用。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室,你能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请你喜欢的同学帮你解答问题。

  (引导学生应用口诀解决现实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诀,自觉地记忆口诀。)

  五、走出课堂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商店中你留心看就会发现很多的乘法问题。你们看:教师出示一箱酸奶(有2排,每排有4盒。),谁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下课后,请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我们的教学楼内找一找、到操场上找一找;放学后,我们走出校园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场中找一找……你一定会有许多欣喜地发现。

  教学后记

  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由课堂进入社会的大空间,拓展认知面,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理解他所学习的是“有价值的数学”

《回家路上》教案 篇4

  课院 题

  回家路上

  主备教师

  刘杨杨

  使用教师

  代金霞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教学

  重难点

  理解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并加以理解,提出新问题时有条理地表述,同时加以解决。

  教

  学

  流

  程

  一、复习旧知

  1、听算

  2、列式计算。

  (1) 2个8的和 (2)2和8的和 (3)2个4相乘 (4)2个4相加 (5)3乘6

  二、学习新课

  1、看图回答问题。

  这幅图画的是动物学校放学后,小动物们回家路上的情境。图上有很多的数学信息。看一看图上提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能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并完整地叙述出来吗?

  每条船上有4只小动物,4条船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怎样列式解答呢?为什么?

  4×4=16(只) 一条船有4只小动物,4条船就有4个4只小动物。4个4的和用乘法计算。

  2、你能出一道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题吗,完整地说给大家家听一听。

  板书学生问题。小鸟每5只为一组,有3组,一共有几只小鸟?

  5×3=15(只)

  3、观察:一道完整的应用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至少2个相关的已知条件,和一个相关的问题。

  举例说明:

  (1)小路两旁各有5朵花,问:一共有几只小鸟?(问题和条件不相关)

  (2)河里小鱼每3条为一组做游戏,一共有4条船,问:一共有几条小鱼?(条件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4、你会提出问题了吗?同桌互相提问.提问的同学要说清楚条件和问题,听的同学注意听清楚同学的问题表述是否完整,并正确回答。

  小组活动

  交流:。(抽生在讲台上说)谁愿意代表小组的同学来完整地叙述一遍应用题,听一听,他说得好不好。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

  (1)一句口诀可以写几个乘法算式?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乘数相同,只能写一个乘法算式。其余的可以写2个乘法算式。

  (2)给一个数,说出你想到的口诀。

  12 24 4

  二六十二 四六二十四 一四得四

  三四十二 三八二十四 二二得四

  (3)1个结论可以写几个乘法算式呢?(口诀的2 倍加2个)

  12: 1×12=12 12×1=12

  2×6=12 6×2=12

  3×4=12 4×3=12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数相乘,积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乘数变大,另一个乘数就会变小。(0除外)

  2、看图填空。(从不同角度观察方阵物体和图形的个数。)

  根据图意,你能写出几个乘法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3、p23、1、3计算

  个性化设计

  请学生列式,个别生板演。

  请学生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

  请学生出题考大家,其他生答题。

  请学生观察算式,找出其中的共同点。

  请学生自由回答。

《回家路上》教案 篇5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学校二年级的数学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40页的内容,题目是:“回家路上”。

  教材分析:

  《回家路上》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教授的内容是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同时是在学习了2、3、4、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练习课,是对 2、3、4、5的乘法口诀的巩固与疏理。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主动提出数学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课标》的理念,在教学中,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地位: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数数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阶段,也是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小动物回家的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3、4、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的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教法:

  这一堂课的设计,我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数学用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巧,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方法如下。

  (1) 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

  (2) 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名学习方向,营造探索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 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教学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概况出知识点,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六个教学程序,情景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数学游戏、课堂加油站、总结。

  一、情景导入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现在有一段语音想让大家听一听,对于我门来说一点也不陌生,每天都可以听到的,仔细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你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过呢?学生会回答放学的时候听到过。接下来出示本节课的主视图说,这是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放学的情景,他们在干吗呢?学生会说回家的路上,因此(板书:回家路上)

