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甜尕妞 点赞 分享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精选16篇)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再大的困难只要脚踏实地去做,就能克服困难的道理。

  2、通过朗读、交流、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明白困难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认识再大的困难只要脚踏实地去做,就能克服困难的道理。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领悟课文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生字、词。

  1、出示课件(生字、词)

  a、自由读一读词。b、指名读。c、全班齐读。

  师及时给读错的孩子正音。

  二、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3自然段)指名回答:

  生1:9自然段

  生2:10自然段

  生3:13自然段

  师指导划分的方法。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看一看哪一组最团结)

  三、讲解课文

  a、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通天树

  问:这棵树到底有多高?指名回答:

  生1:就是很高很高

  生2:比天还要高

  你认为蚂蚁容易爬到天上去,还是巨人更容易爬到天上去呢?出示课件

  指名回答:

  生1:我认为小蚂蚁容易些,因为他很自信。

  生2:我认为小蚂蚁容易些,因为巨人太笨重,会把树压断。

  生3:我认为小蚂蚁容易些,因为蚂蚁有六只脚,巨人加上手只有四只。

  b、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师:旁白生1:白胡子老爷爷生2:巨人。)个别学生读的声音不洪亮。

  你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巨人吗?指名回答

  生1:他是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

  生2:他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巨人。

  你在课文中找到了他们吗?请用把这两个词语括起来。说明巨人的身体很高大,很强壮。

  巨人说了什么?请用波浪线勾画出巨人的话。

  出示课件:巨人的话

  指名读一读,你能读出巨人胆小怯懦的语气吗?

  分别请了两名学生起来读,能用夸张的语气读出巨人的话。

  看着这棵可以上天的大树,巨人是怎么做的?请你说一说。出示课件:

  (他先抬头仰望,接着摇摇头,然后连连告退,最后跑掉了。)

  很多学生能很快看到屏幕找到巨人的动作,主动的读一读。

  你想对巨人说什么?指名回答

  生1:巨人真是个胆小鬼。

  生2:巨人真小气。

  生3:你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爬不上去呢?

  生4:巨人没有坚持的精神。

  胆小、怯懦的巨人逃走了,我们再往下看,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c、指名分角色读8—13自然段。师:旁白生1:白胡子老爷爷,生2:蚂蚁

  请用波浪线勾画出小蚂蚁说的话。出示课件:蚂蚁说的话

  全班一起读一读。重点重复读最后一句话。

  d、对比蚂蚁和巨人的话。出示课件(对比图)

  分角色朗读蚂蚁和巨人的话。(女生:蚂蚁男生:巨人)

  你喜欢巨人还是蚂蚁?为什么?指名回答

  生1:我喜欢小蚂蚁,因为他很勇敢。

  生2:我喜欢小蚂蚁,因为他能战胜自己。

  e、你认为充满自信的小蚂蚁能爬到天上去吗?为什么?指名回答

  生3:能,因为他很坚强。

  生4:能,因为他很自信。

  师:生活中会出各种各样的困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向巨人那样退缩呢?还是象小蚂蚁那样自信的去战胜困难呢?学习了《上天的蚂蚁》这一课,以后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能象小蚂蚁那样自信的孩子请站起来。

  我们一起大声地对困难说“我能行!”

  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小蚂蚁要爬上这棵通天树,路程是艰苦而漫长的,你想对小蚂蚁说些什么呢?

  四人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1:小蚂蚁,你需要坚强啊!

  生2:小蚂蚁,你遇到虫子要吃你的时候,你要跑开呀!

  生3:你路上一定要小心,别摔下来了。

  生4:小蚂蚁,祝你一路顺风。

  生5:加油!你一定要坚持。

  生6:小蚂蚁,我相信你一定能爬上去。

  生7:下雨的时候你就摘一片树叶当伞吧。

  小蚂蚁很勇敢,他要爬上通天树,去看看天上是什么样子,我们都希望他能成功。但是,在漫长的爬行过程中他可能回遇到很对意想不到的困难,请同学们想一想他会遇到什么困难呢?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呢?请写在你的日记本上。

  教学后记:

  1、课文的设计突出了重点内容,创设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文道统一”,做到了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2、读的形式虽然多样,但浮于表面,没有深入,指导朗读需到位,落实到重点字词和语气上。

  3、衔接语的设计不精练,不优美。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2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

  《上天的蚂蚁》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干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面对同一棵大树,巨人叹息“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小蚂蚁认为:“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本课我采用了倒叙的方法进行讲授,在讲的过程中以学生的思维为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喜好引出文中的主人公小蚂蚁,首先就让学生体会到它的自信、勇敢,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再到文中去找一找,用文中小蚂蚁的话去印证它的自信,如“我能爬到天上去”、“我能行”、“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等语言让学生也变得自信起来,这里引导地较为满意。同时,在讲授完课之后还进行了延伸,进行了续编故事练习,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培养了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再者,引导学生分角色读课文,调动了课堂气氛,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授课过程中还运用了课件,因为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不过,这次讲课也有一些不足。  

  1、这次采用倒叙的方式进行讲授,学生的思维不能很好转换,驾驭课堂上不是很能动。

  2、在概括人物性格上语言还过于单一,词汇不是很丰富。

  3、对于层次各不相同的学生,没能做到面面俱到。

  希望这次讲课能对我有更大的督促和帮助,让我取长补短,以后把课教得更好。

  设计小练习,引导想象,培养语感

  《上天的蚂蚁》教后反思

  通俗地说,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如何通过“有形”的训练来提升学生“无形”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二年级语文上册《上天的蚂蚁》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小练习,引导学生想象:

  练习1

  在上天的路上,即使(            ),小蚂蚁也不(         ),即使(         ),小蚂蚁也不(         )。

  生:即使遇到暴风骤雨,小蚂蚁也绝不退缩。

  生:即使摔了又摔,小蚂蚁也决不放弃。

  ……

  通过这样的小练习,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拓展想象,发展语言,提升语感,也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了文本主题。

  练习2:

  小蚂蚁一定能成功,因为它(                )。

  生:小蚂蚁一定能成功,因为它坚持不懈。

  生:小蚂蚁一定能成功,因为它充满自信。

  生:小蚂蚁一定能成功,因为它永不放弃。

  耗时少,收获大,小练习的功劳高,当然,有效的阅读是完成小练习的最好铺垫。

  《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第一课时的革新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第一课时重点在于解决字词句篇的读上面,把课文读通读顺是最终的目标。上一次在锦西听了李其玉校长的讲授,心中有了一点点灵感,既在一课时加上写字、解决简单问题和基础知识的内容,于是有了今天的教学。

