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摆脱失落 点赞 分享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重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理解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学习他的自信心、大局意识和过人胆识。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的积累、游说艺术及人物评价。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与学生一道探讨本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教师板书主要内容)

  板书内容:背景知识,文学知识,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文言实词、虚词,特殊文言句式),课文朗诵及文意理解,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及对烛之武的评价。

  二、听录音范读(两遍),然后自读一遍

  1、第一遍:注意字音和断句。

  2、勾画文中的通假字。

  3、学生自读课文一遍,整体感知文意。

  三、指导识记文学知识

  《左传》(见课下注解):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指导学生关注介绍中的关键信息,可适当展开,如“编年体”与“国别体”“纪传体”之比较)

  评价:“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经文考》)

  四、通假字的掌握

  1、请学生逐一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共(供),说(悦),知(智),厌(餍)。

  2、将其总列在教材上方或笔记本上。

  五、讲读课文一、二段,强调对关键词语、句式的理解和掌握

  1、讲读第一段:强调“以”“于”“军”等词语及状语后置句。

  明确:此段文字主要揭示背景。(归纳:大敌当前)

  2、讲读第二段:

  ⑴ 学生中较难理解的句子,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⑵ 结合文句,强调“于”“使”“之”“是”等词及省略句式。

  明确:此段文字主要写烛之武奉命出使秦军。(归纳:临危受命)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一、二段,小结主要内容,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二、讲读课文三、四两段

  1、讲读第三段:

  ⑴ 指导理解文段中的难句。

  ⑵ 强调“既”“越”“鄙”“焉”“为”“李”“济”“之”“封”“阙”“以”等词语及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等句式。

  明确:此段文字写烛之武游说成功。(归纳:智退秦师)

  2、讲读第四段:

  强调“微”“夫”“因”“敝”“与”“武”“其”等文言词的意义及用法。

  明确:此段写结果。(提示背诵此段内容)

  三、齐读全文,加强整体感知

  四、探讨烛之武的说辩艺术,并评价其人物

  1、说辩艺术:

  ⑴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真心实意地为对方着想。

  ⑵ 理由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2、人物评价:自信;有大局意识;有过人胆识。

  五、作业布置

  课后二、三题,做在书上。

  第三课时

  一、文学知识

  《左传》。

  二、字:强调识记通假字及所在的文言语境

  三、词:实词(含词类活用)、虚词

  文言实词:

  1、晋军函陵

  2、是寡人之过也

  3、越国以鄙远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5、朝济而夕设版焉

  6、何厌之有

  7、既东封郑

  8、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文言虚词:

  1、以:

  ⑴ 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又:“扶苏以数谏故”)

  ⑵ 敢以烦执事(用,拿。又“以乱易整,不武”)

  ⑶ 越国以鄙远(表目的或结果。又如“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

  ⑷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为”连用,把……作为)

  ⑸ “何以战”(凭,凭借。又:“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⑹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2、于:

  ⑴ 以其无礼于晋(对。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等)

  ⑵ 且贰于楚也(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译)

  ⑶ 皆以美于徐公(形容后,引进比较对象,相当于“比”)

  ⑷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

  ⑸ 赵氏求救于齐(介入对象。“向”)

  ⑹ 青取于之蓝,而青于蓝。(从)

  3、之:

  ⑴ 公从之(代词。佚之狐的建议)

  ⑵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无实义)

  ⑶ 邻之厚,君之薄也。(结构助词“的”。又:“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⑷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⑸ 送孟浩然之广陵(动词,到……去。又:“辍耕之垄上。”)

  ⑹ 久之,目似瞑,意睱甚。(音节助词,无实义)

  4、焉:

  ⑴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⑵ 焉用亡郑以陪邻?(如何)

  ⑶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又如:且焉置土石)

  ⑷ 又何间焉?(句末疑问语气。又“万钟于我何加焉?”)

  5、而:

  ⑴ 夜缒而出。(表修饰。又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⑵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表承接关系。又:今急而求子)

  ⑶ 朝济而夕设版焉。(表并列。又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⑷ 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又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⑸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关系。并且)

  四、特殊文言句式

  1、状语后置句:

  ⑴ 以其无礼于晋

  ⑵ 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

  2、省略句:

  ⑴ 辞曰

  ⑵ 许之

  ⑶ 夜缒而出

  3、判断句:

  ⑴ 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

  ⑵ 邻之厚,君之薄也

  4、宾语前置句:

  ⑴ 夫晋,何厌之有?