  二、探索新知

  1、 发现数学信息

  2、 小组讨论,写出自己想的数学问题,比一比谁写的多。

  3、 学生反馈(采用你问我答)我会这么问:哪位同学的勇气先来提一个数学问题,接着请另一个同学进行回答。给予拍档奖励。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三、巩固练习

  1、 看图回答问题

  2、 填一填(引导学生说出每段表示多少)

  3、 看图列示计算

  四、数学游戏时间

  同学们练习了那么久让我们放松一下吧,接下来有两个游戏。

  1、 乘法口诀小组内对口令

  2、 乘法口诀接龙

  五、课堂加油站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学生提升的环节,出示一副情景图,学生自主发现数学信息,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并对于完成好的学生进行当场批改。

  六、总结

  对于本节课我是这样让学生总结的,今天学的开心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用到数学,你们喜欢数学吗?

《回家路上》教案 篇6

  这是我们听的一节练习课,教师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这节课处理的教学内容是第24页练习一。授课教师姓李。

  李教师在让学生进行了5以内的口算练习之后,开始创设情境,处理练习中的第1题:“李老师在星期天去超市,观察了一些商品的价格,请同学们看”。李老师边往黑板上贴图片,边让学生说出图片上商品的名称和价钱。

  贴完之后,李老师问:“这样贴,好不好?”

  学生说:“不好,太乱了。”

  李老师又问:“那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说:“把它们整理整理,归归类。”

  李老师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对贴在黑板上的图片进行整理。学生整理完之后,贴在黑板上的图片摆成了下面的样子:

  这里,李老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教材内容加以变化,培养了学生分类整理的意识。由此可见,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经过了一年的课程改革实验之后,已经在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相当深刻地体现。

  李老师接着问:“看着黑板,同学们能提乘法问题吗?”

  学生1:“买体育用品一共多少钱?我请李明同学回答。”

  李明:“三三得九,一共9元钱。”

  学生2:“买文具一共15元,三五十五。”

  李老师:“你能不能用提问题的方式来说?”

  学生2:“玩具多少元?3乘5等于15。”

  李老师:“不错,不仅会提出数学问题,还会解决问题。”

  学生3:“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一共多少元?谁会回答?”(李老师将此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4:“我!用3乘8等于24,一共24元,

  李老师问:“3乘8?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4:“跳绳3元加上笔记本5元等于8元,钢笔5元加上羽毛球3元等于8元,文具盒5元加鸡毛毽3元等于8元,一共3个8元,3乘8等于24元。”

  听完学生的回答,李老师轻轻的“哦”了一声,接着问:“谁还能提不同的问题?”

  学生5:“三种物品一共要用多少元?谁来回答?”(李老师将此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也许有了刚才那位学生的提示,立刻就有一位学生举手说:“5乘8等于40。”

  李老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6:“跳绳和笔记本合起来是8元,羽毛球和钢笔合起来是8元,鸡毛毽和文具盒合起来是8元,小汽车8元,布娃娃8元,一共是5个8元,就是5乘8等于40元。”

  因为有了前面的分类整理,在这里,无形之中就扩大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有效的思考依据,学生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许,这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没有预见到的。

  李老师听完点点头,说:“哦,你是这样想的。谁还有不同的问题?”

  学生7:“学习用品和玩具一共多少元?”

  李老师:“学习用品多少元?”

  生答:“3加3再加3,等于9元。”

  李老师:“玩具多少元?”

  生答:“8加8等于16元 。”

  李老师:“学习用品和玩具一共多少元?”

  生答:“9加16等于25元。”

  也许李老师没有预料到刚才两位学生会把多步计算的问题用乘法计算,当学生再次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李老师就不再让学生自己站起来回答,而是急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步分析,让学生用加法计算。

  接着,李老师指着黑板上板书的“学习用品与体育用品一共多少元”分别提问:“学习用品多少元?”、“体育用品多少元?”、“它们合起来多少元?”让学生分别做答并板书:15+9=24(元)。然后指着黑板上板书的“三种物品一共多少元”问:“能不能用加法计算?”

