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看似乖巧 点赞 分享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微信扫码分享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精选9篇)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篇1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六年制人教版第九册75~7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通过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探索规律。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1、 复2、 习导入  

  1、出示一个底是4分米,高是3分米的平行四边形。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如何计算?是多少?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老师用一条线段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连接起来,这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了两个什么图形?(三角形)我们已经学过了几种三角形?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3、通过重合验证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

  4、出示三个三角形,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如下图)

  覆盖方格图,现在同学们能够知道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了吗?

  我们称这种计算面积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学生分组数方格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初步感知三角形等底等高,面积相等。)

  4、“如果我们河头镇的地形是一个三角形,也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他的面积,方便吗?象这种数方格的方法既麻烦又不准确,那我们能否像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样,把三角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

  5、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出示课题)

  【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课复习导入  设计精妙,利用本课的重点,删繁就简,既为新课的学习作了铺垫,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积极性。利用一环紧扣一环的情境设计,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感受,感受到来自知识的挑战,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新课

  1、通过操作总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 学生独立尝试。

  四人一小组,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

  (2) 交流尝试结果。

  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都拼成了哪些图形?

  让操作好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拼成的图形,并贴在黑板上展示。

  【评:让学生在操作、感受、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只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使学生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继而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3)引导探索规律。

  1、“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已经拼成了几种图形?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今天我们着重研究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我们来观察一下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情况(三种情况),“这边的平行四边形是由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每一个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只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3、归纳总结规律。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总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板书)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4、思想教育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研究得出了公式,其实大约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就已经论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因此,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

  【评: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结论的得出,是在学生动手实践、分组讨论中不断完善、提炼出来的,教师这一举措,完全的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把数学知识彻底的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有效的提高课堂的生命活力。】

  5、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

  1、 口答。

  试一试: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1) 底是 4.2米,高是2米。

  (2) 底是6分米,高是3分米。

  (3) 底是1.6米,高是5米。

  2、做一做:

  指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

  3、说理题。

  金坛经济开发区有一块三角形土地准备拍卖,底是80米,高是60米。底价为每平方米200元。如果有一位开发商准备用50万元买这块土地,你认为钱够不够?请说明理由。

  【评:练习设计层层深入,形式多样,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并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提高了学数学 、用数学的意识。】

  四、小结。

  学生小结 ,质疑问难。

  五、作业 。(略)

  总评:本课教材挖掘得深,知识间的联系把握的准,整节课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师生间的和谐默契配合、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给人一种新颖独特、耳目一新的感觉。

  1、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2、 

  教师在确定教目标时,既重视知识技能目标,又注重发展性领域目标和情感目标,指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数学的表达和交流。

  3、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师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环节紧凑,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学”为中心。整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操作,有合作、有独立、有分析、有概括、有猜想、有验证。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培养。

  4、 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合作者。】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篇2

  教学内容

  六年制人教版第九册75~7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通过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探索规律。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出示一个底是4分米,高是3分米的平行四边形。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如何计算?是多少?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老师用一条线段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连接起来,这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了两个什么图形?(三角形)我们已经学过了几种三角形?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3、通过重合验证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

  4、出示三个三角形,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如下图)

  覆盖方格图,现在同学们能够知道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了吗?

  我们称这种计算面积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学生分组数方格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初步感知三角形等底等高,面积相等。)

  4、“如果我们河头镇的地形是一个三角形,也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他的面积,方便吗?象这种数方格的方法既麻烦又不准确,那我们能否像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样,把三角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

  5、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出示课题)

  【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课复习导入设计精妙,利用本课的重点,删繁就简,既为新课的学习作了铺垫,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积极性。利用一环紧扣一环的情境设计,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感受,感受到来自知识的挑战,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新课

  1、通过操作总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 学生独立尝试。

  四人一小组,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

  (2) 交流尝试结果。

  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都拼成了哪些图形?

  让操作好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拼成的图形,并贴在黑板上展示。

  【评:让学生在操作、感受、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只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使学生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继而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3)引导探索规律。

  1、“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已经拼成了几种图形?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今天我们着重研究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我们来观察一下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情况(三种情况),“这边的平行四边形是由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每一个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只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3、归纳总结规律。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总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板书)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4、思想教育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篇3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1、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算一算、推一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按要求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动手、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1、  看书P81,观察方格纸上三角形的面积。

  2、  想一想:三角形能不能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二、研究探讨

  1、  让学生4人一小组讨论:分别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自己拼一拼、议一议、推一推,看能不能得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合作探讨学习,师巡视。

  3、  检查反馈:(如果学生拼出,则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师作必要的补充纠正。)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下面的图形:

  4、  比一比: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底和高有怎样的关系?面积呢?

