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契合伴侣 点赞 分享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精选17篇)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p、26——2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可以按边数给平面图形分类。

  2、让学生通过图形的折、剪、分、拼等操作活动,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变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和合作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边的概念,明白图形按边的数量分类、命名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谈话:暑假中,工人叔叔要给我们学校的地面进行整修,就买来了这两种形状的地砖,(电脑出示)地砖的面是什么形状呢?

  生回答,是:长方形和正方形。(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上标出名称)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认识四边形

  小朋友,长方形、正方形就像兄弟两个,他们还有个共同的名字呢?你们知道吗?猜猜看?指名几人猜一猜(四边形)。

  你们为什么称它是四边形呢?指名学生说。

  教师赞同学生的意见,并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反贴出,同时板书“四边形”。

  a、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可以叫四边形

  那好,我们就先一起来数一数长方形的四条边。

  (1)操作:请大家拿出自己的数学书,它的封面就是一个长方形,用左手竖直举在面前。

  师示范摸一条边,这就是长方形的一条边。

  请小朋友自己摸一摸、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

  反馈:你是怎么数的?指名2个学生上台数。(可能会有不同的数法,要肯定有顺序数的一种,同时强调要记住第一条在哪里)。

  跟着电脑一起有顺序的数。

  (2)那正方形呢?你也能来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吗?请一人上台指。

  电脑演示。

  小结:通过数,我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四条边,它们都是四边形。

  2、练一练

  (1)问: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图形里,还有哪个也是四边形?

  指名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出示)。

  (2)还会有其他形状的四边形吗?(有)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哪些图形是四边形呢?

  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再校对。

  小结:第1、第2、第4个图形虽然形状各不相同,但都是四边形。凡是四条边围成的图形都是四边形。(把这3个图形贴到长、正方形一起,写上“……”)

  3、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1)认一认

  问:工人叔叔搬运时不小心把瓷砖打破了几块,我选了2块,把它们的形状描下来了,看看,它们有几条边?是几边形呢?(出示书上的五边形)

  你能来指出它们的五条边吗?指名上台指,第1个由1人指,第2个由1人带领全班一起数。

  小结:这两个图形各有五条边,叫做五边形。

  (2)说一说

  问:四条边围成的叫四边形,五条边围成的叫五边形,那六条边围成的呢?(学生猜:六边形)

  看,蜜蜂的蜂巢就是由许多六边形组成的。

  我们书上也有两个六边形(出示六边形)。

  打开书,把p、26的这两个图形,挑选其中一个把它的六条边数给同桌听。

  指名问:你刚才数的图形有几条边?是几边形?

  小结:这两个图形各有六条边,是六边形。板书:六边形

  (3)搭一搭

  五边形和六边形还有其他样子的吗?(有)(……)

  那你想用小棒来搭五边形和六边形吗?先再脑子里想一想,你准备怎么搭?

  操作: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人搭五边形,一人搭六边形,看谁用的小棒最少?

  学生活动,一人在实物投影上搭。

  问一问用了几根小棒。

  小结:我们用5根小棒,做五边形的5条边,用6根小棒,做六边形的6条边,搭出了五边形和六边形。

  小棒收起,推至桌角。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1、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现在它们在一起聚会了,你还能分得清吗?

  出示第3题。一人读要求,解释题意。独立在书上完成。指名回答。

  2、小朋友分得真清楚,它们还会在一起变魔术呢。四边形可以变成五边形,五边形可以变成六边形,六边形又能变成四边形,你相信吗?

  好,请小朋友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跟我一起变。

  师示范,是几边形?再依次折,是几边形?请一人数一数。最后又变回四边形。

  请大家把纸夹进书里,看电脑老师再来给大家变一遍,边看边想象自己刚才折的过程。再填空。

  3、刚才的折纸有趣吗?

  再来看,我这里还有一张长方形纸,如果从上面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呢?猜猜看。

  指名回答。那怎样剪是四边形,怎样剪是五边形呢?

  想好了,就请你拿出剪刀,来试一试吧。

  学生操作,师挑选好的贴上黑板。

  4、刚才我们活动开展的热热闹闹,现在,我们要来安静的读题、做题,能做到吗?

  出示第5题。把下面每个图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几个?

  审题。这句话里要注意什么?

  试画第一个,猜猜看,可以怎么画,最少分成几个三角形?指名回答,师画。

  第二、三个学生独立完成,2人板演,反馈。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些图形(揭题、板书课题)。

  猜猜看,还会有几边形呢?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2

  设计意图:

  在平日的区角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小朋友对周围事物比较感兴趣,总会有小朋友叫老师,老师你看这像朵小花,这就像饼干,这就像电视机......基于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对图形的探讨欲望所以选择了这次活动。

  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我采取了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游戏法等方法和幼儿一起来进行本次活动。

  学法: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应该是活动的主人而不应该是接收东西的机器,因此在本次活动中能更好的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幼儿使用了观察法,游戏法,比较法,探讨法等方法进行了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

  2.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对圆形、方形、三角形正确认识。

  3.能初步排除图形大小、颜色的干扰,正确辨认并将图形分类。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重点:

  正确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活动难点:

  能初步排除图形大小、颜色的干扰,正确辨认并将图形分类活动准备:

  1.光碟、三角形积木或面包、方形抱枕2.用纸盒做一个"魔术盒"(里面有不同的关于三角形、方形、圆形的物品)。

  3.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三角形、方形;圆形卡片活动过程:

  一、导入,做客引出话题1、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班来了那么多的客人老师你们高兴吗?现在我们站起来转过去给她们打个招呼吧!

