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安乐窝 点赞 分享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通用16篇)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1

  《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的

  一、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设想

  一、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二、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

  三教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预习课文:

  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二、导入  新课: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项羽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①给加黑的字注音:

  樊哙 目眦 按剑而跽

  卮酒 彘肩

  ②试译下列语句: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③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2.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前课预习作业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从百余骑(从:使……从;骑:一人一马。)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

  提示: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殃”,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课文中插图有什么地方画得不妥?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提示:插图中张良站着,这是不妥之处。课文中说张良是“西向侍”。“侍”,一般指站立,但也有“侍坐”之说,这里“西向侍”是坐东朝西作“陪”讲。后面又有项羽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如果樊哙坐着而张良却站立一边,岂不有点不合礼仪?

  4.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5.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小结:课文三、四两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块,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唆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一组分角色表情朗读三、四两段)。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

  2.文章为什么在沛公脱逃之前交代鸿门与霸上两地的距离?

  3.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  新课: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一个字来概括?(“忍”)

  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

  “不忍”,用今天的语汇表达,就是心慈手软,也可以引申为缺少决断。其实,范增内心井不仅仅认为他是“为人不忍”,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道,音jiàn)

  “沛公不胜柄杓。”(“不胜梧杓”,指酒醉,以“柄杓”借代酒水。)

  “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 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

  (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

  四、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l.试以樊哙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②从哪些方面描写?③浓墨重彩写樊哙有无必要,为什么?

  提示:第二课时对樊哙已作了具体分析,这里侧重干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

  2.以项羽、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

  提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略)

  五、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

  1.文中的迷信成分。(略)

  2.作者的英雄史观: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六、布置作业 :

  1.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五题。

  2.以“《鸿门宴》中的”为题,写一篇短评(题目可另拟)。

  附:板书提纲

  (一)鸿门宴(转折点)

  无伤告密“欲王关中”(矛盾焦点)

  范增说羽“急击勿失”

  项伯夜访“毋从俱死”——“义”

  张良献计“不敢倍德”

  (二)

  项王留饮“为人不忍”(?)

  范增举 “默然不应”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樊哙闯帐“死且不避”(以攻为守)

  (三)

  沛公出逃“脱身独骑”

  张良入谢“不胜栖杓”

  项王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破斗“撞而破之”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2

  一、我的教学设想:

  (一)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在这堂课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1、在文言文翻译这一环节中,不是单纯的将译文教给学生,也不是简单的把翻译文言文的一般方法以教条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之间出题互考、自我评点分析、小结归纳的方式进行,同时将翻译文言文中应当注意的“实词、虚词的准确翻译;古今异义;固定句式;特殊句式”等几个方面以“吴老师的几点建议”的方式出现,这样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2、在分析人物性格这一环节中,我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分析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再有条理的引用课文中或《史记》中的相关语句陈述理由,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二)手段的灵活性——多媒体技术和板书的综合运用。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依*板书向学生再现教案文本的核心内容,教师工作量大、课堂容量小、直观形象性差、教学效率相对较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影音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的依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忽略了板书的效用,使教学任务无法圆满完成。因为学生的思维是活的,学生的知识需求在总体的连贯中有局部和阶段的跳跃,教师无法全面预计到学生在课堂上所有的知识需求,多媒体课件围绕课堂主线设计,播放顺序相对固定,无法实时更新内容,只能为教学提供辅助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居于次要地位,而板书展现的是学生活生生的思想,教师可以依据课程进度和现场情况,自由书写和发挥,所以在准备本堂课时,将板书和课件两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处理课件和板书的比例,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努力提高师生间的教学沟通,对我今后的教学具有指导性。

  (三)教学的互动性——师生和生生间的相互交流。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层面和分析理解能力盘旋上升,本人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坡度,努力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设计这堂课的环节时,在教学互动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1、教师定位。在课堂各环节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提纲契领的讲解之后,分别设计一组问题和一组习题,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学生进行讨论和练习,最后教师进行分析归纳,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受益。2、学生定位。我始终把学生定位在课堂主体的地位,对学生采取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共同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在生生互动中受益。如在刘邦和项羽性格分析这一环节中,课前指导学生查找资料,鼓励学生利用校图书馆馆藏书籍和网络信息资源,充分搜集占有资料,并进行归纳梳理,形成初步看法和观点;课堂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全方位多角度的看问题,让他们的思维火花互相碰撞,学会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辨证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最终形成正确的看法和观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了学生研究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四)课堂的开放性——重视课内学习和课外研究的衔接。我充分利用《鸿门宴》这篇经典课文在教学中的代表意义,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内外的衔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作好铺垫。1、通过普遍性体现开放性。强调文言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和特点,重点突出文学常识、常见实虚词准确翻译、古今异义、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由此及彼,掌握较强的文言文自学能力,为日后学习其它文言文打下扎实的基础。2、通过联系性体现开放性。把《鸿门宴》放在整个《项羽本纪》甚至是整个《史记》中学,通过读本上的《乌江自刎》的学习,分析项羽英雄末路的豪迈与无奈,批判项羽“自矜攻伐”的错误观点,揭示项羽性格对其鸿门宴后政治命运的重要影响,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了《史记》中人物传记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掌握本纪、世家、书、传、列表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初步具备读史鉴史的能力。3、通过研究性体现开放性。把学生搜集资料、研究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来设计,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学飞的过程,避免不了磕碰,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力求避免“扶上马、送一程”的保姆式教学方式,正确处理“鱼、渔”的关系,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向馆藏书籍和网络信息要知识,使他们搏击知识长空的翅膀早日得到锻炼。

  二、 教学后的几点反思:

  教学过程其实是教师知识细雨向学生无声倾注的过程,在《鸿门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两点感触比较深:

  (一)教师要认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因此身为教师,必须从严要求自己,认真做好备课施教的准备,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数,惟其如此,教师才能正确把握课程进度,最大限度的输出知识。在本次备课过程中,我努力为自己“充电加水”,认真归纳了文学常识、常见实虚词、古今异义、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通读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查阅了大量的评论资料,对项羽的为人和性格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认真研究借鉴了同事们给出的无私的的教学建议,使我在翻译方法指导、人物性格分析和多媒体处理上掌握了不少方法和技巧。这堂公开课让我有了一个对自身素养全面审视的好机会,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比起年长的一辈,我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缺乏、文化底蕴的相对浅薄,使我在演绎一堂环节比较合理的课程时显得有些稚嫩;随机应变能力的缺乏,使我在课堂上显得不够灵活;而不够合理的注意力分配,使我不能兼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回答。这些问题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多方面的修炼驾驭课堂的能力,还要训练“听、说、读、写”这些基本功。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设计几个合理的教学环节是远远不够的,高瞻远瞩的教育眼光和渊博的学识,必须在实实在在的教学工作中培养。

  (二)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备课施教,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堂语文课,不应该只让学生了解一篇课文,而应通过这篇文章,使学生能够解读更多的文章,因此要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让教材成为真正的教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如《鸿门宴》小结课既是对课本知识的一个小结回顾,更是读本《乌江自刎》的导入,是指导学生阅读《史记》一个信号。因此在备课时,我充分认识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了解学生认知的薄弱环节和障碍点,预测学生理解问题可能的偏差,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做好针对性准备,依据教学坡度,给学生适当的台阶,帮助学生登上知识的高峰;在授课时,对学生的回答、讨论结果和观点进行合理的评价,及时点拨和指正学生的欠缺和不足,及时捕捉学生的精彩表现,通过适当的表扬来引导和影响学生的思维倾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3

  教学设计分类:教法教案交流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一直希望老师给大家唱一首歌,今天我就露一手,让大家乐一乐。  屠洪刚的《霸王别姬》:   我站在 烈烈风中  恨不能 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 四方云动  剑在手  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世间 有百媚千红  我却独 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 别时路 有谁不同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 你最重  悲欢共 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豪情天纵  我心中 你最重  我的泪 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二唱三叹时调动学生一起来唱。)  众所周知,楚汉之争,最后是---刘胜项败。  其实,见微知著,习惯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领袖人物的性格往往决定或改写历史。作为楚汉之争的序幕---鸿门宴,就已预示了刘胜项败的结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鸿门宴》,以求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解题  简介司马迁  《史记》五体例: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鲁迅语:“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背景简介  请一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历史知识来讲解,教师适当补充。 四、学习文章   (一)、准备工作  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并请大家注意:文中哪些人物、哪些细节、哪些对话打动了你,在你心中留有深刻印象?  与此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故事情节提纲,并留空白让学生填补。  (二)、学生按板书提示,完成空白,并将文章划分成有机的四个部分。  (三)、完成楚汉集团成员对比图表。  (四)、同桌学生合作,试着用一些四字短语来概括本文各部分各个情节,以此进一步熟悉课文。  (五)、验收准备工作,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学生一定会提到:人物方面:刘邦的虚伪狡诈、项羽的直率粗犷、张良的足智多谋、樊哙的粗中有细等细节方面:项羽“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泄露军机,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暴露身份,     樊哙“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豪壮威严等语言方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竖子不足与谋等  (六)、讨论  1.刘邦、项羽这两个,你们喜欢、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你还喜欢别的几个人吗?  2.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人之度”。试对这两种说法作些评论。  3.假如《鸿门宴》中项羽一怒之下杀了刘邦,历史将如何演绎?  (七)、补充教参上的鉴赏要点  1.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2.运用对照烘托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  3.有表现力的描写性语言、有生命力的熟语板书设计        楚     汉   核心  项 羽   刘 邦   谋臣  范 增   张 良   武士  项 庄   樊 哙   内奸  项 伯   曹无伤   卧底  曹无伤   项 伯    发生 风雨欲来 / 无伤告密,项王大怒欲出兵(1)      -----   发展 柳暗花明 / 项伯夜访,沛公大惊表“诚心”(2)      -----   高潮 风云迭起 / 鸿门宴上,霸王不忍谋士急(3-4)      -----   结局 化险为夷 / 如厕之机,沛公不辞脱身逃(5-7)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4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作用:

  《鸿门宴》是人教版新教材高一年级《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

  第6课,节选自《史记》。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如何通过本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课件展示)板书一二三

  (1)知识和能力目标:一个巨匠,一部巨著: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创造性阅读。

  (2)过程和方法目标:两个英雄,两种性格:利用人物个性化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斗争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和价值目标:三种认知态度:

  ①学以致用的态度,感受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②领悟态度:分析项羽悲剧的原因,到底“败”在哪里?领悟良好的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

  ③分析态度: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个性化的分析人物,如何认知项羽与刘邦?(开放性问题)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汉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汉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②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学习创造性阅读,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一种技术。根据该课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展示课件)

  1、学生诵读,老师范读,整体感知,筑好文言基础墙。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造学习共同体

  3、拓展延伸,启迪心智,创设课堂训练营。

  三、说学法

  1、纸上得来终觉浅,圈点、勾画、批注法,学好文言基本功。

  2、自主合作加探究,眼耳口脑手并用,破疑解难在其中。

  四、说课时安排

  《鸿门宴》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五课时教学本文。

  第一课时: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言知识,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初读)

  第二课时:理清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学习客观地评论历史人物,(熟读)

  第三课时:进一步梳理文言知识,精读课文,要求读透。(精读)

  第四课时: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赏析,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由学生自主认识到人物的性格,悲剧的原因等问题。(赏读)

  第五课时:补充课本教学内容:同学生一起阅读古今关于刘邦项羽的一些篇章:让学生投入进来,把握自己眼中的项羽。(展读)

  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五步学习法:初读—熟读—精读—赏读—展读(板书)

  五、接下来针对第四课时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

  一、说教学过程

  1、疑问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课堂气氛,我的开场白是这样安排的:

  提起项羽刘邦,提起楚汉相争,人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项羽:少年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扬名天下。刘邦:登高一呼,天下云集而景从,发兵沛县。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同样的两个英雄人物,为什么一个被围垓下,枭雄末路,悲歌别姬,最后自刎乌江。而另一个却能成就千秋霸业,建立大汉王朝呢?由此激起学生的探求兴趣。

  2、发散思维析人物

  因为本单元的探究性学习任务是:走进小说人物,所以分析人物部分,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层层设疑,步步引入环节)(课件展示)

  (一):鉴赏人物作品

  (1)、鉴赏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请男同学齐读,读出其雄奇壮美的王者之气,分析在大气磅礴之中含有怎样的可贵的思想:

  求贤如渴,居安思危。

  (2)、朗读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针对这首诗设计三个小问题:

  A、项羽乌江自刎时说“天亡我也,非战之过也”他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B、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C、那么他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鸿门宴》

  这两个大的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从人物本身的作品之中来体会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的形象,增强学生的为下文刘项形势改变的原因作铺垫

  (二)走进鸿门宴

  在这里设计了两个问题

  1、鸿门宴上,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被动走向主动的?鸿门宴是改变天下的契机吗?(三人一组讨论)

  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关键情节————项羽失去了几次杀刘邦的机会?

  总结:不设鸿门宴,可直接杀———樊哙闯帐———范增意杀———项庄舞剑杀———刘邦不辞而别借口杀————逃走,追杀———刚到鸿门杀(共七个理由杀)

  2、项羽为什么坐失良机?刘邦为什么会脱身逃走?提示:找一个角度来分析,谋士角度、年龄角度(有人说项羽因青年人的血气输给了刘邦中年人的城府,是年龄的悲剧吗?)重点从项羽、刘邦的性格角度分析?

  问题1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环环相扣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对他“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认识,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就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争论,既可以挖掘出项羽性格的弱点,及其在这场斗争中埋下的祸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认清项羽的悲剧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性格悲剧。也可以从根植于人们心中“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入手。项羽因为最终失败,人们才把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贬得一钱不值;设想一下,假如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项羽,人们又将作何感想呢?也许鸿门释刘成了项羽的一则美谈。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出环环相扣的特点(课件展示)

  (三)纵观人物(课件展示)

  赏析: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赏析不同人物对项羽的评价,在这里设置两个问题

  1、引导学生对于项羽这个人物进行探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

  2、我们能从项羽的悲剧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如何完善人格?这个问题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生活价值观。

  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

  (四)作业设计

  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出发点站在历史长河的最前端,(20xx年)你怎样看刘邦,项羽,鸿门宴。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5

  自学•发现

  一.书声琅琅,诵读为本

  1.注意重音、停顿、语气

  2.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二.作者与《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少时随父在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承继其父遗志,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子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受腐刑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完成《史记》

  《史记》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记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史事作者基本上站在同情被压迫者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嘲笑了封建社会的最高权威,鞭挞了贪官酷吏和土豪劣绅,同情并歌颂了农民起义的领袖和当时被社会所贱视的小人物;他写的一些人物传纪,不仅表现了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大部份有很动人的艺术力量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如《项羽本纪》、《魏其武安侯列传》等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三.时代背景

  这场斗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公元前2XX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

  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于是派兵守关,想做关中王,驻军于霸上

  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的剑拔弩张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四.段落大意

  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上与宴会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五.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1.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                同上               连夜

  3.常以身翼蔽沛公                   同上               像翅膀一样

  4.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5.沛公军霸上                      同上               驻扎

  6.沛公欲王关中                    同上               统治

  7.范曾数目项王                    同上               用眼示意

  8.道芷阳间行                       同上               取道

  9.刑人如恐不胜                    同上               处罚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词使动用法         使之为王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使动用法         使……活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同上               使……跟从,率领

  13.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14.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15.此其志不在小                形容词用作动词      小事

  ★古今异义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明确: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明确: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明确: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④而听细说

  明确: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文言句式

  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

  ①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确:判断句,这就是……啊

  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明确: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呢?

  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明确: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名句积累

  明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一词多义

  ①因

  例句                                        出处               释义

  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毛遂自荐》          依靠、凭借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梦游天姥吟留别》   顺着、根据

  不如因而厚遇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乘机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梦溪笔谈&8226;雁荡山》   因为、由于

  因合纳斗盆                         《促织》               于是、就

  陈陈相因                             成语                  沿袭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       原因、理由

  ②如

  例句                             出处                 释义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如同、像

  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             比、及

  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           《〈指南录〉后序》       到、往、去

  万事如意                         成语                  顺、随

  如其离违,宜别图之            《赤壁之战》             如果、假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过秦论》              好象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子路、曾……侍坐》  或、或者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同上                  至于

  空空如也                       成语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③意

  例句                             出处                 释义

  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    《促织》            意图、意愿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         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意态、神情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    意料

  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       《史记&8226;张仪列传》    怀疑、猜疑

  ④举

  例句                                出处              释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举起、抬起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竟旧不图其新    《屈原》           提出、举出

  举兵伐徐,逐灭之                  《韩非子&8226;五蠧》    发起、发动

  戌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攻下、占领

  举贤任能                              成语          推荐

  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           《柳毅传》         科举考试

  杀人如不能举                      《过秦论》            全、尽

  举世无双                           成语                  全部、整个

  ⑤谢

  例句                                   出处               释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道歉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孔雀东南飞》            推辞、谢绝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孔雀东南飞》            辞别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             《汉书&8226;张安世传》        感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            告诉、劝告

  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    《芙蕖》                凋落、衰亡

  探究•发现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问题设计:

  一.请你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各个故事情节和文章线索

  明确:

  情节: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事件,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情节主要由这么几个情节构成:无伤告密&8226;沛公谢罪&8226;樊哙闯帐&8226;张良入谢&8226;范增说羽&8226;项王留饮&8226;项王赐酒&8226;项王受璧&8226;项伯报信&8226;范增示意&8226;樊哙陈辞&8226;范增悲愤&8226;张良献计&8226;项庄舞剑&8226;沛公出逃&8226;沛公除奸

  二.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并进行分类,并结合课文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可以参考以下三个片段:

  (1)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2)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说: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

  (3)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解说:性格急噪与老奸巨猾对比鲜明

  人物形象:《鸿门宴》是一次楚汉双方主要人物的聚会作者主要通过对比手法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人物形象

  形象对比

  刘邦集团           项羽集团

  主帅:刘邦————————————项羽

  (机智权变,善于用人)   (骄矜优柔,不善用人)

  谋士:张良————————————范增

  (老练多谋,沉着冷静)   老谋深算,急躁易怒

  部将:樊哙————————————项庄

  (勇猛胆大,临危不惧)  (忠为人臣,轻易放弃)

  内奸:曹无伤———————————项伯

  (使人告密,事后被杀)  (亲自告密,仍被重用)

  三.性格特征对领导人物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试结合课文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

  学生讨论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急,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袭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自矜功伐,奋其斯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解说: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展示•发现

  展示自主合作的成果

  总结•发现

  整理记录值得交流的自学收获

  拓展•发现

  一.组织学生展开辩论,辩论主题:

  项羽放走刘邦,纵虎归山,是项羽的“妇人之仁”,还是他的“君人之度”?

