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摆脱失落 点赞 分享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精选16篇)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1

  地点:四川成都(第二届“中华杯”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课堂大赛)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

  1、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中的困惑。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

  师:对。他写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开始在文中找,又一遍的快速阅读,粗理课文的线索。

  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生3:秋雨、秋蝉。

  生4:果树。

  师:果树中的哪一种?

  生4:枣树。

  师:好,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

  生: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师:在第几段?

  生:第三段。

  师:好。大家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想通了就说。

  生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生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生3: 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生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大家不知道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了没有。你看,我是第一次到咱们成都来,在没有来成都的时候,我想起成都的是都江堰、杜甫草堂、乐山大佛等,但来的这几天由于准备参加比赛我还没有时间去这些地方,但我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我们成都的文化氛围,那种成都味呢?

  生:不是!

  师:不是。前天,我一下火车,扑面的麻辣烫味,盈耳的异地口音已经让我这个河南人感到了成都的与众不同。后来当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是走在小街里巷中,听着异样的叫卖声,看着两旁琳琅的成都风味的小卖,我觉得我已经深深地被我们成都味包裹了起来。我没有去那些地方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十足的成都味。那为什么我来了之后和没有来之前在河南的时候的感觉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生:去过。

  师: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生:故宫、天安门、长城……

  师:对,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

  生:不是。

  师: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大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生: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

  生: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师: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

  生:清、静、悲凉。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在哪一段找到的?

  生:第一段。

  师:你看第一段多重要啊!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

  师: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生1:槐蕊偏重于“静”。

  生2:牵牛花偏重于“清”。

  生3:秋雨偏重于“悲凉”。

  师:秋蝉、秋枣呢?

  生4: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

  师:从哪儿看出了?

  生4: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师: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非常对应。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读。

  师: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花色。

  师:对,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

  生:“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生1: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

  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

  生1: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

  师:对,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谁还有补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补充的非常好!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生:“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生: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我们平时有没有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1:没有时间。

  生2:没有心情。

  师:这紫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好我们一块再来读一遍,体会体会“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生读课文相关语段。

  然后师生一起读。

  师: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但郁达夫并没有走前人的这个老路,他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

  生:借助槐蕊。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

  生读。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可以自由发言。

  生1:“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师:很直接的。其他同学呢?

  生2: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师:分析得精彩而到位。注意了两个“极”的渲染。

  生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生4: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分析得真好。平时,学校打扫卫生后,我们注意到了地面上留下的丝纹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每天有干不完的事,做不完的作业,哪有闲心去注意这些。

  师:对呀。哪有闲心?!所以作者说,这些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大家再读一遍,整体上来把握。

  学生读,教师巡查。

  生:细腻、清闲、落寞。

  师:好,“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那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

  生: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而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

  生一起读。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

  生1:灰沉沉。

  师: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

  生1:没有。

  生2: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

  师: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

  生2:是的,没有悲有凉。

  师: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生:是秋雨。

  师: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

  让我们在来品味一下。听听专家是怎样演绎的。

  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雨,关于秋蝉、秋枣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去分析。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篇赏玩秋味的文章有没有枝蔓?也就是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请大家找一找。

  生:有。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

  师: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不是写故都的秋,你在写作文的时候敢这样写吗?

  生:不敢。

  师:老师说要围绕中心选材。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吗?这是不是枝蔓、多余的部分呢?我们先看正数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

  生:南国之秋。

  师:难道南国的秋不美吗?

  生:美。

  师:当然美了。我们平时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桂林山水的清奇秀美,杭州西湖的淡抹浓妆,广阔太湖的一碧万顷,还有苏州园林的满目琳琅,真的很美,但这些景色在作者的眼中却是……

  师生: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师:在倒数第二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一下比较,怎么说的?

  生:“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师: 四个比喻都从味上来说的,哪一个感到更过瘾?

  生:北国之秋。

  师:四个比喻就这样从烈、深、久的味上来说,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有距离,这让他感到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既然如此,你还写它干什么呢?不好写干什么哪?

  生:是对比、衬托北国之秋的秋味。

  师:在这里不经意的用了对比和衬托,这样一来,使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在自己的写作也中要去借鉴这种方法。

  师:再看倒数第三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是什么?

  生:议论。

  师:好。在散文中你见过有插入这么大段的议论的吗?为什么在此用了议论呢?课下可以三三两两地去讨论,在课堂上不再处理这个问题。

  郁达夫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而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考虑两分钟。

  生1:是个团圆的季节。因为八月十五日在秋季。

  生2:收获的季节,各种水果上市;各种考试在秋天有了结果。

  生3:在城市中,在公园、树林中是清、静,而农村、乡下中是个丰收的好兆头。

  师:同一个人因区域、地点的不同感觉不同。

  生4:满载而归的感觉,秋雨虽有凉意,但我考上重点。

  生5:秋高气爽,非常舒服。

  生6:是个过度。前半部分既不热又不冷的感觉,后半是萧条。

  生7:宁静、淡泊、致远。

  师: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刚才的同学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中的秋的味也不一样,为什么?

  生:心境、环境、经历、社会背景、家庭背景都不一样。

  师:是啊。秋雨,心情高兴的时候是音乐,不高兴的时候感到烦躁。正是因为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从而导致笔下的秋也是不一样的,而郁却独衷情于清、静、悲凉的秋。前面我们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1925年的秋天,在毛泽东的眼里,虽然他独立寒秋,但看到的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图景,与郁达夫品味的不一样;还有一个作家杨朔,写过一篇散文题目是《香山红叶》,我们不用去看文章,只从题目来看你觉得他品味的秋是不是清、静、悲凉的?

  生:不是。

  师:肯定是充满生机,生机盎然的。高一的时候在我们的《语文读本》中选了欧阳修的《秋声赋》,那里边描写的秋是肃杀、凄凉的。由于作者生活背景、思想、时代的千差万别,所以他们品出来的秋也不一样,但郁达夫为什么独衷情于清、静、悲凉呢?

