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诵读欣赏

诵读欣赏

甜尕妞 点赞 分享
诵读欣赏

微信扫码分享

诵读欣赏(精选15篇)

诵读欣赏 篇1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织全班交流指名朗读,正音。交流大意,探讨疑问。朗读课文,参照注释,疏通文意,记下疑问。 互读、释疑二品读1.出示问题:(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两首诗各描写了怎样的一幅情景?(2)诗歌表达了主人公的什么感情?(3)诗歌的章法有何特色? 2.组织交流。3.组织朗读比赛:读准节奏,读出感情。朗读品味三诵读结合章法特点,找出每一章节的异同,反复诵读诗歌。诵读

诵读欣赏 篇2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美好的意境。2.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3.学会在质疑中领会文章的精髓。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人世间,一草一物皆言情,悬崖上的青松告诉我们什么是坚韧挺拔,飘飞的落叶告诉我们什么是无私奉献,哪怕是一缸红莲,也能向我们昭示生活的哲理。听教师讲述,进入文笔精华。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问题设计:文章借对莲的描述,要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2请学生酝酿后明确:歌颂母爱的伟大。思考后明确三、在质疑中学习课文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初步领悟这篇散文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与人生的启示。提示:1.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母爱。2.可结合冰心的生活经验来体会3.可抓住某些关键的语句来体会欣赏课文,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独特发现和理解,必要时做好圈点批注。2组织交流、评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会。交流、互评3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掌握这种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

诵读欣赏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结合插图和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3、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情,走进文本。

  出示荷花图,请学生用一个词形容自己看到的。

  一千多年前诗人杨万里在清晨走出净慈寺送别朋友林子方也看到了这幅景象,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师范读古诗)

  二、反复品读,感悟文本。

  1、你们想读这首诗吗?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试一试,怎样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

  3、再读古诗,结合注释,看看你都读懂了些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4、学生反馈。

  (1)你从第一句中读懂了什么?(出示第一句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谁来说说西湖?(师补充介绍西湖: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就是浙江杭州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湖烟波浩淼、风景如画,是中外著名的游览胜地。)

  (3)(出示图片)这就是西湖六月的风光。你看,荷叶一片连着一片,荷花格外的鲜艳美丽。谁来夸夸西湖的美?(指名读诗句)

  (4)你还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西湖六月与其他季节景色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西湖四季图)

  是呀,西湖的四季都美如画卷。而西湖的六月,比春季更富生机,比秋季更有活力,比冬季更色彩缤纷,莲叶,荷花是六月西湖最美的风景,作者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第二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自由读第二句诗,说说读懂了什么?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预设学生回答:

  a 荷叶很多。“接天”:一片连一片,看不到尽头。读出荷叶的多。

  b 荷叶很绿。“无穷碧”:绿到了及至,没有办法用语言形容。读出荷叶的绿。

  c 荷花很红,很特别。“别样红”:荷花红得特别,是因为“映日”的原因。读出荷花的别样红。

  (6)映日的荷花别样红,(出示一朵荷花图)引导想象:清晨,走出净慈寺,你看到了什么?(师引导:清晨,六月的西湖里,荷花映着朝阳开放了,你瞧,它粉得那么可爱,红得那样别致。阳光洒下来,花瓣上的露珠反射出七色的光芒,映衬得荷花更加的娇艳,真是:·······)

  (7)荷花仅仅只有一朵吗?满池都是娇艳的荷花,还有一望无际碧绿的荷叶,无穷的碧,别样的红,组成了一幅这样的美景:······

  (8)这时,一阵微风追来,你还闻到了什么?

  (9)望着美景,闻着荷香,你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

  诗人杨万里只用了十四个字,把你们想说的,想画的,全表达了出来,这真是:(生齐诵第二句)

  5、回归全诗,加深理解。

  (1)这美丽的画面是作者清晨送别好友林子方,走出净慈寺,在西湖边所见而做,所以诗歌的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齐读诗题。

  (2)把美丽的诗句吟诵给朋友听。(配乐)

  四、拓展延伸,超越文本。

  其实描写西湖的诗歌还有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互相推荐。

  朗读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抹淡妆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课

  武钢十三小   胡思晶

  古诗是我国文学长河中历久弥香的一朵芙蓉,韵律和谐、构思精巧、联想奇妙、语言凝练、表达含蓄、言简意丰。“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学生是阅读和体验的主体”,古诗教学如何抵达学生心灵,焕发诗情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教学我从以下三点进行突破:

  1、读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古诗篇幅短小而琅琅上口,因此,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大量时间给学生进行有层次性的阅读体验。首次初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读指导学生充分自学,汇报“读懂了什么”;分句品读时,借助媒体、图片,让学生产生联想,诗画相融,用心读出诗,读出画。

  2、入境。古诗“言尽而意无穷”,古诗教学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跨越千年时空,倾听文字的脉搏,触摸作者的情思。本诗的画面定格在六月西湖,在教学中,我通过画面,教具,语言渲染,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解读、同化、丰富诗歌意境。从第一句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西湖六月“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印象,利用画面不断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形成印象,为后一句做下铺垫,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体悟古诗意境,想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3、悟情。“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以情动情,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让学生陶醉并沉浸其中,体味诗歌情绪。

