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契合伴侣 点赞 分享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通用13篇)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前查资料  多媒体课件  鼓励学生背诵古诗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古诗

  1(课件示鹳雀楼图)很久以前,在我国山西有一座楼阁,示“鹳雀楼”词,指名读。(表扬已经认识这几个生字的学生)(识字大王)

  说说名字怎么来的?如有生在课前已查到,鼓励学生说,并奖励查阅资料的认真。(查资料能手)

  课件示“鹳雀”图,说名字来历:因这座楼上常有这种叫“鹳雀”的鸟飞来栖息,所以被人们取名为“鹳雀楼”

  2鹳雀楼初建时不怎么有名气的。唐代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他有一次登上这座楼时,作了一首诗,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了。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想不想学?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屏幕跳出“登”, 指名读题,齐读。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这首诗。请小朋友先自己练读古诗,看谁能不光把古诗读准确,而且能和所有生字娃娃都交上朋友,先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如有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背出来的话,逗他们说不要上这一课了,谈话中引导说出还要更准确地读好诗、背好诗,学习生字,理解诗意等,让他们都能认真地上课)

  4检查生字

  课件示没有拼音的诗,且闪烁生字“雀、楼、依、入、欲、穷、目、更”

  看,古诗中的生字娃娃在向你们招手了,我们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你认识谁就和谁打招呼,不会的可以请小朋友帮忙!

  指名一后进生上台做小老师领读,读对全体跟他读。(——你今天真勇敢,小手也举得这么高,就请你)(给他带上进步的桂冠)

  再请一名学生(也给你带上进步的桂冠)

  5检查读诗

  生字都认得了,那读好诗句就不成问题了,谁来读?

  开小火车读每句诗,注意引导读出诗的节奏。(课件可画停顿线)

  6那谁能把这首诗连起来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7指导质疑

  请小朋友自己再轻轻地读读诗,想想哪里你不懂?交流疑问。

  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理解上是有一定的难度。但小朋友别着急,我们还是有解决的方法的,知道有哪些方法吗?(1我们可以借助课文里的插图,因为这些插图跟古诗的内容有很大的关联。2反复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多读了,自然就懂了。3发挥想象,想象可是理解古诗的一大好帮手)

  学习方法示于卡片。

  二、品读诗句

  (1我们先来看看文中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感觉怎样?)

  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

  问:白日指什么?(必要时解释为何称“白日:可能是因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阳区分开来,所以称为白日;可能是因为当时山谷里的云雾很重,遮挡了太阳的光线,使得太阳看上去成白乎乎的了)

  太阳怎样呢?看图,读句,想。

  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紧挨着西山)

  依山尽是说太阳——

  指名再说说这句诗描绘的情景。

  我们来把这个壮观的情景画下来吧?怎样画呢?

  简笔画: 连绵起伏的山   让生添画“白日”,再次感受 “依山尽”。

  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这句话谁能读好?

  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她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景?)再指名读,齐读。

  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指说。

  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

  黄河水流是什么样的呀?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示图,交流。示词,认读。

  谁再来说说这句话描绘的情景,争取用上我们说过的词语。

  黄河入海的源头在鹳雀楼上是看不见的,因为离得很远很远,作者这样写是他在发挥——想象。

  我们也来发挥想象,把黄河奔腾入海的情景画出来。指名板画。(必要时师帮助)

  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

  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指名,评,男女比赛,读出气势。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气象是多么雄浑啊!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好好的读读,美美的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示第一句话)

  指名,两边赛读,齐。

  5真有气魄呀!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不禁思潮起伏,引读——

  他在想什么?

  引:千里目指想怎样?

  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示“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而是还要往上的意思。)

  引导说:诗人想:要想——,就必须要——。(如果站在原地的话,再好也只能看到那些景色)

  这是因为——?让生试说。

  板贴:登高才能望远

  指导读。评。

  什么地方也需要更上一层楼?

  小结: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欲穷千里目!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对这句话的新的理解、感受,好吗?

  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断进取的决心

  5小结

  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喜欢吗?那把它连起来好好地练练,呆会请你起来朗读,老师还帮你们准备了配乐呢!