  这当然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情趣有关,我们来看一下郁达夫。

  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生:老师我觉得用清、静、悲凉来赞美秋感情上接受不了。要赞美应该写好的一面啊!

  师: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别扭。

  生:是。

  师:还记不记前边我们学过闻一多的一首诗《死水》,《死水》写什么的?

  生:写赞美祖国。

  师:赞美祖国。但把祖国比成一点波澜都不起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为什么?

  生1:作者正是用严峻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深沉真挚的爱。

  生2:作者是恨铁不成钢啊!但这绝对是爱!

  师:郁达夫也是如此,清、静、悲凉的故国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家国之思,故都情结;俗语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在文章的最后深情的哀诉,我们一块来读最后一段。

  师生:读最后一段。

  师: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好,我们大家再放声诵读全文,再次整体上品味作者的真挚情感。

  生:诵读全文。

  师:从写作上来看,故都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故都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屏幕展示)那么在情景交融中谁是主要的?

  生:情。

  师:是的。也就是说,情和景的结合要以情为主,要选择适合情的景。秋天那么多的景物他没有选,单单按照清、静、悲凉来选择紫色的牵牛花,落地的槐蕊,哀愁的秋雨、秋蝉、秋枣。这些写作的技巧我们要慢慢的去领悟、实践、掌握。

  当然了,通过这一篇课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散文的这种写法,不可能对郁达夫做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课下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来探讨。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研究和拓展:

  以下内容屏幕展示:

  【研究性题目】

  《我眼中的郁达夫》

  《郁达夫散文研究》

  《散文中的情与景》

  【参考书目】

  《郁达夫》(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郁达夫文集》(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

  师:好,今天的课我们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咱们成都十八中在座的各位同学,屏幕上打出的是我的信箱,希望我们的交流和沟通今天只是一个开始,欢迎大家到河南来。

  同学们,再见!

  生:谢谢老师,再见!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2

  作者:党红英

  地点:四川成都(第二届“中华杯” 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课堂大赛)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

  1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中的困惑。)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

  师:对。他写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开始在文中找,又一遍的快速阅读,粗理课文的线索)

  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生3:秋雨、秋蝉

  生4:果树

  师:果树中的哪一种?

  生4:枣树

  师:好,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

  生: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师:在第几段?

  生:第三段

  师:好。大家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想通了就说。

  生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生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生3: 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生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大家不知道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了没有。你看,我是第一次到咱们成都来,在没有来成都的时候,我想起成都的是都江堰、杜甫草堂、乐山大佛等,但来的这几天由于准备参加比赛我还没有时间去这些地方,但我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我们成都的文化氛围,那种成都味呢?

  生:不是!

  师:不是。前天,我一下火车,扑面的麻辣烫味,盈耳的异地口音已经让我这个河南人感到了成都的与众不同。后来当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是走在小街里巷中,听着异样的叫卖声,看着两旁琳琅的成都风味的小卖,我觉得我已经深深地被我们成都味包裹了起来。我没有去那些地方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十足的成都味。那为什么我来了之后和没有来之前在河南的时候的感觉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生:去过。

  师: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生:故宫、天安门、长城……

  师:对,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

  生:不是。

  师: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大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生: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

  生: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师: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

  生:清、静、悲凉。(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在哪一段找到的?

  生:第一段。

  师:你看第一段多重要啊!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

  师: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生1:槐蕊偏重于“静”。

  生2:牵牛花偏重于“清”。

  生3:秋雨偏重于“悲凉”。

  师:秋蝉、秋枣呢?

  生4: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

  师:从哪儿看出了?

  生4: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师: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非常对应。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读。

  师: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花色。

  师:对,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

  生:“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生1: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

  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

  生1: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

  师:对,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谁还有补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补充的非常好!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生:“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生: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我们平时有没有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1:没有时间

  生2:没有心情。

  师:这紫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好我们一块再来读一遍,体会体会“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生:读课文相关语段。(然后师生一起读。)

  师: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但郁达夫并没有走前人的这个老路,他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o:p>

  生:借助槐蕊。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

  生: 读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可以自由发言。

  生1:“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师:很直接的。其他同学呢?

  生2: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师:分析得精彩而到位。注意了两个“极”的渲染。

  生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生4: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分析得真好。平时,学校打扫卫生后,我们注意到了地面上留下的丝纹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每天有干不完的事,做不完的作业 ,哪有闲心去注意这些。

  师:对呀。哪有闲心?!所以作者说,这些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大家再读一遍,整体上来把握。

  学生读,教师巡查。

  生:细腻、清闲、落寞

  师:好,“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那为什么说“深沉也就在这些地方”呢?

  生: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从槐蕊中一叶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而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

  生一起读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

  生1:灰沉沉

  师: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

  生1:没有。

  生2: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

  师: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

  生2:是的,没有悲有凉。

  师: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生:是秋雨。

  师: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

  让我们在来品味一下。听听专家是怎样演绎的。

  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雨,关于秋蝉、秋枣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去分析。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篇赏玩秋味的文章有没有枝蔓?也就是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请大家找一找。

  生:有。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

  师: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不是写故都的秋,你在写作文的时候敢这样写吗?生:不敢。

  师:老师说要围绕中心选材。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吗?这是不是枝蔓、多余的部分呢?我们先看正数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

  生:南国之秋。

  师:难道南国的秋不美吗?

  生:美。

  师:当然美了。我们平时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桂林山水的清奇秀美,杭州西湖的淡抹浓妆,广阔太湖的一碧万顷,还有苏州园林的满目琳琅,真的很美,但这些景色在作者的眼中却是……

  师生: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师:在倒数第二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一下比较,怎么说的?生:“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师: 四个比喻都从味上来说的,哪一个感到更过瘾?

