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颜值担当 点赞 分享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精选3篇)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篇1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内容。

  【教材分析】

  本框题分为三个目:(一)传统文化面面观,(二)传统文化在今天,(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内容与现实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文字和课外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外来文化的强烈攻势下,不少学生盲目崇尚外来文化,追捧外来文化,甚少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了解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通过本框的学习,从直观的赏析入手,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思辩中进一步明确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观点。

  同时高二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接触了解了不少的传统文化,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这为教师引导他们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一些具体内容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让学生明确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感悟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善于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学生生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入手,通过丰富的图片,音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增强感性认识。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讨论中形成观点,掌握知识。 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观点、态度,并且能学以致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体现新课改学生主体地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绍兴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和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文化的在今天的特点,

  传统文化作用的双重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感受身边文化    

  教师设疑: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稽山中学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学校,她的前身是绍兴府学宫,投醪河环抱着校园,那么有哪个同学能解释一下“投醪河”的来历。(来自越王句践投醪出征的故事)

  学生回答。

  教师引出学校的校训为“卧薪尝胆”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与越王句践投醪出征有关。进一步引出学校所在的绍兴市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历史文化和山水风光为特色的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50XX年文化积淀和25XX年建城历史,文物资源极其丰富;秀丽的江南水乡风光,众多的名人胜迹,使绍兴成为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假如今天有一群外地中学生来参加“跟着课本游绍兴活动”,请在座的同学担任导游,向同学们介绍绍兴的传统文化,那么大家会把绍兴哪些特色的传统文化介绍给同学们。当然了,要介绍绍兴的传统文化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主要通过哪些形式继承。

  【设计意图】

  导入从同学们所处的环境入手,引导同学们回味生活,关注生活世界。从本地资源入手,让学生容易接受,感觉亲切,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导入中所用的“卧薪尝胆”典故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合作交流,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教师:请同学们浏览书本,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及继承的四种形式。

  学生看书。

  教师讲解:那些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统称为传统文化。(创设情境)刚才讲到今天有一群外地中学生来参加“跟着课本游绍兴活动”,请在座的同学担任导游,介绍绍兴的传统文化,接下来分四组分别以传统习俗游、传统建筑游、传统文艺游、传统思想游为主题设计一条旅游路线,并讲出设计理由。要求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发言。

  学生分四组进行讨论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第一组学生代表发言。

  传统习俗游线路---鲁迅故里、咸亨酒店。

  传统习俗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祝福”是绍兴的传统习俗,它始于元朝,每逢旧历腊月除夕前夕,绍兴城乡差不多每家每户都请“祝福菩萨”。后由于年深月久,竟演变为一年一度的习俗了。鲁迅笔下曾经有描述,鲁迅故里作为浙江省首次确立的14个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之一,在周家老台门“德寿堂”有向游客表演《祝福》里的情景,表演者准备好福礼香烛。福礼包括鸡、猪肉、鱼、鹅、牛肉或羊肉五牲福礼,及粽子、年糕、茶、酒、盐、豆腐干和炖熟的禽血。然后依次行四拜四叩头之礼。仪式完成后,一起喝散福酒、吃散福年糕,同时鲁迅故里还进行绍兴传统婚礼的表演。

  第二组学生代表发言

  传统建筑游----八字桥、书圣故里、仓桥直街历史街区。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绍兴传统民居,色彩以黑、白、灰为基调,和谐淡雅。仓桥直街、书圣故里的民居、老台门、河埠头就展示了古城历史文化积淀,而八字桥则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城市梁桥(有文字标记的)。这些都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教师可出示上述建筑图片,以增强直观性)

  第三组学生代表发言

  传统文艺游线路:柯岩——兰亭

  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剧、绍剧、莲花落是绍兴的传统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鲁迅笔下的社戏每天都在绍兴柯岩风景区内的古戏台上上演,游客能够欣赏到各种流派的越剧唱段,而在兰亭风景区欣赏王羲之书写的行书《兰亭序》更是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教师播放一段越剧视频,让学生获得艺术的熏陶,或可介绍越剧的由来)

