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甜生软语 点赞 分享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古汉语知识。

  2、能力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能够体会孟子的行文特色。

  3、情感目标

  (1)从孟子的言行之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重点字词以及语法知识的归纳;

  4、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辩,站在现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点拨教学法。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理清文章层次。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1、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2、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去深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吧。

  (三)、熟读课文

  1、教师泛读,学生注意听字音。 2、学生齐读全文。

  3、教师纠正、强调易读错字音。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轮流先朗读后翻译,一人一句。

  2、教师点拨,依据课文注释强调重难点字词以及语法。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想您这儿来了。”

  【语法知识】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义

  5特殊句式

  (五)、理清文章思路

  1、指出连接全文层次的三个关键句。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2、引导学生对文章层次进行划分

  第一部分:(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234)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567)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师生共同分析课文内容,归纳本文重点语法知识,体会孟子文章的语言魅力。

  (一)师生共同分析课文

  1、分析第一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师生问答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2、分析第二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2、3、4段。

  (2)师生问答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请一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3、分析第三部分

  (1)请一学生朗读5、6、7段 (2)师生问答

  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那么,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提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进行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二)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四)、课堂小结

  千年前的孟子的政治言论在我们今天仍然适用,而且光芒四射。怪不得几千年来,孟都受到众人的膜拜,我们还尊称其为“亚圣”。让我们怀着对孟子的崇拜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其思想内涵。

  (五)布置作业

  思考:孟子关于治国的言论,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何启示?与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有何异同?

  教学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设想

  《寡人之于国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一篇课文,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思想千年亚圣的孟子,其言辞更多体现了“经世济民”的社会立场,闪烁着圣哲思想的光辉与博大的仁爱教学这类文章要让学生感受并体会到古圣人那颗炽热的心与照耀夜空的灵魂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应该把教学“文言”作为基础手段,把文化渗透作为终极关怀“文言”与“文化”不可背道而驰,顾此失彼,断不可把“文言”与“文化”剥离为两张皮,二者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落实“加”“鼓”“直”“王”等文言实词与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

  2.通过比较梁惠王与孟子对“民”认识的不同,基本把握孟子的“经世济民”思想

  三、教学流程

  (一)预习指导

  1.给下列字注音

  (1)王好战

  (2)谷不可胜食也

  (3)数罟不入洿池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谨庠序之教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熟读课文,基本理解课文的意思

  (二)导入课文

  直接导入,读课文标题这不是一句完整的话,完整的是课文第一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语气?(从语气助词“也”以及句末连续运用的三个虚词“焉”“耳”“矣”中可以读出梁惠王:①充满疑问与遗憾;②自我满意感)梁惠王所做的一切最终如何呢?(“民不加多”)

  (三)一读课文,辨“民”义(探讨梁惠王与孟子观点分歧的根本所在)

  1.理解梁惠王心中的“民”

  讨论一: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会依附于梁惠王吗?为什么?

  讨论二:梁惠王喜欢的“民”一般属于哪一年龄层次?为什么?

  明确:梁惠王喜欢的是青壮年,因为他“好战”“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两句话值得我们思考:“河内”闹饥荒,把“民”移到“河东”,为什么还要把一些粮食移到“河内”呢?这说明“河内”还有一部分人需要粮食吃,他们会是哪一部分人呢?“王好战”,梁惠王看中的自然是青壮年青壮年需要移到粮食充足的地方,留在饥荒之地的只可能是老人和孩子朱熹说:“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之不能移者”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心中装的只是适合作战的“民”,他保的也只是适合行军的壮“民”显然,梁惠王心中“民”的范围是有限的,概念是模糊的,是“小民”“寡民”

  2.理解孟子心中的“民”

  思考一: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能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吗?谁可以招致天下之民呢?

  明确:可以,孟子孟子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思考二:孟子心中的“民”与梁惠王心中的“民”的内涵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一样孟子心中的“民”要比梁惠王心中的“民”的范围广、概念清孟子明确提出“五十者”“七十者”以及“黎民”等概念,具体而明确在孟子心中,“民”涵盖了所有的老百姓,是“黎民”“全民”正是因为二者对“民”的理解不一样,才有不同的行为主张

  思考三:孟子言下的“民”对梁惠王有何益处呢?

