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伤仲永》

《伤仲永》

巫婆的猫 点赞 分享
《伤仲永》

微信扫码分享

《伤仲永》(精选17篇)

《伤仲永》 篇1

  (宋)王安石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本文叙事简练、见解精到的特点。

  2.理解本文按事情的发展分阶段、有详有略地叙述的写法。

  3.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汲取教训,认识后天学习对于成材的重要性。

  【文学知识】

  1.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2.王安石曾经被列宁赞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正音正字】

  扳bān  谒yè  称chèn  泯mǐn

  【积累词语】

  1. 参看课文注释。

  2. 重点掌握:焉、书、与、稍稍、或、然、谒。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翻译:□□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原文: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翻译:方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居借来(这些东西)给他。

  原文: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翻译:(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署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学识优秀的士人观赏。

  原文: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立刻完成,诗的文采、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原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翻译:同乡人认为他奇特,渐渐用待客的礼节款待他父亲;有人用钱物求他写诗。

  原文: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翻译:他父亲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不让他学习。

  原文:□□余闻之也久。

  翻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原文: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翻译: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

  原文: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翻译:又过七年,从扬州回来,再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说:“(他的特长)消失得像个普通人了!”

  【课外作业】

  1. 完成“学习建议”。

  2. 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课文简介】

  课文写方仲永从“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故事。“伤”是全篇的文眼,有多层意蕴:

  ㈠为天资聪明的仲永最终“泯然众人”而惋惜。

  ㈡感慨仲永虽有天赋,却放弃了后天的学习。 

  ㈢批评环境不利于仲永的成长。文中对“其父”和“邑人”的叙写,含有对人才环境的批评。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

  1. 方仲永“奇”在何处?(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 从本文看,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童年时期:才思敏捷,五岁“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少年时期:才思衰退,“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青年时期:表现平庸,“泯然众人矣”。

  3. 几个阶段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写仲永年幼时天资聪慧,是“闻”;写仲永少年时期才思衰退,是“见”;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以“闻”的形式出现,“见”和“闻”有机结合,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详写第一阶段,突出方仲永年幼聪慧,有发展潜力,为后面写他的退化作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阶段,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

  4. 方仲永沦落的原因是什么?

  方仲永沦落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学业。

  5. 方仲永“泯然众人矣”,告诉我们什么?

  方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人都要勤奋学习,即使天资聪慧,也要重视后天学习。

  【课外预习】

  1. 读几遍《周处》,扫除文字障碍。

  2. 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学习寄语】

  勤奋能塑造最好的自己,也能创造卓越的伟人。有作为的人,无一不是勤奋的硕果。

《伤仲永》 篇2

  .伤仲永 

  伤仲永 教案

  .《伤仲永》同步练习

  .《伤仲永》译文 

  .《伤仲永》课外语段阅读题 

  .《伤仲永》基础知识题 

  .《伤仲永》课文评点 

  《伤仲永》课件2  

  《伤仲永》ppt课件3  

  《伤仲永》ppt课件4  

  《伤仲永》ppt课件5  

  《伤仲永》ppt课件6  

  《伤仲永》ppt课件7  

  《伤仲永》mp3音频课文朗读(男音)  

《伤仲永》 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4、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能明白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5、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体会揣摩语言的简洁、洗炼。

  3、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名言导入,激趣引读

  1、名言导入: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2、作者文题: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

  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⑥余闻之也|久

  2、译一译:

  ①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疑难词语探究: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或文言常用词语。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流,教师适当提高、指导。

  a、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隶: 谒: 谒: 扳: 称:

  b、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①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②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③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 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⑤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①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②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③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④受于人者不至:被,介词

  c、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3、议一议:

  ⑴课文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

  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⑵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⑶辩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

  a、天资聪慧是成长的关键

  b、后天教育是成长的关键

  (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三、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交代了关于方仲永的哪些情况?联系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金溪民方仲永”交代了他的籍贯、身世、姓名、家世。“世隶耕”为下文作铺垫,既衬托出他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②语段阅读:阅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a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以议论为主。

  b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c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③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见闻"交织,详略有序,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讨论明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了。

  ④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如何体会。

  可从两方面体会:

  a、用词的精当传神。

  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其中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b、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3、模仿表演:模仿仲永及仲永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一情节。

  四、体验反思,拓展阅读

  1、体验反思: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畅谈感受与启示。 要求:①声音洪亮,用普通话发言,语言简练。 ②中心鲜明,讲话的层次清楚。 ③时间在2分钟左右。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2、拓展阅读:

  ①你怎样评价仲永的父亲?假设你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或儿子,会怎么样做?

