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最大的麦穗说课

最大的麦穗说课

藤田初恋 点赞 分享
最大的麦穗说课

微信扫码分享

最大的麦穗说课(通用4篇)

最大的麦穗说课 篇1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讲述了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麦地里找一颗最大的麦穗,从中引导弟子们悟出了“人的一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追求,但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机遇”的道理。

  文章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是第1自然段,写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第二部分是第2~6自然段,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第三部分是第7自然段,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阅读文本,我们不禁会被苏格拉底气定神闲的哲人风范,以及他用麦地模拟人生的道路,用麦穗模拟人生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机遇来深入浅出教导弟子的教育艺术所折服,同时又被苏格拉底带给我们的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所打动。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一段是全文主旨的升华,不仅让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深有所悟,每个读者也在读后若有所思。上文还在讲实在的摘麦穗,而这一节已由现实的摘麦穗联系到人生路途上如何抓住机遇,这显然是在意义上更进了一层,使文章有了深度。第7自然段就在前文这些内容的基础上生发开去,联系人生道路上不同的人对待机遇的不同态度来劝谕人们应该及时把握机遇,不要错失良机。

  这篇文章的大半部分内容是在讲述一件事: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从摘麦穗的缘由到弟子们如何摘麦穗,直至摘的结果,交代得完整而具体。但作者并非就是为了告诉读者这么一件事,而是利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人生旅途中应如何对待机遇的一个道理,像这样由事及理便是缘事说理的表达方法。

  这种文章的主旨在于说理,但却不吝笔墨地要把事情写生动、写具体。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丰富读者的感受,为所要揭示的道理提供有力的支持,使人对文章所揭示的意义深感“言之有理”,不觉得空洞。像这篇文章正是这样,当读者为苏格拉底的弟子摘麦穗的故事而感觉生动之时,作者在最后一节借弟子悟出的道理给了读者以感触--人生也如在麦地中行走一般,不能错失良机。

  一、目标多元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重点词句,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中的感悟能力和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目标的制定和具体的教学过程既要考虑到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考虑到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教师不能只按照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吸收,更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是整齐划一的,允许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体悟。虽然这是一篇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文章,但是高年级学生品味作品时,已不再是一个毫无主见、毫无思想的人,他们自身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个人因素,都会影响他对文本的解读。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作业。

  1、搜集苏格拉底的资料。让学生收集关于苏格拉底的资料,不仅让学生养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在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苏格拉底的智慧,为师生展开深层次的阅读对话做了有益的奠基。

  2、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应该有一定的能力,不一定要放在课堂上去解决,再加上这篇课文只有一个生字,我觉得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己解决。

  二、激趣导入。

  借事叙理,这类课文的教学,创设适当情境引领学生从事例走向哲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活学生的思维显得至关重要。如何在教学开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课始请学生上讲台做游戏,教师将十张牌叠在一起,反放在讲台上,请做游戏的学生按顺序逐一翻开,挑选出点数最大的那一张,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能回头!这样设计,创设了和课文故事相似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引发他们的思考。

  三、检查预习情况。

  有布置就要有检查。

  1、上课时师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初步认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什么样的人呢?谁能用一句话说说?

  这里要注意的是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选择,整理,避免学生拿着资料整段地读,一方面浪费课堂有限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达不到内化整合的目的。

  2、检查读书。指生分自然段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认真听,并结合读书情况进行评价。一方面潜意识地引领学生读书,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力求感知文本。在课堂上,“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必要的学习方式和需要我们认真训练的一种学习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见解。

  3、有目的地听写相关词语。 大熟的季节 沉甸甸的麦穗 颗粒饱满  实实在在

  挑挑拣拣  如梦初醒  不失时机 错失良机

  在学生自主批阅所听写的词语后,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每一节课上,我们老师都不会忘记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也是高年级学生必备的一项语文能力。但不管是从课堂,还是从考试的卷面上来看,学生的回答要么啰嗦,要么抓不住重点。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学法的指导。如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指导学生列小标题;抓住重点词语等。这篇课文我觉得可以抓一些关键字词来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有了方法指导,学生的表达、语言思维的训练自然水到渠成。

  四、再读课文,感悟文本。

  1、把书读正确、流利,这是读书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要更上一层楼,有更高的目标,那就是要把书读懂,读出感情。让学生再读课文。

  语文课上,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是感悟的基础,读得流利,读得有情有趣,感悟才有可能深入。读出重点,读出情感,才能发现问题。

  2、展示。老师想倾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吗?《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既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效对话的过程。实践证明,只要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学生就能在这个舞台上去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和自由创造。

  五、批注读书,抓住主线。

  1、现在让我们跟随苏格拉底的弟子一起去聆听他的声音,去读懂他的话语。请同学们自己细细的默读课文,听听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了些什么?画出苏格拉底的话语,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边读书边批注,我觉得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个好方法。创设一片静默,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对以后的复习、巩固都有很好的提示和引导作用。