  明确:孟子所言之民,指天下百姓,包括老人、小孩以及青壮年老人和小孩是青壮年的牵挂,青壮年是老人、小孩的依靠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如果需要青壮年服兵役,最起码应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肯在战场上为君王卖力、效忠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我们都可以发现孟子的“全民”思想才真正有利于国家的稳固与长治久安

  (四)二读课文,析“道”理(体会孟子的“经世济民”思想)

  探讨一:孟子的哪些构想是你希望看到的?

  明确:首先,“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资源,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物质生产它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保证了老百姓的生存权其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实际上是要不断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要让百姓也享受到富贵人家所能享受的“帛”和“肉”,这实际上就是身份平等权第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说在物质的基础上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百姓的精神文明水平,这保证了老百姓的受教育权孟子的这些构想可以让百姓不仅活下去,而且还能活得好,活得有意义、有品位他能让百姓不仅享有生存权,而且享有身份平等权、受教育权这些都是“民”应该拥有的权利,同时也是梁惠王推行“王道”的重要办法

  探讨二:孟子的“王道”思想是什么?

  明确:孟子的“王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王道之始”的标志是“养生丧死无憾”,这意味着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都有归属感“王道之成”的标志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意味着通过社会教育,百姓特别是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幸福指数增高了

  探讨三:“王道”与“民本”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孟子虽然提出了“王道”的思想,但落脚点却是“民本”思想只不过他是要借助“王道”达到“经世济民”的目的“王道”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拥有天下,而是有利于百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孟子那颗匡世济民热血沸腾的心他心忧天下,胸怀博大在这一点上,他穿越千年历史,照亮夜空,悬在我们头顶的永远是那伟大的灵魂

  让学生读课文第四段“不违农时”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要读出气势,让人感受到圣人的那份巨大的感召力

  (五)三读课文,品“战喻”(感受孟子的论辩艺术)

  品评一:孟子为什么要用“战喻”来讲出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

  明确: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言论,了解到梁惠王的困惑与顾虑,明白了梁惠王的政治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梁惠王尽心于民的目的无外乎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在这一点上,他与其他各国君主是一样的孟子同时又意识到在当时战乱频繁的时代,每个诸侯国都逃不出争霸角逐的格局战争是当时君王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孟子自然也不能离开战争这个话题而言其他拿战争打比方说事再妥当不过了,能激发梁惠王的兴趣这是其一其二,“战喻”可以直抵问题的实质

  品评二:“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中的“此”指代什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此”指代的是“五十步笑百步”在这里,为什么不是“零步笑五十步”而是“五十步笑百步”呢?逃五十步者和逃百步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而逃零步者与逃五十步者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一个逃了,一个没有逃如果跟“移民”政策对应着比较,很容易看出,邻国也曾有“移民”政策可见,当时诸侯各国基本上都采用相同的应对灾荒策略因此可以更进一步看出,当时各个诸侯国都以武力争霸作为强国方针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诸侯王如果只认识到武力争夺这一点,要想战胜邻国基本上是无望的这就需要谋求新的道路,那就是孟子的“王道”思想,因此要在“民”上下功夫首先应该认识到“民”的丰富内涵,从而形成“民本”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先养民,再教民,从而构筑和谐的社会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政论家的风采:在宣扬自己政治思想主张的过程中,步步深入,层层逼近,让人心悦诚服

  (六)四读课文,谈“现实”(经典文化的现实意义)

  话题一: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哪些事例反映了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话题二:孟子的论辩术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七)课堂小结

  读《寡人之于国也》,我们读到了那颗博大仁爱的心,它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读《寡人之于国也》,我们读出“千年亚圣”孟子的思想精髓,他的凿凿言辞中浸染着“经世济民”的社会立场我们读经典,我们感受到古圣人那穿越历史夜空的灵魂他在人类的头顶盘旋,用犀利的目光逼视着后人向人性看齐,向道德看齐

