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一起去郊游

一起去郊游

红尘戏语 点赞 分享
一起去郊游

微信扫码分享

一起去郊游(通用14篇)

一起去郊游 篇1

  一、活动目标:

  1、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

  2、尝试运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重点:

  1、能仔细观察画面,比较、发现其异同。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

  2、教师准备:大图书、大头饰(熊、松鼠)、歌曲磁带《去游玩》或其他郊游歌曲。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表演《去游玩》。

  表演歌曲《去游玩》或其他郊游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快乐地表演。

  2、经验连接。

  (1)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一起去郊外游玩过?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和家人或伙伴一起出去郊游的经历,教师也可以加入,讲述自己出去郊游的事情。

  (2)出示大熊、松鼠的头饰,引起阅读兴趣。

  在森林里,有一只大熊和一只松鼠,它们也要到野外去游玩了!它们会带些什么东西去呢?发生了些什么事呢?老师这里有一本书,秘密就藏在这里面!你们想看吗?

  (二)、自由阅读

  1、幼儿有序祛暑,教师提出阅读要求:注意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独立阅读,并按顺序翻阅图书。

  2、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随意翻阅故事的画面内容,说一说画面上都有谁,它们准备去干什么?

  (2)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看书。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一页一页地看,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每一幅图里,大雄和松鼠都带了什么相同的东西?这么东西又有什么不同?请幼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交流讨论

  1、幼儿手指画面,尝试运用自己的话相互讲一讲故事的大概内容。

  2、你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请幼儿自由猜一猜、说一说。教师最后总结,引导幼儿念一念故事的名称。

  (四)、听说游戏

  教师随意说出一组词,如长、多、粗等,让回幼儿快速说出其意思相反的词来。

  (五)、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书,整理物品。

  五、活动延伸:进行理解阅读。

一起去郊游 篇2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编的故事。

  2、引导幼儿在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排列图片。

  3、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排图讲述能力。

  教学准备:

  大图片一套,幼儿用的小图片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注意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图片,好吗?

  二、引导幼儿在理解1~5幅图片意思的'基础上学习排图

  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说的是什么。

  小结: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2、引导幼儿理解2~5幅图片的意思。

  ①它们在郊外是怎么玩的?这儿有几张没按顺序排列的图片,谁能够看懂?

  ②小猫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高的?(撑竿跳。)

  ③小狗在干什么?(学习词语:竖蜻蜓。)

  3、引导幼儿给图片排序。

  ①现在请你们把红色边框的五张图片拿出来排一排,然后连起来讲一段故事。

  ②幼儿动手排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③幼儿根据自己排列的图片讲述故事,教师排出相应的大图片。

  三、引导幼儿为故事的后部分排图

  1、小动物玩得正高兴,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们拿出蓝色边框的三张图片想一想、排一排。

  2、幼儿排列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3、个别幼儿排图片,请其余幼儿说说是否同意这样排列。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作出正确引导。

  4、这几张图片讲了什么?小刺猬为什么帮小动物们晒衣服?谁会用一段好听的话来说?

  5、教师小结。

  6、现在图片已经排好了,请你们把图片上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一起去郊游 篇3

  班级:大班、小班

  活动目标:

  共性目标:通过大带小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激发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的兴趣。

  分层目标:

  大班目标:激发幼儿的创意想象拼摆出不同的山洞造型,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发展幼儿相互合作、相互谦让以及大班幼儿的示范带动作用。

  小班目标:通过大带小的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大班幼儿的模仿力以及幼儿的钻爬能力。

  活动准备: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见面打招呼

  介绍每组的爸爸、妈妈与宝宝。

  一起去郊游:提醒爸爸妈妈照顾好宝宝。

  1.怎样走过有荆棘的小路。

  2.怎样躲过大风?怎么保护宝宝避雨?

  3.郊游的路上有水坑,宝宝与爸爸妈妈应该怎样过去?

  4.全家用力爬大山。

  二、终于爬过大山我们坐下休息一下吧,玩个什么游戏?

