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繁盛一时的隋朝

繁盛一时的隋朝

元气怼人 点赞 分享
繁盛一时的隋朝

微信扫码分享

繁盛一时的隋朝(通用17篇)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1

  学生姓名__________  课  型:________备课日期_______  上课日期________

  主备人:__________  执教人:__________  审阅签字:__________  序号:____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

  2、通过分析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评价大运河开通的作用,培养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南北重归统一、大运河的开通

  【导入新课】

  历史朝代顺序歌(中国古代历史)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学习过程】仔细全面的阅读课本

  一、重归统一南北

  1、说出隋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南北的时间。

  2、隋文帝是个怎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二、大运河的开通

  3、了解隋朝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1)何时哪个皇帝在位时开通的?

  (2)说出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二至。

  4、关于大运河的思考:

  (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原因)

  (2)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 精讲透析:

  1、从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你能知道南朝和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分别是哪个?

  2、读图:隋朝的疆域p3

  3、读图:隋朝的大运河p4

  【思维拓展】

  隋朝开通的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小试牛刀】

  1、隋朝的建立时间____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_______、都城_________

  统一南北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

  2、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是____________;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是__________

  3、_________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4、__________在位时,从__________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___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__,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大运河的开通起了怎样的作用?

  【自我评价】掌握的    很好     好      一般

  【学习心得】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2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2、理解大运河开凿的作用;客观公正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学习重点】  隋朝大运河。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一、自学与交流:(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      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

  动脑筋:你能总结出隋朝可以重新统一南北的条件吗?(可以讨论)

  2、隋文帝的统治:(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     ,减轻人民负担;

  (2)表现: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3、 隋朝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在       在位时开凿。从6XX年起。

  观察教材第4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3)至(6)项:

  (3)三点:中心在     ,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       、邗沟、       。

  (5)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      的运河。

  (6)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小组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3、讨论: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

  三、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请你尝试用示意图的方式画出隋朝大运河的路线图,然后设想如果你生活在隋炀帝时期,并参加了大运河的开凿,你会有哪些遭遇?

  四、系统总结:

  时 间:_________  

  隋朝建立   建立者:_________       

  南北重             都 城:__________

  归统一  南北统一:______年,隋灭______(国家),南北重新统一。

  隋的统         隋朝的繁荣:_______(皇帝)时,出现盛世局面。

  一与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运河 大运河  时间:_________年开始

  的开通  皇帝:__________

  概况:大运河以_______为中心,北至_______,南到_______,全长_______千米。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巩固训练

  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   b、设三省六部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

  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a、589年       b、6XX年          c、6XX年       d、6XX年

  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5、阅读下列材料: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

  (3)请写出“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是什么?

  【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3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建立和统一、隋朝大运河的构成等相关史实。

  2、培养分析史料得出结论的能力;从比较中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3、认识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对隋朝的繁荣所起的推动作用;认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难点: 1、隋初经济的繁荣 2、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

  【自主学习】(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年,北周外戚        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杨坚就是          帝。

  (2)隋朝的统一:       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政权          ,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的繁荣

  ①原因: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运河的开通

  ①目的               ,                    。

  ②时间人物:        年,       征发几百万农民,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③三点四段五大水系:

  大运河以    ___  为中心,北起  _  __ (今北京市),南至  _______  (今杭州市),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全长两千多公里。

  ④地位和作用:

  地位:大运河是                                。

  作用: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                           。

  【合作探究】(15分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一:分析下列图表,得出结论,然后概括一下这些结论体现了隋朝社会经济的什么特征?导致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特征:

  因素:

  活动二:通过看书、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隋炀帝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动脑筋:想想看,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自我测试】同学们,本堂课掌握的怎么样了?测测你的记忆力吧,看看哪个同学做的最好!

  1、隋朝重新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XX年  d.6XX年

  2.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3. 隋朝的都城在( )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建业

  4隋朝主持开通大运河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5.隋朝大运河的四段中,与洛阳相连接的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6. 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7. 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

  【应用与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阅读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龙舟水殿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曰休《汴河怀古》

  回答:

  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哪一著名的水利工程?

  ②上述水利工程的功能是什么?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4

  教学重点

  暴君隋炀帝是教学的又一重点。隋炀帝本人的行为和作用要客观评价,对于他下令开凿大运河的历史功绩,应予以肯定,但隋炀帝的暴政是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隋炀帝在位时,挥霍享受、大兴土木、三打高丽,人民承受着沉重的摇役、兵役负担,生活极端贫困,终于酿成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繁盛一时的隋朝灭亡了。

  隋朝大运河是教学重点。隋炀帝时开通的这条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它是几百万劳动人民用血汗开通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南北经济的交流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教学难点 

  科举制度的创设是教学的难点。隋炀帝时创设的科举制度,一改魏晋时期重门第、轻才学的用人标准,为普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入仕参政创造了条件,具有“任人唯贤”的性质。同时,通过科举制度,给了普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以政治出路,使他们忠心拥戴中央皇权,从而扩大了隋朝政权的阶级基础。因此,这一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地位分析

  隋朝自公元581年至618年,存在的时间虽然只有三十多年,但它作为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地位。隋文帝杨坚589年灭陈,结束了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确立,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大运河的修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重点突破方案

  隋炀帝的暴行体现也可以多样化,可由学生活动找出来,也可以让学生串演,或者组织小品,或者以影视代替,其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暴行和隋富足而亡、短暂而亡的关系。

  关于大运河的修建学生能和学到的地理知识联系,每一小组可准备地势落差图,中国行政图,隋朝疆域图,把地理课上了解的中国地形、河流、海拔高度来理解、分析大运河为什么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带学生到古运河附近参观,进行实地教学。

  难点突破方案

  教师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范进、孔乙己或日常影视作品中那些科举场面来引出科举制的概念,然后利用相关的扩展资料向学生适当地予以解析。不必过多过深的讲述。

  导入  法示例

  鉴于本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课,有必要对以前的历史进行复习和回顾,方法可多样。教师可以自己准备图表,引导学生回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准备,以图表的方式,绘画作品的方式,演说的方式等,为隋统一的学习做准备。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的出现;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培养学生认识图能力,网上查询能力,评价隋炀帝。

  2、过程与方法:运用积累的历史知识,运用挥发式学习方法,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认同历史,理解隋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隋朝灭亡与其统治者腐朽。法制不健全有直接关系。所以要渗透法制意识。反腐倡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情趣。