  第四组学生代表发言

  感受传统思想游线路:大禹陵——府山越王台

  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我们现在生活中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影响,大禹陵中我们能感受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吃苦耐劳、克己奉公的忘我精神。府山越王台上,更能感受到2500多年前,越王勾践率领子民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成就霸业的壮举。(此环节为后面分析传统文化特征之相对稳定性做好了铺垫,教师可出示相关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充分的参与课堂,真正当课堂的主体。从生活观察、体验中来感受文化的继承性。同时通过对家乡传统文化资源的展示,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由于地方文化与共性文化知识之间的统一性,学生对理论性文化知识更易产生认同感和对接认知趋势,在文化的熏陶中提升了人文素养。

  三、学习探究,扩展知识技能

  教师:通过对绍兴地方传统文化的感受,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其传承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1.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其传承方式

  师生一起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小结。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含义 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建筑被成为凝固的艺术 文学艺术,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影响 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有悠久的历史。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地位 传统文化的基础形式之一 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设疑提问)上述我们提到的这些传统文化,有些已经经历了几千年,为什么历经沧桑仍旧可以保留至今呢?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2.传统文化的特征

  (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请学生结合前面交流的内容分析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一特点。

  教师归纳:无论是绍兴的传统习俗——祝福,越剧、绍剧、莲花落等传统曲艺,还是独具一格的江南水乡建筑和行云流水般的《兰亭序》,都能感受到深深的古越情和浓浓的中国风。“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因为传统的节日激起了无限的乡情,海峡两岸会引起两岸同胞最大的“乡愁”,就因为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请学生看书继续回归书本知识,落实知识目标)传统文化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教师设问:今天,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绍兴人民要弘扬此“胆剑精神”,请学生讲述 “胆剑精神”的由来及内涵。

  学生根据前面的分组探究内容回答新课标第一网

  教师归纳:“胆剑精神”是绍兴历史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2500多年前,越王勾践在古越大地上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成就霸业。此后,以"硬骨头"精神和"韧的战斗"精神为内涵的"胆剑精神"在绍兴代代相传。而今,"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的新时期"胆剑精神"更是成为绍兴城市精神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当然,从新时期胆剑精神的内涵可以看出,它继承了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基本特征,同时也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所以,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课本中所提到的儒家思想中的“和谐理念”在今天的一脉相承也说明了这一特征。(教师简单讲解书本举例的儒家思想中的“和谐”理念,回归书本)

  【设计意图】通过对绍兴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从中归纳出基本的知识点,上升到理性认识,既能落实知识能力目标,同时又能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有说服力,增强可信度。

  四、思维碰撞,形成理念

  (过渡)同学们都知道,绍兴建城近25XX年,越国、晋朝、吴越王、南宋、明末先后五次在此建都。在全盛时的宋代,绍兴府山上共有72处楼台亭阁。而现存的只有越王台、越王殿、南宋古柏等文物景点十余处,为重现古越遗风 ,XX年底,府山越王城保护工程这一市区投资规模最大的古城保护项目动工实施。但是在此项目实施之前,也有很多人认为还原越王城要拆迁很多户居民,浪费太多土地资源,还要花这么多钱,真是劳民伤财。面对着前人们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的传统文化,我们该怎么对待它们?我们要继承,还是否定抛弃它们呢?(引导学生结合绍兴传统文化思考书本43页两个观点,并进行辩论)

  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观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传统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组讨论,准备辩论的事例和观点。选出4位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场外的提示。在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中,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使学生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形成辩证看问题的观点,进一步生成知识。

  3.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1)传统文化的作用

  教师:通过刚才的辩论,我们明确了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也要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

  如何继承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 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如“卧薪尝胆”精神,“和谐理念”等,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也有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我们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如儒家思想中的“自然无为、天神化”,和古代社会中的“愚忠愚孝”等要剔除。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个人才能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促使思维碰撞,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更全面、客观的看问题,学会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继承观。

  五、学生践行,回归生活

  【作业设计】为落实新课程生活化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在感悟体验中生成、在体验生成中提高,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教师设计一个开放性作业,要同学们能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投影:请在课堂探讨的基础上,为绍兴某旅行社设计一条绍兴传统文化经典游线路,线路要求涵盖传统文化继承的四种形式,并配好解说词。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篇2

  [内容简介] 

