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看似乖巧 点赞 分享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懂课文生字新词,积累四字词语。

  2、体会卖木雕少年和“我”的遗憾的不同含义。

  3、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知道“one world ,one dream.”吗?这是零八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奥运的五环就代表了世界上的五个大洲,哪位小朋友知道这五环分别代表什么?(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绿色代表澳洲,红色代表美洲,黑色代表非洲。)其实地球是个大家庭,无论是什么国家,无论你是什么肤色,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让世界充满爱。今天,费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的这篇课文就发生在非洲的南部,讲的是一位“卖木雕的黑人少年”(板书课题)。能给“卖”字找个意思相反的字吗?(买)板书。“卖”字就比“买”多了一顶帽子。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师:想了解他吗?那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12页,自己把这篇课文读一读,注意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师:课文读通了吗?我请一小组开火车读读全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也得看着课文认真听。

  三、结合课文,了解南非。

  1、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南非给游人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生词:莫西奥图尼亚能用课文中的词语完成这个填空吗?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名不虚传十分壮观师:正因为大瀑布的景色雄伟壮观,才会“游人如织”(那是一幅怎样的场面啊?)

  2、木雕:师介绍木雕,是非洲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这些作品大都出自于非洲中西部民间艺人之手,那娴熟的刀法,生动的表情刻画,神秘而怪异的造型,使之成为世界各地乐于收藏的艺术品。常见的非洲木雕有面具木雕和动物木雕。课文中用了哪些词来说木雕的?(琳琅满目:指名读词,读着读着,你觉得这个词说明了木雕的(多),都已经充满了你的眼睛。这个词多用在书籍或工艺品上。各式各样)

  3、有句话说得好“学以致用”,既然学了就要会用。能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写一段话吗?快动笔写写吧!

  过渡:只有领略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壮美,带回了精美的木雕,才不虚此行,不留遗憾。遗憾是什么意思?(不称心,惋惜)这一词出现在哪个自然段?(第九自然段)指名读。这里出现了两次,分别指谁遗憾?

  四、研读课文,体会“我”和少年的遗憾。

  1、“我”为什么而遗憾?

  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这工艺品指的是什么?(象墩)这象墩精美在哪儿?找到相应的句子。理解“栩栩如生”,能给他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望着如此精美得象墩,难怪我会如此喜欢,从哪儿能看出来?(爱不释手:出示“释”的意思:①说明;解说②消除③放开;放下④出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她喜爱得放不开手,那是种怎样的喜爱?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为何不能买下它?默读第六、七自然段,先让学生说,你能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吗?能把这句话换种意思相同的说法吗?可她却对这个象墩如此爱不释手,两种想法让她左右为难,难以取舍,他犹豫了,甚至连说话都“语无伦次”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过渡:最后我还是决定不买这个象墩,板书(不成)但心中仍留有遗憾,那少年呢?

  2、少年为什么而遗憾?

  因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板书(卖不成)

  找到少年说的话。

  a买一个吧!

  b夫人,您买一个吧!注意提示语: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

  (1)比较两句进行朗读: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

  (2)可以看出少年当时的态度怎样?(非常有诚意)

  过渡:当“我”放弃买少年的木雕后,少年虽有遗憾,但却问了句“您是中国人吧?”

  这是少年的(猜测),我们再读这句时语气应该轻一些。训练朗读。

  少年为何这样问?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五、小结:少年真的只是因为没做成买卖而遗憾吗?会不会有其他的原因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       卖木雕的少年    我

  卖不成  遗憾  买不成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简说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衬托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摘抄、积累好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3、感情态度价值观:

  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积累并学会正确使用四字词语。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带大家先去欣赏一些具有异域风情的景物。

  1、介绍大瀑布和木雕

  生观看图片,师简介,引出文中所指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师: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位于非洲南部赞比西河中游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它跨赞比亚、津巴布韦国界,高120余米,宽达1800米,比我国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宽了几乎90倍,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莫西奥图尼亚”在当地语中意为“雷霆翻滚的云雾”。在欧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又被称为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出示重点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

  介绍木雕:

  师:在这里游客除了欣赏世界上最宽大最壮观的瀑布外,还能欣赏到琳琅满目的非洲木雕工艺品。木雕是非洲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这些作品大都出自于非洲中西部民间艺人之手,刀法娴熟,构思新奇,形象栩栩如生。由于非洲大多数民族没有文字,许多非洲古老神话就是木雕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出示重点词:琳琅满目、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2、过渡:

  师:在这个风景优美又充满神秘气息的地方,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生活在这里的卖木雕的非洲少年。

  3、板书课题:

  师:请注意看我写“卖”;请你给“卖”找个反义词?(买)

  一起读--“卖木雕的少年”。

  过渡:

  师:这是怎样一个非洲少年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师:检查一下有没有把生字字音读准:(开火车读、齐读)

  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琳琅满目、驮着、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象墩、五官端正、爱不释手、掏钱、犹豫、沉甸甸、诚恳、语无伦次、

  遗憾、宾馆、清晰可辨、吹拂、标准

  3、师:“遗憾”是什么意思?(不称心,感到惋惜)

  师:“遗憾”一词出现在文中哪个段落?(指名读,齐读)

  出示第九自然段: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过渡:文中的“我”和卖木雕的少年都很遗憾。可他们又为什么感到惋惜呢?

  (三)、从“遗憾”切入,研读感悟

  第一部分:体会“我”的遗憾

  1、师:“我”为什么遗憾?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文中的“我”为什么遗憾?

