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战情人 点赞 分享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微信扫码分享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精选4篇)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篇1

  《最大的麦穗》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安排的三篇课文围绕的主题是:感悟人生。《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但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文中所揭示的深刻人生哲理,对于十二三岁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一下子就理解透彻的。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高年级学段学习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如梦初醒”“错失良机”“不失时机”等词语。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4.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其中,3和4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了解文章内容,同时,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现代化信息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深地领悟道理。

  课文我准备分两个课时来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我准备从简介苏格拉底入手,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再揭示课题,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再逐节朗读课文,读顺句子,读通课文,并且相机引导理解词语,再引导学生将重点部分多读读。这样安排,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基础。

  这里我主要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这一课时我主要抓住苏格拉底说的三句话组织教学,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生哲理。

  一、导入激趣,找出苏格拉底说的三句话。

  古希腊的大学者苏格拉底就像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一样桃李满天下,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弟子。这一次,苏格拉底又要给学生上课了,不过不在教室里,而在麦地里,更厉害的是在这节课上,苏格拉底只说了三句话,却让学生明白了一个大道理。那么,他说了哪三句话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线划出来。

  二、解读第一句话,引导学生读懂苏格拉底向弟子们提出的要求。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句话: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引导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并找出关键词:最大、只许、不许。再请学生想想议议,从这些关键词读懂了什么?学生不难体会苏格拉底向他的弟子布置了一个作业,提出了两个要求:①摘一个最大的;②只许进不许退,意思就是只能向前,没有回头重新选择的机会。

  老师小结:大学者苏格拉底给他的学生布置的课堂作业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啊!那么学生完成得怎么样呢?

  三、解读第二句话,引导学生体会苏格拉底对弟子们的提醒和惋惜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句话:你们已经到头了。

  读句子,详意思。问学生:谁读懂了苏格拉底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呢?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明白,这是苏格拉底在提醒弟子们,你们已经走到麦地的尽头了,时间到,该交作业了。还可以理解得更深一步,意思是你们已经没有机会了,可是作业却没有完成。

  引导学生读出惋惜之情。

  四、解读第三句话,共同分析弟子们两手空空,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句话: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反复品读这句话,引导学生明白,第一句话是苏格拉底在向弟子们总结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的原因:①没碰到;②碰到了,没作出准确的判断,错过了;③摘下的拿在手里的就是最大的,可惜被扔了。这时再引导学生回过头来读读课文3、4两节描写弟子们在地里摘麦穗的段落,让学生通过“埋头”“低着头”“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还在前面呢”“机会还很多”等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明白弟子们怎么会没碰到的,或者碰到后,却没有作出准确的判断,错失了良机,从而更加深对苏格拉底这段话的理解。

  在这段话中,苏格拉底不仅分析了弟子们没完成作业的原因,还指明了完成作业的办法,那就是——抓住刚刚摘下的,因为比起没有它就是最大的。

  五、解读课文最后一段话,由摘麦穗一事,感悟人生哲理。

  先把苏格拉底说的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问学生: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三句话中悟出了什么呢?出示最后一段话: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的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段话,我设计了以下有坡度的三个问题:

  1.为什么在“麦穗”上加引号?这个麦穗其实指的是什么?“最大的一穗”指什么?“眼前的一穗”又指什么?

  2.联系课文说说怎么会“错失良机”的?怎样做才能“不失时机”,?

  3.再请学生联系实际,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意思。这样,学生在理解1、2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再来理解第三个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六.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老师总结:苏格拉底告诉我们,生活实践也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首先一定要实实在在抓住眼前的机遇,做好当前的事情,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一事无成。相机板书:实实在在把握机会

  七.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小练笔:两手空空的弟子们如梦初醒,回头望望麦垄,无数株小麦苗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那么小麦苗会怎么嘲笑他们,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一写。

  2.课外去搜集一些有关“机遇”的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

  16.最大的麦穗

  实实在在把握机会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内外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买天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这些问题大家肯定想弄明白,是不是?

  二、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3、指名回答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组成四人小组边读边议。

  2、指名说。

  第一段(1):写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第二段(2~~6):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7):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3、指名朗读课文

  五、精读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2、指名说,你认为可以填上什么词,为什么?

  (可”填“严肃、不容置疑”,理由是苏格拉底的话特别是“只许进不许退”是命令式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3、指导读这一段。

  六、指导书写。

  七、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自由读这一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的意思。

  2、指名读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谈你的初步体会。

  3、结合学生发言,出示下列句子,体会其中含义。

  出示:

  这时,两手空空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1)指名读。

  (2)理解“两手空空”、“如梦初醒”。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

  (为什么会两手空空?结合弟子们摘麦穗过程中的动作、神情、心理活动来时体会。)

  (4)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进一步体会含义。

  (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米亿年刚刚摘下的。“)

  (1)指名读。

  (2)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不是。“有一穗是最大的”是指真正的麦穗,但不一定碰见,即使碰见了,也不一定就知道它是最大的。“最大的一穗”是指学生们摘到手中,后来又扔掉的。)