  首先,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只蚂蚁,问孩子这是什么?然后引入“蚂蚁”两字,再请孩子们说出蚂蚁的一些特点,孩子们说到了“小、勤快”等等。接着就揭题了—— 上天的蚂蚁。按照以前的设计,这时候就直接进入教师范读的阶段了,但是先让孩子们对课题提问题,诸如“为什么、怎么”一类的,然后避重就轻的解答一些,然后再进入范读环节。范读后学生自读,在自读的过程中,勾画难字、难词,小组合作解决。这里进行的是集中识字,过程就省去了,至于采取这种识字方式的原因,就在于现在增加了一课时的内容,时间显得不够了,只能利高效的识字模式来学习。在识字的过程中,请孩子找出反义词、形近字、容易读错或者写错的字,对于一类字,马上描红、书写,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为测试和二课时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不过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前半部分容量过大,一课时读书的时间有所减少;教学模式枯燥无味,师生间的互动较少;对于层次各不相同的学生,不能面面俱到,会影响到中优等生。

  总之,教学革新始终来源于课堂,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开拓、创新。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3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说明“只在意志坚,鸡毛能上天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习分析字形字义。

  2、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弄清引用语是谁说的。

  2、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一些容易写错,比如“试”容易多写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对小蚂蚁能不能爬到天上去的问题,应鼓励学生从“努力”这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吗?有哪些了解?今天,老师和同学们认识一只“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字词,想办法解决。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3、多种形式读字、组词。

  4、指导书写:“试、鼓励”

  三、再读课文:

  1、思考:蚂蚁能否上天?

  2、哪些话是蚂蚁、白胡子爷爷、巨人说的?分别用“-”“﹏”“=”表示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字词,会写8个生字。

  2、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好对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卡片读词。

  2、回顾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课文,理解感悟:

  1、思考:小蚂蚁能爬上天吗?白胡了爷爷为什么说:“你能行吗?”

  2、小组交流,汇报。分角色朗读。

  3、你看到一只怎样的蚂蚁?

  4、介绍“愚公移山”故事。

  三、读了全文,你喜欢小蚂蚁吗?为什么?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蚂蚁能上天,是因为它充满自信,坚持不懈。

  3、会认、会读本课的生字、生词。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1、2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动物,猜猜它是谁?

  小小的个子,褐黑的衣裳,尖细的手脚,它比大象有力气,天天爬来又爬去。

  2、学生猜谜,师板书“上天的蚂蚁”。

  3、生齐读课题,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本,解决生字

  1、同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预习的好的,就奖励他一个笑脸)。

  2、自由朗读课本,要是读通读顺,读准字音。

  3、检测生字的认读,开火车领读课后生字。

  4、检测生词的认读,开火车领读(出示小黑板)。

  6、同桌互读课文(读得好,送给他一个笑脸,读得不好,就帮帮他)。

  6、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错正音)。

  三、熟读课文,读中感悟

  1、齐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想上天?

  抽生回答(巨人和蚂蚁)

  2、你从哪些词句看出巨人很想上天?

  生交流:“巨人多么想到……啊,”可以看出巨人对上天的渴望。

  练习朗读,读出巨人对上天的渴望。

  3、面对这通天树,巨人开始行动了吗?(生自由发言)

  4、巨人放弃上天的原因是什么?

  (1)同桌讨论

  (2)抽生交流

  a、树高(在文中勾出描写树高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树高的样子)

  b、没有勇气,没有信心(勾出描写巨人没有信心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巨人没有信心)

  5、分角色朗读课文1—7自然段。

  b、蚂蚁也想上天,面对这通天大树,小小的蚂蚁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1)默读课文8—13自然段

  (2)抽生交流

  (3)抓住蚂蚁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其自信、努力的美好品质

  7、分角色朗读8—13自然段。

  8、同样是爬通天大树上天,你觉得蚂蚁和巨人,谁上天更容易些,为什么?

  生同桌讨论,抽生交流。

  9、蚂蚁能爬上天吗?它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生自由发言

  (2)引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蚂蚁的自信、顽强与执着,想象蚂蚁最后能获得成功。

  (3)是总结:

  巨人:虽有目标,但没有勇气,不去行动,不作努力,最终实现不了目标。

  蚂蚁:有了目标,充满信心,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我们要向小蚂蚁学习什么呢?

  向小蚂蚁学习,树立目标,不懈努力,勇往直前。

  2、你有什么梦想,你怎样像小蚂蚁那样去实现你的梦想。

  板书设计: (略)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2、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词语,体会文意的能力。

  3、通过朗读、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主要字词,在情境中理解词语,提升对课文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创设情境,品读课文。

  (一)体会通天树的高

  1、师画简笔画:文中提到这棵树很高很高,我觉得自己画的树还不够高,谁来帮帮我?

  引出: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请一名学生画画,其它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为画配音。

  2、今天老师教大家另一种读书方法——默读。出示幻灯:不用手指、嘴不出声

  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还从哪些句子能看出这棵通天树很高?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找出相关句子,画一画。养成边读书边标记的好习惯。

  a、出示: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怎样爬?在你说说这棵通天树就像是什么?(通天树就像是一架天梯、金箍棒。)

  师:啊,确实高,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还有哪句话能看出这棵通天树很高?

  b、出示: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1)巨人怎样做的,请你学一学。

  (2)同学们,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抬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

  引读:他看到了白云,也望不到——树尖。

  他看到了小鸟,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树尖。

  这通天树——实在是太高了。

  来,我们读出通天树的高,谁愿意读,起立齐读。

  (二)巨人的懦弱

  1、过渡:巨人摇摇头,“唉”,(叹了口气)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谁能像老师这样加上合适的词语也来领读这句话?

  出示: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结:同学们很有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得有味道。

  2、这时,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

  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大家会怎样鼓励巨人?

  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不行,我爬不上去。”

  引读:巨人后退两步,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不行,我爬不上去。

  3、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什么?(连连告退)

  身材魁伟的巨人试都没试就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啊?(懦弱、怕吃苦)

  (三)蚂蚁的努力

  1、面对这棵通天树,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2、蚂蚁说了四句话,我们先看前三句,课件出示句子:

  “我能爬到天上去!”

  “您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我能行!”