  指名回答(直接从这句中可以找到原因:因为“我”不能带走这件精美的工艺品)

  2、师:结合课文前面部分的内容,能不能把这个原因说得具体一些呢?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的1~7自然段,找找具体原因。

  3、交流原因:

  可以提示:“我”为什么要买个木雕带回国?引导学生回答:

  (1)第一自然段:朋友 “一定要” (叮嘱)的两件事:游览大瀑布和买木雕。一件已完成,饱了眼福。木雕没买到,成了遗憾。

  (2)木雕很精美。各式各样,琳琅满目,象墩构思新奇、栩栩如生。我很喜欢,爱不释手。

  师:“琳琅满目”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摊点里陈列的木雕--”怎么样?(很多,眼睛看也看不过来)

  在交流过程中朗读相关句子。

  4、填空完整理解“我”遗憾的原因:

  师:我们把刚才同学们提到的遗憾的原因归纳一下,请你先快速地浏览课文,用课文中出现过的合适的词语,把这个原因说具体。(指名回答,齐读)

  朋友( 叮嘱 )我两件事,让我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购买木雕工艺品。大瀑布真是( 名不虚传 ),那里( 游人如织 ),景色十分( 壮观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琳琅满目 ),( 各式各样 )。其中象墩( 构思新颖 ),大象雕得( 栩栩如生 ),我一看就( 爱不释手 )。但是因为象墩( 沉甸甸的 ),我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只得放弃购买的念头,因此很( 遗憾 )。

  第二部分:体会少年的遗憾

  1、师:我们明白了“我”遗憾的原因,那卖木雕的少年又为什么遗憾呢?让我们先来读读少年和“我”之间的第一次对话:

  出示: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2、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对话,注意读出语气。

  3、分角色朗读。

  师:谁想当一下黑人少年,“我”的话谁想读?其他同学读作者的话。看看你们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遗憾的神情。)

  4、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呢?

  交流原因:

  (1)因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

  (2)因为我是一位中国人。少年把中国人当成朋友,因为朋友遗憾所以也跟着遗憾。

  如果学生这一点回答不出,做这样的引导:

  师:除了因木雕没卖出去而感到惋惜外,还有其他原因使少年流露出遗憾的神情吗?请大家再来看课文的10-15小节,想想使少年遗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的游客,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却特别喜欢中国人,对中国人有这样深的情意呢?你们知道吗?

  补充阅读: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屏幕出示一段简短的文字,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20世纪60年代,中国为支持非洲国家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援建了坦赞铁路。坦赞铁路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

  该铁路全长1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该铁路穿越坦赞部分高山、峡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路基、桥梁和隧道地基土质为淤泥、流沙,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群居出没,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异常困难。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

  坦赞铁路成为把坦赞两国连结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2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卡翁达总统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

  这就是黑人少年特别喜欢中国人的原因。友谊是双方的。中国建设者在坦桑尼亚播下的友谊的种子,在黑人少年的心中发芽开花了,开出了如此绚丽动人的花朵!

  第三部分:弥补遗憾

  1、师:少年想什么办法弥补遗憾?(指名回答:送“我”一只一模一样的木雕小象,却只有拳头大小。)

  我与这位买木雕的少年远隔千山万水,素不相识,却因中非人民长久以来积淀的深情厚谊而成为了朋友,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呢?

  2、师生分角色朗读10-15小节:

  师:请同学分角色来朗读赠送木雕的这一幕。男生来读黑人少年的话,表达表达他的情意;女生来读“我”的话,感动感动!我来读作者的话。

  是啊,“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是一句多么朴实的话,他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大家,他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少年美好心灵和友好情谊。

  四、拓展练习,情境写话(作业)

  师:那天晚上,“我”和宾馆里的各国游客,以及许多当地人都对这个黑人少年赞不绝口,大家纷纷夸起了这个黑人少年。人们会怎么夸他呢?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把你夸他的话写下来。你可以从黑人少年的外貌、心灵、所卖的木雕等几个方面去考虑。写在《课堂作业本》中,注意用词准确、句子通顺。

  板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

  卖————————送

  我们是朋友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3

  一、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体会友好的情感是相互的,爱的表达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

  二、教学重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三、教学准备教师方面: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非洲木雕工艺品图片、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卖木雕的少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呢?

  1、复习词语

  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清晰可辨

  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仔细观赏爱不释手五官端正语无伦次

  2、运用词语

  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木雕”是非洲的两大特色,想不想去看看?

  (1)、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谁能用一个或几个积累的四字词夸夸它吗?(课件出示)

  (3)、出示“木雕图”(看了这些木雕,你脑海中蹦出了哪些四字词语?)

  二、品读课文

  抓重点词句,深入感受黑人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寻找深入感知课文的切入点。

  1、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谁遇到了遗憾的事?

  2、出示句子: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引导理解:遗憾

  3、质疑:读了这个句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①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②他怎样做才能不遗憾呢?(课件出示)

  4、指导自主学习。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第一个问题: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①理解少年为什么遗憾?引导学习第一次对话。

  ②、指导朗读(读出年“诚恳”、“猜测”的语气)。

  ③、理解“我”为什么遗憾?

  ④、小结:

  过渡:“我”带着遗憾离开了出售木雕的摊点。少年是怎样做的?(等、赠木雕)

  交流第二个问题(他怎样做才能不遗憾呢?)

  ①理解我是怎么做的?

  ②研读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读10-15自然段

  ③、少年送给“我”的木雕是什么样子?(体会“拳头大小?的木雕)怎么会沉甸甸的?

  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里少年在干什么?这个小象墩从何而来?沉甸甸仅仅是重量吗?

  师:“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少年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只木雕,这木雕里饱含了对我沉甸甸的情谊。(板书礼轻情意重)

  ④、当我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却连连摆手,不要钱,这是为什么?(板书我们是朋友)

  ⑤、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非洲少年为何单单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请读一读。

  三、补充资料: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四、情感升华

  师: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正是中国人民的付出,才赢得了非洲少年的感情!我们已被黑人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此时此刻,你想对黑人少年说点什么?

