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红尘戏语 点赞 分享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通用17篇)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1

  说明:借班上课,师生彼此陌生,故在上课前,教师步入学 生中,边漫步边和学生低头交谈,作些沟通,以拉近师生距离

  上 课

  师:早就听说,八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活泼,热情大方,我就非常愿意和这样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生笑)但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还要看大家的表现哦。

  (先扬一下,让学生兴奋起来,再抑一下,激起其不服气的精神)

  师:在上课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

  (播放《故乡是北京》,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和图画)

  师:听了刚才的歌,你们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

  生1:北京很古老。生2:北京也有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大都市。

  3:北京是十朝古都。

  师:其实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也一样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展示课题及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师: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生4:胡同就是小巷子                         生5:胡同四四方方的。

  师:像四合院?                                     生5:是的!

  师:那是死胡同!(众生笑)师:十二中门前这条路是不是胡同?

  生6:是比较宽大的胡同。   师:芜湖市的北京路呢?

  众生齐答:不是!(展示胡同图片,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师: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屏幕展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师:“胡同文化”是哪个阶级的文化?   生7:市民阶级。     师:哪里的市民?

  生8:北京的市民。    师:北京什么地方的市民?      生9:北京胡同里的市民。

  师:那么胡同文化就是——?         众生齐答:北京胡同市民的一种文化。

  师:对!课文第5段也说到什么是胡同文化    (教师示意学生看课文第五段)

  师:在了解“胡同文化”前,我们先来看看北京胡同都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半部分,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位前后位同学交流一下再回答。

  (几分钟讨论后)

  生10:胡同很多!生11:胡同有宽有窄!生12: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很安静。

  生13: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

  师:你是从课文第2段发现的,是吧?      生13:是的!

  师:那么请你说说第2段都提到了胡同的哪些名称。(生13读)

  师:很好,请坐。(面对所有同学)刚才这位同学读了很多胡同的名称,请你们说说,这些名字有什么共同特点?(众生思考,半晌无人回答)

  师:我现在把这些胡同改改名字,把皮库胡同改成皇家胡同,把狗尾巴胡同改成凤凰美食街,请大家比较一下改过的名字有什么特点。

  生14:改过的名字显得很高贵。师:那么原先的名字吧?生14:带有市民气息!

  师:(赞赏地):很好!改过的名字很高雅,原先的名字就显得——     众生齐答:通俗!

  师:北京的胡同还有其他特点吗?     (众生思考,无人作答)

  师:其实课文第1段也说到了胡同。请大家看课本,看第1段是否提到了胡同的特点。

  生15: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师:很好!胡同走向都是很正的。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归纳一下胡同的特点。(展示板书)

  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又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几分钟后)

  生16:胡同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生17: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生18: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生19: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还有没有?  生20:北京人讲究“处街坊”。

  师:(面对全体同学)大家对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21:他(生20)说得不对,我认为第7段主要讲的是北京人不喜欢交往。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21:说不出来,反正我认为是这样!师:是一种感觉!

  生21:嗯!    师:其他同学赞同哪一位同学的看法?   (众生议论,没有结果)

  师:那我们来做个添字游戏,怎么样?(众生欣然)请大家在“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这一句前的某一句开头加一个“虽然”,改变其他句子的标点,使之变成转折复句。

  (一会儿后)

  生22:应在“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一句开头加!      师:(对众生)大家同意吗?

  众生:同意    !师:好!那么,转折复句强调哪一部分?     众生:后半句!

  师:那么本段重点应是——             众生:强调“平常日子,过往不多”。

  师:很好,其实本段还有两个词“除了”、“此外”,把这两个词放在一块比较也可看出作者主要说的还是北京人不喜交往的特点。

  (总结胡同居民特点,展示板书)

  师: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众生:封闭的文化!   师:对!这种封闭的文化的精义是——              众生:忍!

  师: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文化持什么态度?(众生交流、讨论)

  生23:批判的态度!            师:你怎么看出的?

  生23:从第6段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一句就可看出来!

  师:能再说具体一点吗?            生23:“封闭”就是不好的词!

  师:很好!“封闭”从感情色彩看是贬义词,作者用了这个词正好表明

  了自己的态度。文中还有类似的词吗?(众生寻找、交流)

  生24:“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说得好!那么作者对胡同文化仅仅持批判态度吗?

  生25:还有伤感!文章最后3段明显地表现了作者这种情绪!

  师:是的,作者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现在看到胡同在一天天衰败,自然会有一种伤感情绪。可见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应是批判中又带有伤感留恋。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再次突出教学目标 )

  师:我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课文里所说的胡同文化是作者眼里的胡同文化,当然也就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因而我们也就不能说胡同文化就完全是这样。何况,北京在发展,胡同文化也在发展,今天的胡同文化也会有新的面貌。下面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畅想一下今天的胡同及胡同文化。(众生交流)

  生26:胡同被推倒,盖起了新的高楼。

  生27:胡同的居民已不再封闭保守了,他们也和外界交流。

  生28:还有些胡同被当作文物保存起来!

  ……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胡同都有哪些变化。

  (播放展示今日胡同风貌的录像。录像结束后教师总结语)

  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将会随着北京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天去北京,也许你所感受到的将会又是一种新的文化气息。

  下课!

  附:板书设计 

  走向——正

  胡同特点 名称——俗

  数目——多

  环境——静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胡同居民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封闭、忍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2

  上 课

  师:早就听说,八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活泼,热情大方,我就非常愿意和这样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生笑)但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还要看大家的表现哦。

  (先扬一下,让学生兴奋起来,再抑一下,激起其不服气的精神)

  师:在上课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

  (播放《故乡是北京》,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和图画)

  师:听了刚才的歌,你们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

  生1:北京很古老。

  生2:北京也有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大都市。

  生3:北京是十朝古都。

  师:其实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也一样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展示课题及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师: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生4:胡同就是小巷子

  生5:胡同四四方方的。

  师:像四合院?

  生5:是的!

  师:那是死胡同!(众生笑)

  师:十二中门前这条路是不是胡同?

  生6:是比较宽大的胡同。

  师:芜湖市的北京路呢?

  众生齐答:不是!

  (展示胡同图片,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师: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屏幕展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师:“胡同文化”是哪个阶级的文化?

  生7:市民阶级。

  师:哪里的市民?

  生8:北京的市民。

  师:北京什么地方的市民?

  生9:北京胡同里的市民。

  师:那么胡同文化就是——?

  众生齐答:北京胡同市民的一种文化。

  师:对!课文第5段也说到什么是胡同文化

  (教师示意学生看课文第五段)

  师:在了解“胡同文化”前,我们先来看看北京胡同都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半部分,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位前后位同学交流一下再回答。

  (几分钟讨论后)

  生10:胡同很多!

  生11:胡同有宽有窄!

  生12: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很安静。

  生13: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

  师:你是从课文第2段发现的,是吧?

  生13:是的!

  师:那么请你说说第2段都提到了胡同的哪些名称。(生13读)

  师:很好,请坐。(面对所有同学)刚才这位同学读了很多胡同的名称,请你们说说,这些名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众生思考,半晌无人回答)

  师:我现在把这些胡同改改名字,把皮库胡同改成皇家胡同,把狗尾巴胡同改成凤凰美食街,请大家比较一下改过的名字有什么特点。

  生14:改过的名字显得很高贵。

  师:那么原先的名字吧?

  生14:带有市民气息!

  师:(赞赏地):很好!改过的名字很高雅,原先的名字就显得——

  众生齐答:通俗!

  师:北京的胡同还有其他特点吗?

  (众生思考,无人作答)

  师:其实课文第1段也说到了胡同。请大家看课本,看第1段是否提到了胡同的特点。

  生15: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师:很好!胡同走向都是很正的。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归纳一下胡同的特点。(展示板书)

  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又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几分钟后)

  生16:胡同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生17: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生18: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生19: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还有没有?

  生20:北京人讲究“处街坊”。

  师:(面对全体同学)大家对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21:他(生20)说得不对,我认为第7段主要讲的是北京人不喜欢交往。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21:说不出来,反正我认为是这样!

  师:是一种感觉!

  生21:嗯!

  师:其他同学赞同哪一位同学的看法?

  (众生议论,没有结果)

  师:那我们来做个添字游戏,怎么样?(众生欣然)请大家在“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这一句前的某一句开头加一个“虽然”,改变其他句子的标点,使之变成转折复句。

  (一会儿后)

  生22:应在“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一句开头加!

