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北师大版第五册《买新书》教学案例及反思

北师大版第五册《买新书》教学案例及反思

战情人 点赞 分享
北师大版第五册《买新书》教学案例及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北师大版第五册《买新书》教学案例及反思(通用2篇)

北师大版第五册《买新书》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1

  背景分析:

  从课前的交流和对原班数学老师的交谈中我对他们的学习基础有了一些了解,绝大部分学生知道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平时有时也会开展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不将知道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作为教学重点,而是制定发展性目标,围绕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本节目标来展开教学。

  课堂实录:

  一、创设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带大家参观的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奇怪了,图书馆是看书的地方,图书馆里有数学问题吗?

  (有的说有,有的小声议论说没有)

  生1:图书馆是看书的地方,好像没什么数学问题呀。

  生2:有有,比如可以计算有几个书柜,图书馆里有多少本书?

  ……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并解决图书馆里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图书馆里的数学)

  师:我们学样图书馆买来了一些新书,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从这幅图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汇报……

  师:同学们提数学问题的能力还真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这个问题。

  整理出示题目:图书馆买来16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你能算出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吗?

  『反思:数学就在你身边,数学学习是现实的,这不是一句空话,利用该校新建的图书馆里的数学问题作为情境引入,大家都想看看学校新建的图书馆,情境来自学生身边,自然没有陌生感,学习兴趣自然而生。』

  二、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独立思考,会做的同学不要把答案喊出来,先把解决方法写在老师发给大家的白纸上并想想为什么。(教师注意对部分学困生加以指导)

  师:大部分同学都做完了,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有困难,没关系,先停下笔听听小组其他同学的意见,说不定他们的解法能给你一些启发。现在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或者你哪里想不通也可以提出来?(给足时间让小组合作交流)

  『反思:小组合作必须建立在充分的、独立探究的基础上的自发的合作,脱离独立思考基础的合作就会陷入合作形式主义的泥潭。』

  2、展示算法,汇报交流

  师:谁先来汇报一下你的解答方法。

  生1(一个小男孩):我是这样列式的:160除以2除以4等于20本。

  师:请你到黑板上将算式写出来,并向大家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好吗?

  生1:160除以2就是先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放80本书,再把80本书除以4,就求出平均每层放20本书了。

  师:你们同意这位小男孩的意见吗?

  众生:同意。

  师:(师轻摸小男孩的头,露出赞赏的眼光)你这么聪明,你能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吗?

  生2:我叫吕桥。

  师:好,同学们,就让我们把吕桥同学的这种解法叫“吕桥解法”好吗?

  众生:(大笑,觉得很有意思)好好,叫吕桥解法。

  (师在算式旁写上:“吕桥解法”。吕桥同学显得很高兴,脸上露出了很自豪的笑容,非常得意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师:好,谢谢吕桥同学,谁还有其他解法吗?

  众生:老师,我来我来。(气氛一下被调动起来,大家都争着回答问题)

  生3:快步跑到黑板列算式:160÷(2×4)=20(本),我是这样想的:……(可能有些激动,说得挺快的,表达不太清楚)

  师:你们听清楚了吗?谁再来重复一遍?

  生4:(飞快地跑到黑板)2乘以4求出两个书架一共有8层,再用160来除不就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有20本书了嘛。(在他嘴上说出来好像很容易似的)

  师:同意他的见解吗?

  众生:同意。

  师:(问生3生4)你叫什么名字?

  众生:(没等那两位同学回答,就叫开了)他叫俊锋,俊锋解法,他叫友彬,友彬解法,哈……

  师:因为这一题是他们两人合作完成的,叫谁的名字好呢?不然就叫“俊锋/友彬解法”吧。

  (师又在算式旁写上“俊锋/友彬解法”)

  众生:(大笑并鼓掌)

  『反思: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尊重,想法和意见得到尽情的流露,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3、探究第3种解法

  师:其实这一题还有其他解法不知你们会不会?

  (几个学生高高地举起手,大喊:“会会,我来说”)

  师:(故作惊讶)我还以为你们不会了,想不到这么多人会呀。

  生(一个女同学):用160除以4再除以2(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演算式)

  师:要能说出为什么这样算才厉害?

  生:我们可以先把两个书架看成一个大书架,这样看上去就有4层,160除以4就求出平均每层40本,可是这一层的40本是两个书架并在一起的,所以就要把40除以2才能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20本书。

  师:真厉害,同学们,你们听懂了吗?

  (有的说听懂了,有的摇摇头说不懂,这时这位小女孩有点急了,赶紧又重复说了一次)

  师:没听懂的同学也没关系,让我们听听笑笑是怎么想的吧。

  (课件出示笑笑的语音并配合将两个书架并在一起的动画进行演示)

  师:这下懂了吧。就叫什么解法呢?

