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困爱之城 点赞 分享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微信扫码分享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精选12篇)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篇1

  《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煤矿的苦难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的黑暗现实。同时也表现了穷人孩子自强自立、刻苦磨砺的坚强意志。这篇课文对我启发很大,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艰辛。

  作者和我们一样是12岁的青少年,要挑两筐沉重的煤,走许多路.如果路是平平的,特别好走的,对于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已经是比登天还难。更何况路特別难走,这种艰难更是无法想象了。对比作者和我们,简直是天壤之别。同样是12岁的我们,能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快乐地学习,但是小作者的生活却是如此艰难。他们是穷人,无论到哪里,都要被人欺负.小作者这么小就这么懂事,还懂得为家人担忧。现在,很少有这样乖巧的孩子了。说到挑煤,我们班老师还让我们回家尝试了一遍,虽然不是挑煤,但我们拎、背或挑着某样东西走楼梯。我感受也很深。我家一共有六楼,我拎着沉甸甸的书包,从1楼开始走。开始的时候,我还蛮好奇的。我从来都没有体验过这样的感受,我十分期待。我慢慢地走到3楼,我的背上隐隐约约感觉有点热。我把外衣脱了,继续走着,慢慢地体验着这滋味.刚刚走到5楼,我的鼻上就有了一颗颗小汗珠.我无奈地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我继续往上走,来回走一趟.我感觉脚十分的酸,,手也拎得生疼.

  这次老师布置的作业的体会更让我对课文中的小作者佩服。他的意志是那么地坚强,使他走上了成功的道路。我想我在学习、人生的道路上也正需要这种顽强刻苦的精神.我想对文中的那位作者说: “谢谢你,你的这种精神将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强地走下去。无论前面的道路是多么崎岖,前行的路上需要多少汗水,我都将坚定地走下去.”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篇2

  [教学背景]:义务教育九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中有一篇课文《劳动的开端》。讲述了著名英模吴运铎小时候第一次挑煤的艰难历程。因为课文讲述的内容离我们现在比较遥远,所以,很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较难感悟其中流露出的劳动的艰辛。针对这点,我在教学时就有意转变以往老师有声有色地讲,学生毫无感受地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设计教学预案时,重点放在抓住课文一个突破点,并运用大量课外知识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做到“准、透、长”。

  [教学片段(一)]:

  上课后,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位著名英模的小时候的艰难生活,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为英模。”

  大屏幕显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中,曾涌现出无数功臣英模。其中有一位军工,身负100多处伤,手足伤残仍奋斗不息,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就是吴运铎。1917 年,吴运铎出生于萍乡煤矿一个职员家庭,那是一个昏暗的年代,吴运铎自小就品尝了贫苦的滋味,15岁就进煤矿当学徒。抗战初期,吴运铎和他的战友们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建起了一个制造、修配枪械的工厂,这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兵器工业的开端。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和战友们用拣来的破铜烂铁自制机器,生产出了子弹、炮弹、手榴弹,甚至还造出了平射炮。

  在试制武器过程中,他舍生忘死,曾3 次身负重伤,经过20余次手术,失去了左手、左眼,左腿被炸残,全身有几十块弹片没有取出。为了修复前方急需的旧炮弹,吴运铎准备从报废雷管中拆取雷汞做击发药。虽然事先做了防范,将雷管用水浸过,但当他进行拆除时,忽然一声巨响,雷管在他手中爆炸了。他当场失去知觉,整个人被炸得血肉模糊,左手被炸掉4 根手指,左腿膝盖被炸裂,露出膝盖骨,左眼几近失明。他在病床上昏迷了15天。

  即便这样,他仍然置个人安危和健康于不顾,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

  学生认真读这段文字一分半钟。

  师:“同学们,你们读了这段文字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我觉得吴运铎很坚强。”

  生:“我为他坚强的毅力所折服。”

  生:“我看到了他的恒心。”

  生:“吴运铎真是一个铁人。”

  ……

  师:“那么,吴运铎为什么会如此坚强呢?那和他小时侯的经历是有关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的读一读课文,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

  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老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我觉得这和他小时侯就做艰苦的劳动有关。”

  生:“我觉得是那艰难的生活炼就了他如此坚强的品质。”

  生:“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懂事出使他坚强。”

  ……

  师:“是啊!正是那艰难的劳动,艰苦的生活才最终炼就了吴运铎那坚忍不拔的意志。”

  教师板书:艰难

  (随后教师紧紧抓住“艰难”来进行教学)

  [教学片段(二)]:

  教师投影显示学生找到的一句话: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教师请学生读,你觉得怎么读就怎么读。

  生:“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生:“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师:“哪位同学读地对呢?”

  学生分析。并得出正确的读法。第二位同学读的正确。

  学生齐读。

  师:“读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的感受是作者走的那条路很滑。”

  师:“那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朗读:“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师:“你读得很好,谁再来读一下。”

  生朗读。教师指名四至五位来朗读。要求读出路滑。

  师:“这句话难到只写出了路滑吗?请同学们再好好体会一下。”

  学生自由读。

  生:“我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那种坚强。”

  师:“那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感情朗读。语气较坚定。

  师:“能听出坚强。”

  生:“我感到了生活的艰难。”

  师:“读出你的艰难,你的感受。”

  生感情朗读。

  师肯定其朗读。

  生:“我感受到的是无奈。”

  师:“那你读一下。”

  生感情朗读。

  师:“是啊!生活的无奈,生活的艰难,造就了作者的坚强。同学们,带着你们自己的感受,自由的读一边。”

  生自由读,读得很投入。

  (后面的两个比喻句的教学采用的方法同上。)

  [课后反思]:

  我们镇西小学在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要求学生感悟“准、透、长”的教学特点。学生感悟“准、透、长”,这一教学要求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具体到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现在就我的这节课来谈谈我是如何做到的。

