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我们不拥挤

我们不拥挤

仰面清风 点赞 分享
我们不拥挤

微信扫码分享

我们不拥挤(精选2篇)

我们不拥挤 篇1

  大班社会活动反思今天听了万老师的社会课《我们不拥挤》,活动选材依据了《纲要》的精神:“符合幼儿现实发展的需要,又要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生活,又有助于扩展幼儿生活经验”。老师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将本次的活动目标,并通过三次“瓶中取球”的游戏中解决重点和难点目标。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教师在活动中应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活动过程中幼儿在第一次游戏操作前教师要交代清楚要求如:让幼儿在拉球时只能拉绳子取球,不能一把抓好几跟绳子也不能把手伸进去拿。这样就避免孩子们一把抓绳子有的幼儿拿手去瓶子里拿球的现象。在老师明确指出:要先拉上面的球再拉下面的球这样才能把球拉出来,这时孩子也知道找哪个球在上面,但由于所有球的绳子都是一样的颜色,孩子即使知道黄色的球在上面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拉哪根绳子,建议老师可以把绳子的颜色和球的颜色匹配一下,这样孩子更了解拉上面的球要拉哪根绳子。在幼儿操作后让幼儿自己上来用数字记录小组拉出球的数量,大班上学期的幼儿记录可以用圆点表示求的数量或者是用数卡黏贴的方法比较好,有的幼儿不会写数字10。老师在游戏环节中在材料和要求上调整一下活动会更精彩。在活动第三个环节中老师结合生活实际安排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组视频案例:小朋友挤成一团滑滑梯,人们拥挤着上车;小朋友排队滑滑梯,人们有序乘车,通过两组视频的播放,让孩子在场景比较中将自主构建的规则意识进一步强化,同时能联系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反思,以此指导后面的自己做小乘客的行为,从而进一步体现《指南》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这也是社会性教育生活化的必然途径。在今后我要像万老师学习如何有效的组织社会活动充分以幼儿为主。

我们不拥挤 篇2

  大班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他们会说“谦让”“轮流”“一个接一个”“要有秩序”之类的词语,但在具体情况中,自我中心意识的本能还是会让他们不自觉地做出一些争抢、拥挤的行为。在本次执教活动中,我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支持者、观察者,充分尊重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自主权利,让他们自主合作尝试,以“推”为策略,促进孩子们主动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进一步了解生活中注意秩序的重要性。 

  一、“首推”,助幼儿发现问题。

  毫无疑问,推是一种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策略,可以彰显孩子们的主动性。所以在活动的第一环节中,直接的引入今天的问题情境,让幼儿去尝试瓶中取球。在第一次的取球中,很显然孩子们的兴趣是高涨的,同时他们也是所料未及,不知道在这紧张的二十秒时间中会不会取出球。结果发现,并不是每一组幼儿都能取出球,甚至有几组幼儿根本没有取出球,失败的经验于是让孩子们明白了,取球并不是一哄而上、争分夺秒就可以做到的,借助孩子们一个个的失败的“诉说”,我们便产生了怎样才能不能让球堵在瓶口的议论。

  二、“再推”,助幼儿反思实践。

  在再次的推助中,我和幼儿一起总结提炼了经验,进一步加深了取球的规则,孩子们跃跃欲试,都想获得第二次探索的成功。在这次的比赛中,他们更加遵守时间,懂得了要一个一个轮流的取球,但实际是否就是如此呢?结果一部分孩子们还是发现球依旧会卡在瓶口。于是我让孩子们讲述一些成功的经验,在孩子们的众说纷纭中,孩子们进一步获得了如何有“秩序”地取球的规则。

  三、“复推”,助幼儿解决疑惑。

  经过孩子们自主的思考和反馈,他们又一次尝试了瓶中取球的比赛,孩子们在此次的比赛中更加显得像个是小主人,团结合作、礼让他人,终于获得了取球成功的快乐,也由此,孩子们对瓶中取钱的规则更加了然于心了。相信孩子们通过终于反复的尝试以后,对于“秩序”的建立与规则的掌握会更加深刻。

我们不拥挤相关文章:

我们不拥挤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我们不拥挤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