  师:(对众生)大家同意吗?

  众生:同意!

  师:好!那么,转折复句强调哪一部分?

  众生:后半句!

  师:那么本段重点应是——

  众生:强调“平常日子,过往不多”。

  师:很好,其实本段还有两个词“除了”、“此外”,把这两个词放在一块比较也可看出作者主要说的还是北京人不喜交往的特点。

  (总结胡同居民特点,展示板书)

  师: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众生:封闭的文化!

  师:对!这种封闭的文化的精义是——

  众生:忍!

  师: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文化持什么态度?

  (众生交流、讨论)

  生23:批判的态度!

  师:你怎么看出的?

  生23:从第6段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一句就可看出来!

  师:能再说具体一点吗?

  生23:“封闭”就是不好的词!

  师:很好!“封闭”从感情色彩看是贬义词,作者用了这个词正好表明

  了自己的态度。文中还有类似的词吗?

  (众生寻找、交流)

  生24:“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说得好!那么作者对胡同文化仅仅持批判态度吗?

  生25:还有伤感!文章最后3段明显地表现了作者这种情绪!

  师:是的,作者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现在看到胡同在一天天衰败,自然会有一种伤感情绪。可见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应是批判中又带有伤感留恋。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再次突出教学目标 )

  师:我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课文里所说的胡同文化是作者眼里的胡同文化,当然也就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因而我们也就不能说胡同文化就完全是这样。何况,北京在发展,胡同文化也在发展,今天的胡同文化也会有新的面貌。下面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畅想一下今天的胡同及胡同文化。

  (众生交流)

  生26:胡同被推倒,盖起了新的高楼。

  生27:胡同的居民已不再封闭保守了,他们也和外界交流。

  生28:还有些胡同被当作文物保存起来!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胡同都有哪些变化。

  (播放展示今日胡同风貌的录像。录像结束后教师总结语)

  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将会随着北京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天去北京,也许你所感受到的将会又是一种新的文化气息。下课!

  附:板书设计 

  走向——正

  胡同特点 名称——俗

  数目——多

  环境——静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胡同居民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封闭、忍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1]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3

  北宁市高级中学   张宏强

  本课用2课时教学

  一、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2、 让学生通过本篇作品认识到事物的存在有其传统的、发展的一面,但也会有改革的、变化的一面。

  二、 教学基本内容

  1、 通过对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的理解梳理文章的中心。

  2、 体会序言表达方式的多样化特点,在恰当的表达方式即说明的表达方式中也能融合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感受作品语言特色,让学生认识语言恰切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特殊效果。

  4、 培养学生透过表象挖掘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 教学重点

  1、 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2、 语言在本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和效果。

  四、 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五、 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步骤

  重点一: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在文章中起着支撑文章主旨的重要作用,它们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文章中筛选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编织成理解文章中心的信息网络。

  本文在文体上属于说明文,但在说明中仍然能体现出作者鲜明的思想感情,而承载这种感情的则是那些关键语句和词语。

  关键语句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或抒情为主。

  关键语句的位置一般处于一段的开发或结尾;个别处在文段中间,但它往往是以因果论证为主的文章或文段。

  信息筛选也是高考在阅读能力上对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每年在高考阅读试题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在日常的课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筛选关键语句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理解文段、理解文句很重要。

  从本文看,文章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一为介绍北京的胡同,一为介绍北京的胡同文化。对前者,我们要能够从胡同的特征角度把握,以便能顺势把握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筛选能够体现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词语和句子:

  北京胡同的特点:

  前五个自然段分别从方方正正的形状、命名的方式、胡同的大小、胡同的寂静、胡同与四合院(规规矩矩)的相关性等方面介绍,这些是形成胡同文化的基础,如果说胡同文化是上层建筑,那么胡同就是物质基础。

  文章本身在结构上的辩证关系为我们引导学生体味对胡同和胡同文化认识的辩证关系打下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在这方面,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很好的的统一。

  胡同文化的特点:

  总体上,作者认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然后作者分别从下面几个方面揭示(要求学生摘录现成语句):

  居民安土重迁;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胡同与胡同文化的联结点在第五自然段,这是由表象到本质认识升华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两者的联结点,联结点也是一个关键语句: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筛选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表达作用,对中心的支撑作用。

  对关键词语的说明,可放在语言层面上把握、理解。

  重点二:语言在本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和效果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总体是平白、朴素、口语色彩浓烈,富于表现力。

  体味本文的语言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 文体特点决定的语言特点:准确

  文章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说明以准确取胜,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如“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在对胡同命名方式说明的时候,有的充满肯定语气,如“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猜测,如“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因为这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

  2、 口语化、京化的语言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如“你往南边去一点。”“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3、 语言平白朴素。如“北京城像块大豆腐。”多生活化的语言!

  4、 短句给人以干净利落的感觉,韵味实足。如“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

  5、 在平白朴素中融有古典韵味。如“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在体味上面富有特色的语言时,可以采取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方式,也可以筛选出上面词语,让学生结合语境去把握,但绝不能背离语境,让学生就句论句。

  难  点:辩证地认识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这是一篇在行文和内容上都具有辩证色彩的文章,结构上的前后衔接,逻辑严密,三个部分自然天成。从内容上说,辩证性更多地表现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胡同的衰退。

  认识到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退需要学生从语言层面入手,通过体味语言中所寄予的作者感情来明确。

  作者的感情在本文中可以说是复杂的。

  1、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这是满含感情,充满留恋的流露。

  2、“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这是对胡同温馨一面的推崇。

  3、“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这是对北京人“事不关己”的批判。

  有的句子本身就很复杂,让人一时体味不出感情味儿,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你说是一种什么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这点也会给学生以更多思考。

  总之,我们看到,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它们的喜爱、留恋,又有对它们将逝去的豁达,胡同文化的没落,让作者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令人心动的一面,也让作者看到了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带给旧有事物的冲击。在现代文明突飞猛进的时代,不可避免地,传统要受到冲击。

  在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没落的认识上,作者表现出了鲜明的辩证思考,同样,在对北京人固有的文化形态的认识上,作者也含有辩证的认识。比如“安分守己”,这是一种源自于更古老传统的思想意识,它对许多中国人,对作者本人都产生过和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的达观、安贫乐道与之不无关系。相反,我们也可以看到,“安分守己”也会带来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羁滞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六、 小结:熟悉北京生活的作者,熟悉北京的胡同,他更从胡同的特点中揣摩出胡同文化的内涵。他推崇胡同和胡同文化,但他更知道,胡同与其它传统事物一样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淡出舞台,这是作者理智、冷静的思考。

  七、 知识卡片

  积累下面词语: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八、 板书设计 

  板书一

  胡同文化

  方方正正                               安土重迁

  命名来源    是居住方式                 各自封闭

  北京胡同    胡同大小    是文化形态     封闭的文化  易于满足     “忍”

  胡同静僻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板书二

  胡同文化

  语言特色

  不显喧闹   更加安静            静的文化

  口语色彩      嘿                ——易于满足

  北京人,真有你的!——善于忍耐

  古典色彩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无可奈何

  短   句       大腌萝卜,就不错  ——干脆利落

  说明方式      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准    确

  《胡同文化》细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体味序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体味说明性的语言训蕴含的作者丰富的感情色彩。

  2、培养学生根据语境理解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能力。

  3、理解课文中“胡同文化”丰富内涵。

  4、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1、 理解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

  2、 “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

  辩证看待问题的方法。

  教学步骤 :

  1、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1到5自然段,归纳概括“胡同”的特点。

  本过程注意培养学生透过表层深入挖掘深层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意识。

  读后引导学生筛选能够概括胡同特点的形容词,明确概括特点的语法限制。

  明确:

  方方正正、命名来源丰富、胡同的静(以动衬静的方式突出)

  2、 思考:“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联系起“胡同”和“胡同文化”两者,自然过渡到对“胡同文化”内涵的揭示。

  3、 学生泛读课文6至12段,采取信息筛选的方式,捕捉作者在行文中所透露出来的“胡同文化”的内涵。

  重点语句: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即相信远亲不如近邻,又“各人自扫门前雪”;

  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上面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归纳,从中概括出“胡同文化”本质。

  明确: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4、 学生阅读课文剩余的部分。

  思考一:课文的标题是“胡同文化”,到第12自然段,胡同文化的内涵已经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下面的文字?

