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乘除法

乘除法

看似乖巧 点赞 分享
乘除法

微信扫码分享

乘除法(精选12篇)

乘除法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1-7页。具体内容: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以一位数。

  2、经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乘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乘法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2、使学生通过对口算乘法的学习,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2、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难点:

  理解口算乘法的过程,并能运用口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表内乘法。

  1、引导学生回忆乘法表,并请一位学生背诵乘法口诀表。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必要的补充,重述乘法表的内容。

  二、通过实例引入整十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1、引入教材第2页上的实例。把问题由一位数乘法2×3扩展到整十数与一位数的乘法。

  2、提问:怎样计算20×3?

  3、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比较这两上算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对学生的结论作出评价,并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

  三、讲解整十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做练习巩固知识。

  1、讲解: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从而得到20×3=60。

  2、在例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计算20×4,20×5。再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3、引导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自行提出问题,并讨论解答。

  4、总结、分析学生的问题和答案,以书中的“试一试”为练习,让学生独立计算。

  5、布置“练一练”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独立认真地完成。

  第2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完成作业 的情况。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必要的补充。重述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通过实例引入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1、举出教材第4页的实例。

  2、提问:怎样计算12×3?

  3、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思考,看能否想出其他的解题方法。

  三、讲解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做练习巩固知识。

  1、讲解算理,并给出12×3计算过程。

  2、在例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计算12×4。

  3、对学生的解答作出肯定,让学生举实例,提出问题,并讨论回答。

  4、回答并总结学生的问题和答案,以书中的“试一试”为练习,让学生独立计算。

  本课总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方法,通过经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第1课 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

  一、复习表内乘法

  列出九九乘法表

  二、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写出具体实例以及具体解答过程

  三、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写出具体实例以及具体解答过程

乘除法 篇2

  小数的乘除法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142页第1~4题,练习二十九第1,3,4,5,6,7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口算、估算和笔算。

  2.让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知识回顾

  教师:小数乘法和除法这两部分内容,分别学了哪些内容?

  同桌的两名同学合作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这两部分内容。再全班汇报交流、展示。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最后可整理如下:(课件展示)

  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小数乘法

  小数除法

  近似值积的近似值

  商的近似值

  循环小数

  2.知识复习

  教师:怎样计算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地方相同和不同?

  学生回答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后,重点比较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不同,再提醒学生注意在积中点小数点时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比如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位。学生再现知识后,计算下列各题:

  0.16×1.72.8×751.36×0.05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订正。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帮助指导。

  教师:怎样计算小数除法?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除法有两种情况:一是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时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要注意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前一种情况计算。然后计算下列各题:

  28.56÷51230÷0.463250÷25

  教师:在小数乘、除法计算中,怎样求积或商的近似值?

  学生讨论,明确求积或商的近似值是在计算出积或商后,再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教师:哪些情况下需要求积或商的近似值?

  学生讨论后得出:需要求积或商的近似值有两种情况,一是题目有明确要求;二是根据实际需要。

  学生练习第142页第2题。

  教师:什么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

  学生讨论,教师补充,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是指小数部分的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二、复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1.复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师:四则运算指的哪些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教师:在四则运算中,哪些是第1级运算?哪些是第2级运算?

  教师: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应该按照什么运算顺序计算?

  学生讨论,回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师: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吗?

  学生回答后,完成142页第4题。

  2.3+3.9÷(22-14.2)18-(1.4+1.25×2.4)

  2.复习简便运算

  教师: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可以运用哪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引导学生得出: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学生练习142页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九第1题。

  (2)练习二十九第3题。

  学生独立估算,教师巡视,注意倾听学生是如何估算的,鼓励算法多样化。

  (3)练习二十九第4,5题。

  四、归纳梳理

  教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归纳、梳理今天复习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板书补充,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归纳:在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先要观察题目的数字特征和运算符号,想一想有没有简便算法,如果有简便运算,那么该怎样进行简便运算,如果不能进行简便计算,就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计算完以后,还要进行验算。

  五、作业

  练习二十九第6,7题。

乘除法 篇3

  教学内容:教材107—108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五的1—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的算理.

  2.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转化为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的算理.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2.正确、合理地进行简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灵活、合理的简便算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12×30 18×20 24×40

  35×4 25×4 45×2

  2.把两位数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15=( )×( ) 30=( )×( ) 24=( )×( )

  3.应用题: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每个手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让学生自己用不同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人板演,其它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第一种解法: 第二种解法:

  6×12×5 6×(12×5)

  =72×5 =6×60

  =360(元) =360(元)

  你发现什么?

