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

旧城已冷 点赞 分享
用计算器计算

微信扫码分享

用计算器计算(精选13篇)

用计算器计算 篇1

  课题

  (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  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师生计算器一个,作业 纸一张。

  教学过程 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教后感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二、引导探索,讨论研究

  三、展示成功

  四、全课总结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大润发吧?那里每天都有许多的顾客,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却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你知道营业员为什么会算得这么快吗?(让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

  (出示课题)

  1、认识计算器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要用到计算器呢?(让学生自由说)

  你对计算器有哪些认识呢?同桌相互指指说说。再请学生上台交流。

  说明:虽然我们手中的计算器各不相同,但有些按钮是大致一样的。

  课件出示:计算器图。

  师生一起认识计算器:上面是显示器,下面是键盘。键盘中有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和功能键。功能键中有常用的开机键、关机键、清除键和等号键。

  2、

  (1)让我们一起来用计算器试着算算这些题目吧。

  多媒体出示:

  75+47=

  24×7.6=

  62.8-0.95=

  (让学生将答案写在作业 纸上)

  学生完成后,请三个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叙述操作过程。

  如果有学生在计算62.8-0.95时是先按“6、2、·、8”,接着按“-”,再按“0,·、9、5”,最后按“=”,结果是61.85。

  教师就问: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62.8-0.95,也可以在按0.95时,只按·、9、5。

  说明: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这个0可以不按。

  (2)多媒体出示:0.092÷1.15×25=

  3.72-2.05+0.18=

  让我们比一比谁算的最快。

  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操作的?

  说明:两种方法都可以,但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不按0速度更快。

  小结:像这样只含同一级运算的,可以从左往右依次按键。

  3、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你觉得怎么样啊?(让学生说)

  你知道在人类没有发明计算器之前,我们的祖先都用过哪些计算工具吗?

  教师:先请大家自学P66-67页的内容,再联系你课前收集的资料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一一出示:石子、结绳、刻痕——算筹——算盘的历史过程。

  (1)    什么是算筹呢?

  多媒体出示:算筹图。

  结合图例说明:算筹就是一种象筷子一样的小棒,算筹有两种不同摆法横式和竖式,用算筹摆出不同的形状,可以表示不同的数。

  多媒体出示两个用算筹表示的数(9和173),让学生回答是几?

  (2)    谁来介绍一下算盘呢?

  让学生试着说出上珠表示5,下珠表示1。

  多媒体出示算盘上的一个数(406及4060),让学生试读,从而说明要先定个位后才能读数。

  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多媒体出示: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111122222222÷33333334=

  教师问:你遇到什么问题了?

  让学生说出计算器已经不能显示这些数了。

  教师再问:那该怎么办?赶快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啊?(小组合作寻找规律)

  小结: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看来计算器的作用还真不小。

  (2)多媒体播放水龙头滴水的动画。

  出示: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小时大约滴水3.6千克。

  对此你想说什么?

  多媒体依次出示:

  (1)    照这样计算,一天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2)    一年(按365天计算)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3)    我们学校有45个水龙头,一年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4)    如果一个3口之家,每月用水20吨,这些水可供他们用多少时间?

  学生完成后,再让他们估计大约是多少年?

  看着这么惊人的数据,你有何感想?(生自由说)

  小结:所以,孩子们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吧,向全人类呼吁:请节约用水  珍爱生命。(多媒体打出大字)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这样解决的?

  据资料显示,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每年用于教育的投资是300元。

  (1)统计你每年用于教育的投资又是多少呢?

  (2)你们小组平均每人用于教育的投资大约是多少?

  (3)与贫困山区的孩子相比,你有什么感想?

用计算器计算 篇2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25也和第26页例1,“以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四的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式题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能用计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教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受应根据计算的需要灵活确定不同的计算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用计算器计算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难点:使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计算器

  1.在过去,我们有许多计算工具,如算筹,算盘来计算数据,但随着这计算越来越复杂,我们会用什么来计算呢?(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等)。

  (1)小组合作,认识计算器。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计算器的有关知识。

  小组交流:

  (1)在哪见到过计算器?已经了解计算器的哪些知识?

  (2)计算器的外部特征、构造及基本功能?

  (3)计算器主要键的作用、功能及操作方法?

  2、学生汇报、操作:

  (1)对以上问题进行汇报。出示课件:认识计算器上重要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尝试开机、关机。

  (3)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已经了解的按键的作用,并可以动手试一试。

  二、自主探索,会用计算器。

  1.摸着石头过河

  (1)学生尝试完成加法:例1.

