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元气怼人 点赞 分享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微信扫码分享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精选16篇)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1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第二幕:渑池之会

  :公元前279年

  :秦国渑池

  :赵惠文王(简称赵王)、秦昭襄王(简称秦王)、蔺相

  如、廉颇、赵国史官(简称赵史)、秦国史官(简称秦

  史)、秦国大臣

  :桌椅若干,布置成会客场景。

  (开幕前旁白:秦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入侵赵国边

  境,攻占了赵国的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秦王又耍了个

  花招,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开始惧怕被秦国扣留,不 

  敢去。蔺相如和大将廉颇都认为不去,反倒叫秦国瞧不

  起。赵王这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廉颇带着军

  队送他们到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到了约定会

  见的日期)

  幕启

               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举行宴会,与赵王喝酒谈

  ——

  :(举杯喝酒,面带醉意对赵王)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

  请你弹个曲儿,给大伙凑个热闹。(示意大臣把瑟拿上

  来)

  :(难以推辞)恭敬不如从命,献丑了。(勉强鼓了一段)

  :(面对秦史官)史官,快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边记录边高声读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

  相会,赵王给秦王鼓瑟。

  :(脸色铁青,浑身发抖)你,你——。

  蔺相如:(拿一个缶,突然跪到秦王跟前)赵王听说秦王挺擅长秦

  国的乐器。我给大王准备了一个缶,也请大王赏脸敲个

  曲儿吧!

  :(大惊失色,无可奈何、结结巴巴)我——我敲,好吧,我

  敲!

  蔺相如:(向赵国史官)史官,把这件事情记下来!

  :(边记录边高声读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

  相会,秦王为赵王击缶!

  :(大怒,站起)请赵王你割十五座城给我秦王上寿!

  蔺相如:(理直气壮)请秦王你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给赵王上

  寿!

  双方各持己见,争持不下——

  (旁白:秦王眼看局势十分紧张,他事先知道廉颇已经在

  边境上做好了准备,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占不到便宜,

  于是……)

  :(喝住大臣)今天是我和赵王欢聚的日子,诸位不必多

  言,来来来,喝酒,喝酒!

  灯光渐暗——

  (旁白: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顺利结束。蔺相如机智果

  敢,又立了大功,赵王很高兴地封蔺相如为上卿。)

  闭幕

  年/1654443.shtml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2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第二幕:渑池之会

  时  间:公元前279年

  地  点:秦国渑池

  人  物:赵惠文王(简称赵王)、秦昭襄王(简称秦王)、蔺相

  如、廉颇、赵国史官(简称赵史)、秦国史官(简称秦

  史)、秦国大臣

  布  景:桌椅若干,布置成会客场景。

  (开幕前旁白:秦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入侵赵国边

  境,攻占了赵国的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秦王又耍了个

  花招,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开始惧怕被秦国扣留,不 

  敢去。蔺相如和大将廉颇都认为不去,反倒叫秦国瞧不

  起。赵王这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廉颇带着军

  队送他们到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到了约定会

  见的日期)

  幕启

  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举行宴会,与赵王喝酒谈

  天——

  秦   王:(举杯喝酒,面带醉意对赵王)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

  请你弹个曲儿,给大伙凑个热闹。(示意大臣把瑟拿上

  来)

  赵    王:(难以推辞)恭敬不如从命,献丑了。(勉强鼓了一段)

  秦    王:(面对秦史官)史官,快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秦    史:(边记录边高声读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

  相会,赵王给秦王鼓瑟。

  赵    王:(脸色铁青,浑身发抖)你,你——。

  蔺相如:(拿一个缶,突然跪到秦王跟前)赵王听说秦王挺擅长秦

  国的乐器。我给大王准备了一个缶,也请大王赏脸敲个

  曲儿吧!

  秦    王:(大惊失色,无可奈何、结结巴巴)我——我敲,好吧,我

  敲!

  蔺相如:(向赵国史官)史官,把这件事情记下来!

  赵    史:(边记录边高声读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

  相会,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    王:(大怒,站起)请赵王你割十五座城给我秦王上寿!

  蔺相如:(理直气壮)请秦王你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给赵王上

  寿!

  双方各持己见,争持不下——

  (旁白:秦王眼看局势十分紧张,他事先知道廉颇已经在

  边境上做好了准备,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占不到便宜,

  于是……)

  秦   王:(喝住大臣)今天是我和赵王欢聚的日子,诸位不必多

  言,来来来,喝酒,喝酒!

  灯光渐暗——

  (旁白: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顺利结束。蔺相如机智果

  敢,又立了大功,赵王很高兴地封蔺相如为上卿。)

  闭幕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小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将相不和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请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4)轻声读第八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②‚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请大家找找比‚理直气壮‛更勇敢的词。这儿为什么用‚撞‛而不用‚磕‛、‚碰‛?

  ③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④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的很被动呢?

  ⑤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完璧归赵‛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6)复述‚完璧归赵‛(提示: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梗概进行。)

  ⒋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幻灯出示学习方法)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观看录像剪辑,学习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2.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3)秦王又没占到赵王的便宜,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样?

  (4)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5)同学们,渑池会上,秦王与赵王是打成平局,还是分出胜负?为什么?

  3.小结过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封为上卿,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他的什么品质呢?

  五、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

  2.检查自学情况。

  (1)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2)读一读:‚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廉颇当时是怎样说这段话的?读一读,体会他的语气。(读出廉颇的满腔怒气和对蔺不服、不敬。)

  (3)想一想:蔺相如是仅仅靠一张嘴吗?

  (4)廉颇忽然醒悟,‚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那这儿为什么要用‚罪‛?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5)这个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你想想他们当时都说了些什么话?(出示‚负荆请罪‛图片)请同学演演。

  (6)想象说话

  ①如果当时老百姓看到这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

  ②这件事传到秦王或赵王耳朵里,他们可能说些什么?

  ③廉颇的手下看到他负荆请罪,又有什么感想?

  ④你看到这动人的一幕,回想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有什么想说的吗?

