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六国论》教学后记

《六国论》教学后记

狂想曲 点赞 分享
《六国论》教学后记

微信扫码分享

《六国论》教学后记(精选15篇)

《六国论》教学后记 篇1

  作者:likegang

  教案示例之三

  沈蘅仲

  苏洵的《六国论》为传统名篇,历来选作教材。这次教学《六国论》拟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个角度,作些试验。在方法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学。

  教学设计:

  学习《六国论》,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因此要提供一些历史材料,为学生自学创造条件;同时再介绍学生读一些其他人评论“六国”的文章,可以进行比较。

  为此,我们除课文外,提供以下参考材料和补充教材:

  (一)关于历史方面的材料:七国兴亡概述,北宋政治外交概况(从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中国通史》中摘编)。这些材料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情况,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二)补充教材:苏辙《六国论》(见《栾城文集》,《古文观止》曾选入),李桢《六国论》。这两篇文章也是针对六国破亡的历史来发议论的。三篇《六国论》论述对象相同,而观点各异,学生读后,可以通过比较,展开讨论。为了便于学生自学,对两篇补充阅读的《六国论》,教师先作了批注。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作扼要讲解,着重理清文章脉络。

  在学习课文、补充教材和参考资料后,进行写作指导,讲授“论事”的知识。目的是把感性材料提高到理性认识,再用理性知识指导写作实践。

  写作前出些思考题作为启发。思考题多一些,以利打开思路。每人被指定一题写文章,也可以自由选题多写。有的多选几题多写几篇则受到鼓励。写作后组织交流,最后教师小结。小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关于战国历史。说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秦并吞六国是侵略,反抗侵略是应该的。(二)关于古人论史。说明历史是一面镜子,古人论史多借古喻今,对古人的观点应批判吸收。今天论史,可以古今有所联系,但要适当。(三)关于论说文的写作。强调要提高分析能力,注意解决说不出、说不清、说不透的问题。教师小结时要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来谈。

  教师讲授和同学发言交流时都要求学生作笔记,这也是一种听和写的训练。

  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听说读写可各有侧重,但都着眼于智力、能力的培养,由浅入深,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综合体。

  教时安排:

  指导学生自学(二教时):抄读苏洵《六国论》,借助工具书铨释课文;朗读课文(范读——听读,领读——跟读,自读等);阅读参考材料及补充教材;提出问题。这两节课的目的是为以下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讲读(二教时):苏洵《六国论》一教时,苏辙、李桢《六国论》合一教时。这两节课的目的是使对三篇《六国论》有完整的印象。

  写作指导(一教时):讲授读写知识——论事;布置思考题,启发写作。写作结合课外练笔进行(该班学生每人有“文集”,经常在课外练笔)。这节课的目的是从读过渡到写,进一步消化课文,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汇报、交流和小结(二教时)。这两节课在教师组织下由学生汇报学习体会:战国概况介绍,三篇《六国论》内容介绍,根据思考题所启发的一系列问题,阐述各种观点。既是思想和写作的交流,也是学习效果的检查。

《六国论》教学后记 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采用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六国论》教学后记 篇3

  本篇课文虽然不长,但却牵涉到两个背景,一是六国破灭的背景,二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要想让同学们充分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主旨,这两个背景必须介绍。这当然不是难事,这种故事性的背景学生都爱听。我的安排是先在导入之中时就把六国破灭的背景给做个简单的概括,然后再联系课文具体介绍六国灭亡的原因;再具体讲授文章内容时再穿插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但是文言文中还有一个让人非常头疼的教学环节,省又省不掉,讲,学生又不爱听。这就是文言字词的讲解,包括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因为这是第一堂古文课,我也只能按照传统的教法,关于文言字词的环节,把它放在了第一堂课,在导入,作者介绍,听,读后我便开始讲解字词,完全是我自己精心准备的一种灌输式的讲解。

  授课过程回顾:

  1、教学计划用时:45分钟。完整地实现了教案计划的步骤,条理比较清晰,重点比较突出。突出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课堂上学生的思考越来越活跃。

  2、疏通文言字词部分进展较顺利,学生多次朗读了课文,互相质疑解疑比较充分,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3、拓展探究部分主要包括两个问题,

