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音乐“新课改、新理念”背后的反思

音乐“新课改、新理念”背后的反思

拱手江河 点赞 分享
音乐“新课改、新理念”背后的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音乐“新课改、新理念”背后的反思

音乐程标准》颁布以来,音乐教学成为学校整个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理念”要求音乐教学必须具有以声传情、以情育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渠道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获得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但反过来说,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并不意味着过时、全盘抛弃,相反怎样将传统的教学内容转变为新的教学理念服务,已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值得研究的任务。 

一、传统教学在新时期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很难看到丰富的音乐内涵,学生感受不到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活力。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师生的平等,教师即是组织者才又是直接参与者,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但这过程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的否定,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技巧训练等等。在当今我们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过程中,这种基础训练仍然是必须且重要的。例如:传统教学中抓识谱能力的基础训练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识谱能力是学习音乐的最基本技能,就像我们儿时学识字一样,学生一旦具备良好的读谱、识谱能力,那么全面的音乐素质,包括节奏感、创造力,对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都将随之相应提高。所以,没有具备读谱、识谱能力,就无法接受音乐的教育。教师作为音乐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应在传统教学内容与新的教育理念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传统教学内容为新的教学理念,而不应回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 

二、“新概念”导致教学具体目标淡化 

新《音乐课程标准》增加了“创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其根本目的是开发学生的即兴创造的潜质,它作为一种教学目标被设计在具体的教学理念之中,但如何实施“创造”,仅凭教师的简单提示,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标准规范,而留给学生极大的无限空间,让学生做个性化的随意创造,这种教学做法是有所欠妥。教学内容不能无节制地扩张,整堂课的活动过程,外表看来尽管充满创造性、随意性和多样性,但偏离课程教学的方向,最终是未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那种为了给予学生最大信息量,在一堂课中,听完声乐后听器乐,听完器乐后又听交响乐是错误的。表面看整堂课的活动过程尽管充满多样性,但随意性大且偏离课程教学的方向,最终是未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 

三、学生的“自主性”严重“超载” 

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很关键的,但同时不能忽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能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紧密相连,既让学生开开心心地学,掌握的知识,又使他们的个性、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很好培养,那么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所以,活跃的课堂氛围固然是好,但纯粹给学生营造一个玩的氛围,而不能在玩中吸取知识和养分,这样的课堂教学将不是很成功的。 

四、多媒体在音乐教学平台的合理使用 

音乐“新课改、新理念”背后的反思相关文章:

音乐“新课改、新理念”背后的反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音乐“新课改、新理念”背后的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