  引出钻山洞的游戏。

  1.单组“家庭”宝宝搭山洞,宝宝钻山洞。

  2.为每组家庭的山洞拍照,教师并用图谱小人记录下来。

  小结:幼儿用身体搭出不同造型的山洞。

  3.请一位宝宝选择一种山洞其他的“爸爸妈妈”集体为宝宝搭好山洞让宝宝集体钻山洞。

  小结:在钻山洞时存在哪些山洞是不安全的,提醒宝宝要注意安全。

  4.请宝宝们选择一种最安全的山洞供所有的宝宝钻。

  三、放松整理

  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这么多游戏都累了,请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放松一下吧,爸爸妈妈也要轻轻为自己的宝宝放松一下吧。

  四、结束

  育英旅游的团员们,瞧!前面有好多漂亮的鲜花,我们一起去采花吧。

一起去郊游 篇4

  一、设计思路:

  在开展《春天来了》主题活动,去春游对孩子们来说是多么的快乐,本次活动围绕去郊游展开,设计小动物去郊游的课件,通过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小动物都出来玩了,小鸭遇到了小青蛙,后又来了小兔,他们三个喜欢春天美丽的景色,一起去郊游的故事情境,吸引幼儿,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二、内容与要求:

  1、在看看、说说、做做中感受春天出游的乐趣。

  2、通过活动,体验结伴出游的乐趣。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故事课件,理解故事,感受春天出游的乐趣。

  难点:通过活动,体验结伴出游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课件:一起去郊游

  环境:幼儿园花园。

  五、活动流程:

  回忆导入——故事欣赏——体验感受。

  1、回忆导入

  师:前几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春天了,知道春天可美了,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幼儿回忆交流。

  2、故事欣赏:

  课件播放,主要提问:

  春天来了,池塘里来了哪些朋友?

  小鸭说了什么?

  小青蛙喜欢春天吗?

  小兔喜欢春天的什么?为什么?

  过渡:他们三个好朋友要一起去郊游了,你想不想带上你的朋友一起去春游?

  3、体验感受

  春天了,我们也去郊游吧!

  带上你的好朋友,手牵手,一起去幼儿园的花园里游玩。

  感受春天花园的美,与同伴一起说说唱唱,感受其乐趣。

一起去郊游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2、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

  3、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乐曲图谱、铃鼓、双响筒、圆舞板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

  1、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

  师:“刚才这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结构的歌曲吗?什么是ABA?(前面和后面的乐曲是一样的结构)现在我们请个小朋友说说A段做了什么动作?怎么做的?

  师哼唱,请一个幼儿示范。

  二、引导幼儿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1、观看A段图谱:我们先看A段,上面有什么?(脚印、手)表示什么?(可以踏脚和拍手)你怎么用这些动作表现节奏?(请一幼儿示范)全体幼儿学习A段的节奏型。

  2、分析B段节奏型:这是什么符号?(出示波浪线)可以怎么表现?(摇或晃的动作)请一幼儿示范。

  3、引导幼儿发现结束句不同的地方。

  师:后面的A段和前面的A段是一样的,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请小朋友来示范一下可以怎么做?(全班幼儿练习一次)

  4、视情况而定:哼唱,幼儿做动作一次或跟着音乐做动作一次。

  三、启发幼儿探索乐曲的'配器方案

  1、启发幼儿说说乐器特点。

  师:“瞧,我请来了三种乐器(出示铃鼓、双响筒、圆舞板),你们说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铃鼓:可以拍、摇、晃。比较抒情;双响筒:高低音,像脚步;圆舞板:声音短促)

  2、为乐曲配器。

  师:“你们觉得A段适合用什么乐器呢?A段适合用双响筒;(贴上双响筒的图标)B段的比较抒情,适合用什么乐器?(铃鼓)最后的部分我们要让歌曲更热闹些,可以怎么做?(用上全部的乐器)

  四、幼儿尝试用乐器演奏

  1、师哼唱,让幼儿学习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

  师:“请小朋友轻轻地请出小乐器,我们试试用乐器演奏一遍吧。请认真看图谱,注意什么时候要轮到哪种乐器演奏。”

  2、指出演奏的不足,连贯地演奏一遍。

  3、跟着音乐,看图谱完整地演奏1—2遍。

  师:“我觉得小朋友可以听音乐来演奏了,我们来试试吧。”

  4、幼儿看指挥演奏1—2遍、

  师:“小朋友真棒,现在我有个更难的,请小朋友不看图谱,眼睛看着老师的指挥,把乐曲演奏一遍,可以吗?”