  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反复读这三句话。

  3、从这三句话中你读出了小蚂蚁的什么?(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评价语言: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5、通天树太高了,小蚂蚁一直向上爬着,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小蚂蚁的身体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吹落下来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6、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三、深化主题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不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配乐)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4、齐读句子。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6

  一、       周学习内容:学习《上天的蚂蚁》和《第三个小板凳》 二、       周学习重难点: 1. 生字:认字26个,写字17个。 2. 积累:积累两个新部首弓字旁和酉字旁,继续练习查字典,分析字型。 3. 作文: 练习写话,表达对人的鼓励。 三、       周学科融合:让学生了解“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谚语的意思,引导学生积累学习方面的词语、谚语。 四、       周学情分析:这两篇课文内容很有趣,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但其中包含的哲理很耐人寻味,要让学生明白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的道理,在挫折面前不低头。

  上天的蚂蚁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 材 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一往无前的精神。   学法 教师导法 情境交融法,小组合作 学生学法 分角色朗读,分析字形自主识字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2.积累目标:模拟每个人物的特点,分角色朗读,积累“坚持不懈、水滴石穿”等词语。 3.生字目标:会写8个字,认识13个字。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1)、自读课文,读懂意思,知道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端详字形,看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3)、找找生字和课文中哪个字组成一个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不懂的画出来。 2.细读感悟点:(1)、再读课文,不读错别字,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分组讨论学习: a、你喜欢巨人还是蚂蚁? b、蚂蚁要爬的是一棵怎样的树? c、小蚂蚁能爬到天上去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先试试根据每个人物的特点模拟其声音,看谁学得象。 (4)、从小蚂蚁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3.能力训练点:引导学生积累“坚决、毅力、愚公移山”等词语。 4.拓展延伸点:课外阅读《愚公移山》、《十八缸水》等故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个小板凳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 材 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爱因斯坦小时侯自强自立的故事。   学法 教师导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学生学法 朗读、讨论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朗读课文,想象爱因斯坦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不气馁、不断努力的情景,体会“努力”包含的品质。 2.积累目标:与阅读理解结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生字目标:学习“品”字形结构的字,“此”和“些”字的对比。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自学生字,分析字形,不写错别字。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反复读几遍,联系上下文理解。 (3)、出示字卡,检查自学情况。 2.细读感悟点:(1)、再读课文,读通顺,不读错别字。 (2)、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3)、默读第二、三自然段,看到爱因斯坦交上来的小板凳,老师和同学们什么表现? (4)、一向不爱说话的爱因斯坦这次为什么有勇气“站起来”反驳老师? (5)、最后老师为什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态度?想象一下,爱因斯坦是怎样努力的。 3.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讨论:爱因斯坦做第三个小板凳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4.拓展延伸点:课外阅读名人成材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遇到挫折和失败不气馁,不断努力是多么重要。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7

  一、复习上节课生字、词。

  出示课件(生字、词)

  a、自由读一读词。

  b、指名读。

  c、全班齐读。

  二、谈话导入

  1、读题,你印象中的蚂蚁是怎样的?

  2、今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篇童话故事,相信同学们会对蚂蚁有更多的认识。

  3、再读题,蚂蚁有着怎样的理想?有着同样远大理想的还有——巨人。(板书:蚂蚁巨人)

  4、书上用怎样的词组形容他们的呢?

  5、若单从外形上看,你觉得哪个更容易实现上天的理想?

  三、学文

  其实,事情往往并不象我们预测的那样。有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得知蚂蚁和巨人都想上天很高兴,他把他俩带到一棵通天树下,说:“这是一棵通天树,你只要顺着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一)树高

  1、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出示词组填空)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树很高很高?(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2、师范读,生闭眼想像。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用书上或自己的语言描述)

  3、你能读出树的高大吗?

  (二)巨人的话

  1、面对这样直插云霄的通天大树,巨人和蚂蚁会怎样呢?先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再互相说一说。

  2、巨人说了什么?又是怎样做的?

  指名回答同时出示相关的语句。

  3、你就是那位巨人,你在说这些话时心里怎么想的?快对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4、哪位巨人愿意向我们吐露心声?读大屏幕上的句子,把你的想法读出来。

  这是一位巨人。师一边请学生读,一边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概括这是一位怎样的巨人。

  5、当老爷爷鼓励他试一试是,他是——连连告退。

  6、创设情境,理解“连连告退”。现在老师就是老爷爷,那个小巨人愿意听听我的劝告?

  (三)蚂蚁的话

  1、可是小小的蚂蚁却语出惊人,他怎么说的?(出示相关语句)

  2、他的话应该怎样读?先自由试读。

  3、指名读。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4、可是前进的道路并不总是那么一帆风顺。(播放课件:小蚂蚁遇到了重重困难)

  你们看到了什么?小蚂蚁还会遇到哪些险阻?

  5、面对困难,小蚂蚁会怎样?是呀,因为小蚂蚁说过,还说过,它坚信。

  (师引读,生接读)

  四、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它上天的愿望能不能实现?此时此刻,你想对蚂蚁说什么?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8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不但有这么多的大朋友和我们一齐上课,还带来一个小朋友,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身子小小的

  生:尖尖的触角

  师:观察得细致,表达得准确

  生:偷吃,爱吃甜的,家里如有蚂蚁,甜的会被吃光

  师:你知道蚂蚁的喜好

  2.赵老师把它的名字写下来,睁大眼睛,你发现了什么?

  生读

  师:你会读准音

  生:他们是形声字

  师:具体说

  生:他们的左边都是虫字旁,右边是读音

  师:偏旁说明他们是小虫子,右边是读音

  [从课题开始,从“蚂蚁”这个词语入手,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够字规律,培养孩子对汉字的兴趣,为孩子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了有益的渗透。]

  3.今天学的课文也是小蚂蚁,但跟你们讲得有些不一样,师板题,这是一只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

  二.初读

  1.请大家轻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插曲:生齐读

  师引:读自己的

  没有作用,还是齐读,读完是(9:50)

  最后一句,指名读。

  2.学习生字词

  师:课文读完了,字词都认识了吗,赵老师来考你们,孩子们往大屏幕上看,齐读词语。

  生齐读词语

  师:提高点难度,还成吗?

  师:什么是魁伟?

  生:高大强壮

  师:指指台下有哪些是身材魁伟的老师

  生纷纷指

  仰望——俯下

  师:读读这两个红色的字发现了什么?

  生:仰和俯都是单人旁

  师:你们来做动作,还能发现什么?

  生做动作

  师:你能说出这样的一组词来吗?

  师:词语朋友都出来了,我们静静地每个读两遍

  生读

  师: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你们了不起

  [识字教学有面有点,开始学生随文读准生字,是对生字的全面关注,后面多媒体学习是对重点词语的突破。特别在突破重点词语的过程中,结合每个词语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理解。如身材魁伟借助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并现场感受魁伟,如仰望俯下请学生做动作等等。孩子从音、形、意几方面学习汉字,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关于识字的理念]

  3.感受大树

  师:赵老师送你们一个大宝贝,师板画大树

  师:这是一棵通天树,课文哪里写了这棵树,找到了吗?