  (7)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3.小结:家和万事兴,国家也是同样,一个国家,既要有骁勇善战的武将,又要有能言善辩的文官,大家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并从课文中举出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2.在读书笔记上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附:板书设计

  相 将

  完璧归赵 勇敢机智

  渑池之会 忠君爱国 勇猛善战 爱国

  负荆请罪 胸襟开阔 勇于认错 顾全大局 知错就改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

  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⑴ 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⑵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⑶ 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 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⑷ 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 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 “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 “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 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 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 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⑸ 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⑹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⑴ 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⑵ 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⑶ 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⑷ 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⑸ 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 “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⑵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⑶ 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⑷ “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⑸ 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⑹ 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5

  教材简析:

  《将相和》这个故事改编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它借完璧归赵、渑整曲折的故事。此外,通过故事树立人物形象,通过感受人物形象了解历史是这篇文章的特色。学生通过了解文中的人物,可能会对那段历史产生兴趣,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走进《史记》。

  教学目标: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这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讲述了将相失和到成为至交的一段历史佳话。文中看似独立的三个小故事,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结果又是负荆请罪故事的起因,三个小故事构成“将相和”。基于这篇文章的记叙特点,以及本单元“感受人物形象”这一训练重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定位在以下几点:

  1、朗读课文,通过加小标题,理清文章的脉络。

  2、引导学生透过历史事件解读人物,感受廉颇、蔺相如的鲜明个性。

  3、把自己对事件、对人物的理解通过朗读展示出来。

  教学设计:

  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实现上述教学目标。

  一、搜集资料,为解读文本做好铺垫。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距今二千多年。那段历史对于对于我们来说是遥远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这种遥远与陌生势必会导致对文本理解的局限。因此在课前我们有必要去了解那段历史。如搜集:战国局面、杰出的人物、特别是蔺相如、廉颇的事迹。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丰厚了,才能引导学生深入的解读文本,为课文的研读做好铺垫。

  二、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默读又是高年级教学的训练重点,因此我们可以采用默读课文,加小标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请学生说说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拨指导,渗透概括小标题的窍门,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解决了课后练习的第二题。

  如:概括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小标题。学生发言中如果提到“完璧归赵”这个词,我们可以顺势引导学生用精练语句的方法概括故事内容,总结小标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到完璧归赵这个词,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在课文中就有一个词能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你能找到吗?学生找到“完璧归赵”这个词以后,我们就可以借小结之机对学生进行点拨:是的,凝炼书中的语句我们也可以概括出小标题。

  再如:渑池之会这个故事,学生很难用凝练的语言概括出小标题来,这时我们不妨请学生想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进而引导学生用抓住事件发生地点的方法概括小标题。

  在学生概括小标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请学生用三个小标题来说一说《将相和》的故事,同时思考三个小故事之间前因后果内在的联系。这样,不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而且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从整体上把握了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深入研读,透过历史事件解读人物。

  现在,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文章的内容,接下来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品析人物。

  本文教学,我们可以从题目入手,通过读故事,围绕:将是怎样的将?相是什么样的相?这一中心问题引领学生走进人物,感受人物的鲜明个性。

  有句话说得好: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不同的人读《将相和》,心中就会有不同的将相的形象。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可能把蔺相如的形象定位在机智勇敢,把廉颇的形象定位在知错就改。可是,阅读本身是多元化的,孩子们的体验也是多元化的。例如交流:相是什么样的相?这一问题,学生对蔺相如的解读可能是机智勇敢,可能是顾全大局,还可能是有尊严、赤胆忠心等。那么,在这个环节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蔺相如的形象在文中是十分丰满的,而描述廉颇只有寥寥数语。学生很难对廉颇有一个全面地认识。那我们就要引领学生找出与廉颇有关的语句,品读文本,解读人物。如品读:“在渑池之会上,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准备。”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发言,补充一些和廉颇有关的史实资料,透过这些资料引领学生全面地认识廉颇这一形象。在备课过程中,我搜集到了这样一些内容:

  1、《史记》对廉颇的评价:廉颇者,赵国之良将也。

  2、赵王赴渑池之会前,廉颇与赵王约定:如果发生不测,有太子继位。

  3、廉颇领导的长平之战,以赵国的弱小之势抵御秦兵长达三年之久。至于,向学生展示哪些资料,以及这些史实如何呈现给学生,老师们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自行设计。

  通过解读人物,将相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已经鲜活了,这时,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在品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整体回归,升华主题。

  此时,学生对主题的把握是零散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将相和”中“和”的含义。待学生充分思考后,我们可以出示字典中“和”的解释,请学生进行选择,并说出理由。学生对“和”的理解是多元的,大多数学生可能粗浅的认为“和”是“和好”。此时,我们要充分体现主导作用,引申到:将相和好国则安,赵国才会出现和平、和谐的局面。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6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撞"、"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4、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解题

  2、板书课题:11 将相和

  二、检查预习

  (一)交流本课的资料,并相机评价。

  预设:

  1.和氏璧的资料。引出无价之宝一词。

  2.春秋战国时期的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3.课文的出处。

  4.蔺相如的资料。提醒大家注意蔺的写法等。

  (二)、文章主要讲了那几个小故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概括出来的`。

  三、学习完璧归赵

  1、指导璧的写法

  2、探究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1)自由读文思考

  (2)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4)自由发言

  (5)学习重点句子"他理直气壮的说……"

  (6)指导朗读

  (7)总结人物个性

  四、课时总结:

  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7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璧、允、廉、颇、侮辱、拒。

  2.新词:理屈、示弱、抵御、推辞、侮辱、拒绝、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

  3.重点句、段: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二)能力训练点

  1.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蔺相如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本文的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主要通过默读分析、讨论、交流解决。

  (二)本文的难点是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三)本文的疑点是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解决这个疑点的办法是先解决本文的重、难点,再达到水到渠成解决疑点的目的。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课后思考题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集中交流。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复述课文。

  4.课堂口头、笔头练习。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加点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4.分析第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课前同学们齐唱《黄河颂》。听到同学们雄壮有力、气壮山河的歌声,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将相和》,就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3.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解词: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诚意:真心。

  绝口:因回避而不说。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

  抵御:抵挡,抵抗。

  推辞:谦让不干。

  理屈:理由不足或不合道理。屈,理亏。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物归原主。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3)质疑问难,教师巡视、点拨。

  4.初读课文,学生自悟。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

  (2)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②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5.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6.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7.看图讲述,训练表达。

  打出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1,发挥想象,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故事能力。进一步了解蔺相如是个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人。

  8.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五)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过渡: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被赵王封为上大夫,那么,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三个小故事。

  (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故事。

  自学提纲:

  ①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讨论、交流、整理: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②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a.画出人物言行。

  (语言:“请您为赵王击缶。”;“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行动: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人记录下来。)

  b.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讨论、交流、点拨:

  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击缶,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际上是秦王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秦王击缶后,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王回去。)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小结过渡: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秦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蔺相如维护了赵国、赵王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上去的,而且职位还在自己之上,于是将相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个小故事。

  (2)学习第三个小故事。

  ①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画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点拨:

  ①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②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

  (语言:“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表现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③再读蔺相如的语言,深化理解、挖掘。打出幻灯片,阅读思考: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a.蔺相如这样说,是不是自我吹嘘?为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不是自我吹嘘,因为这是在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他的情况下说的。)

  b.这段话包括几层意思?