  一是思考对“赂者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论证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

  二是探究“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的论证是充分有力的还是有漏洞的。第一个环节进展比较平,缺少特色。第二个环节引导得较好,所以比较成功,学生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4、作业为二选一,一个是阅读,一个是写作,都可以作为《六国论》课后延伸,无论选做哪个,学生都要积极思考,继续深入探究。

  5、多媒体使用少而精。七国形势图配以动画效果,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贯穿整节课。几个文言文检测题,可以加快课堂节奏,提高学习效率。其它与课堂关系不大的材料,尽管画面精彩,但也舍弃不用。

  对今后教学的思考:

  1、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因此在第六单元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一改前面的教法,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

  2、文言文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如孟子的“仁攻”、“舍生取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墨子的“兼爱”、“非攻”,庄子的善辩,都应该是学生从中汲取的精华。

  3、文言文教学同样承担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作用。首先是解决文言的障碍,教师要讲解古汉语词汇和语法方面的问题,做古今的对比,使学生读懂文意。理解文章意思,进而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篇章结构,语言修辞;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社会意义。还要让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口译或笔译,做其他练习。

  4、教学应该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这堂课最大的弱点是感觉对学生的个体背诵积累重视不够,文言文还应该把"背诵积累"作为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只有背诵积累,才能筑牢文言的根底,客观地讲,文言根底牢了,才有可能真正落实从古典精品中学习文化传统、语言特色、精妙的笔法等项任务,否则很容易流于形式,华而不实。

《六国论》教学后记 篇4

  六国论

  苏洵

  [教学目标 ]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3、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重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 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正音:

  赂(lu)     率 (shuai,全都,一概)    暴(pu,暴露)    厥 (jue,他的)  

  洎 (ji,及、到)          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5.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6.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附]:秦灭韩:前230年     灭魏:前225年

  灭楚:前223年     灭燕:前222年

  灭赵:前222年     灭齐:前221年

  7.研习第一段: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背诵第一自然段。

  8.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 二 课 时

  1. 齐读第三段。

  A. 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B.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2. 研习第四段,齐读。

  A. 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 研习第五段。

  A.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 小结本文思路。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5. 小结课文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六国论》教学后记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2、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 

  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读音

  (2)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渭语前。 

  ②其势弱于秦。 

  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研习新课 

  1:研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第一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非兵不利:兵器,名词

  或曰:有的人

  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率贿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盖失强援: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2)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  表判断,固定用法,古文中称为判断句。

  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1) 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弊在贿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贿”字上。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2) 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一是从贿秦的国家说--------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贿秦的国家说--------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

  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贿秦力亏

  板书:弊在赂秦   {                 }      故曰:弊在“赂”

  不贿者以贿者丧

  (4) 学生齐背第一段。

  3:研习第二自然段

  (1)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暴霜露 pu     暴秦之欲无厌     bao   

  胜负之数  shu      数吕师孟叔侄shu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ong  从散约败zong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二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a. 其实百倍:他的实际数量。是两个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

  b. 固不在战矣:本来、当然,副词。

  c. 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 是两个单音节词

  d. 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引申为分辨、清清楚楚的意思。

  e. 理固宜然;助动词,应该。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a.提问:这一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六国破灭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述?

  分组讨论。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得”与“亡”的对比

  “难”与“易”的对比

  “有限”与“无限”的对比

  引古人名言印证。

  b.学生齐背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

  背诵第二段,完成下列题目。

  1.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将“    ”和“    ”相比,又用“    ”和“    ”相比,得出“   ”“    ”“    ”的结论。

  2.接着又用两个对比,即先祖父的“     ,    ”与子孙的“     ,   ,      ”相比;诸侯为“一夕安寝”而“   ,   ”与秦国的态度“      ”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证明中心“       ,       ”。

  五:课堂小结

  本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尤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布置作业 

  1:熟背第一、二自然段。

  2:预习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继续研习课文。

  2. 掌握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1.指名背诵(3——5名)

  2.分小组背诵一或二自然段

  3.学生齐背一、二自然段

  二.继续研习课文内容

  (一).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段,注意读准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  牧以谗侏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4).胜负之数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三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

  问: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证的?