  学生自由找

  师:我们想知道通天树什么样?

  指名读

  师: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树很高很高

  师:所以是一棵通天树

  三.研读

  引语:……我们先来看看巨人的表现

  1.出声读2—5自然段(9:57)

  插曲:学生又一次齐读,老师说,赵老师打扰一下,咱们自己读自己的,学生当即自由读。

  师:读了一遍就可以坐好了

  师:读完了,也可以读6、7段,一直读到7自然段

  2.交流巨人的表现

  师:巨人站到这棵树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1生读

  师: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胆子很小

  师:老师读一读,好吗?

  师:范读,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胆小,没有自信心,要是爬上去就知道天上什么样子

  生:他很想上去,但没有上去

  师:很想上天的巨人在树下说了什么,谁找到了句子

  生读句子

  师:为什么把根本加重了语气

  生:巨人没勇气

  师:这个词真好,谁也读出他的没勇气

  师:摇摇头,后面有个小逗号,注意停顿

  师:什么表情,什么心情,能不能找到一个词,送到句子里再读这句话

  出示:巨人摇摇头,(地)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世根本不可能的。”

  指名填读

  [善于抓住文章的“点”进行挖掘,激发学生进行联想补白,理解课文-----教师备课的工夫得一见。]

  师: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我想对他说——

  师:直接说

  指名说

  师:谢谢孩子们对他的鼓励,文中的老爷爷又是怎么鼓励他的?

  生读句子

  师:这儿两个词读得很准,大家齐读

  师:如果你是文中的老爷爷,你会怎么鼓励他

  指名读

  师:我听出来,生活中谁鼓励谁试一试,

  出示:鼓励:“试一试吧!”

  师:我们再读读老爷爷对巨人鼓励

  生齐读

  师:我们都这样鼓励了,可巨人的表现是什么?

  指名读,齐读

  3.交流蚂蚁的表现

  师:身材这么魁伟的巨人试都没试就跑掉了,这只小小的蚂蚁又做了说么,说了说么,小组分角色读一读。

  师:汇报,先说好,你们各读什么,其他孩子拿好你的小文章

  一组学生汇报

  师:谢谢你们,对小蚂蚁描写的句子找到了吗?

  1生读一处,(我们把机会给别人)2生读另一处(很好,还有吗,女孩子)3生读(小蚂蚁说了什么)4生读(连这三个字没有忽略)

  出示句子:“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我能行!”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这儿还藏着两个词呢?充满自信

  师:什么是充满自信

  生:相信自己到了极限

  师:谁来读读,读出一个充满自信的小蚂蚁

  指名读

  师:小蚂蚁,你的个头那么小,能行吗?

  教师不断问,要求学生不用话筒,来做这只充满自信的小蚂蚁,起立齐喊我能行

  师:说着就做什么?

  生读蚂蚁的所做

  师:你听出什么来了?

  指名说(很有计划)

  师:渲染一年四季的气候,反复引读: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小蚂蚁始终相信只要,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书,读重点句,学生在读中体会文意、提升情感。]

  师:读着小蚂蚁的话,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

  师:再看看它们的结尾,你发现了什么

  生:感叹号

  师:有时候表达的感情比较强烈会用上叹号

  师:你们看到了怎样的小蚂蚁?

  生:充满自信

  师:除了充满自信,还看到了怎样的一只蚂蚁

  生: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生:不放弃

  师:老师就把你这个字放这儿,板书

  师:充满自信、不放弃、勇敢的小蚂蚁能不能爬到天上去,我们把鼓励赞许的掌声送给它

  [课堂教学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注重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老师的教学策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词语“鼓励”、充满自信和感叹号的教学,孩子读懂了段,读懂了文,过程和方法在这里得到水乳交融的落实。]

  四.拓展延伸

  老师把这只小蚂蚁送给你们,班长是谁,同时有一句话一起分享:有志者事竟成。

  五.课后说明:北京是40分钟的课,还有5分钟的写字就不能呈现了。

  [总评]

  (一)学段特点突出

  低段的语文课,识字教学实在是个重中之重的问题,赵老师意识到了,非常清醒、非常自觉、处理得非常有章法。同时,赵老师还十分重视句子的朗读,强调读句子时内部的停顿。这都充分彰显低段教学的特点。

  (二)语文味道浓厚

  在富有童趣的整堂课中,浓浓的语文味洋溢在课堂上,洋溢在师生的对话中,洋溢在学生的语文实践中,洋溢在每个学生的听、说、读中(因时间关系省去写)。特别是“鼓励”、“地说”两处语言训练,更是凸现了语文味。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3、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看看它是谁(出示蚂蚁图片)。你见过什么样的蚂蚁?

  2、今天我们将认识一只很特别的蚂蚁,(师板题)它能——上天,齐读。你们想认识它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吧。

  二、复习回顾,初读课文。

  1、词语检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娃娃,这节课再认认它们好吗?(课件词语)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了解“通天树”。(要爬的是一棵怎样的树?)

  (1)同学们刚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是一棵什么树?(通天树)(2)这棵树高吗?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说明树很高?(有一棵树……,高得插入了云霄)(3)除了很高很高,这棵树还有一个秘密,谁知道?(从树干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4)如果你站在树下,听了这个秘密,你会怎么想?a.咱们的故事中都有谁也想到天上看看?(师贴“巨人”、“小蚂蚁”的图片)b.“巨人”的身材怎么样?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板书:身材魁伟)c.“小蚂蚁”的身材怎么样?(板书:很小很小)

  2、了解“巨人”面对通天树的表现。

  过渡:这棵树很高很高,面对这样高的树,巨人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读3——7自然段。

  (1)有愿望:多想到天上去看看(仰望,脖子都仰酸了)

  (2)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这个时候,它会说些什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3)是啊,树这样高,难怪巨人会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要是巨人这样说——要想爬不上是不可能的。行不行?(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到“根本”一词更表现出巨人的胆怯、害怕)

  (4)巨人现在的心情怎样?谁能读出他的心情?(指名读)

  A、.这棵树那么高,谁知道多长时间才能爬上去呀!一星期、一月?半年、一年,也许更久谁能再次读出巨人的害怕?(男女生读)

  B、谁能带动作来读一读?