  自由练习,指名,赛读,齐读。(可老师参与)

  三、情境中指导背诵,

  小朋友读得多好呀!让老师更喜欢这首诗了。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这首诗先写——是诗人看到的,再写——是诗人想到的,非常好记,是吧?谁来背?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通过读、唱、吟、舞、背各种方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及诗中蕴含的哲理,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吟诵诗文,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呵!小朋友们可真精神啊!谁愿意给老师背首古诗听听?  (通过背古诗,以旧引新)

  二.学习古诗《登鹳雀楼》

  1.接题,介绍鹳雀楼

  (出示鹳雀楼图片)

  师:这座楼叫鹳雀楼(板书:鹳雀楼)。因为有一种鸟叫鹳雀,在它们飞累的时候经常到这座楼上休息,所以人们就称这座楼叫鹳雀楼,本来鹳雀楼并不出名,因为唐朝诗人王之涣一首《登鹳雀楼》而出名。登上这座楼,前可望中条山,下可瞰黄河水。可惜,后来被黄河水冲没了,但是诗人的这首诗却被千古传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和诗人一起登楼赏诗吧!(板书:登)

  2.读通诗文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生读、齐读。

  3.读懂诗意

  师:同学们,听你们读的这么好,我也想来读读这首诗,好吗?在老师读的时候,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听,你可以闭上眼睛,也可以看着老师,用心去聆听一下这首诗,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好吗?(教师配乐范读古诗)

  提问:(1)听了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生说、单个读句子。(老师中间评价学生)

  (2)除了看到太阳落山,你还看到了什么?(指生说)

  (3)见过黄河吗?那今天咱们一起再去参观一下黄河好吗?(先播放奔腾的黄河水,再出示平静的黄河图片)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她有时汹涌澎湃怒气冲天,有时风平浪静和蔼可亲,她那弯弯曲曲的身体流啊流,最终流入哪里?(大海)齐读:黄河入海流。

  师:现在谁自己来读读这句诗?(指生读,老师评价)

  师:站在鹳雀楼上,看着美丽的夕阳西下(齐读:白日依山尽)看着流入大海的黄河水(齐读:黄河入海流)真像是在欣赏一幅奇妙的画,我真不想走啊,因为我还想看到比这更美,更远的景色,我掂起脚,伸长脖子,还是看不到,怎么办呢?给我想个办法吧!

  指生说,读后两句诗。

  师:现在谁来登高望远呢?指生读。

  举例讲解登高望远的内在含义。

  小结:是啊!如果我们想要看的更远,就必须登的更高,因为登高才能望远,在这里诗人也告诉了我们:要想得到好的收获,就必须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大家说对吗?来让我们再一次读这两句,把它深深的刻在我们的心中吧!读

  师:同学们,诗人用了短短的二十个字,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景色,还告诉了我们一个登高望远的道理,这让我不仅想再一次来读这首诗。(齐读)

  三.巩固练习

  1.教唱古诗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现在老师特别想送给大家一首歌,大家想听吗?

  (1)老师范唱两遍,学生听;

  (2)老师教唱古诗;

  (3)拍手唱。

  2.吟古诗

  师:古诗被你们唱活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诗不仅读得要好,而且还要会吟,要吟出是的韵味来。什么叫吟呢?半唱半读就叫吟。自己先练练,(自由练习)谁来试试?(指生吟古诗,老师调空并讲方法和示范)

  3.舞古诗

  师:同学们可真棒啊,把这首诗吟得那么有韵味,老师想再送大家一支舞,好吗?(教师范舞古诗,学生看),想让你们的手脚也动起来吗?那就跟着老师一起舞起来吧!

  教学舞古诗。

  4.背古诗

  师:同学们舞的真好看,像一个个小小的舞蹈家,那现在我来考考咱们的舞蹈家,谁能单独站起来不看大屏幕边背边舞呢?(指生边背边舞)

  男女比赛背古诗,齐背古诗

  四.小结课堂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首先要祝贺你们今天又学会了一首古诗,其次,老师还要谢谢大家这么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希望我们以后还能有机会在一起合作,好吗?

  下课。

  五.板书: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古诗《登鹳雀楼》、4个二类字、4个生字。

  教材分析: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所作。诗虽短小,但内容却很丰富。整首诗气势恢弘,意境高远。前两行写了作者登楼时见到的雄伟壮丽的景色。后两行由景生情,抒发了作者高瞻远瞩、蓬勃向上的情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富有深刻的哲理,常用来说明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的道理。

  由两个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巧合天成,意境浑圆深远,读起来琅琅上口。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祖国传统诗文的神奇与美,在潜移默化中学语言,受教育。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懂得“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

  2、利用多种方法识字,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巩固拼音,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入”字的书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都会背哪些古诗?(自由背)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登鹳雀楼)生齐读两遍。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读得好的,伸出小手夸夸他;不会读的,请你帮帮他。)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用手指着生字。

  3、齐读课文。

  三、引导自学。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

  2、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远处,一轮夕阳正挨着连绵不断的群山,慢慢地往下落;脚下,滚滚的黄河水正流向大海。)

  读相关诗句。

  3、诗人由此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诗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指导读。

  5、齐读全诗。

  四、交流释疑。

  过渡句:古诗大家都会读了,这些字你认识吗?