  使学生明确:

  (1)两种解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即6×12×5=6×(12×5)从而得出: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2)当两个乘数相乘得整十数时,第二种算法简便.

  板书课题:简便算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 1 35×5×2

  学生试做

  (2)订正:使学生明确简算方法

  35×5×2

  =35×(5×2)

  =35×10

  =350

  (3)拓展补充45×2×9

  (4)学生完成做一做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25×16

  ①讨论怎样计算简便?

  引导学生说出把16分成 4×4,这样25×4×4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25×16

  =25×(4×4)

  =25×4×4

  =100×4

  =400

  ②启发学生想不同的算法.

  (2)拓展补充

  15×12怎样算比较简便?

  (3)练习:108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27×4×5 (2)15×12

  =27×[( )○( )] =15×[( )○( )]

  =27×[( )○( )] =15×[( )○( )]

  =27×[ ] =15×[ ]

  = =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计算简便

  46×25×4=46×[( )○( )]

  3.练习二十五1题

  4.练习二十五3题(填写在书上)

  5.练习二十五5题

  四、全课小结:今天你又学得了哪些新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五4题.

  六、板书设计 

  简便算法

  有时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和积,比较简便.

  例1:35×5×2

  =35×(5×2)

  =35×10

  =350

  有时一个数乘以两位数,改成连 续乘以两个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例2:25×16 25×16

  =25×(4×4) =25×(2×8)

  =25×4×4    =25×2×8

  =100×4    =50×8

  =400     =400

乘除法 篇4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挂图)

  飞行员在进行飞行表演。看,飞机飞得多整齐呀!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提问。

  你能根据图上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提问。主要有2类。根据学生的提问分类板书。

  1)乘法问题。每排有4架飞机,3排一共有几架飞机?

  2)除法问题。12架飞机,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几架飞机?

  12架飞机,每4架编成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2、尝试解决问题。

  为什么采用乘法?(应为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怎么列示?(2个算式)

  说出各部分的名称,每个算式的含义。

  3×4=12(架) 4×3=12(架)

  为什么采用除法?(求平均分的每份数或求平均分的份数)怎么列示?(一个问题对应一道除法算式)。

  说出各部分的名称,每个算式的含义。

  12÷3=4(架) 12÷4=3(组)

  3、比较:乘法问题和除法问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乘法问题中的条件是除法问题中的问题,除法问题中的条件是乘法问题的问题。互逆的关系。

  区别: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法是平均分。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把一个整体分成几个相同的部分用除法。乘除法间互逆,同一具体情境,如果能提乘法问题,也一定除法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39页试一试

  先请学生完整地叙述一遍题意,再独立完成。

  2、把32页中的问题,用除法算式表示。

  作业:看一幅情境图,能编乘法应用题和除法应用题,并能正确列示。

乘除法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1-7页。具体内容: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以一位数。

  2、经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乘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乘法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2、使学生通过对口算乘法的学习,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2、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难点:

  理解口算乘法的过程,并能运用口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表内乘法。

  1、引导学生回忆乘法表,并请一位学生背诵乘法口诀表。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必要的补充,重述乘法表的内容。

  二、通过实例引入整十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1、引入教材第2页上的实例。把问题由一位数乘法2×3扩展到整十数与一位数的乘法。

  2、提问:怎样计算20×3?

  3、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比较这两上算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对学生的结论作出评价,并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

  三、讲解整十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做练习巩固知识。

  1、讲解: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从而得到20×3=60。

  2、在例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计算20×4,20×5。再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3、引导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自行提出问题,并讨论解答。

  4、总结、分析学生的问题和答案,以书中的“试一试”为练习,让学生独立计算。

  5、布置“练一练”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独立认真地完成。

  第2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完成作业 的情况。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必要的补充。重述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通过实例引入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1、举出教材第4页的实例。

  2、提问:怎样计算12×3?

