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无风无月 点赞 分享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精选14篇)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学习本文清新流畅、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

  2、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以及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的感情变化以及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苏轼的宇宙观以及文中所传达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文本

  对于苏轼,我们已经不陌生,他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以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脍炙人口。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开词中豪放一派,对后代有深远影响。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被贬官,先后到杭州,密州等地任职。1079年,御使李定等摘其讽谕诗中的诗句,诬陷他以诗诽谤朝廷,被捕下狱(乌台诗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1082年,苏轼被贬黄州已经两年。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两次乘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的前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解读文本

  (一)听朗读课文。要求:

  1、注意字词的读音及断句;2、说说你听此文的初步感受。

  听完朗读,让学生交流对《赤壁赋》有什么初步感受?在学生发表意见基础上教师归纳:

  1、语言上有一种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2、写景上有一种境界开阔飘飘欲仙的感觉。

  3、情感上是悲中有乐,乐中有悲。

  (二)研读第一段

  1、默读,要求疏通句意(略)。

  2、朗读,赤壁之景到底怎样,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明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万顷之茫然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风月无边,秋景如画。板书:画意——美

  4、“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些词句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

  明确:“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纵”有听凭、随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于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飘飘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

  如此之美景使作者产生心旷神怡、羽化登仙之“诗情”。板书:诗情——乐。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5、朗读第一段,要求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三)研读第二段

  1、朗读,疏通句意。

  2、本段是过渡段。开头继上文写泛舟时的欢乐心情,“于是饮酒乐甚”,古人抒发欢乐之情往往是饮酒赋诗,此处也不例外,“扣舷而歌之”就是写照。作者不仅歌“窈窕之章”,还歌“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问: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讨论后教师发表见解(供参考):美人,一般认为是君王,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分忧,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感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作者的心情于是由对天地自然界的浩渺的赞美引出对人世不如意的“悲情”,而这种悲情借客人箫声的悲凉反映出来,“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借助夸张,想象,比喻等手法,把洞箫那种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连读者也不由得悲伤起来。

  3、朗读:体会、揣摩苏子在唱歌时流露的悲情。

  第二课时

  一、研读第三段

  1、朗读,先疏通句意。

  2、问:客因何而悲呢?

  明确:一悲英雄不在(板书):赞颂曹操的功业并不是主要的,“而今安在哉?”一句才是重点。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是何等的黯然。这是客悲伤所在。

  3、问:客除了悲叹英雄不在,还有何悲?(朗读“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

  (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为意动词,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

  (“寄蜉蝣于天地,涉沧海之一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悲哀,此二悲也。二悲人生短暂,事业无成。(板书)

  二、研读第四段

  1、朗读第四段,疏通文意。

  2、问:面对客人的回答,苏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苏子以明月江水作比,从“变与不变”的角度阐发,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物我无尽,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因此,用不着羡慕江水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板书:由情入理

  3、问:那苏子认为该怎样度过人生呢?

  明确: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第二节课内容,特别是苏轼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问: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乐”情?

  明确: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中屡遭贬谪,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倍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

  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苏轼对客做出的回答,也是对自己做出的回答,从容而大气。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忧乐甚至生死,已然置之于身外,回到大自然去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可以寻得精神上的超脱。

  二、研读第五段

  1、朗读,疏通文意

  2、问:此时,客之心情如何变化?

  客喜而笑——感情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

  杯盘狼籍——以杯盘的杂乱来反衬苏子与客人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3、由此,我们得出《赤壁赋》的感情线索是乐——悲——乐。

  问: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明确:第一阶段的乐是一种偏重于感官的愉悦,美景使作者暂时忘忧,主观上力图避开内心烦扰而获得的暂时的陶醉;而在最后阶段的乐,是一种达观之乐,是对生命真谛、宇宙真谛大彻大悟之后的至乐,是一种勇于直面现实而经过深刻体悟之后的乐。无可置疑的是,这后一种乐(审美体验)远比前一种更稳定,更持久,更深刻。

  4、问:文中的“客”真有其人吗?

  文中客和“我”对话,实质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在《念奴娇》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写作特点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篇2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知识点

  一、 通假字

  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 山川相缪(缪,通“缭”, 缭绕)

  二、 古今异义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常隐喻君王;今译:指美貌的女子)

  三、 一词多义

  歌:扣舷而歌之(唱)

  倚歌而和之(曲调)

  之:耳得之而为声(它)

  惟江上之清风(的)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望: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

  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纵一苇之所如(往)

  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当于“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相当于“吗”)

  相与枕藉乎舟中(在)

  于: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句末语气助词)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怎么)

  且焉置土石(哪里)

  然: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的样子)

  何为其然也(这样)

  四、 词类活用

  1、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2、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3、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攻占,向东进军)

  4、 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5、 舞幽壑之潜蛟(使动用法,使•••起舞)

  6、 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用法,使•••哭泣)

  五、 特殊句式

  1、 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句)

  2、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定语后置句)

  3、 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4、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5、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篇3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知识点

  一、 通假字

  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 山川相缪(缪,通“缭”, 缭绕)

  二、 古今异义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常隐喻君王;今译:指美貌的女子)

  三、 一词多义

  歌:扣舷而歌之(唱)

  倚歌而和之(曲调)

  之:耳得之而为声(它)

  惟江上之清风(的)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望: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

  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纵一苇之所如(往)

  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当于“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相当于“吗”)

  相与枕藉乎舟中(在)

  于: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句末语气助词)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怎么)

  且焉置土石(哪里)

  然: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的样子)

  何为其然也(这样)

  四、 词类活用

  1、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2、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3、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攻占,向东进军)

  4、 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5、 舞幽壑之潜蛟(使动用法,使•••起舞)

