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陌上桑

陌上桑

薄凉之人 点赞 分享
陌上桑

微信扫码分享

陌上桑(精选17篇)

陌上桑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认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学习本文正面、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以及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朗读、复述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主人公罗敷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运用种种写作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

  教学难点

  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的诗歌。这些诗,一般都配乐歌唱。《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自然、文辞优美。

  有两个成语:“沉鱼落雁”和“闭月羞花”,都是形容女子的美丽无比的。  

  2、古人写美女的手法:烘云托月法,又叫绿叶扶花。“绿叶点缀花更艳,淡月掩映月愈明。”红花再好,也要绿叶扶持。俗语说:“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骏马与花枝,是对将军与美人的烘托。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写杨贵妃的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是用“六宫粉黛”、“三千佳丽”作陪衬,烘托出杨玉环超凡脱俗、不同凡响的美。

  二、解题。

  《陌上桑》又名《艳歌罗敷行》,是东汉时代一首著名的乐府民歌。⒉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正音。 这首民歌刻画了秦罗敷这一形象,她美丽、善于劳动,言辞锋利,对于不轨之徒敢于斗争,且善于斗争,人民通过她的口说出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三、朗读全诗,注意字音和节奏。

  四、学生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弄清大意。

  1、重点字词。

  宁可:何可,“宁”就是“何”,,同义复用,意思是”是不是可以。 公府、府中:都指太守府。  冉冉:从容地。 盈盈:轻轻地。  坐:通“座”,座位。  趋:小步快走。致:表达。 骊:纯黑的马。东方:方位名词用作省略了的动词“来”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从东方。 颇:副词,稍微。几何:多(大)。著:通“着”,戴。但:只。 缃:杏黄色。 系:动词用作名词,络绳。 青:黑色。名:名词用作动词,叫做。

  2、翻译课文。

  五、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生朗读全诗。

  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1、诗的头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红日东升,阳光普照。美好的景物描写,为主人公罗敷的出场描绘了环境,烘托了气氛。一说这两句是诗的套子,引起开头的话,与全诗无关。

  2、第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罗敷的美丽形象的?

  首先介绍了罗敷的姓名、身分和劳动地点。“养蚕桑”具体说明了罗敷是一个善于养蚕的青年女子。接着描绘了她的采桑用具和美丽服饰。‘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形象地说明了她的采桑用具美观精致。发髻像云朵,耳环圆又亮,衣服色彩协调,华丽大方。这四句描写有力地衬托了罗敷美丽的容貌和身段。最后写看到罗敷的人们的感受:行者下担,少年脱帽,耕者忘锄。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说明了凡是看到罗敷的人,无论老年或少年,无不为罗敷的艳丽容姿所倾倒,从而突出了罗敷的美丽形象。

  3、诗中是怎样描写使君的可耻行为的?”

  “五马立踟蹰”既描绘了使君的煊赫声势,又含蓄地揭露了使君惊异于罗敷艳姿的好色丑态。接着又派他的随从询问罗敷的姓名和年龄,最后竟亲自出马,提出无理要求:“宁可共载不?”这就彻底暴露了使君的可耻用心和肮脏灵魂。

  4、罗敷是怎样对待使君的?她为什么要夸耀她的丈夫?这些夸张描写对刻画罗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罗敷的对话有理有节,含蓄而有针对性,先是用“使君一何愚”严词拒绝,正面斥责,接着从当时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展开说理:“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这两句不但揭露了使君的可耻行为,也表明了罗敷的坚贞不阿,不屈服于使君的权势。进而盛夸丈夫,压到使君,对使君的侮辱性要求给予无情的嘲讽。“东方千余骑”,“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这些夸张描写,生动形象地表明了罗敷的丈夫声势显赫、威风凛凛,和使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罗敷的丈夫从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官运亨通,飞黄腾达,正是有为之年。“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这些描述,形象地表明了她的丈夫是仪表堂堂,英俊不凡,甚至同僚属下也都夸她的丈夫举止大方,才貌出众。  罗敷这一段盛夸丈夫的描述,不仅含蓄地深刻地表现了一个劳动妇女聪明、机智、勇敢的性格和坚贞不阿的品质,而且揭露了封建官吏的卑鄙和可耻,给了封建官吏以无情的鞭挞。

  三、分析课文:

  全诗在内容上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段:交代故事所发生的地点、季节以及女主人公的姓名、年龄、服饰等等,并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瞩目显示女主人公秦罗敷的美,为下文使君求同载作了导引。

  第二段:写使君为罗敷的美貌所惊,不怀好意地询问她的姓名、年龄,最后图穷匕首见,露出狰狞面目,罗敷义正辞严地给予斥责拒绝。

  第三段:则通过罗敷的夸夫,使使君相形见绌,自感形秽。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运用烘云托月法写一个人。 三、小结:这首民歌通过美丽的采桑女子罗敷拒绝使君所邀的故事,歌颂了劳动妇女坚贞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性格,揭露了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的行为。

  【板书设计】               29、陌上桑

  罗敷

  机智勇敢  不慕权贵

  行者                             头上

  少年                             耳中

  耕者               美            下裙

  锄者                             短褥

  使君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陌上桑 篇2

  教学建议

  一、段落结构

  这首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全诗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罗敷的美貌,劳动人民为之倾慕。

  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美色,向罗敷提出无理要求。

  第三段,写罗敷拒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

  二、思想内容

  这首民歌写一个美丽的采桑女子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美丽的秦罗敷如同耀眼的太阳出现在城南,牢牢地吸引住了众人的目光;过路的太守垂涎罗敷的美貌,贸然上前求爱,被罗敷一口回绝,接着她通过夸耀自己的丈夫嘲笑了太守的不自量。通过这个故事,揭露封建上层统治者的荒淫无耻,并表示出对他们的鄙视。

  三、罗敷形象的简析

  罗敷是一位美丽的古代劳动妇女。从诗的第一节写她的美貌可知。诗一开始,就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美丽姑娘的形象,使人能产生丰富的想象,想象她也将是心灵纯美的品德高尚的人。在第2节里,她面对使君这个权势赫赫的无耻之徒的侮辱性的要求,毫不畏缩,断然拒绝,并且严词斥责,辛辣嘲讽。她不仅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第3节里,罗敷从官位、权势、富贵、气度诸方面极力夸耀自己的丈夫,这是罗敷面对那个欲以权势来攫取自己做玩物的使君所采取的一种斗争策略。她采用这种斗争策略,从气势上有力地压倒了地方,并且巧妙地保护了自己。

  四、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

  写罗敷的美丽一是为了塑造一个鲜明、突出、动人的人物形象,二是与下文使君形成对比。写罗敷的美丽采用的主要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描绘,有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倾慕。诗中的侧面描写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运用了夸张、排比的手法,极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罗敷的形象鲜明、突出。

  五、修辞方法

  诗篇在采桑事件中运用排比、夸张修辞方法和侧面描写方法,描写出了罗敷的美丽的形象。先写罗敷采桑用具的美好、发型的美观、耳环和珍贵、衣着的美丽,衬托出她容貌的美丽;再写不同年龄、不同身分的人看到罗敷都忘却了正做的事,以致“来归相怨怒”,表现出罗敷的巨大吸引力量,进一步从侧面烘托出了她容貌的美丽。这样,一个光彩照人的青年劳动女性的形象,鲜明地树立在读者面前了。

  六、艺术特色

  ①构思巧妙、故事完整的五言叙事诗。

  本诗写美丽的采桑女子秦罗敷不畏权势,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故事以被侮辱者的胜利而结束,从而把一个在一般情况下本应是悲剧的故事,变为一个喜剧故事。

  全诗三层。第一层先以华美的词藻对罗敷的美丽做铺叙性的正面描写,再以夸张手法写众人看到罗敷后的失态反应,从侧面烘托罗敷的美,并由此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戏剧气氛,为太守的出场作了铺垫。第二层写罗敷拒绝太守的无理要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太守与罗敷之间本有一段距离,对话虽紧相承接,其实有小吏在中间奔走传话,具有戏剧表演般的效果。第三层写罗敷夸夫。在夸夫中处处暗含着与太守的对比和对太守的讥讽。从罗敷扬眉吐气、越夸越高兴的语气中,可以知道她已镇住了太守,至于太守听后的扫兴之态,就留给读者去想象吧。所以本诗虽嘎然而止,却余意绵绵。

  ②高超的侧面描写和对话描写。

  第一层描写罗敷之美,先用华丽词藻极写罗敷服饰之美,接着该描写罗敷资质之美了,但也许作者认为罗敷太美了,再美的语言都不能从正面把她的美充分表现出来;于是换了个角度,从侧面以调侃、夸张之笔描写各色人物见到罗敷后的失态举动,让读者从他们的神魂颠倒中想象罗敷之美。这样反而打破了正面描写的局限性,任何读者都可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在想象中重塑罗敷形象,获得最大的的美感,。这种描写方法收到了正面描写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第二、三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非常生动有趣,把罗敷机智、自信、自尊、自爱的性格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③夸张、衬托手法和喜剧色彩。

  本诗富有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充满活泼、愉悦、轻松的气氛。这是诗歌主人公的美丽、乐观、机智、自爱、自信的品质带来的,也是作者对这位主人公的亲切、热爱、赞美之情渲染出来的,又靠运用某些艺术手法来完成。

  本诗的基本艺术手法是夸张,如写罗敷的服饰、人们见到罗敷的失态和罗敷夸夫。其次是衬托手法,如用人们见到罗敷的失态衬托罗敷之美,用罗敷夸夫比衬太守的丑恶。通过夸张和衬托,突出了罗敷的美丽、乐观、机智和自信的品质,产生了幽默情趣,渲染了欢快气氛,加强了喜剧效果。

  七、翻译

  原文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译文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楼房。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本来取名叫罗敷。罗敷很会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倭堕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脱掉帽子整理仪容。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生气,只因为观看罗敷。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了,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的美女。小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年龄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岁还不足,十五岁略微有多。”太守令小吏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多么愚蠢!太守你本来有妻子,罗敷我本来有丈夫。(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凭什么识别我丈夫?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长得皮肤洁白,疏朗朗略微长一点胡须;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与众不同。”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读这首民歌。

  2.通过咀嚼民歌的语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掌握“汉乐府”常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汉乐府”常识的了解和语言文字的品味,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一定的想象能力。

  3.通过诗歌的诵读,培养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赞美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对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行为的憎恨。

  2.通过领会诗歌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感情。

  二、学法引导

  诵读品味、点拨引导。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通过反复吟咏,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美韵律和意境,并做到通畅地背诵诗歌,为加深体会诗歌感情内容提供可靠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反复朗读,从朗读中欣赏罗敷的美,憎恨官吏的丑。

  2.学生自学.老师质疑点拨。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生掌握一定的汉乐府的常识。

  2.反复诵读,课堂上能够背诵。

  (二)整体感知

  这首民歌刻画了秦罗敷这一形象,她美丽、善于劳动,言辞锋利,对于不轨之徒敢于斗

  争,且善于斗争,人民通过她的口说出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三)教学过程

  1.介绍“汉乐府”的文学常识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正音。

  出示投影片。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南隅yú 倭堕髻wō duò 襦rú 下担捊髭须lǚ zi 脱帽著峭头zhuó qiào

  踟蹰chí chú 谁家姝shū 骊驹lí 缃绮qǐ 鬑lián

  3.学生对照注释,弄懂课文意思。

  4.分析课文。

  全诗在内容上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段:交代故事所发生的地点、季节以及女主人公的姓名、年龄、服饰等等,并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瞩目显示女主人公秦罗敷的美,为下文使君求同载作了导引。

  第二段:写使君为罗敷的美貌所惊,不怀好意地询问她的姓名、年龄,最后图穷匕首见,露出狰狞面目,罗敷义正辞严地给予斥责拒绝。

  第三段:则通过罗敷的夸夫,使使君相形见绌,自感形秽。

  5.讨论书后练习题。

  (1)作品是怎样表现罗敷美貌的?

  讨论后,老师点拨,在表现罗敷的美丽时作者不从正面写罗敷的容貌,却写了许多为她的美貌所倾倒的群众,从侧面写罗敷的美。

  (2)罗敷为什么那么夸张地夸她的丈夫?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这样使使君相形见细,自感形秽。反映了罗敷善于斗争。

  (四)总结、扩展

  这首民歌通过美丽的采桑女子罗敷拒绝使君所邀的故事,歌颂了劳动妇女坚贞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性格,揭露了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的行为。

  八、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在这首民歌中称太守为“使君”,这种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寇恂传》,是东汉时的习惯,据此可以推断这首民歌大概产生于东汉时代。

  l.汉乐府民歌有什么艺术特色?

  两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是:(1)叙事性强,出现了第三者叙述的故事,出现了有性格的人物和比较完整的情节。(2)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描写等。(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少数承继四言,大多数采用杂言和五言。杂言体句式自由,长短不拘;五言则更是乐府民歌的创新。(4)不少作品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面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憎,是从民间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以它灿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芳香装点了荒芜的汉朝诗坛,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它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它的成就,沾溉了中国后代诗坛,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成长。

陌上桑 篇3

  教学建议

  一、段落结构

  这首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全诗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罗敷的美貌,劳动人民为之倾慕。

  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美色,向罗敷提出无理要求。

  第三段,写罗敷拒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

  二、思想内容

  这首民歌写一个美丽的采桑女子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美丽的秦罗敷如同耀眼的太阳出现在城南,牢牢地吸引住了众人的目光;过路的太守垂涎罗敷的美貌,贸然上前求爱,被罗敷一口回绝,接着她通过夸耀自己的丈夫嘲笑了太守的不自量。通过这个故事,揭露封建上层统治者的荒淫无耻,并表示出对他们的鄙视。

  三、罗敷形象的简析

  罗敷是一位美丽的古代劳动妇女。从诗的第一节写她的美貌可知。诗一开始,就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美丽姑娘的形象,使人能产生丰富的想象,想象她也将是心灵纯美的品德高尚的人。在第2节里,她面对使君这个权势赫赫的无耻之徒的侮辱性的要求,毫不畏缩,断然拒绝,并且严词斥责,辛辣嘲讽。她不仅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第3节里,罗敷从官位、权势、富贵、气度诸方面极力夸耀自己的丈夫,这是罗敷面对那个欲以权势来攫取自己做玩物的使君所采取的一种斗争策略。她采用这种斗争策略,从气势上有力地压倒了地方,并且巧妙地保护了自己。

  四、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

  写罗敷的美丽一是为了塑造一个鲜明、突出、动人的人物形象,二是与下文使君形成对比。写罗敷的美丽采用的主要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描绘,有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倾慕。诗中的侧面描写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运用了夸张、排比的手法,极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罗敷的形象鲜明、突出。

  五、修辞方法

  诗篇在采桑事件中运用排比、夸张修辞方法和侧面描写方法,描写出了罗敷的美丽的形象。先写罗敷采桑用具的美好、发型的美观、耳环和珍贵、衣着的美丽,衬托出她容貌的美丽;再写不同年龄、不同身分的人看到罗敷都忘却了正做的事,以致“来归相怨怒”,表现出罗敷的巨大吸引力量,进一步从侧面烘托出了她容貌的美丽。这样,一个光彩照人的青年劳动女性的形象,鲜明地树立在读者面前了。