  386+179=。

  指名学生汇报输入过程,然后说出结果。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2)尝试计算加法:4468+1792=,指名学生汇报输入过程,然后说出结果。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3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成绩。学生探讨求平均成绩的方法,然后计算出结果。

  2.龟兔赛跑。

  现在我们已经了结了计算器主要按键的作用,接下来我们来见识一下计算器的能力怎么样?男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把算出的结果记在纸上,女生用笔算。

  课件出示

  男生请用计算器,女生请笔算:

  38+27=30×18=

  3028-2965=41600÷128=

  816÷68×27=126×7÷18=

  显而易见,用计算器的男生组明显快于女生组、结果也都正确。通过你们刚才的操作,你能说说使用计算器计算有哪些优点吗?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板书。

  3.小试牛刀。

  现在,男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下面就让我们尝试用它去计算吧。

  课件出示:计算下面各题。

  课件出示:

  125×8×7=

  669+75+125=

  32÷4=36×99≈

  学生谈谈比赛感想。

  小结:一般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使用计算器,像一些能口算、估算或简便计算的题目,不需要使用计算器计算,要灵活选择计算工具和方法。

  三、联系生活,乐用计算器。

  有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

  1.每天大约滴水16千克,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千克水。

  把这些水装入饮水桶,若每桶装25千克,需要只这样的桶。

  16×365=5840(千克)

  5840÷20=292(只)

  292÷6=48.66……≈48.7(月)

  48.7÷12=4(年)

  看到这些数据,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2.仅仅一个水龙头没有关紧,一年就要浪费那么多水,所以,请大家一定要节约用水,并请大家说说节约用水的妙招,如: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洗碗时要用盆接水等等。

  四、探索规律,巧用计算器。

  1、谈话:数学中存在很多有趣的现象,现在我们就用手中的计算器来探索一下。课件出示:例2: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9999×5=

  9999×6=

  提问:先用计算器计算出上面各题的积,再找找有什么规律。

  2、砸金蛋、继续探索数学奇妙的运算规律。

  今天,全国非常有名的主持人李咏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现在我们来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趣的题目,生动有趣的题目、充满动感的画面,使学生积极地参加进来。

  142857×1=            142857×4=

  142857×2=            142857×5=

  142857×3=             142857×6=

  五、综合练习,熟用计算器

  六、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用计算器计算

  on:开关

  c:清除

  +-×÷:运算符号

  =:等号

  0123456789:数字键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on:开关

  c:清除

  +-×÷:运算符号

  =:等号

  0123456789:数字键

用计算器计算 篇3

  教学内容: -- 教材第113页例4 ,练习二十六8 - 12题与13*。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悉键盘和数据的录入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1234 + 3649 =         7208 – 376 =        1845 + 365 =

  1452 – 786 =          649 + 9818 =        7000 – 2047 =

  2.提问:整数加、减法时,你是怎么操作的?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二、揭示课题

  以前,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法,掌握了它们的计算方法,那么小数加、减又是怎样计算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三、教学新课

  1.让学生看例4上面的图和一段话,在计算器上找到小数点键,了解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教学例4  18.7 + 3.96。

  (1)清屏,键入“18.7”。(注意:有没有显示小数点)

  (2)对照表中的按键过程录入。(注意显示器的显示内容)

  (3)核对计算结果。

  (4)说明:以后遇到比较复杂的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

  3.补充例题:用珠算计算 25.4 + 13.58 + 43.12

  (1)让学生试着。

  (2)说一说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四、尝试练习

  练习二十六的第8题。

  五、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六的第9题。

  (1)让学生说说表的意思?

  (2)用什么方法可计算出9月2日的结存金额?为什么?

  (3)以下各栏的结存金额该怎样计算?为什么?

  (4)本月合计栏该怎样填?让学生完成本题。

  2.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1)地球表面除了陆地就是什么?

  (2)怎样求海洋的面积?

  (3)怎样求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5.1 - 1.49 - 1.49

  =3.61 - 1.49

  =2.12(亿平方千米)

  3.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

  (1)“a - 34.6 + 7.2”与“a - 34.6 + 72”中的a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说明是同一个数)这两个式子中哪些部分是相同的?哪个是不同的?

  (2)使计算结果发生变化的是哪个数?

  (3)错误的算法与正确的算法相比,是多算了还是少算了?

  (4)多算了多少?

  72 - 7.2 =64.8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六的第10、11、12题。

用计算器计算 篇4

  教学目标 :

  1、  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各键的名称符号与功能。

  2、  步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会正确利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正确态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教学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进行简单地四则混合运算时的按键顺序。

  教学难点 :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时的计算器的按键顺序。

  教学过程 :

  课前先利用课件介绍有关计算器的发展和有关知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课件出示题目:  (1)3+5    (2)、8+12     (3)、15+25     (4)2895+14806

  比赛:看谁能够以算得又快又准。

  2、师提问:你们都是怎么算出来呢?

  生反馈:前面三道是口算的,最后一道是用计算器算出来的。

  4、  师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

  课件显示:电子计算器

  二、自主学习,了解计算器。

  1、  引: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计算器,老师不教,让你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计算器表面的符号、名称、功能。你们可以参考三位“老师”:老师、书本、同学。学习后,老师要请同学汇报,看哪个同学知道的最多。

  2、  小组展开学习

  3、  汇报成果(师引):老师发现同学学习得都很认真,讨论也很激烈,那现在老师就同学来汇报你的收获了。

  课件显示:

  三、动手实践操作

  1、  课题揭示::可是光说不会做那可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我们一定得学          会操作。揭示课题:(板书)

  2、  师引:昨天,一个老大妈就恰巧向老师请教,她说自己买了一个计算器,但就是不  知道如何用,今天老师就让同学们做好事,帮助老大妈一下。

  3、  课件显示:79.2-0.43+9.546

  4、  学会先自己尝试操作。

  5、  提问:这道题谁会操作呢?如果老大妈在你面前,你会怎么教她呢?