  生(齐):玲玲解法。(玲玲好像感受到了同学们羡慕的眼光,露出了一份自豪)

  4、引导认识几种解法的异同

  师:这几种解法有什么不同点呢?你觉得哪一种算法最容易理解的?你喜欢哪一种解法?这几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

  『反思: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对几种算法进行比较,筛选最适合自己的算法,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这符合了新课程提倡的既要鼓励算法多样化,也要注意算法的最优化。』

  体会与思考:

  一、注重情景创设的有效性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节课中,首先向学生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该校新建设的图书馆,提出图书馆里的数学问题作为情景导入。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数学的方法加以解决,学生学起来亲切、自然、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避免情境的创设牵强附会,以致于情景简单化和庸俗化。

  二、注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有效性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最怕的就是没有建立在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之上的合作,容易变成了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惟命是从,唯小组长马首是瞻。或一哄而起,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实效。为此,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的方法,给予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此基础上,再将自己的想法或困惑提出来与小组交流,会解答的同学说出想法启发思维受阻的同学,不会解答的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这样不管是能自己能解决,还是不能解决的,都能在小组合作中有所收获,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另外,在小组合作探索学习中,我既提倡算法多样化,又重视算法的最优化。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的解答方法,并对几种解法进行对比。有的解法过难,部分学生不理解,为此我提出让学生选择他自己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或两种就可以,达到多样与最优的统一。

  三、注重发挥评价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明者,探索者,研究者。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如果不向这种需要提供养料,这种需要就会逐渐消失。”我尽量摒弃“你真棒”等这类不痛不痒的口头评价,重视将教师表情、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激励相结合进行评价,发挥教师个人的幽默感,把学生独立思考得出的解法借鉴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方式,取之为“吕桥解法”、某某同学解法等,让儿童感到自己是个发明者。课后,听课老师对于这个评价方式给予了肯定,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计算教学摆脱了枯燥无味,成为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可见,恰当的评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成为了一种内在的需求,整节课,学生始终流露出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四、思考

  “不一定追求每节课的完美,但一定要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尊重和耐性。”(北京刘可钦语)

  课堂中,怎样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交流的空间,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是值得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北师大版第五册《买新书》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4.通过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求异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 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连除的两步计算题。

  难点: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方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很乐意去的地方-学校阅览室。在那里可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走!咱们一起看看去。

  [说明:由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带着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摆书

  1.学生细看课件的信息,领会题意。

  师:谁能来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

  生:阅览室有200本书, 2个4层的书架

  (随着学生说的课件出示条件)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2个书架有几层?

  生:一个书架可以放几本书?

  生: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2.合作探究。

  师:看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猜猜看老师今天最想请大家解决哪个问题?

  学生的回答展示,今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3.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总结一下有几种方法

  4、汇报,展示交流4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

  汇报的时候说一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1)200÷2=100(本) (2)2×4=8(层)

  100÷4=25(本)   200÷8=25(本)

  (3)200÷2÷4 (4)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5、汇报时提问:(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

  (4)4×2是什么意思? 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师总结: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6、比较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和同桌说说看。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

  师:(1)、(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综合算式。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运算。

  7、观察算式,发现运算顺序

  师:像这种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在算的时候怎样判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3)、(4)两个算式,比较一下,看看在计算顺序上你有什么发现?

  可能情况:算式不同,得到的结果相同;(从左往右算,)

  (3)式没有括号,先算200÷2,后算100÷4;(4)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除法;

  8、小结: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样的同级运算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板书)

  同时,我们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列出来的算式也不同,但最终都能把问题解决,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像今天这样多动些脑筋。

  [说明:本环节是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对学生的发展而言,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主要让学生尝试说一说不同的方法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同的方法形成,了解对问题的认识角度。]

  三、巩固知识

  师:接下来可要大家一起开动脑、动口、动手哦,准备好了吗?

  1、基础练习

  960÷6÷4 342÷6×4 801÷(9÷3)

  (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把除号改成乘号,怎么计算呢?

  (2)汇报,展示

  2、深化与拓展——游泳

  小军去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4个来回,共游了2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1)引导理解”来回”什么意思? 谁来走一走,在走道上走一个来回?

  (2) 我们知道了来回就是去了再回来,4个来回就是去了再回来(4)次

  (3)自己独立解决这道题

  (4)汇报,展示

  3、一本故事书有756页,小明每天看6页,要多少周才能看完?