  搭建平台:对于项羽的性格命运有着诸多的评论: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题乌江亭  [唐]杜牧

  生当做人杰,                      胜败兵家事不期,

  死亦为鬼雄                      包羞忍耻是男儿

  至今思项羽,                      江东子弟多才俊,

  不肯过江东!                      卷土重来未可知

  七律&8226;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宜将剩勇追究寇,

  百万雄师过大江                        不可沽名学霸王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翻地覆慨而慷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二.翻译句子天若有情天亦老,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客何为者?

  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7.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8.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9.项王曰:“沛公安在?”

  10.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作用:

  《鸿门宴》是人教版新教材 高一年级《 语文》 必修1第二单元

  第6课,节选自《史记》。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如何通过本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板书一二三

  (1)知识和能力目标:一个巨匠,一部巨著: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习创造性阅读。

  (2)过程和方法目标:两个英雄,两种性格:利用人物个性化语言,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斗争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和价值目标:三种认知态度:

  ①学以致用的态度,感受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②领悟态度:分析项羽悲剧的原因,到底“败”在哪里?领悟良好的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

  ③分析态度: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个性化的分析人物,如何认知项羽与刘邦?(开放性问题)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汉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汉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据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②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学习创造性阅读,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一种技术。根据该课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展示课件)

  1、学生诵读,老师范读,整体感知,筑好文言基础墙。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造学习共同体

  3、拓展延伸,启迪心智,创设课堂训练营。

  三、说学法

  1、 纸上得来终觉浅,圈点、勾画、批注法,学好文言基本功。

  2、自主合作加探究,眼耳口脑手并用,破疑解难在其中。

  四、说课时安排

  《鸿门宴》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五课时教学本文。

  第一课时: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言知识,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初读)

  第二课时:理清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学习客观地评论历史人物,(熟读)

  第三课时:进一步梳理文言知识,精读课文,要求读透。(精读)

  第四课时: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赏析,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由学生自主认识到人物的性格,悲剧的原因等问题。(赏读)

  第五课时:补充课本教学内容:同学生一起阅读古今关于刘邦项羽的一些篇章:让学生投入进来,把握自己眼中的项羽。(展读)

  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五步学习法:初读—熟读—精读—赏读—展读(板书)

  五、接下来针对第四课时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

  一、说教学过程

  1、疑问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课堂气氛,我的开场白是这样安排的:

  提起项羽刘邦,提起楚汉相争,人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项羽:少年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扬名天下。刘邦:登高一呼,天下云集而景从,发兵沛县。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同样的两个英雄人物,为什么一个被围垓下,枭雄末路,悲歌别姬,最后自刎乌江。而另一个却能成就千秋霸业,建立大汉王朝呢?由此激起学生的探求兴趣。

  2、发散思维析人物

  因为本单元的探究性学习任务是:走进小说人物,所以分析人物部分,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层层设疑,步步引入环节)(课件展示)

  (一):鉴赏人物作品

  (1)、鉴赏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请男同学齐读,读出其雄奇壮美的王者之气,分析在大气磅礴之中含有怎样的可贵的思想:

  求贤如渴,居安思危。

  (2)、朗读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针对这首诗设计三个小问题:

  A、项羽乌江自刎时说“天亡我也,非战之过也”他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B、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C、 那么他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鸿门宴》

  这两个大的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从人物本身的作品之中来体会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的形象,增强学生的为下文刘项形势改变的原因作铺垫

  (二)走进鸿门宴

  在这里设计了两个问题

  1、鸿门宴上,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被动走向主动的?鸿门宴是改变天下的契机吗?(三人一组讨论)

  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关键情节———— 项羽失去了几次杀刘邦的机会?

  总结:不设鸿门宴,可直接杀———樊哙闯帐———范增意杀———项庄舞剑杀———刘邦不辞而别借口杀————逃走,追杀———刚到鸿门杀(共七个理由杀)

  2、项羽为什么坐失良机?刘邦为什么会脱身逃走?提示:找一个角度来分析,谋士角度、年龄角度(有人说项羽因青年人的血气输给了刘邦中年人的城府,是年龄的悲剧吗?)重点从项羽、刘邦的性格角度分析?

  问题1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环环相扣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对他“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认识,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就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争论,既可以挖掘出项羽性格的弱点,及其在这场斗争中埋下的祸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认清项羽的悲剧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性格悲剧。也可以从根植于人们心中“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入手。项羽因为最终失败,人们才把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贬得一钱不值;设想一下,假如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项羽,人们又将作何感想呢?也许鸿门释刘成了项羽的一则美谈。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出环环相扣的特点(课件展示)

  (三)纵观人物(课件展示)

  赏析: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赏析不同人物对项羽的评价,在这里设置两个问题

  1、引导学生对于项羽这个人物进行探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

  2、我们能从项羽的悲剧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如何完善人格?这个问题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生活价值观。

  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

  (四)作业设计

  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出发点站在历史长河的最前端,(2019年)你怎样看刘邦,项羽,鸿门宴。

  (五)板书设计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2:

  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结果呢?

  一边,星汉寥落,夜色深沉。荒原上老树枯藤,乌啼凄厉。帅帐中倾国佳人翩然起舞。清锋灼灼寒光森森,挥不去数不尽的缠绵与悲怆。纵横天下的霸王苍凉吟唱着《垓下歌》

  而另一边,平定黥布叛乱回京时,过沛县,汉天子面对故人沾沾自喜地高唱着《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为衣锦荣归的慨叹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此为英雄末路的悲歌

  (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历史是何其残忍,让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公元前206年,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

  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二、作者、背景简介

  1、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三、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

  1、学生听一遍录音,教师强调一些难字的读音。

  本文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文中难读字有:飨(xiǎng)说(shuì)美姬(jī)鲰(zōu)生卮(zhī)酒有郤(xì)玉玦(jué)瞋(chēn)目目眦(zì)跽(jì)曰参乘(shèng)彘(zhì)肩不胜(shēng)刀俎(zǔ)

  四、提要: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学生先概述课文内容,然后梳理(板书):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板书)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宴会前项伯夜访起因

  (1、2)张良定计

  刘项约婚

  刘邦请罪

  宴会中范增举玦

  (3、4)项庄舞剑经过

  樊哙闯帐

  刘邦离席

  宴会后张良献礼结果

  (5~7)无伤被诛

  互动设计:

  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点拨: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简要分析课文

  全文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会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共写了以下几件事:曹无伤告密。(导火线)──范增进言分析情况。(激化矛盾)──项伯夜访张良。(形势有所转化)──张良与刘邦商讨对策。──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情节的高潮。

  此部分有三落、三起:

  三落:刘邦谢罪(缓和)──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赐酒肉,赐座。──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脱。

  三起:“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范增以项庄舞剑为由,刺杀刘邦。(严峻)──樊哙闯入帐(紧张到极点)。

  第三部分:(5~7)宴会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第二课时

  五、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6:

  宴前:起因、发展(1、2)

  1课文第一段

  点拨: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情节迅速发展。

  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2、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讨论: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3、宴中:高潮(3、4)

  思考: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

  第二件事“范增示意”,

  第三件事“项庄舞剑”,

  第四件事“樊哙闯帐”,

  讨论A: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B:“项庄舞剑”是鸿门宴上最精彩的情节,请思考: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什么意思?

  点拨: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刘邦谢罪”,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讨论C:“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讨论D: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4、宴后:结局、尾声(5、6、7)

  ⑷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点拨: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

  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⑸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分别怎样,为何不同?

  点拨: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计谋破产而恼怒。

  ⑴“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他勇冠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成为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

  “垓下之围”写项羽四面楚歌,慷慨别姬,最后败亡,自知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自刎而死,凄怆悲壮,撼人心弦。

  而“鸿门之宴”则是项羽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关键。是人们公认司马迁《史记》中写得最好的内容,它正确展示了项羽由盛转衰。

  请同学们研究一下,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些转化的趋势?看出了项羽悲剧的预兆?