  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明确:本段紧承第二个分论点“不贿者以贿者丧”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三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的论证。

  板书: 

  (1) 齐国:与赢不助五国                         反面

  (2) 燕国:用荆卿为计速祸                       正面

  赵国:牧以谗侏用武不终            

  (3)  齐人勿附

  燕客不行       胜负或未易量             反面假设

  赵将犹在

  学生顺思路背诵第三段

  (二)研习四、五自然段

  1.学生反复诵读四、五自然段

  2.请两名同学试析这两个自然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的意义和用法

  (1) 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厘相待”。

  (2) 并力西向:名词做状语,“向西”

  (3)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的一种句式

  (4) 日削月割:名做状,“日日”“月月”

  (5) 苟以天下之大:假若,如果,连词

  3. 问:第四段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述的?第五段是否多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明确

  明确:第四段的中心是论史评古。作者先承上文之末的设想抒发感慨,如六国不贿秦而抗秦,必将大有作为,行文摇曳多姿,兴味无穷;然后承上启下,又回到史实,揭开病根,重申赂秦之弊,最后借题发挥,大声疾呼,告戒为国者,对敌要以此为训,敢于斗争。

  第五段并非多余,是对现实抒发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借古讽今。

  提问:第五段或明或暗地做了多方面的对比,请同学说出几个来。

  明确:第五段虽没有直接展开对比,但通过文字信息可知对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若于秦”);当然,暗中说了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

  4.学生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三.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2.教师点拨

  本文是史论,但不是进行史学分析,也不是就史写史,而是就史立论,以古鉴今。

  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运用例证、引证、假设论证,突出的运用了对比论证。

  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3.明确: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据严密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谁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教学后记 篇6

  六国论

  苏洵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教学难点 ]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苏洵,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课文通读:请两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正音。

  4.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

  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 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 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强弱胜负已判矣(分) 终继五国迁灭(革、改变)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始速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 革灭殆尽之际(几乎) 以事秦之心(侍奉) 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

  5.作业 :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

  第 二 课 时

  1.课文分析:

  问: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问: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问: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2.与《过秦论》作比较分析:

  问:《六国论》与《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同,两者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用历史旧事来讽喻今事;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劝谏统治者。异,两者的议论结构不一样,《六》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过》文先叙述历史过程,然后从中引出论点;两文劝谏当权者的内容不一样,《六》文主张坚决抵御外侮,《过》文劝说统治者施以仁政;两文语言形式不一样,《六》文以议论性语言为主,而《过》文以记叙性语言为主。

  3.集体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作业 :①“思考和练习”三、四。②预习《伶官传序》。

《六国论》教学后记 篇7

  吉林省柳河县第八中学

  【教学目标 设计】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 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 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学法设计】分析——归纳——联想

  自主分析文章第二、三段,归纳作者的思路,联想所学过的文章

  【教学过程 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  新课 (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课件显示)

  补充2004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题解 “论”的文体(课件显示)

  分析课文(共22分钟)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课内情感迁移设计】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联想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10分钟)

  补充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 (课件显示)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课文 发课外练习(苏辙、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课件显示,课后完成)

  机动时间(5分钟)

  课堂注意1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解决字词及课文翻译

  2以课文分析为主,翻译为辅。

  3使学生明白文学和历史的区别,不要陷入历史史实的纠缠中

  【教学媒体设计】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堂板书设计 】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课件显示)

  【课外能力迁移设计】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国天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取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候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心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视秦也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sàn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 )

  (1)窃怪天下之诸侯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3)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4)天下诸侯以自困矣

  a.偷偷的 过失 排除 困惑

  b.私下(自谦词) 责备 排斥 困乏

  c.私下(自谦词) 责怪 排斥 困窘

  d.(谦词,不译) 责怪 摈弃 困窘

  2.解释《六国论》(李桢)加点的词。

  罪秦( );曾无虚岁( );向使( ) 视秦也无异也( )

  3.翻译两文中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4.下列各句加点词用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2)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4)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5)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6)若此可以应乎无穷

  a.(1)(4) b.(1)(3)(6)

  c.(1)(2)(3) d.(4)(6)