最大的麦穗说课 篇2

  一、教材解读

  《最大的麦穗》是小学语文国标本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感悟人生”中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虽然弟子们两手空空,却收获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机会,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全文共7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只许进不许退”,在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第2—6自然段写弟子们在麦地里挑挑拣拣,一再错失良机,结果两手空空,苏格拉底谆谆教导弟子们 ;第7自然段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抓住眼前机遇,不要错失良机的人生哲理。

  大学者苏格拉底是西方教育史上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他总是通过问答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他的这种谈话教学形式被后人称为“苏格拉底方法”,或称“产婆术”(精神助产术)。这篇课文中,苏格拉底创设的麦地课堂是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成为经典,富有生命力。

  二、学情分析

  対“最大的麦穗”三个层次的理解,即:整个麦田中客观存在着一株最大的麦穗→摘在手中,后来扔掉的一株最大的麦穗→明白“抓住眼前的机遇”的道理,学生通过读书,很快就能找到答案。课文所写的摘麦穗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以小见大,思想性很强,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个生词:麦垄,理解词义。体会文中两处分号的用法。

  3、联系实际,说说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的理解。并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4、品味课文中的苏格拉底的言行,感受大学者苏格拉底的教育魅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品析语言文字,结合生活实际,感悟文中揭示的深刻哲理。

  2、凭借语言材料,感悟苏格拉底注重实践、循循善诱、启发引导的教学风格。

  五、设计理念

  课文是一篇思想性极强的文章,在落实字词句段的训练时,联系上下文相关细读品味,运用抽丝剥茧式的演绎思维理解道理、感悟道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与信息,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教学合一,使学生自主畅游在《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家园中,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互生。

  六、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课始,展示一幅金灿灿的麦田的图片,满眼是饱满的麦穗,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丰收的麦田,你想到了哪些词?旨在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语言。这时,老师话锋一转:这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你能找出一株最大的麦穗吗?随即引出课题,指导读好“最大的”,题目中的“穗”比较难写,让学生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惠山的惠”书空,强化记忆。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检查字词

  出示:    麦垄                   

  沉甸甸       挑挑拣拣

  不失时机     错失良机

  第一行是生词,在读准“垄”的第三声的同时,重点理解词义,借助图片理解什么是麦垄。这样的讲解直观形象,学生易于接受;第二行与叠词有关,提醒学生“沉甸甸”的“甸”读时要变调;第三组词语是一对反义词,让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为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怍好铺垫。

  2、检查读书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随机纠音,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第三环节:细读文本,感悟哲理

  阅读是文本与读者之间互相建构、互相拥有的过程,需要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特的感悟,给予学生一个对话交流的空间.让所有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对文本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或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1、引导学生自由轻读课文,解决以下三个填空题:出示

  (1)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开始认为“最大的麦穗”是(    )。

  (2)后来知道了“最大的麦穗”指(           )。

  (3)最后感悟到“最大的麦穗”是(         )。

  以这三个问题为突破口,紧扣课题,理清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即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开始认为“最大的麦穗”是麦地里最大的一穗。后来知道了“最大的麦穗”指摘在手里后来又扔掉的一穗 。最后感悟到“最大的麦穗”是不失时机地把握住眼前的机会,并牢牢抓在手中。感悟弟子们对“最大的麦穗”含义的理解上逐层推进。

  在讨论问题的同时,随机对苏格拉底意味深长的一段话进行剖析。

  出示: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理解两个“最大”的含义,第一个“最大”是指麦地里最大的一穗,第二个“最大”是指刚刚摘下又扔掉的一穗。“刚刚摘下是最大的”原因有几个?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练说,一方面,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训练;另一方面, 渗透对分号作用的体会。

  在讨论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段落

  出示: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对“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能这样比呢?联系上文说说——引出并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强调人生如同在麦地里行走——“只许进不许退”,要把握眼前的机会,并结合例子来说说。

  句中用了一个分号,向我们展示了对待机遇两种不同的态度,结果截然不同。随后,在此基础上,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联系生活实际,用具体的事例阐述深刻的哲理,

  第四环节:再读文本,品析人物

  1、围绕“苏格拉底是怎样的老师?子弟们是怎样的学生?”这两个话题讨论苏格拉底的教学风格和弟子们的人物形象。

  2、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圈圈划划,在书上做好批注,重点关注3、4自然段,探究弟子们怎么错失良机的。让学生充分自由地读文、批注、小组讨论等形式,激活思维、抒发感受、展示个性,为学生与文本对话做了有效的铺垫。通过找出相关句子,抓住关键词随机指导朗读,感悟弟子们态度认真、犹豫不决或优柔寡断、目光短浅等特点明白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在麦地里找了半天最大的麦穗,却两手空空,其实他们错失了很多机会。后来听了老师的点拨,顿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看出弟子们的善学。

  3、通过学生的解读和朗读,引导学生来到大师的面前,看看他的表情,听听他的呼吸声,触摸他的心脏,倾听他的心声,回归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入地解读。从苏格拉底的一言一行中感悟到他的善教,展示苏格拉底的大家风范。最后(出示苏格拉底的图片)了解苏格拉底的简介,对苏格拉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小学语文目标重点抓两方面:一是让学生学习语文,提高人文素养;二是让学生爱好语文,增强探究本领.我们布置了以下作业:

