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蜡烛》写作特点

《蜡烛》写作特点

狂想曲 点赞 分享
《蜡烛》写作特点

微信扫码分享

《蜡烛》写作特点(精选14篇)

《蜡烛》写作特点 篇1

  1)环境描写

  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例如文中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第 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等等,这样多次重复的描写,一方面,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另一方面也看出敌人的疯狂。而与环境恶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临危不惧,她不顾艰难,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烈士埋葬,所以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

  2)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一般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包括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而本文对主要人物——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文中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吃力,然而又那么认真。不难体会到,是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气概打动了她,激励了她,因此她的所有动作都包含着对烈士的敬意。她舍生忘死地去掩埋烈士,并把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奉献给了可敬的烈士,表现出她对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对蜡烛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对于烛光的描写,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情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蜡烛》写作特点 篇2

  一、积累与运用

  1.注音。

  拂( )晓   地窖( )   瓦砾( )   匍( )匐( )  腋( )窝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偷xí( )  pínɡ( )障  jū( )躬  肃mù( ) 颤wēi( )

  3.解释词语。

  永垂不朽: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4.文学知识。

  《蜡烛》一文的作者是          (国籍)的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           ,“蜡烛”的象征意义                            。

  二、阅读

  (一)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

  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那个苏联人 地躺在那 的方场上,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周围是炸弯了的铁器和炸焦了的树木。

  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一段还没有炸断的铁栏杆拦在她前面,她也不打算跨过去。她太衰老了,跨不过去,因此慢慢地绕过了那段铁栏杆,走进了方场。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5.选文中有四处写到德国人的炮火,全文共有六处,有什么作用?

  6.在文中空白处填词语,体会用词妙处。

  7.当老人看到那战死的兵时,她为什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

  8.敌人炮火很激烈,为什么老妇人“直着身子”走进方场,表现她怎样的精神?

  9.文中有两处对战死的苏联士兵的肖像描写,都是透过老人的眼来写的,试着说出老人心里最想说的话。

  (二)《百合花》片段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翘翘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

  “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站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紧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惟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果然,他一边走一边跟我嘟哝起来了。

  “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我忍不住想给他开个玩笑,便故作严肃地说:

  “是呀!也许她在做姑娘时,起早熬夜,不知多干了多少零活,才积起了做被子的钱,或许她还为了这条花被睡不着呢。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儿,说:

  “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已经借来了,再送回去,倒叫她多心。”我看他那副认真为难的样子,觉得又好笑,又可爱。不知怎么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他听我这么说,也似乎有理,考虑了一下,便下了决心似的说:

  “好,算了。用了给她好好洗洗。”他决定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通通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地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

  一会儿,我们的炮响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了。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

  ……

  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下来。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只得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脸洗手。能吃得的,喂他们吃一点;带着背包的,就给他们换一件干净衣裳;有些还得解开他们的衣服,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迹。做这种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线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脚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

  “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线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开给我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里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准备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势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的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年轻人的脸。

  10.加点词表现小通讯员什么性格?

  11.新媳妇一开始为什么不肯借被子?最后又怎么舍得给小通讯员铺上?谈谈你的理解。

  12.她为什么异样地瞟了“我”一眼?

  13.新媳妇为什么“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你是如何理解的。

  14.请分析结尾画“ ”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作文

  15.说说《蜡烛》中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fú jiào lì pú fú yè

  2.袭 屏 鞠 穆 巍

  3.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长久流传,永不磨灭。 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精神疲乏,气力使尽,形容极度疲劳。

  4.前苏联 西蒙诺夫 老妇人(老玛利•育乞西) 象征母亲的眼泪

  二、(一)5.敌人的凶残,“方场”区域处在危险的境地,更衬托牺牲战士的勇敢和老妇人不顾危险埋葬战士的爱心。

  6.“孤零零”、“毫无遮掩”。“孤零零”一词让人心生爱怜,不忍心让年轻战士独自躺在那里。这也是老妇人行动的原因,说明老妇人极有爱心。“毫无遮掩”体现方场的无险可守,更衬托战士的勇敢和老妇人的不顾危险。

  7.看到战死的士兵,老妇人有失去亲人般的悲痛,情感郁积于心,很想说出来。

  8.“直着身子”是因为她的年老,不能匍匐,亦不能快跑。这一举动表现老妇人的内心活动:一定要为战死的孩子祈祷、安葬,哪怕牺牲生命!

