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

狂想曲 点赞 分享
《观察物体》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观察物体》教案(精选19篇)

《观察物体》教案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自己制作的课件、玩具恐龙5只、雕塑照片20张,数码照相机一台。学生8人一组围桌而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从实际切入。

  激趣:小朋友们,你们照过相吗?哪位同学给别人照过相?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台照相机,谁想给大家拍照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拍照。)

  谈话:你可真像个小摄影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拍的怎么样!(教师操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

  提问:大家觉得拍的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张?这张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拍的?拍的是这位同学的哪一面呢?(学生讨论、回答,课件点击,对应的照片放大。)

  生1:我最喜欢正面的,站在她的前面,拍的是她的正面。

  生2:我最喜欢侧面的,站在她的旁边,拍的是她的正面。

  2、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观察物体,找到最佳位置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设计说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拍照活动巧妙引入,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谈话:(出示玩具恐龙)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都有哪些恐龙?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恐龙是什么样子的?

  生1:背上有尖尖的刺,锋利的牙齿,白白的肚皮,手细细的,有尖尖的爪子。

  生2:眼睛是翘起来的,样子很凶猛。

  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恐龙,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恐龙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生1:我看到了正面,它有尖尖的爪子、粗粗的腿。和第二幅图是一样的。

  生2:我看到了侧面,它有粗壮的腿。和第四幅图是一样的。

  生3:我看到了背面,它有尖尖的刺。和第一幅图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恐龙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恐龙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们绕了一圈。

  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恐龙?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位置去观察。)

  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说明:这是老师绕着恐龙一圈拍摄到的录像,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玩具恐龙旋转一圈的画面、可以定格。)

  (4)课间小歇:

  教师:刚才我们观察了恐龙,你们想不想到恐龙生活的地方去看看呀?看看恐龙都在干什么!(课件演示恐龙电影场景片段。)

  (5)情感交流:

  教师:看过之后,你都想对恐龙说些什么?

  生1:那些小恐龙真可爱,我都想养一个。

  生2:恐龙的世界真漂亮,我都想去看一看。

  谈话: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恐龙了?由于自然的原因,恐龙已经灭绝了,可是还有一些动物也快要灭绝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巩固新知。

  (1)做一做

  谈话:(课件同步)这时,开来了一辆汽车,恐龙们都很好奇,围着这辆汽车,想看个究竟。(课件出示恐龙围着汽车图)这是汽车的哪一面?(逐一设问)这四只恐龙分别看到了汽车的哪一面?同座两人相互说一说。(注意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区别。)

  (2)摆一摆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书包、铅笔盒……你观察过吗?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数学书放在一起,理成一摞。看一看,数学书都是什么样的?你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你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操作,回答。)生1:我看到了侧面,我能看到3个面。

  生2:我看到了正面,我能看到2个面。

  (3)找一找

  实例:大家知道吗,开学以来,只要我们班级的桌椅坏了,总是有一位同学把它修好,可是却没有留下姓名。老师一直调查不出来。在星期六的时候,老师正好看到了这位同学和他的爸爸一起为班级修理课桌,老师悄悄的拍下了这些镜头。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班级学生修理课桌的场景只有背影和侧面)你们能猜出来吗?(学生议论纷纷)为什么这么难猜?那我们只要看到他的哪一面就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正面。)

  小结:我们大家应该向他们学习,为大家服务。

  [设计说明:我采用学生喜爱的玩具恐龙为素材,通过3个层次的观察活动即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恐龙的样子是不同的。由实物到照片,形象直观。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在巩固阶段,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把教材的练习1进行了改造,使得新课教学以恐龙为主线展开。并且以好人好事为教学资源,进行了思想教育,也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体验成功、实践新知

  1、实地观察。

  教师:老师还拍下了几张我们学校的照片,你们看,这是哪儿?(出示学校雕塑)我们学校的雕塑漂亮吗?你仔细观察过吗?今天我们学的就是观察物体。就让我们一起去观察我们学校的雕塑吧!(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学校雕塑。)

  2、操作实践。

  教师:咦,还有几张照片,老师想起来了,不小心撕坏了就在你们的桌子上,你能帮助老师把它拼出来吗?就让我们来一次比赛,根据刚才观察到的雕塑的样子把它们拼好!(学生两人一起拼图。)

  提问:这张照片拍的是雕塑的哪一面,是站在雕塑的哪一面拍的?

  生1:我们拼的这张照片是雕塑的正面,站在大门口拍的。

  生2:我们拼的这张照片是雕塑的侧面,站雕塑的侧面拍的。

  3、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观察物体》教案 篇2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你想听吗?

  故事发生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一棵树上,看到地上有一个大大的蛋。然后它就想这个蛋孵出来会是什么动物呢?正在这时,这个蛋壳破了,出来了一只小恐龙。可这只小恐龙急着要找妈妈,它问小鸟:“你知道我妈妈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吗?”小鸟告诉它:“你妈妈的腿长的粗粗的。”

  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恐龙根据小鸟说得话能找到自己的妈妈吗?

  (能。那我们来看看小恐龙找到了妈妈没有。小恐龙往前找,真的被它找到了腿粗粗的动物。可是它妈妈吗?那小恐龙为什么会找错呢?)

  (不能。为什么不能?)

  只有认真观察物体了才能找到它的妈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应该如何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

  (一)观察恐龙

  1、老师把恐龙的模型带来了。请你说说这恐龙到底是怎么样的?

  (说说恐龙的特征。)

  2、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恐龙,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

  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和他看到的是一样的同学请起立。

  其它同学还看到了哪幅图片的?你为什么会看到这张图片?和他看到一样的同学请起立。

  看到不同的图片还有吗?你为什么看到的是这张图片?和他看到一样的同学请起立。

  老师发现还有一些同学没有起立过的。那你看到的是哪一面的呢?为什么看到的是这个图?

  3、刚才同学们都把自己看到的那个面说清楚了。现在,全体起立,请每小组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向前进一个位置。再请你观察一下,现在你看到的是恐龙的哪一个面?

  为什么和前一次看到的面不一样了呢?

  (板书:位置变了,图像也变了)

  4、刚才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请你坐回自己的位置。把你们组的小恐龙拿起来,转一下,请问现在你看到的面和第一次看到的面一样吗?

  现在你们的位置又没有变?为什么会不一样了?

  (板书:物体转了,图像也变了。)

  5、同学们不仅观察的仔细,而且还会动脑筋。就在我们观察恐龙的同时呀。电脑里有几个小朋友也在观察恐龙。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它还带给我们一个问题。谁能来解决呀?

  为什么小亮看到的是正面?小明看到的是侧面?小红看到的是后面?

  (二)、观察书本。

  1、你们真厉害。小恐龙呀觉得这观察物体太好玩了。于是他就拿了一些书来观察,你们能观察吗?

  先请小组里的同学把数学书绑成一捆竖起来,摆在桌子的中间。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看到的是哪个面?为什么?

  2、你看到是哪个面?为什么?

  3、我们去看看小恐龙他们的观察的怎么样了。(出示做一做)

  6、你能给他连一连吗?

  7、同学们有没有一点累了?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先听清楚游戏规则:老师点到哪一个面上,就请小组里的同学站到能看到这个面的那个方向,听清楚了吗?好,看看哪个同学反映最快。

  (三)、观察汽车

  小恐龙得去找妈妈了。小亮他们带着小恐龙往前走。在路上他们又遇见什么了呢?

  1、汽车。

  对,汽车。哪位同学能来说说他们看到的各是哪个面?

  2、小明和小亮为什么看到的是同一个面?

  (板书:位置相同,图像相同)

  3、那如果小恐龙要看到的是侧面的话应该和谁站在一起?想看到后面的话应该和谁站在一起?