  6、 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用法,使•••哭泣)

  五、 特殊句式

  1、 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句)

  2、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定语后置句)

  3、 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4、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5、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篇4

  广东省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 凌苑玲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理解作品的情感表现,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4、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作品的情感表现,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品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教学方法】 

  点导及讲练。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与写作背景感知

  二、听朗诵录音,正音,结合注释理通全文

  三、重要实词的掌握

  第二课时

  一、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作品的情感表现 

  二、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三、初步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品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2、模仿经典的语言样式,使语言表达富于文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苏轼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对明月秋水的思索以及由此得出的精当见解是跨越时空的。人虽在北宋,却说出了带有浓重的辩证唯物主义气息的话语,文中情景之中交融的哲理,足见其对人生真谛的参透。仅有这些已是惊世骇俗,其行云流水般的文笔,更使这篇《前赤壁赋》成为闪耀中华文坛的一颗明星。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本文语言运用的妙处。

  二、品味语言

  1、品味文中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感悟其宽阔而优美的意境。

  ⑴ 全体同学诵读第一段。

  (以第一段为例品味语言)

  ⑵ 展示问题一:任选其中一句你最感兴趣的语句,进行口头鉴赏。可以从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或所选取的意象等角度进行鉴赏。

  (小组讨论之,并推举代表发言)

  老师根据学生发言可点拨例句:

  ①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风轻拂人面,江上风平浪静。这两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人置身此中,心情一定是轻松舒畅的。此句情景交融,为下文写“泛舟之乐”奠定了基础。

  ②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此句画出天上的情景。这“徘徊”真是神来之笔。从东山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又不愿意离去,只在斗牛之间“徘徊”,好像愿意让人们尽情欣赏这美景,当然人们也希望月亮不要离去,他们需要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啊。此句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真是“人爱月,月惜人,月与人惺惺相惜,天人合一”。

  ③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一个“纵”字,一个“凌”字,多么传神!此中感情多么尽兴!多么畅快!这都非常真切传神地表现了苏轼泛游长江时的尽情愉悦、自由欢畅的感情。此句看似抒情,但情中有景,长江水平如镜,碧波万顷,一叶小舟在水上飞驰……美景当前,怎不叫人心驰神往?

  ⑶ 展示问题二:任选其中一句你最欣赏的句子,发挥你的想象,用现代汉语把它改写成一段不少于40字的话。

  例句:

  原文: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改写:我驾着小船,在这碧波万顷的江面上飞驰。小船啊小船,你尽情地飞吧,我不管你是飞向天际,还是飘向海角,你尽管随意地飞吧,飘吧,我是多么惬意啊,好像离开了人间,飞入了仙境。

  2、仿照本文优美的语言样式,写自己熟悉的内容,使语言表达富于文采。

  ⑴ 文章原句: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老师解说本句式之妙处:

  作者由目之所见──当前江月之景,联想到曹操的诗句,所以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而且由身之所在──曹操赋诗的长江赤壁,进一步联想到赤壁之战,所以说“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目之所见、身之所在是作者所设背景,由景而生的两个联想把曹操的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与写景融合起来,从而使自然之景饱含文化底蕴。

  语言样式:

  “□□□□□□①”,此非□□□②之诗乎?□□□□□□□□□③,此非□□□④之□□□□□□⑤者乎?

  (注:①处引用诗句,②④处填入该诗句之作者名,③⑤处填入与作者相关的景与事。语句应表现出这个人物形象的某种品性或风格或表达某种哲理)

  ⑵ 例句: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此非王子安之诗乎?饮贪泉而不贪,处逆境而乐观,此非子安之豁达之情怀者乎?

  (注:句子引用王勃之诗,表达他的乐观豁达的情怀。此文段适用于写“豁达”“乐观”“知足常乐”类话题作文)

  ⑶ 例句:

  “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此非浪漫诗仙李太白之诗乎?面对挫折,笑对痛苦,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此非太白千古飘逸之浪漫情怀者乎?

  (注:句子引用李白之诗,表达他面对挫折的态度。此文段适用于写“挫折”类话题作文。)

  ⑷ 学生仿写,自荐美文,或小组推荐,全班共享。老师略作点评。

  ⑸ 思路的进一步扩展,由古及今,由课本到课外,写一个人物形象,比如母亲、教师、医生等等。

  (用现代汉语)

  ⑹ 老师示范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不是吟咏母亲的恩情的诗句吗?孟母三迁,赵太后送子作人质,这不是母亲为子女的前途而考虑深远的体现吗?

  ⑺ 学生仿写,自荐美文,或小组推荐,全班共享。

  老师略作点评。

  ⑻ 小结:文章还有许多语言样式值得我们仿写,如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句式一句话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简明扼要。可用于记事。大家可以在课后继续练习,借用他人经典的语言样式,使自己的语言富有文采。

  三、结语

  这节课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品味了本文优美的语言,深切地体会了苏轼在本文所创设的宁静而宽阔的意境。同时,通过模仿苏轼的经典语句,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经典语言样式,从而让我们的语言表达富于文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吸纳并积累其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学底蕴,从而在写作中能学以致用,全力释放自己的才能,让自己的语言表达富于文采。

  四、课后作业

  1、每个同学把自己课堂写的仿写片段作整理,另外再写一个仿写片段。

  2、完成《名师》相关练习。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篇5

  教学目标

  1.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2.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重点难点

  深入挖掘文章深层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不仅有文学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而且有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

  写作背景:苏轼被贬黄州以后经常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其后,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指导诵读:注意感情流露

  二、文本探究:

  在充分预习并能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提示: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本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初步接触以文为赋: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三、重点分析