  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情境创设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围绕材料理解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对待传统文化的能力。

  [研究目的] 

  探索“情境问题”互动教学法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结合,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确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目标] 

  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理解传统文化的特征,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XX年是奥运年。有一句口号是“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XX年”。

  奥运会对于中国而言不仅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奥运这一大型体育赛事,更是一次充分全面展示中国灿烂文明的大好机会。中国如何向世界人民展示50XX年的传统文化和灿烂文明。目前从一个个奥运宣传片中我们可以看到。

  观看奥运宣传片剪辑:《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二)新课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的含义

  学生活动: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传统文化。

  活动总结、概念阐释: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学生活动:概念解析:

  (1)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带有民族色彩

  (2)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渗透到各个领域

  (3)具有相对稳定性

  2.传统文化的继承

  学生活动:自主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展示自己收集的传统文化(分为四个方面,即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并简要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主要是在今天的变革与联系)。    

  传统节日:火把节(图片配乐)——感受传统习俗

  齐背《旅夜书怀》、杜甫 《唐诗宋词读本》——感受传统文艺

  中国传统建筑:故宫和苏州园林——感受传统建筑

  徐州传统文化介绍:(学生柳琴表演)

  活动总结、教材梳理:

  (1)传统习俗的继承

  a.概念: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b.地位: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

  地位:(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以自己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

  ──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

  a.概念: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b.地位:是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观看录像:奥运宣传片剪辑:中国传统文化

  思考:传统文化的特征

  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学生概括传统文化的特征:

  1.传统文化的特征

  (1)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a.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稳定性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相对稳定性

  学生活动:举例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例如:中国古代“贵和”思想,今天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

  (2)鲜明的民族性

  ──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精神根基)

  古代现代婚礼的对照:

  例如:我国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称为“六礼”,依次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与现在的婚礼有巨大的差别。

  思考:现代婚礼中还有那些传统的印记!

  生谈:现代婚礼传统的印记。

  展示中式风格的装修:

  中国的传统节日——典型(春节)(放鞭炮、贴春联、压岁钱等)。

  (过渡)思考:作为晚辈应该对长辈做些什么?对父母做些什么?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之一“孝”的内涵

  《孝经》有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把孝视为“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德之本” 。

  孔子认为孝的精神核心是敬、无违、是使父母心里高兴;行孝的外在形式是对父母有“礼”。具体表现为敬养、志养、色养。

  图示:中国二十四孝

  分析现代社会尽孝现象:

  孝道方式一:大学生给父母磕头就算是孝顺了吗?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给学生布置主题为“亲情寒假、感恩父母”的寒假作业,内容之一就是给父母磕一个头。

  孝道方式二:寒假作业是帮爸爸妈妈洗脚武科大城建学院06级767名大学生,昨日“领”到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大年夜给父母洗脚。能否完成这份“孝心作业”,一些大学生没有信心。

  讨论:

  1.尽孝道以磕头洗脚的形式说明了什么?

  2.今天我们如何孝敬父母

  3.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学生发言:

  2.正确态度

  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辩证认识,移风易俗

  a.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学生活动:列举一些积极的传统文化内容

  例如:忠、义

  b.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回顾:文化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起阻碍作用)

  总结:

  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消极作用。

  课后思考:文化需要继承,需要发展,如何继承如何发展?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主要围绕传统文化三个方面: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在处理上尽量简化,淡化知识掌握,重在感受。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完成了设定的目标。“情境问题”互动教学法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结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激发了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文化内容重在感受,结合基本内容我准备了大量的感受性材料。尤其借助XX年北京奥运会官方宣传片。将其中的传统文化的展示内容进行了剪辑。做成两段材料,作为启发性材料。起到了很好的烘托启发作用。达到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确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的研究目的。

