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摆脱失落 点赞 分享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

  1、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2、学生: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⑴ 过渡:

  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⑵ 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⑶ 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第二、三、四自然段:

  ⑴ 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⑵ 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

  (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⑶ 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⑴ 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⑵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朋友   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  马跑得快

  越远   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盘缠多

  ……

  (板书)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劝─→又丢─→修─→再也没丢

  有错─→就改─→不算晚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篇2

  一、查字典引入新课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⑴ 认读字音。

  ⑵ 积累新词“寓言”、“寓意”。

  ⑶ 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帮学生理解词义时,可以简化为: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寓意:寄托或隐含的意思。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这两个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感悟

  1、自读课文。

  2、感悟上面提示的问题。

  3、选择一则细读体会。

  三、小组合作讨论

  1、同选一则寓言的一组,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学当老师,给另一组的同学讲你学的寓言。

  3、小组代表综合同学意见,整理讲稿。

  四、大组互讲、互学寓言,体会寓意

  1、看图讲述寓言故事。

  2、读课文中带讽刺性的词句。

  3、体会寓意:

  ⑴ 联系课文谈体会。

  ⑵ 联系周围实际谈体会。

  五、朗读比赛,大胆质疑

  1、两组比赛朗读。

  2、质疑。

  六、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认识生字。

  【难点】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儿歌、古诗。但你读过寓言吗?寓言就是用短小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7课的两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⑴ 认读字音。

  教师手指题目问,这四个字中哪个不认识?生指出,并查字典加音,指名读,其他生跟读,再指各读。

  ⑵ 积累新词“寓言”、“寓意”。

  ⑶ 借拼音认读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寓意:是寄托或隐含的意思。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请大家读读课文吧!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两则寓言中选一则自学),要求:

  ⑴ 读准字音。

  ⑵ 说说这两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3、学生预习,老师指导。

  4、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⑴ 检查第一则:

  指名读生字,读不准请同学帮忙。

  指名读带生字的句子。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揠苗助长》中的人的办法是什么?

  ⑵ 检查第二则:

  方法同上。

  过渡:如果大家肯努力,用心学。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三份礼物,分别放在三层楼房的三个房间里,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想)那大家快点练一练吧!

  三、送礼物

  1、幻灯打出第一份礼物是个玩具熊。

  要求:先默读词再读带点字音。

  ⑴ 寓言 焦急 巴望 喘气 总算 白费 一大截

  ⑵ 守株特兔 窜出来 撞 树桩 从此 丢下 锄头 肥

  2、第二份礼物是,机灵猴:我会说。

  要求:理解词义,找出本词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意思。

  ⑴ 巴望 焦急地 自言自语 终于 一直 筋疲力尽 揠苗助长

  ⑵ 忽然 窜出来 撞死 又肥又大 乐滋滋地 从此 丢下

  3、第三份礼物是,美丽的孔雀:我会读。

  要求:读准字音(可选一段读,可全读,读好)

  ⑴ 学生练读。

  ⑵ 小组内指名读,读的不准的地方,同组同学帮助直到读好为止。

  四、小组合作讨论

  1、默读课文:同选一则寓言的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朗读课文:学当老师,给另一组的同学讲你学的寓言。

  五、大组互讲,互学寓言,体会寓意(形成擂台赛看哪组学的好)

  1、看图讲故事。

  2、读文中带讽刺性的句子。

  六、作业

  想想现实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生字(卡片)

  二、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写正确:

  “丢”字是上下结构,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

  “焦”字的上半部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

  “算”的中间是“目”不是“日”。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

  2、写美观:

  “守”字的横不要超过“宀”。“丢”和“算”二字的下面的横却要与写长。“费”字上边的“弗”应尽量写扁。

  3、描红。

  三、读读想想

  幻灯逐次出示三个句子: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在树桩旁边等着。

  读一读句子,去掉带点的词,句子的意思和原来一样吗?

  (让学生感悟句子表达的具体性和准确性)

  四、朗读比赛

  两组比赛朗读。

  五、你想对种田人说什么?