  五、结束活动

  师:“请小朋友带好自己的小乐器,不发出声音,到教室轻轻地放好小乐器吧。”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是一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二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二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词。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一句句学习歌唱。等唱了两到三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一起去郊游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多种情境下正确数数的方法。

  2、利用线索和已知条件对人物进行点数,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教具:PPT课件

  幼儿学具:幼儿操作材料、水彩笔

  重难点:

  尝试在多种情境下正确数数。

  利用线索和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和推理。

  活动过程:

  一、在游戏场景中进行点数

  (一)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小兰,看看小兰在干什么?(根据小兰眼睛上蒙着的布条说出大家在玩捉迷藏)演示PPT1

  1、看看小兰的朋友们躲在哪儿了?(大树后1个、房子里3个、草丛里2个)

  2、演示PPT2:

  (1)、引导幼儿根据露出来的部分确定人数。

  (2)、幼儿找到一个,在这个人躲藏的地方画个圈——作为标记。

  (3)、引导幼儿先数目测数群再接着数。)

  小结:先数大树后面和草丛里的小朋友,再接着数房子里的,这样就不会漏掉了。

  (二)一共找到6个小朋友,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6)

  小结:人物(东西)多的时候或者看不清楚的时候,可以一边数一边做一个标记,这样就不会多数,也不会漏数了。还可以先数一部分再接着数,这样也不会数错了。

  观察重点:幼儿数数的能力和形式(目测、点数、接着数),知道标记的作用。

  二、利用线索对人物进行点数

  (一)今天小兰跟好朋友一起去郊游,他们先来到游乐场里,看看他们在玩什么?

  1、演示PPT3(出示一堆摆放杂乱的鞋子)玩这个游戏是要脱鞋子的呢?你知道是什么游戏吗?

  2、只有这些鞋子,你能数出有几个小朋友在里面玩吗?(乱七八糟,数不清楚怎么办?把相同的鞋子整理好对对齐)

  3、把这些鞋子对对齐,看看找对了吗?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双鞋?猜猜有几个人?

  4、两只鞋子为什么只数“1”?

  小结:一个人有2只脚,要穿一双鞋,所以要一双一双的数。以后脱好的鞋子要记得对对好放整齐哦。

  (二)看看,小兰和好朋友到底在玩什么?是6个人吗?你们真厉害,光看鞋子也能知道有几个人。演示PPT4(海洋球场景)

  观察要点:知道一双鞋子对应一个人,尝试一双一双数鞋子。

  三、分析推理确认人数

  (一)郊游真开心,小兰拍了很多照片,看看他们在哪里拍了照片?(熊猫馆PPT5)

  1、观察分析,熊猫馆里一共有几个拍了照片?(点击熊猫馆前的照片,共二张照片。)

  3、有的人说3个人有的人说4个人,到底有几个人去了熊猫馆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演示PPT分别在小兰和同伴身上贴上数字标记。)

  小结:小兰分别跟两个同伴一起拍了照,小兰拍了两张照片,只能算一个人,用数字做标记可以帮助我们数得更清楚。

  (二)幼儿操作:

  1、看完大熊猫,小兰又和好朋友一起来到了小河边,这次他们拍了3张照片,你能数清楚一共有几个人吗?想一想重复出现的人物应该数几次?(请你在方框里写上数字,也可以用点点来表示)

  2、人手一张操作练习的材料,尝试分析、记录一共有几个人。

  3、分享交流:到底是4个、5个还是6个人呢?说说你的理由。(点击湖边的照片,一共三张,将这些人物排成一排,确认有4个人。)

  小结:数照片的时候要看清楚,重复出现的人只要数一次就够了。

  观察要点:分析推理的能力,使用哪些符号做标记?能否用数字或点点进行记录?

  (三)小结:今天我们跟着小兰一起去郊游真开心,知道了数数的时候要仔细不能多也不能少,学会了通过放着的鞋子推算出有几个人,还能从照片上观察分析出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我们小朋友数数的本领越来越大了。

一起去郊游 篇7

  活动目标:

  1、以主、客体为中心分辨前后,感知前后的相性对,学习方位词前面、后面。

  2、能根据提供的条件仔细观察,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活动准备:将幼儿的座位排成四列,每人一体操小圈、郊游图一张、小兔 鼠奶奶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1. 出示小兔,“今天天气真好,好想和伙伴们去郊游啊!小伙伴们~ ~快出来~ ~我们去郊游吧~ ~”

  2.师:于是小兔和他的伙伴们出发去郊游咯!老师还给他们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

  二、小动物的郊游

  1.出示郊游图,引导幼儿观察、发现。

  2.提问:上面有谁?

  他们是怎么走的?(排成一排)

  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依次提问 如:小兔的后面是谁?小熊的前面是谁?

  3.情景练习

  1)师:小朋友们,小动物们的照片好看吗?鼠奶奶也很想看一看,可是它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了,怎么办呢?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2)出示鼠奶奶,“小朋友们,奶奶眼睛看不清,你们能告诉我,小兔在哪吗?小鸡呢?小鸭呢······”(引导幼儿用方位词,前面、后面来回答)

  三、我们去郊游吧

  1、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郊游呀?我们开车吧!