  点拨:

  ①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

  ②项羽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刘邦善于采纳意见,又随机应变。

  ③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授命。

  ④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⑵教师补充两个细节:

  ①从座次看人物

  项羽、项伯东向坐。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②羽亦军广武,与汉相守。数月,楚军食少。项王患之,乃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

  译文:(刘邦率军夺取成皋,接管西楚粮库敖仓,项羽获知后,回师荥阳。)项羽在广武扎营,与汉军对峙。几个月后,西楚军队粮食供给越来越少。项羽很担心,于是做了大茶几,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派人通知刘邦说:“如果不快点投降,我就烹杀你老爹!”刘邦回应说:“我曾经与你同时接受义帝芈心的命令,我俩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如果真想烹杀我爹,请分给我一杯羹喝!”项羽大怒,欲下令行刑。(项伯劝阻,项羽才停止行刑。)

  评价:刘邦势力不足以战胜项羽,此时的刘邦还在贮备力量,所以对项羽的暴行只能忍气吞声,只不过刘邦的处理方法与众不同。

  归纳:

  刘邦:善于用人、善于应变、能言善辩。

  项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一介武夫。

  互动设计:

  简要说说课文除了刘邦和项羽之外的人物对比:

  1、范增和张良:

  范增:项羽亚父、老谋深算、有政治远见,知道夺项王天下者必为沛公。但项羽未听取其意见,致使他的谋略失败。

  张良:刘邦得力的谋士,忠诚不二,老练多谋。刘邦对他言听计从,配合默契,使刘邦变被动为主动,脱离险境,逃归营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樊哙和项庄:

  项庄:项羽手下武士,按范增意欲刺杀沛公,由于项伯阻挠未能得逞。

  樊哙:沛公手下武士,张良意护沛公,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使沛公转危为安。

  3、项伯和曹无伤:

  项伯:项羽季父,把项羽要击沛公军消息夜告张良。项羽知道后不但不追究,反而还“许诺”。

  曹无伤:使人向项羽告密。由于项羽轻易泄露后被刘邦诛杀。

  这些人物的结局无不显示了主要人物项羽和刘邦的个性。预示着他们最后的结局。

  六、整合评价

  互动设计:

  小结内容: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事件,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

  宴会前,战与不战问题

  宴会上,杀与不杀问题

  宴会后,追与不追问题

  项羽欲击刘邦──刘邦被放

  曹无伤告密──曹无伤被诛

  范增劝说项羽──范增怒骂项羽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8

  周志恩 郭姣凤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鸿门宴》通过会前斗争、宴会场面与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多侧面的悲剧性格。 

  首先,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由于秦的主力是被项羽击败的,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这使得项羽自矜功伐的骄傲心理更为膨胀。在项羽拥兵四十万,进驻新丰鸿门,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形势下,只有十万兵员的刘邦 “欲王关中”的阴谋被告发。项羽“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的“大怒”,不是性格暴躁使然,而是因为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不恭不敬。眼看一场战争势难避免了,却被刘邦主动前来卑词“谢罪”所化解。项羽听出刘邦谦卑的口气,感觉到刘邦非常尊重自己、无意与自己争雄时,自大虚荣之心便得到了满足,因而怒气全消,不仅和盘托出告密人,而且设宴招待刘邦,以示和解友善之意。宴会上刘邦的不辞而别本是礼节上的不周,但因为张良代刘邦转献白璧一双,刘邦让他满足了自尊虚荣之心,他便不再追究了。 

  其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与刘邦对待告密者曹无伤“立诛杀”的果敢态度不同,项羽对待泄露军机的项伯却采取听之任之、不予追究的宽容态度。项庄以“军中无以为乐”为由,请求为宴会舞剑助兴,得到了项羽的同意后,才“拔剑起舞”的,而项伯并不奏请,擅自舞剑,项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未加制止。在宴会进行中,刘邦的参乘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且将守卫军门的兵士撞倒在地。按理说樊哙没有资格进会场,对他的擅闯会场之举应予制止。但项羽并未将樊哙逐出,反以欣赏口气连呼“壮士”,先后赐“卮酒”“彘肩”以压惊,缓和气氛。尤其是樊哙借项羽“复能饮乎”的发问,指责项羽席间舞剑“欲诛有功之人”,项羽非但不怪罪樊哙的放肆无礼,反而赐坐。所有这些,表现出项羽的过分仁慈软弱,缺乏原则性。如果说因为项伯是自己的叔父,他的泄露军机的行为可以原谅,他的不请舞剑之举可以默许,如果说因为樊哙的慷慨陈词中把自己看得比怀王更高,且有“求赏”之意,满足了自矜功伐、自大虚荣心理,便可以对樊哙格外宽容,优礼有加,那么,可以断定在项羽的心里根本没有原则性的概念。谁能相信,无原则立场的人能够成就一番功业呢? 

  再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还表现为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与刘邦入关之后为图谋霸业而克制“贪于财货,好美姬”之欲相比,与刘邦拉拢项伯、卑词“谢罪”、在宴会上屈居下座而安之若素的能屈能伸的性格相比,项羽缺乏远见、谋事不深的性格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消息便“大怒”起来,想都不想就要下令发兵,尽管范增事先分析了刘邦“其志不在小”的野心,力主进攻,项羽终因项伯的从中调停、刘邦的卑词“谢罪”而取消了进攻计划,反而热情地招待起刘邦来。这就可以看出,项羽原先下令要“击破沛公军”的目的显然是不明确的,发兵与否在项羽那里如同儿戏一般,他行事是冲动的,他的决策难免有轻率之嫌。刘邦在宴会上不辞而别,脱身独去,项羽对此未加深思,也未加深究。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争夺天下的殊死斗争中,不多长几个心眼,目光不远,谋事不深,怎能成气候呢?就因为刘邦主动前来“谢罪”,就可以原谅对方,项羽的做法真是迂腐得可以了,他难道不知道放虎归山,遗患无穷的道理吗? 

  张良发觉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的意图后,私下来到军门找樊哙商量对策。樊哙进入宴会会场之后对项羽说的一番话与刘邦此前所说的话完全一个调子,即刘邦有功,应该奖赏。在紧张的宴会气氛稍为缓和之时,刘邦借口“如厕”,“因招樊哙出”。刘邦独去之时交待张良,要估计他回到军中之后才可进献白璧与玉斗,以拖延时间,稳住项羽。这里一方面看出刘邦的狡诈与精明,另一方面也看出刘邦与部下之间高度的默契,上下之间目的一致,认识一致,行动一致。与刘邦不同,项羽在宴会上对范增的以目示意、举玉袂暗示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甚至项庄席间舞剑被项伯阻挠也听之任之。这里可以看出项羽与范增、项庄之间在行动意图上全然缺乏默契。彼此之间认识不致、思想不统一,焉能取得同一步调呢?这里不仅有项羽迂腐呆板的因素在,更有项羽才智不足、谋事不深的因素在。当张良献上白璧一双,项羽“置之坐上”之时,范增为痛失击杀刘邦的良机而恼怒不已,不仅当场将张良所献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并且压抑不住失望与怨恨之情,脱口而叹:“唉!竖子不足与谋!” 

  正由于项羽有上述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缺乏远见、迂腐呆板、谋事不深、才智不足服人的悲剧性格,他的最终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便是势所必然的了。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9

  一.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4.素善留侯张良

  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6.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7.距关,毋内诸侯                        8.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9.君安与项伯有故?                      10.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11.张良出,邀项伯                       12.籍吏民,封府库

  1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4.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

  15.若入前为寿                           16.头发上指

  17.项王按剑而跽曰                       1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19.大王来何操                           20.相去四十里

  21.沛公则置车骑                         22.道芷阳间行

  23.再拜献大王足下                       24.沛公安在

  25.项王受璧,置之坐上     

  二. 翻译下列句子。

  1. 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为之奈何?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6.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7.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8.今者项王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9.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0.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1.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三. 迁移训练。(XX年重庆卷)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①入京,里中醵金赆行②。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日:“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日:“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区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③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可恻然,计橐中装④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  (选自《宋史•列传》)

  【注】①计:计吏,考察官吏的官员。②醵:聚集钱财;赆:临行时赠送礼物。③熟羊:地名。 ④橐中装:指珠玉之类的财物。

  1.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 责:索求

  b.夏人循环问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 问:间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 质:质问

  d.颜无子,不克葬 克:能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b. 其待侯君乎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 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 卖吾庐而不售                          位尊而无功

  12.下列各句中,与“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

  c.言于大府诛之                           d.夫晋,何厌之有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可少年时倜傥不羁,长大后笃志为学。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人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出他自律不贪的良好品格。

  b.侯可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在巴州化城时,订立规约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当地“尚鬼废医”.“娶妇责财”等陋习。在华原时,打击富人的巧取豪夺;把贪暴的郡吏绳之以法,此举大快人心,得到百姓的佩服和拥护。 ’

  c.侯可能妥善处理边境事务。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突然与夏人相遇。他派人迷惑敌人,使夏人“不敢击”;又说服羌人首领献纳土地,并筑熟羊城来安抚他们,韩琦上报他的功绩。

  d.侯可轻财乐义,有朋友去世,他“鬻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馈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侯可把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其义举获得人们交口称赞。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

  1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译文:

  (2)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译文:

  (3)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

  译文:

  参考答案:

  10.c 11.b 12.d 13.a14.(6分)

  (1)侯可一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还给它的主人。

  (2)命令他们说:“竖起你们的旗帜,围绕着山慢慢地走。”

  (3)侯可显出怜悯同情的样子,计算自己的财物大致和那数目相当,全给了他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10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2:

  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结果呢?