  1.你们认识这几个字宝宝吗?(教师拿出卡片,生认读。)

  2、游戏“点兵点将”:教师说生字,生从文中指出来。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生字宝宝看见你们这么聪明,又跑回诗里了。

  看书,做好指读姿势,我们再来读诗。看看还认识它们吗?

  5、这么美的诗你们能背下来吗?孩子们试着自己背一背,给一定时间自背后指名背。

  五、巩固拓展。

  1.出示生字读一读:a、指名拼读;b、齐读。

  2、指导“入”字。

  (1)说一说“入”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注意事项。(撇短捺长)

  (2)教师范写,生书空,完后出示笔顺。(入:丿  入)

  (3)生先描红,再练习写,教师巡视辅导。

  3、指导其它字:

  (1)说一说:千: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里:第四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六笔长竖在竖中线上。

  目:将第二笔“ ”写好。

  (2)生先描红,再练习写,教师巡视辅导。

  同时抽个别同学板演,完后全班评议。

  4、给4个生字找朋友。

  六、课堂检测:

  1、填空。(必做题)

  登鹳雀楼

  (  )(  )依(  )尽,

  黄   河(  )海  流。

  欲穷(  )(  )(  ),

  更 (  ) 一 层 楼 。

  2、连线。(选做题)

  白日依山尽         再登上一层楼

  黄河入海流         夕阳挨着群山正往下落

  欲穷千里目         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更上一层楼         想要看到很远的地方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站得高        高瞻远瞩

  看得远        志在千里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篇4

  教材说明: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前两句写景,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廓、气象雄浑的意境,显出诗人襟怀的宽大。后两句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能借助拼音认字读古诗,学习新笔画,学写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设计思路:对于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主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来体会诗人的感情,不需要太多的讲解,在第一课时的设计中,我先带领孩子们认真反复的朗读这首诗,使他们对这首诗有个大概的了解,并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诗人。然后主要是识字教学,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将这些生字记住并会正确书写,最后将这些生字放入古诗中,体味它们各自在这首诗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看,(出示挂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游玩的地方,这座楼坐落在山西,楼有三层,前可望中条山,下可瞰黄河。那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这座楼叫什么名字吗?(学生回答)

  2、对,你们真聪明,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登鹳雀楼》(齐读)

  3、指名拼读“登” (dēng),要求读准后鼻音。指名拼读“鹳”(guàn).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指导学生读准课题)

  二、解题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谁登上鹳雀楼?(作者)作者是谁?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从青少年时起就勤奋读书,刻苦写作,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写的诗深受人们喜爱。

  过渡: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向学生简单的介绍一下作者,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三、初读课文

  1、你们想读这首诗吗?那先小声的跟着老师将这首诗读一读。

  2、自己再读一读,把不认识的字用铅笔将它们画出来。

  3、这次我们再大声地跟着老师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画出来的字的读音。

  (先听老师范读,再跟着老师读,可以把握住对这首古诗的朗读,并且在读的过程中,自己找出不认识的字,为下一步的识字教学做一个铺垫。)

  四、识字教学

  1、小朋友读书读得很认真,很正确。(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在心里和它们打招呼,待会我请小朋友开开火车。(默读生字)

  2,现在就请已经准备好的小朋友来读啦!小火车开起来(楼、雀、依、入、欲、穷、目、更)

  3、你们的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下面我们再来个读字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读的最好。(分小组读)

  4、你能给这些生字宝宝找朋友吗?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这些生字的记忆。)

  五、写字教学

  1、过渡:我们在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后,如果会写它们那就 更好了。

  2、学习新笔画:竖折 板书:竖折

  3.看哪个字用上“竖折”了?“山”

  4.观察“山”字的结构,两笔与“竖折”的关系。带着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山”。

  5.在田字格中临写“日”。观察“日”的结构、笔顺、感知“日”的

  笔顺。 总结:先里头后封口或先内再外。

  6、在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后,让我们把它们放到古诗里,再把古诗朗读一遍。

  (引导学生掌握生字。并细致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体会汉字的形体美,从而认真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作业:背诵古诗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篇5

  [教材简解]《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作者写的是登鹳雀楼凭栏远眺时的的所见所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寓理于事。全诗洋溢着盛唐时期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

  [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

  [设计理念]通过读、想、议、画、比、写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进入古诗的意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

  [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教者致力于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感知古诗意境,体会古诗寓意。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获得学习古诗的不同的成功体验,让学生更喜爱古诗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揭题解题。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诵古诗,教师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今天我们又要学一首古诗,这首诗和一个地方有关,大家一起先去看一看。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

  (2)教师简介鹳雀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3)指名说出对题目的理解,并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