  6、  学生上台,将计算器放在投影仪上,边操作边讲解。

  教师板演学生操作的按键顺序:

  按键顺序:79.2-0.43+9.546=

  显示:88.316

  并且要让学生明白以下几点:

  (1)       、始用计算器时,先按开启键“ON”

  (2)       、显示结果,要按等号键

  (3)       、果要接着计算下道题,必须按清除键或开启键

  学生展示后,教师作相应的评价。

  让全班同学齐操作,纠正错误操作。

  7、  课件出示:84÷0.03×0.83

  8、  提问:谁还愿意当小老师,上台边演示边讲解呢?

  9、  一学生上台边操作边讲解

  教师板演按键顺序:

  按键顺序: 84÷0.03×0.83

  显示:2324

  10、              生生互评。

  (五)、练习

  1、  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20-3.816+0.903-7.05

  21.28÷7.6×3.1÷21.7

  (2)、学生自主练习操作,然后报答案,并且说说自己的操作过程。

  2、过渡:                 84÷0.03×0.83

  课件重现:         79.2-0.43+9.546

  20-3.816+0.903-7.05

  21.28÷7.6×3.1÷21.7

  提问:同学们:刚才你们操作的这四道题,它们的按键顺序有什么特点呀?

  学生反馈:都是从左到右依次按键的。

  3、提高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6.85-(3.08+1.94)+0.48

  (2)、学生尝试操作

  (3)、学生汇报按键顺序,教师板演

  A、方法一:       先按3.08+1.94=5.02

  然后按清除键(提问:为什么要按清除键?另外如果按了清楚键,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答案呢?

  再按6.85-5.02+0.48=2.31

  师提问:从这样的按键顺序中,你明白了什么呢?

  学生反馈:计算器的按键顺序是遵循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

  B、方法二:先把   6.85-(3.08+1.94)+0.48   变为    6.85-3.08-1.94+0.48

  然后从左到右依次按键。

  C、       请一位学生上来投影操作,全班齐尝试。

  D、      师提问:如果这样操作,计算器的按键顺序是不是违反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让学生明白第一步去括号正是遵循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所以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不矛盾。)

  (4)、师引:你们更喜欢哪一种做法呢?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按键。现在我们就来

  按照刚才同学建议的边记录边递等式计算的方法完成以下三道题,比一比谁算最快又准。

  课件出示题目:1.5768÷(0.18×1.25) ×0.15

  15.6×(2.618÷0.34) ×0.14

  6.75÷[7.5×(1.92÷2.4)

  (5)、学生练习操作后,请学生说说它的按键顺序。

  A、  1.5768÷(0.18×1.25) ×0.15       (提问:你的操作顺序是如何呢?为什么?)

  方法一、  1.5768÷(0.18×1.25) ×0.15  (再次强调操作完第一步要先把数据记录下

  (1)            然后按清楚键)

  =1.5768÷0.225×0.15

  (2)

  =1.0512

  方法二、  1.5768÷(0.18×1.25) ×0.15

  =1.5768÷0.18÷1.25×0.15(提问:为什么可以变成这样的列式呢?)

  =1.0512

  操作错误的同学重新操作一次。

  B、          15.6×(2.618÷0.34) ×0.14

  方法一、15.6×(2.618÷0.34) ×0.14

  (1)

  =15.6×7.7×0.14

  (2)

  =16.8168

  方法二、15.6×(2.618÷0.34) ×0.14

  =15.6×2.618÷0.34×0.14     (提问:为什么这道题括号中的符号不变呢?)

  =16.8168

  全班同学再操作一次,纠正错误操作。

  C、          6.75÷[7.5×(1.92÷2.4)]

  方法一、6.75÷[7.5×(1.92÷2.4)]  (提问:为什么第一步先算小括号?)

  (1)

  =6.75÷[7.5×0.8]          (第二步为什么先按中括号呢?)

  (2)

  =6.75÷6

  (3)

  =1.25

  方法二、6.75÷[7.5×(1.92÷2.4)] 

  =6.75÷7.5÷(1.92÷2.4)    (提问:为什么能得到这一步呢)

  =6.75÷7.5÷1.92×2.4        (提问:这一步又是怎样来的呢?)

  =1.125

  同桌小组互相展示自己的按键顺序,改正错误之处。

  六、总结

  1、  师提问: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们觉得计算器有什么优点呢?

  2、  学生反馈

  3、  再提问:那是不是它就完美无缺呢?

  课件再次重现(1)3+5    (2)、8+12     (3)、15+25   

  提问:你们觉得用口算快还是快呢?