诵读欣赏 篇4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美好、纯结的童真世界.     2.学习运用想像手法展现世间挚爱真情的手法.     3.培养阅读优美诗文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著名诗人冰心曾说过:“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像一颗闪光的珍珠,串在了你记忆的项链上,即使两鬓斑白的时候,岁月的尘埃也掩埋不了它那诱人的光泽。”这句话,也许已勾起了你对童年生活的无限遐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印度诗人泰戈尔一起走进那新月般纯结美好的童真世界,去重温童年的梦,去感受孩子心中那份挚爱纯情。        二、作者简介(让生汇报课外查阅的有关资料,师小结)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多才多艺多产,一生写了50多余册诗集,代表作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其中《吉檀迦利》《园丁集》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三、诵读欣赏         (一)初读:感知形象           1.学生先自由朗读,要求:①用笔圈出生字、词②边读边感知一下课文写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能用几个词概括一下吗?③试着用你感觉到的孩子的语气去读。           2.让学生谈一谈那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应该怎么读,给大家读一遍。           3.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最后归纳总结:文中的孩子天真活泼、调皮、可爱,他与妈妈难舍难分,十分着恋妈妈,应该用舒缓、温馨、深情而又活泼的语调去读,特殊语句还要具体对待。          (举例:《金色花》①“孩子,你去哪里啊?”(着急)②“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惊喜,责怪)③“我不告诉你,妈妈。”(调皮、撒娇)(二)再读:领悟感情  1.配上音乐,找朗读较好的同学深情地读,其他同学静静地听读     要求:调动你的各种感官,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设想这是在一个什么情境下一个孩子表达对母亲的热爱、春恋、头脑要出现相应的画面,去感悟母子之间那种真挚情感。2.学生相互交流一下,描述自己所想象的情景(如:有一个农庄,一位年青妇人勤劳、善良,她有一个可爱的孩子,整天跟在她身边,与她嬉戏,妈妈去牛棚,他为妈妈开门,妈妈挤牛奶,他为妈妈端盆,妈妈流汗了, 他为妈妈擦汗,有时,他调皮地跑丢了,妈妈会焦急地找他,突然,他会“从天而降”,出现在妈妈身旁,有一天……)3.师总结:三首诗能表现母子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真情,《金色花》让人感受到了母子间和谐有趣的生活《告别》让人感悟到孩子对母亲无限的眷恋,《培树》使我们想到离家的孩子对故乡、母亲的思念。(三)、三读:欣赏语言1.齐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较精彩的词语、句子。2.四人一组,每个同学都要说一说自己所画的句子和自己的感受(四)、四读:学习方法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一个成年人民(作者)怎么会把儿童的心理感受写得那么真实可爱呢?他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想象)2.同学自由发言,谈谈以上问题3.老师归纳:运用自己感知的材料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叫想象       如:清代作家沈复小时候把“飞舞的蚊群”想像成“群鹤舞空”,把丛草想像为森林,其中虫蚁为野兽,这些想象都是作者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表现,希望你们也认真观察生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描绘自己心中这个美好的世界。4.下面发挥你的想象,模仿《告别》第3节,再分2个句子。四、探究练习1.幸福的孩子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的,《金色花》中的孩子是那样的天真、活泼、可爱他为什么会那样幸福?谈谈你的理解,《金色花》有什么意义,你明白吗?(有妈的孩子,幸福享不了,因为沐浴着母亲,所以孩子如此幸福“金色花”使人想到金色的童年,想到母爱的温暖如阳光)2.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不愿让妈妈知道呢?我为妈妈做了那么多好事,妈妈为什么还说我“坏”?(我想与妈妈时刻在一起,不想让妈妈 知道辊在与妈妈捉迷藏,符合孩子调皮的特点,金色花也许就在自家院子里,这样我可以默默地跟随妈妈,关心着妈妈,这是一种无声的爱。妈妈找不到我,着急、担心当我突然出现,他又惊又喜说我“坏”,只不过是调皮、淘气的意思)3.你们天天与妈妈在一起,突然有一天,你要离开妈妈,你当时会怎样想,心里的感觉又如何?离家住校的日子,你想妈妈吗?你会怎样表达对思念?《告别》中的孩子为什么把自己想像成“清风”“涟漪”,你会把自己想像成什么去表达对母亲的爱呢?4.《榕树》中的孩子也许离家很久了,他想家乡的榕树了吗?为什么要对榕树进行描写,沉思?为什么要把自己想成“风”“影子”“鸟儿”“鸭”,这些与榕树有关吗?他到底要倾吐内心怎样的情感?(榕树根深叶茂,能独木成林,是鸟儿的天堂,是故乡的象征,“风”“影子”“鸟儿”“鸭”是时刻在榕树周围的事物,作者主要是想表达自己对故乡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五、生活链接1.  搜集以“母子”(母女)为主题的歌曲,诗词名句,回来交流,看一部这样主题的电影读几篇体现这习中挚爱真情的文章,感受一下人间真情,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是谁在时刻关爱着价钱,你感受了吗?你可以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可以给他们做一件事,也可以超越时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赶快行动吧![附]:              泰戈尔诗二首玩具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着折下来的小树枝儿。我微笑地看你在那里耍着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我正忙着算帐,一小时一小时地在那里叠加数字。也许你在看我,想到:这种好没趣的游戏,竟把你的一早晨的好时间浪费掉了!孩子,我忘了聚精会神耍树枝与泥饼的方法了。我寻求贵重的玩具,收集金块与银块。你呢,无论找到了什么便去做你的快乐的游戏,我呢,却把我的时间与力气都浪费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东西上。我在我的脆薄的独木船里挣扎着要航过欲望之海,竟忘了我也在那里做游戏了。             云与波妈妈,住在云端的人对我唤道——“我们从醒的时候游戏到白日终止。“我们与黄金色的曙光游戏,我们与银白色的月亮游戏。”他们答道:“你到地球的边上来,举手向天,就可以被接到云端里来了。”“妈妈在家里等我呢,”我说:“我怎么能离开妈而来呢?于是他们微笑着浮游而去。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妈妈。我做云,你做月亮。我用两只手遮盖你,我们的屋顶就是青壁的天空。住在波浪上的人对我呼唤道——“我们从早晨唱歌到晚上;我们前进又前进地施行,也不知我们所经过的是什么地方。”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加入你们队伍里去呢?”他们告诉我说:“来到岸旁,站在那里,紧闭你的两眼,你就被带到波浪上来了。”我说:“傍晚的时候,我妈妈常要我在家里——我怎么能离他而去呢!”于是他们微笑着,跳舞着奔流过去。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我是波浪,你是陌生的岸。我奔流而进,进,笑哈哈地撞啐在你的膝上。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我们俩在什么地方。

诵读欣赏 篇5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歌曲《关关雎鸠》,引出对《诗经》的介绍。

  2.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诗经》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诗经》中的一个名篇。(师板书课题:采薇)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昔(xī)矣(yǐ)依(yī)雨(yù)霏(fēi)

  2.教师范读。

  3.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薇:薇菜,植物名。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迟迟:迟缓的样子。

  莫:没有人。

  诗句意思:当初我去从军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曳。现在我解甲归故乡,大雪漫天飞舞飘落。道路泥泞慢慢行走,又渴又饥真是劳累。我满心伤感满腔悲,这种哀痛谁能知道!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饥渴交加,可谓十分狼狈凄苦。)

  2.诵读诗歌,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里,我们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春天,天气晴朗,春风轻轻地吹拂着。)

  四、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1.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冬天,雨雪天气。)

  2.理解“往”和“来”的意思,谈谈从这一“来”一“往”中自己读出了什么。(读出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热切思念,急切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之情。)

  3.试简单分析诗歌后四句。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是描写,“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歌描写了从军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五、总结诗歌,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热切思念,急切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的思想感情。)

  2.指名学生读诗,想象“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情景。

  你能由“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联想到哪些诗句?或者你能想象到怎样的情景?将自己联想到的诗句或情景写一写。

  (联想到的诗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想象到的情景:一位战士出征离开家乡时是杨柳依依的春天,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诵读欣赏 篇6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周总理崇高而亲切的形象。

  2.虚实结合的写法。

  3.大量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写感情。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周总理崇高而亲切的形象。

  2. 抒写感情的方法。

  三、 教学难点 

  1. 虚实结合的写法。

  四、 利用幻灯出示总理图片

  五、 教学方法

  1. 以指导感情朗读为主结合“讲”、“练”。

  六、 设想

  安排两课时

  七、 教学过程 

  首先让学生看《周恩来》录象,了解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

  1. 以《十里长街送总理》录象导入  课文,板书课题

  解题:周总理,你在哪里

  询问           用“你”不用“您”

  1.  呼唤 寻找  2.   显得亲切,显得人民

  怀念         与总理亲密无间

  2. 简介作者

  柯岩:当代女作家,原名冯恺,广东海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诗刊》副主编。

  3. 听录音或老师范读课文。

  ⑴、注意语气词“呵”的变读法:句首读“ā”,句中、句尾读“yā”。

  ⑵、体会诗歌的感情:怀念、热爱、崇敬、爱戴。

  ⑶、诗歌的结构:询问——呼唤——寻找——应答——思念

  4. 辨析字词

  谪(      )      涛(      )