  2.今天呀咱们班还来了其他的客人呢,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现在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吧!

  二、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找一找初步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

  1.教师出示光碟师:看看第一个客人是谁呀?(光碟)它是什么形状的呀?(圆圆的)小朋友们说的很对,那让我们来摸一摸圆形是什么感觉?

  总结:哦,圆形只有一条边没有角。好现在我们先让圆形宝宝休息一下吧!让我们请出第二位小客人,掌声欢迎

  2.教师出示抱枕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抱枕)你们家里有吗?他又是什么形状的呀?让我们也来摸一摸吧,一会儿请小朋友说说方形和圆形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师:正方形有几条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它有几个角呢?一起来数数吧!

  总结:小朋友们说的很正确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3.教师出示三角形面包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个小客人是谁呀?(面包)你们想吃吗?请小朋友看看老师这块面包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呀?我们一起来摸一摸,看一看吧!

  总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我们先让小面包休息一会儿吧,等游戏结束后我们一起吃面包好不好?

  4.出示图片,提问师: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好多好看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都是些什么形状的吧!教师出示ppt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圆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

  师:哦!你们说得太好了,这些图形宝宝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是,你们看它们还会变魔术呢!

  师:出示由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方形和圆形组成的`图形。三角形和圆形组成的图形等等。这些都是图形宝宝变出来的图案。你们来看一看它像什么啊?由哪几个图形宝宝拼成的呢?(多媒体演示:用方形、三角形、圆形拼成的各种图案让幼儿欣赏。)幼:树,是由三个三角形和方形组成的。

  幼:小鸡是有三个圆形和四个三角形组成的幼:房子,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两个方形组成的。

  三、游戏--找家。

  师:图形宝宝变了这么多魔术,我们也一起来变魔术吧!

  教师出示魔术盒,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从魔术盒里变东西出来,看看你们都变出什么呢?(幼儿一次从盒子里抽卡片)拿出来以后把它举高让小朋友一起说出它是什么形状的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太好了,老师想奖励你们一下;想和你们做一个游戏。好不好?游戏的名字叫说找朋友。老师拿图形你们说图形名字,谁的图形和老师手里的图形是一样的说明我们是好朋友你们就站起来。看谁又快,又准!(师依次拿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幼说图形,对表现好的组或个人及时加以表扬。)师:嘘,听(老师做听声音状)刚刚游戏中!刚刚老师听到了一个声音,图形宝宝不开心了,因为图形宝宝累了,想回家了。想让我们小十三班的小朋友送它回家。那让我们一起送他们回家吧!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手里的是哪个图形宝宝,老师这里呀前面是圆形的框子呢就是圆形宝宝的家,前面是正方形的呢那就是正方形宝宝的家,那前面是三角形的呢肯定就是三角形宝宝的家了,所以一会儿你们要看清楚哦,别把图形宝宝送错家了。(事先准备好的篮子,上面贴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片;让幼儿按上面图案分别放好。)活动结束:

  到教室外面去找一找玩一玩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好玩的东西。

  师:小朋友们干得真漂亮!图形宝宝已经回到家了,你们也累了吧?来我们一起出去找一找、玩一玩有这些图形宝宝组成的好玩的吧!

  课后反思:

  在紧紧张张的几天筹备中,反复的修改中,这节课上完了,心里轻松了很多,可是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课中的几个环节中最大突出的就是语言的不完整,例如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候,我问的问题的不完整导致孩子说话的不完整性,这个我以后要需要注意,还有我没有好好地把握时间,复习的时间有点长,虽然这么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我觉得我对孩子的掌握还有上课的语气,以及对孩子的吸引力还是挺好的,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掌握还是很好的,以及班上的一位孩子拼合的鱼骨头让我惊奇了一次,让我不敢忽视我们的孩子。所以我要更优秀,就要改掉我自己需要注意的地方,让自己的授课技巧更完美。

  4、小班数学公开课图形宝宝找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方形。

  2、愿意为图形宝宝找朋友,并按规则要求操作。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从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游戏的快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张。

  2、贴有圆形、三角形、方形标记的房子三间。

  3、音乐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听音乐进场。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图形王国玩一玩,开心吗?那我们现在就出发了。(音乐:郊游)

  二、对圆形、三角形、方形的认识(一)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简单特征。

  1、师:哇,图形王国里有这么多图形宝宝,大家想认识他们吗?那我们一起来互相打个招呼吧。教师分别出示三个形状卡片,以形状宝宝的口吻来自我介绍。

  (1)圆形。大家好,我是圆形,我的身体呀胖乎乎的,一个棱角也没有。你们瞧,我的眼睛、嘴巴也都是圆形的呢。

  (2)方形。师:嗨,我是方形,我的身体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3)三角形。师: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条边,三个角。

  2、 师:刚才三个形状宝宝介绍了自己,现在,你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吗?你们愿意和图形宝宝做朋友吗?(请幼儿分别讲述三种形状的特征。如讲述有困难,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讲述)。

  (二)游戏:找朋友(1)先说说自己拿的是什么图形宝宝。

  师: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图形宝宝,它们藏在了你们的小椅子下面,快去把他们请出来吧!接下来我请几个小朋友说说自己取得什么图形宝宝。

  (2)师幼找朋友。

  A:圆形宝宝找朋友 师:我这儿也有一些图形宝宝,它们想找朋友。(出示圆形)我是圆形宝宝,谁和我长的一样我就和他做朋友。请圆形宝宝站起来。好朋友挥挥手。

  B:方形宝宝找朋友 师:我是方形宝宝,是方形的宝宝快过来,亲亲。

  C:三角形找朋友 师:我是三角形宝宝 ,是三角形的宝宝快过来和我抱一抱。

  (3)同伴间找朋友。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听到音乐就去找跟自己图形宝宝一样的好朋友。你找到好朋友了吗?我来瞧一瞧。

  (三)图形宝宝找家1、师:图形宝宝累了,想要回家睡觉了。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家吧!