  学生反馈:口算快。

  4、总结:所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合理地使,而不能盲目依赖计算器,毕竟人的大脑是最聪明的,我们平时要学会多开动脑筋。

用计算器计算 篇5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也是苏教版现行教材增加的内容之一,下题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中的一道练习题,安排在“小数加法和减法”这一单元中。

  0.9+0.99=

  0.9+0.99+0.999=

  0.9+0.99.0.999+0.9999=

  0.9+0.99.0.999+0.9999+……+0.9……9=

  10个9

  本题设计的意图: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找出规律,然后利用发现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最后一题的得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以及所具有的优势,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有了计算器强有力的支撑,解决了较复杂计算带来的干扰问题,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上题中存在的规律。

  教学活动过程:将四道题目分为三个小环节,⑴第①②题为第一环节,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得数;⑵第③题为第二环节,观察①②题的算式,找规律并进行合理的猜想。⑶第④题为第三环节,根据得到的规律正确地写出第④题的答案。

  沟通数学形式和本质之间的联系。本题教学活动的三个环节,第二环节为重点环节,引导学生展开观察活动,寻找算式中存在的规律。学生能找到算式表面形式上的规律,①得数的最后一个数字都是9;②小数部分的数字有几个8和一个9组成;③整数部分的数一次增加1;④整数部分的数比加数的个数少1等等。这些零碎的规律都是在清楚算式特点的基础上找出的,这些算式的特点是整数部分是0,小数部分是9,小数部分每增加的一个小数小数部分比前一道多一个9,题目的特点不需要学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但要让学生清楚地体会到。依据这些零碎的规律(小)部分的学生能通过内部语言的转换得到第④题的正确答案,相当部分的学生则不能。

  原因何在?没有沟通数学形式和本质之间的联系。我在教学本题时注意捕捉学生发言中的相关信息展开有序的探究活动,如学生将整数和小数部分分开找规律时,借机引导学生模仿他展开观察思考活动,体会这样的思考方法是有序思考,是一种好方法。还有学生说到0.9、0.99、0.999都接近1且不满1时,借机引导全班学生一起理解、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数学形式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因为学生的发言是随思考说,不会注意语速、语言的顺序等等,只是将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评价就为止了,因此有必要教师将他们的思路整理、有序地让全体学生理解。本题在教师具体指导下的观察、寻找规律的过程是这样展开的:

  ⑴观察第①题,0.9+0.99=1.89,0.9和0.99都不满1,它们相加接近2,但不满2,所以整数部分是1;0.9和0.99相加,0.99是两位小数,所以相加的结果一定是两位小数,这两位上的数字一个是8,另一个是9。

  ⑵观察第②题,模仿上题的思考过程说一说: 0.9、0.99和0.999都不满1,它们相加接近3,但不满3,所以整数部分是2;0.9、0.99和0.999相加,0.999是三位小数,所以相加的结果一定是三位小数,这三位上的数字前2个是8,最后一个是9。

  ⑶借助前面的思考过程,完成第③题答案的猜想,这里不再仅仅是猜想,而是带有合理推理的猜想了。这个时候本班绝大多数的同学举手示意有了答案,经校对绝大多数都是正确的。

  联想:数学学科有着本身的特点,数学知识也有本质的内涵。在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今天,教师所传授的不仅仅是零碎的知识或题目的答案,或浮在表面的思考方法,更要注重数学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数学本质与表达形式之间的联系,传授家长想不到的“道理”,促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也成为像其他专业一样的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用计算器计算 篇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

  (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键。②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

  (4)尝试计算。

  (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

  2、完成“试一试”

  (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

  (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

  [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

  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练一练”

  (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

  (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完成练习九第6题

  (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

  (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

  (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

  3、练习九第8题

  (1)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

  (2)思考: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

  (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

  (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

  (5)拓展延伸。谈话: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开支情况,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并且联系生活用数学,让学生学记经济帐,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练习九第9题

  (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

  (2)汇报结果。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

  (3)提问: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②小数中间“8”的个数和个位上的数一样。

  (4)根据这些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来探索一些计算中的规律,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结论的意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发现计算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是一门有规律的科学,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用计算器计算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五、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7题。

用计算器计算 篇7

  教学内容:教材p53页例4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九6~9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张发票。

  知道这是什么吗?

  老师想检验一下应该收的总钱数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办?

  可是这上面的项目太多,算起来很麻烦,可是使用什么工具呢?

  2、在计算的项目很多,或者计算的数比较大时,可以使用计算器帮助计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它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1)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2)在计算器上输入0.8,你知道应该怎样按键呢?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当输入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时,只要先按.,在按小数部分的数字就可以了。

  如果小数部分末尾有0,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不按。

  (3)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核对结果。

  (4)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呢?怎样列式?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试着求出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试试看。

  互相说说检验的方法。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

  (1) “练一练”的第1题。

  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什么规律?(从左到右依次按键就可以)

  (2)第2题。

  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练习九第6题。

  列出算式,再用计算器计算。

  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列式,用计算器算一算。

  7、练习九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三、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2、出示练习九第9题。

  自主探索:

  0.9+0.99=

  0.9+0.99+0.999=

  0.9+0.99+0.999+0.9999=

  完成后说说有什么发现?