  生答:“9加15加16 等于40元。”李老师把学生说的算式“9+15+16=40(元)”板书在黑板上之后,小结:“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过加法,当加起来特别特别特别长的时候,我们就用乘法计算。” 说完这句话,李老师停顿了一秒钟,也许她觉得自己刚才的这句话有问题,又紧接着说:“要是只有一步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显然,李老师认为这里出现的问题都不是“加起来特别特别特别长的”,所以才会在学生已经用乘法进行计算之后,而急着引导学生用加法进行计算。

  接下来李老师又出示一摞儿口算卡片,说:“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摞儿卡片。在这摞儿卡片里,有得数是12的,有得数是16的,还有得数是24的。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它们分分类,并用圆圈儿把它们圈起来。”

  李老师此时处理的是练习中的第3题。课本中创设的情境是智慧老人、淘气和笑笑射气球。李老师再次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静止的课本情境激活,面向全体学生,不仅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练习、巩固了乘法,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分类整理的意识和能力。

  对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的内容进行讲评之后,李老师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

  下课后,我们和李老师一起讨论了本节练习课中的有关问题。

  首先,我们对李老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静止的教材内容变为让学生动手操作,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做法,加以了肯定。

  然后,我们着重和李老师探讨了“什么情况用加法计算,什么情况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是不是就像李老师上课时说得那样:“当加起来特别特别特别长的时候,我们就用乘法计算”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李老师也笑了。她说:“不是。当时我也没想到那个学生会想到‘跳绳3元加上笔记本5元等于8元,钢笔5元加上羽毛球3元等于8元,文具盒5元加鸡毛毽3元等于8元,3乘8等于24元’。另一个学生会说‘跳绳和笔记本合起来是8元,羽毛球和钢笔合起来是8元,鸡毛毽和文具盒合起来是8元,小汽车8元,布娃娃8元,一共是5个8,就是5乘8等于40元’。我备课的时候想的是,如果学生提出了买‘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一共多少钱’之类的问题,就让他们用加法计算,没想到学生会用乘法计算。”

  其实,学生之所以会用乘法计算,一方面与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教师按照教材中静止的情境进行教学,学生是不容易发现“跳绳3元加上笔记本5元等于8元,钢笔5元加上羽毛球3元等于8元,文具盒5元加鸡毛毽3元等于8元,3乘8等于24元”以及“跳绳和笔记本合起来是8元,羽毛球和钢笔合起来是8元,鸡毛毽和文具盒合起来是8元,小汽车8元,布娃娃8元,一共是5个8,就是5乘8等于40元”的。也就是说,教师没有预见到自己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结果,因此,才会在学生用乘法进行计算之后,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加法进行计算,并说了那么一句语言不准确的话。另一方面,李老师开始就明确要求学生提“乘法问题”,学生就认为对所提问题进行的回答,必然要用乘法进行计算,而且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用乘法计算用得还相当的好,但李老师没有抓住这一点。

  由此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且要能对在教学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情况,有一定的预见性,还要能根据学生在进行数学活动时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抓住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体会,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回家路上》教案 篇7

  一、教学内容: 教材22~23页“2~5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并灵活运用2~5的乘法口诀。会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条理说明自己的想法,体会口诀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 采用你问我答数学游戏方法,让学生提问问题、解决问题;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图片、口算卡

  四、 教学过程:

  课前一题:我们教室有四组同学,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分别有14人,第四组有12人,请你告诉在座的老师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算出来的?

  (一)复习铺垫

  课前一题就到这儿,如果还是不太明白,课后和老师、同学交流一下。

  1、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乘法口诀背一下。

  2、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二( )十四 五六( ) 三( )二十四

  四七( ) ( )五一十(最后一句口诀可以怎样列式?)

  3、口算;(直接说得数)

  3ⅹ5= 8ⅹ4= 2ⅹ9= 4ⅹ4=

  7ⅹ3= 6ⅹ2= 1ⅹ3= 5ⅹ9= (相机提问乘法口诀)

  (二)情景创设

  谈话:同学们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师板书课题)

  (三)问题探究

  看图回答:回家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回答:花,鸟,鱼,窗户,……(师板书)

  谈话:请你根据图上景物提出问题并解答

  同桌之间一问一答,互相交流

  汇报:生答师板书

  1、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

  ……

  提醒学生尽量把图意叙述完整,初步明确乘法的数量关系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

  完成练习1、2、3 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五)提高练习:玫瑰花每枝5元,菊花每枝2元,康乃馨每枝3元。问题:(1)买4枝玫瑰花要多少元?(2)买4枝菊花和2枝康乃馨一共要多少元?(3)给你20元,请你配一束花?

