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怎样滚得远》教案

《怎样滚得远》教案

巫婆的猫 点赞 分享
《怎样滚得远》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怎样滚得远》教案(通用5篇)

《怎样滚得远》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是物体滚得比较远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吗?

  你从中读出哪些数学信息?

  二、讲授新课

  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得远一些?

  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

  1、用木板搭成一个斜坡,使斜坡与地面成30°角。

  2、将圆柱形物体放在斜坡的顶上。

  3、轻轻松开手,让物体自动往下滚。

  4、等物体停止滚动后,量出它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

  5、反复做几次这样的实验,测量并记录每次滚动的距离,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三、记录好数据,填好表格:

  实验记录:斜坡与地面成30°角

  把木板分别搭成与地面成45°和60°角的斜坡,进行同样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的结果。

  实验记录:斜坡与地面成45°角

  实验记录:斜坡与地面成60°角

  各小组自己选择一个角度试一试,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重难点精讲

  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

  完成后,师生交流结果,

  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不同,物体滚动的距离也不同。当地面与斜坡形成的角度是45°时,滚得最远。

  五、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究,说说你的收获。

  ①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不同,物体滚动的距离也不同。

  ②做几次同样的实验,再求平均数,得到的结论更可靠。

  ③很多生活现象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释。

  六、随堂检测

  1、下面是华江果品店某星期5天卖出苹果、橘子情况的统计。

  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和橘子各多少箱?

  哪几天卖出的苹果箱数超过平均数?卖出的橘子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五个同学积极向汶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捐赠图书,分别捐了83本,92本,70本,103本,82本,平均每人捐赠图书多少本?

  3、陈明看一本故事书,前三天平均每天读11页,后四天平均每天读18页,陈明这七天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七、板书设计

  怎样滚得远

  ①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不同,物体滚动的距离也不同。

  ②做几次同样的实验,再求平均数,得到的结论更可靠。

  ③很多生活现象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释。

  八、作业布置

  1、选择一个体质健康测试项目进行调查,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

  2、预习第100、101页的有关内容。

《怎样滚得远》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题材引导学生经历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体会结论的可靠性,感受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28-29《怎样滚得远》,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难点是实验器材的准备及学生实验过程的控制。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角的相关知识后安排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学生已经具备了角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角知识的运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及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实验十分感兴趣,为本节课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四、学习资源的`设计及使用说明:

  教学的准备:数学课件:自制的相关滚动的动画,以及生活中的楼梯、桥梁、滑梯、滑雪场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创设情景

  激情促思

  1、师:(电脑出示汽车图)这是什么?我们怎样能卸下汽车上的油桶呢?(教师点击电脑出示滚动图)这样滚动有什么好处呢?真聪明!

  2、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点击林场图)你们知道森林里的伐木工人经常用什么方法将山上锯下的原木运下山的呢?对了,他们经常运用滚动的方法将山上的原木运下山。(点击滚动图)

  3、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到物体在斜坡上滚动的方法,这样既省力有方便。老师这里也做了一个滚动的实验,你们看。(点击出示滚动图)你们发现了什么?

  4、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你想不想知道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滚得远》。(板书课题)

  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了解。(板书:实验)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许多的运用,大家看。

  1、电脑出示你知道吗?

  我们平时走的楼梯好像一个斜坡。如果我们在楼梯上铺一块木板,那么从侧面看木板与地面会形成一个角。

  比较两种楼梯,你发现了什么?

  2、电脑出示大桥图

  师:引桥为什么这么长?

  3、电脑出示滑梯图(坡度小和大)

  生:这是一辆装满油桶的汽车

  生1:找几个人搬下来;生2:先铺一块木板,把油桶放倒滚下来……

  生:省力、方便

  生1:用汽车运

  生2:从山上滚下来

  生:第二次比第一次滚得远。

  生:第二次的斜坡和地面的角度大了。

  活动延伸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许多的运用,大家看。

  1、电脑出示你知道吗?

  我们平时走的楼梯好像一个斜坡。如果我们在楼梯上铺一块木板,那么从侧面看木板与地面会形成一个角。

  比较两种楼梯,你发现了什么?

  2、电脑出示大桥图

  师:引桥为什么这么长?

  3、电脑出示滑梯图(坡度小和大)

  师:看了这两种滑梯你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4、电脑出示滑雪场。

  师:滑雪场为什么要设计出坡度呢?