  在利用规律填写最后一题的得数。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五、布置作业。

  练习九的第7题。

用计算器计算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的感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亿有多大”

  一亿怎么写?板书:100000000

  什么时候经常听到用亿做单位的?(最常见的就是中国人口“13亿”)

  二、数一数:

  1、如果一秒数一个数,从1一直数到100000000,需要花多少时间呢?

  板书:100000000秒

  秒是一个很小的时间单位,我们来算一算,是多少分?多少时?多少天?多少年呢?

  100000000÷60≈1666667(分)指出: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就可以了。

  1666667÷60≈27778(时)

  27778÷24≈1157(天)

  1157÷365≈3(年)

  算完之后,说说你对一亿的想法。

  2、学生完成书上的“数一数”,算完后再交流。

  三、排一排:

  1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会有多长呢?

  指出:两手间的距离和人的身高是差不多的,我们学生差不多140厘米,所以10个小朋友就差不多有14米

  照这样计算,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大约有多长呢?

  填写下表:

  人数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0

  长度(米) 140 1400

  学生填写的时候,要提醒他们注意数清楚0的个数

  地球赤道全长40000000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可以绕赤道多少圈?你能用计算器算一算吗?(3.5圈)

  四、称一称:

  数出100粒大米,称称大约重2.5克

  照这样计算,一亿粒大米大约重多少克?

  先填表,再用计算器算一算

  粒数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0

  质量(克) 2.5 25

  (1)全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多少克粮食?

  (2)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合多少年?

  算完后,说说你想说什么?(节约粮食方面的话题)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等方法认识了1亿有多大,现在你能谈谈你对一亿的认识吗?

  你还很想了解哪些有关一亿的知识呢?

  五、补充:

  1、一个人的寿命以80年来算,可以算得一生大约有25亿秒

  2、一分钟如果是90次心跳,一亿次心跳大约要有2年多

  ……

用计算器计算 篇9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教材分析:

  例题中只呈现加减法计算的例子,按键数字和屏幕显示的结果对应出现;乘除法式题要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运算的同时让学生探索计算的规律,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还是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的直接途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1、师:谁会使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 输入题目,按=键,显示结果,再按on/c键,清屏。

  2、出示:386+179=,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3、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屏。

  5、计算。

  765+469= 589×76= 3208-2965= 625÷25= 6848-579+386=

  再计算。

  946×57×0= 100÷5= 3028-2965=

  估算:99+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6、看谁算的快,练一练。

  7、做第26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2、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3、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

  三、练习

  (一)基础练习

  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111111×1111111=?

  2、神奇的198。

  321-123= 654-456= 987-789= 951-753= 357-159= 9856-9658= 8745-8547= 5412-5214=

  (二)巩固练习

  1、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2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

  ◆照这样计算,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______千克。

  ◆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按20千克计算),这些水大约能装______桶。

  ◆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6桶水,这些水够用______个月,约合______年。

  (1)学生用计算器输入数据,计算得数,再指名汇报结果。教师提醒学生要做到:看清数据、正确输入。

  (2)看完这些数据,你想说点什么?

  (3)小结:节约用水要从点点滴滴开始,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争当一个节约的好孩子,为创建和谐节约型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2、练习三第12题。

  要求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注意学生计算后填表时相应数据填写得是否合适、是否正确。

  3、练习三第14题。

  这是有规律的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计算器还要快,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三)拓展练习。

  8765-32×21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操作的?

  1、学生独立操作,指名汇报。

  2、教师介绍“M+”、“MR”的使用方法

  先按32×21,得数是672。然后按下“M+”,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答案保存下来,然后按“8765-”,再按“MR”就可以把刚才的672调出来了,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8093。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三第11、13题。

用计算器计算 篇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活动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式题的计算。

  2. 能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受应根据计算的需要灵活确定不同的计算方式。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谈话:在电视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游戏,叫“魅力联想”,看过吗?想不想玩这个游戏?(依次展示下列各项,得出答案是“算盘”)

  提问:还想玩吗?(把“提示三”中的内容改为“诞生于上世纪”,把“提示四”的内容改为“很轻,可握在手中”,得出答案为“计算器”)

  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谈话:了解计算器吗?你在哪儿看到过计算器?把你知道的与同桌交流。

  投影出示计算器模型,引导学生说出计算器上主要键的名称及功能。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计算器的信息?

  二、 初试本领

  谈话:会使用计算器吗?我们先来“初试本领”。注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准备好身边的学习用品,开始!