  教学重点 隋朝大运河和暴君隋炀帝。

  教学难点  三省六部制和改革选官制度。

  教学活动设计 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引导学生回忆南北朝的历史。

  (2)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

  导入  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经历了近400年。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隋唐盛世。

  讲授新课

  一、 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

  1、隋朝的统一(589年)

  (1)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职权请同学们看课本的注释。)

  (2)削减地方官吏

  (3)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的确立

  2、开皇之治(581-600年)

  二 隋朝大运河 (挂《隋朝大运河》图)

  1.开通的目的、过程及河道

  2.大运河的作用 (请同学们看课本彩图1《扬州大运河》)

  三 暴君隋炀帝和隋朝

  1.营建东都洛阳和乘龙舟出游

  2.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小结: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①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②隋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为唐以后各朝所沿用。

  ③大运河的开通,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从隋朝的历史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①隋初的经济繁荣,说明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导致了隋王朝的迅速灭亡。

  巩固练习

  一 选择题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 秦朝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二 填空题

  隋朝统一南北是在____年。隋文帝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史称"____"。隋末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主要的一支起义军是翟让和____领导的瓦岗军。618年,隋炀帝在____被部将杀死,隋朝覆灭。

  三 简答题

  隋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有那些? 演示《大运河》VCD讨论

  讨论:隋短命原因?

  讨论:为什么说隋朝是承上启下的朝代?加深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课后随笔

  板书设计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

  1、隋朝的统一:581年

  2、开皇之治:

  二、隋朝大运河

  三、暴君隋炀帝和隋朝灭亡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6

  【课程导入】

  右图是大运河扬州段。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它与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誉世界。传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通大

  运河的。这种说法对吗?如果不对,那么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大运河对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隋朝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又是怎样统一全国的?统一全国的条件是什么?学者为什么把隋朝称为“繁盛一时”的朝代?它的特点是什么?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谁?他曾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治、发展生产?结果怎样?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千多年前那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吧。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假如你是隋炀帝时期江南的一位富商,要把江南的一批粮食贩运到北方的涿郡。你将走陆路还是水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你是一位解说员,要向游客介绍隋朝大运河的情况,你一定会向游客介绍隋朝大运河南端、北端和中心所在地,以及四段河道的名称、起止点与沿途的风土人情,并且还要向游客说明大运河沟通了中国五大水系的情况。你能做到吗?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隋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勇b.杨广c.杨坚d.杨业

  2.隋炀帝营建的“东都”是指( )。

  a.江都b.长安c.涿郡d.洛阳

  3.隋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南北的根本原因是( )。

  a.隋文帝是个英明的皇帝b.陈朝国君陈后主荒于政事

  c.实现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d.隋朝军队英勇善战

  二、填图题

  阅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填出隋朝大运河四段河道的名称及相关地名。

  a.          

  b.          

  c.          

  d.          

  e.          

  f.          

  g.          

  h.          

  三、材料解析题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0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资料:】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自立为帝,改元开皇。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不仅为隋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而且直接促进了隋朝繁荣富强局面的出现。

  政治上:(1)在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2)在地方,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都由吏部任免,州县佐吏不许用本地人,防止了豪强地主对地方政权的垄断,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在选官制度上,废除九品中正制,始创科举制,打破了数百年来士族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权开辟了道路。

  经济上:(1)实行均田制,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一些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对当时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起了促进作用。(2)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3)由于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程度,许多原来依附于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豪强地主,成为国家的编户,全国人口和财政收入不断增加。(4)在各地设置义仓,要农民和军人按规定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以备荒年之用。

  隋文帝的各项政治、经济措施,巩固了封建政权,发展了社会经济,使隋朝很快强盛起来,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

  【思维拓展】

  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其中既肯定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也委婉地批评了隋炀帝的骄奢淫逸。

  你怎样看待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这件事?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7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材分析】

  本课以“繁盛一时的隋朝”为主题讲述隋朝的历史。隋朝的特点是短暂而繁荣。“繁盛一时”四字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点,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课实际上只讲了隋朝的“繁盛”;而“一时”,即二世而亡,只有留待下一课作为唐朝建立的背景去概述了。

  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本课的难点有二个: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导入: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阶段,也是我国的历的隋唐盛世。

  隋朝在我国历做出了哪些贡献?隋朝大运河通到哪里?隋朝为什么会成为繁荣一时的朝代?你知道隋炀帝这个人吗?应当怎样评论他?学习本课你将得到启示。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略讲隋代周的过程: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年仅八岁,被封为隋国公的杨坚手握军政大权,又是小皇帝的外祖父。隋朝建立的简况如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图,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隋朝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出示两组数据:

  (1)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2)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后来,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隋朝仓库的丰足在我国历是少见的。

  从材料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结论: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出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强调: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隋朝的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提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得出结论:隋文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地有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得出结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小结(略)

  作业:课后作业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8

  (一)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

  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南北,怎么样统一的。什么是开皇之治?开皇之治的主要内容。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削减地方的机构,改革选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作用。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隋炀帝是怎么样的一个暴君,隋朝是怎么样灭亡的。

  2.能力培养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考“隋为什么成为一个短暂的王朝?”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隋炀帝在历史所起到的作用,从而提高辨证看问题和全面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隋朝的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至今值得我们骄傲。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隋朝大运河;暴君隋炀帝

  本课难点:科举制度的创设

  (三)课前准备

  学生要先预习课文,然后在互联网上查 找关于大运河的资料,把它的图片找出来。

  教师把有关隋文帝的图片和资料整理出来,以及多媒体和课件的。

  (四)教学创新点

  把隋文帝和隋炀帝进行比较。

  (五)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复习提问:

  (1)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2)(展示杨素的图片),581年,这个人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他是谁?二、讲授新课

  1、隋朝统一南北

  南北朝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而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所以隋灭陈,就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开皇之治与大运河的开凿

  1)开皇之治

  教师让学生自读教材,归纳、总结,然后提问。最后教师总结要点:隋完成统一,社会稳定;隋文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隋文帝节俭,提倡减轻人民负担。

  2)大运河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强大、富足的隋王朝使大运河能够开通,大运河好不好?

  (多媒体演示:运河上的船只,运河边的粮仓,运河沿线的城市。用事实说明大运河的作用)

  (学生思考)运河给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起到什么作用?