  一、 抓“准”课文中心点。

  课文的中心点往往能统领全文。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如果能老老抓住课文中心点,就如同抓住了一个人的“命脉”。老师教则简练,准确;学生学则快捷,深刻。记得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在教《一夜的工作》时,就紧紧抓住周总理的“俭朴”来进行层层推进式的教学。效果很突出。而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紧紧围绕“艰难”这个中心词。让学生体会艰难,让学生感受艰难,让学生在“艰难”中启迪现在,指导将来。

  在教学时,我先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让学生进行感受。然后层层推进,得出“艰难”这个关键词。最后又从“艰难”出发,让学生找课文中的句子。(见片段一)在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灵魂就是“艰难”。而学生在学习时,也总是沉浸在生活艰难这一主旋律中。收到的效果就是学生学习不满无目的,老师的教学不无的放失。课堂紧凑而有序。

  二、学生感受深刻“透”彻。

  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我们语文老师要重点培养的学生素质之一。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充分感受也就成了我们老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这节课中,我采用的方法是抓住一点,进行层层深入式的朗读和体会,逐步培养学生敏锐的阅读感受力。

  在学生找到课文的重点句:“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后,我分成三个步骤让学生进行朗读和感悟(见片段二)。第一步,读的正确,这句话中的停顿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而不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停顿的要求其实也体现了课文对学生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指导学生读好,读正确。第二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这个比喻句所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山路很滑。而学生是要通过朗读读书这中意思。第三步,学生深入体会,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如写出了生活的艰辛,作者意志的坚强,劳动的艰难等。而这些体会当然也要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这三个步骤中,教师也要穿插的补充一些课外知识,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通过这一系列的读,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已完全进入文本的情景,朗读和感受时学生眼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对作者的深深同情,这是一种透彻的感受。我想这时的学生一定深深的感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他们也一定会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这也可以说是在这节课中我要求学生对文本的一种解读。

  三、学生感受文本时间“长”。

  对于学生感受“长”这一教学特色的理解,我在这节课中重点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比如:齐读,个别读,自由读,读后体会,体会后读等。在我的这节课中读的时间大约有五分之三左右。我想,学生是我们课堂的主人,如果不给学生时间,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是没有生机和生命力的。而如何让学生成为主人呢?在语文课中,让学生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书读百边,其义自现”。这是我这堂课的特点,也是我对学生学习时间“长”的理解。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篇3

  课堂上讨论《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们一致认为第一次挑煤的经过写得最详细,因为这是文章的重点,最能够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最能够反映出作者挑煤的艰难、意志的坚强和旧社会的黑暗。写作者家里穷、矿工工作条件差及第二次挑煤较简略,因为这些是次要材料。然后根据重点,把课文缩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又写了读后感,大家纷纷写到:读了《劳动的开端》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也懂得了,人要志气,人要有毅力,人要有决心。如果没有像吴运铎一样有志气,有毅力,有决心,我们的学习就不可能有进步。可见,同学们的思想还是有所触动的。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篇4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来继续学习《劳动的开端》这一篇课文。咱们已

  经上了一节课了,谁来说说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资本家和他们的走狗们根本不把劳动人民的身体不当一回事。

  生:作者小小年纪就要去劳动,我特别感动。

  生:这篇课文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生:我觉得作者很懂事,家庭很困难,他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师:同学们,正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在当时这样的社会中,那些本该像我

  们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的孩子,却过早地尝到了人间的冷暖;那些本该拥有着理想和幸福的孩子,也过早地承担起了生活的重任,踏上了艰难的道路。打开课本,请大家好好地去读一读作者挑煤赶路这一部分内容,在这里,有没有特别打动你的地方?请你用——划出来。然后再好好地去想一想,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你?开始。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有没有特别打动你的地方?

  生:“我鼓起勇气,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留神,一个跟头栽倒在半山腰。

  因为这句话写出了我很坚强。

  师:你体会得很好,能不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学生再读这句话,读得很快。)

  师:读得这么快,慢慢读。

  (学生三读这句话。)

  师:这一次好多了。同学们,还有其它打动你的句子吗?

  生:这句话特别打动我“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师:为什么会打动你的?

  生:因为从这个中可以看出一个12岁的男孩子,瘦瘦的身躯,又要去挑煤,一定是很艰难的。

  师:你感受到了这份艰难。但是你读得不是很好。你再读读这个句子。

  (生再读,又读错,教师再纠正。)

  师:同学们,谁也划了这个句子?

  (生举手,教师指名。)

  师:为什么会打动你的?

  生:因为我觉得作者小小年纪,就要去挑煤赚钱,我觉得他很辛苦。不像我们那么幸福。

  师:在这个句子中,你觉得哪一个地方特别能够说明这一点?

  生:“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这里。

  师:你把这个地方读得稍微再重一些,再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同学们,在这个句子中,你觉得哪些词语咱们也不能忽视?

  生:我觉得是“生疼”。

  师:很疼痛的感觉,是吧?你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

  师:有比她读得更艰难的吗?

  (生读)

  师:有进步。谁比他读得更好。

  (生读。)

  师:好。同学们,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

  师:大家把课本放下,看老师读。

  (教师范读。)

  师:慢慢读,带上咱们各自的感受,再来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当我读着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就是文中的主人公。我觉得自己的肩上有的千斤重担,我仿佛觉得我的力气在慢慢变小,我的脚步在慢慢变重。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

  师:还有其它打动你的话吗?

  生:“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地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师:为什么 这个句子会特别打动你?

  生:因为我从来也没有经历过这种事:腿上流血,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

  师:你能够把这种痛苦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读。)

  师:这句话还打动谁了?(师指名后)为什么这句话会打动你的?