  投影出示:

  计算下列各题:

  ① 1 256 - 768 = ② 477 × 167 =

  ③ 32 ÷ 4 = ④ 36 × 99 ≈

  交流计算结果。

  小结:为什么有的同学计算得这么快呢?能把你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吗?(交流并得出:在计算时,能口算或要求估算时,不需要使用计算器)

  三、 再显身手

  谈话:看来,大家对计算器的使用真的比较熟练。想不想“再显身手”?请看这组题:

  ① 438 × 15 - 1 274 ② 2 940 ÷ 28 + 763

  ③ 40 000 - 165 × 182 ④ 25 120 ÷ (449 - 289)

  提问:这四道题与上面四道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会做吗?请试一试。

  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

  交流计算结果(学生的答案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引导:你有没有感觉到这四道题的计算过程不一样?(第③、④题要先算后一步,而①、②两题只要按顺序计算就行了)

  讨论:用计算器计算③、④两题,该怎么操作呢?我们以第③题为例,谁来介绍介绍你是怎样算的?(突出记住中间数、使用mr键、倒减等方法)

  四、 欣赏史料

  谈话:同学们学习得非常投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短片,好吗?

  短片配音:

  你知道吗

  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上,人们一直就没有停下自己追求的脚步。

  远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十进制计数法,领先于世界千余年。到了周代,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算筹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颜色不同的小棍。计算时,通常编出一套歌诀形式的算法,一边计算,一边不断地重新布棍。

  到了东汉末年,我国人民又发明了算盘,这也是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发明。这种轻巧灵活、携带方便、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计算工具,至今仍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它被人们誉为“人类文明最光辉的成就之一”。

  1977年,日本卡西欧公司生产出了第一部微型计算器,这种袖珍型计算器可握在手中,使用方便,适合所有人的使用。

  如今,计算机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正被许多行业所使用,有的计算机每秒钟可计算1 000万亿次,过去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计算,现在片刻间就能算出结果。

  提问:感受到科学前进的脚步了吧?看了上面的短片,你有什么想法?

  五、 一展风采

  谈话:让我们尽情享受科学带来的快乐吧!请拿起计算器,一展自己的风采!

  谈话:请看问题1——有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

  ① 每天大约滴水16千克,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 )千克的水。

  ② 把这些水装入饮水桶,若每桶装25千克,大约可装( )桶。

  ③ 如果一个家庭每天需要4桶水,这些水可够( )个家庭用一天。

  学生独立完成后,核对答案。

  提问:解决了上面的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谈话:再来看问题2——有一天,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490 × 16”时,发现计算器的键“4”坏了,聪明的小明灵机一动,很快还是用这个计算器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了,你知道他是怎样算的吗?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组织交流,并选择其中一种方法用计算器验证。

  六、 挑战极限

  谈话:同学们的表现很出色,真的让老师领略了大家的风采,想挑战计算器的极限吗?

  计算:111 111 111 × 111 111 111。

  学生尝试计算。(发现计算结果前面多了一个“e”字,且不同的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不一样)

  提问:有问题吗?有什么问题?(计算器的数位不够了)

  追问:谁能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谈话:我们来向书本请教,先完成课本第101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做了这道题,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引导学生渐次观察,直至发现其中的规律。

  小结:做了这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计算器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计算问题,解决问题更多的要依靠人的智慧)

  播放短片:“珠心算”比赛现场录像片断。

  谈话:这个片断是2004年全国珠心算现场会上,二年级小朋友表演的镜头。珠心算,就是在头脑里面打算盘,看到这个镜头,你又想说什么?(突出:先进的工具也有它的局限性,有时看起来比较传统的计算方式,也能显示出它的奇妙之处)

  总结:看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工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培根说过:“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投影出示)

  总说明

  一、 关于教材

  “用计算器计算”一课的教材,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合拍,给教师的教学定位、教学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具体说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遵循知识建构的规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这里找到学习的起点,拾级而上;二是内容鲜活,与生活实际结合得很紧;三是数学味很浓,习题中编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本质的内容,比如“找规律”、“认识有趣的数142857”等;四是定位巧妙,围绕普通型计算器展开,为教学留有更为广阔的加工和改造的空间。教学时,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带来的便利,并对教材巧妙加以整合。

  二、 关于计算器功能键的教学

  计算器功能键的教学,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但教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展开?确实值得思量。我认为,教学中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对它的各种功能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逐一介绍,而应该抓住生活中经常使用、对学生建构科学素养起核心意义的内容进行教学。因此,我凸显了计算器中“记忆键mr”、“清除键ac”等键的使用,而计算器其他键的作用及有关信息,则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随机地动态解决。又因为各种键的使用不需要太多的智力参与,也没有多少探究的价值,故而,我将这些教学内容通过谈话的形式,在学生认识的空白处描摹,由学生或由老师直接介绍。

  三、 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

  “知识经济时代,人不能沦为工具的奴隶”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计算器教学只是一个载体,它应该承载着益智、辅德和育美的功能。本课中,我安排了“魅力联想”“初试本领”“再显身手”“一展风采”和“挑战极限”等几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在全力彰显上述理念。“魅力联想”目的是引出课题,盘活课堂、预留悬念;“初试本领”是尝试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计算,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方法,初步体会应根据计算的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式;“再显身手”是本节课知识层面的教学,解决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的方法,旨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一展风采”以生活问题为依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计算器的使用,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数学意识;“挑战极限”力求让学生在认知不平衡的矛盾状态中,引发数学思考,提升数学素养,通过自己的探索达成新的认知平衡。

  四、 关于算盘的介入

  课的开始,我引出了算盘,课末又以算盘收尾,主要出发点是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悟数学文化的广袤与久远,感受“人”和“工具”这一对矛盾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初步受到辩证思想的教育和熏陶。

用计算器计算 篇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认识

  示计算器图片,这是什么?