  六、艺术特色

  ①构思巧妙、故事完整的五言叙事诗。

  本诗写美丽的采桑女子秦罗敷不畏权势,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故事以被侮辱者的胜利而结束,从而把一个在一般情况下本应是悲剧的故事,变为一个喜剧故事。

  全诗三层。第一层先以华美的词藻对罗敷的美丽做铺叙性的正面描写,再以夸张手法写众人看到罗敷后的失态反应,从侧面烘托罗敷的美,并由此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戏剧气氛,为太守的出场作了铺垫。第二层写罗敷拒绝太守的无理要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太守与罗敷之间本有一段距离,对话虽紧相承接,其实有小吏在中间奔走传话,具有戏剧表演般的效果。第三层写罗敷夸夫。在夸夫中处处暗含着与太守的对比和对太守的讥讽。从罗敷扬眉吐气、越夸越高兴的语气中,可以知道她已镇住了太守,至于太守听后的扫兴之态,就留给读者去想象吧。所以本诗虽嘎然而止,却余意绵绵。

  ②高超的侧面描写和对话描写。

  第一层描写罗敷之美,先用华丽词藻极写罗敷服饰之美,接着该描写罗敷资质之美了,但也许作者认为罗敷太美了,再美的语言都不能从正面把她的美充分表现出来;于是换了个角度,从侧面以调侃、夸张之笔描写各色人物见到罗敷后的失态举动,让读者从他们的神魂颠倒中想象罗敷之美。这样反而打破了正面描写的局限性,任何读者都可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在想象中重塑罗敷形象,获得最大的的美感,。这种描写方法收到了正面描写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第二、三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非常生动有趣,把罗敷机智、自信、自尊、自爱的性格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③夸张、衬托手法和喜剧色彩。

  本诗富有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充满活泼、愉悦、轻松的气氛。这是诗歌主人公的美丽、乐观、机智、自爱、自信的品质带来的,也是作者对这位主人公的亲切、热爱、赞美之情渲染出来的,又靠运用某些艺术手法来完成。

  本诗的基本艺术手法是夸张,如写罗敷的服饰、人们见到罗敷的失态和罗敷夸夫。其次是衬托手法,如用人们见到罗敷的失态衬托罗敷之美,用罗敷夸夫比衬太守的丑恶。通过夸张和衬托,突出了罗敷的美丽、乐观、机智和自信的品质,产生了幽默情趣,渲染了欢快气氛,加强了喜剧效果。

  七、翻译

  原文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译文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楼房。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本来取名叫罗敷。罗敷很会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倭堕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脱掉帽子整理仪容。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生气,只因为观看罗敷。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了,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的美女。小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年龄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岁还不足,十五岁略微有多。”太守令小吏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多么愚蠢!太守你本来有妻子,罗敷我本来有丈夫。(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凭什么识别我丈夫?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长得皮肤洁白,疏朗朗略微长一点胡须;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与众不同。”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读这首民歌。

  2.通过咀嚼民歌的语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掌握“汉乐府”常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汉乐府”常识的了解和语言文字的品味,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一定的想象能力。

  3.通过诗歌的诵读,培养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赞美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对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行为的憎恨。

  2.通过领会诗歌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感情。

  二、学法引导

  诵读品味、点拨引导。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通过反复吟咏,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美韵律和意境,并做到通畅地背诵诗歌,为加深体会诗歌感情内容提供可靠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反复朗读,从朗读中欣赏罗敷的美,憎恨官吏的丑。

  2.学生自学.老师质疑点拨。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生掌握一定的汉乐府的常识。

  2.反复诵读,课堂上能够背诵。

  (二)整体感知

  这首民歌刻画了秦罗敷这一形象,她美丽、善于劳动,言辞锋利,对于不轨之徒敢于斗

  争,且善于斗争,人民通过她的口说出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三)教学过程 

  1.介绍“汉乐府”的文学常识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正音。

  出示投影片。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南隅yú 倭堕髻wō duò 襦rú 下担捊髭须lǚ zi 脱帽著峭头zhuó qiào

  踟蹰chí chú 谁家姝shū 骊驹lí 缃绮qǐ 鬑lián

  3.学生对照注释,弄懂课文意思。

  4.分析课文。

  全诗在内容上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段:交代故事所发生的地点、季节以及女主人公的姓名、年龄、服饰等等,并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瞩目显示女主人公秦罗敷的美,为下文使君求同载作了导引。

  第二段:写使君为罗敷的美貌所惊,不怀好意地询问她的姓名、年龄,最后图穷匕首见,露出狰狞面目,罗敷义正辞严地给予斥责拒绝。

  第三段:则通过罗敷的夸夫,使使君相形见绌,自感形秽。

  5.讨论书后练习题。

  (1)作品是怎样表现罗敷美貌的?

  讨论后,老师点拨,在表现罗敷的美丽时作者不从正面写罗敷的容貌,却写了许多为她的美貌所倾倒的群众,从侧面写罗敷的美。

  (2)罗敷为什么那么夸张地夸她的丈夫?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这样使使君相形见细,自感形秽。反映了罗敷善于斗争。

  (四)总结、扩展

  这首民歌通过美丽的采桑女子罗敷拒绝使君所邀的故事,歌颂了劳动妇女坚贞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性格,揭露了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的行为。

  八、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在这首民歌中称太守为“使君”,这种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寇恂传》,是东汉时的习惯,据此可以推断这首民歌大概产生于东汉时代。

  l.汉乐府民歌有什么艺术特色?

  两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是:(1)叙事性强,出现了第三者叙述的故事,出现了有性格的人物和比较完整的情节。(2)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描写等。(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少数承继四言,大多数采用杂言和五言。杂言体句式自由,长短不拘;五言则更是乐府民歌的创新。(4)不少作品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面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憎,是从民间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以它灿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芳香装点了荒芜的汉朝诗坛,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它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它的成就,沾溉了中国后代诗坛,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成长。

陌上桑 篇4

  教学设想

  这是一首古代民歌。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现实,学生可能一时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应注意诗歌背景的介绍。这是一首五言诗,读来琅琅上口,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谈骨气》这篇课文吗?孟子给“有骨气”下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对,我们今天又要认识一个“有骨气”的人,还是一位美丽的女子。

  二、听录音(也可由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解决生字难字。

  三、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要求:结合注释体会句意,注意停顿和节奏。

  四、讨论交流

  1.提问:诗歌是怎样表现罗敷的美貌的? 

  明解: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正面描写: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侧面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提问:罗敷是否只具有外表美?

  明确:罗敷不光外表美,心灵更美。

  罗敷坚拒使君调戏,表现出她坚贞不屈、勇于斗争的高贵品质。

  罗敷以夸耀自己的丈夫,使欺弱怕强的使君无从下手,充分表现出罗敷的沉着和机警聪慧。

  3.提问:诗歌是怎样刻画使君的形象的?

  明确:使君是一个荒淫无耻的封建官僚。诗歌先是写他停留着不走,继而打听年龄,最后竟提出“共载”,步步深入地暴露出使君的肮脏灵魂。

  4。提问:刚才我们对使君的评价是一种传统的评价,你对使君的行为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明确:这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指责使君,鞭挞他的荒淫无耻。其实,换二个角度来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使君的行为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观点要合理,并做到有理有据。

  五、课堂练习 

  学生充分展开想像,描绘罗敷“置词”后的情景。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展开想像,增补一些情节,将这首诗改写一个故事。(《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人教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

陌上桑 篇5

  教学建议

  一、段落结构

  这首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全诗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罗敷的美貌,劳动人民为之倾慕。

  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美色,向罗敷提出无理要求。

  第三段,写罗敷拒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

  二、思想内容

  这首民歌写一个美丽的采桑女子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美丽的秦罗敷如同耀眼的太阳出现在城南,牢牢地吸引住了众人的目光;过路的太守垂涎罗敷的美貌,贸然上前求爱,被罗敷一口回绝,接着她通过夸耀自己的丈夫嘲笑了太守的不自量。通过这个故事,揭露封建上层统治者的荒淫无耻,并表示出对他们的鄙视。

  三、罗敷形象的简析

  罗敷是一位美丽的古代劳动妇女。从诗的第一节写她的美貌可知。诗一开始,就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美丽姑娘的形象,使人能产生丰富的想象,想象她也将是心灵纯美的品德高尚的人。在第2节里,她面对使君这个权势赫赫的无耻之徒的侮辱性的要求,毫不畏缩,断然拒绝,并且严词斥责,辛辣嘲讽。她不仅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第3节里,罗敷从官位、权势、富贵、气度诸方面极力夸耀自己的丈夫,这是罗敷面对那个欲以权势来攫取自己做玩物的使君所采取的一种斗争策略。她采用这种斗争策略,从气势上有力地压倒了地方,并且巧妙地保护了自己。

  四、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

  写罗敷的美丽一是为了塑造一个鲜明、突出、动人的人物形象,二是与下文使君形成对比。写罗敷的美丽采用的主要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描绘,有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倾慕。诗中的侧面描写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运用了夸张、排比的手法,极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罗敷的形象鲜明、突出。

  五、修辞方法

  诗篇在采桑事件中运用排比、夸张修辞方法和侧面描写方法,描写出了罗敷的美丽的形象。先写罗敷采桑用具的美好、发型的美观、耳环和珍贵、衣着的美丽,衬托出她容貌的美丽;再写不同年龄、不同身分的人看到罗敷都忘却了正做的事,以致“来归相怨怒”,表现出罗敷的巨大吸引力量,进一步从侧面烘托出了她容貌的美丽。这样,一个光彩照人的青年劳动女性的形象,鲜明地树立在读者面前了。

  六、艺术特色

  ①构思巧妙、故事完整的五言叙事诗。

  本诗写美丽的采桑女子秦罗敷不畏权势,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故事以被侮辱者的胜利而结束,从而把一个在一般情况下本应是悲剧的故事,变为一个喜剧故事。

  全诗三层。第一层先以华美的词藻对罗敷的美丽做铺叙性的正面描写,再以夸张手法写众人看到罗敷后的失态反应,从侧面烘托罗敷的美,并由此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戏剧气氛,为太守的出场作了铺垫。第二层写罗敷拒绝太守的无理要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太守与罗敷之间本有一段距离,对话虽紧相承接,其实有小吏在中间奔走传话,具有戏剧表演般的效果。第三层写罗敷夸夫。在夸夫中处处暗含着与太守的对比和对太守的讥讽。从罗敷扬眉吐气、越夸越高兴的语气中,可以知道她已镇住了太守,至于太守听后的扫兴之态,就留给读者去想象吧。所以本诗虽嘎然而止,却余意绵绵。

  ②高超的侧面描写和对话描写。

  第一层描写罗敷之美,先用华丽词藻极写罗敷服饰之美,接着该描写罗敷资质之美了,但也许作者认为罗敷太美了,再美的语言都不能从正面把她的美充分表现出来;于是换了个角度,从侧面以调侃、夸张之笔描写各色人物见到罗敷后的失态举动,让读者从他们的神魂颠倒中想象罗敷之美。这样反而打破了正面描写的局限性,任何读者都可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在想象中重塑罗敷形象,获得最大的的美感,。这种描写方法收到了正面描写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第二、三层,几乎全用对话写成,非常生动有趣,把罗敷机智、自信、自尊、自爱的性格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③夸张、衬托手法和喜剧色彩。

  本诗富有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充满活泼、愉悦、轻松的气氛。这是诗歌主人公的美丽、乐观、机智、自爱、自信的品质带来的,也是作者对这位主人公的亲切、热爱、赞美之情渲染出来的,又靠运用某些艺术手法来完成。

  本诗的基本艺术手法是夸张,如写罗敷的服饰、人们见到罗敷的失态和罗敷夸夫。其次是衬托手法,如用人们见到罗敷的失态衬托罗敷之美,用罗敷夸夫比衬太守的丑恶。通过夸张和衬托,突出了罗敷的美丽、乐观、机智和自信的品质,产生了幽默情趣,渲染了欢快气氛,加强了喜剧效果。

  七、翻译

  原文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译文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楼房。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本来取名叫罗敷。罗敷很会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倭堕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脱掉帽子整理仪容。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生气,只因为观看罗敷。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了,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的美女。小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年龄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岁还不足,十五岁略微有多。”太守令小吏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多么愚蠢!太守你本来有妻子,罗敷我本来有丈夫。(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凭什么识别我丈夫?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长得皮肤洁白,疏朗朗略微长一点胡须;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与众不同。”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读这首民歌。

  2.通过咀嚼民歌的语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掌握“汉乐府”常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汉乐府”常识的了解和语言文字的品味,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一定的想象能力。

  3.通过诗歌的诵读,培养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赞美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对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行为的憎恨。

  2.通过领会诗歌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感情。

  二、学法引导

  诵读品味、点拨引导。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通过反复吟咏,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美韵律和意境,并做到通畅地背诵诗歌,为加深体会诗歌感情内容提供可靠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反复朗读,从朗读中欣赏罗敷的美,憎恨官吏的丑。

  2.学生自学.老师质疑点拨。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生掌握一定的汉乐府的常识。

  2.反复诵读,课堂上能够背诵。

  (二)整体感知

  这首民歌刻画了秦罗敷这一形象,她美丽、善于劳动,言辞锋利,对于不轨之徒敢于斗

  争,且善于斗争,人民通过她的口说出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三)教学过程

  1.介绍“汉乐府”的文学常识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正音。

  出示投影片。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南隅yú 倭堕髻wō duò 襦rú 下担捊髭须lǚ zi 脱帽著峭头zhuó qiào

  踟蹰chí chú 谁家姝shū 骊驹lí 缃绮qǐ 鬑lián

  3.学生对照注释,弄懂课文意思。

  4.分析课文。

  全诗在内容上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段:交代故事所发生的地点、季节以及女主人公的姓名、年龄、服饰等等,并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瞩目显示女主人公秦罗敷的美,为下文使君求同载作了导引。

  第二段:写使君为罗敷的美貌所惊,不怀好意地询问她的姓名、年龄,最后图穷匕首见,露出狰狞面目,罗敷义正辞严地给予斥责拒绝。

  第三段:则通过罗敷的夸夫,使使君相形见绌,自感形秽。

  5.讨论书后练习题。

  (1)作品是怎样表现罗敷美貌的?

  讨论后,老师点拨,在表现罗敷的美丽时作者不从正面写罗敷的容貌,却写了许多为她的美貌所倾倒的群众,从侧面写罗敷的美。

  (2)罗敷为什么那么夸张地夸她的丈夫?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这样使使君相形见细,自感形秽。反映了罗敷善于斗争。

  (四)总结、扩展

  这首民歌通过美丽的采桑女子罗敷拒绝使君所邀的故事,歌颂了劳动妇女坚贞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性格,揭露了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的行为。

  八、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在这首民歌中称太守为“使君”,这种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寇恂传》,是东汉时的习惯,据此可以推断这首民歌大概产生于东汉时代。

  l.汉乐府民歌有什么艺术特色?