  5.苏辙以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

  6.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处在于 ;不同之处在于

  7.李桢以“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 ;他以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 ,他观点的局限性是 。

  参考答案

  【课外能力迁移】

  1.c2.以为秦有罪;竟;假使;比。3.(1)那秦国将有什么作为呢?(2)只是他们自己不能做秦国所作的事情。4.a 5.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6.六国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7.六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有种天命论思想。

  作者邮箱:

《六国论》教学后记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

  ……

  现在,我们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板书:六国论)

  (二)梳理积累

  互助讨论学习。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习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翻译下列句子。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省略句)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省略句)

  (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思考并回答问题。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

  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

  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4.哪一段是论证赂秦的危害?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

  明确:第二段针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个分论点进行论证。(齐声朗读第二段);

  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

  (1)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2)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赂秦的危害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齐国未尝赂秦,燕、赵两国也“义不赂秦”,可为什么也灭亡了?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灭亡的自身原因是:燕“以荆卿为计”,惹火烧身;赵“牧以谗诛”,自取。而苏洵认为的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

  6.假如苏洵是战国时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的谋臣,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策略来对抗秦国,而保全自己?试结合文章作答。

  明确:

  (1)“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2)以赂秦之地封谋臣,礼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三)合作探究,讨论文本。

  再读文本,分组讨论:

  1.你同意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吗?试结合课文和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不能“合纵”联合抗秦。

  (2)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造成六国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死亡,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3)秦国具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能支持连年对外战争。

  (4)统一乃人心所向,老百姓厌倦了几百年的混战。

  ……

  从历史事实来看,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并非像苏洵所论述的那样简单。

  2.你认为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意图? 你是从何得知的?试结合文本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明确:从课文第五段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历史覆辙,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即是本文的主旨。作者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作对比,六国力量虽然比秦弱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而北宋现在一统天下,力量强大,来劝谏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才是唯一出来。这是一种借古讽今的手法。

  (五)拓展延伸

  对于六国的灭亡,古今学者进行过许多分析和探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并回答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宋]苏辙《六国论》)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明]刘桢《六国论》)

  读了上述两段选文,你有何感想?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六国灭亡的看法。

《六国论》教学后记 篇9

  学习要点

  1. 鉴赏本文严密的论证思路,评析作者的观点。

  2.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欣赏本文充沛雄劲的气势。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4.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本文的论证结构

  本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宗明义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然后将这一论点一分为二,从“赂秦”和“不赂秦”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二段针对第一个分论点“弊在赂秦”进行论证。韩、楚、魏三国对秦的态度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结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故将它们合写。采用对比论证:将秦国得到诸侯贿赂的土地与争战得到的土地从数量上比较,说明弊在赂秦;将三个国家“祖先”得来土地之艰与子孙奉献土地之易在程度上对比,说明弊在赂秦;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从道理上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最后引证苏代的话,说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道理,把“弊在赂案”的观点,阐述得入木三分

  第三段针对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论证。因齐、燕、赵三国对秦的态度不同,就分而写之: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于是分别从齐亡之事实、燕亡之教训、赵亡之悲剧说明“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把这一分论点阐述得鞭辟入里。

  最后两段从相反角度提出假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同时点明写作目的,委婉讽谏北宋王朝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六国论》中“食之”解

  《六国论》后半篇有这样一句话: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对于引文中带黑点的词句,一些选本是这样解释的:“那么,我恐怕秦国的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食’,吃饭。‘之’,等于‘而’。”

  这句是假设推论,是承上文从积极方面指出:如果六国更进一步执行正确路线,也就是拿赂秦的土地分封天下的谋臣,以事秦的谦逊态度礼待天下的奇才,更要紧的是坚持合纵,紧密团结,并力抗秦,那么对秦国的斗争,就会出现坚不可摧的形势,秦国绝不可能灭亡六国。但上面所引对这句的解释,同这层意思却有很大距离。