  ⑴    滴(      ) ⑵   

  摘(      )      滔(      )

  5. 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询问、呼唤)

  ⑴学生齐读第一节,注意哪些字应重读,请划出来。(我们的、好、哪里、想念)

  ⑵重点理解如下字词的含义:(我们的、好、你的人民)

  a、 我们的:总理与人民的血肉关系。

  b、 好:既揭示了人民崇敬和怀念的原因,又引出下文对周总理不朽业绩的追忆。

  c、 你的:同“我们的”相照应。

  ⑶、这一小节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反复)

  反复呼唤、寻找,反复倾诉人民的深切怀念之情。

  6. 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寻找)

  ⑴、 课文抓住了哪几个自然景象来写总理的。(高山、大地、森林、大海)

  ⑵、 为何要把总理放到这样的背景之上来写总理。

  为展示总理的形象的高大、胸怀的宽阔、业绩的卓著。

  ⑶、 四种形象的具体内涵。

  高山:展现了恢弘阔大的境界,使总理的形象显得崇高,又使画面有了葱郁的色

  彩。

  大地:形象博大,胸怀坦荡,又给画面增添色彩。

  森林:给画面增添了浓郁的色彩,音域宽广,气势磅礴。

  大海:使总理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大海的蔚蓝更丰富了画面的色彩。

  ⑷、 文中的四处细节描写

  a、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b、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c、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⑸、 注意思考第六小节同前(2 ----5)之间的关系。

  A、是前四个小节的总结。

  B、这一小节有三个词同第一小节一个词相照应,请找出来。

  “整个世界”“每一个地方”“到处”——“不停息”   相照应。

  C、理解“足迹”“深深”两个词的含义。

  足迹:既指周总理的行踪,又指周总理的功业。

  深深:既指周总理功业巨大,又指周总理的光辉业绩永世长存,不可磨灭。 

  (上文是对总理作为普通老百姓形象的具体描绘,下文是对总理作为一个国 

  家领袖形象的描绘。)                                                                                                                                                         

  ⑹、 学习(7---8)小节。 

  A、“深情”包含着哪几种感情:悲痛、敬仰、怀念。

  B、“中南海”、“政治局”:突出了周总理既是人民中的一员,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杰出的领袖。

  C、“在这里”与前面“在哪里”相呼应,表现了周总理虽死犹生,与祖国江河大地同在。

  D、“在一起”反复四次,强调周总理与人民血肉相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⑺、 第二部分的几处有代表性的细节描写:

  A、“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B、“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C、“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7.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思念)

  ⑴ 、两个“永远居住”:总理的精神永垂不朽

  ⑵、“太阳升起的地方”:总理的形象与日月同辉,给人民带来光明和温暖。

  ⑶、全诗点睛之笔: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8. 指导朗诵全诗

  9. 板书:

  呼唤                      寻找                      怀念

  (1)                    (2—8)                   (9)

  居住在

  倾诉  怀念 高山 大地  森林 大海    总述   天安门前   人民心里

  (2) (3) (4)(5)    (6) (7-----8)

  点             面

  (他刚离去)      (在这里)

  风尘仆仆         为党的事业

  辛苦劳碌          日里万机

  (暗示他去世) (活在人民心里)

诵读欣赏 篇7

  诵读欣赏  古诗《蝉》《孤雁》《鹧鸪》(2) 教案设计 诵读欣赏 古诗《蝉》《孤雁》《鹧鸪》(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三首古代咏物诗,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熟记诗歌。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结构。 2、了解一般咏物诗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2、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3、品析鉴赏、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导言: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了,这些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给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三首古诗。同学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三首古诗安排到了一个单元,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以动物为题。这些诗歌在内容上说,属于咏物诗。 诵读欣赏(一)蝉

  蝉

  虞世南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诵读 1、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 要正确读音、断句。 3、 识别诗体。 二、诵读 1、 应用多种方式诵读 2、 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3、 提出质疑,师生互助解答疑问。 4、 提出问题:(1)这首诗写了蝉哪些特点? (2)作者针对“蝉”的特点发表了什么样的议论? 三、诵读 1、 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诵读 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下提示,然后提出问题: (1) 你从“蝉”的哪些特点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洁的人”? (学生各抒己见) (2) 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吗? (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又体会了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诵读 1、 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朗读比赛。 2、 让学生归纳咏物诗的一般特点。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教师小结:诵读欣赏咏物诗关键是要仔细推敲诗句背后深藏的寓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和志,知人论诗,这样才能达到诵读的目的。 诵读欣赏(二)孤雁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这是一首悲伤而执着的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其实也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初杜甫居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堪称佳绝。 1.全诗的诗眼是(孤 ) 诗骨是(飞鸣声念群 ) 2.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一、用诵读欣赏的方法自己体会诗歌《孤雁》的思想感情。 二、将《孤雁》改写成一篇散文,在班里交流。 诵读欣赏(三)鹧鸪

  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 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 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 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 苦竹丛深日向西。   晚唐诗人郑谷,“尝赋鹧鸪,警绝”(《唐才子传》),被誉为“郑鹧鸪”。可见这首鹧鸪诗是如何传诵于当时了。   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形似雌雉,体大如鸠。其鸣为“钩辀格磔”,俗以为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郑谷咏鹧鸪不重形似,而着力表现其神韵,正是紧紧抓住这一点来构思落墨的。   开篇写鹧鸪的习性、羽色和形貌。鹧鸪“性畏霜露,早晚希出”(崔豹《古今注》)。“暖戏烟芜锦翼齐”,开首着一“暖”字,便把鹧鸪的习性表现出来了。“锦翼”两字,又点染出鹧鸪斑斓醒目的羽色。在诗人的心目中,鹧鸪的高雅风致甚至可以和美丽的山鸡同列。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对鹧鸪的形象作工雕细镂的描绘,而是通过写其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从而启迪人们丰富的联想。   首联咏其形,以下各联咏其声。然而诗人并不简单地摹其声,而是着意表现由声而产生的哀怨凄切的情韵。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这一带,历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迁客流人到此最易触发羁旅愁怀。这样的特殊环境,已足以使人产生幽思遐想,而诗人又蒙上了一层浓重伤感的气氛:潇潇暮雨、落红片片。荒江、野庙更着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消肠断的氛围。此时此刻,畏霜露、怕风寒的鹧鸪自是不能嬉戏自如,而只能愁苦悲鸣了。然而“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反复吟咏,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这二句之妙,在于写出了鹧鸪的神韵。作者未拟其声,未绘其形,而读者似已闻其声,已睹其形,并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风韵了。对此,沈德潜赞叹地说:“咏物诗刻露不如神韵,三四语胜于‘钩辀格磔’也。诗家称郑鹧鸪以此”(《唐诗别裁》),正道出这两句诗的奥秘。   五、六两句,看来是从鹧鸪转而写人,其实句句不离鹧鸪之声,承接相当巧妙。“游子乍闻征袖湿”,是承上句“啼”字而来,“佳人才唱翠眉低”,又是因鹧鸪声而发。佳人唱的,无疑是《山鹧鸪》词,这是仿鹧鸪之声而作的凄苦之调。闺中少妇面对落花、暮雨,思念远行不归的丈夫,情思难遣,唱一曲《山鹧鸪》吧,可是才轻抒歌喉,便难以自持了。诗人选择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又用“乍”、“才”两个虚词加以强调,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在诗人笔下,鹧鸪的啼鸣竟成了高楼少妇相思曲、天涯游子断肠歌了。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啼,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最后一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诗人笔墨更为浑成。“行不得也哥哥”声声在浩瀚的江面上回响,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呢,抑或是佳人游子一“唱”一“闻”在呼应?这是颇富想象的。“湘江阔”、“日向西”,使鹧鸪之声越发凄唳,景象也越发幽冷。那些怕冷的鹧鸪忙于在苦竹丛中寻找暖窝,然而在江边踽踽独行的游子,何时才能返回故乡呢?终篇宕出远神,言虽尽而意无穷,透出诗人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清代金圣叹以为末句“深得比兴之遗”(《圣叹选批唐才子诗》),这是很有见地的。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难怪世人誉之为“警绝”