  ②引用《论语》中的语句劝劝像仲永一样的古人或今人。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我们在学习中进一步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语感,了解了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感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

  2、课外延伸:

  ①扩写课文第一段。要求:不改变情节和基本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400字左右。

  ②组织讨论当今社会存在的类似仲永的现象,从而使学生深刻领会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③课后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伤仲永   王安石

  仲永:天资聪慧 忽啼求即书持立就

  (利环谒不使学)

  不能称 才能丧尽:

  泯然众

  原因:受于人者不至

《伤仲永》 篇4

  教学建议

  一、深刻的立意

  本文借事说理,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文章叙述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是“其受于人者不至”,通过生动的事例得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对方仲永的天资做了不适当的渲染,把他写成一个“生而知之”、不习而能写、不学而能诗的“突发”的天才,不尽合乎实际。文中虽然有这一不足之处,但本文意在以方仲永的故事为典型的反面事例,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性,使人们领悟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这一立意无疑是十分深刻的。

  二、材料安排上的特点

  本文详写叙事部分,略写议论部分。在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略写他才能衰退时期的情形。这样安排是符合作者意图的。

  王安石写这篇文章,主要是用方仲永作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无教育的重要性。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为什么哀伤、哀怜?因为仲永有天才而“受于人者不至”。但这不能怪仲永,他毕竟是个孩子;这全部责任都应当由贪财的父亲来承担,因为他剥夺了仲永的学习机会。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有两点用意:第一,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第二,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理下才能衰退的根子,因为仲永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后天教育。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逐渐衰退(“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至丧失殆尽(“泯然众人”),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当然不用多说。叙事部分已经蕴含了作者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议论部分也用不着多说了。

  三、先扬后抑、突出主旨的写法

  本文的叙事部分先扬后抑。先铺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后写他变得平庸无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显示方仲永才能的落差之大,突出他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惋惜。先扬后抑的着眼点是“抑”,本文采用这种写法,表明了对“不使学”、不让人才“受之人”的错误做法的否定、批判的态度,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四、见闻录的叙事方式

  半功倍本文的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用“闻”“见”“闻”三个片断,依次分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把这三个片断结为一个整体。详写第一个片断,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极简略地写后两个片断,点出他的才能衰退以至泯灭。叙事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这种见闻录的叙事方式还使方仲永与“我”发生了联系,富有生活气息,给人真切之感。 

  五、简练精当的语言

  本文的语言十分简练,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全篇行文严谨,力求简洁,其中每一词、句都有其精当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开篇一句交待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结尾段以“余闻之也久”开端,以下均承此省略“余”字,如此等等。这篇短文笔墨极省,以至精简到难以再删一字。对本文的这一特点,可以逐字逐句体察、品味。

  六、引导学生自读的教学建议

  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并尽量独立完成练习,以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可略做点拨,适当答疑。虽然本课没有背诵要求,但仍要重视朗读。课文一定要读熟,最好能背下来。

  教学设计示例

  一、初读课文

  学生初读,勾划出生字词。正音。

  二、朗读课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补充练习:

  ①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提问:

  ① 这篇文章写了一回什么事?

  ② 仲永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开头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情况?

  ③ 课文介绍了他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哪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各是怎样的?前后是一种怎样的变化?

  2.点拨重点词语

  ① 生五年、十二三矣、又七年――时间表示法

  ② 隶、未尝、意、立就、文理、稍稍、乞、邑人、称等

  3.练习:理解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 父异焉        

  ② 邑人奇之

  ③ 稍稍宾客其父         

  ④ 父利其然也

  总结:意动用法,活用后可理解为“以…为…”“认为…”“把…当作…”

  4.点拨重点语句

  其诗以养父母、收放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四、讨论:

  方仲永为什么从“指物作诗立就”而变成了“泯然众人矣”?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五、研读最后一段

  1.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以下词语的含义:

  受之天/不受之天/受之于人/不受之人        

  材人/众人

  2.作者认为方仲永的悲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受之于人者不至”与上面的哪些句子相呼应?

  3.作者认为从方仲永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4.再次朗读课文。

  七、讨论

  你对方仲永这件事怎么看,你认为造成方仲永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其父“I不使学”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伤仲永》 篇5

  教学建议

  一、深刻的立意

  本文借事说理,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文章叙述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是“其受于人者不至”,通过生动的事例得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对方仲永的天资做了不适当的渲染,把他写成一个“生而知之”、不习而能写、不学而能诗的“突发”的天才,不尽合乎实际。文中虽然有这一不足之处,但本文意在以方仲永的故事为典型的反面事例,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性,使人们领悟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这一立意无疑是十分深刻的。

  二、材料安排上的特点

  本文详写叙事部分,略写议论部分。在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略写他才能衰退时期的情形。这样安排是符合作者意图的。

  王安石写这篇文章,主要是用方仲永作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无教育的重要性。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为什么哀伤、哀怜?因为仲永有天才而“受于人者不至”。但这不能怪仲永,他毕竟是个孩子;这全部责任都应当由贪财的父亲来承担,因为他剥夺了仲永的学习机会。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有两点用意:第一,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第二,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理下才能衰退的根子,因为仲永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后天教育。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逐渐衰退(“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至丧失殆尽(“泯然众人”),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当然不用多说。叙事部分已经蕴含了作者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议论部分也用不着多说了。