  四、教学反思

  对于文言文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简单地讲就是教“文”与“言”教“言”是为了读懂“文”,读“文”是为了了解或感受传统文化“文”与“言”两者不可偏废就这篇文章而言,它基本体现了孟子的政治理想所以,体悟“言”“文”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学习这篇文章的关键怎样在课堂上呈现这个教学内容呢?选好教学切入点很重要这个设计主要从“民”入手,抓住梁惠王与孟子对“民”的不同理解,进而抓住二者思想观念的分歧,在对比中明确孟子的政治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方法】

  边讲授边巩固、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童年受母亲严厉教导,立志成才。长大后师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徒,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政论、民贵君轻说等。中晚年带领门徒游历各国,宣传其学说,但屡屡受挫。于是退而与门徒坐而论道,合著语录体议论性散文《孟子》。后人将其与孔子合称孔孟,并称其为亚圣。

  二、简介孟子名言,指出孟子思想对世人的影响

  孟子思想传承了两千多年,其思想瑕瑜互现,精华糟粕并存,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敬人者,人恒爱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男女授受不亲等,但其思想影响至今。

  三、简介本文涉及的时代背景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魏到梁惠王在位时已由强变弱。为富国强兵,恢复并扩大疆土,梁惠王大量招贤,孟子也慕名前往。本文为其二人第三次交流节选,围绕民不加多的提问,孟子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措施。

  四、听完名家朗读录音,给本文生字词注音

  王好(hào)

  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衣帛(yì bó)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庠(xiáng)序

  饿莩(piǎo)

  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教师讲解相关重要字词句并逐段检查。

  五、课文分析

  1、在第一自然段中,梁惠王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2、在2~4自然段中,孟子认为民不加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想一想,五十步笑百步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4、在第5自然段中,孟子认为开始实行王道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5、在第6自然段中,孟子认为在王道之始的基础条件后,还应该实施什么措施才能称王天下?

  6、讨论:孟子否定了魏国及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7、孟子在最后一段是怎样批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用了什么方法?

  8、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评价其开发自然资源的主张。

  六、知识巩固

  1、通假字:

  ⑴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⑵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⑶ 涂有饿莩

  2、词类活用:

  ⑴ 填然鼓之

  ⑵ 树之以桑

  ⑶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⑷ 谨庠序之教

  ⑸ 然而不王者

  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3、特殊句式:

  ⑴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⑵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⑶ 是亦走也

  ⑷ 非我也,兵也

  ⑸ 未之有也

  ⑹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⑺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4、古今异义:

  ⑴ 寡人之于国也

  ⑵ 河内凶

  ⑶ 请以战喻

  ⑷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⑸ 弃甲曳兵而走

  ⑹ 或百步而后止

  ⑺ 邻国之民不加少

  ⑻ 斯天下之民至焉

  七、一词多义

  〖于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寡人之于国也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数

  1、数口之家

  2、扶苏以数谏秦王

  3、数罟不入洿池

  〖王

  1、然而不王者

  2、王道之始也

  3、梁惠王曰

  〖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系向牛头充炭直

  〖之

  1、寡人之于国也

  2、申之以孝悌之义

  3、驴不胜怒,蹄之

  〖兵

  1、非我也,兵也

  2、穷兵黩武

  3、是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4、草木皆兵

  〖胜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3、日出江花红胜火

  4、予观夫巴陵胜状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1、本文结构内容:

  于国尽心 民不加多

  问政(1):民不加多的疑问 梁惠王

  邻国不用心 民不加少

  民不加多的原因(2~4)五十步笑百步喻梁惠王与邻国

  国君一样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保民──王道之始

  议政:民加多的措施(5~7)施仁政

  教民──王道之成

  除虐政 涂有饿殍、罪岁不罪己

  2、本文写作特色:

  语录体议论性散文。语言逻辑严谨,气势磅礴,善用比喻辩论是非。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板书题目]

  二、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           结果

  梁惠王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诵读二、三、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  焉耳矣  凶  无如  加  好  请  填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直  无  于

  五、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仁政”的主张。

  三、分析

  1.诵读第五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订正)。

  理解内容。

  [投影]        措施                      效果

  ,                   不可胜食也叫

  ,                   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                   不可胜用也。

  说明:“不可胜……也”给人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运用了排比手法。

  理清本段层次。

  提示:第一层    第1、2、3小句

  第二层    第4句

  第三层    第5句    全段中心

  指导朗读:第一层三句,语势逐层上升,最后一层全段中心,作为最突出的部分。“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可轻读,后者应重读。