  9.多年轻、多勇敢的孩子,不能让你孤零零地独自在这儿……(意思符合即可)

  (二)10.淳朴、可爱,在女同志面前有点腼腆、羞涩、局促。

  11.因为被子是她惟一的嫁妆,寄托着最美好的感情,刚过门三天就被借走,有点舍不得,但又想到战士们为人民的解放而流血牺牲,小通讯员的淳朴可爱的举动,让她受到触动,当发现牺牲的战士是小通讯员时,她又毫不犹豫地为他铺上这条凝聚着纯洁美好感情的被子。表现最诚挚、最感人的军民情。

  12.表达她对我的劝阻的不满和对小通讯员的怜惜与敬爱,表明只有这样做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13.她觉得其他人的做法重物轻人,是不能容忍的,因而表现出极大的不满。

  14.光艳照人的细节描写,展现新媳妇高尚、圣洁、美丽的心灵,由此使主题升华。

  三、15.作文提示:①从富有爱心的老人上,②从对敌人的仇恨上,③从冒着炮火行动上表现出来的精神。

《蜡烛》写作特点 篇3

  【创意说明】

  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选材巧妙外,细腻的描写不可或缺。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情感,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摹写。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妨将有些描写对象相同的反复摹写进行归类、比较,再品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教学步骤】

  一、寻找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3、意见综合:

  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二、归类

  按内容将这些描写归类集中,如: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⑴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⑵ 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⑶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⑷ 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⑸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⑹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⑺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⑻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⑼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⑽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⑾ 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⑴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⑵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⑶ 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⑷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⑸ 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⑹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⑴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⑵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⑶ 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⑷ 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⑴ 三次写“爬”:

  ① 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 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 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⑵ 三次写“跪”:

  ① 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 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 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三、分块品析

  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课文扩读材料:

  勇气

  d、c、狄斯尼

  (选文略)

  使用建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战争使亿万人民处于法西斯的铁蹄之下。然而真正强大的不是法西斯,而是人民,人民中间蕴藏着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正如毛泽东所说:“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与课文相似的是,《勇气》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被侵略国的人民与解放人员之间发生的故事,并且文中也有“两种勇气”“两次收留”,为学生尝试“归类品味”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文本,可以成为这种学法的“试验田”。

《蜡烛》写作特点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

  4.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能力目标

  1.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在跃动的烛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光明的未来。学习本文,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课堂设施需求(计算机教室、投影仪、电视机、计算机、dvd播放机等)

  课程设计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二、教学方法

  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理解人物形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联想拓展法。在文意蕴藉的地方,引导学生联想想像,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点拨教学法。文章人物的思想感情容易把握,但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感人的艺术效果产生的奥秘,还需教师适当的点拨。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的意志。一支蜡烛照亮了战争的一角,“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多媒体显示:一支蜡烛点燃到众多蜡烛燃亮了……呈现字样“蜡烛”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这些作品均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描写从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在西部边境的溃败,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1944年夏天解放白俄罗斯战役的胜利,具有广阔的历史画面和生动的战时生活的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三部曲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反映二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电影、电视片断,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把握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削                      迫击炮

  拂晓                    颤巍巍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选两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应抓住记叙的六要素。

  明确: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鬼子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四)、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

  学生齐读相关片断。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教师提示: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红军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选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3.要求学生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学生自由讨论。

  (2)选两位同学发言。

  明确: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4.探究思考。

  提问: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谈。有人认为:“文章突出小小的烛光,意蕴深远。”有人认为:“事件本身很感人。”有人认为:“文章一再写德国人的炮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更突出老妇人行为的感人。”有人认为“老妇人把一生中最珍爱的结婚喜烛献给红军战士,这一点很感人。”……

  教师归纳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五)、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回答一题)

  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默读、品味,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1.改后效果不太好。原句的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能听得见,十分感人。改后过于笼统,不够细致。

  2.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表现了老妇人奉献给红军烈士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3.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黑色围巾,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4.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师生共同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明确: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六)、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七)、布置作业

  1.用“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五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自然合理。

  2.阅读下面这首诗,体味诗中的情感。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世纪挽歌

  王晓霞

  一九九九年五月八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公然袭击我驻南使馆。消息传来,群情激愤,遂成诗句,以悼念殉职的许杏虎、朱颖、邵云环三君。

  大海狂啸

  长天垂泪

  亿万万同胞的愤怒

  化作悲痛的世纪挽歌

  作为战地记者

  《亲历炮火》

  用心作证  用笔控诉

  战争罪恶

  硝烟中为正义呐喊

  长夜里为和平奔波

  虽然生命潜伏着危险

  想不到是在自己的领地被黑手掠夺

  真理何在  公平何在

  罕见的侵略必遭历史谴责

  强权扩张的野心昭然若揭

  怎能不令人深深思索

  愤怒的手啊举过头顶

  悲痛的心啊不会沉默

  听,正义和平的吼声

  已汇成滚滚的长江

  (摘自1999.5.19《光明日报》)

  3.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板书设计

《蜡烛》写作特点 篇5

  【教学设计说明】

  《蜡烛》写的是1944年9月19日,红军决定偷袭贝尔格莱德萨伐河上的一座桥,一位名叫契柯拉耶夫的战士牺牲了,为了尽快攻占那座桥,红军没来得及埋葬他,一位老妇人亲手埋葬了他。本文特点是人物思想感情集中于一点,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作品感人之处是诗意般的表现出这种感情的深度和浓度。所以宜从各方面体会这种情感的深度。看炮火连天,想老妇人不顾生死;看年老体弱,想老妇人力量的源泉;看保护遗体,想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看烛光闪烁,想老妇人奉献的感情。如果停留在概括人物思想感情上,作品的感染力就会大大减弱,另外本文意蕴丰富,有许多意味深长的句子,宜细细揣摩探究,每一部分将注意力放在意蕴丰富之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可以让学生提问,也可以向学生提问,确立探究方向后,逐一研讨,根据以上特点,在教学本课时设计如下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地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二、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2、复述课文情节,小组讨论老妇人是怎样的人。

  四、研读欣赏

  1、文章非常感人,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感人的因素有哪些?