  5、  推一推:

  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强调:为什么要“÷2”?(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字母公式为:S=AH÷2

  6、  判断: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错 必须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面积才有这样的关系。)

  7、  迁移练习

  例:一块三角形钢板,底是84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       让生独立做。

  (2)       检查:84×25÷2=1050(平方厘米)

  三、练习

  1、  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分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请学生说明理由

  2、  口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填在空格里。

  底(米)

  8

  5

  4

  20

  高(米)

  7

  12

  10

  15

  面积(平方米)

  3、  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4、  一种零件,有一个面是三角形,它的底是12 厘米,高是4厘米。这一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  有一个底面是三角形的水池,底长8米,高是底的3倍,求这个水池底面的面积。

  四、总结。

  请你说一说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篇4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六年制人教版第九册75~7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通过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探索规律。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1、 复2、 习导入  

  1、出示一个底是4分米,高是3分米的平行四边形。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如何计算?是多少?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老师用一条线段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连接起来,这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了两个什么图形?(三角形)我们已经学过了几种三角形?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3、通过重合验证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

  4、出示三个三角形,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如下图)

  覆盖方格图,现在同学们能够知道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了吗?

  我们称这种计算面积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学生分组数方格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初步感知三角形等底等高,面积相等。)

  4、“如果我们河头镇的地形是一个三角形,也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他的面积,方便吗?象这种数方格的方法既麻烦又不准确,那我们能否像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样,把三角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

  5、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出示课题)

  【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课复习导入  设计精妙,利用本课的重点,删繁就简,既为新课的学习作了铺垫,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积极性。利用一环紧扣一环的情境设计,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感受,感受到来自知识的挑战,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新课

  1、通过操作总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 学生独立尝试。

  四人一小组,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

  (2) 交流尝试结果。

  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都拼成了哪些图形?

  让操作好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拼成的图形,并贴在黑板上展示。

  【评:让学生在操作、感受、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只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使学生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继而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3)引导探索规律。

  1、“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已经拼成了几种图形?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今天我们着重研究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我们来观察一下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情况(三种情况),“这边的平行四边形是由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每一个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只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3、归纳总结规律。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总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板书)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4、思想教育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研究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其实大约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就已经论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因此,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

  【评: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结论的得出,是在学生动手实践、分组讨论中不断完善、提炼出来的,教师这一举措,完全的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把数学知识彻底的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有效的提高课堂的生命活力。】

  5、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

  1、 口答。

  试一试: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1) 底是 4.2米,高是2米。

  (2) 底是6分米,高是3分米。

  (3) 底是1.6米,高是5米。

  2、做一做:

  指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

  3、说理题。

  金坛经济开发区有一块三角形土地准备拍卖,底是80米,高是60米。底价为每平方米200元。如果有一位开发商准备用50万元买这块土地,你认为钱够不够?请说明理由。

  【评:练习设计层层深入,形式多样,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并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提高了学数学 、用数学的意识。】

  四、小结。

  学生小结 ,质疑问难。

  五、作业 。(略)

  总评:本课教材挖掘得深,知识间的联系把握的准,整节课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师生间的和谐默契配合、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给人一种新颖独特、耳目一新的感觉。

  1、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2、 

  教师在确定教目标时,既重视知识技能目标,又注重发展性领域目标和情感目标,指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数学的表达和交流。

  3、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师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环节紧凑,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学”为中心。整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操作,有合作、有独立、有分析、有概括、有猜想、有验证。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培养。

  4、 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合作者。】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篇5

  一.说 教 材

  (一).教学内容

  本课题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人教课标版)数学第九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材第84页——85页的内容)。本册教材中三角形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基础上安排的。所以,要想使学生理解掌握好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必须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三角形的底和高相等的知识为基础,运用迁移和同化理论,使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中,三角形面积计算同时也是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的前提和基础。在实际生活中,三角形面积计算有着广泛的作用,因此,学生必须学会这一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2)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

  (1)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材重点、难点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实际应用是本课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利用公式实际计算过程中,学生最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忘记“除以2”,以及三角形底和高对应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前要求准备3组三角形(每套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份,演示教具一套。

