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十三章 压强和浮力

第十三章 压强和浮力

摆脱失落 点赞 分享
第十三章 压强和浮力

微信扫码分享

第十三章 压强和浮力

第一节    压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解读课本图13.1—1、13.1—2,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    ●解读课本图13.1—4、13.1—5、13.1—6的内容,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了解改变压强大小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引出课题。新课教学⒈压力①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各画一图。同学们作图时,教师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②学生画完后,讲评学生作图情况,错误的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让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接触面上,压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③教师归纳总结得出压力的概念: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④以按图钉为例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让同学们想一想:在相同的压力的情况下,不同的接触面积,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否一样呢?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接着演示图10-3的压强小桌的实验。介绍实验器材和步骤。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再把小桌腿朝上放在泡沫塑料上,再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比较两次实验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从而得出:在相同的压力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因此,压力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系,还跟受力面积有关系。所以,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就需要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由此引出压强。⒉压强①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②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并由此引出压强的单位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单位共同组成的。③单位:牛顿/米2 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压强单位除了帕斯卡外,还有千帕(kpa)、兆帕(mpa)。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mpa=103kpa=106pa=106n/m2。④课堂练习:单位换算⒈ 1.56mpa =          =        pa;⒉ 78000 pa =        =       kpa⑤介绍压强的物理意义:以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 pa的含义是:1米2的地面受到的压力约1.5×104牛顿。⒊例题(题目略)边讲述边板演解题过程,给学生利用压强公式解题的示范。讲完后,一定要特别交待在解题时面积的单位一定要换算成平方米,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帕斯卡。课堂练习2:⒋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会被压坏。举例说明:如砖能承受的压强大约是5×106帕,混凝土是(5—50)×106帕等等。为了不压坏物体,使物体受到的压强小于物体能承受压强,因此人们就想方设法减小物体受到的压强。根据压强的公式可知:在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接着让学生读图3-6和3-7,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然后,观看“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的录象,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⒌根据上一课的作业中的“想想议议”制作一小课件,让学生观看来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十三章 压强和浮力

微信扫码分享