  3、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思考,看能否想出其他的解题方法。

  三、讲解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做练习巩固知识。

  1、讲解算理,并给出12×3计算过程。

  2、在例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计算12×4。

  3、对学生的解答作出肯定,让学生举实例,提出问题,并讨论回答。

  4、回答并总结学生的问题和答案,以书中的“试一试”为练习,让学生独立计算。

  本课总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方法,通过经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乘除法

  第1课 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

  一、复习表内乘法

  列出九九乘法表

  二、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写出具体实例以及具体解答过程

  三、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写出具体实例以及具体解答过程

乘除法 篇6

  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教学在五年级上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但学生的错误率却很高,而且错误的情况也是多种多样,甚至是最简单的加减法。这些错误即使对学生再三叮咛,到时仍然会出现。究其原因,应该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可能是基本的概念与算理不清晰,或者是口算

  与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会错误百出。

  二,应该是学生心理上的原因。学生常用“粗心”两个字解释计算的失误,但除了由于不良学习习惯所造成的错误以外,更多是心理上的原因。

  教师应让学生切实掌握好与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还需要组织好有针对性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种形式的练习。

乘除法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能准确解答应用题.

  2.加深学生对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异同点,会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能正确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1.花手绢的块数是白手绢的

  2.白手绢块数的 正好是花手绢的块数.

  3.花手绢的块数相当于白手绢的

  4.白手绢块数的 倍相当于花手绢的块数

  (二)教师提问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什么方法?

  (三)谈话导入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每一类应用题的特点,巩固解题方法,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下面一组练习.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3

  1.课件演示:分数除法应用题

  2.比较.

  (1)我们把这三道题放在一起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三个数量是相同的;需要找准单位“1”来分析.

  (2)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不同点:已知和所求不同;解题方法不同.

  3.小结:分数应用题主要有以上三类: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4.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是什么?

  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画图来分析;列式不必急.

  三、巩固练习

  (一)应用题

  1.一个排球36元,一个篮球40元,一个排球的价钱是一个篮球价钱的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分析列式

  (2)要求根据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改编出一道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道分数除法应用题.

  2.学校有故事书36本,是科技书的 ,科技书有多少本?

  3.学校有故事书36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 ,科技书有多少本?

  (二)补充条件并列式解答.

  一条路长15千米,修了全长的 ,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答案

  1.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修了 ,修了多少千米?

  2.修一条长24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50千米,修了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240×       240÷       150÷240      240÷150

  (四)思考题

  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数的 .十位上的数加上2,就和个位上的数相等.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三类题的对比练习.解决这三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一)解答下面各题

  1.六一班有学生45人,其中女生有20人.女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2.六一班有学生45人,女生占 .女生有多少人?

  3.六一班有男生25人,占全班的 .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二)校园里栽了杨树144棵,栽的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 ,校园里栽了松树多少棵?

  (三)学校买了蓝墨水30瓶,红墨水24瓶.蓝墨水是红墨水的几倍?

  六、板书设计

  1.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4÷12=

  2.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 .池塘里有多少只鹅?

  12× =4(只)

  3.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 .池塘里有多少只鸭?

  4÷ =12(只)

  教案点评:

  本教学设计把三类应用题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既突出了每一类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又通过对比,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三类题的异同点。巩固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乘除法 篇8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上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我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熟悉情境出发意在学生能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习这部分知识既可以解决实际生活的应用,又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的乘除法法奠定基础,在整个数学体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根据对教材地位分析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将三维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明白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在实际计算中运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迁移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为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归纳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逆运算”。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接下来是我对学生的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理解能力,但总结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本节课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描述对新知的理解,提高学生概括能力,感受获取新知的乐趣。

  三、说教法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教法我选择以启发法为主,辅之以讨论交流法、讲练结合等多法,并借助多媒体、教材等教具完成教学,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新知探索过程。

  四、说学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因此,我会引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动手用脑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春游插花比赛的情境图,并提问(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预设有的学生会用加法列式计算:3+3+3+3=12,还有的学生用乘法列式计算3×4=12,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可以用加法,也可以乘法呢?顺势揭示本节课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通过学生喜欢春游插花比赛的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转移到课堂中,为新知的探索做好准备。

  2、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其部分名称

  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先观察两个算式,同桌之间说一说:乘法和加法有什么关系吗?通过加法,我们如何描述乘法的意义?学生观察后发现几个相同数字相加得到的结果可以用乘法表示,教师讲授乘法的意义及其组成部分名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在算式3×4=12中,3、4是因数,12是积。

  其次,教师多媒体出示教材问题(2)、(3):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请学生先独立列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问:这两道题用的是什么运算?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请学生代表汇报结果,预设学生会快速列出算式:12÷3=4,12÷4=3,学生观察并结合上节课加减法的学习,会发现这个两个算式是已知两个数的乘积的结果,要计算其中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教师讲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得的另一个因数叫商。比如12÷3=4,12是被除数,3是除数,4是商。