  1、结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一段文字,体悟赋的语言特点。

  提示:这段文字是充满诗意的神奇之笔,充分体现了走向散文化的宋赋仍保留且发展了铺张排比、讲究词采、骈散结合等赋的传统手法。作者寄情山水且怡然自乐之情历历在目。

  2、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看看本文体物部分具有怎样的特点,写志部分采用了哪些方法。

  3、林语堂对苏轼有过非常有趣的评价: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读了本文,说说你对林语堂这段话的认识。

  提示:本文写游玩之乐,际遇之悲,解脱之情,字里行间跳跃着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身影,读这篇旷世佳作,我们不能满足于从字句之表象中寻找一种朦胧的感觉,而应从更广、更深的层次了解这位巨人的思想性格、生活面貌、心态志趣。

  4、清代方苞读到《赤壁赋》时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藐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调适而鬯遂也。意思是说苏轼此文表面看去似挥洒自如,没费什么气力,实际却匠心独运,思路缜密。细读此文,品评文章的结构艺术。

  提示:结构往往反映出笔者的功力,表现着作者的创新能力。作为赋体游记,在结构上较之普通散文,还是有所区别的。阅读本文,仔细体会作者组织材料、剪裁写作内容的艺术。

  5、运用自己所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评价苏轼在本文中表现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提示:苏轼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其思想融合了儒、佛、道等不同的文化理念,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倾向,而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不乏合理性,也存在比较明显的消极因素。阅读本文后还可参阅有关资料,对苏轼的思想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篇6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重点:1、学习和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学方法:串讲+探究、鉴赏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1)利用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了解被贬赤壁这段经历及与之有关的材料,了解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简单知识等。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籍解决字词问题,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2、教师准备(1)若用多媒体教学,收集资料,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2)准备好相关的巩固练习课前课中课后的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是自怨自艾,消极的躲避还是乐观豁达的积极面对呢?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时,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处于人生底谷的苏轼是如何去面对的。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关于赋这种文体

  ?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  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五、解读课文

  (一)听录音朗诵或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词的读音与朗读的节奏。

  (二)理清思路,学生讨论回答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萧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间的问答,文章重点转到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画意,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1、 具体品读课文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①扫除这段文中的疑难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

  兴:起,同风雨兴焉

  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请

  ②师生讨论

  师: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讨论;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

  总结选用(秋江风月图—板书),那这副图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清风、水波、月   师板书

  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讨论,师总结: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一写夜游之乐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2)全班齐读第二段。

  讲解疑难字词句,分析。

  这段作者描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的箫声。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师生讨论)

  师:我们先来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 ,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 也要流泪。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  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六、课后作业布置;

  1、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

  2、预习课文后三段,思考教师留下的思考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讲内容,串起课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对美景,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讨论)

  明确: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

  通过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谕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在由他们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二人。更见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师总结过渡: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

  生讨论,师点拨: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师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须臾而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乐上来了。

  2、 延伸思考讨论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生讨论: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

  (2)、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可还有许多问题: (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3、教学小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箫吹奏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认识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任务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中,满腔悲愤寄寓旷达的风貌之下。

  赤壁赋》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说课稿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7    更新时间:-9-28    

  《赤壁赋》教学设计

  方正县综合高中     王国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学方法:串讲+探究、鉴赏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1)利用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了解被贬赤壁这段经历及与之有关的材料,了解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简单知识等。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籍解决字词问题,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2、教师准备(1)若用多媒体教学,收集资料,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2)准备好相关的巩固练习课前课中课后的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是自怨自艾,消极的躲避还是乐观豁达的积极面对呢?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时,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处于人生底谷的苏轼是如何去面对的。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关于赋这种文体

  ?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  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五、解读课文

  (一)听录音朗诵或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词的读音与朗读的节奏。

  (二)理清思路,学生讨论回答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萧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间的问答,文章重点转到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画意,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1、 具体品读课文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①扫除这段文中的疑难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

  兴:起,同风雨兴焉

  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请

  ②师生讨论

  师: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讨论;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

  总结选用(秋江风月图—板书),那这副图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清风、水波、月   师板书

  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讨论,师总结: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一写夜游之乐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2)全班齐读第二段。

  讲解疑难字词句,分析。

  这段作者描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的箫声。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师生讨论)

  师:我们先来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 ,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 也要流泪。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  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六、课后作业布置;

  1、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

  2、预习课文后三段,思考教师留下的思考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讲内容,串起课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对美景,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讨论)

  明确: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

  通过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谕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在由他们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二人。更见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师总结过渡: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

  生讨论,师点拨: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师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须臾而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乐上来了。

  2、 延伸思考讨论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生讨论: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

  (2)、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可还有许多问题: (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3、教学小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箫吹奏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认识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任务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中,满腔悲愤寄寓旷达的风貌之下。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篇7

  一、教学目的: 

  1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 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 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 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一.作者背景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赋,始于两汉魏晋,刘翩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搞文(舒展散布),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L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文题目 

  三.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四.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五.学习第一段

  思考:(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2)本段展示了怎样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

  (l)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六.学习第二段

  思考:(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本段的“嘻”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同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1)可分两层:①写作者的歌声②写客人的萧声,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转折过渡

  七.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2)“客”是如何闻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1)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2)“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八.学习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l)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八.学习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3)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1)本段感情色彩为”吕”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c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九.概括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十.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锅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仍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将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立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智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好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诉,余音禁袅,不绝如缕。舞的区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十一.阅读

  赤壁赋》赏析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

  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

  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 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

  2、教学目标 :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 游 景 乐 (以景动人)

  “水月” 歌 情 悲 (以情感人)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七、布置作业 :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篇9