  2、出示贴有图形标记的房子,介绍:这是图形宝宝的家,看看图形宝宝的家里有几间房间?每间房间各住着什么图形?

  师:这是谁的家(圆形的家)请一个小朋友帮忙把圆形宝宝送到他家里 ,送的时候要对他说:"我把圆形宝宝送到圆形的家"。(方形、三角形)(四)结束分别请三种形状的孩子排队: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去郊游吧。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的语言还不够生动有趣,导致一小部分幼儿注意力分散。在教具的制作上,我将图形标志做成有颜色的图形,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幼儿的思维。我会将这次一课伸延的教研活动,作为对自己的磨练。日常教学中,我会对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做进一步的强化。在教具的选择中,尽量考虑周到,排除不应该有的干扰因素。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使更多的幼儿融入到我的教学中,让孩子喜欢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5、小班数学公开课图形宝宝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周围环境,继续加深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2、初步培养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日常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找找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

  2、幼儿人手一只小包,内装各种几何图形的“饼干”。幼儿人手动物卡片一份。

  3、在户外草地上布置各种几何形大门,再用彩绳围成各种几何形状的湖。室内墙饰增添几何形图案的形象。

  三、活动过程:

  (一)、以“郊游”为活动情节,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太阳公公咪咪笑,花儿草儿弯弯腰。今天天气真正好,小朋友,我们到公园去郊游好不好?”

  (二)、利用户外环境,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1、“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小包里带了哪些好吃的点心?”

  ①(边出示边提问。)“老师包里有许多饼干呢!瞧,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②“你们有什么样的饼干?”(互相讲+个别讲。)

  2、“背好小包出发了!”边走边唱歌曲《郊游》。

  3、钻过几何形大门。“看,公园的大门多神气!这些门形状一样吗?分别是什么形状的?”“选自己喜欢的大门进公园。走过两道门,来到公园的草地上。”“说一说自己是从什么形状的大门走进来的?”

  4、辨认几何图形的湖。“这个公园真大呀!瞧,公园里还有好几个漂亮的湖。可以找个朋友一起去划船。”边划边唱歌曲《划船》。“你在什么形状的湖里划船?”“可以和朋友换一条船,到其它形状的湖里去玩一玩。”“我们玩得真高兴!小船靠岸了,小朋友上岸来吧!”

  (三)、找找室内环境中的几何图形。“大家玩累了,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一下。”(进教室。)

  1、引导幼儿观察墙饰。“这里有花、有草、有树,真好看!让我们和朋友一起走走、看看、讲讲。”(放舒缓的音乐。)“有几位图形娃娃也想和大家一起来郊游,它们是圆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三角形娃娃,它们调皮地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快快找,它们躲在哪里?”

  2、分辨动物卡片上的几何图形。“图形娃娃表扬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找到了它们。它们还想再玩一次‘捉迷藏’的游戏。这回它们请来了动物园的小动物们帮忙,想躲在小动物身上。我们先去找找小动物躲在哪儿,每人找一个小动物。”“你找到的小动物是谁?”“有哪个图形娃娃躲在它身上?”(互相说+个别说。)“大家都来和小动物、图形娃娃交朋友,把我们带来的饼干请它们吃好吗?”一边喂“饼干”,一边还要学说一句话“我请你吻形状的饼干。”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同时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我特别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三种图形比作图形宝宝与小朋友交朋友,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故事情境作为导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看一看、认一认各种图形标志的不同含义,使学生了解图形标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2、引导学生欣赏图形标志,使学生了解具有直观、简明、易懂、易记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读懂并理解图形标志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收集各种图形标志的图片资料,拍摄学生熟悉的商店、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车站等处的图形标志,供学生识别和欣赏用。

  学生:收集一些图形标志的图片资料,供上课时讨论、欣赏用。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些新朋友,它们会教会我们在一些公共场合里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呢,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迎接它们。载示一些简单的图形,询问学生它的意思是什么?2、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同学们,它们在公共场合中它就有了特殊的含义,这样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图形标志。

  导出课题:认识图形标志(板书课题)

  二、加深学生的认识,讨论课本上图形标志的意思。

  1、在我们的书上,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图形标志,你们知道它们都是表示些什么意思吗?

  2、看图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组说出的各种图形标志的意思,最准确,数目最多,并告诉大家你们都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们?

  三、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图形标志

  对课本中的图形标志进行补充说明。通过小组评比的'方法,对图形标志进一步的了解。

  1、图形标志包含好多方面,现在请小朋友们来介绍自己在课前去找寻的图形标志好朋友,告诉大家,你是从什么地方找到它的,这个标志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2、学生上台汇报自己找到的图形标志,其它小朋友补充说明。

  四、课后拓展

  1、留意生活中的各种图形标志,想一想,这些图形标志的作用。

  2、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设计一个图形标志。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4

  目标:

  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几何图形。

  2、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教学过程:

  一、兴趣激发: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朋友要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师出示正方形、圆形)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圆形有什么特点?

  2、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许多朋友要来祝贺。你们看!它们是谁?(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3、师: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圆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二、兴趣体验:

  (一)观察探索

  1、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1)找图形并填表格。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师: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

  (二)趣味游戏1、变魔术现在齐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小图形娃娃来。

  (1)变魔术(大图形变小图形)

  (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变成哪些小图形?