  4、我想小恐龙了一定在为我们同学这么精彩的发言而感到开心。

  我们看了这么多物体,你想说点什么吗?

  (四)、观察雕塑。

  小恐龙在小亮他们的帮助下找到了他的妈妈,而且还来到了我们学校。看,他们来到了校门口。刚到校门口,小恐龙就被一样物体给吸引住了,你们认为是什么?

  1、对呀。它被我们学校那美丽的雕像吸引住了。

  这是小恐龙看到的几幅图片。你认为这几幅图小恐龙分别是站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2、如果小恐龙想到我们教室里来,他们要经过哪两个面?

  如果到报告厅的话要经过哪两个面?

  三、小结

  小恐龙跟了我们一节课,你想小恐龙会对你们说点什么呢?

《观察物体》教案 篇3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7页,7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体验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通过观察各种物体,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小象的玩具模型,图涂有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盒子,杯子,三张抽象的杯子图片

  学生自备一个小玩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在暑假的时候有没有去旅游呢,说一说你去过哪些地方吧。

  暑假的时候,我们的三位小朋友,毛毛,淘气,奇奇也去旅行了。他们来到了印度。印度最有名的动物呢,是大象。这一天他们也看到了一头大象。(出示大象玩具)

  毛毛说:“我看到一扇门上挂着一条尾巴。”

  淘气说:“我发现一堵墙上有一只耳朵。”

  奇奇高兴的说:“我看到了一头可爱的大象两只呼扇唿扇的耳朵,还有长长的鼻子。”

  为什么同样一头大象,三个小朋友看到的确是完全不同的画面呢?

  生答: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他们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大象。

  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个物体,必须全面观察这个物体,学会观察物体。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物体吧。(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长方形盒子)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个盒子,它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答:长方体

  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长方体,它的每个面的颜色是一样的吗?(转动长方体)它有哪几种颜色呢?

  (板书:黄、红、白、绿、蓝、黑)

  老师手拿盒子,分别提问距离相差很远的小朋友,在你的位置上你一次能看到几种颜色?

  (板书几个小朋友的答案,并按种类多少将其归类)

  (老师手指黑板上的答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三种颜色,而有的小朋友看到的却是两种甚至只有一种呢?

  生答:观察角度不同

  那大家仔细想想:我们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几种颜色呢?

  生答;3种

  那只看到一种颜色或者两种颜色的小朋友要怎样才能看到三种颜色呢?

  生答:转动长方体,或改变观察角度

  3、现在拿出你自己的玩具,自己来亲身体验观察的乐趣吧。

  要求:四人一组,分别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玩具,告诉同伴你看到了玩具的那一部分,并且思考:从不同角度看到的部分相同吗?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物体)

  刚才我们已经观察了自己的玩具,谁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对集体发问,在观察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转动自己的玩具观察呢?通过转动玩具,你又发现了什么?

  老师总结,板书: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结果不同(齐读)

  小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猜猜它是什么                                                                                          自由讨论30秒,对于这四幅图,你的谜底是什么呢?

  其实,这四幅图是同一个物体。有的同学可能就疑惑了,同一个物体怎么会有四幅不一样的图呢?(观察角度不同)

  那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向想,这个谜底是什么呢?

  生答:杯子

  真的是杯子吗?(出示杯子)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不是杯子吧!

  你在哪个角度看到的第一幅图呢?第二幅第三幅还有第四幅呢 ?

  三、练习巩固(课本67页)

  1、军事博物馆举行恐龙展,小亮、小明、小红都来看恐龙 。那你知道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老师巡视,然后集体纠正)

  2、现在不把书垒起来,你会做第2题吗?试一试吧。

  四、总结

  通过观察长方体,自己的玩具,还有猜谜游戏 ,你有什么收获?

《观察物体》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四本语文读本(或别的书)、娃娃、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娃娃的照片;

  教师:杨桃、从上面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学生照片、若干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生活物品照片。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学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水果吗?对,杨桃。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画杨桃的故事。

  画杨桃的故事:一天,美术老师带来了杨桃让大家仔细观察之后把它画下来,淘气也画了一张。同学们看了都笑话他说:这哪是杨桃啊,分明是颗五角星啊!

  老师走过去看了看,不但没有批评淘气,还表扬他观察很仔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从杨桃的两端去观察,杨桃看起来就像个五角星)

  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不一样,那其他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也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观察物体。

  二、 探究体验

  1. 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四本语文读本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语文读本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书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老师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拍了几张照片,我们看看它是谁啊?请出这位同学。请大家猜猜这几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请同学上来站在相应的位置。

  先出示一张正面和一张背面。

  当第三个同学上台找到位置后问下面的同学:他找的位置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出示第4张照片问:这一张也是侧面,和第三张的拍摄角度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2)小明他们也在给小动物拍照呢,我们去看看!书:67页,例1。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小恐龙拍照,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在照片下写上小摄影师的名字。

  这一张照片拍的是小恐龙的哪个面?是谁拍摄的?

  (3)给小动物拍完照片,他们又被门外的小卡车给吸引住了。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卡车,这辆卡车在他们三个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与下面对应的图片连一连。书70页,完成第一题。

  投影订正后收起书。

  3.巩固练习

  (1)根据照片把具体物体摆到正确的方向:

  小动物太可爱了,老师也忍不住给小动物玩具拍了几张照片,每个小组白色信封里都有四张照片,它是汪老师分别从1,2,3,4号位拍摄的,请小组长按照照片背面的序号发给相应的组员。然后请大家根据手上的图片,摆出这个娃娃的正确位置,要保证这个娃娃摆好后,每位同学观察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汇报: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们小动物的脸面对着几号位(小动物的正面对着几号位)?

  (2)换角度观察:你想从其他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娃娃吗?那我们来个找座位的游戏,请小组长将这四张照片合起来洗一洗,正面朝上随意的发给每人一张,然后请大家根据组长发的照片找到正确的位置坐下来。三点要注意:1. 娃娃不能移动; 2. 不能看照片背面的数字提示;3. 找好了手放膝盖坐好。看看哪一组找的又快又好。

  订正:每个同学是不是找对观察角度了呢?我们可以这样检验,如果你坐的位置和照片背面的数字是一样的就说明你们找对了。翻过来看看吧。四个人全找对了的小组请举手。

  (3)转娃娃换座位:小娃娃朝一个方向坐累了,请小组长帮帮忙,帮娃娃换个方向,让他们面向,现在小娃娃转方向了,同学们看看自己手上的照片,在观察一下娃娃,你还能坐在原地不动吗?想想你该坐在哪?请根据照片找到相应的座位。

  说说你的座位怎么变化了?

  还原座位,小组长收起照片和娃娃。

  三、 巩固拓展

  (1)根据照片猜物体(体会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汪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一些物体拍了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照片猜猜是什么物体(出示从一个角度拍摄的柠檬照片,有的学生猜橙子)看来有时候,我们从一个角度观察还不好确定,换个角度再来一张。

  (杯子)(冰箱、洗衣机)(书包)(笔盒)(河马、大象)……适时问:这个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汪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1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其实把这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四、 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观察物体》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物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能过从正面,上面以及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5至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进一步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能辨析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通过观察两个简单物体组合,学生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2.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生活的空间,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能克服操作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3页:

  ⒈ 认识物体的左侧面与右侧面,学习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一个物体。

  ⒉ 学习观察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课时划分】

  共计4课时

  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1课时

  观察两个简单物体1课时

  单元测试练习2课时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书第52~53页。

  【教学要求】

  ⒈ 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⒉ 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分别将它拼摆成以下形状。

  请同学们分别说说它们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

  ⒉指出:刚才的形状分别是由4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摆的方法,观察的位置不同,我们在各个面看到的形状也不太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摆,进一步学会如何观察物体。

  二、教学新课

  ⒈刚才我拉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了这个形状。

  ⑴想一想,此时从正面看,你看到什么?