  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局部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南北东西全方位的大水网。运河的通航,编织起一个前所未有的物资交流网,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突破性的发展。两岸日渐繁荣,城镇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洛阳,是运河的中心,南北均归于此,在全国的政治、经济中有重要地位;江南的扬州,城池之大,货物之多,生活之繁华,交通之发达,当时号称天下第一;中心城市苏州,处于江南运河的中心位置,航运繁忙;大运河的起运点杭州,是当时全国最富庶的郡县之一,城市的扩大与繁华,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后来靠运河生活的人超过百万。

  大运河的通航,使南北交流更加便利,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运河的通航,大大促进了南北科学文化的交流。

  大运河是一项改造祖国河山的伟大创举,它不仅是一条南北水上大动脉,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过重要的影响。古运河哺育我国古代文明,使之达到了经济空前繁荣,文化空前昌盛,交通空前发达的境界。

  但后人对隋朝开通大运河却评说不一。

  (引入有关评价大运河的诗。学生朗读、教师释读)

  例如: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之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3、暴君隋炀帝与隋朝的灭亡

  强大的隋王朝仅经过37年就灭亡了,是大运河造成的吗?为什么“尽道隋亡为此河”?

  隋炀帝曾经三次巡游江都。(多媒体显示,教师可讲述,也可以利用媒体旁白,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1.605年8月,第一次从洛阳到江都。

  随从大队嫔妃、歌舞乐队、侍从军士共近20万人。整个船队首尾相接,前后200多里,为船队拉纤的壮了就达8万多人,运河两岸还有大队骑兵护送。一路上鼓乐不息。船队所过州县,强令500里内居民贡献珍品美味。由于勒索品太多,每次起程前,要把许多食品倒入河里或埋到地里。船队如同蝗虫一般,所到之处,地方被吃尽搜空。

  2.610年3月,二次到江都。

  又下令开江南河,准备东游会稽(浙江绍兴)。611年2月从江都北上巡游涿郡,为对高丽的战争作准备。612年—614年,隋炀帝三次进攻高丽。为转运军需,男子征调完了,就征调妇女。有人为躲避繁重的徭役,把自己四肢弄成残废,称作“福手福足”。战争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带来无休止的兵役、徭役。

  3.616年秋,第三次巡游江都。

  当时已经是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反抗隋炀帝暴政了。隋炀帝依然奢侈腐化,横征暴敛。当时有民谣说:“要抗兵、要抗选(选美女),家家要把铁器敛。敛起铁来做成枪,昏君赃官杀个光。”618年隋炀帝的侍卫部队政变,在江都用巾带缢死隋炀帝。繁荣一时的隋朝灭亡了。

  教师总结:一游江都反映出隋炀帝的奢华和腐朽,二游江都说明了隋炀帝急功近利,国家繁重的徭役、兵役,三游江都说明隋炀帝已是人心尽失,连他的部下都反对他。

  (学生思考隋亡的原因,教师引导可以讨论国家的兴衰和巨大建筑工程的关系,和统治者的关系,民富和国富的关系,隋亡带给我们的启示等。)

  巨大的建筑工程的修建是对国家发展有利,还是使国家走向危机,取决于统治者对工程的使用。开通大运河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本应该修养生息,减轻徭役赋税。但是在隋炀帝的眼中大运河首先为他巡游享乐、发动对外战争、对内镇压人民反抗提供了便利。通过巡游来显威风,巩固统治,为发动战争作准备。变本加厉的剥削,兵役、徭役更加繁重,结果隋朝被淹没在人民的反抗中。

  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由此可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能对着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

  小结: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对比泰和隋之间的相同。)

  参考答案:

  相同点: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皆因暴政而亡。

  板书设计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的出现;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培养学生认识图能力,网上查询能力,评价隋炀帝。

  2、过程与方法:运用积累的历史知识,运用挥发式学习方法,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认同历史,理解隋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隋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隋朝灭亡与其统治者腐朽。法制不健全有直接关系。所以要渗透法制意识。反腐倡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情趣。

  教学重点 隋朝大运河和暴君隋炀帝。

  教学难点  三省六部制和改革选官制度。

  教学活动设计 讨论法,演示法,讲解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引导学生回忆南北朝的历史。

  (2)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

  导入  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经历了近400年。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隋唐盛世。

  讲授新课

  一、 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

  1、隋朝的统一(589年)

  (1)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职权请同学们看课本的注释。)

  (2)削减地方官吏

  (3)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的确立

  2、开皇之治(581-600年)

  二 隋朝大运河 (挂《隋朝大运河》图)

  1.开通的目的、过程及河道

  2.大运河的作用 (请同学们看课本彩图1《扬州大运河》)

  三 暴君隋炀帝和隋朝

  1.营建东都洛阳和乘龙舟出游

  2.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小结: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①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②隋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为唐以后各朝所沿用。

  ③大运河的开通,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从隋朝的历史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①隋初的经济繁荣,说明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导致了隋王朝的迅速灭亡。

  巩固练习

  一 选择题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 秦朝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二 填空题

  隋朝统一南北是在____年。隋文帝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史称"____"。隋末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主要的一支起义军是翟让和____领导的瓦岗军。618年,隋炀帝在____被部将杀死,隋朝覆灭。

  三 简答题

  隋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有那些? 演示《大运河》VCD讨论

  讨论:隋短命原因?

  讨论:为什么说隋朝是承上启下的朝代?加深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课后随笔

  板书设计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

  1、隋朝的统一:581年

  2、开皇之治:

  二、隋朝大运河

  三、暴君隋炀帝和隋朝灭亡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10

  (一)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

  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南北,怎么样统一的。什么是开皇之治?开皇之治的主要内容。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削减地方的机构,改革选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创立和作用。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隋炀帝是怎么样的一个暴君,隋朝是怎么样灭亡的。

  2.能力培养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考“隋为什么成为一个短暂的王朝?”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隋炀帝在历史所起到的作用,从而提高辨证看问题和全面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隋朝的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至今值得我们骄傲。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隋朝大运河;暴君隋炀帝

  本课难点:科举制度的创设

  (三)课前准备

  学生要先预习课文,然后在互联网上查 找关于大运河的资料,把它的图片找出来。

  教师把有关隋文帝的图片和资料整理出来,以及多媒体和课件的。

  (四)教学创新点

  把隋文帝和隋炀帝进行比较。

  (五)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复习提问:

  (1)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2)(展示杨素的图片),581年,这个人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他是谁?二、讲授新课

  1、隋朝统一南北

  南北朝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而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所以隋灭陈,就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开皇之治与大运河的开凿

  1)开皇之治

  教师让学生自读教材,归纳、总结,然后提问。最后教师总结要点:隋完成统一,社会稳定;隋文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隋文帝节俭,提倡减轻人民负担。

  2)大运河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强大、富足的隋王朝使大运河能够开通,大运河好不好?