  一边,星汉寥落,夜色深沉。荒原上老树枯藤,乌啼凄厉。帅帐中倾国佳人翩然起舞。清锋灼灼寒光森森,挥不去数不尽的缠绵与悲怆。纵横天下的霸王苍凉吟唱着《垓下歌》

  而另一边,平定黥布叛乱回京时,过沛县,汉天子面对故人沾沾自喜地高唱着《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为衣锦荣归的慨叹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此为英雄末路的悲歌

  (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历史是何其残忍,让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公元前206年,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

  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二、作者、背景简介

  1、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三、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准确认读

  1、学生听一遍录音,教师强调一些难字的读音。

  本文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文中难读字有: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 玉玦(jué) 瞋(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四、提要: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学生先概述课文内容,然后梳理(板书):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板书)

  《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鸿门宴》教学设计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宴会前 项伯夜访 起因

  (1、2) 张良定计

  刘项约婚

  刘邦请罪

  宴会中 范增举玦

  (3、4) 项庄舞剑 经过

  樊哙闯帐

  刘邦离席

  宴会后 张良献礼 结果

  (5~7) 无伤被诛

  互动设计:

  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点拨: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简要分析课文

  全文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会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共写了以下几件事:曹无伤告密。(导火线)——范增进言分析情况。(激化矛盾)——项伯夜访张良。(形势有所转化)——张良与刘邦商讨对策。——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情节的高潮。

  此部分有三落、三起:

  三落:刘邦谢罪(缓和)——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赐酒肉,赐座。——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脱。

  三起:“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范增以项庄舞剑为由,刺杀刘邦。(严峻)——樊哙闯入帐(紧张到极点)。

  第三部分:(5~7)宴会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第二课时

  互动设计6:

  宴前:起因、发展(1、2)

  1课文第一段

  点拨: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情节迅速发展。

  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2、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项伯夜访”。 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讨论: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3、宴中:高潮(3、4)

  思考: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

  第二件事“范增示意”,

  第三件事“项庄舞剑”,

  第四件事“樊哙闯帐”,

  讨论A: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B:“项庄舞剑”是鸿门宴上最精彩的情节,请思考: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什么意思?

  点拨: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刘邦谢罪”,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讨论C:“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讨论D: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4、宴后:结局、尾声(5、6、7)

  ⑷ 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点拨: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

  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⑸ 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分别怎样,为何不同?

  点拨: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计谋破产而恼怒。

  ⑴ “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他勇冠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成为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

  “垓下之围”写项羽四面楚歌,慷慨别姬,最后败亡,自知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自刎而死,凄怆悲壮,撼人心弦。

  而“鸿门之宴”则是项羽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关键。是人们公认司马迁《史记》中写得最好的内容,它正确展示了项羽由盛转衰。

  请同学们研究一下,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些转化的趋势?看出了项羽悲剧的预兆?

  点拨:

  ①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

  ② 项羽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刘邦善于采纳意见,又随机应变。

  ③ 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授命。

  ④ 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⑵ 教师补充两个细节:

  ① 从座次看人物

  项羽、项伯东向坐。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② 羽亦军广武,与汉相守。数月,楚军食少。项王患之,乃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

  译文:(刘邦率军夺取成皋,接管西楚粮库敖仓,项羽获知后,回师荥阳。)项羽在广武扎营,与汉军对峙。几个月后,西楚军队粮食供给越来越少。项羽很担心,于是做了大茶几,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派人通知刘邦说:“如果不快点投降,我就烹杀你老爹!”刘邦回应说:“我曾经与你同时接受义帝芈心的命令,我俩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如果真想烹杀我爹,请分给我一杯羹喝!”项羽大怒,欲下令行刑。(项伯劝阻,项羽才停止行刑。)

  评价:刘邦势力不足以战胜项羽,此时的刘邦还在贮备力量,所以对项羽的暴行只能忍气吞声,只不过刘邦的处理方法与众不同。

  归纳:

  刘邦:善于用人、善于应变、能言善辩。

  项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一介武夫。

  5、作业:

  以“我心目中的项羽为”话题谈谈你心中的看法。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11

  一、 本课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的设计:

  《鸿门宴》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这篇课文,我们准备尝试着把它当做一篇现代文来来进行阅读分析鉴赏。

  《考试大纲》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要求:

  1、理解(b):

  ①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 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 归纳内容要点,

  ④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3、鉴赏评价(e):

  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项羽)、语言、动作、表达技巧(衬托)

  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司马迁及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掌握《史记》等文学常识。

  ②积累文言词句知识,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赏析文中的成语故事,

  2、 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②分析鉴赏文中对刘邦、项羽语言、动作的描写,辩证地评论历史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

  ① 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性格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①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②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二、本课教学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史记》、司马迁及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

  2、课文文义已自读为主,教师辅助点拨梳理文章思路,“以情节带语言” 利用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把握来带动对疑难语句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语感来推断疑难语句的能力。

  3、采用讨论式学习法,学生立足文本,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见仁见智,对文中人物多元化评价。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步骤:

  课前预习提纲:(三遍阅读法)

  1、查资料,了解《史记》、司马迁及刘邦.并做相关的笔记整理 .

  2、一读:查字典,扫除读音障碍,能通顺朗读,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3、二读:查注释,凭借现有的文言知识,初步了解文意。

  4、三读: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思路。(提示:故事的情节)

  第一课时

  一、 检查预习:

  (一)让学生把整理后的有关《史记》、司马迁及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在课堂上做相应的发言,并投影展示。评出最佳,教师最终点拨总结。

  《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

  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     、    、    、     、     、  

  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XX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先生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  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  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 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

  (二)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点:

  1、正音:

  ①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②鲰 (鲰,zōu,短小,浅陋) 生说我曰

  ③戮(戮,lù联合,一同) 力

  ④瞋(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

  ⑤目眦(眦,zì眼角)尽裂

  ⑥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⑦彘(彘,zhì,猪) 肩刀

  ⑧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古今异义:

  ①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②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

  3、通假:

  ①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②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③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④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⑤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⑥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⑦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4、 活用:

  ①名词用作动词

  军霸上(驻扎)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不义也(合于义)

  ②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道)

  ③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臣活之(使……活)

  拔剑撞而破之(击破、打碎)

  5、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③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无被动标志)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吾属皆为所虏矣

  ④省略句

  为击(省介词宾语“之”) 破沛公军

  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 上

  ⑤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6、文中出现的成(熟)语:

  ①鸿门宴:比喻暗藏杀机或另有阴谋的宴会。

  ②秋毫不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④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⑤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三)[基础知识达标训练]: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旦日飨士卒(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而)

  2、对下面加点人称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c)

  ①若入前为寿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公为我献之

  ④吾属今为之虏矣   ⑤项伯杀人,臣活之     ⑥会其怒,不敢献

  a.②④/①③/⑤⑥             b.④/①②/③⑤⑥

  c.④/①②③/⑤⑥             d.③④/①②/⑤⑥

  3、对下面句子中“为”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a )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⑤约为婚姻                    ⑥若入前为寿

  ⑦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a.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⑤/②③④⑧/⑥/⑦

  4、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d)

  ①沛公军霸上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秋毫不敢有所近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⑩常以身翼蔽沛公

  ○11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121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1414此其志不在小

  a.①⑦○12/②⑤○14/③⑧/④⑥⑨⑩○11○13

  b.①⑦/②⑤○14/③⑧○12/④⑥⑨⑩○13/○11

  c.①⑦○12/②⑤/③⑧/④⑥⑨⑩○13○14/○11

  d.①⑦/②⑤/③⑧○12/④⑥⑨⑩○11○13/○14

  5、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b)

  a.此天子气也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亚父者,范增也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

  (1)目似瞑,意(神情)暇甚      (2)项王受璧,置(摆设)之坐上

  (3)卮酒安足辞(推辞)          (4)此亡秦之续(连续)而

  (5)其意(目的)常在沛公也      (6)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7)沛公起如(往)厕            (8)沛公则置(安置)车骑

  a、(1)(3)(5)(7)               b、(2)(3)(6)(8)

  c、(2)(4)(6)(7)               d、(1)(4)(5)(8)

  7、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项(a )

  a、 (1)因沛公于坐           (2)不如因善遇之

  b、 (1)故遣将守关者         (2)君安于项伯有故

  c、 (1)范增数目项王         (2)瞋目视项王

  d、 (1)沛公军霸上           (2)度我至军中

  8、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同现代汉语比较,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1)约为婚姻(2)沛公居山东时(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5)将军战河北(6)而听细说(7)张良入谢(8)再拜献大王足下(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a、 (2)(5)不同,其余相同          b、 (3)(6)(7)不同,其余相同

  c、 (4)相同,其余都不同             d、 全都不相同。

  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 、①妇女无所幸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b、①素善留候张良                   ②不如因善遇之

  c、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d、 ①距关,毋内诸候                ②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0、下列诗句和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c)