  ⑵ 子何恃而往?

  五、记诵精美文句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六、教材二、三大题难点处理

  七、听读材料(可另安排时间)

  1、广播剧剪辑:《秦晋之好》(10分钟)

  2、广播剧剪辑:《烛之武退秦师》(11分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2

  第一课时

  过程:

  1.先由学生就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学生大概提了这些:

  (1)“今急而求子”不懂

  (2)“若舍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知其难也”

  (5)“何厌之有”

  (6)“与郑人盟”

  ……

  2.老师讲翻译方法,学生根据方法与老师一起翻译

  告诉学生采取直译方法,一一对应,可以组词,组词不行就要考虑是否活用现象了。

  后来学生翻译还算顺利。

  3.逐段翻译

  学生在理解了个别字词的基础上,自行翻译文段,老师最后补充。

  学生此环节做得比较好,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是总体来说是好的。

  第一课时大体如此

  第二课时

  过程:

  1.学生在弄通字词基础上,就文章深层内容进行提问

  (1)为什么佚之狐如此肯定烛之武能劝退秦王?

  (2)为什么烛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

  (3)为什么要“夜缒而出”?

  (4)为什么要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为什么秦伯开始轻信晋侯?秦伯是不是很无知?

  (6)为什么秦伯最后“与郑人盟”?他难道开始没有想到吗?

  (7)标题是烛之武退秦师,为什么最后还要写晋侯那段话呢?

  ……

  2.讲解第三段

  学生提问后,抓住重点,讲解第三段,如果学生能明白第三段的内容,那么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根据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用原文回答问题,让学生再熟悉一遍课文,也起加深理解的目的。

  然后分析课文第三段。

  学生说出烛退秦理由(原文)

  总结理由分别从哪个角度去说的

  亡郑——舍郑——亡郑

  再依次分析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详细介绍当时秦晋郑的地理位置和战争局势,让学生明白烛为什么说“越国以鄙远”就会使“邻之厚”,而“君之薄”。再说历史史实对秦伯会有何触动等等,让学生明白文章深意。

  第三课时

  分析烛之武形象,由学生分析

  要求学生根据书本来分析形象,学生分析得比较好

  第四课时

  完全放开,由学生自由分析秦伯、晋侯、郑伯、佚之狐形象,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先由小组长收集各成员的意见,然后宣读,接着各小组互相补充、反驳对方观点。课堂进入了辩论时间,比较精彩,可惜很多不记得了。

  大概记得这么几个片段:

  有学生说郑伯知错能改,有反对声音,说郑伯并不是知错能改,而是在危急关头,迫不得已才这样做。

  有学生说郑伯没有主见,单凭佚之狐一句话,就马上去见烛之武,并委以重任,可见他糊涂。反对:从下文可见烛之武很有能力,说明他还是知道烛是个人才的,不能说他没有主见。

  有学生说郑伯没有胆量,要不然他自己怎么不去秦王那里。反对:当时形势危急,一国不能无君,所以他不能去。如果君王去了,不是表明本国没有人才吗?

  有学生说郑伯亲小人远贤臣。反对,如果这样,佚之狐也是小人吗?又辩:如果不是这样,烛之武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不能早点得到重用呢?至于佚之狐,他可能比较会处世。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一,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教学用书》p162-163),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刻画了3个人物。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二课时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总结全文。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第三课时

  一、在熟读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

  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分类如下: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之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4.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二、总结、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三、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 300 字左右。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是寡人之过也(的)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 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颂,并把握文言文的特殊性。

  2、 同时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平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平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习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1、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

  2、 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3、 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4、 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习惯,这对让学生逐渐习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习

  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5

  一、课文悟读

  本文写的是郑国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势下的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烛之武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见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态,动之以“利”,晓之以“理”,终于使趋“利”而来的秦兵,不仅立即避患而“退”,还反过来“与郑人盟”,派军队留守郑国,帮助郑国抗晋。

  秦国为什么要行军千里,与晋国合打郑国呢?理由很简单:为了一个“利”字。课文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无礼于晋”,指的是当年重耳流亡到郑国时,“郑文公亦不礼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当年,郑文公缺乏远见,没有理睬重耳。“贰于楚”,是指在晋楚城濮之战以前,“郑伯如楚致其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郑国准备派兵帮助楚国对晋作战,后来虽未参战,却因此得罪了晋国。“无礼于晋”也好,“且贰于楚”也罢,实际上都是秦晋两国向东扩张,企图把郑国作为边疆的借口而已。既然秦国是为“利”而来,那么,烛之武便迎合其心理,从为秦国利益着想的角度,力劝秦国退兵,点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国国君。

