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看似乖巧 点赞 分享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精选13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人基本素质以及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根本原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如何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具准备

  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1.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勾画感受深的句子,用心体会。

  3.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了解宋庆龄。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交流“失信”的意思。指导读好课题。

  2.交流预习中做了那些学习准备。

  3.简介宋庆龄。

  说说你收集到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

  (根据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及时补充)

  4.齐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二初读感知

  1.指名读课文,评价自己达到的程度:正确?流利?有感情?

  及时表扬预习较好的同学。

  2.讨论:(小黑板出示问题,同桌或小组合作在书上找答案并勾画出来。)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d.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从哪里知道的,用——划出句子。

  e.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用~~~划出句子。

  3.汇报交流。结合问题回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五、课后作业:

  课后收集一个名人守信的小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预习学案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三、导学案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预设:我是指谁?

  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

  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生字。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宋庆龄妈妈小珍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望明白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四、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小朋友,宋庆龄这么想去伯父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1、四人小组学习(2---9)自然段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随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

  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几句话写下来。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四、课堂检测

  1、把句子写完整

  老师给同学们讲故事。

  小飞上了的天空。

  马儿奔驰在的草原上。

  五、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守信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3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六、板书设计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答应小珍

  (诚实)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

  领悟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搜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⑵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⑶重点讨论、交流内容:

  ①“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明白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②“‘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③“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

  ⑷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具体指导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词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比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带点的词句表明了鸽子的'可爱之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庆龄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的原因,朗读时既要读出鸽子的可爱,又要读出宋庆龄当时的心理活动。)

  3、挑两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中心: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赞扬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并教育我们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3、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4、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5

  《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个故事,通过宋庆龄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定而放弃了去伯伯家看鸽子一事,表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格。

  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出示了成语“一诺千金”,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它的意思,我告诉学生这个成语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学生自己读课文,学习课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到了能表现宋庆龄“一诺千金”的地方,组织交流感受,水到渠成地悟出了课文的道理。这节课实现了略读课文的教法,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出奇地好。最后,我布置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先谈谈自己生活中遵守承诺的事情,几个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先说,然后大家练写随笔。随堂指导中发现,很多孩子都写出了自己的想法,纷纷表示也要学习宋庆龄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两点思考:其一,思想品德教育应该贯穿于我们的教学活动,正所谓生活处处皆德育。其二,抓住每个单元的略读课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略阅读的乐趣,正所谓该放手时要放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6

  今天上的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第八课《我不能失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但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通过角色表演朗读来熟悉课文,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课文什么地方让你感动”的思考进一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得到启示。

  两个班上下来,有很多地方值得回顾与反思,整理如下:

  1、意外的“守信”和“失信”。

  意外之一:课前,当我们说到好朋友要相互“守信”时,我把“守信”两个字工整地写在黑板上。接着出示课题了,我一边写课题,一边问学生,如果我的课题中用的是“守信”,应该怎么说?奇怪的是,两个班的大多数同学几乎都是不加思考地说“我不能守信”。这让我多多少少有些意外,我暗暗好笑,怎么就不会拐弯呢?当我再追问“我不能守信,还能成为朋友吗?”很多孩子才反应过来,急着更正,应该是“我要守信”、“我能守信”,还有一个同学说“我不能不守信”。这样的问题出现,我想主要是学生还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不会去比一比,想一想,思考“失信”和“守信”的意思和关系。我想,通过这样的辨析,不仅弄清了“守信”和“失信”的意思,而且更是提醒学生回答问题要想好在说。

  意外之二:学完了课文,我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守信”或者“失信”的事?我本以为,学生肯定会说生活中别人放自己鸽子的事情。没想到站起来的两位同学都是说自己“失信”的事情,并且当堂和对方表示歉意。这让我很是意外,深深感受到孩子身上的童贞。小孩子就是这么可爱,在平时的生活中往往会推卸责任,指责别人的不是。而一旦经受教育,他们就完全不同了,会找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并真诚地向对方道歉。我就在想,平时我们的教育也可以多一点故事,引导学生自审,这样可能比一味的批评指责有效。

  2、同样的小组合作,不同的效率。

  两个班都安排了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环节,完全一样的任务,因为布置要求时指令不同,效率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一个班,布置了请组长分配角色,准备朗读汇报的任务后,就请学生开始合作。可等我转了两圈,还有组因为分配不好角色而在争论,大大地浪费了时间,效率很低。

  第二个班,我明确了要求,请组长在5秒钟内分配完角色,马上进入朗读。超过时间的小组将受到警告。读的过程中不熟的句子可以反复多读几次。读完一遍马上坐好示意。比一比哪个组准备的最好,最抓紧时间。这样一来,第一节课中的无效争论少了,各个小组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朗读中去,效率明显提高。