  活动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我们上一节课学习加减法的意义后还学习了什么?那大家能用式子总结一下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吗?乘法和除法又有什么关系呢?组织学生前后四人小组讨论,我会走下讲台巡视指导,请学生以抢答的方式汇报结果,针对学生活动情况和汇报结果我予以肯定或鼓励的评价,师生共同得出: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如果老师变一个魔术,藏起来1枝花,该怎么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呢?预设学生会列出算式11÷3=3…2,11÷4=2…3,师生共同总结: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本环节充分呈现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

  3、练习提升,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趁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会把拿出课本上的做一做融入到插花比赛的情境中,每个花篮有36枝花,一共有14蓝,请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接着根据列出这个乘法算式快速改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归纳,扩展新知

  练习结束教师提问学生: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表现的最优秀?你最想向她学习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本节课知识点,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提升。

  5、课后作业

  教师在大屏幕中呈现必做题和选做题,请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课后让不同的学生数学也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内容随着课程的推进而逐一展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条理性,意在加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树。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各位考官的耐心聆听,请问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乘除法 篇9

  教学内容:教材67页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九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规律。使学生掌握除法中两种简便算法:(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如果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是整十数时,就可以把两个一位数先乘起来,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被除数:(2)一个数除以一个两位数,如果能把除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而且用其中的一个位数去数被除数比较简便时,就可以用这两个一位数依次去除被除数。

  2、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总结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和积极探索规律的精神。通过对规律性知识的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育学生做事要符合实际不要生搬硬套。

  4、创新目标:通过计算,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感受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乘这里讲的简便算法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改成除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或者把一个数除以两位数,改成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这种简便算法,是利用了“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这一规律。此外,还要看两个一位数相乘的积是否得整十数,以及怎样把用两位数除改写成用两个合适的一位数连除,使计算简便。因此,教材一开始,先复习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把一个两位数改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再复习连除应用题,进而通过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法的结果一样,从而说明: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确定重点:

  1、教学重点:了解一个数连续用两个一位数去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这一规律。掌握由此规律得出的两种简便方法

  2、教学难点 :在除法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简便计算

  3、创新点:对于除法计算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取多种方法解决

  4、德育点:学生谈收获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谈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的信息;

  学具的选择:口算卡片  教学课件

  主要技术:留空白  联想  激励创新

  一、教师行为:导引目标

  1、口算(投影出示)

  240÷20 360÷40 450÷30 350÷70

  450÷50 630÷70 800÷100 240÷80

  2、填空,把下面各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35=( )×( ) 54=( )×( )

  32=( )×( )

  40=( )×( ) 25=( )×( ) 

  28=( )×( )

  3、应用题(小黑板出示)三年级同学参加春季植树,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3组,每组多少人?(两种方法解答)

  教师巡视点拨学生,订正。

  教师:刚才我们用两种解法解同一应用题,观察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明确:已知数相同,计算结果也一样,只是运算顺序不同。  教师说明:也就是说两个算式相等。

  教师板书:90÷2÷3=90÷(2×3)

  教师:抛开具体的事理,单看两个算式,90÷2÷3还可以用90除以2和3的乘积计算

  填空练习:

  180÷4÷5=180÷( ) 140÷5÷4=140÷( )240÷5÷6=240÷( ) 190÷5÷2=190÷( )

  教师提问:由以上练习,你能得到什么规律?教师引导明确: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投影出示)

  教师:学习了这一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除法中的简便计算,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内容“除法中的简便算法”教师板书课题。

  二、创造条件:

  教学例3

  (1)出示例3   390÷5÷6

  引导学生汇报,先算出5和6的积,再用积30去除390。提问为什么?因为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是整十数利用上面的规律计算简便。

  反馈练习1360÷8÷5引导学生口述思路。

  (2)练习810÷9÷2怎样计算简便?

  教师巡视把学生的不同作法板书并比较:

  810÷9÷2      810÷9÷2

  =90÷2      =810÷(9×2)

  =45        =810÷18

  =45

  教师提问:(启发学生)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在计算连除法时,如果两个除数的积是整十数时,就可以先把两个除数先乘起来,用它们的积去除被除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教师提示:计算时方框的步骤不必写出来。

  (3)反馈练习:11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并补充:190÷19÷2(加强对比灵活运用)

  教师巡视,指点差生,集体订正。

  组织研究

  教学例4

  教师:在例3中,我们利用这一规律把连续除以两个数,改成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来简算。

  (1)出示例4:420÷35

  教师:你能进行简便计算吗?