  2、请幼儿拿起凳子下的圈当成方向盘来开车,并请幼儿自己说说坐在谁的前(后)面。

  3、请其余的幼儿找找车上的小伙伴,说说他在谁的前(后)面。

  4、出发咯

  带领幼儿排好队出发去郊游(操场),并在游戏中提问谁在前(后)面,巩固对前后的认识与理解。

一起去郊游 篇8

  设计意图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将数学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以及教学形式、操作材料的适当改变能给枯燥的数学活动带来勃勃生机。为此,我们设计了以带幼儿去春游为主线的数学游戏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索,真正感知8以内的数量和按数量多少排序的概念。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8以内的数量,尝试按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

  2.乐意参加数学操作活动,能仔细观察,边操作边讲述。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数量为1~8的实物卡两套;小羊头饰;智慧棒。

  学具准备:第一组:数量为1~8的水果卡片6套:第二组:瓢虫排序材料6套;第三组:数字接龙材料6套。

  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听《郊游》音乐进场。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的景色可美了,今天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

  2.集体感知8以内的数量并排序。

  (1)师:我们排好队就可以出发啦!你们看,这儿有什么呀?(红、黄、绿旗子各一面)请小朋友看看手上贴的是什么颜色标记?请你站到相同颜色的旗子后面,开始!

  (2)请小朋友数一数,你的卡片上有几个点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感知自己卡片上点子的数量)说说你是哪个队的几号队员。(按序排队)

  (3)请小朋友看手上的点子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好队。

  3.设置情境,帮助小羊。

  (1)师:小羊,你为什么哭呀?

  小羊:大灰狼给我出了一道排队的题目,说如果我不会做就来吃掉我,你们能帮助我吗?

  (2)展示操作单,集体帮助小羊解决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上面有哪些水果?它们是怎样排的?一个菠萝后面跟几个水果呢?为什么?(请幼儿说一说并给水果排队)

  (3)和小羊道别,继续前进。

  4.来到智慧屋。

  师:咦,那儿有一所智慧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智慧姐姐接待小朋友,介绍小组活动名称及要求:

  第一组:给水果宝宝排队(先看红旗插在盒子的哪里,然后按数量的多少给水果宝宝排队。)

  第二组:给瓢虫宝宝排队(先看看瓢虫身上分别有几个点子,然后从五角星开始按顺序给瓢虫宝宝排队。)

  第三组:给数字宝宝排队(先看好火车头的`位置,然后在车厢上按数字大小的顺序排队。)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3)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真棒,在智慧屋里玩了三种排队的游戏,很多小朋友都是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的。小朋友想一想,除了这样排,我们还可以怎么排呢?如果你想到其他的好方法再来告诉我们大家,好吗?

  (4)智慧姐姐送礼物。

  5.郊游结束。

一起去郊游 篇9

  活动目标:

  共性目标:通过大带小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激发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的兴趣。

  分层目标:

  大班目标:激发幼儿的创意想象拼摆出不同的山洞造型,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发展幼儿相互合作、相互谦让以及大班幼儿的示范带动作用。

  小班目标:通过大带小的'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大班幼儿的模仿力以及幼儿的钻爬能力。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见面打招呼

  介绍每组的爸爸、妈妈与宝宝。

  一起去郊游:提醒爸爸妈妈照顾好宝宝。

  1.怎样走过有荆棘的小路。

  2.怎样躲过大风?怎么保护宝宝避雨?

  3.郊游的路上有水坑,宝宝与爸爸妈妈应该怎样过去?

  4.全家用力爬大山。

  二、终于爬过大山我们坐下休息一下吧,玩个什么游戏?

  引出钻山洞的游戏。

  1.单组“家庭”宝宝搭山洞,宝宝钻山洞。

  2.为每组家庭的山洞拍照,教师并用图谱小人记录下来。

  小结:幼儿用身体搭出不同造型的山洞。

  3.请一位宝宝选择一种山洞其他的“爸爸妈妈”集体为宝宝搭好山洞让宝宝集体钻山洞。

  小结:在钻山洞时存在哪些山洞是不安全的,提醒宝宝要注意安全。

  4.请宝宝们选择一种最安全的山洞供所有的宝宝钻。

  三、放松整理

  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这么多游戏都累了,请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放松一下吧,爸爸妈妈也要轻轻为自己的宝宝放松一下吧。