  三、先扬后抑、突出主旨的写法

  本文的叙事部分先扬后抑。先铺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后写他变得平庸无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显示方仲永才能的落差之大,突出他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惋惜。先扬后抑的着眼点是“抑”,本文采用这种写法,表明了对“不使学”、不让人才“受之人”的错误做法的否定、批判的态度,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四、见闻录的叙事方式

  半功倍本文的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用“闻”“见”“闻”三个片断,依次分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把这三个片断结为一个整体。详写第一个片断,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极简略地写后两个片断,点出他的才能衰退以至泯灭。叙事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这种见闻录的叙事方式还使方仲永与“我”发生了联系,富有生活气息,给人真切之感。 

  五、简练精当的语言

  本文的语言十分简练,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全篇行文严谨,力求简洁,其中每一词、句都有其精当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开篇一句交待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结尾段以“余闻之也久”开端,以下均承此省略“余”字,如此等等。这篇短文笔墨极省,以至精简到难以再删一字。对本文的这一特点,可以逐字逐句体察、品味。

  六、引导学生自读的教学建议

  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并尽量独立完成练习,以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可略做点拨,适当答疑。虽然本课没有背诵要求,但仍要重视朗读。课文一定要读熟,最好能背下来。

  教学设计示例

  一、初读课文

  学生初读,勾划出生字词。正音。

  二、朗读课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补充练习:

  ①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提问:

  ① 这篇文章写了一回什么事?

  ② 仲永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开头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情况?

  ③ 课文介绍了他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哪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各是怎样的?前后是一种怎样的变化?

  2.点拨重点词语

  ① 生五年、十二三矣、又七年――时间表示法

  ② 隶、未尝、意、立就、文理、稍稍、乞、邑人、称等

  3.练习:理解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 父异焉        

  ② 邑人奇之

  ③ 稍稍宾客其父         

  ④ 父利其然也

  总结:意动用法,活用后可理解为“以…为…”“认为…”“把…当作…”

  4.点拨重点语句

  其诗以养父母、收放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四、讨论:

  方仲永为什么从“指物作诗立就”而变成了“泯然众人矣”?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五、研读最后一段

  1.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以下词语的含义:

  受之天/不受之天/受之于人/不受之人        

  材人/众人

  2.作者认为方仲永的悲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受之于人者不至”与上面的哪些句子相呼应?

  3.作者认为从方仲永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4.再次朗读课文。

  七、讨论

  你对方仲永这件事怎么看,你认为造成方仲永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其父“I不使学”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伤仲永》 篇6

  教学目的

  1. 朗读、翻译课文。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目标1 目标2

  教学难点 :

  目标3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

  假如你是天才儿童的话,你会怎样利用你的才能呢?(学生自由谈论),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方仲永究竟是一个怎样得人?

  三.学生参照注释简介作家作品

  1、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教师进行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良传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四、朗读、翻译课文。

  1、朗读课文。(目标1)

  2.请学生翻译课文。(可一人一句,要讲清重点词语)

  补充课文注释:(目标2)

  "世隶耕"隶:属于。

  "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父异焉"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即书诗四句"书:动词,写。

  "并自为其名"自:自己。为:动词,题上。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从。是:这。就:完成。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

  "或以钱币丐之"或:有的人。

  "父利其然也"利:动员的以动用法,以……为利。然:这样。

  "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

  "贤手材人远矣"贤:比……好,优秀。

  "卒之为众人"卒:最终。

  "且为众人"且:况且。

  "固众人"固:本来。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四、理解文章内容及思想。

  1、教师提问:访归纳文章的段意。(目标3)

  学生小组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

  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终于成为普通人。

  第三段:议论虽有先天的聪明,但后天的学习更重要。

  1、 投影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1):文章第一段介绍方仲永的家世和"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的目的是什么?

  (2)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最终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

  (3)第三段议论写作者的观点。清简要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4)请把本文与《孙权劝学》相比较,说说你的人才观。

  3、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而像目蒙这样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将,通过学习,也具有了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

  四、小结并进行思想教育。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我们学生应该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

  五、布置作业 

  A、课后练习一、二、三。

  B、把文章翻译成现代文,

  C、写一篇读后感。

  六说课精要:通过设计对比阅读,学生能对文章 的思想内涵更加了解。

  七、教学后记:

  练习课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练习

  (-)解释了列加点的丰。

  A世隶耕

  B.未尝识书具

  C.即书诗四句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E.或以钱币乞之

  F从先人还家

  G贤于材人远矣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A忽啼求之B.借旁近与之

  C.邑人奇之D.或以钱币丐之

  (三)翻译下列文有句子。

  1.稍稍宾客其父。

  2.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三、说课精要:通过练习,学生对知识得到进一步掌握。

  四、教学后记:

  <-- #EndEditable -->

《伤仲永》 篇7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4.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l)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翻译全文。

  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三、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

  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良传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请学生翻译课文。(可一人一句,要讲清重点词语)

  补充课文注释:

  “世隶耕”隶:属于。

  “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父异焉”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即书诗四句”书:动词,写。