  (1)、学生自由表达。

  (五)、布置作业

  1、填一填: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德(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2把你要对这位少年说的话写在写话本上。

  *3、阅读《同步阅读》中的文章《新结识的伙伴》,把感受写下来。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让学生通过的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会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体会友好的情感是相互的,爱的表达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大胆尝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由于种种原因,整堂课下来,自己觉得有许多不足之处,譬如:在课堂教学中自己的激情不够,对于学生的回答也没有精彩的评价,再者,课堂气氛不活跃。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4

  1、 在最近学的一些课文,我被一种情感深深地打动着,于是随手编了几句诗:(投影)

  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有朋之远方来的笑脸

  朋友是天涯若比邻的心境

  朋友是患难见真情的感动

  朋友

  是阮恒颤抖举起的生命小手

  朋友

  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浸透衣服的汗水

  朋友 她跳出个圈

  跨越国界

  迈向大洋彼岸

  架起中非那抹友谊彩虹

  于是

  一个不知名的少年

  用那小小的木雕

  诠释礼轻情义重的友情真谛

  2、中非友谊源远流长,我们先来简略了解一下:(投影并阅读)

  中国和非洲虽相距万里,远隔重洋,但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友好交往却源远流长,早在汉朝时期,中国和非洲就开始相互了解.明代是中非古代交往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友好关系已发展到双方官方代表相互访问。

  在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时期,中国坚定地站在非洲人民一边,全力支持他们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并在道义和物质上给予支持.之后,又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努力帮助非洲国家兴建工厂、农场、水利、能源、交通、电信和文教卫生等各类基础设施.被非洲人民誉为“自由之路”的坦赞铁路是中国最大的援非工程。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非洲国家建设了800个成套项目,其范围涉及农场、工厂、医院、学校、电站、政府办公大楼、体育场、铁路等基础设施。阿尔及利亚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援助行动。

  3、今天,我们就去看看那只木雕,掂量那份情谊。(出示课题,学生读题)

  4、下面老师先检查昨晚的预习情况,请你们大声地朗读,我看嘴型,听音量就能大概了解你的朗读训练程度了。(学生自由读课文)

  5、检查普通劳动者词语:

  (自由读,抽读,齐读)

  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配图)

  游览 壮观 出售 陈列 观赏

  摊点 驮着 构思 诚恳 宾馆

  掏钱 犹豫 即将 晚饭 一堆

  流露 遗憾 牙齿 标准 付钱

  工艺品

  6、出示四字词语,齐读根据老师描述抢答词语: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五官端正

  琳琅满目 栩栩如生 一模一样

  爱不释手 语无伦次 清晰可辨

  7、出示以下词语并问有什么特点,能否用上它们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黑人少年:

  五官端正 牙齿 诚恳 流露

  遗憾 标准

  8、少年的这一丝遗憾,就是那友谊种子的萌芽。不信,我们们细细品味他之后的言行吧!请自由读8至最后自然段,划出少年言行的句子。

  9、学生自学,反馈并归纳。

  10、这些言行的背后倒底反映了少年当时怎样的心境呢?请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他当时可能这样想:

  ——————————————————————————————

  11、反馈讨论意见。

  12、这些言行真可用这么几句诗来形容:(投影)

  细微之处见真心

  枝枝叶叶总关情

  人生所贵友情见

  天涯海角也若邻

  13、文中的我完全被他这份情感打动了,你来读读他的表现,看这样才能把较好地把这份情感读出来。(朗读训练)

  投影: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14、小结。

  15、写字。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2,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叶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师边播放边介绍.

  二,揭示课题

  1,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买,区分"卖"和"买"

  3,读了课题,你了解了什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我们从课题中了解了这些信息,课文中还有很多有关少年的信息.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有关描写少年的语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师引导:他是哪里人 (非洲)能说具体一点吗 (非洲南部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边)指导读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师:想去欣赏一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吗 (播放瀑布图片,师介绍)

  2,师:此时,你的脑子里蹦出了哪些词语 (壮观,雄伟等)课文是怎样来描绘它的呢 指名说,(出示第2段)指导朗读,读好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3,师: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四字词语,叶老师把它们找出来了.

  出示: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爱不释手(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师:刚才的"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是写——瀑布的,而这些词语都是写——木雕的.课文哪几段具体介绍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课件播放木雕的图片,师介绍)你用哪些美好的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 (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师:这么精美的木雕,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齐读)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难怪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6,师: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不但要记住,而且要会正确运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 名不虚传 ),那里( 游人如织 ),景色(十分壮观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琳琅满目 ),( 各式各样 ).其中象墩( 构思新颖 ),大象雕得( 栩栩如生 ),我一看就( 爱不释手 ).

  指名说——齐说

  五,研读感悟少年的形象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一找少年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交流,随机出示: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说说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 指导朗读.

  师: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位少年是干什么的 (卖木雕的)你有什么问题吗

  3,师:咱们来了解一下中国与非洲的友谊吧!(播放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图片及文字),师有感情地朗读.

  4,师: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你又读出了什么 (指名说)

  5, 师小结过渡: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 ,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中国人曾经帮助过非洲,非洲人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友谊的种子在少年的心中发芽开花了.其实在课文的其他段落中,也能看出卖木雕少年对中国深深的情谊,请你找一找,划一划.

  6,指名交流,随机出示:

  a 出示5——9段,师生合作读.

  师:少年在什么情况下流露出遗憾的神情,他在遗憾什么 你就是这位卖木雕的少年,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写在书上)指名交流.

  齐读这几段

  b 再次出示: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再读这一段话,肯定更有感触.

  c 出示11——15段(同桌分角色读)

  师:少年送给我的是一只怎样的象墩 (指名说)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这一词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 它们有什么不 一样

  引导:自从少年白天和我见过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 (找木雕,做木雕)所以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谊,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六,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师: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 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指名交流)

  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出售,摊点"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初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少年队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任务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

  同学们,我们在思想品德课上了解了,地球一共有几大洲 分别是哪些洲呢

  (亚洲,欧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

  今天,王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来看一个中国游客到非洲旅行和一位非洲少年发生地故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不会读,读不懂的地方问同学,问老师,问字典.想想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词语检查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琳琅满目

  栩栩如生 一模一样 爱不释手

  犹豫 诚恳 驮着

  生自由朗读,指名读,齐读

  这些词语大家都会读了,那它们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 老师就在下面的学习中来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

  感受瀑布之美

  理解"名不虚传"

  (1)"名不虚传",谁能告诉大家它的意思呢 (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2)你能找到课文里有这个词的句子吗 指名读.