  《赤壁赋》是传统篇目,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名作,也是中国古代文赋的集大成之作,以此文为主构成的赤壁系列是苏轼人生和艺术创作的重要转折点。2000年修订的高中语文教材把它安排在第三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要求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学习中国古代散文,鉴赏要求落在诵读、鉴赏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特点的初经级层面上,但我觉得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解读这一千古传诵的名作,尤其是苏东坡的杰作是一个极大的遗憾。于是我运用学校新开发的LDT网络教学系统围绕教材确定的教学目标 和教学重点对作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解析,希望在网络的阅读模式和教学的交互性上作一些探索,克服班级受授课制的限制和常规教学中的不足,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同学都能从这一课的学习中得到满意的收获。下面是我授课过程的记录:

  ▲教学课例

  第一课时

  一、强调纪律,注意事项:

  按照老师指导的程序进行,有问题举手请求帮助,避免不规范操作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动作。

  二、发放编号、密码,要求学生保存好。

  三、教师开放科目系统,并指导学生按要求操作进入系统:开机----双击网络标识进入----输入地址: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用户名栏输入自己的编号),进入学生界面。

  四、要求学生先点击阅读学习目标、学习指导、明确学习任务,尤其是本课学习任务,(详见“教学设计”)。

  五、阅读第一课时必读内容,点击进入页面具体内容,回主页时可点击左上角后退的箭头,每点击一个内容要点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请点击第一个指令:在文件当前位置打开,然后进入页面,若页面没有显示,请点击刷新,可以最小化多个窗口切换进行,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六、点击进入题解(导入  ),要求速读。

  七、了解苏轼生平及思想:“走近苏东坡[详见cbf1-ajsdp(word文档)]----点击页面右下脚链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反鸿踏雪泥](详见cbf1-s.doc)----其中穿插的两篇补充材料----《苏轼生平及思想》、《苏轼简介》可以浏览选择性阅读,不必详细全部读,允许拷盘,详见(cbf1-ssjj.htm,cbf1-ssdsphsx.htm)

  [注]:提供相关的专题网站网址,供有兴趣的同学课外查阅。

  八、点击阅读“关于文斌”(一)重点阅读,(二)较深较专业,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或浏览或拷盘)。

  九、点击进入课文分析。(详见cbf1-kwfx.doc)

  1、要求:精读,适当作笔记,可以copy内容要点。读完后要参加课堂测试,注意围绕学习重点保证一定的阅读速度。

  2、教师巡视、指点。给学生提供技术及阅读上的帮助,加强课堂调控:

  A、需要作笔记的地方:字词注音、层次划分、韵脚,其他根据自己理解程度适当记要点:

  第一段:“古文”、“典故”。

  第二段:对“前人”的理解。

  注意:第三段的“总结”部分乃“论坛1问题”之关键提示。“全文的线索、结构思路,总结及诵读要领”应适当记笔记。

  十、通过诵读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把握:

  (1)根据诵读提示及各段层次思路逐段朗读一遍。

  (2)根据全文结构提纲朗读一篇,然后再尝试背诵一遍。

  十一、返回主页,点击“课堂测试”,参加测试,按要求完成10道选择题,分值100分,时间3-5分钟。(试题详见cbf1-ktcs1.doc)。(测试系统会自动评分,学生可以在提交后查阅,未得满分的同学可以回课文分析中查阅)。

  十二、参加论坛(论坛交流内容详见cbf1-dykslt.doc)。教师巡视指导,对同学发的贴子给予恰当的评点,最后把论题的参考答案(思路)以贴子的形式发出去供同学参考、订正。

  十三、布置课外作业 (详见cbf1-kwzy.doc)。[提醒]:“课文分析”、“相关知识”可copy回去备用。

  第二课时

  进入系统程序(略)

  一、提醒同学:总结上节课经验,注意操作技巧和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在自己的能力限度内、在保证完成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的前提下吸收更多感兴趣的知识,大胆发表自己的感悟、见解和思想。

  二、集体背诵课文一篇(可以参照“课文分析”中的结构提纲)。

  三、点击进入第二课时必读内容:

  (1)阅读我的一篇赏析文章《行云流水纵笔处,请辞丽句铸毕章》,鉴赏品味文章精妙的优点,动人的语言艺术。(详见cbf2-yuyewlixi.htm)。

  (2)根据自己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有关材料,谈谈自己对苏轼在文中抒写的情思、哲理(他的人生观、宇宙观、哲学观和历史观)的感悟和评价。[有关材料详见(cbf2-pjsxcl.doc及相关链接)]

  四、登录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

  [注]:教师巡视、点拨、指导、评点学生发布的贴子,最后把自己的一首诗作《致苏子》(cbf2-zsz.doc)以及所任教班一个学生的习作《赤壁赋》(发表过的,详见cbf2-cbf)以贴子形式发布上去供同学欣赏、交流。

  五、把课文语段阅读测试题(主观题为主)发布到论坛上,在论坛上进行在线课堂测试,要求同学把答案copy后提交;最后老师把参考答案发布上去,同学自评得分,订正错误。

  ▲反思、总结:

  (一)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试验,学生的反馈效果很好,有很多内容吸引了他们,能感觉到课堂上一种聚精会神的思维流动,课堂气氛活跃和谐,交流愉悦,每位同学都有沉甸甸的收获,与常规课的效率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达到了一石三鸟的目的,提升人文素养(文学素养)、信息素养,完成教材任务对付应试策略三不误,但在交互性上还经作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

  显然,网络教学系统是个高效的工具,发挥这个工具的强大功能既能高效地备战应试更能高效地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而这把宝剑的威力的大小却取决于执剑者----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先进与落后,专业技能的高低,专业素养和功底的厚薄,包括现代化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以及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的高低,因为这直接关系网络课堂的质量和调控效益。如果教师的观念、技能和综合素养跟不上,那么学生会同样象对一些常规课一样失望,甚至更糟。