  “并自为其名”自:自己。为:动词,题上。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从。是:这。就:完成。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

  “或以钱币丐之”或:有的人。

  “父利其然也”利:动员的以动用法,以……为利。然:这样。

  “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

  “贤手材人远矣”贤:比……好,优秀。

  “卒之为众人”卒:最终。

  “且为众人”且:况且。

  “固众人”固:本来。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3.提问:访归纳文章的投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

  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终于成为普通人。

  第三段:议论虽有先天的聪明,但后天的学习更重要。

  4.提问:文章第一段介绍方仲永的家世和“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衬托方仲永非凡的天资。一个没有家学背景的人,生而知之,更见其大资非凡。也暗示下文其父“不使学”的原因。

  5.提问: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有两层,试归纳层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层:写仲永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

  第二层:写其父贪利而“不使学”的错误作法。

  6提问: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最终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原因是其父负其利不使学。

  7.提问:第三段议论写作者的观点。清简要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8.提问:请把本文与《孙权劝学》相比较,说说你的人才观。

  讨论并归纳: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而像目蒙这样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将,通过学习,也具有了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

  四、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仰后场,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婉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画龙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解释了列加点的丰。

  A世隶耕

  B.未尝识书具

  C.即书诗四句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E.或以钱币乞之

  F从先人还家

  G贤于材人远矣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A忽啼求之B.借旁近与之

  C.邑人奇之D.或以钱币丐之

  (三)翻译下列文有句子。

  1.稍稍宾客其父。

  2.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附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给全乡的秀才看了。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章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的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多多家里见到他,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完全同平常人一样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伤仲永》 篇8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 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 篇9

  王安石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①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②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

  教学难点 :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段作者的思想

  观点?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  ,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

  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

  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

  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

  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

  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二、学生自读课文,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隶: 谒: 谒: 扳: 称: 

  2.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3.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三、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余闻之也|久

  2.理解课文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

  四、请一位同学复述第1、2段的内容。

  1.思考: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

  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

  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混然众人矣”。

  2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

  好处?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

  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

  父的负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

  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五、齐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2.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

  育。

  3.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

  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

  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六、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简洁、洗炼的特点。

  1.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

  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使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

  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

  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

  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七、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八、语言表达训练。

  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感受。

  要求:①声音洪亮,用普通话发言。

  ②中心鲜明,讲话的层次清楚。

  ③时间在2分钟左右。

  九、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板书设计 :

  王安石

  叙述经历

  天资聪慧

  忽啼求即书持立就

  (利环谒不使学)

  才能衰退:不能称

  才能丧尽:促然众

  议论原因:受于人者不至

  (马骏)

  教学设计(B)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课文,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说明:可参看“教学设计(A)”。

  二、学生阅读课文,疏通字句,理清结构。

  1.根据注释默读课文。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隶扳谒称泯耶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父异焉书侍立就邑人奇之宾客其父或以钱币利其然

  环谒偶然受于天固众人

  说明:强调词性活用的情况。

  完成练习题三。

  2齐读课文。

  ①完成练习题一。

  说明:教师先读文中需要注意停顿的句子。

  ②理清课文的写作层次和表达方式。

  第1、2段写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为什么伤”,采用记叙的形式。第3段

  写作者阐明的观点看法,即“伤什么”,采用议论的方式。

  三、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1.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

  的?

  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

  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

  前时之闻”。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混然众人矣”。

  2.思考:方仲永由神童论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

  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

  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

  的感触。

  3.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

  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四、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

  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

  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

  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鲜

  明。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

  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

  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

  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来。(不与作者的观点雷同。)

  七、布置作业 。

  扩写课文第一段。要求:不改变情节和基本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4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

  王安石

  仲永:泯然众

  伤<

  原因:受于人不至

  (马骏)

《伤仲永》 篇10

  教学建议

  一、深刻的立意

  本文借事说理,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文章叙述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是“其受于人者不至”,通过生动的事例得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对方仲永的天资做了不适当的渲染,把他写成一个“生而知之”、不习而能写、不学而能诗的“突发”的天才,不尽合乎实际。文中虽然有这一不足之处,但本文意在以方仲永的故事为典型的反面事例,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性,使人们领悟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这一立意无疑是十分深刻的。

  二、材料安排上的特点

  本文详写叙事部分,略写议论部分。在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略写他才能衰退时期的情形。这样安排是符合作者意图的。

  王安石写这篇文章,主要是用方仲永作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无教育的重要性。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为什么哀伤、哀怜?因为仲永有天才而“受于人者不至”。但这不能怪仲永,他毕竟是个孩子;这全部责任都应当由贪财的父亲来承担,因为他剥夺了仲永的学习机会。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有两点用意:第一,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第二,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理下才能衰退的根子,因为仲永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后天教育。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逐渐衰退(“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至丧失殆尽(“泯然众人”),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当然不用多说。叙事部分已经蕴含了作者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议论部分也用不着多说了。

