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看似乖巧 点赞 分享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微信扫码分享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通用12篇)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篇1

  课前谈话

  课件出示: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打一个《西游记》人物

  生:孙悟空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

  师:在我国的文学 宝库中有许许多多人物,你还知道什么呢?

  生:……

  师:这些生动的人物是怎样的表现出来的呢?

  生:……(说了许多没有说到描写)

  师:关于人物的描写方法大家知道哪些呢?

  生: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生:还有心里、外貌

  一、揭示课题

  师:是的,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人物描写一组,去感受作者笔下人物的特点。你扫视一下整篇课文,发现了吗?22课于我们以往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生:课文有三篇小短文组成。

  师:课文用3个小标题来概括故事。今天我们学第一个故事,你对小嘎子有什么样的印象?

  生:他可以随便进出日本司令部。

  生:他很机灵,和敌人……

  生:他还收了一把敌人的手*·枪。

  师:小嘎子和小胖墩啊,就为了这把枪,比赛了摔跤,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反复读。思考:小嘎子和胖墩儿怎么比赛摔跤?(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二、初读课文,检查词语

  1、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词语:

  1、一行一行的个读

  (课间出示)精神抖擞 合了裆 破绽 扳 拽

  似的 动转不灵 别住了 露破绽

  小胖墩儿 单褂儿 虎势儿 猴儿 牛劲儿

  2、学生带读儿化4个词语

  3、课件去掉拼音,自己再读一次

  3、生个读全文。

  师:老师请来了一个朗读高手,请大家闭上眼睛,他读到哪里,你就想象到哪里。

  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师: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两三句话说说

  生: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生:起初,小嘎子想用巧劲,可是后来又被胖墩儿摔倒了。

  生:我看到哦啊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以后,仰面朝天,屁股也摔地上了

  三、精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感受人物形象

  师:课文是用怎样精彩的语言来描写小嘎子的,请你先找到描写嘎子的句子,然后在句子里面圈圈重要的词语,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嘎子?

  生: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

  师:你看出一个怎样的嘎子

  生:我看到一个机灵的嘎子,他像猴儿似的蹦来蹦去。

  师:还有补充吗?

  生:他总想使巧招,他很聪明

  师:他在蹦来蹦去时,在想写什么呢?

  生:……

  师:什么叫吓冷绊子?

  师做动作,口述“冷绊子”

  师:谁把嘎子鬼机灵的感觉读好出

  生朗读

  师:还有从哪里看出小嘎子的特点?

  生: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眼疾手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一搂。

  师:再说说

  生说印象

  生朗读,老师板书威风凌凌。

  师:大家注意这句了吗?请你读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嘎子?

  课件出示——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仰面朝天

  生:……

  师:一个求胜心切的嘎子被你找到了。还有呢?

  生默然

  师:你看,这句话是写两个人的,但也有写嘎子的吧?

  (课件出示: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

  生:……

  师:虎势儿一站,站出了一个勇猛的嘎子,一个威风的嘎子。谁来读?

  生个读,读得很软。

  师:谁的气势能更强一些

  生齐读

  师:一个机灵鬼透的嘎子,一个威风凌凌的嘎子出现了,但是他求胜心切啊,请看

  课件出示语段

  生:

  师:……这么一钩,把什么钩掉了,

  生:把自己勾掉了

  生:把胜利勾掉了

  师:把面子钩掉了啊。多要面子的嘎子啊!

  生朗读

  师:平时他肯定能取胜,但他面对的是谁啊?

  生:胖墩儿

  师:请你赶快找找胖墩儿是怎样的人啊?

  生读句子——胖墩儿膀大腰粗……

  师:膀大腰粗,这是怎样一个对手啊?

  生:高大

  师:是啊,他膀大腰粗,再读读课文,还有什么句子?

  生读——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

  师:什么叫惯手

  生:就是老手

  师:你从哪里看出他是个惯手?

  生朗读句子

  课件出示,将语段中的动词加红

  师:谁愿意把这些动作来演示一下。

  生默然

  师:大家推荐一位吧

  生举荐一位胖墩儿上台做动作,感同身受,效果不错。

  师:他这么一站,站出了一个怎样的胖墩儿?

  生:气势汹汹的,

  生:站出了威风

  师:这个惯手还能从哪里看出来?

  生朗读——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几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

  生:……

  师:这是谁说的话,不是个摔跤惯手,怎么可能说的出来?

  师:读一读,读出他的沉稳,他的威猛。

  生朗读

  师:如果你是小嘎子,你还摔吗?

  生:我不摔了,我认输

  生:三十六计,走为上啊!

  四、学习写法,拓展练习

  师:呵呵,是啊,赶紧跑了啊。两位人物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了,课文又是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呢?请大家一起读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有两句话,读得含糊不清,老师纠正一下。

  师生一起读

  师:课文到底用了哪些方法写了这两位人物呢?

  生:动作

  生:语言

  师:老舍爷爷说,只有描写人物的行为才能让他站起来。

  师:好了,请大家看上面,老师给大家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

  师:一个好胜的嘎子,被摔倒在地上,而且是摔得仰面朝天。

  师:请你根据自己对嘎子的了解,写写第二次精彩的摔跤比赛。

  (下课了)师:请你说说打算说写什么?

  生口述

  下课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篇2

  一、回忆有趣    第一次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认识我吗?   (幽默)认识了我,让我们再来认认几位朋友。

  出示:1.我来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萧红)

  这玩水的是谁啊?你过去玩过吗?  很有趣,是吧?

  2.骆驼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林海音)

  这是谁?有趣吗?哪儿感到有趣?哦,动作挺有趣。

  二、名字有趣

  1.这两位你认识吗?他们是谁啊?

  小嘎子,和胖墩儿。  (出示图片)

  师:(都认识,(板书:小嘎子,和胖墩儿)

  跟他们打声招呼——小嘎子,胖墩儿(读清儿化音)

  2.从名字看。

  大伙儿为啥把他们的名字取成小嘎子,胖墩儿呢?

  你很善于观察,小嘎子的意思就是小调皮鬼。这名字也挺有趣,名如其人!)