  生:当木板与地面的角度较小时,楼梯显得平缓,但楼梯占地的面积要大一些;当木板与地面的角度较大时,楼梯的占地面积就小一些,但楼梯显得较陡。

《怎样滚得远》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上第34-35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对生活中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进行正确辨认和区分。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本质特征。

  四、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各种形状的实物和模型及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瞧!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带来了这样一份礼物,猜一猜里面可能装了什么?(任意猜)

  2.教师:究竟是什么呢?现在请你们打开盒子看一看吧!

  预设:小朋友打开盒子,看礼物。

  你们的盒子里都有哪些东西呀?谁来说一说。

  预设:我们的盒子里有魔方、墨水盒、水杯、肥皂、接力棒、足球、篮球、药盒。

  学生边说,边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自然而然引入所要探究的物体,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既兴奋又有期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感知特征

  1.分一分,初步感知特征

  (1)教师:小朋友们,这么多东西,你能把它们分一分吗?把形状相同的分在一起。该怎么分呢?4人小组讨论一下吧。

  活动提示:说一说,怎么分;摆一摆,分一分;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分。

  (2)教师:你们是怎么分的呢?

  预设1:把魔方、墨水、肥皂、药盒这4个分在一起;把水杯、接力棒放一起;把篮球、足球放一起。

  教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预设2:把魔方和墨水盒放一起,把肥皂和药盒放一起,把水杯和接力棒放一起,把篮球和足球放一起。

  教师: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更合理呢?

  预设:方法2更合理,因为魔方和墨水盒都是方方正正的。肥皂和药盒都是长长方方的。

  教师:你们都同意吗?我们一起来分一分。(微课片段1)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渗透分类思想,使学生在分类过程中初步感知几何体的形状。】

  2.摸一摸、滚一滚,探究特征

  (1)教师:小朋友们,现在请小组合作,把盒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摸一摸、滚一滚,想一想为什么分成这样的4组。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2)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谁能来说一说为什么把它们分成这样4堆?

  预设1:我们先来看第一组,这两个物体都是方方正正的,都有角,还有6个平平的面,而且这6个面大小都相等。

  预设2:我们再来看第二组图形,这两个物体都是长长方方的,也有角和平平的面,只不过面的大小不同。

  预设3:第三组物体,上下一样粗,看上去像根柱子。而且上下两头都是圆圆的,躺下来之后,都会滚动。

  预设4:最后一组物体圆溜溜的,没有角,也没有平平面,它们会滚动呢,而且还会任意滚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滚一滚,摸一摸等活动,利用视觉、触觉、运动觉的协同作用,初步地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把每一类物体的特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

  3.揭示概念,形成表象

  (1)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你明白了吗,为什么分成这样4组。我们一起跟着微课再来理一理。(微课片段2)

  (2)小朋友们,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脱掉这些外套,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微课片段3)

  教师:哇!原来第一组物体脱掉外套后,就是这样方方正正的,我们把它叫做正方体。(板书:正方体)第二组是长长方方的,叫做长方体。(板书:长方体)第三组物体像根柱子,我们把它叫做圆柱。(板书:圆柱)最后一组圆溜溜的,叫做球。这4组物体在数学上都叫做立体图形。(板书:球)这4种物体,在数学上都叫做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立体图形。(板书:认识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抽象出一般模型,揭示其名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巩固练习,强化特点

  1.判断立体图形

  教师:小朋友们,生活中有很多立体图形,现在就要来考考你了。看!这个是什么图形?(球)对了。这个呢?(圆柱)没错。下面这个呢?(长方体)是的。这个又是什么?(球)对!(播放微课)

  2.找立体图形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太能干了,这些图形难不倒你们。看,这个图形也是有这4种立体图形组成的。请你找一找它的身上每种立体图形各有几个呢?把答案写在书本37页上。开始吧!

  (2)学生数图形,并记录。(教师巡视时提醒学生边数边做标记。)

  (3)教师:我们先看长方体,一共有(4)个。一起数一数,1、2、3、4,4个。

  再看正方体,有(1个)。球有(1、2,2个)。圆柱有(1、2、3、4,也是4个)。

  (播放微课)

  小朋友们,你数对了吗?数对的请举手,真能干!