  生:北国之秋。

  师:四个比喻就这样从烈、深、久的味上来说,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有距离,这让他感到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既然如此,你还写它干什么呢?不好写干什么哪?

  生:是对比、衬托北国之秋的秋味。

  师:在这里不经意的用了对比和衬托,这样一来,使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在自己的写作也中要去借鉴这种方法。

  师:再看倒数第三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是什么?

  生:议论。

  师:好。在散文中你见过有插入这么大段的议论的吗?为什么在此用了议论呢?课下可以三三两两地去讨论,在课堂上不再处理这个问题。

  郁达夫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而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考虑两分钟。

  生1:是个团圆的季节。因为八月十五日在秋季。

  生2:收获的季节,各种水果上市;各种考试在秋天有了结果。

  生3:在城市中,在公园、树林中是清、静,而农村、乡下中是个丰收的好兆头。

  师:同一个人因区域、地点的不同感觉不同。

  生4:满载而归的感觉,秋雨虽有凉意,但我考上重点。

  生5:秋高气爽,非常舒服。

  生6:是个过度。前半部分既不热又不冷的感觉,后半是萧条。

  生7:宁静、淡泊、致远。

  师: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刚才的同学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中的秋的味也不一样,为什么?

  生:心境、环境、经历、社会背景、家庭背景都不一样。

  师:是啊。秋雨,心情高兴的时候是音乐,不高兴的时候感到烦躁。正是因为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从而导致笔下的秋也是不一样的,而郁却独衷情于清、静、悲凉的秋。前面我们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1925年的秋天,在毛泽东的眼里,虽然他独立寒秋,但看到的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图景,与郁达夫品味的不一样;还有一个作家杨朔,写过一篇散文题目是《香山红叶》,我们不用去看文章,只从题目来看你觉得他品味的秋是不是清、静、悲凉的?

  生:不是。

  师:肯定是充满生机,生机盎然的。高一的时候在我们的《语文读本》中选了欧阳修的《秋声赋》,那里边描写的秋是肃杀、凄凉的。由于作者生活背景、思想、时代的千差万别,所以他们品出来的秋也不一样,但郁达夫为什么独衷情于清、静、悲凉呢?

  这当然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情趣有关,我们来看一下郁达夫。(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生:老师我觉得用清、静、悲凉来赞美秋感情上接受不了。要赞美应该写好的一面啊!

  师: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别扭。

  生:是。

  师:还记不记前边我们学过闻一多的一首诗《死水》,《死水》写什么的?

  生:写赞美祖国。

  师:赞美祖国。但把祖国比成一点波澜都不起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为什么?

  生1:作者正是用严峻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深沉真挚的爱。

  生2:作者是恨铁不成钢啊!但这绝对是爱!

  师:郁达夫也是如此,清、静、悲凉的故国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家国之思,故都情结;俗语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在文章的最后深情的哀诉,我们一块来读最后一段。

  师生:读最后一段。

  师: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好,我们大家再放声诵读全文,再次整体上品味作者的真挚情感。

  生:诵读全文。

  师:从写作上来看,故都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故都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屏幕展示)那么在情景交融中谁是主要的?

  生:情。

  师:是的。也就是说,情和景的结合要以情为主,要选择适合情的景。秋天那么多的景物他没有选,单单按照清、静、悲凉来选择紫色的牵牛花,落地的槐蕊,哀愁的秋雨、秋蝉、秋枣。这些写作的技巧我们要慢慢的去领悟、实践、掌握。

  当然了,通过这一篇课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散文的这种写法,不可能对郁达夫做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课下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来探讨。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研究和拓展:(以下内容屏幕展示)

  研究性题目:

  《我眼中的郁达夫》

  《郁达夫散文研究》

  散文中的情与景》

  参考书目:

  《郁达夫》(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郁达夫文集》(三联出版社1991年版)

  师:好,今天的课我们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咱们成都十八中在座的各位同学,屏幕上打出的是我的信箱,希望我们的交流和沟通今天只是一个开始,欢迎大家到河南来。

  同学们,再见!

  生:谢谢老师,再见!

  [附]板书设计 :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故都情结

  清 牵牛花

  生命之味 秋味 静 槐 蕊

  悲 凉 秋蝉 秋雨 秋枣 家国之思

  以情驭景 用景显情 情景交融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3

  (1)

  地点:四川成都(第二届“中华杯” 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课堂大赛)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屏幕展示)

  1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在学生阅读中教师巡回,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学生阅读中的困惑。)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

  师:对。他写的是秋味。(屏幕展示)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开始在文中找,又一遍的快速阅读,粗理课文的线索)

  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生3:秋雨、秋蝉

  生4:果树

  师:果树中的哪一种?

  生4:枣树

  师:好,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

  生: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生: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师:在第几段?

  生:第三段

  师:好。大家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想通了就说。

  生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生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生3: 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生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大家不知道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了没有。你看,我是第一次到咱们成都来,在没有来成都的时候,我想起成都的是都江堰、杜甫草堂、乐山大佛等,但来的这几天由于准备参加比赛我还没有时间去这些地方,但我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我们成都的文化氛围,那种成都味呢?

  生:不是!

  师:不是。前天,我一下火车,扑面的麻辣烫味,盈耳的异地口音已经让我这个河南人感到了成都的与众不同。后来当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是走在小街里巷中,听着异样的叫卖声,看着两旁琳琅的成都风味的小卖,我觉得我已经深深地被我们成都味包裹了起来。我没有去那些地方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十足的成都味。那为什么我来了之后和没有来之前在河南的时候的感觉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生:去过。

  师:你没有去的时候一想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生:故宫、天安门、长城……

  师:对,是北京的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

  生:不是。

  师:我们在那小胡同里旧能感觉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大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生: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

  生: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师:我们刚才说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那么本文的基调是什么?