  两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是:(1)叙事性强,出现了第三者叙述的故事,出现了有性格的人物和比较完整的情节。(2)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描写等。(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少数承继四言,大多数采用杂言和五言。杂言体句式自由,长短不拘;五言则更是乐府民歌的创新。(4)不少作品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面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憎,是从民间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以它灿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芳香装点了荒芜的汉朝诗坛,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它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它的成就,沾溉了中国后代诗坛,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成长。

陌上桑 篇6

  河大版《陌上桑》教案4 

  .《陌上桑》课堂教学实录 

  .《陌上桑》知识要点及同步练习 

  .《陌上桑》教案2 

  .《陌上桑》教案1 

  .《陌上桑》教案 

  .《陌上桑》中罗敷外貌描写的艺术 

  .陌上桑 习题精选 

陌上桑 篇7

  东方实验中学:曹荣华

  教学目标 :

  1.了解本文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本文正侧描写和夸张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3.了解乐府常识,这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汉乐府,指汉朝的乐府诗。乐府,原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后来就称这一类诗歌为“乐府”。

  一、读。

  (一)个别诵读,读准字音。

  1.记住下列字的读音。

  隅  倭  堕  髻  缃  绮  襦  捋  髭  踟  蹰  姝  骊  帩

  2.记住下列字在诗中的读音。

  系(多音字)  著  骑  

  (二)全班齐读。读懂词语。

  1.落实下列重点词。

  隅  我  好女  善  著  踟蹰  姝  尚  一何  居  何用  专  盈盈  冉冉  殊  

  2.理解下列多义词。

  为:自名为罗敷  青丝为笼系  缃绮为下裙

  系:青丝为笼系  青丝系马尾  

  居:夫媚居上头  四十专城居  

  3.区别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几何  宁可  但  坐  立  骑  谢  不  

  (三)分组演读。读出层次。

  第三节重点写“罗敷夸婿”的情节。罗敷夸婿完全是有针对性的,有三个层次。分三组试读这个片断,每组读出一个层次,教师通过停顿检验学生对层次的把握是否正确。

  学生每读一层,教师进行讲解:

  使君出巡,自然很有威势,于是她先夸丈夫的威势(学生读出相应的文字):丈夫骑马出门,后面跟着上千人的僚属、差役;他骑一匹大白马,随人都骑黑色小马,更显得出众超群;他的剑,他的马匹,全都装饰得华贵无比。

  使君官做得大,她就再夸丈夫的权位(学生读出相应的文字):丈夫官运亨通,十五岁做小吏,二十岁就入朝作大夫,三十岁成了天子的亲随侍中郎,如今四十岁,已经做到专权一方的太守。言下之意,目前他和你使君虽然是同等官职位,将来的前程,恐怕是难以相提并论了!

  最后是夸丈夫的相貌风采——这是表现男子美的名句(学生读出相应的文字):丈夫皮肤洁白,长着稀稀的美髯,走起路来气度非凡,用这些来反衬使君的委琐丑陋。这么一层层下来,罗敷越说越神气,越说越得意,使君却是越听越晦气,终了必然是灰溜溜逃之夭夭。读者自然也跟着高兴,直到故事结束。需要说明的是,罗敷的这位丈夫,也是童话中白马王子式的人物,不可拿生活的逻辑去查考。

  (四)分组齐读。读好节奏,读出韵味。分男女生读。

  二、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主题、写法及语言。

  自读课文一遍,从内容、主题、写法特点及语言等角度出发,进行发现探究,用“这是一首……的诗”说话。如:

  这是一首叙述采桑少妇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的诗。

  这是一首歌颂(赞美)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机智、勇敢的性格的诗。

  这是一首表现人们爱美的天性的诗。

  这是一首寄托着作者理想的诗。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官僚荒淫无耻的生活及卑鄙龌龊的精神世界的诗。

  这是一首以记叙为主,融以描写、抒情的叙事诗。

  这是一首洋溢着乐观气息、结尾带有喜剧色彩的诗。

  这是一首语言清新活泼,朴实无华,字里行间蕴含乐观、幽默、俏皮情韵的千百年为人们传诵不绝的诗。

  三、评。感受人物形象。

  本文主要塑造了一个动人的女主人公形象——罗敷,她是一个虚构的人物,“罗敷”是古代美女的通称。自读课文一遍,理解罗敷这个形象,用“罗敷是一个……”说话。如:

  罗敷是一个以采桑养蚕为业的年轻美貌的农家女。

  罗敷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女子,既是一个贵妇人,又是一个采桑女。

  罗敷是一个美丽、坚贞、纯洁的农家女子。

  罗敷是一个不畏权势、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维护妇女尊严的具有无穷人格魅力的形象。

  罗敷是一个作者理想化的集仪表美、内心美于一体的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小结。这样的女性,在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她们被视为男子的附属品,特别是有姿色的女子,往往成为权势者的猎物和玩物。在那个时代,创作出这样一首诗,就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四、赏。

  重点读第一节,体会侧面烘托的技法。

  1.描写人物,可直接描写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服饰等,也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如用景物烘托、器物陪衬、借助他人的反应等。

  本诗的主人公形象给我们的最深印象是美。作者描写罗敷的美貌,主要采用了侧面烘托(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具体说,通过哪些形式进行侧面烘托呢?

  有美好景物的渲染。(同学读相关的文字)

  有精美器物的陪衬。(同学读相关的文字)

  有美丽服饰的描绘。(同学读相关的文字)

  有借助他人的反应来衬托。(同学读相关的文字)(写了哪些人的反应?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倾慕其美丽。这样写,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既使不再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也足以使读者感到她的美丽姿容了。)在本诗中,这个技巧用得最绝,同时兼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

  (其实,在后面的“罗敷夸婿”一节中,还有借助他人的讲述及他人的对比(使君的卑鄙寡闻来衬托罗敷夫婿的才貌超群。)

  教师读一段赏析文字:诗人所要表现的,是绝对的、最高的美,而这种美无法加以具体的描绘。谁能说出什么样的身材、体态、眉目、唇齿算是达到了完善无缺的程度?作者也不可能满足所有读者的各具标准的审美要求。于是笔势一荡,作者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用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过路人放下了担子,伫立凝视。他好像年岁较大,性格也沉稳些,所以只是手捋着胡须,流露出赞叹的神气。那一帮小伙子便沉住气,有的脱下帽子,整理着头巾,像是在卖弄,又像是在逗引;至少赚得美人流波一转,便可得意民多时。种田的农人更糟,看得失了神,活也不干了;回家还故意找碴,摔盆砸碗。因为看了罗敷,嫌老婆长得丑。这些都是诙谐的夸张之笔,令人读来不禁失笑,好像拿不准自己在那场合会是什么模样。其效果,一是增添了诗歌的戏剧性,使得场面、气氛都活跃起来;更重要的是,通过从虚处落笔,无中生有,表达了不可描摹的完美。反正,你爱怎么想像就怎么想像,罗敷总是天下最美的。这实在是绝妙之笔。它所表现的,是异性间的吸引,是人类爱美的天性。

  2.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第一节。

  五、联。阅读下列关于烘云托月法写人的的解说及范例,进一步领会运用烘云托月法写人的技法之高妙。

  烘云托月又叫绿叶扶花。“绿叶点缀花更艳,淡月掩映月愈明。”红花再好,也要绿叶扶持。

  俗语说:“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骏马与花枝,是对将军与美人的烘托。将军骑上骏马,显得格外英武,鲜花映照着美人,美人就变得更加美丽。文学创作也是这样。文学要写人,总得写出一定的背景和环境,也还要有景物的陪衬。这就是文学创作上通常说的烘托或衬托的表现手法。文学史上一切杰出的作家,都非常注意通过对环境气氛和各种景物的描写,去表现人物性格。学习和借鉴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技巧是有帮助的。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写杨贵妃的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是用“六宫粉黛”、“三千佳丽”作陪衬,烘托出杨玉环超凡脱俗、不同凡响的美。

  有两个成语——“沉鱼落雁”和“闭月羞花”,都是形容女子的美丽无比的。那女子是如何的美丽,没有明说,只是说她的美使得那水里的鱼儿看见了,也惭愧得沉入水底;那高飞的大雁看呆了,以致忘形,而从天上摔下来;那明月儿看见了,也不好意思得躲到了云层后面;那美丽的花儿看见了,也不禁为自己的不如而感到羞惭。

  片断一: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燥。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上山,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象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到:“古人说,‘人在画图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到:“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节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

  评说:荷花,是王冕一生操守的象征。作者在这里描画了美丽的荷塘景色,用以引出并烘托王冕高洁的形象。

  片断二:座山雕坐在正中的一把粗糙的大椅子上,上面垫着一张虎皮。他那光秃秃的大脑袋,像个大球胆一样,反射着像啤酒瓶子一样的亮光。一个尖尖的鹰嘴鼻子,鼻尖快要触到上嘴唇。下嘴巴蓄着一撮四寸多长的山羊胡子,穿一身宽宽大大的貂皮袄。他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幅大条山,条山上画着一个老鹰,振翘着双翅,单腿独立,爪下抓着那块峰顶的巨石,野凶凶地俯视着山下。(选自曲波《林海雪原》)

  评说:对于土匪头子座山雕,作者主要通过对他的鹰嘴鼻子和身后的背景的描绘,揭露他那野蛮、凶残和贪婪的反动本质。

  片断三:太阳在橡树那边下去。斜的光线射在树间,叶丛都成为古铜色,树下一抹一抹的阳光,像金色的台布一样摊在那里。远处黄绿色的田野,渐渐地淹没在一种模糊的寂寞中。我叔父在这柔软的寂静之前,在这太阳下山,一切东西都已静寂欲睡的景色之前,渐渐地衰弱下去。他慢慢地阴下去,正像橡树梢头的淡光一样。(选自左拉《戈尔顿的四月》)

  评说:“桑榆暮景”是一个成语。古今中外,人们都用暮景来比喻和烘托老年人的境遇。左拉在这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昏的景色,然后才现出他真正要描写的老人,达到情景交融,人物的形象也就更加生动丰满了。

  六、练。运用烘云托月法写人。可表现一个人的惹人喜爱,表现一个人的外表的某个特点,表现一个人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或展示一个人的身世等。

  作者邮箱:

陌上桑 篇8

  29,陌上桑

  汉乐府

  教学目的

  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

  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

  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

  2.难点

  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2)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隅(yu2 )敷(fu1)笼系(ji4)倭(wo1)堕(duo4)

  髻(ji4)缃(xiang3)绮(qi3)襦(ru2)捋须(lv3)

  髭(zi1) 著媜头(zhuo2 qiao4) 踟蹰(chi2 chu2)妹(shu1)

  宁可(ning4)千余骑(ji4)骊(li2)鬑鬑(lian2)

  2,查字典,参照课文注释,理解文意。

  二、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

  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的诗歌。

  这些诗,一般都配乐歌唱。

  《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

  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

  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

  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沤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

  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在

  艺术创作上,乐府诗格律比较自由,杂言、五言、七言兼而有之,其余有

  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自然、文辞

  优美。

  2.关于《陌上桑》

  这是一首在东汉时期民间广为流传的诗歌,诗中的故事带有浓厚

  的传说性。过去有人对诗里的故事做过猜测,认为:《陌上桑》讲的是赵

  王的家令王仁妻子罗敷的事。罗敷出门采桑被赵王看见,赵王想把她

  霸占为妾,于是罗敷作《陌上桑L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制止了赵王的卑

  劣行为。

  还有人认为《陌上桑》和“秋胡行’中的故事有关。秋胡的故事最早

  见于刘向的《烈女传》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叫秋胡的人,娶妻五日便

  出外做官,五年后才回家。路上,见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在采桑。下车对

  她说:“力田不如运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便要娶她为妻,女子不从。

  秋胡来到家里,母亲引他见其妻,正是路遇的采桑女。妻子见秋胡是个

  负心人,便含恨投河而死。

  这两则故事跟《陌上桑》有什么关系,现已很难考证。今天我们读

  这首诗,应当把它当作一篇文艺作品来看诗,欣赏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

  超的艺术性。欣赏女主人公罗敷美丽、聪明、勇敢、忠贞,蔑视权贵的形

  象。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语音准确,节奏分明,读出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陌]方位、角落。

  [好女] 美女。

  [善]有的本子作“喜”。

  [青丝] 青色的丝绳。[笼]装桑叶的竹篮。[系]系物的绳子。

  [笼钩] 一种工具,采桑时用来钩桑枝,行走时用来挑竹筐。

  [倭堕髻] 种发髻名。其髻像云堆叠,歪在头部的一侧,是当时时

  髦的发式。

  [明月珠]宝珠名。

  [缃绮] 浅黄色有花纹的纺织品。

  [孺] 短袄。

  [行者]过路的人。

  [下担]放下担子”[捋]抚摸。[髭须]胡须。

  [著(Zhuo2]戴。[帩头]包头的纱巾。

  [但]只。[坐]因为,由于。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使君]汉代对太守或刺史的称呼。

  [五马]指使君所乘的五匹马拉的车。汉朝太守出行用五匹马拉

  车。

  [踟蹰]徘徊,停滞不前的样子。

  [殊]美丽的女子。

  [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宁可]愿意。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一何]怎么这样。

  [东方]指夫婿当官的地方。

  [千余骑]泛指跟随夫婿的人。

  [上头]前列。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何用] 凭什么。[识] 辨认。

  [脑] 深黑色的马。[驹] 两岁的马。这句说骑着白马,后面跟着骑

  着小黑马的大官是我的丈夫。

  [络] 这里指网状物兜住。这句说马头上戴着金色的笼头。

  [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

  [千万余]成干上万(钱)

  [府小吏]太守府中地位卑下的小官吏。

  [朝大夫]朝廷中大夫的官职。

  [侍中郎] 出入宫禁的亲近官员。

  [专城居] 一城之主,如太守在史一类的官。[专]独占。

  [晰] 白。指皮肤洁白。

  [羹]须发疏薄的样子。[颇] 略。

  [盈盈]同下面的“冉冉”都是形容举步轻缓,从容大方的样子。

  [殊] 出色,与众不同。

  5.请学生翻译全文。

  6.再次朗读课文。

  7.提问:作品是怎样表现罗敷美貌的?

  讨论并归纳:

  1)写罗敷出场的环境美“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渲染,烘托了

  罗敷之美。

  2)写罗敷采桑工具精美“青丝为笼系,桔枝为笼钩”,陪衬产托了

  罗敷之美。

  3)写罗敷服饰的华美“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

  绮为上襦。”借服饰描写罗敷的外貌美。

  4)写众人为罗敷的容貌美所倾倒,借助他人的反应,从侧面写出

  罗敷的美。

  8.提问:课文第2段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使君被光艳照人的罗敷所吸引,打起了鬼主意,仗

  着权势,想诱使罗敷跟他走。

  先写使君权势显赫,坐着五马大车,带着随从,威风凛凛地从南方

  而来,一见到美貌的罗敷就徘徊不前了。接着派出随从去打听,得知罗

  敷正值青春妙龄,更是想入非非,按捺不住荒淫之心,急忙亲自走向前

  去对罗敷提出无理要求,要罗敷跟他一道回去。这段诗歌形象地表现

  了封建官僚使君这个好色之徒的丑态,揭露了他肮脏的灵魂。

  9.提问:课文第3段写罗敷面对使君,怎样痛斥他的无理,表现罗

  敷的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

  夫”’斥责、嘲讽使君的愚蠢,贪婪,表现了罗敷不慕权势、不畏威逼的勇

  敢性格、高贵的品质。

  10.提问:罗敷如何夸耀自己的夫婿的?