  (六)作业:自主练习

《回家路上》教案 篇8

  教学设想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

  2、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的想法的过程,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倾听、相互评价等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上信息口头编故事。

  2、引导游戏活动,讲清游戏规则(根据画面提问题,你问我答)

  3、指导观察方法,指名学生说说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

  4、小组合作。

  要求:1)其中一个同学根据图上信息提问题。

  2)另一个同学运用所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5、全班交流反馈,互相评价。

  小组汇报,说出自己所提的问题和怎么解答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二、深化理解,巩固提高。

  (送瓜果) 2 x 5= 4 x 1= 9 x 3 =6 x 2 =

  3 x 7 = 4 x 3= 8 x 3 =6 x 5 =

  三、找新家(第23面第3题)

  1、让学生把图意讲一讲。

  2、比一比看谁找得又准又快。

  四、摘星星

  五、对口令。

  六、作业。

  写出得数是20的算式,可以是加法算式,或乘法。比一比谁写得多。 :

  教学反思:

《回家路上》教案 篇9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二年级教科书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物回家的画面展示数学信息,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2、3、4、5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的计算、自主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乘法口诀”的相关内容。

  难点:面对繁杂的情境图,怎样提取信息、有序而全面的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情景导入。

  教师边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课件出示小动物放学回家的主题图。

  师: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动物学校放学了。瞧,谁背着书包从学校里走来?它们在回家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回家的路上

  2、观察画面

  引导学生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谁在干什么?

  二、生生互动,合作探究

  1、编故事、收集信息

  师:请同学们看图,编一个故事。

  学生展示他们编的故事。

  师:你们从他编的故事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从这幅图中你还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你都会解答吗?

  3、你问我答

  同桌两人一组进行“数学游戏”——你问我答

  教师注意调控游戏中的“全面有序”和“角色互换”

  3、活动反馈

  通过抢问抢答的形式检验活动效果。在反馈时要注意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述的条理性。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比赛,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哪一个小组解决的问题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1)关于小动物

  ①背着书包的小动物一共有几只?

  3×3=9(只)

  ②走在路上的小动物有几只?

  3×2=6(只)

  (2)关于花

  ①一共有几朵花?

  6×2=12(朵)或4×3=12(朵)

  ②红花(或黄花)有几朵?

  3×2=6(朵)

  (3)关于小鸟

  ①一共有几只小鸟?

  3×5=15(只)

  ②地上有几只小鸟?

  5×2=10(只)

  (4)一共几条鱼?

  3×4=12(只)

  ……

  三、实践应用

  1、比一比、算一算

  看书p23第一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p23第2题的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列出算式,再集体交流。

  3、找新家

  课件出示p23的第3题,情境创设帮小动物找家,用线连一连。

  四、拓展性练习

  小组合作,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与同学说一说。

  五、课堂小结

《回家路上》教案 篇10

  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信息化的社会,要求学生加强收集信息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去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节课,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知识的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教学较为成功。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回家路上》这一课是让学生复习乘法的意义和应用2——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用一些小动物放学回家的画面展现了许多数学的信息,采用“你问我答”的数学游戏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学时,我主要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中获取知识。首先,我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图中的信息(出示挂图),然后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所见,再在小组内采用“你问我答”的游戏方式,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运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兴味盎然,积极思考发问并认真解答。如生1问:船上共有多少只小动物?生2列出算式:4*4,生3说:我们可以利用“四四十六”这句口诀来算出它的得数。生4问:草地上有多少朵花?生5列出算式:6*2,生6:利用“二六十二”这句口诀就知道它的得数了,不用再一个一个或两个两个地数了,真方便。……画面上的内容,学生真是无所不问啊!都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来列式的,并且都能正确运用学过的口诀来计算得数,这真是我意料不到的。我觉得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熟练应用2——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数学,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口头表达等能力。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是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和发展的余地。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设计练习时,我注意到学生情感方面的问题,特地设计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如“师生对口令”、“争当快射手游戏”、“踩汽球游戏”、“快速接龙游戏”、“开启动物之门”(找新家)等游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爱学、乐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回家路上》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并以此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脑,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2.通过"你问我答"的数学游戏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技能以及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删去了复习旧知这一环节,把以往以知识技能为主线改变为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问题意识.教材用一些小动物放学回家的画面展现了许多数学信息,采用"你问我答"的数学游戏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了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教学时设计如下几个层次:

  一,创设小课堂情境,感受有用的数学

  (一)创设故事情境

  1,情境铺垫展现信息: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及小朋友活泼可爱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回家路上"的真实情境中,使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使图中的数学信息得以呈现,这不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2,利用信息提出问题,运用信息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问题地提出与解答,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和合作交流的习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二)创设教室情境

  教师事先在教室布置了许多的乘法情境:每个窗台摆3盆假花2盆真花,有三个窗台;角落里各放3个地球仪,有四个角落……;加上教室原有的真实情境:如有三排灯管,每排有2个;书柜上每层5本书,有4层;有3对窗帘……

  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

  二,创设大课堂情境,感受数学的价值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数学素养之一,也是数学价值的体现.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使课外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本节课下课后,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教学楼内找一找,到操场上找一找;放学后,让学生走出校园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场中找一找……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由课堂进入社会的大空间,拓展认知面,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理解他所学到的是"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准备]

  主题图,教室中创设真实的乘法情境(如:每个窗台摆5盆花——3盆假花和2盆真花,书架上每层摆5本书……)

  [教学板块]

  讲故事 展现信息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出示挂图).真巧,正好赶上小动物们放学.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

  1.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2.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

  (通过三个层次的练说,便于学生全面掌握图中信息,有利于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利用信息 提出问题

  1.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小组合作写出所提的问题看哪一小组提的问题最多,同时找一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所提问题.

  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答吗

  运用信息 解决问题

  1,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大家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通过问题提出与解答,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和合作交流的习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过程.(说出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

  3,有没有不会解决的问题,说一说.

  (学生在汇报时,一方面要让学生有条理的说明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回答,取长补短.)

  4,同桌合作,你问我答.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熟悉,巩固,应用乘法口诀.让学生积极地利用和改造已有的生活经验,经历数学的再创造,树立自信,获得成功.)

  联系生活 拓展应用

  1,基本应用.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1~3题.

  (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

  2,拓展应用.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室,你能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并请你喜欢的同学帮你解答问题.

  (引导学生应用口诀解决现实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诀,自觉地记忆口诀.)

  走出课堂 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商店中你留心看就会发现很多的乘法问题.你们看:教师出示一箱酸奶(有2排,每排有4盒.),谁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下课后,请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我们的教学楼内找一找,到操场上找一找;放学后,我们走出校园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场中找一找……你一定会有许多欣喜地发现.

  (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由课堂进入社会的大空间,拓展认知面,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理解他所学习的是"有价值的数学")

《回家路上》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2、3、4、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练习课,是对2、3、4、5的乘法口诀的巩固与疏理。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主动提出数学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在数学游戏的方式下会主动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进一步 巩固了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力目标:提高根据题中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教学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方法,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中,来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总体回顾课,也是综合复习课,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此课。

  1、通过学生背诵2、3、4、5的乘法口诀来了解学生对口诀的掌握程度。

  2、出示一组口算题,要求学生说出结果的同时,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以此来巩固乘法口诀的应用。

  3、出示书中图画,并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知道的信息(在这里采用自己说,同桌说,全班交流并补充的形式),这样,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善于观察的能力。

  4、根据信息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这些问题。在这里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边提问题边计算,然后同桌合作一人问问题一人回答,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有条理地表明自己看法的能力。

  5、最后做几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乘法口诀。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力图营造一种积极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感受与理解,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智能整体而和谐地发展。

《回家路上》教案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回家路上》教学反思

《回家路上》教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回家路上》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