  生:清、静、悲凉。(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师:在哪一段找到的?

  生:第一段。

  师:你看第一段多重要啊!把关键的字词划出来。

  师: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在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生1:槐蕊偏重于“静”。

  生2:牵牛花偏重于“清”。

  生3:秋雨偏重于“悲凉”。

  师:秋蝉、秋枣呢?

  生4: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

  师:从哪儿看出了?

  生4: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师:大家注意到了景物的安排顺序是按照清、静、悲凉来排列的。非常对应。牵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静,秋雨、秋蝉、秋枣突出的是悲凉。(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我们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读。

  师: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花色。

  师:对,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

  生:“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

  生1: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兰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和红色热闹嘛。

  师:红色热闹,紫黑色热闹吗?

  生1:紫黑色太浓了,显示的基调也太浓了。

  师:对,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谁还有补充?

  生2: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师:补充的非常好!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生:“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生: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我们平时有没有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1:没有时间

  生2:没有心情。

  师:这紫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好我们一块再来读一遍,体会体会“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生:读课文相关语段。(然后师生一起读。)

  师: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了,是以喧闹衬静。但郁达夫并没有走前人的这个老路,他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

  生:借助槐蕊。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

  生: 读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可以自由发言。

  生1:“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师:很直接的。其他同学呢?

  生2: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我觉得还有心境的宁静。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4

  郁达夫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时数:二课时   

  一、导入  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全身心投入地读这篇课文。 

  三. 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 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闲话秋雨、 佳日胜果。  (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暗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 

  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6. 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7.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 我们不妨来找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4.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还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对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5.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教者认为: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6.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现在我们再来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心中有秋,下才有秋。 

  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四.总结:

  在比较中理解重点和难点

  在阅读《故都的秋》一文时,我们不妨从文章的“文眼”、“感情基调”、“选材立意”等方面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一番比较,这样不仅可以重温旧知识,而且能较好地理解《故都的秋》一文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之一:“文眼”的理解:通过《荷塘月色》的学习,我们已经道了该文的文 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因为不管是文章的构思,还是材料的安排,或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都是在它的统领下有不紊地展开的,它是该文的核心所在,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牛鼻子”。与之相同,《故都的秋》第一小节中“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 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句, 不管是在文章的结构方面,都无可置疑地起着统帅全文的作用,是全文的“神”之所在。因此,可以明确地认定它是该文的“文眼”。 

  重点之二:感情基调的把握。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 我们已经明确,朱自清“这几天”之所以“心里颇不宁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面对腐败的社会现实,作者“心里是一团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由此可见,“不满现实,并幻想超脱现实”构成了该文的感情基调。同样,郁达夫写作《故都的秋》那段时间,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的心情也非常苦闷。本来,郁达夫一家于1933年4月从上海迁居杭州,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威胁,想找一个宁静安谧的地方。然而,迁居杭州以后,他的心境并非因此而宁静,有时甚至充满矛盾和痛苦,心中郁积着巨大的苦闷。1933年8月18日,他曾在一首诗的后面 写道:“近来生活为左右所夹,颇觉烦闷,精神躯体都不能自由……。”为此,他将寄情山水作为治疗内心烦恼和郁闷的良方。由此可知,“内心苦闷”并力图排解苦闷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写于1934年的《故都的秋》一文的感情基调。

  重点之三:也是阅读本文的难点:选材和立意的研究。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荷塘月色》一文的选材和立意。作者在突出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以后,先是“忽然想 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于是信步来到荷塘边,并对“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作了一番尽情的描写。很显然,作者此时“忽然”想起荷塘,并不是因为他对荷塘有看特别深厚的感情,特别深厚的感情,也不是特地为了对“素雅”、“恬静”、“朦胧”的荷塘月色作一番深情的赞美,而只是想借“今晚的荷塘”来排遣内心的烦闷。当这一努力失败后,作者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其实这是作者为排遣内心的苦闷再次所作的努力,结果是再一次失败了。这样的选材,这样的构思,深刻反映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充分体现了作者力图寻找解脱但又无能为力的心迹。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先从“清”、“静”、“悲凉”三个方面对“故都的秋”作了归纳,接着,作者分别选取了能体现这三个方面特点的景物如“蓝色、白色、粉红色的牵牛花”、“槐树的落蕊”、“衰弱的蝉声”和“透着浓浓凉意的秋雨”等作了描绘。作者之所以要着力描写故都这些带有“清静感”和“悲凉感”的景物,而不去描绘火一般的香山红叶和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其主要目的恐怕正是想借此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寂寞与忧思,而并非像有些参考资料上笼统所说的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对故都之秋的向往和眷恋”等等,在这一点上, 《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作者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明乎此,本文的立意也就不难明确了。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5

  嘉善高级中学 卫中英

  一、 教材分析 1、 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 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二、 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 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 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 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 教学过程 1、 教学目标:(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教学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 恬静 安谧 “静”——细腻 幽远 幽静 深邃 “悲凉”——落寞 衰落 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 秋槐的落蕊(4) 秋蝉的残鸣(5) 秋雨的凉意(6-10) 秋枣的色彩(11)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 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继续提问: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 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 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五、 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 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6

  教学目标:

  1、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那我们看到外面的树啊、山啊是什么颜色啊?(绿色)你感受到秋的到来吗?但是现在的北方却已是秋意浓浓(图片:北方的秋景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看看郁达夫是怎么比较南国与北国的秋。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投影):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题: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四、课文分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

  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明确:第一段:秋味。(投影)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明确:(投影)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五幅。有:静对蓝朵、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人话秋、秋果将熟。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明确:第三段: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大家自己读一读(自由诵读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7

  以下是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故都的秋》,仅供参考!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

  郁达夫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作者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与作者无论是从年代上还是年岁上都相距甚远,对于体味秋之悲凉很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感悟宁静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为综合表达单元,教学上要求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为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要求,就必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将单元教学要求做为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状况,本节课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依据此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味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8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二、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落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

  秋槐的落蕊(4)

  秋蝉的残鸣(5)

  秋雨的凉意(6-10)

  秋枣的色彩(11)

  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

  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继续提问: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

  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

  (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

  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五、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

  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摘自:《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

  《故都的秋》教案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唐惠忠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于“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1、有人独立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2、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3、有人在秋日里徘徊,耳目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想到的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一场秋雨过后,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学生朗读课文3--11段,注意:宜慢不宜快,应认真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思

  想感情。

  三、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的总领句(即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

  如果试作简省:“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2、   课文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画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呢?