  三、先扬后抑、突出主旨的写法

  本文的叙事部分先扬后抑。先铺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后写他变得平庸无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显示方仲永才能的落差之大,突出他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惋惜。先扬后抑的着眼点是“抑”,本文采用这种写法,表明了对“不使学”、不让人才“受之人”的错误做法的否定、批判的态度,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四、见闻录的叙事方式

  半功倍本文的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用“闻”“见”“闻”三个片断,依次分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把这三个片断结为一个整体。详写第一个片断,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极简略地写后两个片断,点出他的才能衰退以至泯灭。叙事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这种见闻录的叙事方式还使方仲永与“我”发生了联系,富有生活气息,给人真切之感。 

  五、简练精当的语言

  本文的语言十分简练,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全篇行文严谨,力求简洁,其中每一词、句都有其精当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开篇一句交待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结尾段以“余闻之也久”开端,以下均承此省略“余”字,如此等等。这篇短文笔墨极省,以至精简到难以再删一字。对本文的这一特点,可以逐字逐句体察、品味。

  六、引导学生自读的教学建议

  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并尽量独立完成练习,以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可略做点拨,适当答疑。虽然本课没有背诵要求,但仍要重视朗读。课文一定要读熟,最好能背下来。

  教学设计示例

  一、初读课文

  学生初读,勾划出生字词。正音。

  二、朗读课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补充练习:

  ①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提问:

  ① 这篇文章写了一回什么事?

  ② 仲永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开头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情况?

  ③ 课文介绍了他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哪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各是怎样的?前后是一种怎样的变化?

  2.点拨重点词语

  ① 生五年、十二三矣、又七年――时间表示法

  ② 隶、未尝、意、立就、文理、稍稍、乞、邑人、称等

  3.练习:理解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 父异焉        

  ② 邑人奇之

  ③ 稍稍宾客其父         

  ④ 父利其然也

  总结:意动用法,活用后可理解为“以…为…”“认为…”“把…当作…”

  4.点拨重点语句

  其诗以养父母、收放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四、讨论:

  方仲永为什么从“指物作诗立就”而变成了“泯然众人矣”?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五、研读最后一段

  1.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以下词语的含义:

  受之天/不受之天/受之于人/不受之人        

  材人/众人

  2.作者认为方仲永的悲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受之于人者不至”与上面的哪些句子相呼应?

  3.作者认为从方仲永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4.再次朗读课文。

  七、讨论

  你对方仲永这件事怎么看,你认为造成方仲永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其父“I不使学”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伤仲永》 篇11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 篇12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伤,哀伤。

  ●课 文 评 点

  金溪〔金溪:地名,现在江西省金溪县〕民方仲永,世隶耕〔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隶,属于。〕 。仲永生五年,未尝〔尝:曾经〕识书具〔书具: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忽啼求之。父异焉〔异焉:对此感到诧异〕,借旁近〔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其诗以养父母、收族〔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自是:从此〕指物作诗立就〔立就:立刻完成〕,其文理〔文理:文采和道理〕皆有可观者。邑人〔邑人:同县的人〕奇之,稍稍〔稍稍:渐渐〕宾客其父〔宾客其父:请他父亲去做客。宾客,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 ,或以钱币乞〔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之。父利其然〔利其然:就是“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看作有利(可图)〕 也,日扳〔扳(pān):同“攀”,牵,引。〕 仲永环谒〔环谒(yè):四处拜访。〕于邑人,不使学。

  第一段:写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写仲永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二是写其父贪利而“不使学”的错误做法。“不使学”,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预示了他“泯然众人”的结局。

  “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其非凡天资,暗点下文其父“不使学”的一个原因。

  铺陈其非凡天资,处处令人称奇。

  “邑人……乞之”“父利其然”“不使学”乃因果相承。

  “不使学”三字为全文关键,为仲永的变化伏笔。

  余闻之也久。明道〔明道:宋仁宗年号(1032—1033)〕 中,从先人〔先人: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称(chèn):相当〕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泯(mǐn)然:消失,这里是毫无特色的意思。〕众人矣。”

  第二段:写仲永才能衰竭,终于成为普通人。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与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形成鲜明对比。

  以上两段为叙事部分,详述方仲永的事例。

  “余闻”一句承前启后。“之”,代上述情况。

  本段叙事,仅用一“闻”一“见”一“问”,寥寥数言,极简略而又层次分明。

  “泯然众人矣”一句点明结局,痛惜之情溢于言表,发人深省。

  王子〔王子:王安石的自称〕曰:仲永之通悟〔通悟:通达聪慧〕,受之天〔受之天:“受之于天”的省略,意思是先天得到的。受,承受。〕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胜过、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受于人:指后天学习所得。天、人对举,一指先天禀赋,一指后天学习。〕者不至〔不至:没有达到〕也。彼其〔彼其:他〕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得为众人而已耶: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第三段:就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本段为议论部分,就事说理,表明作者的观点。