  (1)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南弟子今尚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2)将军威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3)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身将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a、(1)项羽 (2)刘备 (3)杨玉环   b、(1)岳飞 (2)刘备 (3)王昭君

  c、(1)项羽 (2)曹操 (3)王昭君   d、(1)岳飞(2)曹操 (3)杨玉环

  (三)学生复述原文,把准备好的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内容总结,思路梳理等作业投影展示,评出最佳,教师点拨。

  《鸿门宴》全文共7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即:宴会前——宴会中——宴会后

  第一部分(第1、2段)宴会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会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标题 

  幕

  后

  活

  动

  宴会前 无伤告密 

  亚父定计 

  项伯夜访 

  刘项约婚 

  项王许诺 

  宴会中 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明

  争

  暗

  斗

  范增示意—项羽不应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 

  樊哙闯帐—项王款哙 

  义责项羽—项无以应 

  宴会后 沛公脱险 

  脱

  身

  锄

  奸

  张良留谢 

  项王受璧 

  范增愤骂 

  刘邦锄奸 

  故事情节:一张一弛,波澜起伏。

  1.开端:无伤密告,项王发怒,范增浇油。战争一触即发。(一张)

  2.发展:项伯穿梭斡旋。刘邦张良对策,项王许诺。(一弛)

  3.高潮:项庄舞剑,樊哙闯宴,剑拔弩张。(二张)项王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二弛)

  4.结局:刘邦逃跑,张良留谢。无可奈何花流去!

  5.尾声:刘邦至军,立诛曹无伤。

  二、课时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鸿门宴》这篇课文无论在基础知识方面上,还是在文章结构,思路梳理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三、作业布置:

  ①再次熟读课文。

  ②预习文本中的有关刘邦、项羽的语言、动作描写

  ③尝试评价文中的项羽的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一)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二)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问题设置:《垓下歌》与《大风歌》分别表现了项羽、刘邦此时怎样的心情?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垓下歌》;表现项羽兵败之后的痛苦和无奈

  《大风歌》:表现他得天下、归故里沾沾自喜之情(和流露出对今后国防的忧心)

  二、分析人物

  卡尔•荣格说性格决定命运。不错,刘邦、项羽的性格就决定了他们自己的命运。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项羽兵败自刎乌江,而刘邦却能衣锦还乡?《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文本中就是通过任务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

  问题设置:

  填空:(红字为填空内容)

  表一

  刘

  邦 阶段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反映出的性格

  项伯夜访 曰:“为之奈何?

  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沛公曰:“诺。”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善纳建议

  能言善辩

  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 沛公北向坐(这里要简单涉及座位尊卑长幼) 小心谨慎

  忍辱负重

  义责项羽—项无以应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聪明机智

  刘邦锄奸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果断决绝

  表二

  项

  羽 阶段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反映出的性格

  亚父定计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大怒 匹夫之勇

  项王许诺 项王许诺 项王许诺 唯亲是用

  优柔寡断

  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项伯东向坐。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项王默然不应。

  自高自大

  胸无城府刚愎自用

  妇人之仁

  义责项羽—项无以应 曰:“坐。” 项王未有以应 寡谋轻信

  沽名钓誉

  有勇无谋

  项王受璧 项王曰:“沛公安在?”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这里有与范增的对比) 缺乏远见胸无大志

  让学生分组讨论,最终总结出刘邦、项羽的性格特征,正是有了这样的性格,才决定了他们自己最终的命运。

  分组讨论主要人物——项羽:

  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

  参考:曹无伤告密,范增进言,立即决定进攻;

  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素不相识的樊哙的态度更是寡谋轻信;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的建议置若罔闻。

  三、评价项羽:

  历史自然会有后人评说,请学生欣赏下面这几首诗

  (一)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包羞忍耻:可指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两件史事。

  (二)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三)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四)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从这四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人对项羽的评价是欣赏,有人对项羽是的评价是批评,但是无论是欣赏还是批评,都是站在客观立场上的。

  我们对项羽应作如何评价?(学生评价,老师总结。)

  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但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

  四、探究性阅读训练

  1、思考:“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没有称王。但课文中却都超前称了“王”。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批评说:“高帝此时尚未为王,且前后俱称沛公,何忽于张良三称大王耶?”又说:“羽时亦为王,故沛公称羽将军,以其为诸侯上将军也。《史记》乃预书为王,此下项伯曰:‘项王’,范增、项庄曰‘君王’,张良、樊哙曰‘项王’,‘大王’,沛公曰‘项王’凡书王者二十几,似失史体”,你对梁玉绳的批评是如何认识的?

  学生讨论

  明确:超前称王,并非失误,自有其因。如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再如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属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分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时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分之虞。看来,司马迁在使用称谓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既符合当时两军对垒的实力状况何刘邦一方的斗争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态,决不是任意安排的。

  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3.[延伸阅读]

  阅读《读本》第90课《垓下之围》,仔细品味文中项羽说的三段话,并联系《鸿门宴》一文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赞美和批评这个人物的。

  4.积累阅读

  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屈原)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12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

  掌握“举”、“谢”等文言词语。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熟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乌江(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背景介绍:

  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之后的第三年(前206)。陈涉起义之后,出身楚国贵族世家的项梁、项羽叔侄和出身农民又当过亭长的刘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陈涉失败后,项梁等拥立楚怀王之孙,仍号楚怀王。项、刘为楚怀王所辖主力军。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非常恼火,立即破关直抵新丰鸿门。

  字词补注:

  欲王关中:王,动,称王。

  为击破沛公军:中省“我”。

  范增说项羽:说,劝说。

  夜驰之沛公军:之,动,到……去。

  具告以事:以事具告(之)。是倒装句,也是省略句。

  臣为韩王送沛公:臣,第一人称谦词。

  秦时与臣游:游,交往。

  范增数目项王:数,多次;目,名-动,使眼色。

  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三、“为”、“之”用法汇集:

  为:1、君为我呼入:介,替。

  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被。

  何辞为:语气词,无义。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联系动词,像是,如同。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第二个“为”,动,制定。

  使子婴为相;客何为者:动,做、干。

  之:1、吾得兄事之:代,代人。

  切而啖之:代,代物。

  为之奈何:代,代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到。

  今日之事何如:结构助词,的。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结构助词,使主谓结构词组化。

  第二课时

  一、文章的结构: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

  宴前:(战或不战)

  1、项羽准备立即发兵击刘。

  2、刘邦拉拢项伯,答应前去谢罪。

  项羽轻信项伯美言,许诺罢兵。

  (局势由张而弛)

  宴中:(杀或不杀)

  1、刘邦诡表心迹(初步稳住项羽)。

  范增举玦(气氛由弛而张)

  项庄舞剑(更为紧张)。

  樊哙闯帐(一触即发,极度紧张)。

  项羽赐座(由张而弛)

  宴后:(追不追)

  1、刘邦乘机离席(危机仍未排除)。

  项羽受礼(坐失良机,放虎归山)。

  范增拔剑撞斗(由此内部矛盾转化)。

  全文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前,写宴会前立、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问:共写了哪几件事?

  曹无伤告密。(导火线)

  范增分析情况。(激化矛盾)

  项伯夜访张良。(形势有所转化)

  张良与刘邦商讨对策。

  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情节的高潮。

  问:此部分有三起、三落,请指出:

  三起:“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

  范增以项庄舞剑为由,刺杀刘邦。(严峻)

  樊哙闯入帐(紧张到极点)。

  三落: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

  项羽赐樊哙酒肉,赐座。

  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跑。

  第三部分:(5-7)宴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问:此事给项羽和刘邦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对项:坐失良机,加深了项、范矛盾,埋下了最后失败的祸根。

  对刘:刘诛杀了曹无伤,内部更加团结。

  二、人物:

  项羽: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形象,他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优柔寡断,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

  刘邦: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

  一个以“斗力”见长,一个以“斗智”见长。

  小结: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课课练》。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13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知识,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总结虚词“且”的用法及宾语前置句的类型

  2、能力目标

  课前案

  了解司马迁的思想,识记《史记》有关名言。

  【知识积累】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____”通“____”,______)

  (2)张良出,要项伯(“____”通“____”,______)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通“____”,______)

  (4)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通“____”,______)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通“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释义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副词,很,十分

  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4、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古义:今义:行政区划山东省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2、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3、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4、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5、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6、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7、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8、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9、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畜妻子。

  四、一词多义:

  1、幸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③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④幸可广问讯

  ⑤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谢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

  ③谢家来贵门

  ④乃令张良留谢

  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⑥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3、坐

