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外国诗三首

外国诗三首

藤田初恋 点赞 分享
外国诗三首

微信扫码分享

外国诗三首(精选10篇)

外国诗三首 篇1

  教案示例1

  《致大海》

  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   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普把大海人格化,大海是自由的象征。作者直接同大海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普的大海自由奔放,任性不羁,它是天使头上的光环,闪闪发光,不染纤尘。这是完美的海,梦中的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则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表现手法及修辞:

  普采用直抒胸意的表现手法。他所表现出的情感悲壮豪放。诗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如将“波光”写作“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海对话,使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海——自由的热爱之情。

  舒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诗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反复。

  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普希金是杰出的俄国民族诗人,19世纪积极浪漫文学代表,是自由战士。他一生向往自由,却被沙皇流放远方,加上拜伦的去世,普希金心情郁闷。他要借大海赞颂自由!

  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以大海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启发人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附录:

  致  大  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1973.2

  《我愿意是急流》

  教学目标 

  体会诗歌主旨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

  本诗的画面感和抒情性的结合是教学中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作者与写作背景

  裴多菲是19世纪的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7月在职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在1846年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优美的爱情诗。1847年裴多裴与心爱的人结成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出爱情的表达。

  《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二、内容大意

  全诗共五节,采用的都是“我愿意……”开头的格式。诗人把自己说成是“激流”“荒林”“废墟”“云朵”“破旗”。把爱人比作小鱼小鸟长春藤火焰夕阳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鉴赏要点

  1、多样解读

  首先将其看作一首爱情诗,它抒发了对爱人深挚的恋情,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其次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委婉地表现出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指革命战士们;“爱人”可以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

  2、意象的独特性排列:

  本诗没有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层层递进,使诗人情感富于变化,呈现出多侧面多层次,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

  我愿是我的爱人是

  急流(崎岖)小鱼(鱼水之情,是你的生命之源)

  荒林(狂风)小鸟(是你的可爱家园)

  废墟(荒凉)常春藤(是你的一生依靠)

  草屋(打击)火焰(是你的抒情小屋)

  云朵(破旗)夕阳(是你的,相依伙伴)

  在我的怀抱中接受我的关爱与呵护,我们相依相伴,我愿为你奉献一切。

  注意修饰词语的暗色调,可体现:

  1、生活的艰难

  2、男人的勇敢

  3、也可能是革命斗争的艰难

  《篱笆那边》

  自读导言

  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涵的寓意。

  2.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解说:这是一首蕴涵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也是难点。)

  自读程序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解说: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并非惟一的标准的答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讨论,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应加以肯定,答案不强求一致。)

  7.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解说:这一层次的理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锢者这一点,教者要作适当的提

  探究活动

  《篱笆那边》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从诗中的形象描绘入手,理解向日葵所指代的内容及诗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阳光中的向日葵

  芒克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象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颗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太阳被遮住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走近它

  走近它你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捏出血来

  《我愿意是急流》

  阅读舒婷《致橡树》,通过与舒婷《致橡树》的比较阅读,了解体会两种不同的爱情观,不同的意象群对于表达情感及主题的作用。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

  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茵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象源泉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月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还都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语言

  你有你的铜枝铁杆

  象刀,象剑

  也象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分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生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大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结合普希金的思想和作品,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诗人之死

  莱蒙托夫

  诗人殒没了!——光荣的俘虏——

  他倒下了,为流言所中伤,

  低垂下高傲的头颅,胸中

  带着铅弹和复仇的渴望!……

  诗人的心再不能够容忍

  那些琐细非礼的侮辱了,

  他起来反抗人世的舆论,

  依旧是匹马单枪……被杀了!

  被杀了!……到如今哀泣悲痛、

  怨诉的剖白、辩解的空谈、

  空洞的赞扬,又有什么用?

  命运最后的决定已宣判!

  不正是你们首先凶狠地

  迫害他自由勇敢的天才、

  而你们自己只为了寻欢取乐

  把隐敝的大火煽扬起来?

  好了?你们称心了……——他已经

  不能忍受这最后的苦难:

  稀有的天才火炬般熄灭,

  壮丽的花冠也已经凋残。

  他的凶手无情地射出了

  致命的一击……已无可挽救:

  空洞的心均匀地跳动着,

  手中的枪没有些微颤抖。

  何足怪?……听着命运的意志,

  给我们从远方抛来一个

  好似亡命徒一样的东西,

  追逐幸运、猎取高官厚禄;

  无礼地讪笑、粗暴地蔑视

  他方语言和他方的俗习;

  对我们的光荣他不爱惜;

  他这在血的瞬间不晓得

  他把他的手朝什么举起!……

  他被杀了——已被坟墓带走,

  正如那未可知却可爱的诗人,

  不可解的嫉妒的牺牲品,

  被他用惊人的力量歌唱的人,

  像他一样在无情的手下丧失性命。

  他为什么抛开安逸和纯朴的友爱,

  而走入充满嫉妒的、使自由的心灵

  和烈焰般的热情感到窒息的世界?

  他为什么向渺小的中伤者伸出手,

  为什么相信那花言巧语、虚情假义,

  他年轻时已看穿人们的鬼胎?……

  他们摘掉他从前的花冠——给他戴了

  一顶满插着月桂枝的荆棘的花环:

  但荆冠上看不见的芒刺

  生生地刺伤美好的容颜;

  可笑的无知的蠢才用奸黠的流言

  毒害了他在弥留时的最后的瞬间,

  他死了——带着复仇的无用渴望,

  带着被欺骗的希望的隐秘的憾念。

  奇妙的歌声已经沉默了,

  再不会发出嘹亮的声音:

  歌手隐身处阴森而狭小,

  他的嘴唇上还打上烙印。

  * * * * *

  你们,以下流卑贱著称的

  先人孳生下的傲慢无耻的儿孙,

  你们用你们那奴隶的脚踵践踏了

  幸运的角逐中败北的人们的迹踪!

  你们,蜂拥在宝座前的贪婪的一群,

  这些扼杀自由、天才、光荣的屠夫啊!

  你们躲在法律荫庇下,对你们

  公认和正义——一向是噤口无声!……

  但是还有神的裁判啊,荒淫的嬖人!

  严历的裁判等你们;

  他决不理睬金银的声响,

  他早看透你们的心思、你们的行径。

  那时你们求助于诽谤将徒然无用:

  鬼蜮伎俩再不帮助你们,

  而你们即使用你们那所有的污血

  也洗不净诗人正义血痕!

  (1837年)余振译

  说明:

  1837年,沙皇政府收买的法国流亡者丹特士在决斗中杀害了普希金,俄国全国为之震怒.莱蒙托夫的这篇诗就是在这时候写的.它深刻而真实地写出了俄国人民思想上和感情上的反应.

  最初,诗人只写到"诗人隐身处阴森而狭小,/他的嘴唇上还打上烙印".写出后立即到处抄传.普希金安葬后几天,莱蒙托夫听说上流社会竭力为凶手丹特士辩护,而又多方诬蔑普希金.莱蒙托夫愤怒之下,续写了最后的十六行.附有最后十六行的诗稿也在群众中抄传开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波动.宪兵总监卞肯多尔夫还没有向沙皇呈报以前,已经有人把 这篇诗寄给了沙皇尼古拉一世,并且加了"革命檄文"四字做为标题.莱蒙托夫因此被捕,并流放到高加索.

  示。)

外国诗三首 篇2

  教案示例1

  《致大海》

  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   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普把大海人格化,大海是自由的象征。作者直接同大海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普的大海自由奔放,任性不羁,它是天使头上的光环,闪闪发光,不染纤尘。这是完美的海,梦中的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则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表现手法及修辞:

  普采用直抒胸意的表现手法。他所表现出的情感悲壮豪放。诗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如将“波光”写作“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海对话,使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海——自由的热爱之情。

  舒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诗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反复。

  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普希金是杰出的俄国民族诗人,19世纪积极浪漫文学代表,是自由战士。他一生向往自由,却被沙皇流放远方,加上拜伦的去世,普希金心情郁闷。他要借大海赞颂自由!