  3.一天,这调皮鬼小嘎子和胖乎乎的胖墩儿,他们为了争彼此都很喜欢的一把“小木头手枪”,决定来一场摔跤比赛。(板书补全课题,读)

  4.我们看,从动作灵巧上看,谁的胜算大?(板书:技巧型)从身材上看,谁的胜算大些?(重量级)

  5. 那谁会赢得这场比赛呢?(vs)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请大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过程有趣

  1.词语检查

  这篇课文儿化音比较多,谁来读一读。

  单褂儿    虎势儿   牛劲儿     

  公鸡鹐(qiān)架   塌腰合裆(dāng)  推拉拽顶   三抓两挠

  (这一组写的是摔跤的——动作)

  2.理清过程

  比赛最后谁赢了?

  a.技巧型小嘎子输了。我们来看摔跤的整个过程,请你默读这段话,根据下面的小标题,用短竖分成三部分:

  鹐架对阵→捕捉战机→揪住激战

  b.我们请三位同学分别来读这三个部分。

  师:摔跤比赛开始了,他们作好准备,对起阵来?(生读)

  接着,小嘎子和胖墩儿都全神贯注地捕捉下手的战机?(生读)

  最后,他俩揪在一起,激战起来?(生读)

  c.有趣吗?作者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摔跤的过程写清楚写有趣的。

  四、招法有趣

  比赛中小嘎子与胖墩儿彼此用了哪些招术来一争高下的呢?我们先来看“捕捉战机”部分。

  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一)概括动词

  1.概括小嘎子的动词

  (1)请圈出小嘎子的动作。

  交流:围、蹦来蹦去。

  (2)自己读一读写嘎子的这句话,把他的动作读出来。

  指名读。(蹦来蹦去读出来,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读出来)

  (3)大家可以发现这两个动作是合在一起的,我们姑且把他们合起来,组成小嘎子的第一招:围着猴蹦法 

  小嘎子           vs         胖墩儿

  回合

  招术

  招术

  捕捉

  战机

  围着猴蹦法

  揪住激战

  牛劲立地术

  钩腿功

  (4)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嘎子是怎样出第一招的,起初,一起读——

  2.概括胖墩儿的动词

  (1)胖墩儿也跟着出招了,请大家自己圈出小胖墩儿的动作,然后通过朗读把这些动作读出来。     指名读。

  (2)胖墩儿的动作也是连续的合在一起,那么你能概括一下他出的第一招吗?请填在作业纸对应的地方。    塌腰合裆鼓眼法。

  交流。(不错,你把胖墩儿动作组合起来了,非常全面,也很形象。)

  (3)胖墩儿出招了,读——

  (二)品味动词

  1.动词改变

  (1)交换动词。

  双方这一招下来,谁赢了?(旗鼓相当,不相上下。)既然是分不出输赢,那我们把他们的招法交换一下,让他们出对方的招术,也应该一样吧。

  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2)比较不一样:大家笑了,自己读一读,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小嘎子和胖墩儿?

  (3)话说回来,他们出得了对方的招术吗?

  (4)现在再请你自己读读课文中描写,你的眼前浮现出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是如何模样的?

  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交流,请你用朗读描摹出来。请带着感受读一读。

  2.小结。

  看来这些有趣的动词、招术应该符合人物的特点来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小嘎子和胖墩儿描摹出来。

  五、激战有趣

  (一)概括动词。

  1.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激战开始了。谁来读——

  出示:这样一来,小胖墩儿可上了当:小嘎子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胖墩已经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嘎子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

  2.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段话中仍然运用了许多动词,请快速圈出来。

  3.交流:

  (1)嘎子的动作有——推拉拽顶、扳、钩,摔

  点明:推拉拽顶这是连续动作。

  (2)胖墩儿的动作有——别、推。

  点明:别和推应该也是连续动作。

  4.接下去请自己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可以想象这些动作,有些动作也可以自己做一做。

  5.请你联系课文,借助这些动作,自己概括一下小嘎子和胖墩儿各自又使出了哪些招术。完成表格。

  回合

  招术

  招术

  捕捉

  战机

  围着猴蹦法

  揪住激战

  牛劲立地术

  钩腿功

  进行交流,并讲讲自己概括的招术好在哪里?

  (1)当揪在一起的时候,小嘎子使出了浑身解数,用了一招——

  (推拉拽顶连环术、连环扳功)你自己觉得你这一招概括的如何?其他同学还有不一样的概括吗?

  大家觉得那一招概括的更形象有趣些?

  但胖墩儿呢?用了牛劲立地术,稳如泰山,一动也不动。

  (2)于是小嘎子急了,采用钩腿功,未曾料到胖墩儿使出的竟然是——

  (一别二推功),你的呢?都概括得不错。

  (讲讲自己概括的招术好在哪里?)

  最后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输了!

  小结:同学们概括的招术形象而有趣!

  6.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二)比较动词。

  1.这样读还不能最好地再现这一比赛场景,这样吧,让我们再把镜头拉到小嘎子和胖墩儿捕捉战机的那一幕。谁来读——

  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2.我们知道揪在一起激战的场景与捕捉战机这两个场景同样运用了动词,一定的招术,但是你感觉,在动作上有着怎样的差别呢?

  出示:这样一来,小胖墩儿可上了当:小嘎子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胖墩已经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嘎子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

  3.请你自己拿起书,把两段话反复比较着去读一读,去发现发现。

  4.交流发现:动作更快了,更有力了。你出一招,他马上出一招。彼此交锋更多了。

  你是从哪些词语发现的?

  你还有怎样的发现?

  心情更急切了,哪些动词可以感受到?此时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小嘎子?

  5.怎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比赛更激烈了。

  (三)朗读再现

  1.原来如此啊,比赛更激烈了作者就运用上了更快更有力的动词。那该怎样读才能呈现出这段有趣而激烈的场面呢?我们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

  2.此时大家一定很想亲眼目睹这精彩的一幕吧,好,那我们就来看看电视剧中他们摔跤的场面。

  3.带着刚才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读,一起来呈现这段有趣激烈的场景吧。

  4.我们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运用动词除了要符合人物特点,还应该考虑不同的场景。

  六、学运动词

  课文《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一个片段。书上写道,小嘎子第一次比赛摔跤失败了,是满脸的不服气,一身的不服输。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摔跤的比赛。

  出示:

  小嘎子和胖墩儿第二次比赛摔跤片段:

  “咱们三盘两胜。”小嘎子又羞又急地说。“又三盘两胜啦!好,三盘就三盘!”只见小胖墩儿挺挺胳膊,乘着一股盛气,又骑马式当中一站。满头燥热的小嘎子,等不得胖墩儿站稳,突袭似的(    )上去就是一腿,把小胖墩儿扫了个趔趄(liè qie),可是没有倒。小嘎子紧接着又一(   ),搂住脖子就按。不料胖墩儿一哈腰,(    )住了他的两肋……

  1.填动词。

  接下去就要考考大家了,拿出作业纸,请你根据提供的片段,试着来填填其中的三个动词。

  2.交流:只要自己觉得恰当就行。

  第一词语关注“突袭似的”、 第一词语关注“又”。

  3.想不想看看原文是怎么写的?对照一下你填对了几个?你认为哪个词较恰当?

  4.那么技巧型与重量级第二次摔跤最终谁赢了呢?欲知结局如何,且读《小兵张嘎》。

  板书设计: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技巧型   vs    重量级                过程清楚

  围着猴蹦法         (……)            符合人物

  ( ……  )        (……)            符合场景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篇3

  一、回忆有趣    第一次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认识我吗?   (幽默)认识了我,让我们再来认认几位朋友。

  出示:1.我来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萧红)

  这玩水的是谁啊?你过去玩过吗?  很有趣,是吧?

  2.骆驼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林海音)

  这是谁?有趣吗?哪儿感到有趣?哦,动作挺有趣。

  二、名字有趣

  1.这两位你认识吗?他们是谁啊?