  3.教师:数一数,有几个正方体组成?有困难时用实物摆一摆,验证下。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1、2,把立体图形还原成生活中图形,把生活中图形抽象成立体图形,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拓展练习数正方体,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四)总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全课总结,梳理主要知识,引导学生对自己学生进行反思和回顾。】

  六、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物体

《怎样滚得远》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怎样滚得远》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结束后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研究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物体滚得远的问题。教材的背景地位及意义:斜面是最简单的机械之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达到省力的作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相关知识后安排的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已经具备了角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角知识的运用。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很有兴趣,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这一活动也是引导学生由开展简单的实践活动逐步过渡到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

  因此,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和“物体滚得远近与斜面的角度有关”;能力目标是通过经历探究“怎样滚得远”这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策略,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情感态度方面主要是通过情境活动激发学生参予活动的兴趣,通过合作与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重点是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究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难点是实验器材的准备和学生实验过程的调控。

  课前准备:1、分组与分工,每小组5人,其中2人测量,1人记录。

  2、器材准备:木板6块,规格是40cm×25cm×0.5cm,小方凳6个,活动黑一块,胶带圈6个,皮尺6把,45度和60度直角三角尺各6副,量角器6个。

  二、说教法。

  教师是整个课堂实施的引导者、合作者。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物体滚得远近与斜面的角度有关”这个实验假设,然后用实验法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策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认识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让数学更富有现实性和生活化,从而让数学成为大众化的数学。

  三、说学法。

  整个活动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实验为手段,合作为形式,做到手、脑、口并动,促进学生智能的多元发展。学生在四次实验中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来经历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反思问题的提出、实验的展开、结论的获得,建立彼此尊重、平等对话、相互协作的合作平台,架构一种和谐的生命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情促思。

  首先出示第一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画的是什么。然后提问“这样滚动有什么好处?”学生在回答出“有省力的作用”后,再出示第二组图,紧接着引导学生提出 “胶带圈从斜坡上滚下来,滚出的距离跟什么有关系”这个问题,再让学生做出假设或猜想:甲同学说与斜面的长短有关,乙同学说与斜坡的角度有关,丙同学说与胶带圈的轻重有关,丁同学说与地面的平整程度有关……一下子提出了这么的假设,怎么办呢?我们今天就来选择其中的一个假设来做实验,好吗?和同学们共同商量选择出“与斜坡的角度有关”这个假设来做实验。

  从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作为本课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想知道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物体在斜面上滚动下来的生活实例,提出实验假设。学生提出了那么多的假设,教师为什么不作评价呢?我想,一个结论的得出,只有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来验证才更加具有说服力。还可以树立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2、示范演示,提出要求。

  用40厘米长的木板在地面上塔一个斜坡,使斜坡与的地面的角度为30度,再把胶带圈轻轻地放在斜坡的顶上,让它自动往下滚,等胶带停止滚动后,从木板的底部开始量出胶带圈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然后记录数据,再反复做3次这样的实验,并求出平均数。

  这个过程可以归纳为:一搭二量三滚四测五记六算。

  示范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白实验的程序,并在示范的过程中强调需要注意的问题,用短句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斜面搭平稳,角度调整准,滚动莫去推,测量成直线,记录须真实,计算求平均,分工要明确,合作能成功)。

  通过介绍实验的方法和步骤,避免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保证实验的有序和可靠性。

  3、分组实验、统计结果。

  同学们,经过刚才的介绍,你们都知道怎样去做这个实验了吧?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开始吧!

  根据实验要求,按照实验步骤,各组分别用45度、60度和自己选择一个任意角度的斜面,进行同样的实验。从哪一个角度开始进行实验都可以。

  在学生进行实验的同时,我也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了解他们实验的情况,对实验中好的做法进行表扬,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技术支援,使每一个小组都能动起来,都能完成实验。

  为什么用不同角度的斜面进行的实验都要反反复复做几次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数据的偶然性,使获得的结论更可靠。让学生自己搭一个任意角度的斜面进行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加相信实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观察比较,讨论发现。

  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分析,获得结论,让学生感受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的合理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那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论呢?你们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可是我们会发现不是每组的结论都相同,有的组会说45度时滚得远,有的组会说60度时滚得远,甚至有更多种结果。多个结论同时出现了,怎么办?难道我们的实验是失败的?不!恰恰相反,我们的实验是成功的,因为决定的个结论是否成立的因素有可能不是一种,也许是两种,也许是三种,甚至更多。结论的不同正好与我们开始提出的假设产生了联系,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引发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这个问题,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隐性智慧。

  5、知识延伸,活动小结。

  (1)、比较两种楼梯,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当木板与地面的角度较小时,楼梯显得平缓,但楼梯占地

  的面积要大一些;当木板与地面的角度较大时,楼梯占地的面积要小一些,但楼梯显得较陡。

  (2)假如你是桥梁设计师,设计一座有坡度的桥梁,你如何设计。

  (3)、活动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啊?