  烛之武是就地理位置、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诸角度,从四个层面进行“利害”关系的劝说的。

  第一,“亡郑”于秦无利可图。“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第二,“舍郑”于秦可得实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郑、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

  第三,晋君不可信。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人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损秦利晋不可为。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那里取利呢?从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损秦以利晋”的蠢事。

  春秋无义战。烛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

  二、亮点探究

  1.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2.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探究学习: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

  3.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探究学习: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4.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探究学习: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5.本文叙事波澜起伏,请结合课文,谈谈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探究学习:文章开头写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郑伯的自责,又使故事有了转机,增添了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就是这样有张有弛,曲折有致,生动活泼,颇具感染力。

  6.叙写战争是《左传》所长,而应对辞令也是《左传》中富有文学意味的一部分。请说说本文说辞的特点。

  探究学习:春秋时期,诸侯国往来频繁,使臣是否善于辞令,不但关系到个人的荣辱,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危。课文是记述、表现辞令的名篇,全部说辞仅125字,文章却从四个不同角度,纵横捭阖,将利害得失剖析得淋漓尽致。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对晋人的戒备心理,从亡郑以陪邻,层层推进,一直说到阙秦以利晋,始终围绕着秦晋间的利害冲突展开攻心战。虽是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

  7.文中“朝济而夕设版焉”,这里的“朝”“夕”是否实指?

  探究学习:这里的“朝”“夕”并不是实指,而是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事态变化之速。类似的如“朝闻道,夕死可也”“朝令夕改”“朝秦暮楚”“朝为布衣,暮为卿相”等等。但也有实指的,如“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如何区别,要视具体语言环境。

  三、选题设计

  1.在烛之武退秦师整个事件中,郑国处于一种被侵略的地位,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能否看作是一种爱国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研究方法:

  (1)顺向思维,肯定其是爱国的行为。从当时国家的概念,政权的体制上看,君主与国家是同一体,大臣忠君、忠于自己的政府,即可看成“爱国”。

  (2)反向思维,否定其是爱国行为。从广义的“国家”的版图角度上看,只是忠君的一种表现而已。

  参读书目:

  《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2.秦晋两个大国,历史上世代通婚,但这两个大国又经常兵戎相见。怎样看待这一历史现象?

  研究方法:

  从矛盾缓解的暂时性与争夺霸权的实质性两个方面进行辩证思考。

  参读书目:

  《中国古代史三百题》

  3.郑伯在情急之下,诚恳地认错道歉,又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你怎样评价郑伯的这些言行?

  研究方法:

  (1)肯定君主自我纠错的难能可贵。

  (2)指出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利益。

  参读书目:《贞观政要》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7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6

  215626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李俊

  教学目标 :

  1、 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 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以诵读、讨论、练习为主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

  一:预习要求

  1、 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第一教时)

  二:导入  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习 

  1、 注音  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 填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     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      》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        》,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         》,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

  四:诵读课文

  1、 老师范读

  2、 学生齐读

  3、 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 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八: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是对我国主权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政府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此题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九、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十: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以上两个问题可稍作讨论,不必深入探讨。)

  十一:自由诵读,检查背诵;完成练习三。

  十二: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例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B:是寡人之过也         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             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        浅陋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

  越国以鄙远            边境、边邑

  十三:阅读迁移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因(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渭(渭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

  讨论:赵云的话有道理吗?先主为何不听?结果怎样?这对你有何启示?

  教学说明:

  笔者以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下三点:一是多读多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材料,增强文言语感;二是抓住字词,新旧联系,建立文言词汇网络;三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切忌死填硬灌。本文的教学即如是。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i)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熟读背诵。

  第二课时

  要点:在熟读背诵、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分类如下: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7、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8、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9、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之

  (1) 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烛(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上知识点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总结。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八、总结、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九、布置作业

  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 300 字左右。

  八、扩展阅读:

  可选择“读本”中《晋公子重耳出亡》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城濮之战”的有关内容。

  附: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      秦晋围郑

  中心人物      临危授命      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        说服秦伯                     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     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8

  【学习目标】

  1、 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颂,并把握文言文的特殊性。

  2、 同时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平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平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习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1、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