  (二)本次网络教学试验的现实意义:

  彻底改变传统古文教学低效的局面,走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误区。

  教材精选的古文篇目绝大部分是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淘漉和考验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是先辈才智的结晶,是他们留给后代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是皇皇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仅仅停留在释词解字,古汉语基础知识训练,疏通文意(翻译),粗浅的赏析等层面以应付升学考试,那将是对这一笔人文资源的极大浪费。古文教学的目标应该人定位在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基础的语文素养,使之了解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陶冶思想情操,提升文学素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语言的感悟力和表现力,提高吸取精、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实践证明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教学运用可以纠正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 的定位。本次网络教学试验,师生通过网络这一桥梁共同遨游千文学和哲学的殿堂,领略一代文豪苏子的旷世才情,学识、智商和情商都经受了一次洗礼和升华,真正体现了我校“开心求学,快乐从教”的办学理念,因为网站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从古文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取获,享受表达的自由和创造的快乐,从而改变以往学生认为古文枯燥乏味,无实用价值,缺乏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精神,不愿查阅工具书,总依赖老师课堂串讲,功利地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的积弊。也可以使教师焕发出创造的激情与活力,克服惯性,怠性的教学麻醉状态,并为网络阅读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实践证明学习网站的建设和教学运用,能够高效地把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理论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学效益。经过改造的直接服务于教学的LDT网络系统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改革提供了最优越、最有效的技术支持。

  实践还证明人们一直担扰的网络教学中的人机对话模式会淡漠师生思想感情的交流纯属杞人忧天,课堂调控能力强的老师实完全能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求知乐趣和交流愉悦的网络课堂人文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学习,和谐对话,自由交流,自主合作,共同享受求知、探索和创造的快乐,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篇10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 游 景 乐 (以景动人)

  “水月” 歌 情 悲 (以情感人)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篇1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赤壁赋》。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最后一课。

  从教材编写的结构和目的来看,古代散文单元培养学生解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赤壁赋》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作为一篇教读课文,它在文言五线方面对本单元的其他篇目有着牵引性的总结作用。无论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还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它都有着典型性。这一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继续学习和巩固文言知识点。

  其次,作为一篇赋,《赤壁赋》既保留了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又借鉴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从而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了诗歌的深致情韵和散文的透辟理意。这一特点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既可以感受其文辞的优美,又能从作文的角度得到启发——原来同一文体还可以借用其他文体的创作手法。

  再次,《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后写的。被人毁谤而导致仕途不顺自然会令人情绪低落,但作者低沉却不消沉,反而表现出一种乐观超然的人生态度。这一特点可以从人文品质和情感品质上陶冶学生,使之学会在逆境中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

  以上三点也是我从能力、美育、德育三方面拟定的教学目标。

  我将本课设计为三课时,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本节课我将和学生一起了解了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其人,处理字音、通假字、字意这些基础知识,梳理文意,初步品味本文景、情、理交融的最大的写作特点。

  因为没有类似的人生体验,所以在理解作者在遭受挫折后表现出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时,学生可能有难度,因此我将它设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解决的方法是对文本进行赏析时紧密结合写作背景和作家其人,创设情境,帮助理解。

  教学方法:

  诵读式、启发式、比较法。

  我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 游 景 乐 (以景动人)

  “水月” 歌 情 悲 (以情感人)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第三课时

  处理古汉语知识。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教学猜想和感悟:(见课件)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有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篇12

  一、复习目标: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基本篇目中出现的通假字的含义。

  3、掌握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4、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二、重点:

  文言知识复习

  三、难点:

  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态度。

  四、复习步骤:

  1、导入

  由课前歌曲《赤壁赋》导入本课。

  2、回忆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3、重温作背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在这里年近半百的他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3、朗读欣赏,检查背诵

  4、分组复习

  一组找出多义字并为重点字注音,二组找出通假字和词类活用,三组找出文言句式和分析课文结构,四组找出本文的线索和分析苏轼对人生的态度。

  5、分组展示讨论结果。

  6、本课小结

  本文是一篇千古传诵的文赋,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述了主客泛舟江上,观赏赤壁美景,饮酒放歌及探讨人生态度的生动场面,文中的抒情、写景、说理挥洒自如,自然融合。

  7、课后练习

  8、课堂赠言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他认为苏轼在黄州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9、板书设计:乐—悲—乐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篇13

  教学目标:

  以赤壁赋为范本与突破口,理解苏轼的成熟与伟大,引导学生直面生活的坎坷与挫折。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

  作家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这样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900多年前的一天,苏轼从监狱里走出来,被人押着,远离亲眷,带着疲惫屈辱,带着累累伤痕,来到了当时偏僻、荒凉的黄州,来到了赤壁,展开了与赤壁的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完成了他精神上的涅槃,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赤壁,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与苏轼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

  下面我先朗诵一遍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及断句;

  2、把握文中作者情感的转换及朗诵时应注意的问题;

  3、在课本空白处记下你听此文的初步感受及理解。

  二、教师配乐朗诵课文

  三、内容赏析

  [提问]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投影):

  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明]茅坤《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卷二十八

  东坡,世号曰:“坡仙”;此二赋,指前后赤壁赋。何谓“遗世”?同学们看课文注释(12)――脱离人世。

  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赤壁之景到底怎样,让我们来共同欣赏――齐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此时的江面呢――万顷之茫然――江水茫茫无边。)

  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你能不能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细细的波纹,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

  真是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

  (先析后诵)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什么是“一苇”――“纵”、“凌”:这里的“纵”――听凭、随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真的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者得意极了,于是乎飘飘欲仙,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廉”即不苟取、不贪,本是褒意,讲对山水不能“廉”而应“贪”,尽情享用。意思是应当享用眼前清风明月的美景,显示旷达超脱的情怀。)如此之美景作者人心旷神怡,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下面我们一起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面对美景,每个人都想让它与世永存,羽化而登仙更是每个人的愿望,正如课文第3段所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什么意思?然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于是悲从中来。

  请同学们放声朗诵第3段,看看主人公为何而悲?悲的内容是什么?