  (3)带领学生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读通,读顺.

  2,我们一起来看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美景,边出示图片边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一些情况.

  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把大家的感叹声用朗读来表现出来!

  3,理解"游人如织"

  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出描写"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句子吗

  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师:是啊,来到非洲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游人很多,有白种人,有黑种人,有黄种人,各种肤色,各种语言,各个国家的游人都有,书上有个词叫——游人如织.

  齐读这两句话.

  感受木雕之美

  过渡: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么美,当"我"来非洲南部之前,"我"的朋友告诉我,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除此之外,还要"我"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

  师:咦!这些木雕工艺品到底有哪些吸引人之处呢 为什么叫我非买不可呢

  让我们来读读3,4自然段,找出描写木雕工艺品的句子,用你喜欢的符号划出来.

  (1)"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师:平时的坐凳是什么样的 生答.

  (2)师:文中的坐凳与平时的一样吗

  运用的心思,想法新鲜,特别,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呢 (构思新奇)

  (1)师:作者喜欢吗 你从文中哪个词能看出来 (爱不释手)

  我们用刚才学习"名不虚传"的方法来学习这个词.谁来说说它的意思 (喜欢得舍不得放下)

  (2)在文中把这句话找到.

  (3)师: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看出作者的爱不释手 (捧着)

  (4)生读,范读,齐读这句话.

  品味"弃木雕"的遗憾,感悟少年形象

  过渡:作者这么喜欢,她买下了吗

  这么精美的工艺品不能带回国,作者此时的心情是——(遗憾)

  师:你能给遗憾换个词吗 (惋惜,可惜,失落)

  因为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不能带走这件精美的工艺品,我显得很失落,感到很可惜.

  分角色朗读5—9自然段.

  感到遗憾的不只是我,还有少年.那么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呢

  因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

  除了这一点外,还有其他原因使少年感到遗憾吗 请大家再来看课文的10—15自然段,想想使少年遗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却特别喜欢中国人,对中国人有这样深的情意呢 你们知道吗

  补充:教师用书p159

  (4)师过渡小结:这就是黑人少年特别喜欢中国的原因.中国人为非洲人民做了那么多事,每个非洲人都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15,6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的朋友.

  5,再读13自然段,你又读出了什么 (少年对中国的深深情意)

  你还能在课文10——15自然段的哪些地方,看出少年对"我"的深情厚谊 请大家找一找,划一划.

  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6,师:少年送给我的是一只怎样的象墩 生答.

  师: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的."沉甸甸"一词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

  生: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师:这个"沉甸甸"一词表示东西很重.那么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子拿在手里怎么会是沉甸甸的呢

  学生思考.

  7,师:同学们,猜想一下,这个拳头大小的象墩是怎么来的

  生:可能是少年亲手做的.

  师:他是怎么做的 做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呢

  生答.

  师小结:是啊,为了做这个象墩,少年可能熬了半天;

  是啊,为了做这个象墩,少年可能划破了手指,鲜血直流;

  是啊,为了做这个象墩,少年可能一下午都顾不上做生意.

  是的,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意),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8,齐读13,14自然段,感受少年队中国人的情谊.

  总结:朋友真好!可以跨越年龄和国界.

  朋友真好!让世界充满爱.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7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以读为本,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设计特色:创设情境,诱发参与;读中悟情,合作学习;盘活课堂,落实主体.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准备:cai课件,学生预习并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读中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世界地图,介绍非洲,相机出示智力题:这里的什么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2,播放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图片,配乐介绍.引导学生读p112第二自然段,要求找出形容瀑布的词语.

  3,导入故事: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4,板书课题.

  5,过渡: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1,学生抢答,并根据课前预习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欣赏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感受美丽风景.学生看后找词:"名不虚传十分壮观".

  3,学生齐读课题.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在课程开始我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让学生欣赏,渲染气氛,揭开课题,把学生的情感自然地带入到课文的学习情境中,设想在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时,我让学生读课文思考主要内容,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词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词语,请学生认读.

  请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词义.

  4,请学生叙述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按要求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当小老师带读.

  3,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不懂的做好记号.4,学生齐读词语. 5,学生叙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领学习"买木雕".

  (3—4自然段)

  根据学生叙述,提出思考:"我"为什么特别想买木雕.要求学生再读课文(3—4自然段).板书:买.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这些坐凳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两个句子.

  鼓励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的词语.

  突出显示这些词语,出示木雕的图片.

  指导朗读.

  出示填空.

  1,学生再读思考.

  2,学生汇报. 3,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的印象,画出来."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颖栩栩如生".

  4,学生观看木雕图,理解这些词语. 5,学生品读句子,指名再读.

  6,学生填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

  抓重点促表达,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的运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等词语时,我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且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填空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层次,在学生领会的基础上,要尽可能使学生通过练习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读中悟情"弃木雕赠木雕".

  (5—9自然段)

  (10—14自然段)

  指导学生再读(5-14自然段),想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的人.画出少年的言行,神情的语句.

  组织学生汇报.

  a"那少年走到我眼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真诚)

  b"'您是中国人吧 '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c"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d"'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e"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f"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请学生自由选择阅读的方式再读句子.

  组织交流阅读感受,相机引导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相机板书:弃,赠.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想少年的为人,并画出相关的句子反复读. 2,学生汇报自己画出的句子.