  2、找出令你感动的情节,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感动的原因。

  3、分析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

  五、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

  六、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教学片断】

  师: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

  生:课文写的人物有五个红军,一个老妇人,还有德国人。

  师:他们做了哪些事?

  生:五个红军做的事情是决定偷袭一座桥。

  生:德国人做的事情是阻止他们偷袭,不断用炮袭击他们。

  生:老妇人做的事情是埋葬一个牺牲了的红军。

  师:大家分别说出了文中人物各做了什么事情,但这些人物、事件之间是有联系的。请你们考虑。如果把文中所有人物和事件综合起来,想想他们之间的关联,该如何叙述这件事情?

  生:五个红军决定偷袭一座桥,德国人吓坏了,不断地用炮轰击他们。

  生:德国人的炮火很猛烈,五个红军,两个轻伤两个重伤,还有一个牺牲了。

  生:为了尽快攻占那座桥,红军没有时间埋葬牺牲的战士,老妇人就亲手把他埋葬了。

  师:不错,大家的表述已经综合地反映了人物和事件之间的联系,这还不够,希望同学们能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既能表达出文中所有人物、事件之间的联系,又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该怎么说?

  生:五个红军决定偷袭一座桥,在德国人猛烈的炮击下,两个轻伤两个重伤,还有一个牺牲了。附近的一位老妇人亲手埋葬了死了的那位红军。

  师:正确,概括比较全面,如果能加上时间,地点就更好了。

  生:1944年9月19日,红军决定偷袭贝尔格莱德萨伐河上的一座桥,德国人为了阻止他们的偷袭,用炮火不断地轰击他们,在德国猛烈的炮击下,一位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了,为了尽快攻占那座桥,红军没来得及埋葬他,一位老妇人亲手埋葬了他。

  师:很好,这样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比较清楚了,大家再想一想作者着力写的是什么?

  生:作者着力写的是老妇人埋葬契柯拉耶夫的经过。

  ……

  【教学反思】

  复述课文,从而提炼课文梗概是语文教学中经常进行的环节,而这个环节往往是令学生不感兴趣的,且语言组织的也不恰当。要想让学生如行云流水般说出,除了加强朗读,在朗读中感知,在诵读中品味,在朗读中揣摩外,还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即像上面的教学片断那样,师做恰当的提问,适时的引导。使问题由浅而入,由深而出,把“复述梗概”这样一个大问题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化大为小,而且又层层相联,环环紧扣,最后得出课文梗概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素质教育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这说的再恰当不过了。而上面的片断体现的再完美不过了。教师的提问恰是引导学生做主体的关键,只有教师引导好了,学生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正是我以后的教学中所追求的。

《蜡烛》写作特点 篇6

  品中悟情-----《蜡烛》教学片断实录

  ……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概括)

  ②、这位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

  师:这位母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埋葬红军烈士的呢?请大家跳读课文,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自由朗读,感受老妇人当时的处境。

  (学生找到相关句子一一朗读,尤其是反复描写炮火的句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作了连贯朗读)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当时的情况吗?

  生:当时战争很激烈,硝烟弥漫,炮火纷飞……

  师:在这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这位老妇人却依然镇定自若地埋葬这位死去的、素不相识的苏联红军战士,她的举止令人感动,她的精神让人敬佩。

  假如你是一名随军摄影记者,亲眼目睹了这感人的事件,你要用你手中的相机,把这美好的瞬间变成永恒,你会抓拍哪个画面?(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并说明抓拍这个场景的理由)。可以直接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生:我会抓拍这个画面:“然后,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浮土来继续盖上去。”这一幅画面可以看出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关心,她非常用心地在埋葬烈士,体现了她对红军烈士满怀爱意。

  师: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用心?

  生:“几小时”、“还没有满意”

  生:“竟然”

  生:“一捧一捧”、“慢慢地”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的尊敬。

  师:能把“一捧一捧”改成“一捧捧”吗?

  生:不好。“一捧一捧”强调她的郑重其事,速度很慢,非常仔细。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她还如此的细致,更能够看出她对红军烈士无限的敬意。

  师:那么大家找到的这几个词要重读、要缓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生齐读。(未读出效果,又读了第二遍,有明显进步。)

  生:“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写出了老妇人的虔诚,她完全把红军烈士当作了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跪”、“吻”两字更是感人。

  师:你既能抓拍到画面,又能抓住重点字词,非常好。还有其他地方也写到老妇人的“跪”吗?