  (4)如果你站在巨人旁边会怎么鼓励他?那白胡子爷爷是怎么鼓励他的呢?(出示句子,齐读)

  谁能仿照着这个句子也来试着说一说?(出示仿照例子说一说)(指名说后齐读)(5)分角色指导读。(巨人,白胡子爷爷,旁白)老爷爷想巨人身材魁伟,身强力壮,怎么会爬不上去呢?于是,老爷爷想再次鼓励巨人,谁来扮演老爷爷,鼓励巨人?(点名读)可是巨人却摆摆手说,谁来扮演巨人?(点名读)

  老爷爷想,我还是要鼓励你,这一次我要大声地鼓励你,谁来?(点名读)可是,巨人声音越来越小,他说:——(点名读)

  男孩子,你们这群老爷爷一起来鼓励巨人,好吗?(男生读)女孩子,这一次,巨人边扭头边跑,他还是说:——(女生读)巨人连连告退,终于跑掉了!(板书:连连告退)

  (6)过渡:面对通天树,巨人,而小蚂蚁又是怎么做的?(指读8——13自然段)

  3、了解“小蚂蚁”面对通天树的表现。(1)指导读“我能爬到天上去”这句话。

  引读:如果我想告诉别人,我想爬到天上,怎么读?我认为我自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怎么读?巨人办不到的事,小蚂蚁能办到,怎么读?(指读读)

  我们这些小蚂蚁一起带着自信告诉老爷爷:——(齐读)

  (2)可这只是一只很小很小的蚂蚁,快拿起笔,默读课文第8——13自然段,看看那些词、句子能说明蚂蚁小,用直线画下来。(课件出示阅读要求)把你找到的句子轻轻读给你同桌听。

  (3)点名汇报。

  老爷爷眼睛一亮,会想些什么呢?(出示句子:老爷爷眼睛一亮,俯下身子问:“你能行吗?”)

  (4)分角色读。

  现在,老师就是那个白胡子爷爷,我呀,也要找一个坐得最端正、回答问题声音很响亮的小蚂蚁,来,我问问这只小蚂蚁:“你长得这么小,你能行吗?”(生答:我能行!)老爷爷年纪大了,大声点告诉我,你能行吗?(生再答)

  我再来找一只小蚂蚁,我想问问这只穿着蓝衣服的小蚂蚁:“巨人都不敢爬,你能行吗?”(生答)

  再来问一只小蚂蚁:“爬上去会很累的,你能行吗?”(生答)我问问这些所有的小蚂蚁:“你长得这么小,你能行吗?”(齐答)

  老爷爷听出来了,这是一只充满自信的小蚂蚁。(板书“充满自信”)好,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语——“充满自信”。小蚂蚁为什么这样充满自信,因为它说——

  (5)交流汇报,指导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我们来看大屏幕,一起来读读小蚂蚁的'话。(齐读)小蚂蚁可不是说着玩的,它边说边爬上了这棵通天树,可是,通天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想想它会遇到哪些困难?(点名说)

  小蚂蚁会停下来吗?它会告诉自己什么?(齐读)

  小蚂蚁遇到这么多困难,也不会停。小蚂蚁不停地往上爬,正午的太阳晒得他浑身火辣辣的,可是小蚂蚁没有停,它会告诉自己——(点名读)

  听,狂风吹来了,吹得大树都摇晃了,可是小蚂蚁还是没有停,它坚定地告诉自己——(点名读)

  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小蚂蚁还是没有停,他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齐读)寒风加上暴雪向他袭来,小蚂蚁还是没有停,它非常愉快地告诉自己——(齐读)小蚂蚁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坚定地向上面爬着,多么坚定、自信的小蚂蚁啊!来,孩子们,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只坚定自信的小蚂蚁!(鼓掌)

  四、课堂总结。

  回过头,望望巨人,再看看小蚂蚁,你想说些什么?(点名谈感受)同样是一棵通天树,面对同样的困难,身材魁伟的巨人连连告退,等待他的只有什么?(板书:失败)而很小很小的蚂蚁,却充满了自信,迎接他的必将是——成功。(板书:成功)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做一个像小蚂蚁一样自信的孩子,面对困难勇敢地对它说:“我能行!“(课件出示)充满自信,努力进取,才能走向成功!

  板书

  上天的蚂蚁

  巨人(图片)

  蚂蚁(图片)

  教后反思:

  身材魁伟

  连连告退

  很小很小

  充满自信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0

  小蚂蚁说完话,就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白胡子爷爷说:“小心啊!越往上爬,风越大,就越危险!”小蚂蚁说:“我知道了,谢谢您!”小蚂蚁爬了一会儿,一不小心就滑了一下,它连忙抱住树干,才没有掉下来。它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往上爬。它爬呀爬呀,不知不觉就到了夜晚,小蚂蚁还在往上爬。可是,天气越来越冷,风越来越大,小蚂蚁再往上爬,就可能会被风吹走。于是,它停下脚步,蜷起身子牢牢地抱住树干休息。天亮了,风变小了,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蚂蚁继续往上爬。经过了这样数不清的白天黑夜,小蚂蚁终于爬上了树顶,到达了天上。它站在树顶,欣赏着天上美丽的景色,高兴地喊:“啊!我终于成功了!”

  (评:小作者根据课文,联系生活,发挥了丰富的想像力,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小蚂蚁坚持不懈、努力向上的上天之图。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小作者那乐观、自信,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成功的决心!)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1

  【背景】一次校外听课,教师执教的课文是《上天的蚂蚁》。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对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

  教者在挖掘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并借助媒体,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巨人外在的优势及蚂蚁的“先天不足”。接着,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在通天大树面前巨人与蚂蚁的不同态度及做法,并通过引导、比较让孩子们很好的领悟到蚂蚁上天的决心和信心,启发孩子做事一定要努力,这样才能实现愿望。整堂课行云流水,孩子们也在教师的点拨下发挥地很出色。按道理,听低年级孩子的课会令人感到心情舒畅,但听完这堂课,我却再也轻松不起来了。

  【案例】教师在总结课文时的一个片段:课文除了给我们刻画了蚂蚁及巨人的形象外,还有一个人物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接:白胡子爷爷)。白胡子爷爷在和蚂蚁、巨人它俩的对话中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对蚂蚁来说是多么至关重要。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会给你鼓励?她们又是怎样鼓励你的呢?

  思考了片刻……

  师:此时此刻,相信有许多小朋友想表达自己的心声,谁愿意第一个来说?