  讨论并归纳:

  1)夸耀夫婿官高位显:“东方干余骑,夫婿居上头。”

  2)夸耀夫婿赫赫威势:“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3)夸耀夫婿雍容富贵:“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

  值千万余。”

  4)夸耀夫婿接连升迁,前程远大:“十五府小吏……四十专城居。”

  5)夸耀夫婿堂堂仪表:“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6)夸耀夫婿风度翩翩:“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7)众多官员盛赞夫婿:“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1.提问:罗敷盛夸自己夫婿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无耻的使君依仗权势戏诱罗敷,罗敷则针锋相对,以

  夸耀夫婿椰输压倒对方,使他自形惭愧。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的策略。

  12.提问:罗敷运用这种策略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表现她机智勇敢,善于斗争。

  13.提问:请概括本诗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本诗叙述一个采桑女严词拒绝使君戏诱的故事,深刻

  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赞美女主人公忠贞、机智和反抗强暴的精

  子。

  14.提问:本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罗敷热爱劳动,对爱

  情忠贞不二,这是罗敷的美好性格,也是真实可信的现实主义的描写。

  但描写罗敷的美貌和对夫婿的盛夸则是理想化的夸张的,富有浪漫主

  义色彩。作者把现实主义的描写和浪漫主义的夸张结合起来,使罗敷

  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从而突出了中心。

  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诗中写使君是用正面描

  写,写罗敷的美貌基本上用侧面烘托的方法,这样既丰满了人物形象,

  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四、小结

  《陌上桑》描写的是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子而遭严辞拒绝的故事,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赞美了女主人公的坚贞、勇敢和机智。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是很有特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正面描

  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同时还善于从生活中摄取富有戏剧性的场面,

  人物性格通过矛盾冲突加以展示,笔法显得格外经济。通篇用五言,挥

  洒自如,语言朴实无华,文辞错落有致;特别是采用了对话的形式,给人

  以亲切、逼真的感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五、作业 

  1.完成课外练习一、二题。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南(yu2) 罗(fu4) 缃(qi3)

  (lv3)髭须 上(ru2) (qiao4) 头

  立(chi2 chu2)骊(ju1)白(xi1)

  二二、指出下面诗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

  A.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B.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C.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D,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三、断下列各句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

  1.汉乐府,指的是汉朝的乐府诗。汉乐府是汉朝诗苑中的奇葩,在

  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很大。

  2.“五马立踟蹰”一句,是为了突出使君的马多权势大。

  3.“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于’写的是使君感谢罗敷的回答,希

  望罗敷跟他一起回家。

  4.罗敷盛夸自己夫婿是为了让使君自形惭愧,不敢放肆,表现罗敷

  的机智慧敏和忠贞不二。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秦氏有好女2.但坐观罗敷

  3.问是谁家姝4,何用识夫婿

  29.陌上桑

  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一、隅 敷 绮 捋 襦 帩

  踟蹰 驹 晰 二B 三 1 / 2.X3.X4./

  三1.美2.因为3.美女4,凭

  <-- #EndEditable -->

陌上桑 篇9

  一、教法建议

  【 抛砖引玉 】

  本课的教学可采用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做到在课堂上基本熟读成诵。重点体会罗敷形象的描写刻画,特别是侧面描写的作用。可以结合第一题的答案适当讲讲描写人物的知识,从中学习一些描写方法。

  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本诗。如:

  1 . 课文是怎样刻画罗敷形象的 ? 

  2 . 罗敷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 

  3 . 罗敷的丈夫真的身居高位吗 ? 

  4 . 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5 . 罗敷的故事反映了汉代怎样的现实 ? 

  6 . 罗敷的形象体现了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 

  7 . 你对汉乐府有哪些了解 ? 你还能背几首汉乐府 ? 

  【 指点迷津 】

  ( 一 ) 教学目的

  1 . 学习本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2 . 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 . 了解主人公罗敷反抗强暴的形象。

  ( 二 ) 重点难点突破

  1 . 重点体会罗敷形象的刻画

  罗敷是一位美丽的古代劳动妇女。从诗的第一节写她的美貌可知。诗一开始,就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美丽姑娘的形象,使人能产生丰富的想象,想象她也将是心灵纯美的品德高尚的人。在第2节里,她面对使君这个权势赫赫的无耻之徒的侮辱性的要求,毫不畏缩,断然拒绝,并且严词斥责,辛辣嘲讽。她不仅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第3节里,罗敷从官位、权势、富贵、气度诸方面极力夸耀自己的丈夫,这是罗敷面对那个欲以权势来攫取自己做玩物的使君所采取的一种斗争策略。她采用这种斗争策略,从气势上有力地压倒了地方,并且巧妙地保护了自己。

  2 . 难点理解罗敷究竟是什么身分的妇女

  罗敷作为一个经常要采桑养蚕的劳动妇女,她当然不会穿上课文中所写的那样华丽珍贵的服饰,写她的服饰是为了衬托她的美丽动人。同样,罗敷盛夸她的丈夫,也只是为了表现她机智聪明善于斗争的性格。同时,这也和民歌惯用的夸张手法分不开。

  二、学海导航

  【 学法指要 】

  ( 一 ) 掌握字词

  1 . 注音

  敷fū  倭wō  髻jì  缃xiāng  绮qǐ  驹jū  冉rán  陌mò

  2 . 词句补释

  日出东南隅:太阳在东方升起。东南隅,指东方,东南,偏义复词,偏在“东” ( 东方 ) ,“南”字无实义。隅,角落。

  自名为罗敷:自称是罗敷。为,是。

  善蚕桑:擅长养蚕采桑。善,擅长。蚕,桑,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作养蚕、采桑。

  青丝为笼系:用黑色丝线编成篮子上的络绳。为,做。笼:篮子。系,络绳,绳子。

  头上倭堕髻:头上梳的是蓬松下坠的发髻。倭堕髻,歪倒在头的一侧,似堕非堕的发髻。

  耳中明月珠:耳朵上戴着明月生辉的珠子耳环。明月珠,相似是出于西域大秦国的一种宝珠。明月,形容珠子的圆润和光泽。珠,珠耳环。

  缃绮为不裙:下身穿的是杏黄色花绸裙子。缃,杏黄色。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紫绮为上襦:上身穿的是紫色花绸短袄。襦,短袄。

  捋髭须:抚摩着胡须。捋 ( lǚ ) ,用手指顺着抹。髭,嘴上边的胡子。

  著  头: ( 只 ) 戴着包头发的纱巾。著,戴,   ( qiào ) 头,包头发的纱巾。

  但坐观罗敷:只是因为看见罗敷那么美丽的缘故。但,只,只是。坐,因为,由于。

  谢罗敷:请问罗敷。谢,这里作“敬问”、“请问”解。

  宁可共载不:愿不愿跟他一同坐车回去 ? 宁可,这里当“愿意”讲。共载,一同坐车。

  一何愚:怎么这样傻 ! 一何,何等,怎么这样。

  居上头:在前列。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何用识夫婿:凭什么认出我的夫婿呢 ? 何用,用何、凭什么。

  专城居:住进独掌一城的太守府。专:独占。专城居:独占一城作官。

  3 . 辨音

  ①著  zhù  著名               zhuó  著  头

  ②不  bù 不当                  fǒu  宁可共载不

  ③骑qí  骑马                   jì  东方千余骑

  4 . 辨形

  ①髻  倭堕髻                     髭  捋髭须

  ②襦  紫绮为上襦                 懦  懦弱

  ( 二 ) 作品简介

  本文是一首乐府诗。这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汉乐府,指汉朝的乐府诗。乐府,原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后来就称这一类诗歌为“乐府”。

  ( 三 ) 课文内容和段路层次

  这首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全诗采用喜剧手法揭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同时塑造了一位坚贞美丽的农家女子形象。

  全诗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罗敷的美貌,劳动人民为之倾慕。

  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美色,向罗敷提出无理要求。

  第三段,写罗敷拒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

  ( 四 ) 了解本诗的写作特色

  写作上,以叙事为主,融以描写和抒情。描写,又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 相结合,还运用了夸张、排比修辞手法。语言清新活泼,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乐观、幽默、俏皮的情韵,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 五 ) 体会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诗中反映的社会现实是颇为深刻的。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下,她们被视为男子的附属品,特别是有姿色的女子,往往成为权势者的猎物、玩物。本篇的主人公不畏权势,勇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战胜了对方,维护了妇女的尊严。全诗详溢着乐观气息,结尾带有喜剧色彩。

  ( 六 ) 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

  写罗敷的美丽一是为了塑造一个鲜明、突出、动人的人物形象,二是与下文使君形成对比。写罗敷的美丽采用的主要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描绘,有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倾慕。诗中的侧面描写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运用了夸张、排比的手法,极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罗敷的形象鲜明、突出。

  ( 七 ) 分析罗敷的形象

  罗敷是一位古代的劳动妇女,她美丽勤劳,不畏权势,勇于斗争又善于斗争,以自己的智慧维护妇女的尊严,是个心灵纯美、品德高尚的人。

  ( 八 ) 疑难解析及思路范例

  1 .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说明什么 ? 

  罗敷勤劳,善劳动。

  2 . “善蚕桑”的普通劳动妇女为什么竟提着那样珍贵的“笼” ( 篮子 )  ——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去采桑 ? 现实生活中的采桑女果真会如此吗 ? 

  诗中用了夸张手法意在为下文写罗敷的美丽、高贵做铺垫。

  3 . 罗敷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 

  先具体细致地描写罗敷采桑用具和服饰,借以上两者的美来烘托罗敷不同寻常的美丽。这样的美人的出现当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喜爱。接下来,诗人就接着写了各种人物着迷似的姿态来间接地反映罗敷的美:行人停步放下担子,捋捻着胡须;少年人脱下帽子,忘记了露出鼓束发的纱巾;耕田的、锄地的也全都下手中的工作。总之罗敷的美的光照处的一切都发生了神奇的变仳,人们的所有日常秩序全被打乱了。

  4 .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罗敷的容貌之美,为什么称赞罗敷的环境、器物和服饰 ? 为什么写众人为罗敷的容貌美所倾倒 ? 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读者能感受到她的美吗 ? 

  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描写人物,可以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服饰等。环境描写是种渲染、烘托,器物描写是一种陪衬、衬托。也可采取侧面描写 ( 又叫间接描写 ) 的方法 ( 这是相对正面、直接描写而言的 ) ,例如,用景物烘托,借助他人的反应,用其他人物对比等。

  这首诗描写罗敷的美貌,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描绘,有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倾慕,既便不再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 ( 肖像 ) ,读者也足以感到她的美丽姿容了。其中借助他人的反应的描写,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特别成功。又,由于运用了夸张、排比的手法,极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得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效果很好。

  5 . 诗的后半部分写罗敷的人格之美。作者只是从正面把罗敷的语言行为原原本本的描绘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直接去认识、判断罗敷的人格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这样写,一是文字简约,显得干脆利落,二是表现有力,形象鲜明。因为前半部分对罗敷已作了多方面描写,够充分的了,如果这里再作细致描写,就会显得累赘、拖沓。

  6 . 诗篇在采桑事件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作手法 ? 描写出罗敷的什么样的形象 ? 

  运用排比、夸张修辞方法和侧面描写方法,描写出了罗敷的美丽的形象。先写罗敷采桑用具的美好、发型的美观、耳环和珍贵、衣着的美丽,衬托出她容貌的美丽;再写不同年龄、不同身分的人看到罗敷都忘却了正做的事,以致“来归相怨怒”,表现出罗敷的巨大吸引力量,进一步从侧面烘托出了她容貌的美丽。这样,一个光彩照人的青年劳动女性的形象,鲜明地树立在读者面前了。

  7 . 诗篇第二段勾画出了使君什么样的形象 ? 勾画这一形象具有什么作用 ? 

  “使君”,点明他的高官地位,“五马”,表现他的煊赫声势,“遣吏往”,显示他的权势气派。陌路相逢,就踟蹰不进,先遣吏问,后又自请“共载”,勾画出了他凭借权势,觊觎美色,调戏诱骗罗敷的丑恶嘴脸。勾画这一丑恶形象,,体现着矛盾的发生,树立了罗敷的对立面。

  8 . 诗篇怎样描写罗敷坚拒使君的劝诱 ? 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 

  先写“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 !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面对使君、痛斥他的无耻要求,表现了罗敷不慕权势、不畏威逼的勇敢性格、高贵品质。再用排比、夸张修辞手法描写罗敷夸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夸耀丈夫官高位显:“何用识夫婿……可值千万余”,夸耀丈夫赫赫威势;“十五府小吏……四十专城居”,夸耀丈夫接连升迁,前程远大;“为人洁白晰……冉冉府中趋”,夸耀丈夫堂堂仪表、官宦风度;“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以众多官员盛赞丈夫,结住夸夫。无耻的使君依仗权势戏诱罗敷,罗敷针锋相对,以夸耀丈夫揶揄压倒对方。这段言辞,内涵嘲讽的机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现着善于斗争的精神,无耻的使君只能狼狈不堪,逃之夭夭。罗敷外貌与内心兼美,勇敢与智慧并具的青年劳动女性的性格特点,活生生地表现出来了。

  9 . 罗敷的丈夫真的身居高位吗 ? 

  倘若罗敷真有这样气派的丈夫,她还用去城南采桑吗 ? 所以,罗敷夸大,只是想借此来贬低使君,并表示自己对使君  赫声势的冷漠态度,以使使君自渐形秽,不敢纠缠。

  10 . 在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可是罗敷这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却敢于嘲弄并拒绝身居高位的使君。可见罗敷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 

  11 . 这个故事的结局会如何 ? 请推测。

  结尾如何,诗人写有写出,但从罗敷学辞的某些内容来看,使君大概只好认输,罗敷达到了拒绝的目的。

  12 . 通过以上分析来看,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诗歌通过描写了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罗敷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揭露封建达官贵人的丑恶无耻,热情赞美了劳动妇女的坚贞不阿和对强暴的反抗。

  ( 九 ) 课文翻译

  太阳升起在东方,照在秦家的楼上。秦家有个美丽的女儿,她的名字叫罗敷。罗敷最擅长的是养蚕, ( 这天 ) 来到城南采桑。青丝做了篮子提手,桂枝做了篮子的挂钩。头上梳的倭堕发髻,耳朵上戴的夜光宝珠耳坠。下边系的是杏黄色丝裙,上边穿的是紫绫小袄。走路的人见了罗敷,就放下担子只是捋着胡子看。年轻的人见了罗敷,脱下帽子裹着  头只顾瞅。耕田的人忘了犁地,锄地的人忘了锄草。 ( 由于耽误了活儿 ) 回家时互相抱怨 ( 误了事 ) ,只因贪看了罗敷姑娘。

  大守的车马从南边来到, ( 见了罗敷,立即迷住了心窍。 ) 被勒住的车前的五匹大马,踟蹰着不知如何是好。太守派了差役去打听,这是谁家的美女 ?  ( 别人回答说 ) “这是秦家美丽的闺女,名字就叫罗敷。” ( 又问 ) “年纪多大了 ? ” ( 回答是 ) “不够二十岁,又比十五略大些。”太守恬不知耻地问罗敷:“可愿意跟我一起坐车回去不 ? 