  让学生在反思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怎样滚得远》教案 篇5

  数学活动课《怎样滚得远》是我本学期的第一堂活动课,为此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前,我仔细的阅读了教参,制订了课堂教学目标,尽量考虑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体验到做实验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同时,自己亲自将整个实验做了一遍,是为了能够想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哪些困难,以便提前预设。课虽然是备好了,说心里话,还是没有底。都说活动课不好上,学生兴奋度高,课堂比较乱,不好控制,教师喊破喉咙,学生依然沉浸在自我活动中;另外就是学生不会合作,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这节活动课能否成功上下来,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有效地分工合作,所以教师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上课了,大家席地而坐,来到体育馆上数学课,他们透着一股新奇劲。我拿出一个圆木棍,问:“如果将圆木棍不借助外力,轻轻地放在平地上,它会滚吗?”“不会。”“那怎样才能让它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滚动起来?”“放在斜坡上。”“对,有时候为了节省体力,我们经常会利用斜坡,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例子吗?”在学生例举了一些例子后,我引入了正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滚得远。”然后引导学生猜测,“你觉得怎样滚得远?”学生大多认为板放得越高(既斜坡的坡度越大,)滚得越远。适当介绍坡度就是木板与地面的夹角,并画出图示。也有个别学生认为不是这样,他们觉得坡度越大,向下的冲击力越大,反而影响它向前,坡度应该适中,才会滚得远。“那么,我们就需要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你准备怎样做这个实验?”大家一致认为在0到90度之间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度数来进行实验,最后选定了30、45、60这3个度数进行实验。

  接下来就是本节课的重头戏了。

  我请了几个学生和我一起做了第一个实验,边做边讲了一些注意点,特别强调了要反复实验几次,求出平均数的必要性。然后再由学生分小组完成剩下的两个实验,得出结论。然而,我观察到,请上来的学生对于即将要做的工作毫无头绪,在我的指点下,完成了分工和实验,而其他旁观的学生,则只是好奇的看着,有的干脆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到了分组实验的时候,我观察到一些小组分工不明确,有的学生无事可做,造成其他学生既要做这个又要做那个,费时费力;再有学生坡度搭好后,不经意间慢慢塌了,他们还没有感觉到,继续在实验,操作的数据不准确,影响对结果的判断。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我觉得我先前对学生的预设还是没有到位,对学生的困难分析不够。学生不会合理分工,课堂上除了对实验本身的指导外,对于如何合理分工也需要指导,而且在观摩实验时需要调动每一个人的注意力,以便对自己的独立操作有个好的参照。在反思之后,我开始第二个班的教学。

  我将实验指导分这样几步进行:

  首先我请学生思考:“你觉得在这个实验中要做哪些工作?六个人该如何进行分工?”指名学生回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要有人测量斜坡并要给予固定,要有2人;有人测量,要有2人;有1人滚木棍捡木棍;有1人记录。在此基础上让小组先进行分工。由于有了指导,学生很快就完成了。

  然后请一个小组上来演示第一个实验,同时要求其他的小组关注,并思考:“你从事什么工作,你认为他们这组在这个环节中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这个小组由于分工明确很快完成了第一组实验,而其他学生由于刚才已经进行了分工,对于自己所要做的工作很清楚,观察别人实验时就有目的的观察,而且观察得也很仔细,并不时在窃窃私语。之后,大家针对刚才操作的情况,提出了改进,如:坡度要量准并适当用手固定,测量时皮尺要绷直,并在接头处做好记号,滚木棍时要轻放,不用力,每一次测量的结果都不相同,要多量几次,算出平均数等。

  最后再分组进行独立的操作。在独立实验时,我不断巡视,发现学生的状态比较好,各尽其职,效率也比较高,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对比两堂课,我深有感触。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困难的把握一定要准确,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即课前的预设一定要准确到位,只有这样才有有效的生成。第一堂课由于学生分工不明确,示范实验时又没有很认真的关注,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不断,效率不高。第二堂课由于学生对要做什么,有了认识,分工明确,实验效率就提高了,节省了时间。其次,老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给学生提出一个合适的、具体的任务,有了具体的任务,他们才会认真地、有目的地去关注,去参与,才能尽最大可能抓住每一个学生。第一堂课中,老师设计了示范实验,选了一些学生,让其他同学看,参与面比较小,看的学生没有明确任务,注意力很快分散,造成一些注意点没有听到,影响后面的操作。而第二堂课上,一组学生在实验,其他学生看,由于有了明确的任务,对照自己的工作,看他们操作时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他们带着问题来看别人的操作就比较仔细。

《怎样滚得远》教案相关文章:

《怎样滚得远》教案

《怎样滚得远》教学设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怎样滚得远》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