  生:第22自然段(朗读),也写出了老妇人是用心在埋葬烈士,我觉得这里的“拖”字用得特别好,写出了老妇人的衰老,“拖”得非常艰难,但她还是坚持着为烈士找一个最好的安身之处。

  师:是啊,我们会发现,老妇人渐渐远去的背影也变得越来越高大。

  生:我找了这一处(28自然段),老妇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蜡烛都拿了出来,可以看出她对红军烈士的无比热爱,她愿意为她付出一切。

  师:你很有眼光,还能透过蜡烛感受老妇人的情感,文中还有其他地方写到蜡烛吗?

  生:“她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弯成了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中,作为挡风的屏障。”这位老妇人很细心。

  生:“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这里的蜡泪就是老妇人的眼泪,还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师:你很有联想能力。此处说道“火花依然在闪烁”,后文也多次提到这小火花,大家找一找,读一读,为什么这一点火焰不会熄灭呢?这里的小火花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让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生:这小火花就像老妇人对烈士的哀悼和敬意,永远不会结束。

  生:这是正义之光,预示着胜利肯定会来到,法西斯肯定会失败。

  生:红军烈士虽然死了,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他的精神永存。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这位苏联红军烈士虽死犹生,人民不会忘记他,尤其是哪一国的人民不会忘记?

  生:南斯拉夫人民。我觉得这点火焰还象征着两国人民的深厚友情。

  师:大爱无言,记得有位名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母亲,爱别人的孩子是天使。”这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就是一位天使,她亲手点燃的那一点微弱的烛光,驱散了浓浓的黑暗,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田。本文记载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假如这位母亲如今就站在你面前,面对她,你想说什么?你会说什么?请用拟你的笔把它写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同学们的回答道出了老妇人以及当时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心声,让我们共同期待世界铸剑为犁的那一天。                                                                             (执教:顾国和中学  楼超君)                                              

  [课例二]

  《蜡烛》品味语言课堂实录

  ……

  (师):我们已经大致地了解了文章内容,那么请闭上眼睛,想想留在你脑海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老妇人。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拿起你的笔,把你的目光聚集在另你感动的部分,圈划出重要的语句加以品味,说说它为什么感动你。(许久)

  (生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师):为什么会把珍藏了45年的蜡烛拿出来?

  (生2):悼念战士,以及自己的美好祝愿,好像是在埋葬自己的孩子。

  (师):把红军战士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了?战士和老夫人是素不相识的。战士是哪国人?

  (生1):是苏联的。

  (师):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

  (生):贝尔格莱德

  (师):好,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让你们感动的?

  (生1):文章第15自然段。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为什么会感动你们?

  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看。你为什么被感动?

  (生1):我觉得老妇人很勇敢。

  (师):注意抓住动词,集中在哪个字上?

  (生):爬

  (师):这说明什么?能否触摸到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生):老妇人想要走近一些,埋葬那个士兵。

  (师):还有哪些让人感动的句子?

  (生):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老妇人还是爬到士兵的身边埋葬他。

  (师):这些是环境描写,说明什么?

  (生):老妇人的坚定,一定要埋葬那个士兵,像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师):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还要去埋葬那个士兵,真是让人感动。还有其他语句吗?

  (生):文章25自然段,吻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师):突出什么?

  (生):对士兵的爱,或者说是母爱。

  (执教:俞孝宜  实录:胡琳琳)

《蜡烛》写作特点 篇7

  作 业 导 航

  1.感受苏、南军民的情谊

  2.理解老妇人的形象

  3.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

  一、基础部分

  1.给下列字注音、组词。

  砾( )_________ 窖( )_________ 

  烁( )_________ 窑( )_________

  拂( )_________ 截( )_________

  沸( )_________ 载( )_________

  2.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1)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

  (2)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

  (3)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围巾的颜色有何意味?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3~9题。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的烛光。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3.“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中“又”的作用是什么?

  4.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5.第四自然段属于_________描写,表现了老妇人怎样的心理活动?

  6.第五段“他们小声地谈论着”,试想像可能在谈论什么内容?

  7.第六段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如果没有破折号,效果如何?

  8.为什么作者在最后两段把“老妇人”改为“母亲”?

  9.最后一段的含义是什么?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0~13题。

  a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妇女。显然她在独自沉思,b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着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老兵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去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c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0.综观全文,加线句子a包含了哪些信息?

  11.读加线句子b思考:数数的声音是否真的盖过了火车声?为什么?

  12.读加线句子c思考:车厢里为什么“静得可怕”?

  13.上文的主题是( )

  a.反战 b.爱国 c.称赞勇敢 d.歌颂奉献

  三、试一试

  14.试分析下边两句中加点的词用的好在哪里?