  2、 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3、 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4、 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习惯,这对让学生逐渐习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习

  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9

  《左传》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习《左传》刻画人物的方法。

  掌握“若”、“说”、“辞”等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设计:

  介绍文学文化常识,学生自读自译一课时;

  教师指正译文,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一课时。

  教学过程 :

  布置预习:请学生熟读全文。

  第一课时

  一、《左传》及其背景介绍:

  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文献不足,说法不一。

  体例: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通史。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

  内容:A、以《春秋》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记述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B、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整个春秋时代各国所发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地位: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史散文的典范。

  二、请学生自读课文,并试图口译全文,并完成课后第一题:

  重、难点句子解释:

  我年轻时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了。

  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不必要灭掉郑以增加邻邦晋的土地呢?

  假如放弃灭掉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的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短缺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又没有什么害处。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秦国受损而晋国收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请学生试着完成课后第三题,教师指正:(略)

  小结:

  布置作业 :熟记常用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二课时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本文的结构:

  请学生思考课后练习一:

  明确:1、2、3、4小题的答案分别在一、二、三、四段中。

  请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第三段:烛之武退秦师。

  第四段:晋师撤离。

  人物形象:

  问:本文的主要人物形象是谁?(烛之武)

  问: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他发牢骚,这会不会影响英雄的完美形象呢?

  明确:这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

  概括这个形象的特点:

  长期得不到重用;

  发牢骚,真实的存在;

  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勇气和信心;

  胸有成竹,对矛盾了如指掌;

  言辞委婉曲折有感染力。

  写作特色:

  伏笔与照应:

  秦、晋围郑的原因(矛盾小)--退秦军(伏笔)

  “秦、晋围郑”,“国危矣”--“夜缒而出”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秦、晋联合,貌合神离,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波澜起伏:

  大军压境,危在旦夕--烛之武是希望--长期不用,辞--许之,退秦师--晋欲攻--晋退

  详略得当:

  详:烛之武推辞;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令退兵原因。

  略:其他经过。

  五:字词总结:

  通假字:“已”通“矣”;“共”通“供”;“知”通“智”。

  古今异义:

  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持某项活动的主人。

  夫人:古,(fu),那人;今,妻子。

  一词多义:

  军:名,军队,军队的编制单位;量词;动,驻扎。

  其:代,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那”,“那些”;连,“如果”,“假使”;句中语气词,表祈使语气;形容词词头,无义。

  焉:代,相当于“之”,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什么”;兼词,“于何”,在哪里,“于此”,在这里;副,相当于“乃”、“则”、“就”;语气词;形、副词词尾,……的样子。

  六、小结: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 《课课练》。

  教后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句解难。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的义项。

  [教学步骤 ]

  一、检查复习

  ①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

  (学生思考、讨论)

  回答: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②集体背诵全文。

  二、引导学生质疑,词语解难

  (给学生5分钟时间,将难理解的语句画出,并提出来)

  学生提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应如何理解?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又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中的“于”根据语境,只能译成“对”。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佚之狐对郑伯说,可见语境不同,词义会发生变化。

  学生提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在句中该如何理解?

  明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原为名词,由于它后面带了宾语“函陵”“汜南”,在此句中用为动词,当作“驻扎”讲,应译为: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这种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常见,课文中的例子也不少。

  又例:“越国以鄙远”中的“鄙”“远”。“鄙”原为名词,当“边邑”讲,但在句中根据语境应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而“远”原为形容词,但在句中指“郑国”,所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境。

  再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中的“东”“封”均为词类活用。“东”原为方位名词,在句中译为“向东”,名词作了状语。“封”原为名词“疆界”,在句中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它已经向东,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常见。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例句 出处 类型 释义

  1.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赤壁之战》 名词作动词 名词“事”用作动词:服侍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名词作状语 名词“箕畚”用作动词“运”的状语,表说用的工具

  3.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捕蛇者说》 动词作状语 动词“嗣”用作动词“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

  4.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        技》 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善”带宾语“口技”,在此作用动词:擅长

  5.醉醇醲而饫肥鲜 《卖柑者言》 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肥、鲜”均充当“饫”的宾语,用作名词:肥肉、鲜鱼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纤现象,同学们要在多次的翻译实践中,摸索其规律。

  提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的“而”应如何理解?“是”当什么讲?