  3.那么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

  (播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该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做好认知铺垫和情感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

  3.对生字词进行质疑,借助工具书解释字词的意义。

  4.指名读古诗,正音。

  5.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想到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自读活动,既让学生读通课文,又不感到枯燥乏味。

  三、学习古诗,悟意明理。

  1.教师范读,播放配乐朗读带。

  2.学生自由读,整体感知古诗语言轻重音、语速语调、节拍停顿的节奏变化。教师巡回指导。

  3.指名读,师生评议。

  4.分小组讨论诗句中诗人所看见的景色。指名交流,师生共同评议。学生质疑,解疑。

  5.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写下来或画下来。(写的时候鼓励学生把眼前的景色按顺序写出来;画的时候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想好再画,画好再涂上颜色。)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和写话,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6.指导朗读第一、二行诗句。

  教师指着学生的简笔画描述:一轮红日拌着火一般的晚霞正依山傍岭渐渐消失,滚滚黄河水奔腾向前,不可阻挡,最后归入大海。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朗读,评议。赛读,齐读。

  7.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想到了什么?引读第三、四行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指名说说对诗句的理解,师生评议。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8.诗人登高远望,写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千古流传的名句,他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交流,评议。

  9.指导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教师范读,师生赛读,生生赛读,齐读。

  10.自由朗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11.播放多媒体课件,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一轮红日拌着火一般的晚霞正依山傍岭渐渐消失,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滚滚黄河水奔腾向前,不可阻挡,最后归入大海,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无际无穷,我强烈地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

  12.教师再次范读,学生体会。

  1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小组读、男女读、赛读。

  14.指导学生想象画面景象,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赛背,分组背。

  [设计意图]通过读、想、议、画、写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进入古诗的意境,体会古诗寓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获得古诗学习的成功体验。

  四、教学生字

  1.过渡语:你们真棒!能把古诗背得这么好。要是诗句里的字会写就更好了。

  出示生字,读生字,再次正音。

  2.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忆生字字形,指名交流,评议。

  3.指导书写。

  交流:怎样写能把字写美观?

  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书写:雀、楼、欲。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提醒书写姿势。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写字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对于生字的笔顺、结构、位置等通过先交流再教师范写,使识字教学更有效。

  五、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收集一些王之涣写的故事,与班内伙伴交流一下,办个“小小古诗会”。

  [设计意图]该环节的设计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更愿意接触古诗学习。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楼 入 穷 目 更 层

  登 鹳 雀 依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6个生字,认读4个生字。 

  2.理解诗句内容,回答课后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只

  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是难点。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

  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17登鹳雀楼

  指名拼读“登”(dēng),要求读准后鼻音。教学登字头,指名拼读“鹳”guàn。

  3、解题。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

  1、幻灯出示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范读

  三、理解诗句

  1、 学习一、二两行。

  (1)指名读一、二两行。

  (2)理解意思。

  ① 出示课文挂图。

  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②答问。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

  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你怎么知道这是傍晚的太阳的?课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在图上演示太阳落下的情景)它会怎样落下去?课文中哪个词是“靠着”的意思?(依)

  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的意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

  ③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④ 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相机板书:景(看)]

  2、学习三、四两行。

  (1)谈话。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2)指名读三、四两行。

  (3)理解。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更:再。

  (4)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看图体会,练习朗读。

  3、练说全诗的意思。

  (1)自由练说。

  (2)指名试说。

  四、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自由读。

  3指名读。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7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五、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3讨论。

  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些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六、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在理解古诗诗句的基础上,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直接揭示课题《登鹳雀楼》(板书)

  2、解题: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只有1个要求认的字“鹳”,1个要求写的字“雀”。

  (1)出示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读古诗,正音。

  2、理解诗句意思。学生默读诗句,结合书上注释,查字典理解词语,并结合词义自己小声说出每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语,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1)小组讨论、交流。

  (2)质疑、解疑,重点理解目:看。欲:想要。穷:尽。

  (3)看课件理解。

  (4)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一轮圆日连着延绵起伏的群山快要沉下去了,黄河水正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

  (5)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

  (6)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7)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如果我们想要看的更远,就必须登的更高,因为登高才能望远,在这里诗人也告诉了我们:要想得到好的收获,就必须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大家说对吗?来让我们再一次读这两句,把它深深的刻在我们的心中吧!)

  三、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

  2、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诗人看到了什么?