  2、拼图案师: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我们就用小朋友变出的小图形和为你们准备的图形拼一幅漂亮的画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它们好吗?

  (1)拼贴(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用什么图形拼成什么送给正方形、圆形娃娃。

  三、活动结束:

  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圆形娃娃要回家了,我们赶快把礼物送给它们吧!

  四、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几何图形,自愿组合几何图案。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西南师范大学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一些图形纸制品、学具、多媒体课件、小剪刀等。

  教学方式:分小组活动,每四人为一小组,设立小组长。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

  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

  1.认一认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让学生认一认,并说出物体的名称。(课件出示)

  2.选物体

  你们的学具盒里有这些物体吗?请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挑好了吗?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剪一剪 贴一贴)

  师:请你选择一个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呢?

  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吗?谁能想个好办法?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们想把自己剪得图形贴出来让别的小朋友也看看吗?(师生共同贴出剪得图形)

  二、【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剪得图形真漂亮,你们想看的更清楚吗?看!老师已经把你们剪得图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谁能给这些图形取个好听的名字?

  现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图形长的比较像?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

  过渡: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认识图形》。

  三、【实践操作】

  这四种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动手围一围,摆一摆。

  1.  用钉子板围。

  2.  用小棒摆。

  四、【课间活动】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新的图形,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歌声来庆贺一下吧!(师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走向生活,提高能力】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关的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4种图形,请大家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吗?(有) 

  请你找出来,找到的小朋友请告诉你小朋友们!

  2、辨一辨。(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指着有关实物有表面抢答。)

  师:小朋友,你们都找了这么多有趣的图形,老师也找了一些回来,你们想不想看看?下面进行抢答游戏,知道的小朋友马上站起来说。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状的?(老师出示准备的几个实物课件)

  3.数一数。

  看,数学多有意思,就连我们今天学的图形也能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孩子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数数这些有趣的图形吧!(课件出示组合的图形)

  4.认一认。(多媒体出示交通标志)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表示什么?每个图形里有哪些图形?谁来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要认清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行驶。)

  六、【创新活动——当个小小设计师】

  1、导入  。(多媒体出示学校的体育室,导入  “小小设计师”。)

  师: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就是

  我们学校的未来的体育运动室)

  漂亮吗?这位设计师利用了哪些图形来设计呢?这个是什么图形?这个呢?... ...

  原来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图形能设计出这么漂亮的图画。

  2、设计图画。

  听音乐,运用今天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画。

  3、汇报成果。

  教师把设计好的图形展示给同学们欣赏。

  4、教师小结。

  其他学生设计得也不错,课后我们就开个“小展览”大家一起来评一评,好不好!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做了小小设计师,只要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会成为著名的设计师。老师相信经你们之手,一定会把我们的祖国设计的更加美丽、壮观!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2~33页做一做及练习五第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及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1)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形状各种各样的物体,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样.(牙膏盒﹑肥皂盒﹑牛奶盒、易拉罐、铅笔、乒乓球、魔方、笔筒、茶叶筒、弹球……)你们认识它们吗?(一一说出物体本来的名字)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学生边说教师边摆。

  问:同学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呢?

  (学生可能会说:分成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正正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

  (2)揭示概念:同学们说的非常对。

  A: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长方体:它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像这些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长方体"。

  B:直接出示形状是正方本的物体,它是正正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它们叫"正方体"

  C:出示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它们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有平平的'面。它们叫"圆柱"。

  D:出示球状物体,它们是圆圆的。

  活动1:

  1.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2.摸--感知"长方体"。

  (1)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和同学们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生1: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师:还有不同的感觉吗?

  生2:有6个平平的面。

  师:还的吗?

  生3: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师:谁能说一说长方体到底是什么样的?

  生: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3)感知"正方体"。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认识一下正方体,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

  汇报:你觉的正方体摸一摸后,你对它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1:正正方方。

  生2:有六个面。

  生3:每个面都一样。

  (4)感知"圆柱"。

  师:把圆柱找出来,摸一摸,你对它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1: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

  生2:两头有平平的两个面,是贺的。

  生3:站的很稳,躺着会滚。

  (5)感知"球"。

  师:拿出球来摸一摸,看一看,你对它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生1:圆圆的。

  生2;无论怎么放都会滚。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教师提醒: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出示长方体)

  师问:去掉长方体美丽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

  (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图形,依次认识正方体、圆柱、球)

  活动2

  找相同: 教师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学生找出和它一样形状的物体.

  2.记忆想象: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图形的样子,你们在脑子里想一想这是什么图形?

  A:有一种图形正正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每个面都一样.

  B:有一种图形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它特别淘气,不论怎么放它都会滚动.

  C:有一种图形,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它不是每个面都一样,但是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D:有一种图形.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圆的平面,站的很稳, 躺着能滚.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出示课件"小狗图"这幅图上用了哪些图形,分别有几个呢?

  2.游戏3:让学生蒙上眼睛随便拿一个立体图形摸一摸,再说出拿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用它们装扮着我们的生活,请同学们回去好好观察看看美丽的生活中哪里还有它们的存在我们下节课说.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2、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6、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二.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操作性。)

  (2)小组合作完成

  (3)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3、小结

  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4、游戏:我说你想

  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

  (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图形,可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现告诉大家。)

  师: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看吧!