  小结:本节课我们用诵读欣赏的方法欣赏里了三首古代咏物诗,这让我们又一次领悟到与人类朝夕相处的动物们,以他们独特的特点寄托着人类的情感,以他们的灵性给人以启迪,以他们的内在品质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关爱生命”人用我们的行动依然是我们不变的主题。

诵读欣赏 篇8

  设计思路: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写羁旅行役的诗。羁旅行役诗的最主要情感表达就是游子思乡或者思妇怀人。

  在这首诗中,既有描写思妇的诗句,也有描写游子的诗句。

  我们可以假设,抒情主人公是采芙蓉的女子,那么诗歌的前四句便是实写。女子在萋萋芳草中,涉江采芙蓉,想起远行的恋人。而由“所思在远道”自然过渡到后文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上,所写的是女子的想象,她因为太想那个人,于是就望着远道出神,想象着那个人在环顾望乡,也在想着她——这就是虚写。

  同样,我们也可以假设,抒情主人公是男子,那么“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就是实写,而前面女子的动作、行为就是虚写,是男子太思念家中的她,于是想象(或者回忆)女子采芙蓉,思念自己的情景。

  这种想念对方却不直接写出来,而是曲笔去想象,从对方入笔,想象对方想自己的写法就是我们虚写中比较特别的一种——悬想,也叫对写。对写在《诗经卷耳》中就有出现,《古诗十九首》之后,也被后世的诗人经常用在相思怀人类的诗歌中。这一手法的使用,会加大读者的想象空间,拓宽诗歌的意境,有诗从对面飞来的效果,同时在情感的表达上也更深沉、更强烈。

  基于以上对文本的理解,我把“体会并探讨诗歌的感情;认识对写手法,感受诗歌的含蓄”作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不够深,对这首诗情感的深沉性可能理解得未必到位。本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诵读感受,品味意蕴,想象情境,体会情感。解读课文的同时,教师适时加入对本诗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通过本诗对《古诗十九首》的写作背景及情感有大致的了解,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阅读。同时,在诗歌感情上加以拓展,由游子思乡怀人上升为人们对于美好的渴望与追求,从而跳出个人的儿女情长,丰富诗歌意蕴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涵养学生的心灵。

  教学目标:

  体会并探讨诗歌的感情;认识对写手法,感受诗歌的含蓄美。

  教学重点:

  认识对写手法,感受诗歌的含蓄美。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深沉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启发法。

  课前准备:

  查阅《古诗十九首》相关资料,了解各家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

  1、《古诗十九首》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混乱,社会腐败,战争四起,社会的动荡不安。下层文人漂泊蹉跎,宦游无门。他们已没有太多顾忌,敢于把内心深处的自我毫无掩饰地表露出来,写出最真实的人性。正是这种生命意识的自觉,真情实感的流露,传达出了人生最动人的感觉与经验,而这种纯粹的自我之情是让我们普通读者最感动的地方。

  叶嘉莹先生说:“凡是最好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写诗的。”如此,《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无疑是最好的诗人。他们所写的内容多为彷徨失意、离愁别恨以及人生无常。某种程度上看,有些消极,但关注了人生共有的感受与体验,抒发了人生普遍的情感与思绪,更好地展示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子的心灵世界,并且在艺术成就上继承和发展了《诗经》,长于抒情,善用事物烘托,描写也更细腻深沉。

  2、他人评论。

  南朝刘勰:“五言之冠冕也。”——《文心雕龙明诗》

  南朝钟嵘:“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诗品》

  叶嘉莹:“《古诗十九首》,就是五言古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它在谋篇、遣词、表情、达意等各方面,都对我国旧诗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所谓‘惊心动魄’,不一定非得是豪言壮语或者光怪陆离。”——《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

  沈祖棻:“(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而’字包括种种困难,反折有力;‘以’字则明甘心无怨,绝无两意,分长忧以终老也。”——《唐宋诗赏析诵诗偶记》

  教学流程:

  一、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古诗,诵读是最重要的手段。读是我们走进文本,体会情感的最直接途径。老师先来给大家诵读一下这首诗。(教师诵读《涉江采芙蓉》)现在请大家大声地自由诵读《涉江采芙蓉》两遍。读完这首诗,你是怎样理解的?现在,请根据你的理解来做一个填空题。

  (屏显)

  这是一首的诗。

  提示: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情感、语言特点、阅读感受等角度,结合诗句简要说明,合理即可。

  预设:

  内容:游子思乡、思妇怀人、两人相思;情感:忧伤、哀怨……

  语言:含蓄、蕴藉、朴素、平淡;

  阅读感受:美好的,动人的,引人思考的……

  (此环节为诵读感受,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内容、语言等。)

  二、品读诗歌,感受含蓄

  大家的解读如此丰富和多元,是因为选择的视角不同。如果站在游子的视角,写的就是思乡的忧伤;而如果站在思妇的角度,就是怀念远人的哀怨。一首诗的抒情主人公往往只有一个,你觉得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到底是游子,还是思妇呢?诗歌八句都是写游子(或思妇)的吗?

  明确:若前面四句思妇怀人为实,则后面游子望乡为虚,是家中思妇想象她牵念的游子在遥望家乡,想念着她;若后面游子望乡为实,则前面四句思妇采芙蓉思远人为虚,是远行游子念及故园时想象(或回忆)的一个画面……

  (屏显)

  悬想,也叫对写,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想念自己的情形,常用于写相思离别之苦与羁旅惆怅之思这一类题材。含蓄蕴藉,有“诗从对面来”的效果。这种手法在《诗经》中就有出现。《古诗十九首》之后,唐诗、宋词中均有使用。请说明一下《月夜》中“对写”手法是如何表现的。

  (屏显)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环节在前一个环节的基础上,继续品读诗歌,探讨交流,认识“对写”这种手法,体会诗歌含蓄蕴藉的语言特点。)

  三、延读诗歌,拓展提升

  钟嵘评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一般情况下,古诗中很少使用虚词,但“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句有两个虚词,一个“而”,一个“以”。大家感觉一下,去掉这两个虚词影不影响情感的表达?