  小嘎子,和胖墩儿。  (出示图片)

  师:(都认识,(板书:小嘎子,和胖墩儿)

  跟他们打声招呼——小嘎子,胖墩儿(读清儿化音)

  2.从名字看。

  大伙儿为啥把他们的名字取成小嘎子,胖墩儿呢?

  你很善于观察,小嘎子的意思就是小调皮鬼。这名字也挺有趣,名如其人!)

  3.一天,这调皮鬼小嘎子和胖乎乎的胖墩儿,他们为了争彼此都很喜欢的一把“小木头手枪”,决定来一场摔跤比赛。(板书补全课题,读)

  4.我们看,从动作灵巧上看,谁的胜算大?(板书:技巧型)从身材上看,谁的胜算大些?(重量级)

  5. 那谁会赢得这场比赛呢?(vs)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请大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过程有趣

  1.词语检查

  这篇课文儿化音比较多,谁来读一读。

  单褂儿    虎势儿   牛劲儿     

  公鸡鹐(qiān)架   塌腰合裆(dāng)  推拉拽顶   三抓两挠

  (这一组写的是摔跤的——动作)

  2.理清过程

  比赛最后谁赢了?

  a.技巧型小嘎子输了。我们来看摔跤的整个过程,请你默读这段话,根据下面的小标题,用短竖分成三部分:

  鹐架对阵→捕捉战机→揪住激战

  b.我们请三位同学分别来读这三个部分。

  师:摔跤比赛开始了,他们作好准备,对起阵来?(生读)

  接着,小嘎子和胖墩儿都全神贯注地捕捉下手的战机?(生读)

  最后,他俩揪在一起,激战起来?(生读)

  c.有趣吗?作者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摔跤的过程写清楚写有趣的。

  四、招法有趣

  比赛中小嘎子与胖墩儿彼此用了哪些招术来一争高下的呢?我们先来看“捕捉战机”部分。

  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一)概括动词

  1.概括小嘎子的动词

  (1)请圈出小嘎子的动作。

  交流:围、蹦来蹦去。

  (2)自己读一读写嘎子的这句话,把他的动作读出来。

  指名读。(蹦来蹦去读出来,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读出来)

  (3)大家可以发现这两个动作是合在一起的,我们姑且把他们合起来,组成小嘎子的第一招:围着猴蹦法 

  小嘎子           vs         胖墩儿

  回合

  招术

  招术

  捕捉

  战机

  围着猴蹦法

  揪住激战

  牛劲立地术

  钩腿功

  (4)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嘎子是怎样出第一招的,起初,一起读——

  2.概括胖墩儿的动词

  (1)胖墩儿也跟着出招了,请大家自己圈出小胖墩儿的动作,然后通过朗读把这些动作读出来。     指名读。

  (2)胖墩儿的动作也是连续的合在一起,那么你能概括一下他出的第一招吗?请填在作业纸对应的地方。    塌腰合裆鼓眼法。

  交流。(不错,你把胖墩儿动作组合起来了,非常全面,也很形象。)

  (3)胖墩儿出招了,读——

  (二)品味动词

  1.动词改变

  (1)交换动词。

  双方这一招下来,谁赢了?(旗鼓相当,不相上下。)既然是分不出输赢,那我们把他们的招法交换一下,让他们出对方的招术,也应该一样吧。

  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2)比较不一样:大家笑了,自己读一读,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小嘎子和胖墩儿?

  (3)话说回来,他们出得了对方的招术吗?

  (4)现在再请你自己读读课文中描写,你的眼前浮现出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是如何模样的?

  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交流,请你用朗读描摹出来。请带着感受读一读。

  2.小结。

  看来这些有趣的动词、招术应该符合人物的特点来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小嘎子和胖墩儿描摹出来。

  五、激战有趣

  (一)概括动词。

  1.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激战开始了。谁来读——

  出示:这样一来,小胖墩儿可上了当:小嘎子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胖墩已经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嘎子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

  2.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段话中仍然运用了许多动词,请快速圈出来。

  3.交流:

  (1)嘎子的动作有——推拉拽顶、扳、钩,摔

  点明:推拉拽顶这是连续动作。

  (2)胖墩儿的动作有——别、推。

  点明:别和推应该也是连续动作。

  4.接下去请自己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可以想象这些动作,有些动作也可以自己做一做。

  5.请你联系课文,借助这些动作,自己概括一下小嘎子和胖墩儿各自又使出了哪些招术。完成表格。

  回合

  招术

  招术

  捕捉

  战机

  围着猴蹦法

  揪住激战

  牛劲立地术

  钩腿功

  进行交流,并讲讲自己概括的招术好在哪里?

  (1)当揪在一起的时候,小嘎子使出了浑身解数,用了一招——

  (推拉拽顶连环术、连环扳功)你自己觉得你这一招概括的如何?其他同学还有不一样的概括吗?

  大家觉得那一招概括的更形象有趣些?

  但胖墩儿呢?用了牛劲立地术,稳如泰山,一动也不动。

  (2)于是小嘎子急了,采用钩腿功,未曾料到胖墩儿使出的竟然是——

  (一别二推功),你的呢?都概括得不错。

  (讲讲自己概括的招术好在哪里?)

  最后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输了!

  小结:同学们概括的招术形象而有趣!

  6.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二)比较动词。

  1.这样读还不能最好地再现这一比赛场景,这样吧,让我们再把镜头拉到小嘎子和胖墩儿捕捉战机的那一幕。谁来读——

  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2.我们知道揪在一起激战的场景与捕捉战机这两个场景同样运用了动词,一定的招术,但是你感觉,在动作上有着怎样的差别呢?

  出示:这样一来,小胖墩儿可上了当:小嘎子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胖墩已经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嘎子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

  3.请你自己拿起书,把两段话反复比较着去读一读,去发现发现。

  4.交流发现:动作更快了,更有力了。你出一招,他马上出一招。彼此交锋更多了。

  你是从哪些词语发现的?

  你还有怎样的发现?

  心情更急切了,哪些动词可以感受到?此时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小嘎子?

  5.怎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比赛更激烈了。

  (三)朗读再现

  1.原来如此啊,比赛更激烈了作者就运用上了更快更有力的动词。那该怎样读才能呈现出这段有趣而激烈的场面呢?我们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

  2.此时大家一定很想亲眼目睹这精彩的一幕吧,好,那我们就来看看电视剧中他们摔跤的场面。

  3.带着刚才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读,一起来呈现这段有趣激烈的场景吧。

  4.我们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运用动词除了要符合人物特点,还应该考虑不同的场景。

  六、学运动词

  课文《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一个片段。书上写道,小嘎子第一次比赛摔跤失败了,是满脸的不服气,一身的不服输。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摔跤的比赛。

  出示:

  小嘎子和胖墩儿第二次比赛摔跤片段:

  “咱们三盘两胜。”小嘎子又羞又急地说。“又三盘两胜啦!好,三盘就三盘!”只见小胖墩儿挺挺胳膊,乘着一股盛气,又骑马式当中一站。满头燥热的小嘎子,等不得胖墩儿站稳,突袭似的(    )上去就是一腿,把小胖墩儿扫了个趔趄(liè qie),可是没有倒。小嘎子紧接着又一(    ),搂住脖子就按。不料胖墩儿一哈腰,(    )住了他的两肋……

  1.填动词。

  接下去就要考考大家了,拿出作业纸,请你根据提供的片段,试着来填填其中的三个动词。

  2.交流:只要自己觉得恰当就行。

  第一词语关注“突袭似的”、 第一词语关注“又”。

  3.想不想看看原文是怎么写的?对照一下你填对了几个?你认为哪个词较恰当?