  六、拓展运用

  从文中找出你新学的词语抄写在词语积累本上。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竽、郭、腮、彻、械”等5个字,会写“滥、竽、宣、超、编、腔、混、雅、彻、械”等10个字。掌握“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幽雅、彻底

  2、朗读课文,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难点:学习灵活运用这两个成语。

  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2、说说怎样学习寓言故事。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则寓言故事,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认读,想办法识记字形。再画出新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滥竽充数、高超、装腔作势齐宣王 编排 蒙混过关

  (2)理解词语:

  滥竽充数: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 竽,一种乐器;充数,凑数;这个成语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次的充作好的;有时也用来表示自谦。

  装腔作势:腔,腔调;势,姿势。故意装出某种腔调,做某种姿势,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待遇:本课指报酬。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领悟寓意。

  1、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但他却混到乐队里,最后还是露出了马脚,只好偷偷逃走。)

  2、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读文,针对课文内容,你能提出哪些值得大家共同研究的问题。

  (1)小组内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梳理问题)

  1)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2)南郭先生是怎么滥竽充数的?

  3)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3、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1)……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起吹竽给他听。

  (解决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2)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引导学生理解“鼓着腮帮”“ 捂着竽眼儿”“ 装腔作势”,然后指导朗读并表演,体会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的)

  3) 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发觉。

  (结合上文的讲排场来理解。)

  4) 后来,齐宣王死了……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解决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

  4、分析人物,揭示寓意

  (1)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想一想,生活中有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或类似“滥竽充数”的事吗?说一说。

  (4)引导学生理解“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其他的意义。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也希望同学们要有真才实学,因为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不要做第二个“南郭先生”。

  2、假如,同学们现在碰到了南郭先生,你会怎样对他说呢?

  五、布置作业

  1、小练笔:南郭先生偷偷地逃走了,可是,却有些让人担心,他再也不能滥竽充数了,用现在的说法是“下岗”,下岗后的南郭先生会做些什么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帮他出出主意吧!题目:南郭先生下岗以后 (也可以自拟题目)

  2、请将这则寓言复述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板书设计:

  寓言二则

  滥 竽 充 数

  宣王 —— 三百人 —— 混

  湣王 —— 一一听之 —— 逃

  虚伪必定原形毕露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板书;邯郸学步)

  2、谁知道成语“邯郸学步”的意思?

  (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自己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幽雅 彻底 机械 姿势 顽固

  (提醒学生注意:“械”字不要读成“ji蔓彻”字不要读成“qiè”)

  (2)主要内容:燕国有一个人到赵国首都邯郸学走路,最后新的走法没学会,自己原来的走法全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提出来。

  2、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燕国人为什么要到邯郸去学步?

  (2)这个燕国人是怎样学步的?

  (3)这个燕国人到邯郸去学步的结果怎样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3、讨论问题,理解课文(教学方法步骤同第一则寓意言)

  (在讨论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燕国人学习走路的样子,揭露这个燕国人虚伪的心理和他自食其果的下场)

  (1)分组学习,研究讨论课文相关内容。

  (2)全班交流,透彻理解课文。

  (3)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板书:盲目跟随别人 终将自食其果)

  四、拓展延伸

  1、演一演这个寓言故事。演完后,模仿记者采访:“燕国人”。

  2、请你展开想象,学走路的燕国人爬回去后,人们会怎样议论他呢?就请你续写这个小故事吧!

  五、布置作业

  1、结合《邯郸学步》的故事情节,编写课本剧。

  2、收集更多的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寓言二则

  邯郸学步

  一进城 学

  过了几天 不进步

  一段时间 不会走

  盲目跟随别人 终将自食其果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内容,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

  1、本课课件。

  2、布置学生搜集、阅读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都爱看故事听故事,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板书:寓言两则(指导“寓”的书写)。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3、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4、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三言两语概括?(先四人小组内练说,再指名回答。)

  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

  1、小组内分角色读、演课文。

  2、组内交流:我从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

  3、全班交流(引导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去谈感受)。

  四、总结学法,自读自悟

  1、我们是怎么读懂这则寓言的?(引导学生总结寓言的学习方法。)

  根据回答,板书

  寓言故事学习法:

  (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2)了解故事内容

  (3)体会故事寓意

  2、根据学法,自学第二则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3、组内交流各自的自学所得,提出疑难组内探讨。