  (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品质。)

  c.“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话说得对吗?文中什么地方证明他说的话是对的?

  (说得对。从渑池会见之后,秦王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廉颇已经在边境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说明廉颇在保卫赵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

  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

  ①画出人物的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

  (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

  (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②出示幻灯片,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学生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合文章情理即可。)

  ③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讨论、交流、点拨:

  (因为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说明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廉颇的语言、行动,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总结、扩展

  1.通过学习,你了解到蔺相如、廉颇各有哪些高尚品质?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蔺相如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爱国。喜欢谁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说明理由。)

  2.思考: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四)课堂练习

  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三个故事间联系,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二)重点、难点、疑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教师点拨,突破难点、解决疑虑:

  (1)分角色朗读全课,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表现了蔺相如、廉颇的什么品质?

  (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品质。)

  (2)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这些矛盾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盾?

  (讨论、交流、点拨:叙述了秦国与赵国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敌我矛盾;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矛盾是个人矛盾。)

  (3)贯穿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蔺相如)蔺相如在这两个不同的矛盾面前分别采取了怎样不同的解决办法?

  (讨论、交流、点拨:对秦国敌我矛盾采取坚决斗争、针锋相对的解决办法;对同廉颇的内部矛盾采取顾全大局、求和、团结的解决办法。)

  (4)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

  (讨论、交流、点拨:师:三个小故事都各有中心,合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蔺相如有完璧归赵之功,才会有渑池之会的随行。因此,哪是因,哪是果?生:前是因,后是果。师:而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两次奇功却是廉颇与他失和之因,因此,哪是因,哪是果?生:“负荆请罪”是果,前两件事均是因。)

  (5)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三个故事是因果关系。第一自然段是下面三个故事的总的起因,如果没有这个原因,也就不会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而最后蔺相如忍辱退让,廉颇受感化,负荆请罪,主要是由于他们看到了大敌当前,有共同抗秦的爱国之心,这是促成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

  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

  (三)总结、扩展

  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布置作业 

  1.形近字组词:

  2.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3.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可根据将相的高尚品质来谈感想,如果在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都能向将相学习,以班级利益、学校利益、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那么,我们一定会把国家建设得更好,成为真正的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8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抓住人物特点,搞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一故事。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二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查阅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提问分析检查预习情况  

  1、将相和:

  廉颇和蔺相如同心协力。比喻文官武将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

  2、简介导入: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静,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写了三个小故事。哪三个小故事呢?

  二、学生默读课文(自学) 

  1、掌握生字词。 

  2、给课文分段,弄清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指导读准“允”“yǔn”不念“rǔn”;要与“充”区别。

  指导书写“廉”“广”部,剩10画,不是8画。

  2、课后第4题的词,理解带点的词。

  3、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

  4、提问分段(按故事分三大段)。  

  四、学习第一段:完璧归赵

  1、齐读第一节,思考:

  这节与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静。三个故事都是在这样的历史背静下发生的。)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赵国处在秦齐两大国之间,因此军事、外交方面的措施,关系国家兴旺的重大意义。

  2、指名读2、3节,解释“和氏璧”:  

  思考回答:赵王接到信为什么非常着急?

  3、齐读4、5节:  

  蔺相如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6节。 

  4、蔺相如是怎样造成秦国理屈,完璧归赵的?

  ⑴ 出示挂图,学生自渎8、9节,把画中蔺相如的动作词打点;

  ⑵ 指名口述过程。 

  ⑶ 这表明蔺相如有怎样的精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5、结果怎样?齐读第10节:

  (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

  大夫:官职,分上、中、下三等,上大夫为最高一级的大夫。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9

  教学反思要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以下是《将相和》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大家阅读借鉴!

  《将相和》教学反思

  本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根据文章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学的时候,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再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作出评价之后,我让学生给三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我都给于了肯定,关键是要求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在让学生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没有过高的要求,目的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学生精读课文时,我结合课后“思考·练习”,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先分小组讨论交流,再由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高,学习兴趣很浓。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对于那些跟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启发学生课外去研究。这样真正达到了课堂效果。

  本课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思考·练习”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说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质。

  回顾这一课的教学,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了学生。

  但细想过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上缺乏频率,当时有些忽略;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师包办代替的话语有些多,应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在教师重难点指拨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10

  佚名

  一、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个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赞扬了蔺相如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思想。

  二、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抓住人物特点,搞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一故事。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 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四、 教时安排:三课时

  五、 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预习

  课前预习:

  1、 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课后第4题中带点的词;

  2、 按“预习”弄清题意,给课文分段,起小标题;

  3、 再读课文,思考课后第1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分段,讲读第一大段。

  教学过程 :

  一、 板书课题提问分析检查预习情况

  1、 将相和:廉颇和蔺相如同心协力。比喻文官武将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

  2、 简介导入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静,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写了三个小故事。哪三个小故事呢?

  二、 学生默读课文(自学)

  1、 掌握生字词;

  2、 给课文分段,弄清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三、 检查自学情况

  1、 生字:指导读准“允”“yun”不念“run”;要与“充”区别;

  指导书写“廉”“广”部,剩10画,不是8画。

  2、 课后第4题的词,理解带点的词。

  3、 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

  4、 提问分段(按故事分三大段)

  四、 学习第一段:完璧归赵

  1、 齐读第一节,思考:这节与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静。三个故事都是在这样的历史背静下发生的。)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赵国处在秦齐两大国之间,因此军事、外交方面的措施,关系国家兴旺的重大意义。

  2、 指名读2、3节,解释“和氏璧”;

  思考回答:赵王接到信为什么非常着急?