  ①因击沛公于坐

  ②沛公北向坐

  ③副有罪,当相坐

  ④停车坐爱枫林晚

  4、度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

  ③内立法度,务耕织

  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⑤崔九堂前几度闻

  ⑥春风不度玉门关

  ⑦吾忘持度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

  (1)沛公军霸上________

  (2)沛公欲王关中________

  (3)吾得兄事之________

  (4)籍吏民,封府库________

  (5)沛公旦日从百余骑________

  (6)项伯杀人,臣活之________

  (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________

  (8)范增数目项王________

  (9)常以身翼蔽沛公________

  (10)道芷阳间行________

  (11)拔剑撞而破之________

  (1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3)于是项伯复夜去

  六、指出文言句式并翻译

  (1)大王来何操?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何为者?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沛公安在?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属皆且为所虏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案

  一、翻译下列句子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3、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7、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二、课外文段拓展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完成练习题。

  阳固,字敬安。性散傥,不拘小节。少任侠,好剑客,弗事生产。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遂博览篇籍,有文才。

  太和中,从大将军宋王刘昶征艾阳。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栗无敢言者。固启谏,并面陈事宜。昶大怒,欲斩之,使监当攻道。回在军勇决,志意闲雅,了无惧色。昶甚奇之。军还,言之高祖。年三十余,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初,世宗委任群下,不甚亲览,好桑门之法。尚书令高肇以外戚权宠,专决朝事;又成阳王禧等并有衅故,宗室大臣,相见疏薄;而王畿民庶,劳敞益甚。固乃作《南北二都赋》,因以讽谏。

  世宗末,中尉王显起宅既成,集僚属飧宴。酒酣问固曰:“此宅何如?”固对日:“晏婴湫隘,流称于今;丰屋生灾,著于《周易》。此盖同传舍耳,唯有德能卒。愿公勉之。”显默然。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岂不戒哉!”显大不悦,以此衔固。又有人间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

  既无事役,遂阖门自守,著《演赜赋》,以明幽微通塞之事。

  肃宗即位,大军征硖石,敕为仆射李平行台七兵郎。平奇固勇敢,军中大事悉与谋之。又命固节度水军,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其外城。军罢,太傅、清河王怿举固,除步兵校尉,领汝南王悦耶中令。寻加宁远将军。时悦年少,行多不法,屑近小人。固上疏切谏,以感动悦,悦甚敬惮之。怿大悦,以为举得其人。丁母忧,号慕毁病,杖而能起。练禅之后,犹酒肉不进。时田年逾五十,而丧过于哀,乡党亲族咸叹服焉。

  神龟末,清河王怿领太尉,辟固从事中郎。属怿被害,元义秉政,朝野震悚。怿诸子及门生吏僚莫不虑祸,隐避不出,素为怿所厚者弥不自安。固以尝被辟命,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仆射游肇闻而叹曰:“虽栾布、王脩何以尚也?君子哉若人!”

  固刚直雅正,不畏强御,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节选自《魏书》)

  注:①桑门,即“沙门”,佛教专指依戒律出家修道的人。②衅故:罪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折:改变B.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辟:征召

  C、显大不悦,以此衔固衔:贬谪官职D.以明幽微通塞之事明:表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军还,言之高祖②邪曲之害公也

  B、①因以讽谏②相如因持壁却立

  C、①以为举得其人②吾其还也

  D、①既无事役②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阳固“不畏强御”的一组是

  ①固启谏,并面陈事宜。②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岂不戒哉!

  ③以明幽微通塞之事。④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其外城。

  ⑤怿大悦,以为举得其人。⑥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固性格洒脱大方,不拘小节。年轻时,好行侠仗义,不营正事。到二十六岁时,开始转变,勤奋好学。

  B、面对严暴的将军,阳固敢于直谏,凭勇敢果决终获认可;面对敌人,他有勇有谋,设奇计取得胜利。

  C、皇帝昏庸,权臣专断,阳固写《南北二都赋》《演赜赋》讽谏;中尉王显侈奢自夸,他毫不客气,直言相劝。

  D、阳固为人至孝至义。母亲去世,他“丧过于哀”,让人叹服;为报清河王知遇之恩,他不顾安危,“尽哀恸哭”,令人敬佩。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粟无敢言者。(3分)

  (2)又有人问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3分)

  (3)虽栾布、王倚何以尚也?君子哉若人!(4分)

  课后案

  一、素材积累

  天地苍茫一根骨庞进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己。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名句·回味】

  1、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2、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课一词

  且

  1、用作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又”。如:河水清且涟漪。(《伐檀》)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③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生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④表假设兼让步,可译为“就是”。如: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表转折,意思为“却”。如: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2、用作副词。

  ①相当于“将”、“将要”。如: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相当于“暂且”、“姑且”。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3、复音虚词“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如: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

  拓展强化训练答案

  1、C(衔:怀恨在心)

  2、D(都是时间副词,表已然。A代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B介词,凭/于是就;C代词,那/语气词,表祈使)

  3、A(③是说他写文章的目的;④是体现他的智谋;⑤是体现元怿对他的作为满意)

  4、C(《南北二都赋》是用来讽谏的,而《演赜赋》则不是)

  5、(10分)

  (1)刘昶性情暴躁,治军非常严苛,军中(官兵)都恐惧战栗不敢发表意见(说话)。(3分。“严暴”“战栗”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又有人在王显面前说阳固的坏话,王显就趁机向朝廷起奏,告发阳固曾申请过多的粮食,(朝廷)免去了阳固的官职。(3分。“间”1分,“因”1分,句子通顺1分)

  (3)即使是栾布、王修(在世),又能凭什么超过他呵?像这样的人真是君子呵!(4分。“虽”1分,“尚”1分,“君子哉若人”1分,句子通顺1分)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14

  【教学目标】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重点】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一、导入

  《垓下歌》

  ——秦末汉初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1、齐诵项羽的《垓下歌》,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二、过程与方法

  1、理请文中主要人物的关系。

  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司马迁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根本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15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一、二段

  【教学难点】

  同上

  【教 法】

  讲读、讨论

  【教 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

  1、通读课文,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

  二、导入新课

  1、朗诵《垓下歌》,体会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

  三、讲读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1)王( )关中 (2)说( )项羽

  (3)好( )美姬( ) (4)为( )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1)军( )霸上 王( )关中

  (2)说( )项羽 (3)成( )五彩 为( )龙虎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1)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2)项羽接报大怒,“怒”字包含了什么内涵?

  提示;(略)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1)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公岂敢先乎?” “固不如也。”

  (2)通假:

  “具告以事” “要项伯”

  “距关,毋内诸侯”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 “臣活之”

  “吾得兄事之” “籍吏民,封府库”

  (4)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1)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矛盾出现转机;二是“张良献策”,是情节发展的关键。

  (2)张良与项伯皆谈到“义”,联系课文说说古人的“义”,该如何看?

  提示:(略)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段,教师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这两段记叙了几件事,由矛盾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情节逐步展开,为后来事态演变作铺垫,留下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1)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2)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何处不及张良?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

  【教学难点】

  同上

  【教 法】

  讨论、讲读

  【教 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张良为何提议见项伯?此处轻描淡写有何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过人之处在此,显示张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与刘大惊失色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预习作业),解释下列词语:

  从( )百余骑( )数目( )项王 且为所( )虏 客何为者( )

  二、读讲课文三、四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所记之事。

  提示:一是“刘邦谢罪”;二是“项王设宴”;三是“范增举珏”;四是“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

  提示: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

  3、提问:课文插图是否有不妥处,分析,找出依据。

  提示:(略)

  4、提问:项留饮,演出”舞剑“一幕,”留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是。范增一再暗示项,要他除刘,项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策划。这一变故是范一手导演,由于没羽的支持,又加伯援救,终不了了之。

  5、”项庄舞剑“在情节上有何作用,为后人留下何成语?

  提示:项留饮,情节已缓和,“舞剑”发生,形势再度紧张,从而引出”樊哙闯帐“,故事推相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狯闯帐”是高潮。从哪几方面刻画这一人物的?

  提示:从语言,行动,外貌等方面浓墨重彩写樊哙,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4、樊与刘讲话只语句变化有否区别?