  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课件演示: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找朋友 (进一步体验“面”由“体”得。)

  4、数一数   数一数每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5、拼一拼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好,胡老师要奖励给每个小组一份礼物。请打开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出你最喜欢的东西。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6、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

  认识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8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把空间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内容。认识图形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认识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它们的特征以及周长,还有它们的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初步认识并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几种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 上,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渗透安全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会辨认这4种图形。 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觉得本课难点是: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懂。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多种立体模型以及多种平面图形的学具。还有印泥画、小棒,白纸。

  二、说教法

  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我在教学中,给它们充分的动手和表达的空间与时间,并且新课标还强调,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运用的过程。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在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这些活动中来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节课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三、说学法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融入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

  (我注重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纵观整节课的教学,突出了学生用体验的方法学习,首先是操作体验,然后是综合体验。这样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设计为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新知。

  1、教师出示一幅印泥画问:画上的花朵是怎样画在纸上的? 2怎样把自己的手掌请到画纸上?自己试一试(我想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知道要把物体的一个表面请到纸上我们可以用印一印、画一画的方法。)接着我说今天我们就用印一印、画一画的方法从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上认识一些平面图形。来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再让学生齐读课题)

  第二个环节是课堂的中心环节:探索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探索性中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2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活动1:摸一摸,画一画。

  (1)教师依次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实物,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学生应该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在这里我会通过实物简单介绍,再通过幻灯片认识三棱柱,为后面认识三角形做准备)

  (2)接着我让学生拿出准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学具,摸一摸它的表面,你有什么感觉?(学生会说光光的,滑滑的)然后让学生想办法把刚才摸到的这个光光的、滑滑的面请到纸上.(学生会用印一印,画一画的方法完成)紧接着让学生把请到的面在全班展示,并说一说是从那个物体上得到的,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吗?学生说出名称的同时教师依次在黑板上贴上四种图形,并告诉学生它们是平面图形。

  (3)通过幻灯片再现:从长方体上得到长方形,从正方体上得到正方形,从圆柱体上得到圆,从三棱柱上得到三角形(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感知面在体上来突破教学难点 )

  (4)试一试:

  ①说出大屏幕上出示的平面图形的名称。

  ②师生互动: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用手描画出图形的形状。 (我想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巩固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及形状) 为了使学生巩固这些平面图形的形状及基本特征,我设计了 活动2:摆一摆,说一说。

  我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四根同样长的小棒能摆一个图形,学生动手操作后会说能摆一个正方形,三角形。我问;能再摆一个长方形吗?为什么?学生会说;不能,因为小棒不够。我接着问;这个困难该怎么解决呢?学生会想到和同桌合作,通过同桌合作得知用6根或8根小棒都能摆出长方形,同时教育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别忘了合作学习。紧接着我会问:还有什么图形没摆,为什么?学生会说:圆形没摆,因为小棒是直的,圆的边是弧形的。

  第三个环节:联系生活,知识运用。

  我提出问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图形呢?

  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会说道:门的形状、窗的形状等等

  在必要的时候我会作出引导,比如我们黑板的形状、桌子的形状等等。

  (1) 出示生活中的图片,想让学生观察然后再来说一说。 (我想通过找图片,让学生知道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2) 为了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数学就在我身边。 我设计了一个小朋友上学路上的情景。

  这些交通信息班是什么形状,有什么作用呢?

  我把学生引入实践情景中,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并且我想通过对这些交通标志认识,来增进数学价值和作用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还进行交通安全的教育

  第四个环节:巩固练习,闯关游戏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这里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5道闯关游戏练习题。

  1、第一关:“我说你猜

  我想通过这道题目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

  我要找的物体的面都是长方形的。

  我要找的物体的有两个面是圆形的。

  我要找的物体的面都是正方形的。

  2、第二关:“找规律(首先我会说:为了奖励大家成功闯过第一关,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一起拍手拍肩,老师停下来,你们继续做。)从这个游戏中学生会发现规律:每次多拍一下。从此引出第二关:找规律(幻灯片出示),通过这一游戏,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

  3、分一分(课件出示)

  我想通过这道题加深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认识、区别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面

  4第四关:考考你的眼力

  大屏幕出示平面组合图形,问:图中共有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

  5、第五关:我会涂

  按要求给图形图上相应的颜色。

  第五个环节: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略)

  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的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教科书32页、33页做一做,练习五第2题。

  教学要求: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 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 1.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 2. 图形卡片。 3. 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质疑激情 导语 :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二、操作感知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相机板书名称。 [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通过学生操作、观察,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以及探究新知的意识。]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培养学生抽象能力。]

  2. 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通过记忆想像,使学生形成表象,并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通过操作,使学生亲自体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自的特征。]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通过游戏,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五、游戏 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10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还不丰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形式。所以,本人通过“小老鼠上灯台”这个音乐游戏,让幼儿参与、表演,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2、情意目标:幼儿能理解歌词,并做相应的表演动作。

  3、技能目标:引导幼儿记住游戏的角色和主要情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的参与度和提高他们的兴趣

  难点:幼儿的组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小老鼠上灯台”这个活动中,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