  3、拿起手中的画笔,把你想象的画面画出来。

  四、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仅用十几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后两句借景喻理,深刻而贴切。真不愧为千古传颂的不朽之作。

  板书: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写景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抒情

  教材简析:这首诗讲的是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象和产生的想法。前两行诗写了诗人在楼上所见到的,仅仅用十几个字,就把祖国雄伟壮丽的山河勾画出一个轮廓。后两行写诗人所想到的,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首诗字与字、句与句都呼应对仗,充分反映了绝句的特点。这首诗之所以传诵至今不衰,一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气质,二是那最后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简洁并带有哲理色彩,使人们能深刻领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6个生字,初步理解诗文所表达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蕴涵的哲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学习资源分析:

  1、教学资源分析: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是一首即景生情的诗。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次句写目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不远处折而东向,留归大海,一幅壮美的景致通过这十个字凸显了出来。三、四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把诗篇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2、学生资源分析:这首诗很多孩子早已熟读成诵、烂熟与心,所以在读准字音上无须多费工夫,关键是让孩子去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去初步领会诗文所蕴涵的哲理。若要二年级的学生单凭诗句来领会诗文的意境是有困难的,因为古今文字存在的差异,使学生很难通过诗文中单个的字来理解意思,所以我将诗歌的模糊美与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发挥想象充实美,联系生活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难点:深入浅出地理解诗文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鹳雀楼图片、录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小朋友,喜欢背古诗吗?谁来背两首听听。

  2、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一首古诗,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

  3、小朋友,课题上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结合学生回答教学生字“楼“,并指导书写)

  4、课题还有不理解的吗?

  5、结合学生的疑问,教师讲述鹳雀楼名称由来: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在山西永济县的黄河边上,有一座楼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大家看,这就是鹳雀楼。(师贴图)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进入情境,将鹳雀楼的图片呈现,拉近了学生与诗文的距离。】

  二、图文结合,细读品味。

  过渡:(师贴上王之涣人物图)有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他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看看。(贴上小朋友人物图)

  1、请小朋友打开书,自由地读读诗,看看图,想一想:诗人王之涣登上楼以后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诗的时候,单凭诗句去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景物,那是很困难的,因为二年级孩子对语言文字的接触不深,他们很难从短短的两行诗文十个字中感悟到什么。于是有效利用插图这个教学资源,在学生与诗文之间构筑一个平台,将诗句与画面相链接,去帮助他们理解和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景象。】

  2、交流:你和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呢?

  在交流过程中相机地送一些词语帮助他们积累。如:连绵起伏的群山、奔流不息的黄河等。

  3、作画:假如老师想把你们看到的画下来,你能帮帮我吗?

  (1) 在师生共同的作画中达成一致:太阳要和山靠得近些,并且在一点一点往下落,最后太阳躲在大山背后不见了。

  结合诗句猜一猜哪个字是太阳和群山靠得近的意思,再猜猜哪个字告诉我们太阳不见了。

  【读读诗、画画图,再读读诗,看似游戏,其实课堂上许多知识点的理解全隐含其间而又不露痕迹。最后用猜一猜的形式充满童趣地理解了诗意。这种自然轻松、和谐无痕的学习方式正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并追求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个作画的过程不是很形式地将课文插图进行翻版,而是借助作画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吗?(学生描绘)

  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

  教师动情地以描绘作结: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指导学生朗读)

  【对这句诗的处理,教师没有把“白日”、“依”、“尽”逐字逐句地讲解,尤其对“白日”没有强调是傍晚的太阳,而是保留了诗句的整体性和模糊美,突出了诗句所展现的一幅幅连续的充满动感的画面,让学生在丰富的联想中去感悟诗的意境,去体味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

  4、继续作画:我们在楼上还看到了黄河,黄河是怎样的一条河呢?(学生自由谈,把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想象黄河流向大海的景象,并指导朗读诗句二

  (2) 小朋友,站在鹳雀楼上,你还能看到什么?(看看文中的图,想象一下)

  如:归舟、小岛等,教师用画笔将画面变得更为丰富。

  我国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说:“要想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信息模块,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准备和敲击妙悟的‘打火石’。 ‘明像’才能‘入境’;‘入境’方可‘悟情’。” “古诗”这种语言材料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但低年级儿童的语言特点就是形象具体,如何将抽象简练的语言变成学生可以理解的生活语言,如何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这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

  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

  读诗看图,感受诗意。

  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诗看看图,说说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了课文插图的提示,学生一下就知道了诗句描写的景物。

  画一画诗,解读诗意。

  从现有的插图感受诗意,这是浅层次的理解,是感受,不是感知。要想让学生深切地体会“白日依山尽”这种落日冉冉而降,依依不舍的情态,光凭课文插图是不够的。我让学生指导我把诗人看到的画下来,学生在指导的过程中强调了太阳是靠着山很近的,一点一点落下去的。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感悟到了“依”感悟到了“尽”。