  (多媒体演示:运河上的船只,运河边的粮仓,运河沿线的城市。用事实说明大运河的作用)

  (学生思考)运河给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起到什么作用?

  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局部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南北东西全方位的大水网。运河的通航,编织起一个前所未有的物资交流网,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突破性的发展。两岸日渐繁荣,城镇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洛阳,是运河的中心,南北均归于此,在全国的政治、经济中有重要地位;江南的扬州,城池之大,货物之多,生活之繁华,交通之发达,当时号称天下第一;中心城市苏州,处于江南运河的中心位置,航运繁忙;大运河的起运点杭州,是当时全国最富庶的郡县之一,城市的扩大与繁华,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后来靠运河生活的人超过百万。

  大运河的通航,使南北交流更加便利,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运河的通航,大大促进了南北科学文化的交流。

  大运河是一项改造祖国河山的伟大创举,它不仅是一条南北水上大动脉,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过重要的影响。古运河哺育我国古代文明,使之达到了经济空前繁荣,文化空前昌盛,交通空前发达的境界。

  但后人对隋朝开通大运河却评说不一。

  (引入有关评价大运河的诗。学生朗读、教师释读)

  例如: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之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3、暴君隋炀帝与隋朝的灭亡

  强大的隋王朝仅经过37年就灭亡了,是大运河造成的吗?为什么“尽道隋亡为此河”?

  隋炀帝曾经三次巡游江都。(多媒体显示,教师可讲述,也可以利用媒体旁白,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1.605年8月,第一次从洛阳到江都。

  随从大队嫔妃、歌舞乐队、侍从军士共近20万人。整个船队首尾相接,前后200多里,为船队拉纤的壮了就达8万多人,运河两岸还有大队骑兵护送。一路上鼓乐不息。船队所过州县,强令500里内居民贡献珍品美味。由于勒索品太多,每次起程前,要把许多食品倒入河里或埋到地里。船队如同蝗虫一般,所到之处,地方被吃尽搜空。

  2.610年3月,二次到江都。

  又下令开江南河,准备东游会稽(浙江绍兴)。611年2月从江都北上巡游涿郡,为对高丽的战争作准备。612年—614年,隋炀帝三次进攻高丽。为转运军需,男子征调完了,就征调妇女。有人为躲避繁重的徭役,把自己四肢弄成残废,称作“福手福足”。战争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带来无休止的兵役、徭役。

  3.616年秋,第三次巡游江都。

  当时已经是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反抗隋炀帝暴政了。隋炀帝依然奢侈腐化,横征暴敛。当时有民谣说:“要抗兵、要抗选(选美女),家家要把铁器敛。敛起铁来做成枪,昏君赃官杀个光。”618年隋炀帝的侍卫部队政变,在江都用巾带缢死隋炀帝。繁荣一时的隋朝灭亡了。

  教师总结:一游江都反映出隋炀帝的奢华和腐朽,二游江都说明了隋炀帝急功近利,国家繁重的徭役、兵役,三游江都说明隋炀帝已是人心尽失,连他的部下都反对他。

  (学生思考隋亡的原因,教师引导可以讨论国家的兴衰和巨大建筑工程的关系,和统治者的关系,民富和国富的关系,隋亡带给我们的启示等。)

  巨大的建筑工程的修建是对国家发展有利,还是使国家走向危机,取决于统治者对工程的使用。开通大运河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本应该修养生息,减轻徭役赋税。但是在隋炀帝的眼中大运河首先为他巡游享乐、发动对外战争、对内镇压人民反抗提供了便利。通过巡游来显威风,巩固统治,为发动战争作准备。变本加厉的剥削,兵役、徭役更加繁重,结果隋朝被淹没在人民的反抗中。

  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由此可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能对着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

  小结: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对比泰和隋之间的相同。)

  参考答案:

  相同点: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皆因暴政而亡。

  板书设计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师:搜集本课的资料,相关的图片。生:在图书馆搜集有关大运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引入

  师: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那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否对。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大运河是如何开凿的?(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互动授课

  让学生阅读第一框的内容师:隋朝是哪年建立的?隋帝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生: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掉陈,统一全国。引导学习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对峙的局面,开创?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过渡:封建王朝从汉朝以来,都注重以农立国“夫农天下之本也”经济繁荣的基础在于农业,那么,隋朝经济发展如何呢?

  师: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生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隋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

  师:从哪些方面可见经经济繁荣?

  生1:人口激增2:粮仓丰实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框内容“大运河的开通”

  投影:大运河的图片,放轻音乐生:结合地理简介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在605年开始,到610年全线开通,以洛阳为中心,他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六省市。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后“高旅往返,船乘不绝”。

  师:大运河的作用有哪些?

  生:“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全国统治。”

  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交流。生:不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既有贪恋江都的美景的动机,搜括江南财富的目的,也有兵力强大,帝王的霸气。

  师:隋炀帝对为什么能够开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生: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师: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生:学生分小组讨论:全面分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出示唐朝诗*日休的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不较多。“开凿大运河征发几百万人,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开通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学生比较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补充:当今运河相当于三条铁路运输量,每日通过船只三百余艘。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12

  【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国家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繁荣的根本条件。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通过以上思想,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应当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

  2.知识传授:

  (1)隋统一的过程和意义。

  (2)开皇之治的内容:设置三省六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改革选举制度。

  (3)隋朝的大运河。

  (4)隋炀帝评述。

  (5)隋末农民战争概况。

  3.能力培养:(1)分析隋炀帝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2)思考隋朝为什么成为一个短暂的、而又繁盛一时的王朝,培养辩证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绘制大运河简图。

  4. 情感教育:(1)正确认识安定团结是经济发展的条件。(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自强、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隋朝大运河、隋炀帝评价。

  2.难点:隋炀帝评价。

  3.本课讲述一个完整的封建王朝,内容头绪繁多。在教学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知识间的联系与过渡,给学生一个较为系统的教育。

  【教学准备】

  1.绘制《隋朝疆域图》,中间隋朝疆域处镂空。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在相应的位置上书写高丽、东突厥、西突厥、琉球。计量好黄河、长江、长安、洛阳、涿郡、余杭、江都的位置,便于使用时书写在黑板上。