  罗敷不慌不忙地上前搭话:“太守怎么这样痴愚 ? 太守本来有自己的妻子,我罗敷也本来有自己的夫婿。 ( 你要知道我夫婿是谁吗 ? 他就在 ) 东边的那个地方,一千多匹马的马队,我的丈夫就走在最前方。凭什么认出我的夫婿呢 ? 他就骑在跟从着黑马的大白马上。青丝系在马的尾巴上,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十五岁还是太守府的小吏,二十岁便作了朝廷上的大夫。三十岁当上侍中郎,四十岁就住进独掌一城的太守府。他面色洁白,生着稀疏清秀的胡须。在公府中踱起步来,从容舒徐。生中同僚数千人,都说我的夫婿出众绝俗。”

  【 妙文赏析 】

  宝•心•人

  —— 给那老家伙一个便士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稻草人

  互相依靠

  头脑子塞满了稻草。唉 ! 

  当我们在一起耳语时

  我们干涩的声音

  毫无起伏,毫无意义

  像风吹在干草上

  或像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

  地窖中的碎玻璃上。

  有声无形,有影无色

  瘫痪了的力量,无动机的姿势

  那些已经越过界线

  目光笔直,到了死亡另一个王国的人

  记得我们 —— 如果稍稍记得的话 —— 不是

  作为迷失的狂暴的灵魂而仅是

  作为空心人

  作为稻草人。

  赏析:

  t•s•艾略特 ( 1888 - 1965 ) ,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批评家,他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坛的先驱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领袖。被誉为“当代最博学的英语诗人”,1922年长诗《荒原》的问世,使他获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进而确立了他现代派诗歌的鼻祖地位,194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空心人》发表于1925年,他认为是诗人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代表作。本诗具有了一种批判的高度,第一段围绕着英国的一个焰火庆祝仪式展开,篇首的“老家伙”指16XX年试图炸毁国会大厦的福克斯,在每年的焰火庆祝会上,孩子们要用模拟他做的空心稻草人向家长要一两个便士玩。诗人首先借稻草人暗示现代人其实只是空心人,然后又用真正的福克斯 —— 迷失的、狂暴的人与现代人对比,说明现代人虽生犹死、虽有声却无形,仿佛已“到了死亡的另一个王国”,在这个世界上,他们连“迷失的狂暴的灵魂”都没有,只是一个个空心的稻草人而已。

  【 思维体操 】

  在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公安人员老周、老吴、老郑、老王负责侦破一起盗窃杀人案。侦察过程中发现甲、乙、丙三人是重要嫌疑对象,并且当中只有一个是盗窃杀人犯,但究竟谁是盗窃杀人犯,四人的判断却是各不相同的。

  老周断定:甲不是盗窃杀人犯;老吴断定:丙是盗窃杀人犯;

  老郑断定:乙是盗窃杀人犯;老王断定:丙不同盗窃杀人犯。

  侦案结果证明:①盗窃杀人犯确系甲、乙、丙三人中一个。②在四位公安人员的断定中,只有一人的断定是正确的。

  请问:谁是盗窃杀人犯 ? 谁的断定是正确的 ? 

  参考答案:

  甲是盗窃杀人犯。老王的断定是正确的。

  题解过程如下:由于吴、王的断定是相互矛盾的一对判断,二者必有一真,而已知四人的断定中只有一真,其余均为假,由此可知周的断定“甲不是盗窃杀人犯”是假,即甲是盗窃杀人犯。

  在这四个断定中周吴郑的断定是假,只有老王的断定是真的。

  三、智能显示

  【 心中有数 】

  一、德育:学习女主人公为维护妇女尊严,坚贞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性格。

  二、知识:

  1 . 掌握以下字的读音和写法:倭  堕  襦  捋  髭    踟蹰  骊  晰    殊

  2 . 了解乐府诗的特点。

  三、能力:

  1 . 阅读:①通过阅读,了解故事梗概,理清作者思路,欣赏主人公的外形美和性格美。

  ②欣赏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描写手法的运用。

  2 . 写作:学习以叙事为主,融以描写和抒情的写作方法。

  3 . 听说:进行诵读训练。

  【 动脑动手】

  ( 一 ) 解释加点的字

  1 . 组坐观罗敷: (      ) 

  a . 座位    b . 因为,由于    c . 蹲下    d . 等待

  2 . 五马立踟蹰: (      ) 

  a . 象蜘蛛一样                b . 如立柜形状

  c . 徘徊,停滞不进的样子      d . 一只足

  3 . 使君谢罗敷: (      ) 

  a . 感谢    b . 辞别    c . 致谢    d . 请问

  4 . 皆言夫婿殊: (      ) 

  a . 出色,与众不同    b . 矮小    c . 除外    d . 小妹

  ( 二 ) 下面各组诗句都是写罗敷的美貌的,其中属于直接描写的是: (      ) 

  a .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b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c .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  头

  d .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 三 ) 以第一段为例说明侧面描写的作用。

  ( 四 ) 说明下面各组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 . 使君从南来,王马立踟蹰。         (      ) 

  2 .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 ”      (      ) 

  3 .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      ) 

  4 .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      ) 

  ( 五 ) 阅读下面一段诗句,然后回答问题: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 . 解释“盈盈”、“冉冉”的含义。

  2 . 请你各用四人字概括这段诗的每层意思。

  □□□□→□□□□→□□□□→□□□□

  3 . 指出这段中直接描写与侧面烘托的诗句。

  ( 六 ) 从罗敷夸夫的言辞中,可以看出,罗敷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 (      ) 

  a . 是一位炫耀夫势、贪图享受的贵妇人

  b . 是一个胆小怕事、循规蹈矩的一般妇人

  c . 是一位坚贞不阿、勇敢机智的劳动妇女

  d . 是一个爱好打扮、行为不端的不良女子

  参考答案:

  ( 一 ) 1 . b  2 . c  3 . d  4 . a   ( 二 ) d

  ( 三 ) 如“行者见罗敷……锄者忘其锄”从侧面描写周围人都为罗敷的美貌而倾倒,以至忘神失态,更加烘托出她那动人的容貌,为下面的情节发展起了铺垫作用。

  ( 四 ) 1 . 借代  2 . 设问  3 . 夸张  4 . 比喻

  ( 五 ) 1 . 形容举步轻盈,从容大方

  2 . 气派华贵  官运亨通  仪表堂堂  众人称羡

  3 . 直接描写:为人洁白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间接描写: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 六 ) c

  【 创新园地 】

  吴承恩年幼时,由于家境贫寒,常受富人欺侮。本乡有个大恶霸粮商名叫张皇兴,此人心狠手辣,在乡里人人恨又人人怕。吴家就多次被他敲诈过。后来吴承恩念书了,而且成了本乡有名的才童。有一年将过年时,张皇兴为附庸风雅,特地屈尊来请吴承恩给他写一幅春联。吴承恩想,这是个出气的好机会,便答应了。他写的春联是:

  皇兴大粮行;

  慈夙楚城扬。

  加的横批是:拿去四首。

  张皇兴见这副春联嵌入了自己的名字,而且还说是“大粮行”,十分高兴。只是那横批有些费解。但他料想吴家那毛孩子也不会怎么着他,便稀里糊涂地贴上了。

  其实,吴承恩这横批是藏有“机关”的,你能看出来吗 ? 

  参考答案:

  横批所谓“拿去四首”,是说把对联上下联的前四个字的上半部分去掉。实际上那幅对联应当是:

  王八大粮行;

  心歹楚城扬。

陌上桑 篇10

  陌上桑

  汉乐府

  教学目的

  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

  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

  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

  2.难点

  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2)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隅(yu2 )敷(fu1)笼系(ji4)倭(wo1)堕(duo4)

  髻(ji4)缃(xiang3)绮(qi3)襦(ru2)捋须(lv3)

  髭(zi1) 著媜头(zhuo2 qiao4) 踟蹰(chi2 chu2)妹(shu1)

  宁可(ning4)千余骑(ji4)骊(li2)鬑鬑(lian2)

  2,查字典,参照课文注释,理解文意。

  二、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

  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的诗歌。

  这些诗,一般都配乐歌唱。

  《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

  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

  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

  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沤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

  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在

  艺术创作上,乐府诗格律比较自由,杂言、五言、七言兼而有之,其余有

  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自然、文辞

  优美。

  2.关于《陌上桑》

  这是一首在东汉时期民间广为流传的诗歌,诗中的故事带有浓厚

  的传说性。过去有人对诗里的故事做过猜测,认为:《陌上桑》讲的是赵

  王的家令王仁妻子罗敷的事。罗敷出门采桑被赵王看见,赵王想把她

  霸占为妾,于是罗敷作《陌上桑L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制止了赵王的卑

  劣行为。

  还有人认为《陌上桑》和“秋胡行’中的故事有关。秋胡的故事最早

  见于刘向的《烈女传》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叫秋胡的人,娶妻五日便

  出外做官,五年后才回家。路上,见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在采桑。下车对

  她说:“力田不如运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便要娶她为妻,女子不从。

  秋胡来到家里,母亲引他见其妻,正是路遇的采桑女。妻子见秋胡是个

  负心人,便含恨投河而死。

  这两则故事跟《陌上桑》有什么关系,现已很难考证。今天我们读

  这首诗,应当把它当作一篇文艺作品来看诗,欣赏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

  超的艺术性。欣赏女主人公罗敷美丽、聪明、勇敢、忠贞,蔑视权贵的形

  象。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语音准确,节奏分明,读出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陌]方位、角落。

  [好女] 美女。

  [善]有的本子作“喜”。

  [青丝] 青色的丝绳。[笼]装桑叶的竹篮。[系]系物的绳子。

  [笼钩] 一种工具,采桑时用来钩桑枝,行走时用来挑竹筐。

  [倭堕髻] 种发髻名。其髻像云堆叠,歪在头部的一侧,是当时时

  髦的发式。

  [明月珠]宝珠名。

  [缃绮] 浅黄色有花纹的纺织品。

  [孺] 短袄。

  [行者]过路的人。

  [下担]放下担子”[捋]抚摸。[髭须]胡须。

  [著(Zhuo2]戴。[帩头]包头的纱巾。

  [但]只。[坐]因为,由于。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使君]汉代对太守或刺史的称呼。

  [五马]指使君所乘的五匹马拉的车。汉朝太守出行用五匹马拉

  车。

  [踟蹰]徘徊,停滞不前的样子。

  [殊]美丽的女子。

  [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宁可]愿意。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一何]怎么这样。

  [东方]指夫婿当官的地方。

  [千余骑]泛指跟随夫婿的人。

  [上头]前列。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何用] 凭什么。[识] 辨认。

  [脑] 深黑色的马。[驹] 两岁的马。这句说骑着白马,后面跟着骑

  着小黑马的大官是我的丈夫。

  [络] 这里指网状物兜住。这句说马头上戴着金色的笼头。

  [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

  [千万余]成干上万(钱)

  [府小吏]太守府中地位卑下的小官吏。

  [朝大夫]朝廷中大夫的官职。

  [侍中郎] 出入宫禁的亲近官员。

  [专城居] 一城之主,如太守在史一类的官。[专]独占。

  [晰] 白。指皮肤洁白。

  [羹]须发疏薄的样子。[颇] 略。

  [盈盈]同下面的“冉冉”都是形容举步轻缓,从容大方的样子。

  [殊] 出色,与众不同。

  5.请学生翻译全文。

  6.再次朗读课文。

  7.提问:作品是怎样表现罗敷美貌的?

  讨论并归纳:

  1)写罗敷出场的环境美“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渲染,烘托了

  罗敷之美。

  2)写罗敷采桑工具精美“青丝为笼系,桔枝为笼钩”,陪衬产托了

  罗敷之美。

  3)写罗敷服饰的华美“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

  绮为上襦。”借服饰描写罗敷的外貌美。

  4)写众人为罗敷的容貌美所倾倒,借助他人的反应,从侧面写出

  罗敷的美。

  8.提问:课文第2段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使君被光艳照人的罗敷所吸引,打起了鬼主意,仗

  着权势,想诱使罗敷跟他走。

  先写使君权势显赫,坐着五马大车,带着随从,威风凛凛地从南方

  而来,一见到美貌的罗敷就徘徊不前了。接着派出随从去打听,得知罗

  敷正值青春妙龄,更是想入非非,按捺不住荒淫之心,急忙亲自走向前

  去对罗敷提出无理要求,要罗敷跟他一道回去。这段诗歌形象地表现

  了封建官僚使君这个好色之徒的丑态,揭露了他肮脏的灵魂。

  9.提问:课文第3段写罗敷面对使君,怎样痛斥他的无理,表现罗

  敷的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

  夫”’斥责、嘲讽使君的愚蠢,贪婪,表现了罗敷不慕权势、不畏威逼的勇

  敢性格、高贵的品质。

  10.提问:罗敷如何夸耀自己的夫婿的?