  ⑵提问:如果此时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位置不影响正面看到的形状?

  你想怎么摆?

  ⑶指名汇报,并分别演示,启发学生再想一想还有些什么其他摆法。

  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想一想,这几种办法摆放后,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正方体摆放时有什么规律?

  指出: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可以。

  ⑸请学生们仔细从上面侧面观察,

  提问:这时看到的形状与刚才一开始的形状一样吗?

  小结: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同一方位观察不同的形状,却是可能相同的。

  ⒉教学试一试:

  先还原成以上形状。

  ⑴现在这里的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从上面看一看,你看到什么形状?

  组织讨论: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可以摆在哪儿?

  学生们分组讨论并操作。

  指名汇报,交流想法并摆一摆。

  提问:此时再分别从正面、侧面观察,你们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

  ⑵还原之后,让学生从侧面看一年,记住你所看到的。

  提问思考:如果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再添一个可以摆在哪儿?

  学生分组讨论并操作。

  指名交流汇报并摆一摆

  提问:相怀想,如果此时你从其它几个方面去观察,看到的形状会一样吗?为什么?

  ⑶小结: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个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摆法,而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有相同的视图,但也可能不同。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⑴出示图并说明要求

  ⑵学生独立完成,如学生有困难可让学生先摆一摆

  ⑶集体订正。

  ⒉“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两题。

  ⑴按要求请同学们先照着样子摆一摆。

  ⑵请学生们依次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

  ⑶再请同学们同时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让学生们比一比在同一个方位看到的形状是不是一样的。

  ⑷小结:同样的物品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在同一位置看到的相同的形状,但它们摆法却不一定一样。

  ⒊“想想做做”第3题。

  ⑴独立完成

  ⑵分组汇报。

  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四、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观察物体(2)

  【教学内容】教材第54~55页。

  【教学要求】

  ⒈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⒉ 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像与推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

  ⒈请同学们依从这组立体图形的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

  ⒉如果将这组立体图形分开面两组图形,我们又将如何来观察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来学习的内容。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⒈让同学们照样子摆一摆。

  ⑴请同学们分组,每人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

  ⑵比较观察的结果。

  提问:从正面观察,为什么看到的形状却不同?

  ⒉教学试一试

  ⑴提出要示: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不变,还可以如何摆?

  小组讨论,并动手摆一摆。

  全班交流摆的方法。

  ⑵提出要求:如果从侧面看,形状不变,还可以如何摆?

  小组讨论,并动手摆一摆。

  全班交流摆的方法。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⑴同学独立完成。

  ⑵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⑴提出要求,使同学们明确。

  ⑵根据要求,学生动手摆一摆。

  ⑶再从相应的位置看一看,验证是否符合要求。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四、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观察物体》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 观察照片,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想一想:拍的是同一个教室,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3、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评析:通过观察从自己教室拍的两张不同的照片,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二、 观察实物,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1 、给小熊拍照。

  (1) 指导拍照方法:请小熊坐在课桌中央,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用这个相机去给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来。

  (2) 实地拍照:

  先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小熊拍一张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再变换角度,从小熊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们都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评析:以模拟拍照这一游戏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人人参与。通过有目的的指导和分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想一想照片的样子并把这些照片印在自己的脑子里,指导学生不仅要仔细地去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到了什么,从而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3) 辨认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评析:让学生根据照片判断拍摄位置,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而且也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观察、辨认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注意让学生带着困惑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逐步领悟两者的差别。]

  2、给小猫拍照。

  (1)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给小猫拍照的场景及4张不同的照片。请学生判断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在书上连一连。

  (2)核对结果。

  [评析:有了上面给小熊拍照的经历,学生不难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让学生在书上连一连,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让他们利用在上面的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想象并作出判断。]

  3、观察茶壶。

  (1)请组长拿出一把茶壶,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观察茶壶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

  (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评析:在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以后,通过观察对象的变化,让学生再次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视图。]

  4、观察茶壶和茶杯

  (1)请组长再拿出一个茶杯,放在茶壶旁边。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壶的哪一边。

  (4)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讨论:4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评析:观察对象由单个物体发展到两个物体的组合,通过让学生实际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观察到的结果,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所看到的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有所不同。]

  5、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在学生经历了三次观察物体的活动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活动过程、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体验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

  三、观察图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

  1、出示一张大楼的照片,说明:这是一幢长方体的大楼。

  2、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4、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评析:让学生根据大楼的照片想象大楼前、后、左、右的视图,由于在课堂里无法进行实际观察,学生需要综合应用在前面的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相关的旧知才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并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作支撑,这对一年级的的小朋友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里向学生提出这一任务,主要是为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一种机会。在学生展开想象并交流想象结果的基础上,再出示各种视图,一方面让学生作出选择和判断,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想象活动提供了反馈。]

  四、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

  你还想观察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得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总评:本课的设计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1、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积累活动经验。

  设计者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在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活动作了精心设计。活动的形式力求做到生动活泼,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每一次观察力求做到目的明确,反馈及时,并尽可能让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

  2、立足于用好教材,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的,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能对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精细化的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参观动物学校,你们高兴吗?

  二、教学例图

  1、出示例题图,组织学生观察

  看看小动物们正在干什么呀?(小动物们正在排队做操)

  师:小猴告诉我们它站在第1排第1个。小熊告诉我们它站在第2排第3个。

  小朋友,你们能说说他们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位置)

  2、课件演示:小兔在第几排第几个?

  (询问:怎样数到第4排的,怎样数到第2个的?)

  师:看来小动物排队做操都有自己的位置,而且都用第几排第几个来表示。

  3、课件演示:你能说出其它小动物的位置吗?

  (选2个-3个小朋友自由选择小动物说说位置)

  4、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小动物的位置。

  三、教学试一试

  小朋友,小动物做操有它们的位置,那么我们坐在教室里有没有自己的位置呢?

  1、师给小朋友明确一条为一组。

  2、直接指名某个学生让其他同学说出他的位置。

  (如果有错,让学生帮助改正)

  询问:第5组是怎样数的?第3个是怎样数的?

  3、请学生交流自己的位置(老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4、师:今天老师发现第几组第几个小朋友上课真认真,谁能告诉老师他叫什么名字?

  5、你还可以怎样说?

  四、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去看看小动物的家。

  1、多媒体演示内容为:书本85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的前半题

  (1)让学生根据书本所给的信息我住在第2层第3号 来确定怎样数第几层第几号。

  (2)小朋友你们想去小动物的家玩玩吗?那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选几只小动物让学生说说他们分别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小朋友说到哪一个就点击哪个小动物,课件会显示你是否说的正确)

  如果有错,请其他小朋友告诉他怎样数第几层第几号。

  (3)小朋友,老师家的门牌号是403,说说就是第几层第几号?并在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

  2、多媒体课件演示书本85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的后半题。

  (1)让学生根据书本所给的信息第一层第二本是《新华词典》,来确定怎样数第几层第几本的。

  (2)然后让学生说说《成语词典》、《数学家的故事》分别放在第几层第几本。

  3、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到电影院座位的特殊规律,然后讨论交流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座位。

  引导学生明确座位一般是单号在一边,双号在另一边。

  让根据所给的提示知道怎样来数第几排的。

  4、多媒体课件演示书本85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1) 按要求摆一摆:让学生自己说说根据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先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在集体交流,最后一起总结得出数第几排是按从下往下的顺序来数的,数第几个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数的。)

  (2) 4人小组合作,一个学生说其他同学摆。

  (3) 然后再请几位小朋友到上面来通过课件操作,下面的学生说摆在什么位置,上面的同学操作!