  为什么出现距离呢,关键。问题在于对“食”和“之”的解释。

  “秦国的人连饭也吃不下去”,的确反映了由于六国并力西向,秦人心理上的恐慌,但并没有明确说明秦人不能灭亡六国。因为秦人恐慌绝不等于秦人不能灭亡六国。《六国论》一文明显地说明作者是“合纵”论者,六国坚持“合纵”,并力抗秦,绝不会被秦国灭亡,甚至还能战而胜之。作者在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末尾,作这样一个积极的假设推断,如果只是止于秦人的不安,那么,并力西向的意义不就微乎其微了吗?这种说法,力量不欠薄弱,态度不欠明朗了吗?这样,他怎能完成他的论点,怎能足以起警戒北宋当权者的作用呢?退一步讲,如果这句真是“秦人连饭也吃不下去”这样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食不甘味”或“食不下咽”一类的词语呢?在古文里,有现成表示吃不下饭的句子,例如:“虽食,且不下咽。”(张中丞传后叙)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说法,“食”字下面都没有“之”字,为什么“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这个句子里却多用一个“之”字呢?

  由于“食”被解作“吃饭”,“食”下的“之”字,的确不好解作指代“饭”的代词,因为上文没有关于“饭”的先行词。但释者自然是别有解法的——把“之”字释为“而”,这确实别有见地。在古代汉语中,“之”训“而”,有此一说,例如:“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中庸)“玄之又玄”(老子第一章)。“虽僻远之何伤?”(楚辞•涉江)几个句子中的之,有人就释为“而”。但这一用法,就连上古,也不是“之”字的常义,许多古汉语虚词专著如《经传释词》、《词诠》、《古汉语虚词》等书都不录列。作为宋文,特别是不爱玩弄字之古义的苏洵,恐怕不至于置现成平易的“而”字不用,偏偏追求古奥以“之”代之吧!

  《六国论》一文,写到六国并力西向的作用时,势必要提出它的最深远、最巨大的意义,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这句就可径直地译为“我恐怕秦国蚕食六国却咽不下去吧!”“食”,蚕食。“之”,代六国。

  “之”字代并力西向的六国,文顺意切,自不待言。灭亡别国说“食”、“并吞”、或“蚕食”,形象生动,也极其常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韩非子•存韩》也说:“诸侯可蚕食而尽,赵氏可得与敌矣。”是后千百年间,“蚕食”一词,一直为史家所沿用,几乎成了秦灭六国的专用语,原因是它贴切生动地概括了强秦逐渐灭亡六国的历史情景。况且苏洵熟悉史传,并得力于史传,他沿用这一用语,恐怕是极其自然的。

  “蚕食六国,却咽不下去”语调辛辣,寓意深刻,能鲜明有力地概括他文章的中心思想,对读者有强烈明确的启示作用。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也有特色。为了论证的需要,文中有时直书径言。有时设问辩难,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加之论证中笔端颇带感情,而且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更增强了文章的感人力量。

  围绕总论点所举的两个论据,前者是直抒己见,后者则用假设问答。这样写,在形式上不感呆板平滞,在内容上又切合情理——因为六国中赂秦者只有韩、魏、楚三国,齐、燕、赵并未赂秦,所以作者用设问的形式(“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接着予以答辩,就无懈可击了。

  遣词造句相当精彩,排比、对偶、夸张、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相得益彰。两个“百倍”的对比,令人触目惊心;接着以“今日”、“明日”相连续,极言割地之频;以“五城”、“十城”极言割地越来越多;以“一夕”二字,夸张苟安时间之短。前后对照,写出了赂秦者的困境。“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生动地说明了“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真理。“如弃草芥”和犹抱薪救火”两个比喻,非常形象、贴切。前句表现了“举以与人”的轻率态度;后句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这些用语近乎夸张,却令人不感失真;相反,倒觉得入情入理。读到这里,人们自然会得出结论:赂秦者大为失策!