  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以大海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启发人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附录:

  致  大  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1973.2

外国诗三首 篇3

  教案示例1

  《致大海》

  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   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普把大海人格化,大海是自由的象征。作者直接同大海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普的大海自由奔放,任性不羁,它是天使头上的光环,闪闪发光,不染纤尘。这是完美的海,梦中的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则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表现手法及修辞:

  普采用直抒胸意的表现手法。他所表现出的情感悲壮豪放。诗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如将“波光”写作“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海对话,使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海——自由的热爱之情。

  舒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诗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反复。

  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普希金是杰出的俄国民族诗人,19世纪积极浪漫文学代表,是自由战士。他一生向往自由,却被沙皇流放远方,加上拜伦的去世,普希金心情郁闷。他要借大海赞颂自由!

  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以大海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启发人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附录:

  致  大  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1973.2

  《我愿意是急流》

  教学目标

  体会诗歌主旨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

  本诗的画面感和抒情性的结合是教学中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作者与写作背景

  裴多菲是19世纪的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7月在职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在1846年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优美的爱情诗。1847年裴多裴与心爱的人结成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出爱情的表达。

  《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二、内容大意

  全诗共五节,采用的都是“我愿意……”开头的格式。诗人把自己说成是“激流”“荒林”“废墟”“云朵”“破旗”。把爱人比作小鱼小鸟长春藤火焰夕阳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鉴赏要点

  1、多样解读

  首先将其看作一首爱情诗,它抒发了对爱人深挚的恋情,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其次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委婉地表现出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指革命战士们;“爱人”可以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

  2、意象的独特性排列:

  本诗没有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层层递进,使诗人情感富于变化,呈现出多侧面多层次,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

  我愿是我的爱人是

  急流(崎岖)小鱼(鱼水之情,是你的生命之源)

  荒林(狂风)小鸟(是你的可爱家园)

  废墟(荒凉)常春藤(是你的一生依靠)

  草屋(打击)火焰(是你的抒情小屋)

  云朵(破旗)夕阳(是你的,相依伙伴)

  在我的怀抱中接受我的关爱与呵护,我们相依相伴,我愿为你奉献一切。

  注意修饰词语的暗色调,可体现:

  1、生活的艰难

  2、男人的勇敢

  3、也可能是革命斗争的艰难

  《篱笆那边》

  自读导言

  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涵的寓意。

  2.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解说:这是一首蕴涵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也是难点。)

  自读程序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解说: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并非惟一的标准的答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讨论,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应加以肯定,答案不强求一致。)

  7.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解说:这一层次的理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锢者这一点,教者要作适当的提示。)

  探究活动

  《篱笆那边》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从诗中的形象描绘入手,理解向日葵所指代的内容及诗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阳光中的向日葵

  芒克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象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颗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太阳被遮住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走近它

  走近它你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捏出血来

  《我愿意是急流》

  阅读舒婷《致橡树》,通过与舒婷《致橡树》的比较阅读,了解体会两种不同的爱情观,不同的意象群对于表达情感及主题的作用。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

  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茵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象源泉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月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还都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语言

  你有你的铜枝铁杆

  象刀,象剑

  也象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分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生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大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结合普希金的思想和作品,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诗人之死

  莱蒙托夫

  诗人殒没了!——光荣的俘虏——

  他倒下了,为流言所中伤,

  低垂下高傲的头颅,胸中

  带着铅弹和复仇的渴望!……

  诗人的心再不能够容忍

  那些琐细非礼的侮辱了,

  他起来反抗人世的舆论,

  依旧是匹马单枪……被杀了!

  被杀了!……到如今哀泣悲痛、

  怨诉的剖白、辩解的空谈、

  空洞的赞扬,又有什么用?

  命运最后的决定已宣判!

  不正是你们首先凶狠地

  迫害他自由勇敢的天才、

  而你们自己只为了寻欢取乐

  把隐敝的大火煽扬起来?

  好了?你们称心了……——他已经

  不能忍受这最后的苦难:

  稀有的天才火炬般熄灭,

  壮丽的花冠也已经凋残。

  他的凶手无情地射出了

  致命的一击……已无可挽救:

  空洞的心均匀地跳动着,

  手中的枪没有些微颤抖。

  何足怪?……听着命运的意志,

  给我们从远方抛来一个

  好似亡命徒一样的东西,

  追逐幸运、猎取高官厚禄;

  无礼地讪笑、粗暴地蔑视

  他方语言和他方的俗习;

  对我们的光荣他不爱惜;

  他这在血的瞬间不晓得

  他把他的手朝什么举起!……

  他被杀了——已被坟墓带走,

  正如那未可知却可爱的诗人,

  不可解的嫉妒的牺牲品,

  被他用惊人的力量歌唱的人,

  像他一样在无情的手下丧失性命。

  他为什么抛开安逸和纯朴的友爱,

  而走入充满嫉妒的、使自由的心灵

  和烈焰般的热情感到窒息的世界?

  他为什么向渺小的中伤者伸出手,

  为什么相信那花言巧语、虚情假义,

  他年轻时已看穿人们的鬼胎?……

  他们摘掉他从前的花冠——给他戴了

  一顶满插着月桂枝的荆棘的花环:

  但荆冠上看不见的芒刺

  生生地刺伤美好的容颜;

  可笑的无知的蠢才用奸黠的流言

  毒害了他在弥留时的最后的瞬间,

  他死了——带着复仇的无用渴望,

  带着被欺骗的希望的隐秘的憾念。

  奇妙的歌声已经沉默了,

  再不会发出嘹亮的声音:

  歌手隐身处阴森而狭小,

  他的嘴唇上还打上烙印。

  * * * * *

  你们,以下流卑贱著称的

  先人孳生下的傲慢无耻的儿孙,

  你们用你们那奴隶的脚踵践踏了

  幸运的角逐中败北的人们的迹踪!

  你们,蜂拥在宝座前的贪婪的一群,

  这些扼杀自由、天才、光荣的屠夫啊!

  你们躲在法律荫庇下,对你们

  公认和正义——一向是噤口无声!……

  但是还有神的裁判啊,荒淫的嬖人!

  严历的裁判等你们;

  他决不理睬金银的声响,

  他早看透你们的心思、你们的行径。

  那时你们求助于诽谤将徒然无用:

  鬼蜮伎俩再不帮助你们,

  而你们即使用你们那所有的污血

  也洗不净诗人正义血痕!

  (1837年)余振译

  说明:

  1837年,沙皇政府收买的法国流亡者丹特士在决斗中杀害了普希金,俄国全国为之震怒.莱蒙托夫的这篇诗就是在这时候写的.它深刻而真实地写出了俄国人民思想上和感情上的反应.

  最初,诗人只写到"诗人隐身处阴森而狭小,/他的嘴唇上还打上烙印".写出后立即到处抄传.普希金安葬后几天,莱蒙托夫听说上流社会竭力为凶手丹特士辩护,而又多方诬蔑普希金.莱蒙托夫愤怒之下,续写了最后的十六行.附有最后十六行的诗稿也在群众中抄传开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波动.宪兵总监卞肯多尔夫还没有向沙皇呈报以前,已经有人把 这篇诗寄给了沙皇尼古拉一世,并且加了"革命檄文"四字做为标题.莱蒙托夫因此被捕,并流放到高加索.