  明确:“而”是转折,同心离居的重重困难、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种种无奈尽在其中;“以”是修饰,也可以是转折。因为相爱,我愿为你忧伤终老;即便忧伤,我仍要念你终老。“一字千金”可见一斑。看似朴素平淡的语句,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惊心动魄”不一定非要豪言壮语,或者光怪陆离。《古诗十九首》就是这样的好诗,只读其中一首两首是不行的,大家要把十九首都读一下。

  (此环节,从钟嵘评价入手,由本诗扩至《古诗十九首》,引领学生课外延伸阅读。)

  好的诗歌是兴发感动的力量,即便远隔千年,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诗歌传达出的那种情感。体味别人的情感,给自己精神力量——这是我们读诗、学诗的最高境界。大家现在思考一下,远行游子想念的、期盼的仅仅是某一个具体的人吗?我们从象征的角度思考一下,这首诗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明确:爱人、故乡——理想、希望(一切美好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它可以是具体的某一个人、某一件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一种期待,一个信念——它是那么美好、纯洁,就像彼岸的一朵芙蓉花,静静地绽放在那里,但或许,终我们一生,都无法抵达。纵然如此,我们仍然要奔向它!

  (此环节,拓宽诗歌的情境,由课内跳到课外,引领学生将阅读和人生相结合,涵养学生心灵。)

  重新整理这节课,将自己对这节课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梳理一下,觉得除了诗词欣赏以外,这首诗在写作上也给了我一些启示。

诵读欣赏 篇9

  第一单元诵读欣赏

  教学目的 1.通过诗歌形象,深切体会诗的意境2.结合背景,感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3.品味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会灵活运用诗中句名教学重难点

  1.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教学计划共2课时 第一课时教授《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授《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导语

  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一定去过不少寺院,想想看都去过哪些寺院,(学生回答)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描写寺院的古诗,想想看学习了哪些在关寺院的古诗(学生回答)有哪些感受呢?(生答)。今天再学习一首描写寺院的古诗

  二、解题

  1.《题破山寺后禅院》。 (投影)

  作者介绍:常建,唐代田园诗人。其作品往往通过对田园景色的描绘,表现对大自然秀丽风光的热爱和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歌颂隐逸生活,抒发闲情逸致,有时流露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艺术风格上朴素真切,清新自然,诗情画意,浑然一体。本诗是常建的代表作。

  三、诵读欣赏

  1.配乐范读,(投影展现)注意划分节奏和语速语调2.自由朗读(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2)共同讨论质疑解难3.配乐竞读学生评议,教师点结4.师生品读(1).品读意境:(投影)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讨论明确 景物有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山水,可谓步步有景。这些景物都幽雅、宁静、安闲,即使有鸟儿的欢腾、钟筹的声响,也只是以动村静,更增添了一份肃穆与淡然之气。读后有怎样的感受?试着将其改写成一段写景散文。————使人读后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净地,心中杂念、浮躁消失殆尽,不禁沉醉于这样的幽林清潭、山光花色之中。

  清晨我信步来到破山寺,

  朝阳映照着高高的树林。

  曲折山道通向幽静处所,

  禅房深藏之处花卉缤纷。

  山光秀丽怡悦群鸟性情,

  碧潭映影净化人的心灵。

  自然界的声音全然消失,

  只听到院里的钟磬声音……(2)品读情感     这首诗抒发作者怎样思想感情?————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作者寄情山水寄托自己遁世情怀。

  (3)品味语言(投影)

  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喜欢的理由————“曲径通幽处,排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所称诵的佳句, “曲径”一句,写出了禅房的位置及环境,弯弯曲曲的小路将人们引向一个幽静的去处,那就是在繁花簇拥中,高木掩映下的禅房。诗句的妙处在于“曲”“幽”“深”三字留给读者无限暇想的空间,读者会身不由己地进人这个加入了自己想像成分的境地,使原来的“无我之境”成为“有我之境”,读者的心灵也受到这种清灵幽深环境的吸引与净化,人与自然成为和谐的一体。因为一个心存杂念的人是不配进入这种画面的。诗句既给人美妙的想像、愉悦的感受,又给人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而且这一切全在不动声色之中进行,这便是其超人之处了。?————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悦”与“空”都是使动用法, 应理解为“使……欢 悦”“使……消除”否则整句诗歌的意义将无法把握鸟声潭影,正写其幽静。鸟性之悦,人心之空,都出于人之主观感受。————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是静中之动,愈见其静。不过,声静还是表象,心静才是意境,故万籁俱寂之中又有万念俱寂的意思在;闻钟磬之声亦仿佛听佛法而有所警觉。。5.配乐齐读6.比较阅读与本诗意境及感情相同或相近的古代诗还有哪些?

诵读欣赏 篇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并默写本诗。

  2.通过注释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的诗句意思。

  3.结合相关诗句,体会这首描写春天的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复习背诵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师:一年之计在于春。生活在严冬中的人们对春天总是有着强烈的企盼。是谁最先发现了春的踪迹?李白说是柳树,于是李白这样写道:“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苏东坡说是鸭子,他则这样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毛泽东说是飞雪,他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其实都是诗人们以独特的眼光观察和描写到的春天到来的迹象。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诗歌,看一看诗人韩愈是怎样发现春天的特点的。(板书课题)

  3.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韩愈的诗奇崛雄伟,力求清新精辟,想象奇特,风格自成一派。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重点讲解“呈(chénɡ)”和“酥(sū)”字的读音。

  2.教师范读。

  3.让学生结成小组,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

  呈:恭敬地送上。

  天街:京城街道。

  绝胜:远远胜过。

  烟柳:形容绿柳成荫,望去如同烟雾笼罩的样子。

  皇都:指京城长安。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诵读和探究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最是一年春好处”。)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理解诗的第一、二句。

  (1)学生借助预习,理解“天街”“润如酥”。(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酥:酥油。)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的第一、二句所描写的景象。

  (3)教师归纳小结这两句诗的大意。(初春的小雨落在京城的街道上,犹如酥油一样滋润细腻,绿茸茸的细草,远看有青青的颜色,走近却看不出草的颜色了。)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2.理解本诗的三、四句。

  (1)理解“绝胜”的意思。(绝胜:远远胜过。)

  (2)师生共同交流第三、四句诗的大意。(正是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早春时候,远远胜过京城杨柳成荫的'暮春景色。)

  (3)“绝胜烟柳满皇都”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比)

  3.引导学生朗读全诗。

  (1)展示体现本诗意境的教学挂图,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生看图听教师朗诵。

  (2)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用自己的话简述全诗大意。

  (3)抽学生单个朗读,教师对学生的朗读相应作指导。

  (4)让全班学生闭眼想象全诗所描写的画面,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4.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小雨、小草。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这首诗将早春草色与什么作对比?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好在哪里?