  4、汇报交流,释疑解惑。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

  1、熟读课文,同桌互练,用自己的话讲述两个寓言故事。

  2、指名上台复述故事,师生评议。

  二、拓展延伸

  1、小组成员互相展示各自搜集的寓言故事资料,商讨汇报形式,做好汇报准备。

  2、小组上台汇报。

  3、评出最佳汇报小组。

  三、堂上写字

  1、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指导难写字的书写)

  2、抄写生字词。

  3、听写生字词。

  四、布置作业

  1、把这一课的两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小练笔:我从某个寓言故事想到的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前准备

  1.多媒体教学软件:《寓言两则》全篇演示、农夫拔禾苗的过程。

  2.生字、生词卡片。

  3.从课外查找有关寓言的知识,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第一课时

  (学习《揠苗助长》)

  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教学《揠苗助长》

  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a.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b.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c.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a.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c.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a.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b.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软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自然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自然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c.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d.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守株待兔》)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2.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动画《守株待兔》,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释题。

  a.揭示课题,正音。

  b.释题: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学习第1、2自然段。

  a.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b.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捡到兔子)

  c.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窜—乱跑;撞—碰)

  d.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

  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名读、齐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第自然3段。

  a.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板书:整天坐守庄稼全完了

  b.齐读第3自然段。

  3.理解寓意。

  a.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b.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c.老师总结寓意。(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d.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e.老师总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f.齐读课文。

  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9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问题。

  3.指导写字。

  4.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拓展活动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寓言两则》教学设计四,寓言两则,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篇7

  【知识塔】

  一、知识林

  二、写字擂台赛,和丁当猫比一比,看谁的字写得漂亮

  【聪明屋】

  我能用一个词语,代替句子中圈起来的词语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  )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     )

  3、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拨。(  )(  )

  4、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

  【益智园】

  你觉得好笑吗?讲给周围的人听

  一位父亲想知道儿子将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于是,他问儿子:“我想知道你最喜欢干什么,能说给我听一听吗?”

  儿子想了想说:“我最喜欢的是整天坐在汽车里去兜(dōu)风,而且口袋里装满了钱。”

  父亲听后,对儿子说:“我知道了,你想当名公共汽车售票员。”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篇8

  《寓言两则》教学反思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浣纱小学 赵飞华

  《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这两则寓言,使我们明白了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这样优秀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郑人买履” “买椟还珠”“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相信会让大家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扁鹊治病》课后反思2

  感受最深的教材处置介绍或教学片断摘录:

  《扁鹊治病》是一则寓言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以对话为主,在教学时,俺也是放手让同学质疑,解疑。在这堂课上,同学提出了几个较有价值的问题:

  1、蔡桓公为什么总是不听扁鹊劝告?

  2、既然蔡桓公根本不愿听扁鹊的话,扁鹊为什么还要几次三番对蔡桓公说他的病呢?

  3、扁鹊可以直接告诉蔡桓公不治的后果,为什么要一次次地说?

  对教材的考虑及对教学的反思:

  第3个问题引起了纷争,同学需要重新回到文本,仔细体会蔡桓公的性格。有的说,蔡桓公根本不会听的,一位是天方夜谭,因为当时他觉得身体很健康。有的说,这样将会使蔡桓公误会更深,以为他又在故弄玄虚。有的说,假如那么直接,说不定蔡桓公一怒之下会把扁鹊拉出去杀了,不是说“伴君如伴虎”嘛。最后再回到扁鹊这个固执偏见,自以为是,最终导致小病不医,一命呜呼的结果。这个问题深化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

  《扁鹊治病》课后反思3

  俺曾执教《扁鹊治病》这课,在总结全文的时候,问同学:“学完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同学小手林立,争着回答问题。

  a生说:“俺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知道了‘讳疾忌医’的含义,就是说有了病,一定要听从大夫的嘱咐,老老实实地医治。有了缺点错误,也一定要听取大家的批评,认认真真地改过。”

  b生说:“俺知道扁鹊的医术高超,不用任何检查就知道你的病情,比现在的医生强多了,他真了不起。”

  c生说:“俺知道蔡桓公太骄傲了,听不进他人正确的劝告,俺们要虚心接受他人正确的意见。”

  (同学们都各抒已见,说得都很好。)

  突然,同学d站起来说:“俺跟大家想法不一样,俺认为扁鹊不该跑到秦国去。因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即使不能挽回蔡桓公的命,总可以延长蔡桓公的寿命吧!生命无价!”