  (3)小结:是呀,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寻觅觅,最终一无所得,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那一穗。

  (4)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这时苏格拉底说话时的语气怎样?读一读体会一下,“说”字前可加一个什么词?(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这段话。

  4、指导朗读第二段。注意读好难句子。

  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们听懂了吗?下面我们学习第三段。

  三、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评议指导。

  2、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从老师的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默读这一段,找出能说明道理的重点句子,并想想其中的意思。

  3、指名说句子。

  出示:

  追求应该战士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指名读,指导读出句子的重点。

  (2)请学生联系实际,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理解。

  (3)最后,苏格拉底告诉我们,生活实践也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机遇,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四、指导学生造句

  1、自由读课后习题4中的句子,体会前后两小句之间的联系。

  2、指名用“虽然……但是……、即使……也……”造句,集体评议。

  五、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背诵最后一段。

  板书: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要抓住机遇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篇3

  说教材: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通过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记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4、领悟“必须善于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说教法学法:

  《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是运用联想,借事说理。所以教学时应抓住事件或言行中那些值得思考、发人深省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文章最后一段话,要让学生明白“眼前的一穗”指什么?“最大”的“追求”又指什么?为什么拿在手中的才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时采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来正反印证。

  对于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采用分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含义。

  课文最后一小节要求背诵,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学生主要是采用读书感悟、小组合作讨论、举例说明的方法学习课文。

  说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简介苏格拉底其人其事,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

  指名分段朗读,检查自学效果,正音,理解课文脉络。

  四、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思考、交流:

  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什么样的语气?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来表示?为什么?

  2、指名分节读第二段(第2至6自然段)

  画出描写弟子们摘麦穗时动作、神态的句子。

  探究、交流:

  从“看看”、“用心地挑挑拣拣”中体会到什么?从“埋头”、“低着头”中体会到什么?从“摇了摇头”、“又……摇”、“摘了……扔掉”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因何不愿过早地“定夺”,不下决心摘一穗在手呢?

  重点品读,感悟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话。

  3、全班齐读第三段(第7自然段)。

  划分层次,分析各层次间的关系,抓关键词理解文章中心句。

  五、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注: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进行。

  我的感悟:

  语文课上,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因为对学生而言,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学生唯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读书,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主追求“‘读’占鳌头”而努力!

  本课的教学步骤比较简约,但始终把握三个原则:

  1、亲历实践。当学生“零距离”触摸、品味作品时,已不再是一个毫无主见、毫无思想的人,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个人因素,都会影响乃至制约他对文本的理解并打上鲜明的印记。

  2、放飞个性。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活动,教师不能只按照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吸收,更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是整齐划一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情感碰撞。阅读也是文本与读者之间互相建构、互相拥有的过程,需要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唯此,方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语文所带给他们的快乐!把课堂变成对话的平台,学生就能开掘潜能、催发真情、激荡憧憬;把课堂变成对话的平台,学生就能得心应手、个性飞扬、创意无限!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篇4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讲述了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麦地里找一颗最大的麦穗,从中引导弟子们悟出了“人的一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追求,但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机遇”的道理。教学中我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一、抓主线导,层层深入。

  本课我教学内容的重点(主线)就是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第一段话引导读懂人生的道路也是只许进不许退。第二段话看似简单,仅仅一句话,确是苏格拉底对弟子们的一声断喝,蕴涵着苏格拉底对弟子的行为敲醒警钟。让学生明白了两手空空的弟子是怎样走到麦地的尽头,没有收获,没有辉煌,美好年华,白白浪费。第三段话时,学生已读懂苏格拉底是在用麦地模拟人生,用麦穗模拟人生中的机遇,引导学生句句刨析理清这段话的三个层次,人生肯定有机遇;但未必碰见,即使也未必抓住,使学生明白了人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时我们也难以发现,难以把握;因此,抓住时机,拿在手中,抓住的才是机遇,抓不住的再大的机遇也不是机遇。弟子感悟的道理水到渠成。

  二、读悟结合,相机点拨。

  教学中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如果没有仔细地朗读,就谈不上思想的感悟与语言的积累,就会上不出语文课的语文味道来。我始终认为语文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在应当读的时候读,应该品的地方品。惟有做到如此才是真正的驾御了课堂。在对学生放手的同时又不会让学生信马由缰地乱走。才能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例如:在教学时,我特别注意点拨学生读出一些关键的词语,读出苏格拉底那洪钟般的声音,品味苏格拉底的一番深入浅出的话。同时,我还注意在学生自己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各抒己见,在彼此的探讨与思辩中得到自己的所得时,对学生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稍加引导,给予学生深层次的熏陶。例如;我在导读苏格拉底的第三段话时,就试图在语言训练、思维训练中渗透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悟本文的哲理。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相关文章:

《最大的麦穗》教学案例评析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教案【优秀10篇】

《最大的麦穗》阅读答案【优秀8篇】

《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读后感【4篇】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2023年《最大的书》教学反思与评价 最大的书教案(七篇)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最大的麦穗》说课稿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