  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之重要。

  《伤仲永》是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我国古代的随笔常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这种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值得玩味。如就其中的各种成分来看,叙事成分常占较大比重,是抒情和议论的基础;但这种叙事,跟单纯的记叙文不同,它受抒情和议论的支配,并适应二者的需要,一般不追求细节的生动性,而力求简洁、平实。

  本文借事说理,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文章叙述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是“其受于人者不至”,通过生动的事例得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对方仲永的天资做了不适当的渲染,把他写成一个“生而知之”、不习而能写、不学而能诗的“突发”的天才,不尽合乎实际。文中虽然有这一不足之处,但本文意在以方仲永的故事为典型的反面事例,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性,使人们领悟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这一立意无疑是十分深刻的。

  本文的叙事部分先扬后抑。先铺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后写他变得平庸无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显示方仲永才能的落差之大,突出他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惋惜。先扬后抑的着眼点是“抑”,本文采用这种写法,表明了对“不使学”、不让人才“受之人”的错误做法的否定、批判的态度,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本文的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用“闻”“见”“闻”三个片断,依次分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把这三个片断结为一个整体。详写第一个片断,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极简略地写后两个片断,点出他的才能衰退以致泯灭。叙事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这种见闻录的叙事方式还使方仲永与“我”发生了联系,富有生活气息,给人真切之感。

  本文的语言十分简练,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全篇行文严谨,力求简洁,其中每一词、句都有其精当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开篇一句交待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结尾段以“余闻之也久”开端,以下均承此省略“余”字,如此等等。这篇短文笔墨极省,以致精简到难以再删一字。对本文的这一特点,可以逐字逐句体察、品味。

  ●关 于 练 习

  一、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中的哪些话介绍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父利其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对作者的评论你有什么看法?

  见“课文评点”。

  二、下列三句话,各有三句译文,其中有两句是正确的,把它们挑出来并作比较,体会两种译法有什么不同。

  1.稍稍宾客其父渐渐请他父亲去做客

  渐渐去他父亲那里做客

  渐渐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

  2.父利其然也父亲把这种情况看作有利可图

  父亲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

  父亲利用他的这种情况

  3.从先人还家从父亲那里回家

  跟着父亲回到老家

  随父亲回家乡

  本题采用多项选择的题型,意在避免“对号入座”的机械教学方式,使学生懂得学习文言文重在“意会”,“意会”之后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因此,指导做这道题,切忌使用“直译”“意译”之类的术语。

  1.第一、第三条正确。

  2.第一、第二条正确。

  3.第二、第三条正确。

  三、本文及《孙权劝学》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试加以比较,说说这两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略。

  ●教 学 建 议

  一、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并尽量独立完成练习,以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可略做点拨,适当答疑。

  二、虽然本课没有背诵要求,但仍要重视朗读。课文一定要读熟,最好能背下来。

  三、可将本文与《孙权劝学》作比较阅读。前者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后者写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恰好一正一反,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此外,两文的写法不同: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后者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有 关 资 料

  一、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属江西省,临川镇于1955年设立抚州市)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借官谷给农民,试图减轻高利贷剥削,有成效。仁宗嘉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新政推行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他认为“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驳斥保守派所称熙宁七年旱灾是由于新政触怒上天的谬论。又认为历史是变化的,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并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论点。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所著《字说》《钟山日录》等,多已散失,现存的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又《老子注》若干条保存于《道藏•彭耜集注》中。

  三、补充注释

  1.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五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

  2.传一乡秀才观之──“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

  3.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

  4.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只有两年(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先人”。

  四、本文在材料安排上的特点

  本文详写叙事部分,略写议论部分。在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略写他才能衰退时期的情形。这样安排是符合作者意图的。

  王安石写这篇文章,主要是用方仲永作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为什么哀伤、哀怜?因为仲永有天才而“受于人者不至”。但这不能怪仲永,他毕竟是个孩子;这全部责任都应当由贪财的父亲来承担,因为他剥夺了仲永的学习机会。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有两点用意:第一,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第二,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才能衰退的根子,因为仲永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后天教育。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逐渐衰退(“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至丧失殆尽(“泯然众人”),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当然不用多说。叙事部分已经蕴含了作者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议论部分也用不着多说了。

  五、首段叙事有几条线索?

  本文叙事部分以方仲永才能的发展变化过程为线索。但单从第一段来看,却有两条线索:一条叙述方仲永从才能的突然显露到声誉日隆;另一条叙述方仲永父亲从发现儿子才能到以儿子的才能为谋利的手段。把方仲永父子都看作本段叙事的主体 ,才能确切地领会作者意图。

  六、关于“邑人奇之……不使学”

  这一层写仲永父亲的错误做法。按说,做父亲的既已发现儿子的才能,就应当好好地培养他,以发展他的才能,但仲永父亲却没有这样做。这一层意思作者没有明说,却包含在他的叙事之中。文中先点出一个“奇”字,而后写邑人“宾客其父”和“以钱币”乞诗的做法。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奇”,不止于好奇,也含有尊重人才的意思,表明仲永的才能得到了全县人的承认。问题在于仲永父亲如何对待。下面接着用“利其然”一句来揭露仲永父亲的贪财和无知,因为贪财他才“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而“不使学”则是无知的表现。作者行文至此,虽然还没有说出事情的结果,但这结果是可以想象到的。统观这一层,先说“邑人”,后说“其父”,前者是宾,后者是主,意在指责仲永父亲的错误做法。