  明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而”,根据具体语境应译为“才”。“是”在古代汉语中为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是个判断句,所以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三、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义项

  (先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的情况,然后进行归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若

  例句 出处 释义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刻舟求剑》 像

  曾不若孀妻弱子? 《史记·陈涉世家》 比得上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 顾炎武:《文章繁简》 表转折“至于”

  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 《左传·殽之战》 表假设

  2.说

  例句 出处 释义

  是说也,人常疑之 苏轼:《石钟山记》 说法

  说备使抚表众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劝说

  请说之 《墨子·公输》 陈述

  公输盘不说(同“悦”) 《墨子·公输》 高兴

  3.辞

  例句 出处 释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婉言

  近者奉辞伐罪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令

  皆好辞而赋见称 《史记·屈原列传》 文学(词、赋)

  动以朝廷为辞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

  今者出,未辞也 《史记·鸿门宴》 告别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推辞

  4.鄙

  例句 出处 释义

  蜀之鄙有二僧 彭端淑:《为学》 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边境

  在外监使牧守亦皆贪鄙成风 洪迈:《方腊起义》 昏庸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浅薄

  5.微

  例句 出处 释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史记·屈原列传》 含蓄不露,微妙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 《梦溪笔谈》 微小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微颔之 《卖油翁》 稍微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不

  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如果不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史记·荆轲刺秦王》 即使不是

  6.之

  例句 出处 释义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史记·项羽本记》 他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韩愈:《马说》 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柳宗元:《捕蛇者说》 自己

  荆之地,方五千里 《墨子·公输》 的

  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句 出处 释义

  慎之! 徐珂:《冯婉贞》 仅补充音节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顷之,烟炎张天 《资治通鉴·赤壁之站》 助词,用在时间副词之后

  诸将请所之 《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 到、去

  从以上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梳理可知:切实地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经常出现的文言词语,非常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对文言词语的积累。

  四、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课文的成果。

  2.借助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板书设计 ]

  郑                             危在旦夕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         夜缒而出                            秦军乃还

  (义勇)       智说秦君                  

  转危为安                                                               晋亦去之

  [延伸阅读]阅读《晋公子重耳之亡》,进一步了解与本文相关的历史史实。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11

  一、课文悟读

  本文写的是郑国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势下的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烛之武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见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态,动之以“利”,晓之以“理”,终于使趋“利”而来的秦兵,不仅立即避患而“退”,还反过来“与郑人盟”,派军队留守郑国,帮助郑国抗晋。

  秦国为什么要行军千里,与晋国合打郑国呢?理由很简单:为了一个“利”字。课文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无礼于晋”,指的是当年重耳流亡到郑国时,“郑文公亦不礼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当年,郑文公缺乏远见,没有理睬重耳。“贰于楚”,是指在晋楚城濮之战以前,“郑伯如楚致其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郑国准备派兵帮助楚国对晋作战,后来虽未参战,却因此得罪了晋国。“无礼于晋”也好,“且贰于楚”也罢,实际上都是秦晋两国向东扩张,企图把郑国作为边疆的借口而已。既然秦国是为“利”而来,那么,烛之武便迎合其心理,从为秦国利益着想的角度,力劝秦国退兵,点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国国君。

  烛之武是就地理位置、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诸角度,从四个层面进行“利害”关系的劝说的。

  第一,“亡郑”于秦无利可图。“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第二,“舍郑”于秦可得实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郑、不灭郑。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

  第三,晋君不可信。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人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晋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与之共事,决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损秦利晋不可为。晋君欲壑难填,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若不阙秦”到那里取利呢?从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损秦以利晋”的蠢事。

  春秋无义战。烛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

  二、亮点探究

  1.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2.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探究学习: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

  3.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探究学习: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4.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探究学习: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5.本文叙事波澜起伏,请结合课文,谈谈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探究学习:文章开头写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郑伯的自责,又使故事有了转机,增添了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就是这样有张有弛,曲折有致,生动活泼,颇具感染力。

  6.叙写战争是《左传》所长,而应对辞令也是《左传》中富有文学意味的一部分。请说说本文说辞的特点。

  探究学习:春秋时期,诸侯国往来频繁,使臣是否善于辞令,不但关系到个人的荣辱,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危。课文是记述、表现辞令的名篇,全部说辞仅125字,文章却从四个不同角度,纵横捭阖,将利害得失剖析得淋漓尽致。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对晋人的戒备心理,从亡郑以陪邻,层层推进,一直说到阙秦以利晋,始终围绕着秦晋间的利害冲突展开攻心战。虽是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

  7.文中“朝济而夕设版焉”,这里的“朝”“夕”是否实指?