  明确:尽管前文已经揭示出“胡同文化”的内涵,但是,在“内涵”中,我们能够较为清楚地知道作者含有的复杂心境,这种复杂并非模棱两可,而是有一定倾向性的,他的好恶还是能够区分得开的。作者之所以在文章中表露出这种思想,就是因为要表达出传统文化比如“胡同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所面临的选择,这是文章的主旨,是表达一个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认识的。

  教师挑出下面三段文字,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消逝的态度: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声气”是对胡同淡去的真实写照;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这也是对胡同淡去的真实心境的流露;

  “再见吧,胡同”万语千言凝成最普通的一句话,有无可奈何,有豁达率直,有怅惘迷茫,也许还有其它的什么在里边……

  思考二:结合自己的认识,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安分守己”?

  明确:任何事物可能都会有它的两面性,再积极的事物也会成为人们常说的“双刃剑”。“安分守己”既造就了人们的遵纪守法,又培养了人的生活、工作进取的惰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历、识闻,见仁见智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5、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课文的语言特色。

  这是篇在语言上很有特色的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参见总案的“重点难点解决步骤”中的重点二。

  小结:文章多处引用北京俗语方言,朴实、直白、富于口语化,富于生活气息,富有感情色彩,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6、 作业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

  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赵孟頫\,他的书法确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却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沉淀。因写《艺舟双楫》而出名的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说,见过一幅赵孟頫\的墨迹,乍看全是赵孟頫\,但细一看,这个过于纯净的赵孟頫\就不可能是赵孟頫\。赵孟頫\学过二王,学过李北海,学过褚河南,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孟頫\就只剩了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

  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像赵孟頫\这么复杂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结构会聚和溶化的结果:已经会聚、溶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还可以一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中指认出来。这种现象,与人们平时谈艺术时津津乐道的“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正好相悖。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

  这就是可敬而可叹的中国文化。不能说完全没有独立人格,但传统的磁场紧紧地统摄着全盘,再强悍的文化个性也在前后牵连的网络中层层损减。本该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互渗于空间便变成一种社会性的认同;互渗于时间便变成一种承传性定势。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生命的发射多多少少屈从于于群众惰性的熏染,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请看,仅仅是一支毛笔,就负载起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

  1、 第二段开头说:“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其中“这个论断”指什么?

  2、 第二段末尾说:“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请简单说明这种“重要特征”的内容。

  3、 最后一段说:“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请用原文词语回答这“两种力量”的具体含义(不超过计划5个字)

  4、 最后一段开头说:“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这里指什么?“可敬”是因为书法遗产累聚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为什么又说是“可叹”的?请摘录原文加以简要说明。

  “中国文化”指的是:

  “可叹”指的是:

  参考答案:

  1、“这个论断”指过于纯净的赵孟頫\就不可能是赵孟頫\。

  2、书法遗产极其丰富,即使力图创新也摆脱不了传统影响。

  3、社会性认同和承传性定势。

  4、“中国文化”指书法。“可叹”是因为:文化个性在传统的统摄下层层损减,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与耗散。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4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2、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2、概括要点方法的概括

  三、教学设想

  实施发现引导式教学;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1、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

  2、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胡同:小弄(long)堂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

  屏示胡同与文化的关系: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与认识昔日生活形态和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更发生了质变。

  3、速读课文,概括段落要点

  圈点每段要点(运用跳读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4、思考:

  根据课文倒数第二段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句话,思考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明确:态度很复杂既喜欢又否定,结合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分析。作者毕竟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也认识到了这是历史的必然。

  5、推荐好书:

  为扩大学生阅读量,了解中国的居住文化,了解汪曾祺,了解其朴素语言里包含的丰富内涵,介绍下列好书。

  《中国居住文化》(丁俊清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老头汪曾祺》(江彬等著人民大学出版社)

  《悠闲的生活艺术》(汪曾祺等著贵州人民出版社)

  6、布置作业:

  汪曾祺在北京胡同居住了些时间,写下了内涵丰富的《胡同文化》。从你居住的环境入手,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但要写出你对环境的思考,如《农居文化》、《高楼文化》等。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5

  竞赛课教案

  《胡同文化》教案

  郧西四中 周明华 电邮: 电话:/ 6237786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文章的行文脉络。

  2.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通过概括性的语言快速理解文章的内容。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2.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3.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全新思维方式,即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2.读懂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课文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 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

  1. 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 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课型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教学过程 〕:

  [ 导语 ]:

  我们有学生到过北京吗?提起北京,我们都会肃然起敬,她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一个经济政治中心的大都市。我们会想到天安门广场,会想到金碧辉煌的故宫,想到雄伟的万里长城,更会想到2008年的奥运会。可你想到北京的胡同吗?方正的北京胡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北京市民,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胡同文化,或者叫北京市民文化。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她友将经受怎样的历史沧桑?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北京胡同,体味蕴含其中的胡同文化的奥秘!今天之后,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了解了胡同文化!

  〔播放音乐 〕附词:

  不唱那辉煌的故宫, 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数不清,横胡同竖胡同,半截胡同斜胡同, 就象那棋盘布在北京啊,砖塔胡同年代最久,交民巷它最长可分西东,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 钱市胡同两个人相遇,

  您哪,要侧身行……

  〔 作者介绍〕:省略

  〔解题〕

  3.胡同:看课后材料;看书中内容;简单的说,即小巷。

  2.文化:所谓文化或文明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3.胡同文化:即北京市民的文化,北京胡同影响下的特有的文化。

  (快速扫描课文)

  提问:是哪些句子深深的吸引着你?(语言特色)

  〔展示课件 讲解课文〕

  展示图片:透过演示稿展示图片,从直观上了结胡同。

  一.胡同的特点

  3.讲析课文第1、2、3、4、5自然段

  ①提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总起的作用。概述大街、胡同所形成的方正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②提问:1、2、3、4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胡同的特点?

  方正、取名、宽窄、网络

  ③第2自然段交代胡同取名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明确:取名——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还有的胡同取名未知取义。

  ④胡同的环境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离闹市近,生活方便,环境安静

  ⑥提问:作者为什么说“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明确:因为胡同这一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北京市民的心态,成为市民文化的存在空间和载体,它给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打上了时代的文化的烙印,因些,“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二.胡同文化的特点

  4.分析第6~12自然段

  (胡同,蕴育了独特的胡同文化。现在,让我们来听课文录音,随着著名播音员那字正腔圆的京味朗读,进一步探寻胡同文化的精义)

  ⑦.在这个部分中,哪四个词语可以概括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又有哪些词句具体说明这四个特点?

  封闭——安土重迁、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

  (补充:举丹江修建时,两岸人民搬迁的情景)

  易满足——易于满足,物质要求不高

  旁观——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补充:举生活现象)

  能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补充:举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故事)

  (请同学来读这里最具京味的语段,要品出“胡同文化”特有的滋味来。

  a.“北京人易于满足……虾米皮熬白菜,嘿!”

  b.“这二位同声说……真有你的!”

  ⑧.提问:“虾米皮熬白菜,嘿!”这句话,表现了北京市民怎样的心态?

  明确:一个“嘿”字,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

  ⑨.提问:“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一句,概括了北京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明确: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内涵丰富,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对这种态度是赞赏还是否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你见仁见智吧!

  三.作者的情感

  (为了正确把握作者对北京文化的情感,请继续听录音)

  ⑩.提问:胡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呈现出怎样的景象?胡同文化又将何去何从呢?

  明确: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因而毫无生气。胡同文化也必将随着胡同的消失而逐渐消亡。

  ⑾.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句

  提问:“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些描写,渲染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

  ⑿.提问: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存在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北京胡同,将要离我们而去了。告别之际,作者的情感相当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念,有对胡同衰败的无可奈何,有对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伤感,有对冲击胡同文化的商品经济大潮不可抗拒之势的赞叹……

  〔板书设计 〕

  胡同 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 封闭、易满足、旁观、能忍

  毫无生机 衰败没落

  无可奈何、怀旧、对这里旧有文化的反思,顺应时代的潮流。这是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小结:作者把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

  布置作业 :请以“胡同文化”为题写一段文字。

  1.借鉴本文的朴素的语言。2.学用中心句,使行文更加清晰。

  二零零四年七月十八日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6

  胡 同 文 化

  汪 曾 祺

  [教学目标 ]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胡同文化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媒体设计]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要点]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使用投影仪)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

  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

  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出示图片或照片或投影仪)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板书设计 ]

  胡同                                      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                      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7

  教学目标 :

  1、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作者行文的脉络。

  2、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

  1、对湘乡地方文化现象作点研究,精选典型现象供学生探讨其文化内涵。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新课

  1、有一首歌词这样唱的:“……”(略见课件)(有条件则播放MTV)

  2、提问:听过这首歌吗,对歌词所唱的有何感受?