  (这首诗将早春草色与满城“烟柳”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能给读者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3)引导学生带着赞美、喜爱的感情,吟诵全诗。

  五、总结诗歌,拓展延伸。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出了早春的美丽景象,呈现给我们无尽的美感。指导学生搜集整理一些关于“春”的写景的诗词名句。

  板书设计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 如酥

  草色遥看无

  最是 春好处

  绝胜 皇都

  教学反思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一首写景诗,赞美了当时京城长安的早春微雨时的优美景色。指导学生学此诗的关键在于领悟“早春”二字。而早春景象,是由诗的前两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来体现的,应将此作为教学的重点。

诵读欣赏 篇11

  诵读欣赏:

  山  市

  诵读要求

  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诵读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在积累文言词语的基础上,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题解: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

  重点词语:孤塔耸起插青冥  碧瓦飞甍  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阅读步骤:1、通览全文,了解全貌。2、逐词逐句,通懂其义

  a.识记生字词                    a.分析理解词语

  b.断清句层次                    b.省略补出翻译

  c.朗读按标点                    c.精读分析理解

  d.难句村出来                    d.画批圈点小结

  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

  赏析:纵观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

  其实,美的东西也许留在想像中会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时无画胜有画。

  译文:奂山的山市,是奂山县的八景之一,然而常常好几年不出现一次。孙禹年公子,和共事的人(或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上由一座孤塔耸立起来,高高地插入青色的天空。大家相互看着,都感到惊讶和疑惑,想到附近并没有这一座佛寺。不一会儿,看见几十所宫殿,青色的瓦,两端翘起的房脊,才明白是山市。不一会,高高的城墙和城墙上面的女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变成城郭了。城郭里有像楼台的,有像厅堂的,有像牌坊的。清清楚楚地在眼前,要用亿万来计数。忽然刮起了大风,烟尘雾气一片迷茫,城市只是模糊一片罢了。不久,大风停歇,天空清明,一切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一座高楼,一直连接到天上。有楼房五间,门窗都敞开着,一排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点计数:楼层越高,那明亮的地方越小,一直数到八层,亮处仅仅像星点那么大;再向上,就暗淡下来,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不好计数它们的层数了。过些时候,楼房渐渐地低下来了,可以看到楼房的顶部了;又渐渐地像一般的楼房;又渐渐地像高大的房屋,很快地变得像拳头,像豆子,终于不能看见了。

  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见山上有人家和商店,与人世间的没有区别,所以又叫“鬼市”。

诵读欣赏 篇12

  怎样指导中考古诗文的复习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一项中有这么一段话:“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这里明确规定了古诗文阅读评价的原则和方向。据此,对古诗文的复习应注重课本中古诗文的诵读,注重古诗文内容的理解,而不能违背这一原则,偏离这个方向。针对当前教学的实际,我认为古诗文的复习应做到以下“四忌”:

  一、忌沉溺练习,忽视教材

  在复习的过程中当然得做适量的练习,但单纯做练习绝不等于复习,一定不能以练习代复习。对于古诗文的复习,首先应让学生静下心来,回归教材,认真读书。对教材中的古诗文都应作到“五读”:(1)读课文标题。课本中的古诗文的标题都应能读写。这看起来是小事,可是学生往往容易忽略,对学过的课文或记不住标题,张冠李戴,或将标题读错写错。如把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说成是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把陈寿的《隆中对》说成诸葛亮的《出师表》,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误写为《桃花园记》。(2)读“单元提示”和“阅读提示”。“单元提示”是学习一个单元诗文的入口处,它指出了一个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要求和学习的方法。“阅读提示”是读一篇文章、一首诗词的窗户。它涉及诗文有关的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其中有的是必须识记的。例如《〈论语〉十则》下边的“阅读提示”说,“《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它提示诗文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特点,这是帮助理解诗文内容的;它指出学习的方法,强调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如字词的读音。(3)读课文。教材中的文章都应反复诵读,诗词一般都要能熟读背诵,这是读的重点。(4)读注释。注释中含诗文的出处和作者介绍,多是应识记的;大量的注释是关于字词的注音和解释,是帮助理解诗文大意的凭借。(5)读“练习”。课文后面的“练习”是诗文阅读测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应在诗文阅读后,再作一遍,进行自我检测。多读书,少做题,这才是古诗文复习的最佳途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过的诗文,再去学习,定会其乐无穷;而机械的做题,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收效甚微。

  二、忌浮光掠影,忽视诵读

  学生在复习阶段的心态容易浮躁,大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急功近利的走捷径、求速效的思想。对古诗文的复习不愿再下功夫去认真诵读,认为读课文是白费功,远水救不了近火;即使读,也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行动上的一个误区。诵读,不仅是平时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复习迎考阶段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方法。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意思是说,读得多了,读熟了,就能增强语感,理解诗文内容。掌握古诗文的语言规律,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基本功。古诗文的诵读应做到以下几点:(1)读准字音。把字音读正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是古诗文的常考点。学生对容易读半边音,如“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中的“诣”,“由是先主遂诣亮”(《隆中对》)中的“诣”,都应读yì,不读“旨”(zhǐ);“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中的“蹴”应读cù,不读“就”

  (jiù)。有些字在古诗文的具体语境中与现在通常的读音不同,这种现象叫异读。如专有的地名、人名,“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的“燕”是地名,读yān ;“可汗大点兵”(《木兰诗》)中的“可汗”读kè hán.有些字的意义同现在的常用义不同,读音也就不同,这叫音随义转。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说〉十则》)中的“说”通“悦”,是愉快的意思,读yuè ,而不读shuō;“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中的“说”是告诉的意思,即“对……说”,读yù,不读yǔ;“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中的“王”是为王、成王业的意思,读Wàng,不读wáng。等等。诵读时不仅要注意标点,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停顿的长短,还要注意句中的停顿。有些词该分开读的必须分开读,该连续的必须连续;一些较长的句子,诵读时要注意句中停顿,要辨清语意和语言结构,使读音上的停顿和语意、语言结构一致。如“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这是由几个分句构成的长句,如果处理不好句中的停顿,语意、语言结构就是一片混乱。两个“将”字词性不同,意义不同,读音也不同,必须分读,即两字之间要稍作停顿。前一个“将”同“上”合成一个名词,是“命”后边这个作宾语的句子中的主语中心语,后一个“将”是动词,是带领、率领的意思,是谓语中心语;“将荆州之军”后又应稍作停顿,“将军”后,“出于秦川”前亦应稍作停顿,“出于秦川”后停顿稍长,以显示出师的方向和目的;“百姓”后、“以迎将军”前又应稍作停顿,以表明将军率众出秦川的效果。这样诵读就能较为准确地表达语音停顿同句子内部结构的关系。诵读诗词,应按照诗句的韵味。(3)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在古诗文里,词语的选用、词的感情色彩、句的构造、句式的恶心则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都和语气的表达密切相关,诵读时就要把文句、诗句的语气传达出来。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例如《唐睢不辱使命》开头一段是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五百里地易安陵,纯属秦王的欺骗,“使人谓”“寡人”,足见秦王对安陵君的轻慢,要读稍重;“安陵君其许寡人”,体现出秦王的盛气凌人,要读得缓慢而重浊,表达出表面上是询问、祈使的语气,骨子里是威逼、强迫的语气,不易不行,非易不可。安陵君识破骗局,婉言拒绝,“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安陵君的态度和言辞看似十分温和,但不卑躬屈节,是面对虎狼之敌而采取的一种斗争艺术,所以用了委婉的言辞,要读得平和;“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于委婉中透出坚决的态度,有理、有节,不失明君风度,要读得坚定有力。古人读书讲“因声求气”,“声”就是文辞的声音节奏,“气”就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气势,作者在表达感情是所形成的气势的抑扬、疾徐、顿挫。“因声求气”就是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诵读中传达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忌重文言知识,忽视阅读理解