  3、齐读4、5节

  蔺相如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6节

  4、 蔺相如是怎样造成秦国理屈,完璧归赵的?

  (1)出示挂图,学生自渎8、9节,把画中蔺相如的动作词打点;

  (2)指名口述过程

  (3)这表明蔺相如有怎样的精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5、 结果怎样?齐读第10节

  (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

  大夫:官职,分上、中、下三等,上大夫为最高一级的大夫。

  五、小结“完璧归赵”的前因后果

  (起因是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结果由于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而完璧归赵。)

  六、 自学下两个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第二、三大段,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搞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及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

  一、 指名说说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的前因后果。

  二、 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阅读思考:(小黑板)

  1、 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2、 弄清每个小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3、 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

  三、 学习第二段

  1、 学生默读、思考

  2、 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质疑解难:瑟——古时候的一种弹奏乐器。

  缶——瓦制的器皿。(瓦罐)

  我们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为几个重点讨论。(出示小黑板)

  (1) 谁为什么提出渑池会?

  (2) 赵王决定怎样?

  (3) 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4) 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把赵王怎么样?”

  3、 逐问题讨论

  答(1):指名读11节,此时将相关系怎样?(和)

  答(2):指名说(秦王叫赵王鼓瑟并叫人记录,表示秦赵地位不平等,以此侮辱赵国。蔺相如逼秦王击缶,也叫人记录,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答(3):指名读14节(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是为了维护赵国尊严。)

  答(4):(因为秦王知道了赵国文官蔺相如的厉害,所以他不敢把赵王怎么样。)

  4、 弄清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齐读第15节蔺相如立了什么功?(他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赵王封他为上卿。

  四、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个故事。

  1、 学生小声自渎,思考总要求。

  2、 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互问)

  归纳问题(出示小黑板)

  (1) 廉颇为什么不服气?

  (2) 蔺相如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避着廉颇?

  (3) 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

  3、 小组讨论

  4、 逐问题讨论

  答(1):指名说读第16节(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

  答(2):指名说(蔺相如避着廉颇)为什么?指导读蔺相如说的一段话,体会他是为了赵国,心胸开阔。

  答(3):(出示挂图)指名读第18节(诚意和好、勇于改过)

  5、 说一说故事的前因后果

  结果中哪个词点了题意?(同心协力)

  6、 说说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见板书)

  蔺相如为什么会机智勇敢、心胸开阔?(爱国)

  廉颇为什么会勇于改过?(爱国)

  7、 思想教育:我们平时,只有全班同学团结一心,才能把班级工作搞好。

  五、练习:指名说原因、结果,然后同桌互说。

  板书设计 :

  11、将相和

  廉颇 蔺相如(齐心协力)爱国

  完璧归赵 立功 机智勇敢

  渑池会见 再立功 心胸开阔

  居功自傲 负荆请罪 勇于改过

  (原因) (结果) (品质)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11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掌握“隆重、典礼、丝毫、抵御、侮辱、拒绝、和氏壁、完璧归赵”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成语故事的来历,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能使用。

  (二)能力训练点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精神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好品质中到启示和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民族文化的语言美和顾全大局、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

  二、学法引导

  (-)教法:谈话法,导读法。

  (二)学法: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将”和“相”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的原因。

  (二)难点

  理解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这三个故事之间的相互因果联系。  

  第二课时

  (-)小结上节课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知道这篇课文通过讲“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记叙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地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自学情况(引导学生讨论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

  1.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为国家的利益着想,深谋远虑。

  板书:机智勇敢   不畏强暴

  2.喜欢廉颇。他知错就改。

  教师总结:这两个人物都具有美好的品质,大家都喜欢。但为了交流方便,下面我们就“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先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具体说明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

  (l)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蔺相如不仅愿意铤而走险,而且还分析了两种可能,想出两种对策。目的就是造成秦国理屈的局面,让秦王“没有动兵的理由”,使赵国化被动为主动。可见蔺相如不仅勇敢,而且是个深谋远虑,才智过人的人)

  (2)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善于察颜观色,能洞察对方的心理,随机应变,果断地想出了对策。这又表现出了他的机智。)

  (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不想交换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理解“理直气壮”从中体会蔺相如的勇敢。

  “撞”可以看出蔺相如的勇敢。为什么?

  (撞的力量是很大的。这说明蔺相如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用。撞”更能突出蔺相如的勇敢。)

  那么你们想一想,蔺相如真的要连头和璧一起撞碎吗?(不是的)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蔺相如答应赵王,如果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把璧送回来。)

  那蔺相如为什么这样说?(他在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他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

  从哪可以看出他特别喜欢这块璧?(当秦王还没有看到璧的时候,就想用十五座城来换这块无价之宝,当他亲手拿到这块璧时又是那样的爱不释手。这些都足以说明秦王非常喜欢这块璧。因此,他是肯定不会叫他去撞的。)

  (蔺相如就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才这样说,这样做的,我们可以看出他才智过人)

  看图,抓住蔺相如的动作、神态、语言描绘一下。

  我们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就要把蔺相如的大义凛然和勇敢的机智的精神读出来。自由读,指读。

  (4)“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典礼的日期。”

  (在秦王假意答应给城后,蔺相如又提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既赢得把璧送回赵国的时间,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以城换壁的事是真是假,他说话是不是算数。由此看出蔺相如非常的机智。)

  (5)从“大大方方”这个词可以看出蔺相如勇敢。结合第九自然段,讲讲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蔺相如非常聪明,先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假如秦王一生气,真杀了他,参加授璧典礼的人就知道秦国不讲信誉,在这种场合,秦王根本不敢杀他,就把他送回赵国)

  师:其实,蔺相如说这话是在保护自己,使秦国处于被动局面,可见他非常聪明。

  2.理解最后一句话:“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客客气气”是非常客气有礼貌吗?

  这句话写出了秦王什么心理?(生气,无可奈何)

  教师小结:秦王本想杀了他,本想愚弄赵国,可是反而被蔺相如捉弄了,他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了。这句话仅仅是写秦王的心理吗?突出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可见作者用词是多么的巧妙。

  自己练习读一读,体会蔺相如的聪明才智。

  3.蔺相如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为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

  师: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尊严,蔺相如铤而走险与秦王进行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既做到了完璧归赵,又使秦王处于被动的局面,为赵国立了大功,受到了赵王的重用,封他为上大夫。我们看看蔺相如在几年之后的渑池之会上有什么表现?