  可见,教学环节能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能不能更有效,关键看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和调控。多说一句话,明确要求,节约的可能就是好几分钟时间,效率会更高。

  3、“扑空”和“解释”,在生成中生成。

  第一节课中,发现“扑空”的“空”,有的孩子读“第一声”,有的孩子读“第四声”。争论没有结果,我虽然也觉得是第一声,但不能肯定。于是,就请孩子查字典解决,弄清读“第一声”,课文里的意思是“白跑一趟”。

  第一节课中根据孩子反应生成的“扑空”读音的矫正,文中意思的理解,第二节课成了我的预设。我准备在学生第一遍读课文的时候,就根据学生的朗读指出。果然孩子读的时候又读了第四声,同时,“解释”一词也出现了问题,读成了平声。既然“扑空”的读音和文中的意思都弄明白了,“解释”也就不能放过了。矫正读音后,我生成了让学生以宋庆龄的身份向“小珍”解释的环节。这样一来,不仅理清了课文发生的事情,而且体会了失信对小珍内心的伤害,进一步明白了守信的重要了。效果很好!可见,教师能不能敏锐地抓住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错误资源,进行有效的时实生成,是多么的重要。

  这两节课反应出来的,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去寻找答案,比如如何让学生理清“宋耀如的朋友”是“宋庆龄”的伯伯;怎么让每个孩子都能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怎么向孩子介绍离他们实在太远的“宋庆龄”……寻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会让学生更受益。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词.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情感态度

  1,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受到诚信教育.

  2.,与人相处,要讲诚信,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

  教学重点理解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 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宋庆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解释题意:"信"指什么 "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生轻声自读课文,借助括号里的注音拼读生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讲到了哪几个人 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坚持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深入探究

  1,小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 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得出结论的 (把握关键字词句)

  2,她那么想去,出门时为什么停住了脚步

  3,爸爸妈妈是怎样劝说她的 她的态度怎样 (把握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做人做事都应该说到做到,说话算话;

  *诚实守信能得到朋友的信任和尊重;

  *与人相处,要讲诚信,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

  五,交流讨论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 你是怎么处理的 读了本文后有何新的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我们以后也能像宋庆龄奶奶一样,做一个重诺言,守信用的人.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资料链接

  有关"诚信"的格言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春秋)

  2,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春秋)

  3,一言为重百金轻. ——王安石(宋代)

  4,欲信人,必先有信. ——吕不韦(秦朝)

  5,固定于民,民定于信.——司马光(北宋)

  板书设计

  8*我不能失信

  出门前:特别高兴 早就盼望 非常想去

  出门时:想起约定 父母劝说 坚持留下

  课后分析

  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小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让孩子受到启发和熏陶感染,这似乎有些单薄.所以我在课堂加入了"交流讨论"环节,让孩子们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类件事"进行身体力行的设想,使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关宋庆龄的资料

  宋庆龄生平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庆龄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研读了马克思的著作,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她关于全国团结抗战的思想,与克服了"左"倾教条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是相一致的.她并且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1954年9月宋庆龄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9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她再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75年1月,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再次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78年2月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任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80年8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庆龄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自告奋勇来说一说?

  让学生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⑵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爸爸、妈妈、宋庆龄、伯伯家、小珍

  ⑶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⑷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

  ⑸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布置任务: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2、各小组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她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3、请三至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出优胜组。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讨论深化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宋庆龄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得好“一诺值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9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  》,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解读、教学方法、教学预设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设计理念:

  略读课文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细”的部分,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精心选择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细” 读的“感悟点”,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通过有层次、有取舍、有详略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熏陶、语言感悟与方法习得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下面,我就以上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教材解读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我理解为:一是让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让学生初步体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为本单元的习作奠定基础;三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一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具体说说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整体把握等方法,具体结合教学过程展开阐述。

  教学预设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学法,为了体现我的设计理念,我预设了以下环节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然后揭示课题《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交流:我是指谁?失信是什么意思?  (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

  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3、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创设情境,从生活入手,调动学生的情绪,为学习课文进行情感铺垫。读题生疑,引导学生面对题目揣摩思考,说出自己的疑问,为学生走进文本搭建一个平台。)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生字。讨论疏解: 

  a.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 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c.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丰厚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  

  三、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望明白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学语文,留下什么?杨再隋说得好,留下语言印象。这里,我通过扎扎实实读文字,品文字,悟方法,努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语言印象。

  四、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小朋友,宋庆龄这么想去伯父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1、四人小组学习(2---9)自然段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随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以上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反复对话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再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几句话写下来。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新课标点明了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