  四、结束

  育英旅游的团员们,瞧!前面有好多漂亮的鲜花,我们一起去采花吧。

一起去郊游 篇10

  教材分析:

  《郊游》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中国台湾儿童歌谣。歌曲为2/4拍,全曲分3个乐句,第1、3乐句比较紧凑,生动地描述了小朋友结伴郊游的喜悦心情。第2句节奏比较舒展表现了大自然美丽的景色。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在充分了解歌曲旋律和节奏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打击乐器,表达自己对乐曲内在的感受,鼓励幼儿在欣赏体验敲敲打打中感受游玩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春游的渴望和喜欢春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欢快的旋律,能根据图谱和同伴合作演奏歌曲。

  2.能根据歌曲情绪变化创编动作选择配器。

  3.在敲敲打打中感受郊游的快乐。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指导幼儿学唱歌曲《郊游》,《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

  2.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响板、木鱼)幼儿人手1件歌曲《郊游》的节奏谱,两种颜色的水彩笔各1支,乐器图示卡片1套。

  活动建议:

  1.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郊游》,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引导幼儿完整演唱歌曲《郊游》,用声音和表情表现3个乐句的不同情绪。

  2.启发幼儿边演唱边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1)提问:用什么动作表现第1、3乐句欢快的旋律?用什么动作表现第2乐句优美的旋律?

  (2)鼓励幼儿听音乐自主创编动作,教师进行梳理、提升。

  (3)请幼儿随音乐完整地用拍手、挽花等动作进行表现。

  3.师幼儿共同讨论配器方案,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

  (1)提问:歌曲第13乐句是表现郊游的欢快心情的,你想用什么乐器演奏?

  歌曲第2乐句是优美、抒情的',可以用什么乐器演奏?

  (2)请幼儿自选乐器,自主探究

  (3)组织幼儿交流、分享,教师用乐器图示卡片帮助幼儿记录配器方案。

  4.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奏,根据图谱与同伴合作演奏。

  (1)引导幼儿观察图谱,自主选择乐器,分组进行练习。

  (2)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完整演奏,讨论怎样才能演奏得更整齐。

  (3)鼓励幼儿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节奏感强的幼儿当指挥,带领幼儿边演唱歌曲边演奏乐器,表现出歌曲欢快、优美的情绪,体验和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是一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二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二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词。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一句句学习歌唱。等唱了两到三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一起去郊游 篇1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2、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

  幼儿通过拟定游玩计划、分配每个游玩项目所需的费用,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2、活动难点

  怎样根据每项游乐设施的要求,合理分配有限的游玩费用。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储备

  幼儿已经认识1元、2元、5元面额的人民币,并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物质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元、2元、5元)、信封若干(白色、黄色)、小篮子、水彩笔若干、胸贴、游戏区标牌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课题

  师:孩子们,最近你们都在忙着排元旦节的节目,非常的辛苦。今天,林老师决定要奖励你们,带你们去个好玩儿的地方,想去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今天要去哪儿玩儿吧!

  二、 欣赏图片

  师:到国色天乡,我们可以玩哪些好玩的项目呢?一起来看看吧!

  1、 播放图片,幼儿了解各项游玩项目情况;

  (1)教师播放图片(海豚跳),幼儿观看;

  师:这是什么项目?它需要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请个别幼儿交流。

  师:还会有哪些好玩的项目等着我们呢?它们分别需要多少钱?擦亮你的小眼睛,认真看一看!

  播放图片3、4、5,幼儿自由说。

  播放图片6。(摩天轮:10元;旋转木马:8元;转转杯:7元;海豚跳:6元;)

  三、 分配游玩费用

  师:这么多有趣的项目,你们想玩吗?可是我们要玩这些项目,需要什么呀?(钱)那钱从哪里来呢?(与幼儿谈谈前段时间手工义卖的情况)今天,林老师就给每个朋友准备了一个白色信封,每个信封里都装了你们义卖手工作品得到的钱。下面请你们自由分组,再用你们自己的方式选出一个组长。组长带你们那组的小朋友去选一张桌子坐下来。

  1、 幼儿自由分组,选组长;

  2、 分发胸贴,组长领钱。

  师:今天,林老师还给每个组准备了漂亮的胸贴。现在,我要请表现最好的小组先来选胸牌。

  组长一次选择胸贴,并发给每个幼儿贴好;

  师:接下来,请小组长到老师这儿来领取你们组的游玩费用,你们组有几个小朋友就领几个信封。

  组长依次领钱;

  3、 分发信封,数数每组一共有多少钱;

  师:现在,请小组长把信封分别发给你们组的小朋友,拿到信封后,每个朋友都数一数自己的信封里有多少钱?数完后,将钱交给组长保管,每一个组一起来数数你们组一共有多少钱,数完后组长将所有的钱放在篮子里黄色的公共信封里。

  4、 手指游戏

  师:好了,现在我请组长来告诉我,你们每个组分别有多少钱?