  七、“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一段写“闻”,第二段先写“见”,后写“闻”。“余闻之也久”这句话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华横溢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而尚未见到仲永──这最后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说明作者用字经济。如果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为“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这样,下文再说“见”就显得十分自然了。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

  附带说一下,第二段的“见”和“闻”之间没有过渡句,其中“又七年”呼应上文“明道中”,“复到舅家”呼应上文“于舅家”,这种情形也可称为“自然过渡”。

《伤仲永》 篇13

  课 时 计 划

  备课时间:( )周星期( )

  教出时间:( )周星期( )

  2005年 上 期 总第(  )课时 

  计划  课时   

  第  课时

  课题:                   伤仲永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方仲永变化的过程,弄清方仲永的才能衰退的原因。

  2、组织学生讨论现在社会上存在的类似仲永的现象,让学生深刻领会后天学习非常重要这个道理

  3、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引导学生灵活适应《论语》中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文,理解作者意图

  教学方法:引导为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一、讲故事导入  新课

  1、教师讲一个“年级死囚犯,在临刑前咬下母亲半边耳朵”的故事。

  2、讨论,年轻人的行为如何理解?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说明:此项练习旨在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地进入课堂,集中注意力,进入课文学习,同时开发学生听话,分析能力,并能准确地把自己的感受口头表达出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师:这是一个令人遗憾,令人痛心的故事。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笔下也有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你指导是哪篇课文吗?

  2、理清课文的写作层次和表达方式。

  第1、2段写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为什么伤",采用记叙的形式。

  第3段写作者阐明的观点看法,即"伤什么",采用议论的方式。

  三、探究课文内容

  1、课题中“伤”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为什么而“伤”?

  2、方仲永的才能有和变化?

  3、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什么?

  4、你怎样评价仲永的父亲?

  5、假设你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或儿子,会怎么样做?

  说明:此二项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四、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1.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2.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3,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

  五、课外延伸

  1、引用《论语》中的语句劝劝像仲永一样的古人或今人。

  说明:此项练习旨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因为两文都涉及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

  2、结合课文,说说现实社会中与之类似或相反的现象。

  说明:此项练习旨在让学生深刻灵活今后学习非常重要这个道理。

  六、作业 

  说说学习一文的感受。

《伤仲永》 篇14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对本文语言精当的特点,可以逐词逐句体察、品味。

  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作者的观点。

  二、问题研究

  1.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是符合作者意图的。

  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伤”仲永?因为方仲永天资非凡而“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但这不是仲永自身造成的,不能怪仲永,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他贪财短视的父亲造成的。文章在首段叙事中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有两条线索:一条从叙述方仲永才能的突然显露到声誉日隆;另一条叙述仲永父亲从发现儿子才能到以儿子才能为谋利手段。这样写的用意: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衰退以至丧失殆尽,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当然不必多说。叙事部分已经蕴含了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议论部分也不必多说了。

  2.“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见”后“闻”,依次写方仲永五岁时才能初露时的情形、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时的状况和又过七年后“泯然众人”的结局,表明方仲永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叙事一气贯通而又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又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又意旨鲜明。这种见闻录的方式还使方仲永与“我”发生了联系,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真切之感。文章叙事部分按时间顺序把“闻”“见”“闻”三个片断结为一个整体,其中的过渡句就是“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尚未见到仲永──这最后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如果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是“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这样,下文再说“见”就十分自然了。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的。

  3.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结尾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发天赋不如方仲永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慨。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这里要注意,“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方仲永因其父“不使学”而根本无从学习,无从努力),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后者并不在本文的议题之内。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对我们认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的关系不无裨益。

  练习说明

  一  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观点。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见“课文研讨”。

  二  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这是一道诵读训练题,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句中停顿的诵读能力,但也可以培养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三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其中加线的词的意思。

  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法特殊的(“奇”“宾客”“利”),一种是文言常用虚词(“于”)。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奇:对……感到惊奇。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利:认为……有利可图,把……看做有利可图。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于:比。    于:被。

  四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发言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限定时间,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并独立完成作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略加点拨,适当答疑。

  二、虽然本课没有要求背诵,但仍要重视诵读。课文一定要熟读,最好能背下来。

  三、要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有关资料

  一、补充注释

  1.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五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

  2.传一乡秀才观之:“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

  3.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

  4.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先人”。

  二、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伤仲永》 篇15

  王安石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4、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时数:两课时

  自学内容:

  1、 查找作者简介。

  2、 读课文,正音、断句。

  3、 结合注译和查找工具书,翻译课文。

  一、了解作者。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读课文。

  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采用比赛形式进行朗读,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全班齐读。