  讨论并归纳:

  1)夸耀夫婿官高位显:“东方干余骑,夫婿居上头。”

  2)夸耀夫婿赫赫威势:“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3)夸耀夫婿雍容富贵:“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

  值千万余。”

  4)夸耀夫婿接连升迁,前程远大:“十五府小吏……四十专城居。”

  5)夸耀夫婿堂堂仪表:“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6)夸耀夫婿风度翩翩:“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7)众多官员盛赞夫婿:“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1.提问:罗敷盛夸自己夫婿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无耻的使君依仗权势戏诱罗敷,罗敷则针锋相对,以

  夸耀夫婿椰输压倒对方,使他自形惭愧。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的策略。

  12.提问:罗敷运用这种策略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表现她机智勇敢,善于斗争。

  13.提问:请概括本诗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本诗叙述一个采桑女严词拒绝使君戏诱的故事,深刻

  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赞美女主人公忠贞、机智和反抗强暴的精

  子。

  14.提问:本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罗敷热爱劳动,对爱

  情忠贞不二,这是罗敷的美好性格,也是真实可信的现实主义的描写。

  但描写罗敷的美貌和对夫婿的盛夸则是理想化的夸张的,富有浪漫主

  义色彩。作者把现实主义的描写和浪漫主义的夸张结合起来,使罗敷

  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从而突出了中心。

  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诗中写使君是用正面描

  写,写罗敷的美貌基本上用侧面烘托的方法,这样既丰满了人物形象,

  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四、小结

  《陌上桑》描写的是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子而遭严辞拒绝的故事,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赞美了女主人公的坚贞、勇敢和机智。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是很有特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正面描

  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同时还善于从生活中摄取富有戏剧性的场面,

  人物性格通过矛盾冲突加以展示,笔法显得格外经济。通篇用五言,挥

  洒自如,语言朴实无华,文辞错落有致;特别是采用了对话的形式,给人

  以亲切、逼真的感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五、作业 

  1.完成课外练习一、二题。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南(yu2) 罗(fu4) 缃(qi3)

  (lv3)髭须 上(ru2) (qiao4) 头

  立(chi2 chu2)骊(ju1)白(xi1)

  二二、指出下面诗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

  A.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B.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C.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D,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三、断下列各句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

  1.汉乐府,指的是汉朝的乐府诗。汉乐府是汉朝诗苑中的奇葩,在

  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很大。

  2.“五马立踟蹰”一句,是为了突出使君的马多权势大。

  3.“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于’写的是使君感谢罗敷的回答,希

  望罗敷跟他一起回家。

  4.罗敷盛夸自己夫婿是为了让使君自形惭愧,不敢放肆,表现罗敷

  的机智慧敏和忠贞不二。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秦氏有好女2.但坐观罗敷

  3.问是谁家姝4,何用识夫婿

  29.陌上桑

  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一、隅 敷 绮 捋 襦 帩

  踟蹰 驹 晰 二B 三 1 / 2.X3.X4./

  三1.美2.因为3.美女4,凭

陌上桑 篇11

  陌上桑

  [关键词]  文言文/教案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本课的教学可采用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做到在课堂上基本熟读成诵。重点体会罗敷形象的描写刻画,特别是侧面描写的作用。可以结合第一题的答案适当讲讲描写人物的知识,从中学习一些描写方法。

  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本诗。如:

  1 . 课文是怎样刻画罗敷形象的 ?

  2 . 罗敷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

  3 . 罗敷的丈夫真的身居高位吗 ?

  4 . 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5 . 罗敷的故事反映了汉代怎样的现实 ?

  6 . 罗敷的形象体现了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

  7 . 你对汉乐府有哪些了解 ? 你还能背几首汉乐府 ?

  指点迷津

  ( 一 ) 教学目的

  1 . 学习本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2 . 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 . 了解主人公罗敷反抗强暴的形象。

  ( 二 ) 重点难点突破

  1 . 重点体会罗敷形象的刻画

  罗敷是一位美丽的古代劳动妇女。从诗的第一节写她的美貌可知。诗一开始,就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美丽姑娘的形象,使人能产生丰富的想象,想象她也将是心灵纯美的品德高尚的人。在第2节里,她面对使君这个权势赫赫的无耻之徒的侮辱性的要求,毫不畏缩,断然拒绝,并且严词斥责,辛辣嘲讽。她不仅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第3节里,罗敷从官位、权势、富贵、气度诸方面极力夸耀自己的丈夫,这是罗敷面对那个欲以权势来攫取自己做玩物的使君所采取的一种斗争策略。她采用这种斗争策略,从气势上有力地压倒了地方,并且巧妙地保护了自己。

  2 . 难点理解罗敷究竟是什么身分的妇女

  罗敷作为一个经常要采桑养蚕的劳动妇女,她当然不会穿上课文中所写的那样华丽珍贵的服饰,写她的服饰是为了衬托她的美丽动人。同样,罗敷盛夸她的丈夫,也只是为了表现她机智聪明善于斗争的性格。同时,这也和民歌惯用的夸张手法分不开。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 一 ) 掌握字词

  1 . 注音

  敷fū  倭wō  髻jì  缃xiāng  绮qǐ  驹jū  冉rán  陌mò

  2 . 词句补释

  日出东南隅:太阳在东方升起。东南隅,指东方,东南,偏义复词,偏在“东” ( 东方 ) ,“南”字无实义。隅,角落。

  自名为罗敷:自称是罗敷。为,是。

  善蚕桑:擅长养蚕采桑。善,擅长。蚕,桑,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作养蚕、采桑。

  青丝为笼系:用黑色丝线编成篮子上的络绳。为,做。笼:篮子。系,络绳,绳子。

  头上倭堕髻:头上梳的是蓬松下坠的发髻。倭堕髻,歪倒在头的一侧,似堕非堕的发髻。

  耳中明月珠:耳朵上戴着明月生辉的珠子耳环。明月珠,相似是出于西域大秦国的一种宝珠。明月,形容珠子的圆润和光泽。珠,珠耳环。

  缃绮为不裙:下身穿的是杏黄色花绸裙子。缃,杏黄色。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紫绮为上襦:上身穿的是紫色花绸短袄。襦,短袄。

  捋髭须:抚摩着胡须。捋 ( lǚ ) ,用手指顺着抹。髭,嘴上边的胡子。

  著  头: ( 只 ) 戴着包头发的纱巾。著,戴,   ( qiào ) 头,包头发的纱巾。

  但坐观罗敷:只是因为看见罗敷那么美丽的缘故。但,只,只是。坐,因为,由于。

  谢罗敷:请问罗敷。谢,这里作“敬问”、“请问”解。

  宁可共载不:愿不愿跟他一同坐车回去 ? 宁可,这里当“愿意”讲。共载,一同坐车。

  一何愚:怎么这样傻 ! 一何,何等,怎么这样。

  居上头:在前列。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何用识夫婿:凭什么认出我的夫婿呢 ? 何用,用何、凭什么。

  专城居:住进独掌一城的太守府。专:独占。专城居:独占一城作官。

  3 . 辨音

  ①著  zhù  著名               zhuó  著  头

  ②不  bù 不当                  fǒu  宁可共载不

  ③骑qí  骑马                   jì  东方千余骑

  4 . 辨形

  ①髻  倭堕髻                     髭  捋髭须

  ②襦  紫绮为上襦                 懦  懦弱

  ( 二 ) 作品简介

  本文是一首乐府诗。这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汉乐府,指汉朝的乐府诗。乐府,原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后来就称这一类诗歌为“乐府”。

  ( 三 ) 课文内容和段路层次

  这首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全诗采用喜剧手法揭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同时塑造了一位坚贞美丽的农家女子形象。

  全诗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罗敷的美貌,劳动人民为之倾慕。

  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美色,向罗敷提出无理要求。

  第三段,写罗敷拒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

  ( 四 ) 了解本诗的写作特色

  写作上,以叙事为主,融以描写和抒情。描写,又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 相结合,还运用了夸张、排比修辞手法。语言清新活泼,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乐观、幽默、俏皮的情韵,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 五 ) 体会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诗中反映的社会现实是颇为深刻的。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下,她们被视为男子的附属品,特别是有姿色的女子,往往成为权势者的猎物、玩物。本篇的主人公不畏权势,勇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战胜了对方,维护了妇女的尊严。全诗详溢着乐观气息,结尾带有喜剧色彩。

  ( 六 ) 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

  写罗敷的美丽一是为了塑造一个鲜明、突出、动人的人物形象,二是与下文使君形成对比。写罗敷的美丽采用的主要是侧面描写的方法,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描绘,有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倾慕。诗中的侧面描写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运用了夸张、排比的手法,极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罗敷的形象鲜明、突出。

  ( 七 ) 分析罗敷的形象

  罗敷是一位古代的劳动妇女,她美丽勤劳,不畏权势,勇于斗争又善于斗争,以自己的智慧维护妇女的尊严,是个心灵纯美、品德高尚的人。

  ( 八 ) 疑难解析及思路范例

  1 .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说明什么 ?

  罗敷勤劳,善劳动。

  2 . “善蚕桑”的普通劳动妇女为什么竟提着那样珍贵的“笼” ( 篮子 )  ——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去采桑 ? 现实生活中的采桑女果真会如此吗 ?

  诗中用了夸张手法意在为下文写罗敷的美丽、高贵做铺垫。

  3 . 罗敷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

  先具体细致地描写罗敷采桑用具和服饰,借以上两者的美来烘托罗敷不同寻常的美丽。这样的美人的出现当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喜爱。接下来,诗人就接着写了各种人物着迷似的姿态来间接地反映罗敷的美:行人停步放下担子,捋捻着胡须;少年人脱下帽子,忘记了露出鼓束发的纱巾;耕田的、锄地的也全都下手中的工作。总之罗敷的美的光照处的一切都发生了神奇的变仳,人们的所有日常秩序全被打乱了。

  4 .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罗敷的容貌之美,为什么称赞罗敷的环境、器物和服饰 ? 为什么写众人为罗敷的容貌美所倾倒 ? 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读者能感受到她的美吗 ?

  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描写人物,可以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服饰等。环境描写是种渲染、烘托,器物描写是一种陪衬、衬托。也可采取侧面描写 ( 又叫间接描写 ) 的方法 ( 这是相对正面、直接描写而言的 ) ,例如,用景物烘托,借助他人的反应,用其他人物对比等。

  这首诗描写罗敷的美貌,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描绘,有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倾慕,既便不再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 ( 肖像 ) ,读者也足以感到她的美丽姿容了。其中借助他人的反应的描写,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特别成功。又,由于运用了夸张、排比的手法,极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得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效果很好。

  5 . 诗的后半部分写罗敷的人格之美。作者只是从正面把罗敷的语言行为原原本本的描绘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直接去认识、判断罗敷的人格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这样写,一是文字简约,显得干脆利落,二是表现有力,形象鲜明。因为前半部分对罗敷已作了多方面描写,够充分的了,如果这里再作细致描写,就会显得累赘、拖沓。

  6 . 诗篇在采桑事件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作手法 ? 描写出罗敷的什么样的形象 ?

  运用排比、夸张修辞方法和侧面描写方法,描写出了罗敷的美丽的形象。先写罗敷采桑用具的美好、发型的美观、耳环和珍贵、衣着的美丽,衬托出她容貌的美丽;再写不同年龄、不同身分的人看到罗敷都忘却了正做的事,以致“来归相怨怒”,表现出罗敷的巨大吸引力量,进一步从侧面烘托出了她容貌的美丽。这样,一个光彩照人的青年劳动女性的形象,鲜明地树立在读者面前了。

  7 . 诗篇第二段勾画出了使君什么样的形象 ? 勾画这一形象具有什么作用 ?

  “使君”,点明他的高官地位,“五马”,表现他的煊赫声势,“遣吏往”,显示他的权势气派。陌路相逢,就踟蹰不进,先遣吏问,后又自请“共载”,勾画出了他凭借权势,觊觎美色,调戏诱骗罗敷的丑恶嘴脸。勾画这一丑恶形象,,体现着矛盾的发生,树立了罗敷的对立面。

  8 . 诗篇怎样描写罗敷坚拒使君的劝诱 ? 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

  先写“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 !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面对使君、痛斥他的无耻要求,表现了罗敷不慕权势、不畏威逼的勇敢性格、高贵品质。再用排比、夸张修辞手法描写罗敷夸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夸耀丈夫官高位显:“何用识夫婿……可值千万余”,夸耀丈夫赫赫威势;“十五府小吏……四十专城居”,夸耀丈夫接连升迁,前程远大;“为人洁白晰……冉冉府中趋”,夸耀丈夫堂堂仪表、官宦风度;“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以众多官员盛赞丈夫,结住夸夫。无耻的使君依仗权势戏诱罗敷,罗敷针锋相对,以夸耀丈夫揶揄压倒对方。这段言辞,内涵嘲讽的机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现着善于斗争的精神,无耻的使君只能狼狈不堪,逃之夭夭。罗敷外貌与内心兼美,勇敢与智慧并具的青年劳动女性的性格特点,活生生地表现出来了。

  9 . 罗敷的丈夫真的身居高位吗 ?

  倘若罗敷真有这样气派的丈夫,她还用去城南采桑吗 ? 所以,罗敷夸大,只是想借此来贬低使君,并表示自己对使君  赫声势的冷漠态度,以使使君自渐形秽,不敢纠缠。

  10 . 在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可是罗敷这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却敢于嘲弄并拒绝身居高位的使君。可见罗敷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

  11 . 这个故事的结局会如何 ? 请推测。

  结尾如何,诗人写有写出,但从罗敷学辞的某些内容来看,使君大概只好认输,罗敷达到了拒绝的目的。

  12 . 通过以上分析来看,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诗歌通过描写了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罗敷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揭露封建达官贵人的丑恶无耻,热情赞美了劳动妇女的坚贞不阿和对强暴的反抗。

  ( 九 ) 课文翻译

  太阳升起在东方,照在秦家的楼上。秦家有个美丽的女儿,她的名字叫罗敷。罗敷最擅长的是养蚕, ( 这天 ) 来到城南采桑。青丝做了篮子提手,桂枝做了篮子的挂钩。头上梳的倭堕发髻,耳朵上戴的夜光宝珠耳坠。下边系的是杏黄色丝裙,上边穿的是紫绫小袄。走路的人见了罗敷,就放下担子只是捋着胡子看。年轻的人见了罗敷,脱下帽子裹着  头只顾瞅。耕田的人忘了犁地,锄地的人忘了锄草。 ( 由于耽误了活儿 ) 回家时互相抱怨 ( 误了事 ) ,只因贪看了罗敷姑娘。

  大守的车马从南边来到, ( 见了罗敷,立即迷住了心窍。 ) 被勒住的车前的五匹大马,踟蹰着不知如何是好。太守派了差役去打听,这是谁家的美女 ?  ( 别人回答说 ) “这是秦家美丽的闺女,名字就叫罗敷。” ( 又问 ) “年纪多大了 ? ” ( 回答是 ) “不够二十岁,又比十五略大些。”太守恬不知耻地问罗敷:“可愿意跟我一起坐车回去不 ?

  罗敷不慌不忙地上前搭话:“太守怎么这样痴愚 ? 太守本来有自己的妻子,我罗敷也本来有自己的夫婿。 ( 你要知道我夫婿是谁吗 ? 他就在 ) 东边的那个地方,一千多匹马的马队,我的丈夫就走在最前方。凭什么认出我的夫婿呢 ? 他就骑在跟从着黑马的大白马上。青丝系在马的尾巴上,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十五岁还是太守府的小吏,二十岁便作了朝廷上的大夫。三十岁当上侍中郎,四十岁就住进独掌一城的太守府。他面色洁白,生着稀疏清秀的胡须。在公府中踱起步来,从容舒徐。生中同僚数千人,都说我的夫婿出众绝俗。”

  妙文赏析

  宝·心·人

  —— 给那老家伙一个便士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稻草人

  互相依靠

  头脑子塞满了稻草。唉 !