  组长交流。

  师:孩子们,大家肯定都在心里面想好了自己想玩的项目,也了解了每个项目需要多少钱,等会儿请你们把想玩的项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白色信封上,并标注好你要玩的这个项目需要多少钱?

  幼儿开始记录;

  师:孩子们,都记录完了吗?记录完后大家再商量一下如何分配你们公用信封里的钱。如果你凑够了你要玩的这个项目的钱,那么就把这些钱放在你自己的信封里,再将信封放进篮子里。好了,大家开始行动吧!

  幼儿分组分配游玩费用。(教师深入幼儿,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装钱。)

  师:孩子们,你们的钱分好了吗?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

  请幼儿到台前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信封(记录)以及分到的人民币。

  师:刚才,林老师已经听到有的组在分钱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谁来给我们交流交流。

  请2个幼儿交流。

  师:原来每组都出现了钱不够的情况,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组有几个小朋友钱不够,分别差了多少钱?你们组一共差了多少钱?

  请幼儿交流。(你要玩几元钱的项目?现在你的信封里有几元?还差几元?)

  教师将每组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引导每组幼儿关注自己组差多少钱,带着目的去玩游戏挣钱。)

  四、 游戏’:挣钱

  师:孩子们,钱不够没关系林老师可以带你们去数学王国里玩一些好玩的数学游戏,每个组可以抓紧时间通过合作玩游戏挣钱。这些游戏分别可以挣到1元、2元、5元钱。那么呆会儿你们组差多少钱就去挣多少钱,挣够钱以后先把钱交给组长,你们回到座位后再将你们信封里差的钱凑够。现在,请你们放好信封,抓紧时间,去挣钱吧!

  1、 教师为幼儿准备四个数学小游戏,幼儿通过在四个区域进行游戏,兑换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兑换的金额大小(1元、2元、5元)与游戏的难易程度一致。

  2、 幼儿自由游戏,教师参与指导。

  游戏项目:抢车位(兑换1元)、排排乐(兑换1元)、小手动动动(兑换2元)、亮眼睛(兑换5元)

  幼儿以组为单位自由选择游戏项目进行游戏,小精灵根据幼儿的胸贴来区分各组。当组内所有幼儿完成了游戏,即可获得相应面额的人民币。

  五、 再次展示每组的分配结果

  师:孩子们,你们的钱凑够了吗?现在,就请你们选出代表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告诉我们,你们准备玩哪些项目,每个项目需要多少钱?我们一起来看看信封里放了多少钱吧!(验证分配结果)

  用投影展台展示自己的信封,及凑到的人民币。

  挖掘亮点(预设生成):如果还有小组钱不够,可以引导小朋友进行项目的调整,让每组每个孩子都能够玩到项目。

  师:瞧!这组的钱还没凑够,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想想办法,让他们都能够玩到一个项目。

  幼儿交流,教师给予肯定。

  引导幼儿进行再次分配,调整项目。

  六、活动结束

  师:孩子们,你们瞧!只要大家肯动脑筋,团结合作,不管多难的问题都能够解决。刚才我们一起做好了去游玩的计划。现在,请你们每组装好自己的钱,我们一起出发吧!

  教学反思

  1、 今天的这个活动,总的来说,环节比较清晰。孩子们对人民币的运用非常感兴趣,这就让这个活动显得比较活跃。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与同伴的合作还是非常快乐的。同时,孩子们在使用人民币时,大部分孩子能比较有目的地去计划自己的游玩项目,组长的协调能力也比较好。基本上能达到活动所制定的目标。

  2、 但是,通过今天的活动,我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

  (1)首先,人民币的出现,让孩子有些兴奋,有的孩子一直沉浸在拿到钱的喜悦里,一直在数钱,因此在有的环节,对老师所提的要求把握不够。而我通过手指游戏的方式,在集中孩子注意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极个别孩子,关注不够。

  (2)其次,在给孩子提要求的时候,我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炼,有点啰嗦。应该更加明确,清新。