  生:因为红肿的肩头更滚水烫过一样,说明他已经坚持了很久了。再加上他腿上流血,更加说明了他非常疼痛。

  师:简直可以说是遍体……

  生:鳞伤。

  师:能够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生读。)

  师:谁也想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这里要读得慢。你再读。

  (生再读。)

  师:谁还想读。

  (学生深情地朗读。)

  师:读得真好。咱们学着她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学生齐读后,教师范读。)

  师:同学们,读着这样的一段文字,在你的头脑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觉得他很悲伤,他没把煤挑到车站,没挣到钱,而自己却受伤了。

  生:我觉得他很失望。

  生:我觉得他很痛苦。

  生:我仿佛看到了那些资本家和他们的走狗在背后嘲笑这位小男孩。

  师:谁能够用朗读把这样的一种情景读出来?先自由地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

  师:想读的同学请举手。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我感受到了这种痛苦。读得真好。谁还想读?

  (生读。)

  师:我感受到了这种可怜的情景。很好。

  (生读。)

  师:多么无奈的情景啊!

  (生读。)

  师:我眼泪都快出来了。同学们,语文在哪里?语文就在我们每位同学的心窝里。拿起课本,再自由地去读读这个句子。

  (学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还有其它打动你的话吗?

  生:“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师:为什么这个句子会打动你的?

  生:这山原来是没有路的,是那些工人、挑煤的人踩出来的,一定很难走。

  师:你说得很对,读得不是很好。你再读读这句话。

  (生再读,又读错,教师随机纠正错误。)

  师:特别难读的一个句子,谁还想读。

  (生读。)

  师:有比他读得更好的吗?

  (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得很好。咱们学着她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同学们,煤筐为什么会来回晃荡的?

  生:因为这条路滑,走路很艰难。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叫……

  生:一步三滑。

  师:你能体会到这种一步三滑的艰难吗?

  生:能。

  师:读一读,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读。)

  师:很好,有读得更艰难的吗?

  (生读。)

  师:读得真好。有比她读得更感人的吗?

  (生读。)

  师: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同学们,煤筐来回晃荡,仅仅是因为路滑吗?请大家好好地来看看这幅

  画,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吴运铎吃力的样子。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这条一步三滑的小路中看出来的。

  生:我还从他的表情中体会到了这一点。

  师:你看到了一副怎样的表情?

  生:一副痛苦的表情。

  生:我还看出了他挑的担子很重。他的扁担都已经弯了。

  生:他的担子很重,加上路滑,担子晃来晃去,担子会更加重。

  师:沉重的担子,压在我瘦小的身躯上,同学们,你能感受到我当时是怎样

  行走的吗?

  生:是一冲一撞的。

  生:是跌跌撞撞的。

  生:是晃晃荡荡的。

  生:是踉踉跄跄的。

  生:是歪歪扭扭的。

  生:是小心翼翼的。

  师:所以,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更重要的原因是……

  生:肩上沉重的担子。

  师:同学们,拿起课本,让我们再一次艰难地来读一读这一句话。

  (学生齐读。教师板书:艰难)

  师:从半夜动身到这时候日落西山,作者劳累了一整天,他最终换来的是什么?

  生:饥饿和疲劳。

  生:遍体鳞伤。

  生:内心的失落。

  师:作者劳累了一整天,最终换来的是遍体的伤痕却一无所获。这是多么辛酸,多么痛心,多么艰难,多么感人至深的劳动啊。面对着此情此景,面对着这一位无力、无助而又无奈的儿子,母亲又做了些什么?

  生:母亲给我打来洗脚水。

  师:你忽视了前面特别重要的几个字。

  生:母亲含着眼泪,给我打来洗脚水。

  师:母亲是含着眼泪。请同学们在这几个字下面打上δ。

  (学生打δ)

  师:咱们一起深情地来说一说。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这是一种怎样的泪水?

  生:这是一种辛酸的泪水。因为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为了生活要去挑煤,感到很辛酸。

  生:这是一种无奈的泪水。因为家里很穷,但母亲又没有办法。

  生:这是一种心疼的泪水。因为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回到家后,一头栽倒在床上,她很心疼。

  生:这是一种痛心的泪水。因为她的孩子遍体鳞伤却一无所获。

  师:在当时这样的社会里,仅仅是我母亲在流泪吗?

  生:所有被资本家压迫的工人们在流泪。

  生:所有的穷人们在流泪。

  生:孩子的母亲们在流泪。

  师: 是的,在当时这样的社会里,像我母亲一样的母亲们在流泪,孩子们在流泪,工人们在流泪,整个中国都在流泪。但是,12岁的小吴运铎却没有流泪。同学们,他难道不该流泪吗?

  生:该。

  (出示句子,配乐)

  师:这些饱含着辛酸和血泪的文字在告诉我们,他应该流泪,他应该痛哭一场。但是,他没有,他只是淡淡地说“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同学们,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你想对作者说些什么?拿出纸和笔来,把你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

  (学生写话。)

  师:想说的请举手。

  生:吴运铎,好样的。哪里跌倒,就应该在哪里爬起来。

  生:啊,吴运铎,你真是太坚强了。你这种坚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教师板书:坚强)

  生:吴运铎,你真勇敢,你真坚强。你受人欺侮,但你没有放弃,因为你知道,你挑的不只是几筐煤,挑起的还有全家人的重担。

  生:吴运铎,你是一个坚强的人。你是一个不服输的人。

  师:同学们,这就是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过,这就是我们敬爱的吴运铎爷爷苦难童年的开始。在他的肩头,一头挑起的是沉重的煤筐和艰难的生活,另一头挑起的则是坚强的品格和顽强的意志。(教师边说边完成板画)同学们,让我们再去读读眼前的这些文字,再去感受感受这些曾经触动我们心灵的语言,再去感受感受那个苦难的年代,那种不屈的精神。

  (学生自由朗读交流时的几句话,教师板书: 峰高无坦途,我当自奋力。)

  师:童年时代的吴运铎是可怜的,也是可敬的,是可叹的,也是可爱的。多年以后,他写下了这样两句诗,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诗句。)

  师:这两句无声的语言,一直陪伴着他苦难而又坎坷的一生,也一直鼓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后人,鼓舞我们顽强不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这节课咱们上到这里,最后,布置这样两个作业:(1)写一句或几句激励自己的话,时刻谨记,时刻鞭策。(2)找一些与吴运铎爷爷有关的图文资料,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传读。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篇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在词语中的读音。  