  二.说教法

  1、教学理念

  (1)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程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不能单靠模仿、记忆。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实践活动。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动手操作、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中研究,在探索中创新,逐步学会学习并从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3)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学情分析

  针对学生的基础、能力、 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而提出不同的要求。

  3.教 法

  (1)实验法。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比听教师讲解新知识记忆更加深刻,兴趣更加浓厚。因此,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反复实验,讨论,再操作再实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推导过程,指导学生操作,帮助学生理解转化的数学方法在图形中运用。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具演示配合讲解。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拼摆后,有些同学可能没有掌握操作过程,这时教师再用课件演示这一过程,配合讲解,使学生加强理解。

  三、说 学 法

  根据本课可操作性的特点,以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学法指导上应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配以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四、说 教 学 过 程

  (一)情景导入

  1.创设情景:同学们,最近学校为了美化校园环境,打算把一块长方形草坪平均分成两块,一块用来种菊花,另一块用来种杜鹃花。你们有没有兴趣,帮助学校设计一个方案呢。请看大屏幕。

  2.课件演示学生的设计:

  3.谈话:大家的想法真不错,最终学校采用了第三种方案,可是,买花种的数量要按面积的大小来计算。你知道这一块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吗?

  4.小结:每一块花坛的面积都是20平方米,仔细观察每一块花坛是什么形状呢?(直角三角形)刚才,我们借助了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算出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如果花坛的形状是这样一个普通三角形,它的面积我们还能借助以前的知识计算吗?

  5.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各种形状的三角形。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过渡:老师已经把这些三角形放到你学具袋里,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把学具拼一拼,摆一摆,你会发现什么?然后想一想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3.学生小组操作活动。

  4.小组汇报,

  教师分三种情况板书: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5.课件演示拼摆的过程

  6、小结:总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你会用字母来表示三角形的计算方式吗?(师板书S=ah÷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篇6

  教学内容:

  六年制人教版第九册75~7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通过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探索规律。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复2、习导入

  1、出示一个底是4分米,高是3分米的平行四边形。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如何计算?是多少?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老师用一条线段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连接起来,这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了两个什么图形?(三角形)我们已经学过了几种三角形?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3、通过重合验证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

  4、出示三个三角形,同学们能不能猜一猜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如下图)

  覆盖方格图,现在同学们能够知道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了吗?

  我们称这种计算面积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学生分组数方格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初步感知三角形等底等高,面积相等。)

  4、“如果我们河头镇的地形是一个三角形,也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他的面积,方便吗?象这种数方格的方法既麻烦又不准确,那我们能否像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样,把三角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

  5、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出示课题)

  二、新课

  1、通过操作总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学生独立尝试。

  四人一小组,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

  (2)交流尝试结果。

  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都拼成了哪些图形?

  让操作好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拼成的图形,并贴在黑板上展示。

  (3)引导探索规律。

  1、“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已经拼成了几种图形?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今天我们着重研究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我们来观察一下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情况(三种情况),“这边的平行四边形是由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每一个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只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3、归纳总结规律。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总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板书)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4、思想教育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研究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其实大约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就已经论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因此,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

  5、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试一试: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1) 底是 4.2米,高是2米。

  (2) 底是6分米,高是3分米。

  (3) 底是1.6米,高是5米。

  2、做一做:

  指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

  3、说理题。

  金坛经济开发区有一块三角形土地准备拍卖,底是80米,高是60米。底价为每平方米200元。如果有一位开发商准备用50万元买这块土地,你认为钱够不够?请说明理由。

  四、小结。

  学生小结 ,质疑问难。

  五、作业。(略)

  总评:

  本课教材挖掘得深,知识间的联系把握的准,整节课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师生间的和谐默契配合、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给人一种新颖独特、耳目一新的感觉。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2、教师在确定教目标时,既重视知识技能目标,又注重发展性领域目标和情感目标,指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数学的表达和交流。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师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环节紧凑,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学”为中心。整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操作,有合作、有独立、有分析、有概括、有猜想、有验证。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培养。

  4、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合作者。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篇7

  【教学内容】教材第134页复习第12~15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进行面积单难点】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今天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以及土地面积的有关知识。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会进行土地面积计算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二、复习面积单位

  1、(1)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并按一定州顺序排列。

  (2)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

  2、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2题。

  学生做,并说计算过程。

  三、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及其联系

  1、说一说这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并说一说每个图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都是把它们变成已学过的图形,这种学习方法叫做什么?(转化),以后学习其他图形的面积时,还是要用到这种方法。

  3、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之间的联系

  用图表示出来。

  (1) 学生画图:

  (2)从图上可以看出,谁的面积是基础?