  4.那么技巧型与重量级第二次摔跤最终谁赢了呢?欲知结局如何,且读《小兵张嘎》。

  板书设计: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技巧型   vs    重量级                过程清楚

  围着猴蹦法         (……)            符合人物

  ( ……  )        (……)            符合场景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识嘎子

  请大家把书本打开。你们发现了吗,这一课和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写了哪三个片段?(指名说)

  (由三个片段组成,分别是: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片段,认识两个很有特点的人物。(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读,正音。

  3、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4、组内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走进文本,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一)赏析嘎子的“灵”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嘎子的句子。(出示学生找出的句子)

  1、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让我们看到了小嘎子的机灵、敏捷?

  2、又有哪些词语让我们看出了小嘎子富有心计这一特点?

  3、引导朗读,读出嘎子的机敏,读出小嘎子富有心计的特点。

  4、继续交流。

  引导:嘎子沉不住气了,这说明了什么?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

  想象说话:此时,我们仿佛见到一个怎样的嘎子呀?

  (争强好胜)

  是啊,他争强好胜,时时刻刻都想把对手打败,即使在用了推、拉、拽、顶等方法都没把胖墩儿扳倒的情况下,到了比赛的最后,他还想使巧招!那他究竟使出了什么巧招呢?引导朗读,读出嘎子的机敏、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

  过渡:这一钩,钩掉了嘎子的什么?从小嘎子摔跤的动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也是个摔跤的厉害角色,平时的他一定赢过许多比赛,可是今天,他的对手是谁?(胖墩儿)这是一个怎样的对手,让小嘎子无法取胜的呢?请大家找出描写胖墩儿的句子。

  (二)品读胖墩儿的“实”

  学生自由汇报描写胖墩儿的句子。

  (三)回味俩人的“势”

  过渡:嘎子和胖墩儿都是摔跤的惯手,他们的摔跤从开始到结束都特别的精彩。

  出示句子:

  1、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出示图片:这里让我们看到他们已经做好了摔跤的准备,也看到了他们威风和自信的气势)

  2、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邀请学生表演)

  3、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小嘎子输了)

  四、总结运用,领会人物描写方法

  在这个片段中,徐光耀爷爷主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方面来表现小嘎子和胖墩儿的个性特点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1、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后,教师作总结。

  (这些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丰富了人物的性格,成功地塑造了“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使一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小嘎子跃然纸上。)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导语

  你们看了《小兵张嘎》后,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老师出示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读,正音。如“擞”,应读“sǒu”,不要读成“shǒu”;“绽”,应读“zhàn”,不要读成“zàn”,也不要读成“dìng”;“扳”,应读“bān”,不要读成“bāi”。

  3.思考:文章的主要写了什么

  4.组内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1.再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读后可以模仿小嘎子的动作体会。

  2.播放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

  3.再次模仿小嘎子的动作

  4.谈谈:读了课文,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课文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塑造这一形象的。

  出示重点语句:

  ①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一搂。

  ②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③两个人走马似的转了三四圈,……小嘎子摔了仰面朝天。

  写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小组交流,这些语句体现了小嘎子什么样的性格,全班交流。

  四、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1.组内进行朗读,各组推荐最佳选手进行比赛。

  2.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怎样刻画人物呢?方法是多样的,有以环境描写来烘托的间接展示,有以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直接揭示,还有以动作描写来折射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写法。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皆不能例外的。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这一意义上说,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

  动作描写

  动作细节,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是个性化人物的特有标志。重笔特写凸现人物的个性,提示人物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监死前“伸”最终使其成了世界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的又一吝啬鬼的典型。至于穷困潦倒的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九尺柜台上“排出”九文大钱时的得意,

  浓墨泼写体现人物性格

  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浓墨泼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在动作群的刻画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刻划人物的一项基本功,其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内心独白、表情描摹、展开联想等。心理描写经常与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准确地传情达意,但无论用哪一种方式表现,一定得注意合情合理。

  这篇短文采用的是内心自白法。即用人物怎样想来表现。这种写法最能清楚在表明人物的心迹。如“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这句心理描写。

  五、拓展

  阅读《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交流资料

  1.你们读过《儒林外史》吗?谁能说说这部书主要写的是什么?

  2.补充资料。

  《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

  《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

  3.简介吴敬梓

  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在安徽)人,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吴敬梓虽是名门望族的后代,小时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由于经济地位的迅速变化,使他接触了劳动人民,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因为思想上有进步的一面,并且掌握了描写现实的讽刺手法,所以才能在晚年写出《儒林外史》这部十分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

  二、导入课文

  1.一个人,在临死时,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2.我们看看吴敬梓是怎样描写临死地主的?揭示课题,板书:临死前的严监生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

  3.交流:短文主要写了什么?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三、再读课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师范读课文,生想象画面: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2.交流,达成共识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并根据他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出示句子: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学生反复读这句,思考:他可能说什么?心理想些什么

  3.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指派小组同学上台读。老师巡视。

  读读评评,直到读好为止

  四、体会写法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临死前的严监生》两篇短文都刻画了人物形象。前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者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神态描写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要集中笔墨,要面面俱到。

  要与外貌描写适当区别,注意细致观察,用心揣摩。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得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一个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的。

  (二)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三)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五、拓展

  阅读《儒林外史》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抽学生朗读全文,评议。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思考:短文主要主要写了什么?(短文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二、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交流:你觉得王熙凤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老师在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欣赏从电视剧《红楼梦》中剪辑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片段,使学生进一步直观地感受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3.出示句子:

  ①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②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③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让学生通过句子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

  4.你喜欢王熙凤吗?喜欢,说说原因;不喜欢,也说说原因。

  三、直击重点、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1.正面描写

  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一语末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话,就把王熙凤性格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张狂放肆,表现了出来;同时还可以看出她在贾府里的特殊地位。

  王熙凤的内心世界。在她会见黛玉时的举止言谈中表现得很充分。“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短短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丰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面面俱到,圆滑之至;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怎么继而拭泪──因为提到黛玉的母亲,她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最后又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这个感情的转变。她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待客热情的表白,来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势;一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她对黛玉的关切。

  作者就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2.侧面描写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林黛玉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和评价则从侧面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刻画。

  3.外貌描写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丹唇未启笑先闻。”

  作品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容貌,在服饰方面,选取头饰、裙饰和服饰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妆扮,既使读者看出了一位贵族少妇的尊贵,也在珠光宝气之中露出了她的俗气;在容貌方面,则着重写她的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外貌所指的内容很广,如容貌、神态、衣饰、风度等等。外貌写得好,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描写人物外貌易犯的一个毛病是“面面俱到”,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头发、衣着等样样都写。

  4.语言描写

  找出语言描写的句子

  板书设计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篇6

  下面是《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一

  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搜集课外资料,丰满人物形象。

  在上课前,我就让学生读了《儒林外史》的第五回,使他们对原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严监生原名严致和,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粮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对于这样一个人,本应该丰衣足食,但是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就是了”。他这样拼命地节制一切费用,终于营养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仍旧“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饭,还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财产。卧床不起了,还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病入膏肓时,还“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这种对财物的过分爱惜,该用不用,足可见其吝啬。在教学感悟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时,通过补充严监生的背景资料,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细读文本,抓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学习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抓住文中“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严监生的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那是怎样的摇头?”