  3、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4、理解第一段比喻句的意思,概括段落大意。

  5、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流程: 

  一、解题激疑,揭示新课

  1、师:“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又是什么意思?{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板书课题)生齐读  

  2、师: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生: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劳动?作者什么时候去参加劳动的?为什么把这次劳动称为?通过这次劳动反映了什么……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

  (1)师: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生: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2)师:作者参加的是怎样的一项的劳动?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2、根据“决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自学字词,读通课文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煤藏( )    宝藏( )  (cang  zang )

  挑( )战    挑( )脚  (tiao  tiao )

  半夜得( )动身 得( )了吧 (de  de dei )

  降落( )    落( )在后头 ( luo   la )

  五、细读课文,加深认识

  1、师:轻声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先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再写萍乡煤矿挖煤、运煤情况;最后写“我”去约小赵一起挑煤。

  2、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用“--”划在文中。

  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

  (1)“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

  ①师: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

  生: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很难过。

  ②师:这两种说法到底哪种好?为什么?(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心里的难过程度。说明才十二岁的吴运铎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有了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愿望。)

  ③有感情的朗读。

  (2)“工人进出……从窑里拖出来”

  ①变换说法。

  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趴在地上爬进去挖煤,又趴在地上把煤挖出来。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劳动条件太差,干活太累,资本家简直不把工人当人待。

  ③感情朗读

  (3)“得了吧……把你压扁了”

  ①变换说法

  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你这么瘦,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当时身体瘦小,无法承担挑煤的中获,但生活所迫,只好硬着头皮去挑。

  ③有感情朗读

  3、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

  六、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比一比,在组成词。

  2、抄写词语。

  《劳动的开端》教后反思

  本文节选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文章的篇幅比较的长,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了很多的障碍,特别是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如何让学生抓住中心内容迅速的进入文章”在课前我一直思考着。经过对教材的研究和理解,以及教学的情况来分析,就此问题,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课前搜集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课文描述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很远,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一些有关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的小故事,以及有关作者的资料。这样可以帮助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中心。因此,在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一些有关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的小故事,以及有关作者的资料。

  二.整体把握教材,理清文章条理。

  整体把握主要相对于琐碎的分析而言的。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我力求以精问代替多问,以学生的自主实践代替烦琐的讲解,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我” 第一次挑煤的情景的段落,接着,再让学生思考:作者在描述“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然后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这样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进而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三.  注重品读,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感悟文章中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我” 第一次挑煤的情景的段落时,我采取范读、自读、互读等读书方法,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在读中感悟文章的中心。在学生体会到“我” 第一次挑煤的艰辛时,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能体现“我” 第一次挑煤的艰辛的语句。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谈体会。如有的找出“我看见比我大点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挣几个钱”;有的学生是找“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我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有的学生找的却是:“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还有的学生找“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胆子从左肩移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换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歇。”……而且同一个句子,学生的感受也不同。如“我看见比我大点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挣几个钱。”有的同学说:“我体会到作者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懂得要赚钱,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有的同学却说:“我体会到作者是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他认为自己是家里的一员,有责任赚钱维持家里的生活。”有的同学却说:“读了这一句,我体会到旧社会有很多穷人家。”有的同学说:“我体会到旧社会,穷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得挑起生活的重担。”学生在自己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思维,交流了自己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有助于与文本和作者产生思想的共鸣。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篇6

  一、揭题,走近作者

  1、理解:“开端”(板书课题:劳动的开端)

  2、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出示自学提示:(1)读准字音,了解词意;(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作者的第一次劳动,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第一次劳动的无比艰难)    板书:艰难

  3、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读出了作者的艰难?

  三、用心读课文,学习“艰难”

  1、大声读课文,画出描写”艰难”的语句,写写简单的批注。

  2、交流:

  板块一:受欺又受伤

  板块二:人小担子重

  板块三:路远且难走

  四、读对话,体会“坚强”

  1、作者劳累了一整天,最终换来的是遍体的伤痕却一无所获。这是多么辛酸,多么痛心,多么艰难,多么感人至深的劳动啊。请默读23-29段,你又从中读出了什么?

  2、为什么作者的肩膀又红又肿,第二天还去挑煤?

  五、总结全文,拓展文本

  出示:填空

  小运铎半夜起来挑煤的时候,我们正在(  ),当他挑着煤在山路上、一步一滑踉踉跄跄往前走的时候,我们正在(  ),当他被饥饿和疲劳压倒、倒在床上的时候,我们正在(  )。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  ),他的生活却是如此地(  )。但他并没有屈服,第二天,他终于用稚嫩的肩膀把煤挑到了车站。

  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六、课外延伸

  (滚动播放吴运铎的经历。)

  吴运铎爷爷的童年就是在劳动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他的革命生涯更是充满了艰难与险阻,但他从不屈服,一直忘我的工作着。《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的保尔》,从此吴运铎这个名字传遍了神州大地。他把自己的传奇经历写成书--《把一切献给党》更成了人们生活的教科书,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有段话充分反映了他的顽强的战斗精神,无私无求的革命精神。

  (齐读)—顽强战斗,以创造性的劳动克服一切困难。即使自已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已的同志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

  —峰高无坦途,我自当奋力。

  七、作业

  读《把一切献给党》

  板书设计

  劳  动  的  开  端

  艰   难

  ↙     坚  ↓  强     ↘

  路远且难走   人小担子重     受欺又受伤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篇7

  之三

  李秀贞

  一、课文特点及作者简介:

  作者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本课《劳动的开端》就是节选于本书。

  二、教学目标 :

  1 学习11个生字的音,形,义,和15个新词。

  2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

  3 继续学习,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 按提纲复述课文

  三、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分清主次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体会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

  五、教学过程 :

  审题:《劳动的开端》-------劳动的开始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因受饥饿的威胁,被迫走上艰难的谋生道路的事。

  细读课文,理请课文思路,给课文分段

  讨论,归纳,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课文共分三段

  第一段(1-----8)起因

  第二段(9----28)经过---à 本文重点

  第三段(29---30)结果

  再读课文,概括各段段意

  1 学习第一段,默读课文

  思考:这一段讲了哪三个意思?