  (1)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2)他埋怨我说:“你让我给你借小说,人家借来了,你又不看。”

  参考答案:

  一、1.lì 瓦砾 shuò闪烁 jiào地窖 yáo窑洞 fú拂动 fèi沸腾 jié截断 

  zài载重或 zǎi刊载

  2.(1)她太老了,但不顾危险,非常勇敢,要让死者安宁。

  (2)突出她用尽全身力气安葬苏联士兵的精神。

  (3)“舍不得用”表明老妇人对结婚纪念物的珍重;但为了哀悼苏联士兵,她不假思索地拿了出来,体现了对苏联士兵援助南斯拉夫的感谢。“黑色”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3.“又”表明老妇人将珍藏的又一支蜡烛也拿了出来,表现了老妇人更珍重南苏情谊,更感谢年轻的士兵。

  4.表现了红军士兵对老妇人的关心、感谢。

  5.动作描写 我感谢苏联士兵的援助,只有用自己珍藏了45年的结婚的喜烛祭奠亡灵,心里才觉慰藉。

  6.感谢老妇人,赞扬老妇人的勇敢及对友谊的珍视。

  7.解释说明。如果没有破折号,就不能突出老妇人把惟一珍爱的花烛献给苏联士兵的崇高精神。

  8.作者从一个苏联人的角度表示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高敬意。

  9.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将万古长存。这烛光是精神的火花,象征着母亲对孩子的深情,激励着士兵们勇敢战斗。

  二、10.说明健壮男子都去了前线,暗示本文主题,明确故事发生的地点。

  11.不是,这种声音不正常,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从内容来看,老妇人刚在战争中失去了3个儿子。

  12.周围的人听了老兵的话,为这个女人的不幸所震撼。同时也反映了德国战败前疲惫不堪、死寂的气氛。

  13.a

  三、14.(1)一位老师面对全班同学讲话,用“我们”表现出师生间融洽的关系。假如改用“你们”,就变成了训斥语气,表达效果就差多了。

  (2)用“人家”表露的是埋怨,包含着一丝委屈和娇嗔。改成“我”,就只剩下抱怨了。

《蜡烛》写作特点 篇8

  一.导入

  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

  二、朗读课文,思考: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作者共写了几处?课文中哪一句话意味深长?

  三、师生共议

  是老妇人珍藏45年的结婚红喜烛,意义不一般。

  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齐读,体会用意。

  蜡烛的深意: a 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b 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c 象征他们之间的*深情

  d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四、如果文中没有“蜡烛”,能否表达出这么多的意思?

  五、再读课文,提出你思考的的问题

  六、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课文扩读材料。

  勇气

  D.C.狄斯尼(选文略)

  使用建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一次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战争使亿万人民处于法西斯的铁蹄之下。然而真正强大的不是法西斯,而是人民,人民中间蕴藏着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正如*所说:“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与课文相似的是,《勇气》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被侵略国的人民与解放人员之间发生的故事,并且文中也有“两种勇气”“两次收留”,为学生尝试“归类品味”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文本,可以成为这种学法的“试验田”。

《蜡烛》写作特点 篇9

  蜡烛是一种照明的工具。在黑暗中,它象征着光明。在古今中外,有很多以蜡烛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如我国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

  3、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把握蜡烛的特殊含义。

  知识汇总

  1、关于西蒙诺夫

  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代表作有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小说《日日夜夜》。《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等均获斯大林奖金。

  2、二战——苏德战事简介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国士兵。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虽然战争仍然持续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1945年5月,德国投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3、本文背景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 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完全解放创造有利条件。

  4、本文文体介绍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5、掌握下列加红字的读音。

  偷袭xí     拂晓fó xiǎo    瓦砾wǎ lì  地窖jiào

  鞠躬jū gōng  颤巍巍chàn wēi  匍匐pú fú

  6、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jiàn间接     ┍mái埋藏

  间┥        埋┥

  ┕jiān中间     ┕mán埋怨

  ┍zàng宝藏     ┍xiāo削皮

  藏┥        削┥

  ┕cáng躲藏     ┕xuē剥削

  7、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惫,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

  【名副其实】名称与实质相合一致

  【颤巍巍】震颤而动作不准确的样子

  【肃穆】严肃而安静,庄严肃穆

  内容分析

  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通讯的六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2、理解课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7段),一个红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

  第二部分(8~31段),一位老妇人置生死于度外,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

  第三部分(32~44段),老妇人掩埋红军烈士的动人事迹感染了每一位红军战士。

  3、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的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烈士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问题思考

  1、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写?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a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b 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c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d 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e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f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g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h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i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j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k 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小结: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小结: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小结:“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黑色给人一种沉重肃穆之感。老妇人不只用自己的行动,也在用自己的衣着表现对红军士兵的哀悼。这围巾也渲染了一种沉郁悲凉的气氛,衬托了人们悲哀的心情。(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寄托老妇人的哀思。)

  (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写“跪”: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小结: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老妇人的行动不便,以及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2、划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视若亲人,沉痛哀悼——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真情祭悼——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3、整个场面庄严肃穆,老妇人从始至终不说一句话,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

  这里既有缅怀死难战友的怀念又有对老妇人高尚心灵的烘托,此时无声胜有声。

  4、谈谈结尾句的含义。

  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份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份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为和平而战是每一个人的心声,在这共同的战斗中用血肉凝成的友谊将永远长存。)

  5、读了本文之后,谈谈文中蜡烛的深意?