  六、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在这一环节中,我以保持阅读兴趣作为学生阅读活动的持续力量,正如新课标强调的要让学生真正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以上结课设计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再探究的欲望,将阅读兴趣不断延伸。

  板书设计:  8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

  诚实守信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通过板书,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体会中心。因此,我板书力求体现这些,以达到事半功倍地效果。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10

  反思指的是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又译为反省、反映。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一

  今天上的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第八课《我不能失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但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 诚信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通过角色表演朗读来熟悉课文,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通过 课文什么地方让你感动 的思考进一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得到启示。

  两个班上下来,有很多地方值得回顾与反思,整理如下:

  1.意外的 守信 和 失信 。

  意外之一:课前,当我们说到好朋友要相互 守信 时,我把 守信 两个字工整地写在黑板上。接着出示课题了,我一边写课题,一边问学生,如果我的课题中用的是 守信 ,应该怎么说?奇怪的是,两个班的大多数同学几乎都是不加思考地说 我不能守信 。这让我多多少少有些意外,我暗暗好笑,怎么就不会拐弯呢?当我再追问 我不能守信,还能成为朋友吗? 很多孩子才反应过来,急着更正,应该是 我要守信 、 我能守信 ,还有一个同学说 我不能不守信 。这样的问题出现,我想主要是学生还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不会去比一比,想一想,思考 失信 和 守信 的意思和关系。我想,通过这样的辨析,不仅弄清了 守信 和 失信 的意思,而且更是提醒学生回答问题要想好在说。

  意外之二:学完了课文,我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 守信 或者 失信 的事?我本以为,学生肯定会说生活中别人放自己鸽子的事情。没想到站起来的两位同学都是说自己 失信 的事情,并且当堂和对方表示歉意。这让我很是意外,深深感受到孩子身上的童贞。小孩子就是这么可爱,在平时的生活中往往会推卸责任,指责别人的不是。而一旦经受教育,他们就完全不同了,会找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并真诚地向对方道歉。我就在想,平时我们的教育也可以多一点故事,引导学生自审,这样可能比一味的批评指责有效。

  2.同样的小组合作,不同的效率。

  两个班都安排了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环节,完全一样的任务,因为布置要求时指令不同,效率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一个班,布置了请组长分配角色,准备朗读汇报的任务后,就请学生开始合作。可等我转了两圈,还有组因为分配不好角色而在争论,大大地浪费了时间,效率很低。

  第二个班,我明确了要求,请组长在5秒钟内分配完角色,马上进入朗读。超过时间的小组将受到警告。读的过程中不熟的句子可以反复多读几次。读完一遍马上坐好示意。比一比哪个组准备的最好,最抓紧时间。这样一来,第一节课中的无效争论少了,各个小组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朗读中去,效率明显提高。

  可见,教学环节能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能不能更有效,关键看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和调控。多说一句话,明确要求,节约的可能就是好几分钟时间,效率会更高。

  3. 扑空 和 解释 ,在生成中生成。

  第一节课中,发现 扑空 的 空 ,有的孩子读 第一声 ,有的孩子读 第四声 。争论没有结果,我虽然也觉得是第一声,但不能肯定。于是,就请孩子查字典解决,弄清读 第一声 ,课文里的意思是 白跑一趟 。

  第一节课中根据孩子反应生成的 扑空 读音的矫正,文中意思的理解,第二节课成了我的预设。我准备在学生第一遍读课文的时候,就根据学生的朗读指出。果然孩子读的时候又读了第四声,同时, 解释 一词也出现了问题,读成了平声。既然 扑空 的读音和文中的意思都弄明白了, 解释 也就不能放过了。矫正读音后,我生成了让学生以宋庆龄的身份向 小珍 解释的环节。这样一来,不仅理清了课文发生的事情,而且体会了失信对小珍内心的伤害,进一步明白了守信的重要了。效果很好!可见,教师能不能敏锐地抓住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错误资源,进行有效的时实生成,是多么的重要。

  这两节课反应出来的,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去寻找答案,比如如何让学生理清 宋耀如的朋友 是 宋庆龄 的伯伯;怎么让每个孩子都能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怎么向孩子介绍离他们实在太远的 宋庆龄 寻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会让学生更受益。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二

  《我不能失信》一课讲述了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通过宋庆龄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会而放弃了去伯伯家看可爱的鸽子一事,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品格。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打算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出示了成语 一诺千金 ,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它的意思,我告诉学生一诺千金的意思就藏在课文中后,我就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学习课文,最后大家又在 一诺千金 的说话练习中结束学习。一节课下来,我比来时少说了一半的话,但学生学习积极性却很高,效果也出奇的好。课后,好些学生在随笔中写了自己的想法。如,孟婷玉写到:今天,我学习了第八课《我不能失信》,知道宋庆龄为教小珍叠花篮没有去伯伯家,她是一个守信用人,我也要像她那样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教学时在讨论、交流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这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来理解体会:

  (1) 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要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明白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宋庆龄的话说明她已认识到尽管明天教小珍叠花篮不是不可以,但是让她来了扑空会使自己对不住小珍;如果说父亲问庆龄怎么不走时,她的回答还略显犹豫的话(因为庆龄仅仅说明她当天要教小珍叠花篮,并未表明她因此就不去了),那么此时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则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3)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教师在围绕连接语中的要求展开讨论时,也可以将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拆分成几个小问题: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等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在教学中让学生 读 ,在读中感悟,力争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让学生 议 ,议出真情的源头;让学生 品 ,品出文中的感情;让学生 悟 ,悟出人生的滋味;让学生 演 ,演出主人公的情感、性格。

  借此契机,我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从而引出:

  1.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

  2.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3.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子思

  4.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三字经》

  5. 凡出言信为先。《弟子规》

  通过这节课,我有两点思考:一是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把传统文化适宜、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课堂中所传授的不应仅仅是学文识字,而应该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二是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该放手时要放手。在本次课堂上,我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同时,我也发现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钻研还比较肤浅。今后备课要更扎实地钻研教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同桌检查,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指导读好对话,感受宋庆龄说到做到守信用的品质。

  2.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习用补充课题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

  3.熟悉三种对话形式,对照课文中的对话,修改补充的学生对话片断,要求分段写;选择其中一两句,把提示语放在中间或后面,注意正确使用标点。

  第一板块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同桌对读,认真听圈出读错的词语,划出停顿不对的句子——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对词句进行指正。(投影出示)

  2.同桌读对话——男女生对读——读懂对话内容(宋庆龄你为什么不去呢?这位爸爸,你跟宋庆龄说了那么多,目的是什么)——感受宋庆龄说到做到守信用的品质。说说宋庆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第二板块 初步学习用补充课题的方法大体把握主要内容

  一、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

  自由说——肯定优点

  二、教授方法

  1.关注课题,浓缩了内容——宋庆龄说,她不能失信。

  2.她为什么这样说?——理出起因:宋耀如一家准备去朋友家,宋庆龄想起和同学的约定,决定不去了。经过:爸爸妈妈劝她去伯伯家。

  3.最后怎么样?——宋庆龄说,她不能失信。最后留在了家里。

  三、学生操练

  连说——指名说——同桌说(说清楚了,在他的书上打上五角星)

  预设答案:宋耀如一家准备去朋友家,宋庆龄想起和同学的约定,决定不去了。爸爸妈妈劝她,但宋庆龄说,我不能失信。最后留在了家里。

  小结: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碰到这种写人记事的文章,如果题目浓缩了内容,就可以用这种补充课题的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只是初步学习,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学习。

  第三板块 改写对话形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回顾课文及本单元课文,大量的对话描写。

  二、出示习作中的对话。

  在我们平时的写作中也经常出现。(出示学生写的对话)

  我说:“奶奶,你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晚?我都等了半天了。”奶奶说:“我平时都是这个时候来的,你今天没学古琴吗?”我说:“今天是星期一。”奶奶说:“哦,瞧我这记性,我给忘了。”

  三、与课文中的对话比较,发现不同。

  1.对话是分段写的。(清晰,一眼就看出来是谁与谁的对话)

  2.熟悉三种对话形式,及标点正确的使用。

  四、修改对话,要求:

  1.分段来写。

  2.选择其中一两句,把提示语放在中间或后面,注意正确使用标点。

  3.书写端正。

  自主改写——选择样本,反馈交流,评价——修正——同桌交流评价

  后续教学:学习写好提示语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预习学案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三、导学案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预设:我是指谁?

  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

  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生字。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宋庆龄妈妈、小珍。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望明白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四、分角色朗读。2到9自然段

  小朋友,宋庆龄这么想去伯父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1、四人小组学习。2到9自然段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随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

  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把你的感想用几句话写下来。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四、课堂检测

  1、把句子写完整

  老师给同学们讲故事。

  小飞上了的天空。

  马儿奔驰在的草原上。

  五、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篇1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重点、难点:

  1、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时间预设:2分钟)

  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流程:

  1、自主学习、教师导学。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

  (2)轻声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新词,再读读生字、新词和新词所在的句子。

  (3)默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5)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6)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3、学生展示探究、教师引领激励。

  (1)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表演课文。

  (2)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3)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单元作文:我们的课余生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多音字分类练习题

2016人教版三年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英语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三下教材第2课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示例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训练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