外国诗三首 篇4

  第四课  外国诗三首

  第一课时 《致大海》

  教学目标 :

  1.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和借物抒情的手法

  2.体会诗歌中联想的重要作用及对主题的表现作用

  3.体会哀歌式的忧郁美和人与自然重构世界的瞬间之想象思维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在诗歌的王国中,外国诗同样具有着无穷的感召与感染力,一些世界著名诗人对世界文学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如拜伦、普希金、惠特曼、裴多菲等,他们的诗歌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普希金等三位外国诗人的诗作。

  二.作者与背景: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1826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的监视下埋头写作。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除了一些叙事诗、小说,他一生写了近九百首抒情诗。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别林斯基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击剑一样坚强有力。"高尔基说:"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着阳光。"

  1824年夏天,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在那里达两年之久。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写作,而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这一篇诗作--《致大海》。

  三.朗读或听录音,体会这首诗的韵律并把握住全诗的感情基调和变化。

  四.分析鉴赏这首诗歌:

  1.第一二节:"再见吧……你召唤的喧响。"

  这两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在诗人看来,大海以它的自由奔放展示它的美,向世人召唤。大海与诗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精神,以及第二人称、拟人手法的使用,使诗人与大海在感情上紧紧相联。

  2.第三节至第七节:"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使我留在你的身旁……"

  这五节写诗人向大海吐露自己要逃往海外,追求自由的隐秘的愿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失去自由的懊丧,为逃往海外的夙愿难以实现而愁苦满怀。

  3.第八节至第十三节:"有什么好吝惜呢……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这六节写诗人对拿破仑和拜伦的追念,他们与作者精神相通,也与大海的精神相通,在这里,诗人深感前途渺茫,壮志难酬,哀叹了人们的不幸命运。

  以上是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4.第十四五节:"哦,再见吧……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这两节写诗人绝不忘记大海的誓言,诗人决心将大海的精神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为自由奋斗不息。

  5.总结主题:

  这首诗赞美了自由奔放的大海,抒发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苦闷,表现诗人在残酷专制下的崇高的自由精神。

  五.要点分析:

  1.借大海的形象表达自由的精神

  这首诗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

  2.强烈浓厚的抒情气氛

  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倾诉,诗人在诗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现,直接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激情,并蕴含深沉的苦闷,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忧郁美。

  3.人与自然相逢、同一,并重构世界的瞬间

  诗人与大海相遇,他胸中涌动着海一样的澎湃。诗人把岛、岩石想象成凝固的浪峰,已是诗人改变的自然,接着,诗人由观照海,到由海反观,最后与海同一了。这一瞬间,海是诗人向远方的延伸,是海向俄罗斯土地的延伸,这就是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思维流程。

  六.作业 :

  熟读这首诗,认真体会普希金诗歌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

  教学目标 :

  1.联系写作背景,分析这两首诗歌的主题。

  2.通过分析鉴赏两首诗,体会其诗歌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3.学习写作诗歌鉴赏评论,领会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

  教学过程 :

  一、学习《篱笆那边》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子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上的化身。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最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7、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二、学习《我愿意是激流》

  (一)听朗诵录音或教师有感情地范读。

  (二)学生自行研讨全诗,思考并讨论。

  1、诗中意象可概括为几组、几类?

  明确:全诗五段,每段有一组意象构成。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

  2、   这几类意象各有什么特征

  明确:属于诗人自喻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阔大、粗犷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壮美之感;比喻爱人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娇小、细腻、有着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

  (三)学生深入研读全诗,思考并讨论

  1、诗人用哪些词语将这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我愿意只要"。

  2、这样写表现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

  明确: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奉献精神。

  3、讨论:这首诗五处运用对照的写法,请分析每处对照,所揭示的深层含义及其作用。

  明确:例如第一段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次对照。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是悠闲欢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岖的小路上跋涉是艰辛痛楚的。第二段中"勇敢地作战"和"做巢鸣叫"的生活愉快而安逸,而荒林对狂风的作战则充满了危险。但"只要"爱人的生活的幸福,诗人甘愿冒着危险挑战狂风等。

  五处对照使诗人对爱情的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体现,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4、一组意象已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诗人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

  明确:诗中作为比喻的自然现象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上至广漠的天空,下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废墟,小至一鸟一鱼,意境开阔,画面舒展。这不仅展现出诗人自由、开朗、奔放的襟怀,也将诗人的爱情表白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5、这些意象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对主旨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明确:由快乐的小鱼到鲜艳的辉煌是爱人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成长过程中爱人需要保护,诗人挺身而出,与狂风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哪怕毁灭也绝不懊丧;而当爱人的生命步入辉煌时,诗人则又退在一旁,甘做陪衬。这样的顺序安排,一步步衬托出诗人高尚的情操,感人至深。

  6、口头表达训练: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改写成散文。

  7、讨论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明确:全诗共有五个诗节,就表白爱情这个主题来说是同意反复,借用的景物层出多变,千差万别;每个诗节的结构安排也整齐划一,诗节的前半部分都是诗人自喻。这种同一主题、同一表现形式的循环往复,具有民歌反复咏唱的特点,除了使诗人的感情得到酣畅的抒发外,读起来也富有音乐的旋律感。

  三、布置作业 :

  从本课三首诗中挑选一首,以"我更喜欢……"为题写一篇诗歌赏析文章。

外国诗三首 篇5

  教案示例1

  《致大海》

  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   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普把大海人格化,大海是自由的象征。作者直接同大海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普的大海自由奔放,任性不羁,它是天使头上的光环,闪闪发光,不染纤尘。这是完美的海,梦中的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则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表现手法及修辞:

  普采用直抒胸意的表现手法。他所表现出的情感悲壮豪放。诗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如将“波光”写作“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海对话,使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海——自由的热爱之情。

  舒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诗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反复。

  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普希金是杰出的俄国民族诗人,19世纪积极浪漫文学代表,是自由战士。他一生向往自由,却被沙皇流放远方,加上拜伦的去世,普希金心情郁闷。他要借大海赞颂自由!

  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以大海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启发人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附录:

  致  大  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1973.2

  《我愿意是急流》

  教学目标 

  体会诗歌主旨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

  本诗的画面感和抒情性的结合是教学中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作者与写作背景

  裴多菲是19世纪的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7月在职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在1846年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优美的爱情诗。1847年裴多裴与心爱的人结成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出爱情的表达。

  《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二、内容大意

  全诗共五节,采用的都是“我愿意……”开头的格式。诗人把自己说成是“激流”“荒林”“废墟”“云朵”“破旗”。把爱人比作小鱼小鸟长春藤火焰夕阳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鉴赏要点

  1、多样解读

  首先将其看作一首爱情诗,它抒发了对爱人深挚的恋情,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其次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委婉地表现出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指革命战士们;“爱人”可以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

  2、意象的独特性排列:

  本诗没有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层层递进,使诗人情感富于变化,呈现出多侧面多层次,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

  我愿是我的爱人是

  急流(崎岖)小鱼(鱼水之情,是你的生命之源)

  荒林(狂风)小鸟(是你的可爱家园)

  废墟(荒凉)常春藤(是你的一生依靠)

  草屋(打击)火焰(是你的抒情小屋)

  云朵(破旗)夕阳(是你的,相依伙伴)

  在我的怀抱中接受我的关爱与呵护,我们相依相伴,我愿为你奉献一切。

  注意修饰词语的暗色调,可体现:

  1、生活的艰难

  2、男人的勇敢

  3、也可能是革命斗争的艰难

  《篱笆那边》

  自读导言

  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涵的寓意。

  2.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解说:这是一首蕴涵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也是难点。)

  自读程序

  一、总体把握,理清思路

  讨论: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二、研读全诗,讨论以下问题

  1.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解说: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并非惟一的标准的答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讨论,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应加以肯定,答案不强求一致。)

  7.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解说:这一层次的理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锢者这一点,教者要作适当的提

  探究活动

  《篱笆那边》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从诗中的形象描绘入手,理解向日葵所指代的内容及诗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阳光中的向日葵

  芒克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象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颗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太阳被遮住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走近它

  走近它你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捏出血来

  《我愿意是急流》

  阅读舒婷《致橡树》,通过与舒婷《致橡树》的比较阅读,了解体会两种不同的爱情观,不同的意象群对于表达情感及主题的作用。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

  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茵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象源泉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月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还都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语言

  你有你的铜枝铁杆

  象刀,象剑

  也象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分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生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致大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结合普希金的思想和作品,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诗人之死

  莱蒙托夫

  诗人殒没了!——光荣的俘虏——

  他倒下了,为流言所中伤,

  低垂下高傲的头颅,胸中

  带着铅弹和复仇的渴望!……

  诗人的心再不能够容忍

  那些琐细非礼的侮辱了,

  他起来反抗人世的舆论,

  依旧是匹马单枪……被杀了!