  (1)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2)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3)象征他们之间的母子深情(4)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6、文中的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8、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9、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10、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

  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11、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问题探究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当然是题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题材要写得感人,写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这篇战地通讯的写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笔之前,对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种种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叙述过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写。再则,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笼统地说“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掩埋之前“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作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作者在诸多感人的因素之中又突出蜡烛,郑重地说明,这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从摸出蜡烛之后,直到结尾,一直围绕着烛光展开细腻的描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氛围中,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一般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蜡烛》写作特点 篇10

  八年级语文推出了苏联作家西蒙诺夫以二战时苏联红军与德军的战斗为题材写的一篇小说──《蜡烛》,写一位南斯拉夫的老母怎样在炮火硝烟中收葬苏军烈士并用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悼念烈士的事。该篇与我国女作家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深深的震撼了读者的心,本文试谈其三个方面的美点。

  一、一批动词雕塑人性之美

  这篇小说没有像一般小说那样用人物的对话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事实上也不可能有对话,因为一个牺牲的年青战士的遗体与一个孤独的老妇人之间在一个“方场”上发生的故事,作者就选用一系列的动词雕塑主人公老妇人的人性之类:如她“爬出”地窖,原本是想招呼五个红军去躲炮弹的,当她发现一战士牺牲后,她“ 慢慢地绕过”那段铁栏杆,“走进”方场,写她从容镇定,奋不顾身;写她“把尸身翻过来”,“理好了”他的头发,把他的“手臂弯过来”,“她在他旁边坐下来 ”,写她对烈士炽热的母爱;写她“跪”地舀干用作墓穴的弹坑中的水,“拖”尸,“画”十字,“吻”遗体“捧”浮士,“堆”坟堆,再“摸”出蜡烛,“插”到坟堆上,“点”上。后来又“取出”另一支蜡烛,向坟墓“鞠躬”等,无不反映她对烈士的崇敬与悼念,无不反映她由一个普通的老妇人一下子变成了反法西斯的斗士,由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变成了烈士的亲人或慈母。她虽然默默不语,内心肯定有千言万语,肯定有万千波澜,这样写,炮火中的人性美才格外灿烂,此时无声真的胜有声!

  二、几组对比突出勇者之尊

  细读课文,就会发现作者巧妙地谋就了几组对比,并以此升华形象,突出主题。

  1、炸得扭曲的铁栏杆与硝烟中不屈的老妇人身影形成对比。作者多次写她艰难绕过那段铁栏杆,应有深意。铁栏杆尚且被炸坏,她这个老弱的血肉之躯却从地窖到了地面,决不趴下,这不是写柔中之刚,和弱者之勇吗?

  2、炮弹落点的远与近形成对比。在第13至25自然段,竟有5次写德国人的炮火,其中有4次写炮弹落下离老妇人很远,只在第25段写炮弹落得相当近。为什么炮弹由远而近?想来是因为她点亮的蜡烛“引”来的,但老妇人“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这就写出了她的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

  3、被炸而死的猫与老妇人形成对土。第12自然段写道“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慢慢爬出了地窖”,她深知战争残酷,她深知自己老迈不会比猫更敏捷,但她却偏要义无反顾。

  4、黑色大围巾与红色大蜡烛形在对比。老妇人特意披着黑色大围巾,体现出庄严、肃穆、凝重气氛,体现出对烈士的哀悼,又用那曾是代表喜庆的结婚蜡烛以及它暖色的光来表示对烈士精神的纪念,表示对入侵者、杀人者的恨与抗争。小说中这两个“道具”的使用意蕴是很深的。

  三、两支蜡烛象征正义之光

  是的,作者多次描写蜡烛的火焰与光亮,并写它在炮火中被震熄又被点亮,一支燃尽时另一支又续上,特别是结尾处充满深情的笔墨:“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这就极具象征意义:它是一个“母亲”(代表了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眼泪”,即正义的悼念,它又是一个反侵略的“儿子”的“英勇 ”精神的外化,是正义的圣光在感召着世人。这里用蜡烛的光亮结尾比《百合花》中新媳妇用一床带百合花的结婚被子安葬牺牲的战士,对读者而言,更有视觉的冲击力,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蜡烛》写作特点 篇11

  背景

  能不能把阅读学习中问题的发现权交给学生,这是我在教学中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这节课我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全组先合作研究讨论,然后到全班交流。

  片段过程:

  我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并命名为甲组、乙组。

  上课伊始,我面对全班学生宣布:“这节课大家自己从书中找问题学习。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哪些问题有价值,值得我们探求。”话音刚落,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进入到书的海洋里去畅游......大约过了十多分钟,甲组、乙组分别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甲组:(一)课文中多次重复德军不停的开炮及爆炸声和炸点离老妇人远的语句其作用是什么?(二)为什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具有这样撼人的魅力?