  三、译课文。

  小组组讨论翻译,提出问题全班交流,指定学生串讲课文。教师明确重要字词。

  总结文言知识:

  通假字:(1)扳,通“攀”,牵、拉。

  (2)材,通“才”,才能。

  词类活用:书,动词,写。

  意动用法:(1)父异焉。“认为……奇怪。”

  (2)邑人奇之。“认为……奇怪。”

  (3)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

  (4)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

  之(1)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

  (2)借旁近与之。代词,指仲永。

  (3)传一乡秀才观之。代词,指诗。

  (4)余闻之也久。代词,指这件事。

  (5)受之天也。代词,指通悟。

  于(1)环谒于邑人。“到”

  (2)于舅家见之。“在”

  (3)贤于材人远矣。“比”

  (4)受于人者不至也。“从”

  课文翻译: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未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当堂检测,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

  四、学内容。

  小组合作选题:1、将全文划分为两部分,并思考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2、题目为“伤仲永”,“伤”是什么意思?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哪个阶段是详写哪个阶段是略写?为什么要如此安排?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文中哪句话表明了原因?请分析本句,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5、最后一段中心意思是什么?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3、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4、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5、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发言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限定时间,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指导学生体会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语感,了解了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这节课上比较成功的一点是在最后的问题“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一个小小的问题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本来是要学生谈谈“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学生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多角度、多方面地探讨了造成方仲永悲剧的原因(主观的、客观的,个人的、集体的、社会的),就这样,学生的思维在讨论的撞击中迸发出了创新的火花,课堂教学真正“活”了起来。认真反思本节课的得失,我认为本节课最大的可取之处,就是完全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伤仲永》 篇16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一》,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伤 仲 永》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伤 仲 永》文言文阅读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 仲 永》文言文阅读题目

  1.选出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聚、团结) B. 稍稍宾客其父(客人)

  C. 泯然众人矣(常人) D.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过)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或以钱币乞之”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扶苏以数谏故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皆以美于徐公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父亲的做法是不同的,是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

  B.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白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C. 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

  D.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就是该接受别人教育的时候,他没去啊)

  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方仲永幼时天资过人,后来却因其父“不使学”反落为平庸无奇之辈。

  B. 作者先后三次和方仲永见面,发现他的文才下降很快,一次不如一次。

  C. 《伤仲永》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D. 《伤仲永》中,作者认为天资一般的人如不接受教育结果将更加糟糕。

  5.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伤仲永》详写了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略写了他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B.“世隶耕”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为写他到我家来求见我作铺垫。

  C.《伤仲永》结尾部分先分析一般人,再总结方仲永的悲剧,由一般到特殊。

  D.《伤仲永》的语言平实、精当,叙述故事冷静客观,不带任何私人感情。

《伤 仲 永》文言文阅读答案

  1.B

  2.D

  3.C

  4.B

  5.A

《伤仲永》 篇17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3、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解决生字词。

  【教学内容】

  《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先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化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然后由此引发议论,表达了对这位“神童”的惋惜之情。教学本文,除让学生熟练地翻译课文外,还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方仲永变化的原因,并从中汲取教训。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讲述一些被人认为笨或不聪明的人经过不懈努力而终于取得成就的故事导入新课。

  (也可让学生讲述)

  二、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⑴ 划出生字词。

  ⑵ 注意句子的停顿,并用铅笔在课文中作出标记。

  第二遍,学生自由诵读,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三遍,学生齐读,注意下列加粗字的注音:

  扳(pān)  环谒(yè)  称(chèn)   泯(mǐn)

  三、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将课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并将不懂之处标出来,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小组代表翻译课文。

  (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

  2、全班同学讨论交流,解决四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领会课文大意,最后强调本文重点文言词语:

  ⑴ 未尝识书具(曾经)

  ⑵ 即书诗四句(写)

  ⑶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此)(完成)

  ⑷ 其文理皆有可观着(文采和道理)

  ⑸ 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

  ⑹ 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⑺ 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可图)

  ⑻ 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

  ⑼ 贤于材人远矣(比)

  ⑽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被)

  四、齐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3、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4、学完本文,你有何感想?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方仲永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也”。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学生自由谈感想,可以从仲永自身的角度谈,也可以从仲永的父亲的角度谈,还可以联系实际来谈。只要观点是从本文中提炼出来的,中心明确,语言流畅即可。

  五、小结

  1、借事说理的方法。

  本文采用借事说理的方法,以方仲永为实例,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长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叙写了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第二部分由此引发议论,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2、语言简洁生动。

  六、拓展

  口头说文“读《伤仲永》有感”。

  说文要求:

  1、理解文意,多角度思考;

  2、语言流畅,中心明确。

《伤仲永》相关文章:

《伤仲永》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读《伤仲永》有感

《伤仲永》译文

《伤仲永》教案3

《伤仲永》教案优秀9篇

《伤仲永》同步达纲练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伤仲永》学习要点

读《伤仲永》有感10篇

最新《伤仲永》教学设计【3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伤仲永》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