  当我们在一起耳语时

  我们干涩的声音

  毫无起伏,毫无意义

  像风吹在干草上

  或像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

  地窖中的碎玻璃上。

  有声无形,有影无色

  瘫痪了的力量,无动机的姿势

  那些已经越过界线

  目光笔直,到了死亡另一个王国的人

  记得我们 —— 如果稍稍记得的话 —— 不是

  作为迷失的狂暴的灵魂而仅是

  作为空心人

  作为稻草人。

  赏析:

  T·S·艾略特 ( 1888 - 1965 ) ,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批评家,他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坛的先驱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领袖。被誉为“当代最博学的英语诗人”,1922年长诗《荒原》的问世,使他获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进而确立了他现代派诗歌的鼻祖地位,194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空心人》发表于1925年,他认为是诗人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代表作。本诗具有了一种批判的高度,第一段围绕着英国的一个焰火庆祝仪式展开,篇首的“老家伙”指1605年试图炸毁国会大厦的福克斯,在每年的焰火庆祝会上,孩子们要用模拟他做的空心稻草人向家长要一两个便士玩。诗人首先借稻草人暗示现代人其实只是空心人,然后又用真正的福克斯 —— 迷失的、狂暴的人与现代人对比,说明现代人虽生犹死、虽有声却无形,仿佛已“到了死亡的另一个王国”,在这个世界上,他们连“迷失的狂暴的灵魂”都没有,只是一个个空心的稻草人而已。

  思维体操

  在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公安人员老周、老吴、老郑、老王负责侦破一起盗窃杀人案。侦察过程中发现甲、乙、丙三人是重要嫌疑对象,并且当中只有一个是盗窃杀人犯,但究竟谁是盗窃杀人犯,四人的判断却是各不相同的。

  老周断定:甲不是盗窃杀人犯;老吴断定:丙是盗窃杀人犯;

  老郑断定:乙是盗窃杀人犯;老王断定:丙不同盗窃杀人犯。

  侦案结果证明:①盗窃杀人犯确系甲、乙、丙三人中一个。②在四位公安人员的断定中,只有一人的断定是正确的。

  请问:谁是盗窃杀人犯 ? 谁的断定是正确的 ?

  参考答案:

  甲是盗窃杀人犯。老王的断定是正确的。

  题解过程如下:由于吴、王的断定是相互矛盾的一对判断,二者必有一真,而已知四人的断定中只有一真,其余均为假,由此可知周的断定“甲不是盗窃杀人犯”是假,即甲是盗窃杀人犯。

  在这四个断定中周吴郑的断定是假,只有老王的断定是真的。

  三、智能显示

  心中有数

  一、德育:学习女主人公为维护妇女尊严,坚贞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性格。

  二、知识:

  1 . 掌握以下字的读音和写法:倭  堕  襦  捋  髭    踟蹰  骊  晰    殊

  2 . 了解乐府诗的特点。

  三、能力:

  1 . 阅读:①通过阅读,了解故事梗概,理清作者思路,欣赏主人公的外形美和性格美。

  ②欣赏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描写手法的运用。

  2 . 写作:学习以叙事为主,融以描写和抒情的写作方法。

  3 . 听说:进行诵读训练。

  动脑动手】

  ( 一 ) 解释加点的字

  1 . 组坐观罗敷: (      )

  A . 座位    B . 因为,由于    C . 蹲下    D . 等待

  2 . 五马立踟蹰: (      )

  A . 象蜘蛛一样                B . 如立柜形状

  C . 徘徊,停滞不进的样子      D . 一只足

  3 . 使君谢罗敷: (      )

  A . 感谢    B . 辞别    C . 致谢    D . 请问

  4 . 皆言夫婿殊: (      )

  A . 出色,与众不同    B . 矮小    C . 除外    D . 小妹

  ( 二 ) 下面各组诗句都是写罗敷的美貌的,其中属于直接描写的是: (      )

  A .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B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C .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  头

  D .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 三 ) 以第一段为例说明侧面描写的作用。

  ( 四 ) 说明下面各组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 . 使君从南来,王马立踟蹰。         (      )

  2 .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 ”      (      )

  3 .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      )

  4 .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      )

  ( 五 ) 阅读下面一段诗句,然后回答问题: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 . 解释“盈盈”、“冉冉”的含义。

  2 . 请你各用四人字概括这段诗的每层意思。

  □□□□→□□□□→□□□□→□□□□

  3 . 指出这段中直接描写与侧面烘托的诗句。

  ( 六 ) 从罗敷夸夫的言辞中,可以看出,罗敷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 (      )

  A . 是一位炫耀夫势、贪图享受的贵妇人

  B . 是一个胆小怕事、循规蹈矩的一般妇人

  C . 是一位坚贞不阿、勇敢机智的劳动妇女

  D . 是一个爱好打扮、行为不端的不良女子

  参考答案:

  ( 一 ) 1 . B  2 . C  3 . D  4 . A   ( 二 ) D

  ( 三 ) 如“行者见罗敷……锄者忘其锄”从侧面描写周围人都为罗敷的美貌而倾倒,以至忘神失态,更加烘托出她那动人的容貌,为下面的情节发展起了铺垫作用。

  ( 四 ) 1 . 借代  2 . 设问  3 . 夸张  4 . 比喻

  ( 五 ) 1 . 形容举步轻盈,从容大方

  2 . 气派华贵  官运亨通  仪表堂堂  众人称羡

  3 . 直接描写:为人洁白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间接描写: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 六 ) C

  创新园地

  吴承恩年幼时,由于家境贫寒,常受富人欺侮。本乡有个大恶霸粮商名叫张皇兴,此人心狠手辣,在乡里人人恨又人人怕。吴家就多次被他敲诈过。后来吴承恩念书了,而且成了本乡有名的才童。有一年将过年时,张皇兴为附庸风雅,特地屈尊来请吴承恩给他写一幅春联。吴承恩想,这是个出气的好机会,便答应了。他写的春联是:

  皇兴大粮行;

  慈夙楚城扬。

  加的横批是:拿去四首。

  张皇兴见这副春联嵌入了自己的名字,而且还说是“大粮行”,十分高兴。只是那横批有些费解。但他料想吴家那毛孩子也不会怎么着他,便稀里糊涂地贴上了。

  其实,吴承恩这横批是藏有“机关”的,你能看出来吗 ?

  参考答案:

  横批所谓“拿去四首”,是说把对联上下联的前四个字的上半部分去掉。实际上那幅对联应当是:

  王八大粮行;

  心歹楚城扬。

陌上桑 篇12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

  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

  2、评议人物;

  3、背诵。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导入  :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的诗歌。这些诗,一般都配乐歌唱。《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沤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在艺术创作上,乐府诗格律比较自由,杂言、五言、七言兼而有之,其余有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自然、文辞优美。

  2.关于《陌上桑》

  这是一首在东汉时期民间广为流传的诗歌,诗中的故事带有浓厚的传说性。过去有人对诗里的故事做过猜测,认为:《陌上桑》讲的是赵王的家令王仁妻子罗敷的事。罗敷出门采桑被赵王看见,赵王想把她霸占为妾,于是罗敷作《陌上桑L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制止了赵王的卑劣行为。还有人认为《陌上桑》和“秋胡行’中的故事有关。秋胡的故事最早见于刘向的《烈女传》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叫秋胡的人,娶妻五日便出外做官,五年后才回家。路上,见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在采桑。下车对她说:“力田不如运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便要娶她为妻,女子不从。秋胡来到家里,母亲引他见其妻,正是路遇的采桑女。妻子见秋胡是个负心人,便含恨投河而死。

  这两则故事跟《陌上桑》有什么关系,现已很难考证。今天我们读这首诗,应当把它当作一篇文艺作品来看诗,欣赏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欣赏女主人公罗敷美丽、聪明、勇敢、忠贞,蔑视权贵的形象。

  一、初读正音明大意。

  1、分组试读明句读。学生试读,学生相互指出读错的地方。共同解决生字问题。

  2、教师点拨或学生质疑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及在诗中的意义:

  隅 敷 笼系 倭堕髻 缃绮 襦 捋髭须 著峭头 踟蹰 妹 宁可 千余骑 骊 鬑鬑 [陌]方位、角落。 [好女] 美女。 [善]有的本子作“喜”。 [青丝] 青色的丝绳。[笼]装桑叶的竹篮。 [系]系物的绳子。 [笼钩] 一种工具,采桑时用来钩桑枝,行走时用来挑竹筐。 [倭堕髻] 种发髻名。其髻像云堆叠,歪在头部的一侧,是当时时髦的发式。 [明月珠]宝珠名。 [缃绮] 浅黄色有花纹的纺织品。 [孺] 短袄。 [行者]过路的人。 [下担]放下担子”[捋]抚摸。[髭须]胡须。 [著]戴。 [帩头]包头的纱巾。[但]只。[坐]因为,由于。

  3、再读有节奏。

  分组竞读。然后学生互评,看谁更有感情。

  教师点拨读法:五个字的诗句,一般说来,前两个字应方该稍慢,略带拖腔,后三个字应该稍快。例如“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应读作:“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其余依此类推。

  4、齐读明大意。

  ①齐读;

  ②然后让学生试译全诗。

  二、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给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概念:

  正面描写:从人或物的本身着笔进行描写的称为直接描写,也称为间接描写。直接描写着眼点是本身的情、状、声、态、色、香等等。

  侧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为鲜明、突出的描写方法称为间接描写,又叫做侧面描写。

  2、根据这一概念,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第一段中写罗敷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诗中写罗敷夸夫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①学生自由读全诗;

  ②讨论诗中哪些是正面描写罗敷和其丈夫的?哪些是从侧面描写罗敷和其丈夫的?

  三、小结:学生小结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特点。

  四、运用: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来描写“冷”。

  ①请哪位同学来正面描写冷。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推测,正面写“冷”,是很困难的。也许同学们会说:

  “很冷!”、“冷得要命!”、“真是太冷了!”“……”

  ②当然,如果我们从侧面的角度入手来展现现“冷”,情况就不一样。

  提示问题:

  当强冷空气来临时,我们可以从极冷情况下“人”和“物”的具体表现,就可以让“冷”无处藏身了。

  比方说,人的穿戴、人的外貌、人的动作、人的语言、雾、冰、霜、北风、各种动物……这下“冷”就活画了出来了。

  ③学生完成片断作文。

  第2课时

  学习目标:评议人物及背诵

  导:复习检测:

  1、释其诗中之义并为划线的字注音:

  隅 敷 笼系 倭堕髻 缃绮 襦   捋髭须 著峭头 踟蹰 妹 宁可共载不

  千余骑 骊 鬑鬑

  2、评讲上次片断作文《冷》:①教师指定优秀范文让作者自己读作文;②学生共评作文;③教师扣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略作点拨。

  .自由诵读全诗。

  .学生讨论:

  1、  本诗写了罗敷哪两件事?从中可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探究发现:采桑、拒诱。)

  2、有人认为使君是个好色之徒,是个调戏良家妇女的恶棍。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请阐述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多样分组竞赛诵读。

  ①男女竞读比响亮;②小组竞读比节奏;③同桌竞读感情。

  .拓展阅读:

  1、辛延年的《羽林郎》,并比较分析诗中的胡姬与罗敷的性格异同;

  2、《上邪》的背诵默写。

  .日常积累:

  1、重点背读默写并评点以下诗句: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3、做人智慧积累:

  ①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面对强大的“敌人”要靠机智取胜,不可蛮拼。②还可以让学生自由探究发挥:阅读收获体会大家谈。

  2004-12-3

陌上桑 篇13

  陌 上 桑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楼房。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本来取名叫罗敷。罗敷很会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倭堕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脱掉帽子整理仪容。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生气,只因为观看罗敷。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了,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的美女。小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年龄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岁还不足,十五岁略微有多。”太守令小吏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多么愚蠢!太守你本来有妻子,罗敷我本来有丈夫。(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凭什么识别我丈夫?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长得皮肤洁白,疏朗朗略微长一点胡须;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与众不同。”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陌上桑 篇14

  一、解释加下划线的字

  1.组坐观罗敷:( )

  a.座位b.因为,由于c.蹲下d.等待

  2.五马立踟蹰:( )

  a.象蜘蛛一样 b.如立柜形状

  c.徘徊,停滞不进的样子d.一只足

  3.使君谢罗敷:( )

  a.感谢b.辞别c.致谢d.请问

  4.皆言夫婿殊:( )

  a.出色,与众不同b.矮小c.除外d.小妹

  二、下面各组诗句都是写罗敷的美貌的,其中属于直接描写的是:( )

  a.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b.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c.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

  d.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三、以课文第一段为例说明侧面描写的作用。

  四、说明下面各组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使君从南来,王马立踟蹰。( )

  2.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

  3.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

  4.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

  五、阅读下面一段诗句,然后回答问题: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解释“盈盈”、“冉冉”的含义。

  2.请你各用四人字概括这段诗的每层意思。

  □□□□→□□□□→□□□□→□□□□

  3.指出这段中直接描写与侧面烘托的诗句。

  六、从罗敷夸夫的言辞中,可以看出,罗敷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

  a.是一位炫耀夫势、贪图享受的贵妇人

  b.是一个胆小怕事、循规蹈矩的一般妇人

  c.是一位坚贞不阿、勇敢机智的劳动妇女

  d.是一个爱好打扮、行为不端的不良女子

  参考答案:

  一 1.b2.c3.d4.a

  二 d

  三 如“行者见罗敷……锄者忘其锄”从侧面描写周围人都为罗敷的美貌而倾倒,以至忘神失态,更加烘托出她那动人的容貌,为下面的情节发展起了铺垫作用。

  四 1.借代2.设问3.夸张4.比喻

  五 1.形容举步轻盈,从容大方

  2.气派华贵官运亨通仪表堂堂众人称羡

  3.直接描写:为人洁白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间接描写: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六c

陌上桑 篇15

  陌上桑

  汉乐府

  教学目的

  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

  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

  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

  2.难点

  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2)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隅(yu2 )敷(fu1)笼系(ji4)倭(wo1)堕(duo4)

  髻(ji4)缃(xiang3)绮(qi3)襦(ru2)捋须(lv3)

  髭(zi1) 著媜头(zhuo2 qiao4) 踟蹰(chi2 chu2)妹(shu1)

  宁可(ning4)千余骑(ji4)骊(li2)鬑鬑(lian2)

  2,查字典,参照课文注释,理解文意。

  二、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

  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的诗歌。

  这些诗,一般都配乐歌唱。

  《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

  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

  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

  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沤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

  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在

  艺术创作上,乐府诗格律比较自由,杂言、五言、七言兼而有之,其余有

  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自然、文辞

  优美。

  2.关于《陌上桑》

  这是一首在东汉时期民间广为流传的诗歌,诗中的故事带有浓厚

  的传说性。过去有人对诗里的故事做过猜测,认为:《陌上桑》讲的是赵

  王的家令王仁妻子罗敷的事。罗敷出门采桑被赵王看见,赵王想把她

  霸占为妾,于是罗敷作《陌上桑L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制止了赵王的卑

  劣行为。

  还有人认为《陌上桑》和“秋胡行’中的故事有关。秋胡的故事最早

  见于刘向的《烈女传》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叫秋胡的人,娶妻五日便

  出外做官,五年后才回家。路上,见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在采桑。下车对

  她说:“力田不如运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便要娶她为妻,女子不从。

  秋胡来到家里,母亲引他见其妻,正是路遇的采桑女。妻子见秋胡是个

  负心人,便含恨投河而死。

  这两则故事跟《陌上桑》有什么关系,现已很难考证。今天我们读

  这首诗,应当把它当作一篇文艺作品来看诗,欣赏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

  超的艺术性。欣赏女主人公罗敷美丽、聪明、勇敢、忠贞,蔑视权贵的形

  象。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语音准确,节奏分明,读出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陌]方位、角落。