  “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急切,心急火燎。

  “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

  “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方法。

  在对文本有了深刻理解后,我问学生:“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很多学生都说他吝啬、爱财如命,也有学生说他是勤俭持家、是节约。为了让学生真正把握人物形象,我先让他们理解吝啬和节约各是什么意思?吝啬是指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当用的不用。而节约是指节省,不浪费的意思,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然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并根据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严监生把一根灯草看得比生命、亲情、财产都重要,这就是吝啬。其实,对于这一人物的理解,也许不同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多元解读,强调独特感受和体验,但是任何作品的价值都有一个主流解读。主流解读是大多数读者的理解和体验,也是我们解读作品、理解作品的基础。所以,老师还要起到一个良好的主导作用。另外,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的写作方法,用细致的动作、神态来描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让学生学以致用。

  绝大部分同学写得差不多的时候,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后再在全班作汇报。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二

  《人物描写一组》这课有三个描写人物的片段,教学时我抓住了每个细节描写的侧重点进行教学。第一个片段是抓住了小嘎子和胖墩的动作描写,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对于这些动作的体会,我分别请几对同学上台表演课本剧,请同学从动作神态这方面去评审这几对同学的表演,加强了对“站、围、蹦、转、推、拉、拽、顶板”等动作的理解。第二个片段抓住了严监生的神态动作描写,我让学生画严监生摇头的动作和伸手指的动作来体会作者所刻画的爱财胜过爱生命的守财奴形象。第三个片段抓住了凤辣子的语言神态描写。这一课既是课文也可以作为指导写作的范文。我在教学时读写结合,在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后,对学生进行了细节描写的写作练习。在教学这课时,第三个片段中对凤辣子的外貌描写,有许多词是不常用的,学生对这些词不理解,也读不通顺,于是我采取了领读的方式,在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练读,然后挑读,并引导学生简单地理解了句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王熙凤这个人物,我将从《红楼梦》中截取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图文结合,更好地帮助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七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人物的,除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一个很重要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在教学22课《人物描写一组》时着重点就放在体会描写人物方法上。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在教学时,我不急于求成,先复习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某种思想品质。我用了三个课时,每一片课文用一个课时,每课抓住一个训练的重点。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学习。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划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流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不仅把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词语都找出来了,而且理解得也很透彻。再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这些句子,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效果非常好。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着重抓住人物的外貌、穿着、语言的描写来学习。采用小组的形式,先划出相关的句子,再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还会有较大的争议,通过同学们的探讨,该搜理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挖掘出来了。

  《临死前的严监生》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教学时,我采用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自己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子,在书上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批注,绝大部分同学写得差不多的时候,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后再在全班作汇报。

  通过这些方式的学习,同学们对人物描写的方法,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也更清楚地体会到了写人的文章应该如何去写,写人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学生应该比以前清楚一些了,比较好地达到了学习和运用的效果。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不少作家笔下之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勇武过人的武松,在咆哮的洪水中舍小家顾大家的党支部书记,在长征途中为照顾小战士饥饿而死的老班长……这些人物特点鲜明,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板书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去年寒暑假的时候,《小兵张嘎》这部电视剧正在热播。你们看了《小兵张嘎》后,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

  (老师板题: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导语: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查查字典。(学生自读)

  2、指名读。结合正音。

  精神抖擞(sāu)裆(dānɡ)挠(náo) 拽(zhuài)

  3、说说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1、再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读后可以模仿小嘎子的动作体会。

  2、播放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

  3、谈谈:读了课文,小嘎子和胖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出示重点语句:

  ①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②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③两个人走马似的转了三四圈,……小嘎子摔了仰面朝天。

  小组交流,这些语句体现了小嘎子什么样的性格,全班交流。

  4、请同学们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儿

  (关于小嘎子,可以填上聪明、活泼、调皮、顽皮、灵活等等;关于小胖墩儿,可以填上沉稳、憨厚、诚实、老实等等。)

  四、朗读课文,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导语: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人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活泼,调皮,小胖墩儿沉稳,憨厚,只要读过这段文字,相信对这两个人物就会过目不忘。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呢?用了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反馈: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仿照《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写法,练习写一个片段——《扳手腕》。

  第二课时(临死前的严监生)

  一、导入

  1、一个人,在临死时,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师:我们看看吴敬梓是怎样描写临死地主的?你们快速读课文。

  2、简介《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

  《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

  3、简介吴敬梓

  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在安徽)人,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吴敬梓虽是名门望族的后代,小时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由于经济地位的迅速变化,使他接触了劳动人民,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因为思想上有进步的一面,并且掌握了描写现实的讽刺手法,所以才能在晚年写出《儒林外史》这部十分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

  3、交流:短文主要写了什么?(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三、再读课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感悟“吝啬

  出示语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

  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

  2.听老师把这句话读一遍,大家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老师故意读漏“总”字)

  3.学生评读,由“总”字让学生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从而引发讨论: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让学生揣摩人物内心,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

  4.这句话中,有几个关于严监生的动作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5.从几个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两根灯芯草,竟然让临死前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根灯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的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6.在听了大侄子的话后,他又有怎样的举动?“摇了两三摇”,如果把它换成“摇了摇”可以吗?说说你的见解。(让学生体会严监生此时的焦急。)

  7.此时的严监生又会怎样想呢?

  8.练习朗读,学生评读。

  9.在本文中,像刚才提到的动作的描写还有几处,你能找出来吗?