  4、(1)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4题。

  学生计算后反馈。

  (2)填空:

  ①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60平方米,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是( )平方米;如果平行四边形面积是60平方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②一个三角形底不变,高扩大3倍,面积( )倍。

  ③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扩大16倍,高缩小2倍,面积就( )倍。

  (3)应用题练习,期末复习第15题。

  注意第(2)题单位不统一,先统一单位后再解答。

  四、复习土地面积单位

  1、(1)计算土地面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1平方千米,1公顷各有多大?

  (3)测量土地时,一般用什么作长度单位?算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后,再换算成公顷或平方千米。

  2、应用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果园,占地3公顷,它的底是400米,高是多少米?

  学生做完后,师问:这题要注意什么?

  (2)一个梯形的小麦田,上底长200米,下底长400米,高6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000千克,这块小麦田能收小麦多少吨?

  反馈时,说明最后结果单位要统一成吨。

  3、综合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3题。

  在书上做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复习了面积计算。进一步知道通过图形的转化,可以推导出平等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且按它们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作业设计】

  补充

  1、判断:

  (1)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等底等高。 ( )

  (3)62=62=12。 ( )

  (4)40公顷4平方千米。( )

  2、一块平行四边形棉田,底400米,是高的2倍,共收籽棉80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籽棉多少克?

  3、体育组跳箱的一面是梯形,它的上底是8分米,下底是1米,高11分米。求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篇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2、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2个完全一样的钝角、锐角、直角三角形,剪刀。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穿着统一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真精神。做这样一条红领巾需要多少布料呢?需要我们计算红领巾的什么?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

  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

  会求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三角形的面积。

  二、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1、猜测:

  你想用什么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能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求面积,三角形能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求面积吗?

  用桌子上的材料(每人一个钝角三角形、每组一把剪刀)试试吧。

  转化成学过的图形了吗?有难度吧。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换种方法用两个三角形来拼呢?

  2、同桌合作动手操作。

  用两个同样的钝角三角形拼一拼。展示作品。

  3、小组合作。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能拼成学过的图形吗?

  同学们想试试吗?根据提示板上的提示研究吧。

  提示:

  做一做:想办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找一找:转化成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该怎么求呢?

  4、学生汇报。

  5、归纳小结。

  转化后的图形用一个名字概括,哪个比较合适?

  三、推导公式

  1、回顾

  课件演示: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旋转、平移拼成了平行四边形。

  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2、得出结论

  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

  为什么要除以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该怎样计算?

  3、小结方法

  刚才我们的.研究过程正好体现了数学上常用的一种方法——转化法。

  4、拓展延伸

  介绍刘徽用一个三角形推导出了面积公式。

  四、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解决红领巾的问题。

  2、解决底是8厘米、10厘米,高是6厘米的三角形的面积。

  体会底和高的对应性。

  3、三角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底是10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吗?一起来分享吧!

  追问:

  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只要大家勤动手、勤思考,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底×高÷2

  S=ah÷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篇9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0页例4、例5及“练一练”、“试一试”、“练习二”第6-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自己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第115页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提问: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二、交流提升

  1.出示例4的方格图及其中的平行四边形。

  (1)全班交流: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2)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的?说说你的想法。

  (3)全班交流:有人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三角形面积,也有同学先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得出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有什么联系呢?

  2.交流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究情况。

  (1)出示例5:展台出示各组的表格填写情况,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拼的过程。

  小组讨论:你剪下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全班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即例5下面的问题)

  (3)梳理、明确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h÷2

  3.交流“试一试”

  (1)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2)学生订正。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练一练”的1、2两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讨论交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弄清谁是谁的2倍,谁是谁的一半。)

  2.练习二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校对。

  3.练习二第7题。

  (1)多媒体出示第7题的方格图及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独立思考:你认为图中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为什么?

  (3)小组交流:分别是怎么想的。

  (4)全班交流、总结

  可以通过计算,判断三角形的面积是不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也可以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比较,很快作出判断。

  4.练习二第8、9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想法。

  (2)学生订正。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倍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相关文章: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案(精选13篇)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实录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初三数学三角形的几何公理知识点

2023年三角形的分类2教学反思 三角形分类 教学反思(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11.1.1三角形的边1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数学教案【优秀8篇】

最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反思 等腰三角形性质课后反思(三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