  (3)再次,在孩子进行记录及分配人民币时,孩子们的想法会有很多,而且很有创意,但是我并没有及时给予孩子鼓励或引导,进一步去拓展孩子的思维。例如有的组长在给小朋友分钱时,我可以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分配。(直接数六张一元的就能凑到六元,但是还可以用一张五元加上一张一元等于六元;……)

  (4)在今天的活动中,新生成了一个问题——当钱凑不够时,还可以通过调整项目来让每个小朋友都能玩。但是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提炼,我还是比较生涩。尤其到最后孩子们调整了项目,但是仍然有两组的孩子钱不够时,我临时将问题抛给了在场的老师们,请钱不够的小组去找老师帮忙,通过老师的指导,孩子们最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心情也是十分愉悦。

  总的来说,孩子们在今天的活动中,是愉悦的。而作为教师,我也在今天的活动中,看到了自己有待进步的地方,我会珍惜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一起去郊游 篇12

  活动目标:

  1、听音乐用准确的语言演唱歌曲。

  2、听音乐看图谱,尝试用不同颜色、不同动作表示音乐节拍。

  3、能够根据图谱选取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体验合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示音乐节拍

  难点:根据图谱选取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

  1、图谱课件、歌曲《郊游》、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音乐。

  2、木鱼、摇铃、铃鼓按照幼儿人数各三分之一。

  活动过程:

  1、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导课。

  小朋友们好!今天婷婷老师与你们一起玩一个音乐游戏,看谁能听着音乐正确的做出动作。(放《头发肩膀膝盖脚》音乐,与幼儿一起做动作)

  2、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认真听,看里面都唱了什么?

  提问:刚才在歌曲里你都听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提问后老师总结: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在PPT上,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两个字叫“郊游”,小朋友说一遍。(郊游)请问郊游是什么意思?小朋友回答后老师总结:对,就是出去玩。你们看(PPT2)图片上的人都是在郊游。

  3、ppt3老师把这首歌曲带过来了,它的名字是——,这次我们跟着音乐小声的唱一下吧。

  这里面有几个地方不太好唱,谁能说出来?重点学习附点音符歌词(我们小手拉小手、白云悠悠、阳光柔柔)的唱法。

  4、我们看(PPT4),这是一张图谱,在这张图谱上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行和第三行一样)这首歌曲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为ABA型。小朋友想一想,这张图谱与歌曲中的歌词会是怎样对应的呢?大家再来听一遍音乐。

  谁能说出这张图谱是怎样表达歌曲意思的.?你们能不能跟着音乐、看着这张图谱来唱歌?谁愿意上来指着图谱跟着音乐唱一下?

  5、小朋友看,这也是一张图谱(PPT4),我们能不能听着音乐、看着图谱打出好听的节奏呢?小朋友说用什么打?怎样打?遇到这样的符号打不打?怎么办?

  听音乐,可以全部拍手打一遍。全部踏脚一遍。

  问:你们在图谱上发现了什么(颜色不一样),我们在打节奏的时候可不可以换用不同的方式打?怎样打(绿色用手、红色用脚),跟着音乐打两遍。

  6、PPT6,根据你们刚才打的,老师又增加了难度,你们看一下这张图谱,我们可以用几种方式打节奏?怎样打?(尝试一遍)

  如果用乐器来打节奏,你们认为用什么比较合适?老师今天准备了木鱼、摇铃、铃鼓,你们认为它们分别可以代替我们的哪个动作?

  发乐器,跟着音乐打节奏(2-3遍)

  7、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是——,小朋友会打节奏,会唱歌不会?请轻轻的放下乐器,我们一起唱着歌区校园里玩吧。

  8、结束课堂。

  活动总结

  在这次活动中,由于整个活动设计的结构设计比较完整,思路清晰,通过引入、让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引导幼儿看图谱表现等等循序渐进地递进,所以活动中相对较为紧凑,幼儿整体地掌握情况比较好。活动是初步地探索、学习有控制地演奏乐曲,所以活动显得比较紧凑。而因为是第一课时,在今天的活动中只给了幼儿固定的一种打击乐器演奏,不象平时让幼儿更换不同的乐器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在下次的打击乐活动中应放手让幼儿创造,可以让幼儿多看图谱探索,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幼儿成为自主进行打击乐编奏的主体。

一起去郊游 篇13

  【设计意图】

  近期,本班开展“汽车滴滴”的主题活动。部分家长反映---带幼儿外出时,幼儿会在路上东张西望、追追打打;过马路时很多幼儿驻足不定,不知所措;缺乏交通规则意识;为让幼儿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让孩子真正地走进社会这个大家庭。同时结合《指南》中“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的兴趣,让幼儿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的内容含义。为此我选择并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体验做文明人的成功感。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并遵守交通规则。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生活中知道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难点:认识三种不常见的交通标志(禁止停车、禁止通行、掉头)。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如:人行横道、红路灯、左转弯、右转弯、停车场)

  物质准备: 《去郊游》视频、交通标志图片、创设《我们一起去郊游》的活动场景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播放多媒体动画,引发幼儿认识交通标志的兴趣。

  师:今天裴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看的动画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基本部分:

  1.提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做?