  听了d的发言后,同学们都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或离开座位,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似乎在小声讨论扁鹊的对与错。此时,俺想这是个让同学充沛展示自俺,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于是,便稍稍做了个恬静的手势,说:“同学们,扁鹊应该怎么办呢?请你们有秩序地发自身的见解,并说明理由。” (同学稍稍恬静)

  有的说:“扁鹊应该跑到秦国去,不然他不但不能救回蔡桓公,说不定还会搭上自已的小命。”

  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虽然蔡桓公开始不听扁鹊的劝告,但现在他已知道错了,肯定会配合治疗,说不定会治好呢!”

  紧接着,一同学反驳说:“蔡桓公的病已深入骨髓,就像现在的癌症,肯定是不能救活了。”

  又有一生说:“扁鹊在初遇蔡桓公时,就应想法设法让蔡桓公配合治疗。这样,扁鹊不但救了蔡恒公的命,也许还会得到好多珍宝呢!”

  (就这样你来俺往的,下课的铃声响了。)

  作为教师,俺并没有到此为止,急于下结论,而是趁热打铁,让同学在课后去把自身的想法写下来,写话题目就叫《假若你是扁鹊……》

  【分析与反思】

  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也是俺没有预料到的。但同学的回答却让俺看到了同学的世界是充溢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身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新观念:

  一、同学为主体,同学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同学的学习行为,充沛体现了以同学为主,让同学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教师只是在规范同学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地引导。同学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扁鹊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他应该怎么做呢?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身的看法,有的谈到了“生命无价”的深刻含义,有的甚至将扁鹊与现在的医生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同学是考虑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同学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二、开放式教学思想的体现

  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同学,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同学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同学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同学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

  三、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尊重同学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规范在总目标的表述中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从同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动身,注意不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将价值观的引导与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联系起来。《扁鹊治病》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师在注意上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尊重同学的独特体验,鼓励同学多向思维,多种表达。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篇9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成语,引入新课

  1、说说你们知道的成语。

  2、导语: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成语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们习惯用成语来表达意思,准确、生动、简洁。知道吗?许多成语都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成语故事。读完故事,相信你会对成语有更深的了解。

  二、熟字新解,引导板书

  1、板书“亡、牢”: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

  2、板书“羊、补”:

  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认真读书,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思考“亡、牢”的意思,并在课文中找依据。

  四、检查自读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认读生字。提示多音字“圈”

  3、汇报“亡、牢”的意思。可争论,可查字典。

  4、相机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进一步理解内容。

  ⑴ 第二段,要读出劝说的语气。

  ⑵ 第三段,要读出养羊人着急、泄气的心情。

  ⑶ 最后一段,要读出醒悟、积极补救的心理和做法。

  五、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六、交流体会,明了寓意

  1、四人合作交流:

  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2、全班交流。

  七、总结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它使我们明白了,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未晚也!”

  八、学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写字。

  3、比一比,组成词语:

  悔( ) 叼( ) 屈( ) 窿( )

  梅( ) 叨( ) 窟( ) 隆( )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战国时期,魏王曾想进攻赵国。魏过的贤人季梁十分着急,就匆匆地去见魏王。为了开导魏王,他给魏王讲了一个故事。你相知道是什么故事吗?魏王最终会不会打赵国呢?请你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内容及不理解的地方。理解“南辕北辙、盘缠”两个词。

  3、练习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四、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面对那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相对哪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文开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打赵国呢?为什么?

  五、总结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是选错了方向,无论怎么努力,也是达不到目的的!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

  “缠”右边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七、拓展活动

  搜集寓言故事,准备参加语文活动:讲寓言故事。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篇10

  师: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那些寓言故事,从中又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生:《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生:《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生:《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生:《掩耳盗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则寓言《纪昌学射》。(板书课题,生齐读:纪昌学射。)

  师:从课题中,同学们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生:纪昌是一个人,我想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纪昌学射,学习射什么?

  生:纪昌向谁学?老师怎么教的,他又是怎么学的?

  生:纪昌学习的结果怎样?

  师: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师: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读的时候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生:(默读全文)

  师:(出示“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虱子”),谁想读一下这些词?