  作为高效课堂的互动策略研究。在本课中我通过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考。作为互动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布置了自主合作探究课题:“我们眼中的传统文化”。课前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尤其结合本地实际重点谈了徐州传统文化。并由本班学生表演了徐州本地柳琴,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运用表演、讨论、发言、背诵等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这次公开课的开设我在教育理念上又有进一步的认识和转变。作为老师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中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可以说给他点“阳光”,他就能“灿烂”。关键是很多时候教师成了“课霸”, 很少在课堂上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一方面是习惯、观念问题,可能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能力问题。学生被“解放”后,教师可能就会“驾驭”不了课堂,学生展示出才华,教师可能会感到没面子。实际上,一个有眼光、负责任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应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的成长感到骄傲。面对高素质的学生,教师应时刻倍感压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带出人格自由、精神独立、文化厚重、做事大气的学生。上一节好课不容易,成为一个有个性、有思想、有能力的教师更难。我想通过这节课我对自己在教育的追求和方向上有进一步的明确。也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篇3

  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学设计

  一.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而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明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的道理;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本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辩证观察和认识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指导课前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探究中国传统习俗、建筑、文艺和思想,了解文化的继承性;利用课堂时间让个别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教师在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在学习中,继续与学生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其他特性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明确其作用的双重性,并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2、方法:案例教学法   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二. 教学重难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对传统文化的辩证认识

  三. 教学过程设计

  1、传统文化面面观

  (导入)张岱年老先生的话引出课题——传统文化的继承

  (多媒体展示)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作品

  设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陶瓷)什么瓷?——青花瓷

  也许我们许多同学对青花瓷并不熟悉,但这种传统艺术品却与我们古老的文明的国度有着不解之缘,产于唐代,成熟于元朝,盛行于明代,而在清康熙年间达到巅峰,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几百年间,民族精神的火炬薪火相传,青花瓷不但没有灰飞烟灭,却因其珍贵而成为收藏家们的挚爱,因其绘画装饰清秀素雅而成为中国历代文人家居瓷器的首选,更因其间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而让某些人陶醉、歌唱……

  今年的春节晚会上,周杰伦演唱的歌曲——《青花瓷》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所有的观众,歌中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中国风分外动人,加上周董含糊的哼唱,一种超凡的意境盎然而生……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这首歌,在这之前,请大家留意:歌词中有哪些词汇传神地描绘出传世青花瓷的风采?——

  (多媒体播放)《青花瓷》

  学生:认真观看、思考、讨论。

  师:提问并归纳总结。“素胚”“天青色”“仕女图”“牡丹”“泼墨山水画”等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周杰伦的唱腔柔情而古朴,略带江南戏曲的雏形,绝妙填词配复古音乐,构成了一首佳作。综观周董的歌,几乎每一首都在演绎着传统——民俗、古建筑、传统乐器以及影响着中国人几千年的“孝”都有所体现。

  一言以概之,从周杰伦的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而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2、传统文化在今天

  (过渡)接下来我们再运用上述事例,进一步探讨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1)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当周杰伦站在春晚的舞台上,他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对音乐的热爱,而是一个歌唱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年轻人,一个用传统去演绎现代、创造经典的歌手,一个黑眼睛、黄皮肤的“龙的传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的认同感,我们通过歌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明显感受到浓郁的中华民族风。这就是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的体现。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歌词中传达出的“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古代人们把它看作最重要的德行之一,甚至认为只有对长辈的绝对服从才是“孝”。而现代我们提倡的“孝”,则是周杰伦在歌词中表达出来的意思,即在长辈与晚辈人格平等前提下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当然还有关爱和陪伴。

  设问:从“孝”的演变,我们可看出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也就是说,“孝”这种中华传统思想在世代相传中仍保留着基本特征――即尊敬长辈,但具体内涵却因时而变――即去除盲目的部分,封建的等级思想,顺应社会生活,强调了在人格平等前提下的尊敬与孝顺。

  (3)作用的双重性

  通过以上对“孝”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如果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就会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就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们成长的作用。     (过渡)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既可能起积极作用,又可能起消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其积极作用呢?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展示)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特色

  一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地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张艺谋)08奥运会开幕式之困惑

  设问: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发挥其积极作用呢?

  学生:思考,出谋献策。

  师:总结归纳。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予以批判地继承,做到“移风易俗,古为今用”。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的、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有关传统文化语文高二怎么写(六篇)

传统文化作文11篇

2020年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范文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剪纸700字作文

传统文化的作文(优秀6篇)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新编范文汇总

高三弘扬传统文化作文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价值【优秀6篇】

学校传统文化活动方案(最新5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