  明确:主要是刻画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思考: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这是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的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虽然写到“红”,却是“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4、小结: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

  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5、我们不妨归纳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明确: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6、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部分还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色彩浓重,味道醇厚。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到数段文字背出来。2、思考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揣摩其中的佳句和精彩的描写

  二、诵读第12段,找出中心句并探讨本段的作用

  三、讨论三个问题

  1、本文描写秋景,是以什么为序的?

  2、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所以“我”不远千里也要“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在文章的结尾还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板书: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3、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1)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2)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有痕迹。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2、完成《课课练》;3、预习下文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9

  一、教材分析

  1、 单元教学要求

  《故都的秋》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于是他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3、时代背景: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文科学生,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订阅了《读者》《散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运用提供的朗读素材进行跟读、自读、情读(有感情的朗读)、变读(对原录音材料在朗读中处理不好的地方进行调整美化),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2、设疑讨论: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   教学目标 :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1)温故知新,导入  新课。

  (2)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滕王阁序》、《天净沙·秋思》、《琵琶行》、《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居秋暝》等文字资料,再显示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3)、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4)、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5)、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秋光、秋声、秋色、秋味。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6)、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7)、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8)、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教师点明: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9)、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五、预期效果: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教学设想。同时,我以为优秀的作品应具有无限的张力,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构,学生应该借此写一篇有质量的“个性化作文”,为丰富我们所承担的中央教科所课题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上习、评价文章,仿写散文。

  六、辅助手段:

  学生借助课件中的录像等媒体体验作者的情思。朗读水平低的同学可以借助录音一步步的跟读甚至是反复听读;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可以放弃听读,也可以去研究专家的朗读。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10

  《故都的秋》是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自读课文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大标题是“走进自然”,通过学习本篇散文,引领学生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高一《故都的秋》语文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本课又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散文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层面不够深入,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人文意识,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与价值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四、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五、教学方法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此我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心理特征,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朗读有助于学生品味本文的语言美,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感,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设疑、讨论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1、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朗诵收集到的关于秋天的诗文。

  如诗: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刘禹锡)

  如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赋》

  学生欣赏图文,并沉静在秋意之中,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2、整体感知

  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画面。接着朗读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自然就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的第三个步骤)

  3、深入研读文本

  屏幕显示(学生找出的“故都秋味”词语)“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接着继续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然后,我设计三个问题,屏幕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也会因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呢?为什么?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分组讨论、发言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作者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百姓家院、普通街道所见之景,写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表明其平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可见其人文精神。

  结合作者生平和背景分析他并非真正沉沦,而是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4、拓展学习

  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关《故都的秋》拓展学习的命题,比如:《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文人眼中的秋。学生也可选择自己另外的命题研究学习。

  5、结束语: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设计依据:本环节采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来突破教学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合作与交流,可以使学生的大脑活跃,有利于互相启发,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探究思维。本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整理散文取材特点,从而实现知识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四)三读文本(学生诵读),进一步涵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约10分钟)

  请一位朗诵水平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这一段可否去掉?为什么?

  学生思考、圈画、交流、讨论,然后小组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教师从旁予以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思想情感。

  明确:

  作者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是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充分把握本文的教学内容,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了解作者对秋的礼赞情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五)四读文本,赏析散文语言,获得审美体验。(10分钟)

  请你选择一段你认为写的较好的文字,从语言和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明确:

  1、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解析: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的来说表现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解析:这里写了视觉、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3、仿照下列句子的格式,各写一组句子。

  ①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水并不是名茶,也不是佳酿,那是一种半有半无的状态,在品味水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比起江南的水来,正像是森林之与树木,天空之与飞鸟,小草之与野花,山川之与大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精彩段落的赏析,可以把握散文语言的韵味,深切体会作者蕴含在语言中的细腻情感,同时学习本文运用语言的手法,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六)小结:(1分钟)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情感细腻,分外感人。

  (七)作业:(1分钟)

  写作训练:正值金秋,对于我们家乡的秋天,你也一定有着深厚的感情,就请你拿起自己的笔,仿照《故都的秋》的写法,为家乡的秋也写一曲赞歌吧。

  (设计意图:进一步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在仿写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说课稿之《故都的秋》,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11

  下面是高一语文的说课稿范文《故都的秋》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篇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2.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指点。

  3.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据新对教材、学情以及新课标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文笔的清新、隽永、亲切,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由衷的热爱故都的秋的美好情感,陶冶情操;并体会作者当时心中的孤寂、悲凉。

  4.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文主要描写故都的秋景,以景来抒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因为高一的学生鉴赏散文的水平不高,并且又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感悟景物中所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时的现场效果,即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将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并将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请平时不爱发言或能力不足的学生作答,一旦找到了景物,就会即使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安排小组讨论时,由于问题都较为复杂,有一定难度,所以主要强调的是合作参与意识,因此我会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对鉴赏小说的创作手法和深刻主题产生兴趣。

  三、教学设计

  美文需要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体会法将贯穿本课的整个教学环节。我会努力引导学生在读中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此外,我将采用感受秋景、初读秋景、细读秋景、品味秋景、拓读秋景五个步骤来设计本课。在导入及分品读秋景环节,我还会使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用直观的方式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感受故都秋景的美丽,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感受秋景