  A:激发兴趣。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的被我吸引过来了。

  B:学念儿歌、学唱歌曲。通过播放flash让孩子更加形象的感受儿歌、歌曲的节奏。动画的出现使孩子们的兴趣更浓了,他们很自然的跟着flash 有节奏地学念儿歌,学唱歌曲,他们快乐的学着。当我要求孩子们跟着钢琴学唱歌曲时,有几个孩子大胆地提出让我再打开flash,他们更加喜欢跟着动画来学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动画的喜欢程度。弹了一遍钢琴后,我满足他们的要求,再次播放flash。在这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C:引导幼儿学做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我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教师一句亲切的呼唤:“鼠宝宝们!我们一起来学做动作吧……”把幼儿带入了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去,幼儿很快进入角色。这一环节的展开,幼儿和老师都起到了热身的效果。为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引导幼儿讨论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小老鼠爬上灯台偷油吃、当听到小猫叫声吓坏了和赶快躲到洞里”的情形。我采用了让个别幼儿上来做一做,集体跟着学一学,来完成目标。孩子们想出了各种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他们想到了把身边的小椅子当作灯台,爬上去做偷油吃的动作,听到猫叫做滚的动作,在这时候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D: 幼儿大胆跟老师一起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小老鼠,在边唱边做中,反复的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充分体验着音乐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游戏中有的孩子躲到椅子背后、椅子旁,有的孩子则想到了躲进后面小桌子的底下,还有一个孩子躲到了钢琴背后。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带着孩子们进行表演,充分体现了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孩子们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在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通过他们自己的“玩”、“动”、“学”,自然的跟着老师学习儿歌内容,并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使他们真正做到玩中乐,玩中学。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总结了一下觉得flash的安排使用不是最恰当,有很多时候觉得flash使用反而所播了我的手脚,当孩子们游戏的时候不应该使用flash,应该让孩子们自己边清唱边做动作,让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游戏当中,这就是我的引导不到位,没掌握到关键的部分。但总的来说孩子们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兴趣都很浓厚,我自己也在这个活动中有了很大的收获。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教科书32页、33页做一做,练习五第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

  1.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

  2.图形卡片。

  3.课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相机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用同样方法出示“足球”、“茶叶桶”、“魔方”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3.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转,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搭一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数图形。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五、全课小结

  六、游戏

  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12

  授课内容:认识图形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简单特征。

  2、能按物体性质简单分类

  3、能愉快的参与活动。

  活动难点:

  重点、认识图形形状。

  难点、图形分类。

  活动准备:

  1、大的圆形、方形、三角形,3个图形屋。

  2、乐器三角铃、方形垫、小鼓。

  3、图形头饰、安静节拍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节拍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拍节拍谱。

  二、展开部分

  1、师:小朋友,图形王国里来了几位朋友,大家想认识吗?(观看PPT说一说图片中是什么形状?)

  师:刚才三个图形宝宝介绍了自己,现在,小朋友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吗?

  2、看一看、数一数PPT组合图片中的图画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分别有几个图形组成(并根据自己数的图形做记录)。

  3、观看图片说一说生活中形状,找一找生活中还有那些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物体,比一比看谁找到的最多。

  师生小结:圆形它是圆圆的,没有角。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个角,有四条边。刚才图形宝宝们已经和我们一起表演了安静节拍了,它们就在我们的节拍谱上,小朋友们说说它是谁啊(圆形),我们的三角铃是什么形状的啊(三角形),方形垫呢?(方形),我们让它们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好吗?

  3、游戏按物体的形状分类。

  三、结束部分

  1)给宝宝们分发图形头饰,哎呀,形状宝宝想请小朋友们帮忙了。小朋友们互相看下头饰都有哪些图形宝宝在玩耍呢?它们是什么形状的?请小朋友说一说。

  如:老师戴的眼镜是圆圆的,是圆形宝宝。桌子是方形的,它们是方形宝宝。尺子是三角形的,它是三角形宝宝......

  2)音乐响起,所有图形宝宝围成圈,转圈行走,当三角铃声响起的时候,三角形的宝宝就该回家了,其他的宝宝可以继续玩耍,方形垫响起,方形宝宝回家,鼓声响起的时候,圆形宝宝就该回家了。

  3)交换头饰游戏。小朋友们真棒,帮形状宝宝都送回了家。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看看我们周围都有哪些圆形,三角形、方形的物品呢?回家以后也找找,告诉爸爸妈妈家里都有哪些圆形,三角形、方形的物品好不好?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13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32-P33“认识物体和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是本册后继学习“分类”的奠基内容。由于此内容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直观形象,学生生活中常见),所以在设计理念上尽力去按新课标的理念去进行教学设计。在学习形式上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发现和创造,学会归纳总结,尽力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学习内容上尽量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在评价方式上,尽量改变只有教师去评价学生的现象,给学生一个民主的地位。评价方式的改变,转变了学生头脑中“师严”的看法,老师也可以是我们中的一员。

  案例正文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2-P33

  教学目的: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6盒各种形状的实物;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瞧!谁来了?

  生:机器人!

  师:对!机器人小叮铛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他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礼物吗?

  师:快打开盒子,看看吧!

  生:哇,这么多礼物!

  师:喜欢吗?

  生:喜欢!

  师:但是,小叮铛要考考我们,他说:“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在一起吗?”

  师强调: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请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一些。动手吧!

  [评: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学生熟悉的机器人—小叮铛)引入新知,依据了学生的起点,切入点把握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物体

  (1)、小组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进去)

  (2)、汇报

  师:这个组小朋友已经分好了,而且从得非常端正。

  问:哪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

  我们组把肥皂、药盒、牛奶盒、小积木放在一起的;把魔方、骰子、化妆品盒子放在一起;我们把茶叶盒、易拉罐、小木棒放在一起;我们还把乒乓、皮球、玻璃珠放在一起。

  师:这组小朋友分得真好,他们把相同的合在一起!其他小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生:一样。

  师:我们来看看小叮铛是怎样分的,(课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样吗?

  [评:这是大胆地让学生尝试着按自己认为的标准分一分,而且在学生分好的基础上,提出质疑,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对这几种形状的物体的外观有了初步的认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到了数学。]

  2、揭示概念(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为了能区别它们,谁来给它们取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呢?

  师出示问:起个什么名字?

  生:长方体。

  师:为什么这么取名?(边问边板书)

  学生说明。

  师依次出示让学生为其取名,教师板书。

  师拿起一球,问:这是什么?