  被杀了!……到如今哀泣悲痛、

  怨诉的剖白、辩解的空谈、

  空洞的赞扬,又有什么用?

  命运最后的决定已宣判!

  不正是你们首先凶狠地

  迫害他自由勇敢的天才、

  而你们自己只为了寻欢取乐

  把隐敝的大火煽扬起来?

  好了?你们称心了……——他已经

  不能忍受这最后的苦难:

  稀有的天才火炬般熄灭,

  壮丽的花冠也已经凋残。

  他的凶手无情地射出了

  致命的一击……已无可挽救:

  空洞的心均匀地跳动着,

  手中的枪没有些微颤抖。

  何足怪?……听着命运的意志,

  给我们从远方抛来一个

  好似亡命徒一样的东西,

  追逐幸运、猎取高官厚禄;

  无礼地讪笑、粗暴地蔑视

  他方语言和他方的俗习;

  对我们的光荣他不爱惜;

  他这在血的瞬间不晓得

  他把他的手朝什么举起!……

  他被杀了——已被坟墓带走,

  正如那未可知却可爱的诗人,

  不可解的嫉妒的牺牲品,

  被他用惊人的力量歌唱的人,

  像他一样在无情的手下丧失性命。

  他为什么抛开安逸和纯朴的友爱,

  而走入充满嫉妒的、使自由的心灵

  和烈焰般的热情感到窒息的世界?

  他为什么向渺小的中伤者伸出手,

  为什么相信那花言巧语、虚情假义,

  他年轻时已看穿人们的鬼胎?……

  他们摘掉他从前的花冠——给他戴了

  一顶满插着月桂枝的荆棘的花环:

  但荆冠上看不见的芒刺

  生生地刺伤美好的容颜;

  可笑的无知的蠢才用奸黠的流言

  毒害了他在弥留时的最后的瞬间,

  他死了——带着复仇的无用渴望,

  带着被欺骗的希望的隐秘的憾念。

  奇妙的歌声已经沉默了,

  再不会发出嘹亮的声音:

  歌手隐身处阴森而狭小,

  他的嘴唇上还打上烙印。

  * * * * *

  你们,以下流卑贱著称的

  先人孳生下的傲慢无耻的儿孙,

  你们用你们那奴隶的脚踵践踏了

  幸运的角逐中败北的人们的迹踪!

  你们,蜂拥在宝座前的贪婪的一群,

  这些扼杀自由、天才、光荣的屠夫啊!

  你们躲在法律荫庇下,对你们

  公认和正义——一向是噤口无声!……

  但是还有神的裁判啊,荒淫的嬖人!

  严历的裁判等你们;

  他决不理睬金银的声响,

  他早看透你们的心思、你们的行径。

  那时你们求助于诽谤将徒然无用:

  鬼蜮伎俩再不帮助你们,

  而你们即使用你们那所有的污血

  也洗不净诗人正义血痕!

  (1837年)余振译

  说明:

  1837年,沙皇政府收买的法国流亡者丹特士在决斗中杀害了普希金,俄国全国为之震怒.莱蒙托夫的这篇诗就是在这时候写的.它深刻而真实地写出了俄国人民思想上和感情上的反应.

  最初,诗人只写到"诗人隐身处阴森而狭小,/他的嘴唇上还打上烙印".写出后立即到处抄传.普希金安葬后几天,莱蒙托夫听说上流社会竭力为凶手丹特士辩护,而又多方诬蔑普希金.莱蒙托夫愤怒之下,续写了最后的十六行.附有最后十六行的诗稿也在群众中抄传开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波动.宪兵总监卞肯多尔夫还没有向沙皇呈报以前,已经有人把 这篇诗寄给了沙皇尼古拉一世,并且加了"革命檄文"四字做为标题.莱蒙托夫因此被捕,并流放到高加索.

  示。)

外国诗三首 篇6

  学习目标:

  1、 理解这两首诗中的意象、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2、 体会这两首诗中独特的主题和优美的表达。

  3、 了解一些外国诗歌知识。

  学习重点及难点:

  1、 诗歌欣赏的三个阶段

  (一)转换,即把诗歌中的字转换为艺术符号,唤起内心的视觉形象和其他感觉形象,训练语言成像能力;(二)想象,依据自己同诗歌中艺术形象相联系的生活经验,补充、丰富和发展作品直接描绘的部分和没有写出的部分,“欣赏大于创作”;(三)体味,即领悟诗作中形式美带来的情趣和作者对人生真谛的把握,领悟作品的意蕴、精髓和作者的审美情感。

  2、 本课几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致大海》是普希金在南俄时期的一篇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作品歌颂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反对世俗的生活的丑恶与平庸、突出人与自然在感情上的共鸣,把自然景物人格化,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即对自由和解放的热烈追求和对暴力统治的憎恶反抗。全诗十五个诗节,可分为三部分。开头两节,诗人向大海告别;中间十一节,写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最后,诗人再一次向大海深情地告别,说明自己的整个心灵被大海的形象和音响所充斥,永不忘怀。

  《篱笆那边》以非常清新的笔触,简洁通俗的语言,写出了一种童心未泯的情趣,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我愿意是急流》全诗在鲜明的对照中表达了建立在共同崇高理想上的爱情。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塑造了一个顽强、坚韧、豪迈、充满自我牺牲精神的“我”的形象。“我”为了爱人的幸福,愿意做急湍的流水,冲击崎岖的山路;愿意是废墟,无声地静默中毁灭;愿意是破旗,孤寂地独举……与“我”的痛苦、孤独、苦难、艰辛相对的是“我的爱人”,她幸福,像欢快的小鱼;美丽,像青青的长春藤;明亮,像珊瑚似的太阳。在这一组组的对照中,在诗人给我们展示的强大的意象群中,我们体会出真正诗的悲壮之美。对照的两列意象在诗中交替出现,就像音乐中有不同的鸣唱,但主旋律是一致的,因而她的美是耐人寻味的。诗中歌颂的生死相依的忠贞爱情,诗人对命运的高度理解,深得中老年人的喜爱。也许是他们更理解这其中的苦涩,虽然裴多菲不仅仅是由于苦涩才写出了这首诗的。

  检测题:

  一、下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慰藉(jí) 惦(diàn)念 颤(chàn)抖

  B、晃(huàng)动 憩(qī)息 音调(diào)

  C、汹涌(xiōng) 白桦(huá) 宿(sù)地

  D、深邃(suì) 屏(bǐng)息 镶嵌(qiàn)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蔚蓝 暄响 魅惑 稠密

  B、隐密 凄凉 憩息 峻峭

  C、暄腾 屏息 懊丧 沉浸

  D、崎岖 震惊 广漠 废墟

  三、读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回答问题:

  1、 诗中描写了一位年轻姑娘美妙动人的歌声,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说明。

  2、 诗人推测姑娘唱歌的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四、阅读普希金《致大海》一诗的前四节,回答问题:

  1、 下列对诗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节是诗人在向大海告别。诗人将要走向远方,创造新的生活,那“蔚蓝色的波浪”“娇美的容光”,既表现了诗人对大海的热烈赞颂,又表现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B、 第二节是诗人面对波浪喧响的大海的感受。大海是诗人的挚友,诗人仿佛从浪涛声中听到了大海的倾诉,感受到了大海的悲哀。大海不愿自己的朋友离开身边,离开自由。

  C、 第三节诗人听懂了大海的“怨诉”,听到大海的“召唤”,他向大海表白,“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他也向大海倾诉,我经常在你的身旁,一个人静悄悄地徘徊、苦恼、心伤。

  D、 第四节是诗人面对大海的热烈抒情。大海不仅是朋友,而且是诗人心中的爱人,诗人爱着“她”的“回音”、“音响”,和“黄昏时分的寂静”,也爱着“她”的“阴沉的声调”“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四节诗通过对大海的赞颂和倾诉,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自由奔放”的大海,既是作者赞颂的对象,又是作者追求向往的“自由之乡”。

  B、 诗人身处禁锢森严的流放地,却向往着自由奔放的大海;诗人想要实现“那个隐秘的愿望”,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实现而“苦恼心伤”;诗人此时处在极度矛盾的痛苦之中。

  C、 诗人是热爱大海的,他不仅爱大海的“蔚蓝色的波浪”,“娇美的容光”,而且爱大海的“阴沉的声调”“反复无常的激情”,这种“泛爱”思想正表现了诗人思想的局限性,是消极的。

  D、 这四节诗虽是节选,但也能表现出普希金政治抒情诗的风格。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感情浓烈而起伏跌宕,语言精美而内涵丰富,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和崇高的审美感受。

  五、阅读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回答问题:

  1、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爱情观?

  2、 诗人在诗中使用了一组不同寻常的意象:冲击崎岖山路的急流,与暴风雨作战的荒林、废墟、草屋以及在旷野中飘荡的惨淡的云朵与破旗。诗人使用这组灰暗、悲凉的意象想得到了什么效果?分两点说明。

  参考答案:

  一、D(A、藉jiè B、憩qì C、桦huà)

  二、D(A、喧 B、秘 C、喧)

  三、

  1、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沙漠绿荫里夜莺的啼啭可谓动听,但不如姑娘的歌声暖人;群岛森林中杜鹃的鸣叫可谓悦耳,但不如姑娘的歌声动人。

  2、表达了诗人对姑娘的同情和爱慕

  四、1、A 2、C

  五、

  1、为了爱情,为了我的爱人快活、幸福,“我”可以献出一切,表现出“我”的崇高奉献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2、

  (1)显示出了诗歌的崇高悲壮之美;诗人那男子汉的气魄和宽广的胸襟在这无私无悔的爱的倾吐中得以升华,产生了崇高悲壮的人格魅力。

  (2)诗人通过两组反差强烈的意象对比来说明“我”对爱情的坚贞与献身。

外国诗三首 篇7

  【背景材料】

  一、普希金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1826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监视下埋头写作。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除了一些叙事诗、小说,他一生写了近九百首抒情诗。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别林斯基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剑击一样坚强有力。”高尔基说:“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溢着阳光。

  二、《篱笆那边》的写作背景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美国19世纪诗坛的一颗巨星,世界抒情短诗的大师之一。她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知名人士。她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度过的,生活圈子极其狭小。父亲去世后,她更加深居简出,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绝,终日闭门作诗写信。她55岁去世时,留下近一千八百首诗歌。她的诗大都短小,抒发了她对人生、爱情、艺术、死亡等方面的见解,寄托了她个人的情感。《篱笆那边》就是代表作之一。

  三、《我愿意是急流》的写作背景

  裴多菲是19世纪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月在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动人的诗给她。1847年秋,裴多菲与心爱的人结为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作爱情的表达。当然,这首诗也可以有多种解读。

  【示范教案】

  外 国 诗 三 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世界诗歌发展概貌、中外诗交流概况。

  2.了解普希金、狄金森、裴多菲的简历与创作。

  3.理解、领会几位作者所绘写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含蕴。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诵读并体会《致大海》的精神实质。随作者华兹华斯一起感受一种逼人的质朴、自然美。   

  2.领悟《篱笆那边》带一点神秘色彩的诗意。

  3.美诵《我愿意是急流》,把握其意象群,深深地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

  三、德育渗透目标

  1.追求自由、美好、进步是人的天性,人生而为人,要奋发有为。

  2.爱好思考,珍爱生活中真挚的情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了解普希金的生活环境和俄罗斯当时所处的历史阶段,对完整全面地理解《致大海》尤为重要。难点就在这些方面,学生应把世界史的学习与语文中的诗歌理解、欣赏融汇贯通起来。

  狄金森的诗素以神秘著称,评诗者一向聚讼纷纭,要想让学生理解透她的诗旨,就有必要对“上帝”这一概念作些阐释。所谓“上帝”,是西方文化中的概念,中国学生在理解这个概念上易犯简单化的毛病,要从独特的角度去诱导学生理解。再者,神秘主义的诗不能只允许一家之言,应让学生在其智力基准上去理解,可以见仁见智,甚至学生完全否定其诗,也不必太在意。优秀的诗从来不靠强迫去打动人。

  《我愿意是急流》一向被人当作精彩的情诗来读,高中学生还处于一个敏感的青春勃发期,他们会悄悄地反复诵读此诗。教学时可相机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教育,不必在思想内容上过多展开,指导学生抓住其形式的特点谈一谈就可过去。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诗歌史概貌,了解课文几首诗的作者。   

  2.第一课时:学生展示自学预习所获知识,教师补充,诵读《致大海》,带着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题一、二,继续品读二诗。

  3.第二课时:抽查并评点学生作业 的完成情况。引导学生领会《篱笆那边》的含蕴,提示学生注意《我愿意是急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并反复诵读。

  4.模拟仿作自由诗。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生简述外国诗歌发展史概貌,教师补充。粗略了解外国诗歌发展

  情况。

  2.了解几首诗的作者并能初步诵读这几首诗。

  二、外国诗歌发展史概貌

  第一阶段:远古时期(前40世纪至5世纪)古埃及,古巴比伦。

  第二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

  第三阶段:中世纪(5至15世纪),亦可称圣经诗歌时期。

  第四阶段:文艺复兴时期(14至16世纪),伟大诗人有英国的莎土比亚、意大利的彼得拉克等。

  第五阶段:古典主义时期,(17至18世纪),有弥尔顿、伏尔泰等历史名人。

  第六阶段:浪漫主义(18至19世纪),诗歌群星璀璨,俊采风流。德国有歌德;英国有布莱克、彭斯,有湖畔派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及雪莱、拜伦、济慈三个少年天才;法国有雨果;俄国有普希金;美国惠特曼;匈牙利有裴多菲、等等。

  第七阶段: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意象派超现实主义、先锋派各种风格的诗层出不穷,东西方碰撞、交流,融合已近百年,流风所及,以至于今。

  三、学生诵读课文中的《致大海》、《孤独的收割人》,了解普希金和华兹华斯的简历及创作特点,教师补充。

  (关于普希金的资料甚多,此处略)

  四、再次诵读《致大海》,试完成练习一、1。

  五、参考资料:《世界名诗鉴赏词典》,辜正坤主编。

  附:板书设计 

  致 大 海

  诗人赞叹大海的壮美

  内   诗人热爱大海的奔放与宽广

  容   诗人羡慕大海而为自己懊丧

  诗人更依恋大海悲哀的喧响

  召唤的喧响

  体裁  既是情调忧伤的哀歌

  又是富有哲理的诗作

  特点  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思想深沉,激情奔放,

  充满了积极奋进的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深入全面地理解领会《致大海》的诗意、诗美。