  3,学生自主选择自读,组中读,分角色读,默读等喜欢的方式,品读句子. 4,学生朗读自己体会深刻的句子,交流读后感,发挥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在学习课文时我通过为什么我特别想买木雕这一问题带学生进入课文学习,让他们产生求知欲,激起主动读书的愿望.在教学我放弃买木雕,少年赠送我木雕这两处重点内容时我让学生选择自读,组中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读懂,并在读中感悟,通过一读再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体会非洲少年的美好心灵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五,读写结合

  拓展延伸

  训练写话:你想和他做朋友吗 对他写几句话.

  师简单小结.

  鼓励探究,设疑引兴:少年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汇报.

  1,学生把心中所想写出来.

  2,交流,评价.

  3,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课下探究.

  抓扩展促说话.

  说话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而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尤为重要,对于山区学生来说,说和写并不是同步的,为了缩短说和写之间的差距,我创设了让学生说和写的活动,如让学生评价一下这时一个怎样的少年,你想和他做朋友吗,对他写几句话.让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

  鼓励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去获得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板书设计:

  27 卖木雕的少年

  买 弃

  赠

  作业设计:

  1,查找中非两国互相支持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8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我”去非洲旅行,想买一个木雕作纪念,又因木雕沉重而忍痛放弃。卖木雕的少年特意送给“我”一个小型木雕。文章表达了少年美好的心灵,颂扬了中非人民的友谊。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能够自己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但要真正品味语言、领悟写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品味语言、领悟写法。

  三、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

  3、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五、教学策略:

  1、介绍中国援建坦赞铁路、中国医生为非洲人民治病等情况,帮助学生理解非洲人民为什么把中国人民看作朋友。

  2、以读促悟,使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并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请大家回顾一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生答: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听朋友介绍木雕”和“挑选木雕”两个部分,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放弃买木雕”和“赠送木雕”。

  (二)学习“放弃买木雕”,体会作者以及卖木雕少年的遗憾。

  请同学们快速读第5——9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放弃了买木雕,心情怎样?卖木雕的少年心情怎样?

  生浏览,回答。(都深感遗憾)

  带着遗憾的心情读“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那么,作者和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画出来,并在句子旁边作批注。

  【设计意图:抓住两个遗憾,凸显文章的主要矛盾。从而通过理解为什么遗憾,如何弥补遗憾,辐射全篇。】

  学生读,作批注。

  学生交流:

  1、重点围绕以下句子展开交流,体会作者的遗憾。

  a、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1)体会作者对象墩的喜爱之情。知道作者是通过“捧”、“观赏”等动作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感受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研读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的意思。】

  (2)理解“爱不释手”。试着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b、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1)体会少年是个诚恳的人,作者喜欢他的诚恳率直却不能买他的木雕,因而有些遗憾。

  (2)诚恳地读句子。

  c、“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1)什么是“语无伦次”?作者为什么这样?

  (2)体会作者既因喜爱这个木雕而想买,又因路远、木雕重而不能带走深感遗憾,并因必须拒绝诚恳少年的好意而“语无伦次”。

  (3)理解这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感受的。

  (4)试着读出作者内心的焦急与遗憾。

  2、体会少年的遗憾。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到。

  (1)少年心里会怎么想?

  (2)知道少年主要是因为我是中国人,而我却不能带回木雕感到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少年的前两次对话,读懂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木雕能够卖出去的心情。通过作者的语无伦次,体会到作者的矛盾和遗憾。最后通过质疑,使学生突然明白:少年的遗憾,主要来自于作者是个中国人。】

  (三)学习“赠送木雕”。

  作者放弃了这件精美的工艺品,我们也为他深感遗憾。可是,事情出现了转机。请同学们朗读第10——15自然段,然后说说你觉得这位少年是个怎样的人?

  生读,回答,(可爱、善良、纯朴等)

  那么你是通过文中的哪些句子来体会到他的“可爱”呢?默读课文,做批注。

  重点围绕以下句子进行交流体会。

  1、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体会少年的诚意与纯朴。

  2、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1)课件出示中国医生为非洲人民治病。

  课件出示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提供无息贷款9.88亿人民币,有64人为之牺牲。坦赞铁路促进了非洲的经济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对故事背景资料的补充,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的优势,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了情感。】

  (3)想象少年和作者的内心独白。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合理的内心独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使我们眼前出现了两个更加具体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善良热情的少年,一个是激动惊喜的作者。】

  (4)生谈感受。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5)读出你的感动,读出中非两国人民这深厚的情谊。

  (四)小结。

  课件出示句子,读。

  “作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少年热情地伸出了双手,因为——我们是朋友!

  当非洲人民遭受苦难的时候,中国人民热情地伸出了双手,因为——我们和非洲人民是朋友!

  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七、板书设计

  11、卖木雕的少年

  放弃买木雕——遗憾

  赠送木雕——中非是朋友

  八、练习设计:

  写几句话,夸夸这位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9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 张 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  

  二、揭示课题  

  1、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在感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买,区分“卖”和“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的质疑都很有针对性,课文中就有很多有关少年的信息。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有关描写少年的语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师引导: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说具体一点吗(非洲南部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边)指导读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师:想去欣赏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吗?(播放瀑布图片)  

  2、师:此时,你的脑子里蹦出了哪些词语(壮观,雄伟等)课文是怎样来描绘它的呢?指名说,(出示第2段)指导朗读,读好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3、师: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四字词语,张老师把它们都找出来了。  

  出示: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师:从这些出示的词语中可以看出“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是写——瀑布的,而这些词语都是写——木雕的。课文哪几段具体介绍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课件播放木雕的图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师:这么精美的木雕,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齐读)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难怪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6、师: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不但要记住,而且要会正确运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指名说——齐说。  

  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我”强大的购买欲望,但是“我”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五、研读感悟少年的形象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为什么最终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  

  (2)刚才是对“我”的描写,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这个卖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说了些什么?面对我的遗憾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通过“我”与少年的一席对话,你觉得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呢?  