  生:球!

  师:(1)、请从桌上拿一个球(放进盒里);

  (2)、请你高高举起一个正方体;

  (3)、请你拿起一个圆柱;

  (4)、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

  3、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大家都拿对了,注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手中的长方体,再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的样子给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汇报

  师:谁来大声地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生: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师:你是怎样摸的?摸给大家看一看。

  引导:请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平平的面?谁来数给大家看一看?

  指名学生数

  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

  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方体的样子,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圆柱和球,把你感觉到的给小组朋友说一说。(生边摸边说)

  生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正方体的样子?

  生:正方体正正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正方体也有6个平平的面——我是数出来的。

  我还发现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这个孩子观察得真仔细)。

  师:长方体6个面都是一样大的吗?(教师拿起一个长方体)

  生:不一样

  师小结:对!只有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师创设一个小情境:圆柱气嘟嘟地说,大家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样子了,谁知道我的样子呢?(师悄悄问:小朋友,圆柱生气了,谁来说一说它的样子)(出示课件)

  生:圆柱的身子直直的,圆溜溜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有平平的圆形的面。

  师:球呢?

  生:圆乎乎的,圆溜溜的。

  师引导:球没有平平的面(这个小朋友真聪明,竖起大拇指,学生掌声响起来)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想让你们轻松地玩一玩,想玩吗?请听好,请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他们分别推一下,请停下!请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

  师小结:哦,原来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还有什么会滚动呢?

  生:球!

  师:对!我们来看球是怎样滚动的呢?——它和圆柱滚动的一样吗?(出示课件)

  生:不一样

  师:不错!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滚动。它和圆柱滚动的不一样,其中的秘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长大了就知道了。

  [评:在教学方式,教者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通过动手分,动嘴说,教师质疑等形式,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使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4、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它们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请看我把牛奶盒的花外衣去掉是什么?(长方体)魔方的花外衣去掉又是什么?(正方体)茶叶盒的花外衣去掉呢?(圆柱)皮球的花外衣去掉呢?(球)

  其实,它们脱掉花外衣的样子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出示课件)老师边讲边出示课件,并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评: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由生活中的具体物品,通过课件形象、生动地抽象为数学中的几何图形。过程自然,水到渠成。]

  三、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四种形状的物体

  师: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谁来说一说

  (1)、形状是长方体的有哪些物体?

  生:文具盒,砖……

  师:哦!太多了,你们真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2)正方体又有哪些?

  生:魔方,骰子……

  (3)、圆柱的有哪些?

  生:灯管。茶叶盒……

  (4)、乒乓球、玻璃球……

  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呀!把你知道的回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四、活动

  (1)、游戏

  ①抽生上来摸大袋子里的物体,把摸出来的感觉说给大家听,下边的小朋友猜是什么,猜对了有奖励。

  ②由老师当学生,下面的学生出题目让老师来摸。

  (2)数一数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告诉你们关于小叮铛的一个秘密——其实小叮铛是我们人制造的,它身上有我们今天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请同学们找一找,数一数它们都有几个?(出示课件)

  (3)、搭一搭(小叮铛背景音乐)

  小朋友,小叮铛就要走了,你们想送礼物给他吗?请小朋友将自己小组的物体搭一搭,搭什么?怎样搭?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们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搭好后学生汇报,评出最好的给予奖励)

  [评:多种形式,富于变化的练习设计,教者运用了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法和竞赛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比”中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用生活中的问题验证程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学生整理学具盒

  师:请把桌上的东西放进盒子里,把它们整理好。

  六、总结

  师:小朋友们学会了认识哪几种物体和它们的图形?

  抽生回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师:对!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了它们的样子,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它们的样子(生闭上眼睛和老师一道边说边比划四种物体的样子)。好了,小朋友们,老师觉得你们今天表现得非常好,老师对每个小朋友都很满意,你们今天对老师的表现满意吗?

  [评: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注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比较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余兴来了。]

  案例反思

  1、教者的教学是比较清晰的。激趣引入——比较分类——汇报验证——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某几种物体的认识能由具体物品缓缓前进,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

  2、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注重学生的体验、探索。

  3、整节课创设了较多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了“做”中学,“乐”中学,“玩”中学的乐趣,比较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

  4、在放手发动学生进行大胆尝试,发散学生思维,评价方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14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图形的"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做成铺路的石头。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4、背景?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1、以情景导入捡石头,引起幼儿探索几何图形的兴趣。 (1)教师用神秘的语气告诉幼儿:小朋友,今天老师发现宝贝了,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宝贝?(随音乐进入场地)(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大家可以挑自己最喜欢的,?进行观察、探索交流。(发现他们的特征)"哇!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石头,我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石头玩一玩、看一看他们有什么特征。"(3)?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小结:圆形,四周是圆滑的,没有棱角;正方形有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2、铺小路:试一试,摆一摆几何图形,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1)?第一次铺小路: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几何图形的铺法,并交流发现的秘密。

  "我们这里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有一天我看见有个小朋友在上面骑自行车摔倒了,哭的可厉害了。为了不让大家再受伤我们用捡来的石头,来铺一条石头路,好吗?"教师提出要求:请你们把手中图形放进与你手中的图形相同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幼儿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的镶嵌在相应形状的坑里?。

  (2)、第二次铺小路,探索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问:为什么三角形要铺在三角形的坑里?圆形要铺在圆形的坑里?正方形要铺在正方形的坑里?(鼓励幼儿表达出探索过程发现的现象,感知并初步理解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征。)?3、踩石头,继续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小路铺好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吧。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幼儿随音乐跳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自己喜欢的石头上,并说说踩到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1)游戏重复两到三次。

  (2)小结。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了解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1)在幼儿园里,我们的周围你发现什么东西的形状像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幼儿自由交流回答。)(2)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的形状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观看课件进一步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用途。)(3)布置任务:生活中还有好多不同形状的东西,咱们回家找一找,回来告诉老师好吗?