  请学生朗读。

  引导当堂背诵。

  2.朗读第六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

  [投影]

  与第五段比较异同处。

  提示:同是发展生产,强调“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无失其时”,“勿夺其时”。这些都强调不要耽误生产时机。侧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驱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发展生产,制民之产外,第六段还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张。

  指导朗读:这一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陈述语言,气势充沛。最后总结“不……未……”双重否定句式,读得应坚定有力。

  请学生朗读。

  引导当堂背诵。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违  时  胜  数  罟  洿  斧斤  以  憾  树  衣  畜  无  谨  庠序  教  申  孝  悌  义  颁  负  戴  王

  五、作业 

  1.熟练背诵第五、六段。

  2.识记本课学习的文言实词、虚词。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人

  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我们看最后一段。

  三、分析

  1.诵读第七段。

  理清内容:

  [投影]

  说明: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

  孟子最后还用了一个比喻,是怎样比的?

  提示: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

  指导朗读:“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表现出说话人的义愤。“涂有饿莩”句要读出其悲愤的语气。“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得有讽刺意味。用比喻来反驳,应用质问的口吻来读。最后,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应用和缓、劝勉的语气。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归纳孟子仁政思想。

  提示: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还有最后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板书]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提示:只有这样施行仁政,天下之民才能来归顺。

  引导背诵。

  2.提示应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检  涂  饿莩  发  岁  于  无  罪  斯  至

  3.完成课后练习二。

  4.完成课后练习一。

  5.完成课后练习四。

  6.讨论课后练习三。

  [补充]

  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

  移其民于河东             到

  (1)于{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与

  (2)通假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

  四、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

  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

  句式较整齐,这样气势充沛,增强雄辩力。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识记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赵  媛)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三、熟读课文

  1.二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投影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 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5)无wú通假字,同“毋”(6) xiáng(7)颁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5.3、4名同学朗读,以此检查朗读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男女同学比赛朗读。

  7.全班同学齐读。

  8.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组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解决不了,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9.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教师适当作朗读提示。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按学习小组分开,组与组进行比赛。如第一组开始读课文的某一段或某几句,读完之后,可任意点其他小组来翻译,翻译对了,可由翻译对了的小组再读课文的某段或某几句,让其他小组翻译,以此类推。教师或其他同学可随时纠正。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

  提问: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如多。”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来背诵,合书回答。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师作朗读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教师反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因 “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所以,应采取学生广泛讨论、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师稍作点拨分析)

  (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选一名代表发言。各组同学可随时发表不同意见)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作朗读提示: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要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当梁惠王进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句话语气应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读语气。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三组排比句。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狗彘食人食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明确:     对比       涂有饿莩                比喻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态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斯天下之民至焉。”

  教师作朗读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对偶句式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读出来。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背诵。(教师带领学生以排偶句为重点,集体背诵。)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教师按此结构逐一提问,学生逐一背诵)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做练习三。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文言知识,做课后练习,进行阅读训练,对全文进行小结。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投影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

  答案:1.(5)和例句是使动用法,其他使命词活用为动词。

  2.(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三、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数

  例句 出处 释义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例句 出处 释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例句 出处 释义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例句 出处 释义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例句 出处 释义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三、阅读训练(附材料)

  投影: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②死者壹③洒④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⑤耨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①叟:对老头得称谓,这里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洒:xǐ通“洗” 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译文]梁惠王对孟子说:“魏国在当时,天下没有比它更强大得国家了,这是您所知道得。但道我这时候,东边和齐国打仗,败给了齐国,我的大儿子死了;西边又败给秦国,丧失河西土地七百里;南边又受到出国污辱。我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希望能够替我国所有牺牲的人报仇雪恨,您说怎么办才行?”