  第三段主要采用了铺叙的笔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语势略呈平稳。到了第四段,文章连用两个感叹词,犹如异峰突起,谆谆之言,惋惜之情,发人深省。最后在第五段中婉转含蓄地讽喻了时政,言简意赅,令人深味不已。

  古代文学评论家刘勰曾把“理定而后辞畅”作为“立文之本源”(《文心雕龙•情采》)。理,即文章的思想内容;辞,即文章的语言艺术。苏洵的这篇《六国论》,全文只有五百多字,主旨鲜明,说理透辟,语言畅达,无一句废话,可以说是一篇“理定”、“辞畅”的好文章。

  反馈练习

  一.字词解释

  1.选出“殆”字意义相同的两项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c.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d.郦元之所见,殆与予同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通哪个字

  ①暴秦之欲无厌 

  ②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 

  ③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④辞决而行 

  ⑤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⑦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⑧同舍生皆被绮绣 

  ⑨独不怜公子姊邪 

  ⑩可得闻与 

  3.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①思厥先祖父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二、语言运用

  1.补出下列各句中省略的内容

  ①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较秦  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③公为我呼  入,吾得兄事之

  ④竖子不足与  谋

  ⑤庄暴见孟子,  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

  2.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 

  ①句读之不知   ②唯弈秋之为听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皆不可限以时月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其势弱于秦

  ⑦唯利是图    ⑧吞舟是漏

  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c.①②⑦⑧/③⑤/④⑥   d.①②⑦⑧/③④⑤⑥

  3.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

  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

  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

  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

  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

  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

  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

  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  

  三、阅读理解

  阅读苏辙《六国论》中的一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熟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1.对加黑词语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怪”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b.“西向”意即“向西”,指抗秦。

  c.“千里”作“秦”的定语,意指秦国幅员辽阔,实力雄厚。

  d.“世家”指司马迁的《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2.选出“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一句译文正确的项 

  a.认为一定可以有自我安定的办法。

  b.认为一定会有能够用来保全自己的办法。

  c.认为一定有可以使自己安全的办法。

  d.认为一定有办法使自己的国家保全下来。

  3.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4.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一、 1.bc(都是“几乎,近于”的意思)

  2.①“厌”通“餍”②“蚤”通“早”③“见”通“现”④“决”通“诀”⑤“乡”通“向”⑥“弊”通“敝”⑦“支”通“肢”⑧“被”通“披”⑨“邪”通“耶”⑩“与”通“欤”

  3.c

  二、1.①齐  ②接受各国贿赂  ③之(张良)  ④之(项羽)  ⑤暴,暴     2.c    3.①c ②d

  三、1.c    2.b

  3.诸侯及士人不明大势,见识短浅,策略失误。

  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教学后记 篇10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的思想。

  2. 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以两副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 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引入对苏洵的介绍。

  二、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 、“小苏”(苏辙) 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 《权书》10篇, 《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三、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四、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五、教授新课

  1、听录音,校正字音

  弊在赂(l ù)秦 思厥(ju é)先祖父

  暴(p ù)霜露 如弃草芥(ji è)

  洎(j 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 ài )尽

  2、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3、研读课文第一段

  1)、小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2)、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3)、问题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研习第二段

  1、小组朗读第二段。

  2、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3、问题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三、研习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 重要词句: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3. 问题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提问: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

  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4. 背诵这两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已学知识

  二、研习第四段

  1. 齐读本段

  2.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3.问题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研习第五段。

  1.齐读本段

  2.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3.问题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背诵这两段

  [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完成“思考和练习”。

  [教学反思]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六国论》教学后记 篇11

  一、学习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 盖 始 然则 向使 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 祖父 故事 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二、学习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三、解题

  1、六国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2、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四、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朝。

  五、读课文正音

  1、容易读错的字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多音字

  暴 bào 暴露 pù暴晒

  与 yǔ 与其 yù 参与

  为 wéi 行为 wèi 为了

  燕 yàn 燕子 yān燕国

  六、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七、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段:

  1、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耶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问题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研习第二段:

  1、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2、问题

  (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小结:文章开篇直接点出中心论点,紧接着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所以追根结底:弊在赂秦。

  (三)、研习第三段:

  1、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2、提问:

  (1)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3)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四)、研习第四段:

  1、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2、提问:

  (1)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2)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3)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五)、研习第五段

  1、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提问:

  (1)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八、写作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3.语言生动形象(2段中的形象语言)

  4.感情充沛,感染力强。

《六国论》教学后记 篇12

  吉林省柳河县第八中学

  【教学目标 设计】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 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 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学法设计】分析——归纳——联想

  自主分析文章第二、三段,归纳作者的思路,联想所学过的文章

  【教学过程 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  新课 (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课件显示)