  2.用透明塑料片制成与上图比例尺相同的《大运河图》。运河及各水系要尽可能准确鲜明。

  3.制标志农民起义的小火炬若干。其中两个应标“长白山”和“瓦岗军”。

  4.指导学生讨论的若干小题,最好写在小黑板上,届时悬挂使用。

  5.课堂使用的彩色粉笔、图钉、塑料胶带。

  【板书设计 】

  说明:这是理想板书设计 的最后完成状况。

  1.左为两张重合使用的图,建议如法制作使用。

  2.中间为正式板书,最初写时注意用字和位置,便于最后整理。建议合理使用彩色粉笔。

  3.右为副板书,内容多少或写法有相对的自由。

  【教学过程 】

  1.复习导入  新课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2.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统一南北

  讲述过程中挂绘制的《隋朝疆域》图。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

  副板书:“随”。然后擦去“走之”。

  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

  由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

  在框图的相应位置标写“ 长安”。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

  板书:(581—589—618)

  提问:隋朝的疆域四至。

  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杰出皇帝。他不仅领导完成祖国南北方的重新统一,而且开创了繁盛一时的开皇之治。

  板书:文帝杨坚开皇之治

  文帝即位以后,实行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三省是尚书、内史、门下,分管全国政务、起草政令和审核政令。三省长官都称宰相,分工负责,互相牵制。

  板书:中央设三省六部

  六部为吏、礼、兵、刑、民、工,在尚书省领导下分管各类具体工作。六部的制度被以后各朝沿袭下来。

  副板书:吏、礼、兵、刑、民、工

  唐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民部为户部。元朝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明清只保有六部。

  板书:地方减为州县两级;

  在地方,精简机构,把原来州、郡、县三级管理减为州县两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领导,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板书: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同时,改革人才的选拔举荐制度,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到了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用考试办法选拔官员,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个人努力参政。这样,不仅有利于把真正杰出的人才选拔出来,也把选吏的权力由士族手中集权到中央。以后各朝相继沿用科举制。读书做官,成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笼络知识分子的手段。

  隋文帝的改革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有重大建树。581~600年,他的年号叫“开皇”。由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比较清明,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20年间,社会财富增长,国家控制人口翻了一番,历史上称为“开皇之治”。

  隋文帝毕竟是封建帝王。他贪得无厌,长安、洛阳一带的大仓库已经堆满粮食和布帛,仍旧向人民征收财物。他晚年刚愎自用,崇信佛教,营建华丽的仁寿宫。

  604年,隋文帝去世。隋炀帝杨广即位。

  板书:二、隋朝大运河。

  把用透明塑料片绘制的《大运河》图贴在框图内,标明洛阳、涿郡、江都、余杭。

  605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农民,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市,南至余杭,今杭州市,以洛阳为中心,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

  指导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大运河示意图,识别河段和城市,指出广通渠不属于大运河。

  板书:三、暴君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对重新统一有功,率兵灭陈。平日伪装仁孝俭朴,讨文帝的欢心。

  隋炀帝即位后征发数百万人开凿大运河,人民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这项工程受惠当时,又造福后世。历史上对开凿运河一事,仍以肯定为主。

  为了满足骄奢的欲望,他下令营造东都洛阳,建造豪华的宫殿,每日役使民工200万人。

  大运河修通后,他多次乘龙舟由洛阳至江都。随行船只5000多艘,绵延200余里。光拉船的纤夫就有8万多人。沿途还得迎送,准备供品和生活用品。各州、县人民疲惫不堪。

  从612年起,他连续3年对高丽战争,进攻都失败了。最多的一次用兵100万。供应装备和粮食的民工有几十万之多。

  据历史记载,隋朝户数890万,人口约4000万。服劳役和兵役的劳动人民经常有三、四百万人。无休止的征发使千千万万农民离乡背井,大量土地荒芜。或者死于战争、劳役,或者死于饥寒交迫。人民忍无可忍,终于举行大起义。

  板书:四、瓦岗军和隋朝的覆灭

  隋炀帝的暴政,无限制地征发徭役、兵役,终于导致了全国规模的人民大起义。

  611年,山东长白山王薄率先领导起义。

  在各地响应的起义中,以河南瓦岗军最有名。领袖前有翟让,后有李密。他们大败隋军主力,围攻东都洛阳,号召天下人民反隋。他们在文告中谴责隋炀帝的罪恶“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河北窦建德和江南杜伏威也很有名。

  全国起义农民达几百万,重要的有30多支。瓦岗军最强盛时有几十万人。

  贴起义标志火炬。

  隋朝的统治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陷于瓦解。隋朝的官吏,也趁机打起反隋旗号。

  太原起兵的李渊渡黄河占领长安,仿效当年汉高祖刘邦,与民约法,废除苛政,争得政治与军事上的主动权。

  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杀隋炀帝。李渊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3.课堂讨论

  给学生约5分钟时间看书,重点在“暴君隋炀帝”。导读提问:

  1.隋炀帝是隋朝第几代皇帝?在位时间是何年?

  2.隋炀帝是暴君,暴在哪里?

  3.他下令修大运河,完成了科举制度,可以将功抵过吗?

  4.秦朝与隋朝,秦始皇与隋炀帝有许多相似之处,为什么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完全相同?

  5.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光用好或坏可以说清楚吗?

  整理板书

  组织学生小讨论。做结论。

  隋炀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名的暴君,他为了满足奢侈生活和虚荣心,营建东都洛阳,修豪华的宫殿;沿运河南下游江都;三次对高丽作战。他滥用民力,征发的徭役兵役负担远远超过人民可承受的极限。终于,人民大起义爆发,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但是,我们并不因此否定隋炀帝做过的一些好事。率兵灭陈,完成统一。这主要是隋文帝的功劳。他下令开凿大运河。广大人民群众是修运河的英雄。他在位期间,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历史地评价人物,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功与过的界限在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当时的人民利益。对一个人的最后评价,要看主流和方向,比较功与过。

  隋炀帝即位之初,以功为主,修通了大运河。以后滥用民力,成为罪恶罄竹难书的大暴君。最后被人民起义所推翻。

  4.课堂小结

  请同学看课本第7页,重点提示。

  我们今天讲了隋朝。581年杨坚代北周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重建统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唐,开始了。

  隋文帝杨坚是位杰出的皇帝,他勤于政事,崇尚节俭,设置三省六部,精简地方政权,开始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他在位时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历史上称为“开皇之治”。