  10.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与大侄子的交流

  伸出两个指头

  把头摇了两三摇

  与二侄子的交流

  越发指得紧了

  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与奶妈的交流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把眼闭着摇头

  与赵氏的交流

  点一点头

  把手垂下

  11.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焦急的加剧与吝啬)四、体会写法

  1、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呢?(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2、归纳小结: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神态描写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要集中笔墨,不要面面俱到;要与外貌描写适当区别,注意细致观察,用心揣摩。

  五、拓展

  有条件的同学阅读《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片段。

  第三课时(“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一、激趣导入

  导语: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塑造几百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贾家荣宁两府的兴衰败落,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喻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文章,就是节选自这本古典文学名著。

  本文介绍的就是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想到黛玉年纪小没有人照顾,就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初进贾府,王熙凤与其见面的情景。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思考:

  1、短文主要主要写了什么?(短文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三、深入读文,探究性格

  导语:王熙凤,是贾母的大儿子贾赦的儿子贾琏的妻子,贾母二儿子贾政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那么,王熙凤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画出描写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仔细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交流:你觉得王熙凤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出示句子:

  ①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②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③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让学生通过句子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

  3、你喜欢王熙凤吗?喜欢,说说原因;不喜欢,也说说原因。

  四、直击重点、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1、正面描写

  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一语末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话,就把王熙凤性格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张狂放肆,表现了出来;同时还可以看出她在贾府里的特殊地位。

  王熙凤的内心世界。在她会见黛玉时的举止言谈中表现得很充分。“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短短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丰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面面俱到,圆滑之至;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怎么继而拭泪──因为提到黛玉的母亲,她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最后又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这个感情的转变。她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待客热情的表白,来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势;一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她对黛玉的关切。

  作者就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2、侧面描写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林黛玉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和评价则从侧面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刻画。

  3、外貌描写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丹唇未启笑先闻。”

  作品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容貌,在服饰方面,选取头饰、裙饰和服饰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妆扮,既使读者看出了一位贵族少妇的尊贵,也在珠光宝气之中露出了她的俗气;在容貌方面,则着重写她的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外貌所指的内容很广,如容貌、神态、衣饰、风度等等。外貌写得好,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描写人物外貌易犯的一个毛病是“面面俱到”,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头发、衣着等样样都写。

  4、语言描写

  找出语言描写的句子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语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人物语言要有个性。这是语言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所谓语言有个性,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二、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语言要简洁明了。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

  五、拓展

  课外阅读《红楼梦》

  【板书设计】

  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机灵──动作、心理描写

  严监生:守财奴──动作神态描写

  王熙凤:泼辣精明──外貌、语言描写、正侧面描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片段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课文通过两个方面的描写,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一是从正面对王熙凤的描写,二是从侧面对王熙凤的描写。作者写王熙凤的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人物性格特征分析的方法;

  2.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小说中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3.运用所学到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及赏析小说。

  三、教学重点运用比较方法分析王熙凤出场前后描写及人物性格特征。

  三、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出场及具体语言行动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语

  鲁迅先生曾称颂道:“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使传统的思想和写法打破了。”《红楼梦》这部不朽的著作,不仅给我们留下了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还留下了一条栩栩如生的人物事廊,塑造了许多不朽的人物典型。其中作者运用多种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人物,且对众多人物的写法绝不雷同。《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描写人物技法尤为高超,王熙凤出场的文字尤其脍炙人口,细节描写也极为精彩。

  (二)快速阅读课文,欣赏电视相关情节

  1.认真快速阅读课文有关王熙凤的描写,比较分析王熙凤出场前后的描写有什么特点?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

  (说明:按王熙凤图象进入影片欣赏,然后返回此页。)

  2.然后结合课文的描写去欣赏电视情节,认真思考上面提出的问题。

  (三)讨论问题

  1.联系电视剧和课本的内容讨论:课文通过哪些描写来刻画王熙凤这个人物?(直击重点,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2.小组讨论读文,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3.小组汇报

  (1).正面描写

  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一语末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话,就把王熙凤性格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张狂放肆,表现了出来;同时还可以看出她在贾府里的特殊地位。

  王熙凤的内心世界。在她会见黛玉时的举止言谈中表现得很充分。“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短短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丰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面面俱到,圆滑之至;“……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怎么继而拭泪——因为提到黛玉的母亲,她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最后又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这个感情的转变。她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待客热情的表白,来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势;一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她对黛玉的关切。

  作者就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2).侧面描写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林黛玉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和评价则从侧面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刻画。

  (3).外貌描写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丹唇未启笑先闻。”

  作品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容貌,在服饰方面,选取头饰、裙饰和服饰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妆扮,既使读者看出了一位贵族少妇的尊贵,也在珠光宝气之中露出了她的俗气;在容貌方面,则着重写她的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外貌所指的内容很广,如容貌、神态、衣饰、风度等等。外貌写得好,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描写人物外貌易犯的一个毛病是“面面俱到”,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头发、衣着等样样都写。

  (4).语言描写

  找出语言描写的句子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语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人物语言要有个性。这是语言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所谓语言有个性,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二、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语言要简洁明了。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

  4.总结人物性格特征:

  王熙凤:泼辣、善于逢迎、乖巧圆滑、阴险狡诈(板书)

  (四)方法归纳:

  人物的描写主要从正面描写及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

  正面描写有: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文中的正面描写主要运用了“工笔”的手法。其中写人物是用工笔或是用写意,主要根据人物塑造的需要来选择。

  侧面描写:主要有烘托、铺垫、渲染、对比、欲扬先抑等手法。

  总之人物要塑造得典型,具性格鲜明,就要运用多种手法,多角度地对人物进行刻画。

  (说明:按“工笔”或“写意”进入这两种手法的介绍,然后按“工笔”或“写意”继续进行各种手法的文学与绘画的例子的比较分析。)

  在这里拓展介绍“工笔”及“写意”两种手法,介绍其定义、举例子,并用工笔画、写意画来加深学生对这两种手法的理解。

  (五)朗读巩固,再次激起学习兴趣

  1.再观看电视片段,感受情境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电视,感受一下这个泼辣、圆滑的王熙凤。(课件点击观看)

  2.学生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3.汇报朗读

  (六)拓展练习:

  1.口头作文:

  仔细观察王熙凤出场的电视剧中“贾母调侃王熙凤”的情节,众人都笑得前仰后合,唯有一人(刑夫人)显出不同的表情,请口述这个人物当时的心理,并分析为什么?

  (按“电视欣赏”回到王熙凤的影片欣赏到出现邢夫人处按鼠标停止,解决口头作文的素材。然后再按“课后作业”进入课后作业。)

  2.课外作业:

  王熙凤这一典型形象,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人,假如这样,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设情景,写一篇想象作文。

  题目:邂逅王熙凤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破绽、侄儿、穿梭、郎中、媳妇、辉煌、风骚、打量、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帕、严监生、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理解带点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体会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三个人物的鲜明特点。

  3.学习并运用抓住语言、动作、外貌、心理刻画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第一课时(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学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擞、绽、扳

  2.读通读顺课文,抓住题目,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自读课文,勾画小嘎子与胖墩儿摔跤的动作、心理,思考批注,小嘎子是一个(     )的人。

  4.自读课文,勾画胖墩儿的动作,思考批注,小胖墩儿是一个(    )的人。

  5.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小胖墩儿?为什么?作者用了(          )的写作方法刻画人物特点。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抓住人物动作、心理研读“小嘎子”,体会人物特点。

  动作:站、围、蹦、抓、揪、推、拉、拽、顶、扳

  心理: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总想使巧招、下冷拌子;不跟他一*一搂;想用脚腕子去钩他腿