  注重文言知识的传承,忽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仍然是当前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中的一种偏向。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把文章当成了传承文言知识的载体,课题上把讲授文言知识当成了文言文阅读课程度不同地变成了文言语法知识课的情况还屡见不鲜。学生学习古诗文,往往忽视对古诗文复习更着眼于文言词法、文言句式的归类整理。头脑里少了有血有肉的诗文内容,只有枯燥的古汉语的语法条款。一个个的通假字,一个个的古今异义词,让学生眼花缭乱的一词多义现象,使他头昏目眩的词类活用,还有他们感到不可捉摸的文言虚词,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学生的头脑被这些超教材、超大纲的东西所充塞,诗文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理被搞地七零八落,原来简单的问题也答不上来。如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景色,明明写的是冬天的雪景,却答成写的是春天梨花盛开的景象。几乎堂堂课都要讲到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像这样明显地带着比喻词“如”的句子都看不出来;也忘记了联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去理解这一句诗。由此看来,离开诗文的阅读,孤立地抓文言知识,让学生在知识堆里挣扎,这实在是古诗文复习的一个误区。

  学习古文,周振甫先生曾提出过“立体的懂”这一独到见解。“立体的懂”的关键在于熟读,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记住的字、词是点,记住的句子是线。点线的懂是不够的。如果点与线是零乱的,不同篇章联系,就更不够了。因为一个字词的解释,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因上下文的关系而有变化,一个字、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会有不同的用法,记住了一个字、一个词的一个解释、一种用法,碰到了这个字、这个词的解释和用法有变化时就不好懂了。读了一课书,读了一首诗词、一篇文章,记住了这课书、这首诗、这篇文中的生字,记住了其中的句子,这叫平面的懂。平面的懂只懂得这课书、这首诗、这篇文中的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有了变化,就看不懂了。因此,平面的懂还不够,不能解决一个字词的解释和用法的多种变化。把书读熟了,把所读的诗文全部装在脑子里,就可以建立起各种联系,自然就懂了,就理解了。周先生打了一个比方,他说,比如读《论语》,开始碰到“仁”字不懂,“仁”字在《论语》里出现了104次,当读到十几次的“仁”字时,对“仁”字的意义渐渐懂了,当读到几十次、上百次的“仁”字时,对“仁”的意义懂得更多了。因为熟读,对书中有“仁”字的句子全部记住,对有“仁”字的句子的上下文也全部记住,对于“仁”因上下文的关系而解释有变化也罢,对于“仁”字的词组因结构不同而用法有变化也罢,全都懂了,这才叫“立体的懂”,也才算是真正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读书才是根本,要以读为本。

  读多了,读熟了,诗文装在脑子里,各种语言现象储存在脑子里,脑子犹如一部电脑,碰到什么难解的问题,鼠标一点,键盘上轻轻一击,储存的语言信息复活了,呈现了,将遇到的新情况一对照,一联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古代词论家谢溱曾形象而风趣地把通过比较加以选定的炼字的方法称为“戴帽法”。他说:“譬人急买帽子入市,出其若干,一一试之,必有恰好者。能用戴帽之法,则诗眼靡不工矣。”这个比喻多么精妙!在这里,“帽子”便是学生读过的诗文中的各种语言现象,遇到未读过的诗文,难以翻越的语言障碍,用手中的“帽子”一一试之,疑难就会冰释。因此,对于古诗文的复习,多读、熟读才是本,文言知识只能是未,而超教材、越大纲的文言语法知识更是学生额外的负担。

  四、忌东鳞西爪,忽视整体把握

  语文课标强调“积累”,要求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熟读、背诵的篇(首)段是积累的重要内容,,背诵是积累的一种重要方式。背诵默写古诗文是各地中考的常考点、必考点。由于考试受到考试时间和考试长度的限制,因此,背诵默写的内容当然只能是抽样的。于是学生在复习中往往把要求群文背诵的,只拎出其中的某些段来背,要求背诵默写某一首诗、某一首词,也只背其中有可能考的某几句,有的教师也常常对学生授以这样的“诀窍”。这样做的结果,学生脑子里就形成一片混乱:原本是这篇文中的句子,误为是那篇的;原本是这首诗或词的,却误以为另一首诗、此首词的;或者将此文中的句子与彼文中的句子相混杂,此首诗、此首词中的句子与彼首诗、彼首词中的句子胡乱勾连,颠三倒四,甚至将文与诗、诗与词中的句子搅在一起,乱成一团。默写时常常出错,更无法联系全文或者整首诗、词去理解文句、诗句的意思,以及在文中、诗词中的作用。这种状况是复习中较为普通的现象。

  背诵应是理解基础上的背诵,理解必须从整体出发,从整体上去把握,如果东鳞西爪,一鳞半爪,不见全貌,理解必须是偏颇的,运用必然会闹出笑话。

  古诗文的理解,包括对字词的理解,对语句的理解,对一层意思的理解,对一个段落的理解,对全篇(首)的理解。理解的基本原则应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说要因词解字,因句释词,因段解句,因篇解段。如果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对诗文的了解就成了瞎子摸象,所以整体把握诗文非常重要。例如,《醉翁亭记》中心是记述亭名“醉翁”的用意,表达与名同乐的思想,寄托乐而无逸情怀。全文分四段:首段写亭的所在,点出取名用意;次段写亭上所见四时景观;三段写亭周围人的活动;末段点出醒时作记。把握了中心,就好理解各段的意思;明白各段的主要内容,就好理解段中各层、各句的思想;弄清了各句的意思,就可以准确地理解句中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如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一篇言辞恳切而意味深长的赠言。第一段就“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立论,预言董生“必有合”;第二段怀疑燕赵的风俗可能变了,但要“以吾子之行卜之”,还是送他去河北;第三段委托董生吊望诸军之墓,劝谕燕赵之士,仍是送董生。文章的脉络是:先说董生去一定“有合”,肯定他去;接着一转,从“古”转到“今”,说“合”与“不合”就不一定了,姑且去试一下;然后要董生“观于其市”,致意有才而不遇者“出仕”。送之正所以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把握了行文的线索,把握了作者的思路,文章的内容、段意、句意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样就能作到准确地翻译文言语句,正确地概括句意、层意、段意以及主要内容、作者在诗文中的观点、态度作出准确的辨析和判断;也就能对学过的诗文进行一定的鉴赏和初步评价,并适当迁移运用于写作和口语交际。