  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杨广下令凿通大运河。涿郡、洛阳、余杭三点,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勾通海、黄、淮、江、钱五大水系,全长四、五千里。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唐朝人写诗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隋炀帝并非因运河亡国,而是残暴地滥用民力,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他们辛勤劳动、创造了社会繁荣,开凿了大运河。他们英勇斗争,推翻暴君隋炀帝,使以后的几代统治者从中吸取教训,不得不宽政爱民。当时,人民起义的杰出代表是瓦岗军。

  边讲边指板书和地图。

  下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13

  一、本课重点:隋朝大运河。

  本课难点:三省六部制和改革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创设)。

  二、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先说明从这一课至第8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隋唐时期。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中国封建社会前两个时期及其所包括的朝代,以及前两个时期的特点,再讲本课提示中的第一段,即隋唐时期包括的时间及其特点,让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

  三、“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一目,讲述时最好能挂两幅教学挂图:《南北朝后期的形势》和《隋朝疆域》,以形象地说明隋朝的建立和南北由分裂到统一的过程。这一目需要讲明三个问题:1.隋朝的建立。2.隋统一南北。这是本目的重点。先说明统一的历史条件,可从主观、客观两方向来分析。主观条件是隋的强大。引导学生回忆北周的历史,说明隋继承北周统一北方的局面,建国后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为统一南北准备了条件。客观条件是江南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讲这点亦可引导学生回顾南北朝的历史。再谈统一过程,即隋灭陈,南北重新统一。讲这一内容,可指导学生看课本地图《隋朝疆域》(或教学挂图)。教帅对着重指出,南北的重新统一,是在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统治时期完成的。隋统一南北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陈朝本身的腐朽。这个原因是用生动的小字描述的,教师可以不讲,让学生自己阅读,对学生也不作要求。3.“开皇之治”着重讲隋文帝在政治方面的改革,而没从经济方面去讲,因为均田制等内容初中学生不易理解,教师也不必补充。“开皇之治”先讲“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只要求学生了解这一总体概念,即“三省六部”,教师可让学生读注解,不必详细解释,具体内容到下一课再去讲。再讲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的形成。由于前面并未讲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教师在此也不必多补充,只要说明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而个是重才能,就可以了。关于科举制,也不要多作补充,以免加深难度、这里特别要注意,科举制的形成不属于隋文帝政治改革的内容,因为科举制的确立是在隋炀帝时期。

  小字隋文帝崇尚节俭,是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课下阅读,不作要求。

  本目最后一段,概括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讲述时可引导学生回顾西汉的“文景之治”等内容,归纳出强盛王朝开国前期的共同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这就使经济逐步繁荣。

  四、“隋朝大运河”一目,教师讲解应注意以下四点:1.讲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和条件。2.结合课本地图(或教学挂图)《隋朝的大运河》,讲明大运河的起止地点和中心、全长里程等。这张地图要求学生理解,但运河各段名称,不作要求。3.强调指出,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指导学生看课本前面的彩图《扬州大运河》,说明这是现今在历代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大运河,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增强民族自豪感。4.还要强调指出,大运河是几百万劳动人民用血汗开通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隋炀帝时期劳役繁重的历史见证。课本上有关运河的一段小字,是为了从科学意义上帮助学生理解运河的开通,以及运河的长度和作用,不要求记忆。

  五、以上内容讲完之后,教师可以小结一下,然后启发学生回答课本上的问题:“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当然,教师在本课全部内容讲完之后,再小结提问亦可。

  六、“暴君隋炀帝和隋朝灭亡”一目,虽然是从三方面(营建东都洛阳,乘龙舟出游,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叙述隋炀帝的暴政,归纳起来只有一点,即无限制地征发徭役、兵役。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隋朝人民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终于举行了农民大起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讲隋炀帝发动对高丽的战争,是为了说明这些战争给隋朝人民带来的灾难,而不在于叙述战争本身,对战争的经过,教师不必补充。本目课本上的图画《隋乐舞俑》是为了说明隋炀帝的奢侈腐化。

  本目中的小字,也是为说明隋炀帝的腐化和无限制地役使百姓。其中隋炀帝的虚荣浮夸一段,是很好的历史借鉴,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但不作要求。

  关于隋朝灭亡,讲述时最好能挂《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教师指图说明隋末农民起义规模之大,起义有几十处;范围之广,从《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地图上标明的火焰,即时看出。教师不必讲出众多支起义军的具体名称,以免繁琐和加重学生负担。为生动起见,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农民军讨伐隋炀帝文告上摘录的两句原文。从而再一次激起学生对农民起义的同情和对暴君的痛恨。关于隋朝灭亡,说明隋炀帝在统治瓦解的境况中,死于江都。隋朝虽然繁盛,但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很快就灭亡了。

  七、以上内容讲完,教师可小结最后一个目的内容,启发学生回答“隋为什么成为一个短暂的王朝?”

  八、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本课内容(可用课本前边的提示内容)。如有时间,可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评价隋炀帝。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14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材分析

  本课以“繁盛一时的隋朝”为主题讲述隋朝的历史。隋朝的特点是短暂而繁荣。“繁盛一时”四字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点,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课实际上只讲了隋朝的“繁盛”;而“一时”,即二世而亡,只有留待下一课作为唐朝建立的背景去概述了。

  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本课的难点有二个: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导入: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XX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阶段,也是我国的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隋朝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隋朝大运河通到哪里?隋朝为什么会成为繁荣一时的朝代?你知道隋炀帝这个人吗?应当怎样评论他?学习本课你将得到启示。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略讲隋代周的过程: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年仅八岁,被封为隋国公的杨坚手握军政大权,又是小皇帝的外祖父。隋朝建立的简况如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图,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隋朝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出示两组数据:

  (1)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2)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后来,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隋朝仓库的丰足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从材料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结论: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播放《隋朝大运河》录像,使学生对大运河有一定感性认识。

  出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强调: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隋朝的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提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得出结论:隋文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地有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得出结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小结(略)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15

  教学重点

  暴君隋炀帝是教学的又一重点。隋炀帝本人的行为和作用要客观评价,对于他下令开凿大运河的历史功绩,应予以肯定,但隋炀帝的暴政是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隋炀帝在位时,挥霍享受、大兴土木、三打高丽,人民承受着沉重的摇役、兵役负担,生活极端贫困,终于酿成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繁盛一时的隋朝灭亡了。

  隋朝大运河是教学重点。隋炀帝时开通的这条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它是几百万劳动人民用血汗开通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南北经济的交流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教学难点 