  3、这首歌唱出的是北京往昔的岁月,如今的北京城日新月异,大多数北京市民都已走出狭窄的胡同、拥挤的四合院,住进了高楼大厦。现存的胡同逐渐消失着、没落着。为着一种难以忘却的情感,出版社专门编辑了一本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著名作家汪曾祺应邀为这一本摄影艺术集撰写了序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胡同文化》这篇课文。

  二、速读课文,理清结构

  1、快速阅读课文,划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2、指名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3、提问:作者是如何围绕“胡同之没”来写作序言的?

  板书结构:

  (一)胡同的特点;

  (二)胡同文化的特征;

  (三)胡同及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中的衰落。

  三、细读讨论,体会情感

  1、北京的胡同有些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结合多媒体展示。

  2、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引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出对“胡同文化”的探究。

  3、“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明确。

  4、在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哪一句话比较集中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情感态度?

  明确:“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追问: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既有佩服也有嘲讽。

  5、“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作为一种传统心理定势和道德规范,在今天,我们应该怎么看待?

  (注意引导学生言之成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忍”)

  6、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败、没落,作者是怎样一种感情?

  齐读13~15节。

  (1)“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些描写中透露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胡同衰败的景象,作者满怀怀旧、感伤,却又无可奈何)

  (2)“再见吧,胡同。”一句可不可以改为“再见吧,胡同文化。”或者在结尾加上一句“再见吧,胡同文化”?

  讨论后明确:

  不可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胡同必将被新的高楼大厦所替代。胡同消失了,失去根基的胡同文化也必将没落,但文化的没落不同于物质的消失,胡同文化会转移、分解、传承到新的载体上。在迈向现代文明的旅程中,既会创造出新的文化,同时,旧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将继承下来。因此,胡同虽消失了,胡同文化却并不会全部消亡。

  四、拓展迁移,了解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关注文化现象

  探究一: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我们湘乡人也爱瞧热闹,常于热闹处听到起哄:“打喽!”“走喽,去找他的麻烦喽!”这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湘乡人怎样的个性?这对湘乡的治安状况、经济发展将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适时点拨引导)

  探究二:

  近来,湘乡城里歌厅茶楼等如雨后春笋般一家接一家兴起,这一现象中折射出来的是一种怎样的文化?联系湘乡经济的发展,你对这一种文化现象有怎样的评说?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适时点拨引导)

  五、总结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言,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评点或介绍类书序。它实质上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在文中将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其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合起来,使我们对北京的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生动、深刻的了解。从中也窥探到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思绪。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更深一层地了解到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浸染着文化的色彩,衷心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能从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起,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做个有文化的合格公民。

  六、结尾曲:

  《前门情思大碗茶》

  请各位老师指导!

  评课意见: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8

  一、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文章,属于讲读课文。本单元由四篇风格形式都不相同的序言组成,是研究作家作品的重要资料。《胡同文化》是我国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文艺小品文。作者诠释了北京居民建筑和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语言诙谐幽默,京味十足,极具张力。学生应该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的很好的材料。这篇课文处于前后教材的衔接位置,在教材内容安排方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确立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归纳“胡同文化”的特点,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分析“居住方式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3)通过课文发掘有关本地文化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品读体验,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如何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难点: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为了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的原则。对本课的教学采用点拨法、归纳法、发现法、讨论法和品读法等五种教法。

  用点拨法和归纳法分析文章要点,达成“认知目标”;

  用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发掘研究课题、交流学习成果,促进共同提高,达成“能力目标”;

  用品读法体验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达成“情感目标”。

  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同时也为了使教学过程更具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本节课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用Powerpoint制作的教学课件含建筑画片、背景音乐、课文层次结构动态演示、知识迁移引导等,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全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另外课件演示板书,能节省时间,加大容量,提高效率,体现教改的新理念。

  四、学法辅导

  根据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以及高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特安排了以下两个步骤的学法辅导:

  一,自主探究法,指导学生充分借助相关资料进行研读,理清课文思路,质疑生难。实质是教会学生掌握“自学程序”:理脉→析疑→归纳→提升,从中也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的能力,掌握套路,学会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形成技能,养成习惯。

  二,合作探究法,分小组讨论,课堂交流,在教师的点拨下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探讨传统文化走向没落的问题,发掘研究课题,养练思维和写作的能力。实质是引导学生去创新学习。

  五、教学程序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在本节课上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的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立足课文重点内容诵读品味延伸迁移

  引发兴趣点拨导思讨论演板领会情感分组讨论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首先是用多媒体循环播放一组有关胡同的各种图片,配以歌曲《故乡是北京》做背景音乐,让学生看看古老的胡同,感受浓浓的北京风味。通过本环节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立足课文,点拨导思;

  设计三道题目引导学生思考:(1)理清思路(2)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3)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本环节运用引导——归纳法来进行。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语句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提问后,用课件展示答案纲要。本环节继续训练学生根据要求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并为下一环节深入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做好铺垫。

  (三)重点内容,讨论演板;

  分两个步骤完成。1发现疑难→2分组讨论

  1、发现疑难。(发现式学习)

  每组学生根据课文的要点写一个疑难问题上交。教师先梳理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补充总结为以下两个:(1)探究胡同建筑特点、地域特点与文化的关系。(2)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这一步骤意在突出重点,提出难点,并养成学生质疑的习惯。

  2、分组讨论(引导法、讨论法)

  学生分小组就以上的两个问题展开深入探究,讨论完成,然后课堂交流。此部分的学习,教师应参与到各小组讨论当中启发、协助或质疑,并及时肯定学生的发现及思维的成果。如第一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胡同的建筑特点和北京长期处在政治统治中心的角度来思考,这里解决了教学重点;第二题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文化修养来谈,使学生从作品表面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感情,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分工和合作,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四)诵读品味,领会情感;

  先看配套的画面听课文最后三段的配乐朗读,再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小组读——自由读——比赛读)进一步感受作者对老北京、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五)延伸迁移,分组讨论。

  1、拓展延伸

  在第三个环节基础上拓展延伸,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我们本地有没有正在趋向衰落的建筑文化存在?如果有,应该如何对待?请举例说明。

  此题意在训练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相信学生很快会说出“骑楼城”,然后分小组讨论,并把自己的见解写下来,派代表发言。之后教师应对这个问题作出自己的认识:传统文化的衰落从另一角度看恰恰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不能一概否定,应继承发扬并有意识的保护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使它成为当地建筑文化的一个品牌,交流之后,让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

  2、迁移训练

  课外写一篇关于梧州“骑楼城”文化的论文。要求写出对环境的思考。

  学生分小组在课外对骑楼城作调查,获取资料,整合资料,最后写成小论文。这里指导进行研究性学习,借以教会学生寻找探究的门路和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探究的能力,获得探究的乐趣。

  以上五个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汪曾祺)

  胡同———正、俗、多、静

  安土重迁(居住心态)

  文化易于满足(生活态度)

  不管闲事(政治态度)忍

  安分守己(处世哲学)

  情感———怀旧、伤感

  过往不多(人际关系)封闭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9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胡同文化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

  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辞海》 

  “文化”:1871年,泰勒第一个在人类文化学中引用“文化”一词:“文化乃是当个人为社会一分子时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及其他才能习惯等复杂的整体。”

  杜威:“文化是一个错综的风俗习惯的结晶体,具有维持现状的倾向。

  钱穆:“我们屡次说过,文化是人类生活之总体,而人类生活则是多方面各种部门之配合,人类文化逐渐演化,则方面愈广,部门愈杂。但扼要分析,我们仍可将人类生活之诸多形态分划出七个大部门:一经济,二政治,三科学,四宗教,五道德,六文学,七艺术。”

  《辞海》:“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总之,“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表现人类生活全部的概念。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旁观”“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 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板书设计 ]

  胡同                                      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                    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毫无生气                                  衰败没落