  来到赤壁,自然会联想到赤壁的历史人物,作者想到了曹操――曹操在赤壁有怎样的功业――“方其破荆州,下江流,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出曹操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固一世之雄也。”(这一段应该读到什么地方?如何读?)

  作者在这里连用4个4字句,增强语气,写出了气势,语调应该上扬。接着笔锋却陡然一转,情感跌入谷底。而今安在哉(什么意思?宾语前置。如何读?)

  固一世——之雄也,(蓄势待发,气势如虹——字字千钧,千古定评)而今安——在——哉?(激流跌宕——沉重惆怅)

  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是何等的黯然。

  只此一句写尽了英雄的古今对比,那么苏轼呢?“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为意动词,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我们知道,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有着独步古今的才华,但现在只能“侣鱼虾而友麋鹿”,况且苏轼又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政治才干,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怎能不怨。

  还有何悲?寄蜉蝣于天地,涉沧海之一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人生短促,而天地永存,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又是多么的渺小,跟长流不尽的江水和永存不灭的明月比较起来,人生实在是令人悲叹啊!

  [正因为古人长逝,宇宙无穷,作者不得不从幻想中寻求寄托和飞升的仙人同游太空,跟天上的明月永久存在。然而这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清醒地看到现实和愿望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

  把上一段换成:

  问: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

  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在《念奴娇》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

  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就的悲哀,作者是否一味的沉缅其中呢?他是如何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的呢?

  学生读课文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观点。

  水逝去而常流

  月盈亏而永生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既然人与万物一样,都是永恒的,那么“长江无穷”也就不值得羡慕了,当然也谈不上悲哀了。那又该怎样度过和消受这人生呢?

  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又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

  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最后还有问题,苏轼因何来到黄州,――1079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而且不得离开黄州,不得签署公事,而苏轼在黄州期间却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真正的成熟起来。

  提问: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乐”情?

  明确: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中屡遭贬谪,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倍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在本文中,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方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的审视一切后辩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

  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水调歌头》里,苏子已经告诉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要学会面对浮沉不定的人生,少一份哀伤,多一份豁达。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是苏轼对客做出的回答,也是对自己做出的回答,从容而大气。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忧乐甚至生死,已然置之于身外,回到大自然去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可以寻得精神上的超脱。

  课堂小结: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之所以能够及时调适心境,完成艰苦而难能的超越,以一种旷达的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处境,以积极的人世的态度继续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惫地跋涉前进,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气,山水之勃勃生气,培育了他开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给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虽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作业:

  1、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2、有人说苏轼《赤壁赋》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而清代诗人朱日浚却这样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对这问题你是怎样看的?

  3、以《我所知道的苏轼》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苏轼的深刻的理解。

  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漓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抒写情志。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篇14

  第一课时

  (板书“面对不幸”。)

  师: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生议论。片刻,教师指定一学生作答。)

  生1:我认为要乐观地面对。既然不幸不可避免,我们为什么不去积极面对呢?战胜不幸,就能使我们意志上更加坚强。也能使我们更加成熟。

  师:你遇到过什么不幸吧?

  生1(思考):一时想不起来。

  师:好,看来你是有不幸的,但是不幸给你的记忆远没有快乐给你的记忆深刻清晰,是吧?坐下。你说说看——

  生2:不幸其实就是万幸。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的时候,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我们并不一定要去“战胜”它,而只是冷静地面对它,不急者把它赶走,等它自己消失,我们再去收获不幸留下的财富。

  师:非常欣赏你的“不幸即万幸”的说法。你胸襟开阔,你视线长远。正如柳宗元被贬后,没有一味得怨天尤人,相反在那荒芜的山林里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净土,实现精神的再次超越,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中华文学才多了一些挺拔、清俊、通达的品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也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看看,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且基本失去人身自由的苏轼是如何面对的。

  (教师播放鲍国安朗诵录音,学生听读,正音)

  师:说说朗诵得怎么样。

  生3:不错,感情很深沉,配乐也不错。

  生4:他读错了几个字。比如“溯”读成“朔”了;“吾”应该读第二声,他读第三声了;第四节两个“夫”应该读第二声。

  师:为什么要读第二声?

  生4:因为这两个“夫”都解释成“那”,不是“男子”的意思。

  师:好,你的基础知识很扎实。

  生5:我觉得他的朗读并不像我们平时那样先把节奏划得明显,很多时候都是在停顿时间上长短不一样,有点散。

  师:你觉得他读得乱?

  生5:就是觉得不整齐。感情上还可以。

  师:我再放第一自然段的录音,只是以它为例,大家来听听,是不是觉得散乱。

  (听罢,学生发言)

  生6:我觉得他的对偶句读得是整齐的,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都是清楚,只有最后一句“羽化而登仙”与前文对应的“而不知其所止”比较,在“登仙”前停的时间长了一点,节奏上有些变化。但这样的变化是可以的,因为是一个自然段结尾,可以慢慢收一下。

  师:你听得很认真,分析得也很好。我先前听的时候,发现几乎每段结尾都渐缓。刚才周智文说乱,大概是说语速、语调处理的问题。确实,我们在朗读中应该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徐疾、语气的轻重缓急,(板书“词语抑扬顿挫、文句舒缓徐疾、语气轻重缓急”),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自己揣摩文章怎么去读。

  (学生朗读,甚至拿腔拿调。)

  师:刚才大家诵读都很认真,经过这样的诵读,我们感受到一些什么?