  (1)先读题,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汇报展示

  [说明:由于运书问题是综合性较强,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第三个流程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留给学生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四、评价体验,深化提高

  今天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请你评一评自己或同学的表现。

  评价表:

  1、碰到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题,我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碰到数学问题时,我能主动分析,并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

  3、在我找到了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后,我总是试着用其他的方法去解决;

  4、今天,我和同桌合作很愉快,我有一定的收获。

  [说明: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课堂上除了师生间的评价,还有生生评价、自我评价,努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充分发展。]

  作业(机动):练一练第5、6题

  教学反思

  对于自己11月14日上的三年级第六单元除法的买新书内容,自己感觉上得乱七八糟,课堂刚开始就已经偏离了自己的预设,而且这是由我自己造成的,一味的追求完成自己的教案,不把学生的反馈当回事,其实学生反馈的是综合算式200÷2÷4 =100÷4 =25(本),我只是想强调每步的意义,这时我自己就板书了分步算式,这与我课前预设的板书是不相符的,所以我自己就开始慌乱了,显得课堂每个环节的重点凸显不够。根据自己对课堂的感受,结合师傅袁老师对我课堂的分析,自己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欠缺。

  (1)我对自己在课堂每个环节想要凸显的资源还不够清晰。

  比如刚开始的分步算式的板书,我只是想强调每步的意义,但是自己很随意地就把分步算式写上黑板,其实这里可以让学生在投影仪上讲讲每步的意义就可以了。

  (2)对于学生语言表达的要求太高

  学生的语言是自己的理解,难免随意,但是只要学生语言不是原则性的错误,不影响学生对本节课重点难点的理解,老师就可以视为正确,不需要咬文嚼字,一定让学生改成统一的语言。比如:这节课出示情境后,让学生提问题,学生提出:每个书架每层有多少本书?其实这就是我想要着重强调的,这时就可以婉转地规范问题,比如说:也就是说每层放了多少本书?当学生表达出现了问题时,可以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其他学生帮助改正。

  (3)学生的错误反馈

  这节课内容是计算顺序的理解,但是在汇报过程中有同学出现计算错误(比如:末尾的0丢了,中间漏除的情况),我没有采取措施,只是反馈了对错,只是语言告诉学生,并没有让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以至于讲过之后还有同学还是错的。在这种计算课时,对于学生的计算错误,可以在学生展示时老师帮忙改正,也可以让学生听完意见后自己改,还可以看看其他同学的做法。反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扶到放。还有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在公开课时,对于学生错误的展示,随着课堂内容的深入,应该是越来越少。

  (4)教学设计上还有待改进

  本节课的基础练习还要改进 960÷6÷4 342÷6×4 801÷(9÷3) ,这三道题应该改成数字完全相同,但是加了不同的运算符号 960÷6÷4 960÷6×4 960÷(6×4) 在这里主要凸显出不同的运算符号不同的运算顺序,还可以加以小结。还有在反馈这三道题时,侧重点应该不同,对于第一道先讲运算顺序,再做,对于第二题,可以直接做,再讲顺序;第三题因为有括号,所以让学生讲运算的顺序,再做。

  (5)课堂最后的自我评价还可以再改进

  这节课我还设计了学生的自我评价 :

  1、碰到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题,我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碰到数学问题时,我能主动分析,并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

  3、在我找到了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后,我总是试着用其他的方法去解决;

  4、今天,我和同桌合作很愉快,我有一定的收获。

  评委老师提出意见,这样的评价表有多大的意义呢?

  我仔细一想,也确实。这样的评价一是看不到学生的真实的一面,因为如果学生自我评价还需要加油,那么其他同学可能会笑他,所以很容易出现虚假的自我评价;二是这样的评价时效性不强,因为没有后续的弥补措施,我们借班上课的老师往往是上完课就走了,这样的自我评价表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实际起了多大的作用,所以这样的评价也是形式的。

  我想是否可以通过练习的方式来评价:

  1、对于 (1)项评价,可以通过填空的方式:比如 968÷6÷4 968×6÷4 968÷(12÷3)

  先算( ),再算( )

  2、对于(2)项评价,可以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

  学校一辆小货车去书店运书,小货车2次运完(往返为一次),里程表出发前:2000米,最后回到学校:8000米。问题:从学校到书店有多远?

  3、小军去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4个来回,共游了2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用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堂课虽然上得不够好,不过还是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成长的机会,从准备、上课到听课、反思,我学到了很多,在这里要感谢在上课过程中给过我帮助的各位老师,特别是袁老师、柴老师、姚老师,我一定会再努力加油的,争取成长得更快!

北师大版第五册《买新书》教学案例及反思相关文章:

2016年八年级上册英语寒假作业答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十单元作文北师大版:十二生肖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北师大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教学计划汇总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考试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巩乃斯的马》教学设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北师大版第五册《买新书》教学案例及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