  五、全课总结

《观察物体》教案 篇7

  八、观察物体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使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 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教学内容:P86--87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观察、比较,能正确指出被观察物体的 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

  2、 在观察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判断、辨认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

  3、 在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良好的 交流、合作习惯。

  教具准备:一个大些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并在其六个面上用不同颜色表示出来。

  教学过程:

  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认识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个调查,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老师讲台上的这个长方体,你能看到它的哪几个面?注意:观察的时候人要坐端正,头不能移动。

  学生观察后互相交流。

  讲述:观察长方体时,正对着我们的这一面叫做它的正面,它的左侧和右侧的面都叫做侧面,顶上的一面叫上面,请小朋友们介绍一下你观察到哪几个面?

  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

  猜一猜,你知道从老师所站的这个地方观察到了几个面?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说说依据。

  2、出示图书柜图,问:这两幅图分别时谁看到的?各看到了几个面?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3、小结:观察者站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物体的面也会不同。老师的个子高,她站的位置可以看到图书柜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而学生个子矮,她只能看到图书柜的正面和侧面,看不到图书柜的上面。

  二、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1

  问:你能指出洗衣机和冰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吗?

  学生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

  2、想想做做

  谈话:请同学们把文具盒放在桌子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然后告诉同桌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学生活动

  指名口答。

  3、想想做做3

  出示正方体、长方体模型,谈话:请小朋友们从各个方位进行观察,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个面?什么位置能同时看到两个面?什么位置能同时看到三个面?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学生观察、讨论,小组交流, 请一组在班级内交流,其它组补充。

  讲述:因为正方体、长方体每两个是相对的,看到了上面就看不到下面,看到了正面就看不到后面,看到了左面就看不到右面,所以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请小朋友说说图中的正方体、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各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回答。

  4、想想做做4

  指名读题。

  谈话:想一想正方体的形状,你不看正方体能回答这两个问题吗?

  指名回答。

  谈话:把正方体拿出来,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看看回答对不对。

  学生活动。

  5、想想做做5

  指名读题,说出题目要求。

  各自动手把两个小正方体照书上的样子摆在桌上。

  各自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自己摆成的物体。

  指名口答书中的问题。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物体,你有些什么收获?

  观察三个正方体组成的物体

  教学内容:P88--89

  教学目标:

  1、 观察3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能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不同形状,并能画出看到的图形,能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能根据从某一面看到的图形用3个正方体把物体摆出来。

  2、 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在观察物体的过程进行直观的思考。

  学具准备:1、每人准备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2、每人自制与正方体的面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7张。

  教学过程:

  一、操作引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你能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拼搭搭吗?

  2、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汇报,并将拼搭出的各种可能以图片形式贴于黑板上。

  3、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⑴出示图形

  要求每人按照这幅图的样子,先摆一摆,摆好后相互检查摆法对不对。教师巡视,发现摆错的及时纠正,以达到每个学生都摆对。

  ⑵谈话:请同学们从正面观察这个物体,把看到的形状用纸片在桌上摆一摆,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张纸片表示的是哪个正方体的哪个面。全班交流。

  再从侧面和上面分别观察这个物体,把看到的形状用纸片摆一摆,同桌互相交流。

  问:为什么从侧面纸看到2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从上面看到了几个小正方体?摸一摸物体上面的这2个小正方体,它们在同一个平面内么?你看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把高低不同的两个正方体看成在同一平面上,或设想把高的正方体压下去,压得和低的正方形在同一平面上。)

  ⑶问:你能在书上连一连吗?

  2、教学"试一试"

  ⑴指指名读题。问:题目要求我们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⑵谈话:每人尝试用3个正方体摆出符合要求的物体。摆好后从正面看一看,看到的图形是不是题目中图形的样子?再同桌互相检查。

  ⑶让学生画出从侧面看到的图形,再画出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画好后展示部分学生画出的图形,集体评讲。

  指名口答。问:你从侧面看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从上面看呢?

  三、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1

  指名读题,说出题目要求。

  学生各自按要求摆物体,并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在书上连线。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

  2、想想做做2

  自由读题,指名说出题目要求。

  独立把3个正方体横着摆成一个长方体,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

  出示图

  问:这幅图是从哪一面看到的?

  3、 想想做做3

  读题,指名说出题目要求。

  谈话:如果想从上面看到的是 ,你能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吗?学生动手摆,摆好后互相检查。

  谈话:从正面和侧面分别看到了怎样的形状?把看到的图形画下来,画好后在小组内相互检查。

  4、想想做做4

  指名读题,问:这道题要求我们做什么?它与前几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动手摆放物体,先自己摆一摆,再在小组内交流。

  5、想想做做5

  出示下面的图形

  谈话:你知道上面的物体各是由几个正方体拼成的吗?

  小组内交流,重点讨论第三幅图里为什么有4个小正方体。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们观察的是什么样的物体?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有什么收获?

  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两课时)

《观察物体》教案 篇8

  第     六               单元分析

  一

  单元教材分析

  在三年级上、下两册教材里,先后教学了由2个、3个或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上视图,学生初步学会了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本单元继续教学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换,教材分两段编写。第一段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上再摆一个同样的正方体,要求新摆成的物体的某个视图与原来保持不变;第二段是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正方体,这组正方体摆成并列的、不相连的两部分。安排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摆一摆、看一看是本单元最主要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准备必要的学具,切不能以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画来代替观察实物。

  二

  单元目标要求

  ⒈ 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2. 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单元设计意图

  1 在摆正方体的活动中培养空间想像能力。

  第52页例题里已经用4个同样的正方体拼成了一个物体,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个物体的三视图,教材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在这个已拼成的物体上再添1个同样的正方体,要求添了正方体后的物体与原来的物体有相同的正视图。这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问题,也是他们乐意接受的问题,还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教材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活动线索是:接受并理解问题——猜一猜、估一估可以在哪里添——摆一摆、看一看正视图有没有变化——在交流中体会摆法是多样的——把各种摆法分类整理,找到规律。

  在接受问题时要理解“从正面看形状不变”的意思,通过观察并记住原来物体的正视图是横着排成一排的3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在猜一猜、估一估时要考虑添上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放在哪里,如果放在原来物体的上边,正视图会不会变化?如果放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呢?放在左边或右边呢?在经过比较周密、充分思考之后,确定添的一个正方体应摆的位置。要摆一摆、看一看,证实虽然添了一个正方体,正视图没有发生变化,从而确认自己的答案。在交流中不但要展示自己的摆法,还要关心别人的摆法,体会摆法是多样的。最后通过对全班同学的各种摆法进行分类整理,明白添上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2 观察并列的一组正方体,用视图表示这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学生已经能够用视图表示物体的形状,用视图表示位置关系是第一次学习。分别说出例题里男孩摆法的正视图和上视图并不困难,在学生说出这两个视图后,要引导他们注意每个视图里都有两点内容:一是物体的形状,二是相互的位置关系。两排长方形表示了形状,之间空开的距离表示了位置。侧视图是教学难点。要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从侧面看,左边的两个正方体被遮住了,只能看到右边的三个正方体,所以画出三个正方形上下排成一排的图形。类似地在说出例题里女孩摆法的侧视图时,也要在观察中体会两部分间有被遮住的关系,弄清楚视图中最上面的一个正方形和下面两个正方形分别根据什么画出来的。