  生:妈妈亲切地鼓励我:“算错没关系,细心些你一定会算对的。”

  师:真是一位会鼓励孩子的妈妈。

  (教师的及时评价还是很有效果的,小家伙们都开始跃跃欲试起来,举手的孩子多了起来。)

  生:妈妈亲切地鼓励我:“这次考不好没关系,只要你努力,下次一定会成功。”

  师:嗯!(点点头)了不起,这真是一位了解孩子心思的妈妈。

  ……

  (连续请了四、五个孩子回答,都只提到了妈妈对他们的鼓励。)

  师:除了妈妈,还会有谁给你鼓励呢?(环顾四周,小手放下了许多。)

  生:爸爸亲切地鼓励我:“孩子,摔倒了不要怕,要勇敢的站起来,这样你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师:(示意孩子们鼓掌)说得真棒!相信有这样的爸爸,你一定很幸福吧!(笑着说)

  师:除了爸爸妈妈,还会有谁给你鼓励呢?(教师似乎还不是很满意孩子们的回答,仍继续追问下去。)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开始抓耳挠腮起来。为了不使课堂气氛陷入僵局,教师便灵活地让孩子们下课再思考,显然这样的收尾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师的预期目的,这让听课的老师也感到不是滋味。)

  【反思】教师在孩子们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充分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化以及情感价值观的熏陶,当我在为精妙的设计暗自惊叹时,殊不知孩子们的回答让作老师的我们顿感惭愧。即便是教师耐心地引导,孩子们的答案仍局限于家长对他们的鼓励,这不正是做老师的悲哀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老师的我们扪心自问过了吗?当孩子们犯错误时,你是否也会和家长一样心平气和,没有无休止地批评和指责,取而代之的是及时的鼓励。事实上,一些教师虽打着“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的旗帜,但在“分数至上”的驱使下,他们会经常说一些伤害孩子自尊的话或做一些有失水准的事,何来鼓励?如此一来,教师何尝能深入孩子的心,又岂能取得孩子的信任及欢迎,更不用说想让孩子把我们当作最亲的人了。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成长。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语,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像孩子的妈妈一样,让孩子能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真心,从而使师生成为真正的 “一家人”。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2

  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主体课文。这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设计意图:

  根据新课程要求,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以字词教学为主,而词语的理解、运用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因此,我以词语教学为主导,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体会通天树的高;第二步:体会巨人的懦弱;第三步:蚂蚁的努力。在情境中理解词语,进而反复品读文本,抓关键词、读重点句,在读中体会文意提升情感,使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得到水乳交融的落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词语,体会文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学习蚂蚁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体会蚂蚁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蚂蚁和巨人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愿意猜猜吗?

  2、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上天的蚂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

  二、复习课文生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云霄 仰望 鼓励 告退 充满 自信 终于 俯下 身材魁伟 身强力壮

  2、小老师教读词语。

  3、齐读词语。

  4、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学习课文

  (一)对比蚂蚁和巨人的形象

  1、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还学习了那些童话故事呢?课文讲了谁和谁去爬树的故事呢?

  2、粘贴巨人和蚂蚁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巨人是什么样子,蚂蚁又是什么样子。(板书:身材魁伟 很小很小)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身材魁伟的巨人 很小很小的蚂蚁”。

  (二)感受通天树的“高”

  1、巨人和蚂蚁要爬的树怎么样呢?请你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树高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2、指名说句子。

  3、感情朗读这三句描写树高的句子。重点指导第一句: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三)巨人的胆小

  1、当白胡子爷爷把通天树的秘密告诉巨人时,巨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2、指名说巨人的言行。(请学生表演连连告退)

  3、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

  4、分角色朗读巨人和白胡子爷爷的对话。

  5、读一读,照样子说句子。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试一试吧!你身强力壮,也许能爬上去。”

  _____鼓励_____:“试一试吧!______。

  (四)蚂蚁的努力

  1、当巨人后退时,谁自告奋勇地站出来?

  2、默读课文8—13自然段,用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3、指名说出蚂蚁说的话。(共四句)

  第一句:我能爬到天上去。

  (1)课件出示该句。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声音?

  (3)谁能充满自信地读这句话?指名几人读、评,再比赛读。

  第二句:你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1)课件出示该句。

  (2)扮演白胡子爷爷引导学生读这句。

  第三句:我能行。

  (1)课件出示该句。

  (2)引导学生自信地朗读。(自由试读、引导读、比赛读、拍拍胸脯读)

  第四句:只要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1)课件出示该句。

  (2)蚂蚁是怎样地爬?

  (3)朗读“一步一步地爬”“不停地爬”“一步一步不停地爬”

  (4)蚂蚁会中途停下来吗?会后退吗?会放弃吗?

  (5)齐读该句。

  4、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

  5、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分角色朗读蚂蚁和白胡子爷爷的对话。(同桌合作、师生合作)

  6、通天树太高了,小蚂蚁一直向上爬着,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小蚂蚁的身体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吹落下来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一天又一天, 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7、蚂蚁的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8、齐读课文。

  四、拓展

  蚂蚁即将开始它漫长而艰辛的旅程,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五、深化主题

  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不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板书设计:

  上天的蚂蚁

  连连告退 不行 充满自信 坚持不懈

  努

  巨人 力 蚂蚁

  实现梦想

  白胡子爷爷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3

  [背景]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小语第三册第十一单元“努力”中的一篇新课文。这篇童话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

  低年级的孩子最爱读童话,因为童话最贴近儿童的世界。儿童的世界与成人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充满了奇思妙想,一切都有可能,山是仙山,水是灵水,小鱼可以做梦,萤火虫也有烦恼……作为成人世界的教师,只有先走进儿童世界,才能和学生同情共振,不破坏文本童话的意境。

  [案例]

  片段一:童趣为先,词语为本,感受通天树之高。

  师:我来画画,你们来猜词,看谁眼明脑快。(师画简笔画)

  众生(猜词):“树干”、“树尖”、“通天树”

  师:我觉得自己画的树还不够高,谁来帮帮我?

  生:“高得插入云霄”还得画云。

  师:那么请你来画画,其它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为画配音。

  师:还有哪些句子也能说明这棵通天树特高呢!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养成一边读一边想,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生:“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师: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通天树就像是什么?

  生:通天树就像是一架天梯。

  生:通天树就像是孙悟空的金箍棒。

  师:啊,确实高,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还有哪些句子呢?

  生:“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师:你们知道动画片中有哪些巨人吗?