  日趋消失

  七.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眼光

  冯骥才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

  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

  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性文化、鬼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器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对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溶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

  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眼光,也就是眼力。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做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

  当柏林墙将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注释:柏林墙:1961年民主德国沿西柏林边界构筑的隔离设施,原称“反法西斯防卫墙”,后一般称“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决定开放柏林墙。1992年,柏林墙被拆除,民主德国解体。

  1.“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这句中“看”的意思是

  A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                    B 观察并加以判断

  C 访问                                D 照料

  2.“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也就是把文化看做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

  B 生活与生存的意义相同。

  C“文化退到生活之外”,这是对文化的狭义理解

  D狭义地理解文化,也使生活变得空虚与空洞

  3.“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就是说“厕所文化”,也不是对文化的侮辱,人类生活的一切都应视为文化,厕所也不例外。

  B作者认为把文化与厕所联系起来,这是对“大文化”的误解和嘲弄。

  4.对“酒文化”这个例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种生活资料都是一种文化载体,与此有关的历史,都具有文化的意义。

  B中华文化不能狭窄地理解为儒家学说

  C中华文化存在于中华民族生活的一切方面

  D文化眼光有助于生产者推销商品,也使消费者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

  5.“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意思就是

  A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B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有全部文化意义。

  C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发挥着实用价值,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D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在生活中发挥着实用价值,而历史的状态则是纯粹的文化。

  答案:1.B     2.B     3.A      4.B      5.D

  附:

  一.导入  

  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建筑;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胡同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现代作家。先后曾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为北京京剧院)任编辑。主要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评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三.有关资料简介

  1、北京街巷胡同历史悠久,大多数始于清、明、元,若更改名称,一般采用同音、协音。综合街巷胡同的格局、变迁、名称起源、嬗替及人事沧桑,便是一部丰富、生动的北京历史。

  2、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3074条,其中胡同有1330条。因为胡同居多,是北京街巷主体,人们便习惯把街巷统称胡同,说“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并非夸张。

  3、巷称胡同始自元大都,历明、清、民国,构成北京特色。

  四.自读思考题

  1、根据作者的思路划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切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2、作者从哪段开始介绍北京胡同文化?他赋予胡同文化哪些内涵?

  3、文章前五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4、作者在文章中对北京胡同文化及其衰落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怎样表达的?

  五.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1段)全文总起

  第二部分(2段—5段)介绍北京胡同

  第三部分(6段—12段)介绍北京胡同文化

  第四部分(13段—15段)作者的感慨

  六.文章赏析

  (一)作者赋予北京胡同文化哪些内涵?

  1、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文化形态)

  2、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   (人际观念)

  3、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物质生活)

  4、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人际交往)

  5、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二)第十一、十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两段分别以小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小结:作者从大量生活细节出发,从切身感受入手,概括了胡同文化的种种特征,阐释了胡同文化的内涵。阐释的过程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全面又亲切。

  (三) 文章的第二部分从几个方面介绍北京胡同?

  1、胡同名称的来源    

  2、北京胡同的规模数量  

  3、北京胡同的作用

  4、胡同内部构成

  (四)第五段为何不用“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作段意?

  这一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由上文的“胡同”过渡到下文的“胡同文化”。用“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这个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兼有两方面的意思,更加全面。

  (五)文章的前五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不可以。人们按照自己的思想文化观念建造居住环境,居住环境又反过来制约和支配人们的生活思想,二者密不可分。从文章来说,有了北京的“方方正正”和“胡同”这两部分,“胡同文化”这一部分才有了依托。

  (六)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包含了什么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1、赞扬与喜爱:“睡不着眯着”这话太精彩了!…...真有你的!

  2、伤感与无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3、理解与超脱:再见吧,胡同。“过去的终归要过去的。”“在无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长。”(《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七)作为一个北京人,你读了《胡同文化》,又看到北京今天的飞速发展变化,有什么感受?请用200字表现你的理性的思考。

  附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文化常识

  1. 四合院: 一种四面是屋子、中间是院子的住房建筑,也叫四合房。

  2. 国子监: 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隋、唐、宋、元、明、清称国子监,晋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清末改革学制,自光绪三十二年起设学部,国子监并入学部。

  3 刘禹锡名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是朱雀桥旁的一条街。朱雀桥是秦淮河上的一座桥,这桥和街都在金陵古城(南京)的正南门外。

  4.老舍(1899~1966)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和人民艺术家,满族。代表作解放前创作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因话剧《龙须沟》的创作1950年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10

  【教学目标 】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  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

  1、 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 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

  1、  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 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设想】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 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 

  二、 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1)胡同:小弄(long)堂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2)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 

  三、 作者简介: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课文的作者汪曾祺先生。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有机会经常接触北京的普通市民,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他多年从事民间文艺工作。在他笔下,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极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他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柔情的人道主义者。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这是一篇古朴清雅、意味深长的文化随笔,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 

  四、研读课文

  先结合课前预习,快速浏览1、2、3、4、5自然段,划出每一自然段的重要语句。

  1、讲析课文第1、2、3、4、5自然段 

  (1)提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总起的作用。概述大街、胡同所形成的方正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2)提问:2、3、4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胡同的特点?

  明确: 介绍胡同--取名    

  宽窄、数量 

  环境(位置、声响)

  (3)第2自然段交代胡同取名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明确:取名--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有的胡同取名未知取义。

  (4)胡同的环境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离闹市近,生活方便,环境安静 

  (5)提问:第5自然段的段意,可不可以用“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来概括呢?为什么?那么,用哪一句话来概括更为准确呢?

  明确:第5自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胡同”过渡到“胡同文化”。因此,用“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这一个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兼顾两个方面,显得全面、准确。

  (6)提问:作者为什么说“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明确:因为胡同这一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北京市民的心态,成为市民文化的存在空间和载体,它给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打上了时代的文化的烙印,因些,“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2、分析第6~12自然段 

  胡同,蕴育了独特的胡同文化。现在,让我们来听课文录音,随着著名播音员那字正腔圆的京味朗读,进一步探寻胡同文化的精义

  (1)在这个部分中,哪四个词语可以概括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又有哪些词句具体说明这四个特点?

  封闭--安土重迁、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

  满足--易于满足,物质要求不高 

  旁观--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请同学来读这里最具京味的语段,要品出“胡同文化”特有的滋味来。

  A.“北京人易于满足……虾米皮熬白菜,嘿!” 

  B.“这二位同声说……真有你的!” 

  (2)提问:“虾米皮熬白菜,嘿!”这句话,表现了北京市民怎样的心态?

  明确:一个“嘿”字,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

  (3)提问:“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一句,概括了北京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明确: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内涵丰富,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对这种态度是赞赏还是否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你见仁见智吧!

  (4)提问:胡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呈现出怎样的景象?胡同文化又将何去何从呢?

  明确: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因而毫无生气。胡同文化也必将随着胡同的消失而逐渐消亡。

  (5)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句“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些描写,渲染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

  (6)提问: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存在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北京胡同,将要离我们而去了。告别之际,作者的情感相当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念,有对胡同衰败的无可奈何,有对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伤感,有对冲击胡同文化的商品经济大潮不可抗拒之势的赞叹,有对胡同及胡同文化将归入虾蟆陵、乌衣巷之列的怅惘低徊……

  3、小结:作者把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

  五、品味语言

  读完这篇文化式散文,我们仿佛喝下了一碗风味独特的北京大碗茶,让人神清气爽,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1)提问:课文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分析。

  明确:“虾米熬白菜,嘿!”