  四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观察5~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本课分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观察几何体的不同面的兴趣,产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体会“空间与图形”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情分析: 重点与难点:从不同位置辨认由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看到的形状。体会物体与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            操作引入,激发兴趣。提出要求:搭积木游戏,您能用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从正面看如下图的物体吗?   你用了几个正方体?能用4个摆吗?。指出:这节课我们继续用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拼摆摆,进一步学会如何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谈话:刚才我们摆出了这小组合作,摆一摆。学生汇报摆放方法。复习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二、探究新知1、尝试操作2、探寻规律3、试一试4、总结比较二、            巩固练习。四、评价总结。个形状(出示例题图)提问:你能说说从正面、上面、侧面分别看到的形状吗?画出相应的视图。提出要求:添一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应怎样摆?此时怎么样摆才能不影响从正面看到的图像?提问:由什么规律吗?教师小结摆放规律: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一个就好。提出新要求:如果要求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可以摆在哪里?组织全班汇报交流再次提出要求:如果要求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可以摆在哪里?组织全班汇报交流组织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拼搭,你知道了什么?小结: 同一位置看见的相同视图可能有不同摆法,而从不同的物体有可能看见相同的视图。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2、完成想想做做第 2题。3、完成想想做做第 3题。4、完成想想做做第 4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说一说画一画。尝试摆一摆,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小组内交流学生独立摆一摆同桌交流有哪些摆法学生独立摆一摆同桌交流有哪些摆法小组内交流指名说一说学生先摆一摆,观察后连线。交流结果,说明想法。学生先摆出题中所示物体,观察后交流结果,说明想法学生分别按要求摆一摆。交流不同摆法。数一数再摆一摆。全班交流评价总结。通过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课题:观察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

  本课分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简单的物体组合的形状,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2、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想象与推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能克服操作活动中遇到的困增强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学情分析: 重点与难点: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简单的物体组合的形状,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思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主题情境图。提问:两个小朋友摆的物体有哪些共同的地方?提问:为什么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一样?提问:为什么从侧面看到的形状一样?提问: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一样?引入: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观察两个简单物体的组合(揭示课题)学生观察,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正方体个数相同;从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一样。学生观察,交流看法学生回答如: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一样;分开看左右两边正方体个数不同。在操作观察中,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简单的物体组合的形状,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二、探索实践1.试一试2.掌握方法二、巩固练习四、总结拓展。1.总结2.拓展提出要求:从上面看,形状不变,还可以怎么摆?整理从上面看,形状不变的摆法如:左一右四、右一左四、左二右三、右二左三再次提出要求:从侧面看,形状不变,还可以怎么摆?整理从侧面看,形状不变的摆法如:左二右三、右二左三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集体校正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教师逐步提出要求集体校正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逐步引导出正确答案:a的正面、c的侧面、d的上面。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出示思考题引导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后交流讨论独立再摆一摆摆一摆后小组内交流讨论不同摆法先摆一摆,再连线同桌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摆一摆,互相检验对照模型,依次按不同位置进行想象,确定看到的形状然后小组内先交流,再全班交流评价总结。如果有困难可以先摆一摆观察后在寻找答案。

《观察物体》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3.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故事引入

  星期天,退休的张爷爷带着他的小孙子欢欢、明明和外孙女晶晶去动物园看大象。一进大门,欢欢他们就把张爷爷拉到了象园,张爷爷说:“唉,我老了,走不动了,眼睛也看不清楚,就坐在门口等你们,这大象嘛,还是你们看了之后说给我听吧!”“好的,好的!”三人连忙答应向大象园跑去。

  欢欢急急忙忙走到了大象的前面看了看,向爷爷喊道:“爷爷,爷爷,大象啊有两个大大的眼睛,一个长长的鼻子,两只耳朵像两把大扇子。”

  明明跑到了大象的后面大声地说:“爷爷,大象就像是两根柱子顶个门,门上有根摆来摆去的长鞭。”

  晶晶不急不忙,走到大象的侧面说:“外公,其实大象就像是四根柱子上有座墙壁。”

  “哎呦呦”张爷爷说:“乖孩子们,你们都把我弄糊涂了,据我所知,大象长得都差不多,怎么会不一样呢?”

  提问:孩子们,他们看到的都是大象,为什么他们向爷爷介绍得不一样呢?

  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哪那一面观察的吗?(板书:前面 后面 侧面)

  掲题:虽然都是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观察物体。(板书: 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1

  谈话:(出示玩具水杯)这是什么? 生1:水杯(杯子)

  师:对了,这是水杯,

  首先我们观察一下水杯

  指到主体部分,这是水杯的身子我们可以称之为杯身。

  指到把手,这是水杯的杯把。

  老师给每组的孩子都准备了一个水杯,老师在这里规定面向黑板坐的这个孩子的位置是水杯的前面,也就是贴有小鱼图片的那面,你能说说水杯的后面在哪里,水杯的侧面在哪里?

  生1:……   生2:……   生3:……

  师:非常好,现在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你站在水杯的哪面,看到了水杯的什么?

  生1:……   生2:……   生3:……

  (2)换位观察1:

  请孩子们记住你刚才看到的杯子的样子记在脑子里,相对的两组孩子交换你们所站的位置,指导其中的一组孩子换位,其他孩子跟着换位。

  换位要求:安静、快速。

  现在孩子们再次观察水杯,你看到了水杯的什么?和刚才看到的有区别吗?

  生1:看到了水杯的身子和把手,但杯身和把手位置和刚才看到的相反。

  生2:我看到的也是杯子的侧面,我这次只看到了杯身,没有看到杯把。

  生3:我看到的也是杯子的侧面,我这次只看到了杯把,没有看到杯身。

  师:闭上眼睛,想想前后两次观察的区别。

  (3) 本位观察 2

  你们真是能干的孩子,下面请一号位的孩子到2号位,3号位的孩子到4号位,这是杯子的哪面?侧面。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你现在看到了杯子的什么?

  生:看到把手像一条线,同时也看到了杯身。生2:我只看到杯身。

  师:为什么你没有看到把手?

  生:当我正对杯子的时候,杯身挡住了杯子的把手。多请几个孩子来说。尽量让孩子把话说完整,描述清楚。

  (4)换位观察2

  师:了不起,这些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孩子,你们还想到对面孩子的位置上去看看吗?

  生:想

  师:看哪组的孩子换位最快而且安静。这几组的孩子很不错,快速按老师的要求换完了位。已经开始了仔细的观察。能说说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吗?

  生1:……   生2:……   生3:.....

  通过刚才的学习,孩子们对观察物体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5)游戏,抢位置

  师:孩子们,想做游戏吗?

  生:想

  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用刚才学习的知识做一个找位置的游戏。师宣布游戏规则。

  出示杯子的方位图,请孩子迅速找到能看到这个图形的位置。(依次出现四幅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看到的图形。)

  师小结游戏过程。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一辆漂亮汽车, 引来多多、贝儿、姐姐、杨扬洋的围观,请指出1.2.3.4幅图分别是从汽车的哪面看到的,是谁看到的?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抽学生汇报完成情况。

  2、独立完成数学书例题1。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汇报完成情况,并说理由。

  四、活动

  1、请一个孩子当小摄影师完成摄影工作。

  师:这个叔叔在干什么呢?生:照相,摄影。(课件出示摄影图)

  师引导:孩子,你想当摄影师吗?如果你是摄影师,我要正面的照片你应当站在哪里照呢?后面呢?侧面呢?

  生:正面的照片要站在正面照,后面的照片要在后面照,侧面的照片要在侧面照。

  请上一个小模特,再请一个孩子当小摄影师, 按刚才提出的要求完成照片,看他的位置是否正确。可以多让几个孩子来扮演这个角色。

  2、说一说,以下这些照片是在哪面照的?

  出示孩子们熟悉的班主任照片,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面拍摄的。

  五、小结

  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请学生起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师用张珂老师的课堂实录最后一段话来启示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做一个有心人。

《观察物体》教案 篇10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体会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二.单元教学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发展,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三.教学课时:本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题 目看一看(一)

  备课人

  邹艳华

  教 学

  目 标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1、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 学

  准 备

  课件学具

  课 时

  安 排

  1

  教 学 过 程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

  (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

  片段二

  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右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师:你在干什么呀?