  媒体播放,印证解读。

  在看一看,画一画的过程中学生已然理解了诗意,鹳雀楼前的美丽景象也如电影般在脑海播放,那么真实的情景是否如想象的一样呢?在教学结束,我安排了电脑小博士放映影片,再次感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磅礴气势,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使图、文、声立体同时输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越来越明晰,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这样去感悟古诗,使书本上的知识得到内化,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其情、悟其道

  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接着,按学生的意愿演示“诗人登楼图”,形象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然后让学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学生积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认识“黄、更、层、楼”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2、简单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指名拼读“鹳”。

  3、解题。登,是登上的意思。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在山西省永剂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自渎课文

  那么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那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和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学生自渎课文)

  三、学习生字

  1. 小朋友读书读得很认真,很正确,可见昨天在家里书读得很好。可是不知道大家生字预习得怎样?

  2、(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和它们打招呼,叫出它们的名字就能和它们成为朋友。

  3、小朋友读得好,但是想和生字宝宝成为朋友不仅要认识它们,还要会写。下面,我们一起把其中的4个生字好好的写一写。

  4、指导写字,注意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千:去掉一笔是“十”。目:去掉一笔是“日”,再去掉一笔是“口”。

  5.过渡:我们认识了生字朋友,它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指名读,男女生读)大家都读对了,而且都会自己停顿啦,真了不起!下面跟着老师读一遍吧。

  四、品读诗句

  1、刚才让大家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小朋友们是不是发现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有点难理解啊。但小朋友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感觉怎样?)

  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问:白日指什么?(必要时解释为何称“白日:可能是因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阳区分开来,所以称为白日;可能是因为当时山谷里的云雾很重,遮挡了太阳的光线,使得太阳看上去成白乎乎的了)太阳怎样呢?看图,读句,想。

  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紧挨着西山)依山尽是说太阳——指名再说说这句诗描绘的情景。

  我们来把这个壮观的情景画下来吧?怎样画呢?

  简笔画:连绵起伏的山让生添画“白日”,再次感受“依山尽”。

  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这句话谁能读好?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她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景?)再指名读,齐读。

  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指说。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

  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指名,评,读出气势。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好好的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示第一句话)指名,两边赛读,齐读。

  5真有气魄呀!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想什么,引读——

  引:千里目指想怎样?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示“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而是还要往上的意思。)

  引导说:诗人想:要想——,就必须要——。(如果站在原地的话,再好也只能看到那些景色)这是因为——?让生试说。(登高才能望远)

  指导读。评。还有什么地方也需要更上一层楼?

  小结: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包括小朋友们学习也是,想要得到更多,都需要更上一层楼,都需要更加努力才行!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对这句话的新的理解、感受,好吗?自由练习,赛读,齐读。

  五、情境中指导背诵,

  小朋友读得多好呀!让老师更喜欢这首诗了。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这首诗先写——是诗人看到的,再写——是诗人想到的,非常好记,是吧?谁来背?

  带上动作,你已经是诗人了。

  六、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看拼音识字,巩固所学鼻韵母.

  2,通过看图,绘画理解诗的大意,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3,会认7个生字,能写5个生字,认识一种新笔画" ",学习新笔顺:先里头后封口.

  设计意图

  古诗是教材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何使用传统教材,贯彻落实《新课标》,充分体现新理念呢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各年级对古诗的学习要求也不同.一,二年级的古诗教学只要求读读背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堪称盛唐佳作的《登鹳雀楼》被北师大版一册教材编入第八单元,作为阅读内容.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之涣所著,写了诗人登高远望祖国山河的壮观,表达了诗人豁达开朗的情怀.教学时,我根据年段要求和低年级学生爱读爱背,记忆力强的特点,进行灵活处理教材,重点放在读读背背,学习生字,写字上.在理解诗句时采用以读代讲,以画促读的教法. 一改逐句,逐词讲解翻译的传统教法.注重创设情境,再现画中景,体现画中情,让孩子们在美的景物中,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本课设计力求体现快乐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的新理念.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前三分钟交流,看谁背的古诗多.

  过渡:同学们背的古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

  (板书课题).

  2,读课题(正音,读准"登"字,强调后鼻韵母).

  3,鹳雀楼是什么样的呢 (播放课件鹳雀楼图景,配乐解说:鹳雀楼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它共有三层,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在这楼上能看到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游览胜地.因为常有一种鹳鸟停栖上面,所以得名鹳雀楼.)(板书:中条山和黄河的简笔画.)

  4,在一千多年前的一天,诗人登上鹳雀楼,你们想不想知道诗人看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44,一边看书一边听诗人吟诵.(播放录音朗诵).

  过渡:多美的诗句啊,请同学们也放声读读吧!