  “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语言特点:朴实、雅致,自成风格,富有表现力。

  六、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语言形式,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达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 院落毗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悠,窗明几净,老树参天。

  仿写:笔架山。长廊、小路、杨柳。                                                                      

  七、课外延伸:

  请任选一种文化形式(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在周记上写一篇文章。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吴剑)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11

  [教学目标 ]

  1、概括内容要点

  2、体会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

  概括内容要点

  [授课思路]

  1、词语积累

  安土重(zhòng)迁 熬(āo)白菜 没(mò)落(há)虾蟆陵  低佪(huái)

  2、要点概括

  方法指导:

  ①找关键语句;②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③分清层次。

  段落     关键句     要点概括    备注

  建筑特点 (1) 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方正

  (2)“生活化”是通过总结下文中列举的胡同名字来源的共同性得来的,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

  (3)正是因为“小而多”,才形成一种文化

  (4)“距闹市很近”是从空间距离上说,“但又似很远”是从生活方式上说。

  (2) 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 取名生活化

  (3)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小胡同。 小而多

  (4)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安静

  文化特点

  (6)-(7)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封闭 (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 北京人易于满足 易满足

  (9) 北京人“不爱管闲事” 冷漠

  (10)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 (13)-(15)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3、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闲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4、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

  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5、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④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12

  一、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其实称之为闲适散文或文艺随笔更合适。作者用富有京味而且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又用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表达出了胡同文化的内涵,再后,用真实的感情表达出了对北京胡同特有的感情。

  《胡同文化》是高一年级的教材内容,具体安排在第一册四单元的第二课。该单元是序言单元,教学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序言中汲取有关著作的信息”,二是“了解作序者的思想感情和阐述的道理”,三是“领悟序言的语言魅力”。

  因此,在对《胡同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要点,提取精要。京味的语言足文章的一大特色,本文也是本学期唯一的一篇京味文学作品,所以应该好好地让学生品读、欣赏,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也正好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要求,结合本文特点和学生实际,设置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北京民间建筑的特点及其中体现的文化内涵,

  ①通过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能力。

  ②体味本文京味语言特色,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领会“胡同文化”的“封闭”和“忍”的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学会辩证的评价“胡同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②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

  其中,教学重点是训练学生掌握概括要点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对胡同文化思想内涵的正确理解。

  三、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大力提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本课是自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只起主导作用。新课程同时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在授课中,我有步骤的引导学生看、听、读、议,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同时,以课内知识为触发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结合单元综合性学习要求,作一次探索性学习,力求学以致用,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的积累。

  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跳读法:文章篇幅比较长,但是比较浅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找关键词、句,概括出要点,提取精要。

  2、朗读法:语言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妙处。

  3、比较法:结合有关语句,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欣赏京味的语言。

  4、讨论法:所有教学重点难点均通过讨论解决。讨论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探究性学习。采取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说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自读课文,思考以下内容:

  (1)汪曾祺其人其文。

  (2)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胡同文化,其内涵是什么?

  (4)作者对胡同有着怎么样的感情?

  (二)导入:

  1、播放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提问:“这首歌有什么特征?”

  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回答,我抓住“京味”、“京派文化”等加以点拨。然后让学生找出歌词中哪些词句体现。学生会说出“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等,最后我做总结,这首歌京味十足,充分体现出北京人的生活特点,体现了一种北京文化。今天我们来学习北京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胡同文化,并板出课题。

  2、展示多媒体图片——北京胡同和老北京街景,

  (三)明确教学目标〔略〕

  (四)理清思路、研读课文

  1、提问预习问题,指导学生用跳读方法,抓关键词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1)汪曾祺其人其文。学生回答与教师介绍结合。

  (2)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方正、安静、封闭

  关键要让学生找到依据,教师用几句领起句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反复品读,如“北京的胡同真奇啊;北京的胡同真多啊;北京的胡同真静啊”等。

  (3)什么是胡同文化,其内涵是什么?

  首先,通过概括胡同的五个方面特征,总结它的总特点。这点学生不难概括,一般都会准确找出,但“方正”世胡同的总特点需要教师对“四合院”进行点拨,正确理解“方正”不只是北京城的特征,更体现了胡同的方正,是一种方位意识极强的特征,同时借助文中“北京城就像一块大豆腐”这个比喻,板书一个正方体(豆腐形),并在“胡同”二字下,写出“方正”二字,以加深学生印象。

  其次,概括胡同文化的特征。老师先提出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有哪些具体表现?其实质是什么?

  (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课堂交流。)

  前两问也不难,学生回答出“封闭”特征时及时板书在“文化”之下,而其实质是“忍”则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北京市民安土重迁,逆来顺受的表现就是由于“忍”的精神造成的。并在正方形(豆腐)中心板书“忍”。

  (4)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表现出北京人怎样的内心世界?(边概括边板书):

  居住环境——安土重迁

  理想住家——独门独院

  饮食条件——易于满足,对物质要求不高

  处事哲学——爱看热闹,不爱管闲事

  (5)作者对胡同有着怎么样的感情?

  齐读最后三节,思考: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有着怎样的情感?为什么?先请学生来回答,后教师评价学生发言,并说出自己的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伤感、留恋、理解。仅供学生参考。

  ——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是复杂的:

  ①没落的必然(理性)

  ②依恋,但又无可奈何。

  ——胡同文化:

  ①既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②又有必然抛弃的缺点。

  2、品味语言

  《胡同文化》不同于一般评点或介绍类的书序。它实质上是一篇文化散文、文化随笔。因此,学习并揣摩本文的语言张力,理解并领悟本文的文化内涵,是学习本文的要点。

  教学时,结合课练习,让学生去品味,去欣赏,去感受作者的感情。

  具体是:先让学生听8—12段的录音,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语言特点,再在同学之间展开朗读比赛,重点读8、11、12段,看谁读得像,读得好,鼓励创新读法。老师积极给予引导。

  朗读训练后,老师指导欣赏下列句子:

  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有窝头,就好。大腌萝卜,较好。小酱萝卜,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更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这两个句子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哪一个更能表现出北京人易于满足?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学生质疑,相互解疑,教师辅助答疑。

  4、总结全文。

  (五)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此,本课最后一个环节引进单元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将课内教学拓展到课外。围绕“胡同文化”这一课题,让学生开展一次语文课外研究学习。

  具体做法是:

  首先,引导学生参照相关内容,发现并确立课题,学生自主选题后成立课题小组,进行小组协作探究。(课题可以是如下种种:北京胡同和四合院、胡同与名人、胡同建筑经典、胡同风情、胡同与北京人、胡同文化研究等等。)

  其次,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上网等各种方式开展研究的方法,由学生生在课外完成,时间为一个月。期间教师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指导。

  最后,进行课题研究总结。可以通过论文、报告、专题讲座的方式,也可以是图片展览的形式,还可以是放映多媒体、录象的形式让学生发布探究过程、研究成果以及活动心得等。

  总结过程重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旨在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通过亲身时间获取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时间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积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13

  【教学目标 】

  1、概括内容要点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3  体味本文朴素、雅致的语言 

  【重点难点】

  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设计】 

  1、        导入  新课

  语文课比起其他的学科来更容易培养一个人的个性、灵性、悟性、创造性。猜谜: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   (建筑)

  从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与人们最为亲近的背景文化,它给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时代的烙印;用艺术的眼光来看,民居是凝固于时间长河的多重性艺术,它为生活平添着诗章;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民居是无处不在的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历史缩影,它使生活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长城、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

  2、胡同文化就是在诠释着北京民居建筑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胡同文化》放在第三单元“要点概括”之下,我们正好通过它来作概括要点的练习。

  【学习方法指导】

  ①找关键语句;②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③分清层次。

  段落     关键句     要点概括    备注

  胡同  

  (1) 北京像一块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

  (2)胡同的 原意(水井)取名(各种来源)          源于生活

  (3) 胡同的宽窄大小(区分阶层)数量 (数不清)

  (4)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方便而安静)       影响生活

  (5)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形成文化            影响思想

  文化

  (7)封闭的文化     (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9) “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冷漠)

  (10)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 

  (13)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14)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15)“再见吧,胡同”

  文章的(11)(12)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没有要点可直接画出。

  3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一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 影响 取名 数量。

  第二部分(5一12) 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 焦急 娱乐 饮食 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一1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作者写到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的伤感的情绪。

  4 作者赋予了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样的内涵?用原文的话回答。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5 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6  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7 本文的语言有的朴实,有的典雅。两者互相结合,富有表现力。 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

  (1) 虾米皮敖白菜,嘿! (几个同学范读,体味“嘿”的表情)

  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敖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感,证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的看法。

  (2) 睡不着,别烦躁,别着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 话 有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

  (3 )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尽情渲染胡同衰败 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 怀旧之情。

  8 仿(3)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现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  院落比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然,窗明几净,老输参天。

  9 拓展

  (1)“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

  (2)我们身处在怎样的居住文化中/

  10  积累词语   储存 安土重(zhòng)迁 喧闹 挪窝 摞 置身事外 安分守纪 逆来顺受 烦躁 熬( o)白菜 凭吊 衰草 离披 无可奈何 席卷 没(mò)落虾(há)蟆陵 低佪(huái)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④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14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胡同文化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