  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

  (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右,一位同学插嘴说:这是旁边。另一位学生又说:这是右面。)

  师: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

  师: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师:站在哪里可以看到5个面?你示范一下,行吗?

  (生站到桌子上)

  师: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错。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

  师:(打开书本第26页)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

  片段三

  师: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第26页,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右面和正面。

  师: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板 书 设 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看一看(二)

  备课人

  卓敬敏

  教 学

  目 标1、经历用正方体搭简单物体,并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它的活动,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的形状。

  2、在搭摆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 学

  重 难 点1、在搭摆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2、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 学

  准 备课件学具

  课 时

  安 排1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平常喜欢玩什么?

  生:积木、毽子等。

  师:今天我们来玩积木,好吗?

  师: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积木)谁能说出它的正面、右面及上面的形状?同桌互相指着说一说。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今天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朋友智慧老人要过生日,请我们去他家做客,笑笑、淘气已经去了,我们快点走吧。

  (电脑演示:智慧老人的家,笑笑、淘气、机灵狗把三个正方体积木一字摆在桌子上。)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敢和笑笑他们比比,看谁摆得更好吗?

  (学生开始摆物体)

  师:看,我们摆得也很不错。今天我们就与笑笑他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由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

  活动1:看一看,连一连。

  师:请认真观察自己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生:长方体。

  师:你们能指着说出自己搭的长方体的正面、右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吗?

  生:长方体的正面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右面是一个小正方形;上面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师:针对观察到的形状,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师:观察得很仔细!想一想,笑笑、淘气、机灵狗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呢?请试着连一连。

  (电脑验证结果)

  活动2:搭一搭、看一看。

  师:同学们搭得好,看得细,下面请你用3个小正方体搭一个你喜欢的物体,看一看所搭物体的正面、右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请在小组内交流,比比看,哪一组动作最迅速,搭的形状最多,观察得最准确。

  (全班汇报,用实物投影演示各种搭法。)

  (三)巩固新知,创新发展

  师:(电脑出示,教材28页练一练第1题)笑笑也搭了2个物体。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试着连一连。(集体汇报)

  师:(出示28页练一练第2题)这是淘气搭的,你能回答淘气的问题吗?

  师:看看所搭物体,从上面、正面、右面看,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告诉你的同桌。

  师:(出示29页练一练第3题)智慧老人也搭了很多形状的物体。(语音出示智慧老人的话:同学们,欢迎你们的到来,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来辨认一下吧!)

  师:同学们好眼力!老师为你们的表现感到骄傲!看智慧老人还有什么要求。(语音出示:小朋友们,你们能用正方体搭一搭、想一想,还有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

  生: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可以这样搭:(图略)

  生: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可以这样搭:(图略)(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五)思维拓展

  用自己的画笔把这个物体的正面、右面、上面三个面分别画下来,送给今天的老寿星――智慧老人,感谢他帮我们学会了知识,增长了智慧。

  板 书 设 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节日广场

  备课人

  丁香香教 学目 标1、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

  教 学

  准 备

  课件学具

  课 时

  安 排1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国庆节期间,你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生1:我和家人到倘甸玩,发现钓鱼、游泳的特别多,非常热闹。

  生2:我们全家出去旅游,一路上我都感到节日的气氛,我想说:祖国妈妈,您的生日真美丽!

  师:国庆节,不仅我们市,全国上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广场”,再次感受一下节日的喜悦。(板书课题:节日广场)

  (评析由学生感兴趣的事说起,引入“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的话题。学生争相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表现欲望非常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学习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节日广场”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节日广场上空飘着气球,各种鲜花张开笑脸。

  生2:我看到人民在载歌载舞,许多游玩的小朋友在拍照。

  生3:我还看到有些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礼。

  师:同学们看到了祖国富强、人民欢庆的景象,那你能根据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问题吗?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

  生1:空中有4把气球,每把有8个,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求4个8。4×8=32或8×4=32。一共有32个气球。

  师:(指正)应该说“4束气球”,不要说“4把气球”。

  (评析 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用错的数量词,规范数学语言。)

  生2:有多少盆花?也就是求4个8,用4×8或8×4来算。

  生3:不对。只能说围在外面的花有几盆。因为方框内的花与外面的花不一样多。要用乘法算,就只能说围方框的花有几盆,就是4个8,可以用乘法。还可以再问方框内花有几盆,就是求3个4,用4×3=12。不能用乘法求全部的花。

  师:大家讨论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大家讨论后,进一步明确加数相同的加法才能写成乘法。

  (评析 学生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验证,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思维会更有深度,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加强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的效率,并在合作探索中不断发展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4:跳舞的有多少人?横看是3个6,列式6×3=18人,竖看是6个3,列式相同。

  生5:我求跳舞的人是用2×9=18,我是把跳舞的人从中间分开,每边都有蓝、黄、红三种颜色的人。

  生6:照相的有几人?求3个4用乘法。

  生7:空中飞的小鸟有几只?求3个5,列式3×5=15。

  生8:纪念碑前有多少少先队员?2个8,8×2=16。

  生9:纪念碑前的鲜花有多少朵?5个6,6×5=30。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发现了这么多的乘法问题,那请你们在课本上找到每个算式相对应的图画,把算式写在旁边。

  (评析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观察仔细,主动积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熟悉的节日场景,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师:同学们,在节日中,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上队礼,他们会对烈士说什么呢?

  生:叔叔您的血不会白流,我们会好好学习,长大把祖国建设得更好。

  师: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烈士,更不能辜负烈士的热血,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

  (评析 教师及时利用教材提供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对他们进行学习兴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

  师:请问下面三幅图(课本31页)各是谁看到的?连一连,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纪念碑哪个面看到的。

  生:第一幅图是从正面,第二幅是从侧面,第三幅是从上面看到的。

  (三)实践与应用

  师:今天走进节日广场,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还发现了许多数学知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乘法问题?

  生1:每辆出租车有4个轮子,6辆出租车有几个轮子?4×6=24(个)或6×4=24(个)。

  生2:我的舅舅10月2日结婚,请了25桌,每桌10人,有多少来宾?可以列为10×25或25×10,结果我不会算。

  师:好,今天我们就上到这儿,大家回去寻找身边的乘法问题,把它记在成长袋里,如果遇到不会计算的乘法,可暂时存进问题银行,也可以请教父母或与老师讨论。

《观察物体》教案 篇11

  下面是小学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及对称图形。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认识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轴。

  本课难点是:认识对称现象及找对称轴。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新课开始,通过观察玩具小狗,用游戏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复习旧知识,又为新知学习做准备。接着设计一个画小狗的情景,让学生动手画小狗初步感知位置不同,所画出的小狗的形状不同。然后通过设计分礼物的生活情景,又激起学生探索对称图形的学习高潮。

  2.演示法 充分借助形象直观,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对称图形时,通过电脑动态演示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画面,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接着利用电脑演示生活中的对称事物,使学生感受对称美,学会欣赏数学美,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3.发现法 教学对称图形时,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组图片,引导同学仔细观察、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在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当学生分出对称与不对称的两类图形后,再次引导观察发现。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实践操作法,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 教学例1时,设计让每位同学把观察到小狗的形状画下来,通过动手画,亲身感知、体验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法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如,教学对称图形时,学生在折、画、比等活动中细心地观察、比较、分析中体验对称图形的特征。

  3.观察法 例1观察物体及例2的对称图形教学中的观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例1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玩具狗,画小狗,再观察其他同学画的小狗  ,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同一只小狗为什么同学们画出来的形状不同。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1、激疑引入,让学生猜一猜今天要观察什么物体,然后出示玩具小狗。