  (出示)1、搜集苏格拉底的故事读一读,领略大哲学家的风采。

  2、读后感:《把握手中的“麦穗”》(本册书习作3就是写读后感)

  这一环节旨在创设让学生课内外知识联系的时机,提供学生实践的平台,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七、板书设计

  16、最大的麦穗

  ↓                        注重实践        

  麦地里最大的一穗       善教 {       

  ↓                        循循善诱

  摘在手中的一穗                    态度认真

  ↓               善学{              

  把握眼前的机遇                    自觉感悟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们安排了两大块,第一块紧扣“最大的麦穗”,围绕三个填空题展开,从三个层面,以推进式呈现,第二块是注重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苏格拉底和弟子的人物形象。

最大的麦穗说课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内外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买天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这些问题大家肯定想弄明白,是不是?

  二、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3、指名回答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组成四人小组边读边议。

  2、指名说。

  第一段(1):写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第二段(2~~6):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7):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3、指名朗读课文

  五、精读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2、指名说,你认为可以填上什么词,为什么?

  (可”填“严肃、不容置疑”,理由是苏格拉底的话特别是“只许进不许退”是命令式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3、指导读这一段。

  六、指导书写。

  七、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自由读这一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的意思。

  2、指名读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谈你的初步体会。

  3、结合学生发言,出示下列句子,体会其中含义。

  出示:

  这时,两手空空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1)指名读。

  (2)理解“两手空空”、“如梦初醒”。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

  (为什么会两手空空?结合弟子们摘麦穗过程中的动作、神情、心理活动来时体会。)

  (4)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进一步体会含义。

  (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米亿年刚刚摘下的。“)

  (1)指名读。

  (2)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不是。“有一穗是最大的”是指真正的麦穗,但不一定碰见,即使碰见了,也不一定就知道它是最大的。“最大的一穗”是指学生们摘到手中,后来又扔掉的。)

  (3)小结:是呀,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寻觅觅,最终一无所得,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那一穗。

  (4)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这时苏格拉底说话时的语气怎样?读一读体会一下,“说”字前可加一个什么词?(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这段话。

  4、指导朗读第二段。注意读好难句子。

  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们听懂了吗?下面我们学习第三段。

  三、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评议指导。

  2、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从老师的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默读这一段,找出能说明道理的重点句子,并想想其中的意思。

  3、指名说句子。

  出示:

  追求应该战士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指名读,指导读出句子的重点。

  (2)请学生联系实际,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理解。

  (3)最后,苏格拉底告诉我们,生活实践也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机遇,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四、指导学生造句

  1、自由读课后习题4中的句子,体会前后两小句之间的联系。

  2、指名用“虽然……但是……、即使……也……”造句,集体评议。

  五、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背诵最后一段。

  板书: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要抓住机遇

最大的麦穗说课 篇4

  说教材: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通过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记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4、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说教法学法:

  《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是运用联想,借事说理。所以教学时应抓住事件或言行中那些值得思考、发人深省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文章最后一段话,要让学生明白“眼前的一穗”指什么?“最大”的“追求”又指什么?为什么拿在手中的才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时采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来正反印证。

  对于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采用分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含义。

  课文最后一小节要求背诵,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学生主要是采用读书感悟、小组合作讨论、举例说明的方法学习课文。

  说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简介苏格拉底其人其事,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

  指名分段朗读,检查自学效果,正音,理解课文脉络。

  四、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思考、交流:

  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什么样的语气?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来表示?为什么?

  2、指名分节读第二段(第2至6自然段)

  画出描写弟子们摘麦穗时动作、神态的句子。

  探究、交流:

  从“看看”、“用心地挑挑拣拣”中体会到什么?从“埋头”、“低着头”中体会到什么?从“摇了摇头”、“又……摇”、“摘了……扔掉”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因何不愿过早地“定夺”,不下决心摘一穗在手呢?

  重点品读,感悟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话。

  3、全班齐读第三段(第7自然段)。

  划分层次,分析各层次间的关系,抓关键词理解文章中心句。

  五、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注: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进行。

  我的感悟:

  语文课上,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因为对学生而言,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学生唯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读书,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主追求“‘读’占鳌头”而努力!

  本课的教学步骤比较简约,但始终把握三个原则:

  1、亲历实践。当学生“零距离”触摸、品味作品时,已不再是一个毫无主见、毫无思想的人,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个人因素,都会影响乃至制约他对文本的理解并打上鲜明的印记。

  2、放飞个性。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活动,教师不能只按照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吸收,更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是整齐划一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情感碰撞。阅读也是文本与读者之间互相建构、互相拥有的过程,需要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唯此,方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语文所带给他们的快乐!把课堂变成对话的平台,学生就能开掘潜能、催发真情、激荡憧憬;把课堂变成对话的平台,学生就能得心应手、个性飞扬、创意无限!

最大的麦穗说课相关文章: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互动对话:让学生在精神家园中自主畅游——《最大的麦穗》教学思辩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优秀7篇)

《最大的麦穗》课后拓展及几点思考

第16课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7篇】

《最大的麦穗》优秀教案【优秀5篇】

《最大的麦穗》说课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最大的麦穗说课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