  3、是啊,为什么少年会如此地尊重中国人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国人曾经帮助过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那面对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终买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认读词语,简要回顾课文内容。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因为种种原因我和这个卖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许遗憾,那最后“我”会是带着遗憾回国的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深入学习,揣摩人物内心

  1、朗读第十至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师: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这一词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自从少年白天和我见过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谊,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这些举动,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展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朴与善良。)

  三、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师: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指名交流)  

  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四、指导书写。  

  板书:         27 卖木雕的少年  

  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国际友谊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巩固文中的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

  3.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卖木雕的少年》。今天,老师找到了许多非洲木雕的图片,让我们伴随着非洲击鼓乐的节奏,我们一起看看吧!

  【设计意图:通过非洲击鼓乐和木雕的图片,感受非洲人民的淳朴和智慧,在情境中走进文本,唤起学习愿望。】

  2.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由此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一个情景?

  3.读词语,回顾课文中的故事情景。一组一组读,一组一组体会。

  (看木雕) (选木雕) (卖木雕) (送木雕)

  琳琅满目 仔细观赏 十五六岁 一幕一眼

  各式各样 爱不释手 五官端正 拳头大小

  构思新奇 忧郁 猜测 不要钱

  栩栩如生 遗憾 遗憾 朋友

  4.根据"看木雕选木雕卖木雕送木雕"等画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词语是有生命的。通过看图片,想词语,看词语,想情景,使学生在文字和画面之间建立起联系,让抽象的语言文字和生动的画面联系起来,继而复习了词语,积累了词语,又理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第一次见面,体会遗憾

  1.自由读全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作者和少年都感到遗憾?

  生:第九自然段

  2.出示第九自然段: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生读。读出遗憾的语气。

  3.默读课文1-8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感到遗憾?少年又为什么感到遗憾呢?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两个遗憾,凸显全文的主要矛盾。从而通过理解为什么遗憾,如何弥补遗憾,辐射全篇。】

  4.学生汇报:

  (1)作者的遗憾:

  ①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a.因为 ,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因为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因为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因为想到朋友的叮嘱, 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b.带着喜悦读一读。

  c.没有买回来,真是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句子的训练,帮助学生读懂这个自然段的三个意思,体会到三个意思的并列关系,以及和"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读懂了这个自然段的结构,体会到了作者买不回去木雕的遗憾。】

  ②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a.大象的鼻子像( ),

  耳朵像( ),

  身子像( ),

  四条腿像( ),

  象背上驮着( )。

  b.所以说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c.指导读。

  d.没有买回来,真是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真实的大象的样子,训练学生说比喻句,从而使眼前出现了大象的画面,使学生懂得这样的木雕真是"栩栩如生构思新奇"啊!在语境中理解了词语,积累了词语。】

  ③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a.从哪些词语能够看到作者对象墩子的喜爱?

  b.还能说我怎么着象墩?

  预设:拿、提、抱、举、端……

  c.用哪个好呢?

  生:"捧"好,更加体会出作者的喜爱。

  d.指导朗读。

  e.不买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读一读,换一换,比一比等词语教学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研读重点词语,读懂了句子的意思。】

  ④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a.比较: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不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b.指导朗读。

  c.不买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改一改、比一比等方法,训练学生读懂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体会到作者遗憾的心情。】

  (2)少年的遗憾:

  ①出示:"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②体会少年的内心。

  ③师生读对话。

  ④质疑:为什么少年因为作者是中国人而感到遗憾呢?

  【设计意图:通过少年的前两次对话,读懂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木雕能够卖出去的心情。通过作者的语无伦次,体会到作者的矛盾和遗憾。最后通过质疑,使学生突然明白:少年的遗憾,主要来自于作者是个中国人。】

  (3)背景介绍。

  a.周总理曾三次赴非洲十国;

  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

  帮助修建了全长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多达16万人。在这项工程中,中方有64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b.图片: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

  中国物资运到非洲;

  中国医疗队给非洲人民看病;

  中国科学家教非洲人民如何种植蔬菜;

  坦赞铁路。

  【设计意图:通过对 故事背景资料的补充,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的优势,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了情感。】

  (4)拓展练习,动笔书写:

  a.此时此刻,少年的内心无法平静,

  他忘不了作者( )时的喜悦,

  忘不了作者( )时的犹豫,

  更忘不了作者带着( )离去的身影。

  他想:一定要( ),因为( )。

  于是,他( )。

  【设计意图:这段的练笔有三个目的。一是对作者、少年两个人遗憾的回顾,二是对少年内心世界的揣摩,三是对小木雕由来的补白练笔。通过这样一石三鸟的活动,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

  b.汇报:

  预设:

  ◇生1:于是,他飞奔回家,做了一个和大象墩一模一样的小木雕。

  师:我现在你的妈妈。孩子,你不去卖木雕,在这里做什么呢?

  生:一个中国阿姨喜欢木雕,我给她做一个。

  师:你从我们家的木雕里给她选一个吧。

  生:她是我们的朋友,不能随便选的。阿姨喜欢小象墩,但是太大了,带不回去,我做一个小的送给她。

  师:妈妈支持你,我去卖木雕,你做吧。

  ◇生2:于是,他飞奔回家,取出了自己心爱的、和大象墩一模一样的小象墩。

  师:我是你的妈妈。孩子,你不去卖木雕,回来取这个木雕做什么?

  生:妈妈,一个中国阿姨喜欢这样的木雕,我送给她。

  师:这是你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的礼物,你怎么能随便送给陌生人呢?

  生:妈妈,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他们对我们非洲人那么好,我应该把更好的东西送给她。

  师:你做得对,真是我的好孩子。

  ◇生3:于是,他来到其他卖木雕的摊点,买了一个和大象墩一模一样的小象墩。

  师:我现在是卖木雕的人。孩子,你家里不是有很多木雕吗?

  生:是的。但是,我想买一个小小的象墩木雕。

  师:为什么偏偏买这样的呢?

  生:刚才,一个中国阿姨到我这里买象墩木雕,因为我家的太大了,所以没有买。我要买个小的送给她。

  师:为什么要送呢?你和她认识?