  众生:奥特曼、怪兽、变形金钢……

  师:巨人身材那么“魁伟”,也望不到树尖,这通天树真高,让我们一起看图读词“通天树”。

  师:谁来用词语形容一下“通天树”

  生:“顶天立地”、“高耸入云”。

  片段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求知欲的原动力,这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尤为重要。课始画图猜词,充分运用“首因效应”有效地把握好课前两分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大大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了教学效率。接着想象说句子,举动画片中的例子释“巨人”、“魁伟”,让童趣悄然生长。

  低年级词语教学是根本,记得李海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只有这样词语才会在学生的心中变得丰厚起来。”在教学中,教师扣住“通天树”一词,画图感知,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想象说句子,拓展说词,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让词语教学灵动起来,有效走进文本,贴近儿童的世界,体悟感情,放飞思维。

  片段二:激活潜在资源,渗入心理素质教育,感悟小蚂蚁身小志坚。

  师:你认为小蚂蚁能爬到天上去吗?

  (大多数学生说能)那么你从文中的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生:“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师:“充满自信”这种自信是满分100分的自信,带着这种自信我们来读这句话。

  师:小鲤鱼要跳龙门,也是充满自信的。它的秘诀是……

  众生:“我心如铁,坚不可摧!”

  师:对,小蚂蚁也是这样!(领唱歌曲,别看我小,我有雄心志气高……)

  众生接唱:“哪怕前头有个巨浪,我要迎上它漂呀漂……”

  师:光心动不行,还要有行动,小蚂蚁的行动是……

  生:“一步一步不停地爬!”

  师:的确,行动时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就像我们读过的哪些故事中的道理一样?

  生:水滴石穿

  生:愚公移山

  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生: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师:出示警句带读。

  师:那么还有少数人说不能的,肯定意识到了蚂蚁上天的危险,谁能大胆地猜测一下?

  生:风吹雨打很危险。

  生:电闪雷鸣更危险。

  生:树叶、树枝落下来会砸伤它。

  师:鸟虫会伤害它。

  ……

  师:的确危险重重,就像“唐僧取经”有三个高徒,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呢?更何况是小蚂蚁呢?那么我们也写一个“小蚂蚁上天的历险记”,看看小蚂蚁会不会像小鲤鱼泡泡那样幸运遇到了好朋友?会不会像阿酷一样智勇双全?会不会像陈香一样拜师学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写吧!

  生:小组讨论编故事(略)

  [片断评析]

  教育资源不仅包括有形的资源,如教材、网络资源等,也包括无形的资源,如人的体验、情感和态度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资源。本课教师在教学中,活用教材,将儿童所熟知喜爱的动画片、故事、警句、歌曲融进文本的解读。将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兴趣有效调动激活,使阅读变得轻松快乐,使课堂童趣盎然。

  同时也让心理素质教育走进课堂。在读句拓展、想象中潜移化地塑造学生自信的性格,踏实的品质,坚强的意志。近年来心理学研究发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心理素质教育如果不进入课堂,课堂必然不会有和谐的氛围,学生必然不会拥有健康的心理。

  [总评]

  常言说得好: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贵在感悟。积累感悟是语文学习之树的本。学生是积累、感悟的主体。积累,是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学生情感体验的积累,是学生生活经历的积累。感悟,是学生生命体验的感悟,是学生人生历程的感悟,是学生审美情趣的感悟。因此学生的健康发展是语文学习之树的“根”!要固本培根,就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贴近学生的心,走进儿童的世界。学生,才是课堂的“源头活水!”只有顺学而导,才能固本培根,让语文学习之树根深叶茂!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4

  教材分析:《上天的蚂蚁》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学生分析: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我的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孩子们在识字、读书、思维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练习分析字形字义。注意本文一些容易写错的字,比如“试”容易多写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2、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蚂蚁的自信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大家非常熟悉的好朋友,听,它来了!(师播放音乐《小鲤鱼吐泡泡》)

  (生跟唱)

  师:谁能说说小鲤鱼泡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吗?

  生1:泡泡很勇敢。

  生2:泡泡为了找到龙鳞,经历了很多困难,但都不害怕,努力向前进。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带来的另一位朋友也和泡泡一样,有着令人佩服的品质它就是——(师板书:蚂蚁)

  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蚂蚁”都是“虫”字旁。

  师:蚂蚁是什么类的动物?

  生:昆虫。

  师:昆虫类的动物一般要用“虫”字旁。

  (板书上天的)

  齐读课题:上天的蚂蚁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书,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书。)

  2、自己指认生字表上的生字,组词。

  三、随文识字,理解课文

  1、学习第1、2段。

  请看黑板上的通天树

  师:这是一棵什么树?从哪儿知道的?

  生:通天树。从课文第2段知道的。

  师:自由读一读。

  师读:“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生:我发现了你漏了一个词“一直”。

  师:“一直”什么意思?漏掉这个词行不行?

  生:“一直”就是“永远不停下”,漏掉这个词,树就不高了。

  师:好,老师改正。“这是一棵通天树。”白胡子爷爷告诉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你还能从哪些语句中看出这棵树很高呢?

  生交流汇报。师相机学习重点词语,并将词卡贴在黑板上。

  云霄

  什么意思?看图黑板或书中插图理解。

  仰望

  做个动作,向高处看就是“仰望”。

  身材魁伟

  谁可以说是身材魁伟?(巨人)还可以用哪个词来说?生:身强力壮。读:身强力壮  身材魁伟

  2、学习3—7自然段。

  巨人怎么做的?自己读3—7段,看看巨人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学生自由读书。

  指名读书,师:如果能想象着加上动作和表情读就更好了。

  再指名读书,师:爷爷听了巨人的话还会怎么鼓励他?

  生:你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勇敢点,再试一试,也许能爬上去。

  生:你这么有力气,快试一试吧。

  师:这就是“鼓励”。(师贴词卡,齐读“鼓励”)

  巨人怎么说?

  生:不行,我不行。

  生:不行,太高了,我不行。

  生:不行,太高了,我不行,我可不敢爬。

  师:孩子们,这就叫“连连告退”。(师贴词卡,齐读“连连告退”)

  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书。

  指名展示。

  3、学习8—13段

  师:小蚂蚁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小蚂蚁的话,自己读一读。

  学生默读课文画句子。

  指导读蚂蚁的话,一句一句读出自信。

  “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

  “你在哪儿?”

  “你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你能行吗?”

  “我能行!”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请看大屏幕,师生对读。

  师:通过刚才读书,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蚂蚁?