  二,自读诗句,识字学词

  1,同桌互读(要求:不会读的互相帮一帮,会读的互相夸一夸.)

  2,游戏:"闯关争星".第一关:我会读.

  (出示认读的生字:黄,海,流,千,更,

  层,楼,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诗句).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小声读诗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交流自学情况,(课件出示,制成卡通机器人的生字卡,会说话: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 请准确地叫出我的名字,我就成为你的好朋友.)

  如:

  a.请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带读生字,读后找一找哪些生字带有后鼻韵母.

  b.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牢记生字朋友.

  c.交换多种方式读生字(带拼音齐读→开火车读→加大难度,去掉拼音读.)

  d.会读的小朋友拿出争星卡给自己画上一颗星.

  过渡:我们和生字交朋友,不仅要会认读,还要会写.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

  3,闯第二关:我会写

  出示田字格生字:山,日,目,入,千(静态观察,找出关键笔画).

  师范写(提示容易误写的笔画笔顺,结构比例.)

  学生书空笔画笔顺(认识" "和"日"的笔顺规则).

  ④学生仿写:山,日.

  ⑤展现学生书写情况.(对比观察,欣赏评议.)

  ⑥被评为写得好的小朋友,拿出争星卡给自己画上一颗星.

  过渡:我们认识了生字朋友,它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

  三,图文结合,读懂诗句

  1,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其它同学边听边想,他读得好不好

  2,评一评(他读得怎样 好在哪里 相机指导古诗朗读的停顿和重音处理.)

  3,读了诗句,想一想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 请把诗人看到的景象画出来.

  4,展示学生的画,并问你从哪几行诗句中知道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诗人看到眼前的景象,想到了什么诗中哪两行写诗人的这种想法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从诗人的想法,你明白了什么 (联系日常生活,登高望远的活动谈感受.)

  过渡:是啊!想看到更远的景象就再登上一层楼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登高望远的道理.(板书:登高望远)

  四,朗读成诵,演一演,背一背

  1,同学们,请看书上的插图(多媒体课件放映并配音:日落西山,晚霞满天,滔滔的黄河水东流而去,多么壮丽的景象!)

  过渡: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此时,你们想不想像诗人一样吟诵这首诗.

  2,学生扮演诗人诵读(先小组读,再个别打扮成小诗人表演读.)

  过渡:真不错,多像一位小诗人呀!读到这里,会背这首诗吗 谁来试一试.

  3,学生背诵(个别背,男,女生打擂台,齐背等形式)

  五,注重积累,扩展延伸

  课件出示:王之涣写的《凉州词》,让学生读一读,回家背一背,并收集有关王之涣的其它诗.

  登 鹳 雀 楼

  唐 王之涣

  山

  日

  (男,女生擂台赛,营造学习古诗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入情入境.在课的伊始,用课件展示鹳雀楼和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中.)

  (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孩子们在合作中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把枯燥的生字学习化为有趣的闯关争星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竞争,有奖励,才有学习的动力.)

  (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这样即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采用"引导观察—教师范写—体验临写—对比欣赏",让学生在观察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示范讲解,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写字过程,让学生从中领悟写字的要点,最后欣赏评议同学作业.使学生在自主,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写好字,初步感受汉字的笔画美,结构美,形体美.)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学习古诗,不必逐词,逐句地深刻理解诗句,只要求读懂大意即可.因此,让孩子自读诗句,以读代讲,在读中悟;以画代说,创设情境,在画中感受诗的意境.通过听,读,评,领会如何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读画结合,既体现了学科的整合,又理解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千古名句蕴含的深刻道理:登高才能望远,要望远就得登高的的道理.

  (再次欣赏夕阳西下,滔滔黄河水的景象,引出学生触景生情,然后扮演诗人身临其境地体验情感.)

  (读读背背,注重积累,以达《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要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登高望远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二类生字,能根据书中注解理解古诗含义。了解诗人王之涣。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本诗,体会诗人的表达意图,学会自主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体会古诗含义。

  教学准备:《登鹳雀楼》的朗读磁带。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王之涣的另外一首诗《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结合学生的预习介绍诗人王之涣。