  生:不认识,但是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不应该要钱的。

  师:对,他们对我们非洲人这么好,你这样做得对。给,拿去,你也不用给我钱。

  生:谢谢您!

  ◇生4:……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转换,创设口语交际情境,使教师和学生在自然的对话中,真实地体验文本中人物的所思所感。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的想象和体验都是个性化的:想象小木雕的来历是多角度的,在不同的环境中遇到的人物角色是不同的。然而,在他们的对话中,少年所表达的意思却是共性的,都是建立在少年淳朴、善良、知恩图报的美好品质基础上的。这一环节的教学,升华了少年的美好品质,初步体会了对于朋友的理解。】

  三、研读第二次见面,体会朋友

  1.研读对话

  (1)师生对读少年和作者的对话。指导学生读准确。

  【设计意图:初读对话,借助提示语读准确,把握语调语气的合理性。】

  (2)去掉课文中的提示语,生生对读。根据标点,读出对话的语气。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设计意图:去掉提示语读对话,更有人物之间交流的真实感。通过指导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初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第二次生生对读,体会两个人的想法。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预设:"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①这回您就不用遗憾了;②这就是您最喜欢的样子了,小小的,多好看;③带回中国,会有更多的人喜欢……)

  "太好了!"……(①这回我不遗憾了!②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③这个孩子真热情!……)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①中国援助非洲,给我们多少无私的帮助啊!②管朋友要钱,那就不是朋友了。③她从那么远的国家来,我作为朋友送个小礼物,也是应该的!……)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①是的,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②我们相互帮助,是最好的朋友。③对啊,我们虽然不相识,但是我们两个国家的友谊却是深厚的!……)

  【设计意图:在每一个人物语言描写后边,加上一个省略号,给学生提供补白的空间。通过给对话补充合理的内心独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使我们眼前出现了两个更加具体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善良热情的少年,一个是激动惊喜的作者。】

  (4)生生对读,说出心底的话。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设计意图:在上一次品读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内心的基础上,将省略号放进了引号里边,引导学生把体会到的人物心里的话说出来,将揣摩到的人物内心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了情感体验和语言训练的和谐发展。】

  (5)师生对读,回归文本。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设计意图:这一次读对话,虽然文字又回归到了文本中的简简单单,但是,由于前两次补白的心灵体验,学生的情感和文本人物的内心相通,通过朗读,自然而然地将对人物的理解读出来,丰满了人物形象。】

  2.透过少年的微笑,体会少年的内心

  (1)出示: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2)这是怎样的笑容?

  预设:幸福 善良 愉快 满足 安慰……

  【设计意图:这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通过体会少年笑容的含义,促使学生学会阅读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而且要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

  四、升华文本

  1.出示:我们是朋友!

  我们和非洲人民是朋友!

  我们和非洲人民永远是朋友!

  2.复沓读

  在作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少年热情地伸出了双手,

  因为--我们是朋友!

  当非洲人民遭受苦难的时候,中国人民热情地伸出了双手,

  因为--我们和非洲人民是朋友!

  愿我们能够永远珍惜彼此关爱的点点滴滴,

  因为--我们和非洲人民永远是朋友 !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复沓读,总结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将情感表达推向高潮。】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三、教学时数:第2课时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非洲的幻灯片,学生一边欣赏,教师一边配合解说,让学生对非洲有个美好的印象,并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查资料、学课文了解了非洲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与我们肤色与生活习惯截然不同的淳朴、热情的人民,有着美丽、壮观、雄伟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有着中国人民帮助非洲人民修建的坦赞公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见识了那些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木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那位卖木雕的少年。

  二、复习词语: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呢?

  2、学生自由汇报。

  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每个词读两遍。(教师出示带词语的幻灯片)

  名不虚传构思新奇琳琅满目五官端正栩栩如生爱不释手语无伦次游人如织各式各样

  4、学生齐读词语。

  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德,我一看就。

  三、感受卖木雕少年的美好品质:

  1、他雕的木雕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后提问。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这栩栩如生的象墩木雕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么?

  (3)齐读句子。

  师:找得真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幻灯片)

  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生有感情朗读。

  (4)读这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什么?

  师小结:他雕的木雕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象,这就是——

  生:栩栩如生。

  (5)你会用哪些语句来形容这个非洲少年的雕刻的木雕呢?

  (6)是啊!这位非洲少年雕的工艺品可真是构思新颖、栩栩如生。他是一个雕刻技术高操的少年。

  (7)这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的精美的工艺品,少年是怎样向我推销的呢?

  (8)这样精美的工艺品,他卖出去了没有?

  (9)理解“遗憾”。

  (10)他会遗憾什么呢?

  师:看来,大家都读懂了少年的心理。

  (11)他又是怎样弥补自己的遗憾呢?读10到11自然段。

  a、生自由朗读这个部分。

  b、少年是怎么弥补自己的遗憾的呢?

  (12)少年手上送给我的木雕是什么样的?

  (13)少年说我们是朋友!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14)在我们对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了解,现在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四、挖掘我的心情。

  1、课文中的我在这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心情不断地发生变化,找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1)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2)正要掏钱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3)“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4)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5)“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6)“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2、你能从这些句子中找出代表我心情变化的词语么?

  爱不释手——犹豫——语无伦次——遗憾——高兴地喊起来——感动极了

  3、选读其中的语句,读出我的心情变化。

  4、探究我心情变化的语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我爱不释手是因为

  (                           )。

  我犹豫是因为

  (                             )。

  我语无伦次是因为

  (                           )。

  我遗憾是因为

  。

  我高兴地喊起来是因为

  (                         )。

  我感动极了是因为

  (                         )。

  五、总结全文

  我爱不释手、我犹豫、我语无伦次都是因为少年的雕刻技术的精湛,而我高兴、感动是因为非洲少年有一颗真诚淳朴的心灵。

  六、写几句话夸夸少年,读。

  七、读一封信,深华主题

  1、我已经带着心爱的木雕回国了,我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我对非洲少年的感激呢?