  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辞海》 

  “文化”:1871年,泰勒第一个在人类文化学中引用“文化”一词:“文化乃是当个人为社会一分子时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及其他才能习惯等复杂的整体。”

  杜威:“文化是一个错综的风俗习惯的结晶体,具有维持现状的倾向。

  钱穆:“我们屡次说过,文化是人类生活之总体,而人类生活则是多方面各种部门之配合,人类文化逐渐演化,则方面愈广,部门愈杂。但扼要分析,我们仍可将人类生活之诸多形态分划出七个大部门:一经济,二政治,三科学,四宗教,五道德,六文学,七艺术。”

  《辞海》:“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总之,“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表现人类生活全部的概念。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旁观”“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 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板书设计 ]

  胡同                                      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                    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毫无生气                                  衰败没落

  日趋消失

  七.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眼光

  冯骥才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

  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

  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性文化、鬼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器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对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溶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

  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眼光,也就是眼力。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做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

  当柏林墙将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注释:柏林墙:1961年民主德国沿西柏林边界构筑的隔离设施,原称“反法西斯防卫墙”,后一般称“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决定开放柏林墙。1992年,柏林墙被拆除,民主德国解体。

  1.“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这句中“看”的意思是

  A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                    B 观察并加以判断

  C 访问                                D 照料

  2.“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也就是把文化看做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

  B 生活与生存的意义相同。

  C“文化退到生活之外”,这是对文化的狭义理解

  D狭义地理解文化,也使生活变得空虚与空洞

  3.“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就是说“厕所文化”,也不是对文化的侮辱,人类生活的一切都应视为文化,厕所也不例外。

  B作者认为把文化与厕所联系起来,这是对“大文化”的误解和嘲弄。

  4.对“酒文化”这个例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种生活资料都是一种文化载体,与此有关的历史,都具有文化的意义。

  B中华文化不能狭窄地理解为儒家学说

  C中华文化存在于中华民族生活的一切方面

  D文化眼光有助于生产者推销商品,也使消费者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

  5.“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意思就是

  A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B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有全部文化意义。

  C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发挥着实用价值,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D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在生活中发挥着实用价值,而历史的状态则是纯粹的文化。

  答案:1.B     2.B     3.A      4.B      5.D

  附:

  一.导入  

  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建筑;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胡同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现代作家。先后曾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为北京京剧院)任编辑。主要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评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三.有关资料简介

  1、北京街巷胡同历史悠久,大多数始于清、明、元,若更改名称,一般采用同音、协音。综合街巷胡同的格局、变迁、名称起源、嬗替及人事沧桑,便是一部丰富、生动的北京历史。

  2、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3074条,其中胡同有1330条。因为胡同居多,是北京街巷主体,人们便习惯把街巷统称胡同,说“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并非夸张。

  3、巷称胡同始自元大都,历明、清、民国,构成北京特色。

  四.自读思考题

  1、根据作者的思路划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切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2、作者从哪段开始介绍北京胡同文化?他赋予胡同文化哪些内涵?

  3、文章前五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4、作者在文章中对北京胡同文化及其衰落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怎样表达的?

  五.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1段)全文总起

  第二部分(2段—5段)介绍北京胡同

  第三部分(6段—12段)介绍北京胡同文化

  第四部分(13段—15段)作者的感慨

  六.文章赏析

  (一)作者赋予北京胡同文化哪些内涵?

  1、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文化形态)

  2、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   (人际观念)

  3、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物质生活)

  4、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人际交往)

  5、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二)第十一、十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两段分别以小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小结:作者从大量生活细节出发,从切身感受入手,概括了胡同文化的种种特征,阐释了胡同文化的内涵。阐释的过程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全面又亲切。

  (三) 文章的第二部分从几个方面介绍北京胡同?

  1、胡同名称的来源    

  2、北京胡同的规模数量  

  3、北京胡同的作用

  4、胡同内部构成

  (四)第五段为何不用“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作段意?

  这一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由上文的“胡同”过渡到下文的“胡同文化”。用“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这个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兼有两方面的意思,更加全面。

  (五)文章的前五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不可以。人们按照自己的思想文化观念建造居住环境,居住环境又反过来制约和支配人们的生活思想,二者密不可分。从文章来说,有了北京的“方方正正”和“胡同”这两部分,“胡同文化”这一部分才有了依托。

  (六)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包含了什么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1、赞扬与喜爱:“睡不着眯着”这话太精彩了!…...真有你的!

  2、伤感与无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3、理解与超脱:再见吧,胡同。“过去的终归要过去的。”“在无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长。”(《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七)作为一个北京人,你读了《胡同文化》,又看到北京今天的飞速发展变化,有什么感受?请用200字表现你的理性的思考。

  附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文化常识

  1. 四合院: 一种四面是屋子、中间是院子的住房建筑,也叫四合房。

  2. 国子监: 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隋、唐、宋、元、明、清称国子监,晋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清末改革学制,自光绪三十二年起设学部,国子监并入学部。

  3 刘禹锡名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是朱雀桥旁的一条街。朱雀桥是秦淮河上的一座桥,这桥和街都在金陵古城(南京)的正南门外。

  4.老舍(1899~1966)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和人民艺术家,满族。代表作解放前创作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因话剧《龙须沟》的创作1950年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1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明确胡同文化的内涵

  2、情感目标领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复杂的感情,理解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3、技能目标学会通过找中心句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重点】

  提取精要,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

  探究胡同文化的历史成因

  【教学设想】

  1、课时1课时

  2、多媒体辅助教学

  3、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作适当的诱导、点拨与开掘。

  【教学步骤】

  一、 新课导入

  在我们江南水乡,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水多、桥多、弄多)由此形成水乡特有的文化风味。而在首都北京,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胡同多”。俗话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在今天的北京,尽管新建了大片大片的居民住宅小区,但仍还有近半数的北京市民生活在古老的胡同四合院里。当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走进北京城时,人们最感兴趣的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不是四通八达的立交桥,而是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胡同,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那么多人的目光呢?因为胡同是京城所特有的文化景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天我们就随着京味小说家汪曾祺一起走进北京的胡同,感受那“一方水土“,体会那“一方人”的思想情感。

  下面先请同学们看几张关于胡同的老照片,(问):从这些照片中你可以看出胡同有什么样的特点?(展示幻灯片)看后有什么感觉?

  (低矮、拥挤、破旧;感到压抑,不舒服。)

  我们看到低矮、破旧、拥挤的胡同心里会不舒服,心情会感到压抑,可是长期生活在胡同里的北京市民却有着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感受。那么他们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胡同文化的内涵

  1、下面请全班同学齐读课文5—12自然段,体会北京人对胡同的感情。

  问:北京人对胡同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安土重迁,安于故土,不大轻易迁居他乡。重,重视)

  他们的这种心态,其实正是基于一种特定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什么?

  (生答):胡同文化。

  2、胡同文化的内涵

  问:那么,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外在的表现?(请大家用找中心句的方法将课文原句勾画出来)

  【特点】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外在的表现】

  居住环境: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

  饮食条件:易于满足,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处世哲学: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设疑讨论】

  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表现出北京市民怎样的内在心理特征?

  【小结】

  从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中可以看出北京市民的落后、保守、冷漠。

  北京人长期生活在天子脚下,皇城根边,看多了朝代更替、人生沉浮,“城头变换大王旗”,使他们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不知道什么时候灾难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对外界事物显得麻木、冷淡、漠不关心,于是就只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从而形成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

  三、探究胡同文化的历史成因

  请第一、二组同学齐读课文1——4节。(正音正字约yo羊尾(yǐ)巴)

  【设疑讨论】

  文题是“胡同文化”,作者为什么要用近四分之一的笔墨写北京的胡同,我们把这一部分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

  A、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谈胡同,也就是谈胡同里的市民生活。

  B、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仅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方正”的建筑外观影响了内在的文化心理,由外观到内在。

  【小结】古老的胡同,一座座四合院,像一部百科全书,既反映了历史沿革,又展示了社会风情,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没有胡同,就没有胡同文化,也就没有了北京市民的文化。

  【深层探究】:北京人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强烈们的方位意识?