  补充2004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题解 “论”的文体(课件显示)

  分析课文(共22分钟)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课内情感迁移设计】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联想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10分钟)

  补充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 (课件显示)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课文 发课外练习(苏辙、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课件显示,课后完成)

  机动时间(5分钟)

  课堂注意1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解决字词及课文翻译

  2以课文分析为主,翻译为辅。

  3使学生明白文学和历史的区别,不要陷入历史史实的纠缠中

  【教学媒体设计】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堂板书设计 】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课件显示)

  【课外能力迁移设计】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国天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取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候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心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视秦也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sàn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 )

  (1)窃怪天下之诸侯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3)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4)天下诸侯以自困矣

  a.偷偷的 过失 排除 困惑

  b.私下(自谦词) 责备 排斥 困乏

  c.私下(自谦词) 责怪 排斥 困窘

  d.(谦词,不译) 责怪 摈弃 困窘

  2.解释《六国论》(李桢)加点的词。

  罪秦( );曾无虚岁( );向使( ) 视秦也无异也( )

  3.翻译两文中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4.下列各句加点词用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2)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4)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5)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6)若此可以应乎无穷

  a.(1)(4) b.(1)(3)(6)

  c.(1)(2)(3) d.(4)(6)

  5.苏辙以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

  6.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处在于 ;不同之处在于

  7.李桢以“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 ;他以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 ,他观点的局限性是 。

  参考答案

  【课外能力迁移】

  1.c2.以为秦有罪;竟;假使;比。3.(1)那秦国将有什么作为呢?(2)只是他们自己不能做秦国所作的事情。4.a 5.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6.六国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7.六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有种天命论思想。

  作者邮箱:

  [1]

《六国论》教学后记 篇13

  苏洵的《六国论》为传统名篇,历来选作教材。这次教学《六国论》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在议论文的写作上作些试验。在方法上,主要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地位,积极参与课堂,快乐学习。

  这次上课的大体流程是:先由同学们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接着简介苏洵的情况,同学们合作探究文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找出重要的字词句的知识点,小组成员发言,其它小组同学补充纠正,根据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与参与质量打出小组及个人得分,最后由教师归纳强调本节所学知识要点,并点评总结小组的评比结果,给予表扬和督促。最后布置完成作业:巩固文中总结出的字词句等知识点。

  我对这节课的感觉是:整体上同学们能按我设计的程序进行合作探究与质疑,同学们课堂表现积极,发言踊跃,气氛热烈,不时出现同学们和老师快乐的笑声;教学目标基本完成,课堂最后有些赶时间,主要是同学们发言的语言准备不够严谨,枝节问题强调过多,影响了教学进程;同事们对本节课也能认可,感觉本节课是成功的。

  讲本次课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是,收获有:

  1、合作是教学快乐的钥匙,这个合作既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又有同学们上课时的合作探究,枯燥的学习因合作而充满欢乐,倦怠的工作因合作而激情再现;

  2、巩固落实很重要,之所以个别同学语言不严谨,最后环节有些赶时间,主要原因是个别同学对内容没有进行认真的讨论,课前预习不够深入。

  3、有压力就会产生动力,要讲课的压力促使自己精心准备,收获课堂的快乐,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要有一定的压力才会进步提高。

  存在的问题是:准备充分了要流畅地把教学流程完成需要长期的锻炼,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我还掌握得不够熟练,课堂也会出现一些没有预料的情况,合作探究的评比标准和细节还不完美,教学流程还不够娴熟,表达不流利,课堂也有些因听课的人多而拘谨的情况。

  今后的想法是:要把这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坚持运用到课堂中,教师同学们都参与,收获上课与学习的快乐,相信随着教改的深入与不断科学化与精细化,同学们的学习和教师的生活将会充满阳光。

《六国论》教学后记 篇14

  教案设计:江苏省吴江市高级中学  钱海荣

  教学目标 :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 :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 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正音:

  赂(lu)     率 (shuai,全都,一概)    暴(pu,暴露)    厥 (jue,他的)  

  洎 (ji,及、到)          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5.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6.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附]:秦灭韩:前230年     灭魏:前225年