  科举制度的创设是教学的难点。隋炀帝时创设的科举制度,一改魏晋时期重门第、轻才学的用人标准,为普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入仕参政创造了条件,具有“任人唯贤”的性质。同时,通过科举制度,给了普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以政治出路,使他们忠心拥戴中央皇权,从而扩大了隋朝政权的阶级基础。因此,这一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地位分析

  隋朝自公元581年至618年,存在的时间虽然只有三十多年,但它作为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地位。隋文帝杨坚589年灭陈,结束了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确立,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大运河的修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重点突破方案

  隋炀帝的暴行体现也可以多样化,可由学生活动找出来,也可以让学生串演,或者组织小品,或者以影视代替,其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暴行和隋富足而亡、短暂而亡的关系。

  关于大运河的修建学生能和学到的地理知识联系,每一小组可准备地势落差图,中国行政图,隋朝疆域图,把地理课上了解的中国地形、河流、海拔高度来理解、分析大运河为什么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带学生到古运河附近参观,进行实地教学。

  难点突破方案

  教师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范进、孔乙己或日常影视作品中那些科举场面来引出科举制的概念,然后利用相关的扩展资料向学生适当地予以解析。不必过多过深的讲述。

  导入  法示例

  鉴于本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课,有必要对以前的历史进行复习和回顾,方法可多样。教师可以自己准备图表,引导学生回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准备,以图表的方式,绘画作品的方式,演说的方式等,为隋统一的学习做准备。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16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联系秦朝灭亡的原因,分析:为什么隋朝与秦朝都是短命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培养的审美的观念: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之美。

  重点与难点隋朝大运河和暴君隋炀帝是本课重点。三省六部制和改革选官制度是本课难点。

  (二)学法引导

  1.教师可用秦始皇的引出隋炀帝而导入  新课

  2.引导学生试着联系、比较等方法来记住本课的历史概念和历史人物。

  (三)重点和难点

  1.隋朝大运河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绘制一张大运河的图片。

  2.暴君隋炀帝 学生归纳隋炀帝暴政的表现,从而得出这一理论。

  3.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隋炀帝的功过和历史地位。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然后讲述以后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1)在黑板上写出南北朝朝代表,引导学生回忆南北朝的历史。(2)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

  2.导入  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在讲课之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前提示),然后开始学习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3.讲授新课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杨坚承父爵,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他在位时有两个年号,开皇和仁寿。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那么,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并回答,然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自东汉以来,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特别是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经过长期交往,在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已基本上汉化了。南北政权的使者往往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这样,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利条件。东晋、南朝时,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得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而且也带去了中原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使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北朝自北魏以来,经济发展较快,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很我,双方的官员也违禁互市牟利。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2.隋朝的统一(589年)588年春天,隋文帝下诏伐陈。10月,太子杨广率50万大军,在长江沿线对陈发动全面进攻。当时,陈军“不过十万”,而且陈后主荒淫无度,把长江当作不可逾越的天堑,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过着醒生梦死的生活。589年正月,隋军渡江,建康陷落。陈后主带着贵妃张丽华和孔贵嫔,躲入景阳殿的枯井里。隋军呼之不出,后来隋军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出来投降。后人把陈后主藏身的枯井,称为“胭脂井”。这口井在今天江苏南京鸡鸣寺山坡下。(请同学们看课本P2的图画《胭脂井》)隋灭陈后,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南北重新统一。隋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开皇之治隋朝统一后,出现了一个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和平环境。隋文帝进行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并采取了一些恢复生产和发展的措施。

  1.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1)三省六部制隋文帝即位不久,即采纳大臣崔仲方的建议,“依汉魏之旧”建立中央机构。皇帝是全国军事、统治、经济的最高主宰,拥有绝对的权力。而辅佐皇帝处理全国军政要务的主要是三省,即尚书省,内史省和门下省。(三省的职权请同学们看课本的注释,并请一位同学读一遍)三省互相牵制,六部分掌全国政务。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它有利于防止外戚擅权篡位和地方势力分裂割据。三省六部的官员品位不高,职权有较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集权和任免官吏。(2)消减地方官吏583年,隋文帝又接受大臣杨尚希的建议,精简机构,把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后又改为郡、县两级,并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朝廷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政绩,裁汰冗官,改变当时存在的“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状况。这样就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封建政府的财政开支,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

  2.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的确立隋文帝时建立起一整套相当完备的行政管理机构。科举制度的采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自从北魏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庶族地主阶级经济也相应得到发展,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他们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对于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本第三页的小字部分。)隋文帝崇尚节俭,一改隋初“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的混乱状态。“六宫”都穿洗旧的衣服,“非享燕之事,所食不过一肉。”一时间,“大崇惠政,法今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由于皇帝的大力提倡,隋朝初年朝中出现了崇尚节俭的风气。

  3.开皇之治(581—600年)隋文帝时,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由于隋文帝进行了政治、经济上的整顿改革,既强化了中央集权,又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景象。①户数增加。606年,全国户数达890多万户,在二十六、七年时间内,户数增加400多万,人口增加了1600多万。②垦田面积不断扩大,修复了许多水利工程。③隋代仓库丰盈。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隋代官仓的丰实情况,反映了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和统治者搜乱人民的残酷程度。④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造船技术的进步。隋炀帝巡游江都时所乘的“龙船”高15米,长60多米,船身分为四层。⑤商业贸易出现繁荣景象,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也是重要的经济贸易城市。洛阳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丰都市周围84公里,通12门,市中有120行,3000余肆,市四周有400余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⑥隋朝的对外贸易发达。陆路可达亚洲的西北部和欧洲的东部,海路可达南洋诸国和日本。“开皇”是隋文帝杨坚在位时的年号。隋文帝在此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又攻灭了陈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那时,天下安定,经济发展,所以封建史学家称之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挂《隋朝大运河》图)