  对了,它就是计算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计算器计算。(板书)

  谁来说说看日常生活中你哪里见到过计算器?它有什么作用?

  既然日常生活中计算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了,菜场啊,商店啊等等,都用到了计算器,现在我们每个同学手里都有一个计算器,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你的计算器呀?

  媒体介绍

  各种不同的计算器,它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也是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看说明书,现在我们的计算器都是关着的,那大家知道怎样开吗?现在请你把计算器开开。

  二、尝试,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

  (1)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器,那么你会用计算器吗?那行,考考你自己,看看你是不是真的会用计算器。准备好了吗?

  (2)课件逐一出示: 38+27= 得数是多少?谁来汇报?问: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输入的时候比较快,有的同学比较慢,谁来说说怎样才能用计算器时输入得又快又正确?

  强调:把整个数看完以后一起按键,简单的题目可以将整个题目记下来后输入。这样不但又快又正确而且不容易遗漏数字。接下来我们做第2题, 但是显示屏上还留着第1题的数字怎么办啊?(清零,有的同学的计算器是0键,有的同学的计算器是ac键)下面我们做第二题,看看用刚才介绍的方法是不是能让我们做得又对又快。

  30×18= 汇报得数。

  765+469-296= 谁来说说,这道题你是怎么用计算器计算的?请生示范。

  指出:我们在做3个数相加减的时候,只要按一个等号,从左往右算的题目,只要按运算顺序按键。

  41600÷128= 问:输错怎么办?要全部清除掉吗?生介绍自己的方法,指出可以按ce(c)或者del键后重新输入正确数据,师演示。

  现在你会操作计算器了吗?

  小结:做完这4题,你感觉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方便快捷)

  你们是不是都这样认为呢?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场比赛,验证一下好不好?

  三、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谁愿意挑战计算器?

  特别指名一学生(大家推荐)来和大家比赛.(逐一出示)

  25×4÷50 125×8×0 169-69+500 380×426

  为什么刚才你们都不愿意挑战计算器,但是现在都想来比赛了呢?说明了什么?生: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

  为什么第四题口算的同学输了?

  生: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快而且准确。

  问:通过这次比赛,你有什么感想?那什么时候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好?

  师:说得真好,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先看清题目然后再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板书)

  现在你会合理使用计算器了吗?再来考考自己好不好?媒体示6题,算完后指明汇报并说明自己的使用方法。

  3363÷57 2191×35 6848-579+386 126×7÷18 900÷100 40×12

  四、游戏,

  师:下面我们用计算器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一个数字,别说出来,想在心里。我最喜欢数字“2”,就输入9个“2”,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以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几。

  生利用计算器计算,汇报得数。一起探讨为什么游戏会失败,原因是什么。

  师多回答几个,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

  师:玩过之后,有什么收获呢?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师:要看清数据,正确输入。(板书)

  你会正确、合理的使用计算器了吗?

  五、了解,计算工具发展史

  学生看课件演示,了解我国古代的计算工具,了解现代的计算工具的发展。

  计算工具的发明和发展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六、探索,发现规律

  师:既然人们发明了这么好的计算器,我们就应该更好地运用它。那现在我们都会用了?让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好不好?

  师:看看谁能用计算器算出正确答案?(板书:22222222×55555555= )

  师:谁来说说结果?你们有什么疑问吗?难道这么多的答案都是对的?到底哪个答案才是正确的呢?

  师:其实是数据太大计算器装不下了。看来依靠计算器是不行了。我们能不能另想办法把正确结果找出来呢?

  师:下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道题的确太复杂了,我们先把它变得简单点。

  师:(板书:2×5=10

  22×55=1210

  222×555=123210)

  师:做到这里你有什么启发吗,发现什么规律了?

  师:从1开始,开始是几位数就写到几,倒过来再写到1再加一个0,是不是这样一个规律呀?现在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规律找到上面那题的答案了?

  师:算完以后,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看起来这个数字很庞大的,用计算器算有些不便,

  用人的智慧却可以算出准确的答案,可以说人比计算器更聪明

  师: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可以先从容易的情况入手,发现规律,再用规律去解决原来的问题。

  七、小结,今天你都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还能运用它去探索奇妙的数学规律,相信你只要勤于探索,你会有更多的收获,体会到数学的更大乐趣。

用计算器计算 篇12

  电子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由于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就显得很有必要。对于计算器,大部分学生都已接触和使用过。针对学生对计算器的有关知识和简单使用已有所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我对教材做了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确定为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认识计算器、用计算器进行简单操作和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等。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于是我选择了这样的教学策略:

  1、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策略。介绍计算工具发展时,由学生自己说说已经知道哪些知识,小组交流计算器的共同部分,自主探索各键的功能,同桌间互相交流等形式,在生生互动中使已有的这方面知识得到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在学习使用计算器时,以学生自练为主,在自练中摸索按键的顺序。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学完了这节课,学生能否合理使用计算器,能否达到以上具体目标,能否用计算器计算出家庭收支情况、仓库物品进出情况等,是我在设计时考虑的重点。要使已经熟悉计算器功能和操作的同学能在课堂 上感受到用计算器的实际意义,培养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基于这样的设计,我觉得整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学生成了课堂的真主人。而我做了穿针引线的工作,或者充当了他们的“秘书”。先由我为他们安排好工作流程(也即设计教学环节),至于每一个程序要达到的效果(教学目标),则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实现。整堂课学生很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形式的交流中来,包括交流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介绍自己的计算器的部分功能,说明操作计算器的过程、技巧……俨然一副主人翁的姿态,在学生的自我展示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值得高兴的是,整堂课下来,没有出现大量学生中途“退学”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致在一个一个环节中保持得还不错。并且也能利用计算器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正是这“秘书”的角色和已经设计好的预案,让我在课堂上陷入了被动,失去了活力;也让部分学生的学习热度还没有完全上升。其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难道仅仅是让学生在每个环节尽情地说?甚至是漫无目的地说?不是的,学生的知识经验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要善于捕捉有利的信息,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点“劲”,抓住时机,利用一个学生所说的引发更多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课堂热起来,火起来!

用计算器计算 篇13

  课题

  (一)用计算器计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  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师生计算器一个,作业 纸一张。

  教学过程 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教后感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二、引导探索,讨论研究

  三、展示成功

  四、全课总结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大润发吧?那里每天都有许多的顾客,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却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你知道营业员为什么会算得这么快吗?(让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用计算器计算”。

  (出示课题)

  1、认识计算器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要用到计算器呢?(让学生自由说)

  你对计算器有哪些认识呢?同桌相互指指说说。再请学生上台交流。

  说明:虽然我们手中的计算器各不相同,但有些按钮是大致一样的。

  课件出示:计算器图。

  师生一起认识计算器:上面是显示器,下面是键盘。键盘中有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和功能键。功能键中有常用的开机键、关机键、清除键和等号键。

  2、用计算器计算

  (1)让我们一起来用计算器试着算算这些题目吧。

  多媒体出示:

  75+47=

  24×7.6=

  62.8-0.95=

  (让学生将答案写在作业 纸上)

  学生完成后,请三个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叙述操作过程。

  如果有学生在计算62.8-0.95时是先按“6、2、·、8”,接着按“-”,再按“0,·、9、5”,最后按“=”,结果是61.85。

  教师就问: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62.8-0.95,也可以在按0.95时,只按·、9、5。

  说明: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这个0可以不按。

  (2)多媒体出示:0.092÷1.15×25=

  3.72-2.05+0.18=

  让我们比一比谁算的最快。

  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操作的?

  说明:两种方法都可以,但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的,不按0速度更快。

  小结:像这样只含同一级运算的,可以从左往右依次按键。

  3、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你觉得用计算器计算怎么样啊?(让学生说)

  你知道在人类没有发明计算器之前,我们的祖先都用过哪些计算工具吗?

  教师:先请大家自学P66-67页的内容,再联系你课前收集的资料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一一出示:石子、结绳、刻痕——算筹——算盘的历史过程。

  (1)    什么是算筹呢?

  多媒体出示:算筹图。

  结合图例说明:算筹就是一种象筷子一样的小棒,算筹有两种不同摆法横式和竖式,用算筹摆出不同的形状,可以表示不同的数。

  多媒体出示两个用算筹表示的数(9和173),让学生回答是几?

  (2)    谁来介绍一下算盘呢?

  让学生试着说出上珠表示5,下珠表示1。

  多媒体出示算盘上的一个数(406及4060),让学生试读,从而说明要先定个位后才能读数。

  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多媒体出示: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111122222222÷33333334=

  教师问:你遇到什么问题了?

  让学生说出计算器已经不能显示这些数了。

  教师再问:那该怎么办?赶快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啊?(小组合作寻找规律)

  小结: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看来计算器的作用还真不小。

  (2)多媒体播放水龙头滴水的动画。

  出示: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小时大约滴水3.6千克。

  对此你想说什么?

  多媒体依次出示:

  (1)    照这样计算,一天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2)    一年(按365天计算)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3)    我们学校有45个水龙头,一年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4)    如果一个3口之家,每月用水20吨,这些水可供他们用多少时间?

  学生完成后,再让他们估计大约是多少年?

  看着这么惊人的数据,你有何感想?(生自由说)

  小结:所以,孩子们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吧,向全人类呼吁:请节约用水  珍爱生命。(多媒体打出大字)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这样解决的?

  据资料显示,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每年用于教育的投资是300元。

  (1)统计你每年用于教育的投资又是多少呢?

  (2)用计算器计算你们小组平均每人用于教育的投资大约是多少?

  (3)与贫困山区的孩子相比,你有什么感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用计算器计算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