  2.感悟《篱笆那边》的神秘含蕴。

  3.把握《我愿意是急流》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

  二、学生在深入全面领会诗意诗美的基础上,再次美诵《致大海》,配乐配图。

  三、了解狄金森,读懂《篱笆那边》

  1.狄金森(1830—1886),美国女诗人。25岁始,弃绝社会交往,潜心以诗作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她的诗篇中洋溢者一种奇光异彩。与惠特曼的诗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写得细腻、柔美,清新别致,精细人微,寓深邃于浅表的意象,塑造出别具一格的意境。

  2.内容大意

  表面意思是:一棵红草莓在篱笆那边向我招手,我想爬过去攀摘在手,又怕弄脏白围裙。过去或不过去,真是矛盾。如果上帝是小孩子,它会不会爬过去呢?也许会吧,也许不会。可以联想、感悟到的意思因人而异。

  3.鉴赏要点

  (1)独特价值的重新发现

  狄金森的诗,在一战前的相当长时间内,不被人重视,今天,她被公认为美国罕有的文学天才,声望越来越高,成为与惠特曼、哈代、霍普金斯齐名的西方现代诗歌的先驱。她的诗不循章法,内容广阔,意象奇特,韵律多变化,以其独往独来的姿态为美国诗坛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她努力挖掘人们内心深处的隐秘,她的诗是内心感受的外化,被称为灵魂的风景画家。

  (2)打破生命时间的顺序

  面对篱笆和红草莓,诗人触发了无限的诗意,仿佛穿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历程,回到了她的童年的幸福时光,充满了创造的发现和美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回忆,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各自独特的感受。

  四、了解裴多菲,读懂《我愿意是急流》

  1.裴多菲是19世纪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月在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动人的诗给她。1847年秋,裴多菲与心爱的人结为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作爱情的表达。当然,这首诗也可以有多种解读。

  2.内容大意

  全诗共五节,采用的都是“我愿意是……”开头的格式,诗人把自己说成“急流”“荒林”“废墟”“云朵”“破旗”,把爱人比作“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3.鉴赏要点

  (1)多样的解读

  首先可以把本诗看作一首爱情诗,它抒发了对爱人的深挚恋情,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其次可以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委婉地表现了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革命战士们;诗中的“爱人”,既可以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到其他意义。

  (2)意象的独创性排列

  这首诗没有空泛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意象层层递进,其排列组合具有独创性,使诗情变化,呈现出多层次、多侧面,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外国诗三首 篇8

  刘星河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开阔眼界,比较中外诗歌的艺术风格,提高鉴赏水平。

  2、鉴赏诗歌中采用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分析《致大海》中诗人的思路,把握感情线索,理清结构。

  2、体会《篱笆那边》中诗人不循章法,意象奇特,韵律多变的风格特征。

  3、把握《我愿意是急流》中的画面感和抒情性相结合的特点的。

  第一课时

  致大海 普希金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3、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诵,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2、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3、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

  4、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设计

  “曾经怆海难为水”大海的美是永远也说不尽的。面对辽阔的大海诗人会情不自禁的放声高歌,我们学过曹操的《观怆海》,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1.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俄罗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2.背景介绍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二、研习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a、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有哪些感受?把有关的诗句画出来。

  ——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1节-7节);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8节-13节);永久怀念大海(14节-15节)。

  3、以上内容是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诗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材料的。

  三、具体研习

  1、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2、作者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3、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

  ——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如诗句:“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这里“隐秘的愿望”即第6节诗人所写的“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诗人为未能逃脱监禁而悲伤痛苦。

  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诗句:“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阴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结局增添了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如诗句“世界空虚了……大海洋呀,/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四、欣赏品味

  1、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因为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因而大海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忧郁的怨诉”,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这临别时,她又向诗人发出了“召唤的喧响”,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唤。因而诗人在第3节中不禁直抒胸臆:“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充分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矢志追求。

  2、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这里“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是指诗人将要离开的流放地南高加索。“我曾想永远地离开”是指诗人想秘密逃到海外,去寻求那自由的生活。进而诗人想象离开囚禁之地时的“狂欢之情”,并用“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这一形象的诗句暗指自己在所向往的地方可以自由地创作,再也不必担心遭到监禁,但是诗人的美好愿望却未能“如愿以偿”,因而诗人在诗中反复强调自己的“苦恼心伤”!

  3、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这里的“歌者”指拜伦。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为自由而战的革命者,因而诗人对他十分崇敬,认为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的“桂冠”棗诗人作品与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诗人充满激情地呼告大海“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为伟大的诗人而歌唱!诗人在这里缅怀拜伦,赞美拜伦,正是赞美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4、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两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除了原先的“茫然”和“苦恼心伤”,这时“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这里的“你”就是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棗峭岩,海湾,闪光,阴影,波浪,带到“荒漠之乡”棗第二次流放的地方。诗人的心灵由“大海”而得到彻底的净化,诗人感情也由此得到了新的升华。

  五、课堂训练

  根据本课的体裁特点,主要进行诵读训练,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划出诗歌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

  六、课堂小结

  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

  附:有关材料

  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799年11月9日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统治,就任第一执政。1804年放弃共和制度,建立法兰西帝国,自任皇帝,恢复等级制度和贵族称号,实行分封制。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频繁,多次打败数量上占优势的欧洲各国联军。1814年初反法同盟军队攻入法国境内,4月,拿破仑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1815年3月从厄尔巴岛逃出,在法国人民和军队的拥戴下重返巴黎。驱逐了复辟的波旁王朝,6月,在滑铁卢被第七次反法同盟打败,再次被迫退位,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卒于该岛。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出生在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庭,1809年剑桥大学毕业后,在贵族院获取了世袭议员的席位,但却受到歧视。带着一种愤懑的心情离开了祖国,先后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马尔他等地。当时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正在发展,这大大开拓了诗人的社会政治视野,孕育了后来的《东方叙事诗》。1811年拜伦回到英国。这时英国中部北部爆发了路德派领导的纺织工人暴动,并遭到了残酷的镇压。拜伦怀着对工人群众的深切同情,为被迫害的工人辩护,严厉斥责政府的暴行。并发表讽刺诗《〈制压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真实地反映英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反映资本主义剥削方式惨无人道的杰作。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先后到瑞士、意大利,并参加意大利有名的烧炭党的秘密组织,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这一时期创作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唐璜》。1823年意大利烧炭党运动遭到了失败,拜伦离开意大利前往希腊去参加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1824年4月9日诗人在暴风雨中骑马外出巡视,感受风寒,4月19日不幸与世长辞。

  [1]

外国诗三首 篇9

  【背景材料】

  一、普希金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1826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监视下埋头写作。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除了一些叙事诗、小说,他一生写了近九百首抒情诗。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别林斯基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剑击一样坚强有力。”高尔基说:“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溢着阳光。

  二、《篱笆那边》的写作背景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美国19世纪诗坛的一颗巨星,世界抒情短诗的大师之一。她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知名人士。她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度过的,生活圈子极其狭小。父亲去世后,她更加深居简出,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绝,终日闭门作诗写信。她55岁去世时,留下近一千八百首诗歌。她的诗大都短小,抒发了她对人生、爱情、艺术、死亡等方面的见解,寄托了她个人的情感。《篱笆那边》就是代表作之一。

  三、《我愿意是急流》的写作背景

  裴多菲是19世纪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月在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动人的诗给她。1847年秋,裴多菲与心爱的人结为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作爱情的表达。当然,这首诗也可以有多种解读。