  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

  写了煤窑工人劳动的艰苦,工人像狗一样爬进爬出。

  我打算去挑煤,和小赵约好准备半夜出发。

  概括段意:“我”要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定去挑煤。

  2 学习第二段,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层。

  1)"我"约小赵半夜动身去挑煤,天没亮就到了挑煤的地方。

  2)天亮以后,"我"挑着煤艰难地赶路,走了不到一公里就渐渐落在后头了。

  3)午后“我”继续挑煤赶路,栽倒在半山腰,煤撒了一地。

  4)太阳落山了,“我”挑着空筐回到家。

  概括段意:“我”第一次去挑煤,走到半道撒了煤,挑着空筐回了家。

  3 学习第3段,读课文

  概括段意:第二天,“我”历尽艰难,终于把煤挑到车站,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通读全文,完成阅读思考第3题

  1 先通读这三段话

  2 选择哪一段概括了课文的重要内容,并说名理由。

  ~第1种~:串连了三段的段意,没有分清主次。所以不合适。

  ~第2种~:虽然简单抓了主要的,但内容不明确,也不合适。

  ~第3种~:既抓住了主要内容,而且概括的简练,所以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后练习

  1 比较下面每组,再分组组词。

  端胁侮欺

  瑞协悔期

  棉误赌栽

  绵娱堵裁

  2 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不声不响:

  匆匆忙忙:

  3 摘录课文中描写挑煤艰苦的词语

  4 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5 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1~先分层(前面已分过)

  ~2~按照分好的四层意思复述课文

  ~3~复述要求:要抓住主要内容,有条理、语句要通顺、用自己的口气讲。

  板书设计 :

  劳动的开端

  揭不开锅

  决定去挑煤 用劳动解除饥饿的威胁

  第一次挑煤 半夜动身

  挑煤赶路,越走越累

  午后栽倒在半山腰,煤撒了一地

  太阳落山,挑空筐回家。

  第二天又去挑煤 翻过高山,直冒冷汗

  咬紧牙,挑到车站。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篇8

  《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本文讲述了他童年时代因受饥饿的威胁,被迫走上谋生道路——第一次挑煤的经过。重点是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艰难历程,体会旧社会穷人生活的艰难;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旧社会穷人生活的艰难。

  一.课前准备,为教学活动作铺垫。

  课文描述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很远,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一些有关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的小故事,以及有关作者的资料。这样可以帮助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中心。因此,在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一些有关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的小故事,以及有关作者的资料。家里有电脑的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了很多小故事与大家分享,乐思良还拿来了一本吴运铎写的《把一切献给党》。

  整体把握课文。在讲解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词,后问: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我的艰难?整堂课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讲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进而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在教学“我” 第一次挑煤的情景的段落时,我采取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通过默读、自读、品读……多种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在读中感悟文章的中心。在学生体会到“我” 第一次挑煤的艰辛时,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能体现“我” 第一次挑煤的艰辛的语句。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谈体会。如有的找出“我看见比我大点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挣几个钱”;有的学生是找“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我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有的学生找的却是:“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还有的学生找“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胆子从左肩移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换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歇。”……而且同一个句子,学生的感受也不同。如“我看见比我大点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挣几个钱。”有的同学说:“我体会到作者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懂得要赚钱,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有的同学却说:“我体会到作者是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他认为自己是家里的一员,有责任赚钱维持家里的生活。”有的同学却说:“读了这一句,我体会到旧社会有很多穷人家。”有的同学说:“我体会到旧社会,穷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得挑起生活的重担。”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有助于与文本和作者产生思想的共鸣。

  第五单元《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劳动的开端》是一篇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的文章,由于文章所处年代与我们较远,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也较难感悟其中流露出的劳动的艰辛。针对这点,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在设计教学时,重点放在抓住课文一个突破点,并运用大量课外知识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在教学时,我就有意转变以往老师有声有色地讲,学生毫无感受地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我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 再让学生住抓住学生感受最深得的句子去读,从课文中可以感受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本课重点内容是 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过,在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的段落,接着,再让学生思考:作者在描述“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然后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这样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进而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除了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次挑煤的情景,还特别抓住本课中的比喻句和写体会的句子,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比喻句的用法,进一步体会这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体验,体会生活的艰难和旧社会人民命运的悲惨。

  通过学习课文,大多数学生对劳动有了新的认识,感悟到劳动是历尽艰难的,劳动是为了生活所逼迫。

  《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课堂上讨论《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们一致认为第一次挑煤的经过写得最详细,因为这是文章的重点,最能够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最能够反映出作者挑煤的艰难、意志的坚强和旧社会的黑暗。写作者家里穷、矿工工作条件差及第二次挑煤较简略,因为这些是次要材料。然后根据重点,把课文缩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又写了读后感,大家纷纷写到:读了《劳动的开端》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也懂得了,人要志气,人要有毅力,人要有决心。如果没有像吴运铎一样有志气,有毅力,有决心,我们的学习就不可能有进步。可见,同学们的思想还是有所触动的。

  《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1、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文本。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的心理成份,它是推动学生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兴趣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情况,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有话讲且真实富有代表性,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在本课教学时,我在开头请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的劳动情况,让学生在发言中不知不觉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同时强调很多同学为什么对自己的劳动并没有多大的印象,是因为劳动对你的印象不够深刻,自然引入到作者为什么对第一次劳动印象那么深刻,到底与我们的劳动有何不同,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2、抓住课文主线,学习问题有始有终。