  (争强好胜、机敏顽皮、富有心计)

  三、抓住人物行动研读“小胖墩儿”,体会人物特点。

  站、塌、合、转、抓、挠、揪、别、推

  (沉稳、憨厚老实、以实力胜对手)

  四、对比阅读人物小嘎子、小胖墩儿,体会作者写作特点

  小嘎子小胖墩儿

  作者把小嘎子,小胖墩儿进行对比描写,用小胖墩儿的沉稳,老实反衬小嘎子的争强好胜、富有心计、机敏顽皮。

  练习提纲

  1.选读喜欢的语句、语段。

  读写迁移练习:

  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第二、三回合

  五、转换移,训练运用

  第二课时(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

  学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监、侄、郎。

  2.读通读顺课文,说说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自读课文,勾画严监生的行动描写及旁人语言描写,思考批注,严监生是一个(       )的吝啬鬼、守财奴。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归纳主要内容。

  二、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行动及旁人语言,体会人物特点。

  1.填表,体会人物特点

  旁人语言

  严监生动作

  手指头的变化

  摇头的变化

  大侄子语言

  伸出两个指头

  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语言

  越发指头紧了

  狠狠摇了几摇

  奶妈语言

  指着不动

  闭眼摇头

  赵氏语言

  点一点头

  2.讨论写法的精妙

  从手指、摇头的变化描写突出焦急与吝啬的加剧,突出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3.指导读出人物特点。

  练习提纲

  1.摘录人物描写传神语句。

  2.阅读迁移练习:同步阅读303页《小萝卜头》《大地主泼留希金》《守财奴弥留之际》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第三课时(学习《“风辣子”初见林黛玉》)

  学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书写难字

  2.读通读顺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3.自读课文,勾画王熙凤的外貌、语言,思考批注,王熙凤是一个(    )的人。

  4.讨论:全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5.赛读课文,看谁能读出人物性格特点。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二、细读探讨人物特点

  1.外貌

  头上戴着……;项下……;裙边……身上……。一双丹凤三角眼……

  (风骚妩媚、笑里藏刀、刁钻、狡黠)

  2.语言

  (1)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口齿伶俐、阿谀奉承)

  (2)……我一见了妹妹,一人都在他身上了……竟忘记了老祖宗……(见风使舵)

  (3)……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

  (使权弄势,炫耀特权)

  三、回读全文,体会写作特点

  运用了正侧面描写。肖像描写与语言描写正面突出王熙凤的特点;林黛玉的思忖、纳闷与贾母对王熙凤戏谑谈笑的评价,侧面烘托了王熙凤的特点。

  四、指导读出人物性格特点。

  练习提纲

  1.摘录人物外貌,语言的精美句三处。

  2.同步迁移练习:同步阅读299页《孔乙已》《周朴园》《翠翠》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课前准备:观看电影《小兵张嘎》电视《红楼梦》《儒林外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3-5)

  一、谈话引入

  1.导语:你们看了《小兵张嘎》后,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老师出示《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学生读,正音。3.思考:文章的主要写了什么4.组内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1.再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读后可以模仿小嘎子的动作体会。2.播放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3.再次模仿小嘎子的动作4.谈谈:读了课文,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课文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塑造这一形象的。四、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1.组内进行朗读,各组推荐最佳选手进行比赛。

  2.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五、拓展:阅读《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

  第二课时(13-6)

  一、导入

  1.一个人,在临死时,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师:我们看看吴敬梓是怎样描写临死地主的?你们快速读课文。

  2.简介《儒林外史》

  3.简介吴敬梓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

  3.交流: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师范读课文,生想象画面: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2.交流,达成共识。

  3.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指派小组同学上台读。老师巡视。读读评评,直到读好为止。

  四、体会写法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临死前的严监生》两篇短文都刻画了人物形象。前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者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五、拓展:阅读《儒林外史》

  第三课时(14-1)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抽学生朗读全文,评议。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思考:短文主要主要写了什么?

  二、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交流:你觉得王熙凤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老师在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欣赏从电视剧《红楼梦》中剪辑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片段,使学生进一步直观地感受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3.出示句子:让学生通过句子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

  4.你喜欢王熙凤吗?喜欢,说说原因;不喜欢,也说说原因。

  三、直击重点、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1.抓住正面描写语句体会

  2.抓住侧面描写句子体会

  3.抓住外貌描写句子体会

  4.抓住语言描写句子体会。

  描写人物语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人物语言要有个性。这是语言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所谓语言有个性,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二、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语言要简洁明了。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

  四、拓展:课外阅读《红楼梦》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篇1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描写外貌、语言的句子,感悟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能在今后的习作中学习运用。

  3.激起学生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教师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欣赏《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

  2.请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红楼梦》,师随机补充作者曹雪芹的资料。

  3.课件出示贾母、王熙凤、林黛玉的图片,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揭题,读题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师板书课题:“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2.生齐读课题。

  (二)了解大意,初步感知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①将课文读通读顺。

  ②借助注释,读懂文章。

  ③思考:“凤辣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2.词语正音

  纳罕 标致 打量 拭泪

  神妃仙子 彩绣辉煌 放诞无礼

  转悲为喜 敛声屏气 恭肃严整

  今儿泼皮破落户儿

  3.交流:“凤辣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4.小结过渡:这仅仅是我们初见王熙凤留下的第一印象,想要进一步了解她,还得让我们跟着林黛玉进一次贾府。

  (三)进一步感悟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1.品读描写王熙凤出场的句子。

  (1) 师创设情境:现在,我们要回到300多年前的一天,这一天,也正是老祖宗将林黛玉接进贾府来的日子。众人将黛玉迎至厅内后,这个个是敛声屏气,忽然……

  (2) 课件播放王熙凤出场时的录音。

  (3)课件出示: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4)两次引读后,提问:听到这样的笑声、说话声,你想说什么?

  (5)过渡:正寻思着,此人已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2.品读描写王熙凤穿着打扮的句子。

  (1)课件出示句子: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皱裙。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读,师正音。

  (4)加入停顿记号,听师范读:攒珠髻——金丝八宝攒珠髻——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5)请一生用这样的方式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6)生挑自己喜欢的句子,用同样的方式读一读。

  (7)关注这段语言文字,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8)师生合作朗读。

  (9)提问: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

  4.图文对照,品读描写王熙凤外貌的句子。

  (1)课件出示王熙凤的图片,生欣赏。

  (2)课件一一出示: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

  (3)师读上联,生读下联,注意节奏的快慢。

  (4)女生读上联,男生读下联,注意读出韵味与节奏来。

  (5)提问: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

  6)抓“美”和“威”两字,为对联加上横批。

  (四)深入感悟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1.过渡:在《红楼梦》一书中,王熙凤被称为“语言学家”,下面就让咱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她的说话艺术。

  2.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找找描写王熙凤语言的句子。

  4.交流句子,请三名学生各读一处。

  5.再读第一处语言,品弦外之音。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第一句。

  (3)提问:你听懂王熙凤的意思了吗?