  【示范教案】

  外 国 诗 三 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世界诗歌发展概貌、中外诗交流概况。

  2.了解普希金、狄金森、裴多菲的简历与创作。

  3.理解、领会几位作者所绘写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含蕴。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诵读并体会《致大海》的精神实质。随作者华兹华斯一起感受一种逼人的质朴、自然美。   

  2.领悟《篱笆那边》带一点神秘色彩的诗意。

  3.美诵《我愿意是急流》,把握其意象群,深深地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

  三、德育渗透目标

  1.追求自由、美好、进步是人的天性,人生而为人,要奋发有为。

  2.爱好思考,珍爱生活中真挚的情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了解普希金的生活环境和俄罗斯当时所处的历史阶段,对完整全面地理解《致大海》尤为重要。难点就在这些方面,学生应把世界史的学习与语文中的诗歌理解、欣赏融汇贯通起来。

  狄金森的诗素以神秘著称,评诗者一向聚讼纷纭,要想让学生理解透她的诗旨,就有必要对“上帝”这一概念作些阐释。所谓“上帝”,是西方文化中的概念,中国学生在理解这个概念上易犯简单化的毛病,要从独特的角度去诱导学生理解。再者,神秘主义的诗不能只允许一家之言,应让学生在其智力基准上去理解,可以见仁见智,甚至学生完全否定其诗,也不必太在意。优秀的诗从来不靠强迫去打动人。

  《我愿意是急流》一向被人当作精彩的情诗来读,高中学生还处于一个敏感的青春勃发期,他们会悄悄地反复诵读此诗。教学时可相机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教育,不必在思想内容上过多展开,指导学生抓住其形式的特点谈一谈就可过去。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诗歌史概貌,了解课文几首诗的作者。   

  2.第一课时:学生展示自学预习所获知识,教师补充,诵读《致大海》,带着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题一、二,继续品读二诗。

  3.第二课时:抽查并评点学生作业 的完成情况。引导学生领会《篱笆那边》的含蕴,提示学生注意《我愿意是急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并反复诵读。

  4.模拟仿作自由诗。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生简述外国诗歌发展史概貌,教师补充。粗略了解外国诗歌发展

  情况。

  2.了解几首诗的作者并能初步诵读这几首诗。

  二、外国诗歌发展史概貌

  第一阶段:远古时期(前40世纪至5世纪)古埃及,古巴比伦。

  第二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

  第三阶段:中世纪(5至15世纪),亦可称圣经诗歌时期。

  第四阶段:文艺复兴时期(14至16世纪),伟大诗人有英国的莎土比亚、意大利的彼得拉克等。

  第五阶段:古典主义时期,(17至18世纪),有弥尔顿、伏尔泰等历史名人。

  第六阶段:浪漫主义(18至19世纪),诗歌群星璀璨,俊采风流。德国有歌德;英国有布莱克、彭斯,有湖畔派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及雪莱、拜伦、济慈三个少年天才;法国有雨果;俄国有普希金;美国惠特曼;匈牙利有裴多菲、等等。

  第七阶段: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意象派超现实主义、先锋派各种风格的诗层出不穷,东西方碰撞、交流,融合已近百年,流风所及,以至于今。

  三、学生诵读课文中的《致大海》、《孤独的收割人》,了解普希金和华兹华斯的简历及创作特点,教师补充。

  (关于普希金的资料甚多,此处略)

  四、再次诵读《致大海》,试完成练习一、1。

  五、参考资料:《世界名诗鉴赏词典》,辜正坤主编。

  附:板书设计 

  致 大 海

  诗人赞叹大海的壮美

  内   诗人热爱大海的奔放与宽广

  容   诗人羡慕大海而为自己懊丧

  诗人更依恋大海悲哀的喧响

  召唤的喧响

  体裁  既是情调忧伤的哀歌

  又是富有哲理的诗作

  特点  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思想深沉,激情奔放,

  充满了积极奋进的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深入全面地理解领会《致大海》的诗意、诗美。

  2.感悟《篱笆那边》的神秘含蕴。

  3.把握《我愿意是急流》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

  二、学生在深入全面领会诗意诗美的基础上,再次美诵《致大海》,配乐配图。

  三、了解狄金森,读懂《篱笆那边》

  1.狄金森(1830—1886),美国女诗人。25岁始,弃绝社会交往,潜心以诗作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她的诗篇中洋溢者一种奇光异彩。与惠特曼的诗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写得细腻、柔美,清新别致,精细人微,寓深邃于浅表的意象,塑造出别具一格的意境。

  2.内容大意

  表面意思是:一棵红草莓在篱笆那边向我招手,我想爬过去攀摘在手,又怕弄脏白围裙。过去或不过去,真是矛盾。如果上帝是小孩子,它会不会爬过去呢?也许会吧,也许不会。可以联想、感悟到的意思因人而异。

  3.鉴赏要点

  (1)独特价值的重新发现

  狄金森的诗,在一战前的相当长时间内,不被人重视,今天,她被公认为美国罕有的文学天才,声望越来越高,成为与惠特曼、哈代、霍普金斯齐名的西方现代诗歌的先驱。她的诗不循章法,内容广阔,意象奇特,韵律多变化,以其独往独来的姿态为美国诗坛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她努力挖掘人们内心深处的隐秘,她的诗是内心感受的外化,被称为灵魂的风景画家。

  (2)打破生命时间的顺序

  面对篱笆和红草莓,诗人触发了无限的诗意,仿佛穿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历程,回到了她的童年的幸福时光,充满了创造的发现和美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回忆,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各自独特的感受。

  四、了解裴多菲,读懂《我愿意是急流》

  1.裴多菲是19世纪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月在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动人的诗给她。1847年秋,裴多菲与心爱的人结为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作爱情的表达。当然,这首诗也可以有多种解读。

  2.内容大意

  全诗共五节,采用的都是“我愿意是……”开头的格式,诗人把自己说成“急流”“荒林”“废墟”“云朵”“破旗”,把爱人比作“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3.鉴赏要点

  (1)多样的解读

  首先可以把本诗看作一首爱情诗,它抒发了对爱人的深挚恋情,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其次可以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委婉地表现了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革命战士们;诗中的“爱人”,既可以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到其他意义。

  (2)意象的独创性排列

  这首诗没有空泛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意象层层递进,其排列组合具有独创性,使诗情变化,呈现出多层次、多侧面,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外国诗三首 篇10

  4 外国诗三首 致大海 篱笆那边 我愿意是急流

  从容说课

  《外国诗三首》包括普希金的《致大海》、狄金森的《篱笆那边》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

  《致大海》写于1824年,诗人第二次流放之前,是一曲对大海的庄严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感叹,更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篱笆那边》充满了女诗人狄金森对外部世界的渴求、向往。虽然诗离笔下的“草莓”那么遥远,不知道它是涩的、酸的,还是甜的,但是诗人的眼中,篱笆那边的世界是如此美好。《我愿意是急流》一诗,轻松愉快的情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苍凉之感。诗人借助一系列的自然物象,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抒情网络,营建了一个炽热的恋爱磁场,通过一连串鲜活生动的比喻,围绕爱情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至爱之人”的坚贞、博大、无私的情怀。

  由于学生对外国诗歌作品接触较少,因此,把对三位诗人的生平及创作倾向的粗线条的了解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指导学生自行查找有关普希金、狄金森的裴多菲的资料,并提供了一些他们的诗歌作品,以辅助学生较准确地把握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鉴于本课为诗歌单元的最后一课,此前,学生己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作品。本课教学采用了对阅读法。例如将普希金的《致大海》与当代诗人韩东的《你见过大海》比较阅读,体会表达情感上的不同;将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与舒婷的《致像树》比较阅读,在对比阅读中感悟、理解裴多菲与舒婷不同的爱情观。对比阅读应是欣赏诗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可以在对比阅读中读出诗歌的韵味,更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把握作品的主旨。