  4.学习渑池之会。

  (l)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什么表现?具体谈一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读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表现的机智勇敢)

  ①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去吧,怕有危险,”有什么危险?秦王借渑池之会报上一次没有得到和氏璧的一箭之仇,其实渑地之会是一场非常复杂的政治斗争,在赵王和大臣们左右为难时,他审时度势,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因此赵王才决定动身并让蔺相如随行)

  ②当秦王让赵王鼓瑟,并叫人记下来时。蔺相如非常生气,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由这句话可以看出蔺相如机智,因为蔺相如很快就想出对付秦王的办法。让秦王为赵王击缶,也让人记下来。)这叫什么办法?(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同时由这句话也能看出蔺相如勇敢。因为蔺相如只不过是赵国的一位大臣,但他一点都不害怕,敢走到秦王的面前,面对面地和他进行斗争。

  ③“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这句话中的“拼”字就把蔺相如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临危不惧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连命都豁出去了,他是多么勇敢啊!)

  谁能读读这个句子,把蔺相如的勇敢精神读出来。

  怎样读才能读得更好呢?我们看看这句话的提示语里能加上什么表示语气的词?

  (蔺相如生气地说;蔺相如怒气冲冲地说;蔺相如怒发冲冠地说;蔺相如咬牙切齿地说。我们就用怒气冲冲的语气来读读试试。自由练习读,指名读,读出感情)

  最后秦王被逼无奈,只好为赵王击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了下来,说在渑地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2)同学们想一想,渑池之会这场政治斗争秦赵两国是打成了平局,还是决出了胜负?为什么?

  ①他们打成了平局。因为秦王先叫赵王鼓瑟,后来蔺相如也叫秦王击了缶。他们都演奏了乐器,一比一平。

  ③我看是决出了胜负,赵国赢了。因为秦国的力量比赵国强。

  (如果学生争执不下时,老师可作两点提示:一、秦国比赵国力量强大;二是秦王是一国之王,而蔺相如则是赵国的一名大臣。)

  ③我认为是赵国胜利了。因为秦国是个强国,赵国是个弱国,秦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了乐器,还是秦王吃了亏。

  ④赵王鼓瑟是秦王叫鼓的,而秦王击缶是在蔺相如逼迫下才去的。秦王和蔺相和的身份不一样,秦王是君,而蔺相如是臣。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这样也显得秦王更难堪。

  教师补充:“瑟”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声音悦耳动听。“缶”是古代的一种打节奏的乐器,形状像个瓦罐子,声音单调。这两种乐器比起来,秦王显得更丢人。

  (3)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能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很好。的确,渑池会上的斗争是赵国占了上风。那么这场斗争的胜利应该归功于谁?

  ①归功于蔺相如。为什么?

  蔺相如在渑地会上表现得机智勇敢,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说应该归功于他。

  说得不错,老师也同意这个意见,同学们再看看书,还有什么补充吗?

  ②廉颇也有一份功劳。为什么?

  (如果不是廉颇带领大军在边境上做好应战准备,秦王也不会这样轻易地放赵王回去。可见,蔺相如是在廉颇的密切配合下,才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任务。)

  很好,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既注意了主要的,又注意了次要的,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教师:蔺相如机智勇敢地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又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为赵国立下了大功。可见蔺相如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蔺相如在这场斗争之后,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廉颇和蔺相如开始不和,也就引出了课文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

  5.学习“负荆情罪”。

  (l)你觉得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为什么。

  (2)你觉得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为什么。;

  (3)交流学习结果。

  ①廉颇知错就改。(看图读课文体会,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②蔺相和顾全大局。(读蔺相如的话,体会他宽广的胸怀和顾全大局的精神。)

  (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五)质疑,释疑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12

  周二真是非常忙碌充实的一天。今天老师们按照学校领导的安排轮流到新校去干活,所以每个人都特别忙。

  今天我们学习了18课《将相和》,第一课让学生自己预习。我一安排学生就有好几个说“看不懂,读不懂。”我很奇怪,这是一篇故事怎么会看不懂呢?原来是这篇文章比较长,说了三个故事,学生可能一看就觉得很难,才会有难得感觉。我就让学生先把课文读两遍,把文章内容读通顺。

  第二节我开始教学这课内容。首先给学生介绍课文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从题目入手,理解将和相分别是谁,他们为什么不和,之所以不和说明原来和,是什么原因导致不和了呢?这就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整节课就这么很顺畅的进行了下来。

  我在本课中主要抓住了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特征。比如在讲“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我让学生结合课后题画出描写蔺相如的句子,学生找出来后,我就抓住描写蔺相如的那句话”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句话让学生反复地读,谈你对他的体会,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都能够很好地体会到他的机智。从”他理直气壮的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学生谈体会,明白他的爱国之心,感觉到他的勇敢。

  我主要就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新式的读,反复地读句子,抓住重点句子和词语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感情。课上的效果很好,在接下来的两个故事中,我采用同样的方法,放手让学生通过读句子谈体会,学生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一节语文课,大胆地放手给学生,相信学生,他们就会带来无限的经常。这结果往往令我大吃一惊!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13

  教学目标

  1、 能自主识字,读准字音“渑、荆、卿”,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负荆请罪、能耐、声色俱厉”等词语。

  2、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并能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3、 品读重点语句,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中的智勇双全及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

  一、由简介《史记》引入,了解课文由三个故事组成,体会三者间的关系。理解“负荆请罪”的含义,了解廉颇、蔺相如的身份。

  1、文学有部伟大著作《史记》,其中有一篇《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今天学习的课文——《将相和》。

  2、“将”指谁?“相”指谁?(廉颇、蔺相如)。(板书)

  3、“蔺”字怎么写,还记得吗?

  4、这篇课文由三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一个是《完璧归赵》,一个是《渑池会见》, 一个是《负荆请罪》。(板书)

  5、通过对《完璧归赵》的复习,初步了解蔺相如的品质。

  (1)在三年级学过《完璧归赵》,你们一定对蔺相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一个词形容。

  板书:有勇有谋

  6、(读准“渑”mian)渑池是地名,在秦国境内。

  7、结合图片从字面上理解“负荆请罪”的意思,了解两人的身份。

  (1) 今天我们要学一个新的成语。(负荆请罪)

  “荆”是后鼻音,谁能读准?(jing) 指名读。齐读。

  (2) 出示图片:这幅图画的就是“负荆请罪”的内容,你能借助图说说“负荆请罪”的意思吗?