  生:自信的小蚂蚁。

  生:坚强的小蚂蚁。

  生:勇敢的小蚂蚁。

  生:努力的小蚂蚁。

  师:(配乐)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他又累又渴,多么想停下来休息,但是他反复地告诉自己: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一步一步,小蚂蚁向上爬去,他的力量那么弱小,他甚至听到了巨人对他的嘲笑,但是他坚定地告诉自己: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是啊,没有比人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小蚂蚁向世界证明:只有不断地努力,才可能成功!齐读“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读了一个美丽的童话,认识了一位自信、坚强、努力的小蚂蚁,再读书,你会有更丰富的感受。

  朗读全文(配乐)

  作业:小蚂蚁爬到天上去了吗?请同学们打开想象的翅膀,把这个美丽的故事续编下去,下节课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5

  教材分析:《上天的蚂蚁》是二年级上册第11单元的主体课文。这篇优美的童话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程要求,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以字词教学为主,而词语的理解、运用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因此,我以词语教学为主导,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体会通天树的高;第二步:体会巨人的懦弱;第三步:蚂蚁的努力。在情境中理解词语,进而反复品读文本,抓关键词、读重点句,在读中体会文意提升情感,使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得到水乳交融的落实。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体会“蚂蚁”品质。

  2、 培养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词语,体会文意的能力。

  3、通过朗读、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主要字词,在情境中理解词语,提升对课文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认读词语

  2.  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 创设情境 ,品读课文。

  (一)体会通天树的高

  1.  师画简笔画:文中提到这棵树很高很高,我觉得自己画的树还不够高,谁来帮帮我?

  引出 : a. 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请一名学生画画,其它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为画配音。

  2. 今天老师教大家另一种读书方法——默读。出示幻灯:不用手指、嘴不出声

  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还从哪些句子能看出这棵通天树很高?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找出相关句子,画一画。养成边读书边标记的好习惯。

  b. 出示: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怎样爬?在你说说这棵通天树就像是什么?(通天树就像是一架天梯、金箍棒。)

  师:啊,确实高,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还有哪句话能看出这棵通天树很高?

  c. 出示: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

  ( 1 )巨人怎样做的,请你学一学。

  (2)同学们,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抬头望呀望,脖子都仰酸了。

  引读:他看到了白云,也望不到——树尖。

  他看到了小鸟,也望不到——树尖。

  他望到了大雁,也望不到——树尖。

  这通天树——实在是太高了。

  来,我们读出通天树的高,谁愿意读,起立齐读。

  (二)巨人的懦弱

  1、过渡:巨人摇摇头, “唉”,(叹了口气 )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谁能像老师这样加上合适的词语也来领读这句话?

  出示:巨人摇摇头,(       )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结:同学们很有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加上表情动作,读得有味道。

  2、这时,白胡子爷爷怎样鼓励巨人?

  通天树下还有黄牛、山羊、小鹿、大象等等,当然,也有你和同学们。想想大家会怎样鼓励巨人?

  课件出示:        

  鼓励巨人:“试一试吧!              ”

  “ 不行,我爬不上去。”

  引读:  巨人后退两步,说 —— 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低下头,说 —— 不行,我爬不上去。

  巨人声音越来越小,说 —— 不行,我爬不上去。

  3、 巨人这样的表现,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就叫什么?(连连告退)

  身材魁伟的巨人试都没试就跑掉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啊? (懦弱、怕吃苦)

  (三)蚂蚁的努力

  1、面对这棵通天树,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8——13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

  2、蚂蚁说了四句话,我们先看前三句,课件出示句子:

  “我能爬到天上去!”

  “您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

  “我能行!”

  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反复读这三句话。

  3、从这三句话中你读出了小蚂蚁的什么?(板书:自信、坚定、勇敢)

  4、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只勇敢、自信的小蚂蚁,选你最喜欢的一句,加上动作表情,读出自信、勇敢、不放弃。

  (评价语言:谁来读?读得好,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就这句,谁能更自信?)

  5、通天树太高了,小蚂蚁一直向上爬着,想想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a:大风把他刮下树来摔死!小蚂蚁的身体是多么弱小,他冒着被风吹落下来的危险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勇敢地说——(最后一句)

  b:大雨会淋湿他,太阳会烤着他,他还是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他坚定地说——(最后一句)

  c:还有哪些困难?一天又一天, 一月又一月,小蚂蚁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可他仍然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他自信地说——

  6、望着一步一步不停往上爬的小蚂蚁,你会对他说什么?

  三、深化主题

  1、我们相信,蚂蚁总有一天能够——(引说)爬到天上,而巨人却永远不能——(引说)爬不到天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靠的不是——身材、体力,靠的是——勇敢、自信、努力。

  2、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读课文,感受小蚂蚁的勇敢、自信。(配乐)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句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4、齐读句子。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篇16

  聆听了张献雯老师所执教的《上天的蚂蚁》,感触颇深。工作四年了,听了许多前辈们的公开课,收获的确实很多,而今天所听的确实和我同龄老师的公开课,我觉得她的许多方面都是值得我去借鉴学习的。所以我把自己所听所感写出来,适当进行归纳、领悟。

  张献雯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教学流程是: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铺垫,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

  第二个环节是揭示课题,张老师出示文中课件,让学生理解“插入云宵”是什么意思,挂图直观,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教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延伸扩展其思维,让他们学会表达。因此,接下去就需要进行文本输出: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如:生:人民英雄纪念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云宵)这样子学生就在课堂中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语言教学的一重要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三个环节是理解课文,先是学生自己读课文,后是分角色读课文,接下来教师细致的分析课文,重点分析巨人和蚂蚁的区别。教师在这儿讲的多花费时间也多。

  第四个环节演一演这只小蚂蚁,教师引导学生说:“蚂蚁在爬的过程中怎样?那应该怎么说?” 学生发挥想象,我认为这个环节设计的非常好,发挥了激发兴趣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作用,符合新课改精神。

  从教师设计和上课的情况看,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到了分析童话上。面对这篇有声有色的童话,面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年龄特点,面对新课改的精神,面对低年级语文训练的重点,我们应怎样去处理和设计这堂课堂呢?把这堂课的落角点和侧重点放在哪儿呢?我认真进行了思考。

  反思一:这堂课落角点的反思

  这是一篇小朋友非常喜欢的童话故事,这堂课的落角点应放在“读”和“说” 这两点上,第一个落角点“读”,因为童话中出现了老爷爷、巨人、小蚂蚁三者的对话,我们可以从三者对话的语气和动作中体会到老爷爷的慈爱和对巨人、小蚂蚁的关爱;巨人的胆怯、害怕和不自信;小蚂蚁的坚强勇敢、自信努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三者的对话,老爷爷的话要读的宏厚粗哑,并带有关爱的情感 ,教师必要时示范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上天的蚂蚁》教学实录

像妈妈一样的鼓励——《上天的蚂蚁》案例分析

续编《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

《上天的蚂蚁》实录及评析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

《上天的蚂蚁》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天的蚂蚁》教学反思

《上天的蚂蚁》教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上天的蚂蚁》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