  灭楚:前223年     灭燕:前222年

  灭赵:前222年     灭齐:前221年

  7.研习第一段: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背诵第一自然段。

  8.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研习第三、四、五段,小结课文特色,完成练习。

  1. 齐读第三段。

  A. 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B.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2. 研习第四段,齐读。

  A. 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 研习第五段。

  A.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 小结本文思路。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5. 小结课文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六国论》教学后记 篇15

  书剑

  导入  :

  高一时我们分别学习过《过秦论》和《六国论》这两篇文章,今天我们试着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

  1. 高一、高二时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时是不求甚解,到了高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对各种文言词汇作些归纳、整理、积累,有计划地将学过的词、语、句经过整理分门别类地抄在笔记本上,如此才便于高三复习和翻检,最终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并终身受用。

  2. 文言词汇一般包括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几种。

  [板书:积累词语句:词性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

  3. 归纳整理。

  ① 词性活用

  a .名词作状语

  席卷天下(像卷席子一样)    包举宇内(像提包裹一样)    囊括四海之意(像扎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对内)    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    南取汉中(向南)    西举巴蜀(向西)    东割膏腴之地(向东)    北收要害之郡(向北)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b .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    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    李牧连却之(使…败退)

  c .其他

  过秦论(名作动,评论过错)    瓮牖绳枢(名作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追亡逐北(动作名,逃亡的军队)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礼遇)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名作动,坚持到底)

  ② 古今异义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山东省)    以致天下之士(古:招纳  今:致使造成某种后果)    奋六世之余烈(古:功业  今:猛烈)    思厥先祖父(古:祖辈和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  今:智商)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  今:一种文学体裁)    至于颠覆(古:以致于  今:连词,表示另提起一件事)

  ③ 通假字

  合从缔交(纵)    赢粮而景从(影)    甿隶之人(氓)    鉏耰棘矜(锄)    外连衡而斗诸侯(横)    俛首系颈(俯)    暴秦之欲无厌(餍)    当与秦相较(倘)

  ④ 文言句式

  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被动句:为天下笑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省略句:以(之)为桂林、象郡

  倒装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

  4. 小结:

  经过这么一归纳、一整理,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文言词汇基本已经掌握,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新的文言文,这也是我们高考试题中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这么坚持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相信高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会迎刃而解。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 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言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的用法,而且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文章的标题:过秦论、六国论,都是一个“论”字,表明它们都是议论文。

  大家试着从各个角度去寻找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板书:归纳相同点]

  2. 归纳:

  ① 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 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 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 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3. 小结:

  苏洵的作品当时很受欧阳修的赞赏,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由此可知苏洵和贾谊的作品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 虽然这两篇文章在很多角度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毕竟一个是汉朝,一个是宋朝,相距一千余年,不可能处处都是一个样,它们必定有许多各自的特色。

  下面大家就来找找这篇文章的相异点。

  [板书:区分相异点]

  2. 归纳:

  ① 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② 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 语言风格

  [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思考:

  一 、《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里说得很清楚——“气势磅礴”。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能够做到“气势磅礴”的呢?它的“气势”是怎样得来的?

  第一个,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

  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其他段也都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朗读】第1段第1句。体会这种大气。

  【朗读】点学生找文中的例子并大声朗读,要求读得有气势。(第2、3、5段)

  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的缘故。

  第三个,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势磅礴的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朗读】将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一齐读一遍:第5段中。

  二 、《六国论》这篇文章的语言与《过秦论》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哪里?

  《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

  《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

  可以这么说,《过秦论》的语言主要着眼于作者自身的感受,而《六国论》的语言则着眼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前者的感性色彩更浓厚,后者的理性思考更深刻。

  【朗读】第2段:“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此言得之。”此句将暴秦的野心和六国的处境揭露得非常清楚,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朗读】点学生再在文中找一些理性思考的句子并读一读。

  小结:《过秦论》的语言气魄恢宏,酣畅热烈;《六国论》的语言深沉深刻,干练老辣。它们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过秦论》《六国论》两篇文章,我们在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多读一些这样的作品,提高我们的修养,丰富我们的头脑,成就我们的大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六国论》教学后记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