  孟子回答说:“土地见方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可以使天下归服。魏国这样的大国,王如对人民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督促老百姓深耕细作,早除杂草,使年轻人在闲暇时间,学习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做事尽心尽力、待人守信的道德,在家里用来侍奉父亲兄长,出去用来对待上级。这样就是制造木棒也可以抗击秦国楚国拥有坚固盔甲、锋利刀枪的军队了。

  “秦国楚国征兵派夫,耽误老百姓的农时,使他们不能耕种来养活父母。父母挨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子东散西逃。秦王楚王使他们的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王若发兵前往征讨,谁能与您抗衡呢?所以说:‘行仁政的人,无敌于天下。’请王不要怀疑。”

  教师注释疑难词句。

  要求学生能看大致看懂材料,然后结合课文,谈谈孟子的仁政思想。

  学生讨论,畅所欲言,交流看法。

  四、小结

  课文所讲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讲的“仁者无敌”,强调的都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不是吗?九八年,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没有冲垮我们,及其强大的金融风暴没有压倒我们,关键是我们有一个能够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

  五、布置作业 

  1.预习《劝学》一课。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板书设计 ]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                  对话                           孟子

  疑问(移民移粟)                                      设喻

  民不加多                                              以五十步笑百步       何如(设圈套)

  不可(走进圈套)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回答)

  斯天下之民至矣(民加多)                              施仁政的措施  (目的)

  [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文后要求。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①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云,沛然④下雨,则苗浡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要求:认真认识和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

  提示:这一章孟子论述了“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张国家统一。实现统一,孟子反对杀人,也就是反对战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统一天下。

  注释:①卒:(cù)突然,出人意料。②槁:干枯。③油然:盛多的样子。④沛然:大雨滂沱的样子。⑤浡(bō)蓬勃的样子。⑥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养,这里引申为治理。⑦由:同“犹”

  [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出来以后,对人们说:“远远打量,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以后,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气势。他蓦地问我:‘天下要则那样能够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归于统一就会安定。’‘那么谁能统一天下呢?’他又问道。‘不随便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我回答道。‘那么又有谁来追随他呢?’他又问。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愿拥护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长情况吗?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会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现降雨云,并降下大雨,那禾苗就会生机勃勃地重新生长起来。像这种情况,有谁能改变呢?现在各国国君,没有谁不是杀人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随便杀人、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这样,老百姓归附拥戴他,就像水流向低处,湍急迅猛,什么也挡不住啊!”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解释并翻译文中的关键词句,疏通文意,背诵全文,积累文言基本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梳理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层次,分析孟子运用的论辩手法,感受其中蕴涵的思想魅力。

  3.探究孟子雄辩特色背后的人格因素、社会理想中的精神底蕴,了解其“大丈夫”人格的追求,提升精神境界。

  4.合作探究孟子及其学说受到冷落的历史原因,拓宽阅读视野,培养探究意识,获得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 “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说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了解孟子

  二、在诵读的过程中检查课前预习,

  第一 读通 能读准字音、解释文中的字词句。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字词句方面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1找一学生读难读的字词 2.解释加点词语3翻译句子

  第二 读懂 这篇文章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换一种方式来读,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一个扮演梁惠王,另一个扮演孟子。

  注意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读出感情(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和断句)

  三、深入理解,说说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位君王。

  明确:梁惠王穷兵黩武,高高在上,急功近利,他并不关心民生疾苦,却自以为用心治国,感觉良好,很有些自负、傲慢和糊涂。他与孟子的谈话,与其说是寻找解除困惑的答案,不如说是宣泄不满和牢骚。

  四、面对这样一位君王,孟子是怎样一步步去说服他的?

  明确:第一步:讲故事,巧妙设喻,欲擒故纵,让对方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主张。第二步:绘蓝图,排比铺陈,宣扬仁政,描绘一幅百姓殷富安定的图景。第三步:作回答,现实场景,击中要害,犀利的词句和浩然正气让对方无从躲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两幅王道图景、最后批评梁惠王的“罪岁”。

  五、布置作业。

  本文是对话体,由孟子与梁惠王的问答组成。在下列空白位置上为梁惠王各设计一句话,表现梁惠王论辩时的心理活动,并说明理由。

  第二课时

  一、学生合作,讨论完成上节课作业。

  明确:1.可以添加“寡人愿闻其详”之类的话。理由: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使梁惠王意识到五十步与百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他也许不会就此承认自己治国的“尽心”与邻国之君一样,他还希望对方作出具体的解释。