  主线犹如大树的主干,一条巨龙的筋脉,又犹如散文之“形散而神不散”中的“神”。课文一般都有一条甚至几条主线,从头贯穿到尾,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往往围绕这几条主线而进行设计,在教学时也始终抓住课文的主线而展开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本课教学中,“开端”是这篇课文的主线。我抓住这条主线,设置一个大问题:你是怎样理解“开端”的?在学生进行一番讨论交流后设疑:这“开端”是不是仅仅是劳动“开始”的意思呢?相信你在学完课文后对“开端”又会有一个新的认识。这样通过一个大问题,使学生产生疑惑,又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在具体学习讨论作者第一次挑煤的艰辛时,又同样设置一个大问题:课文是怎样深刻地写出作者挑煤的艰辛的?让学生自由地有选择性地学习课文,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正因为有开头的问题,而且在学生充分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后,所以在课堂结尾时又重新回到开头:经过刚才的学习讨论,你对“开端”又有了新的认识吗?这样从开头进入又重新回到开头,做到问题学习有始有终,但始终围绕课文的主线,可谓形散而神不散。

  3、重视句式教学,反复诵读,便于运用。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也要考虑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除了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外,还需要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也就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也是把作文写的生动、形象的必要条件。在学习课文中,掌握必要的句式也是把作文写生动的一大因素。本文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在第一次劳动过程中所受的苦难,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这些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更好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所以这么多的比喻句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在教学时,我把这些比喻句作为重点,让学生自行研读,小组讨论,使学生理解这些句子所表现的含义。同时加强朗读,通过多种方法的朗读,加深理解,掌握规律,便于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大胆运用。

  4、需要注意的地方

  虽我在教学课文的几句比喻句时,让学生进行大信息量的讨论和朗读,但还有学生对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存在概念不清现象,所以教学时教师的主导地位还是不能丢。如学生在学习“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这一句时,很多学生简单地认为把“煤筐”比作“打秋千”。这里应引导学生从整个环境出发,我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后,学生才有所思考,是把“挑在肩上来回晃荡的煤筐”比作“打秋千”。这样通过情境演示,让学生更贴切地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比喻句深刻的含义。另外在学习母子之间的对话时,学生一开始还没有体会到这些对话和我们平时的对话之间的不同之处。教师要多次范读和学生的多次多样朗读相结合,我在这个环节上设计了一个假设,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跟学生生活实际也有关系),是否能在教师范读后直接提问:作者的母亲跟我们的母亲说的话有什么不同?也许效果会好些。

  所以在课文教学中,应努力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兴趣,避免大量烦琐重复的问题。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字词,掌握学法,领会中心,也应重视课文中字词句的学习对习作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使学习过程既重学法,又重运用,使双基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篇9

  教材分析

  《劳动的开端》是一篇关于旧社会劳动人民艰难生活的文章,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这篇文章。从课文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刻苦磨练自己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课文,感受旧社会的黑暗,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

  2、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1、介绍文章背景。

  2、调查旧社会穷人艰苦生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

  1、弄懂课文中字词的读音。

  2、调查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

  3、说说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自学课文。

  1、小声读文章1~9自然段,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3、交流讨论:

  (1)“油煎”是什么?“心里像油煎一样”比方的是怎样一种情景?

  (2)看着一家人挨饿,作者的心里怎样?

  (3)“比我大点儿”说明什么?

  (4)引读小赵的话,在小赵眼里,我只不过像个猴子,他根本不想跟我比,而我呢,为了让小赵带上我去挑煤,我都不惜与干挑煤苦活的小赵摔跤,足见我的好强。

  4、老师总结。

  三、体验文章,展示学习。

  1、小声读课文,画出能体现作者挑煤艰难的语句,细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汇报交流。

  (1)体现路远且难走的语句。

  (2)体现人小担子重的语句。

  (3)体现作者受欺负受伤的语句。

  四、引导想象。

  1、作者劳累了一天,最终遍体伤痕却一无所获。多么辛酸!面对无助的儿子,母亲又做了些什么呢?

  2、这是一种怎样的泪水?在当时的社会,仅仅是作者的母亲在流泪吗?

  五、总结全文。

  齐读作者写的一句话总结。(从此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六、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旧中国苦难劳动人民的文章。

  板书设计

  劳  动  的  开  端

  艰 难

  路远且难走     人小担子重      受欺负受伤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篇10

  教材简析:

  《劳动的开端》节选自吴运铎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课文继续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煤矿挑煤的苦难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到那里都要受欺侮的黑暗现实,同时也表现了穷人孩子自强自立,刻苦磨砺的坚强意志,其中10—29自然段紧扣课题,详细地继续了作者在第一次挑煤的过程中所受的苦难。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把握主要相对于琐碎的分析而言的。本教时在球形设计原理的指导下,紧紧抓住重这一球心来进行教学设计,力求以精问代替多问,以学生的自主实践代替烦琐的讲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进而提高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本课以“哪些原因令我肩头的担子如此沉重?”为探究点,引导学生在充分自主阅读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共同探究造成担子沉重的种种原因,从而体会我受到的苦难。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把握探究的方法、探究的内容、探究的流程,教师通过适当的评价来加以调控。

  教学目标:

  1、围绕“艰难的挑煤之路”尝试探究,研读课文的10—29自然段(第一天挑煤),逐步加深对“我”所受苦难的认识。

  2、激发学生用个性化的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悟,培养语感。

  3、根据“我”回家后与母亲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我”的坚强。

  教学重点:围绕问题探究,读悟有关句子,体会“我”所受到的苦难。

  教学难点:体会“我”的坚强。

  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手  看图“说”艰难

  1、复习: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能说说吗?谁来说说“我”的家庭状况?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请认真看这幅图,说说你从图中什么地方,感受到了什么?

  (瘦小、草鞋、羊肠小道、托着扁担、有的同学说他长得面黄肌瘦,身子是皮包骨头;有的说他穿着补了又补的衣衫,脚下是破草鞋;有的说他家很穷,否则小小年纪也不会出来干重活了;有的说山路难走,小男孩挑得煤很重,扁担快把他压扁了;也有的说他很坚强,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同学看了后,都觉得他很可怜,同时显得很坚强。)

  3、你能用精炼的词语来表达这幅图的意思吗?(给图取名)(艰难的挑煤之路、挑煤的艰难、重担)

  4、刚才有同学说我肩头的胆子很重,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大家来估计我肩头的担子有多重吗?那么这副担子究竟重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不防来研究研究。该研究什么内容?