  [好女] 美女。

  [善]有的本子作“喜”。

  [青丝] 青色的丝绳。[笼]装桑叶的竹篮。[系]系物的绳子。

  [笼钩] 一种工具,采桑时用来钩桑枝,行走时用来挑竹筐。

  [倭堕髻] 种发髻名。其髻像云堆叠,歪在头部的一侧,是当时时

  髦的发式。

  [明月珠]宝珠名。

  [缃绮] 浅黄色有花纹的纺织品。

  [孺] 短袄。

  [行者]过路的人。

  [下担]放下担子”[捋]抚摸。[髭须]胡须。

  [著(Zhuo2]戴。[帩头]包头的纱巾。

  [但]只。[坐]因为,由于。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使君]汉代对太守或刺史的称呼。

  [五马]指使君所乘的五匹马拉的车。汉朝太守出行用五匹马拉

  车。

  [踟蹰]徘徊,停滞不前的样子。

  [殊]美丽的女子。

  [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宁可]愿意。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一何]怎么这样。

  [东方]指夫婿当官的地方。

  [千余骑]泛指跟随夫婿的人。

  [上头]前列。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何用] 凭什么。[识] 辨认。

  [脑] 深黑色的马。[驹] 两岁的马。这句说骑着白马,后面跟着骑

  着小黑马的大官是我的丈夫。

  [络] 这里指网状物兜住。这句说马头上戴着金色的笼头。

  [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

  [千万余]成干上万(钱)

  [府小吏]太守府中地位卑下的小官吏。

  [朝大夫]朝廷中大夫的官职。

  [侍中郎] 出入宫禁的亲近官员。

  [专城居] 一城之主,如太守在史一类的官。[专]独占。

  [晰] 白。指皮肤洁白。

  [羹]须发疏薄的样子。[颇] 略。

  [盈盈]同下面的“冉冉”都是形容举步轻缓,从容大方的样子。

  [殊] 出色,与众不同。

  5.请学生翻译全文。

  6.再次朗读课文。

  7.提问:作品是怎样表现罗敷美貌的?

  讨论并归纳:

  1)写罗敷出场的环境美“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渲染,烘托了

  罗敷之美。

  2)写罗敷采桑工具精美“青丝为笼系,桔枝为笼钩”,陪衬产托了

  罗敷之美。

  3)写罗敷服饰的华美“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

  绮为上襦。”借服饰描写罗敷的外貌美。

  4)写众人为罗敷的容貌美所倾倒,借助他人的反应,从侧面写出

  罗敷的美。

  8.提问:课文第2段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使君被光艳照人的罗敷所吸引,打起了鬼主意,仗

  着权势,想诱使罗敷跟他走。

  先写使君权势显赫,坐着五马大车,带着随从,威风凛凛地从南方

  而来,一见到美貌的罗敷就徘徊不前了。接着派出随从去打听,得知罗

  敷正值青春妙龄,更是想入非非,按捺不住荒淫之心,急忙亲自走向前

  去对罗敷提出无理要求,要罗敷跟他一道回去。这段诗歌形象地表现

  了封建官僚使君这个好色之徒的丑态,揭露了他肮脏的灵魂。

  9.提问:课文第3段写罗敷面对使君,怎样痛斥他的无理,表现罗

  敷的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

  夫”’斥责、嘲讽使君的愚蠢,贪婪,表现了罗敷不慕权势、不畏威逼的勇

  敢性格、高贵的品质。

  10.提问:罗敷如何夸耀自己的夫婿的?

  讨论并归纳:

  1)夸耀夫婿官高位显:“东方干余骑,夫婿居上头。”

  2)夸耀夫婿赫赫威势:“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3)夸耀夫婿雍容富贵:“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

  值千万余。”

  4)夸耀夫婿接连升迁,前程远大:“十五府小吏……四十专城居。”

  5)夸耀夫婿堂堂仪表:“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6)夸耀夫婿风度翩翩:“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7)众多官员盛赞夫婿:“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1.提问:罗敷盛夸自己夫婿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无耻的使君依仗权势戏诱罗敷,罗敷则针锋相对,以

  夸耀夫婿椰输压倒对方,使他自形惭愧。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的策略。

  12.提问:罗敷运用这种策略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表现她机智勇敢,善于斗争。

  13.提问:请概括本诗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本诗叙述一个采桑女严词拒绝使君戏诱的故事,深刻

  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赞美女主人公忠贞、机智和反抗强暴的精

  子。

  14.提问:本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罗敷热爱劳动,对爱

  情忠贞不二,这是罗敷的美好性格,也是真实可信的现实主义的描写。

  但描写罗敷的美貌和对夫婿的盛夸则是理想化的夸张的,富有浪漫主

  义色彩。作者把现实主义的描写和浪漫主义的夸张结合起来,使罗敷

  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从而突出了中心。

  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诗中写使君是用正面描

  写,写罗敷的美貌基本上用侧面烘托的方法,这样既丰满了人物形象,

  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四、小结

  《陌上桑》描写的是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子而遭严辞拒绝的故事,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赞美了女主人公的坚贞、勇敢和机智。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是很有特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正面描

  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同时还善于从生活中摄取富有戏剧性的场面,

  人物性格通过矛盾冲突加以展示,笔法显得格外经济。通篇用五言,挥

  洒自如,语言朴实无华,文辞错落有致;特别是采用了对话的形式,给人

  以亲切、逼真的感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五、作业 

  1.完成课外练习一、二题。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南(yu2) 罗(fu4) 缃(qi3)

  (lv3)髭须 上(ru2) (qiao4) 头

  立(chi2 chu2)骊(ju1)白(xi1)

  二二、指出下面诗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

  A.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B.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C.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D,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三、断下列各句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

  1.汉乐府,指的是汉朝的乐府诗。汉乐府是汉朝诗苑中的奇葩,在

  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很大。

  2.“五马立踟蹰”一句,是为了突出使君的马多权势大。

  3.“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于’写的是使君感谢罗敷的回答,希

  望罗敷跟他一起回家。

  4.罗敷盛夸自己夫婿是为了让使君自形惭愧,不敢放肆,表现罗敷

  的机智慧敏和忠贞不二。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秦氏有好女2.但坐观罗敷

  3.问是谁家姝4,何用识夫婿

  29.陌上桑

  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一、隅 敷 绮 捋 襦 帩

  踟蹰 驹 晰 二B 三 1 / 2.X3.X4./

  三1.美2.因为3.美女4,凭

陌上桑 篇16

  教学设想

  这是一首古代民歌。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现实,学生可能一时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应注意诗歌背景的介绍。这是一首五言诗,读来琅琅上口,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谈骨气》这篇课文吗?孟子给“有骨气”下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对,我们今天又要认识一个“有骨气”的人,还是一位美丽的女子。

  二、听录音(也可由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解决生字难字。

  三、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要求:结合注释体会句意,注意停顿和节奏。

  四、讨论交流

  1.提问:诗歌是怎样表现罗敷的美貌的?

  明解: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正面描写: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侧面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提问:罗敷是否只具有外表美?

  明确:罗敷不光外表美,心灵更美。

  罗敷坚拒使君调戏,表现出她坚贞不屈、勇于斗争的高贵品质。

  罗敷以夸耀自己的丈夫,使欺弱怕强的使君无从下手,充分表现出罗敷的沉着和机警聪慧。

  3.提问:诗歌是怎样刻画使君的形象的?

  明确:使君是一个荒淫无耻的封建官僚。诗歌先是写他停留着不走,继而打听年龄,最后竟提出“共载”,步步深入地暴露出使君的肮脏灵魂。

  4。提问:刚才我们对使君的评价是一种传统的评价,你对使君的行为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明确:这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指责使君,鞭挞他的荒淫无耻。其实,换二个角度来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使君的行为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观点要合理,并做到有理有据。

  五、课堂练习

  学生充分展开想像,描绘罗敷“置词”后的情景。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展开想像,增补一些情节,将这首诗改写一个故事。

陌上桑 篇17

  一、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

  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的诗歌。

  这些诗,一般都配乐歌唱。

  《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

  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

  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

  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沤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

  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在

  艺术创作上,乐府诗格律比较自由,杂言、五言、七言兼而有之,其余有

  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自然、文辞

  优美。

  2.关于《陌上桑》,可以让学生收集,再适当补充。

  这是一首在东汉时期民间广为流传的诗歌,诗中的故事带有浓厚

  的传说性。过去有人对诗里的故事做过猜测,认为:《陌上桑》讲的是赵

  王的家令王仁妻子罗敷的事。罗敷出门采桑被赵王看见,赵王想把她

  霸占为妾,于是罗敷作《陌上桑L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制止了赵王的卑

  劣行为。

  还有人认为《陌上桑》和“秋胡行’中的故事有关。秋胡的故事最早

  见于刘向的《烈女传》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叫秋胡的人,娶妻五日便

  出外做官,五年后才回家。路上,见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在采桑。下车对

  她说:“力田不如运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便要娶她为妻,女子不从。

  秋胡来到家里,母亲引他见其妻,正是路遇的采桑女。妻子见秋胡是个

  负心人,便含恨投河而死。

  这两则故事跟《陌上桑》有什么关系,现已很难考证。今天我们读

  这首诗,应当把它当作一篇文艺作品来看诗,欣赏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

  超的艺术性。欣赏女主人公罗敷美丽、聪明、勇敢、忠贞,蔑视权贵的形

  象。

  二、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语音准确,节奏分明,读出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陌]方位、角落。

  [好女] 美女。

  [善]有的本子作“喜”。

  [青丝] 青色的丝绳。[笼]装桑叶的竹篮。[系]系物的绳子。

  [笼钩] 一种工具,采桑时用来钩桑枝,行走时用来挑竹筐。

  [倭堕髻] 种发髻名。其髻像云堆叠,歪在头部的一侧,是当时时

  髦的发式。

  [明月珠]宝珠名。

  [缃绮] 浅黄色有花纹的纺织品。

  [孺] 短袄。

  [行者]过路的人。

  [下担]放下担子”[捋]抚摸。[髭须]胡须。

  [著(Zhuo2]戴。[帩头]包头的纱巾。

  [但]只。[坐]因为,由于。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使君]汉代对太守或刺史的称呼。

  [五马]指使君所乘的五匹马拉的车。汉朝太守出行用五匹马拉

  车。

  [踟蹰]徘徊,停滞不前的样子。

  [殊]美丽的女子。

  [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宁可]愿意。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一何]怎么这样。

  [东方]指夫婿当官的地方。

  [千余骑]泛指跟随夫婿的人。

  [上头]前列。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何用] 凭什么。[识] 辨认。

  [脑] 深黑色的马。[驹] 两岁的马。这句说骑着白马,后面跟着骑

  着小黑马的大官是我的丈夫。

  [络] 这里指网状物兜住。这句说马头上戴着金色的笼头。

  [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

  [千万余]成干上万(钱)

  [府小吏]太守府中地位卑下的小官吏。

  [朝大夫]朝廷中大夫的官职。

  [侍中郎] 出入宫禁的亲近官员。

  [专城居] 一城之主,如太守在史一类的官。[专]独占。

  [晰] 白。指皮肤洁白。

  [羹]须发疏薄的样子。[颇] 略。

  [盈盈]同下面的“冉冉”都是形容举步轻缓,从容大方的样子。

  [殊] 出色,与众不同。

  5.请学生翻译全文。

  6.再次朗读课文。

  7.提问:作品是怎样表现罗敷美貌的?

  讨论并归纳:

  1)写罗敷出场的环境美“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渲染,烘托了

  罗敷之美。

  2)写罗敷采桑工具精美“青丝为笼系,桔枝为笼钩”,陪衬产托了

  罗敷之美。

  3)写罗敷服饰的华美“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

  绮为上襦。”借服饰描写罗敷的外貌美。

  4)写众人为罗敷的容貌美所倾倒,借助他人的反应,从侧面写出

  罗敷的美。

  8.提问:课文第2段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使君被光艳照人的罗敷所吸引,打起了鬼主意,仗

  着权势,想诱使罗敷跟他走。

  先写使君权势显赫,坐着五马大车,带着随从,威风凛凛地从南方

  而来,一见到美貌的罗敷就徘徊不前了。接着派出随从去打听,得知罗

  敷正值青春妙龄,更是想入非非,按捺不住荒淫之心,急忙亲自走向前

  去对罗敷提出无理要求,要罗敷跟他一道回去。这段诗歌形象地表现

  了封建官僚使君这个好色之徒的丑态,揭露了他肮脏的灵魂。

  9.提问:课文第3段写罗敷面对使君,怎样痛斥他的无理,表现罗

  敷的什么性格?

  讨论并归纳:“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

  夫”’斥责、嘲讽使君的愚蠢,贪婪,表现了罗敷不慕权势、不畏威逼的勇

  敢性格、高贵的品质。

  10.提问:罗敷如何夸耀自己的夫婿的?

  讨论并归纳:

  1)夸耀夫婿官高位显:“东方干余骑,夫婿居上头。”

  2)夸耀夫婿赫赫威势:“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3)夸耀夫婿雍容富贵:“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

  值千万余。”

  4)夸耀夫婿接连升迁,前程远大:“十五府小吏……四十专城居。”

  5)夸耀夫婿堂堂仪表:“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6)夸耀夫婿风度翩翩:“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7)众多官员盛赞夫婿:“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1.提问:罗敷盛夸自己夫婿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无耻的使君依仗权势戏诱罗敷,罗敷则针锋相对,以

  夸耀夫婿椰输压倒对方,使他自形惭愧。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的策略。

  12.提问:罗敷运用这种策略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讨论并归纳:表现她机智勇敢,善于斗争。

  13.提问:请概括本诗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本诗叙述一个采桑女严词拒绝使君戏诱的故事,深刻

  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赞美女主人公忠贞、机智和反抗强暴的精

  子。

  14.提问:本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罗敷热爱劳动,对爱

  情忠贞不二,这是罗敷的美好性格,也是真实可信的现实主义的描写。

  但描写罗敷的美貌和对夫婿的盛夸则是理想化的夸张的,富有浪漫主

  义色彩。作者把现实主义的描写和浪漫主义的夸张结合起来,使罗敷

  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从而突出了中心。

  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诗中写使君是用正面描

  写,写罗敷的美貌基本上用侧面烘托的方法,这样既丰满了人物形象,

  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小结

  《陌上桑》描写的是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子而遭严辞拒绝的故事,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赞美了女主人公的坚贞、勇敢和机智。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是很有特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正面描

  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同时还善于从生活中摄取富有戏剧性的场面,

  人物性格通过矛盾冲突加以展示,笔法显得格外经济。通篇用五言,挥

  洒自如,语言朴实无华,文辞错落有致;特别是采用了对话的形式,给人

  以亲切、逼真的感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陌上桑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