  鉴于三首诗的特点,本教案将把握诗中的意象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阐述的深刻哲理作为教学重点,并在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缴发学生对三首诗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化理解,真正达到“激活思维,深刻感悟”的目的。并把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作为难点来突破。当然,诗歌,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反复诵读是非常必要的,诵读法仍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基本方法。由于三首诗意象的复杂和表情达意的含蓄,在活动与探究这一版块中,本教案还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作深层思考,以达到培养学生自行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外国诗歌知识,领略外国诗人的优秀作品中表现的异国情趣。

  2.了解普希金、华兹华斯、狄金森、裴多菲三位诗人的简历及其创作情况。

  能力目标

  1.理解三首诗中的意象、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多种表现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体会诗歌的内涵。

  德育目标

  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健康而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作家的生活环境及经历。

  2.把握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阐述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形式特点。

  2.比较阅读法。如将普希金的《致大海》及韩东的《你见过大海》进行比较。这样可使学生对内容、情感及艺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3.探究式阅读法。由于诗歌意象表达意义的不确定性,每个读者都可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可组织学生参加研讨活动,通过激活思维,对主题有更多的认识体会。如对“草莓”含义的探讨。《我愿意是急流》中“我”“爱人”及主题的探讨。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致大海》,把握诗中大海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2.引导学生自读《篱笆那边》,把握“草莓”“上帝”等关键词语的指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驾着艺术的轻舟漫游了中国现当代诗歌的海洋,大家的收获一定不小吧!今天,我们不妨调转方向,驶向一个新的世界——外国诗歌的艺术殿堂。那里灿若星河的诗人,异彩纷呈的流派一定会给我们以全新的美感享受。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二、解题

  出示投影:

  普希金及其《致大海》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创建者。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1826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监视下埋头写作。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除了一些叙事诗、小说,他一生写了近九百首抒情诗。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别林斯基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击剑一样坚强有力。”高尔基说:“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着阳光。”

  1824年夏天,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在那里达两年之久。他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写作,而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这一篇诗作——《致大海》。

  三、具体研习诗歌

  1.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集体朗读全诗一遍。教师作诵读提示:全诗是通过诗人与大海的真情对话来抒发自己压抑郁闷之情的,朗读时一定要饱含深情,语气略带哀歌式的情调。

  (3)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后,讨论诗歌各部分内容。

  明确:全诗共十五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第二部分(3~13节),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联想,表达诗人对大海的眷恋及对自由的渴望。第三部分(14~15节),写诗人从大海身上,汲取了一种精神力量,将要为自由奋斗不息。

  2.重、难点解决过程

  展示课件:大海为主要画面,时而翻着微波细浪,时而咆哮着击打岩石,周围有异域风光(包括一些树、建筑等)。

  (解说:展示该课件,目的是让学生对大海有个直观的感受,如同身临其境,便于下步的分析)

  (1)指定一学生朗读1~7节,然后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诗中用哪些意象来描绘大海的特点与个性?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明确:诗人用一组意象“波浪”“容光”“岸旁”“喧响”“音响”“寂静”描绘大海。着意刻画了大海的美丽(“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大海的人情味(“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大海的深远(“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大海的阴沉(“阴沉的声调”“深渊的音响”)最重要的是展现了大海的精神:时而“寂静”“温顺”,时而“反复无常”“任性”“无法控制”。所有这些大海的品性,唤起了诗人对“自由奔放”大海的无限热爱和眷恋。此时“大海”已不单是自然意义上的“大海”,而成了自由精神的象征。

  (2)提问: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明确:诗人以深情、热烈的笔调对大海的歌颂和礼赞,反映了他对自由精神的赞美和渴望。

  (3)学生思考:诗人面对自由奔放的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试分析产生这种情感的真正根源?

  明确:自由奔放的大海,勾起了诗人坎坷人生历程的回忆。包括“隐秘的愿望”“未能如愿以偿”所带来的“苦恼心伤”。这实际是诗人失去自由后的内心表白。联系写作背景可知,造成诗人压抑、郁闷心情的真正原因应是专制制度下的黑暗现实。

  (4)指定一学生朗读8~13节。教师提问:诗人在诗中为什么联想到了拿破仑和拜伦两个人?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示投影: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去世,普希金得到这个消息后,思潮起伏,于6月18日创作了著名的抒情诗《拿破仑》。诗中,普希金公正地谴责了这位给人民“留下了血腥的记忆”的“君王”,揭露了他曾作为“暴君”的“贪得无厌”和“出奇制胜的凶残”。但更为重要的是,诗人以深刻的历史理解咏叹了拿破仑的历史贡献,回顾了他不平凡的一生。诗人崇敬地称拿破仑孤寂的死是“伟大的人物明星殒灭”,称他“赫赫英名”的“不朽之光却在闪烁”。诗人站在历史的制高点肯定了拿破仑曾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引入俄国,激发起俄国一代年青知识分子反抗沙皇专制暴政的革命热情,推进了俄国和整个欧洲反对封建统治的民主主义运动的发展,所以普希金在《拿破仑》诗的最后称“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

  拜伦是英国一位具有叛逆性格的浪漫主义诗人,其思想核心是自由与正义。他与压迫和奴役人民的社会势不两立,曾骄傲地宣称“我可以独自兀立人间,但绝不把我自由的思想换取一座王位。”在他看来,为自由而献身无比美好,他说:“啊,自由,你在牢狱里才最灿烂”。对自由的热忱使他成为一个自觉的自由使者,他曾不顾个人安危支持欧洲弱小民族的民主主义运动。他先后到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在争取自由斗争的一线,忘我地支持被奴役者。1823年秋天,拜伦曾率领自己招募的一支军队,乘自己出资武装的一艘战舰,远征巴尔干,声援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并亲任远征军统帅,拜伦劳心竭力,最后病死在战争前线的阵地上。(韦平《普希金及其〈致大海〉》)

  明确:拿破仑和拜伦,一个是“给世界永恒的自由”者,一个是自由的歌唱者。他们都有大海般召唤自由的品质,诗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里,诗人、大海和逝去的英雄三者融为一体,“难解难分”。诗人借此,一方面反映了他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反映了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世界太空虚了……”“凡是有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时的彷徨与失望。

  (解说:上述问题的回答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联系历史上的拿破仑和拜伦的有关资料,补充给学生)

  (5)学生集体朗读最后两节,然后思考并讨论:这两节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两节写诗人对大海的深情告别。“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说明诗人并未消沉,而是充满激情、力量和斗志,决心把大海的精神带向自己足迹所到的地方。

  3.欣赏品味

  学生将自己认为诗中最精彩的地方(诗句、表现手法等)作些分析,然后师生共同评价。

  四、比较阅读

  阅读当代诗人韩东的《你见过大海》,比较它和《致大海》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出示投影:

  你见过大海

  你想像过

  大海

  你想像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了大海

  并想像过它

  可你不是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像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你不情愿

  让海水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都这样

  学生思考后明确:讴歌大海的诗文很多,多数人都把大海想像得崇高、宏阔、雄伟、深沉。《致大海》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沙皇专制制度的不满。而《你见过大海》里,诗人有意摒弃人们寄予大海的种种想像与文化意义。在诗中,人和大海的联系已回归到一种单纯的现象上的联系。“你见过大海”“你想像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不过如此。诗人还用“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一句平淡又实在的话,道出人们的“畏死”的本能,从而使人们对大海所拥有的生活、理想、讴歌统统在“畏死”的本能面前烟消云散。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致大海》。

  2.自读济慈的《秋颂》和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外国诗三首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