  熟读经典,受益终身。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经典之作。复习迎考,当然必须熟读这些古诗文,但是熟读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应考。通过熟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陶冶情感,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吸取优秀文化的营养,增添文化积淀,打好做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的底子,这才是诵读古诗文的真正目的所在。

诵读欣赏 篇13

  一、教学重点提示:1、理解每首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流利诵读,欣赏和背诵每首古诗。二、教学时间:两教时

  第一教时教学目标:赏析一、二首诗。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情况:1、这两首诗在古诗中叫做什么格式的诗?律诗。前一首像七律,但不是律诗,“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后一首是五律。2、律诗的形式怎样?由四联构成,首联、颈联、颔联、尾联。共八句,中间两联各自对偶。基本双句押韵。3、请回忆两首诗的作者、年代、作品选自的篇目等知识。(除幻灯片之外,教者可口头介绍一些情况。)篇名:《别云间》 作者:夏完淳,南明抗清将领、诗人。 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 选自《夏完淳集》篇名:《雁门太守行》 作者:李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代诗人。 选自:《李贺诗歌编》出示幻灯片:4、读准下面的字音: cuī    níng     yān               zhòng                xié 摧           凝           燕脂                     霜重                        提携 jī              sài                  sāi  塞满 羁旅                     塞上           塞   sài  边塞                                     sè   闭塞二、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音调、节奏和感情。可打出幻灯片,加注读音节奏。(基本采用悲壮、慷慨之语气语调,速度稍慢。)三、学生齐读,教者点评。四、赏析两诗内容,形式是让学生边对照书下注释,边揣摩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①你觉得诗人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诗歌意境?一场边关战争的意境。②既写“黑云压城”,又写“甲光向日”,矛盾吗?不一定是实写,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想像之词。云缝中透射一缕阳光也是可能的。③你觉得这一派边塞风光可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壮美;苍凉、悲壮。④景色的描写为下面写战争渲染了一种形势?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⑤歌颂了哪两方面的守边将士?城内、城外。⑥这首诗意在歌颂什么?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兵临城下,紧张危急,披坚执锐,严悲壮苍凉: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阵以待。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半卷红旗,潜师夜袭,勇往直前,保歌颂英雄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卫边疆。

  《别云间》①你认为“别云间”,除了别故乡,还有其它意思吗?诗人内心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②首联充满了一种什么感情?悲苦感叹。③为什么诗人觉得天地不宽广?祖国山河沦陷敌手,自己本欲振翼搏击,谁知落入罗网,所以顿觉天地变窄了。④别故乡难,“难”在何处?事业未成,老父殉国,老母尚在,妻有身孕,自己又将踏上死亡之旅,怎能不无限留恋。⑤最后一联,使全诗格调起什么样的变化?由悲而壮,由低沉而高亢,显示了诗人的冲天豪气。⑥整体上,这首正气歌饱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爱祖国,爱家乡,为之奋斗而视死如归。              三年羁旋客,今日又南冠。      回忆征程,放眼河山。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落入罗网,悲苦感叹。爱祖国爱家乡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由悲而壮,无限眷恋。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视死战斗,冲天豪气。五、齐诵两首诗。六、布置作业:整理笔记,翻译两首诗。背诵两首诗。

诵读欣赏 篇14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掌握诗歌中重要字词的读音及意思,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学习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合作演绎诗歌,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及意境。

  4.培养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智慧来再现诗歌画面,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把握优美深邃的画意、诗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频、PPT。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是相爱却不能相守,未免让人扼腕叹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秦观发出的一种宽慰,一种无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有“一字千金”之称的《古诗十九首》,看看里面的《涉江采芙蓉》,表达了怎样的.相思。

  (设计意图:用秦观《鹊桥仙》中的词句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导出课题。)

  活动任务一 文学积累

  1.萧统与《文选》

  萧统,梁武帝的长子,曾立为太子,年三十,未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

  《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卷二十九 。

  2.《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并非一人一时所作,因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编者题为“古诗”,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没有题目,一般以诗的第一句作为题目。

  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标志着五言诗歌的成熟。 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刘勰(xié)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

  (设计意图:了解《古诗十九首》文学常识。)

  二、课堂活动

  任务活动二 诵读诗歌,置身诗境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学习任务1】

  1.初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梳理生字词读音,并用“/”划分朗读节奏,能流利的诵读诗歌。

  (设计意图:学生自行梳理生字词字音,主动关注生字词,能流利的诵读诗歌。)

  2.教师播放《涉江采芙蓉》朗读音频。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音频,帮助学生纠正字音,帮助学生体会诗歌情感。)

  3.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烟雨荷柔》,学生再读诗歌。

  (设计意图:再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能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任务活动三 品味诗歌,体味诗情

  【学习任务2】 (4人一小组合作探究)

  1.诗中主人公采芙蓉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采芙蓉是为了“遗”远方的“同心者”,“遗”“所思”。采芙蓉就是为了赠予所思念的人。

  2.这首诗为什么是“采芙蓉”,而不是其它物?芙蓉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明确:莲,君子之花;莲,佳人之花;莲,爱情坚贞之花。

  3.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

  明确:“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4.“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意象:“旧乡”“长路”。

  “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5.“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明确: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6.从诗中找表达感情的字眼,并概括主题。

  明确:字眼:“思”“忧伤”

  表达游子对爱人和家乡的深切思念。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理解诗歌、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感悟诗歌中主人公深切的相思情与深沉的思乡意。)

  任务活动四 合作描摹,情景再现

  【学习任务3】

  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6人一小组,尝试演绎这一情景。

  明确:主人公深切的相思情与深沉的思乡意。

  (设计意图:在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讨论抒情主人公的性别,考察学生的文化常识及逻辑能力;演绎展示情景能提升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表现自己的能力。通过整个活动感受诗歌所传递的情感。)

  三、拓展提升

  1.背诵诗歌,体会诗歌思想情感。

  2.运用联想和想象描摹诗歌的画面。(不少于150字)

  (设计意图:当堂背诵检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及学习效果,描摹诗歌画面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君子之花

  芙蓉——莲 佳人之花 相思、思乡

  爱情之花

  五、教学反思

诵读欣赏 篇15

  潍坊高新双语幼儿园小班—XX年下学期“经典诵读”学习内容

  古诗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识字:日  山  目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识字:天   回   来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识字:上   小 

  长歌行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识字:长  少  老   大

  画

  高鼎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

  春去花还在 ,

  人来鸟不惊。

  识字:画   远   近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识字:玉   万  叶   刀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识字:飞  云   山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识字:红  豆

  蝉

  (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借秋风。

  识字:蝉   高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识字:静   中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识字:人   今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识字:夜   百   手

  三字经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

  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诵读欣赏相关文章:

诵读欣赏古诗《蝉》《孤雁》《鹧鸪》—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诵读欣赏的好处(九篇)

诵读欣赏

诵读欣赏《两小儿辩日》《黄纱巾》—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诵读欣赏《两小儿辩日》《黄纱巾》

诵读欣赏《乡愁》教案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教学案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诵读欣赏《乡愁》教案及反思十七篇(实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诵读欣赏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