  生: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

  2、我写了一封信给这位非洲少年。

  亲爱的朋友,我离开非洲,来到自己的故乡——中国。在归途中,我的眼前会经常闪现你那真诚的模样。你送给我的礼物,我一直放在我的身边。我每次摸到它,看到它,仿佛耳边就响起了你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说的:“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礼物虽然很小很小,但是他见证了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你的礼物是这人民友谊的象征,你的心灵犹如夜空中的繁星一样闪亮、美丽!祝你愉快!

  作业

  八、续写,我第二次来到非洲会不会去找这个少年,又会发生什么样故事?

  九、板书:

  卖木雕的少年

  i送

  i木“我们是朋友”

  i雕

  “我”:爱不释手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的课文充满爱,充满真情,充满温馨,一篇篇课文学习下来,总能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情感得到升华。《卖木雕的少年》就是这样一篇课文,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在文中让人感动不矣,那少年是那样淳朴,是那么可爱。当“我”因为那象墩子太大而无法带回中国而无限遗憾时,那卖木雕的少年腼腆地出现了,带着对中国人民的无限情谊出现了,学生读着课文,体验着卖木雕的少年的一言一行,当学生与卖木雕的少年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学生的情感也就跨越了国界,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的情感也会更美好,从只会关注自己到关爱他人上定会有长足进展。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本课篇幅较长,情节较复杂,在本课设计过程中,我先抓少年这条主线,体会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再抓“我”这条副线,理解“我”心情的变化及探究变化的原因,如此主副线交融,互相照应、补充,就会“主干分明”而又“枝繁叶茂”、“血肉丰满”。

  但在教学中,更加应该注意主副线之间的联系,少年的雕刻技术高操,让我起先是爱不释手,又因为带不走木雕而感到遗憾。但又因为少年“内心的真诚热情”而感到高兴和感动!这样处理文本,更能让主副线水乳交融,而不能割裂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另外在朗读上,更要读出人物的情感变化的过程!

  对于为什么少年会送我木雕,由于有它特殊的背景,如果不了解背景资料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我在上课初就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援助非洲修建坦赞铁路的资料,这项工程在非洲深得人心。这样为后面的课堂做了很好的铺垫,为后面学生理解“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打下基础。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该是丰富而生动的,同时也必须具有引导作用。而我在这堂课中评价的语言则不够丰富。本身语文课的教学就是在教学生学习语言,作为教师,课堂上的语言应成为一种典范,学生学习的榜样。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走进非洲

  1、这节课继续学习27课——卖木雕的少年,我们一起看课题,共六个字,有两个容易写错,你们发现了吗?(雕  卖)

  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注意“雕”与“卖”的写法。

  指名读题,齐读。

  2、还记得这名少年吗?

  相机板书:非洲   中国

  3、在我去非洲南部之前,朋友对我的叮嘱是什么?

  (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为什么要游?书上是这怎么说的,读一读。

  4、能想象出瀑布的样子吗?如果你站在瀑布脚下,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5、想不想亲眼目睹,播放课件。说说你的感受。

  6、假设我们都站在了大瀑布脚下,敞开心胸,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吧!

  7、除了游览大瀑布,朋友还叮嘱我什么?(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

  木雕,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你们想见识见识吗?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出售木雕工艺品的摊点,出示课件。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作者是怎样像我们介绍的呢?自由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木雕的句子,找出四字词语。

  从这些词中你感受到什么?(数量多,品种多,制作新奇、逼真。)

  8、刚才,我们游览了大瀑布,还去木雕市场逛了逛,谁想把你这一路的所见所感讲一讲。

  老师这有一段话,试着填一填,你的思路会更清晰。

  “大瀑布真是(     )。这里(     ),景色(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

  自己练填,指名填。

  二、走进故事、揣摩人物

  1、非洲南部的景色如此迷人,更让我难以忘怀的却是这名少年。接着往下读课文,看看我和这名少年是怎样结实的,在摊点前我说了些什么?把我们说的话画下来。

  2、指名读出找到的句子。(出示对话)

  3、看着大屏幕和你的同桌分角色读一读,边读边想少年和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4、指名读,揣摩人物心理。

  当少年走到我跟前说这句话时,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买)

  他为什么希望我买?(我喜欢)

  从哪看出我喜欢这个小象墩呢?(爱不释手)“爱不释手”什么意思?

  能把少年诚恳的语气读出来吗?

  那我的反应呢?(语无伦次)“语无伦次”什么意思?

  那你也语无伦次地读一读。

  我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少年的注意,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我点点头,少年——。

  同学们,文章学到这,你有问题吗?(为什么听了我是中国人他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5、让我们看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从中你会有感悟。默读11——15自然段,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

  6、指名读找到的句子,课件出示。

  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少年朴实、善良,对中国人民的情谊深厚。)

  三、感知历史、体会情谊

  1、在世界各国的游客中,少年为什么单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呢?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教师出示资料、图片,文字渲染情境。

  这是我们铁路工人在泥潭当中帮非洲人民修筑路基,这是我们铁路工人帮非洲人民在大山中开凿隧道。他们当中,甚至有人把自己的生命留在非洲这块土地上与世常存。(坦赞铁路)

  3、感受中非人民是患难之交,中非人民永远是朋友。

  4、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晚风吹拂的夜晚,再次感受那动人的情景,配乐读。

  5、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愿少年和我,愿中非人民,愿全世界的人民永远是朋友。

  板书:

  卖木雕的少年

  中国         非洲

  坦赞铁路

  (我们永远是朋友)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卖木雕的少年课件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案例分析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卖木雕的少年教材分析(八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优秀8篇)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最新3篇)

卖木雕的少年 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卖木雕的少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3年卖木雕的少年课文 卖木雕的少年阅读理解答案(精选13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