  提示:二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重在辩解,樊重在责之以义;策略上不同。刘言是“以屈求申”,樊是“以攻为守”

  小结:三、四段记述宴会上刘、项的斗争。刘邦谢罪,矛盾缓解,范增举珏,危机四伏,项庄舞剑,险象环生,樊哙闯帐,达到高潮。项羽惟恐担“不义”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计,终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四、布置作业

  1、自读课文五、六段,疏通文字

  2、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篇16

  (一)教学思路

  在古代的史传文学中,最富有史学意义和文学色彩的要数《史记》;在《史记》中,最令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是《项羽本纪》;而在《项羽本纪》中,最能体现项羽的性格和为人的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因此,教学《鸿门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的教学思路是从语言到人物、从整体到局部、从课内到课外,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和值得思辩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从而把握情节起落,感受人物形象,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思辩能力。从语言到人物:本文编排在高中第一册,它与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落差。因此,拟安排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理解和熟悉课文语言:首先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去钻研课文,理解其中的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语活用和特殊句式;然后,利用连环图画,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给重要场景写说明文字,进行“语言转换”训练,进一步理解语言,把握情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整体到局部:《鸿门宴》是节选文字,但它始于曹无伤告密、终于曹无伤被杀,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片断。在疏通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矛盾线索,理清宴前、宴中、宴后的情节结构,大处着眼,整体把握;然后抓住“宴中”这一部分,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具体、深入地剖析“三起三落”的情节安排。这样,既有“面”上的鸟瞰,也有“点”上的响锣重锤,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和深入思辩的能力。从课内到课外:“鸿门宴”只是“项羽现象”或者说“项羽文化”中的一个点,我们的教学应该由这个“点”辐射开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他们的文化底蕴。理解文言词汇和句式,把握情节结构,感受人物性格,可以说都是课内功夫。为了使课文教学富有深度和广度,拟安排两个环节加以拓展。1.讨论: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此你怎么看?2.组织大家交流、评析课前围绕“项羽”专题搜集的诗文。(二)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综合运用点拨法、自读法和讨论法,拟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适当介绍历史背景以导入新课。在自读的基础上加以点拨,疏通文句。将读文与读画以及根据画面写说明文字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重点场景的理解。教学要点:1.

  结合注释,利用古汉语词典,理解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①古今异义:“盗”、“非常”等。②通假现象:具―俱;距―拒;内―纳;要―腰;蚤―早。③词类活用:“活”、“王”、“兄”、“籍(吏民)”等。④特殊句式:具告以事;毋从俱死;为之奈何;孰与君少长;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客何为者。2.

  阅读课文的重点场景和相关的连环图画,用自己的语言给图画配说明文字。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抓矛盾线索2.理情节结构宴前(战还是不战)

  ①项羽下令击刘②刘邦拉拢项伯③项羽轻信“说项”宴中(杀还是不杀)①刘邦诡表心迹②范增举示玉玦③项庄舞剑④樊哙闯帐⑤项羽赐座宴后(收还是不收)①刘邦趁机离席②项王接受赠璧③范增砸碎玉斗3.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讨论“宴上”斗争的“三起三落”教学难点:如何从实际出发,认识情节发展的“三起三落”。第三教时主要采用讨论和交流的方法,深入感受人物的性格内涵,同时将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广阔的天地,丰富文化底蕴。教学要点:1.分析、概括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内涵。

  2.关于“妇人之仁”和“君人之度”的评论。

  3.组织学生交流、评析围绕“项羽”专题搜集的材料。教学难点:对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的不同看法的评论。(三)教学实例(部分教学片断实录)教学片断一:给连环图画配说明文字采用实物投影仪,或预先制作成课件,投影出下列连环图画:图一:(图略)图二:(图略)图三:(图略)图四:(图略)

  (以上图片选自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绘画本中国通史》)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以上画面,辨明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观察人物的举止神态;然后仔细钻研课文中的相关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可以适当交代画面内容的前因后果,切忌亦步亦趋的“硬译”。

  图一:第二天一大早,刘邦赶赴项羽的驻地鸿门,向他赔礼道歉。项羽的情绪有所缓和,并设宴款待刘邦。

  图二:宴席上,范增屡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都不表态。范增只得召进项庄,让他在祝酒之后舞剑助兴,寻机刺杀刘邦。这就是历有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

  图三: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不时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无法下手。

  图四:张良立即外出,把情况告诉守候在军门外的樊哙,樊哙带剑持盾闯了进来,面对项羽,历举刘邦反秦之功,严辞斥责项羽听信谗言,企图诛杀有功之人。项羽无言以对。以上说明文字不是“标准答案”,只要扣住画面,语言简洁、顺畅,都值得鼓励。

  教学片断二:“三起三落”的讨论师:有人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

  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气氛顿趋紧张;

  二起是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于是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

  三起是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严辞斥责,情节发展到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三落:

  一落是对樊哙闯帐,项羽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

  二落是项羽赐酒赐肉,被樊哙斥责之后反而赐坐;

  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由逃离项羽军营。对这一说法,你们怎么看?请展开讨论。

  生一:对“三起”的概括应该说是准确的。范增举玦、项庄舞剑和樊哙闯帐三处情节或者说细节确实充满了杀机,大有一触即发的危险,让人为刘邦的命运深感忧虑。

  生二:“起”和“落”是相对的,有起才有落,它们应该在同一条横轴上展开……

  生三:是啊,一落是项王“默然不应”,视而不见;二落应该是“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而项羽对此置若罔闻,让人为刘邦暂时松了一口气。

  生四:樊哙闯入帐内,项王“按剑而跽”,高度警觉,而当明了他的身份后,称之为“壮士”,先是赐酒,后又赐彘肩,一声不响地听了斥责以后又赐坐,大有惺惺相惜之意。到这里,刘邦所受到的生命威胁应该说是基本上消除了。这就是“落”。把后来刘邦托辞逃席看成三落是不恰当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宴席上杀不杀刘邦是斗争的焦点,而杀不杀刘邦的关键看项羽的态度。三起三落是对应的,宴席上闪耀着刀光剑影,但又张中有弛,跌宕起伏。这一场面描写实在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最典型的体现

  教学片断三:有关“妇人之仁”和“君人之度”的讨论师: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而苏轼在《范增论》中说这体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这两种说法,你们是怎么看的?

  生一:项羽虽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但从宴席前和宴席上的表现来看,是一个优柔寡断、感情用事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生二:说项羽在宴席上“优柔寡断”是不准确的。他的叔父项伯替刘邦向他表功和求情之后,项羽实际上就有不杀刘邦之意。正因为项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对范增的再三暗示置若罔闻,对项伯的庇护加以纵容。项羽是一个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是不准确的。

  生三:项羽为什么没在席间杀死刘邦?项伯的求情固然起了作用,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项羽以为刘邦不是自己的对手,对自己根本构不成威胁,只要刘邦不在关中称王,对自己俯首称臣,就可以饶他一命。这样看来,我倒是有些赞同苏轼的看法,尽管这样的“君人之度”是缺乏战略眼光的,项羽日后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生四:什么是“君人之度”?就是统治者的宽广的气度,对臣下的过错也能够容忍和宽恕。从项伯的求情和刘邦的“表演”来看,刘邦不但没有丝毫过错,反而有莫大的功劳,不但不应受到任何责罚,反而应该受到封侯封王的奖赏。项羽答应“内奸”项伯的求情,相信刘邦的连篇鬼话,根本不是什么“君人之度”,而只能说是缺乏知人之明,缺乏审时度势的智慧。有人说项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是没有道理的。……师:刚才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一些思想交锋的“火花”闪耀出来。在这里我不想对大家的发言作老吏断案般的评判,有的议题不必去追求“答案”。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对项羽有一个分析,对我们理解项羽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有帮助:“‘言语呕呕’与‘喑呜叱咤’,‘恭敬慈爱’与‘僄悍猾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阬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谈士每以‘虞兮’之歌,谓羽风云之气而兼儿女之情,尚粗浅乎言之也。”

  (四)教学体会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文言文教学中,串讲法一直占有很大的市场,教师成了无所不知的主角,学生是附庸,是被动的接受者。运用这种方法,尽管也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古汉语以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知识,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足够的展现和发挥,因而也就影响了情感的熏陶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对这种传统的教法进行了改革,将教师的点拨与学生的自我钻研、互相讨论相结合,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古人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充分发挥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求索的精神。变“教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给学生提供自读、研讨和历练的宽广的“平台”,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的体现。

  2.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鸿门宴》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中国文学秀的作品之一。对于这样的作品,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立体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我们正是这样去追求的。除了要求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知识和文化常识外,还注重引导他们去积累与课文有关的历史知识,感受项羽和刘邦特别是项羽的形象,领悟对比、张弛和细节刻画等表现艺术;同时,组织他们搜集相关的材料,对值得商榷的专题展开讨论,提倡思想交锋,鼓励唇枪舌剑,以提高他们搜集、分析和利用材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

  3.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课内只是一个很小的“点”,课堂只是一处狭窄的“方塘”。理想的教学应该由课内辐射到课外,将课外容纳到课内,让“天光云影”在“半亩方塘”里“共徘徊”。本案例就是这样去做的,在课前要求学生围绕“项羽”这个专题广泛搜集材料,进行分析、筛选,为讨论作准备。有的同学发现“鸿门宴”的情节互见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留侯世家》和《樊哙列传》,只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彼此互有详略的不同;有的搜集到了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续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有的复印了苏轼的《留侯论》和《范增论》;有的还查阅了楹联辞典,抄录了霸王灵祠中项羽塑像两旁的对联:“彼可取而代也白眼视秦王一时气盖人世间,汉皆已得楚乎乌骓嗟不逝千古风悲垓下歌”;……材料丰富的程度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这一做法有效地开发了语文教学资源,沟通了课内外的联系,使《鸿门宴》的教学成了一种深层次的、弥散型的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在搜集、分析和利用材料的实践中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能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中一年级《鸿门宴》 教学设计示例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