  生7:文章写的是苏轼一次游览,在赤壁的江面上,跟朋友一起喝酒唱歌,谈论人生,一直到第二天早晨。

  生8:我觉得苏轼的心情很好,很闲适。

  师:说说看,怎么感受到的?

  生8:他们自在地喝酒,喝得很尽兴,而且是一轮又一轮地喝。还有,看着美丽的景色,有明月,还有清风,他们的小船又在广阔的江面上行驶,我猜想苏轼心里很愉快的。

  师:体会得好,主要是他想象得好,也可能他就是把自己换位成苏轼了。大家继续说。

  生9:我觉得写洞箫的那一处写得好,四个“如”,写出了音乐的性格,或者就说是心理吧,很丰富,不单调。

  生10:我觉得第三段和第四段比较难理解,希望老师讲一讲。

  师:好,我们已经建立起一个大概印象。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这篇赋的内容。那就是“事、景、情、理”(教师板书:“事、景、情、理”)大家说,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生(乱答):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不够凝练。

  生: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师:还不够凝练。

  生(大声):游赤壁。

  师(笑):也太凝练了吧?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核舟记》中一句话,也就是那枚核舟的主题来概括,想想是怎么说的。

  (生茫然)

  师: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

  生:“大苏泛赤壁”云。

  (师板书:“大苏泛赤壁”)

  师:作者还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11:泛舟赤壁图。

  生12:月夜江水图。

  生13:秋江风月图。

  师:他们三个人的说法你们喜欢哪一个?

  生:秋江风月图。

  师:那我们就用这个。(板书:“秋江风月图”。)这幅图中有哪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

  生:清风、水波、月。

  (教师板书“风、水、月)

  师:在后面的赏析中,我们还穿越形象的屏蔽,品味这三者内在的意义。下面说说感情。我个人觉得只有两种感情,那就是——

  生:快乐、悲伤。

  (师板书:乐、悲)

  师:具体看这五段的感情,文章一直在“乐”“与”之间转换。在这里提醒大家看第二节,应该是先什么后什么?(生答“先乐后悲”)显然这是感情转变的一段。再看三五段,一悲,一乐,而第四节也是一个感情转变的段落。(板书:两个“转”)

  师:“理”,在课文中体现的哲理,或者就算感悟吧,大家说说有什么?

  生14:人应该学会调剂心情。

  师:为什么要“调剂”?

  生14:因为在不幸面前,需要战胜不幸,化悲痛为力量的。

  师:是的,要寻求一种精神的超越,哪怕只是解脱,对吧?好。结合文章,找找苏轼讲理的句子。

  生15:在第四节,全是苏轼的议论。

  师:大概是说了什么意思?

  生15:就是说不要羡慕江水的无穷……

  师:打断一下,是江水还是别的什么?

  生15:应该是自然界吧,作者说人也是无尽,所以不要去羡慕。

  师:很好。不去羡慕,那要怎么样呢?

  生16:我注意到第四接末尾,“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就是要享受自然。

  (板书:“何羡”“共适”)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赋的内容,但是,这只是粗线条的描画,要鉴赏它,还需要我们深入去阅读它。离下课还有两分钟,请大家自己再投入地读一遍课文。开始——

  第二课时

  师:将书翻到154页,我来请两个同学朗读第一段,大家认真听,听完后来评价。

  (生1读,声音洪亮,断句清楚,语调上缺少变化。生2读,声音轻柔,节奏明快,最后一句的感情没能读到位。)

  师:谁来说说?

  生3:生1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读快了,没那么一种舒适的感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衔接的不好,感情上不够豪放,显得不开阔。

  生4:我觉得生2比生1读得好,反正我眼前是有那种一种意境的。生1读得就跟我们念书一样,没什么味道。(师微笑着看生1)生2最后的“羽化而登仙”,应该舒缓一些,应该读成这样“羽化——而——登——仙——”。

  师:两位同学的朗读都有长处,而我想我们还是少说长处,因为不足才是我们需要弥补的,也就是我们的学习内容。他们评价得比较到位。老师也想接受两位同学的指点,来试一试——

  (教师朗诵)

  师:也请大家来批评。(无人举手发表意见)大家不说话,到底是读得好还是读得不好啊?(生说好)那还不给点掌声?(掌声)

  师:其实啊,我想我们要读好它,必须要先理解它,感受它。下面全体同学按照两大组的形式,分别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和第三人称的视角说说第一段的内容。

  (学生口头“乱”说,三分钟。)

  师:你来说——

  生5:在壬戌年七月十六这天,我和一位朋友到赤壁附近的江面上赏月。风打在我的脸上,很惬意。波平浪静,只有月光在水面上像银子一样跳动。(有学生议论这不合理)我们喝着酒,吟诵古代有关月亮的诗歌,非常开心。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船轻快的前进,越过了茫茫的水面,好象是离开了人世,来到仙境一样。

  师:不错。你来——

  生6:十六那天月亮最美,江上的月亮也格外明亮。苏轼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在船上喝酒,喝得很尽兴,触景生情,唱起《明月》诗中的《窈窕》篇章。月亮逐渐升高,满江都是月光,一直到天的尽头。他们的船越行越快,好象要飞到天上。

  师:两个同学说完了,大家想想,以哪种人称来写这段好?

  生7:我觉得第三人称好,她说的太美了。

  生8:其实都可以,不过用第三人称就不能写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受了。

  师:你发现的很好。两种人称都可以记事、描写,但是在直接抒发感情上是有差别的。你能说说作者在抒情的时候用了什么人称吗?