  生:(读)

  师:你读得很小心,都读对了,非常了不起!请你领着大家读一遍。

  (这个学生领读,声音洪亮,其他同学齐读)

  师:读完全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纪昌想学习射箭,向射箭能手飞卫学习。

  师:你是在哪里看到的?

  生:(读第一自然段)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师:飞卫和纪昌是什么关系?

  生:飞 卫是老师,纪昌是徒弟。

  (师板书:   师     徒      )

  飞卫    纪昌

  师:谁愿意再把这个自然段读一遍?

  生:(读)

  (师板书:射箭能手     想学)

  师:同学们知道射箭是怎么回事吗?

  生:要有弓、有箭,挽弓搭箭就可以射了,我小时候就用玩具弓和箭射过草把子。(非常自豪的神情)

  生: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手下的将军人比赛射箭,他们边骑着马向前冲,边挽弓搭箭射向靶子。好几位将军都射中了靶心。

  师:你们觉得射箭怎样才能射中靶心呢?

  生:要用力。

  生:要看准靶心。

  生:箭要指向靶心。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

  生: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

  师:你是在哪里发现的?

  生:(读文)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师板书:练眼力   1)盯)

  生: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

  师:在哪里看到的?

  生:(读文)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你再来见我吧!”。(师板书:2)把极小的东西看成很大东西)

  生: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纪昌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师:你是在哪里发现的?

  生:(读文)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怎样放箭。

  (师板书:教开弓放箭)

  师:(出示课文中所有飞卫的话,指导学生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纪昌又是怎么学得呢?

  生:一一照做。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读文)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师板书:就)

  生:(读文)妻子织布的时候,他……也不会眨一下。(师板书:两年)

  生:(读文)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师板书:又)

  生:(读文)他用一根长头发……像车轮一样

  师:请你再把刚才读得文字读一遍。其他同学边看插图,边认真听。

  生(读)

  师:据说纪昌练习看虱子时又用了三年。(师板书:三年)

  师:(指导学生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指导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师:飞卫和纪昌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飞卫是个好老师,纪昌是个好学生。

  生:飞卫堪称名师,纪昌非常好学。

  生:飞卫对乖要求严格,纪昌很虚心,很认真。

  生:飞卫教导有方,纪昌学射有决心、有恒心、有毅力。

  师:纪昌学射的结果怎样?

  生: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师板书:后来   射箭能手)

  师:哪位同学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

  生: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

  生: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射箭会百发百中吗?

  生: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是跟一个普通射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生:……

  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他们梳理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用简单的文字明示于黑板上,以确定教学重点。其余一些问题相机处理。)黑板上这些最重要的问题,谁能解决?

  生:我!(有几个同学跃跃欲试)

  师:你想解决哪个问题,就解决哪个!

  生:我知道纪昌跟普通射手学射的结果。他很难成为射箭能手。老师很普通,所教学生很难有高超的本领。

  生:名师出高徒,高水平的老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徒弟。

  师:不错!这个问题就被解决了。(在问题处打上对勾)

  生:我知道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射箭的结果。不先练眼力,就不可能做到百发百中。

  生:要是射箭三箭,中了三箭,那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师:这个问题又被解决了。(在问题处打上对勾)

  生:我知道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因为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

  生:练眼力可以说是射箭的基本功,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把箭射好。

  师:(在问题处打上对勾)同学们,你们不但提出了问题,又合作解决了这些问题,了不起!学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生: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生:要想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要虚心、认真。

  生:要有决心、有毅力、有恒心。

  生:还要有好老师的指导。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出示需会写的四个生字:昌、妻、刺、绑)请大家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写法?

  生:“昌”由两个“曰”组成,上小下大。

  师:这个说法不错!

  生:“妻”上半部分一笔一笔来记,下半部分为“女”。

  生:“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

  师:你真细心。

  生:“刺”左半部分为一横,一个红领巾的“巾”,一撇,一点,右边为立刀。

  生:左半部分不是“束”。

  师:提醒得好!

  生:“绑”,左为“纟”,右为“邦”。

  师:可以这样 记。

  师:《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课余时间,同学们可以找来这本书读一读。课文学完了,同学们可以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好不好?