  2.出示视频中的交通标志

  教师提问:你认识图中的那些交通标志?

  (1)教师出示PPT让幼儿进行操作,并说出认识的交通标志。

  (2)图中还有一些交通标志,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讨论。

  3.再次观看视频,让幼儿进行讨论。

  师:视频中又出现了哪些交通标志?

  (1)教师出示PPT,展示不常见的交通标志。

  (2)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讨论。

  4.情景体验:《我们一起去郊游》

  教师为幼儿创设郊游的情景,幼儿扮演司机,根据出现的交通标志作出相应的反应。

  结束部分:

  讨论:看到认识的交通标志,我们应该怎么做?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PPT的形式,给幼儿直观的视觉体验,并通过情景体验,请幼儿扮演司机看到交通标识作出相应反应,幼儿的兴趣很高。在本次活动中有所不足的地方是交通标识和道具的准备不够充分,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进行扮演,效果会更好。活动后我会把相应教具放到相应区域,方便幼儿在日常的区域活动中进行游戏。

一起去郊游 篇14

  小班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与自身情绪的支配影响,小班孩子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数学这种抽象枯燥的内容,他们多为不易理解和兴趣不足,所以大多孩子对于数学的学习还需要对具体实物的探索和体验。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渗透于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之中,让数学活动更加趣味化、情境化、游戏化,通过与周围具体实物的交互作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将数学知识内化成经验,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促进孩子的发展。《一起去郊游》是“好伙伴”主题中的一个数学活动,主要是创设让孩子们排队、以“坐车”去郊游的情境中,区分出自己在队伍里的具体位置,辨别认清前与后。

  外出郊游是孩子生活中非常喜爱的,每次提到去春游,孩子们都会兴奋不已,记得很清楚。活动开始,我请请5个孩子模拟坐坐车的情境,许多不经常举手的孩子也积极的举起了小手。就此我也趁机表扬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举手的次数更多了。因为第一辆“车”为个别孩子的示范尝试,所以在选择这5个小朋友的时候我注意到5个孩子的日常表现,当我问道:“熙熙,请你站在宝怡前面;雨璇,请你站到浩文后面,他们都基本能正确的做出反应,一些未请到的孩子也被感染,情绪一直很积极主动,有时请到前面的孩子动作反应稍慢时,下面有些心急的孩子早就开始提醒他们了。

  借着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又马上请孩子们仔细观察谁的前面是谁,谁的后面又是谁,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纷纷举手,要求孩子们用完整的话:“前面是,后面是”的句式进行表述。看到孩子们对“坐车”去郊游的游戏兴致很高,于是我又随机创设了一个集体操作游戏,让孩子们稍微改变了前后的位置方向,变成了4辆汽车,坐在第一个孩子就是汽车的驾驶员,将绳圈作为汽车方向盘,孩子表现的很开心。坐上“汽车”后,我引导孩子们观察前面坐着谁,后面又坐着谁?自己前面是谁?后面又是谁?随后,我请孩子们用“开火车”的语言形式表述“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我坐在前面”;“我坐在后面”;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个句式,给每个孩子都能有表达的机会,满足了孩子们想说愿意说的想法。

  当然,每次的活动都会有一些亮点与不足之处。整个活动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能够从孩子角度出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情境化、趣味性强的情境,寓教于乐。同时,我发现在活动中适当的表扬、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当然有亮点也会有不足,本次活动的最大不足就是细节方面还是不够到位,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安排一个与活动相关联的游戏活动可能对孩子的学习更有帮助,让孩子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巩固前后的认知,例如可以在体育游戏中前后做运动等等。活动的不足总会在反思中才能被发现,其实如果在活动前能够考虑的再全面细致些,那可能活动中的不足也会减少。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但往往我们会忽视一些小的细节,也许我们多多关注细节会对我们教学带了更大的帮助。

一起去郊游相关文章:

一起去郊游作文优秀8篇

一起去郊游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一起去郊游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