  二、主动探究  读文悟“艰难”

  1、激趣导入:

  下面我们跟随作者一路挑煤,请看作者第一次挑煤的段落(10——29自然段)找一找,令这副担子沉重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如果按一个原因担子句重了10斤的话,看看你能否把这副担子的重量准确地称出来。

  1、读课文找艰难的句子。

  2、组合作学习:

  (1)、交流一下,一共找到了哪些原因。

  (2)、抓住感受最深的1-2个句子,自由选择学法读懂难句。

  4、全班议读:

  随机出示有关句子,引导学生读读悟语,悟悟读读,逐步加深对“我”所受苦难的认识。

  ★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了,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这要命的一“摔”虽然发生在挑煤之前,但是它不仅给我的身体带来巨大的痛楚,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摔给我带来的侮辱,仿佛在我的心头撒了一把盐,它令我痛苦,令我愤怒,更令我肩头沉重。

  ★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引导学生着重理解由于山路难走,煤筐摇晃的厉害。“打秋千”着重写出了煤筐摇晃的厉害程度。

  ★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着重理解红肿的肩头和流血的伤口带给我的是巨大的痛楚,但更可悲的是身心俱痛令我肩头更加沉重。

  三、质疑想象  写话析“坚强”

  1、谈话质疑,引导想象:

  师复述课文,课件出示对话:当“我”带着浑身的伤痛一头倒在床上,细心的母亲给“我”打来洗脚水,我却怕被母亲见到伤口而不愿洗,反而说“我明天还去挑。”;母亲问“我”吃过饭了吗?“我”却答“我不饿。”同学们, “我”回家后与母亲的这番“平静”的对话。当“我”回答“我不饿。”后,对话戛然而止。随着这番对话的结束,母子俩的心情也随之而静了吗?

  2、小组讨论后指名说:不平静的原因。

  请认真读读刚挑完一天煤的“我”和母亲的这段看似平静的对话,感受一下这母子间不平静的复杂心理,体会一下这母子间的感情。你猜其实他们在心里和对方说着什么呢?

  3、写话训练:(自由选择一个内容写一段话)

  a、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啊,作者故意平静地、不加任何描绘地记叙了“我”挑煤回家后与母亲的对话,透过这简短的文字我们走进了母子俩“汹涌澎湃”的内心世界。你觉得作者小时侯是个怎样的孩子?(坚强、懂事)

  四、内外结合  积累拓“坚强”

  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主人公一起沿着山路,一步一滑踉踉跄跄往前走的时候,我们都感到是如此地沉重和艰难;而当我们听他平静地说出“我明天还去挑。”时,更多的是赞叹和折服。曾有人写下诗句赞美作者吴运铎:威风凛凛数运铎,死神屡屡擦肩过。 拼将残躯酬壮志,换来神州满春色。中国保尔人钦敬。

  当然,在赞叹之余,别忘了去读一读吴运铎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或去观看电影《九死一生》和电视连续剧《中国保尔》。尤其要读一读,看一看吴运铎后来在战场上3次身负重伤的事迹,想一想这一些事迹与他小时候挑煤的故事有什么联系。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篇11

  一个中心  两条主线 ——北师大第十册第五单元《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

  《劳动的开端》记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因受饥饿的威胁,被迫走上谋生道路的经过。全文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课文描述的时代与学生生活实际相隔很远,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感悟穷人生活的艰难呢?教学时,我紧紧抓住“生活艰难”这一中心,理清两条线,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比较法,设身处地想象法来体会感悟,课堂收到了教好的效果。

  一、浏览课文,了解内容。

  由于学生有了预习的基础,课上给学生大约两分钟时间,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为防止学生出现复述课文的现象,在学生归纳主要内容的时候,教师辅助性地出示一些连接词供学生使用,比如“为了”“于是”“可是”“从此”等。当学生了解了大概内容后,老师追问,读完文章,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这时,学生只需说,初步印象。这也是对五年级学生的要求,能简单谈谈对文章的初步体会。“我体会到劳动人们生活非常艰难。”孩子们很快抓住了文章的中心。

  二、细读课文,体会中心。

  “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劳动人们生活艰辛?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并简单写写自己的体会。”如果说,刚才是培养同学快速阅读的能力,这会,则是培养他们静思默想的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一边读一边品,一边品一边记,这些都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三、抓住主线,交流体会。

  学生才读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见仁见智的体会。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去引导,引导他们抓住和文章中心密切相关的语句深入谈。这里,我抓住两条线,一条是时间线,“半夜动身”“天亮挑煤”“中午栽倒”太阳落山回家”,让学生从这些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中体会到:为了谋生天不亮就动身,直到太阳落山了才挑着空筐回家,感悟出穷人生活的艰辛和为生活所迫,作者小小年纪就出来谋生。一条线是文中多处出现的比喻句。“像狗一样”“像个瘦猴子”“像落在万丈深渊”“跟滚水烫过一样”。这里,写出了工人劳动条件差,“我”的身体单薄,瘦弱,被重担压得疼痛难忍的感觉。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去想象,学生体会才会深刻。

  四、感情朗读,感悟升华。

  在学生有了深刻的感悟之后,辅之于感情朗读,让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得以升华。整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在这里达成。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篇12

  教材分析:

  《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节选自吴运铎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课文写了童年时代在煤矿挑煤的苦难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在哪里都受欺侮的黑暗现实,同时也表现了穷人的孩子自强自立,刻苦磨砺的坚强意志。课文以第一天挑煤为中心事件,把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孩子所受的苦难记叙的十分详实、感人,对今天的孩子认识旧社会的苦难、激励他们自强自立的精神是一篇好教材。把它放在“劳动”为主题的单元,是想让学生了解劳动是生存所必须的,劳动是艰辛的。