  420÷35       420÷35

  =420÷7÷5    =420÷5÷7

  =60÷5      =84÷7

  =12        =12

  请同学们比较两种作法哪种要简便?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第一种简便,因为第一步用7去除,能迅速地用口诀求商,所以比较简便。

  (2)教师小结:在计算时,要注意,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怎样使计算比较简便,就怎样计算。

  三、引导创新

  111页做一做(幻灯出示)

  350÷25    480÷32

  四、反思小结

  今天你又学得了哪些新知识?

  教师提示:今后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使计算简便。

  五、研究性作业 

  简便算法

  例3   390÷5÷6        例4:420÷35

  390÷5÷6                   420÷35       420÷35

  =390÷(5 ×6)             =420÷7÷5    =420÷5÷7

  =390÷ 30                  =60÷5      =84÷7

  = 13                      =12        =12

  810÷9÷2

  =810÷(9×2)

  =810÷18

乘除法 篇10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1~15页例1~2,课堂活动第1~2题以及练习三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计算与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经历探索发现乘与除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过程,并有成功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3能运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验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情景中探索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主题图,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游乐园玩一玩。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情景图,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说出自己选择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解答。

  教师板书算式:12×5×4=24012×4=4848÷4=1248÷12=4……

  (2)学生认真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1:都是乘除法算式。

  学生2:12×4=48和 48÷4=12这两个乘除法算式有相同的地方,好像有点关系。

  ……

  (3)同学们观察得好,你能观察出乘除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教师:刚才我们从情景图中知道:每棵树上挂了4个灯笼。

  12棵树上挂了48个灯笼。

  通过这3个信息列出了3道算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道算式。

  12×4=48  48÷4=12  48÷12=4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说说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和每个算式解决的问题。

  (2)看一看除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1:都说的是同一件事。

  学生2:…

  教师:同学们观察讨论得很好,找出了这3道算式之间的一些关系,我们继续来研究下面的问题是不是也有这种关系?

  2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学生选择两个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

  请在12页上写出1道乘法算式和2道除法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算式。

  65×15=975

  975÷65=15

  975÷15=65

  说说每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再比较上面3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做好记录)

  各小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教师:议一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再汇报。

  3讨论

  0不能做除数“0不能做除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先计算下列各题:

  (1)0÷4=0÷5=0÷134=

  (2)0÷0=6÷0=

  学生猜一猜这两组算式的商是几?说出理由。

  (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说明)

  4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都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三、课堂活动

  1.教科书第14页课堂活动第1题。

  师生对口令,然后同桌互对口令。

  2 教科书第14页课堂活动第2题。

  先读题,问:从题目的要求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独立练习,并写出依据。

  抽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三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作业本上。

  2.练习三第2题和3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说出依据。

  五、课堂作业

  1.练习三第4,5题,学生独立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3页例3,第14页课堂活动中第3题以及练习三第6~1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整除,能判断简单的整除问题。

  2在区别“除尽”与“整除”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经历从除法中整理出“整除”的过程,能判断简单的整除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教学例3

  (1)口算。

  (教师板书结果)

  6÷2=39÷2=15÷12=250÷50=26÷13=25÷7=160÷1=0÷9=76÷21

  (2)观察口算题及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议一议。

  (3)全班按小组汇报交流发现的情况。

  (算式都是整数除以整数计算结果有“除尽”和“除不尽”两类,或有“有余数”和“没有余数”两类……教师将学生发现的情况一一板书出来让学生讨论,同时注意引导得出“整除”来)

  (3)教师小结出整除的意义。

  像6÷2=3,0÷9=0……这些除法算式都没有余数。

  6÷2=3我们就说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除6。

  (让学生齐读书第13页)

  再让学生尝试说说:250÷50=,26÷13=,谁能被谁整除。

  (4)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在表示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的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有什么特点?每个学生举出几个表示整除的除法算式。

  2“说一说”下面哪个算式的除数能整除被除数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最后全班反馈。

  重点讨论25÷4中的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吗?

  (2)教师小结:要判定算式中除数能否整除被除数,要看除法算式是不是整除,才能确定。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3题:学生读题后,先独立完成,然后抽生订正,请同学帮助有错的同学并说明理由。

  2练习三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点名回答,再集体订正理由。

  3练习三第8题 :学生先独立试做,订正时抽学生说说依据。

  4练习三第10题:学生独立试做,再集体订正。

  四、拓展练习

  1.练习三第13题:学生独立思考后试做,对有困难的同学可在小组中商量,全班汇报。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9,11,12题。

乘除法 篇11

  浙江省青田县城东小学 吴丽春

  教学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能根据知识的迁移,找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

  1、师: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上可课,你们都认识我吗?(生答)我来介绍一下,我姓吴,所以你们就叫我-吴老师。就现在而言,我是你的老师,你是我的学生。我们是怎样的关系呢?