  (3) 指图:图上的这位赤身背着带刺的枝条的人是赵国的将军廉颇,他是一员武将。他出生入死,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真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板书:英勇善战)

  (4) 加上人名、身份说说“负荆请罪”的意思。 (大将军廉颇背着带刺的荆条向宰相蔺相如请罪。)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1、读课文思考: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关系?

  (1)、廉颇负荆请罪的原因是什么?读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出示:

  出示: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职位超过了廉颇。(“卿”qing正音)

  (2)、引读:引起他们不和的原因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在渑池会上——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职位超过了廉颇。

  3、师归纳小结:前两个故事是失和的原因,第三个故事讲叙了言和的过程。

  三、品读重点语句,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中的智勇双全及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心。

  (一)从廉颇的语言着手,了解廉颇不服气的原因及他的性格特点。

  1、结合屏幕上的两句句子说说将相不和的原因。 (不服气)

  2、课文如何把廉颇的不服气表现出来的?找到相关句子。出示第10节。

  这段话是通过语言写出了廉颇的不服气。读一读,思考廉颇讲了几句话,表达了几层意思?在书上作分层记号。(三层)

  (1)指名交流。

  (2)引读:他先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再说——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最后说——我碰见他,非得叫他下不了台!

  3、再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三层意思。

  (1)第一层的意思是: 廉颇认为自己功劳大。

  2 从句中哪些词中看出他功劳大?

  理解“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 这就是“战功赫赫”)

  2 这句夸赞的话出自他自己的口中,你读一读,读出什么味道?

  2 出示词卡:居功自傲 (自认为有功劳而感到骄傲)

  (2) 他认为蔺相如没能耐。 (换词:没本领)

  (3) 廉颇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

  板书:为难

  (4)谁能连起来把廉颇这段话的意思说给别人听?

  4、请你再读读这段话,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豪爽耿直、居功自傲)

  小结:课文就是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男生齐读。

  (二)学习《渑池之会》,抓住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品读描写蔺相如的语言,体会他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精神。

  1、 面对他的挑衅,蔺相如怎么做?找到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1)出示: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他就请病假不上朝。

  (2)课文又写了有一次蔺相如路上偶遇廉颇的做法——指名交流

  出示: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就赶紧叫车夫往回赶。

  2、你们发现蔺相如怎么做?板书:避让

  3.蔺相如是不是真的就像廉颇所说的仅仅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划出重点语句,写出感受。

  4、渑池会上,秦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占赵王的便宜,羞辱赵王。读一读渑池之会的内容,说说面对什么情况,蔺相如怎么说。

  (1)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并叫人记录下来,蔺相如说——

  出示:

  “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出示:瑟、缶的图片

  你们看,瑟是一种弹弦乐器,而缶是一种瓦器,用以盛酒浆。

  (2)秦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蔺相如忽的站了起来,声色俱厉地说——

  出示:“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跟你拼了!”

  (出示词卡:声色俱厉 )解释: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再读。

  5、这就是蔺相如在渑池之会的表现。从蔺相如的语言中,你认为蔺相如到底有没有能耐?他的能耐表现在哪里?同桌交流。

  2 有智慧。(和秦王针锋相对,让秦王击缶,使他在言语间占不了便宜。)

  2 有勇气。(蔺相如虽然没有在战场上与敌人刀光剑影地相拼,但是凭着智慧和勇气,与敌人斗智斗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捍卫赵国的尊严,怎么说没能耐呢?)

  小结:综上所述,蔺相如靠的并不是一张嘴,而是靠着聪明才智、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暴的精神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如果蔺相如就在你面前,你一定会发自内心的对他说:——(你真有能耐!)

  (三)继续学习“负荆请罪”这个故事,通过品读描写蔺相如和廉颇的关键语句,体会蔺相如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同时感受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1、这么有能耐的蔺相如是怎样对待廉颇的为难的?师引读:廉颇要为难蔺相如的话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他——;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就——。蔺相如对廉颇的挑衅是——避让。(生答)

  师;蔺相如为什么避让廉颇?是真的怕他?默读课文,蔺相如是怎么说的?

  出示: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4、从这里你们读懂了什么?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才这样委屈自己,这就叫—— 板书:顾全大局

  5、出示: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那里。他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地位,不顾国家利益,真是不应该。

  “不应该”什么?(为了地位,不顾国家利益。)

  6、引读。

  师:廉颇知道自己不顾国家利益,觉得自己真是罪人,——(读)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来到蔺相如门上。可见他能——板书:知错就改,(请罪态度相当诚恳)蔺相如见廉颇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热情”一词可见他不计前嫌)从此以后,——两人结为知己,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7、想象说话: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

  8、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

  9、从《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10、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四、总结。

  板书:

  将 相 和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英勇善战) 廉颇 蔺相如(有勇有谋)

  为难 知错就改 避让 顾全大局

  负荆请罪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1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并理解:侮辱、鼓瑟、上大夫、击缶、理屈、无价之宝、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理直气壮、同心协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等词。

  2、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前因后果。

  3、初步感受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揣摩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着重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

  2、理解“将相和”故事意义,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3、能对课文中的人物说出自己的喜欢、厌恶……等感受。

  教学设计:

  一、探究起点,整体感受人物形象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将相和》。我们已经了解到,这个历史故事由三个小故事构成,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2. 还记得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吗?

  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对秦王和赵王,你们有什么看法?