  ——北京,几代王朝元,明,清都定都于此。帝王在此登基理事,皇帝坐北朝南,文武大臣序齿列班,分列两旁,一切都井然有序,等级森严,这一切深深根植于北京人的思想意识中,使得他们对方位及方位所蕴涵的文化因子特别敏感。

  【拓展】

  一人假冒钦差大臣,矫传圣旨,马上让人看出了破绽。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钦差大臣传圣旨是代表皇帝的,地位尊崇他应站在什么位置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因为他站的位置不对,所以人们马上看出了破绽。

  四、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

  那么,以“忍”,为精义,以“封闭”为内涵的北京市民文化的最终命运会怎样?对此作者的态度感情又如何?带着这两个问题,请三、四组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三段。(正音正字:虾蟆hámá)

  思考:北京胡同的最终命运怎样?(衰败、没落)

  【设疑讨论】

  “随着胡同的衰败、没落”,“胡同文化也在走向衰亡”,作者对没落的胡同流露出怎样的情感?你怎样看待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没落?(幻灯片打出)

  作者对没落的胡同流露出来的是伤感、怀旧、留恋的复杂感情。

  【小结】

  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文化曾长久地体现了北京市民的生态和心态,它的衰落确实带给了作者怅惘和忧伤。然而作家也深深的意识到了胡同文化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向它告别已成历史的必然。

  作者一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但作者对这种封闭的小市民文化,并没有沉醉其中,是怀有一份清醒的。正因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是下层平民的文化,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是无力与现代文明抗争的文化,作者在理智上知道在商品经济地大潮下,这种文化一定会衰落下去,遭到淘汰。但在感情上作者是怀有一种伤感的情绪的,对胡同及胡同文化还是有一种留恋的。

  “胡同文化是永远都说不尽的,北京人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在“一句京腔,两句皮篁,三餐佳馔,四季衣裳”的调侃中,过着平稳而讲究,宠辱不惊,乐天知命而又情趣盎然的生活。

  没了胡同,就没有了北京,没了京味儿,有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发生在胡同里,又有多少文化名人曾经生活在胡同里。胡同作为北京文化的载体,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

  胡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历史的遗迹和见证人,会有一部分具有文化价值的四合院保留下来,其余的部分将会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它必将继续保留。

  因为文化是沉淀在人们的心里的。

  幻灯片打出作者简介及课下作业

  作者简介:汪曾祺

  作业:课下阅读语文读本194页的《金岳霖先生》,体味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16

  要情思飞扬,声情并茂。那么如何让语文课有“味”这是我探索的方向,由于“胡同生活”离我们比较久远,很难产生像作者那样的情感。所以我觉得首先要营造一种氛围,“感觉”对学习语文来说十分重要。就好比电影的背景音乐让你在了解剧情前就进入它的话语范围。因此我在课前收集大量的关于“胡同”和胡同里的生活图片,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的开始就让同学们在极具“京味”的歌声中欣赏老北京的胡同。歌声悠远,京味袅袅,在加上那各种各样古老胡同无言的诉说,一种别样的感慨很容易产生,于是上课就有了较好的氛围。这种“味”和“情”在自觉不自觉间就打动了学生,近而就能很容易进入课文的情境中了。

  二、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文化”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学生们很难把握也很难和课本里的“文化”等同起来,于是我开始播放幻灯片,引导他们“文化”是一种我们能看得到的,感受得到的,就在我们身边的某一事物,或是在某一地域`领域由人们创造并经过长期沉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文现象。如“南方碧水人家的民居”“蒙古粗犷豪放的生活方式”等等。那么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人文现象呢?大家开始好奇,抓住学生这种好奇的心理,立刻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要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我认为好多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方能融会贯通,终生受益。

  三、发挥教师在情趣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我认为教师在情趣教学中起导向作用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下工夫。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为心声”“诗歌缘情而发”,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一篇文章就像一个窗口,通过他可以洞察世态万象。因此把握好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把这种感情溶进你的语言中,感染学生造成一种情感传递,在课堂制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此来感染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善于发现其中掩藏的情感因素,细致的分析,当然还要求教师有细腻的情感,用心去读文章,去读作者,进而读人生,读社会。对教材能心领神会与作者的情感息息相通,进入到情景中去。如同庄周化碟,孰蝶孰我,难以分解。自然也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了然于胸,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能进能出,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的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见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独特的魅力就在于此。除了在思想感情上寻找情感因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篇17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要涉及到一种建筑样式,它是老北京的一种象征,也代表了老北京的一种文化。它是什么呢?对,它就是“胡同”。有一首歌里也曾经唱道:“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汪曾祺老先生的《胡同文化》。(板书标题)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是新京味文学的代表作家,擅长短篇小说,文艺小品文和京剧样板戏的创作。本文是他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做的一篇序文(注意,这里的“没”读作“殁”,意思是消亡消失)。作者久居北京,非常熟悉北京人的生活,因此对在现代文明进步大潮中北京胡同的没落充满了复杂难言的感情。

  通过预习我们已经基本掌握的文章的内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本课的重点字词。

  tòng yão lǐn jiàn

  胡 同 约 二斤鸡蛋 房 檩 国 子 监

  形近字辨析: { 喧 xuãn 喧嚣

  { 暄 xuãn 寒暄

  { 煊 xuân 煊赫

  本文的题目是《胡同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呢?“文化”从广义说,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它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胡同文化”其实就是指住在北京胡同里的居民的一种精神状态或文化心态。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这“胡同”(板书)与“文化”(板书)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

  我们先来看一下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第一段中说“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就告诉我们北京城是方正的,其实不止是北京我国古代很多城市都是方方正正的,正是这方正的格局决定了切割这方正的胡同也必然是方正的,这就是北京胡同的第一个特点“方正”(板书)。再来看,第四段中说:剃头的,磨刀的,算命的发出的声响“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更加安静了”。可见,这胡同的第二个特点是“安静”(板书)。接着找,第七段中说“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可见这“独门独院”(板书)便是北京胡同的最后一个特点。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测出这样一种建筑样式给人的感觉了,对,就是“毫无生气”(板书)。那么对于这些的建筑样式,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呢?从文中一句“北京人,真有你的!”可见作者的感情是“赞扬喜爱的”(板书)。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这样的建筑究竟成就了什么样的文化。这种讲究“方正”的城市布局,是一种封闭的布局形式,必然导致居住格局的封闭性,进而导致人们思想意识的封闭、保守、固步自封、明哲保身,也就必然如文章第六段所言,这是一种“封闭”(板书)的文化。而安静的胡同环境则应该预示着邻里之间往来很少,只能“自扫门前雪”,他人“瓦上霜”则爱莫能助了。因此这便是一种“冷漠”(板书)的邻里关系。“独门独院”的封闭使得北京人但求自保而已不愿管他人之闲事,对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芸芸众生来说,也只能是“安分守己”(板书),逆来顺受。作者还特别通过引用《茶馆》和《八月骄阳》里的内容说明了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就是“忍”(板书),这是对“安分守己”的进一步概括啊。这些特点不仅是北京人的特点,也是北京文化的特点,更是北京文化的代表——胡同的特点。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些特点必然会使得这种文化失去吸取外来养料,发展进步的机会,而这没有发展的文化也早就注定了只能在消耗尽自身储备之后走向衰亡。胡同的衰亡也就预示着这种因循守旧,陈腐思想的衰亡;胡同是老北京的标志,而北京这个明清两代的故都也正是旧中国封闭落后的一个缩影。那么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三个代表”和“与时俱进”思想的指引下,在“新奥运,新北京”的建设形式下,封闭保守与陈腐落后势必被新观念与新气象所代替,那么作为这些旧观念代表的胡同文化也就必将“衰败没落”(板书)。面对如此情形,作者也就只好在那“西风残照里,衰草披离中”“感伤而留恋”(板书)地说一声“再见吧,胡同”。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告别语或文章的结束语。告别胡同,就是告别等级思想,告别保守,告别心灵的封闭,其中也蕴涵着作者对已逝和即将逝去的文化的无限怅惘。

  作业 : 对胡同文化,你怎么看? 请课外练笔,写篇文章,阐明你的看法。要求:有标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板书:

  胡同文化

  汪曾祺 《胡同之没》序文

  胡同 方正 安静 独门独院 =>毫无生气﹝赞扬喜爱﹞

  文化 封闭 冷漠 安分守己 =>衰败没落﹝感伤留恋﹞

  [1]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教案

汪曾祺《胡同文化》教学设计案例【优秀6篇】

《胡同文化》教案设计(优秀5篇)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3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4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13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2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7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