  2、明确位置 ,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猜一猜,坐在小狗的什么位置,可能看到小狗

  的什么。

  这样教学设计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又复习了旧知为探索新知做准备。

  3、画小狗

  请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看到的小狗的样子画下来。教师从正面、背面、侧面各选一张小狗图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4、质疑明理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样一只小狗,为什么他们画出来的形状却不一样呢?组织各小组同学讨论。

  然后反馈汇报结果。最后引导小结:因为这三个同学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小狗的形状就不一样。

  5、全面观察,体验新知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全面观察,这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全面去观察这只小狗,并引导总结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必须全面地去观察。

  6、知识应用

  此环节的教学通过让4名同学分别坐在4个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并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然后组织质疑明理,接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观察物体。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二)合作探究,认识对称图形

  1、引导分类,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

  首先教师通过分礼物的情景,让学生又进入探索高潮。这份礼物里有四个对称图形和一个不对称的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再动手折一折,比一比,说说有什么发现后把它们分类,并在小组内交流。

  汇报分类方法,当有学生说出把梳子分一类,老虎、蝴蝶、树叶、七星瓢虫四种图形分一类时,引导全体学生再次观察、操作,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确实都是一样的而且大小相等。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

  接着电脑验证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什么是对称图形

  2、认识对称轴

  然后教师通过让学生找藏在对称图形里的一位线朋友,请同学给这位线朋友取名字等系列活动认识对称轴。

  电脑演示对称轴

  最后教师示范画对称轴

  3、(接着)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本环节教学,不经教师提示而直接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看一看后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第二次观察、比较、分析,在充分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同时突出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联系生活实际

  1、课件出示一组日常生活的对称图形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并激发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美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对称的。

  (四)创作,在学生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创作对称图形比赛。

  (以上两小节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理解对称图形的性质,并利用对称性质创作出美丽的图形,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 、总结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观察物体》教案 篇12

  第一课时

  【知识点】:

  1、举出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让学生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引入由正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给学生示范书中提供的搭建活动,边操作边讲解。

  3、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所搭建的立体图形。

  4、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二课时

  【知识点】:

  1.示范书中提供的第二个搭建活动。

  2.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对学生搭建活动予以指导和肯定,让学生在搭建的过程中学会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4.指导学生多做几次搭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观察物体》教案 篇13

  案例:

  小学数学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教学片段。

  一、创设情境 复习学过的观察物体的知识

  1、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看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再拿出自己的玩具小汽车,从不同角度观察,你会发现什么?

  生:从上下左右前后观察小汽车,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小汽车,看到的形状都是不同的,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2、 肯定学生的回答,并用一句话进行总结,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形状。

  生举出生活中发现的类似现象。

  二、引导学生搭建立体图形

  1、 拿出准备好的立体图形,并讲解本课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要用这些正方体搭建不 同的立体图形。

  学生拿出正方体积木,积极动手进行搭建。

  2 、给学生示范书中的搭建过程,边操作边讲解。

  认真观察老师的搭建过程,发现问题可及时提问。

  3 、同学们明白了吗?现在大家来分组做练习,一名同学说要求,另一名同学搭建。

  学生认真配合,听清要求的内容,争取搭建出正确的立体图形。

  4 、对搭建有困难的同学进行指导,搭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

  学生多多进行练习,搭出几种不同的立体图形,做到搭得又快又准确。

  三、引导学生观察搭建好的立体图形

  1 、引导学生观察刚感刚刚搭建好的立体图形,(生认真观察搭建好的图形)师提问:应该怎

  样观察呢?

  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正面上面等。

  2 、学生在组内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仔细的观察,可以互相说说观察到的不同形状。

  3 、师提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实事求是地回答,鼓励个性化语言。

  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能够按要求搭建立体图形;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体会用上下左右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通过搭建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出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观察来发现问题,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能够按要求搭建立体图形;通过搭建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出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观察是认识一个事物的重要方法。本节课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简单的物体入手,让学生自己搭建自己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了各种搭建练习,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了强烈参与欲,学的积极主动,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兴趣越浓,学习质量越高。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和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增强了教学效果。

《观察物体》教案 篇14

  单元教学目标

  总目标

  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逐步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和操作能力.

  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通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剖析

  课题一:搭一搭(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重点:

  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

  学生在通过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操作能力.

  与其他教学重点联系:

  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右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突出重点的策略:

  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观察,想象描述等活动,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课题二:练习三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本重点的要素分析:

  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与其它教学重点联系:

  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方体图形的形状.

  突出重点的策略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动,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鼓励学生想象,实践,操作,观察,反思,从而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五,基于课型的教学策略

  本单元通过"搭一搭","看一看","画一画"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学会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 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在教学前要准备好学具.课前让学生收集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积木(也允许长方体)4个,上课时带回学校作学具.

  (

  六,错例的估计与收集

  1,错例估计

  课本16页第1题第2个图,正面和右面的判断会混淆,在方格纸上画这类图也容易出错,如17页第4题.

  2,错例分析:由于对立体图形的观察实践较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因此从立体图形转变到平面图形较困难,也容易出错,这类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学生容易混淆.

  3,解决策略:我觉得实践操作非常重要,让学生用积木搭一搭,转一转,看一看,画一画是解决难题的重要一环,同时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八,课时分配(3课时数)

  1,搭一搭 (观察立体图形) 14页 ,15页 2课时

  2,练习三 16页,17页 1课时

《观察物体》教案 篇15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期末复习要点

  1.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形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

  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立方体的数量范围。

  3.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形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5. 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立方体的数量范围。

《观察物体》教案 篇16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学具准备:

  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引入复习内容。

  师:李白写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实所有的物体都是一样,站在不同的位置或是从不同的方向所看到的形状都可能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2.出示复习目标。

  (1)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出示复习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我们小学阶段所学习过的观察物体的知识,思考

  (1)学习了哪些观察物体的知识?

  (2)如何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3)如何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4)如何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可举例说明)

  (5分钟后汇报复习收获,看一看哪一位同学汇报的)

  4.想一想。

  学生根据复习指导的提示进行独立整理复习。

  5.说一说。

  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小组补充说明。汇报时有的可根据对知识的理解,自己的经验举例说明;有的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出相关的知识。

  二、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汇报,看来同学们收获都很多,下面就利用你们所复习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多媒体出示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对老师想说什么话?

  生1:我又熟练的知道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生2:我进一步知道了要正确画出自己看到立体图形的形状,首先要认真观察,看看哪些小正方体是隐蔽的,是看不到的,哪些是能看到的,画好了之后还要进行对照。

  生3:我又明确了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的关键是找到隐蔽的小立方体。

  ......

  看来同学们这节课收获都很多,下面就利用所复习到的知识考一考大家。

《观察物体》教案 篇17

  教材分析;

  “看一看”(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所要观察的是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教材要求从情境入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探索和交流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而且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继学习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打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准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中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变换角度的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有了真正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断所观察的物体形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验着自主、挑战、胜利带来的愉悦。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  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探究图形变化中感受乐趣,学会欣赏数学美。

  【学习重点】

  1、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同,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活动。在参与探索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与简单评价。

  【学习难点】

  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教具与学具】

  积木、长方体纸盒等

  学习过程:

  一、 课前游戏 复习方位

  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

  师: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

  师:以前我们学过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好,全体起立!听老师的指令做动作,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口令: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节奏越来越快。)

  二、实际观察初步感知新知

  1、 观察汇报

  师:同学们,你们看戴老师今天穿得漂亮吗?谁愿意上来站在老师的周围和老师成为更好的朋友呢?

  生分别站在老师的前后左右,观察老师衣着有什么特征。

  师:你能和大伙说说你站在哪里?看到什么吗?