  5、延伸活动:带幼儿到户外继续寻找不同形状的东西。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15

  小班三优课教案 数学《认识图形》

  活动地点:小三班

  活动时间:,4,18

  执    教:

  活动名称:我的数学《认识图形》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认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

  2,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喜欢辨认生活中的图形。

  3,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1,魔术盒,长方形的礼物盒,正方形的饼干,三角形的三明治。

  2,挂图,长长的火车,房子。

  3,操作准备、毛线。

  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

  ·教师幼儿相互问候。

  ——小朋友小朋友上午好!

  ——老师老师上午好!

  2,教师通过小小故事<恐龙打电话>引入魔术盒变魔术。

  ——昨天晚上老师正准备睡觉的时候电话突然响了,老师拿起电话一听是恐龙哥哥给我打过来的,恐龙哥哥告诉我这个魔术盒里面可以变去很多小礼物哦,而且还可以变去很多好吃的东西哦,我一听太好了,那我就想要是变去很多好吃的东西了我就和小三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吗?可是啊在老师变的时候必须要小朋友一起大声的说123变变变才能变去礼物哦!

  ——通过变魔术变出长方形的礼物盒,然后老师进行提问:小朋友们你看是礼物盒,这礼物盒里面会装什么东西呢?它可以装下什么东西呢?通过的小朋友的讨论,老师提示礼物盒的形状,然后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上下两条边都相等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然后老师问小朋友谁想要礼物啊?老师请坐的最好的小朋友打开礼物盒(这时候教师协助幼儿打开礼物盒)哇~小朋友一看是个正方形的饼干和三角形的三明治,老师说请小朋友吃饼干和三明治,但是在吃之前小朋友要先认识它们哦,老师这时候让幼儿了解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四个角都是一样大,四条边都一样长,三角形有三个角,有三条边。在初步认识图形后老师激发幼儿认识图形的兴趣,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生活中除了饼干是正方形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形的?教室里有没有正方形了?除了礼物盒是长方形还有什么地方看见过长方形?

  ——在幼儿园讨论后老师出示;挂图,长长的火车,让幼儿观察和欣赏,老师讲述原来火车身是长方形,三角形也可以当火车头哦!房子原来是正方形和三角形做成的。通过讲述让幼儿知道原来图形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

  3,为了让幼儿更一步的认识图形,动手操作。

  ——出示毛线,老师示范,一根毛线相连在一起做去四个一样的角然后把四条边做的一样长,简单的正方形就出来了,同样的方法可以引导幼儿做长方形和三角形。让幼儿体会从中的乐趣!

  4,课程结束,表扬操作图形棒的幼儿,鼓励不会操作的幼儿。最后一起分享长方形礼物盒里面的正方形饼干和三角形三明治。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16

  图形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很难掌握,但图形又是幼儿经常见到,因此通过本节课来让幼儿学习图形的特点。

  活动目标

  1、能够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并知道三种图形的特性。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这三种图形。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能够区分这三种图形,并知道它们的特征。,

  活动难点:幼儿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图形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的卡片,图形饼干

  活动过程

  情景导入: 小白兔要请小朋友到他的家里做客,它要去山上去采蘑菇,有要去拔萝卜,最后回到了家里,那老师把小白兔走过的地方连在一起,小朋友看看是什么图形。

  一、引用

  1、引出三角形

  (1)请小朋友观察一下三角形有几个角?几条边?

  (2)请小朋友感知三角形的特性。

  2、出示圆形和正方形

  请小朋友观察圆形和正方形

  二、出示图形宝宝

  请幼儿从图形宝宝的身上找出图形。

  三、请幼儿在班级里找出图形,并说出自己的周围都见过什么图形。

  四、幼儿操作学具,自由练习,感知图形的特点

  五、幼儿操作练习册,教师从旁指导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17

  活动目标:

  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自制小兔子头饰一个,若干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自制“魔法箱”一个。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一个好朋友,“当当当当”你们看它是谁啊?

  幼:小白兔

  师:对了,小白兔。昨天森林了刮了一阵大风,把小白兔的房子吹倒了,小白兔“唔~~~”的哭了。于是老师连夜给小白兔建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房子漂亮吗?

  手指房子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正确的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那么小朋友看老师把小白兔的房顶盖成什么形状了?

  幼:三角形

  师:房子的身体呢?

  幼:正方形

  师:小朋友真棒,那么门又是什么形状啊?

  幼:圆形

  2、出示“魔术箱”复习图形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了一个魔术箱,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你们可要看仔细了,不能眨眼哦!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什么图形了?

  幼:……

  师:它有几条边,几个角?

  依次变出不同的图形进行辨别和认知

  3、找一找、说一说:

  引导幼儿在教室内找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物体。

  4、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户外活动观察发现户外物体的形状那些是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5、活动延伸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我遵循新《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让孩子们不仅能认识图形,能详细地说出各图形的区别。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动脑思考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苏教版《美丽的丹顶鹤》第二教时

苏教版《夏》阅读与写作训练(优秀10篇)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娃哈哈》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苏教版《七颗钻石》创新学案教案

苏教版《晚上的“太阳”》教学设计

苏教版《夹竹桃》教学设计

苏教版《夹竹桃》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苏教版《语文》第五单元学会读书横看成岭侧成峰

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苏教版《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