  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描写秋天的诗文。引出郁达夫笔下的秋有怎样的特点以及态度。

  (二)分享资料,初读秋景

  1.课前学生通过预习,解决生字词。搜集背景资料,学生分享,教师补充,在整体上了解本文的情感态度与作者的写作风格。

  2. 运用多媒体配乐范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概括每段的段意,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三)反复朗读,细读秋景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教师适时指导点拨。

  1.“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再次强调文章的基调。体会客观实景与主观情感的融合。

  2.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引导学生学习小院晨景图。体会作者对于冷色调的偏爱,对细微声音的描写,从而体会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通过作者对残缺零落的景物的描写,体会故都秋的悲凉。从而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色彩。

  4.学生自己诵读、探讨,研究4-11自然段,进行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分析。重点引导雨后闲话图里都市闲人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郁达夫创作思想中的平民思想、平民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习小院晨景图,主要是为了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景物进而体会景物所含之情。

  (四)品读秋景,体悟感情

  学生提出质疑或由我启发提问,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学生自评,其他学生再评。

  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

  2.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都是同一个地点,但为什么要用故都的秋做题目?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故都”二字深切的眷念之意,感受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进一步的领悟作者心境的清、静、悲凉。培养质疑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拓读秋景,小结作业

  1.学生分享本节的心情与体会。肯定“清、静、悲凉”的心境之后,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2. 对比阅读刘禹锡的《秋词》,总结意境的异同,并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分析。

  3. 最后布置作业: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注意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

  四、教学体会

  本课的亮点在于:首先,为了感悟文章的美,情感的渲染和熏陶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用图片和音乐直观进行直观导入,可以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进入到秋的“清、净、悲凉”的意境。然后层层深入,由表及里,最后联系实际,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其次,在分析五幅秋景图时,以秋晨院落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鉴赏的方法,重点体会“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学生以讨论探究的方式欣赏其他秋景景图,不仅可以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与步骤,解决了教学重难点,还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合作和探索意识。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12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二、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落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

  秋槐的落蕊(4)

  秋蝉的残鸣(5)

  秋雨的凉意(6-10)

  秋枣的色彩(11)

  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

  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继续提问: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

  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

  (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

  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五、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

  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摘自:《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

  《故都的秋》教案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唐惠忠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于“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1、有人独立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2、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3、有人在秋日里徘徊,耳目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想到的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一场秋雨过后,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学生朗读课文3--11段,注意:宜慢不宜快,应认真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思

  想感情。

  三、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的总领句(即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

  如果试作简省:“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2、   课文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画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呢?

  明确:主要是刻画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思考: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这是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的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虽然写到“红”,却是“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4、小结: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

  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5、我们不妨归纳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明确: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6、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部分还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色彩浓重,味道醇厚。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到数段文字背出来。2、思考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揣摩其中的佳句和精彩的描写

  二、诵读第12段,找出中心句并探讨本段的作用

  三、讨论三个问题

  1、本文描写秋景,是以什么为序的?

  2、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所以“我”不远千里也要“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在文章的结尾还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板书: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3、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1)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2)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有痕迹。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2、完成《课课练》;3、预习下文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13

  本文系作者参见重庆市优质课大赛的预赛和决赛的教案

  伦剑 2005.7.4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 体味情景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  :

  引用古语“女伤春,士悲秋”和毛泽东、杜甫、马致远的诗句说明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一、 整体感知:

  1、 齐读首段,抓文眼句——通过学生比较阅读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该在“特别”,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的清、静、悲凉”,而非“清、静、悲凉”。

  2、 选一学生读2、13段,总结南国秋的主要特点

  二、局部研读(3—11)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①注意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

  ②从声音、色彩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出色。

  3、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 从声色描写角度出发赏景

  ⑴秋雨话凉图(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评价北国秋雨整体特点的句子:

  北国秋雨“奇、有味、更象样”在何处? 

  ③ “话凉”

  ④想象整个画面,体会作者在画面中传达出的情绪。

  ⑵、小院清晨图:

  ①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②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联系生活感受,体会色彩所蕴含的感情)

  三、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讨

  1、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侧重表现北国的秋程度深。作者详写平常之景而不是风景名胜,意在说明北国的秋范围广,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吗?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4、总结“情景交融”在本文的体现。

  ●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附 板书设计 

  冬天之美

  乔治·桑

  重庆市綦江中学 曾伦剑

  教学目标 :

  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

  导入  :

  同学样,我们生活在轮回的四季里,如果按你们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喜爱程度给它们排序,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个季节?

  (如果把冬天放在最后:的确,冬天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了无生机的,可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却慧眼独具,她发现了《冬天之美》)

  (如果把冬天放在首位,你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英雄所见略同,都发现了《冬天之美》)

  一、初读课文

  1、在她笔下的冬天倒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先一起齐读文章去看看。(学生读时书写标题)

  2、你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熟悉,如果给这个标题加个定语,应该加哪个词语?

  乡村

  3、文中最能直接反映作者对“乡村的冬天”的情感倾向的句子是哪句话

  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

  4、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需要读重音,你们看看是哪两个词语?

  (启发,重音往往放在修饰或限制作用的定语,状语上)

  从来     乡村

  5、它们各自强调了什么?

  从来——热爱的时间之长

  乡村——热爱的特定对象,不是哪里的冬天她都喜欢

  6、作者为什么“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请用第一段中现成的句子回答!

  (1)大自然在冬天邀请我们到火炉边去享受天伦之乐。

  (2)正是在乡村才能领略这个季节罕见的明朗的阳光。

  7、实际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但这是作者的概括性归纳,对“阳光”和“天伦之乐”的具体描写在?(第二段)

  二、品读课文第二段

  1、下面由老师范读文章第二段,同学们注意思考:

  第二段中,哪些文字在写阳光?哪些文字在写天伦之乐?