  乙组:(一)对老妇人的描写为什么不用语言描写?(二)“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 ——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好在哪里?(三)课文写老妇人被震昏与全文内容有什么关系?.....在学生提了许多问题后,我组织学生把问题归结成上述的五个问题点,随后我又把问题返还给学生,我鼓励学生向自我挑战,试着看看能否凭着自己的努力,以“我能”的勇气去突破这几个问题。于是两组学生分别就自己组的问题予以研讨。十五分钟过后,我组织学生交流,首先是甲组同学交流:

  生1:我谈谈我们组的第一个问题。作者写炮火连天,炮声隆隆,但始终离老妇人远,其实是渲染一种严酷的战斗环境。

  生2(马上补充):这是用炮火,用战场的残酷,危险衬托老妇人的刚毅和舍身忘死的品格。

  生3(立即站起):还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作用。你看,每次写完炮声,写炮声离老妇人远的环境后,老妇人的行为——掩埋苏联红军战士的情节就向前推进:想埋——掩埋——点烛纪念(两次)。

  学生的回答令我欣喜。我正想表扬......

  生4(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老师,炮弹不长眼,为何偏偏炸不着老妇人?难道说是老妇人的行为感动了上苍,叫炮弹有眼吗?

  课堂热闹的气氛稍稍沉了下来。见此情境,我想何不把问题再推给学生,于是我说:“是呀,我们怎么没想到呢。哪位同学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还是有些纳闷。于是我作了下面的提示:“想一想,在我们看过的电视里有没有这样的艺术处理。”过了一会儿,一位学生举手了,我让他起来发言。

  生5:老师,我看过一部电影,内容是描写抗日的,其中有一个场景是敌军在屋子里商量作战计划,结果恰恰被路过的丫环听到,这个丫环又是我军的一个情报人员。为什么其他人听不到,而又偏偏是丫环听到呢?我听到这里认为点拨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和全体学生一起联系课文内容对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进行小结,认为这种艺术处理其实是一种艺术巧合,但又是艺术真实。既是偶然,又是必然。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苏联红军强大的攻势,英勇奋战,德军能有这样心惊胆寒,没目标地乱打吗?学生们听后高兴异常。

  生6:老师,这几句话在全文重复使用在修辞上能叫反复吗?我点头示意:行。

  生7:老师,这几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还是前后照应呢。

  紧接着师生又合作解决甲组第二个问题。在完成师生体验交流后,我接着问乙组,你们有信心回答得更好吗?行。于是乙组的同学针对小组对文本研究的问题纷纷发言:

  生8:老师,我要说的是对我们组的第一个问题的思考:描写人物使不使用语言描写,跟环境也就是对话的场景有关。在这样紧急危险的场面,只有老妇人和一具苏联红军的尸体,不需要安排对话。

  生9:可以用对话表现老妇人的精神世界呀。

  生10:这要看有没有必要。一是看不用语言能否把老妇人的思想性格完美地表现出来;二是如果用老妇人的讲话独白表现人物性格,这在语言描写上是一个败笔,让人读后,觉得老妇人是一个疯人形象,对老妇人思想性格塑造不利;三是塑造人物形象语言描写固然重要,但并非非写不可,这要视具体场合,形象塑造等诸多因素而定。

  激情的发言,激起了掌声一片。随后,学生们又针对小组的第二第三个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发言,他们从文章的结构上,从文章的的主题凸现方面,从语言的使用上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整个课堂成了合作交流的“天堂”。

  课后反思:

  一、开放民主的课堂。“建立开放民主的课堂”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开放的课堂首先是民主的课堂,而民主的课堂应该是一种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一些富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同时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合作化阅读,允许学生探究,在交流中获得“共同效益”。这节课上,老师能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发现文本中有价值的问题,在充满激情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在乐学中积极参与,带着自己的体验,带着自己的渴望去寻求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感受”,真正体现了在合作交流体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二、相信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个生命律动的过程。过去我们在教学中总是不相信学生,总认为老师讲得越多越好,关注的是教师的讲如何如何风趣,如何如何精彩......眼中根本无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教师训授的一个“傀儡”。这节课中,教师能做到相信学生“我能”,给学生找到自信的能量,学生的智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一串串充满激情的体验,告诉我们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是真正让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所在。

  三、教师的作用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其实也就是教师引导者地位的具体体现。本节课中当学生面临“炮弹不长眼,为何偏偏炸不着老妇人?难道说是老妇人的行为感动了上苍,叫炮弹有眼吗?”的问题时,全体学生欲说又说不出时,教师利用课堂的机智,及时地组织学生展开联想,利用生活的体验,把学生放飞到自己自由的生活中去,“心游万仞”,在学生“愤”中启,在“悱”中发,巧解文本世界里的问题,教师的作用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这也正是我们目前课堂重构的关键点之一。

《蜡烛》写作特点 篇1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

  2、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三)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

  二、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三、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三课《蜡烛》。你们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提问: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 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

  (二)简介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识记词语(正音、解词):  

  鞠躬(jū gōng): 弯身行礼. 瓦砾(wă lì): 破碎的砖头瓦片.