  3.看来大家都比较喜欢廉颇和蔺相如!那么,课文是怎样刻画这两个人物的呢?请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你觉得课文在写这两个人物时,什么地方写得最精彩?把他们分别找出来,用心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的简单品评,初步感受人物的形象,为体会以强欺弱、以弱胜强做准备。然后快速进入对语言的揣摩感受。)

  二、品味语言,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师:咱们来交流一下,你觉得课文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哪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

  (一)研究“完璧归赵”

  预设一: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

  你们注意到了吗?课文写蔺相如的这句话,用了哪组关联词?读着这样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谁也来读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话。

  像这样用假设关系的句式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在完璧归赵故事中还有几处,找出来读一读,再感受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来自于具体的描写,而且在第一课时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因此,这里要做的就是直接将学生的目光引向语言。)

  预设二: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从这两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式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

  预设三: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绝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秦王愿意别人说他没诚意、不讲信用吗?用这样的方式和秦王说理,你认为有什么好处?抓住人物的语言,我们就揣摩到了人物的内心想法(板书:刻画内心)难怪古人说“言为心声”。

  (设计意图:此两处的略处理,在于都是第一个故事,且语言描写上都有惊人的相似,即采用了假设关系的句式。)

  (二)研究“渑池之会”

  预设四: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你发现作者了吗?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气势的?也就是说,蔺相如又在用假设的句式,以不容商量的口气,逼秦王为赵王击缶。但他凭什么敢和秦王拼呢?这一拼,最终拼来的是赵国的——

  (设计意图:再抓假设句,体会蔺相如的勇敢、爱国、智慧,然后重点突出“拼”字的教学,感受作者在用词上的准确生动。)

  (三)研究“负荆请罪”  分

  师:完璧归赵,蔺相如使赵国免受了秦国的欺骗。秦王很不甘心,又搞了一个渑池之会要侮辱赵王,蔺相如再一次以弱胜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回国后连升几级,被赵王封为上卿。本来顺理成章的事,却造成了将与相的不和,于是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课文还有哪些描写人物的地方让你觉得特别精彩呢?咱们继续交流。

  (设计意图:解决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教学难点。)

  预设五: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蔺相如的这一“避”,与完璧归赵的一“撞”和渑池之会的一“拼”一样,都是为了——赵国。难怪蔺相如要语重心长的说——引读蔺相如的话。

  为了理解得更深刻,我们不妨把他们的话对比着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出示: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1)廉颇:个性耿直、心直口快、直截了当。

  课文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写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的?

  2)蔺相如:反问、因果、假设。

  廉颇:对比

  3)有比较才有鉴别呀!同样是语言描写,人物的个性不同,语言也不一样。我们以后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也要注意语言必须体现人物的个性。(板书:体现个性)

  4)说来说去,蔺相如就是想强调为了国家安危,“将”和“相”应该——和好。为了赵国,就应该——将相和。

  (设计意图:此处的对比,目的是想在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初步体验后,再从语言的角度感受任务的个性不同,语言也不一样。)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成语“负荆请罪”的意思?看看插图,再读读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写话:此时的廉颇会对蔺相如说些什么?蔺相如热情相迎,又会怎样对廉颇说呢?拿起笔,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物,想象他们见面的情景,把他们可能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如果能够用上课文中写人物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好。

  (设计意图:此处写话,一是体现读写结合的理念,同时意在使学生迁移运用课文中用假设复句、因果复句等表达方式写人物语言的表达效果。)

  三、拓展提升,揭示“和”的意义

  1. 一个知错就改,另一个真诚相待,都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从此过后(出示齐读)——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师:同心协力这四个字浓缩为一个字,就是课题中的——和。是呀,俗话说:“人和百事旺,家和万事兴”,国家也一样,正由于将相二人同心协力、和衷共济保卫赵国,秦国很多年都不敢再来进犯赵国。

  2. 从此,“负荆请罪”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感人的佳话,《将相和》的故事也千古流传,家喻户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同学们,这篇课文改编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和杰出的文学著作,曾被当代文学家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想知道廉颇和蔺相如和好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吗?建议你去买一本《史记》来读,你会感受到历史名著刻画人物形象的不同魅力。

  (设计意图:回扣课题,既是对故事意义之提升,同时也在于引导学生由读一篇课文到读整本的名著。)

  板书设计:          

  18  将相和

  为了赵国                       人物语言:

  蔺相如           廉  颇               刻画内心

  撞 拼 避         负荆请罪               体现个性

  一堂“和谐育人”的好课——评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刘小波执教的《将相和》一课

  重庆教科院   杨世碧

  在春暖花开的人间四月,我们相聚在书香满园的人和街小学,参加“人和街小学首届教师特色课堂展示活动”,共同研讨深入语文课程改革的措施策略,研讨“人和课堂”特色。我感到非常高兴,愿与在座的老师们一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研讨。

  老师们:当前全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正处于由课改初期的亢奋期转向“语文本体回归”的调整期,正朝着正确、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一、突出语文意识、基础意识、文本意识、训练意识;二、突出语文学科本质特征,摈弃非语文、泛语文现象。三、突出钻研教材,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四、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把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对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就以此为指导来谈谈我听刘小波老师执教的《将相和》一课的感受。我认为刘小波老师的课较好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

  一、教学目标和谐落实。

  《将相和》是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的教学目标是:1、揣摩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2、体会运用语言刻画人物所采的表达方法及表达效果。3、能对课文中的人物说出自己的喜欢、厌恶……等感受。鲜明准确体现了《语文课标》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且教学目标贯穿与教学的始终。始终抓语言刻画人物的词句、表达方法、表达效果等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训练,始终抓对人物形象的体会、感受,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呈现出“教学目标落实清清楚楚一条线”的态势。克服了当前阅读教学出现的“教学目标的阶段性不明,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现象”。(如阅读教学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字词教学中高年级与低年级区别不大。)较好的体现了“三纬目标”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内容和谐取舍。

  《将相和》是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也是人教版教材的传统课文,大家耳熟能详,脍炙人口。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篇幅较长。怎样做到“长文短教”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刘老师的课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长文短教”首先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合理、和谐地取舍。因为“教学内容不等于课文内容。”我们进行阅读教学不是以教课文内容为目的。“取”—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重点词句段;“舍”—学生自学能读懂的课文内容、情节部分。刘老师根据学情,根据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特点,每个故事都准确选择重点句段进行语言训练,再用教师的小结语言进行串联提升,点明三故事之间的联系。这样教学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走出了内容分析的套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结构和谐鲜明

  课堂教学呈现板块结构。以三个小故事为三个板块,三个板块用两条线索(一条语言文字训练线,一条感受人物形象情感线)串联起来,块线相缀相连,相互映衬。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了“主次分明,静动相宜,读写结合”的特色。表现为:

  主次分明。以语言描写人物形象、以表达方法及效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课文内容分析为次要教学内容,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二八定律”,即20%的课文内容分析,80%的语言训练,在其中寻求语言训练点、能力增长点、方法习得点。突出了主次分明的特色。