  2.可以添加“何也”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用各种符合仁政的做法的诱人的结果(“养生丧死无憾”)引出他的“王道”主张,但到底什么是“王道”还不是很清楚,对方还需要从正面加以阐发。

  3.可以添加“先生所言有理,然百姓之多寡究竟是何原因”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的“王道”乐土“、仁政”美景,固然有感染力,能打动梁惠王,也暗含着对梁惠王开头的困惑的解答,但对梁惠王这样感觉良好而又颟顸昏庸的君王,还必须旗帜鲜明地给出具体解答,促其醒悟。

  通过这些合理添加的话,我们能体会出梁惠王当时从迷惑不解到若有所悟,从不满沮丧到受到触动不得不考虑的复杂心态,也感受到孟子论辩的强烈效果。

  二、孟子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论辩效果?

  明确:

  1.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把握情势,巧设陷阱,诱使对方入彀。

  2.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形象化,产生了神奇的论辩效果。

  3.语言上多用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锋芒毕露,犀利明快。

  4.具有特立独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

  三、你估计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投影《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中的有关资料,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孟子当时的处境和遭遇。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四、诵读领悟。

  齐读文中“不违农时……未之有也”这一部分内容。

  五、这幅社会图景让你有什么感觉?它有什么特点?表现出孟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给人一种富足、快乐、安详、美好的感觉。统治者役民以时,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加之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

  2.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天下为己任。”同情人民的苦难。救民于水火的抱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百折不挠。坚定执著。勇于担当、经世济民的情操。“大丈夫”的人格和精神……

  六、齐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篇7

  教学重点:

  1、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难点: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解决办法:

  1、学生自学质疑、讨论答疑

  2、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3、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学讨论答疑

  教师诱导讲析用时10分钟学生思考活动练习用时30分钟

  教师诱导讲析学生思考活动练习

  一、复述前三段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分析解读四五段:

  1、请同学们讨论解决下列词语的意思

  2、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

  师小结: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

  三、分析解读第六段。

  1、“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

  2、请同学们讨论解决下列词语的意思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王”又当何以解?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点?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

  师小结: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四、分析解读第七段。

  1、段中的“检”“涂”“发”各作什么解释?

  2、“非我也,岁也”是什么句式?

  3、请同学们理解“兵”的意思:

  4、“王无罪岁”中“罪”是什么用法?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师小结:孟子用类比的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

  五、教师进行指点,或预先点译难句。

  六、讨论:

  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提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篇8

  一、 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数罟不入洿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王好战,请以战喻/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养生丧死无憾,王之道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非我也,岁也/王无罪岁

  2、下列语句中,加黑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b申之以孝悌之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d王好战,请以战喻/申之以孝悌之义

  3、对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

  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②移其民于河内   ③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c寡人之于国也  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它几句不同的一项是(   )

  a非我也,兵也   b养生丧死,王道之始也   c是亦走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 默写(8分)

  1、 填然鼓之,           ,               。

  2、 或百步而后止,            。           ,              ?

  3、 谨庠序之教,                        ,                            。

  4、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三、 翻译句子(5分)

  1、默写题的第3句            2、默写题的第4句

  四、积累一词多义(每空1分,共22分)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1、数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2、直   系向牛头充炭直(    )

  数罟不入洿池(    )       

  百发百中(    )                            非我也,兵也(    )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                穷兵黩武(    )

  3、发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            4、兵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

  野芳发而幽香(    )                        草木皆兵(    )

  驴不胜怒,蹄之(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填然鼓之(    )

  5、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6、之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

  日出江花红胜火(    )                      五亩之宅(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申之以孝悌之义(    )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孟子的“仁政”思想。

  2、孟子的论辩艺术。

  3、通假字:颁—斑、无—毋、涂—途。

  4、一词多义:之、王、时、食、数。

  5、固定格式:直……耳、是……也、或……或……、……何如。

  【教学设想】

  1、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2、插入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比较孔、孟思想,可展开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地盛产沙丁鱼,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然而,有一个聪明的渔夫,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动了起来,增强了活力。

  那么,同学们,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么,这是谁说的?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