  2、师:今天吴老师给你们上课,高兴吗?(生:高兴)现在我要看看那一小组的同学坐得最好,好的奖励1小组3个五角星。(教师奖励五角星)。今天啊,我们的同学表现真好!

  3师: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把刚才老师提供给你的一些信息和数据,能编成应用题吗?

  生:“吴老师要奖励四年级的同学,每组奖励3个五角星,奖励4组,一共要奖励多少个五角星?

  师:算式怎样列啊?

  生:乘法算:3×4=12(个)

  师:假如用加法算那就是:3+3+3+3=12(个)

  师:刚才几个相同加数,用什么方法比较简便。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以后遇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计算,我们就用乘法来计算。

  比如说:老师现在要练习写粉笔字,写了“吴”,“吴”,“吴”,“吴”再写一个“吴”,刚才写了几个(生:5个),一共写了几画?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呢?齐读意义

  二、教学除法

  1、师:我们再来看这道题,谁能把它改编成一道除法应用题。算式是什么?

  生:12÷3=4(组)

  生:12÷4=3(个)

  板书三种算式,说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观察算式,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师:那这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也可以四人小组讨论。

  师:讨论的怎么样了?哪组愿意把你们的意见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①、反馈讨论意见。

  比如:编一编老师写“吴”的 应用题。

  师: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吗,举例几个

  ②、板书:几个例子。板书 因数×因数=积,

  ③、寻找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师:通过大量的举例你发现了什么?

  ④板书各部分关系

  师:通过大量的例子证明乘除法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乘法算式中的积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所以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板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四)、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

  1、理解乘法的意义

  师:从他们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乘法是求两个因数相乘积的运算。

  4、理解除法的意义

  (1)、提问: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一想,除法实质上就是求什么呢?(这个商相对于乘法来说他是什么?)

  (2)、那怎么求这个因数呢?引出: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3)、揭示除法的意义:那么,到底什么是除法?

  板书定义,齐读

  (五)、揭示乘除法的关系

  教师: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板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六)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出示课题)

  二、应用乘法的各部分关系解决问题:

  师: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那同学们想想,我们在哪些地方已经应用到乘法的这种关系了?(可以填些数、乘法验算、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1、    填空,你能举个例子吗?说的是不是和我一样的类型,你能根据上面的题目填一填吗?2、还在哪里应用过了,引出验算。3、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若出来则让学生举例,若不出来则说:这个括号里的数是要我们求的,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我们除了用括号表示外,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引出求未知数X)

  四、巩固练习

  (一)  填空

  72÷8=9    2、.22881÷263=87                        

  8×=72                            87×263=(     ) 

  ÷9=8                             22881÷87=(  ) 

  1)说说填写的依据

  (2)第3小题中   a   、b  、c  可代表哪些数?

  强调不可为0,因为0不能作除数。

  (二)  计算并验算

  28×57       69×44        53×39

  三题中挑一题,可以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验算的,验算的依据是什么?

  (三)求未知数

  师:应用乘法的各部分关系可以求未知数,那么,这题的未知数是多少?怎样求呢?

  出示:X×26=468

  (1)、放手让学生自己先求

  (2)、说说你是怎样求的?为什么这样求?应注意什么?

  (3)、为了使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可以把X×26省略乘号,写成26X。

  (4)集体训练:35X=840    18X=810(指名板演)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何收获?

乘除法 篇12

  第十课时  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31页例4,练习七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儿童商场逛一逛。出示例4的主题图。

  问:你们瞧,这个柜台里有什么?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回答。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商场,身临其境,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从他们的议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里面的数学问题。

  (3)、小明想买5辆小汽车。,应该付多少钱?

  引导学生得出:12÷3=4(元)是求1辆小汽车多少钱。因为要知道小明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必须要先知道1辆小汽车多少钱。

  (4)、鼓励学生再提出问题。

  2、小结: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汇报的形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引发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1题。问:要完成这道题必须先知道什么?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3、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并掌握利用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乘除法相关文章:

最新二年级乘除法口算题道通用(7篇)

乘除法的关系第二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除法应用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除法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除法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乘除法口算

如何写二年级乘除法口算题道(八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小数乘除法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除法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小数乘除法练习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乘除法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