  师:从同学的回答中你发现了什么?

  2、 小结揭题

  师:像这样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或者站在同一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面看到的都会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三、深入观察扩展新知

  1、 集体观察 汇报交流

  师:现在老师站在同学们的中间,请大家全体起立。想一想你现在在老师的哪一面,看到什么?换一个你喜欢的位置,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如果老师蹲下来,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师:从刚才的观察中你发现了什么?

  2、观察长方体,再次验证规律。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漂亮的盒子,为了让全班同学都能看见,我们把它放在教室的中间,猜猜能看到几个面?实践出真知,我们现在就来试试吧!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观察,老师要给大家提一些要求:

  (1)、保持观察姿势,不能左瞧右看,随意改变自己的观察位置。

  (2)、观察后要说清楚自己看到了几个面,这些面各是什么颜色的。

  坐自己的位置不动,看能看到几个面?

  想不想站起来看看,哪几个面?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同一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3、出示主题图 巩固练习

  4认识正面、上面、侧面。

  (1)自学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变换摆放长方体的位置,分别指出它的正面、侧面、上面。

  小结:正面、侧面和上面都是相对观察者而言的。

  课间游戏:小小木头人。

  四、实践活动 延伸新知

  1、四人小组观察学具

  师:能够认清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后,大家想不想也像淘气那样观察我们身边的物体呢?

  师:请同学们4人一组观察自己的书本、文具盒、橡皮擦、书包等,告诉同组的人你看到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各是什么?换一下位置,看到的会一样吗?

  生:汇报观察所得。

  2、27页练一练1、3题。(机灵狗、笑笑、淘气看到的礼物各是什么样子的)

  2、 自由观察教室里实物。

  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中的表现都很出色。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活动去观察我们教室里的其它物体,试着说在不同的角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活动后汇报所得。

  机动练习:搭一搭:

  用正方体学具搭一搭,想一想,再看一看,怎么样摆成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怎么样摆成的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

  五: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过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

  六、练习设计

  回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并把从各个面看到的图像画在美术本上,同时标明是从哪个面看到的。

《观察物体》教案 篇18

  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单元中“对称现象”一节课时,有一个教学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剪出对称图形,我先拿出一个我课前剪好的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想想老师是怎样剪出来的。学生在美术课上学过剪纸,很快就说出要先对折,再*折痕处画出要剪图案的一半轮廓,最后沿轮廓线剪下,就剪出了对称图形。于是我让大家开始动手剪,学生们有的在凝神思索剪什么图形,有的在认真地画,有的在小心翼翼地剪,大家教很用心,5分钟后,有的学生已经完成,并高高举起了自己的杰作,我就让他们到黑板前,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剪出的图形五颜六色,各式各样。有刚展开的两片绿绿的幼芽,有鲜红的爱心,有金色的太阳,挺拔的塔松……但也有几外孩子,拿上来的作品是没经对折剪出来的,虽然剪得很用心,但左右两边还不太一样,我就轻声告诉他(她):“你剪的图形两边不对称,因为你没有先把纸对折,下去再按要求剪一个好吗?”这节课在我的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下顺利地结束啦。

  到了第二节课,教学到剪对称图形这一环节,又出现了和一班上课时一样的情况,我想:这次何不趁机考考学生的观察力,也好了解一下学生对对称图形认识的情况。于是,我就让学生把没有经过对折剪出来的图形也贴到黑板上,来个鱼目混珠。没想到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哪些是不对称的图形,并能帮该同学找出不对称的原因和改进方法。看来我的担心和顾虑是多余的。如果说第一节课只是让学生欣赏大家精美的作品――各式各样的对称图形的话,那么这一节则让学生通过辨别、对比对称图形和不对称图形,更加深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效果更好。

  通过这一细小的环节,使我深有感触,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放手,把更多的机会和空间留给学生,相信他们会做得更好。

《观察物体》教案 篇19

  第1节 看一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讲台

  1、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

  2、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

  3、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4、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5、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6、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

  7、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8、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9、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

  活动二:想一想,连一连

  1、书本第26页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2、师生交流。

  活动三:认识长方体的上面、侧面、正面

  1、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第26页,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侧面、正面。

  2、我们的牙膏盒一样,为什么同一面有的同学叫它侧面,有的同学叫它正面呢? 谁能帮我解决问题?

  (朝上的是上面,两边的是侧面,牙膏盒放的位置不同,名字就变了。)

  活动四:总结收获,体验成功。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学得快乐吗?

  第2节 看一看(二)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正方体搭简单物体,并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它的活动,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形状。

  2.在搭摆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形状。

  教学难点:

  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同学们平常喜欢玩什么?今天我们来玩积木,好吗?

  2、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积木)谁能说出它的正面、侧面及上面的形状?同桌互相指着说一说。

  3、同学们说得很对。今天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朋友智慧老人要过生日,请我们去他家做客,笑笑、淘气已经去了,我们快点走吧。

  (电脑演示:智慧老人的家,笑笑、淘气、机灵狗把三个正方体积木一字摆在桌子上。)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同学们,你们敢和笑笑他们比比,看谁摆得更好吗?

  (学生开始摆物体)

  2、看,我们摆得也很不错。今天我们就与笑笑他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由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

  活动1:看一看,连一连。

  1、请认真观察自己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2、你们能指着说出自己搭的长方体的正面、侧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吗?

  3、针对观察到的形状,你们有什么发现?

  4、观察得很仔细!想一想,笑笑、淘气、机灵狗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呢?请试着连一连。(电脑验证结果)

  活动2:搭一搭、看一看。

  1、同学们搭得好,看得细,下面请你用3个小正方体搭一个你喜欢的物体,看一看所搭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请在小组内交流,比比看,哪一组动作最迅速,搭的形状最多,观察得最准确。

  2、全班汇报,用实物投影演示各种搭法。

  三、巩固新知,创新发展。

  1、(电脑出示,教材28页练一练第1题)笑笑也搭了2个物体。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试着连一连。(集体汇报)

  2、(出示28页练一练第2题)这是淘气搭的,你能回答淘气的问题吗?

  3、看看所搭物体,从上面、正面、侧面看,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告诉你的同桌。

  4、(出示29页练一练第3题)智慧老人也搭了很多形状的物体。(语音出示智慧老人的话:同学们,欢迎你们的到来,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来辨认一下吧!)

  5、同学们好眼力!老师为你们的表现感到骄傲!看智慧老人还有什么要求。(语音出示:小朋友们,你们能用正方体搭一搭、想一想,还有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第3节 节日的广场

  教学目标:

  1.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

  教学重点:

  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国庆节期间,你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让几个同学说一说)

  2、国庆节,不仅我们市,全国上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广场”,再次感受一下节日的喜悦。(板书课题:节日广场)

  二、探索学习。

  (一)广场上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节日广场”图,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并体会祖国的美好)

  2、同学们看到了祖国富强、人民欢庆的景象,那你能根据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问题吗?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

  3、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思考,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

  4、集体交流。

  各小组同学派代表,将本小组问题提出,指名由某位同学或某个小组同学回答。

  5、小结:同学们真会动脑,发现了这么多的乘法问题,那请你们在课本上找到每个算式相对应的图画,把算式写在旁边。

  (二)瞻仰烈士纪念碑。

  1、同学们,在节日中,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上队礼,他们会对烈士说什么呢?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烈士,更不能辜负烈士的热血,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

  3、连一连。请问下面三幅图(课本31页)各是谁看到的?连一连,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纪念碑哪个面看到的。

  (观察图画,发挥想像力,独立思考,动手连)

  4、全班交流。

  三、实践与应用。

  今天走进节日广场,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还发现了许多数学知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乘法问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观察物体》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