  2、老师范读

  3、哪些文字在写天伦之乐?

  从“在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到结束

  4、是不是前面所有的文字都在描写阳光?

  不是,还有其它景物

  5、那我们一起来寻找寻找,看看还描写了哪些景物,请在景物在面划上横线。

  6、景物描写必须抓住其特征,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景物的特征是怎样的,然后我们一起来完成一道练习:

  它在令人眩目的光芒里

  它在泛着绿宝石光辉的麦田里

  它在美丽的苔藓里

  它在华丽的常春藤里

  它在微笑的报春花、紫罗兰和孟加拉玫瑰里(谁修饰谁?)

  它在美丽喧闹的鸟儿那里

  它在闪闪发光的白雪里

  它在泛着水晶花彩的冰凌里

  7、同学们说得很好,串缀起就是一首优美的小诗。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同学们:

  报春花、紫罗兰、孟加拉玫瑰为什么会微笑呢?

  (1)作者用拟人手法,表现对它们的喜欢        A、为温暖的环境

  (2)从它们本身而言,它们为什么会笑呢?

  B、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8、如果提到了阳光,便可借机引导:难道只有花儿的微笑才与阳光有关系吗?其它景物呢?

  如果学生没提到阳光:老师还想请教一个问题:常春藤的特点可以描绘更具体一些吗?

  “……”的斑纹,为什么会这样子?

  因为阳光的照射

  9、那么其它景物呢,也受到了阳光的照射吗?表现在?

  10、作者笔下的冬天景物和你们平常记忆中的冬天有哪些不同?        一般记忆中的冬天只有白雪和枯枝了无生机;作者笔下的冬天,不但是白雪覆盖的冬天,还是阳光明媚(阳光普照)的冬天,它色彩丰富,生机盎然。

  11、下面我们请女同学来各读这部分文字,注意:我们应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去读呢?

  欢快  喜悦

  (欢快、喜悦的怀疑表现在脸上,就是微笑,请女同学把面部肌肉放松,面带微笑读这段文字)

  12、刚才我们到乡村的原野去欣赏了冬日的阳光和阳光下的自然景物,这是一种什么美?

  自然美/风景美/景物美

  13、下面我们该去火炉边烤火了,请男同学们齐读这段后边部分文字:

  (1)这样的夜晚,人们在做什么?(聚集、深思、围炉而坐)

  (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14、不管你是否有过,现在,就让我们远离这繁华的都市,成为一个普通乡村家庭的一员去想像那种情景吧!

  这,是一个冬天的夜晚,

  屋内燃着炉火,]

  屋外飘着雪花,

  你,还有你的家人,在干什么呢……

  提示:(1)让学生充分发言,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看到了什么?

  做了些什么?

  听到了什么?

  (2)老师点评要精当,适度,导向

  15、同学们想像非常丰富,而老师我有过这种切身体会:

  我的老家在川北的大巴山腹地,海拔将近1500米,每年到了冬天,北风卷着雪花封住了大山,人们哪儿也去不了,于是,整个冬天,家里炭火不熄,每到晚上,一家人聚在一块儿:

  大人们谈论一年的收成,未来的计划……

  小孩们在屋里嘻戏追逐……

  我到今还清楚地记得:我经常趴在白发苍苍的奶奶怀里,听她絮絮叨叨地讲着陈年往事,屋外北风呼呼刮过,雪花   飘落,我却已经酣然入梦,有时,祖孙俩就这样相偎相依到天明……

  16、同学们,从刚才这些想象的画面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天伦之乐(具体一些:幸福,和谐、安详、温馨)

  17、这是一种什么美?

  亲情美

  三、回应文章第一段:

  1、这样的自然之美被作者发现了,这样的生活之美被作者感受到了,可是也有人没感受到,是谁?

  城市富翁

  2、他们在那里在干什么?

  (1)举行舞会  (2)讲究穿着   (3)奢侈挥霍

  3、这对表现乡村的冬天之美有何作用?

  反衬、对比

  4、用什么对比什么?

  5、同样都是法国人,面对的都是法国的冬天,为什么有人选择了繁华的都市度过冬天,有人却选择了宁静的乡村呢?

  ——取决于个人爱好,个人情趣

  6、反过来,从他各自的不同选择,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生活情趣的区别:

  ——富翁:重物质享受,感观刺激

  ——乡村过冬者:重精神享受(说得具体,这种精神享受包括两方面的)

  亲近自然:感受到了自然之美

  崇尚人情:感受到的天伦之乐

  7、只有像“乔治·桑”这们的“亲近自然,崇尚人情”的人才能读出乡村冬天的美来。

  四、拓展阅读:

  1、我们欣赏了法国的冬天,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国的冬天吧!请快速阅读材料节选部分,思考:

  (1)北平的冬天给人的整体印象是?

  (2)在对冬天的理解上与《冬天之美》有相似之处吗?

  (3)国籍不同,性别不同,景色不同,但他们对冬天的感受却相同,这又是为什么呢?

  亲近自然

  心情相同——都 

  崇尚人情

  2、所以,同学们,当你步履匆匆地走过繁华的都市,当你行色匆匆地穿过喧嚣的人群,你不妨停下脚步,满怀怜爱地去注视身边的世界,注视天边的那弯新月,注视山头的最后一抹晚霞,注视枝头飘零的黄叶,注视江上的一叶风帆,注视母亲额头的白发……你会发现,在我平凡简单的生活之中,居然还有那么多动人的美,有那么多深深的感动!