  生8:第一人称,直接抒情,很自然。

  师:那怎么理解文中的“苏子”呢?(学生答不上,师示意坐下)

  生9:一般姓后面加“子”表示对他人的敬称,但是我感觉这篇文章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因为很少看到第三人称的痕迹,不知道“苏子”是不是自称。

  师:那么,按照你的假想,苏轼为什么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策略?

  生9:可能他是急着要叙述,或者说要诉说吧。

  师:好,这观点我同意。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饱受忧患的苏轼回忆刚刚过去的不幸。他要排解,他要倾诉,他要超越,显然,以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我”要饮酒,“我”要唱歌,我要追随那茫茫江面闪动的月光,到达一个属于自己的纯净的世界。这样似乎更为合理一些。我们不妨在理解文中多注意那潜藏着的“我”。

  师:刚才生5说江面上月光在跳动,有同学可能有不同意见。大家想想,是随粼粼水波跳动好,还是月光像银子一样镀在江面上好?

  生10:跳动好,有动感。假如江面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虽然明亮,但是没什么生机。跳动就能表现轻松闲适的心情了。

  (众人表示同意)

  师:由此来看,“水波不兴”,并不是风平浪静,一点波浪都没有,而是没有大浪淘沙,卷起千堆雪的雄浑豪壮罢了。

  师:这一段里,我特别喜欢两个句子,一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句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两句吗?

  生11:“清风”是微风,吹得人很舒服,并且是慢慢吹来,恰到好处。可能老师喜欢这样的感觉。

  生12:清风不仅清凉,清爽,而且轻柔。

  生1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

  生14: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已经是开阔的,苏轼的心胸也是开阔的。

  师:大家说到我心里了。不过,“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句,我并不是按照书本注释上理解的,我认为这里的“白露”应该指的是月光,而并不是水气,理由是,前文写月光先升起后移动,紧接着应该华光丰盛,照彻江面。用白露这个比喻显示出月光的晶莹和充足。当然我也不能肯定的说说成“雾气”就一定不对。根据我的生活经验,在不到深夜的江面上是没有水气的。这个先存疑吧,以后大家有生活体验后再来解决。现在我们要看“横”与“接”这两个词,看它们用得好不好。

  生15:“横”好,“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也很好。“接”字感觉一般化。

  师:“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好在何处?

  生15:小木船随便横放在那里,表现闲适的情趣。

  生16:这里的“横”不是横放的意思,而是弥漫,本来是水气,哦,不,是月光,用横字写用动感,化静为动。“接”字我也感觉不出来,大概是固定用法。

  师:对“横”分析得有道理。假如把“接”换为“通”呢?换为“连”呢?

  (学生小声比较换过的句子。)

  师:这个我不去解释了。但是,有时极平常的一个词,用在极平常的一个环境里,它可能就有不寻常的效果。好,大家还有哪些喜欢的句子,自己读读,说说喜欢的理由,就不在课堂上交流了。

  (学生读、划、说)

  师:现在能不能背下来?试一下吧——

  (教师与学生齐背)

  师:第一节,作者是以道家思维看风景,抒内心。下面看第二节,可以分几层,为什么?

  生17:两层。第一层到“天一方”后,是写歌声。第二层写萧声。

  师:大家同意吧?(生表示同意)都是从表现内容上思考的?

  生18:第一层主要写“我”,第二层主要写“客”。

  生19:第一层还有点欢乐,第二层就很悲伤了。

  师:好,文章的思路和层次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分析。这里不管这么分析,就是这么两层。我们先看看苏轼为什么由《明月》诗唱到了类似楚辞的民歌,并且还把这几句写了出来?

  生20:他们正划着船,自然就唱到“桂棹兮兰奖,击空明兮溯流光”了。

  师:那后两句又怎么来看?

  生21:“美人”在楚辞里指国君,这里大概是苏轼还想回到朝廷为国效力的想法。毕竟他是被贬的。

  师:是啊,身在楚地,也是身在异地,苏轼的歌唱既有触景生情的因素,更有袒露内心的成分。作为一道来的客人,恩,这个“客”是翻译成“客人”好还是“朋友”好?

  生22。肯定是朋友。不然苏轼怎么请他来喝酒,赏月?

  师:你的意思,他们是酒肉朋友?

  生22:不是。这个朋友和苏轼很熟悉,从它的伴奏来看,他很了解苏轼在想什么。并且把苏轼的想法也表现出了出来。

  师:何以见得?

  生22:四个“如”其实都是苏轼的想法。“客”应该是苏轼的知心朋友。

  师:真正的朋友就应该是知己,应该是朋友的另一个“我”。我经常看到班级里总有几个人有吃的一起分,有超市一起去,有厕所一起上,这能算是“朋友”吗?

  (生笑)

  师:看苏轼这位知音,用音乐演绎苏轼的悲伤,连那洞箫的余音,缠绵不去,悲恻动人。即使是潜藏在深谷的蛟龙也无法抵挡这么寂寞,连那如同《琵琶行》中歌女遭遇的孤舟“嫠妇”,也不停抽泣。

  这样看来,江面的色彩似乎暗淡了下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

  师:作业 ,回家自主默写这两段文字。下课。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最新高中语文学生评语六篇(大全)

高中语文《离骚》课文原文及教案

最新高中语文常见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常用的八种教学方法模板(3篇)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作文:写事要有点波澜

2023年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年度总结 高中语文老师年度个人总结(优秀6篇)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详解

高中语文教师的工作总结精选4篇

高中语文课前3分钟演讲稿【最新9篇】

2022年高中语文作文素材

2023年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报告 高中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发言稿优秀(14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中语文必修《赤壁赋》教案范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