  生:好!(齐)

  姓名:张向军      单位:献县乐寿镇北紫塔中心校

  联系电话: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篇11

  [分析教材]

  《守株待兔》是人教版第四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一则寓言。这则寓言通过讲一个种田人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白捡了一只野兔而盼望天天捡野兔的事,揭示了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是不会有好结果的道理。寓言故事简短易读,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分析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说话训练是低段教学的重点,看图讲故事符合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我班学生另一显著特点。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简短,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特色]

  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3.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看看这则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字词自己想办法解决。

  2、检查生字情况:(1)指名认读生字,读准的字音其他学生小声跟读。(2)小老师带读。(3)齐读生字词。

  3、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过渡:同学们读得很好。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师出示课文插图)

  4、学生看图练讲故事。(看图讲故事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练讲故事,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通过自己的整理表达出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指名讲故事。

  6、谁能用一句话把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让学生通过读书用一句话把故事讲出来,意在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7、课文中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守株待兔”的意思?(回归文本,细细感悟。)

  (三)细读感悟,体会情感。

  1、种田人为什么要守在树桩旁等兔子呢?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第一自然段)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2、“忽然”这个词用在这里说明了什么?(谁也想不到,说明这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

  3、“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什么词?(是跑的意思,可以换“跑”。)在什么情况下,兔子是“窜”而不是“跑”?(在猎人或野兽追捕的时候)这时候,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应该读出紧张、害怕的语气。)

  4、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心情怎样?哪个词告诉了我们?(乐滋滋)请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动作来配合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表演中自悟寓意。)

  5、用幻灯片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句子: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1)“整天”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能去掉吗?

  (2)想象说话:别人 时,他在等;别人 时,他在等;别人 时,他还在等……(这是一项思维训练题,也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习题。从中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种田人死守在树桩旁等待野兔的心理,也进一步了解种田人做法的愚蠢。)

  6、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结果怎样了?此时,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

  7、师生合作朗读,好好吸取种田人的教训。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们可千万别学种田人,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幸运,就一直等着好运啥事也不干,而要努力地做事情。这是我们学习这则寓言所明白的一个道理,你们还想再读读别的寓言吗?

  2、读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生,同时教自己。29课《寓言两则》的《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这两则寓言,使我们明白了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纪昌学射》体会到“学习任何本领,必须苦练基本功,必须有恒心,有毅力,有决心,这样才能精通。” 的道理,《扁鹊治病》体会到“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在教学《纪昌学射》基础上,对同样内容比较简单,以对话为主的《扁鹊治病》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在这堂课上,围绕几个问题:

  1、蔡桓公为什么总是不听扁鹊劝告?

  2、既然蔡桓公根本不愿听扁鹊的话,扁鹊为什么还要几次三番对蔡桓公说他的病呢?

  3、扁鹊可以直接告诉蔡桓公不治的后果,为什么要一次次地说?没想到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上得很舒服,开心。在第3个问题教学时引起了纷争,学生需要重新回到文本,仔细体会蔡桓公的性格。有的说,蔡桓公根本不会听的,因为当时他觉得身体很健康。有的说,这样将会使蔡桓公误会更深,以为他又在故弄玄虚。有的说,如果那么直接,说不定蔡桓公一怒之下会把扁鹊拉出去杀了,不是说“伴君如伴虎”嘛。最后再回到扁鹊这个固执偏见,自以为是,最终导致小病不医,一命呜呼的结果。这个问题深化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篇13

  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想去在南边的楚国,确赶着马车一直朝北走的事。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读懂两则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3.认识5个生字。

  重点:体会两则故事的寓意。

  教法:创设情景

  学情:学生喜欢寓言,但其道理不明白。

  教程:

  一、自主学习。

  让学生确定自主学习的目标方法,展开自学,教师在确立目标自学过程和自学中适当点拨。

  二、讨论寓意。

  1.联系寓言故事中人物的关键言行。

  2.联系寓言故事中揭示的句子。

  3.联系生活中具体事例。

  三、表演故事

  可让学生选作

  1.创造性复述故事

  2.给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填写旁白。

  3.分角色表演故事。

  四、检查识字。

  五、推荐作业。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想去南方,却赶着马车朝北走,

  不停劝告,越走离目标越远。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精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五篇)

人教版三年级自编童话故事作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试卷

2018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教学反思共8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案及教学反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人教版三下《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