  1.开通的目的、过程及河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隋朝建立后,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得比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仍然要靠江淮地区供应。由于陆路运输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北方的这一需要。因此,开通运河,利用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政治上看,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隋政府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那时候,隋朝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这也为开通运可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杨广即位之初,为了加强对富庶的江南地区的控制,榨取江南人民的财富,隋统治者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于605年开通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大运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共分为四段。通济渠是从洛阳的西苑引觳、洛两水达于黄河,又从洛阳东面的板渚引黄河水,疏通莨荡渠故道入淮河,直达淮河两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再从山阳起,疏导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在江都(今江苏杨州)附近长江。这一段施工里程,从洛阳到江都长1000公里。另一段是永济渠,从洛口开渠到涿郡,长1000公里。还有江南河,是从京口引长江水直达余杭,入钱塘江,长400多公里。大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个省的广大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大运河的作用(请同学们看课本彩图1《杨州大运河》)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它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誉世界。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大运河的开通,对于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正如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所赞颂的那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四、暴君隋炀帝隋文帝于604年7月死去,相传为杨广所杀。杨广又杀其兄杨勇,当上了皇帝。他是历史上名的暴君。隋文帝统治时期,民众积累起来的财富,被隋炀帝用于游玩、征伐,大肆挥霍。

  1.营建东都洛阳和乘龙舟出游杨广于605年开始营建东都洛阳,历时一年,动用三万四千工匠,每月役丁200万人,真不知误了多少农时。200个农民拉一根大木头,绳索嵌到了肉里,可以这样说:没有劳动人民的劳动和血汗,就不会有洛阳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群。东都洛阳建成后,隋炀帝常在月夜里带着骑马的宫女数千人,演奏着《清夜游曲》去西苑游玩。(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最的两段小字)这就是隋炀帝的奢侈生活。606年,隋炀帝人江都巡游归来,在伊阙山前排好法驾,千乘万骑,车声辚辚,缓缓进入东都。这个“入城式”可谓够排场了,然而,为了帝王的赏心悦目,人民被迫付出了多少血汗和生命的代价啊!隋炀帝不仅如此奢靡腐朽,而且十分身负和拒谏。《隋书》描写这个民贼独夫说:“普天之下,莫非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隋炀帝的出游,无疑使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2.发动对高丽的战争自魏晋以来到隋朝,朝鲜半岛上存在着高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并立的国家。这三个国家和中国保持友好往来。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下令出兵,三次攻打高丽。但是都失败了。每次出兵前,征调上百万民工和士兵在山东东莱(今山东掖县)海口大规模地建造船只,工匠被迫昼夜劳作,因为长时间站在水里,下半身泡烂了,从腰部以上都生了蛆,死亡的人不计其数。几个月后,渤海边上帆墙林立,海底下的死人却比帆樯多出了许多倍。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黄河之比,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迫使千千万万的农民离乡背井,田地大时荒芜,加上连年洪涝旱灾,农民只得靠树皮、野菜充饥,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人民无法忍受这样的残暴统治,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五、瓦岗军和隋朝覆灭

  1.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长白山农民起义(挂《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山东、河北一带是隋进攻高丽的后方基地,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也特别严重。因此,隋末农民起义的烈火首先在这里点燃。611年,山东邹平人王薄领导农民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南)兴起义旗。王薄自称知世郎,取世可知,隋朝必亡的意思,并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事先将这首歌词抄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朗读)这首歌词号召农民积极参加起义军,反抗隋朝统治,不要为打高丽去辽东白白送死。长白山起义的星火,很快成为燎原之势,全国各地的起义军,大大小小不下百余支,人数多达几百万。其中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

  2.瓦岗军和隋朝的覆灭翟让、李密领导的起义军,因为是在河南瓦岗(今山东滑县南)起义,所以叫瓦岗军。他们截击隋朝的粮船,供给军用。(请同学们看课本P6《瓦岗军开仓散粮》图)在李密的谋划下,起义军打下了兴洛仓。瓦岗军大开仓门,听凭饥民取食。后来,起义军又夺取了回洛仓和黎阳仓。瓦岗军迅速扩大,队伍很快发展到数十万人。这时李密对翟让说,有了粮食“百万之众,一朝可集”,然后就可以“除亡隋之社稷,布将军之政令了”(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的小字)。起义军直通洛阳城下,发布讨代隋炀帝的檄文,列举其十大罪状。指出:隋炀帝的罪过深重,“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617年初,隋朝派陈棱率兵镇压起义军,起义军乘机奋击“大坡之,棱仅以身免”。在农民起义风暴的猛烈冲击下,隋政权土崩瓦解,江都的东、西、北三面都被起义军包围。隋炀帝知道末日就要来临,日夜喝得大醉,在城内寻欢作乐。有一天他照着镜子对萧后说:“好头颅,谁来斫之?”农民战争的致命打击,使统治集团的核心发生了分裂。618年春,贵族宇文化及和领导侍卫队的司马德戡发动政变,用一条白练巾结束了隋炀帝的性命。隋朝政权自518年建立,到618年灭变,历时37年。它是在农民战争的熊熊烈火中烟飞灰灭的。

  4.巩固小结(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①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剧局面。②隋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为唐以后各朝所沿用。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的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从隋朝的历史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①隋初的经济繁荣,说明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封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导致了隋王朝的迅速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繁重的劳役和兵役),加剧了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只存在了37年,最后终于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推翻。

  5.作业 课文后的练习题。

繁盛一时的隋朝 篇17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 “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本课的难点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隋朝相 关多媒体、大运河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讲述的“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隋朝的建立”可由教师讲述,但切勿补充过多史料。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 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2、讲述“隋朝的统一”,教师可制作一幅地图,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3、“隋初经济的繁荣”

  a、隋文帝即位后,进行改革。隋文帝在位期间出现了盛世,称为“开皇之治”

  b、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4、大运河的开通

  利用导入框和〔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制成投影片,组织讨论:

  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打出讨论题后,先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寻找“论据”:

  ①阅读理解教科书第4页的历史材料;

  ②思考〔动脑筋〕2提出的问题;

  ③阅读《开凿大运河想象图》,想想该图的含义;

  ④听听〔活动与探究〕中两个小朋友的不同意见;

  ⑤在“大运河的开通” 一目的正文和阅读文字中找出评价大运河作用的话。

  讨论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议论,再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和个人发言。教师在引导时可提示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一是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

  三、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作全课小结。

  四、课堂练习:(使用投影)

  五、推荐作业

  制作与本课有关的自由阅读卡。

  附:板书设计

  一、隋朝的统一和开皇之治

  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都 长安,年号开皇。

  2、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3、隋文帝在位期间出现了盛世,称为“开皇之治”

  二、隋朝大运河: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派人开凿了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 运河。它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三、暴君隋炀帝和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

  课后反思:

繁盛一时的隋朝相关文章:

初一历史下册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精选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设计示例一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设计示例三

初一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关于初一下册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案设计示例二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材教法一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设计示例四

1、繁盛一时的隋朝

初一下册历史《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范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繁盛一时的隋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