  (学生答: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

  二、关于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

  更为可贵的是,孟子并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的学说。他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的方法,占有、挑选、创新。例如:他否定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分工;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提出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三、朗读课文

  1、重申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选择方式:

  ⑴齐读。(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绪和朗读水平。)

  ⑵个别读。(深入解决具体的字音和句读问题。)

  ⑶范读。(对学生朗读出现的问题通过示范解决。)

  ⑷分角色读。(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课文分析

  1、找出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⑴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⑵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⑶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⑷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诵读第1段。

  思考: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思考:梁惠王这么做,结果如何呢?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思考: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

  可见梁惠王还是想励精图治的,所以他“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于是数位贤者,包括孟子就不远千里来到大梁,为之出谋献策。

  重点词语理解:之、焉、凶、加。

  3、诵读第2、3、4段。

  问: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

  答: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

  问: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

  答:“五十步笑百步”。

  问: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重点词语理解:鼓、既、曳、或、以、走、无。

  固定格式:或……或……、直……耳、是……也。

  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二部分。

  (第一课时完。)

  五、检查第一、二段的背诵

  注意背诵技巧。

  六、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诵读第5段:

  措施效果

  ,不可胜食也。养生

  ,不可胜食也。丧死──→王道之始

  ,不可胜用也。无憾

  本段层次:①②③/④/⑤

  重点词语理解: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词类活用:“丧死”──为动用法。

  2、诵读第6段:

  措施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着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不饥不寒

  重点词语理解: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诵读到7段:

  思考: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

  狗彘食人食诸侯贵族

  对比

  涂有饿莩下层百姓

  社会极端不平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问:文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重点词语理解:检、涂、莩、发、岁、斯。

  七、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

  1、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2、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3、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4、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八、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九、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

  第一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1、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3、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第二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措施效果

  ,不可胜食也。养生

  ,不可胜食也。丧死──→王道之始

  ,不可胜用也。无憾

  措施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着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不饥不寒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二)导语。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三)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三)熟读课文。

  1、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4、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

  (1)yè。

  (2)涂tú通假字,同“途”莩。

  (3)túnzhìxù。

  (4)cùgǔ洿。

  (5)无wú通假字,同“毋”。

  (6)xiáng。

  (7)颁bān通假字,同“斑”。

  (8)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教师适当作朗读提示。

  1、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2、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

  (1)提问: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2)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4)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5)教师反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6),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7)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8)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9)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10)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11)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12)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13)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①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②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14)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15)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狗彘食人食,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明确:对比,涂有饿莩,比喻,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做练习三。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点:

  1、总结文言知识,做课后练习,进行阅读训练,对全文进行小结。

  2、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

  (2)直……耳,是……也

  (3)是何异于……

  (4)未之有也

  3、(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三)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

  1、数。

  (1)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屡次

  (5)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密、细密

  (6)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

  2、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

  (3)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

  (4)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

  3、发。

  (1)百发百中。成语,发射。

  (2)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

  (4)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

  (5)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

  (6)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

  (7)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

  4、兵。

  (1)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2)穷兵黩武。成语,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4)草木皆兵。成语,士兵。

  5、胜。

  (1)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

  (三)布置作业。

  1、预习下一课。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四)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疑问: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设喻: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

  揭示原因:本质一样——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孟子主张:行王道——措施、态度、结果(对比)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借助字典,正确译文。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解题

  孟子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

  二.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参考答案】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附:

  1、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2、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附: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阐述

  孟子 答疑:

  2.使“民加多”的措施

  结论——保民而王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师生共同分析1~4段,背诵1~4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文题)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教师适当补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识、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背景资料(多媒体显示)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的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学生浏览、把握背景。

  四、熟读课文

  1.放录音两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1)选出加点字音、形正确的一项( )

  A.养生丧(sānɡ)死 不可胜(shènɡ)食 庠(xiánɡ)序之教

  B.饿莩(piāo) 龟玉毁于犊(dú)中 孝悌(dì)之义

  C.数(shù)罟不入污(wū)池 然而不王(wánɡ)者

  D.鸡豚(tónɡ)狗彘之畜(xù) 数罟(ɡǔ)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

  A.河内凶(荒年) 曳(拖着)兵 谷(稻谷) 不可胜(尽)食

  B.庠序(学校) 孝悌(孝顺父母) 斧斤(砍伐树木) 洿(浊水不流)池

  C.饿莩(死人) 王无罪岁(年岁) 狗彘(母狗) 鸡豚(养猪)