  探究学习:这里的“朝”“夕”并不是实指,而是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事态变化之速。类似的如“朝闻道,夕死可也”“朝令夕改”“朝秦暮楚”“朝为布衣,暮为卿相”等等。但也有实指的,如“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如何区别,要视具体语言环境。

  三、选题设计

  1.在烛之武退秦师整个事件中,郑国处于一种被侵略的地位,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能否看作是一种爱国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研究方法:

  (1)顺向思维,肯定其是爱国的行为。从当时国家的概念,政权的体制上看,君主与国家是同一体,大臣忠君、忠于自己的政府,即可看成“爱国”。

  (2)反向思维,否定其是爱国行为。从广义的“国家”的版图角度上看,只是忠君的一种表现而已。

  参读书目:

  《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2.秦晋两个大国,历史上世代通婚,但这两个大国又经常兵戎相见。怎样看待这一历史现象?

  研究方法:

  从矛盾缓解的暂时性与争夺霸权的实质性两个方面进行辩证思考。

  参读书目:

  《中国古代史三百题》

  3.郑伯在情急之下,诚恳地认错道歉,又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你怎样评价郑伯的这些言行?

  研究方法:

  (1)肯定君主自我纠错的难能可贵。

  (2)指出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利益。

  参读书目:《贞观政要》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7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12

  第一课时

  过程:

  1.先由学生就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学生大概提了这些:

  (1)“今急而求子”不懂

  (2)“若舍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知其难也”

  (5)“何厌之有”

  (6)“与郑人盟”

  ……

  2.老师讲翻译方法,学生根据方法与老师一起翻译

  告诉学生采取直译方法,一一对应,可以组词,组词不行就要考虑是否活用现象了。

  后来学生翻译还算顺利。

  3.逐段翻译

  学生在理解了个别字词的基础上,自行翻译文段,老师最后补充。

  学生此环节做得比较好,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是总体来说是好的。

  第一课时大体如此

  第二课时

  过程:

  1.学生在弄通字词基础上,就文章深层内容进行提问

  (1)为什么佚之狐如此肯定烛之武能劝退秦王?

  (2)为什么烛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

  (3)为什么要“夜缒而出”?

  (4)为什么要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为什么秦伯开始轻信晋侯?秦伯是不是很无知?

  (6)为什么秦伯最后“与郑人盟”?他难道开始没有想到吗?

  (7)标题是烛之武退秦师,为什么最后还要写晋侯那段话呢?

  ……

  2.讲解第三段

  学生提问后,抓住重点,讲解第三段,如果学生能明白第三段的内容,那么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根据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用原文回答问题,让学生再熟悉一遍课文,也起加深理解的目的。

  然后分析课文第三段。

  学生说出烛退秦理由(原文)

  总结理由分别从哪个角度去说的

  亡郑——舍郑——亡郑

  再依次分析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详细介绍当时秦晋郑的地理位置和战争局势,让学生明白烛为什么说“越国以鄙远”就会使“邻之厚”,而“君之薄”。再说历史史实对秦伯会有何触动等等,让学生明白文章深意。

  第三课时

  分析烛之武形象,由学生分析

  要求学生根据书本来分析形象,学生分析得比较好

  第四课时

  完全放开,由学生自由分析秦伯、晋侯、郑伯、佚之狐形象,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先由小组长收集各成员的意见,然后宣读,接着各小组互相补充、反驳对方观点。课堂进入了辩论时间,比较精彩,可惜很多不记得了。

  大概记得这么几个片段:

  有学生说郑伯知错能改,有反对声音,说郑伯并不是知错能改,而是在危急关头,迫不得已才这样做。

  有学生说郑伯没有主见,单凭佚之狐一句话,就马上去见烛之武,并委以重任,可见他糊涂。反对:从下文可见烛之武很有能力,说明他还是知道烛是个人才的,不能说他没有主见。

  有学生说郑伯没有胆量,要不然他自己怎么不去秦王那里。反对:当时形势危急,一国不能无君,所以他不能去。如果君王去了,不是表明本国没有人才吗?

  有学生说郑伯亲小人远贤臣。反对,如果这样,佚之狐也是小人吗?又辩:如果不是这样,烛之武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不能早点得到重用呢?至于佚之狐,他可能比较会处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