  五、号召:

  1、齐读屏幕上的文字

  2、再读拥抱《冬天之美》,在音乐声中,在飘落的雪花中,品味我们这堂课。

  最后,真诚地祝愿你们成为美的发现者,美的感受者,美的拥有者!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14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于“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1、有人独立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2、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3、有人在秋日里徘徊,耳目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想到的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一场秋雨过后,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学生朗读课文3--11段,注意:宜慢不宜快,应认真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思

  想感情。

  三、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的总领句(即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

  如果试作简省:“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2、   课文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画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呢?

  明确:主要是刻画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思考: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这是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的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虽然写到“红”,却是“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4、小结: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

  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5、我们不妨归纳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明确: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6、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部分还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色彩浓重,味道醇厚。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到数段文字背出来。2、思考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揣摩其中的佳句和精彩的描写

  二、诵读第12段,找出中心句并探讨本段的作用

  三、讨论三个问题

  1、本文描写秋景,是以什么为序的?

  2、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所以“我”不远千里也要“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在文章的结尾还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板书: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3、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1)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2)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有痕迹。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2、完成《课课练》;3、预习下文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15

  20xx年10月,正是深秋季节,我在学校上了一节公开课——《故都的秋》。听课老师认为这节课比较成功,其中的两个片断尤其精彩,细细分析,我发现这两个精彩的片断都来自比较法的运用。

  片段一:

  师:看来,写文章选景和选修饰语一定要和作者感情谐调起来。就像秋色,作者喜欢蓝白紫黑的颜色,原来是因为心中落寞悲凉啊。下面我们以第三段中的一个片段为例,品味一下文中的修饰语。

  (师配乐读:“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师:大家自由读读。

  (在音乐声中,生自由读)

  师:这段描写也让我想起了我大学时学的一段关于喝茶的描写,我非常喜欢,是周作人的:“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旧梦。”大家读读,然后告诉我周作人的心情和文中的一样吗?为什么?

  (在音乐声中,生自由读)

  生1:原文中的房子是“破”的,说明作者故意找了个破房子,这一切都因为心中落寞。而周作人喝茶的房子则是“瓦屋纸窗”,说明他很闲——悠闲。

  生2:周作人喝的茶是“清泉绿茶”,用的陶瓷茶具是“素雅的”,说明他很潇洒。郁达夫喝的茶是“浓”的,我觉得是因为他没事可干,所以喝茶,把茶泡得浓一些更有味。

  师:请别急着坐下——茶泡得浓时是什么味?

  生2:苦。

  师:继续说。

  生2:喝苦茶,说明他内心也是苦涩的。

  生3:郁达夫应该是一个人喝茶,而且还数日光,“静”对蓝朵,他很孤寂。而周作人是“同二三人共饮”,说明他很清闲。

  片段二:

  师:我想起几个同学在课前提出的一个同样的问题:文中唯一的对话部分与作者悲凉感情有关系吗?不如这样,我们就品第一句,我把原句改一下,大家把改句和原句读读。然后再请同学个读。

  (生自由读改句“啊,天终于凉了!”和原句“唉,天可真凉了——”)

  生:“啊,天终于凉了!”“唉,天可真凉了——” (生笑) 

  师:有什么区别吗?

  生:改后的句子感情好像很期盼秋凉,而原句好像有一种惆怅惋惜之情。

  师:你的感觉是对的,原句的惆怅惋惜正是一种悲凉之情。下面,我来读读这两句,大家再来体会体会这里面的区别:“啊,天终于凉了!”“唉,天可真凉了——” (生大笑,热烈鼓掌)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课堂上,当需要加深学生印象的时候,当学生有疑惑的时候,比较法都是一种值得一用的方法。

  品味到第三段语言时,我很自然地引用了周作人的一段关于“喝茶”的著名描写,该描写和原文第三段都谈到了喝茶,也都谈到了屋子,但修饰语不同,感情亦不同。可以说,这段描写和第三段的比较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情与景关系的认识,还训练了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从课堂效果看,学生分析得很细,连原文中很难看出的“孤寂”都分析了出来。另外,此处也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良好的文学修养,如果教师不知道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这段著名的描写,则此处也就没有了精彩的比较。可见,教师要不断读书——语文教师一定要读文学书籍——来充实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给教师的建议》)徐思源老师也说:“‘无形’的备课,其实就是教师长期的学习修炼,是一个不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品位的过程。”(《中学语文教学》XX年第10期)教师只有不断地读书,才能在上课运用相关资料时能信手拈来。

  第二处比较是关于对话描写的。当学生提到看不出文中对话的悲凉感情时,我采用了诵读比较的方法。我出示了一个改后的句子:“啊,天终于凉了!”此句中的期盼和原文的惋惜惆怅明显不一样,学生通过诵读比较,马上感觉到了原文的感情。在这次比较中,我采用的诵读方式也是多样的:学生个读、学生自由读、教师精彩的范读轮番上阵。总之,比较法的娴熟运用使这节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值得一提的是,此处化用了费颖老师的《风景可以从不同的窗口看到》中的设计,费老师这篇文章发表在《语文学习》XX年第9期上,而《语文学习》又是我每月必看的几本中文核心期刊之一,我的阅读又一次给了我帮助。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语文教师的第一课外阅读是语文专业报刊。”(《余映潮讲语文》)的确,语文老师应该多看的语文专业报刊,与时俱进,吸取最新的养料。

  精彩,从比较开始;而比较法的娴熟运用,又源于平时的读书。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篇16

  嘉善高级中学 卫中英

  一、 教材分析 1、 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 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二、 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 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 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 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 教学过程  1、 教学目标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教学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  新课。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 恬静 安谧 “静”——细腻 幽远 幽静 深邃 “悲凉”——落寞 衰落 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教师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 秋槐的落蕊(4) 秋蝉的残鸣(5) 秋雨的凉意(6-10) 秋枣的色彩(11)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继续提问: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五、 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说课稿模板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课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8篇)

《故都的秋》导学精要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故都的秋》教案10篇

《故都的秋》学案

《故都的秋》说课件文稿

一曲悲凉的颂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