  D.勿夺(抢夺)其时 移粟(泛指谷物) 涂(通“途”,道路)有饿莩

  (选两名学生回答,明确)

  (1)A(B.莩piǎo;犊—椟;悌tì。C.数cù;污—洿;王wànɡ。D.豚tún。)

  (2)C(A.谷:粮食。B.孝:孝顺父母;悌:敬爱兄长;斧斤:斧子。D.全对。C.饿莩:饿死的人;罪岁:归罪于岁;彘:猪;豚:小猪。)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5.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成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6.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学生明确。

  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有不同表达)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研习第1段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学生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学生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梁惠王------于国用心 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3)朗读指导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委婉、伤感的语气。“河内”四句直承上句,“移民”“移粟”两句并列而又相互补充,应一气读完,“河东凶亦然”是省略的文字,故“亦然”应重读,起强调作用。“察邻国之政”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为下文提问作铺垫。最后“何也”要读出疑问语气,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试读。

  提问: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学生讨论并交流。

  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研习第2、3、4段

  (1)学生齐读2、3、4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板书:

  梁惠王 孟子

  民不加多?-------------------------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

  (移民移粟) (设圈套)

  不可---------------------------------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走进圈套)

  (3)朗读指导

  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设喻一段应读得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则何如”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惠王不知是计,回答“不可”语气平常。当梁惠王进了圈套之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有潜台词,读时语气要从容。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低和。

  学生尝试背诵2、3、4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填然鼓之 ②弃甲曳兵而走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④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1~4段。

  2.理解掌握重点词语。

  3.熟读5、6、7段。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二、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入)。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结果

  梁惠王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施仁政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请。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理解文中孟子的民本思想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关键字词语义的把握来理解文章中心

  教学原则:

  教师提出“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达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

  教学过程:

  解文北宋哲学家程颐认为,孟子论王道的文章没有超过这章的,同学们思考一下,文章359个字,有多少个“民”字?梁惠王讲了几个,孟子讲了几个?明确:共有7个民字,梁惠王讲了3个,孟子讲了4个。

  提问:根据文章内容,请给每个“民”字前加上定语?

  (把学生分成几组,分别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中心发言人发言,大家讨论)

  教师分段明确:

  (一)梁惠王之民

  1、青壮年之民

  梁惠王乃好战之君,因此,“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句话中的“民”字,应做“青壮年男子”理解。朱熹是这样解释的:“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不能移者”。朱子解释的着眼点在留下的老幼,注意的是老幼的不能行走。若真是为了救灾,根本不必要移民,而且,移民涉及到家庭伦理等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梁惠王的一切决策都要以战争为指归。

  2、明:全体之民暗:青壮年之民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中的民,实际上已包含了两层含义,在听者看来,是指全体老百姓,但,梁惠王这个与孟子一见面就谈“以利吾国”(利,盖富国强兵之类,朱子注)的“好战之君”,其心思指的是青壮年男子。

  (二)孟子之民(偷换概念)

  1、全体之民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中的“民”,孟子顺着上文梁惠王所说的“民”的含义,讲成全体老百姓。

  2、“生与死”之民即青少年与老年百姓

  在‘王道之始”中讲民的“养生丧死”,从“生与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民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生”,即青少年,一类是“死”,即老年人。

  3、五十、七十之民黎民

  在“王道之成”中,孟子多次强调“五十者”、“七十者”,意在指民中的老者,也就是“王道”的关键是“老者之养”;黎即黑,黎民,是秦时的黔首,统治者对老百姓的蔑称。在这里,孟子特意提出民指普通百姓。

  4、全体百姓

  最后,在谈“王道之阻”时,“斯天下之民至焉”的民,孟子又回到了“全体老百姓”之义上了。

  从“民”的意义不断转换上,我们看到了孟子的“民”更多地倾向于民之老者和全体百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正是孟子民本思想所在。一个“民”字,既可看到孟子的论辩艺术,又可反映孟子的民本思想——王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