  王之换:字季凌,原籍晋阳,是当时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之一。

  3.介绍古诗的创作背景。

  二、熟读古诗。

  1.教师范读。

  2.生自由练读古诗。

  3.指名读。

  4.齐读古诗。

  三、借助资料,理解诗意。

  古诗大意:太阳,渐渐落下山岗;黄河,朝着大海奔流。要遥望千里,要穷尽目力,就必须再登上一层高楼。

  四、尝试背诵古诗。小组评比,看谁是“背诵大王”。

  五、积累《乐游原》。

  1.诗意:傍晚时分,马车载着我的悒郁,我登上乐游原,夕阳无限美好,只可惜,已靠近日落的黄昏。

  2.赏析:李商隐一生蹉跎不遇,此诗就是他感慨岁月易逝、工业未成的作品。在傍晚时分,诗人感到心情不畅。为何心情不畅呢?诗里没有明说。在百无聊赖中,诗人驱车到乐游原上。乐游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在此可以登高望远。诗人既“意不适”,来到乐游原就是为了登高望远以削忧的。他确实看到了美好的风景:夕阳缓缓西沉,西天是一片灿烂绚丽的霞光。但诗人睹此美景,心理却另有感慨。念及自己一生,始终被挤在党争的夹缝中,郁郁不得志,如今垂垂已老。正如西阳,虽然美丽绚烂,但毕竟已近黄昏了,他不可能再辉煌多久的。

  六、布置作业:默写古诗。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篇13

  课题:登鹳雀楼

  教材简析: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所作。诗虽短小,但内容却很丰富。整首诗气势恢弘,意境高远。前两句写了作者登楼时见到的雄伟壮丽的景色。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作者高瞻远瞩、蓬勃向上的情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富有深刻的哲理,常用来说明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的道理。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古诗的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图文结合,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祖国传统诗文的神奇与美,在潜移默化中学语言,受教育。

  设计思路: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知诗人

  (课件示鹳雀楼图)

  简介鹳雀楼:很久以前,在我国山西有一座楼阁,出示“鹳雀楼”词,指名读。

  因这座楼上常有这种叫“鹳雀”的鸟飞来栖息,所以被人们取名为“鹳雀楼”。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齐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后被黄河洪水冲没。

  鹳雀楼初建时不怎么有名气的。自从唐代的一位大诗人登上这座楼后,作了一首诗,自此,这座楼就名扬四海了。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出示“登”,“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谁登楼? 指导读题,登︱鹳雀楼

  过渡: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二、初读检查、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检查生字 ,纠正“欲、穷、入、更”的读音。

  3、指名读整首诗。

  三、品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

  1、学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看图,思考:诗人和他的孩子登上楼,看到了什么?

  指名交流,指指图上鹳雀楼、诗人、太阳、黄河的位置。

  1)在图中找一找“白日”。“尽”是没有、完的意思,那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太阳怎样呀?

  师画群山、白日。让学生说说太阳应该画在哪?理解“依山”。

  结合图说诗句“白日依山尽”的意思。

  2)王之涣和他的孩子还看到了什么?黄河水流是什么样的呀?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播放黄河水奔腾的录象)交流。黄河水最终流到了哪?

  结合图,用上刚才的词说诗句“黄河入海流”的意思。

  从这句诗的哪个字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

  3)指导朗读:黄河入海的源头在鹳雀楼上是看不见的,因为离得很远很远,作者这样写是他在发挥……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读出黄河入海的雄浑气势。

  指名读,男女比赛读

  4)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见。再结合图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景色。

  5)仔细看一看插图,想一想,他和孩子会做什么,说什么?

  6)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气象是多么雄浑啊!再读出这壮丽的景观。

  齐读两句诗

  2、学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过渡: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不禁思潮起伏,他想——

  1)千里目指想怎样?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出示“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诗人想:要想——,就必须要——。

  2)板书:登高才能看得远

  3)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想,也是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更上一层楼”已成为千古名句。人们常常用来指奔向更新的高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需要更上一层楼?

  指名说

  4)指导朗读: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欲穷千里目!再读这两句诗。

  四、诵读古诗

  1)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喜欢吗?配乐读。

  自由练习,指名,赛读,齐读。注意引导读出诗的节奏。

  2)指导背诵: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这首诗先写……再写……

  闭上眼睛背

  3)从你们的背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4)这里有楼、有诗、有情、有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登此楼,真有凌空欲飞之势,即可鸟瞰那波涛滚滚、浩瀚无涯的黄河,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配乐齐诵全诗

  五、拓展积累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师介绍 :这首诗描写了西北边塞重镇凉州一带雄奇壮阔又荒凉的景象,同时也写出了守卫在那儿的将士的艰苦。

  生读一读、背一背。

  六、写字

  区别:人跟入

  其他的字学生自己写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古诗:《登鹳雀楼》(优秀9篇)

精选读古诗《登鹳雀楼》范本(二篇)

2023年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登鹳雀楼教案一等奖(3篇)

大班古诗《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译文及赏析(优秀8篇)

2023年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登鹳雀楼教案一等奖(3篇)

2023年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登鹳雀楼教案一等奖(3篇)

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全文(3篇)

《登鹳雀楼》原文翻译以及赏析精选7篇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