  鞠躬(jū gōng): 弯身行礼. 地窖(jiào):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精疲力竭( jié ):形容非常疲惫,身上一点力气 也没有。 也作“精疲力尽”。

  名副其实( fù ):名声,名义和实际完全一样。 副:相称,符合。

  永垂不朽( chuí):形容人的名声、精神、事迹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垂:流传。

  颤巍巍(chàn wēi):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四)整体感知:

  1、战争是残酷的野蛮的,它带给人类的是屠杀、是毁灭。同学们请看下这些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当看完这些图片时,也许你们就会对这篇课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明确: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写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文章主题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2、文中的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自由谈

  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提示: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4、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5、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五)教师小结

  (六)巩固提高:

  ① 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二、三题   

  ② 辨词练习(例句见课文)

  烧毁、烧焦、  珍藏、珍爱、   耸立、肃立、

  (七)作业练习

  1、巩固字词

  2、进一步品味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字词

  2、回顾课文内容

  谁来回顾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二、思考、讨论,进一步品味课文的艺术特色

  1、重点语句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2、写作特色

  1) 环境描写

  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例如文中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第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等等,这样多次重复的描写,一方面,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另一方面也看出敌人的疯狂。而与环境恶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临危不惧,她不顾艰难,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烈士埋葬,所以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

  2)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一般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包括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而本文对主要人物——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文中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吃力,然而又那么认真。不难体会到,是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气概打动了她,激励了她,因此她的所有动作都包含着对烈士的敬意。她舍生忘死地去掩埋烈士,并把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奉献给了可敬的烈士,表现出她对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 对蜡烛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对于烛光的描写,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情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三、教师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啊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然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中。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四、作业练习

  1、抄写课内生字词。

  2、完成作业本

  【课外思考题】

  思 考 : (一)

  文章的哪些部分感动了你?为什么它使你感动?如果作者换一种写法,你还会被感动吗?

  思 考 (二)

  战争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战争留给一个民族的是什么?在面临战争,面临灭亡的时刻,每个国家的人民表现出来的又是什么?

《蜡烛》写作特点 篇13

  【教学目标】

  1、明确文章的六要素,把握全文。

  2、学会用细腻的外貌、动作、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朗读品味作者感人至深的语言,感受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文章感人至深的原因。

  2、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情谊。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

  预习课文(早读课朗读),积累字词,查找相关资料。

  2、教师:

  了解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和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朗读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

  本文的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东西──蜡烛,谁能告诉我蜡烛有何作用?

  师:蜡烛的最大作用就是照明,然而在本文中它又被赋予了什么意义呢?

  二、介绍相关背景资料(作者及文体)

  请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1、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2、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朗读课文(默读),理清这篇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四、品读课文,理解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齐读。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揣摩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练笔。

  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细读文章中的这段话,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引导学生从老妇人对苏联红军战士的崇敬与热爱以及对失去战士的悲痛心情等来描写。)

  如:

  ⑴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⑵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老妇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做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⑶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3、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⑴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交代蜡烛的来历,表明这支蜡烛的珍贵,有着特殊的意义。表明老妇人的至情至爱。

  ⑵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这里提到围巾的颜色“黑色”,暗示战争的残酷,表明老妇人对失去苏联红军战士的悲痛之情。

  ⑶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改写“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原句渲染了战火纷飞,突出了蜡烛的珍贵,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南斯拉夫母亲苏联红军为亲人,她的恨与爱是那样深沉。改句过于平淡,表达效果显然不够。

  ⑷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这句话的含义是?)

  这个抒情诗般的结尾,深情赞美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4、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是一个十分勇敢、不顾生死,把苏联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不畏法西斯恶势力的人。

  ⑴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⑵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⑶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不顾生死。

  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⑷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五、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探讨这篇文章的感人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朗读,找出文中感人的片段,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交流活动。

  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在法西斯强盗的铁蹄下饱受苦难,她的房屋被炮火轰毁,他的男人死去,他视苏联红军为亲人,他的爱与恨是那样深沉。

  师:通过刚才的品读,我们可以体会到老妇人对这位牺牲了的红军战士的情感是怎样的?

  师:这篇文章如此感人,这种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题材感人,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感人因素进行了着力描写。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师归纳小结。

  归纳: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结婚蜡烛,悼念烈士。

  六、问题探究

  1、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⑴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⑵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⑶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文中几次提到“德国人的炮火轰响”?有什么作用?

  五次,表现出法西斯的残酷和老妇人的勇敢。

  七、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啊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然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中。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八、布置作业

《蜡烛》写作特点 篇14

  创意说明: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选材巧妙外,细腻的描写不可或缺。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情感,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摹写。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妨将有些描写对象相同的反复摹写进行归类、比较,再品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教学步骤 ]

  一.寻找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3.意见综合: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二.归类

  按内容将这些描写归类集中。如: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11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三.分块品析

  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课文扩读材料。

  勇气

  D.C.狄斯尼(选文略)

  使用建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战争使亿万人民处于法西斯的铁蹄之下。然而真正强大的不是法西斯,而是人民,人民中间蕴藏着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正如毛泽东所说:“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与课文相似的是,《勇气》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被侵略国的人民与解放人员之间发生的故事,并且文中也有“两种勇气”“两次收留”,为学生尝试“归类品味”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文本,可以成为这种学法的“试验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蜡烛》写作特点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