  (4)指名读第二句。

  (5)提问:除了夸林黛玉之外,她又夸了谁?

  (6)指名读第四句。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读?

  (7)指导感情朗读。(8)提问:这样的王熙凤,你能有几个词来评价一下她吗?

  (9) 教师小结板书:八面玲珑

  6.咱们的表演艺术家又是如何塑造王熙凤这一人物的?观看视频:“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7.学生表演王熙凤的另外两处语言,师生共评。

  (五)拓展提升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1.过渡: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中,这王熙凤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美中含威、八面玲珑。其实想更全面地了解王熙凤这一人物,光靠咱们今天的这篇课文可不够,老师推荐大家在课外认真阅读《红楼梦》第十四回。

  2.课件出示《红楼梦》第十四回:

  话说这年仅二十岁的熙凤被请到宁国府中去支持秦可卿的丧礼,这一去,她便发现了这府中存在的不少弊端,人口混杂,分工不明,滥用钱财,遇事推脱,不服管束,于是,她便对来升媳妇说了这样一段话:

  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子,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治。

  这几天以后,宁国府上下家眷见到她都是服服帖帖的了。

  4.师小结:从以上片段中,我们又看到了王熙凤的另外一面。曹雪芹真不愧为一代大师,他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的描写,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王熙凤这一人物的形象。其实,《红楼梦》中的人物个个性格鲜明,生动形象,要想领略她们的风采,走进《红楼梦》,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六、板书设计: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外貌: 美中含威

  语言: 八面玲珑

  ……

  教师简介

  沈黎黎,任教于北仑区蔚斗小学。08年撰写的论文《谈语文课堂中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获宁波市二等奖,08年11月参加北仑区语文新生代上课比赛获二等奖,09年3月参加北仑区语文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

  设计说明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第七组第一篇课文中的一个片段,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第三回。根据选编的课文特色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文章以近代白话文的形式出现,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在教学时,情境的创设犹为重要,动人的音乐、唯美的画面等等,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自主发现、逐步感知白话文的语言特点,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将“读”进行到底,从而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篇12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感受小嘎子、胖墩儿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三、感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初步学习描写人物。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初步学习描写人物。

  课前准备:预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阅读有关的背景资料。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这些课文吗?它们都成功地描写了一些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人物描写的代表作。

  2、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3、过渡:这课书一共有三个片段,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个:《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二、初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观看电影。

  小嘎子和胖墩儿是怎样摔跤的?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吧!请欣赏电影《小兵张嘎》选段。(课件播放电影)

  2、教师范读课文,提问。

  看完电影,还有点意犹未尽吧!小嘎子和胖墩儿的摔跤比赛精彩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写得非常的精彩,请翻开书,先听老师读一遍吧。边听边想:课文写了谁?写了什么事?

  3、学生反馈。

  4、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小嘎子、胖墩儿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5、小组交流。

  小嘎子、胖墩儿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请在书本上写一写,把有关的句子画一画。然后分小组交流,看谁写得最多。

  6、全班交流展示。

  大家一起玩个游戏好吗?小嘎子、胖墩儿都各有特点,下面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出来写一个。要求答案不能跟别人的相同。(学生板书)

  7、读句子,再次感受人物形象。

  真是各有见解!课文很多句子都能突出人物的特点,你最喜欢哪句?请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1、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描写人物有很多的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等,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描写人物时主要用了什么方法?

  2、反馈、小结。

  课文没有面面俱到地写,而是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描写,这也是课文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地方!

  3、 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课件出示句子)

  这是什么描写呢?你能把这里表示动作的词语都找出来吗?这些动作反映了人物怎样的特点呢?

  a、“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着腰说,“来吧,是一*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b、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一搂。

  c、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d、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e、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

  f、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4、课堂演练,直观感受。

  哎呀,这里的动词用得这么好,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吧!请两位同学扮演一下,来个摔跤比赛好吗?(请两位学生表演)

  四、引导交流,初步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1、游戏拓展,反向强化写法。(以人物描写为谜面猜谜)

  大家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跟大家玩个猜谜语的游戏吧。请看谜面猜出是哪个人物。(出示谜语)

  a、他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武松)

  你能看出这是什么描写吗?(动作描写)对,揪、提、打几个动作使一个武功高强的武松呼之欲出。

  b、他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老汉)

  动作描写和语言的描写结合,充分地表现出老汉内心的坚定。

  c、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就皱紧眉头哽咽下去。(老班长)

  几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让读者跟“我”的感受紧紧地拉到了一起。

  2、教师小结。

  这些动作描写得多么的细致啊!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使人物的形象呼之欲出。这点真值得我们学习呀!

  3、创设情境,尝试描述。

  纸上谈兵还不够,现在让老师表演一个节目,让大家感受一下,好吗?老师有个侄女儿,住在乡下,放假了,想到我家玩一玩,我想,有直达的车,就让她自己坐车来。我这边到车站接人,左等右等车还没来,原来车中途坏了,晚点了一个小时。那时等得我呀,是焦急如焚!我把这个情节演一演吧!

  a、请一位学生协助表演情节。

  (各站一方、停车、看表、掂脚张望、走来走去)“哎呀,怎么搞的,这车怎么还没来呀?”

  (看表、掂脚张望、走来走去、跺拳)“哎呀,真是急死人了。”

  (突然想起)“不会在路上出什么事吧?”

  (打电话)“哥吗?玲玲几点上的车呀?车号是多少呀?没没事的,我在车站呢!”(跺拳)“哎呀,怎么办呀!”

  (眼睛一亮)“咦,车!车!”(挥手)“玲玲!玲玲!”

  (向她跑去。)“哎呀,终于看到你了!没事吧?”(摸头)

  b、引导学生描述。

  能看出我这个姑姑有什么特点吗?(很爱侄女儿)如果请你描写姑姑,你会抓住什么写呢?能详细地说说吗?

  动作方面:停车、不停地看表、掂脚张望、走来走去、跺拳、打电话、挥手、跑、摸头

  语言方面:不停地叹气、打电话、看到车时叫喊,记得我说了什么话吗?哎呀,怎么搞的,这车怎么还没来呀?哎呀,真是急死人了。不会在路上出什么事吧?哎呀,怎么办呀!咦,车!车!玲玲!玲玲!哎呀,终于看到你了!没事吧?

  心理方面:你能想到我心里想些什么吗?担心是路上出了事。心里会有很多的假设。

  神态方面:神态不断变化,开始比较放松,后来,眉头皱得越来越紧。见到侄女时喜出望外。

  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刚才同学们说得真是太好了,如果大家觉得不够的话,还可以借助你们丰富的想象力,尽量地把人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加具体。其实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写作的题材,就算扫地、洗碗、洗衣服这样的细节也可以突出人物的特点。但是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平时除了要多观察,还要多练笔,多积累,写作时才会下笔如有神啊。

  课后,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人物,观察半小时,然后试着描写他的一个活动片段。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人物描写一组》第一则)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