  静动相宜。开课的环节,就设计了学生自读课文,勾画课文怎样运用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句段,让学生潜下心来静静地默读课文,走进文本,去对人物进行情感的感受。如:你喜欢文中那个人物?你从文中哪些语句获得这样的感受的?获得了静读,潜心读书的效果。而在读文本,体会人物形象和性格时,学生则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在理解写蔺相如的语言“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时提问:“这一拼,拼来了什么?”学生理解回答非常精彩—— 拼来了赵国的尊严、胜利、荣誉……;在进行廉颇、蔺相如人物形象对比理解时,学生则思维活跃,畅所欲言,学生思维得到迸发、碰撞,较好的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活跃性。教师在课结束时设计了写的练习,又让学生精心思考,想象,表达,有效的进行语言的运用。这样的教学,有静有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动相宜,和谐有效。

  读写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非常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读书,以读带讲,读中理解,读中感受,这是值得提倡的。在课结束时还设计了写的练习,从读学写,在学《负荆请罪》后,设计了“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两人见面时会说什么?请运用课文语言的表达方式。”的习作练习,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实现了读写的有机结合。

  四、教学方法和谐灵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开课时设计的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 “大家都喜欢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主要人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并以此贯穿教学全过程,较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师生的和谐,师生的平等性。较好地克服了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过于强势,教学霸权”的现象。在引到学生探究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时,教师引导学生“读中间的句子,看还能发现什么关联词?”“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具体是从哪些语言描写体会到的?”让学生去发现,帮助学生愉快地获取知识,得到发展与提升。较好地践行了“人和课堂”的特色教学理念。

  教师还设计了“前后呼应”的教学环节,对课题中的“和”作了巧妙地处理。教师在《负荆请罪》前以小结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将相为什么“不和”,然后在通过人物语言形象的对比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将相为什么“和”。通过师生共读课文的方式,通过教师的谈话,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又一次提升,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当然,也还有值得研究的问题:1、通过语言理解人物形象还应全面一些,使人物形象更丰满;2、理解语言表达方法应更深入一些,使之融会贯通;3、语言表达效果的理解应加强。

  总的来说,刘小波老师的课较好地体现了全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本体的回归,体现了“和谐育人”的“人和课堂”特色,是一堂难得的朴实、扎实、有效的好课,为我们深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各位老师,各位同行,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人和街小学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迈出的可喜步伐,取得的可喜成绩,打造出的特色好课,培养出的特色新秀。我希望“人和课堂”特色这一枝独秀,为我们课堂教学改革引来万紫千红,春色满园的美好景象!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15

  读《将相和》有感

  浙江省建德市航头镇中心小学 施胜浩

  今天,我学习了《将相和》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蔺相如与赵国之间的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蔺相如。

  蔺相如是赵国的一位大臣,他能够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在秦王没有诚意拿城换璧的时候,他能机智地取回璧,并以死相逼,最后“完壁归赵”。在渑池会上,蔺相如先国后己,又一次捍卫了自己国家的尊严,最后又以宽厚的胸襟与廉将军和解了矛盾。蔺相如的这种行为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他的那种处处为国家着想,先国后己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将奋发图强,积极进取,我建设祖国贡献出我的微薄之力。

  【指导教师:李骏骅】

  读《将相和》有感

  浙江省义乌市江东第一小学六年级⑵班 陈媛媛

  《将相和》是一个历史故事,所讲的是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今天我们就学习了这个有意思的历史故事。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四个,分别是:蔺相如、廉颇、赵王和秦王,我对这四个人物都有些意见和看法。

  就先从秦王开始说吧。我认为秦王属于那种争强好胜、唯我独尊的人。就拿拿城换璧这件事来说吧,明明是赵王得了个无价之宝,可秦王却写信要求用15个城换赵王的璧。秦王也太目中无人了,根本不顾虑别人会怎么想,就做出这样的行动,让人觉得有点横行霸道的感觉。

  再说赵王,虽然他是战国末期七个比较大的诸侯国之一,但我认为他是一个缺少主见、一遇到紧急情况就手足无措的人。做一个皇帝,不但要有智慧,还要有谋略和主见。遇事首先要冷静下来,好好地思考,这样才像皇帝,不会有失皇帝风范。在渑池会上,秦王这样侮辱他,他居然还没有蔺相如的反应快,所以我说他是个遇到紧急情况就手足无措的人。

  廉颇,是一个多么憨厚的人,一个知错就改、坦率正直的人。廉颇起先为了个人的名利而闹,有居功自傲的缺点。但他后来能知错就改,一位堂堂的大将军,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便不顾个人荣辱,毅然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这种诚恳、坦率、直爽的性格,作为古代将军,实在不可多得。

  最后再说蔺相如,每一个看了这个故事的人都会说他是个勇敢机智、顾全大局的人。因为蔺相如面对秦王不但没有胆怯,反而更加理直气壮、义正言辞。特别是在给璧举行典礼时说的那些话,表现出了他那种人璧共存的凛然正气。

  瞧,这个世界的人就是这么众相百生。朋友们,你们想做哪一种人呢?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篇16

  第二课时

  一、继续走进课文,理解资料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这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资料。

  1、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

  (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几个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如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样样?

  (2)提问:

  ①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

  ②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赵国赢占了上风。因为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秦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乐器,秦王吃亏了。再说,赵王是秦王叫他鼓瑟的,而秦王是被蔺相如逼着击缶的,秦王和蔺相如身份不一样,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说是赵国占了上风。)

  ③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

  (2)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答案能够是──廉颇只能说犯错,不能说有罪。廉颇认为自己有罪,这说明廉颇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也能够是──如果廉颇不及时改正错误,就要成为国家的罪人。

  (3)廉颇负荆请罪,能够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4)透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

  (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二、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

  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字来写。

  3、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三、布置作业

  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

  (福建省厦门市康乐小学黄秀婷福建省厦门市金尚小学蒋丽萍)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相关文章:

课本剧《公仪休拒收礼物》【优秀3篇】

课本剧《雪孩子》

初一想象作文:课本剧《基因突变》1200字

课本剧《草船借箭》

课本剧《跟踪台风的卫星》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渑池之会

课本剧《小松树和大松树》【优秀3篇】

课本剧《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课本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本剧《雪孩子》(精选8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课本剧《将相和》第二幕 渑池之会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