  确立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据此,我将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读出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信息,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引发学生思考,把文章中心转化为有价值的问题或活动,落实语文的实效性。

  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开端、生疼、吃不住劲、晃荡”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学习第一天挑煤的写作顺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围绕“艰难的挑煤之路”尝试探究,逐步加深对童年吴运铎所受苦难的认识。激发学生用个性化的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吴运铎面对种种困难与挫折不屈不挠、自立自强、不畏艰难的高尚品质,体会劳动的意义,从而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

  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太优越,几乎没有经历过劳动的艰辛,经受不住打击,做事缺乏毅力,据此确立本课的重点是围绕问题探究,读悟有关句子,体会吴运铎所受到的苦难。教学难点为学习吴运铎自强自立、不畏艰难的品质,体会劳动的意义,从而磨练自己的意志。

  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本节课我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引导点拨等方法,围绕学生“读”这个中心,以读促讲,以读促思,以读促悟,这样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朗读,不但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悟自得能力。

  整堂课我以亲切的教态去感染学生,用激励行评价语言去激发学生,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的受段去调动学生,使学生在充分朗读中感悟课文的深刻。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走近作者。

  1、 学生谈自己最敬佩谁?并说明理由。

  2、 你们想知道老师最敬佩的人是谁吗?(出示作者照片)知道老师为什么最敬佩他吗?(学生猜测)

  3、 课件出示作者生平事迹,学生默读。

  教师导入:想知道老师为什么敬佩他,就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为英模。

  大屏幕显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中,曾涌现出无数功臣英模。其中有一位军工,身负100多处伤,手足伤残仍奋斗不息,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就是吴运铎。1917 年,吴运铎出生于萍乡煤矿一个职员家庭,那是一个昏暗的年代,吴运铎自小就品尝了贫苦的滋味,15岁就进煤矿当学徒。抗战初期,吴运铎和他的战友们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建起了一个制造、修配枪械的工厂,这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兵器工业的开端。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和战友们用拣来的破铜烂铁自制机器,生产出了子弹、炮弹、手榴弹,甚至还造出了平射炮。

  吴运铎在试制武器过程中,他舍生忘死,曾3 次身负重伤,经过20余次手术,失去了左手、左眼,左腿被炸残,全身有几十块弹片没有取出。为了修复前方急需的旧炮弹,吴运铎准备从报废雷管中拆取雷汞做击发药。虽然事先做了防范,将雷管用水浸过,但当他进行拆除时,忽然一声巨响,雷管在他手中爆炸了。他当场失去知觉,整个人被炸得血肉模糊,左手被炸掉4 根手指,左腿膝盖被炸裂,露出膝盖骨,左眼几近失明。他在病床上昏迷了15天。即便这样,他仍然置个人安危和健康于不顾,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

  学生认真读这段文字一分半钟。

  师:“同学们,你们读了这段文字后的感受是什么?”

  生:“我觉得吴运铎很坚强。”

  生:“我为他坚强的毅力所折服。”

  生:“我看到了他的恒心。”

  生:“吴运铎真是一个铁人。”

  ……

  师:老师就是被他这种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深深折服,吴运铎还将他的传奇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把一切献给党》,今天我们就走近这本书,走近吴运铎的童年,学习《劳动的开端》这一课。

  4、 揭示课题理解开端。

  (计意图:新课导入,我先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介绍作者生平事迹,让学生进行感受,带领学生走近作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快速进入课文。)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快速浏览全文,说说初读课文的感受。

  2、 再次读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第一次挑煤的经历的?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简单说一说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历。

  3、 用一个字来形容一下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历——“难”。

  (计意图: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让学生理解作者是按时间准予描写第一天挑煤的经历,并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叙述,再用一个字来概括这部分内容,层层推进,得出“难”这个关键词。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三、 品读感悟,体会艰难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一天挑煤赶路这部分,以读促悟,以读代讲,相机板书。

  (一) 担难挑

  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单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1、 理解“生疼”和“吃不住劲”

  2、 指导朗读体会“担难挑”

  (二) 路难行

  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1、 理解“晃荡”和“一步三滑”

  2、 带着想象和感受读

  3、 课件出示作者挑煤上山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三) 痛难忍

  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的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1、 理解比喻的修辞方法

  2、 想象开水烫过的疼痛,带着这种感受读课文。

  (计意图:从“难”出发,让学生找课文中的句子,体会,朗读,再体会,在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灵魂就是“难”。而学生在学习时,也总是沉浸在生活艰难这一主旋律中。收到的效果就是学生学习不漫无目的,老师的教学不无的放失。课堂紧凑而有序。)

  四、 母子对话,升华情感。

  1、 吴运铎第一次挑煤最终挑回家了什么?

  2、 师范读母子对话(配乐),体会母亲的泪水。

  3、 在当时的黑暗社会里,仅仅是“母亲”在流泪吗?

  4、 吴运铎第二次挑煤又挑回了什么呢?

  (计意图: 通过这一系列的读,学生已完全进入文本的情景,继而拓展延伸,进一步去体会在当时黑暗社会里的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时的学生一定深深的感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他们也一定会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这也可以说是在这节课中我要求学生对文本的一种解读。)

  五、 与文本对话,升华情感。

  1、 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吴运铎说些什么呢?

  2、 教师总结:吴运铎的童年时艰难的,他的精神是可敬的,多年以后他写下这样两句诗:风高无坦途,我自当奋力!老师希望能与在座的各位同学共勉,让它时刻鞭策我们像吴运铎一样顽强不息,奋勇向前!

  (计意图:总结延伸,让学生与作者对话,学习作者自强自立、不畏艰难的品质,并送以诗句,激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强不息、奋勇向前。)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相关文章: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劳动的开端》教学实录

《劳动的开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劳动的开端》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劳动的开端》教学案例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劳动的开端》第一教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劳动的开端》读后感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